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情感散文

2024-10-21

父亲的情感散文(精选7篇)

父亲的情感散文 篇1

我的父亲,用他一生的勤劳和善良,赢得了周围人的美誉,但在我十一岁时父亲却匆匆离世。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想起那些温暖的日子,仍那般亲切。

在我十一岁那年小升初,父亲不让我干任何家务,怕影响学业。就在那年六月,正是收割麦子的农忙时间,此时小麦收割不及时,麦粒会被太阳晒得脱落在地,所以要在很短时间内将麦子收割完,学校照常放了忙假。

父亲说什么也不让我下田,必须在家认真复习。十天忙假的最后一天中午,父亲从田里收割小麦回来对我说:“进峰,我把羊拴在渠岸,感觉有点累,你去把羊拉回来。”父亲说这话时,我看到父亲的面容憔悴,说话有气无力。父亲说完头半低着,眼神没有一点光亮。我知道,父亲累了。

我连忙来到渠岸,四周的麦田早就收完,光秃秃的。此时正午,太阳很毒,周围没有一个人。我解开羊缰绳刚站起来,却听到了一个刺耳的哭声,放眼望去,父亲站在十多米远处,双目直直看着我,我怀疑自己的眼睛,抒了抒眼,再去看却什么也没有,只能听到一棵树上的蝉鸣声。我想,可能是我蹲下解羊缰绳后站起来晕眩出现的幻觉。

回到家,正遇父亲要去场里打麦子,我坚持要去帮忙,父亲却说,打麦子用机械,人只往机械里放麦捆,不是很忙,依然让我在家复习。

当晚,父亲带着铺盖去了打麦场,说要趁夜风将麦子扬出来,扬完麦就睡在麦场看麦子。第二天一早,我刚到学校,便有同学传来话说,父亲夜里在麦场去世了。那年,父亲年仅四十九岁。

父亲一生辛劳且乐善好施,不论谁家有困难,他都会伸手帮一把。在父亲去世后多年,常有外地朋友来家还钱,当得知父亲早已去世,都会悲伤不已,并说父亲在他家最困难时给他借了钱,帮了他最大的忙。

父亲的一位战友,离我家有几百公里,在我九岁那年,战友找到父亲,说自己的儿子突然患病,其妻残疾,家里实在没办法,想问父亲借钱给他儿子看病。父亲二话没说,把家里全部积蓄给了战友,并将圈里的猪卖了,把卖猪的钱一并给了战友。

父亲去世后的第四个年头,战友来家看望父亲,当得知父亲去世后,战友失声痛哭,他说,父亲是他今生最大的恩人,并称有了父亲借给他的钱,儿子的病看好了,而且还考上了大学。如今儿子大学毕业也工作啦,家里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父亲的情感散文 篇2

现在可以告慰的是,在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怀着对德国法西斯的愤恨和诸多未遂心愿凄然离开人间四十年之后,就在他晚年移居的伦敦,正当而立之年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白德库克接过了他播下的人类集体心理学历史分析的火种。我们不好说弗洛伊德的“谜”已全部解开,至少可以说对他的研究推进了一步。白德库克有幸生于战后,欧美人类学摆脱早期的稚嫩,在数十年间有了惊人长足的发展,社会生物学、考古学、民族学和宗教文化学等同样日新月异,且学者辈出,这为白德库克提供了弗洛伊德不可想象的优越的学术氛围和综合研究的基础。白德库克是有识力的;他没有遗忘弗洛伊德的未遂宏志,以高度的敏感和强烈的冲动,自觉有义务用新的更为丰富和更加有力的实证,使弗洛伊德许多天才性的假说站立起来。其研究成果于一九八○年出版,书名为《文化的精神分析》。现经顾蓓晔、林在勇全文译出,中国读者有幸可一睹弗洛伊德学说及其历史心理分析法在本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新进展,这是要特别感激翻译者的。

白德库克并不想使自己成为单纯注经疏义的平庸之辈。他既自告奋勇地站到弗洛伊德巨匠的肩上,自然期望视野更加开阔,能有新的发现。白德库克属于廿世纪后半叶崇尚学科融通、整体研究的新一代学者,具有广纳兼容不同学说的恢宏风度,他还特别注意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弗洛伊德的严厉批评,并积极作出回应。早已作古的董秋斯先生地下有知,当会高兴地看到,白德库克已经关注到了社会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与人类心理精神气质变迁之间的复杂因果互动关系,试图结合经济方式的演进展开他的精神历史分析。①人所共知,这恰恰是弗洛伊德致命的弱点。尽管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也不应过份苛责,要将人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辩证统一地考察并进而解释全部历史进程,尚有赖于各类学者长期共同的努力。

白德库克在《文化的精神分析》里,从远古人类的婴孩时期,一直讨论到当代人类可能的发展趋势,涵盖了人类已有的全部历史—文化进程。他长于旁征博引,而于细部解剖尤时时闪现机智和聪慧。限于篇幅,在此择要略作评述,希望能吊起读者自去咀嚼品味的胃口。

就像母腹中胎儿的成长发育,浓缩了一部生命进化史(太奇妙!),单个人所共有的心理成长轨迹也可以对应于人类心理特质的历史演进。前者已为科学所确证而有共识,后者却是弗洛伊德为人类集体心理学所假设的一条方法论思路——再一次体现了弗洛伊德精灵似的超常思维。按照白德库克的论析,最早的原始人是以采集为生的,与其它灵长类一样是素食者。其心理特质相当于婴儿期。此时,一如刚从母体胎盘上剥离、呱呱坠地的婴孩,处在自我、本我与外在世界不相区分的幼稚状态,完全沉浸在天然浑成的统一之中,充分享受着“口欲”的满足,什么超我与自我的紧张,什么焦虑与烦躁,对他都不存在,那是一个无忧无虑、无物无我的境界,目不转睛地惊奇观察着新奇的世界,却天真无邪,世界犹如他曾经寄生的母体,自我悠悠然有“海洋的感觉”(人在极度快感时即有此种感觉),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明显具有夸张妄想的强烈自恋倾向,思维特征是“思想的无所不能”和世界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甚至连原始父亲和母亲的性区别也消弭,因此不会有任何性的困扰。很奇怪,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是不是尚保留着这种婴儿期心理、思维的遗存?我想,可以朝这个方向思考。

然而,依白德库克看来,人类天真的童趣是瞬间即逝的,完整的统一迅即因事发而产生裂变。采集的不足谋生,将首先驱使被逐出旧群体的“原始儿子们”新组的群体,由于清一色健壮男子的生理、年龄优势,开拓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狩猎(“单个雄性单位”背上拖儿带女的包袱,不可能去尝试新的经济变革),他们也由素食者变为肉食者。这不仅是人类进化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转折——人类是灵长类中唯一发展为肉食的动物——而且对人格、心理的变迁也同等重要。“儿子们”的性隔离状态随着生理的成熟,变得日益不能忍受,心中蓄积已久的对“原始父亲”性霸权和社会霸权的不满,最后由憎恨演变成一场残酷的取而代之的内战(以后一切内战的原型)。憎恨成为嵌进人类人格形成的第一个异化因子。但与此同时,狩猎经济却需有群体的合作,压抑利己主义本能的利他主义,不可思议地与对原始父亲的憎恨的本能冲动同时萌动增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弗洛伊德的“情感矛盾”可以高度抽象为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矛盾对立统一,它将伴随人类、人格形成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形影不离。一

今天回想起来,采集、狩猎的二元经济时代曾经有过的冲突像是一场恶梦:原始父亲和儿子们一代又一代不断再生的残酷内战,几使原始人类面临种族绝灭的危险。失败者很可能远徙他乡,这或许是现今我国原始人类遗迹分布地域广泛的一个动因。真正帮助摆脱困境,还得依赖“自然选择”法则。为了跳出内战和自相残杀的陷阱,人们强制学会了“本能自弃”,于是有所谓图腾、禁忌等前宗教的仪式、规则调停、妥协人类心理的二元冲突——设想如果没有对“本我”这种欲望蠢动极具破坏性能量的压制,人类恐怕早就从地球上消失了。但愿现代人永远记住祖先从痛苦、残忍的内战中学得的这一份智慧。

用白德库克从弗洛伊德那里移来的心理学术语,人类开始农耕(植物栽培农业)的时代,终于进入了较为平静的“性潜伏期”。由采集、狩猎发展到栽培农业,人类的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又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调整。原来随摘随吃,猎物当场分享的行为习惯,是一种对欲望放纵的“即时满足”;现在不同了,他们必须强忍住“口欲”,耐心等待作物完成生长周期,到收获时节方能满足,这叫做“延迟满足”。人类刚从狩猎者那里学会的“本能自弃”,现在由农耕的经济行为反常强化,“自我”对“本我”的控制能力开始增强,人类的心理经农业的“洗礼”而变得驯从和软化了,蜕掉了不少原始的野性。白德库克认为,这时人类有一次对采集婴儿期心理的“回归”。夸张妄想的心理倾向和“思想无所不能”的思维,投射到“原始父亲”身上,变成“无所不能”的君主、首领,对原始父亲的敬爱期望取代了原先(狩猎者)的憎恨恐惧,投射到个体或群体的心理上,就是自我为中心,强烈的自恋,以至用“自恋”的形像去仿造出外界万物的“有灵”,将自己所有的欲望转注于它们,这就是农耕时代盛行“泛灵论”、巫术和以后发展出多神教的原因。只要看看古代中国人如何热衷于巫术,一片痴心地以为只要依一定的操作顺序,就可以达成自己的愿望,就明白所有的神灵鬼怪其实不过是农耕时代人类“自恋”的一种变形。

平心而论,白德库克对经济的论析往往浅尝辄止,常被他强烈兴趣的泛性分析所阻断。依我看来,农耕对采集的心理回归,主要是因为两者的劳动对像有同一性,都是同植物打交道。这与狩猎以及后来的游牧大异其趣,后者的劳动对像是生命力外发的、鲜活蹦跳的动物。植物的生命力内在而含蓄,人类从它身上最易感受到有节律的和谐。接受它的赐予,不会有象面对鲜活生命体肢解挣扎的那种恐惧和自责。植物的生与死无声无息得可以泯灭其界线而不加计较,从这里消失,不久又会从这里再现,像人入梦梦醒一般,静谧而神秘。农耕民族没有游牧民族那种对死亡是惩罚的恐惧,容易产生“来世”的观念。试看中国关于太阳不死的神话。面对太阳日落西山确凿无疑的现象存在,我们的祖先仍可把日落幻想为一种暂时的隐退休憩,让月亮代其执守职能;为了使神话更圆,又创造了“飞鸟负日”(见于河姆渡等陶器画案)的中介性神话,太阳动力学的空间移动——从东至西——也有了着落,真不愧是发达农耕的中国人“思想无所不能”的想象智慧杰作。

然而,回归毕竟不是一切复旧。采集时代的童趣美梦再也寻不回来。经历了狩猎时期的自我初次萌动,人类已经受过情感矛盾“原本性精神创伤”的折磨,不再纯情天真。像许多精神分析学者多次强调的,人的心理症状常在两种极端之间往复摆动,没有绝对的单一特征,反复无常、复杂多变,却倒是常有的事。农耕时代的“原始父亲”以伪装的面目变成“仁慈、博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神授君王,“原始儿子们”狩猎时代曾有的对父亲的憎恨和野性的冲动被掩盖隐藏起来。然而,强烈自恋的心理最容易将自我紧裹封闭起来,缺乏自责的意向,原欲的“力比多”夸张妄想地向外投射,强烈的仰赖外界的爱和恩宠。自恋的妄想当然经不起与外界实际的磨擦,一次次的挫折,不断积聚的怨恨最终变为破坏性的能量,冲破临界点,就会走向另一极端:强烈的憎恨和自大性的报复,最后必会朝一直崇拜、寄予厚望的“原始父亲”身上发泄,驯从的儿子一夜间变成狂虐的暴民。只有到这个时候,我们才会从农耕民族身上发现仍有狩猎时代的基因遗传——野性的放纵,可惜强制规范狩猎人的禁忌却被丢失在非理性的憎恨里,不像他们的祖先那样尚懂得自我约束。因此,弗洛伊德曾经说过:“自恋类型的人……特别容易精神错乱;而且,他们还表现出一种犯罪的基本前提”(参见其《原欲诸型》)验之中国古代,信然。

全球的原始人类自离开采集、狩猎二元经济之后,就东西歧途,分别朝两种不同的方向发展,其中一部份走向了游牧经济。按白德库克的逻辑,游牧时代又有一次“狩猎者”心理的回归。游牧部落盛行的动物图腾崇拜,被看作是对“原始父亲”的替身,用来化解“弑父”的罪恶感和恐惧感,其逆向行为便是对象征图腾的动物宗教式的爱抚和敬重;为了压制“弑父”的愿望,又创造出另一面目的“原始父亲”:道德严酷、极富惩罚性权威的唯一的创世神。它不像农耕民族多神,且人神同形,而是被高度抽象化,成为心理上道德和良心的等价物,具有惩戒“自我”的功能。这也就是后来犹太教、早期基督教天主和上帝的原型。因此,游牧民族的心理显然与农耕民族大异,具有鲜明的强迫性倾向,在隐含着超我惩罚性的唯一上帝的威慑下,具有高度自我约束力,“力比多”被指向内在,表现为自恨、自责和受虐的“满足”。他们从严格的宗教仪式到日常起居行为都表现出对自恋、本能满足的压制,强烈的自制又常导致一种骄傲的超越感。据人类学调查报告(《文化与生态学规划》)的数理统计分析,游牧部落以“人格独立”和“傲慢”二项比值最高,而农耕部落的“憎恨”和“妒嫉”二项的比值又明显居高。

继后,白德库克用了相当篇幅分析了犹太教——天主教——后期基督教(新教)的演变历史,限于篇幅,不容再详细转述,但关于早期资本主义兴起及其对应的心理特质的分析,读来饶有兴味,显然看到了马克斯·韦伯的影子。

读过《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诸君,不知是否注意到了马克斯·韦伯在“导论”中说的一段话。他特别申明,要从发生学上寻找并说明西方理性主义的独特性是个非常复杂艰难的问题。它既需要充分考虑经济因素所具有的“根本重要性”,(插一句,至今还有人撰文责难韦伯忽视经济因素的分析,我很怀疑他们是否真的读过韦伯的书,这太不公正!)又要注意到各种宗教的、神秘的力量和伦理观念的作用,但他特别强调,为要说明“社会精神气质”的发生学,尚有许多必须由人类学和“种族神经病学和心理学”(原译如此)来填满的空白,对此,他表示力所不及,寄厚望于他人。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该段的附注中还特地说到了一件事:“若干年前,一位著名的精神病专家曾经向我表达过同样的观点”。西方学术史向来孤陋寡闻,我尚不知韦伯是否与弗洛伊德或其门生有过交往,但我凭着读他们两人的书,现在由白德库克的发挥,相信他们在这方面是精神相通的。

白德库克的论析,概括起来,就是“资本主义是游牧者在一种非畜牧的货币经济中的等价物”,所不同的是,早期资本主义对应于“青春期和青年期”的心理特质,较游牧者又上了一个台阶。青春期心理最鲜明的特征,便是由于自我的发现和认同危机而产生的内心的高度紧张和焦虑,表现出许多特有的烦躁不安:对父母权威交织着敬慕与厌恶,矛盾对立着的两种情感相互厮拉格斗;道德、伦理的“超我”施压与刚刚松绑的“本我”蠢动由于“自我”的不成熟而剧烈摇摆,或是因高度压抑而导致“神经性厌食症”和性恐惧,或是因过度放纵而造成性错乱和犯罪,向外发射则表现为强烈的反社会倾向,有似“愤怒的一代”破坏性的冲动。用这种心理象征早期资本主义的动荡不安,何其贴切!然而,西方终究渡过了这一危险的青春期骚动而确立起理性主义心理秩序,这靠的是什么?白德库克和马克斯·韦伯的看法完全一致,应归功于由游牧一神教发展而来的基督教的强迫性心理和行为的训练。最早是天主教严格的禁欲主义施予的受虐训练,而后由路德-加尔文的新教改革,将禁欲主义升华为世俗化的“替代满足”,即拼命的工作、勤奋的积敛金钱以及严格的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作为受罚(赎免“原罪”)和宣泄的渠道。由此形成的人格模式,弗洛伊德用了一个难听的术语,命之曰:“肛门人格”。其特征是:“整齐、吝啬和固执”。(详见其《性格和肛门性欲》)白德库克就此发挥说:由宗教改革“产生出具有适合于建立现代工业经济的肛门人格的新教徒后代,他们工作刻苦、独立自主、稳重、易受纪律约束、易于接受繁文缛节并彻底实现了社会化”。当然,这种解决不可能消弭了心理不平衡和冲突,特别是时过境迁,又有新的危机出现,这就是后来施宾格勒和汤因比发出的“西方的没落”的感慨,以及经验性地祈求对宗教的部分回归。理智与情感的稳定平衡仍在探索中。白德库克对此也发表不出多少高见。

我一直感慨于我们对早期资本主义发生史的研究很不深入,更缺乏细节和过程的分析,以至许多人常误以为资本主义是由个人主义狂热爆炸和肆意恣为创造出来的。这实在是应由历史学界部分负责的对历史的无知。现在,再读白德库克的书,更强化了这种感觉。读后深夜沉思良久,忽有所悟,人类远没有理由过分的自负。我们对自身的解剖、批判远比认识自然的奥秘笨拙、怯弱得多。弗洛伊德可谓用心良苦,隐藏在他那艰涩、刺耳的“泛性论”解析背后的是苦口婆心的劝谕,人类永远不要在本我-自我-超我的三角制约模式中失去平衡。尽管制衡是痛苦的,任何一种方式都要付出心理代价;但假若让“本我”这匹野马放纵狂奔,等待人类的,只能像原始狩猎者曾经面临的那种种族绝灭的灾难。现代人当然应该比祖先更善于驾驭、平衡。这也是我推崇弗洛伊德,肯耐下心读有关他的书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人类文明演进之谜——文化的精神分析》,白德库克著,顾蓓晔、林在勇译,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5.10元)

父亲的脚步情感散文 篇3

我从没想过父亲的脚步也有慢下来的那一刻,就像从来没有想过他终有一天跟不上我的步伐一样。

父亲生于新中国诞生的后一年,每年国庆的时候,我都会给他送上祝福:爸,生日快乐啊。当然,他的生日并不是国庆,但这种习惯从小养成,总是错误地认为他就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出生的。我和父亲有几十岁的年龄差距,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多少有点重男轻女,因此再有了几个姐姐之后仍然让我幸运的降临在这个世界上了。

那时,他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这也导致了从小我与父亲的交流不多,我一直觉得我们爷俩是两个世界的人,他还在讲着毛主席语录,而我却已经将英文挂在嘴边了。当我渐渐长大的时候,我明白了这种稀少的沟通原来叫做代沟。不过,即使到了今天,我仍然十分敬佩父亲,他是我从小到大唯一的偶像。

父亲小学没毕业,但并不影响我对他的钦佩。17岁时,父亲参军了,那个年代,穷人家的孩子想要学习知识只能通过征兵入伍,父亲勤学好思,很快就升为了班长,但因为学历太差,因此没有继续上升的机会。我一直认为父亲不论怎样辛苦都想让我上大学,也许就是因为自己当年吃了没文化的亏吧。

那几年中,父亲在军队的艰苦训练之后,自学认字,也便因此可以阅读书籍报刊,从记事以来,父亲对于报纸新闻的痴迷程度一点不亚于那些专业的新闻研究员,假如给他一个好的机会,他也可以对时事政治侃侃而谈。

这是父亲唯一的爱好,几年十年来如一日的喜爱着,作为一个普通的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每天努力的老百姓来说,这实在是个难以想象并且很珍贵的爱好。当初最令自己开心的事情就是能够每天陪着父亲看新闻联播,然后像大人一样有模有样的进行一番解析,享受着其他小伙伴的艳羡目光。

曾经看过一段话:男人,要么穿上西装在商场上驰骋;要么穿上军装在沙场上奋斗。对于每一个男生来说,军队始终是一个极度向往的地方,那一身迷彩服也是可以为自己的帅气增分的不二法宝。而有一个军人父亲更是无尚的光荣,虽然已经退役多年。

小的时候,父亲总是自己标榜的对象,告诉身边的小伙伴,“我爸爸当年那是很厉害的,枪法很准,200米的小树枝都可以一枪打准的”,“我爸爸当年差点去参加中越战争了”,“我爸爸当年见过钱学森,他们部队保卫了‘东方红一号’啊”……

这种“厚颜无耻”的自卖自夸直到初中时期还会讲起,但是并未惹人厌烦,身边的伙伴往往投来的都是啧啧的赞叹声。是啊,谁愿意去打消一个孩子对于父亲的敬佩呢。当然,这些陈年往事也是父亲偶尔在我面前提起,经我添油加醋之后改编而成,略显浮夸,然而有件事情确实真真正正的让我感受到曾经的军旅生活对他一生的塑造。

从小就不喜欢和父亲一起出行,这其中包括我母亲以及我姐姐,即我家所有人都不愿意。难道是父亲长得很丑的原因,不是,父亲很帅,阳刚的国字脸。只有一个原因,父亲走路时速度太快,以至于我们其他人只能跟着他,疲于奔命。

父亲瘦小但很健硕,身上没有过多的赘肉,走起路来,步频很快,并且还带有踢脚的动作,就像走正步似的,六年的军旅生涯给他留下了一生的印记,三十年已经过去,那些正气与刚毅从未消散,就算连走路的姿势与频率都仍然存在,那一步步放佛在告诉我军人是铁打的,几十年也都很难变形。

我小的时候喜欢模仿父亲的走路姿势,步幅不用太大,迈开大腿的同时向前踢出小腿,掷地有声的落地,加快频率就可以了,我觉得很简单,可是试验了几次下来才发现,这样走路真的很累,要不了多久,整个大腿就会感觉到一阵酥麻,而父亲却这样一直走了下去,走了一辈子。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做事和走路一样,干练、利索,不拖泥带水、不婆婆妈妈,做事讲究速率,从不懈怠生活。而那时,我一直认为父亲不会衰老,父亲的脚步会永远这样的快下去,即使已经过了花甲之年。

高中时的作文总喜欢拿父母说事,比如:看着爸妈日渐衰老的容颜,看着他们的白发一点点的增多,看着他们日益佝偻的腰,我们总会感慨时光都去哪儿了,我们总是感叹岁月就是这样无情,成长带给了我们但是苍老带给了父母。

这样煽情的话往往会得到老师的青睐,分数来的太过容易而忘记自己是否真的有留心过父母,忘记父母是否真的已经变得苍老。那时没有,并且有时候还会讨厌他们的絮叨。直到那一天,才发现,原来不老的父亲也会慢慢的变老,原来不变的脚步也会逐渐慢下来。

很幸运,经历了复读之后终于考上了大学,算是圆了父亲的一个梦想,更重要的是圆了自己的一个梦想。只是报的学校出乎父母的预料,重庆,太远了,二十四小时的火车,从中国东部走入中国的`中部,两千里的路程,疯一般的不顾身边亲朋好友劝阻,只为了自己的一意孤行,只为了自己心目中对大学或者说对远方的期待。

送行那天,母亲很不舍,强制着自己没有流出眼泪。姐姐父亲陪同一起赶火车,我拉着皮箱和姐姐一起,父亲提着包,我们一前一后走出了家门。街上,刚下过雨,九月的天气还未有凉意,天阴沉沉的,地面上还有些积水,本来就不愉快的心情被天气带的更坏。三人沉默不语,我和姐姐走在前面,父亲一人走在后面。

“等一下爸爸啊。”姐姐突然说道。

突然惊醒,完全没有意识到,父亲竟然没有跟上来。驻足等待,远处父亲一个人提着包,包不重,但父亲提着很吃力。很老式的圆筒包,只见父亲先用右手提着,然后不时的换到左手,微倾着身子,沉着肩,头也随着身体一起倾斜,像提了百斤重的物品一样。

走的很慢,小心翼翼的迈开步子,步伐很小,放佛在躲着地上的积水,可是有些积水哪里躲得开啊。一辆车子疾驰而过,溅起的污水打湿了父亲的裤脚,来不及清理,也是因为腾不出手来清理,父亲仍然缓慢前行。

街上人少,天空昏沉沉的,父亲一人趔趄前行,显得更加的瘦小。那一刻,才明白,原来不老的父亲也有老的一天,原来不变的脚步也有慢的一天。该走吗,该走这么远吗,梦想和亲情、年少的冲动与对远方的好奇能比得过父母的思念与无法陪伴在他们身边的遗憾吗,突然有些彷徨,心里质问自己。

“走啊,还愣着干什么,火车马上就开了!”父亲说话仍然铿锵有力。

我的老父亲情感散文 篇4

童年时的父亲,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战乱时期,在饱一顿饿一顿中煎熬着日子。到了青年时期,全国解放了,农村土地实行了生产队责任工分制,再到后来的分田到户。父亲更有奔头了,他通过自己的勤劳与努力,让一家人得到了温饱,生活也慢慢地得到了改善。父亲二十岁那年,我的爷爷就去世了,扔下我的奶奶,带着三个儿子。父亲是家里的长子,父亲有两个弟弟,也就是我的两个叔叔。作为大哥,父亲有着很强的家庭责任感,他是地道的农民,从小与土地为伴,也没有其他的生活技能,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土地里刨生活,奔日子。先后给两个弟弟起好了当时在农村算是很好的砖瓦房,又相继给两个弟弟娶了媳妇。就这样,在他处处为家人着想的过程中,父亲磋砣了自己的青春,已过不惑之年。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丧夫的母亲,母亲比他小了十三岁,带来了哥哥姐姐,与他组成了家庭,再后来,就有了我。而我是他们婚后唯一的孩子。可想而知了,父亲老年得女,是怎样喜悦的心情,他视我为掌上明珠,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也是一个很好的继父,对母亲带来的哥哥姐姐,也是一视同仁,非常的疼爱。所以,我的童年是幸福的,有了父亲这棵遮风挡雨的大树,我们一家人,生活在这个半路组成的家庭里,虽然还是很贫穷,粗茶淡饭,但也过得其乐融融。

父亲告诉我,他小时候断断续续上了两年学堂,会写很多字,这在当时的环境里,是非常难得的。他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也知道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当时,国家还没有义务教育的好政策。我们小时候,读书是要交学费的,在当时对于靠土地为生的农村家庭来说,几个孩子读书,是一笔很重的负担。父亲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不分日夜在土地里刨日子。种作物搞副业养牛养猪,省吃俭用把钱一分分地攒下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对我们说:你们安心读书,考到哪读到哪,只要你们考上了,家里就算是砸锅卖铁,再苦再累也会供你们上学。这句话也许每个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说,很平常的,没什么值得大力去渲染的。但是,我上初中时,我的老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了,头发也斑白了,过重的生活压力,早已把他坚挺的脊梁压弯了。苍老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坑坑洼洼,就是这么一个老头子,在本应该安享清福的年龄,还扛着养儿育女,供书给学的重责。这番话,落在我们心中,那沉重的份量,如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一直压在我们几兄妹心中,鞭策着整个学生生涯。父亲就是这样,像他年轻的时候为两个弟弟成家立业一样,继续履行着自己的责任,先后将我们送进学校,再送出社会,操心着我们几兄妹各自成了家。

其实,我知道父亲一直有一个心结,这么多年以来,他都在内疚与自责中度日,他说他有愧于我,要不是他耽搁了,我不会像现在这么平庸度日,应该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我跟他说过无数次,在这件事上,我从来没有怪过他,命里一尺,难求一丈,我觉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我相信佛祖说的那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是当年,正值我升学时期,站在人生最大的转折点时,父亲大病一场,我们都以为,他逃不过了,心里作了最坏的打算。所以,当我捧起大红的录取通知书时,望着因给父亲看病而一贫如洗的家,和想着没有详细统计过的外债,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无声地抽泣着,然后,用颤抖的手,把通知书撕了个粉碎,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去报到了,留着又有何用呢?自此,我便与求学梦失之交臂了。这是我第一次,在没有与父母哥姐商量的情况下,做得最大的一次人生决定。没有商量的余地了,情况都摆在眼里,我亲手砍断了我的希望之路。要痛就一次痛得彻底,早了断早死心,我不能这么自私,为了自己,而把一家人逼到无计可施的境地,我也不能忍受母亲为了我,再一家家地去求借钱。我知道母亲给不起任何还钱的承诺,更不想母亲遭受别人的冷言冷语。病中的父亲知道后,从来不流泪的他,流着泪对我说:“是爸爸不好,爸爸对不起你,我的女儿呀,是根好苗子,爸爸这么一病,把你的前途给毁了,你叫爸爸于心何安呀。”后来,慢慢康复的父亲,为此事一直内疚着,直到现在他也没法原谅自己。

父亲这一生,可以说是功德圆满的了,他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父母,无愧于任何人。虽然他只是一个满脚泥巴,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农民,也没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立下丰功伟绩而流芳百世,名垂千古。但是,我还是为父亲感到骄傲与自豪。他一辈子,都在用他的善良与正直,去为人处世,把一个人字写得端端正正,铿锵有力,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与楷模。父亲的好人好事,在乡邻眼里是有口皆碑的,只要提起父亲的名字,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的。突然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是假期里,我与村里几个小姐妹去山上割草,途中要经过一个水利站,站里有个老头子在管关闸开闸的事儿,这个闸关系到几个村子的稻田灌水问题,全是由老头子掌握的。站旁边种着几棵石榴树,回来时,天气太热,我就带头去摘了几个石榴果来解渴。老头子看见了,就制止我。我便与他理论,说石榴果也是几个村子共同拥有的,谁都可以摘来吃。老头子就说:“小丫头牙尖嘴利的,还敢顶嘴,你不怕我找家长投诉你偷石榴吗?”我理直气壮地给他重复了以上的话,还告诉他说:“我是某某村的人,我的爸爸叫某某某,你尽管去投诉吧,我只是摘石榴,不是偷石榴,不怕你。”老头子听了父亲的名字后,满脸堆笑地说:“原来你就是某某的女儿呀,怪不得如此出色了。你爸爸是几个村子里公认的大好人呀,每次他管灌稻田水,总是先人后己,把别人需要水的田灌满了,才引到自己的田里,这样的事,有几个人做得到呀?”

其实,不用他说,我也知道父亲是这样的,凡事都是站在别人的位置,先替别人着想,然后,才想到自己。记得某年冬季的某一天,家门口来了一对残疾的乞丐夫妻,他直接把人家叫进屋里烤火炉,还把为我们几兄妹准备放学回来吃的一锅白粥,端出来,让他们吃个饱,最后,还装了一袋子当时农村人家家户户都晒的红薯干,让他们带走,在路上吃。我们放学回来后,一个个瞪眼看着空空的锅,不明所以。他才告诉我们乞丐的事,他对我们说:“你们只是饿一顿,怕什么,他们多可怜呀,这么冷的天,无瓦遮头,还要在外面流浪,碰到好心人才会接济一下,我们也穷,没什么能力去帮助他们,就一锅热粥而已,饥寒饱暖呀,让他们吃饱再上路吧。”我当时就问父亲:“爸,你不怕他们是坏人吗,趁你不注意,打伤你,然后把我们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卷走吗?”父亲笑笑说:“傻丫头,这世上哪有这么多的坏人呀,再说了,我们家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粮食他们又搬不动,有什么好担心的。”父亲就是这样,以自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他心存善念,就不会相信世上有坏人,他情愿相信,人人都像他一样善良,所有人都能够安居乐业,安享天下太平。父亲只是一介农民,他无法操控大局,做这些小事情,也许也是不值一提,但从中不难看出父亲悲天悯人的品格与慈悲为怀的菩萨心肠。这是父亲身上人性的光辉,也一直在我脑海缠缠绕绕,默默地警示着我,传统的美德观与人生价值观。这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得之实属我之大幸也。

当时,我年龄还小,不懂得父亲做的好事,得到别人的肯定与承认,是怎样的一种荣耀与意义?后来,随着我慢慢地长大,才渐渐地体会到了,没有高知识高文化的父亲,始终秉承着自己做人的原则,总结起来,就是两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父亲不懂得太多理论上的大道理,但他言传身教的作用,在成长路途中,一直潜移默化在我身上,让我在不知不觉中,默默地传承了他善良的本性,与正直的品格,这是我一生受之不尽的无形财富。小时候,不懂事,我也曾经羡慕过身边的同学,有个当老师或是当政府官员的父亲,当时,我也在想,为什么我的父亲不是学校的老师呢?如果他是老师,就可以辅导我的作业了。为什么我的父亲不是当官的呢?如果他是当官的,我就可以像城里的女孩子一样,穿上漂亮的花裙子了。可我的父亲只是一个农民,与土地打着交道的农民。常常是裤管上沾的泥土还没来得及洗干净,就匆匆忙忙地端起饭碗,稀里哗啦地吃饱,又下地忙活了。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只能靠体力活赖以生存的父亲,无论我怎么渴望,他都成不了靠脑袋或笔杆子吃饭的知识文化人。但我依然为成为父亲的女儿,而感到无比的欣慰,父亲只是一个平凡的农民,可是,在他身上,我却看到了他不平凡的一面,那是人性最美丽的闪光点,无时无刻不闪耀在我每个细水长流的日子里。

我的老父亲,奔波劳碌一辈子,现在走到了油之将竭灯之将灭的日子了。我知道,父亲累了,真的累了,这一辈子他都扛着很多很多的责任,从来没有真正为自己而活过。在这后面的十年里,儿女们的小家庭也步入了小康,生活算是比较稳定了,本来以为,苦了累了一辈子的父亲,可以好好享享儿女福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五年前的三八妇女节,与父亲同吃同住的二哥,不到四十岁,却意外中风了,从此,失去了劳动能力,只能够生活自理而已。当时我的小侄子,才十三岁,嫂子一个妇道人家,对很多事也没主意。哥哥病倒了,七十多岁的父亲,又挑起了刚卸下没多久的重担,再次担起了家里顶梁柱的角色,大事小事,他又重新操上心了。命运多磨,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只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协助父亲维持好这个家。现在的父亲,躺在病床上,对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到了这个年龄了,我不是怕死,也不是舍不得死呀,只是看不到你侄子结婚了,我死不瞑目呀,我也想自己能好起来,再撑几年,等给你侄子成家立业了,我就会笑着走了。”听了他的话,我背过去偷偷地抹眼泪,我的侄子今年才十八岁,父亲还是一如既往地想着,扛起他结婚的责任,可是老天却不再给他机会去操心了,他没多少时间了,等不及了。

望着苍老的父亲,躺在病榻上,越来越虚弱的样子,我的心就揪着疼。老父亲,真的老了,他吃不下坐不安睡不着,自己把自己折腾得皮包骨,我不知道,父亲还能撑多久?但我很清楚,他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瓜熟蒂落,是人生的必经过程,生老病死,也是逃不掉的自然规律。总有一天,我们都得面对,可我还是万分舍不得,我多么多么地希望他能再陪我走一程,哪怕只是多一年,半年也好,可是,我知道这简单的要求,于现在的我来说,已经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父亲的情况很不乐观,随时都有可能离开我,我已经作好了最坏的心里打算,但这个过程真的好苦好苦,一分一秒都是在折磨着我。我每天都尽量陪在父亲身边,一刻也不敢也不想离开,我真害怕,我的一个转身后,再也听不到他有气无力的轻声呼唤了,再也听不到他絮絮的唠叨了。这几天,我常常握着他的手,听着他反反复复地交代身后事,叫我们如果他有什么不测,也不要害怕,不要伤心时,我的心都碎了。父亲就是这样,一辈子都在想着自己的亲人,在自己最后的日子里,还想着他的儿女们会不会因为他而伤心难过。

慈悲的观世音菩萨,如果我的老父亲还能好起来,你就保佑他早点康复吧,如果他的命真的要尽了,无论如何也拉不住了,也请你垂怜他一辈子行善为乐的份上,让他少受点折磨,少受点痛苦,走得舒心一点,走得安详一点,这小小要求,你可以答应我吗?

在贫穷中挣扎的父亲情感散文 篇5

这位父亲说他这个病有一万块钱就能治好,可是我们穷人家没钱,只好拿命来抗,那是因为家里“我”要上学,父亲看病已经是债务累累,一天盐用光了,只好用白水煮菜,来当做一顿菜,全家人谁也没有说话,只好眼泪往肚子里流,记得这年我小的时候‘我”父亲刚年轻,是远近闻名的木匠,村子的人都请他去做家具盖房子,那时我父亲一天的工资是两块钱,还有一盒烟,可父亲平时不抽,一盒一盒的放在柜子里,留到过年的时候在抽,工资也不着急要,人家什么时候给就什么时候给,“我”记得,过年的时候常常只买一排鞭炮两百响,今天一只明天一只,有一次,忍不住问父亲:“为什么不多买几副鞭炮呢?父亲用愤怒的眼光看着我,儿子那是钱啊,噼啪一声就没了!有一次父亲,卖草换粮,正好路过县城,快上高中的“我”,我求父亲给我买一只钢笔,父亲点点头说行,到了晚上终于盼他回来了,帮父亲卸车,饮了牲口,喂上草料我的心“咚咚咚”的直跳,我小心翼翼的走过去问父亲:“钢笔买回来没有”,父亲淡淡的说了句:“哦,钢笔啊,忘了来的时候人家商店关门了”,这时我的眼泪哗啦啦的流了下来,正因为这样,省吃俭用我父亲才把我们家的房子从三间盖成五间,记得我们乡里一个姓李的书记,长的白白的,穿的很时髦,那天他来我们村,一把拉住正在疯玩的我,对别人说,你看这孩子眼神多黑啊,将来一定有出息,恰好我父亲在场午饭时,父亲激动的声音变了,对母亲说:“李书记说了,咱小子将来会有出息,后来有一天晚上村子里有一位民办教师,要参加转正考试,问我一道数学题,我很快就解开了,他当时坐在炕上,惊讶的快疯掉了,然后抓住我父亲的手说:“三叔啊,这孩子你要好好的供,将来一定是块料啊,父亲激动的又是一夜没睡,然而,我经过努力复习,每门功课都考试了优秀分,才考上了大学,后来父亲拉着我的手说,这两年你考不上村里风言风语很多,我听了很不舒服,但我心里明白,我知道我儿子一定行,能考上大学,这下好了我就是死了也值 我父亲因为家里盖房子的时候,把病引起了,起地基的时候,痰里带血丝,问村医说:“是毫无大碍了”,不久我父亲就不行了,虚弱的身体连路都走不了了,我父亲一辈子也没有做过火车,因为家里没钱,第一次就差点命都没了,到最后我父亲快要临终的时候,把账本拿出说:“儿子啊,欠了谁家的钱,记住一定要还给人家,咱人穷志不穷,我父亲说完把账本给我,又极为深情的看了我一眼,那眼眶中饱含着失败、无奈、愧疚、无力回天以及难以言说的痛苦,可儿子知道这账本有多少心酸和悲苦,记得“我”父亲去世以后,我曾经向一个人借钱埋葬父亲,那个人冷冷的说:“借钱可以,可你拿什么还我”?在那个人看来是永远穷下去的。

我想,在苦难中长大的人,不管别人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你,只要人穷志不穷,无论前面的路有多长,有多艰难,我相信他都会从容的走过,我衷心的祝福这位贫穷的孩子在今后 的道路上能够勇敢的去面对任何一切困难,那么美好的明天永远属于你自己。

当你失去一切的时候,你才知道唯一想要的是什么。

浅谈回忆性散文教学的情感探索法 篇6

《背影》问世数十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但是它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这一阅读效果?难道仅仅是因为文中的父子情深吗?很显然,推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朱自清和他父亲常年失和,即使是父亲送他坐火车时,他对父亲依然是淡漠的,“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一个“暗笑”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朱自清对他父亲的不屑与调侃,在他心里,父亲的思想是落伍的,和他是格格不入的。难道仅仅因为父亲后来给他买了橘子,作者的感情就立马发生变化,长期失和的父子关系就一下缓和了吗?很显然不是的。这篇文章是作者时隔八年之后才写的,这八年里,他日渐感受到背井离乡的苦楚,思乡念亲之情日浓。更重要的是,他也已经为人父,充分地体会到了做父亲的艰辛和父亲对儿女的深情。所以,他再写那段往事时,就是带着这样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带着对父亲的理解和同情。八年后的“我”再去审视过去那个不成熟的“我”,多了一份追悔,多了一份对父亲的愧疚,“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一反语的运用,充分表达出了作者的自责和懊悔。试想,我们小的时候谁没有顶撞过父母?谁不认为父母的叮咛嘱咐都是无谓的啰嗦?但是等到我们慢慢长大,在外漂泊无依时再回想父母,心里满满的都是暖意,同时也夹杂着无尽的愧疚,现在再来分析文章,文中那一次次的流泪,究竟是“我”当时的真实感受,还是“现在我”在泪眼朦胧中写作《背影》时勾引出来的?恐怕这才是这篇文章引起大家共鸣的真正原因。

《老王》中,杨绛对善良却不幸的老王的感情也有一个渐变的过程。文革时期的杨绛认为老王只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压迫、生活艰辛的孤独者。“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老王只有一只眼”、“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这一连串“只”字的运用充分地表现了老王的孤苦无依、生活艰辛,这个时候的杨绛对老王是同情的。随着和老王接触增多,杨绛又被老王的忠厚善良所感动,“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一个“压根儿”就可以看出她对老王人品的充分肯定,没有任何的犹豫和顾虑,老王就是那样一个善良纯朴的人。这种同情、尊敬一直持续到老王临死前,垂死的老王因为心系杨绛一家,挣扎着去给他们送了他仅有的鸡蛋和香油,这是一个穷苦人所能拿出的最大善意。但是杨绛一开始没能彻底领悟,面对垂死的老王她感到害怕和吃惊,“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直到听说老王去世,杨绛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安,但她还是没能明白那到底是为什么。为此她一直在思索,很多年过去了,她终于明白,原来那是愧怍。杨绛通过“愧怍”一词,表达了她对老王的内疚之情,内疚她之前没有理解一个善良人对她及她家人的关心、照顾。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善,她逐渐认识到自己以前的错误,于是在文章末尾写到“愧怍”二字。至此,作者的整个情感线索便梳理清楚了,学生也能清晰地明白,现在的“我”写这篇文章是对过去的“我”的一种反思和批判。这样分析,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和体会作者的情感都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鲁迅的《风筝》一文也表现了写作时的“我”对过去的“我”进行批判。他批判自己扼杀了弟弟童年游戏的天性,这种对过去自己的批判隐含在作者所叙故事的字里行间。作者的情感变化也是随着这种批判的深入而逐渐清晰。“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儿。”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一开始对风筝的态度是嫌恶的,尤其是对于小弟弟热爱风筝的行为,在他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这种厌恶的感情由于发现小弟弟偷偷制作风筝而发展到极致,“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折”、“掷”、“踏”,一系列动词的运用表现出了作者的愤怒之情,“傲然”、“绝望”这两个词的对比又把我和小弟弟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场较量中,作者以为他得到了完全的胜利,因而“傲然走出”。然而,没想到,二十年后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一本书,“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他为年幼时毁坏弟弟的风筝,虐杀他游戏的天性感到愧疚,想要“补过”,然而他清晰地认识到,这已经不可能了,因为“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于是,他又想到另一个方法,去讨弟弟的宽恕,不幸的是,弟弟已经“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事已至此,“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从嫌恶,到愧疚,到沉重,再到最后的悲哀,作者整个的情感线索就清晰地浮现出来,有了这样的引导和铺垫,学生能深刻地明白两个“我”之间的关系,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从这三篇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优秀的散文作品都是在写“我”,回忆性散文更是如此,不仅写现在的“我”,还写过去的“我”,更重要的是写现在的“我”对过去的“我”的看法。因此,要想教好此类散文,最主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去理清两个“我”之间的情感关系,具体的做法就是要回归文本,通过文本细读,实现言意互转,教师要带领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因言求意,缘意释言,只有这样,才能走进作者的情感细腻处,体会他的感情,分享他独特的内心体验。

父亲的情感散文 篇7

语文教学通讯,文艺评论

受伤的父亲失败的乡村

对刘鸿伏散文父亲情感价值的思考

颜 敏

(江苏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江苏海安)

摘 要:刘鸿伏散文父亲所表现的父爱是在多重对立关系中展开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入学之路父 子的崇拜等看点折射出父权乡村价值文化选择隐在的演化过程,增厚了文本的情感价值内涵文章对 往事真实的还原与描绘拓宽了阐释可能,而迎合集体趣味的同质化抒情取向却削弱了情感的张力

关键词:情感价值集体趣味父权乡村价值 中图分类号: 员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颜敏(),江苏海安人,中学高级教师,现为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

古今中外,表现父亲的散文作品可谓比比皆 是,其中不乏情真意切的妙构佳作若单纯以情感 价值的独特性为基准,刘鸿伏的父亲(见苏教版 高中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恐难算翘楚之作 然而,教学者几无例外地把刘氏父亲比附于朱自清 的 父亲,止步于挖掘同质化 背影 所蕴涵的父爱 亲情,以泪水汪汪的泛道德煽情,培育学生们知恩 图报之心;对该文为数不多的评论也倾向于认同文 本的情感力量 作者笔端饱蘸深情,将父爱之

城市

综观古今中外描写父亲的文学作品,父亲的形 象一般都以高大健壮

威严

严肃等充满雄

性与威权意味词汇为装饰对于劳作于乡野的父亲,文章开头部分有着一段诗意咏叹:一双赤脚在山地 的大雪里跋涉,那是父亲;一把斧头舞出清寒的月色 在猫头鹰的啼叫里荷薪而归,那是父亲;一支青篙逼 开一条莽阔大江,那是父亲;一犁风雨阵阵野谣披蓑 戴笠的,那是父亲;一盏红薯酒就可以解脱一切愁苦 的,那是父亲 这组华彩排比句糅合往事碎片,诗化 生活苦难,从而在作者的早年记忆印象中定格了一 位高大刚强孔武有力带有农民英雄意味的父亲形 象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鲁迅故乡中对少年英雄 闰土的想象与赞叹

这样一位替全家人遮风挡雨的 当家人顶梁柱,当然集权力与智慧于一身,于是 父 亲说过:人是土物,离不开泥土的,这是他人生经验 的总结和引领;于是父亲黑红着脸在背后气咻咻地 数落着我对农事的愚笨,这是他精于劳作的权威和 情写得炽热深沉,哀婉动人,读来催人泪下 笔者 以为,本文的父爱是在父亲

我乡村

土地 文化的多重对峙关系中展开的 作者在叙 述往事的过程中,有着篇幅不小的与渲染父子情深 无关的闲笔,从而增厚了文本的情意内涵并拓宽 了读者的阐释可能,如果我们细心爬梳并考察文本 有意味的语词与物象的隐性构成,也许能获得远不 止于父爱的主旨领悟

一 分水岭:大学录取通知书 与崩塌

父权的瓦解

骄傲

然而,李老师送过来的薄薄的一张纸

文学

学录取通知书,却成为父权瓦解和崩塌的一道分水 岭 在知道自己的儿子将成为文曲星后,刚刚还声 色俱厉的父亲丢下负隅顽抗的一句崽,你命好,匆 匆远去训诫儿子的气场涣然冰释,失去威风的父亲 自找台阶 当晚,父亲喝得大醉,看我的时候,一脸 的愧色 这一细节的捕捉很传神,却被大量教者误

怏怏,只有失语

作者的诗意抒写与真实描摹,让 我们在巨大的反差与断裂中,看到浓浓亲情背后此 消彼长的权力冷笑,看到轻重失衡的价值悖谬,看到 个体生命难以抗拒的精神枷锁,从而触碰到生命太 多的无奈与叹息

二路线图:从家乡到大学 败

本文的主要情节是父子俩从家乡出发赴武汉报 到入学的经过出发前,父亲信心满满,只想再做一 次保护神,可奔波的结局却是对父亲初衷的无情嘲 弄

作者以主观视角对父子俩从家乡到大学的路线 图,尤其是沿途城市的空间大小与交通工具乘坐时 间作了不厌其烦的交待,似乎有着耐人寻味的用意

乡村的退缩与失

读为父亲严厉背后的温情

在中国的人伦纲常中,父亲教训儿子,天经地义,何愧之有?其实,此刻子的身份因金榜题名一步登天的荣耀而拔高了,父 一贯居高临下的地位动摇了父亲的愧色,不是与 儒林外史中的胡屠户有着几分神似吗?胡屠户打 了因中举而犯迷糊的女婿范进一巴掌,却感慨果然 天上的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父亲因训诫了考上 大学的儿子,因而心生出懊恼与惭愧

接下来,就是父亲送我报到入学

最终分手

简要梳理如下:

沿途城市及路径:乡村

县城(其实很小,觉得 很大很大)省城长沙(比县城大很多倍)武汉(比长沙还要大得多)

交通工具及耗时:乡村

县城,(坐乌篷船,大半 天);县城 长沙(长途汽车,一天);长武汉(火

车,整整一夜)

考察入学报到路线图,不难发现,作者有意对因 快速路过而事实上无法观测的城市规模进行比较,亦强调了交通工具不断升级的意味数天的行程,不 停的转乘,越来越大的城市,越来越生猛的交通工 具,对于从未出过远门父亲来说,太集中,太仓促,太恐怖,太惊魂,高大的父亲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 一般,越走越受挫,越走越矮小

初到县城,一直强悍的父亲就显露出其柔弱的 儿子还小,又是乡里人,穷,怕将来受人欺侮

对自 时,父亲要给我钱,我不要,父亲眼红红的,却 一副要发脾气的样子

此情境绝非父亲当初责骂儿 子时得心应手的包谷林,而是让父亲信心尊严遭 遇沉重打击的伤心地 都市大学府于是,曾经

气 黑红着脸的盛气转化为眼红红的委屈,曾经

咻咻地数落转化为一副要发脾气的样子,在儿子 面前,曾经很严厉

脾气很大的父亲选择了低眉 顺眼 以后的许多年,儿子的文章成为父亲向那些 耕地的农夫打鱼虾的渔人或瓦匠木匠们夸耀的 资本,崇拜土地的父亲,终于在行动上背弃了人是 土物,离不开泥土的价值信条,视远离土地的儿子 的文字所代表的文化为精神的靠山,并把这份家 庭的荣耀炫示于与他同样贫贱的乡邻朋友面前

大学录取通知书,这薄薄的一张纸竟有如此

魔力,既促成了个人命运的逆转,又完成了父子话语 一面,在旅店服务员面前一个人默默流泪,担心 权力的颠覆,这是怎样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薄薄一

张纸,漫漫几千年,中国草根阶层一直匍匐于这张纸 己根本无法预估的儿子的前程,父亲充满担忧与恐 的威权之下,一直仰视着天上的文曲星

因此,父

惧 毕竟县城其实很小,毕竟乡音未改尚能交流,此时坐小小的乌篷船来的父亲还未遭遇外部完全 陌生的巨大世界,但其能否完成保护神的使命已 亲的高大,只能在童年的视角和对美好亲情的缅怀 中展现,现代都市处境中的父亲只得佝偻,只能

文学

令人生疑了

接下来的旅程给予父亲的则是近乎毁灭性的打 击 在长沙火车站我和父亲疲惫不堪地坐在候车 候,我和父亲随了奔跑的人群,抱着行李惶惑地向 前冲去,第一次看到了那钢铁的庞然大物,心中充 满惊惧和压抑感;在车上,我和父亲被挤在车厢的 尾部,将身体缩了又缩 这一部分描写始终以并列 短语 我和父亲作主语,说明父亲和我绝非保护神 和被保护者的关系,而是一同自卑,一同茫然 无语,蜷缩仓惶

当青头巾 黑包袱一身只有走亲戚才穿的灰 布衣的父亲猝逢辉煌而庄严的学府门口走出的 一群群风采翩翩气宇轩昂的大学生时,陡然有了 一种巨大的自卑感,在他连做梦也想象不出的这偌 大的学府面前,父亲作为一个山里人几十年造就的 倔强和自信心,彻底崩溃了 这里,父亲的布衣草 履 与现代都市潮流扮相的格格不入仅仅是刺眼的 表象,老人 贫穷 学子乡村

城市落后

时尚,一同惊惧,一同在城市现代化语境的压迫下,噤声

打击信念几乎崩溃的老人,该用什么挽回做父亲的 起码尊严呢?父亲要走了我去送他,父亲反反复复 地叮嘱着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的话语,我说我都背得

室的长条椅上,不敢挪动半步,惟恐走失;上车的时 出了,父亲便努力笑一笑,用他粗糙的大手抚了抚我 的头,沉默了 离开县城后,父亲就一直处于失语状 态 一方面是客观的语言不通,使得父亲虽想却无法 与朱老师交流;另一方面,父亲已被现代城市语境彻 底剥夺了话语权父亲的人生智慧生活经验效力全 无,保护儿子的能力基本丧失父亲该说什么呢?又 能说什么呢?只剩下不断重播的叮嘱,只剩下尴尬 自嘲的努力笑一笑与无言以对的沉默,仅有的 话语也只是语言的空壳除了天然的父子关系,儿子 的前方已不需要他哪怕是一个苍凉的手势去指引 在乡村价值崩盘与父权力量消解的双重阴影下,把 岁的儿子交给自己一无所知 一无所能的世界,这位父亲该经历了怎样的内心煎熬与挣扎啊!失语 又无用的他只能以钱示爱,以泪洗面,低头转身而 去,只能用微薄的给予体现有用,并努力维护着作 为父亲身份的自尊

这一切既是父亲无路可走的困 境,也是乡村价值传统人伦无可挽回的败局,是时 代之伤文化之悲精神之痛,亦是值得敏锐的散文 作家深入开掘的人性价值之熵

三 参照点:土地文化文字(书本)选择与从俗

本文叙事真实精细,尤其是对父亲及报到入学 过程的描摹准确而传神,然而,抒情部分则未免落入 窠臼,个性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被公共标准化抒情

城市土地

文化的语境

文化的 富贵等多重关系的较量与所有关系中前者 的完败才是深刻沉痛的文化隐喻父亲说:崽,我不 图你有什么大出息,将来混得和他们一般人模人样 儿,我就满足了 这分明是对自我价值和乡村价值 的绝望与否定,至此,护送儿子入学的行动异化为盼 子弃绝乡村拥有与自己不同人生的热望

以上情节显然不是父爱主题所能笼罩的,父亲

以乡村身份出场,以佝偻背影黯然离去收场,乡村渐 冲淡了作者在乡村 行渐远,保护神彻底踩空,沦为 我 融入城市的 路碑 与其说这是父亲的失败,不如说是土地 的 信仰在文化面前的失败,是传统乡村在现代城市 面前的失败,报到入学之路就是一条乡村价值逐步 崩塌的失败之路

在此背景上,文章演绎的父爱情愫就应该有着 别样的酸涩与苦痛从保护神到路碑,一个备受

有的张力

下所展示的凝重情感在文末关节处遗憾地失去了应

文章以 我 的立场明确表达了对城市文化价值 的认同 以 父亲以及乡下伙伴为参照,我庆幸自 己走上完全不同的奋斗之路;对武汉对大学的诗 意描绘,对大学生 对 朱老师不乏溢美的抒写,字

里行间充满惊羡和赞叹;最终我下决心把所有翻

上一篇:爱国演讲稿800字下一篇:保护环境倡议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