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研讨发言稿

2024-08-21

课堂教学研讨发言稿(共8篇)

课堂教学研讨发言稿 篇1

初三教学研讨发言稿

政治学科组 王金权

今年是连续第十年带毕业班了。十年来,我是感觉政治老师越来越难做,理由如下:

第一:教材体系编写很杂乱。每一年级的教材都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社会等关系,试图对学生进行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年级教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来教?教师很难把握。

第二:学科特点太浓厚。学科名称由政治改为思想品德,学科特点也由思想性、政治性发展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政治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还要要充当语文老师、历史老师、科学老师、新闻发言人、心理辅导员等角色。

第三:试题越来越灵活,且许多知识点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不仅学生难以作答,教师有时也难以把握。比如,今年中考的第29题(分析)、第30题(分析)、第34题(分析)。这也是近4年来,政治学科中考没高分的原因。

第四:学生的现状也有所变化。

开学两周以来,由于学校得力管理和班主任出色的工作,我觉得学生整体表现较好:上课注意力比较集中、作业能及时交上来,学生基本进入学习状态。但也有一下现象存在:

第一:少部分学生因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等原因,课堂听课效率低,甚至连最基本的知识不能理解,作业不堪入目。

第二:大部分学生的缺乏读题能力,找不到题目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能很好揣摩题目的意图,找不到答题的方向;再者,答题习惯不好,比如,不能合理利用答题的空间、字体不端庄不清晰、答题缺乏条理性等。

第三:学生知识面比较窄。政治学科具有时代性与现实性,但大多数学生对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缺乏了解、缺乏敏感度,因而面对相关材料时,不知所措。

我们的思路:

第一:从现在开始,抓住学困生和问题生。他们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群体,给他们一个下马威,给他们一些明确的要求,让他们知道守规矩、尽能力来学,我想,到中考时,这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第二:从现在起,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考毕竟绝大部分是考“双基”的,踏踏实实地尽量让每个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可以扩大中间队伍、缩小后进生群体。

第三:从现在起,让每一节课清晰起来,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让学生觉得学了这一节课我有收获,学了这一节课我会做相关的题目。只有听得懂,他才愿意听。

第四:从现在起,精讲每一道题。不仅讲答案,更重要是教会学生如何读题、如何审题、如何答题。这也属于基本技能。

第五:从现在起,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每周让学生收集5例国家新闻或社会新闻,并结合所学知识认真撰写评析,每节课安排学生来播报新闻,谈谈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研讨发言稿 篇2

1994年7月, 全国第一届省级体育教研员研讨班在福建省闽侯县举行。董玉泉老师、施利东老师作为浙江省代表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于是, 作为会议的组织者, 笔者有幸遇见了董老师。这是将近二十年前的事。那时候的董玉泉老师, 年富力强, 意气风发。

回顾20年前, 中国学校体育正处于创新、变革的前夜。当时, 毛振明教授刚从日本学成归来, 踌躇满志, 心中装满报国情怀。本次研讨会, 新、旧两种学校体育文化, 在理念上、实践路径上开始发生碰撞与冲突。

董玉泉老师, 一位来自地方的省级教研员, 积极参与到学校体育改革的争论与研讨中。由于集多年的教学、教研经验, 董玉泉老师的观点, 总是引起大家的关注。

也是因为董玉泉老师性格开朗, 胸怀坦荡, 观点鲜明, 他的表述充满激情和幽默, 他的发言, 经常为会议带来欢笑和轻松。董老师好学, 充满实践智慧的见解, 激发了笔者与之交往, 向其学习的冲动。于是, 笔者与董老师交往了二十年, 从陌生到熟悉, 从相识到相知。友谊和友情同时建立。

客居北京二十五年, 搬家四次, 许多家什丢弃、遗失了, 但是, 董老师赠我的龙泉宝剑, 一直是笔者家的镇宅之宝。龙泉剑是友谊的象徵, 诤友的见证。董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我眼中, 董老师是一位行者, 他以五十年的教学与教研实践, 切切实实践行了“奉献、求真、创新”的崇高信念。五十年来, 硕果累累, 桃李芬芳。

二、敬佩董老师, 五十年兢兢业业

2011年, 中国教科院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联合开展中、美、俄、日四国学生体质健康比较研究, 为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笔者组织了包括董玉泉老师在内的中方研究团队。在向美国专家介绍中方专家时, 我说:董玉泉老师, 中国最好的体育教师。这样介绍董玉泉老师, 不是溢美之词, 更不是夸张。因为, 董玉泉老师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 配得上这个称号。

首先, 董老师作为一个体育教师, 是个全能型人才。考察一个体育教师的能力, 其中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不同学段的教学胜任能力。事实上, 一个体育教师, 田径、体操、武术、球类、舞蹈等都会都掌握, 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课都教都能教好, 是非常难得的。了解董老师的人都知道, 董老师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家都知道, 年轻的董老师能为大家所关注, 正是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出任高中女生的艺术体操的示范教学。更难得的是, 董老师多才多艺, 是个杂家, 实在是难能可贵。

其次, 董老师作为一个体育教研员, 是个充满实践智慧的实干家。中国的教研系统, 是世界教育领域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组织, 它承担本地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培养任务, 也承担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指导、研究等责任。因为工作关系, 全国的体育教研员, 从省到市、县, 笔者认识很多教研员, 也见过他们的教学指导方式。与大多数教研员不同的、也是让人敬佩的是, 董老师始终坚持着自己独有的工作方式:亲自下课堂上示范课。放眼当下的体育教学, 在指导实践领域的第一线, 不难发现, 理念引导、教学点评、口头指导的教研方式比较多, 而以亲身示范即“我上课给你看”的方法实施教学指导的体育教研员, 可谓凤毛麟角。所以, 董玉泉老师, 中国最好的体育教师, 实至名归。

在我眼中, 董老师也是一位使者, 一个榜样, 他的使命就是播撒阳光, 他燃起自己, 以长盛不衰的热情, 循着先辈的足迹, 引领方向, 教会学生发现生命的真谛:健康和快乐!

三、赞扬董老师, 七十年不懈追求

今天, 2013年4月21日, 我们聚在一起研讨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和浙派体育教学特色问题。以董玉泉为代表的一代浙江省体育教师群体, 在浙派体育教学特色和风格形成中,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什么是浙派体育教学特色?有人总结了“实、巧、灵”, 董老师自己也总结了“严、实、趣、乐、活”等特点。这些归纳, 逻辑清晰, 界定明确、鲜活, 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浙江省体育教学形成的特色和风格进行了历史梳理、理论提升和科学总结。这些总结, 为促进中国学校体育的学科发展, 为丰富中国学校体育科学理论, 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滋养和实践经验。

如果说这种归纳、总结, 是在一个“事实”的维度上, 笔者认为, 有必要从另一个维度来考察浙派体育教学特色。

这个维度就是“程度”。对于一个优秀体育教师而言, 以教学能力由低到高为例, 从其成长的历程看, 必定经历三个阶段:技能阶段、技巧阶段和技艺阶段。分析一下董玉泉老师的成长经历、发展道路, 五十年的职业生涯, 董老师的教学无疑达到了教学艺术的境界, 而他的教学, 又是教学艺术的体现。将“事实”和“程度”两个维度结合起来, 可以清晰勾勒出浙派体育教学的特点与高度。在这个图景中, 董玉泉老师是一个优秀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追求的目标, 他是浙江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榜样, 是浙派体育教学的一面旗帜。

在我眼里, 董老师更是一位智者, 一面旗帜, 他用从心里流淌出的大仁爱大智慧对待事业和人生, 通过百转千回的修炼, 把教学的艺术与艺术的教学升华为人生的艺术与艺术的人生, 带给我们的是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美好的人生启迪。

“摄影留学后研讨会”发言摘要 篇3

留学生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富有影响力的特殊群体,接受过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洗礼,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推动了科技、外交、军事、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从摄影这门融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专门学科来讲,由于以留学生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加入,使摄影摆脱了早期师徒相承的封闭状态,逐渐成为一种科学技术和一门视觉艺术,不再仅仅是一项谋生的手艺。也正是由于以留学生为代表的广大先进知识分子的加入,摄影在中国不仅有了使用者,而且有了真正的研究者。他们利用自身优势,用学到的近代知识体系去探究摄影术,并把研究成果辅助书籍和媒体。他们还组织摄影团体举办影展,并开办摄影普及教育等。可以说,留学生在摄影理论研究和摄影技术方面的先期成绩和实践铺垫,为摄影术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传播,既搭建起中西方融合、沟通的桥梁,也留下了开拓者清晰、坚实的印记。

门晓燕(当代艺术研究学者,留学奥地利)

我有一个习惯,在写作开始时,手底下会在纸上划拉。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在欧洲学院里这些年一直流行着一个叫做自由书写的训练,这是一个针对写作的训练。上课开始的头十五分钟,学生们坐下来以后拿起笔在纸上随意乱写,可以完全没有逻辑,没有语法,想写什么写什么。写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也许写出了几个有用的词,有些词串起来也许可以形成某些意思。自由书写看似简单,其实是训练学生打开思路,培养自由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训练。针对摄影留学后的发言,我也是希望在探讨摄影问题的时候能够具有一个自由思考的心态,体现个体反思,而非所谓的共识。

何伊宁 (摄影文化学者,留学英国)

英国摄影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围绕调研实践和批评机制展开的。

在展开一个拍摄项目之前,学生需要在导师的协助下进行长时间针对自己感兴趣拍摄主题或者概念进行持续的调研,这个过程可以在图书馆或是屏幕前完成,也可以是实地的观察和拍摄。在此阶段,学生首先需要针对研究领域和话题进行横向的理论研究。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理论支撑,即美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研究和其他文化理论。通过对大量摄影史以及各类理论文本的阅读,学生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创作所立足的根基和传统,以及有待开拓的边界。接下来,当学生确定一个兴趣点之后,导师和教授会帮助学生一同找与该话题相关的文本和资料,学生通过大量的研究来确定创作的切入点。当主题确定之后,学生需要就同一主题的摄影实践进行纵向的比较,从而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形成方法论的构建。

伴随着学生的创作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作品已见雏形之后,课程中批评机制的引入便突显了它的重要意义。英国摄影高等教育中的批评机制通常包括一对一批评和小组批评两种形式。我认为中国的高校可以尝试和引荐小组互评的教学方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渔,教育贵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方式。

高岩(天津美术学院教师,留学法国)

关于“摄影留学后”的讨论我不想去聊国外艺术院校教学机制的问题,我想跟大家讨论更具体的问题,关于摄影创作的逻辑与方法。我在美术学院学习摄影时,经常会听到教授们说起“艺术是不能教的”。一开始我无法理解是为什么,但伴随着学习和自我认知逐渐加深才明白原来“艺术”中不可教的是个性中其他人无法替代的那部分,而老师的工作是带来具体的工作方法与游戏规则,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为他们打开窗口来引发实践,并通过语境、提问、历史线索与灵感来源、主题与摄影行为、传播与展示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第一个方面是语境,也就是背景。我们常说好的作品离不开艺术家真实的生活状态,所以创作时最先要面对的就是自身存在状态与身份认同这个问题。摄影师是在哪一种生活状态下进行的创作?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至关重要。

第二个方面是提问。提问不好讲,因为大家都明白提出一个好的问题非常的困难,在这个阶段要面对的是针对背景展开个人化(观点)的思考。

第三个方面是历史线索与灵感来源。我理解今天所有的创作都是或多或少构建在历史经验基础之上的产物,我们在初学时就应该去了解自己所关注的领域跟哪个流派的哪些人的语言或者内容与问题相接近,需要做一个有个人研究线索的艺术史梳理。这其中有哪件作品影响到你,从哪方面影响你?你创作的灵感来自什么地方?这部分工作会促成你的作品最终区别于艺术史地图的现状,减少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并找到新的坐标。

第四个方面是摄影行为与主题。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摄影行为最终就会拥有什么样的照片。比如你用什么样的摄影行为以及语言来和主题产生对话,再现主题是抓拍、摆拍还是直接利用现成品图像来表达。拍摄时候是否需要特殊摄影手段。拍摄人和主题的距离是远还是近。构图的重点在哪儿,可否利用到景深。作品中的光线是从哪来的,可否使用人造光源,哪种类型。所选择的拍摄时间是白天、夜晚还是某一个固定时间,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作为摄影师来讲一定要去思考的。

第五个方面是传播与展示。图像用什么样的载体呈现,是纸张、灯箱、铝塑板、印刷、木框或其他材质?照片呈现的最终尺寸是什么?思考作品与空间的关系,以及在作品展示过程中是否需要使用造型艺术领域之外的场域或者媒介?你的作品给观众的阅读方式与阅读时间是什么,观众如何进入你的作品?

孙小川(鲁迅美术学院教师,留学法国)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阿尔勒摄影学院学习期间不断地进行讨论。一年级学习技术的同学会有很多技术课程,像彩色暗房、黑白暗房、声音课、视频等课程,让你措手不及,我在国内接触到黑白暗房,已经有接触了,但是对于深入的技术不了解,需要很细致地完善你的技术。同时,老师要求寻找你的主题,有很多作品讨论课。每周会有这样的作品讨论课,把你平时做的作品找到一个空间展示出来,展示出来之后老师会问你很多问题,你为什么用黑白,为什么用彩色,为什么用这种画幅。总之就是很多个为什么构成了这样一个作品的讨论。在这个作品讨论的过程中会引发我很多的思考,我为什么做这样一个作品,最后的展示方式,为什么决定在这个高度上而不是更低的或者更适合人观看的视线。二年级有更多的工作坊,有很多讲座,邀请艺术家加入到课程的培训以及引导。所有的这些课程上的设置最终的方式就是引导你来进行你的创作、表达,不管用什么样的技术,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老师最关心的问题是你平时看的什么书,你的灵感来源于什么地方,最终能够形成你自己的一个创作体系,这是他最关心的。老师就像一个医生一样,给你分析你的问题所在,会给你提供很多艺术家的参考,同时让你回到图书馆去查阅去翻找,让你自己形成一个思考的体系,最后推动你形成一个创作上的表达。

唐晶(摄影师,留学德国)

在教学方面,德国的基础课课程是最好的教授来上基础课。他可以缺席自己工作室的课,可以任意调整时间,但是基础课不行,他约定了就必须来上。教授把他的整个学术地位及学术方向展现给刚刚进入美院的学生让他们进行自由选择,这样学生进入二年级的时候会很主动地学习而不会学得很被动。这是入学后第一个很大的区别。

二年以后,把摄影作为一种语言,把工具和材料作为一种语言,把媒介作为一种语言,发展出学生的独特性、独立性,三四年以后随着经验的增长大家学习理论和美术史观念,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撞车,避免在做作品的时候不了解以前的人做过什么,而不是为了研究这个理论。到了五年以后,大量的都是在做展览,美术馆里面的展览、银行里面的展览、办公室里面的展览、摄影节的展览、艺术空间的展览,需要不断的展览不断的项目带给你很多的实践经验。德国艺术学院验收,也就是他们衡量学生最终的标准,就是展览实践。你能不能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能不能成为一个好的行业从业人员都是看你做过哪些展览,所以他们的艺术家简历中展览是非常重要的。

德国的艺术院校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年度展。现在国内开始流行做毕业季,比如中央美院的毕业季投入了很多资金,效果也非常好,但是国外的年度展,所有的工作室设备都收入到他的库房,他的办公室重新刷墙重新设计来和学生一起做的展览,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展览,这个展览真的是学生在毕业之前做的一个全方位的实战演习,这些展览包括整体的形象设计、媒体采访、联络、开幕式派对的准备、最后的推广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的学生都很清楚自己在这个展览中的任务。等他们毕业的时候会发现世界最顶级的展览也都是大体上顺着这个流程在走,我的工作、我的能力是哪一项,或者是布展,或者是媒体,或者是策划方面有天分,可以很容易地转行,他也很清楚知道对方的工作流程,这样就导致学校里培养出的学生实战性和个人能力是非常全面的。年度展的架构,在现在中国的艺术学院里也能看到。去年我在天津美院的时候,他们的毕业季也是这种形式,挺有意思,第一次尝试,学生在布展和具体的技术环节上达不到预完美的效果,捅了各种娄子,有各种烦恼。但是中国学院的整体概念真的是在向欧洲靠拢。

德戈金夫 (摄影师,留学日本)

中日摄影教育的比较,我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我国当前在传统工艺教育上的缺失。

我曾就读的日本大学摄影系对传统工艺之重视,不仅在日本和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应该也是数一数二的。我们从入校开始最早接触到的学校设施就是暗房,其暗房设备之奢侈,我回国后跑了北京大大小小的暗房,包括学校的暗房和艺术家个人的工作室,都没见过条件更好的。那里有供本科生课堂教学使用的开放式大暗房和个人独立创作的小暗房,研究生有专门的研究生暗房,基本两三人共用一间,药品由学校免费提供,像我是以银盐研究为主的,到了硕士二年级系里就给我单独配了一间,然后还有彩色暗房、各种古典工艺暗房,铂金有铂金的暗房、湿板有湿板的暗房,分得非常细,足可见他们对传统工艺的重视。

目前我国高校的摄影专业普遍对暗房这块比较忽视,很多学校以前都有,好坏先不说,至少是有,后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普及逐渐被拆掉或废弃了,少数留下来的维护和保养也不到位,设备的升级换代就更不用说,总之非常可惜,我现在在学校教课,常感觉处处受限,教学上施展不开。我觉得这种现象和我们的摄影教育一直没有建立起特别成熟、科学的体系有关系。传统工艺不仅是摄影教育的基础,也是师生们在创作与研究中汲取营养的重要来源。另外,如果能有大量受过专业传统工艺训练的人才回来的话,我相信对我们艺术品市场的管理、历史影像的保存这块也会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黄东黎(摄影师,留学美国)

我刚刚进研究所的那个夏天,有一位老教授,这个老教授不是教摄影的老师,他是教哲学和美学的老师,他对我们研究生阶段的三个要求我认为是蛮重要的:第一,你要学会评价其他艺术家的作品;第二,你要知道怎么陈述自己的作品;第三,让自己的作品具备价值并且让观众看到你作品的价值。

美国的摄影教学方法,可以总结为四点:说、做、读和写。把说放在第一位是想强调“阐述和交流”的重要,经过长期培养形成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模式,美国从老师到学生,都愿意以一种资源共享的方式共同学习,因为有分享,自然有互动。而这种频繁广泛的交流互动是我们以往所经历的学习生涯中缺少的部分。再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经常做的小训练叫“电梯三十秒”,我觉得挺好的,假设你在乘坐一趟电梯的时候,身边站了一个策展人或者某个美术馆的馆长,他可能就到四楼,就只有三十秒的时间,如果他问起你,你该如何抓住这次机会,在 30 秒的时间内和跟他进行沟通,跟他说你就是在做什么样的艺术,用一句话表明你在做什么,让人对你的项目很快勾勒出一个图画式的印象,让人家记得你这个人。这是大家可以借鉴的训练方式。

王军(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留学捷克)

我个人认为,仅从摄影作品的真实性上看,完全复制是一个点,完全虚幻是另一个点,两点一线。不同形态的摄影作品是靠复制近还是靠虚幻近?把新闻摄影、摄影故事、纪实摄影放在这条线上,比较容易看出其真实性。

在过去的六年时间里,我在建一个省级图片数据中心,接触了大量国内大专院毕业的摄影师。在接受摄影教育和从业之初,感觉“盲人摸象、先入为主、被动接受、不得已为之”的现象十分严重。在对影像形态不清楚的情况下,没有找到他最适合的器材、题材、拍摄方式等。如果在院校摄影教育过程中就能解决或让他们开始面对这些问题,给他们多一些选择,他们在自主选择越多的情况下,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才能发挥出来,对于改变中国摄影的现状会有益处。

施翰涛(摄影评论家、策展人,留学美国)

至少从我个人当时的情况来说,出去留学和专业选择,这两者是相对分开的,出去留学甚至是先于专业选择的,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出去学习专业知识的问题。我出去的时候33岁,孩子都已经3岁了,当时其实主要纠结的是要不要出去,一定程度上我是为了能够对当时自身的发展状况有一些更根本的改变,才决定出去的。尽管那时候我已经工作了10年了,而且主要是在摄影艺术机构工作,但是我出去的时候并没有选择摄影专业,因为我觉得摄影方面的专业知识可能其次的,当时更多考虑的是,有一个新的环境,能够安安静静读一点书、想一些问题。当然最终读的专业会与摄影或艺术有一些关系,但是即便就摄影上的困惑来说,最根本的好像还是摄影之外的问题。另外当然还有我个人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之所以在这里提出来,是因为其实摄影留学首先还是个留学的问题。

我之所以谈论关于摄影留学和同城艺术机构的关系的话题,是因为第一,其实摄影留学不仅仅要在自己的学校和课堂里学好课程内的东西,外面还有很多值得好好利用的资源。第二,我们在考虑出去留学的时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专业的非常具体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来自于自身的或者外部的。

王帅(天津美术学院教师,留学法国)

西方的教育有个特点,我认为有点像中国的中医,在无形中,试图寻找、归纳或者梳理出有形的东西。我研究过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并没有非常明确的体系化的东西,你很难从这些设置中完全把握住直接明确的方向。所有选择摄影作为创作媒介的同学基本都能很熟练的,通过自学和与老师、实验员的交流掌握这些技术问题。我们的教学倒好像是有形的,教学、时间等等,也许有形更利于管理。所以我们的学生和老师要做的则是如何在有形和限制中寻找到某种精神方面无形的东西。

朱炯(北京电影学院教师,留学法国)

这个研讨会的题目起得特别好,摄影留学后,留学之后怎么样了,我们在这里相聚是因为我们选择回到中国发展,很多人没有回来,他们的人生是另外的样子。

我有不少学生出国留学前来我这里询问经验,我会告诉他们,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文化立场。我们在座的这波人多是几年前在海外学习的,数量和力量其实非常有限。现在出去的人的量是原来出国的10倍、20倍,他们过了五年学成,再过五年积累他们的人生经验,十年后就会形成他们的风格,那时候的风格应该是什么?他们承担了把中国影像艺术带入到世界舞台的责任。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出国学习的人,在学习西方视觉表达体系的同时,我们应该注重寻找有关中国的题材、结合中国的艺术语言、思考并表达中国的思想与情感。大家学到西方好的之后回到中国的文化土壤中成长有特别的意义,无论是个人的成长也好,还是跟国家社会共同的成长也好,最终要能够让中国的艺术真正走到世界上去。

曾璜(新华社高级编辑,留学美国)

首先我百分之百支持朱炯老师的观点,她今天谈的好几个点,都是我想讲的。再来回应一下黄东黎,她说回国之后,很多时候本来是去参加展览,但是居然承担了不少翻译的工作。我回国后,也一直帮着很多大活动做翻译,认识了很多美国和欧洲摄影界的重要人士。积累了不少人脉资源。积累资源、整合资源和利用资源,是人生的三个步骤,你应该尽快地迈过去。还有帮人做事,选择做事,挑头做事,也是人生的三个阶段,也应该尽快迈过去。

课堂教学研讨发言稿 篇4

高 秀 梅

今天我作为科学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参与者提出一些本人敷浅的观点与大家交流。

在这里有必要谈谈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

我们邓元小学提出口号,提高教师素质,争创一流学校。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一所学校的质量高低,与教师素质直接相关,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要靠培训。培训的方式很多,有自主学习,有外出交流,有教学研讨,而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培训方式就是教学研讨了。结合我校们科学课实际,所以我们暂时推行的是这种备课、上课、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培训主要有以下目的:

一、逐渐转变教师们的上公开课、研究课的心态,促进教师间相互听评课的日常化,自觉化,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

二、逐渐让教师们在集体活动中观念得到转变,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为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长足发展提供平台。

这种模式坚持了两学期,现在有了一定的效果:

一、教师们上教研课并不像刚开始那样紧张,那样抵触了,有的教研组教师甚至还很积极地参与了,这是一大进步。我还听说中段教研组就没有给老师们排上课次序,而老师们争着上,有时还出现两个老师同时要求上的事。由此可见,教师们逐渐把上教研课看开了,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虽然有为了完成任务的态度,但至少心态已经趋于平和了。

二、教师们确实从中得到了锻炼提高,其实,通过我自身上的两节研讨课我认为教研活动和专题培训的最大受益者不是观课的人,而是授课的人,因为他要上课,他就必须对教法,学法,课件包括基本功都要作准备,准备的过程就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

三、为我们进一步规范常规教研奠定了基础。将来的教研活动,要日常化,有效化,自觉化,如果没有平常对待教研课、公开课的平淡心态,没有积极自主的参与意识,教研活动只能是走过场,费力不讨好的事。而且,向教研要质量,向教研要成绩,那只能是一句空话。

总的来说,我们科学课正向着“原生态”的方向发展,教师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对公开课的看法

听说某地有这样一所学校,规定每一位教师在规定时间内都要上研究课,而到时只要校长在校,谁也不愿上研究课,托词是:“还没准备好”。一旦校长出差,教师们则争先恐后地上研究课,老师们应接不暇地相互听课,犹如过“研究课的节日”。原因何在?原来每当上研究课,校长都要例行公事观课、评课。评课时“一视同仁”地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横扫一切地将教师自尊心摧毁。所以,教师最怕校长听课,尤其是听日常课。这一“立竿见影”地摧毁教师专业自信的近乎于“夸张”的真实特例,高度地浓缩了教师职业的生存状态。我们学校不存在这种现象,从校长到教师都在认真地呵护着我们脆弱的心灵,都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来观课。一堂课上好了,大家发自内心的赞赏,就好像是自己上好了那样高兴;一堂课没上好,观课的人安慰的语言、神情溢于言表,这种安慰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很是温暖人心。让我们觉得,只要认真做了,就不怕失败,且谁没有失败过呢?那么我们该如何看一节课呢?也许,它在教学结构与教学手段上并非每一次都那么完整、完美,在目标达成上并非处处理想。但它强调过程的扎实性,基础的渗透性,能力、心智发展的后效应与潜效应。例如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随机培养,对学习方法与技能的强化训练,对学生认知矛盾的化解和感悟的耐心等待,以及中断教学流程而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及时处理,等等,这些都是日常课堂所不能回避的。它可能不会“赏心悦目”,甚至还令人尴尬,但却是自然状态下真实的“耕耘”.总之,不能舍本逐末地仅以课堂是否活跃、热闹来判定教学是否成功,是否符合新课程要求。

因此我们应强化对日常课堂的关注与重视,促进课堂走向“原生态”,在朴素的课堂从容把握内心,将职业体验与幸福生活相勾连,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寄托,从而精神自由、快乐地栖居课堂。

科学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篇5

今天我在这里介绍的,也只是一些平时工作中点滴体会,今天借此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小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呢?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小学目前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特点,我认为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确定实验科目的基本要求

(1)事先告知实验目的

做实验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因此,确定实验的目的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明白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置的。

(2)理解实验操作过程

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动,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前就要理解操作过程。如教学《简单的电路》这课时,我们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用一个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要怎样连接起来才能组成电路。设计操作过程,然后汇报,其余学生讨论补充。还可以把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点先写在黑板上,作为实验的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从而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3)布置实验观察任务

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实验前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知实验过程中形态、特征和声、光、色、味、温度等变化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以《观察植物的种子》为例,课前要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如:黄豆和豌豆极其相似,但细看会发现:豌豆形状较黄豆圆一些。

二、让学生亲临科学实验的乐境

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科学实验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又要充分发挥环境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优势。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设计制作一个雨量器》等这些具有小制作、小实验性质的实验课时,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在无危险时,尽情地实验,痛快地玩耍,学中玩,玩中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尽心尽力造就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如在上《纸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在桌子上放一盆水,出示多只小纸船,分别放到盆子里,学生开始自主探究活动后会陆续发现:纸船起先都飘浮在水面上。但过上一段时间后,纸吸足了水后,因为皱纹纸的吸水性强,它吸得水越多就越重,很快会沉到水底。其他的依次也沉入水底。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纸吸水速度是不同的,谁吸水吸得快,谁就沉得快。

新初一教学研讨会发言稿 篇6

利用有利教育时机,进行有效德育实践

汪劲松

承蒙陈特主任的指示和安排,碧华段长的邀请,我参加了新初一教学研讨会,进行经验交流,深感忐忑不安。没有很好的经验更大家共勉,因为千师百法,很多东西不能一概而论;更为重要的是我也才来一中时间不长,学习还来不及,只能是跟同事们一起交流共勉,也算是不让刘玉华主任失望,她多次提醒我要形成文字,实在是非常抱歉拖到现在才完稿。

班主任工作很繁杂,很多时候还是要做许多有形的具体工作,需要的是辛勤的汗水,如果能多添点教育智慧,利用有利的教育时机,启动无形的教育智慧来领导有形的教育琐事,从而进行非常有效的德育教育,那么工作起来,可能一帆风顺,游刃有余。

什么是有利的教育时机?有利的教育时机随时都存在,就看你认为是不是教育时机了,这就需要更多的动脑筋,说到底就是教育观念了。有了德育为首,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等教育观念,多进行换位思考,那么就一定有时时更新的教育观念,从而落实到日常教育方法中去,方法自然与时俱进,越来越灵活有效。教育的最根本目的还是让人从小有良好的习惯,教育的过程就是从要学生成人,到学生自己要成人的过程。

初一年是起始年段,就是非常好的教育时机。许多学生都梦寐以求,希望来厦门一中就读,他们是怀着梦想,带着期盼和全家人的重托来到厦门一中,对学校的管理、老师的教学水平、与众不同的校园特色文化、以及已经形成的良好的学生成长的舞台等等方面,对一中有非常高的期待和许多的渴望。这个时候,就形成了我们良好而有利的教育时机。班主任就是让学生、家长了解学校、理解学校、树立形象、建立并形成班级、理顺各种和谐关系的最直接领导者。所以起始年段的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就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未来。因为人们往往看重的是第一印象。个人认为只有初一抓好了,初二才会更好,初一初二都抓好了,才有初三的最好成绩。抓好入学前的四个月(八月到十一月期中考试后),就可以为三年的初中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以后班级的发展赢得时间和基础,从而达到有效德育的教育目的。

首先要抓早。从班课任老师、学生、家长、班级建设等层面开展工作,去形成班级规划,让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开展,很多班主任学校的事情一多,就开始乱了,而且有应付的思想,这样工作就会非常的被动,工作有压力感和疲劳症,所以班主任要树立提前介入思想,进行换位思考,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我经常把自己想象成学生,家长,段长,课任老师等不同的角色,在做事之前认真考虑一遍,所以很少出现不和谐的事情和情况。让学生强烈意识到班主任是一个非常稳重,有条不紊,而又非常有成效的一个班级的领导者。也只有一个主动积极工作的人,才会工作得轻松而又富有成就。⑴要提前一个月(七月完成)制定班级计划,班级计划主要从四个方面制定,第一、班级目标,第二、班级行为规范,班级约定;第三学习习惯要求。第四、班级活动。做完后跟家长,学生讨论,可是适当删减增加,提高工作的民主程度。班级约定一定要有科学性,一定要有指导性,可操作性,要让学生通过班级约定留下深刻印象,班级约定的根本原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话习惯和责任心,抓住了这两条,就抓住了有效性。⑵提早了解学生,了解科任老师,提早让科任老师了解学生,让学生了解科任,以便进一步提高磨合的效果,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工作。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就要给学生拍照,照片拍好后,马上给其他课任老师认住学生,从而为后面的各项工作的迅速展开积累材料,做好做足班级学生的资料非常必要,包括身高,体重,QQ号码、身份证号码等等。每年第一次学生到校是8月5日,第一次见面非常重要,要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思想和威严,要让学生找不出你任何的纰漏和缺点,同时也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班主任要有非常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事态驾驭能力。及早发现班级中的优秀分子,使他们尽快围绕在你身边,成为班级管理者。⑶建立班级交流平台,包括充分利用年段管理系统,建立班级成长日记、班级交流讨论区,让各种信息迅速流通起来。有条件可以让学生自己建立班级网站,班级QQ群,班级贴吧等。让所有的学生干部都有一份班级通讯录,以便让学生也尽快了解学生,这样子非常有利于班级的形成。建立师生的沟通渠道,比如老师给学生打电话聊天,请班干部喝茶等。确保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时间力争多家访几位同学。⑷及早建立与科任老师的沟通和信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第一次接触就应该把班级资料给科任老师,让他们及早接触到学生,更主要的是要跟老师沟通好带班思路,尤其是一些行为规范的要求。把一个人的工作变成一个团队的工作,那样就会非常有利,从而形成氛围和局面。如果班主任的工作得到了课任老师的肯定,那么做事就会顺利多。⑸

课堂教学研讨发言稿 篇7

申景奇:发挥金融一体化先导作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金融业的先导作用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打破京津冀各自“一亩三分地思维”实现协同发展,实现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金融业具有先导作用。通过金融创新,基于传统的金融机构,嫁接创新的金融模式, 合理分配金融资源,可以实现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实业市场的融通。

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目标。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根本目标,是以高度的经济一体化、紧密的政策协调、一致的政治承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京津冀现代都市金融圈,或京津冀金融区,或现代区域金融系统。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只能走循序渐进的道路。总的工作思路:以资金为纽带,政府、市场和组织作为三个抓手,再造金融功能,重建金融生态,整合金融基础设施,实施金融信息化战略;以金融功能为纽带, 加强京津冀金融合作,发挥政府作用,整合金融资源,构筑大金融发展新格局。

将金融服务观作为大金融格局的理论指针。创建全新特色的大金融格局,实现各方平行站位,优势互补。将金融服务观作为新格局的理论指针。坚持 “服务至上”,引领区域金融发展新潮流,强调服务型理念的树立,以服务引领金融发展新潮流,还金融本来面目。金融业是一个服务业,金融业的发展动力在于提升服务品质,以服务好坏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的最终目标,作为建设金融中心的核心指标。金融创新———金融效率———金融服务观,凡是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金融改革都是值得肯定的。

搞好风险管控设计,防范金融风险。北京市金融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北京金融对经济的渗透和支持能力远超天津市和河北省。京津冀的金融合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京津冀地区资金分布极端不平衡,区域资金回报率和成本差异显著。地区分治的银行业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金融资本的快速流动,削弱了金融资金对经济发展的“输血”功能。只有加强更深层次的金融合作,才能更好推动京津冀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当然,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意味着金融风险的增大,因此需要搞好风险管控设计,防范金融风险,要把金融要素市场、金融主体、后台服务、金融创新等多方面与各方协调起来,自觉地搞好金融体系改革的中后期管理工作,围绕着经济提速的核心点, 实现京津冀三地大资本市场的共荣、共进和共安。

陶晓峰:推进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发展规划。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关键在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找准定位,避免功能重叠与过度竞争,实现有效协作。京津冀特殊的行政区划特点决定了三地金融协同发展需要顶层设计引领,需要协同发展规划落地。具体而言,就是在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制定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实施战略,明确各地发展金融业的目标定位与整体规划,并严格监督相关规划的落实情况。在金融业发展规划上,应以北京为金融中心,以天津、河北为辐射地区和后台区域。具体而言,北京应继续扩展作为国家金融决策中心、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国家金融信息中心、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中心的功能,负责对全国和区域内重大项目和企业进行支持,并对周边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辐射。天津第二产业发达,拥有国际港口,应以发展产业金融为重点,创新金融服务,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好互动。河北作为京津金融业务的辐射区域, 要有效承接京津的金融产业扩散,为京津提供金融后台支持,以此促进当地金融业发展。

完善金融协同发展的法规制度。仅有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是不够的,还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金融协同发展法规制度。一旦协同发展出现矛盾或分歧, 必须依靠完备的法规制度来解决。因此,应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由京津冀三地共同研究制定适于区域金融发展的法规制度,例如,为解决地方保护问题,可弱化行政区划概念,参照欧洲一体化的有关规则,制定反对地方保护、反对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等方面的区域性法规制度。

建立金融协同发展的协调机制。要在京津冀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间建立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其积极推动区域金融协同发展。在地方政府层面,可在中央政府的组织下,建立三地首长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定期对话协商机制,对京津冀经济金融协同发展方面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决定。在金融监管机构层面,可在“一行三会”的组织下,借鉴“长三角”金融合作以各省市人民银行统筹的经验,由人民银行建立京津冀金融合作协调机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共同参与,统筹制定区域内金融发展、金融监管的有关政策。在金融机构层面,可借鉴“长三角”商业银行区域金融合作的经验,在同业拆借、资产处置、银团贷款、股权投资等方面加强合作。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各地金融机构可统一服务内容、标准、形式,使京津冀各地客户可享受统一便捷的金融服务。

建设有利于协同发展的金融互联互通体系。金融要素在区域间的无障碍流动,有赖于信用体系、支付清算体系、信息共享体系等金融体系的互联互通与优化完善。在信用体系方面,应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充分采集与整合三地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数据资源,结合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尽快建立区域内信用评价数据库,提高金融资本流动的决策效率和安全性。在支付清算体系方面,应研究建立区域内同城化支付清算系统,推进京津冀金融IC卡“一卡通”工程,实现资金在三地的便利流通,真正做到三地间金融结算的“无缝对接”。在信息共享方面,应统一数据统计口径、统计标准与统计内容,明确信息分享、使用的原则与要求,必要时搭建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为金融机构的跨区域业务提供良好的信息保障。

王爱俭:发展京津离岸金融市场的对策建议

共建京津离岸金融市场,推进京津金融一体化, 不仅有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而且有益于扭转中国金融业南北发展不平衡的格局。从目前世界首屈一指的离岸金融中心“泽西”的经验看,司法体系、监管体系和专业能力是撑起成功的离岸金融市场的三块基石。天津、北京在发挥比较优势,同心合作共建离岸金融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围绕三块基石做功课,在 “立法、规划、人才、资金”四个方面下功夫,为共建离岸金融市场创造良好的土壤和环境。

出台法规政策,夯实京津离岸金融市场制度基础。首先,结合离岸金融市场运行特点,出台共建京津离岸金融市场的指导意见。其次,探索建立京津离岸金融市场的协同监管机制,合作建设基础牢靠、反应灵敏的离岸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离岸金融风险预警、风险处置和突发事件应对的协调机制。

坚持规划先行,编制京津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规划。首先,争取国家出台促进津京共建离岸金融市场的相关规划,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下的配套措施。其次,力争将此项工作纳入天津、北京两市的“十三五规划”之中。最后,天津、北京需要组织精干力量,编制京津离岸金融市场的战略发展规划, 明确该离岸市场建设的定位、路径和周期,力争将京津离岸金融市场建成“培育两市创新共同体、实现金融产业规划对接”的窗口和里程碑。

秉承市场导向,确保京津离岸金融市场互惠共赢。首先,综合改革创新区(或自贸区)建设过程中, 在京津毗邻的北京一侧地区,选取某个区域(实施封闭管理),使之成为京津共建离岸金融市场的一个平行部分,使该地区享受与天津综合改革创新区(或自贸区),尤其是在发展离岸金融方面相同的优惠政策。 其次,支持津京银行业机构在创新区(自贸区)内建立以国际业务为定位的分支机构,开展离岸金融创新, 以专业能力和定制服务提升京津离岸金融市场活力。 最后,坚持共同投资、按投资比例共享收益的原则,两市可以约定在共建离岸金融市场过程中,可以在一个时期内(如10年内)都不从离岸金融市场分取投资收益,待该阶段过后(10年后)投资收益两市按比例分成,成立一级财政、一级金库、计划单立,收益上缴由两市共同组成的财政部门统一监管,全部用于离岸金融市场等京津金融创新共同体的滚动开发。

坚持协商互访,解决共建离岸金融市场重大问题。为协调解决京津离岸金融市场建设过程中一些涉及省市、省部之间关系的重大问题,建议将此项工作纳入京津两市领导定期协商和不定期互访机制中。近期,可积极推动京津离岸金融市场合作共建市级层面的优惠政策出台,使京津离岸金融市场内的金融机构及专业服务企业同等享受天津、北京两市的相关优惠政策,还需要考虑设立“京津离岸金融市场合作基金”,用以解决京津两市共同建设该离岸金融市场的政府资金支持和补贴的长期问题。在京津离岸金融市场建设中,要落实“互通信息、互接项目、互派干部、互设代表、互介商资、互搭平台”等六个互动。

拓展金融功能,赋予京津离岸金融市场丰富内涵。京津金融合作,应坚持市场导向,以金融开放和产品创新激发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活力。两市需要依托自贸区建设优势,深化金融制度创新,稳步扩大金融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和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第一,在未来的综合改革创新区(或自贸区内),率先开展利率市场化试点。第二,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允许区内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跨境双向贷款业务。探索离岸人民币回流机制,允许区内企业开展离岸人民币贷款业务和债务融资,额度不纳入外债指标管理。允许区内企业的境外母公司可按规定在境内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对区内注册的属于同一集团的关联企业,实行外债额度总额管理。企业境外融资不调入境内使用的,额度不纳入外债指标管理。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第三, 鼓励境内外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设立离岸业务机构,简化离岸账户审批流程,探索金融机构账户管理新模式,发展信贷、保险、证券、基金、信托、货币、同业、黄金和衍生品等多种离岸业务。第四,支持符合一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双向投资境外证券期货。第五,参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建设扩容,力争承接“新三板”更多功能,提前研究“新三板之国际板”的发展蓝图,使京津金融市场成为未来海外科技企业赴中国内地上市融资的前沿阵地。第六,依托京津科研资源优势,加强国际金融协同创新,预先研究离岸、在岸业务分账式管理等内容,使京津离岸金融市场成为国内机构了解国际金融创新的桥梁。

树立人才意识,吸引精英聚首京津离岸金融市场。受过扎实训练、具备国际视野的银行家、律师、会计师、咨询顾问、风险管理人员、金融研究人员是京津离岸金融市场专业化服务的保障。需要在人才集聚上下大工夫,出台法规政策,提高综合改革创新区(及自贸区)对全球人才(尤其是周边人才)的吸引力。

马立:借力天津自贸区推动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

借力天津自贸区,推动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应有内容,大有可为。可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降低外商投资准入门槛。鼓励投资京津冀区域的境外投资者在天津自贸区注册,从而减少对其资质要求、股权比例、业务范围等准入限制;鼓励外资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在天津自贸区发起管理人民币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

构建对外投资服务平台。鼓励京津冀区域的企业和个人在天津自贸区成立机构,确立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投资合作,自担风险到各国各地区自由承揽项目,减少对外投资的外汇管制。

增加银行保险机构类型。鼓励京津冀区域的民间资本到天津自贸区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允许开办外币离岸业务;鼓励京津冀区域的保险机构到天津自贸区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培育发展再保险市场。

推进金融产品全面创新。鼓励京津冀区域的金融机构在天津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试行资本项目限额内可兑换,自主开展直接投资、并购、债务工具、金融类投资等交易;鼓励京津冀区域的企业借助天津自贸区的分支机构到境外发行本外币债券,减少审批和规模限制,所筹资金根据需要调回使用;鼓励京津冀区域的单位和个人到天津自贸区开户,按照规定双向投资于境内外证券期货市场,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实现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

提升金融租赁发展水平。鼓励京津冀区域的企业到天津自贸区共同建设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设立中国天津租赁平台和中国金融租赁登记流转平台,推进租赁资产登记、公示、流转等,允许融资租赁企业开展主营业务相关的保理业务和福费廷业务, 支持租赁业境外融资,鼓励各类租赁公司扩大跨境人民币资金使用范围。

建立国际航运融资中心。鼓励京津冀区域企业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业,共同在天津自贸区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运融资中心;鼓励京津冀区域的航运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等航运服务中介机构在天津自贸区设立营业机构并开展业务。

完善专利仓单交易功能。鼓励京津冀区域企业和个人开展知识产权跨境交易,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及保险、风险投资、信托等金融服务,推动建立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机制;鼓励京津冀区域的期货交易所在天津自贸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业务, 扩大期货保税交割试点品种,拓展仓单质押融资等功能,推动完善仓单质押融资所涉及的仓单确权等工作。

促进科技金融快速发展。鼓励京津冀区域的地方政府共同出资,与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形成合作机制,联合国内外知名股权投资机构在天津自贸区共同成立创投基金,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市场。

推动交易市场区域联合。鼓励京津冀区域的产权交易市场、技术交易市场、排污权交易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天津自贸区内开展合作,促进交易市场区域一体化。

高岚华:组建京津冀金融联合体

建立公共政策联合体。京津冀作为全国最大、 综合性最强、示范带动作用最突出的深化改革试验区,在政策设置上要有重大突破和创新。为了使政策设计更加贴近三地的实际,三地要作为一个政策靶点出现。一是联合组建金融研究院。吸收三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建树的实际工作者,尽快组建强有力的金融研究机构,广泛借鉴国内外金融创新的有益经验,全面结合经济创新和产业转型的有效需求, 深入探求新形势下金融支撑的着力点和发力点,为国家制订京津冀一体化金融政策超前研究、系统研究、细化研究,共同争取最大的政策空间、发展空间和利益空间。二是联合组建金融政策联动机构。京津冀要打造高效的金融服务运行体系,必须打破金融壁垒,取消歧视性政策,实现协同发展区内各经济主体的平等对待。要取消跨区限制,实现三地资金的自由流动;要取消规模限制,把三地作为一个信贷区域对待;要保持高水平的存贷比,使自有储蓄资金不致外流;要共同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建设国际领先的创新型产业体系。三是联合组建金融规划谋划体系。三地要自觉摒弃“一亩三分地” 观念,树立大局意识和大区意识,统筹谋划京津冀金融格局,尽快制订一体化金融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方向、目标、重点和任务。

建立机构创新联合体。一是组建京津冀投资银行,在争取国家支持的基础上,根据经济规模和资金需求,京津冀三地政府可按3∶3∶4比例出资筹建。二是组建进出口银行,在争取国家支持的基础上,京津冀三地政府出资与国外有实力、有影响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资,在天津自贸区筹建进出口银行,开放离岸金融和资本账户,吸收更多的国际资本支持京津冀的国际贸易。三是组建京津冀产业发展基金,并保持相应的资金规模,确保产业转型和产业创新的资金需求。四是组建京津冀产权交易中心,高水平设计好OTE柜台交易规则,有效盘活现有资产特别是闲置资产,实现资产证券化。五是组建京津冀结算平台和清算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化。六是在天津自贸区组建京津冀金融服务中心,使国际金融更好地与国内金融接轨。七是组建京津冀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把大量自由的民间资本导入正常流通渠道,通过制度创新使民间资本和民间可变现财产转化为投资,支持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

建立体制保障联合体。一是要搭建政府间合作平台,构筑合作体系,进一步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形成上下左右互联共通的推助格局,发挥行政资源对金融经济的促进作用。二是要建设国际一流的信用体系和信用平台,放大金融的信用效应。三是要健全和完善风险管控机制,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用足、用在刀刃上、用出最大成效。四是要打造良好的金融秩序,使资金和资本流动各行其道、畅通无阻、 井然有序。

李铁:建立京津冀一体化金融平台的建议

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要求,而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京津冀一体化金融平台,是实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方案设计。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案,就是由京津冀三方共同建立一个依托于互联网的金融平台。平台以机构对机构的形式出现, 将三地所有金融机构的牌照都挂在网上;另一部分是企业部分,这部分企业名单可以由政府提供一部分,还有各家机构通过授信审批的而没有资金放款的企业。通过平台京津冀三地金融机构和企业实现直接对接。对于加入金融平台的企业和金融机构, 都要收取一定比例的诚信保证金,保证金可以固定一个数额。

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第一,平台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建立是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建议由三地协商联合成立,由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自愿加入。互联网金融平台只通过收取费用维持运营,而不承担其他银行经营方面的风险。当然,这个平台也可由京津冀三地政府投资成立。第二,风险控制。京津冀三地金融一体化发展中的风险,仍然由各机构自我控制。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一体化银行平台不提供任何风险承诺。第三,监管。京津冀三地金融业务监管,建议仍实行属地化管理,即以原机构为主,但要突破一些限制,如三地间金融机构设置问题,三地间银行业务开展问题,三地间银行业间的结算。其中,三地的金融机构设置比较关键,要允许天津、河北的银行到北京设立分支机构。

三点建议。第一,加快京津冀三地金融机构整合。建议由京津冀三地所有银行发起成立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银行,可以由北京银行、天津银行、河北银行发起,其他在三地设有机构的银行自愿参加。或者指定一家国有大型银行出面组建。银行可以实际注册,但在目前情况下,可以以互联网金融为依托采用银团的形式组成,不需要实际注册,只是需要投资时,有机构与客户对接。第二,加快京津冀三地企业资源整合。目前北京的信贷资源已经相当紧张,而津冀两地均显不足。天津和河北大量企业贷款难。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可以让三地企业共享三地金融资源,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调剂资金余缺,对接资金供求。第三, 加快三地金融从业人员交流。北京、天津拥有大量的金融从业人员,对于人员的整合,可以通过具体的业务来实现。如:北京的许多银行对河北的项目感兴趣,自然就会组织人员到河北去开展业务。而银行间也需要通过一些业务的对接,实现人员的沟通与交流。

王学龙:全面推动京津冀金融服务一体化

寻求合作切入点,全面推动京津冀金融服务一体化。首先,在金融市场方面实现支付结算系统、产权交易市场以及票据市场等一体化,进而实现整个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其次,在金融机构合作方面推动金融资源的一体化。在现有框架下,可以从同业拆借、异地委托贷款、银团贷款等银行资产业务入手,通过签订协议,在资金保证、定价机制、贷款安排、信息沟通等方面达成一致,为金融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提供渠道。再次,应积极鼓励区域内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跨地域参股、组建跨区域商业银行和金融控股公司, 进而提高区域内商业银行的整体实力。第四,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助力京津冀金融合作一体化。京津冀金融资源整合需要构建统一的征信体系,为金融机构跨区域选择客户提供信用信息,推动跨区域业务的开展。人民银行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管部门,三地人民银行借助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东风,力求使征信体系更完整、信息更准确,共同培育面向整个区域的现代化信用服务业。

摘要:确定金融的优先地位和优先方向,从顶层设计入手,发展先导性金融体系;加快推进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源整合与创新刻不容缓,区域金融发展应当分工明确,金融创新链与产业链、项目链应实现高效连接;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京津冀一体化金融平台,是实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借力天津自贸区,共建京津离岸金融市场,推进京津金融一体化,不仅有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而且有益于扭转中国金融业南北发展不平衡的格局;发挥金融一体化先导作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课堂教学研讨发言稿 篇8

东篱早期的诗,比较单纯和专注,情感浓度大,他总是用朴素的语言准确地处理当下事件和个人的生命经验,却又使诗在纯粹的表述中透出强烈的感染力,尤其是他写母亲和父亲的诗,用笔不多,感人至深。近些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东篱的诗逐渐变得沉郁而宽厚,人未中年,诗已沧桑。唐山是个有地质伤害的地方,用东篱的话说,是一个“重伤的城市”,埋藏过巨大的废墟和死亡的伤痛。在那里,悲天悯人,忍耐和感恩,已经成为一个诗人的内在潜质。但是,他没有沉浸的历史的悲痛中,而是把宽泛驳杂的生活纳入自身的命运中,通过一个人的精神之旅,寻找众生超越之路,试图在残酷的现实中得到救赎。东篱的担当,来于自身,却大于自我,这些因素成就了他诗歌低沉而辽阔的气质。

晴朗李寒的诗歌创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他在创作之余,翻译介绍了大量俄罗斯现当代诗人的作品,在诗坛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这次收入“燕赵七子”诗选中的诗,较他以前的诗歌追求温馨、干净、纯粹,有着较大的变化。他在同样的儒雅和纯净中,体现出生活磨砺的痕迹。他的诗,情感下沉,而精神却向世界敞开,甚至有着高迈的向度,不管他向哪个方向出走,最终都返回到自身的命运,有着扎实的落脚点。可以看出,他近期的诗中,多了一些冷峻的思考,面对复杂的人间世相,他始终保持了一个诗人的良知以及对于真理和谎言追问的勇气,这一点非常难得。

北野的诗,在河北是个异数。他没有传统,他自己就是传统。我曾在一篇短评中这样讨论他的诗:他的诗有着复杂纠结的辩驳和互否,在意象的相互撞擊和摩擦中环环相扣,强力推进,把读者推到无法置换的境地。他的语言洪流,几乎是泥沙俱下,思想、情感、哲学等,都混杂其中,有着野蛮的冲撞力。他几乎是变戏法一般,把神话和传说融进现实中,让你透过语言的迷宫而看到精神幻象。他的诗,看似粗粝,大刀阔斧,却纹理缜密而讲究,满纸书卷气。他游刃有余地把看似对立的东西统一在一个艺术场域里,展示出高于生活的多面性,使语言直接变为诗。我非常佩服他的创造力。

见君的诗,我接触得稍晚一些。近些年,他靠实力闯入人们的视野,成为“燕赵七子”之一。见君的诗,语言明丽,线条清晰,但不单纯。他的明澈源于他的穿透力。在他的诗中,生死都在现场,没有明显的界限,时间的不确定性和空间的开放性适度地融合在一起,加深了整体幻觉和迷离的飘忽感。见君的诗,是把现实转换成童话,他总是能够在细小的事物中发现神迹,并借此走向远方。一个迷醉的人,会在寓言中找到出口,把自身纳入神谱。他依赖自身完成了反复的精神出走和回归,仿佛肉体是一个城堡。见君的诗接近于洁癖,干净、洗练,减掉了所有芜杂的东西,把空白扩展为空间,凡是透明处皆显张力。

李洁夫的诗变数很大。此前我读过他的一些诗,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他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和理解,他的幽默和智慧。正是那些富有活力和带有杂质的东西,给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还有一个时期,他的诗儿乎剔去了所有的杂质,变得透明,几乎像美丽的寓言,干净、纯粹、神秘。他一直在现实与梦想之间保持着双籍,这使他的诗在物质与精神两个领域都不缺席,永远没有“不在家”的感觉。这次收入“燕赵七子”诗选中的诗,正好中和了他此前的两种探索,多了一些成熟的中年味道,同时也变得饱满和沉静。

宋峻梁的诗,在“燕赵七子”中是最干净简练的。他的朴素自然接近于原生态,没有一点修饰。在他笔下,仿佛语言都是多余的,是事物自己在呈现,裸现出神韵和光辉。他漫不经心,轻描淡写,无论是旁观还是亲身经历,都显得轻松自在,仿佛一个世外高人,既超脱又不离开人间烟火。更可贵的是,他没有停留在语言和形式探索层面,而是在这种近乎清水无鱼的明澈表述中,情境互生,淡而味足,像平远旷达的山水画,体现出较为辽阔的精神气象,且具有人文的宽度和深度。因此,他的诗,往往小中见大,四两拨千斤,具有奇妙的感染力。

石英杰的诗,有一股英雄气,字里行间透出浩荡雄风。所谓风骨,也许就是如此。无论是深入历史,还是面对当下山河,他的诗都如重器,沉宏辽远,踏地回声。情感的宽度和硬度与词语的开阔凌厉浑然一体,成就了他劲健的诗风。近期我读到他写草原的一组诗,让我为之一振,诗中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在他笔下,即使是柔情似水的东西,也总会透出时间磨损的沧桑感,显出内在的气韵。他的许多诗中,低沉感和飞翔感同时存在。一旦个人的精神空间与深远的背景相重叠,其厚度和深度会自然显现。我欣赏他语言的舒展,他内在的金属性,以及他的神秘和帅气。我喜欢他的诗。

以上是我对“燕赵七子”的简评,我将继续关注他们的创作。愿他们不断探索,丰富自己,突破自己,写出更多好作品。

上一篇:初一历史上期末试卷下一篇:2015省考面试会议调研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