济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2025-01-11

济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共8篇)

济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篇1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为 进一步推进我校国际化教育的发展,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规范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项目)的管理,实现学校整体发展目标,根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 合作办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及上海市教委的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 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以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名义,同外国具有相应的办学资格的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或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或项目,实施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外合作办学包括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第二条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守我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维护国家的教育主权。中外合作办学应坚持我国的教育方针,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保证教育质量,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三条中外合作办学的宗旨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经验,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增加教育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促进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第四条与 我校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的外国教育机构在其所在国家的教育水平或科研地位应高于或者相当于我校在国内的教育水平或科研地位。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应立足于提高学 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着重发展我国急需的新兴、幼稚学科以及空白学科,但不得举办实施军事、警察、政治等特殊性质教育的机构,或者与外国宗教组织、宗教机 构、宗教院校和宗教教职人员在国内从事合作办学活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不得进行宗教教育和开展宗教活动。

第五条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对外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和合作办学的主体。作为学校法人代表,校长对外行使协议签字权。各院(系、所)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承办单位,可由校长授权的代表与外国教育机构签订协议。各院(系、所)未经校长授权,无权对外签署法律文件。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联合培养项目,是指除教育部批准设立或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之外的,以联合培养、互认学分的方式与外国教育机构开展学生交流的活动,如3+1、2+2、1+

1、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等,其校内立项、申报程序和管理方法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立项和申报

第七条立项程序。

申办单位(院、系、所)与外国教育机构商谈中外合作办学达成初步意向后,须向对外合作交流处提交《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含联合培养项目)立项申请表》(见附件1)。

对外合作交流处组织教务处、研究生部等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后,报主管校领导批准立项。

第八条申报程序。

中外合作办学经学校研究批准立项后,申办单位最迟应于拟正式开办之日前一年向对外合作交流处申报。为配合教育部每年3月和9月对合作办学申请的集中受理审批,申办单位负责准备《条例》和《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各项申报材料(见附件2),并于每年2月28日前和8月31日前将所有材料报对外合作交流处。

对外合作交流处负责申报材料的最终审核,审核无误后由对外合作交流处呈校领导签发,再报送相关上级主管部门。

第九条对外合作交流处负责办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报批和登记注册。在取得合作办学批准证书,并到相应教育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取得办学许可证前,任何单位都不得以中外合作办学的名义开展招生和宣传活动。第三章管理

第十条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坚持“统一领导,两级管理”的原则。学校进行宏观控制和政策指导,相关院(系、所)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管理。项目的管理由中外双方组成的项目管理委员会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双方各自履行协议中规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第十一条对外合作交流处是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全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报批、监督和指导。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和校内的协调管理,以及对所有涉外活动进行管理。其主要相关职责有:

1.审核相关院(系、所)提交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申报材料,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2.按照国家聘请外国专家的有关规定,对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外国专家和外籍管理人员的聘任进行审核,并办理相关聘任手续; 3.组织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每年3月1日前接受校内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办学报告,并报上级审批机关;跟踪了解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国外的教学活动,并协调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评估。

第十二条教务处和研究生部是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业务管理部门,分别负责对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项目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定期对外国教育机构提供的课程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相关院(系、所)和学科点分别协助教务处和研究生部做好上述工作。具体办法由教务处和研究生部分别制定。

第十三条财务处是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财务监督及管理部门,负责项目收费标准的审定和经费管理。学校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项,统一办理财务收支业务。具体办法由财务处制定。

第十四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并在招生简章或招生广告中载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收取的费用,应当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应按照学年或学期收取学费,不得跨学年或学期预收。第四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管理办法未尽事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十六条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机构合作办学的,参照本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七条本管理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试行。第十八条本管理办法由对外合作交流处负责解释。

济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篇2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一章第2条之规定,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 (简称中外合作办学者) 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 (简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的活动。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有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举办项目两种形式。国家规定,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包含中国教育机构采取与相应层次和类别的外国教育机构共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 颁发中国学历、学位证书或者外国学历、学位证书, 在中国境外实施部分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是依法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和我国办的学校不同点:中外合作办学共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 颁发中国学历、学位证书或者外国学历、学位证书。

所谓的公办大学, 是指由国家举办的学校;民办高校是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面向社会举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则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 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属民办性质。民办学校的计划内招生的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同样享受国家承认的学历待遇。

在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道路上, 国家公立院校起步较早, 走在了前面。但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 独立学院面临着来自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的严峻挑战, 独立学院必须在逆境中开拓新思路, 进一步打通独立学院与国际学校的联合办学, 变滚动式发展为跨越式发展。独立学院的国际交流以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为主要形式。对于独立学院而言,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机遇, 更是挑战。由于公立院校与独立学院在自身属性、办学性质和政策机制上的区别, 导致公立大学和独立学院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公立大学和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不同

1.开放与远程教育。在全球一体化的形式下, 国外一些著名的远程教育系统已经实行了全球教学, 如2002—2003学年英国开放大学在世界各地注册学习的外国学生已经超过7.5万人。每年平均增长20%左右, 其中65%的学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来学习数学、计算机, 英国开放大学的课程还被翻译成别国语言进行教学。这类课程的注册数在一年内也增加了19%, 目前绝大多数是工商管理课程。但是, 除工商管理课程外, 技术、数学和计算机以及社会科学类课程也已经开始被翻译用于别国的远程教学了。法国国家远程教育中心1999年在190个国家拥有了3万名学生。美国国家技术大学的教学卫星电视网也已经扩展到了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欧洲、亚洲等世界许多地区。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开放大学在拉丁美洲的注册学生数已经超过了在西班牙本土的学生数, 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的远程教育大学正在将它们的教育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一些亚洲远程教育大学也在使他们的教育地区化或国际化。例如,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统大学正在努力将自己发展成为国际教育提供者, 比如中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上海电视大学也在远程教育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在过去的20年中,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英国开放大学在英语课程开发、远程教育专业人才培训、多种媒体课程材料设计制作等方面的合作卓有成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某些海外教育院校和商业公司, 如加拿大奥兹网络公司等合作开设继续教育课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进行开放与远程教育的主要是公立大学, 目前为止, 独立学院基本还没有这种模式。

2.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共同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什么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呢?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引进国外的名牌大学、名牌课程、名牌教授, 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引进。如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就是采用中外合作办学方式以及合作外方指定的原版教材, 并且引进合作伙伴院校的优秀师资, 严格地执行外方合作院校的教学大纲, 开创全新的国际教育模式, 使学生不出国门即可获国外文凭。北京中加工商学院则是通过与美国“八大”教育公司的合作, 在成人教育方面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仅引进了国外的优秀教学资源, 并且通过中外教育的“嫁接”, 产生了许多新的教育部门、专业和课程, 增强了教学本身的自我更新和自我修复能力, 使之不断满足受教育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种模式主要也是公立学院进行中外合作办学所使用的模式。

三、独立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比起公立学校来说有更多的局限性

1.审批机制不够健全、管理与监督尚待规范。由于缺乏教育部门认证, 国外院校对很多中国独立学院不了解, 这就给合作办学带来很多的不方便。与此同时, 独立学院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的管理与监督也尚待规范。从政府层面上来看, 出现的问题是管理主体不完全明确、内部协调不够而且难度较大。从办学者层面上来看, 管理水平及办学效果的差距很大, 就目前来看, 办学层面上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情况:例如, 第一, 有的学校在招生、收费、颁发证书、经费使用等方面并未完全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第二, 一些不具备办学资质的学校, 未经批准就擅自与境外的机构非法开展办学活动;第三, 某些学校超越批准的办学层次和范围任意开班招生, 出现教学周期短、教学质量低以及监督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执法手段等情况, 使得在政策执行中监督检查出现不力的状况。

2.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独立学院由于办学历史短、积淀少, 与公办学校有着很大的差距, 在获得优质资源方面一般来说会比较困难。再加上起点比不上公办大学, 就很难寻找到国外知名高校合作。目前, 与独立学院合作的外方院校大多数是一些规模比较小、名气不是很大的院校。尽管这些年来一些独立学院一直在努力寻求与国外名校合作办学的机会, 但从总体上来看, 国际合作办学的层次还是无法提高, 导致办学的质量也参差不齐。除此之外, 外方合作办学方的课程质量、教学管理经验以及学术声誉都很难得到判断与保证。还有更为严重的情况是有些外方学校本身根本不具备合作办学资格, 而独立学院为了追求中外合作办学也把他们引了进来, 这不仅损害了学校和学生的利益, 甚至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有专家提出这样的观点:独立学院要想引进优质的国际合作院校还需要一个过程, 一方面, 独立学院应着力打造自身特色, 逐渐赢得很多国外大学的认可;另一方面, 独立学院也可以“借鸡生蛋”, 通过与国内重点大学合作, 实现优质校外资源共享;除此之外, 当地政府在引进优质国外资源的同时, 也可以向独立学院推介。

3.师资、经费不足制约发展规模。独立学院在国际合作办学的开展过程中出现师资不足的问题, 而且这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国际合作办学对老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授课老师不但要承担本学科课程的教学计划, 还要求用全英文教授本课程, 这对一般的老师来说难度较大。如果是外语专业毕业的老师, 又缺乏专业知识, 具备专业知识又英语水平较高的老师很少, 除非是海归, 但要引进海归, 对独立学院来说可能性还比较小, 以目前独立学院的状况来说, 还很难吸引到海归或是博士等人才。除了师资力量不足之外, 对于独立学院来说, 费用问题也是当前国际合作院校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优质的教育要付出优越的成本, 先进的课程、师资、理念的引入, 都需要坚实的资金投入。这对自给自足没有国家财政支持的独立学院也说是一大挑战。如果一旦生源不好, 独立学院的压力就非常大, 不少独立学院往往会因为经费问题, 而被迫搁置谈好的项目, 或者把成本转嫁到学生身上, 这就会使得学费很高, 而学费太高又会导致生源减少, 生源减少又会使中外合作办学或是优质中外合作办学流产, 中外合作办学流产也会导致生源减少, 总之, 这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另外, 一个中外合作项目往往要运行两三年之后才谈得上收益, 这对独立学院而言, 压力是非常之大的。所以经费问题, 往往成为制约独立学院国际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四、公立大学和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层次不同

1.公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是两个层次, 一个是本科层次, 还有一个是研究生层次。公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主要以“2+2”或“3+1”甚至“1+3”的方式进行课程或学分互认。也就是让学生在国内读2年或3年, 然后出国读2年或1年, 学生拿到中外两所学校的毕业证或学位证。

透视中外合作大学 篇3

在当前择校热、留学热的背景下,究竟该如何看待这股中外合作大学加速兴建的热潮?中外合作大学能否对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产生有利影响?中外合作大学如何才能走向长远?这些都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兴办的热情

中外合作大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在家门口办起了“洋大学”,中国学生不出国门即可享受与国外大学一样的教育:全英文授课,外籍教师,教学与国外高校接轨,学生既能获得国内大学的学位和毕业证书,又能获得国外名校的学位,这些和去国外留学是一样的。

2004年,我国第一所中外合作举办的“洋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诞生,而谈到其创建,就不能不提及牵线搭桥的领路人——杨福家。杨福家于1993年到1999年间担任复旦大学校长,自2001年至今任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校长。作为首位出任世界名校校长的中国人,杨福家深感有责任将世界一流的大学教育经验推介回中国。

“宁波诺丁汉大学以同英国诺丁汉大学一样的标准教学,授予相同的学位,整套都是英国的,这是我一直坚持的东西。”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吸取一流大学成功经验,杨福家表示这就是他成立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原因。

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创办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珠海成立。据了解,该校约半数毕业生进入海外高校深造。

2006年,由西安交大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办的又一所新型中外合作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在苏州成立。目前,该校已走出了三届毕业生,据统计,在2012届685名毕业生中,超过80%将赴世界知名大学读研究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洋大学”凭借国际化的教学模式、管理方式、育人理念,赢得了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青睐。一些家长表示,虽然中外合作大学学费比较高,每年学费要6万元左右人民币,但孩子在这里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在国外读书差不多,费用则比出国少得多,所以比让孩子出国学习更放心,于是“本土留学”渐成一种时尚。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中外合作大学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地方政府、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一办学形式也越来越关注,逐渐萌发了创办中外合作大学的愿望。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是为国际合作办学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明确提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大学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春天。根据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显示,截至2012年7月,高等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机构39个、项目669个。事实上,目前兴办中外合作大学已蔚然成风,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道亮丽风景。

仅2012年,全国就有多所中外合作大学在酝酿筹建之中。在广东境内,广州市南沙区政府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正式签署共建“广外—兰卡斯特大学”协议;香港理工大学与广东工业大学合办校区落地东莞的计划正在进展之中;香港科技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在霍英东研究院的合作基础上,传出“建设具有独立资格的综合型大学”的新设想;华南师范大学也在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协商办学。

在江苏境内,该省教育厅正在计划未来5年内建设3~4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目前,南京师范大学正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商洽合作举办南京国际大学,江南大学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商谈在无锡合作举办能源工程大学。

在浙江境内,《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引进国外知名高校,创办2~3所中外合作的高水平大学。温州肯恩大学于2012年3月正式揭牌并开工奠基,启动校舍建设,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又一所中外合作大学。

目前,中外合作大学正在不断走向深入,从本科层次发展到研究生层次,从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到天津、海南、福建等地,渐成“燎原”之势。

动力来自何处?

为何中外合作大学风生水起,迅速发展?缘何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高校如此热衷于创办中外合作大学?

首先,中外合作大学的兴起是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体现。经济全球化带来人才需求的全球化,也带来教育观念、人才标准、教育市场、教育资源的国际化。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早在20世纪80年代,欧美各国就已兴起了跨国办学和校际合作办学的热潮。英国大学相继在欧洲一些国家开设分校,日本在美国建立多所大学分校。许多国家纷纷制订了教育国际化的战略规划。美国要求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韩国要求增强学生“自主的世界公民意识”,日本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

我国中外合作大学的兴起,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也是中外双方大学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

对于我国高校而言,急需学习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在教学模式、管理方式、体制机制等方面大刀阔斧改革,破解制约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的瓶颈难题。

对于国外合作大学而言,他们希望从全球性教育合作中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教育服务,招揽生源,集聚人才,盘活市场,激发办学活力,扩大国际影响力,证明自身办学品牌。英国诺丁汉大学前执行校长柯林认为,宁波诺丁汉大学这一项目是双向互利的、双赢的,开拓了英方向中国学习、研究中国问题的渠道,对增进中英双方友谊也具有开创性意义。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也表示,“纽约大学在部署全球教育体系时,将上海纽约大学看成是其一部分,华东师范大学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推动自身的发展和改革。”

中外合作大学迅速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地方政府的积极助推,政府的支持是中外合作大学建立的重要保障。创办中外合作大学“既取决于高校的吸引力,也取决于对方有没有意愿;既取决于教育系统,也取决于社会相关方面,特别是政府的积极性。”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认为。

目前,地方政府对中外合作大学的筹备和设立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因为大学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办好一所优秀的中外合作大学,对于提升当地的高等教育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百姓受教育的需求,均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许多地方将中外合作大学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政府直接参与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且以地方命名中外合作大学,同时中外合作大学自身也定位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海纽约大学落户陆家嘴,引入美国纽约大学金融、国际商法等优势专业,就是为了与陆家嘴金融城互补互利,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珠海市政府与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是看重其专业优势,协助珠海提升国际影响力、会聚人才、促进旅游业发展。

许多地方政府千方百计引进国际高等教育资源,创建中外合作大学,在资金、土地、税收、政策、申办手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深圳市政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筹建提供3000亩土地和数十亿办学资金,如此大手笔投入,可见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

浙江省每年投入巨资支持宁波诺丁汉大学发展理工科,以进一步满足社会需要。温州市政府第一期投入15亿元人民币支持温州肯恩大学基础设施建设,温州市长陈金彪明确表示,温州市政府将全面支持温州肯恩大学的建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兰卡斯特大学作为广东首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也被寄予厚望,地方政府专门划拨1000亩教育用地用于合作办学。同时,该校将发挥兰卡斯特大学环境科学、核能利用、低温物理、数字科技等学科优势,促进广州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位于长三角腹地的江苏省无锡市,近年来也一直渴望创办一所中外合作大学,以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目前,无锡市政府正积极推进位于该市的江南大学与多所国外知名高校深入洽谈。

被期待的“鲶鱼效应”

中外合作大学为何会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青睐?这一方面与中外合作大学相对于国外大学收费低廉、在国内上学家长更放心有关,但更重要的在于其独特的育人模式,不仅为中国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环境,也为中国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气象,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

在教育理念上,中外合作大学借鉴国际化教育理念。中外合作大学非常强调国际化教育,合作的国外大学也都是享誉世界的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定位为培养熟悉中西方文化,熟练掌握和运用中、英文两种语言的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在生源上,中外合作大学面向全球招生,西交利物浦大学面向全球30多个国家招生,上海纽约大学计划第一年招300名学生,其中151名中国学生和149名国际学生,未来学生的构成也是按此比例。在学习方式上,参照国外经验,在校学生享受全球范围内的学习体验,上海纽约大学提出所有学生都有1~3个学期的海外学习机会。

在教学模式上,中外合作大学采取小班制。目前,中外合作大学基本上都参照国外大学教学模式,采用小班制,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师生互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表示,上海纽约大学“坚持1:8的师生比,小班化教学,讨论和探究式的学习”。采用研讨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个性培养,这让国内大学望尘莫及。

在师资队伍上,中外合作大学采用国际化师资。西交利物浦以世界知名大学标准面向全球选聘师资,近400名教师中,80%是外籍教师。上海纽约大学按照合作协议,40%的教师是上海纽约大学向全球招聘的,40%的教师来自纽约大学,另外20%是与华东师大或国内其他高校兼聘的,教学标准和质量由纽约大学负责。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实施全英文教学,师资实行全球招聘,其中外籍和港澳教师约占三分之二。

在管理模式上,中外合作大学“去行政化”。传统大学往往行政化色彩严重,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干涉过多,导致很多教师难以安心教学,争抢处长、院长等行政职务。而中外合作大学从一开始就借鉴西方大学模式,采取理事会领导,实行包括教授治校、学术自主、学生自治在内的现代大学制度,根治了“行政化”这一痼疾。西交利物浦大学行政权力不干涉学术活动,也不决定学术资源的具体分配,副校长杨民助说,“我们校领导是为中层服务的。他们缺什么资源,我们去找;同样,中层是为教师服务的,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

中外合作大学这些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正是国内大学的短板,也是家长和学生选择的原因。不少学者希望中外合作大学能够发挥示范作用,产生“鲶鱼效应”,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管理行政化、教学填鸭式等问题严重,时至今日,高等教育的改革已经不再是某一局部零碎的修补式改革,而需要整体设计、全面推进,仅依靠体制内大学自身改革远远不够。在此背景下,中外合作大学以崭新的招生方式、崭新的育人理念、崭新的教学模式,给传统大学以巨大的冲击,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令人耳目一新,被视作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田”和“先锋队”,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和探索中国高教创新之路的历史重任。

发展和隐忧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两年来,中外合作大学快速发展,显著提升了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但是,中外合作大学是在吸收借鉴中外大学优秀办学经验后重新生成的一种崭新教育形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目前还处在发展初期,存在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首先,中外合作大学面临办学风险,影响可持续发展。中外合作大学是经中方大学、西方大学、地方政府等各方反复斟酌、磋商、碰撞、磨合后创建的一种新型大学,由于中西方政治体制、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教育理念、管理制度的不同,决定了中外合作大学在办学中必然面临比传统大学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任何照搬西方高校的做法,都可能导致“水土不服”。由于多方利益的交汇交锋和主客观因素的差异,导致中外合作大学在办学中面临一定的风险,包括办学资金的可持续来源、校园的安全稳定、国家的教育主权、党的教育方针能否贯彻落实等,诸多问题都需在办学实践中研究和解决。

其次,中外合作大学的制度设计亟待完善。目前,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中外合作的法律法规,但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法规建设滞后于办学实践,甚至有相互抵牾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综合调控,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如引进外籍教师、学生出国学习、引进国外教学器材等,需要教育、物价、民政、海关、税务等多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目前缺乏必要的配套政策法规;现行的法规规章对中外合作办学营利性和合理回报问题表述不明确,在实施中难以操作和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明确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但WTO将教育作为服务贸易来运作,承认经济利益回报,二者之间有冲突;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些政策界限还不够清晰,如学生违反法律法规时,该适用哪一法系?

再者,中外合作大学的质量监督体系亟须健全。质量是中外合作大学的生命。未来十年是中外合作大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外合作大学发展的重点应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在吸收、借鉴国外大学人才培养规格、培养计划、优秀教材、培养过程、培养方式、教学制度、优秀师资的基础上,创新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保障体系,是内涵建设的重要保障。应加强对中外合作大学的教学评估、专业抽检,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状态进行采集、分析、评定,实施中外合作大学教学质量公布制度,为学生、社会提供准确的教学质量信息。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林金辉认为,可以尝试建立投诉仲裁机制,加强对中外合作大学办学者的监督,提高其加强自我质量管理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同时,中外合作大学的发展极不均衡,影响高等教育布局。中外合作大学目前无一所分布在中西部,均分布在东部和沿海地区,这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分布情况完全一样。这种极不均衡的状态,一方面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有关。应配合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加强对中外合作大学的布局规划,鼓励、扶持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引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优质境外教育资源,使国际高等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济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篇4

在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以不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在职研究生大学名单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1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在职研究生大学名单有哪些

中国人民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杜兰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国杜兰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

香港岭南大学

北京城市学院英国华威大学

南开大学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

南开大学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

南开大学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和美国纽约理工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和英国博尔顿大学

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

在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以不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职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就是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联合招生。在职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的上课地点以国内为主,有的在职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一半时间国内,一半时间国外学习。

在职中外办学被国际和国内认可么?

在职中外办学的项目是被认可的。可登录国家留学基金委,查询国家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各个层次都有,本科、硕士、博士;拿到的`学位需看教育部批准的是什么情况,有些是中外两个合作学校的学位证书均可拿到,有些是仅可拿到外方的。这些学位证书在中国也都是被认可的;以硕士项目为例,若拿到的是外方的学位,在教育部是可以办学历学位认证的,外国没有学历(毕业证)一说,因此只需办个双证证明就可以了;从这点看大大优于在职研;报读博士(无论中外)也是被认可的。

中外合作办学申报须知附件 篇5

福建省中外合作办学申报须知

一、申办主体:

中方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和外国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为合作办学的申办合作方,由中方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二、申办主体资格:

1.有正确的办学宗旨;

2.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熟悉业务的管理人员;

3.有合格的教师;

4.有符合办学需要的教学场所、图书和教学设备及生活设施等必要条件;

5.有必要的开办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6.有一定的连续办学经验,且没有违规办学和行政处罚记录。

三、申办的依据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国务院第372号令)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

四、申报材料的具体名称及写作要求:

1、申请筹备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1)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申请表(含MDB电子文档)

(2)合作协议(中英文对照)

(3)资产来源、资金数额及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权

(4)属捐赠性质的校产需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的姓名、所捐赠资产的数额、用途和管理办法及相关有效证明

(5)不低于中外合作办学者资金投入百分之十五的启动资金到位证明

(6)中外合作办学者法人资格证明

(7)颁发学历证书样本

2、完成筹备设立申请正式设立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1)正式设立申请书

(2)筹备设立批准书

(3)筹备设立情况报告

(4)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章程,首届理事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5)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资产的有效证明文件

(6)校长或主要行政负责人、教师、财会人员的资格证明

文件

(7)教学场地使用证明和简图。办学场地和各项设施条件需不低于各级同类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

3、申请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申请表(含MDB电子文档)

(2)合作协议(中英文对照)

(3)中外合作办学者法人资格证明

(4)验资证明(有资产、资金投入的)

(5)捐赠资产协议及相关证明(有捐赠的)

(6)外国教育机构已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还应当提交院审批机关或者其委托的社会中介组织的评估报告。

(7)外方教育机构资信证明。指由所在国公证处或我驻外使领馆教育处出具的有关境外教育机构的教育资质证明。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章程(非独立设置的合作项目无须提供)内容应主要包括合作办学机构的名称、办学地址;办学宗旨;办学内容、范围、形式和规模;办学各方的投入方式、数量和时限;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理(董)事会(联合管理委员会)的设置程序、职责、与学校的权利与义务;学校校长(主要负责人)的产生、任职资格、职责;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经费的来源、使用、管理和监督;学校员工的聘用和人事管理;学校的合作期限、变更、解散、终止和清算的程序;本章程的更

改和其它说明性条款;其它重要事项等。

合作双方签署的合作意向书或合作协议(中外文本),其内容主要包括合作双方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姓名;合作宗旨与原则;合作内容与方式;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理(董)事会(联合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职责和议事规则;协议的期限、修改、延续、中断、终止程序;违约责任等。

中外合作办学评价实施方案 篇6

实施方案

(2017)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二○一七年三月 附件

为适应新时期教育部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需要,在《中外合作办学试点评估实施方案(试行)》的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评估对象

依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实施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以及实施境外学士学位以上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017年拟对以下四类在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及以上机构(不包括独立法人大学)和项目进行评估:1.招生有效期截至2017年及以前且未参加过评估;2.批准设立满五年且未参加过评估;3.评估满五年;4.2015年评估中被评为有条件合格的机构和项目参加再评估。

二、评估组织实施

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统一组织,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具体实施。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教育部评估工作安排,负责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有关高校(以下简称办学单位)负责做好本单位所设立机构及举办项目的参评工作。

三、评估程序及办法

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主要分为单位自评、网上公示、综合评议三个阶段。

(一)单位自评

单位自评是中外合作办学评估的主要和核心环节之一,各单位要按照《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单位自评工作基本要求》,认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完善;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组织培训等方式指导办学单位开展单位自评工作,确保自评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各办学单位要保证自评信息的真实性,对于提供不真实信息的办学单位,将在评估过程中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二)网上公示

网上公示通过互联网面向社会开展,是实现社会监督的重要举措。公示内容包括单位自评报告中的办学情况简介和基本情况信息两个核心部分。公示期间接受中外合作办学利益相关方的异议和声誉评价。网上公示由教育部统一组织,通过以下三级渠道同步进行:1.教育部相关网站,即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教育部学位中心官方网站,在首页公示所有参评单位相关内容;2.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官方网站,在首页公示本省(市)参评单位相关内容;3.办学单位官方网站主页,在首页公示本单位相关内容。

网上公示期间,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负责做好接收、处理与本省(市)办学单位相关的反馈信息,并汇总函报学位中心;办学单位需针对公示中被质疑问题提交必要 的说明材料。

(三)综合评议

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根据评估指标体系,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将通过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价、学生及社会评价、同行评价多角度了解办学情况。

1.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价

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需结合本地区办学单位自评报告,全面考察中外合作办学所引进的教育资源与本地区科技、经济、教育发展结合情况以及产生的作用,完成对本省机构和项目的评价意见,为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2.学生及社会评价

学生评价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等方式面向在读学生和毕业生开展。社会评价采用对办学单位社会声誉调查的方式开展,与公示同期进行。

3.同行评价

同行评价采用专家通讯评议的方式统一组织。专家通过审阅《中外合作办学协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自评报告》等评估材料,对指标体系中除“办学单位外部效益”、“学生满意度”及“社会评价”外的全部二级指标进行评价,并对合作办学协议、人才培养方案是否按约执行进行核实,最后形成的评价包括分项评价、总体评价、综合意见三方面内容。

四、评估结论及结果利用

评估结论依据单位自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评价、学生及社会评价情况,经同行评价而形成。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将根据需要组织专家开展实地考察。

评估性质为合格评估,评估结论分为合格、有条件合格和不合格三种。合格表示基本符合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规,办学效果较好;有条件合格表示个别方面存在不符合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规的情况,已经制定有效的整改方案,经限期整改能够纠正。不合格表示存在严重违反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规的问题,且实际办学水平质量低下等。

评估结论报教育部核准,形成评估结果。评估结果通过正式发文反馈至有关省(市)教育厅,由省(市)教育厅进一步反馈至办学单位。评估的有关情况将根据实际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济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篇7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心理健康,心理问题

一、研究背景

在教育国际化潮流涌动的今天,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地位愈加突出。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主要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办学以N+N的双重教学模式最为常见,如3+1,2+2等,即学生教学计划的前半部分在中方院校完成,后半部分在外方院校完成,中外合作办学是师生资源和教学资源进行国际流动的载体,更是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管理方式进行跨国流动与融合的载体。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16年3月,全国经审批机关批准的本科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共有960个,遍及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

在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迅速的同时,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繁重的学习任务,出国以后学生所面临的文化冲击、学业压力、语言障碍和生活压力等都会给其带来负面的心理影响,甚至出现自我封闭、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2]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保证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和顺利、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薄弱

第一,对于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不足,心理辅导队伍薄弱;第二,调查与分析不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容易受到主观影响,不能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三,在日常的教育中,更强调矫治而不重视预防和疏导。[3]往往导致问题发生后才采取补救措施,效果自然事倍功半。

(二)双重教学模式下的学业压力

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语言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在国内学习阶段,课程设计中语言课程学习和外籍教师授课占有很大比重。同时,在完成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雅思、托福等考试。在国外学习阶段全英文的授课模式对语言相对薄弱的学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加之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差异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适应压力,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容易使学生产生焦虑、厌学等心理问题。繁重的学业压力也严重压缩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无暇参加课外活动,减少了负面情绪的宣泄途径,造成负面情绪积累,易形成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高昂学费的经济压力与高期望值的家庭压力

中外合作办学具有高昂的学费,即使对于经济条件相对富裕的家庭,依然会造成不小的经济压力。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生大多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对自身有强烈的优越感,家长对孩子也存在很高的期望值,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达不到自身和家长的期望便会产生强烈的落差,在双重的压力下容易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

(四)个性发展与文化差异造成的适应性困难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适应性困难主要体现在生活适应障碍与人际关系问题两个方面。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生活自理能力缺乏,面对新的环境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加之学生自身有强烈的优越感,自尊心、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处理人际关系问题能力较弱,同学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与沟通,造成人际关系矛盾频发。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则是造成学生在国外适应性困难的主要原因。文化的陌生和沟通的困难使出国学生很难融入到当地的社会生活,难以形成新的人际交往圈子,与家长和老师沟通也较少,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我孤立,将自己封闭起来。而这些生活和社会文化的适应不良往往会影响到学业适应,给学生带来挫折感,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造成自我封闭,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健全学校的心理健康必修课和选修课机制,加大对教师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支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争取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实现全面覆盖,重点关注,尤其是在学生出国以后。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及时疏导,防患于未然。对适应性较差、性格内向、成绩落后的同学进行重点关注,并借助网络等手段对这些学生进行无缝对接,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

(二)丰富学生课外活动

丰富的课外活动既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性情绪得到良好的缓解,同时也是发展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平台。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一般都比较活跃,表现欲强。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让学生在宣泄学习压力的同时学会合理规划自己时间,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与自信心,培养沟通与合作能力,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三)注重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

在重视专业课基础上,增加跨文化知识的培训与交流,通过课程、培训等方式更多的渗透外国文化,生活常识,让学生提前熟悉国外环境;介绍国外相关的机构和组织及其运转模式,了解在国外遇到困难时的求助渠道。注重人格发展的培养,重点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抗挫折能力等,使其在新环境中依然可以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更快的融入新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

[2]何薇,姚佳.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探究[J].科技资讯,2014(36).

济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篇8

关键词:合作办学;课程设置;学术英语;高考英语;钟摆效应

一、从语言文化系到英语与文化传播系:

注重整体平衡和跨学科发展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阮博士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以理科、工科、管理学科起步。2009年,学校委托您协助创立英语与文化传播系。作为系主任,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该系成立的背景、发展特色和未来规划。

阮周林: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均以理科、工科见长,两所大学之间已有多年的合作。西浦创办之初,从两所母校的优势学科起步,设立了计算机、工程、商学、数学等学科,两年后开始筹划创办语言文化系。2009年,考虑到学校整体发展和学科均衡的需要,西浦在第三届招生时开始增加人文学科,招收英语专业的学生。当时的语言文化系主要开设两个专业:金融英语(English and Finance)和国际商务英语(English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这两个专业均是复合型专业,既有英语课程,又有金融或国际商务课程。语言文化系的课程设置主要立足于以下两点。

第一,国内英语专业与国外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多次讨论英语专业的定位问题。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语言技能之外还应该学什么?经分析,我们发现国内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具有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外,不像生物、计算机等专业的毕业生那样具备明显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因此,部分大学开始考虑对英语专业进行以具体内容为依托的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但是,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学什么内容呢?传统而言,英国的教学内容是文学和英语语言本体研究,我们系在此基础上,把语言学的应用研究作为学科内容融入课程。这样,课程不仅达到了英国学科的专业要求, 而且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我们专业的学生毕业时会被授予英国利物浦大学本科学位。

第二,结合本国学生的需求,注重英语的专业用途。我们在规划课程的时候,把语言技能训练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集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技能训练。在大二及更高年级,仅保留翻译和口译这两项需要进一步训练的语言技能课程,将语言学的知识、理论与商务英语、金融英语等具体的语言应用相结合。比如,对于金融业的商务文本,我们希望学生不仅能读懂它,而且能知道这些文本在写作过程中体现了哪些语言学知识,并能解释其内涵。

因此,我们系的英语专业,既不同于国内过于重视语言技能训练的英语专业,也不同于英国大学传统的英语专业。和国内的英语专业相比,我们更注重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skills)和分析问题技能(analytical skills)的培养;和英国大学传统的英语专业相比,我们注重语言学理论知识在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传媒等专业领域的运用,凸显英语专业的应用性,使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语言学知识,又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语言文化系从2012年起更名为英语与文化传播系,学科方向从最初的英语语言学扩展到英语文学,逐步涵盖新闻传播学科,未来将特别强调跨学科研究和发展。

二、国际化的学科定位:

擅长理工学科,重视人文学科

《世界教育信息》:西浦的两个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在理工类专业历史悠久,成果颇丰。因此,西浦很自然地把人机交互、纳米技术等确定为核心研究领域。同时,我们注意到贵系的语言、传播、文化等人文学科也被列入了西浦的核心研究领域。请问,该定位对贵系在教学和研究方面有何影响?

阮周林:在教学方面,西浦的英语专业不同于一般国内高校的英语专业,也不同于英国高校的英语专业,我们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在全球范围内,语言学一直是热门的研究领域,包括语言本体研究、双语现象(bilingualism)研究等。此外,文化和传播也是热门课题,包括新媒体、数字媒体等。因此,西浦把语言、文化和传播定为核心研究领域的做法,无论是对于学校人才培养,还是教师科研,都是有一定好处的。西浦希望本校相关领域的教师能够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有一定知名度的科研成果。西浦对此也颇有信心,因为我们的教师基本都具备在英国、美国等国家的高校任教的经验,全球化、国际化的办学方针使得我们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三、西浦英语专业毕业生优势逐步凸显:源于严格的质量监控

《世界教育信息》:请与我们分享一下贵系在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或经验。

阮周林:毕业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对我系部分毕业生跟踪调查后发现,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英语语言技能,且我系毕业生的学术素养高于一般高校毕业生。我系大多数本科毕业生会申请去英国和美国的高校攻读硕士,他们在申请硕士课程的初期所展现出来的自信和学术技能,已经成为明显的优势。到国外后,我系学生能够较快适应新的生活。国内部分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到国外学习硕士课程时,可能会对写学术论文、做文献综述等感到不适应,而我系的毕业生在这方面得心应手,会较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浦招收的学生在某种角度上讲,是进不了国内顶尖院校的,但他们毕业后能具备英语沟通能力和某些方面的学术素养,这说明学生能在西浦获得优质的教育。

《世界教育信息》:西浦英语与文化传播系的毕业生能够较快适应英国高校的生活,这得益于西浦的哪些具体做法?

阮周林:首先,西浦强调学生的学术英语读写能力;其次,从大二开始,西浦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借鉴了英国高校的体系。学生要较好地掌握学科知识,不能仅学习教科书的内容,还要把教师推荐的阅读材料吃透。此外,西浦有非常严格的考试制度(包括出题和评分),对考试质量进行控制是西浦的优势。首先,由任课教师拟出期末试卷,再由另外一位教师对试卷进行检查;然后,将试卷提交给利物浦大学校内外审专员检查;最后,将试卷提交给利物浦大学校外的外审专员检查。这些专员由英国其他高校的教授担任,他们非常熟悉英国的高校体系,其任务是确保西浦的试卷能够与英国同类大学的试卷难度相仿。这样能够保证西浦学生的成绩与英国高校学生的成绩有较高的可比性。

四、西浦的科研特色:

百花齐放中的学术英语研究

《世界教育信息》:请问,贵系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或经验?

阮周林:我系的科学研究主要是由各位教师基于自身的研究方向进行的。西浦的教师来自世界各地,一部分是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中国教师,另一部分是有高校任教经历、来自英美等国的外籍教师。他们的学术背景、年龄层次各不相同。西浦鼓励教师在其原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同时鼓励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教师进行跨学科研究合作。

《世界教育信息》:您的研究领域之一是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AP)研究,可否和我们分享一下该领域的新进展?

阮周林:目前,学术英语是国内的热门研究领域。学术英语的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有一些海外学生直接进入英国高校读书,在学习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为此,英国高校开设了学术英语课程,以帮助海外学生适应英语授课。英语作为高校教学语言,在英美国家之外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中国香港)逐渐兴起,学术英语研究也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在过去的20年里,香港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开展,以及教育部一系列鼓励双语教学政策的实施,人们越来越关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做法与效果,从而使学术英语成为研究热点。

学术英语是在大学英语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在大学英语改革中,除了减少课时之外,我们还要知道教师应该教什么。10多年以前,中国高中毕业生的英语基础较弱,而现在高中生毕业生的词汇量已经达到3000~4000,能够进行简单写作和基本的英语口头交流。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大学显然不能继续教授以前的课程,而学术英语就有潜力解决大学英语应该教什么的问题。当然,部分专家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大学英语侧重语言技能培养,学术英语侧重利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可以互补。

对于是否需要通过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问题,我认为,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少学科知识的传播都是以英语为语言载体的,学生应能够通过英语直接获取学科知识,这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同时擅长中英双语,既可以通过母语运用学科知识,又能够用英语获得学术知识。

学术英语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对学术英语文本进行分析,目的是帮助人们读懂英文文献,学会用英语写学术论文,听懂专业英语课程。目前,国内对于学术英语的研究大多限于观点论述和经验总结,缺乏实证数据和实证研究。为了获得长期性的实证数据,我们正在追踪一组西浦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数据,分析学生在全英语教学环境中的英语学术写作发展轨迹。同时,我们也希望进行院际、校际长期追踪对比研究。例如,对比研究西浦全英语教学环境中的大学生与中文教育环境中的大学生在学术英语写作上的异同。欢迎各界同仁和我们一起进行学术英语研究。

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研究。比如,中国高中毕业生进入到类似西浦这样的全英语授课环境中学习时,会碰到哪些语言困难?他们的学术英语需求是什么?他们的学习观念、学习策略等个人因素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过程的?许多高中毕业生理想中的英语授课教师是“地地道道的美英人”,但西浦作为高度国际化的大学,并非所有教师的母语都是英语。西浦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非英语母语的教师,这些教师用英语授课时往往会带有本国口音。学生对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的认识是否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过程?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五、取消高考英语的说法是不切实际的

《世界教育信息》:感谢您分享学术英语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作为长期活跃在语言教育领域的学者,您对高考英语学科降分甚至取消高考英语的说法有何评论?

阮周林:近期对高考英语降分乃至取消高考英语的讨论,是我们过去对英语教学特别重视的钟摆效应。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英语课程在中学的地位甚至超过了语文、数学,而现在把它“摆回去”的做法,是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因此,高考取消英语的说法,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还有人建议将英语改为社会化考试科目,这是一种非常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语言测试有其专业性。比如,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积累了30多年的经验才逐渐建立起公信力,尽管其自身也有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能抹杀它们的作用。英语考试社会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的社会机构能够承担高公信力的语言测试;其次,即使社会化考试可以运作,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美国的托福考试有了长达50年的经验积累,才成就了这一广为人们认可的社会性考试。

尽管国内有人反对高考制度,但我国的高考制度的优势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外高校的认可。澳大利亚有不少高校(如悉尼大学)根据高考成绩来录取我国的高中毕业生。政府主导的高考制度,可以说是目前中国较为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尽管有一定的弊端,我们也不应对其全盘否定,而应通过改革,克服现有弊端。而在高考中取消英语科目,试图短时间内让社会组织负责实施类似的考试的想法,是对英语高考的全盘否定。

上一篇:一年级写字大王比赛下一篇:三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