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案件案卷制作(共6篇)
行政处罚案件案卷制作 篇1
工商系统行政处罚案件案卷装订规范
规范的主要依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一、封面
1、案件名称:当事人名称全称+违法行为表述+案;
2、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按下达的处罚决定书字号填写;
3、办案单位:填写办案机构名称全称;
4、归档时间:本案所有应该入卷材料齐全,装订完毕时间;
5、归档号:一般情况下,填写处罚决定书序号[或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工商局统一填写]。
二、正卷隔页
A4纸竖式居中“正卷”二字。
三、正卷材料
1、正卷目录表;
2、立案审批表;
3、行政处罚决定书[正稿];
4、对当事人制发的其他法律文书:A、实施强制措施通知书[含财物清单];B、询问通知书;C、解除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D、先行处理物品通知书;E、分期缴纳罚款通知书;F、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G、行政处罚告知书;
5、送达回证:上述文书中,没有设置一体式送达回证的文书送达所填写的送达回证[送达处罚决定书、检验报告等]。
6、听证笔录;
7、证据材料:A、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询问笔录及其提供的与案情相关的陈述材料;B、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法人单位证书、前置审批证书,个人:公民身份证明、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等];C、证据复制(提取)单[涉案行为或物品相关的进货单、销售记录、台帐、财务记录、图片等];D证人证言材料[含证人身份材料];E鉴定结论[含抽样取证记录];F现场笔录和现场检查图片材料;G巡查笔录;H、责令改正通知书;I、催办通知书。[G、H、I作为证据则放于此]
8、财物处理单据:A、罚没款收据;B、物品处理记录[含销毁记录和图片]。
9、其他材料:A、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B、案件移送通知书;C、领取查封扣留财物收据;D、委托鉴定书;E、当事人提交的报告[分期缴纳罚款的报告、要求从轻处罚的报告等];F、案件回访表。
四、副卷隔页
A4纸竖式居中“副卷”二字。
五、副卷材料
1、副卷目录表;
2、案件来源登记表[有案源实时报告登记表的附后];
3、投诉、申诉、举报等案件来源材料;
4、指定管辖通知书;
5、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
6、案件调查终结报告;
7、行政处罚建议书;
8、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实施强制措施审批];
9、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涉嫌犯罪移送审批];
10、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强制措施延期审批];
11、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解除强制审批];
12、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处罚建议审批];
13、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延期结案审批];
14、行政处罚决定书草拟稿;
15、行政处罚决定审批表;
16、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分期或者延期缴纳罚款审批、物品处理审批];
17、案件核审表;
18、案件集体讨论记录;
19、听证报告
20、检查建议书
21、协助调查函
22、其他有关材料
23、行政处理告知记录
五、页码编写
1、正副卷序号分别从1开始;正副卷页号相连;
2、文书正反面有文字的反面应该编写页码,反面无文字的不编号;
3、正副卷隔页纸不编号。
六、其
他
1、所有身份证明材料附于其提供的证言或者书证之后;
2、案卷应胶装或者线装成册,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修改、增加、抽取;
3、执法人员[办案人员]执法证复印件可装入正卷其他材料;
4、案卷可以根据案件的情况分正卷、副卷,也可一案一卷,分正副卷则不须用隔页,但在卷宗封面标明正卷或副卷字样。
行政处罚案件案卷制作 篇2
关键词:酒后驾车,行政处罚,刑事处罚,衔接
一、酒后驾车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脱节
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标准,任何人的行为只要超出了法律所设定的界限,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依其性质可以分为公法上的责任和私法上的责任。而行政处罚和刑罚是实现公法责任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刑罚是刑事责任的主要实现形式, 是基于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对行为人施加的惩罚, 其目的是惩治和预防犯罪;行政处罚是行政责任的实现形式, 是基于行为人对行政管理秩序的违反而施加的行政强制措施, 其目的在于保障行政管理目的的顺畅实现。对犯罪者施加刑罚的权力专属于法院,因此其性质属于司法权,而对违法者施加行政处罚的权力是属于行政机关的,其性质为行政权。刑罚与行政处罚的目的与性质的不同也使得两者的严厉程度不尽相同。刑罚主要是为打击犯罪而设,因此必须是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包括对人的财产、资格、自由甚至是生命的剥夺。而相较而言,行政处罚所要规制的行政违法行为无论是性质还是严重程度都不能和犯罪相提并论,所以其严厉程度也逊于刑罚,只是对人的短期自由、财产和一般的资质的剥夺。可见,刑法和行政处罚的关系诚如有学者所言“刑罚与行政处罚是适用前提和运作机理各不相同的两种强制措施”, 但是我们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就共同作为公法责任的实现形式这一点而言, 二者必须要有机衔接, 否则就会造成行为、责任性质认定的混淆和公法调节机制的失效。而两者的衔接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适用范围,二是处罚措施以及严厉程度。
目前我国关于酒后驾车行为的行政处罚和刑罚主要规定在《交通道路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中。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的处罚规定:对饮酒驾车的, 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对醉酒驾车的,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1年内因醉酒驾车被处罚两次以上的,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我国刑法没有把酒后驾车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针对因酒后驾车行为而引起的刑事犯罪,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以其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可以将其涵盖,处以刑罚。
从上述法律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针对酒后驾车行为,行政法和刑法都可以对其做出处罚。但冷冰冰的现实却是目前我国因酒驾行为引起的事故率居高不下,相关法律的适用争议不断,甚至出现同罪异罚的现象。可以说我国的法律规制对于酒后驾车没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究其缘由,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相关立法没能处理好行政处罚和刑罚的关系,对于酒后驾车行为的行政法处罚和刑罚处罚是脱节的。这种脱节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于适用范围和处罚两个方面。
(一)适用范围的脱节
行政处罚是对行政不法的制裁,而刑罚处罚是对犯罪的制裁。正确确立二者的适用范围是处理好行政处罚与刑罚衔接的关键,而我国立法针对酒后驾车行为的行政处罚和刑罚的脱节,首先便是体现在两者的适用范围的划分上。
行政不法与犯罪究竟如何区分,在刑法理论上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关于此问题理论界主要存在量的差异理论、质的差异理论、质量的差异理论三种观点。笔者认为以上三种理论相较,质量差异说似更加完整,犯罪是与行政不法在行为的质和量上都存在着不同的行为。但两者适用范围的区分从根本上说是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为基准的,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立法者自当将其规定为犯罪处以刑罚,否则则按一般的行政违法予以行政处罚。而究竟哪些行为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笔者认为这与当时的刑事政策紧密相连。
而我国对于酒后驾车行为是由《交通道路安全法》统一作出规定的,刑法并没有将酒驾行为列为犯罪,只有具有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情形,并造成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可以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此外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也可以涵盖酒后驾车行为,但前提依然是有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后果。由此笔者认为我国行政法和刑法对于酒后驾车行为的规制范围是脱节的,刑法的介入过于滞后。一般的酒后驾车行为由行政法进行处罚并无不当,但针对醉酒驾车行为笔者认为无论从人身危险性还是社会危害性都足以归入刑法处罚,综观其它工业发达、交通事故高发的国家也莫不是如此,比如英国《1991年道路交通法》第3A、《加拿大刑事法典》第253条规定的无能驾驶罪等。行政处罚和刑法在适用范围上没能很好的衔接,这使得酒后驾车行为造成危害后果的由刑罚进行严厉处罚,而未造成后果的则仅仅由轻微的行政法处罚处理了事,差异巨大,不能起到遏制酒后驾车的作用。
(二)处罚措施的脱节
行政处罚与刑罚两者性质的不同使得行政处罚比较缓和,大多限定在财物的剥夺。而刑罚相比较而言要严厉的很多,不仅包括财物剥夺的罚金,而且还涉及剥夺自由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是剥夺生命的死刑。但是两者在处罚的刑种以及轻重程度上应该协调一致,保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酒后驾车的相关规定在处罚上是脱节的。首先在处罚的种类上,《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酒后驾车的行政处罚措施包括财物剥夺的罚金、剥夺自由的拘留以及剥夺驾车资格的吊销驾驶执照。而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的刑罚只包括剥夺自由的有期徒刑,以其它危险方法公共安全罪包括有期、无期徒刑以及死刑。刑罚处罚没有规定罚金以及剥夺驾车资格的处罚,两者在处罚的适用种类上没有能够衔接起来,内容相近似的罚款和罚金刑与人身自由罚与自由刑的衔接没能体现。其次处罚的轻重程度上,纵观世界各国的立法,我国对于酒后驾车的行政处罚的力度是过轻的,对于酒后驾车者来说,即使被抓住其所须付出的成本也是很低的,这使得他们往往有恃无恐,立法没能很好的起到抑制违法的作用。而对于酒后驾车造成事故者来说,将要受到的刑罚却是非常严厉的。如被定为交通肇事罪,将面临牢狱之灾,而如果被认定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其甚至有可能直面死刑。行政处罚与刑罚在轻重上是严重不均的,两者没能很好的配合共同发挥遏制酒驾行为的作用。这容易造成司法不公,出现同种行为不同处罚的情况。
此外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在某些情况下应该相互转化。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只要其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的严重成度立法者就应将其规定为犯罪,予以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处罚应是其它法律制裁包括行政处罚的后盾。而我国对于酒后驾车行为则缺少这种犯罪转化。
二、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脱节的弊端分析
我们在了解了对于酒后驾车行为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脱节的具体表现之后,其所带来的危害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首先,两种处罚方式的脱节使得酒后驾车案件的发案率居高不下。在我国,对于酒后驾车案件,如果不存在肇事的后果,那么酒驾者仅仅会受到一般的行政处罚,而这种处罚相对是比较轻微的,对于行为者难以达到警示、规制的效果。而且对于酒后驾车的查处存在一个抓获概率的问题,轻微的处罚加重了一些违法者的侥幸心理。行政处罚的成本较低,而本应作为其后盾的刑事处罚的介入却很滞后,如果没有产生严重后果,刑法不会对酒驾行为进行规制,这使得本应起到抑制作用的行政处罚没能实现规制效果。其次,两者的脱节使得对于酒驾行为的处罚存在中间地带,产生法律漏洞。两种处罚的断裂必然使得一些处于两者之间的行为难以归类,比如对于多次因酒后驾车被处以行政处罚,却没有发生较大事故的酒驾行为,我们只能对其适用轻微的行政处罚。但是事实上其社会危险性与人身危害性并不比肇事行为小,在现实的立法层面对它的归类处罚是不适当的。
除了上述两个方面,两者的脱节还会造成同种行为不同处罚的尴尬情形。对于危害性相当的两个酒驾行为,仅仅因为发生严重危害结果与否,面临的处罚却有着很大的区别。如上文所述,如果没有发生严重后果,则仅对肇事者处以轻微的行政处罚,但是如果一旦出现了酒后驾车肇事的后果,那么肇事者将直接面对严峻刑事处罚,轻者被定为交通肇事罪将被判处有期徒刑,重者将被以“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定罪量刑,最高甚至可能被判处死刑。而事实上,肇事者在行为层面和上述没有肇事案件的行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同时也存在着一个“不教而诛”的问题,国家在没有肇事的情况下不作为,而一旦肇事就被判重刑,这是不人道的,是国家的失职。同时,这也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相悖,对于行为者本身是不公平的,也不能很好的保障公共安全。此外,“法律将容忍一种实际困难, 而不能容忍不一致性和逻辑上的谬误。”立法上的不协调将会带来执法上的严重问题,最终将极大地损害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而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脱节会造成如此多的严重后果,因此在看到问题的同时能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则更显得重要。
三、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衔接机制的建构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酒后驾车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目前没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因此带来很多弊端。笔者在下文中将对建构完善的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机制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一)适用范围的重新确立
目前我国对于酒后驾车行为是主要由行政法做出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普通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行为都做出了处罚规定。而在现行刑法典的设置中,只有第133条交通肇事罪中包含了“酒驾”肇事的一部分行为,第115条以其它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也能包含“酒驾”肇事的一些情况,但是此两条皆为结果犯,单纯的普通酒后驾车行为和醉酒行为并不为刑罚所涵盖。要对酒后驾车行为的行政处罚和刑罚的进行衔接,必须对两者适用范围的界分做出变更。
笔者认为普通的酒后驾车行为依然可以保持现状,由行政法做出规制(但其处罚力度必须加强,下文将详述),但是醉酒驾车行为应该入刑,处以刑罚。这也就涉及到醉酒驾车行为犯罪化的问题。众所周知,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使得我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对某一行为施以刑法,这就必然需要确定一个分界点,用以决定犯罪化的合理范围。针对犯罪化的的界限,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观点,主要的观点有以下两种。
我国学者陈兴良教授认为:“国家刑事制裁的界限应该以两个原则来确定:其一,危害行为必须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危害性。其二,作为危害行为的反应,刑罚应当具有无可避免性。”而张明楷教授则把犯罪化的标准列为了五点:(1)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且绝大多数人不能容忍;(2)没有其他制裁力量可以替代刑法;(3)运用刑罚处罚这种行为,不会导致禁止对社会有利的行为,不会使公民的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4)对这种行为在刑法上能够进行客观的认定和公平处理;(5)运用刑法处罚这种行为符合刑事责任的目的,即具有预防或抑制该行为的效果。针对这两种观点,笔者较为赞同第二种,其比较全面的概括了应予以犯罪化的行为的特征,但是笔者认为第四点似可以去掉。而第一种观点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社会危害性”的评价主体,由谁来评判某一行为“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通过比照以上犯罪化的标准,我们可以看出,醉酒驾车行为已足以被犯罪化。醉酒驾车的严重危害性以被一个个惊天大案所证明,人们对于醉酒驾车已是愤慨至极。把醉酒驾车犯罪化,只会对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更不会限制公民的自由。此外行政处罚对于醉酒驾车预防的无力已被现实所印证,相信只有通过严厉的刑罚才能让酒司机真正从醉酒中“醒来”。醉酒驾车犯罪化完全符合标准,理应由刑法来规制,而且世界上其它国家的立法经验也足以佐证醉驾犯罪化的合理性。此外,现行刑法第十八条第四款:“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的。”的规定也为醉驾行为入刑提供了法律依据。
醉酒驾车的犯罪化问题落实在刑法典上,根据国外的经验,可设立酒后驾驶罪和危险驾驶罪两个罪名。笔者建议增设危险驾驶罪,这样不仅可以包含醉酒驾车行为,而且还可以对同样危害性的飙车、吸毒驾车等危险驾车行为做出规制。除此以外,针对笔者在第二部分所论及的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在某些情况下应该相互转化的问题,笔者建议将五年之内因为饮酒驾车被行政处罚两次以上者又饮酒驾车的作为犯罪处理,以危险驾驶罪惩处。这样处理, 既可以满足加大对饮酒驾车行为的处罚力度的客观需要, 也可以防止行政处罚措施与刑事处罚措施衔接性的断裂, 有利于增强法律体系的协调性和严密性, 还可以通过对屡犯不改者的刑事处罚维护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威信, 充分发挥刑法作为保障法应当具有的功能。
(二)处罚措施体系的建构
为了改进我国针对酒后驾车行为行政处罚过于宽纵,刑罚适用模糊且过于严厉的现状,笔者的建议应做如下修改:
第一、加重对于普通酒后驾车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 并实现处罚的常态化。
我国行政法对于酒后驾车行为的处罚力度是过轻的,这可见之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的处罚规定,这就使得将导致酒后驾车行为的违法成本偏低,不足以合理干预驾车者。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加重对于酒后驾车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其措施之一即为把醉酒驾车行为入刑,上文中已做详述,在此不再赘述。而对于饮酒驾车行为笔者认为可以继续保留在行政处罚范围之内,但应加重其处罚力度,可以考虑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原对于醉酒驾车行为的处罚措施。此外,我国实践中惯常使用的“运动式”、“突击式”执法模式,对于酒后驾车行为采取集中治理的严打模式,这虽然可以在一定阶段内减少酒驾行为,但并不是治本良方,这会强化酒后驾车者的侥幸心理,不利于有效引导驾车者的交通行为。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将治理酒驾行为常态化,比如在夏季、过年、节假日等饮酒的高峰期,应该在这种阶段每年进行集中治理,以减少酒驾的发生。
第二、完善现有刑法相关罪名的法定刑。
我国目前刑法对于酒后驾车行为现有的处罚措施,笔者认为应该首先应将目前交通肇事罪中的情节规定的更加明确具体;并严格按照最高院关于酒后驾车案件适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统一标准,使得刑法对于酒后驾车行为的适用更加明确,和行政处罚相呼应。此外,很多的国家对于酒后驾车、醉酒驾车都有财产处罚和相驾车资格限制的规定,而我国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没有相关的设置, 不利于预防犯罪人再犯。我国的刑罚种类中的财产刑规定了罚金刑,但是我国刑法中的资格刑仅规定了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和驱逐出境两种,笔者认为这对于很多的犯罪行为缺乏针对性,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新的剥夺资格刑,比如针对酒驾类犯罪的剥夺驾驶资格刑。因此, 笔者认为,为了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照应, 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案件, 可增加暂扣适当期限的机动车驾驶证, 并处适当罚金的刑罚,在具体立法时剥夺驾驶资格的行政处罚和刑罚以及罚款与罚金刑应该轻重衔接。
第三、醉酒驾车入刑,合理设置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
在前文中,笔者已经论述了醉酒驾车行为入刑,增设危险驾驶罪,以完成行政处罚与刑罚在适用范围上的衔接。除此以外,还应该合理的配置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以使得处罚措施上能够轻重衔接。借鉴《加拿大刑事法典》第249条的规定,笔者建议应当分为没有造成交通事故的,危险驾驶造成交通事故的以及致人死亡情节特别严重三个量刑档次处以有期徒刑。为了和交通肇事罪衔接起来,造成事故的以及情节特别严重的法定处罚应当高于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罚。此外,根据域外经验,以及为了和行政处罚以及交通肇事罪衔接起来,也应为危险驾驶罪配置罚金刑和相关的资格刑,对于犯危险驾驶罪的除了判处徒刑外,应对其处以罚金并暂扣驾驶执照;情节严重的,可以对其终身禁止其驾车并以一定的罚金。
最后,笔者特别想强调的是,虽然以上的论述力主加重对于我国酒后驾车行为的处罚力度,但并非主张用重刑来规制酒驾行为。笔者认为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抑制,重在避免立法上的空白以及使犯罪行为能够得及时、恰当的处理,而不是施行严刑酷罚。上述对酒后驾车行为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机制重新构建的建议,目的正是为了弥补目前我国对于酒驾存在的一些立法空白,使得酒后驾车行为及时得到轻重相适宜的惩处,借以发挥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合力,彻底的根治酒后驾车犯罪屡禁不止的痼疾,为“酒司机”们开一剂醒酒良方。
参考文献
[1]徐启明.论刑罚和行政处罚的关系与发展[J].西部法学评论, 2009 (4) :52
[2]陈兴良.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关系[J].中国法学, 1992 (4) :25-32
[3]林山田.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M].台北:台北三民书局, 1981:110-121
[4]谢望原.英国刑事制定法精要 (1351—1997) [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315-323
[5]陈兴良.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关系[J].中国法学, 1992 (4) :27
[6]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235
[7]陈兴良.刑法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7
[8]张明楷.论刑法的谦抑性[J].商法研究, 1995 (4) :24
行政处罚案件案卷制作 篇3
关键词消防;行政处罚;调查笔录
中图分类号 D63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1-0080-01
制作消防行政处罚调查笔录是消防监督部门查办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案件取证的重要手段,是实施消防行政处罚重要程序之一,是消防监督人员依法向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的单位(个人)、见证人、知情人、受害人等调查核实问题,询问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情节所做的文字记录。调查笔录制作的好坏,不仅影响办案效率,而且关系到办案质量。笔者通过日常消防监督工作实践认为,制作消防行政处罚调查笔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调查询问前的准备工作
1.1 熟悉案件情况,询问目的明确
制作调查笔录是在消防监督检查或者火灾原因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询问人与记录人如果没有参加前期的监督检查或者调查工作,询问人与记录人应认真细致地阅读案件的相关材料,如:单位或场所的档案;建筑设计防火审核、验收档案、日常消防监督业务档案以及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等等,明白当事人在案件中所处的地位及所起的证明作用。询问人与记录人即使参加了前期的检查或调查工作,对案情比较了解,也应当对案件和当事人有一个全面熟悉和梳理的过程,搞清楚询问的目的,以便有目的、有重点地提问和记录。
1.2 询问条理清晰,列出调查提纲
在调查的过程中,针对当事人反映的问题多、情况复杂的情况,要视情况拟定调查提纲,确定出调查的范围、内容、询问方式和方法。提纲要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力争询问一次成功。如果准备不足,就不要仓促上阵,草率从事,更不能对同一问题向被调查人多次询问,避免重复发问引起被调查人反感,造成调查工作不能深入进行。
2 询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 把握调查询问技巧
调查询问的范围十分广泛,其对象有些是违法当事人,有些是知情者、见证人,他们都抱着不同的态度面对调查人员,有些违法者为逃避法律制裁,对于违法行为避而不谈,见证人、知情者因为与违法者有特殊关系而不愿谈,他们或是大事化小,或是避重就轻,给调查取证造成很大困难。所以询问时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询问时目的必须明确清楚,不能含糊,大脑里要形成清晰的线索,使询问对象没有后退理由;第二,当回答的问题含糊不清、答非所问时,必须做到牢记在心,然后再进行下一个问题,所有的问题都问完后,再重复被询问人回答不清的问题,这个问题往往是其想尽力回避的问题,趁其在思想麻痹时再问可能会找到突破口;第三,如果被询问人提供的情况前后矛盾或含糊不清时,要交代政策,解除他们的顾虑,不能急躁,掌握火候,婉转地纠正到调查情节内容上来;第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禁逼供笔录。在调查的过程中切忌先入为主或按照自己的想法提供证明材料,更不能引导、暗示陈述方向。对于询问所取得的证言,要认真分析,综合评断,在这些证言中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故意编造的,所以要坚持客观的态度。第五,询问人要照顾笔录人的记录速度。对当事人陈述的内容和案件的关键问题,可以适当归纳或重复提示,笔录人要集中精力,快速记录,跟上询问的进度。询问结束后,询问人可以和被询问人谈一些题外话,给笔录人留一点校阅的时间,笔录人要抓紧时间校阅。
2.2 精力高度集中,记录完整准确
制作询问笔录是一项十分紧张的工作,记录人员往往不能够赶上问答双方的语言交流速度。因此,记录人员要注意力集中,头脑清醒,反应敏捷,听准问答原话。同时,记录人员应当有一定的语言文字水平,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询问笔录在行文上要语句通顺,字迹清晰,防止出现错别字和用词不当的错误,更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语句。对于记录中涉及到的隐语行话、人名、地名、俗称等要一一问明记清,有的还要适当加以说明,以免发生歧义。若接受询问者说得不清楚必须马上追问,特别是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情节要一一落实,笔录用语必须平实、简练,不能丝毫的夸张,不能用形容词,从而做到准确、完整、清楚。
询问笔录要求尽可能详尽,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机械地逐字逐句记录问答双方所说的一切,事实上也不可能、不必要。因此,记录时既要力求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做到繁简适度,主次分明。
在询问过程中,有些谈话者的速度较快,为节省记录时间,记录人要掌握省略的技巧,如:建筑设计防火审核可以缩写成“建审”,室内装饰装修可以用“装修”等,笔录的数字可写成阿拉伯数字。有些字一时写不出来,可空个格,事后再补上。熟悉的地名、人名等可以只写名字的第一个字或简称,如吉林省写成“吉”等等。调查笔录要用标准字,不能用生僻字,更不能用方言土语,以防止用字不准,影响案件的定性处理。
3 调查询问笔录的制作要求
询问笔录属于陈述型文书,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在制作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点:
3.1 注明基本情况
笔录中的第一部分内容即文书的“首部”,是指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如:询问的时间、地点、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文化程度、文书中告知程序等。首部无论从信息化管理要求,还是从消防监督执法的客观要求方面均应做到内容填写详实、清楚。
3.2 法律手续完备
制作笔录应当与询问活动同步进行,一般不能采取事后追记、补记得办法制作。询问结束时,应将笔录交被询问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如果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应允许被询问人员提出补充或更正,办案人员应当要求被询问人员在笔录所有涂改处按捺指印。被询问人员确认笔录没有错误后,应当在末页注明:“以上笔录我看过(或已向我宣读过),和我说的相符”,此注明与笔录的记录文字之间不能留有空白,并在笔录上除最后一页外的每一页右下角处签名或按捺指印。拒绝签名或者按捺指印的,询问人员应当在笔录上注明,同时在笔录上签名。
3.3便于长期保存
制作调查笔录,必须用公安部规定格式的询问笔录专用纸。书写应当用钢笔或其他能够长期保存字迹的书写工具。
参考文献
[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06.8.24.
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内容 篇4
一、实施行政处罚符合法定权限
1.在行政执法机关职权范围内实施处罚;
2.处罚种类合法;
3.处罚幅度适当;
4.对同一种类的违法行为定性、适用法律和处理公平、公正。
二、实施行政处罚程序合法
1.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执法,执法时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2.应当采取强制措施的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其条件和期限合法;
3.检验、鉴定等结果告知相对人,并听取意见;
4.行政处罚之前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理由和依据,并有准确记载;
5.行政处罚时,有当事人行使陈述、申辩权利情况的记载;
6.符合听证条件的案件,听证程序合法,严格遵守相关期限规定;
7.告知文书中行政机关的名称及印章准确;
8.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文书在法定期间内送达。
三、行政许可听证符合规范
1.符合听证范围的案件,作出处罚决定前,有准确告知当事人听证权利的告知文书;
2.有因当事人放弃听证权利而未举行听证的文字记载;
3.听证通知书的内容包括听证时间、地点、主持人、告 知当事人申请回避权,行政机关名称及印章和通知时间等;
4.听证笔录制作规范。包括听证时间、地点、内容、主持人签名、记录人签名、当事人或代理人签名等;
5.听证意见书内容规范。包括听证报告应当载明听证的时间、地点、参加人、记录人、主持人,当事人与调查人员对违法事实、证据和处罚建议的质证、辩论记录,主持人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违法事实认定
1.违法主体认定清楚、准确,卷内有违法主体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
2.违法时间、地点、行为清楚,证据充分,违法行为定性准确;
3.抽样取证、先行登记保存等文书材料中记录的时间、物品名称、数量、基数等内容准确合法;
4.违法经营金额、货值金额、违法所得等认定或者计算准确。
五、适用法律正确
1.违法事实的认定与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性行为一致。
2.适用法律法规规章用全称;
3.适用法律条款全面完整,条、款、项准确;
4.符合新法优于旧法、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殊法优于普通法等法律适用原则。
六、案件执行
1.全面执行行政处罚决定;
2.逾期未履行的案件在法定期限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无擅自减免、变更、停止执行情况。
七、案卷管理
1.装订规范,卷内目录不混乱,有逻辑性,一案一卷;
2.案由书写规范、准确。案卷材料签名完整、齐全;
北京市行政处罚案卷标准 篇5
总 则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市各级行政机关(包括经合法授权或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组织)按照法定一般程序实施行政处罚的案卷。
2.标准依据。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定。
3.术语
3.1 本标准所称处罚主体是指依法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实施行政处罚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3.2 本标准所称被处罚主体是指作出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并受到行政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3.3本标准所称行政机关负责人是指行政机关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管负责人;行政机关所属执法机构的负责人和受委托组织的负责人,也可视为“行政机关负责人”,但应在行政机关内部执法程序或者执法委托书中明确规定。
3.4本标准所称当事人基本情况: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当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单位、住址等;当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等。
3.5本标准所称基本标准是指反映行政处罚案卷基本要素的标准。包括主体资格、事实证据、适用法律和程序规则等。
3.6本标准所称一般标准是指反映行政处罚案卷中各种法律文书制作和使用规范的一般要求的标准。
3.7本标准所称技术处理是指在案卷文书涂改处按压指印或者加盖印章等。
基本标准
4.主体资格 4.1 处罚主体:
4.1.1 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具有法定资格。
4.1.2 实施行政处罚符合法定权限。4.1.3 印章使用符合法律规定。4.2 被处罚主体:
4.2.1 被处罚主体确认清楚。
4.2.2 被处罚主体是依法能够独立行使权利、承担法律责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2.3 被处罚主体是违法行为的当事人。5.事实证据
5.1 作出行政处罚所认定的违法事实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
5.2 法律文书能够准确记载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情节、程度和后果。
5.3 卷内证据应当具备合法性和有效性。
5.4 卷内证据能够证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程度和危害后果。
6.适用法律
6.1认定违法事实和实施行政处罚的依据是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
6.2 认定违法事实和实施行政处罚引用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及其条、款、项、目准确无误。6.3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符合法定要求。
7.程序规则
7.1 实施行政处罚按照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的步骤进行。
7.2 实施行政处罚符合法定程序和规则。
7.3 履行行政处罚程序的每一环节有相应法律文书记载,并符合法定形式要件。
7.4行政机关在适用行政处罚程序时,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适当简化文书和工作环节。
一般标准
8.立案。主要文书:立案审批表
立案审批表应当记载初步掌握的案件当事人和案件情况,并准确记载案件来源、承办意见、审批意见、审批时间等。
9.调查取证。主要文书有调查笔录、取证文书、鉴定结论或相关说明、听证文书、调查终结报告等。
9.1 调查笔录。包括:询问笔录、检查(勘验)笔录等。9.1.1 询问笔录。应当准确记载询问起止的时间和地点、询问人和记录人签名、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询问内容、被询问人对笔录的意见及签名或盖章。
9.1.2 检查(勘验)笔录。应当准确记载检查(勘验)时间和地点、被检查人的基本情况、检查(勘验)的内容、检查人员签名、被检查人对笔录的意见及签名或者盖章。
9.2 抽样取证文书。包括取证审批文书、取证通知书、物品清单、物品处理通知书。
9.2.1取证审批文书。应当准确记载案件调查的基本情况、需要取证的理由、取证内容、承办人意见、负责人审批意见及其申请和批准时间。
9.2.2取证通知书。应当准确记载当事人名称(姓名),取证事由、时间和地点,行政机关印章。
9.2.3物品清单。应当准确记载物品的数量、品级、名称、规格、型号、形态,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两名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9.2.4物品处理通知书。应当准确记载当事人的名称(姓名)、物品处理意见、执法人员、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行政机关印章和通知时间。
9.3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文书。包括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审批文书、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物品清单、物品处理通知书。(文书内容同本标准9.2所列各项)
9.4相关证明文书。包括鉴定结论、相关说明和授权委托书。
9.4.1鉴定结论或者相关说明。应当准确记载鉴定或者说明的单位或者个人名称、申请鉴定或者说明的时间及事由、明确的结论性意见;鉴定或者说明部门的印章和鉴定时间。
9.4.2授权委托书。应当注明受托人姓名,授权委托的内容和时间,授权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
9.5 听证文书。包括听证告知书、听证通知书、听证公告、听证记录、听证报告等。
9.5.1 听证告知书。应当准确记载当事人名称、违法事实、认定依据、拟作出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当事人依法享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法定期限、行政机关的名称、地址、印章及其告知时间。
9.5.2 听证通知书。应当准确记载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听证主持人的姓名、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听证和有要求听证主持人回避的权利、行政机关印章及其通知时间。
9.5.3 听证公告。应当准确记载听证事由、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行政机关印章及其公告时间。
9.5.4 听证笔录。应当准确记载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听证主持人、记录人、当事人、代理人、案件调查人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电话、住址等基本情况;案件调查人的案情简介;当事人对案件涉及的事实、证据和依据进行陈述申辩的内容;当事人签名。
9.5.5听证报告。应当准确记载案件来源和案件调查认定的基本情况;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情况;当事人针对行政机关认定的违法事实、情节、适用法律等陈述和申辩的理由和证据,以及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的要求;主持人的意见和建议。
9.6调查终结报告(可与案件处理呈批文书合并使用,报告主要内容同本标准10.1)
10.审查决定。主要文书有:案件处理呈批文书、案件集体讨论记录、行政处罚决定书等。10.1 案件处理呈批文书。应当准确记载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调查确认的违法事实、情节、后果;认定和处罚的依据;承办人意见和签名;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批意见、签名和审批时间。
10.2 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记录。应当准确记载集体讨论的时间、地点;主持人、出席人员、列席人员、记录人员的姓名及其职务;案情简介;会议作出的结论性意见。
10.3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准确记载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违法事实和证据;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名称及其条、款、项、目;实施行政处罚的依据及其种类;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及其期限;当事人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做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印章。
11.送达执行。主要文书有:送达文书、执行文书。
11.1 送达文书。应当准确记载送达文书的名称、文号;受送达人的名称(姓名);送达的时间、地点和送达方式;行政机关印章、送达人签名、收件人签名及其签收时间。11.2 执行文书。
11.2.1 行政处罚全部履行的,应当具有相应的凭证。如行政处罚缴款书、违法物品监销单等,此类文书应当按照财政部门的统一要求填制。
11.2.2 行政处罚部分履行的,应当具有相应的审批文书。如延期、分期缴纳罚款审批文书或者无法继续履行的说明等,此类文书应当准确记载当事人的名称(姓名)和违法事实;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名称;承办人关于延期、分期或者无法继续履行的理由和签名;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批意见、签名以及审批时间。
11.2.3 行政处罚逾期不履行的,应当具有加处罚款的文书;查封、扣押、冻结文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文书等。
11.2.3.1 加处罚款文书。应当在卷中附存加处罚款的行政处罚缴款书或者银行代收凭证。
11.2.3.2 查封、扣押、冻结文书。包括审批文书、通知书、物品清单、物品处理通知书等(文书内容同本标准9.2所列各项)。
11.2.3.3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文书。按照法院统一要求填制。
12.结案。主要文书是结案审批文书。
12.1 结案审批文书。应当准确记载当事人名称(姓名)和违法事实;行政机关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内容和时间;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结果;承办人申请结案的意见、签名及其时间;行政机关负责人同意结案的意见、签名及其时间。
13.案件移送文书。应当准确记载当事人基本情况;案件移送理由、移送内容;移送机关名称、印章以及移送时间等。14.立卷归档。应当符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14.1 行政处罚案件原则上实行一案一卷,一卷一号。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可以实行一案多卷,即正卷和副卷。案卷使用档案部门统一印制的封皮。
14.2 文书填制。卷内文书使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签字笔或者毛笔书写,字迹清晰,页面整洁。涂改处应当进行技术处理,空白处应当做划线标注。
14.3 证据保存。不能随文书装订立卷的证据,应放入证据袋中,随卷归档,并在证据袋上注明证据的名称、数量、拍摄时间、地点等内容;不能随文书立卷装订的录音、录像或实物证据,需在备考表中注明录制的内容、数量、时间、地点、责任人及其存放地点等内容。
14.4 文书装订顺序。卷内文书可选择下列两种顺序排列:第一种顺序是行政处罚决定书和送达回证在前,其余文书按照办案时间顺序排列;第二种顺序是行政处罚决定书和送达回证在前,其余文书按照法律文书、证据文书、其他文书设置分类按序排列。
14.5 卷内文书页码。采用阿拉伯数字逐页编写页码,正页在右上角、反页在左上角。
14.6 破损文书应修补或者复制。文书过小的应衬纸粘贴,文书过大的应折叠整齐。
14.7 案卷封皮、卷内目录和备考表填写规范。案卷装订无金属物。
14.8 立卷归档符合档案法的其它要求。
15.本标准实施中的问题由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行政处罚案件案卷制作 篇6
(2012年版)
1.一般规定
1.1 为规范文物行政处罚,提高文物行政处罚文书制作水平,开展文物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文化部33号令)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评查标准。
1.2 未结案的案卷(包括行政处罚和责令改正执行尚未完结的案卷,但经人民法院裁定终止执行或者有其它法定情形的除外),不参与评查;仅有一般行政执法内容,不是行政处罚案卷的,不参与评查。
1.3 文物行政部门之外的其它行政部门办理的涉及文物的行政处罚案卷不参与评查。
1.4 本评查标准仅适用于适用一般程序(普通程序)办理的行政处罚案卷。
1.5 对各地报送参评案卷确定起始分为100分,采用扣分制,根据本评查标准所列各扣分项目,逐项扣分,100减去扣除的分数即为该参评案卷的得分,如果扣除的分数超过100,该案卷按0分计算。
1.6 本评查标准没有规定的,不作为评查适用标准。
1.7 办理文物行政处罚案件适用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的行政处罚标准,由各参评单位提供。
1.8 本评查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修改,并及时公告。2.否定性规定
参评案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退出评比。2.1 缺少下列任一关键文书的:
2.1.1 立案报告(审批表);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者行政处罚告知书的送达回证(公告送达的相关手续);重大案件集体讨论记录;结案报告(审批表)。
2.1.2 听证记录;听证告知书;听证告知书送达回证。(依法须经听证程序的案件)
2.1.3 履行催告书。(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
2.2 行政处罚权限不合法的
2.2.1 具体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不具有行政处罚主体资格的(非行政执法主体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或者由受委托组织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处罚的);案件承办人和调查人员不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
2.2.2 不属于文物行政部门主管的;不具有地域管辖权的。2.2.3 对超过法定追诉期限的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2.2.4 对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实施的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2.2.5 对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的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
2.2.6 对非违法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的。2.3 行政处罚内容不合法的
2.3.1 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不足的。
2.3.2 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之间存在矛盾,案件事实具有其
他可能性的。
2.3.3 行政处罚超越法定处罚种类或者幅度的。
2.3.4 行政处罚没有法律依据或者适用法律依据错误的(包括适用正确的法律法规,但适用条、款、项错误的)。
2.4 行政处罚程序不合法的
2.4.1 一名行政执法人员单独进行调查、检查、抽样取证、先行登记保存证据等调查取证工作的。
2.4.2 调查取证的手段、方法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的。2.4.3 拟实施行政处罚而未告知当事人享有的陈述、申辩权以及实施行政处罚依据的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的。
2.4.4 符合行政处罚听证条件,而未告知当事人享有听证权利的。
2.4.5 依法应当进行集体讨论,未经集体讨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
2.4.6 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的。2.4.7 先处罚、后取证,程序倒置的。2.4.8 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
2.4.9 行政处罚决定书未经文物行政机关负责人签发就送达当事人的。
2.4.10行政处罚决定书记载的处罚种类、幅度与集体讨论记录上的决定、行政处罚告知书(听证告知书)的告知内容等文书记载内容不一致,没有其它文书作出说明的。
2.4.11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者行政处罚告知书(听证告知书)未加盖行政机关印章,或者加盖的不是行政处罚机关的印章,或者没有落款日期的。
2.4.12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者行政处罚告知书(听证告知书)未写明被处罚人名称(公民的姓名、法人和其它团体的名称)的,或者法人和其它团体的名称不是有关登记部门记载的规范名称的。
2.4.13 未执行罚缴分离或依法当场收缴的罚款未在法定时限内缴付指定银行的。
2.4.14对涉嫌犯罪的违法行为只进行行政处罚,而未依照规定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的。
3.扣分规定
参评案卷根据下列各项标准和分值扣分,一项内容符合多项扣分标准的,按最高一项分值扣分
3.1 行政处罚决定书
3.1.1 行政处罚决定书无作出行政处罚的机关全称,无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或文号编写错误的,每处扣0.5分。
3.1.2 被处罚人的基本情况(公民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单位、住址;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名称、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况、地址等)记载不全的,每缺少一项扣0.5分。
3.1.3 违法事实和证据记载不全的,每缺少一项扣1分。3.1.4 引用法律依据未写法律全称的,扣0.5分。
3.1.5 引用法律依据条、款、项、目表述不清楚或者不规范的,扣0.5分。
3.1.6 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或履行期限表述不明确的,扣1分。3.1.7 未告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途径、期限,或者告知错误、不完整的,扣2分。
3.1.8 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或者听证告知书后未满3日即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被处罚人明确表示放弃听证的除外),扣2分。
3.1.9 未记载被处罚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行政机关将要采取的有关措施的,扣1分。
3.1.10 其他填写不规范的,每处扣0.5分。3.2 送达文书
3.2.1 送达文书超过法定期限的,扣1分。
3.2.2 受送达人是公民,没有该公民或其同住成年家属或其代收人签收的;受送达人是法人,没有该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该法人负责收件的人或者代收人签收的;受送达人是其他组织,没有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组织负责收件的人或者代收人签收的,扣1分。
3.2.3 送达回证没有签收时间的,扣1分。
3.2.4 未注明代收人与行政处罚当事人关系的,扣1分。3.2.5 无送达人签名的,扣1分。
3.2.6 留置送达法律文书,无相关见证人签名的,扣0.5分。3.2.7 邮寄送达法律文书,无邮寄凭证的,扣0.5分。3.2.8 转交送达法律文书,没有转交委托手续的,扣0.5分。3.2.9 公告送达,没有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的,扣0.5分。
3.2.10 没有记载送达地点的(公告送达除外),扣0.5分。3.3 立案文书
3.3.1 应当立案查处的文物行政违法行为,自发现之日起5日内未立案的,扣1分。
3.3.2 对案件违法事实表述不清楚的,扣0.5分。3.3.3 未注明立案的法律依据的,扣1分。3.3.4 无明确的立案建议、意见的,扣1分。3.3.5 无行政机关负责人明确的立案批示的,扣1分。3.3.6 案件承办人未签署姓名或者日期的,每处扣0.5分。3.3.7 行政机关负责人未签署姓名或者日期的,每处扣0.5分。3.3.8 立案文书其它填写不规范的,每处扣0.5分。3.4 责令改正通知书或者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等文书
3.4.1 在执法检查中发现违法行为正在实施,未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或者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的,扣2分。
3.4.2 文书中没有记载法律依据,或者法律依据没有明确的条款的,扣1分。
3.4.3 文书中没有对违法行为提出明确的改正要求的,扣1分。3.4.4 文书中没有行政机关印章的,扣0.5分。3.4.5 文书中没有落款日期的,扣0.5分。
3.4.6 文书其他内容或格式不规范的,每处扣0.5分。3.5 询问笔录
3.5.1 没有记载询问时间、地点的,每处扣0.5分;讯问时间记
录没有精确到分钟的或者讯问地点没有明确到房间号别的,扣0.5分。
3.5.2 没有记载询问人和记录人的,每处扣1分;没有记载询问人和记录人工作单位的,每处扣0.5分。
3.5.3 询问人未向被询问人出示证件表明身份的,扣1分;询问人未告知被询问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扣1分。
3.5.4 被询问人基本情况(公民的姓名、性别、年龄或身份证号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住址;法人、其它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等)填写不全的,每处扣0.5分。
3.5.5 被询问人未在笔录中注明笔录真实性意见的(以上笔录我看过/向我宣读过,和我说的相符),扣1分。(被询问人拒绝签名的,应注明情况)
3.5.6 被询问人未在询问笔录页码上逐页按压指印的,扣0.5分。
3.5.7 被询问人未在笔录修改处按压指印的,每处扣0.5分。3.5.8 被询问人未在笔录中签名或盖章的,扣1分;未签署日期的,扣0.5分。(被询问人没有书写能力的,可由询问人注明情况,仅由被询问人捺指印)
3.5.9 被询问人拒绝签名或者盖章,询问人未在询问笔录中注明情况的,扣1分。
3.5.10 询问笔录其他内容或格式填制不规范的,每处扣0.5分。3.6 现场检查、勘验笔录
3.6.1 没有记载检查、勘验时间、地点的,每处扣0.5分。3.6.2 没有记载检查、勘验人员姓名、单位的,每处扣0.5分。3.6.3 检查、勘验笔录所记载的对象与行政违法主体不一致,未说明两者之间关系的,扣0.5分。
3.6.4 当事人拒绝到场或者签名,执法人员未在现场笔录中注明的,扣1分。
3.6.5 发生损害或者危害文物事件,没有制作现场勘验图或者现场照片的,扣1分。
3.6.6 未注明勘验图制图人或者照片拍摄人姓名、单位,以及相关图片制作、拍摄时间、地点、方位的,每处扣0.5分。
3.6.7 对涉案的可移动文物未依法先行登记保存的,扣0.5分。3.6.8 当事人在笔录上未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情况属实”等字样,检查、勘验人未说明原因的,扣1分。
3.6.9 检查、勘验笔录其他制作不规范的,每处扣0.5分。3.7 其它调查取证文书
3.7.1 当事人及证明人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未经签名、盖章,承办人未注明情况的,扣0.5分。
3.7.2 调取证据为复制品,未经提交复制品的单位或个人在复制品上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与原物(件)相同”字样或者文字说明的,每处扣0.5分。
3.7.3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未填写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审批表或者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审批表未经部门主管负责人批准的(无明确意见、签名、落款日期中的任何一项均视为未批准),扣1分。
3.7.4 没有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送达回证的,扣1分;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无行政机关印章或者落款日期的,扣1分。
3.7.5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未开列物品清单的,扣2分;开列物品清单未交由当事人签收,或者当事人拒绝签收未注明情况的,扣1分。
3.7.6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物品清单没有两名办案人员签名的,扣1分。
3.7.7 先行登记保存物品在7日内未做出处理决定的,扣1分。3.7.8 先行登记保存物品清单中的物品数量、品种等与对应的处理文书记载内容不一致的,扣1分。
3.7.9 委托其他文物行政部门调查取证,未出具文物行政执法调查委托书的,扣1分;文物行政执法调查委托书未加盖委托行政机关印章的,扣0.5分;委托事项、委托权限不具体、不明确,或者无明确的受托单位,无落款日期的,每处扣0.5分。
3.7.10 对专业性问题,行政部门没有委托专门机构或者聘请专业人员提出意见的,扣1分。
3.7.11 对文物进行鉴定或者对鉴定意见进行复核,委托不具有相应资质的鉴定机构的,扣2分;鉴定结论无鉴定人签名和鉴定机构印章的,扣1分。
3.7.12 当事人及授权委托人没有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的(如企业出示营业执照及复印件、公民出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并注明“与原件核对一致”等内容),扣1分。
3.7.13 当事人授权委托书载明的受托人、委托事项及委托权限、内容不明确、不具体的,每处扣0.5分。
3.7.14授权委托书或者受托人身份证明材料要素不全,制作不规范的,每处扣0.5分。
3.7.15 证据类文书其他制作不规范的,每处扣0.5分。3.8 行政处罚告知书和听证告知书、听证笔录
3.8.1 行政处罚告知书、听证告知书没有办理行政处罚案件的机关名称全称,告知书没有文号或者文号错误的,每处扣0.5分。
3.8.2 行政处罚告知书未告知当事人行使陈述、申辩权期限或者告知错误的,扣1分。
3.8.3 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未告知当事人要求听证的期限或者告知错误的,扣1分。
3.8.4 听证告知书未告知当事人无故不按时参加听证的法律后果的,扣1分。
3.8.5 行政处罚告知书未告知行政处罚依据的事实、理由、法律依据或者告知错误的,扣1分。
3.8.6 听证告知书未告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事实、法律依据或者告知错误的,扣1分。
3.8.7 行政处罚告知书或者听证告知书没有告知相应联系人、联系方式的,扣0.5分。
3.8.8 处罚告知书或者听证告知书其他不规范的,每处扣0.5分。
3.8.9 当事人要求听证,行政机关无“听证通知”或者“不予听证通知”等文书的,扣1分;行政机关同意举行听证,无听证公告的,扣1分;听证公告不规范的,扣0.5分。
3.8.10 听证通知书、听证公告中听证时间、地点不明确的,扣0.5分。
3.8.11当事人或者委托代理人未在听证笔录上签字或者盖章,未注明拒绝签字、盖章情况的,扣0.5分。
3.8.12 案件承办人、第三人未在笔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扣0.5分。
3.8.13听证笔录起止时间、地点、案由填写不规范的,每处扣0.5分。
3.8.14 听证笔录要素不全(如当事人、委托人的基本情况等),制作不规范的(包括涂改处捺指印等),每处扣0.5分。
3.9 案件处理呈批表(含调查终结报告)
3.9.1 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听证告知书)前,未填制案件处理呈批表的,扣1分。
3.9.2 案由填写不正确的,扣0.5分。3.9.3 承办人无明确处理意见的,扣0.5分。
3.9.4 承办人未签名或者签署时间的,每处扣0.5分;只有一名承办人签名的,扣0.5分;没有填写案件的违法事实、证据或者法律依据的,扣1分。
3.9.5 审核人意见不明确、或者未签名、签署时间的,扣0.5分。
3.9.6 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意见不明确的,扣1分。
3.9.7 行政机关负责人未签名或者签署时间的,每处扣0.5分。3.9.8 其他填写不规范的,每处扣0.5分。3.10 重大案件集体讨论记录
3.10.1 集体讨论没有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的,扣1分。3.10.2 讨论时间或者地点记录不明确的,每处扣0.5分。3.10.3 案由填写不正确的,扣0.5分。
3.10.4 参加人(案件承办人、有关负责人、主持人、记录人)未签名或者签名不全的,扣1分。
3.10.5 未完整记录参加讨论人员的主要观点和意见的,每少一人扣0.5分。
3.10.6 没有记录集体讨论的结论性意见,或者会议没有形成结论性意见并且未在笔录中作出说明的,扣1分。
3.10.7 其它填写不规范的,每处扣0.5分。3.11 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申请书、履行催告书 3.11.1 案由填写不正确的,扣0.5分。
3.11.2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错误、表述违法事实和证据不准确的,每处扣0.5分。
3.11.3 申请执行要求不明确的,扣1分。
3.11.4 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申请书无行政机关加盖印章或者落款日期的,扣0.5分。
3.11.5 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日期填写错误、被处罚对象基本情
况填写错误的,每处扣0.5分。
3.11.6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无行政机关内部审批手续的,扣1分。
3.11.7 审批手续无行政机关负责人明确意见的,扣1分;没有签署姓名和落款日起的,每处扣0.5分。
3.11.8 履行催告书缺少据以履行的法律文书名称、文号的,扣0.5分;没有告知明确的履行内容、方式、期限的,扣1分;没有告知履行期限届满不予履行的法律后果的,扣2分。
3.11.9 其它填写不规范的,每处扣0.5分。3.12 缴款单(缴款通知书)
3.12.1 缴款单(缴款通知书)没有行政处罚机关名称全称,没有文号或者文号错误的,每处扣0.5分。
3.12.2 缴款单(缴款通知书)与处罚决定书中的罚款金额不符,没有作出合理说明的,扣2分。
3.12.3缴款单(缴款通知书)与处罚决定书中被处罚人的姓名或名称不一致,没有作出合理说明的,扣2分。
3.12.4 缴款期限填写错误的,扣1分。
3.12.5 向被处罚人出具的不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扣2分。
3.12.6 无法律依据和事实根据,向当事人多收罚款的,扣1.5分。
3.12.7 缴款单(缴款通知书)其他内容不规范的,每处扣0.5
分。
3.13 延期或者分期缴纳审批文书
3.13.1 批准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无当事人书面申请的,扣1分。
3.13.2 批准延期或者分期缴纳违反法律规定或者理由不成立的,扣2分。
3.13.3 批准分期缴纳罚款方式或期限不明确的,扣0.5分。3.13.4 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意见不明确的,扣1分。
3.13.5 行政机关负责人未签名或者填写日期的,每处扣0.5分。3.13.6 其他填写不规范的,每处扣0.5分。3.14 结案文书
3.14.1 结案报告或者结案审批表无承办人明确的“建议结案”意见或者落款日期的,扣1分。
3.14.2 行政机关负责人无明确的“同意结案”意见或者落款日期的,扣1分。
3.14.3 结案报告或结案审批表未概述案件基本情况的,扣1分。3.14.4结案报告或结案审批表未记录案件处理结果或记录错误的,扣1分。
3.14.5 结案报告或结案审批表其他不规范的,每处扣0.5分。3.15 立卷规定
3.15.1 案卷无封面、封底,或者无目录、无页码、案卷纸张未对齐的,每项扣1分。
3.15.2 卷内目录和备考表填写不规范的,扣0.5分。3.15.3 案卷材料装订凌乱、顺序不清的,扣2分。
3.15.4 案卷材料手写内容字迹潦草、不易辨认的,每份材料扣1分。
3.15.5 案卷文书有使用铅笔编写页码的,扣0.5分。3.15.6 案卷文书未按同一格式逐页编写页码的,扣0.5分。3.15.7破损文书未修补、复制,小文书未衬纸粘贴、大文书未折叠整齐的,扣0.5分。
3.15.8 不能随文书装订立卷的证据,未放入证据袋内的,扣0.5分。
3.15.9 卷内发现金属物的,扣0.5分。
3.15.10 行政处罚案件材料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案件承办人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的,扣2分。
3.15.11 责令改正文书无复查记载的,扣1分。
3.15.12 文物行政部门制作的案卷材料中出现错别字和其它常识性错误的,每处扣0.5分。
4.几点说明
4.1 在案卷评查中可采用案卷审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案卷所反映的实际行政处罚活动的真实性进行检查。
4.2 本评查标准可以作为上级文物行政部门检查下级文物行政部门行政处罚工作的参考。
【行政处罚案件案卷制作】推荐阅读:
环境行政处罚案卷制作10-08
道路运输行政处罚案件卷宗制作规范10-06
行政处罚案件回访05-12
行政处罚案件合议制度05-23
行政处罚案件评查标准08-12
浅析行政处罚案件同级审查制度07-02
行政处罚10-20
行政处罚信息06-03
行政处罚方式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