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的感受

2024-09-15

网络金融的感受(共10篇)

网络金融的感受 篇1

学习金融学的感受

能够学习这门课程我倍感荣幸,首先,对宫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通过老师的谆谆教导,我对金融学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了它在整个金融课程体系中的统帅作用,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基础模块和选择模块,以便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完善教学内容。

宫老师从多个角度分析介绍了本课程的建设情况、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以及教学形式的选择安排,也引发了我对高水平课堂教学的思考。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水平的呢?在我们目前的教学中难免存在这两种情况:有些老师自身水平很高,教授内容规范化,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但往往不是很受学生的喜爱;另一种教师打破框架,教学形式新颖多样,尺度宽泛,但又会与传统的教育背景相冲突。在当今的教育体制背景下,课堂教学仍然是我们教学的主战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此黑板加粉笔加一张嘴的讲授仍占据着主流,对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是一大难题。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他们对“预习”的理解,就仅局限于记住几个概念、几个定理、几道例题的解法。通过“预习”,他们似乎掌握了这一节课的知识。然而,他们失去了课堂上研究问题的热情;他们失去了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所运用的学科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百折不回的磨练!

在平时的上课中,我们有课堂演讲课件来讲关于金融的知识,还有小组展示金融动态,还有上课提问,写论文,这些方式都极大的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它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金融不包括实物借贷而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狭义金融),人们除了通过借贷货币融通资金之外,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

(2)信用指一切货币的借贷,金融(狭义)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人们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来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是为了概括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信用与货币流通这两个经济过程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

通过了解各学派对于货币需求的见解,可知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他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凯恩斯主义的投机需求、货币化以及货币化的新形式和金融资产的扩张等,都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产生。众所周知,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是共同的,他们都导致了货币需求结构的变动,但是对于其影响效果都是众说风云,有人通过分析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货币化、金融发达

率、储蓄率和利率的关系。研究表明:经济货币化不是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金融发达程度和利率是货币流通速度V1 变化的原因,而利率不是货币流通速度V2 变化的原因。

还有人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利用中国金融年鉴数据来否定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他得出结论在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对于利率的变化并不敏感。

通过学习,我也慢慢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寻找自己的思路。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受制度影响,在短期内会相当稳定。我国的经济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调控,近几年来,给人感受越来越强烈的经济增长,国内通货膨胀,央行几次上调法定准备金率,上调利率,使得我不得不把货币需求,货币流通速度,国家利率调整,经济增长这四个概念联系在一起,如果在其中找出这几个变量之间微妙的关系,那么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准确制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预测将会有很深远的意义。

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保险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保险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验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公司、集团财务公司、投资基金公司及金融教育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金融学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方向有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证券投资、投资项目评估、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等。老师不只是“授人以鱼”,而且还“教人以渔”。老师和我们建立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

科学研究已证明,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知识比率为:视觉83%、听觉11%、其他6%,视听结合可获得几乎是最佳的知识保持率。特瑞拉在说明人类记忆与感官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看到和听到的50%,交谈时自己所说的70%。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对开发智力、加强记忆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当然,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不能走死胡同,我们要看到,先进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从根本上是不能取代教师地位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条件,自身特点采用适当的多媒体技术,为教学锦上添花,而不能一味地追求课件地美观、新奇而忽略其实用性。

因此,我更认同一种新的观念: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以教师和学生都作为主体,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交往。

经过老师的梳理,逻辑主线和相互关系一目了然,在今后的讲解与复习中可以加以运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讲好这门课程!

网络金融的感受 篇2

《鸿门宴》是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重点课文,充满了力量之美、智慧之美、人性的复杂之美。本课通过网络探究,可以使学生对项羽、刘邦的性格有更深层的了解,使其能深入理解他们的英雄之美。

本课是第三课时,在前两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对文本进行了文字和结构的梳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立足文本,结合网络资源,比较深入、全面地了解项羽、刘邦的性格。

2.使学生提高从网络中提取大量有效信息并加以理性分析、整合的能力。

3.从不同的人格中汲取力量,使学生充分体会文学形象中蕴含的崇高美。

三、教学重点

1.刘、项皆盖世英雄,但命运迥异。让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对比探究。

2.项羽失败了,可是太史公还是客观地记录了项羽的生平功绩,并把他列入皇帝才能进入的“本纪”里。让学生探究项羽感动司马迁的原因。

四、教学难点

从丰富的资源中走近两位伟大的英雄,试从人性角度剖析刘邦能成大事的智慧,项羽刺破云天的壮美人格,充分体会文学形象中蕴含的人性之美。

五、网络环境与资源

1.提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

2.提供“百度百科”、“百度项羽帖吧”、“百度刘邦帖吧”等,以及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幻灯展示刘邦、项羽的诗。

师:请大家朗诵这两首诗,并且体会两首诗表达的不同情感。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生1: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抒发了他在战胜项羽,成为汉朝开国皇帝之后的那种既感慨兴奋、踌躇满志,又担忧江山不稳的复杂心情。情动于中而发于外,慷慨悲壮,流韵千古。

生2:项羽的军队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被围。夜间军营四面楚歌,项羽率数十麾下杀出重围,逃至乌江边,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力竭自刎身亡。《垓下歌》即为一代霸王之绝唱。

(二)提出问题

问题一:刘、项诗作皆有王者之气,二人皆盖世之雄,但却命运迥异。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问题二:项羽失败了,可是太史公司马迁仍将他列入皇帝才能进入的“本纪”,请探究项羽感动司马迁的原因。

要求:

1. 全班分成六组,前三组同学探究第一个问题,后三组同学探究第二个问题。

2. 立足课文,搜索网络资源,筛选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要注意第一个问题应在对比中得出结论。

3. 小组内同学讨论,确定小组主要观点,并推举发言人,其余同学做PPT、Flash等展示课件。

(三)小组展示

小组1我组认为,这是由刘邦任人唯贤,项羽刚愎自用造成的。

刘邦任人唯贤,贤士谋臣才会对他高度忠诚,比如鸿门宴前,张良对刘邦表现出了高度的忠诚,“今事有急,亡去不义”。紧急关头,张良运筹帷幄,沉着冷静,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可以说,刘邦在鸿门宴中变被动为主动的一切活动,都是张良导演的。谋士贤才在刘邦这里有充分施展的天地。高质量、高忠诚的团队,为他日后称王天下奠定了强大的人才基础。

项羽相反。鸿门宴前,忠诚智慧的范曾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敏锐地洞察到了其真正目的,提出了正确的策略——急击勿失。鸿门宴上,数次目示、举击杀刘邦,项王不应。鸿门宴后,刘邦逃脱,范曾失望地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可知项羽不会用人,最终孤独被围,已在情理之中。

小组2我组认为,这是由项羽心胸狭隘,不得人心,而刘邦心胸宽广,深得人心造成的。

在课文中,项羽甚至得不到亲叔叔的诚心,导致项伯不能顾全侄儿大业,以个人情义为重,向刘邦告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生死攸关的选择面前,作为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谋士,张良却说出“亡去不义”的惊人之语。除了共图大业,利益相关之外,恐怕与张良对刘邦本人魅力与能力的认可不无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材料加以佐证。刘邦到达?上之后,召集当地的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废除,这使他得到了民心,也为他统一天下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项羽则不然,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项羽闻听此言,就烹杀了此人。

小组3我组认为这是由刘邦重“智”,项羽重“勇”造成的。

刘邦在军事战略方面有过人之处,他善用计谋,善观人心,攻心为上。鸿门宴之前,他巧妙利用张良与项伯的关系,拉拢收买了项伯,在鸿门宴上受到项伯保护。鸿门宴上,刘邦称项羽为“将军”,自称“臣”,奉承项羽,卑躬屈节,并且自己“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紧紧抓住项羽重“义”的弱点,大做文章。赔罪时,项羽暴露了曹无伤,刘邦不露声色,却密记在心,回营后“立诛曹无伤”。如此种种,皆体现了刘邦善用心计!

师(总结):刘邦从一介平民,击败贵族出身的项羽,成为开国皇帝,过人之处自当不少,容人之量与用人之宽应为最重要一点。他不加罪于怂恿韩信反叛的蒯通,证明了他对人的宽容,能提拔韩信为大将军,证明了他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勇气。刘邦的功绩是使周王朝东迁后动荡了几百年的社会生活复归于正常。这样的功绩,足以证明他的伟大。那么,大家对第二个问题又是怎样思考的呢?

小组4项羽的魅力在于他重义重情。

项羽心中有一个明确的道德标准,就是“义”。鸿门宴前,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对叔父私见张良一事,项羽因重义,不但不追究,还“许诺”,杀刘邦之心已有动摇。之后说出叛徒曹无伤,恐怕也有嫌曹不忠不义之心。鸿门宴中,樊哙闯帐护主,义字当前,项羽便对他宽容有加,称之为“壮士”,面对樊哙的慷慨陈词竟“无有以应”。但是项羽的魅力也是他的弱点,最终断送了他的前程。

小组5项羽的魅力在于他具有中国古典英雄的勇武之美。

项羽是有实力的,他对战争的把握,恐怕十个刘邦也敌不过。谁说项羽有勇无谋?《史记》中有记载:在巨鹿之战中,项羽鼓舞士气,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干粮,以表示不战胜毋宁死的大无畏精神。这里充分体现了项羽的战略眼光和决断力。破釜沉舟一战,可以看出他的领兵才能和为将的自信,也是运用智慧的心理之战。这一战确立了他的英雄形象,也确立了他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小组6项羽的魅力在于他的慷慨悲凉之美。

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一个“不肯”,就是一种“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尚不知鹿死谁手,项羽却向天长叹:“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何面见之?纵不言,籍独无愧于心?”造就出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慷慨气节、悲壮正气,这也是一个民族的精髓。

(学生配乐朗诵《夏日绝句》,并展示京剧片断《霸王别姬》。音乐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氛围,使我们一步步走近忠贞于英雄之名、忠贞于大丈夫之气的项羽那伟大的人格,也使我们更加透彻地感受到项羽万古长存的英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和讨论,学生对刘邦、项羽两位英雄已分析得比较全面。学生虽没有得出统一结论,但这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师:同学们通过网络搜索到丰富的材料,并且能将材料与课文进行很好地融合,产生自己的想法。这些观点各有侧重,我们很难评说孰优孰劣,我们只能说他们各具风采,各有归宿。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

(四)升华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了新的体会和收获,谁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生:与其说是事业成就人,不如说是人成就事业。

师:事业成败不是偶然,它与一个人的性格、信仰、人生选择有种种必然的联系。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能够把握在自己手中,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面对一切挑战。

生:在评价文学人物或历史人物时,不能只片面地看到他英雄的一面,因为人都是多面的。

师:缺点、弱点像影子一样追随着每个人,但人往往有了缺点、弱点,“人”的味道才更重,作品才更真实、更生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性中只有拥有了缺点和弱点,才能真正拥有价值和魅力。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欣赏文学美的同时,学会欣赏文学中蕴含的人生美,这样,语文课才能真正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

师: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课上交流的内容,写一篇文章,题目为《走近秦汉英雄人物——》。(要求:横线上填上刘邦或项羽的名字)

(设计意图:网络资源丰富,课堂交流时间有限,还有很多优秀的资源没有展示出来。《走近秦汉英雄人物——》作为课后的总结,是对网络资源的提炼、升华,也是与伟大英雄的再次亲近。

设计思路

从文学之美到人性之美,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只停留于课本分析,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可能会片面,而只有充分借助网络,从中提炼、分析能展现人物魅力的资料,才能使学生走进人物,走进文学,走进英雄那壮美的人格。网络教室的充分利用,使得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可以最大量地掌握两位英雄较为详尽的资料,使学生对项羽、刘邦的性格有更深层而全面的了解,为后面深入准确地分析人物形象提供了保障。

让学生动手制作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思路,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将文字的结论辅以生动的画面和悲壮的戏曲音乐,更增强了古典意味和悲剧力量,在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与交流欲望的同时,使历史不再遥远。

点评

《鸿门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本着“从人性角度加以剖析刘邦能成大事的智慧,项羽刺破云天的壮美人格”的宗旨,张老师展示了一节网络环境下的小说阅读鉴赏课。作为一节网络教学探索课,张老师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开发整合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交流、讨论的平台;根据教学的需要,对网络资源以及其他资源进行重组,整合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这些资源的运用,创设了学习的“场”,创设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进行拓展阅读与赏析。课堂学习的过程是搜寻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的过程。

我对金融危机的感受 篇3

十几天前,金融时报就“全球资本主义的未来”这一话题刊登了一组文章,请到一些有关专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文章题目为“不要指责市场,要指责领导人”,简明有力地批判了政界和银行界的领导人应该看到危机的不断蔓延,并及时采取行动加以阻止。

“今天的灾难性后果就是那些领导人决策失败的明证。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他们不愿意看清(或是他们有意忽视)市场需要什么才能产生对社会有利的结果。”

这些领导人中的一部分已经离开了他们的工作岗位。艾伦·格林斯潘(前美联储主席),很多人责备他利用自己的职位,在银行和保险部门应对他口中的“非理性繁荣”,如今他已经离职了。但是戈登·布朗,20国峰会主办方英国的首相,却完全把自己做在责任之外。作为英国财政部的首席大臣,他应该为他废除原有的可以监管金融市场运作的调节机制而负责。这个举动让银行和抵押放贷者完全沉溺于他们的异想天开之中,导致那么多人到现在还在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另外,由于他坚信利用私人主动融资项目(PrivateFinance Initiative,简称PFI)投资建设公共所需要的各项设施(新的学校,新的医院,新的公路),就使他的预算看上去是平衡的,实际上是因为所有的PFI项目都是预算外的。现在,所谓的“私人”融资是建立在政府支持上的。换句话说,做损人不利己的事,还要老百姓买账,难怪德国总理默克尔那么不赞同布朗处理经济问题的做法。

英国经济有太多问题暴露在光天化日下,导致经济危机的不断升级。除了缺少对市场的监察,财政部看起来对如何去,甚至怎么开始去弥补由于他们的忽视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完全没有任何想法。每天都会有一个零售连锁商店破产:每天都会有上千个无辜的工人失去工作;每天都会有银行发现其账户又有了新的漏洞;每天都会有银行工作人员发现银行业再也不是一个稳定的职业了。同时,这些没落的金融机构的老板们,有的则带着他们的退职金离开,那些钱足够支付一个小镇的失业救济金。更糟的是,有的仍然留在岗位上,继续为了达到目的聚敛不道德的“红利”。他们其中一部分人竟然被分配到调控部门(因为他们有“丰富的银行业经验”),去保护那些巨大的公共投资,使其让这些银行界腐朽的废船仍能继续漂浮而不下沉,难怪银行业者这些天不那么吃香了。

每天我们打开电视和电脑,看到的都是让人沮丧的新闻。美国国际集团(AIG)遭遇的破产危机告诉我们,我们再也不能依靠保险业来支撑这个体系了。AIG高管们得到的巨额补偿金更是激起老百姓(不仅仅在美国)的不满。事实上,随着全球化带来的益处越来越少,缺点日益增多,一个可怕的前景将会出现,就是所有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将会重新回到“以邻为壑”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不能解决金融危机,还会使情况更糟。当然,经济危机不是一部分人造成的,当然也不是一个国家:这次失败是全球性的失败,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之路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或多或少成为牺牲品。20国集团一手造成经济危机,现在又采取各种戏剧性的政策去挽救资本主义制度,使得那些最贫穷的非洲国家也受到连累。全球环境问题刚刚被关注不久,就又一次被忽略了。形势看起来不是很乐观。

做网络兼职的真实感受 篇4

在刚开始找兼职 我也是 来回来回的在百度搜 可是搜来搜去 找到的内容都差不多 几乎都一样后来选来选去 实在是不晓得找哪个好了 有次还险些被骗 不过呢 我搜来搜去 总算是 总结了一条经验 就是 该怎么样判断真假呢?道理很简单,只要你少一点急切求财的心,少一点浮躁,多一份疑心,多一点冷静,你就能很容易看出破绽。平静的心才能激发看清大局的智慧。我一个人总结不出大家的答案,所以在面对这类兼职时,只有自己去鉴别,自己去判断。亲们别急!看我来讲解

首先 你不要找那些个高薪的兼职那些事最最不靠谱的说什么 一天赚个几百块跟玩一个 然后还给你看视频啦 网址啦 之类的 就这些个 最不靠谱如果说真的是赚这么多钱 那咱们这些 上下班 挤地铁的 挤公交的 人们 干脆就别上班了 直接弄那个算了 也别上班了 所以说这个兼职 不靠谱基本都是骗人的还有 一种兼职也是刷信誉就是用你自己的钱 去买就是俗称的垫付钱 而且买的还都是虚拟的 就这种招聘兼职的 立马把他拉黑你自己的钱 买了他的虚拟 那个钱就直接到他账上 根本不会存在支付宝上面 所以别信让你买虚拟之类的 还有交好几百块押金的 说 你做多少多少任务以后 就可以返还了 而且 说的也比较玄乎 说一天就能把交的钱赚回来亲们 这种招聘兼职的的你只要一交完钱 立马 他们的QQ头像在你QQ里就成黑的了 然后等你在找他 早就找不到了 他删了你 而且他删的时候 还是选择的 将我从他的好友列表删除 所以说 高薪 什么拍虚拟 什么垫付钱 就这些的 让他们 骗傻子去吧

跟大家说事实,有真的。一般骗子会要求你有自己的可流动资金,用以购买商品。他们会叫你用自己的钱先付款,然后再将购买商品的钱款和你的佣金打给你。但等你付完款之后呢?他们或者一直拖延或者干脆消失又或者说你没付款成功要再付一次,如果你再付款一次你就又被坑了!有的还会叫你再买其他的等会一起将钱打给你,这些统统都是骗子!

大部分淘宝刷客兼职都不是真的,但真的也不少 真的是不需要什么流动资金的 完全红包付款,骗子往往用免费做来诱惑你,这行业正规刷客兼职都是在YY频道上做的 都是要交一次90元左右的平台费,然后单子都是红包单子,这才是正规平台的。交90块没什么 比被免费的那些骗去几百几千几万块好太多了吧,起码在平台里做有个保障。

以下是我的兼职经历: 1:用良心说话。这个工作,1个月赚个千八百块应该可以的了,有比我赚得多的,也有比我少的,看个人能力所以说,想赚大钱的,就不要做这个了,浪费时间而已,这个工作是空闲的时间,赚点零花钱的。

2:完全不需要垫付一分钱 全是红包单或者代付单,难度上,确实不是很复杂,好好培训,是个人都会学会该怎么做的。

3:真正要赚钱,肯定要选一家给力的频道,什么叫给力,不是说人气有多高,提成有多丰厚,而是说,管理方面,譬如主持细心与否,接待口才如何,表达是否清楚,培训是否有素质,给人一种家的感觉,因为只有这几部分环节做好了才是真正能赚到钱的

另外,我再给大家推荐个正规的兼职公会 我在这做了大半年了。加我扣扣1295065326,我给你推荐,真实的!一单2-20元日.结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我们要会生存。。

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那么多好事,你的父母是富人吗?你的父母是权势大的人吗?如果不是,那么你身上就不会掉馅饼,正在做梦的人清醒清醒吧。

如何用网络成为营销利器学习感受 篇5

东莞广贸学校每星期四晚上集中学习,昨晚我们学习网络营销大师单仁的演讲,主题是《如何让网络营销成为你的挣钱机器》。

第一次走进互联网营销,如同第一次上网一般,欣喜又好奇,单仁这个名字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网络营销很有意思,不仅是因为老师诙谐幽默的讲授方式,更是因为这是一种对于网络的全新的解读。

第一次踏入网络营销是从认识到我可以成为网络的主人开始的。知道了曾经在传播学中学到过“关键词”,可以作为别人搜索我们产品的纽带,如何将我们的产品让消费者在网上搜索到,就要用好关键词。

我们可以通过微博、QQ、微信等方式将学校开设的项目: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会计考证培训、英语培训、电脑培训等在网上发布,让人家找到我、走近我。这样,我才慢慢开始意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互联网改变了营销的模式和方法。老师根据其多年的实战经验分享和指点分析了网络的客户、人群。令我真感受到错过网络营销不仅错失机会,而是错失一个时代!我们已经迎来了网络营销的时代,所以我们只能不断地学习网络营销,为我们更好的营销,为了传播更广而不懈努力。

网络时代的金融宅生活 篇6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经济已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自当当、卓越等专业购物网站开办以来, 这种直销电子商务模式不断发展细分, 使每年的网络购物及网络经济相关产业链的支付规模早已过万亿元。

目前, 由于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网络经济已成为各大银行争相拓展的领域, 因此, 如何在网络虚拟世界赢得争夺电子商务和网上理财客户资源的竞争, 已成为我国银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研发互动式的网上购物支付理财平台——“金宅行”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弥补网银互动不足

网上银行与银行实体网点到底有什么区别?网上银行没有专业的互动理财平台, 缺乏在线客服座席、理财师组成的即时性服务。传统的网银对用户而言只是固定界面的数据提交, 无法实现客户与银行间的实时互动交流, 且账户间彼此独立, 使用网上银行被定义为“买的是寂寞”。而在银行网点, 客户可与银行销售经理现场沟通, 提出更多的理财建议。

便捷的互联网催生出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宅经济时代族群”, 他们更愿意“宅”在家里, 通过网络进行投资、理财、购物、支付、创业、社交等活动。实现足不出户的家庭式办公, “网上在线生活”已成为喜好宅生活人士的首选, 他们对电子商务、网上银行业务有较强的依赖性。在这种背景下, 传统静态式的网上银行和银行实体网点服务已逐渐无法满足宅居人士的需要。

“金宅行”是在个人网银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上研发, 以在线互动交流的模式为客户提供界面更为友好的即时性金融服务。该产品具有账户隐形、资金限定转出、短信实时通知、密码安全控件、网盾保护五重安全保障。

“金宅行”包括两个核心服务平台:网上账户和互动理财平台。

网上账户是依托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进行业务处理的全新概念的个人综合理财账户。运用网上账户可在银行网站上直接登录、开户、关户, 并且具备电子商务和投资理财功能。无论您是哪一家银行的客户, 都可以足不出户通过在线绑定一家银行的账户来申请开通“金宅行”网上账户。

“理财平台”是使用互联网Web2.0技术, 在银行门户网站研发上线的业务咨询、博客、聊天等系统。它是通过在线互动等方式建立的新型业务服务平台, 让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专业、优质的金融服务。

“宅”在家里理财方便

“金宅行”以商业银行互联网站为载体, 可以实现7×24小时服务。具体来讲, “金宅行”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网上即时开立账户。以银行互联网站为载体, 不管客户有没有开立银行账户, 不管当地有没有银行网点, 客户凭借任何一张银行卡, 3分钟内即可在银行门户网站上开立个人网上账户。它突破物理和时空界限, 解决了银行部分地区缺少物理网点的困扰。

2.网上账户属于活期子账户, 与其绑定的他行卡可通过“金宅行”系统将资金划转到网上账户。同时, 由于网上账户可自动与网络商店、同城签约商户的支付系统绑定, 因此, 客户需要网上订餐、购物、玩游戏、投资理财时, 就可直接从网上账户完成相关支付。此外, 网上账户除可完成网购支付外, 还可购买商业银行所有理财产品。

3.专业客服代表提供在线座席服务。只要您注册“金宅行”实名用户, 在办理转账支付等业务时, 可选择在线业务咨询平台, 随时与客服座席以聊天方式在线沟通, 主要采用文字交流和语音交流两种模式。用户不仅可以即时咨询任何与业务相关的问题, 而且客服人员还可向用户介绍银行的各类产品及服务, 提出理财建议等。

4.与网络商户签约, 实现网上支付。“金宅行”可与淘宝、当当、卓越等大型购物网签约, 实现网上账户与支付宝等网购支付系统的协作, 通过网银方式支付货款。其方法是, 在银行的网上支付中心, 通过增加“网上账户”支付平台方式, 完成相关支付。对同城各大商户, 可与其协作研发收银支付系统, 将网上账户纳入该系统中, 完成网购。

5.银行信用卡自动还款。对持有银行信用卡的客户, 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将该信用卡在“金宅行”系统上注册绑定后, “金宅行”网上账户只要有足够余额, 就能在还款到期日自动还款。同时还设置了全额还款和最低还款两种模式, 客户可自行选择。与支付宝不同, “金宅行”还款完全实现自动划转, 不需人工操作, 更能对账户内存款自动计息, 达到便捷、收益一举两得的效果。

6.理财经理线上见。客户可加入“金宅行”理财社区, 不仅能与广大银行客户进行理财交流, 更能在线与理财经理实时互动交流, 订阅理财专家的博客, 加入各种理财圈子, 选择专属于自己的远程理财经理, 来量身制定理财计划, 合理选择投资产品, 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尊享银行贴心的理财服务, 告别网上理财单打独斗的局面, 为自己的财富之路点亮明灯。

7.网上营业厅互动办理各类网点业务。除现金存取外, “金宅行”网上账户可提供物理网点所有的金融服务, 并可随时与客服专员、理财专员通过文字、语音交流平台进行在线沟通。

8.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盾。“金宅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风险是要确保交易系统使用过程的安全可靠。加强“金宅行”用户的身份管理, 防止用户身份的泄露, 是当前公认的预防“金宅行”平台安全隐患的最有效措施。“金宅行”账户拥有账户隐形、限定转出、双重密码、绑定手机、资金止付五大安全保障, 可以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同时, 对每一笔转账, 转出方必须进行数字证书签名 (U盾) 。这些数字签名是必不可少的, 不仅是为了避免各种金融欺诈行为, 也是为了金融审计的需要。

未来的网上营业厅

“金宅行”目标客户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网民及宅居人士。目前, 我国网民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总体呈现年轻、学历高以及鲜明的“宅经济时代族群”特点 (即他们对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较强的依赖性, 所有商务需求、生活需求、社交需求等均通过互联网完成) 。据初步统计, 在网银使用活跃度上, 2009年我国个人网银活动用户人均每月使用网银5.6次, 交易用户平均每月使用次数为5.9次;而企业网银, 2009年每家活动用户每月使用网银的次数达11.3次, 网上银行对柜台业务的替代比率达50.7%。二是中老年客户群。该群体由于年龄较大等原因, 大多不愿使用网上银行, 都愿意与柜面人员当面交流办理业务。而“金宅行”以其交易的互动性、易用性、实时性, 可实现网上客户与银行座席之间即时性的语音视频交流, 从而可以吸引大量中老年客户在家里上网办理转账、代缴费、电子商务、理财等业务, 免除了去网点办理业务的排队等候之苦。

研发“金宅行”的目的是挖掘电子银行业务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他行卡在“金宅行”系统上开立网上账户, 通过网上购物支付服务, 可将他行卡资金直接转入网上账户 (活期) , 此举不仅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市场份额, 而且在与同业的竞争中也会抢占先机。同时, “金宅行”可通过网上在线理财产品的推销, 扩大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渠道, 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网络金融监管的难点及风险研究 篇7

关键词:网络金融;监管的难点;风险研究

银行是一个有着古老的历史前景的行业,从12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直至今日21世纪的中期,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在社会的高速度发展的趋势下,银行行业受经济水平的提升,社会生产力的演变和管理制度的变迁,坚持不懈把服务作为奋斗的中心,勇于创新,来接受时间和时代的洗礼。而如今,计算机网络的全方面推广更是银行机构高度发展的又一个春天。网络金融的诞生改变了金融机构产品传统的服务理念。以其独有的特点赢来广大客户和众多银行的一致认同与追捧。网络金融使用方便快捷,不受地点位置时间的拘束限制,虽然网络金融开展的比较晚,但是其一上市发展速度就犹如雨后春笋一般,一发不可小窥。发展网络金融的使用已然成为各大银行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银行给银行行业带来了空前绝后的发展契机,给广大的客户带了方便快捷的业务服务,同时,网络银行又是一把“双刃剑”给银行行业与广大的客户群也携带来了不可预知的风险和负面效果。网络银行是一种处于“开放”和“虚拟”的状态,任何人任何身份都可以进入,进行直接访问,不仅如此,网络金融还包含着传统银行的各方面的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选择风险、信誉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等。还有关于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风险及负面效应。所以,网络金融的发展成长成为了银行行业的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如此浩大的挑战,必须要制定一个目标明确的战略标本,然后采取恰到其出的战略方针,对网络银行实施适度的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

1、网络金融的产生和发展

网络金融是时代的产物,是新兴社会的产物,是人们经济水平高速度提升下的产物,是金融行业与计算机网络高超技术全方面的产物。网络银行于60年代开始一步一步发展,于90年代成形,其中的年岁里留下了网络银行从一个雏形逐渐长大成形的整个历程,也同时留下了信息产业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的足迹。网络银行其所有的业务服务与业务交易全部在网络上进行。其包括的种类有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网上证券、网上期货、网上保险、网上结算等等相关于金融方面的业务。网络银行模糊了地域性与时间的限制,使得整个交易变得虚拟化,进行交易的对象不能够明确,交易的过程也模糊在其“虚拟”之中

1.1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网络银行形成的推动力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起来,同时也推动可网络银行的繁荣与昌盛。电子商务的完美开展,不但需要银行提供给其全方位的网上支付系统,而且也需要网络银行相呼应的网络金融业务。从另一个方面讲,所有的网络上的交易都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交易环节,二是支付环节。步骤一直接在客户与销售商之间就可以完成。步骤二则是要通过网络银行来完成的。资料显示,1996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度达到了1500亿美元,1998年达到了3000亿美元。据联合国的一份调查报道预测,到了2002年度全球电子商务额度即将达到10234亿美元,到了2003年度达到了世界贸易的10%到25%左右。显而易见,没有网络银行的支持,电子商务就不可能实现其本身的真正意义。反之,电子商务的成就也成功的推动力网络金融的形成与迅速发展。

1.2日益激烈的银行竞争是网络银行形成的外压力

塞莱拉说“人们现在要求在线的、实时的、即刻的服务”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兴起,丰富了消费者的生活,加快了消费者生活的节奏。在这个消费者需求急剧快速度变化的时代,掌握好发展的方向舵,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才能够永久的驻立于时代的前端,不会被无情的淘汰出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带动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在逆境中成长发展远比顺境艰苦难耐,如同从石块中寻找缝隙一般,在各大银行机构里谋取生存,网络银行的产生是一种新势力的体现,更是各大银行行业外压力下的产物。

2、网络金融风险的种类及其成因

根据《2011年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道》显示,直至到2011年,我国使用的网络银行的客户突破了1.8亿户,其中,企业性质的网络金融用户达到了400万户,个人性的网络银行用户达到了18173万户,在交易额度反面,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网络银行市场交易额度数达到了200.18万亿元。网络金融在其拥有独特的业务方式,给各大银行行业带来空前绝后的发展契机,给广大的客户带来了方便快捷的业务服务的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存在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和负面效应。网络金融的风险部仅包括传统金融中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系统风险、管理风险、犯罪风险、国家和政府及法规风险八项基本风险外还包括着网上金融的特定风险:系统(技术)风险、经济风险(网上银行结算及操作风险)、网络犯罪风险、法律风险(黑客)以及跨国界风险等等。

2.1网络银行的一般风险

由于网络银行与传统的银行服务理念不同,扩展银行的业务形式不同,网络银行突破地理国界的限制,真真正正的做到全球化的服务,然而负面效应接踵而来,网络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存在流动性风险、贷款风险、市场风险、利率与汇率风险等一般的银行风险。流动性风险指银行其本身的流动资金,不能满足及适时的支付到期负债客户的需要,从而迫使银行机构丧失掉了清偿的能力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一方面指资金流动性不足造成的问题,一旦有些客户多数量的提取现金,因而银行资金受到挤提,那么银行即将面临着无法相像的状况,我国的商业银行有明确的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的相对比例不能够超过75%,流动性资产余额和流动性的负债余额的相对比例不能够低于25%上另一方面是指,以流动性风险为爆发点的各种长期堆积,隐藏着的风险。上述证明,流动性风险是客观性存在的。

2.2网络金融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它可以说成是银行行业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着的一种风险。然而,对于这种与银行行业如影随形的风险种类,却是近几年才开始研究的。相对于其他的风险,操作风险一直受到漠视。据统计,美国1979年以来出现的问题的163家银行有30%来自于操作风险。以此数据,可见操作风险其重要的影响力。由于网络金融是银行机构与计算机网络高速度发展下创新出来的产物,网络也仅仅只是一条提供方便快捷业务服务的途径,银行应用网络展开服务的时候,除了能引发更多的与技术操作联系在一起的风险以外,并没有产生什么新的风险类型。

2.3黑客攻击和计算机病毒破坏风险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以及普遍性,更多的网络问题截然出现。网络黑客便是其中之一。网络黑客带有目的性的利用互联网上的任意一个纰漏,或者是不完整的系统,非法进入到他人电脑中,潜进其网络银行系统进行盗取或者是转账。窃取其重要信息,从事非法的勾当。进行犯罪,严重的威胁到了网络银行用户的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等等。还有一种比网络黑客更强大的网络破坏杀手,那就是计算机网络病毒。它有着强大威猛的破坏力,而且一旦被侵染,计算机完全进入瘫痪状态,网络病毒的生命力特别的强硬,如同春风又生的野草。而今,如何解决网络病毒问题,如何彻底防止网络病毒的“亲近”已经成为了网络金融监管当前要解决掉的重要问题。

nlc202309031918

2.4监管机构之间配合不够协调

网络金融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而产生的新事物,以其独有的特点纵横广大客户与银行之间。网络银行的业务服务与交易的过程几乎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网络银行模糊了地域性与时间的限制,使得整个交易变得虚拟化,进行交易的对象不能够明确,交易的过程也模糊在其“虚拟”之中,非常容易造成金融风险等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各个监管机构之间没有进行协调的配合,导致相关的信息的不能够得到共享,监管之间没有清晰的范围分工,特别容易就能够造成监管真空或者是重复性监管等问题,不利于金融风险得到有效的防范。网络金融的全球化发展,将更加加剧了监管的难度。

3.金融监管的难点

3.1金融监管的滞后性增强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现,推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金融行业创新的步调。金融的高度创新也促进了金融监管推陈出新的创新。在这样一个层次上,金融创新也影响到了金融体系的发展,加剧了其的不稳定性质。一方面层次不穷的创新性金融状态更加削弱了各个金融监管之间的协调的配合性,和有效性,使金融监管经常遇到措手不及的问题。另一方面,金融行业在其合法性上体系不完善,金融监管部门经常在此方面遇到问题和困难。

3.2网络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尚未完善

虽然网络金融雏形于60年代,成形与90年代,但是现今依旧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所以政府以及有关的单位对网络银行的交易的权利和相对的义务的规定都不是怎么清晰。以至于导致金融监管部门不能够有效的监管网络金融法行业。当,网络交易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的时候,由于网络监管的法规法律体系尚未得到完善,所以,金融监管部门不能够合理公正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4.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与监管战略

网络银行是网络技术与银行行业的新产物,是银行行业发展的一个新契机,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中的中国完全可以利用高技能、新技术、全新模式来培育新的金融体系。网络银行刚刚在我国开始起步状态,其体系、法律法规都有待于完善,如果我国金融监管不积极的进行研究,合理的对其引导,不但对网络银行的茁长发展没起作用,还有可能会留下新的风险。所以我国的监管部门必须建立完整的监管方案,切实措施,才能够促进网络金融的创新与发展。

5.结语

社会的快速度发展带动了计算机网络的普遍性、全民化,计算机网络的兴起推动了网络金融的产生和创新,网络金融的创新又促进了金融监管的发展。如同一条锁链一般,紧紧相扣。网络银行以其独有的特点得到广大客户和银行的一再认同,所以其暴漏出的风险问题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监管部门悬在心头的首要任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监管部门监管的有效性,协调性都会是网络金融防止风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艳.网络金融监管的难点及对策探究[J].经济管理,2011(1)

[2]钟建权.虚拟社区用户网络金融购买和使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讨[J].电子商务工程与应用,2013(3)

[3]李婧.网络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研究[J].金融工程与公司金融,2007(11)

[4]邓宾劲.网络金融风险及其监管探析[J].行政管理,2005(4)

网络金融博士论文 篇8

一、网络金融产生的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是其产生的原动力

20-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快,金融行业也进一步融入到了一体化的进程中。

在此背景下,以美、日、德为代表的世界各国纷纷通过重组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法律法规、放松金融管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手段不断推动全能银行的建设。

在此过程中,通过金融业的相互分享客户资源,广泛利用因特网等手段,金融业间的充分合作得以进一步发展。

(二)电子商务及网络经济的深化是其产生的推动力

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电子商务模式的进一步创新和改革,进而催生了以网上银行和支付宝为代表的网上支付和结算系统。

网络金融类论文 篇9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金融的高效性、实时性与金融安全性的冲突使得网络金融风险不断滋生,只有正视网络金融风险形成的一系列不良影响,

形成能够防范网络金融风险的对策,才能不断遏制网络金融风险,助推网络金融业务发展。

由此,本文从网络金融风险的主要种类分析入手,对网络金融风险的不良影响进行简要阐述,继而提出有助于网络金融风险应对的防范对策、举措。

关键词:网络金融;金融风险;应对与防范

一、网络金融风险的涵义、种类

(一)涵义。

网络金融风险,顾名思义,主要是指,相关金融机构开展网络金融业务过程中形成的风险形式总称。

网络金融是在互联网全面发展之后,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不断结合下形成的产物。

网络金融风险的形式很多,其中,操作金融风险、安全金融风险、技术金融风险、市场金融风险等都是较为重要的风险形式。

(二)具体种类

1、安全风险与技术风险。

就现阶段而言,网络金融的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系统崩溃、病毒攻击、计算机磁盘破坏等内外因素。

由于上述一系列因素的客观、广泛存在,使得网络金融安全风险一直都是制约网络金融发展的重要所在。

其中,来自黑客群体的有意攻击,已经成为网络金融安全风险不断滋生的集中体现。

网络金融业务开展中衍生的技术风险,主要是伴随着支持网络金融发展的技术系统而客观存在的,任何开展网络金融的金融机构都需要选择一定的网络金融技术系统予以体现,然而,

相关的金融技术系统难免存在技术缺陷或者系统漏洞,这都会引发技术风险,另外,我国各类网络金融机构的金融团队技术陈旧,系统更新不及时等一系列不良因素也能引起相应的技术风险。

2、市场风险与信誉风险。

网络金融业务开展中衍生的市场风险,主要是由网络金融机构与网络金融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很多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获取网络金融支持,一些网络金融客户利用信息不对称现象,

将自己的信用情况进行“隐蔽”,结果使得相关的网络金融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原因,难以对这些金融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明确了解,以至于引发相应的网络金融风险。

网络金融业务开展中衍生的信誉风险,会因为计算机系统崩溃等客观原因,员工操作等主观原因的广泛存在而引发,对于从事网络金融的金融机构来说,上述要素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金融机构的网络金融服务在广大金融客户群体中的信心,从而形成相应的金融信誉风险。

二、与传统金融风险相比,网络金融风险的不良影响

与传统金融风险相比,网络金融风险的形式更具多元化,且具有更为明显的风险破坏性,相对而言,网络金融风险应对防范成本更高。

(一)风险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与传统金融不同,网络金融的交易范围更广,涉及技术更为高端,而网络金融风险受到网络金融高效性、广泛性、实时性的特点影响,其金融形式更具多元化特征。

对于网络金融风险来说,其具体形式不仅包括:信誉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一般风险形式,也包括:技术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等形式。

网络金融风险形式更具多元化,意味着网络金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各类风险,也会在更大程度地对网络金融的具体发展形成不同的不良影响。

(二)破坏性更大。

网络金融的开展,是依托互联网的开放性实现的,互联网的日臻成熟不仅能够为网络金融的繁荣提供网络环境支持,而且也会对网络金融风险的滋生,形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不仅如此,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乃至无国界性,使得网络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更具破坏性。

总而言之,与传统金融风险相比,网络金融风险的破坏性更大。

(三)防范成本更高。

以商业银行柜台业务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主要以纸质货币结算形式为主,而传统金融风险一旦形成,则能够拥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必要的风险应对,

其金融风险应对防范成本较低,与传统金融风险相比,网络金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实时性、高效性鲜明优势,而网络金融风险同样具有相应的发展特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网络金融机构发现已有的网络金融风险,却因为网络金融形式的实时性、高效性特点,为风险应对、风险防范举措的实施提高了解决难度,增加了网络金融风险防范成本。

三、网络金融风险应对防范对策

网络金融风险不断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特点,并且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明显的不良影响,为此,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各类网络金融机构都要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网络金融风险应对防范对策。

(一)加强基础建设。

加强网络金融基础建设,需要从加强团队基础建设、硬件基础建设角度入手,其一,从团队基础建设来看,很多网络金融风险的滋生,都源于相关金融机构人才的缺失上

,所以,加强团队建设,实现专业人才素养的不断提升,为形成较为优秀的网络进入业务专业人才建设,提供多途径、全方位的发展基础保障。

从硬件基础建设来看,我国现有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普遍趋于陈旧,并不能更好地为网络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硬件保障,进而引发一系列金融风险,由此,

相关政府部门、各类网络金融机构都需要结合各地发展实际情形,推动现有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升级、更新,并积极形成核心技术生产保有优势,为网络金融业务的开展形成更为良好的硬件基础保障氛围。

(二)构建防范机制。

网络金融防范机制的形成、加强,是充分应对网络金融风险,保障网络金融业务不断有序、高效发展的关键举措。

防范机制的具体实施,可以主要从强化防范职能、建设防范队伍、形成防范制度等几大方面入手,形成必要的防范脉络。

其一,强化防范职能。

网络金融风险贵在防范,所以,相关网络金融机构要重视金融防范职能的实施比例,将网络金融风险防范作为日常工作的常备部分予以保障性实施,其二,建设防范队伍。

构建专业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团队,为实现金融防范工作开展形成必要的团队实施保障,其三,形成防范制度。

各级政府部门,相关网络金融机构都要形成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将所有的业务防范行为都置于不断完善的制度之下,并逐步形成“制度防范保障+人才防范保障+职能防范保障”的风险防范脉络。

(三)强化法制建设。

我国现有的法律现状,并不能完全适应网络金融业务具体开展,所以,各级立法机关要充分借鉴西方国家的法律建设情况,为我国现有的网络金融业务开展的安全性、便捷性,形成更具针对性地专有法律建设,不断填补、完善应有的网络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法律、法规。

而不断强化网络金融法制建设的关键还在于,各级政府机构更要依托政府管理优势,促使不同地区的网络金融机构加强内部法制观念,将网络金融业务开展不仅满足、从属于中央、地区不同的法律法规之下,更要依存于金融机构内部法制机制之下。

(四)形成全面信用制度。

我国网络金融业务在不断开展的过程中,由于信用制度的相对缺失,经常性地引发一系列潜在或者明显的金融风险,由此,在这一情况下,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要积极引导各类网络金融机构形成必要的信用制度。

归纳而言,我国政府部门要引导网络金融机构效仿传统金融机构构建个人信用制度,并逐步实现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为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的网络金融业务充分开展,尤其为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形成必要的信用保障氛围。

四、结语

本文以“网络金融风险应对及防范”为主要研究主题,着重从网络金融风险的主要种类分析入手,对网络金融风险的不良影响进行简要阐述,继而提出网络金融风险应对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网络金融的感受 篇10

【关键词】网络金融  风险  风险控制  监管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势在必行。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网络金融,尤其是“余额宝”、“微信红包”的出现,在整个金融行业掀起了一番浪潮,但随着接二连三的诈骗案件的出现,逐渐暴露出网络金融所存在的许多问题,因此对网络金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应该更加重视,控制这些风险、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十分重要。我国网络金融较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较晚,发展速度仍然比较缓慢,对于监管方面也一直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和框架。随着网络金融的高速发展及其背后隐藏的风险,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规范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网络金融风险的种类及成因

(一)网络金融风险的种类

相比传统金融,网络金融存在更多的风险且破坏力更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风险。网络金融的发展高度依赖于计算机或移动设备的软硬件设施,一方面由于操作系统与业务主机应用系统之间是通过数据来通信的,尽管有多层的安全系统也容易受到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攻击,从而给网络金融的操作业务带来严重的损失,互联网的高联动性甚至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全面瘫痪;[1]另一方面,对于客户来说,网上一些恶意的更新软件,以及一些木马链接,将软件进行非法篡改,窃取客户的账户密码和个人信息并盗窃资金。此外,计算机系统停机等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也会给网络金融行业带来各种程度的损失。

就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资金被盗事件时有发生,不少黑客将病毒隐藏在网址、二维码以及短信中,一旦消费者在淘宝上点开这些病毒文件,木马就会盗取余额宝或支付宝里的资金。尽管余额宝承诺只要资金被他人盗取都会予以赔付,但相关的调查、条款的不明确也可能会发生拒赔。

2.操作风险。由于技术操作人员的粗心或者是客户对操作不了解以及疏忽,导致业务操作不当或失误,容易引发不必要的资金损失,操作命令一旦确认便不能取消,损失也无法挽回。客户必须充分了解操作软件,工作人员也必须遵守职业操守,以防止操作风险给个人或公司带来损失。

对于网上银行来说,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有:网上银行员工的粗心引发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失;客户因欠缺安全操作知识而带来的操作风险;内部员工窃取客户私人资料或盗窃资金。[2]

3.法律风险。目前我国的法律对于网络金融的监管还比较欠缺,立法比较滞后,从而一些网络金融业务,例如网络信贷、众筹等钻法律的空子,进行非法融资和发行理财产品,隐瞒投资风险,实行网络诈骗,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3]并且在网络金融业务在进行跨国交易时,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或法律条规,也会导致法律风险的发生。此外,法律对用户在网上交易、购物的权益保护不够,当用户面临个人信息被泄露、买到假货等有损自己权益的事件时,法律不能给予相应的保护。

4.信用风险。我国的信用系统还不够完善,消费信贷发展水平较低,由于没有一个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银行对于网上银行的信用透支会采取谨慎的态度,从而使消费者不能享受到网上银行提供的成本较低的个性化信用贷款服务,银行的信誉也会受到影响,并且银行存在的操作风险和技术风险都会使客户对银行的信誉产生怀疑。此外,当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时,卖家对自己产品的欺骗隐瞒行为也会使消费者对于网上购物失去信心。

5.市场选择风险。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环境下,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网络金融业务面临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一方面,在办理网络业务时,网络客户倾向于隐瞒自身的真实信息,导致金融服务的提供商不能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从而面临着经济损失,从而降低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在进行网购时,商家倾向于夸大自己商品的质量,消费者也无法区分优等品和劣等品,同时售后服务也跟不上,各个商家之间的价格竞争只会使得商品的质量逐渐降低。若网络金融市场还得不到有效监管,在未来有可能成为“柠檬市场”,劣等品驱逐优等品,整个网络金融服务质量降低。

(二)网络金融风险的成因分析

1.网络与金融机构的结合。金融业是以商品和信用为基础的,负债比例高且经营不稳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众对其的信任,上下游的联系紧密,一旦某家金融机构出现经济危机,就会发生连锁反应,导致整个金融体系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动摇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当其与互联网结合时,互联网的联动性会使这种风险更加扩大,并且风险的种类也增加,信用风险、系统风险、操作风险都随之扩大,如果某一个网络节点出现问题,后果可能会不堪设想。

2.管理经验的匮乏。目前在网络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还很匮乏,管理经验相对不足,风险管理建设比较之后,容易导致技术风险和业务风险的产生,使网络金融的风险因素扩大。目前的大学并没有开设有关网络金融风险管理的课程,没有进行相关的人才培训,因此管理质量也无法提升,这将阻碍网络金融服务的提升和发展。[4]

3.信用体系不健全。在进行网络投资时,实际上类似一场博弈,对双方来说,失信是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尽管这个选择不是最有利于社会的结果。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我国信用系统的不健全,对于失信行为的惩罚不严厉,相关的法律准则和约束体系不健全,违约风险大,容易触发信用风险。一方面与整个社会长期形成的观念有关,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信用系统,否则信用风险的爆发会危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4.法律体系不完善。尽管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可实用性不强,可操作性较差,并且对网络金融业务的很多领域并不涉及,对于交易者的身份认证以及电子合同的法律有效性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网上业务存在的技术风险以及网络欺诈等方面存在法律漏洞,对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不够,以及内部工作人员的处罚条例不够严厉,法律法规不健全带来的法律风险不容小觑。[5]

以“拍拍贷”为代表的P2P网贷平台来说,P2P网络借贷平台也存在着监管真空的问题,由谁管,怎么管,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监管部门尚未出台相关措施,P2P是否存在非法集资的界限也很难确定,实际操作中是否存在非法洗钱、高利贷等问题都要密切关注,金融监管部门以及政府必须纳入监管范围,不仅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以防网络诈骗和信用危机,而且也要加快建设信用系统,促进信息透明化。[6]

三、网络金融风险的控制

对于网络金融所面临的风险,必须对症下药,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办法,对网络金融必须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同时借鉴国外优秀的监管方法,防范风险的发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互联网的软硬件设施

首先,网络金融机构必须不断提高互联网核心技术水平,加强硬件设备的升级,积极鼓励软件的研发,加强网站的安全系统维护,建议完善的安全防御系统。其次,在网上交易活动中,要联合运用多种安全手段,例如实名认证、数字证书、密码保护等,保障交易的安全进行;最后,要采用先进技术防范系统漏洞,与有关的信息技术部门合作,加强抵御木马和黑客的攻击的能力,提供一个安全的交易环境。[7]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对于机构内部员工方面,要确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职业操守以及员工的素质,对于泄露客户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要严加惩戒,对于技术人员的要求也应当严格,要有相应从业资格证书以及一定的工作经验。其次,对网络信贷等业务的法律条例应当更加明确,规定相关的主体和义务,要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原则,加大对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最后,对于黑客等恶意攻击行为的条款也应该更加完善,网购出现的假货行为应该严厉打击。

(三)注重人才培养

首先,应该加强对风险管理人员的栽培,可以通过高校培养、内部培训、聘请外国人才等形式,财经类高校也应该设立风险管理专业,培养专业人才。其次,也应该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鼓励互联网技术创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只有完善互联网技术,才能更好地提供网络金融服务。最后,大力培养网络金融监管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有完备的金融知识,也要有法律知识的储备,还要懂得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监管经验和技术,丰富监管人员的知识技能,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全方面的培训。

(四)增强客户安全防范意识

客户在进行理财投资时,应多方了解后再做决定,不要被高收益率所蒙蔽;客户应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警惕一些不法分子冒充银行所发的短信,不要轻易点击短信里的网页,输入银行账户密码;不要随意加入未知的公共Wi-Fi,某些黑客利用网民蹭网的习惯,利用路由器的网络漏洞,盗窃网民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和盗刷手机银行、支付宝等移动支付的资金;客户不宜将账户密码设置得过于简单,电脑里应安装防毒软件,不要在公用的电脑上登录网上银行、淘宝等,以防资金被盗。

(五)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我国的企业逾期应收账款占贸易总额的百分比相比其他国家高,如果不对信用体系加以完善,容易爆发信用风险,公众丧失对企业的信心,整个社会的经济会处于萧条状态。首先,应该开发个人信用数据库,方便网上银行、等机构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从而降低违约率。其次,应该开发个人信贷登记系统,实现信息共享,防范信用风险。

(六)协调分业监管和混业监管

单纯的分业监管对于网络金融来说效果并不是很好,很多网络金融产品的归类不明确,分业监管模式难以应对,例如阿里金融涵盖了多种业务,若实行分业监管,部分业务处于监管真空,因此对于网络金融,必须加快发展混业监管模式,对分业监管体制做出适当调整,协调使用两种监管模式。[8]

参考文献

[1]冯元.试析网络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4(10):61-62.

[2]范嵩.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监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3]王泽华.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4.

[4]何昕.网络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5).

[5]祁让坤.我国网络金融风险监管现状及完善措施[J].时代金融,2014,(4).

[6]杨华.我国P2P网络信贷的发展与监管研究[D].湖南大学,2013.

[7]邱兆祥,毛可,安世友.网络金融发展的必然性、隐藏的问题与应对之策[J].长江论坛,2014,(5):90-94.

上一篇:大学生实训作业总结下一篇:王良城国家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