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投资文献综述

2024-05-20

学前教育投资文献综述(精选8篇)

学前教育投资文献综述 篇1

学前教育投资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开端,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学前教育的普及已成定局。但是就目前学前教育事业的总体情况而言,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中仍然处于薄弱环节,其中,国家针对于学前教育的财政政策不完善也是制约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在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学前教育改革是继我国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成功后必然进行的重大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必然,同样也是我党和国家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体现。

1、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分析(1)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学前教育的发展是国民教育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就学前教育的政府财政投入来说,其受益群体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儿童与家庭,而是国家以及整个社会,其不仅仅促进儿童个人能力的发展,对解放妇女劳动力,减少贫困人口,增加就业人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面有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和重要体现。

现阶段我国对学前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我国拥有世界六岁以下儿童总数的30%,但是根据我国国民教育的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经费在GDP中的比重徘徊在0.04%左右,学前教育在我国财政经费中地位有待提高。在2010年7月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了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

普惠资源逐渐扩大。2013年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三周年,也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实施一周年,我国的学前教育普惠资源配置已初具成效。据统计:2012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8.13万所,比上年增加1.45万所,在园幼儿(包括附设班)3685.76万人,比上年增加261.32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167.75万人,比上年增加18.15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4.5%,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民办幼儿园12.46万所,比上年增加9234所;入园幼儿865.62万人,比上年增加52.23万人;在园幼儿1852.74万人,比上年增加158.54万人。(资料来源: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网站)“十二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学前教育目标是: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农村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0%左右,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农村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62.3%,提前实现‘十二五’60%目标,更多农村孩子有了上幼儿园的机会。”2013年是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学前教育普惠资源不断扩大,一些突出问题得以解决或者缓解。

地方改革深化发展在学前教育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本土的发展计划,探索出符合当地发展的改革方案,以下择例述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颁布后,各地遏制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力度较大。例如,山东省教育厅下发文件要求学习贯彻《指南》,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小学化”现象进行专项检查,并设立家长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加强社会监督。对存在“小学化”现象的幼儿园、举办招生选拔考试的小学要作出行政处理。河北省教育厅发布了2013年的工作重点,其中包括认真贯彻落实《指南》,通过组织第二届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和开展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创建活动,防止并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各地加大投入,努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2013年,中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本级财政拨付1.6亿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用于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提高新疆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和办园质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5年底,基本满足全区74.3万名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河南省自2011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已完成资金投入约150亿元,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8854所,其中公办园5583所。安徽省投入资金4000万元,支持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民生工程实施,同时重点实施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开展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鼓励城市多渠道多形式办园和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建立学前教育资助等4大类7个项目。针对“入园贵”问题,江苏省南京市制定了《打造世界教育名城、建设学习型城市、促进人的现代化的意见》,规定学前一年教育免费。

为解决地方幼儿教师紧缺的问题,一些省份制定了具体的方案。如,甘肃省教育厅出台了《支持临夏回族自治州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3-2020年)》。根据该行动计划,从2014年开始,甘肃省教育厅将委托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等省属高校采取定向就业培养形式,每年为临夏回族自治州培养300名幼儿教师。

(2)学前教育的地位:

学前教育属于一项人力资源投资。为了让国家核心的竞争力增强,需要大力发展开拓型及创新型的人才。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的学科内容了解到,孩子在学前阶段可塑性是最强的,其在此阶段,大脑的发展速度极快,是感知、语言等方面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表现最旺盛的一个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正确、合理及科学的引导教育极为重要。这有利于今后孩子自身潜能开发和创新能力培养打下稳固的基础。

学前教育利于社会公平。根据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了解到,进行学前教育对消除社会贫困、社会公平等有着促进的作用,对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的孩子进行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其在认识、语言等方面获得更为有利的发展,进而使其的后续成功机会得到增加,改变贫穷的厄运,这从某些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

学前教育使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学前阶段是孩子道德意识、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培养的关键件时期,孩子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后续力量,因此也可以说,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国民良好素质的重要时期,孩童时期接受到的熏陶和教育对其成长中素质修养奠定了基础。

2、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前教育的投资结构不合理

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近些年,虽然我国各类学前教育经费的绝对投入量呈现增长趋势,但实际上经费投入的相对水平还比较低。有研究表明,1998—2007 年,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基本维持在 0.05%~0.07%这一非常低的水平之内,我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重也基本一直维持在 0.03%~0.05%之间。据笔者计算,2009 年我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例为 0.039%,而学前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的比例也仅为1.48%①。而据相关研究显示,当前 OECD 国家和欧洲 19 国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在其 GDP 中的比重平均为0.5%,是我国的 10 倍多。实际上,早在 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 GDP 比例要达到 4%。但由于我国 GDP 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 GDP 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目标未能如期实现,2010 年也仅达到 3.66%②。而在教育经费总体不足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则相对更少,学前教育几乎处于政府财政结构的最边缘。

学前教育经费来源构成不合理。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其中包括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以学杂费为主)和其他收入五个部分。以 2009 年为例,当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为 66.86%(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占 61.75%,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占 5.07%),社会捐赠经费占 0.73%,事业收入占 30.32%,其他收入占 2.09% ③。从中可以看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的比例最大,但由于各地在获得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上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当年北京获得的数目为 74 105.6万元,江西为 13 529.2 万元,两者相差达 6 亿元),这就导致了各地的学前教育经费总额相差甚大。由于许多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也就客观上造成了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发展状况。

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分配不合理。实际上,在我们国家二元经济的结构及城市取向的教育政策,使得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非常明显,在教育经费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这些数量很少的学前教育经费也大都投向了城市,而在农村,则也只好是“人民教育人民办”,这是城乡间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重要的制度因素。2011年,我国城市幼儿园教育经费为676.10亿元,是农村幼儿园(343.48亿元)1.97的倍,其中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的比例已达到例已达到1.95:1;全国生均学前教育经费支出为4439.98元,生均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支出为2488.33元,而农村幼儿园生均学前教育经费仅为2439.69元,还未达到全国生均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支出水平。城乡间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的巨大差异源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学前教育供给延续了城乡二元分割的格局,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落后、乡镇政府缺乏财力的情况下,农村学前教育又长期得不到政府支持和财政补助,大多是“农民掏钱办幼教”。相反,国有企事业单位教育职能改革前,大量优学前教育资源就积累在城市幼儿园,而长期偏向城市的发展战略,使财政资更是重点投向了城市。基础条件的差异和财政资金分配的长期不均衡使城乡学前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

从微观的层次来看,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去向也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门办、各级政府机关办、事业单位办、部队办以及国有企业办等几种类型的公办幼儿园,而对其他类型的民办幼儿园基本上没有投入。由于当前我国幼儿园有 60%以上为民办幼儿园(2010 年达到 68%),这对幼儿园的发展将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由于大量民办幼儿园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因此这也使得公办园与民办园的差距日益加大。以2011年为例,全国幼儿园有16.68万所,其中公办幼儿园5.14万所,民办幼儿园11.54万所。民办幼儿园教育经费423.48亿元占全国幼儿园教育经费1018.58亿元的41.58%。而二者的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比仅为3.34%,民办幼儿园的教育经费收人中仅有2.78%来自公共财政预算经费。与民办幼儿园相比,不到其一半数的公办幼儿园教育经费占全国幼儿园教育经费的比例超过了50%,且公办幼儿园教育经费的57.11%来源于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特别是在2003年国家推动“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后,各地在政绩观驱使下,纷纷向有条件创建示范园的公办幼儿园倾斜性增加财政投入,而且财政投人与示范园评比产生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即财政投人越多,评估等级越高;评估等级越高,财政投人又更多)”,可能会加剧幼儿园间财政分配不公平,更加不利于学前教育的惠性发展。

不同地区幼儿园财政分配的公平性。由于地方政府是我国学前教育的政府投入的主体,所以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差异的地区对学前教育财政投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究其原因在于,在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下,财政资金主要集中在省市级以上政府,而学前教育的财政支出责任主要由区县级政府承担,其财力十分有限。在缺乏中央或上级政府转移支付的情况下,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教职工工资经常被拖欠、幼儿园日常经费难以得到满足,这进一步拉大了与发达地区预算内事业经费投人的差距。加之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导致的财政投人能力差异巨大,以及东中西部地区或各省内部的不均衡状况,都加剧了各地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平等现象。(2)教育资源发展失衡

教育均衡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在正常的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和份额,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支配和使用上。不均衡首先表现在国家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方面,2012年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支出仅占教育支出总经费的4.6%。

其次,学前教育不均衡发展还表现在学前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不均衡。教育起点的不均衡表现在城乡间、省区间入园率的差异。教育过程的差异表现在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两个方面。例如,山西省晋城市2223个行政村只有660所幼儿园,平均3个村才有1所幼儿园,而且这660所幼儿园绝大部分是私立园。该省约70%的村没有经济能力保障办园经费和幼儿教师工资,无法独立办园,这些农村幼儿园面临着严峻的经费危机,随时可能关闭。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幼儿园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044.94元,中部为390.08元,西部为887.40元,中部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少。东部地区的学前教育经费最多,再加上东部地区经济比中西部地区发达,叠加之后实际区域间的差距更大。(3)法律缺失,政府责任不明

政府职责划分不明已成为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阻力。我国现行的是一种“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而学前教育管理的重心下移,实际上使得地方政府尤其是区县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负有越来越多的责任。然而尽管相关文件、法规都明确提出了政府对之于学前教育发展的责任,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充分发挥政府作为学前教育管理主体的职能,而是以非义务教育为借口推卸政府责任,将幼儿园推向市场,减少或停止投入,这就进一步使得幼儿园陷入发展的泥沼。而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我们有《义务教育法》,有《高等教育法》,但却没有学前教育法,对于学前教育的法律监管也基本处于缺失的状态,相关各方的权责都不甚明确,这也是制约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4)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我国的《宪法》、《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等相关的文件都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它既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也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提高和民族未来的兴衰。虽然有诸种的规定,但在现实中,学前教育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均发现,幼儿可塑性很大,幼儿期是发展的关键期,如果有缺陷可以弥补,但如果错过了最佳补偿机会,以后补救的代价会相当高,甚至是无法弥补的。学前教育投入也是社会回报率最高的一项财政投入,美国的一项最有说服力的长达 40 年的成本—效益追踪研究表明:接受 1~2 年优质学前教育的儿童与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相比,其学业成就高,就业率和经济收入高,犯罪率也低。然而虽然学前教育意义重大,但就政府来讲,基于投资偏好和政绩的考虑,它更容易将资金投入到能够带来“立竿见影”效果的领域,而并不愿投资于见效慢、费时长的学前教育,即使是投向学前教育,也会更倾向于发达地区,倾向于城市,倾向于重点园、示范园,从而造成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5)学前教育立法倍受重视

近年来,推进学前教育立法进程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截止到2013年11月6日,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网上进行检索,输入主题为“学前教育立法”,时间为“2010-2013”,共检索到54篇文章。2013年7月30日,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北京主持召开 “学前教育立法建议提案办理专题座谈会”,他提出,要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力争5年内拿出《学前教育法(草案)》。2013年9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关于〈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在我国《教育法》中增加一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制度。国家制定学前教育标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各种措施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条件或者支持。”在《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建议草案(送审稿)》中,学前教育有望写入《教育法》。由此可见国家对学前教育立法工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一些省份结合自身实际,已经制定出了本省的学前教育法规。如,江苏、云南等地已经制定了10多个关于学前教育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3、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确保学前教言财政投入的先足性

实现学前教育财政充足性水平,首先需要解决办园标准、师资标准等主要问题,再以各项基本标准为依据,科学核算学前教育最优成本。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研究制定达到学前教育最低质量水平所需的基本办园条件,具体包括幼儿园园舍建设标准、安全设施标准,以及玩教具、保教设备等配套设施标准。严格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确保师生比满足保教工作的基本需要。要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人制度,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幼师都要具备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一律要求通过从业资格认证。在量化确定各项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分别根据办园具体标准核算基建支出和公用经费,根据幼师从业资格、职称和学历水平分级确定教师工资水平,结合核定的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编制人员经费基本支出财政预算,同时估算出充足性水平下的总成本标准和生均经费标准。其次,明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成本分担比例,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私人积极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从学前教育的准公共品属性来看,学前教育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应强化政府财政支出责任,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人力度,大力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园、捐资办园,研究出台举办民办园的税收、土地、奖励等各项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项目,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形成公办民办和谐并举的办园格局。同时,在确定个人分担比例时要注重受益和支付能力原则,由教育、财政和物价等部门研究出台学前教育收费政策,明确规定公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以及财政承担的份额。在农村和贫困地区逐步实施免费学前教育,对于城市的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可以借鉴民办髙校做法制定收费政策,中央加快出台统一的幼儿园收费标准及其浮动上限,地方政府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办园成本和居民负担能力等实际因素合理确定当地标准,保障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普惠性和适度的盈利性,缓解“人园难、人园贵”的问题。

最后,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支出责任,尽快构建一个保障学前教育财政支出稳定性和合理性的长效机制。根据财政分权的偏好误识论,中央和上级政府在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缺乏信息优势,县级政府是学前教育财政支出的责任主体,但所需经费主要由省级和县级政府共同进行成本分担,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单独作为一个支出分类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参照核定的各级政府应承担的学前教育经费占比例、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学前教育经费比例和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来编制预算。我国学前敎育财政投入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第二,注重学教育财政支出分配公平

我国地区间、城乡间和幼儿园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发展越来越不均衡,很多农村和贫困地区的适龄儿童接受不到优质的学前教育,甚至得不到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这有悖于政府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以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目前的学前教育公平的宏观目标是让所有的适龄儿童都“有园上”,再逐步实现让所有儿童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落实到财政经费分配公平的具体层面:

一是要明确学前教育财政投人重点和方式,优先满足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需求。就缩小区域差异而言,中央和省级政府要对财力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趣地区和贫困山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县乡政府有足够的财政资金建立覆盖全面、布局合理、数量充足的幼儿园,确保地区间和城乡间的学前教育机会均等。为了保障群体间的学前教育机会公平,需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由国家财政拨款重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残疾儿童、孤儿等弱势群体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城市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享有平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

二是要全面考虑城市和农村客观实际,研究确定政府对不同类型幼儿园的分类财政支持政策。对于城市民办幼儿园,可采取发放教育券、助学金或政府购买民办机构学前教育服务等方式,直接向人园儿童及其家庭提供财政资助,避免财政资金投人民办机构后产生资产难以核算和破产清算的问题。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加之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农村地区适龄儿童数较少,呈现出山大人稀的状况,学前教育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民办幼儿园以盈利为目标,鼓励他们进人农村学前教育市场很难,因此,在农村地区依靠发展民办学前教育满足适龄儿童人园需求不太现实,需要财政直接投资举办公办幼儿园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为了达到农村学前教育的普惠性要求,要结合农村人口分布和变化趋势,科学规划公办幼儿园的布点布局和发展目标,必须在中心镇建立一所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的公立幼儿园,并配备安全的校车,解决幼儿园所覆盖的学前教育范围内适龄儿童交通问题。第三,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需要国家立法保障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但却没有《学前教育法》,对于学前教育的法律监管也基本处于缺失的状态,相关各方的权责都不甚明确,这也是制约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声。2013年,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大力做好教育立法工作,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中指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已将学前教育立法列入第三类项目„„在总结《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实施和地方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研究论证,积极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等强烈呼吁《学前教育法》的制定出台,确立以“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公共财政支撑、多渠道投入相结合,公办民办共同发展”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机制,明确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性教育预算中单项列支学前教育投入。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提高教育经费在实际中的效用。立法工作需要重点把握学前教育管理体系、投入体制、幼儿园资格准入制度、安全监管、教师专业标准的执行等方面的内容。

英美两国学前教育财政投人皆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规定、规范。而我国现阶段的学前教育相关法规政策性文件主要的法律依据则是《教育法》。前三个文件约束力弱、强制性低,只停留在规章制度层面。2012年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学前教育法》立法工作座谈会。这样一来可以较为有效地保证学前教育的财政投人,同时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资金滥用、挪用和不合理的侵占问题的产生,有助于学前教育事业朝着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学前教育的立法,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

第四,财政投入对学前教育的经费和预算应当详细单列

长期以来,我国对学前教育的财政经费一直模糊定义,在义务教育中没有单独列出。由于没有预算单列,学前教育经费很难在我国财政预算中得到反映,结果将造成学前教育的经费脱节。一些省市教育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保障学前教育经费的详细单列,例如苏州市政府21日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的亮点就是构建覆盖城乡、面向公办民办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机制,并且学前教育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建立预算单列制度。

第五,建造学前教育基金,增进教育公平发展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现状偏向于公办幼儿园,在地域之间、层次之间等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我国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在普及国民学前教育中,分清轻重急缓,对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以及儿童中的特殊群体等进行专项援助。政府应力争通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补贴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村、中西部地区和落后省区的投资,制订相应补偿政策,以缩小差距,实现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为实现教育公平,应从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着手,确保有充足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确保学前教育公平的地位,在公共财政方面必须加大其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投入。学前教育属于公共产品,非营利性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极为明显的特性,因此对于学前教育工作政府具有较大的责任,所以在财政方面应给予必要的投资,以便于学前教育资源能均衡合理的分配。政府应建立及完善幼儿教育事业的保障机制。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部分都应加大在幼儿教育方面工作的投入成本,借鉴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应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经费,使其比例可以提高到总教育比例的百分之七左右。应该将学前教育的经费纳入到地方财政支出项目中,并且可以采用多渠道的方式来加大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通过各种形式使学前教育的资源得到扩大,建立起由政府作为主导,社会进行参与,公、民并举的办园制度。

第六,实施学前教育券制度。2001年,浙江省瑞安市在全国率先推出“教育助学凭证”,即以地方财政补贴的形式,向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发放金额不等的“教育券”。取得良好的成果。在部分地区施行学前教育券制度,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同时,建立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良性竞争机制,也可以改变目前对民办幼儿园“无投人”或“少投人”的现象。

第七,引入监评机制,提高学前教育经费使用效率。2012年3月北京市启动学前教育专项督导,这是国内省级政府教育督导室率先建立起的学前教育督导制度,对区县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督导检。对于现存的学前教育财政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可以针对学前教育的供方引人监督、评估机制,使政府对供方即学前教育机构的财政投人与其质量评估结果相挂钩,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通过政府与民间力量的联合沟通、互通有无来共同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第八,将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纳入财政范畴

就目前而言,幼儿园的运营面对市场有着巨大压力,造成大量低素质人员进入幼师队伍,这直接影响到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对幼师进行资格审查和注册管理,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制定幼师专业培养和就职后培养方案,把在编幼师工资纳入财政统筹,提高幼师待遇,以法令形式规定非在编幼师的最低工资水平、建立健全幼师的社会保障制度。

幼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幼儿们的身心发展和学前教育的质量。首先应提高幼师的薪资待遇和明确幼师的身份地位,并落实好幼师们的合法权益。因为薪资待遇的提高和合法权益的落实能极好的稳定幼师队伍,并影响幼师们提升自身的职业吸引力。然后制定严格的录用制度,在幼师资格的审查方面要特别注重,这能基本保障幼师的质量。最后,借助当地幼师专业学院的条件,招收所需的幼师并给予相关的培训,增大高质量幼师的数量。除此之外,还应加强以在职幼师的教育,倡导幼师继续进修。第九,明确政府职责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管理学前教育,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力度,增大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学前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包括民办园在内,政府应成为投资的主体,财政投入成为学前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在我国, 幼儿教育经费整体投入不足、有限资源分配不公、效益不高是幼儿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主要问题。幼儿教育事业没有在我们国家的财政预算中单独列支, 也没有设立专项经费。政府应该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坚持“谁办园, 谁出钱, 谁受益, 谁负担”的原则, 建立财政支持、举办者投资、幼儿家长缴费、幼儿园自筹、社会捐助等多元投资机制, 形成“公办民助”、“国有民办”、“合作办园”、“完全私立”等多种办学模式, 形成一个以国办园为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办园的多元化办园体制, 形成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参与教育投资, 共同承担教育经费, 共同分享教育投资利益的多层次的教育投资格局, 切实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4、结语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可以明显看到,国家已经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这十年来最重要的教育发展任务,其重点在于加强政府职责,普及学前教育,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和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在规划纲要之后,从国务院到各级省市教育部门也都陆续出台了大量的制度规定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相信随着对学前教育事业重视的提高,学前教育的春天也即将会来临。

专业:学前教育学

姓名:徐霞

学号:15303090

学前教育投资文献综述 篇2

关键词:财政投资,教育成本,拨款模式

高等教育财政投资政策是指政府财政直接投资于高等教育的经费拨款及执行的政策和引导非财政资金投资于高等教育的间接调控政策的总称。本文所探讨的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是从高等教育投资必要性、教育成本分担主体和经费筹资渠道以及财政拨款模式这四个方面进行总结的。

1 财政投资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高等教育财政投资必要性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 他曾在《国富论》中提出了政府应尽的三个基本任务, 其中之一是建设并维护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设施, “青年教育设施”便被列入上述公共设施。自此以后, 对政府投资高等教育必要性的探讨很多。我国的多数学者认为财政投资高等教育具有必要性, 细究可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 公平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一个重要缘由, 而财政投资高等教育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所以政府投资高等教育是应该的 (伍国燕2006, 罗晓华2007, 黄香香2006等) 。人力资本是创造产值的重要因素, 高等教育能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 提升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 是穷人及其后代提高收入, 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径。伍国燕 (2006) 认为高等教育使工资和薪金结构发生变化, 使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减少, 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直接投资或者对个人提供相应的补助, 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目标。

第二, 高等教育是一个准公共产品, 高等教育不仅使受教育者受益, 还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增进人类的文明, 促进社会进步, 这些正外部性的存在, 导致完全由市场提供必然造成高等教育的供给不足, 所以政府必须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伍国燕2006, 李成立2006, 黄香香2006) 。高等教育事业不是完全赢利性的。对于那些在市场条件下很难得到资金支持的但具有巨大潜在经济价值的项目, 如高等教育的基础科研、基础学科教学, 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资, 而对于应用性较强并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项目, 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罗晓华, 2007) 。

2 教育成本分担分析

如果政府要投资高等教育, 那么政府应该在多大的程度上支持高等教育。如果高等教育成本不是完全由政府来负担, 那么其余的教育成本应该如何分担。因此, 将高等教育成本在各个主体之间进行合理分担, 为财政投入高等教育的“深度”提供一个基本的参考标准。

最先提出教育成本分担的是约翰·斯通 (1986) , 他把教育成本分为教学成本、学生生活成本和机会成本, 把政府、学生、家长、慈善家界定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 “成本分担”成为世界各国制定高等教育学费政策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念, 我国的学者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来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问题。

定性研究高等教育成本分担问题的学者, 主要从受益原则和分担方式这两个角度入手。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学生是高等教育的第一受益者, 其次是家庭, 教育的外部性导致社会也成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根据“谁受益, 谁负担”的原则, 学生、家长、政府和社会都是教育成本的分担主体 (李成立2006, 黄香香2006, 黄成亮2005, 尤莉2008) 。实行成本补偿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高等教育公共资源分配公平, 从而体现教育的公平。世界其他各国高等教育投资采用成本分担的方法, 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应该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黄成亮2005, 尤莉2008) 。至于政府以何种形式分担成本, 李成立 (2006) 主张要维持合理的学费水平、实行收费标准的差异化和学费折扣制度、完善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制度等。

从对财政投资高等教育定量研究方面来看, 有些学者通过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 提出建议。马圆圆 (2007) 得出“高校收费过高影响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和“高校收费过高抑制居民消费”两个结论, 为此建议:将高校收费控制在合理的水平;拓宽高等教育经费筹集渠道。李成立 (2006) 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增长远远跟不上教育规模扩张的速度, 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 未能达到国际社会的一般水平, 建议要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许琳 (2007) 利用高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公共高等教育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这两个指标分别对WEI国家和OECD国家的高等教育投资规模进行比较并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投资规模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由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使得公共高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比较低, 提出应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3 高等教育经费筹资方式研究

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曾实行过单一的财政模式, 国家承担着高等教育的全部经费, 也有的国家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和补偿主要是依靠个人支付的高额学费。实践证明, 这种单一的模式是不可取的。

伴随着教育分担成本理论的深入人心, 国内对高等教育多元投资体制改革的讨论不断深入, 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关于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理论。李成立 (2006) 主张高等教育财政多元化, 教育经费从政府拨款、学费、校办产业、社会捐赠和科研收入等方面进行筹措, 并提出创办教育银行, 呼吁尽早推出教育彩票。于蕴芳、张兆玮 (2007) 提出考虑发行中奖所得税率10%的“低税教育彩票”。张芳 (2004) 认为在坚持高等教育筹资渠道多元化的大方向下, 应该以财政性教育经费为主, 适时扩大非财政性的教育性经费。姚建华 (2008) 深入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认为导致存在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投资责任划分不清以及多元化投入扶持力度不够, 提出了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完善高等教育投入体制的对策。由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 维持高等教育所需的资金采用多渠道化是必然的, 一方面受益者个人要为自己从教育中获得的好处支付学费, 另一方面政府或者社会其他组织为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买单。

4 财政拨款模式研究

我国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长期以来没能与教育成本等相关指标挂钩。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拨款模式经历了以下两个历程:1949年至1985年, 高等教育投资拨款模式的依据是“基数加发展”, 1985年至今, 由“基数加发展”改为“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虽然新的拨款模式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体制的各项改革, 弊端日益暴露出来。

阎元 (2006) 认为当前的拨款模式不够科学规范, 影响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提高, 难以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财政目标, 主张在对高等教育拨款的体制中引入绩效考核机制, 并针对绩效考察这一拨款方式, 提出了建立绩效指标的立足点和基本原则。伍国燕 (2006) 主张财政拨款中不仅要注重绩效, 还要关注公平, 并根据拨款对象的不同分别设计了拨款模式:以完善和改进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为重点探讨学生资助的模式, 以此更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构建了以大学基金委员会为主的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拨款运行机制。许琳 (2007) 提出构建“政府→中介→学校”三方协调运作机制模式, 增加拨款的透明度, 克服高校的成本最大化行为, 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并改革拨款方法, 从单一的“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改为“公式加合同”复合模式, 规范拨款决策程序, 有效地减少学校与拨款机构的冲突, 为教育经费的公平分配提供了一个数量化的方法, 具有较高的透明度。罗晓华 (2007) 提出政府在对高校进行拨款时, 将拨款内容分三大部分:教学、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和贡献;教学拨款以公平为主, 基础设施主要是根据学科竞争性评价结果拨付, 兼顾学校公共基础建设的需要, 辅之以体现国家利益导向的特色与创新拨款。

5 研究评述

总的来看, 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财政投资研究主要是从政府如何解决高等教育投资总量的不足入手, 在研究中, 更多的是从多元化投资方面进行展开的。虽然对于高等教育财政投资的发展提出了不少有意义的见解, 但笔者认为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第一, 同中求异。多渠道的高等教育筹资方式得到大多数学者的同意, 然而对于财政投资在整个高等教育经费的筹资总量中的地位, 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政府应该承担大量的教育成本, 保证高等教育的有效提供;有的学者则认为, 由于政府行政干预等有损高等教育提供的效率, 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 应该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 加大其他市场方式的筹资力度, 保证市场提供的效率。

第二, 重视总量研究, 忽略了财政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结构分析。国内学者们大多从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总量入手, 注重总量分析, 呼吁政府在总的财政投入中有所改善。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支出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主要内容, 由于这三大部分产品的性质有所差异, 应该理应分开探讨, 从而达到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而学者们对于这方面的细化程度不是很深, 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此外, 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 (如研究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 的学校, 财政投资是否要区别对待, 这些问题没能得到积极的探讨。

第三, 中央和地方财政对高等学校的投资比例研究有待深入。我们国家的高校有的隶属于国家教育部、国防部等各部门, 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省属的。国家财政处于公平考虑要投资省属高校, 地方财政出于弥补高校的正外部性原因也要投资部属学校。对于国家部属的高校, 按照公共产品理论, 由于它坐落在该省, 就会对该省产生很大的正外部性, 理应得到该省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 而在当前我国省级财政不是很宽裕的情况下, 财政厅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更多的是关注省属高校, 而给部属学校的支持实在有限。同样对于省属学校, 国家财政往往存在着省级财政类似的做法。中央和地方财政对部属和省属高校的投资, 从理论上说, 是要区别对待的, 但对于这个区别程度, 学者们考究的微乎其微。

证券投资基金评价的国外文献综述 篇3

摘 要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和投资绩效的研究,是从基金诞生以来引起金融界不断探讨的课题。对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我国基金业,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非常必要,而对国外的先进方法及理论进行研究借鉴更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投资绩效 文献综述

1952年3月,Harry M Markowitz (1952,1959)在《金融杂志》上发表《资产组合的选择》,提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导出了最优化投资组合,确立了关于投资者在权衡收益与风险的基础上最大化自身效用的方法,并完整定义了证券组合预期收益、风险的计算方法和有效边界理论,奠定了投资理论发展的基石。

在Markowitz的基础上,美国学者William Sharpe、John Lintner、Jack Treynor和Jan Mossin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该模型研究证券市场中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风险资产之间的关系,以及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是现代金融市场价格理论的支柱,广泛应用于投资决策和公司理财领域。

Treynor(1965)认为基金管理者通过投资组合应消除所有的非系统性风险,因此用单位系统性风险系数所获得的超额收益率来衡量投资基金的业绩。特雷诺指数以基金收益的系统风险作为基金绩效调整的因子,反映基金承担单位系统风险所获得的超额收益。指数值越大,承担单位系统风险所获得的超额收益越高,开放式基金的绩效越好,基金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所冒风险有利于投资者获利。

Sharpe(1966)通过总风险与收益对比的方法衡量基金业绩,提出了夏普指数。夏普指数代表投资人每多承担一分风险,可以拿到较无风险报酬率高出几分的报酬。若为正值,代表基金承担报酬率波动风险有正的回馈;若为负值,代表承受风险但报酬率反而不如银行利率,该值越大说明基金的业绩越好。

Jensen(1968)发表了《1945-1964年间共同基金的业绩》一文,提出了在严格遵循CAPM和事后证券市场线(SML)的基础上发展出对组合绩效衡量的绝对指标,该指数是在假设非系统风险已经被完全分散掉了的基础上比较相同系统风险水平下基金投资组合和市场投资组合的差值,大于0则基金的绩效大于市场组合,反之基金的绩效差于市场组合。

Treynor和Mazuy(1966)是最早对市场把握能力研究做出显著贡献的学者。他们在CAPM模型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二次项,提出了用于衡量基金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的T-M模型。

Murchi,Choi and Desai(1971)针对CAPM的严重制约性和Sharpe指数有效性的缺点,引入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来评价基金绩效。

Sortion和Meer(1971)提出绍坦比率,该指标采用与Sharpe指数相同的方法,只是对风险的度量使用的是下方标准差。

Fama(1972)最早对基金绩效进行了归因分析,针对Jensen模型的不足,侧重从风险分解的角度对基金投资组合和相应的基准投资组合之间收益率的差别进行细化,并提出了著名的Fama模型。

Treynor和Blak(1973)提出了改进的Jensen指数——估价比率,用非系统性风险的超额收益率对基金的绩效进行评价。它可以衡量基金组合对整体组合的Sharpe比率的贡献,即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估价比率越大,说明该组合与被动组合结合后的Sharpe比率提高得越多。

Ross(1976)提出套利定价模型(APT),其理论基础是一项资产的价格是由不同因素驱动,将这些因素乘上该因素对资产价格影响的β系数之后进行加总,再加上无风险收益率,就可以得出该项资产的价值。

Henriksson和Merton(1981)提出的H-M模型将择时能力定义为基金经理通过预测市场收益与无风险收益之间的差异,来预先调整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的能力,解决了传统的衡量方法隐含β值恒定及无法体现基金经理根据市场预期进行积极调整的问题。

Chang和Lewellen(1984)考虑了市场在上升期、下降期的不同情况,在H-M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形成了基于套利定价理论的C-L模型。该模型把市场分为多头和空头两种情况,通过对回归参数的假设检验,去判断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

Fama 和 French(1992)在ATP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因素模型(FF3模型),他们认为股票市场指数,公司规模,B/P值是影响股票价格的三个重要因素,以这三个因素为基金绩效评价模型,称为三因素模型。

Eltonetal(1992)利用FF3模型在对基金绩效评估的研究中发现,若缺少规模效应的调整,会导致对基金绩效的评估不甚准确,因此在FF3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债券指数的超额收益率,增强了模型的可解释性。

Daniel,Grinblatt,Titman和Wermers(1997)提出了DGTW体系,DGTW体系由特征选择能力评价指标、特征及时调整能力评价指标和评价风格指标这三个指标构成,分别评价基金管理者挑选绩优股的能力、对持有股票组合的组合结构的实施调整能力和持有股票的特征收益倾向。

Franco Modigliani和Leah Modigliani(1997)提出一种改进的Sharpe指数即M2测度。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所有待评价的基金的风险都调整到与市场基准相等的风险,然后比较他们的收益率,该方法仍然是以CAPM模型及其严格的假设为基础的。

Muralidhar(2000)认为Sharpe值、信息率、M2法不足以有效地进行组合构建和基金业绩排序,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组合和基准之间标准差的差异调整不够,并且忽略了组合和基准的相关性常导致错误排序和评价。鉴于此,Muralidhar提出了M3测度方法。

Casarin,Pelizzon和Piva(2001)通过计算各种业绩指标的相关系数,对评价方法的一致性进行了研究,发现Sharpe指数和Treynor指数具有一致性,而Jensen指数和T-M模型以及H-M模型具有一致性。

参考文献:

[1] Jack L.Treynor. How to Rate Management of Investment Fund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5.43(1):63-75.

[2] William F. Sharpe.Mutual Fund Performance.Journal of Business.1966.39(1):119-138.

网络教育平台文献综述 篇4

《基于Web的学生作业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摘要:网络教育平台在现代教育中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百花争鸣的现在,到底其发展现状如何?主要应用的技术是什么?现在的主流技术中ASP.NET&C#链接SQL Server有着十分突出的优势。而基于这个环境中开发出来的系统学生作业管理系统,因为其机构分层明显,便于功能扩展和用户的使用。使得他成为我们本次课题研究和开发的十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此次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建立在对国内网络教育平台的研究及欠缺的方向展开的。

关键词:网络教育平台ASP.NET C# SQL Server基于B/S

学生作业管理系统

Literature review on Web-bas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student assignments

Abstract:Online education platform in modern education has increasingly shown its importance, contend the flowers now, What is the status of their development? What is the main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ow themainstream technologyinASP.NET & C #link to SQL Serverhas a veryprominentthe advantage.This environment-based systemdeveloped bystudentsin thejob managementsystem, becauseof itshierarchicalorganizationwasto facilitatethe use ofextensionsand users.Making him the subject of ou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very good foundation and platform.The main direction of 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national network of research and lack of education platform launched in the direction.Keywords: Online Education PlatformASP.NETC#

SQL ServerB/S-bas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student assignments

第1章 前言

1.1 网络教育平台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以网络为纽带快速、高效、方便地实现知识传递,以现代化手段促进教学改革,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堂+电脑+网络课堂+internet等多种学习方式,是教育工作者应当为之努力的方向。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以网络教育为标志的现代远程教育脱颖而出世纪信息时代,网络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化的生产的新的教育形式,实施网络教育的关键是创设能够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而学习者在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学习活动离不开网络教育支撑平台。

网络教育支撑平台是支持网上教学与学习活动的软件系统,包括三个功能子系统: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网络学习支持系统、网上教学与教务管理系统。

1.2 网络教育平台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

1、网络教育平台在国外的发展

从1996年底,1997年初开始出现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平台。国际上应用比较好的有 IBM Lotus公司开发的 Learning Space——— IBM 电子学习策略的核心技术 , 作为世界领先的基于 Web的远程教学平台 ,它提供了完整的可扩展的分布式解决方案,是唯一能够在单一平台上提供自学、非同步协作学习和虚拟教室同步交互学习所有 3 种在线学习模式的分布式教学平台;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开发的 WebCT ,它提供了一批支持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学员、教师和技术方面的工具; WBT系统在 995 年开发的Topclass是一个综合的课程稀内容和教室管理系统;另外还有BlackBoard公司开发的 Course Info ;MadDuck学习技术公司开发的 Web Course in a Box 以及Asymmetrix公司研制的支持网络培训和虚拟学习环境的集成软件ToolBook等。这些产品都是从支持多媒体开发或网站建设等方面发展起来的 , 经过多年的积累 , 成长为综合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2、网络教育平台在国内的发展

我国的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研究起步较晚,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于网络课程的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特点:简单易用,适用面较窄)第二阶段: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完整集成的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特点:系统完备性、通用性、集成性、符合教学机制、支持教学策略)第三阶段:基于“天网”、“地网”结合的网络教育支撑平台 第四阶段:多元化的网络教育平台

第五阶段:网络教育平台产品化和多样化的发展

随着网络教学概念的深入,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逐渐成熟,网络教学平台正以一种高效的方案解决了我国教育需求和资源的矛盾,它必将成为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当然,探索的路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经过调查发现如目前网络教学平台水平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况,有些教学网站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甚至出现教学性的失误;有的则是在技术水平上出现问题等等。

其次,有些教学网站不注重和学生间的交流,往往造成了教育信息无法及时反馈的后果。

第2章 开发技术

2.1 ASP.NET发展起源

ASP.NET的前身ASP技术,是在IIS 2.0上首次推出(Windows NT 3.51),当时与 ADO 1.0 一起推出,在IIS 3.0(Windows NT 4.0)发扬光大,成为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的热门开发工具,微软还特别为它量身打造了Visual InterDev开发工具,在1994年到2000年之间,ASP技术已经成为微软推展Windows NT 4.0平台的关键技术之一,数以万计的ASP网站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网络上。它的简单以及高度可定制化的能力,也是它能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不过ASP的缺点也逐渐的浮现出来:

意大利面型的程序开发方法,让维护的难度提高很多,尤其是大型的ASP应用程序。直译式的VBScript或JScript语言,让效能有些许的受限。延展性因为其基础架构扩充性不足而受限,虽然有COM元件可用,但开发一些特殊功能(像文件上传)时,没有来自内置的支持,需要寻求第三方软件商开发的元件。1997年时,微软开始针对ASP的缺点(尤其是意大利面型的程序开发方法)准备开始一个新项目来开发,当时ASP.NET的主要领导人Scott Guthrie刚从杜克大学毕业,他和IIS团队的Mark Anders经理一起合作两个月,开发出了下一代ASP技术的原型,这个原型在1997年的圣诞节时被发展出来,并给予一个名称:XSP,这个原型产品使用的是Java语言。不过它马上就被纳入当时还在开发中的CLR平台,Scott Guthrie事后也认为将这个技术移植到当时的CLR平台,确实有很大的风险(huge risk),但当时的XSP团队却是以CLR开发应用的第一个团队。

为了将XSP移植到CLR中,XSP团队将XSP的内核程序全部以C#语言重新撰写(在内部的项目代号是 “Project Cool”,但是当时对公开场合是保密的),并且改名为ASP+,作为ASP技术的后继者,并且也会提供一个简单的移转方法给ASP开发人员。ASP+首次的Beta版本以及应用在PDC 2000中亮相,由Bill Gates主讲Keynote(即关键技术的概览),由富士通公司展示使用COBOL语言撰写ASP+应用程序,并且宣布它可以使用Visual Basic.NET、C#、Perl与Python语言(后两者由ActiveState公司开发的互通工具支持)来开发。

在2000年第二季时,微软正式推动.NET策略,ASP+也顺理成章的改名为ASP.NET,经过四年的开发,第一个版本的ASP.NET在2002年1月5日亮相(和.NET Framework 1.0),Scott Guthrie也成为ASP.NET的产品经理(到现在已经开发了数个微软产品,像ASP.NET AJAX和Microsoft Silverlight)。目前最新版本的 ASP.NET 4.0 以及.NET Framework 4.0 已经在VS2010平台内应用。

2.2ASP.NET的优势

以前的 Web 开发模型相比,ASP.NET 提供了数个重要的优点:

1.增强的性能。ASP.NET 是在服务器上运行的编译好的公共语言运行库代码。与被解释的前辈不同,ASP.NET 可利用早期绑定、实时编译、本机优化和盒外缓存服务。这相当于在编写代码行之前便显著提高了性能

2.世界级的工具支持。ASP.NET 框架补充了 Visual Studio 集成开发环境中的大量工具箱和设计器。WYSIWYG 编辑、拖放服务器控件和自动部署只是这个强大的工具所提供功能中的少数几种。

3.威力和灵活性。由于 ASP.NET 基于公共语言运行库,因此 Web 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利用整个平台的威力和灵活性。.NET 框架类库、消息处理和数据访问解决方案都可从 Web 无缝访问。ASP.NET 也与语言无关,所以可以选择最适合应用程序的语言,或跨多种语言分割应用程序。另外,公共语言运行库的交互性保证在迁移到 ASP.NET 时保留基于 COM 的开发中的现有投资。

4.简易性。ASP.NET 使执行常见任务变得容易,从简单的窗体提交和客户端身份验证到部署和站点配置。例如,ASP.NET 页框架使您可以生成将应用程序逻辑与表示代码清楚分开的用户界面,和在类似 Visual Basic 的简单窗体处理模型中处理事件。另外,公共语言运行库利用托管代码服务(如自动引用计数和垃圾回收)简化了开发。

5.可管理性。ASP.NET 采用基于文本的分层配置系统,简化了将设置应用于服务器环境和 Web 应用程序。由于配置信息是以纯文本形式存储的,因此可以在没有本地管理工具帮助的情况下应用新设置。此“零本地管理”哲学也扩展到了 ASP.NET 框架应用程序的部署。只需将必要的文件复制到服务器,即可将 ASP.NET 框架应用程序部署到服务器。不需要重新启动服务器,即使是在部署或替换运行的编译代码时。

6.可缩放性和可用性。ASP.NET 在设计时考虑了可缩放性,增加了专门用于在聚集环境和多处理器环境中提高性能的功能。另外,进程受到 ASP.NET 运行库的密切监视和管理,以便当进程行为不正常(泄漏、死锁)时,可就地创建新进程,以帮助保持应用程序始终可用于处理请求。

7.自定义性和扩展性。ASP.NET 随附了一个设计周到的结构,它使开发人员可以在适当的级别“插入”代码。实际上,可以用自己编写的自定义组件扩展或替换 ASP.NET 运行库的任何子组件。实现自定义身份验证或状态服务一直没有变得更容易。

8.安全性。借助内置的 Windows 身份验证和基于每个应用程序的配置,可以保证应用程序是安全的。

2.3C#介绍

C sharp(又被简称为“C#”)是微软公司在2000年6月发布的一种新的编程语言,并定于在微软职业开发者论坛(PDC)上登台亮相.C#是微软公司研究员Anders Hejlsberg的最新成果.C#看起来与Java有着惊人的相似;它包括了诸如单一继承,界面,与Java几乎同样的语法,和编译成中间代码再运行的过程.但是C#与Java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借鉴了Delphi的一个特点,与COM(组件对象模型)是直接集成的,而且它是微软公司.NET windows网络框架的主角。PHP 独特的语法混合了 C、Java、Perl 以及 PHP 自创新的语法。

微软c#语言定义主要是从C和C++继承而来的,而且语言中的许多元素也反映了这一点。C#在设计者从C++继承的可选选项方面比Java要广泛一些(比如说structs),它还增加了自己新的特点(比方说源代码版本定义).但它还太不成熟,不可能挤垮Java、C#还需要进化成一种开发者能够接受和采用的语言。C#更像Java一些,虽然微软在这个问题上保持沉默。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我觉得,因为Java近来很成功而使用Java的公司都报告说它们在生产效率上比C++获得了提高。

2.4 SQL Server 简介

SQL Server 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最初是由Microsoft、Sybase 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于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OS/2 版本。在Windows NT 推出后,Microsoft与Sybase 在SQL Server 的开发上就分道扬镳了,Microsoft 将SQL Server 移植到Windows NT系统上,专注于开发推广SQL Server 的Windows NT 版本。Sybase 则较专注于SQL Server在UNIX 操作系统上的应用。

SQL Server2000。

SQL Server2000 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版本继承了SQL Server 7.0 版本的优点,同时又比它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 Windows 98 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Microsoft Windows 2000 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

SQL Server 2000 的特性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的特性包括: 1.Internet 集成。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引擎提供完整的XML 支持。它还具有构成最大的Web 站点的数据存储组件所需的可伸缩性、可用性和安全功能。SQL Server 2000 程序设计模型与 Windows DNA 构架集成,用以开发 Web 应用程序,并且SQL Server 2000 支持 English Query 和 Microsoft 搜索服务等功能,在Web 应用程序中包含了用户友好的查询和强大的搜索功能。

2.可伸缩性和可用性。同一个数据库引擎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从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98 的便携式电脑,到运行 Microsoft Windows 2000 数据中心版的大型多处理器服务器。SQL Server 2000 企业版支持联合服务器、索引视图和大型内存支持等功能,使其得以升级到最大 Web 站点所需的性能级别。

3.企业级数据库功能。SQL Server 2000 关系数据库引擎支持当今苛刻的数据处理环境所需的功能。数据库引擎充分保护数据完整性,同时将管理上千个并发修改数据库的用户的开销减到最小。SQL Server 2000 分布式查询使您得以引用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就好象这些数据是 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的一部分,同时分布式事务支持充分保护任何分布式数据更新的完整性。复制同样使您得以维护多个数据复本,同时确保单独的数据复本保持同步。可将一组数据复制到多个移动的脱接用户,使这些用户自主地工作,然后将他们所做的修改合并回发布服务器。

4.易于安装、部署和使用。SQL Server 2000 中包括一系列管理和开发工具,这些工具可改进在多个站点上安装、部署、管理和使用 SQL Server 的过程。SQL Server 2000 还支持基于标准的、与 Windows DNA 集成的程序设计模型,使 SQL Server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使用成为生成强大的可伸缩系统的无缝部分。这些功能使您得以快速交付 SQL Server 应用程序,使客户只需最少的安装和管理开销即可实现这些应用程序。

第3章 学生作业管理系统

3.1 学生作业管理系统简介

学生作业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Web的提供作业布置、上传、下载、批阅等功能的系统。是一种轻型课程/学习管理体系的系统。他支持在网上出题,然后将题目的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中。学生可在网上查看相关题目并下载题目文档,做完后可将答案文档上传至服务器中。然后老师可以查看学生提交的作业信息,并给出分数和建议。后台管理人员可以添加教师和学生班级等。而教师可以添加课程和题目。

学生作业管理系统采用当今流行的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的三层结构软件架构体系,以微软的WindowsServer2003为网络操作系统,以基于C#的ASP.NET为开发应用程序的环境,以SQL Server 2000为后台数据库而完成的。在理论和技术上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ASP.NET的工作原理是:SQL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各种用户数据,Web服务器上存储应用程序。用户使用浏览器通过Internet登录教育教学管理平台,Web服务器上应用程序采用ADO技术与SQL服务器连接,即把客户的请求转化成SQL请求并传递给SQL服务器,SQL服务器接受请求做出响应,并把处理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进一步把结果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本系统的三层结构包括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表示层位于最上层,离用户最近。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界面。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用户输入的信息,本层可以作为中间组件接收从表示层来的数据,并传递到数据访问层中读出这些数据。数据访问层从业务逻辑层获得数据,并将其发送到数据库,采用存储过程实现了对数据的读取、编辑、添加和删除操作,并将结果返回给业务逻辑层,由业务逻辑层再返回给表示层。在很大程度上,采用分层结构,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3.2 学生作业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一.管理员。以管理员身份登录系统,你可以对整个系统数据进行修改。可以对教师、学生、学院班级、课程、作业等信息进行管理。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都可以在管理员界面进行修改。

二.教师。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你可以对你所教的课程进行作业的布置,查阅学生提交的作业,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打分和批注,并查看学生成绩的统计。也可以查看学生的信息,修改自己的信息等。

三.学生。以学生身份登录系统,你可以查看、修改自己的信息,或者修改自己的密码。与此同时,你可以查看自己的作业,下载作业要求文档,也可以在昨晚作业后提交作业,并查看自己的作业成绩。

第4章 总结及可能研究方向

4.1 网络教育平台发展总结

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是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推进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的重大战略举措。

网络教育以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体,自主的个性化学习与交互式的集体协同学习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模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其主要的特点是教师和学生能够跨越时空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特点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教育的载体,是体现网络教育优势的关键。网络教学平台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状况,我国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和开发正处于探索中,对现状的了解和对经验的总结意义深远。目前关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分析相对于网络教育来说少得多,大都是研究者或开发者对“应该”具备什么功能或“能够”具备什么功能的论述,对实际应用层的分析较少。

4.2 对教育平台的研究方向及建议

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趋势不是单一化、综合性(大而全),而是有特色、多样性,以期更具针对性、适用性,向定制化方向发展。

据调查一些学校之所以在自主开发平台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自主开发,主要考虑到要让平台去适应教学而不是由教学来适应平台,直接将平台拿过来用容易使教学受到平台框架的束缚,难以自由发挥,不能很好的体现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

平台开发的时候应先对网院的实际教学和管理情况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之后再进行设计,而不是只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而不顾应用的实际盲目开发。

2、平台的模块化、可拆装化是一个趋势。

一方面,学校可以择优组合,选择各个平台中好的、适合自己的部分。如某个平台的教务管理部分很适合我们,而另一个平台的教学支持很适合我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平台自身的改进和升级,方便的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增、删、改。

3、平台的开发应注意到标准问题。

遵循标准有利于优化组合,有利于资源的交换和共享,有利于系统的兼容性。标准应由开发商与研究人员共同制定,如果没有开发商的参与,会造成一方面标准的实用性有所欠缺,另一方面标准不能够为开发商所知道和了解,从而增加了应用和推广的难度。

4、平台的优劣不在具体功能的多少,而在于对实际需要的满足,即不是为开发而开发而是为解决问题而开发。

开发的思想不是能够做多少或应该做多少而是需要多少。平台的开发不是只懂得教育理论就行了,还需要了解用户。

5、网络教学平台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与其他传播媒体优化组合。

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除了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外,还要依据一定的传播理论,网络实际上仍是一种传播媒体,它同时具有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和自我传播的功能,但同时也要根据一定的媒体心理学理论认识到它的局限。

我们之所以采用一个新的媒体在于它具有以前的媒体所没有的优点,应将这种优点充分挖掘利用。计算机网络不同于前几代传播媒体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进行及时双向的交互、能够提供一个环境。网络教学平台要充分发挥这两方面优势,真正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要让学习者感觉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个环境中、在一个集体中。

6、面向现实的同时着眼将来。如遵循标准、各模块要为将来的扩展留好接口等。在标准化的同时力求个性化,使标准化与个性化完美的统一,即内部的标准化和外在表现形式的个性化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袁鑫.PHP开发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2]陈浩.PHP程序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Leon Atkinson.MySQL核心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David Flanagan.JavaScript权威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5]徐磊.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技术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年6月; [7]教育部《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 2000年7月;

[8]汪琼《网上教学支撑平台现状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00 /8 ;

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5

摘要:本文通过综述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对义务教育的研究实况,进一步了解义务教育发展现状,为更好地进行义务教育公平研究打下基础。关键词:义务教育;公平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日益深入,社会大众对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发展尤为关注。如何实现教育公平,进而通过教育公平改善和促进社会公平是当前重要的政策目标。

一、相关实证研究综述

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是决定义务教育是否公平的主要因素,更是今年许多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王善迈等学者认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等,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居民之间的不均等上。[1]区域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研究在早期比较受关注,杜育红以省为分析单位,系统地分析了各级教育经费的地区性差异如何随时间而变化。这一研究指出,在1988年至1996年期间,小学和初中的生均经费省区间的差距都在不断加大。[2]曾满超和丁延庆利用1997年和1999年县级数据研究了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结果发现小学和初中的生均总支出的地区不均衡有所扩大,其间城乡差距有所扩大,且省内差距大于省际差距。[3]近年来,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研究逐渐增多,沈百福的研究显示,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远远大于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分析中心研究人员的研究显示,城乡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些差距正在逐步缩小。[5]翟博的研究也指出, 1993年-2003年我国小学和初中生均经费城乡差异在拉大,而生均预算内经费城乡和教师合格率差异均正在逐步减小。[6]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资源配置公平研究比较薄弱,袁连生指出,即使在同一城市或同一财政负担区内,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7]王蓉用多水平的回归分析方法,以学校组群为分析单位,也发现一县之内的各种类型学校之间存在严重的资源分配差异。[8]

与义务教育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公平问题研究相比,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义务教育结果公平问题的实证研究比较薄弱,探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对结果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非常缺乏。蒋鸣和发现教师学历、校舍及设备条件均与教育质量显著相关,但生均经费和公用经费与教育质量之间相关关系较弱。[9]薛海平和闵维方采用三层线性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在个体、班级和学校三个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教师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差异有重要影响,班级规模对教育质量有显著负影响,但生均公用经费与教育质量相关关系较弱。

[10]胡咏梅和杜育红利用两层线性模型对西部五省农村初中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质量关系的分析表明,校际间的教育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配置对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财力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影响不显著。[11]

基于以上研究,薛海平、王蓉在对义务教育质量公平分析时得出结论:由于学生个体和家庭社会背景、教师背景以及学校背景差异的存在,我国中、东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学教学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分析中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程度在“

新机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有较明显的减轻。[12]

程红艳在2006年-2007年武汉市某城区(W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非均衡发展状况的调研中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存在差距,首要原因是教育投入的问题。[13]

胡映兰以湖南省益阳市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全面落实后的几个年份(2005-2008)作为考察点,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一方面,“两免一补”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教育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但仍然是一个家庭的重要列支;另一方面,农村义务教育管理运行成本有继续提高的趋势,亟需加大保障力度。[14]

冯文全,夏茂林研究提出,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存在许多问题:农村学校生师比呈两极分化;农村师资整体素质较低且专业结构失衡。而诸多问题的根源则在于农村师资配置方式单一,教师经济地位低,生活工作条件差且缺乏激励机制。[15]

二、结论与对策

通过研究薛海平、王蓉提出如下对策:1.从重视义务教育数量公平转向重视义务教育质量公平;2.推进中、东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保障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基础;

3、中、东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重心在于学校公用经费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程红艳认为,要切实推行义务教育免费公平,应该分阶段进行。现阶段,还是较低水平的保障,重点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保障,保障教师的工资水平、学校的正常运转。中央层面的转移支付还是应该更向农村倾斜,同时强化了省级政府统筹责任,使整个义务教育保障重心不断地上移。但是,随着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立法制度进一步完善,随着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进一步转换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教育投入进一步增加,义务教育达到中等水平的保障程度。这时,义务教育阶段家长经济负担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有所降低,非均衡发展状况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校长从“找钱”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学校的中心又回归到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上。在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较高阶段。在区县范围内教师、校长定期的流动和轮岗,多数公立学校得到人们的认可, 5%-10%家长选择到私立学校就读,公立学校的择校现象成为个别。义务教育阶段班级规模大幅度降低,发达地区班额限制在25人,中西部地区为30人,农村地区不超过35人。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扩大免费的范围,如坐校车、吃午餐、看电影和游泳课都可以逐渐免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之间工资收入差距变小,与公务员收入差距变小并逐渐接近。在义务教育分阶段推行的同时,必须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评价和监督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

胡映兰基于对现实的研判认为,为加速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这是短时期内最直接和最易见成效的办法;其次,必须加快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从长远看这才是治本之策。只有农村经济真正发展壮大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才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

冯文全,夏茂林认为,四川省义务教育要均衡城乡师资首先应提高农村教师职业竞争力,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其次应加强教师交流和培训,促进存量师资的均衡配置与素质提高。最后应利用计划市场双重手段,调节增量师资的城乡配置。

三、几点思考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公平问题不仅涉及到教育资源的配置,义务教育起点、过程乃至结果的公平,更多的与我国政府所制定的相关教育制度政策紧密相关。

教育制度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具体形式,其核心就在于调节各种教育利益的分配关系,凸显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品格。因此,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是由教育政策所致,教育政策是引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最终根源。政府应在高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之上,制定合理、有效地教育制度及相关政策,确保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得到普及,使国民尤其是农村子女这一弱势群体得到公平享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当然,义务教育公平制度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完善,而完善的义务教育制度必将会对基础教育的管理方式、评价方式、教师教学等产生深远影响,对义务教育突破应试教育会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产生实质性的改进。因此,我们既要有深刻觉悟、科学规划,又要能脚踏实地、知难而进。

参考文献:

[1]王善迈,袁连生,刘泽云.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2]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曾满超,丁延庆.中国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的挑战与教育转移支付[J].北京大学

教育评论,2003,(1).[4]沈百福.义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分析[J].教育科学,2004,(3).[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分析中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7,(2).[6]翟博.教育均衡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7]袁连生.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不公平探讨[J].教育与经济,2001,(4).[8]王蓉.义务教育投入之公平性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3,(2).[9]蒋鸣和.教育成本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薛海平,闵维方.中国西部教育生产函数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8,(2).[11]胡咏梅,杜育红.中国西部农村初级中学教育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J].教育

与经济,2008,(2).[12]薛海平,王蓉.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研究—教育生产函数的视角[J].教育与经

济,2009,(3).[13]程红艳.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教育与经济,2009,(2).[14]胡映兰.从“两免一补”看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J].教育与经

济,2009,(3).[15]冯文全,夏茂林.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问题与对策探讨[J].教育与

学前教育投资文献综述 篇6

专业:学科教学(数学)学号:2012101631 姓名:谭睿

摘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发展数学文化的理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史的教学有利于数学文化的生成,并且在培养数学兴趣,数学思维,和数学情感方面也大有助益。本文就所参考的20篇针对有关数学史,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的关系进行论述的文献进行综合阐述。

关键词: 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教学

1、选题背景

自2004年起,截止至2010年底,全国陆续完成高中阶段的新课程的改革。在高中总体的课标体系中,强调了学科的整合性,旨在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将“双基”教学的课程目标体系,扩充为“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数学教育的理念上突出了对课程目标的全面认识,体现了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最新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较以往教材更重视引入数学文化知识.研究表明, 数学文化知识不仅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和应用, 而且是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的一个有效途径.它能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真正体会数学思维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感受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以及其人文价值, 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倡高中数学课程中设置“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 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等内容.并具体提出了“数学文化应尽可能有机地结合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学生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 了解人类社会发展与数学发展的相互作用, 认识数学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等要求[1](《课堂教学渗透数学文化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崔君芳,2006,12)数学史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是研究数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数学史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设计历史学,哲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2]这正符合新课标强调科学人文性的课程文化的理念。由此可见,数学史的教学将对高中数学中有关数学文化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就有关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育之间关系的若干论文进行汇总综合。

2、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点

以往的中学数学教学在课程目标上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掌握,在教材内容上注重内容的逻辑严密,并且教师的授课方式上也基本上紧紧围绕教材的内容进行知识的传递。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这种追求数学严密性、科学性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对数学又爱又恨的学习情绪。这种“冰冷的”数学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较好的数学思维,缺乏对数学文化的认同感。

对此,有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们提出在数学的教育过程中,以学生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思维,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价值观这三点作为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渗入数学史的教育。李彦群对于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契入点做了较全面的理论研究[3]。对此持相似观点的还有隋澈(2008,,8)吴伟鸿(2008),肖倩,侯毅苇,等(2011),郭平(2011)吴玉姣(2011)。他们对数学史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是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

隋澈在研究中认为,学生在课本上,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是经历过千锤百炼的完美的数学公式,定理和准确无误的证明。而学生在接受新概念,新方法是常常显得困惑不解,会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内容[4]。因为数学史不仅是简单对数学发展史的叙述,也在其中揭示了数学的知识的创造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人类千百年来的认知发展过程客观规律,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按照数学史的发展规律,合理的、由浅入深的设计教学内容,就能符合人的人的认知发展的规律,使得新概念较容易被接受。

另外一方面,如李彦群所说,历史不仅可以给出一种确定的数学知识,还可以给出相应的知识的创造的过程,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中天衣无缝的,同时相对失去了生气与天然的、已经被标本化的数学。从这个意义上,历史可以引导我们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课堂气氛。

2、数学史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吴伟鸿认为,对于那些需要重覆训练才能达到的目标,数学历史名题可以使这种枯燥乏味的过程变得富有趣味和探索意义,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兴趣[5]。数学历史名题的提出或是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如四色问题,悬链线的方程问题,等;或是从简单数学规律中猜想得到,如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无不是促进数学取得重大飞跃的源头,也从根本生揭示了数学的思想方法。

另一方面,许多学者认为,通过数学史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那些发现书本中定理定义的数学家的一些生活中趣闻轶事,通过这些趣闻轶事使学生感觉到这些数学家并不仅仅是书本中的一行注脚,而是活生生的有血肉有情感的人。这些内容一方面极大地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一方面又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用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地学习信心,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数学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养成良好地思想品德 新课标提出,数学的学习不仅仅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数学史作为具有人文特点的科学学科,本身即承载了厚重的文化价值。郭平指出,数学史对于揭示数学知识的显示来源和应用,对于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精神,揭示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而揭示其人文价值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将一些重大的数学历史事件,重要任务与重要成果融入教学中是体现数学价值的一种有效途径[6]。

不少学者认为,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范围内相似数学思想的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全方位的认知能力和思考的弹性。凭借数学史对数学与社会历史进程的联系的揭示,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我国数学史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一方面体会到近现代中国在数学方面的落后和社会的联系,增强使命感。还可以通过对数学家门对知识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屡败屡战愈挫越勇的史实的学习,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树立良好地榜样,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知难而上,求真务实等良好的学习生活的道德品质。

3、数学史在实践中的问题

郭平在其文章中指出,数学史在课堂中的渗入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作为问题情境在课前导入中引入;二是作为思想教育对公式定理创立者及其思想介绍的数学史;三是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数学史。

张楠,罗增儒在其文章中就数学史的教育也提出了几点建议:(1)、科学性是第一位原则,(2)实用性原则,(3)趣味性原则,(4)广泛性原则。并提出数学是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教师应有广博的数学史知识,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不能讲数学是知识生搬硬套地用于数学教育。(2)数学史应是穿插在授课内容中的,不能喧宾夺主。(3)除课堂教学外,应为学生提供参考文献,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如数学家传记等。(4)数学史的教育作用是无法替代的。[7]

对于数学史的教学过程,曲建民在其文章《谈谈数学是教学》中有更加系统而深入的论述。

4、对于数学史教育的展望

由于新课标的实施时间还不算很长,教师队伍的教学理念正处于新旧交替的转型阶段。对与有关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关系的认识还不一而足。但数学史对教育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了不少教师的认可,只是希望这一理念能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和发展。对于数学是教育的的实践也人处在探索的阶段,学者目前只给出了数学史应用的一些框架,具体的方法仍有待系统的给出。

参考的文献

[1]崔君芳.课堂教学渗透数学文化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J],2006,12(上):5 [2] 肖倩.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5:82 [3] 李彦群.试述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结合点[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516 [4] 隋澈.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8:46 [5] 吴伟鸿.数学史与高中数学教育[J], 考试周刊,2008,46期:35 [6] 郭平.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2011.2(下):136-137。

[7] 张楠,罗增儒.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6,8:72-73 [8] 曲建民.谈谈数学史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2006,3:104-107 [9] 杨莉.通过数学史的学习,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J].职教与成教,P208 [10] 吴玉姣 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浅谈[J].教育经济研究,P210 [11] 卢勇明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1:136-137 [12] 靳平在数学教学中讲点数学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2,1:58-59 [13] 徐利治,王前.数学哲学、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J].数学教育学报

1994,5:3-8 [14] 余碧敏.浅谈数学新课程文化教育功能[J].宁德师专学报,2005,11:437-439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1-99,98-106.[16] 李文林.数学史教程[M], 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5 [17] 郭熙汉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1995(11)

学前教育投资文献综述 篇7

在经典的资产定价模型中, 通常会假定投资者的理性以及信息流动的充分性, 这样不同证券之间收益性的差异性是由其所对应的系统风险来决定的。在一个完全有效的证券市场上, 价格能够充分地反映投资者所能够获得的最新信息, 而过去的信息与内幕信息是不能够影响资产的价格。也就是说, 投资者无法根据过去的信息来构建资产组合, 从而获得超额收益。但现实并非如此,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资本市场出现的包括羊群效应、月份效应、封闭基金折价等金融异象根本无法用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来解释。

这就需要放松传统资产定价模型中的假设。在传统的模型中, 假定市场上的信息是充分和完全的, 投资者也都是理性的, 也就是说, 不同的投资者对相同的股票有着相同预期。但现实中, 理性人和信息充分的假设显然不合实际。为此, 许多学者引入了异质信念这一概念。投资者异质信念, 或者说投资者的意见分歧 (张维、张永杰, 2002) , 是指投资者对未来的股票价格的预期存在不同的意见。

对投资者异质信念的研究最早始于Miller (1977) , 他认为在引入卖空机制和异质信念之后, 股票的价格会偏离预期的加权收益率, 造成股票市场高风险低收益的现象。此后的学者Jarrow (1980) , Morris (1996) , Chen、Hong和Stein (2002) 等在构建自己的模型之后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Hong and Stein (2007)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出异质信念的三种机制:先验异质性、渐进信息流动和有限注意, 并且认为, 在实践中, 渐进信息流动和有限注意往往难以区分, 原因在于两者都依赖于投资者决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因而, 投资者异质信念可分为先验异质性与信息不对称两大组成部分。

事实上, 基于Hong和Stein (2007) 的研究, 本文对投资者异质信念的研究将异质信念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所有的投资者能够获得完全的信息, 而由于投资者的先验判断能力是有区别的, 导致了投资者的先验异质性 (Harris and Raviv, 1993) ;另一种是投资者信息差别造成的信息不对称, 也导致了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形成 (Hong and Stein, 2007) 。

2 异质信念对金融异象的解释

异质信念对金融异象的解释, 首先追溯到Miller (1977) , 他认为在卖空限制的条件下, 对市场悲观的投资者不能通过卖空股票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参与股票交易, 市场上股票的价格主要反映出乐观者的预期, 因而股票的价格会偏离预期的加权收益率, 股票的价格会被高估, 造成股票市场高风险低收益的现象。而且投资者的分歧越大, 被高估的程度越高。Miller (2007) 在自己的文章中, 也通过自己的模型对IPO异象、公共项目融资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释。

在Miller的分析框架下, 后来的学者对异质信念进行了拓展, Diether et al和Chen et al (2002) 的静态模型主要吸取了Miller (1977) 的研究成果, 为Miller的模型提供支持, 后来发展的动态模型更好地解释了投机现象、估值泡沫和各种金融异象。Bamber et al (1999) 利用1984到1994年十年间股票市场季度公告数据, 并利用分析师分歧作为异质信念的代理指标, 研究发现异质信念是造成股价在收益公告后价格变小、交易量变大的原因。Garf in kerand Sokobin (2006) 利用1980到1998年盈余报告的数据研究发现, 盈余公告后的超额收益与异质信念存在显著正相关的结论, 并且证明了异质信念是股市中的一种风险因素。同时, Lamont和Thaler (2003) 在对3Com公司的全资子公司Palm公司的IPO过程中出现的Carve-Out异象进行研究时发现, 卖空限制和异质信念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国内方面, 也有部分学者从异质信念的角度来解释我国股票市场出现的金融异象。由于Ang (2006) 发现在美国股票市场中高特质波动股票组合通常有低的预期回报率, 杨华蔚、韩立岩和李东辉 (2007) 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研究后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涂宏伟、陈国进 (2008) 的研究也发现异质信念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特质波动有一定的解释能力。陈国进、张贻军 (2009) 在以Hong和Stein (2003) 的研究基础上, 对异质信念和我国股市暴跌现象进行研究发现, 异质信念越强的个股发生暴跌的可能性越大。

3 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市风险的关系

关于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市风险的关系, 已经被很多学者所证实。Miller (1997) 认为在有卖空限制的情况下, 异质信念的存在会使得股票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其真实价值被高估, 其理论框架也为后人研究异质信念提供了基础。

在Miller (1977) 之后, 西方学者对异质信念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Williams (1977) 、Varian (1985) 在Miller (2007) 研究的基础上, 将投资者异质信念看成一种不确定性, 并认为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很大的潜在风险, 所以投资者在对异质信念强的股票会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与Miller (2007) 的研究所不同的是, 他们的研究没有要求卖空限制, 也就是说, 悲观的投资者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预期, 即通过卖空自己的股票来参与市场交易。他们认为投资者的意见分歧程度便意味着资产的风险水平, 也就是说, 高异质信念水平对应高风险水平。

在早期的研究模型中, 学者们通常假定模型为静态模型, 也即投资者的信息为先验的异质信息, 且不会从交易的过程中获得新的信息, 同样也不能够通过新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收益预期, 因此股票的价格不会超过最乐观的投资者对股票的估值。之后的研究理论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动态的模型的发展, 在动态模型中, 投资者能够根据自己所获得的新信息不断地调整对收益的预期。

相较于静态模型, 动态模型的关键在于在模型中构造多期的离散时间甚至构造连续时间模型。Harrison和Kreps (1978) 以及后来的Hong、Scheinkman和Xiong (2006) 发展的再售出期权也是标志之一。再售出期权是指投资者在决策时, 除了考虑由贴现现金流决定的股票价值之外, 还要考虑未来是否有机会将股票以更高的价格卖给更加乐观的投资者。只要未来乐观的投资者对该股票的估值 (同样考虑到再售出期权) 高于出售价格, 他们便会为此支付高于预期的价格。以此类推股票的价格可能会被乐观的投资者推高, 从而形成投机性泡沫 (Speculative Bubbles) , 增加股市风险。Hong、Scheinkman和Xiong (2006) 认为只要未来有更加乐观的投资者出现并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卖出股票, 投机性泡沫便会越来越大。他们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过程, 投资者意见分歧度的波动越大, 投机性泡沫也就越大, 因而股票收益波动性也就会越大。此外, Scheinkman和Xiong (2003) 的另外一个研究利用动态模型从过度自信的角度来解释异质信念产生的原因, 以及其对均衡价格和交易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异质信念程度变化越大, 便会导致更多的交易, 更大的泡沫。

而Chen、Lung和Wang (2006) 使用了一个更细致的方法来检验股票市场的错误定价。他们将股票换手率作为衡量异质信念的代理指标, 除此之外, 他们还将指数看跌虚值期权和指数看跌实值期权的隐含波动率之差作为异质信念的的另一个代理指标。在股票价格方面, 他们首先将股票的市场价格剔除掉股票的真实价值, 这样得出来的结果便是“资产泡沫”。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 异质信念和这一部分的股票价值 (资产泡沫) 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即投资者的异质信念越强, 股票的资产泡沫也越大。

Pastor和Veronesi (2003) 通过研究表明投资者认知偏差和股票收益波动正相关, 认知偏差使得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收益的预期存在不确定性, 而这种不确定性正是异质信念产生的原因。Deither et al. (2002) 在利用美国1983年到1990年美国上市公司数据时发现, 分析师意见分析, 即异质信念程度与未来收益负相关, 异质信念程度越高的股票, 其未来收益可能越低。Nagel (2005) 使用分析师预测分歧、换手率作为投资者异质信念的代理指标, 在卖空限制的前提下, 他们的研究发现, 高异质信念以及卖空限制严重的股票在一年内下跌风险更大。Garfinker和Sokobin (2006) 利用1980到1998年盈余报告的季度数据, 用意外交易量来衡量异质信念, 研究发现盈余公告后的超额收益与异质信念存在显著正相关, 他们还证明了异质信念是股市中的一种风险因素。

国外的学者在异质信念与证券市场风险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成熟。与之相比, 国内的学者在异质信念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 市场机制还不成熟, 市场监管也并未到位, 股票市场中以中小投资者为主, 投机氛围严重, 由于个人投资者在年龄经历、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 此外, 上市公司在信息传递方面也较为保守, 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程度也较高, 这导致我国股票市场有着较高的异质信念水平。另外, 我国在2010年实行融资融券制度之前, 股票市场也禁止卖空交易, 这就使得我国的股票市场成为异质信念研究良好的样本。近几年, 国内学者在异质信念方面的研究也收获颇丰。

已有研究还证实, 中国股市中的投资者异质信念是股市风险的重要成因。张维、张永杰 (2006) 推导出了一个基于异质信念的风险资产价格均衡模型, 并在此模型下从理论上证明了投资者意见分歧的程度能够影响公司特质风险与经营前景。赵健、石莹 (2007) 的研究在MEAN—VAR的框架下, 分析了异质信念对投资组合选择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异质信念水平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在利用我国股票市场数据进行实证后发现异质信念程度与股票价格波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同样的, 王凤荣、赵建 (2006) 利用机构投资者的悲观信念 (看空) 和乐观信念 (看多) 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衡量异质信念的代理变量, 然后与同期大盘指数做了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 结果发现在短期内, 资产价格是两个信念, 即看多和看空, 相互对抗和妥协的结果, 也证实了异质信念是造成股票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 陈国进、张贻军和王景 (2008) 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了异质信念和盈余惯性之间的关系, 发现盈余公告后续的长期收益随着投资者对年报信息意见分歧的增大而严格减小。陈国进、张贻军 (2009) 以Hong and Stein (2003) 的先验异质信念模型为基础, 运用固定效应的logit模型检验了我国股市个股暴跌和先验异质信念之间的关系, 发现先验异质信念程度越大, 个股发生暴跌的可能性就越大。邓雪春、郑振龙 (2012) 讨论了加入异质信念后公司特质风险对预期收益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投资者无法多样化投资的前提下, 加入异质信念和卖空限制的确会使得乐观的人才存在交易, 从而导致当前股价被高估, 未来实际收益率出现反转, 这一结论和Miller的观点一致。亦进一步证实了异质信念是导致中国股市风险特别是暴涨暴跌风险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韩立岩等 (2008) 则指出, 信息不对称风险是我国股市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结语

近年来, 异质信念已成为行为金融学方面炙手可热的前沿问题。国外学者围绕着其对资产定价、股市异象的解释、股市波动等方面的文献层出不穷。国内学者虽然已经开始关注此方面的问题, 但研究成果尚不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股票市场中小投资者多且多以投机为主, 近年来股市的暴涨暴跌已经可以看出中国股票市场的非理性, 这刚好为国内学者研究异质信念带来方便。因此, 本文对立足于中国证券市场特殊背景以异质信念为研究对象的国内学者有着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国进, 王景.异质信念与金融异象研究最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 2007 (9) .

[2]陈国进, 张贻军.异质信念, 卖空限制和我国股市暴跌现象研究[J].金融研究, 2009 (4) .

[3]张维, 张永杰.异质信念, 卖空限制与风险资产价格[J].管理科学学报, 2006 (9) .

[4]邓雪春, 郑振龙.基于异质信念的公司特质风险定价模型[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2 (2) .

[5]Miller E M.Risk, uncertainty and divergence of opinion[J].Journal of Finance, 1977, 32 (4) .

[6]Hong H, Stein J C.Disagreement and the stock market[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7, 21 (2) .

学前教育投资文献综述 篇8

关键词:全流通;投资银行;企业并购

进入2008年,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已接近尾声,它解决了我国股票市场长期以来的根本性制度缺陷,意味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投资银行是指经营所有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几乎还没有,发挥投资银行功能的是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即通常所称的“券商”。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包括兼并与收购两项,其业务范围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企业并购策划与财务顾问业务,即并购代理,是投资银行作为中介人的传统业务;另一类是并购自营业务,投资银行作为并购交易的主角“炒卖企业”。

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理论有成熟的一面,近100年来,关于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同时,该理论也处在发展中。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行为会因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样,经济环境的变化也要求投资银行企业并购理论不断发展。“全流通”是一个建立在股权分置基础上的概念,股权分置又是中国特有的制度安排,这样全流通时代投资银行的企业并购也就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研究课题。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这一全新的背景环境下,系统地梳理对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研究,为我国投行参与企业并购提供理论指导。

一、国外研究情况

企业并购在西方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投资银行在推动并购发展的同时,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核心,企业并购业务已经成为投资银行业的核心业务。因此,国外经济学界在投资银行与企业并购方面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上的资料。但由于全流通不是一个简单的状态描述变量,而是一个针对股权分置问题进行改革所产生的结果描述变量,股权分置的中国特色也赋予了全流通的中国特色,因此可以说,关于中国股市全流通时代的企业并购,国外的研究还基本上没有涉及到。

1、关于企业并购。史密斯(1968)曾用投资银行纪实材料很好地证明了公众公司规模愈大,经营愈多样化,其生产率波动就愈小,从而能够减少目标企业的资本成本。1976年,詹森和梅克林提出了代理理论,认为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内部机制可部分解决代理问题,并购则提供了解决代理问题的外部机制。委托一代理理论在解释并购动因中运用最为广泛。在新古典主义的学说中,效率理论认为公司购并活动能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增加社会福利。梅因和马里斯进一步揭示其内在机理,认为企业并购的存在可以对管理层产生一种无时不在的威胁。这种威胁可以约束管理层,进而产生对管理层的激励。“市场缺陷论”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对并购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市场中存在偏离纯粹市场竞争模式的现象,并购尤其是纵向并购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少企业交易成本。企业以内部组成替代市场的根本动因在于内化原本属于市场范畴的交易成本。这不仅揭示了并购的内在动因,而且也为说明企业扩张的最后边界提供了理论基础。Boehmer研究了欧洲上市公司并购情况,比较了欧洲各国上市公司并购中敌意并购的情况,阿伦(G.C.Alien)对近百年英国企业合并史的分析,指出兼并是有效企业借以成长的一部分过程,就某一方面而言,它补充了内部的增长,并且可以说是一种文明地改变失败企业倒闭命运的方法。世界各国企业发展历史也表明,企业并购是改变产业结构的成功之路。

2、关于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理论。科斯首先提出的交易费用理论,又称内部化理论,认为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和内部化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威廉姆森发展了科斯的研究,他分析了产生较高的市场交易费用和兼并的因素,并把它与环境因素结合起来解释市场机制的失灵,认为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是两个重要的人为因素。人的因素与不确定性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市场机制失灵,遂用内部组织机制代替市场协调,并可通过投资银行的专业设计更加有效地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杰弗里.C.胡克研究了投资银行在企业扩张中的角色,提出了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与收购方接触的主要策略。

金融中介理论学派结合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为主线分析了金融中介在传统业务中的作用。如,Benston和Smith(1976)的交易成本说、Allen和Santomero(1997)的参与成本说。他们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金融中介的作用,却局限于投资银行之外的机构所参与的传统业务。Henri Servaes和Marc Zenner(1996)假设投资银行参与并购能够为企业节约交易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降低合同成本。他们建立模型分析了决定企业是否选择投资银行参与的因素,但对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条件并没有说明。

二、国内研究情况

我国的企业并购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投资银行的企业并购业务则是90年代发展的新事物,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的市场化运作已逐步展开,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经济学者开始重视对我国投资银行如何在企业并购中发挥其特殊功能进行研究,也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

1、关于企业并购的理论。在并购的概念上,陈共、周升业等人(1996)指出,“并购的定义一般有最狭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并购包括公司法上的吸收和新设合并,以及为参与运营或取得对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购买股权或资产。”关于并购的动因,单吉敏、徐龙炳(2000)指出用效率解释购并动机在理论上发展最为成熟,它的基本推演过程是:效率差异→购并行为→提高个体利益→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效率。关于企业并购的作用,鞠颂东、王东等(2000)中指出,企业兼并重组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式。吕竺笙(2005)在对西方公司并购动力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理论,从并购动力的核心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这一研究视角出发,运用并购参与各方利益均衡分析,提出并购动力的利益相关者均衡是有效并购的推动力量的理论观点。

2、关于投资银行发展企业并购的文献。蔡则样、卞志村(1996)提出,“只有大力发展投资银行,利用投资银行的智力和信息的优势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更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兼并收购、股份制改造、产权转让和信息咨询。”鞠颂东、王东等(2000)中指出,中国投资银行全面参与企业并购,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战略转移的条件尚不成熟,还存在诸多障碍亟待解决。比如市场准入障碍,市场环境发育不充分,融资限制过多等等。岳意定(2001)认为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并购双方安排并购,确定并购的条件,帮助并购企业

融资,帮助被并购企业进行反并购。艾献军(2002)认为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效率主要体现在降低交易费用、降低兼并的谈判成本、提高市场预期效应和社会效率、实现自身作为资本市场中介作用的价值等方面。游达明,周伟(2002)指出以企业并购为核心内容的企业重组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途径。魏来(2006)分析了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具体作用,指出我国投资银行业在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和约束,并针对上述不足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董小君(2007)从交易费用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投资银行是如何节约并购的交易成本以及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条件,认为只有当投资银行中介交易的效益大干投资银行中介交易费用时,投资银行中介交易才是合理的、经济的。并且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投资银行未来发展的道路。

另外,众多经济学者一致认为,中国大部分投资银行只是部分模拟了并购经纪人的功能,业务不够规范,远不能满足企业对财务顺问的需要,因此,投资银行急需从战略经营的高度去开拓并购业务。

3、在对策方面的研究文献,主要有研究政府在并购中角色定位的文献。严武等(2000)指出,“为了提高并购效率,必须实现政府职能的转换,政府的作用应侧重为并购重组市场机制的培育者,其职能应集中于引导、规范、监督、服务等方面”。在如何拓宽券商融资渠道方面,张瑞祥(1999)认为应适度放宽企业和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融资限制。如允许金融机构为股权并购提供贷款;放松企业债券的利率管制;允许大的投资银行进入资金市场或通过股票上市、增资扩股、发行债券等方式融通资金。

4、在全流通的新背景下,国内学者对企业并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全流通时代企业并购活动的新特点,包括:(1)并购动因的转变,以产业整合为目的的战略性并购将不断增加,逐步取代过去过多关注短期财务利益的财务性并购。(2)并购主体多元化,从理论上讲,任何法人、个人都可以成为收购人。(3)并购方式多样化。一般意义上的协议收购将不复存在,要约收购则从强制性要约转向主动性要约,定向增发将成为将来一段时期重要的上市公司收购方式。(4)外资并购发展更为迅猛。许多财务稳健、业务发展前景良好的优质上市公司,将受到外国投资者的青睐。(5)反收购手法及限制的变革。随着并购战略的展开,反收购的对抗手段也趋于多样化,以章程设定反收购条款、白衣骑士战略、毒丸战术等将屡见不鲜,并购与反并购所使用的金融工具也将不断丰富。

上一篇:屠宰厂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微量注射泵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