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政

2024-10-06

政府行政(精选8篇)

政府行政 篇1

政府依法行政

反面案例

佘祥林,又名杨玉欧,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人。1994年1月2日,佘妻张在玉因患精神病走失失踪,张的家人怀疑张在玉被丈夫杀害。同年4月28日,佘祥林因涉嫌杀人被批捕,后被原荆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因行政区划变更,佘祥林一案移送京山县公安局,经京山县人民法院和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1998年9月22日,佘祥林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2005年3月28日,佘妻张在玉突然从山东回到京山。4月13日,京山县人民法院经重新开庭审理,宣判佘祥林无罪。2005年9月2日佘祥林领取70余万元国家赔偿。

我的评论

佘祥林案件教训太深刻,政府是否依法行政深切关系到人民的利益。政府的行政职权不可滥用。要切实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严格规范执法行为。

政府需要监督

反面事例

在214国道进入迪庆州界的地方有一处安全检查站。名为安全检查站,实际却成了收费站,而且收的这些费没有一项合乎规定,要么是未经审批,要么是越权审批。这个收费站设在进入景区的必由之路上,颇有点“我的地盘我作主”的意思。当地有关负责人说,收费的目的是为了建设和规范旅游市场。

我的评论:

政府的行政需要监督,这种乱行政乱收费行为,损害了旅游市场的规范,也会影响当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使当地政府形象遭到破坏。对于这种不良现象,政府应及时出面处理,规范市场行为,并且,在平时的行政工作中加强执法力度,不要总是出了问题才出面。

政府行政 篇2

1 行政生态理论

所谓行政生态研究, 是指研究一国行政制度与行为时, 不可只从行政本身作孤立地描述和比较, 而必须进一步了解它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影响[1]。行政生态研究理论是19世纪中后期兴起的生态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应用到行政学领域的结果。因此, 行政生态研究的一般理论框架主要由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构成。首先, 有机体与其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次, 有机体与其外在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功能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当其中一方的功能发生变化时, 另一方的功能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要受到影响, 并发生相适应的变化;再次, 有机体与其外在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关系, 即有机体与外在环境间信息交换过程, 呈现出来的一种动态连续性与均衡性状态;最后, 生态研究的泛学科性, 即指生态学研究与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乃至各种自然科学之间具有关联性, 往往要运用这些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才能对特定有机体与其外在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地理解和把握。

高斯认为, 行政生态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到个人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施加某种影响的新满足和新机会”, 因为“它将导致很多人对政府职能的根源、公众态度和管理问题所产生的不同环境做细致的观察”, “通过公共手段建立起某种新体制的基础”, 最终实现其研究目的。“只有以生态的观点才能了解这些国家的政治与行政, 亦即从非行政的因素去观察行政”。由此可见, 行政生态研究的直接出发点, 正在于要使“我们对官僚治体及其他社会制度的探讨上, 将可获得更佳地了解”, 即目的在于要对行政制度及其行为进行更系统、全面地掌握与理解。

2 我国基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

2.1 取得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以“下放权力、转变职能”为重点, 自上而下, 逐步向纵深推进, 取得了巨大成就。

(1) 地方基层政府机构简化有所成效。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从中央向地方政府逐步推进, 撤乡并镇, 精简基层政府规模和干部数量。

(2) 地方政府人事制度、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随着公务员法的颁布, 基层政府机构在改革中能较大范围内推行竞争上岗和岗位轮换, 使多年来机关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状况得到了初步改变, 也促使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3) 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一定的成果。基层政府的角色转变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的建立开始, 在此之后, 基层政府积极鼓励群众学习创新, 从一刀切的管理者渐渐演变为推动发展的掌舵者。

(4) 基层政府管理逐步走向公开化、透明化、法制化。基层政府通过公告栏、广播、电视等媒介, 和基层群众一起学习有关法律、规章;积极传达行政管理活动的办理程序、受理条件、受理时限、收费标准等, 扩大公众监督政府的途径。

(5) 基层行政法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基层民主选举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制定对于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以及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我国基层行政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进入21世纪, 随着我国加入WTO、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我国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1) 传统的行政惯性成为深化改革的阻力。在意识形态方面, 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形成的坚韧的“吏治—人治”传统, 以及以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为精神支撑的、缺乏现代法治精神的文化背景, 形成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文化, 至今仍然左右许多政府官员的思维方式和执政方式;而且, 更令人担忧的是, 在近年来的公务员制度改革中, 由于官员治理模式滞后, 使得与干部选拔制度密切联系的“官本位”文化不仅没有淡化, 反而有强化的趋势。

(2) 缺乏完善的社会沟通体制, 权利形式中存在致命的弊端。目前, 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基层社会中, 民主自治的推进依然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城市社区的自主管理模式中如何界定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农村推进村民自治中如何处理好村委会与党委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都还值得进一步探索。腐败官员的行为、制度导致的政府强权, 使社会的认同度大大降低。如果这种历史和现实早已证明

(下转第342页) (上接第334页)

的错误制度安排不能彻底纠正, 那么, 权利腐败、买官晋爵和“逆淘汰”趋势将无法遏制。长此以往, 其对政府的威信和法制信仰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2]。

3 行政生态理论对我国基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3.1 改革政治制度, 创造生态行政管理系统

针对我国目前的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在不断推进基层经济体制建设的同时, 必须进行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1) 基层政府要积极放权。基层政府部门要在实现近期目标的同时, 不忽视中、长期的战略目标, 避免因小失大;保持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保证地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 基层政府社会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运用市场机制来进行管理, 基层政府的使命是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搞好服务。在生态环境问题上, 要更多地运用市场规律从事行政管理, 减少环境污染的最有效方法是对污染排放者收取排污费, 而不是强制要求停产。

(3) 实现“政治生态”。所谓政治生态化, 就是把政治与生态有机辨证地统一起来, 最终促进政府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政治生态化要求基层政府以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等对环境保护进行直接干预, 同时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 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公众行为的影响又间接影响地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许多基层政府曾因决策失误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这就要求基层政府必须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来维护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促进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3.2 积极落实国家公务员制度, 改造基层行政文化

基层政府要实现“善治”的目标就必须积极落实现有的公务员制度, 确保基层政府的各级官员真正由公民通过自由而公正的选举产生, 从制度上保证政府官员成为人民利益的真实代表。另外, 也必须建立和完善公民约束和监督政府的有效机制, 保证基层政府官员违背大多数选民的利益时, 公民能够按照法律和制度有效地剥夺违法或不称职的官员的权力。在此基础上, 推动现代行政伦理建设, 促进基层公务员观念的根本转变。

3.3 为基层企业创造优良的经济环境

基层政府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切实保护环境资源, 鼓励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 使经济活动的收益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各种实际影响。例如, 政府可以用拍卖排放污染许可证的办法来控制污染量。政府根据人类对某一环境资源的生态需求状况, 先确定该环境资源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 然后通过科学计算和经验估算, 确定该环境的环境容量 (即污染物的排放量) , 这个最大纳污量就是向该环境资源排放某一类污染物 (如废水、废气、废渣) 的所有当事人允许的污染排放量总和。政府可以把这一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公开拍卖, 把排污许可证 (即污染权) 分配给消除污染费用最高的经济当事人[3]。

3.4 加强对可持续发展法规的执法力度

基层加强行政立法工作, 依法行政,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对于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案件坚决予以查处[4]。要把环境作为国家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和财产来管理, 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及收费制度,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同时要积极借鉴国外地方政府的先进环保管理经验, 提高自身的环境管理能力, 严惩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行为, 针对当前执法活动中的薄弱环节, 严格进行执法监督, 使基层行政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5]。

3.5 推进基层“公民社会”建设, 奠定基层现代法制基础

提高基层群众的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与自动性, 是培养成熟的公民社会也是改造行政生态的重要内容。由于公民社会是现代政府建立的基础, 宪政的实施、法治的有效推行, 必须深深根植于人民大众特别是基层农民的普法精神和法律信仰之上[6]。地方政府公共行政的现代化来源于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来源于法治的实践, 因此, 我国加快基层“公民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还权于民”、“还权于社会”, 在于为基层群众创造更多的参政议政的渠道和形式, 发展良好的基层社会组织和团体, 这不仅是现代治理的基本法则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也是我国社会培养成熟的“公民社会”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彭文贤.行政生态学[M].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1988.

[4]郭济.中国行政改革的现状和趋势[J].中国行政管理, 2000 (9) :3-5.

[5]陈世香.美国生态行政理论的形成及其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8) :196-200.

政府行政 篇3

关键词:行政成本分析;行政管理费;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一、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增长过快、比重过高成为热点

近年来“两会”代表委员、学术界及媒体日益关注我国政府行政成本问题。2006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提交给两会的《关于党政机关带头发扬艰苦奋斗传统的建议》提案,其中所提供的一组数据表明,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而且近年来平均每年增长23%。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4.71%,2003年上升到19.03%,比日本的2.38%、英国的4.19%、韩国的5.06%、法国的6.5%、加拿大的7.1%、美国的9.9%分别高出16.65、14.84、13.97、12.53、11.93和9.13个百分点。

200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副校长冯培恩教授作了题为《加大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力度刻不容缓》的发言,指出从1986年到2005年我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由20.5元到498元,增长23倍,而同期人均GDP增长14.6倍,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12.3和12.7倍。可见20年来人均负担行政费用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人均GDP和财政收支的增长速度。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增长过快、比重过高给我国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增长过快、比重过高,尤其是地方行政成本占了地方财政支出的“大头”,政府进行公共建设与公共服务力不从心,长此以往,将影响了社会发展与国家进步。

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一,比非洲那些贫穷国家还低。(《中国青年报》7月5日)《2005年度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从普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主观感受出发,对当前中国的各项公共服务在数量、质量、效率以及价格等多方面的状况进行了公众满意度的量化评估。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公共服务水平并不令人满意,总体得分为63.16分,刚刚达到及格线。

以教育为例,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但据OECD测算我国2004年政府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分别2.7%—2.8%,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1%,也达不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4.0%。

再以医疗卫生为例,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着尴尬境地:在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成员国医疗卫生筹资和分配公平性的排序中,中国位列191个成员国中的倒数第四位。政府缺少必要的投入和干预是造成中国有限的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群众看病贵、看病难是近年“两会”上的一个焦点话题。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问题也成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在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以“行政成本”为主题词进行搜索,仅2006年全国各级各类期刊就发表225篇这一主题论文。

二、“行政管理费”科目是政府行政成本分析的基础

正如平衡计分卡创始人之一卡普兰教授指出“你不能衡量,你就不能管理”。代表委员、官员、学者要分析政府行政成本问题,政府要加强行政成本管理,都需要对行政成本进行准确的衡量。而衡量需要以科学的口径作为基础。

我国传统《国家预算收支科目》根据经费性质将政府支出划分为类、款、项三级。类级科目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地质勘探费、科技三项费用、流动资金、农林水等事业支出、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政策性补贴支出等。

其中“行政管理费”反映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民主党派机关、社会团体机关等经费。这一“行政管理费”科目口径是当前我国政界、学界对政府行政成本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

我国原国家预算收支科目体系是从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虽数经调整但都发生没有实质性变化,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和生产建设型财政色彩。这种分类便于财政部门按不同经费性质分配资金,同时也便于对政府支出中的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比例,积累和消费比例等进行统计分析。但传统政府支出一个最大缺点是不能集中、直观、完整地反映政府在某一方面的全部支出情况。

如以我国传统《国家预算收支科目》为口径基础的财政统计资料难以清晰、直观地反映教育支出。因为虽然我国原《国家预算收支科目》设置了“13教育支出”科目反映公共财政在教育方面支出。但我国政府实际教育支出要大于“13教育支出”口径,除此还包括预算内其他教育支出如教育基本建设支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管理费等以及教育基金支出与专项支出。所以OECD认为“(我国)2004年教育事业费占GDP的2.1%,但是如果纳入其他与教育相关的预算内支出,教育总支出可能会达到GDP的2.7%;如果进一步计入用于教育的预算外支出,这个数值可能会超过GDP的2.8%。”

三、2006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取消“行政管理费”科目

为了彻底地弥补我国传统《国家预算收支科目》缺陷,特别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公共财政体系需要,2006年我国推行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这是公共财政乃至公共管理领域重要的一项基础性改革,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是编制政府预决算、组织预算执行以及预算单位进行会计明细核算的重要依据。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根本性变化在于打破了传统《国家预算收支科目》中一般预算、基金预算、债务预算之间的界限,并将原先游离于预算收支科目之外的预算外资金、社会保险基金也纳入进来,统一按照收支性质来划分收入、支出包括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反映政府支出活动,有利于全面、完整、明细地反映政府资金的使用情况。支出功能分类反映政府职能活动,说明政府的钱到底干了什么事,如办学校、修水利等;经济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说明政府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如办学校的钱究竟是发了工资,还是买了设备、盖了校舍。

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如财政部门加强公共支出宏观管理包括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支出经济分类主要用于一般部门单位细化预算、加强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微观管理。支出功能分类改革的核心思想是从服务于资金切块分配管理转到完整、直观地反映政府职能活动。最直观体现这一核心思想的转变是原先科目名称落脚于“XX费”或“xx支出”,而新科目名称落脚于职能活动。如原国家预算收支科目设置“教育支出”、“国

防费”科目,新科目则改为“教育”、“国防”。最实质性变化则是将原先分散于各个支出科目的某一项职能活动的支出全部集中地归在一功能科目下。再以教育为例: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教育”科目将原先分散于各个支出科目的政府在教育方面支出都集中归在该科目下,从而可以直观、清晰、完整地反映政府在教育方面支出。值得注意是原在“行政管理费”中反映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府机关经费”也转到“教育”类下。

为什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将原在“行政管理费”中反映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府机关经费”也转到“教育”类下?除了前文述及,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管理费”归在“教育”类下,则“教育”所反映的教育支出更完整全面。

更重要的是,2007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也不再设置“行政管理费”。因为这一科目并不是政府的一项职能活动,只是一种经费属性,所以当改革实现“从服务于资金切块分配管理到完整、直观地反映政府职能活动”转变时,这一科目就被取消。类似还有“基本建设支出”等科目。

虽然“行政管理费”科目取消,但是行政管理部门还是要实实在在发生行政管理费,如何反映呢?根据衔接有关规定,各党政机关、人大、政协、社团等机关由原行政管理费开支的部分,首先要根据各单位的职能,归入相关的功能分类,在确定了相关类、款后还要根据款下项级科目设置的具体情况分解到不同的项。如人大机关开支的人大经费,应列入200一般公共服务类人大事务款相应项级科目。又如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行政管理费开支的政府机关经费,归入教育类下的教育管理事务款相应项级科目。如税务机关通过行政管理费开支的政府机关经费,应归入一般公共服务类税收事务款相应项级科目等。以此类推,实际上所有党政机关、人大、政协、社团等机关的“行政管理费”都拆分,归到相应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下。简而言之,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原在“行政管理费”集中反映的党政、人大、政协、社团等机关经费要拆分之后分别进入新科目体系中不同支出功能分类科目。

这一科目转换尚不会对部门单位细化预算、加强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微观管理造成重大影响,但是却对于宏观层面分析包括政府行政成本分析产生重大影响。可以预见,2007年之后我国两会代表委员再谈到政府行政成本问题,很难再拿行政管理费来举例说明。

四、结语

转化政府的行政职能 篇4

目前我国政府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地方政府中的基层政府喜欢一篮子的将社会各方面事务都揽在在自己的怀里,扛在自己的肩上,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管不好的事”严重的打击了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影响了自身职能的充分合理发挥。从政府职能的具体执行上来看,管制职能、审批职能、收费职能、罚款职能不明确且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推诿、互相扯皮、行业本位的现象仍有存在,导致民营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

因此,改变民营经济的现状,政府需要转化其行政职能。市场本身有其内在的缺陷,政府应该加强监督和弥补。如在公共服务的方面,出现信息化、网络化对公共管理和服务带来的挑战;突发性的、不可预测的传染疾病、自然灾害和恐怖活动对公共管理和服务带来的挑战等等。这些方面都是新时期对政府提出来的新要求也是政府应关注的重点,去完成市场和社会都做不了的事,把企业和社会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关注法律法规,推动行业保障制度建设,向管理社会职能转变。目

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新经济犯罪和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如拖欠农民工工资、温州的地下钱庄、炒房问题、政府乱用职权腐败等等这些问题都给我们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危害。因此,我们政府应该针对一些新的行业、领域,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行业保障制度,同时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政府职能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职能运行的法制化,为我们的企业和农民工谋福利。

2.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任务,向权责统一方面转变。调整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部门间的职责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同一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避免政府部门之间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的现象,给我们企业发展带来的困难和麻烦。政府应该根据权利和责任统一的原则,给我们的企业发展提供条件和指导。

3.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首先应该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培训和教育,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帮助。其次提高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促进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提高交通运输工具的速度和运行的稳定,保证企业工作的效率和安全。

政府行政单位实习报告 篇5

实习时间:xx月28日至20xx月15日

实习单位及其情况:

(一)、机构设置与人员构成:

1横向上:党政办公室————雁塔区团委————资料室

2纵向上:团委副书记————雁塔区团委————文秘部

(二)、雁塔区团委职能:雁塔区团委办公室是在雁塔区党委与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负责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群众组织,负责公务人员层面的各种具体工作。其职责范围主要是:

1、根据区团委办公室和区党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区团委的实际情况,指定每学期团的工作计划;定期召开院团委和各支部书记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研究部署和检查团的工作,并经常向党组织和上级团委汇报,反映情况,努力开创我区团委工作的新局面,当好党的助手、后备军。宣传、贯彻执行党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及区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决定;组织团员青年学习时事政治、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

2、围绕党和团的中心任务,组织开展对全院团员青年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及法制纪律教育,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带领团员青年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组织开展团的思想工作,思想教育应当根据新形势和新情况,要更加贴近时代,重点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青年,配合学校和本校进行校风、学风思想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以及时事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健全全团内规章制度,办理新团员的审批和超龄团员的离团手续,办理团员组织的关系转入、转出、注册手续,做好团内档案工作。

4、组织团员青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其他活动,并及时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5、关心公务人员的身心健康,维护公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关心公务人员的正当利益,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公务人员在学习、生活、课余活动等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协同党委改进有关工作。

6、指导各团总支部的工作,推广他们的工作经验;检查、考核各级团总支、支部的工作情况,表彰奖励团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优秀团支部。

7、积极开展团的宣传活动,负责公务人员团刊团报、黑板报的知道管理工作;指导社团公务人员工作,搞好社团培训工作,创建品牌社团活动,加强对学社联等群众组织的指导力度。指导和帮助学联社,广播站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

8、指导和组织公务人员在组织内开展健康的组织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参加区外联谊、演出、比赛活动。活跃公务人员业余文化生活,陶冶公务人员情操。

9、负责对违纪团员的教育和处理,坚持从严治团的方针,整顿团风团纪,促进形成良好的学风和区风,做好团的对外接待、联络、开具介绍信、转接团关系及《团员证》的管理等工作,整理保管有关文书档案。

10、关心团员青年正当利益,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维护区委的稳定。办好青年团校,加强对团员青年进行团的基础知识教育,办好团干培训班,加强团的阵地建设;配合区党委和有关部门做好对专职团学干部的考察和在公务人员中的党建工作,推荐优秀教工青年与优秀公务人员入党。

实习内容

(一)、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是雁塔区团委办公室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主要是负责研究生调档登记、政审材料中的档案材料准备工作。具体的工作步骤:到团委指导中心领取调档信封和机要本,从雁塔区档案库找出调档公务人员的档案,按照档案内容作好登记工作,登记后由调档公务人员核对无误后签字,将档案袋及登记单放回档案库,将档案及政审证明装入调档信封封口并盖团委章。政审材料的准备也要严格按照登记办法保证档案的进出有序。

档案管理工作关键在于档案库资料摆放有序,登记严格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更好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其他单位较好的办法。团委所有老师及公务人员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保管、分级查阅的原则,进行网络化管理。团委应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即资料员)。档案工作由团委书记统一领导,办公室负责接收,收集、整理、立卷、保管,并监督团委其他老师和公务人员的档案工作。

团委办公室应逐步完善档案制度,确保档案安全和方便。档案整理办法:1,方法:以问题特征为主,立小卷,一事一卷。2.,步骤:a.收集文书档案(含公务人员档案、公务人员奖惩情况、团委其它需记录的档案)b整理根据分类和成立时间整理。c分类根据下述分类方法分类d立卷区分不同价值确定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

档案的过程管理:1,属于团委集体保管的档案:各辅导员做好平时文件的预立卷工作,并在事件结束后或在每季头一个月的十日前将上季需归档的预立卷的文件整理成册移交团委资料员保管,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2,属各辅导员单独保管的档案:在每季头一个月十日前汇编成册移交团委资料员,各辅导员在每年的二月十日前将档案总目录、预立卷材料的目录交办公室。

档案管理的监督:办公室根据各部门和各部门上报的档案总目录、预立卷材料的目录,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来监督各部门及各部门档案的管理工作。

档案的分类及编号:指定资料员经培训后,按有关档案分类及编号要求操作。

档案的借阅:因工作需要借阅文档的,应填好档案查阅单,任何人不得随意外带团委重要的文件材料,确因工作需要外带,需办理档案外借手续,经团委书记核准后,方可带出,用毕即归还。阅档人对所借阅档案必须妥善保管,不得私自复制、调换、涂改、污损、划线等,更不能随意乱放,以免遗失。

档案备份制度:团委所有有价值的文件必须备份。各辅导员应尽量采用电脑管理和工作,便于档案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和保存。

档案管理责任及要求:第一责任人为指定的资料员;第二责任人为团委书记任何人不得有以下行为:1,毁损、丢失或擅自销毁团委档案;2,擅自向外界提供、抄摘团委档案;3,涂改、伪造档案;4,未及时上报或对档案归档;5,未按手续就借阅、外带档案。

(二)、物资领取与登记:团委办公室的物资领取与登记需到资料室办理,这项工作关系到我们学院的财政开支需要严格的制度规定。

首先,物资计划的编制是团委办公室物资管理的首要环节。物资计划是团委办公室进行物资领取工作和团委办公室内部物资供应工作的依据。团委办公室应编制科学、合理的物资计划。而且,计划制订之后,对物资计划的执行要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物资计划管理不但是其他物资管理环节的重要前提,也是有效避免物资浪费的重要保证。

其次,物资的领取,物资配送更趋向灵活,“即时配送”、“准时配送”、“变领料为送料”等新方式、新观念逐渐被事业单位所接受。事实上,在配送方式的选择上并没有固定的规则,团委办公室要遵循的是方便、高效的原则,并结合团委办公室的特点和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最适合于团委办公室的物资配送计划。

再次,物资领取后的登记工作,按照物资的品名、单位、数量、用途、领取人、领取时间严格登记。

最后,采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abc分析法、运筹学等),合理有效地组织、指挥、监督物资的领取与使用,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从而实现物资管理现代化。

(三)、文件复印与传达等: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之千里”,办公室内文件的复印与传达是最琐碎也是最常见的工作,雁塔区团委需复印与传达的文件涉及广泛如公务人员处(有关大公务人员就业的文件)、组织部(有关学习科学发展观开展民主生活会的文件)、科研处(有关科研立项的文件)、心理健康联合会(有关开展大公务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等。文件的复印与传达要及时准确,这样才能发挥文件的作用,要做好文件的接受与传达的记录工作。

此外,打扫卫生虽然是小事,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做每一件事时我都谨慎小心的去做好,尽量一次做成功,不懂得虚心的请教老师,认真的听取老师的意见。

实习总结及感想

其实开始我是在等驾坡街道办事处实习的,才两天曹文涛同学就和我换岗了,我满怀信心来到雁塔区人民政府团委办公室。在这次实习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一)、正确对待挫折:实习中遇到很多不顺利的事情,但是正如前人所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要善于化压力为动力,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重新争取成功,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

(二)、更加重视实践:实习时我发现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到机关工作有多么重要。首先,做事要严谨细致,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意外情况,做到“一日三省吾身”。其次,在办公室实习养成早到晚走的习惯也很重要,我觉得这是老师的基本的尊重,也能给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特别是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来说,我们必须从基层做起,注意细节,多干一些琐碎和枯燥的工作可以给领导留下踏实稳重、任劳任怨的形象,为以后的工作晋升打下基础。

依法治国 政府依法行政 篇6

一、教学设计思路: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依法治国”“宪法”已经不再陌生,已经有了相关内容的零星的记忆,因此,对于简单的重复的内容通过学生自学,并运用具体事例进行深化,激发学生情感。在教学设计中我安排了五大版快:观察与思考(引出课题)-----理性剖析(回归教材)-----《话说宪法》(深化、提升)------事例分析(政府依法行政意义)-----作业展示(践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理解: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深刻感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依法治国的概念、基本要求、及意义;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深刻感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四、教学设计: 导入:观察与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P43课本材料:法制建设巡礼。思考:(1)以上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它说明我国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2)我国实施的治国基本方略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何影响?引出课题。

一、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板书)

教师介绍“人治”和“法治”的区别,让学生感受“依法治国”的进步性和优越性。并提问:(1)、什么是依法治国?(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3)、坚持依法治国的意义?(1)、什么是依法治国(板书)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以下内容: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的主体、依法治国的“治”的含义、所依据的“法”是什么。回忆初二思想品德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并出示A、今日说法-----“孙志刚案”始末,请同学围绕着“违宪审查”这个中心,谈谈对这个事件的看法以及这个案件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B、阅读感悟-----阅读课本P48(我国宪法第四次修订内容)相关链接,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宪法的修订程序这么严格?为什么要做以上这样的修改?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宪法修正的内容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现实性和可行性。(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板书)

学生自学回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含义。并通过选择,让学生理解“十六字”的要求。(3)、坚持依法治国的意义(板书)学生通过自学理解。

承转:我们生活在法治的国家里,人人都要和各种政府部门打交道,政府机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的看法,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也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二、政府依法行政(板书)教师提问:我国政府的性质?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学生看书P46-47(1)我国政府的性质?(板书)我国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其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是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

(2)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板书)

政府履行职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体举例说明(3)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板书)采用事例教学法,收集政府不依法行政和依法行政的案例:湖南嘉禾事件、温州“效能革命” 让学生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承转: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公民应该怎么做呢? 展示作业:《意见书》,对小组进行评价。

板书:

一、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板书)(1)、什么是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3)、坚持依法治国的意义?

二、政府依法行政(板书)(1)我国政府的性质?

(2)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3)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练习:温州市长专线自2005年1月1日,改号“12345”开通以来,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共受理群众和基层单位来话26972件次,其中投诉举报9975件,已答复和办理8876件,总办结率89%,并开展领导接听日48次,在社会各界取得了良好的群众口碑。据此回答:

1、让群众与市领导面对面交流,主要体现了

(A)A.政治文明的进步

B.物质文明的提高 C.法律意识的增强

D.道德水平的提高

2、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督,并来电投诉,这主要表明

(B)

A.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B.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C.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3、下列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内在联系说法正确的是①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文明

②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和核心

④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方略(B)A.(1)(2)(3)

B.(1)(2)(3)(4)

C.(1)(2)(4)

D.(2)(3)(4)4.胡锦涛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这是因为(A)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与普通法律相比,宪法与公民生活关系更为密切 C、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的总和 D、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全部问题

五、附录:

1、“孙志刚事件”新闻背景:

3月17日,就职于广州一服装公司的大学生孙志刚未携带身份证逛街时,被广州黄村街派出所以没有暂住证为由予以收容。3月18日,孙被送往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后又被收容站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并于3月20日死亡。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的鉴定表明:“综合分析,孙志刚符合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即孙志刚是被打死的。

事件披露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此事亦引起中央有关领导高度重视。目前此案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涉案的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公安机关缉捕归案,3名在此案中渎职的工作人员已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5月14日,三位法学博士以普通公民身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

三位博士上书的主要内容及媒体的相关评论集中在三点:

一是收容遣送制度有违法治精神,应予废除。收容遣送制度使得民工、流浪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人身自由极易受到侵犯,有违法治精神。从依法治国的精神出发,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制度不应长久存在,对收容和限制人身自由的范围作不适当扩展的越权行为必须予以纠正。即使是出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需要,也应该重新依法制定相关法规,做到依法行政。如果民工在城市中违背了有关法律法规,应当按刑法或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而不应当用强制的方法将其送回户籍所在地。二是《收容遣送办法》违反了宪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应予改变或撤销。

中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立法法》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而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授权国务院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收容遣送办法》是1982年制订的行政法规,其中有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内容,与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相抵触。《立法法》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对于“超越权限的”和“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由有关机关依照本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可见,《收容遣送办法》属于应予改变或者撤销的行政法规。

三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尽快启动违宪审查机制。

三位公民依法“上书”,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是公民宪法意识增强的表现,对启动违宪审查制度有重要意义。从法律逻辑上讲,既然赋予公民提出审查建议的权利,该项权利就应当有法定的保障。所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机构对该建议进行研究并给予答复,是法律上的当然义务。呼吁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启动违宪审查机制,并将审查结果及时通知建议人和媒体。

因《立法法》并未对公民建议书的反馈渠道和程序以及回复时间、期限等作出具体规定,三位上书人一度深为担心建议书会因无法启动审查程序而被无限期搁置。但日前有消息说,此份建议书已经引起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正在积极办理之中。不少法律界人士认为,只要办理过程启动违宪审查机制,不管结果如何,都将是中国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来源:《瞭望》周刊)

2、我国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

第一次:(1988年)

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第二次:(1993年)

修改内容共涉及九条,要点有:

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坚持改革开放”等提法写进宪法序言;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删去“农村人民公社”的提法,确立“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法律地位;将县级人大每届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

第三次:(1999年)

主要有六处修改:

强调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邓小平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国家根本大法;增加“依法治国”条款;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概念;提出农村集体经济的“双层经营体制”;个体和私营经济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确定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反革命活动”的提法被“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所取代。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第十八条至三十一条,共有14条,涉及13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关系国家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第四次:(2004年)主要有十三处修改:.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完善全国人大组成的规定;将戒严修改为进入紧急状态;增加对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修改乡镇政权任期;增加对国歌的规定。

3、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湖南对嘉禾事件处理结果(节选)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日上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有关问题,同意湖南省对嘉禾县珠泉商贸城建设中违法违规有关责任人所作出的严肃处理。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经湖南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已责成有关方面按规定程序撤销周余武中共嘉禾县委委员、常委、书记职务;撤销李世栋中共嘉禾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职务,并依法撤销其县人民政府县长职务;给予李水福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责令其引咎辞去中共嘉禾县委副书记、嘉禾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职务;给予中共嘉禾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贤勇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给予雷知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其嘉禾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县长助理、城关镇党委书记职务。对涉嫌触犯刑律人员的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调查后做出决定。对其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问题,将由有关部门继续调查处理。

嘉禾被捕拆迁户获得国家赔偿(节选)

时间: 2004-06-02 10:1

2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曾鹏宇

备受媒体关注的“嘉禾拆迁事件”日前又有新进展,记者6月1日获悉,清华大学宪法与公民权利中心日前派出律师赶赴嘉禾,向当地拆迁户提供法律援助;5月31日上午,两名律师代表三位因反对当地政府强制拆迁自家房屋而被捕的拆迁户向当地有关部门递交了国家赔偿要求申请书;结果有关部门在一天后就将全部赔款送到拆迁户手中,赔付金额约每人1700元人民币。

4、“效能革命”在温州

新华网浙江频道 记者 张和平马玉瑛 朱立毅 编辑 陈晓明 监制 何玲玲

2003年夏,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风暴席卷温州。

这是一场特殊的革命,革命的主体是机关干部,革命的对象也是机关干部。这场自我革命,革的就是群众深恶痛绝的“衙门作风”!

温州市委书记李强代表市委市政府将之宣称为:“效能革命”。“效能革命”如何实施?温州市决策层同样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他们“切口小、挖掘深”,先从小做起,从易做起,从“底线”做起。为此,实施广大干部看得见、摸得着、易接受、可操作的“四条禁令”,其中也包括 “工作日午餐禁酒令”,因工作日午餐饮酒易导致办事拖拉、态度刁蛮甚至误事。当“四条禁令”一铺开并为广大干部所接受,温州市决策层即有步骤地将“效能革命”引向规范,实施以制(度)保禁(令),建立“效能革命”的规范机制,这些制度就是:办事公开制、“窗口式”一次性办理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工作制(类似演员A、B角接替制)、办事时限制、否决事项报告备案制、市直机关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与此相“咬合”,市委市政府又专门制订了机关效能监察制度、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制度和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

开展“效能革命”以来,在半年的时间里,温州共辞退机关工作人员29人,撤职或降级、降职29人,行政告诫90人,此外还有260多人被通报批评„„

(2005—2006)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奖项目名单(共14名,排名不分先后)河北省青县县委:“青县村治模式” 上海市徐汇区政府:政府工作流程再造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政府:公众全程监督政务 安徽省芜湖市政府:“政府利用网络实行政府与市民互动” 浙江省温州市政府:“效能革命”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政府:淮海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浙江省绍兴市政府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浙江省长兴县教育局:“教育券制度” 北京市大兴区妇联:“巾帼维权岗”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服务承诺制 浙江省武义县委县政府:村务监督委员会

湖北省秭归县政府:杨林桥镇“撤组建社”村民自治新模式 重庆市开县麻柳乡委乡政府:“八步工作法” 教学反思:

1、深刻感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很好体现了情感教育

2、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标准提升政府行政服务效能 篇7

今年10月14日,全世界标准化工作者共同围绕“减损耗,增收益——标准提高效率”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显而易见,效率就是以最少的损耗、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投入,生产或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且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提高效率的意义非常重大,是帮助各类机构取得成功、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砝码。

标准是利益相关方充分协商一致的产物,是最佳实践经验的体现。将这些最佳实践经验,通过标准的形式向各方开放,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分享这些经验,同时使相关组织和人员避免重复性工作,充分利用人力和物力资源,从而显著提高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的效率,实现以更低的损耗快速地为更多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标准是提高效率、增进效益的重要手段。

2 标准化在政府效能建设中的作用

政府效能作为行政管理和现代政府能力的核心,对政府全面有效地履行职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结构以及政府职能的变迁,效能建设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地方政府的重视。如何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效能建设,成为了各级政府和理论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标准化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技术支撑,能够为政府效能建设提供创新优化的解决方案,为政府实现规范化管理、全方位提升效能的整体水平提供新思路。

2.1 标准化建设是规范政府运作流程,提升行政效率的重要方式

通过梳理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确立标准化的岗位职责、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和评价机制,建立全方位的政府标准化管理和操作机制,能够大大提升行政效率。一方面,标准化能够对工作人员的公共服务行为进行规范,从而避免其按照主观意志,过多自由裁量地履行政府职能,还能够改变通过命令和权力强力推行行政的模式。另一方面,通过服务标准化来固化科学的运作模式,能使最佳实践在整个政府服务体系内更容易复制推广、更容易达到相对一致的水平,从而有效降低政府运作成本、提升服务效率。

2.2 标准化建设是完善评价机制,加强行政权力监督的有力保障

政府推进标准化建设,建立全程可控制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标准化程序,对每个环节与细节建立明确具体的工作质量评价标准,能够对行政管理整个流程进行有效监控。并且,通过标准化建设,能够对行政权力的链条进行合理分解,形成权力合理分配、相互连接又相互监督的管理体系,建立透明、公开、量化的公共服务规范,有助于实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的科学化、标准化的行政权力监督机制,实现社会、公民和企业对公共权力部门的有效监督。

2.3 标准化是提高政府服务质量,提升公众满意度的有效手段

近几年,我国社会公共需求呈现全面快速增

李涵,杨朔:标准提升政府行政服务效能

长态势,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差距在拉大,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仍较低。标准化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目标、流程、提供方式等进行规范,建立一整套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同时,标准作为利益相关方协调一致的结果,通过广泛吸纳公众参与标准制定过程,有利于满足不同群体享有公共服务的基本需要、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目标与公众期望保持一致,提高服务质量。

3 标准化推动政府效能建设的典型案例

3.1 探索行政服务绩效评价标准化,推动行政服务研究纵深发展

2012年5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现代服务标准化发展研究中心启动了《行政服务机构绩效评价技术与标准预研》项目,力求对标准化支撑行政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的相关技术及机制进行研究。

课题组分赴东、中、西部多家行政服务中心调研,对国内行政服务机构的运行现状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分析,力求从中深挖出行政服务机构绩效评价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之上,课题组分析提炼出行政服务机构绩效评价的关键技术,提出了行政服务机构绩效评估的方法,切实开展了行政服务机构绩效评价相关标准的预研工作,为形成科学可行的标准化解决方案奠定了扎实的研究基础。

该项目将研制出行政服务机构绩效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方法,从而实现对行政服务机构绩效水平的量化考核,为未来行政服务中心绩效评价工具开发和信息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该项研究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政府政务公开和透明化监督,从而巩固和提升政府的管理、服务能力,满足公众对政府行政服务水平提升的期望。

3.2 研制网上行政服务重要标准,助推“镇江模式”

李涵,杨朔:标准提升政府行政服务效能

再升级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行政服务中心面临着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平台这些新型服务窗口的建设问题。如何用标准化的手段解决现有问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现代服务标准化发展研究中心认真研究讨论、锁定重点,以网上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联合镇江市行政服务中心联合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2012年5月,项目组分赴北京、上海、镇江、泉州、宁波、深圳、成都七地的行政服务中心展开实地调研,基于调研数据和反馈信息起草了《行政服务中心网上行政服务规范》国家标准草案,并经多轮研讨现已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包括国家信息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编办以及10多个省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专家代表对标准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该标准对网上行政服务概念的界定、网上行政服务事项种类、服务内容及质量、服务评价、服务评价指标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规范,成功地搭建了标准化的网上行政服务架构。以标准为依据,镇江行政服务中心目前正在同步打造集地理导航、实景实时交互、无障碍技术等功能于一体的行政服务中心数字大厅,力争在实践中应用标准,用标准指导实践。相信在标准化的带动下,曾经一度因“镇江模式”而享誉全国的镇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必将再次成为行政服务改革中的焦点,从而进一步提升其行政服务能力、实现“镇江模式”再升级。

3.3 建设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小县城走上国际大舞台

近年来,山东新泰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把标准化引入到行政服务领域成果显著。2010年8月,新泰市被国标委列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

新泰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了一整套程序严密、全面覆盖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体系下设三大支柱体系,由551项标准构成。其中,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打造了高效的行政服务流程,解决了服务过程中因人而异的问题;服务管理标准体系对服务过程中涉及的关键环节和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从人、财、物等方面为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的实施提供了全方位保障;服务工作标准体系明确了中心各个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责和作业要求。三大体系的建立实施,使政府行政行为有了明确的工作质量评价标准和全程可控制的行政服务程序,引领了政府管理创新。

新泰市在行政服务标准化方面的成功实践引起了广泛关注,北京、浙江、广州等多个地方的行政服务中心、纪检、监察、质监、工商、税务等部门先后来新泰考察学习。新泰市还应邀参加了第三届、第四届国际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交流会议,并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和核心对话,在国内外行政服务领域引起了强烈反响。

4 结语

萧国亮:要约束政府行政开支 篇8

要解决收入不公问题,首先应该减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太低,税率太高,根本没有起到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企业的税种也太多,税率过高,很多是重复征税,除了交税外,还要交很多“费”。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财政收支体制的改革,改革的目标就是减缓财政收入的增速。

国家财政收入不应该上升那么快。有些人说,财政收入增长快,是因为财政支出太大。实际上,政府财政不应该支出那么多,除了公共产品外,其他项目应该由社会资金来投资,而不是由政府来投资。况且,政府财政支出的大头,往往是行政经费开支和“三公”支出,浪费惊人。所以,要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就要解决政府、企业和老百姓之间收入不平衡问题,尤其要限制财政收入的过快增长。

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意义上来说,经济增长了以后,老百姓应该得到更多的实惠,这就是“民生”。我们现在是倒过来了,政府得到的最多,老百姓得到的最少。有一种说法,政府的钱多了,就可以保民生。

但是,按照经济学原理,自己的钱由自己来花是最经济的,也是最有效率的。这就像居家过日子一样,自己挣的钱由父母帮着花,肯定会出现浪费,因为父母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同样的道理,老百姓的钱应该由老百姓自己花,不用政府帮着花,政府觉得哪些贫困人口需要帮助,就直接给这些人发钱就行了,不必搞得太复杂,那样,政府也很累。

只有财政收入分配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去谈其他问题,比如国有企业问题。国有企业原来叫做全民所有制企业,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应该是归全民所有的,不应该是国家所有。国家只是全民雇来的经营者。所以,国有企业应该让每个老百姓都有股份,国有企业赚的钱大部分应该分给老百姓,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全民所有制。

在中国,仅仅讲经济学是不够的,还要讲政治经济学。我们现在的经济问题,到最后就是政治问题,所以,要尽快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

上一篇:营销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下一篇:2018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