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介机构管理办法(精选8篇)
法律中介机构管理办法 篇1
证券信息披露制度中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当前我国证券信息披露制度中中介机构承担法律责任的理论基础、归责原则 及中介机构过错的界定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偏差,因此,在今后相关立法中应加以适当调 整。
【摘要题】法学与实践
【关键词】中介机构/证券信息披露/法律责任
证券信息披露制度,指证券发行人在证券的发行与流通诸环节中,依法将其经营、财 务信息向证券监管机构、社会公众予以充分、完整、准确、及时地公开,以供证券投资 者作投资参考的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的核心制度,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 护证券市场秩序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只有十年,信息披露制度尚很不完善,在违法成本小于违法收益 的驱动下,不少公司进行虚假信息披露、欺诈投资者,出现麦科特、银广夏、郑百文等 重大信息欺诈案件。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虚假信息披露的发行人和为发行人提供股票 发行、上市有关服务的主承销商、会计师、律师、评估师等中介机构需对此承担法律责 任,但未明确中介机构在任何情形下应承担法律责任、承担何种责任等问题。
信息披露制度中中介机构的责任包括两种:违约责任和违法责任。违约责任是合同责 任,指中介机构违背与发行人签署的委托代理协议,未能恪尽职守、勤勉尽责,而导致 发行人错误披露信息遭受证券监管部门处罚或被投资者索赔,中介机构应对发行人承担 民事赔偿责任。违法责任是法律责任,指中介机构在证券法律服务中因违反法律法规、证券监管部门的要求而应依法承担的行政、刑事责任以及对善意第三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中介机构在信息披露制度中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亦即违法责任。
一、信息披露制度中中介机构承担法律责任的理论基础
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到必须对证券发行和交易中的虚假信息行为进行规制,但对追究中 介机构信息披露瑕疵行为法律责任的理论基础还研究的太少。中介机构信息披露瑕疵行 为引起行政、刑事责任的原因可解释为违反有关法律,是公法上的责任设定,而追究中 介机构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学术界多有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中介机构因违约引起赔偿责任即违约论。违约论认为:中介机构参与或 协助发行人进行虚假信息披露,其违背与发行人签订的合同而提供了有瑕疵的服务,这 种服务的结果导致投资者的损失,为此中介机构必须对投资者根据服务结果作出投资的 损失负责。
违约论忽略了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即交易双方之间存在契约关系。只有在一级市场 中发行人直接向投资者销售股票,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方构成契约关系。而在二级市场 中,发行人并未参与投资者之间的交易,发行人并非交易当事人,其与投资者之间不存 在契约关系。在整个证券交易过程中,中介机构应发行人要求向发行人提供报告,这些 报告由发行人对外披露,中介机构所提供的信息从理论上讲仅供投资者参考,中介机构 与投资者之间并非买卖关系,不存在契约关系和违约责任。可见,引起中介机构民事责 任的原因并非违约。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介机构因侵权引起赔偿责任即侵权论。侵权论认为:中介机构参与 或协助发行人进行虚假信息披露,误导投资者决策,从而侵犯投资者合法权益,导致投 资者的投资损失,为此中介机构必须对投资者的损失负责。1月15日,最高人民 法院下发《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 下称“《通知》”),《通知》中即认为中介机构虚假陈述承担的是侵权责任。
侵权论忽略了构成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要件。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为:(1)有侵权行 为;(2)侵权行为人有过错;(3)有损害结果;(4)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 系。按照相当因果关系学说,“侵权行为应是损害结果的不可缺条件,它不单是在特定 情形下偶然引起损害,而且是一般发生同种结果的有利条件”。而中介机构虚假陈述行 为不一定是投资损失的不可缺条件,因此,不能推论一定具备侵权责任的因果关系要件 。虚假信息既可能是虚假财务信息也可能是其它虚假信息,如未如实披露重大诉讼等, 很难判断何种信息足以促使投资者购入股票,成为投资损失的不可缺条件。另外除法律 明文规定外,侵权案件中举证责任由被侵权人来负担。投资者除需证明中介机构通过发 行人披露的信息存在瑕疵,还需证明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故意或过失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投 资者,而且必须证明其损失是由于信息披露引起。从实践来看,投资者根本无法证明中 介机构在信息披露过程中的过错,追究中介机构的侵权责任就成了一句空话。适用侵权 论,将无法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为解决投资者举证困难问题,《通知》设立了行政处罚决定前置程序,投资者无须证 明中介机构是否存在过错,只要依据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就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依据《通知》的规定,法院和投资者都依赖于证券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决定来判断发行 人和中介机构是否存在过错,这虽解决了投资者的举证难题,但同时又制造了另一个难 题即限制了投资者的诉权。例如发行人信息披露存在瑕疵,但证券监管机构未积极履行 职责对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作出行政处罚,抑或证券监管机构认为中介机构不存在过错或 已过行政处罚诉讼时效而不予处罚,此种情形下,即便投资者认为或能够证明中介机构 存在过错,也不能提起诉讼追究中介机构的赔偿责任。而被监管机构处罚的违法者总是 违法者中的少数,行政处罚决定前置程序难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且限制了投资者利用 其他渠道监督发行人信息披露情况的积极性。
所以,在证券信息披露制度中,仅仅依据侵权理论不足以保护投资者,我国应建立中 介机构承担信息披露责任的法定主义。引入国家干预理论,在证券法中明确规定只要中 介机构参与信息欺诈,就应对投资者承担赔偿责任,并确立推定过错原则,明文规定只 要中介机构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就推定其有过错。这样中介机构对投资者的民事责任就 变为法定责任,且通过推定过错原则解决了投资者的举证难题。
二、信息披露制度中中介机构承担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一)从相关法律的规定来看我国追究中介机构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我国《证券法》第161条规定:“为证券的发行、上市或者证券交易活动出具审计报告 、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的专业机构和人员必须按照执业规则规定的工作程序出 具报告,对其所出具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核查和验证,并就其负有 责任的部分承担连带责任。”《证券法》第202条规定:“为证券的发行、上市或者证 券交易活动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的专业机构,就其所应负责的 内容弄虚作假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并由有关 主管部门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证书。造成损失的,承担连带赔偿 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73条规 定:“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违反本条例规定有虚假记载、误导性 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的,根据不同情况,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非法所得、罚款;情 节严重的`,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撤消
其从事证券业务许可。”
我国《证券法》规定中介机构“弄虚作假”方承担法律责任,也就是在中介机构存在 主观故意的过错时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而将过错中的过失情形排除在外。而《股票发 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三种情形中介 机构需承担责任,而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情形可能存在中介机构勤勉尽职未能发 现问题的情节,也就是要求中介机构承担无过错责任。
可见,我国相关法律在规定中介机构法律责任时,采用的归责原则既有过错原则,又 有无过错原则,且相关规定互相冲突,令人无所适从。
(二)从中国证监会的处罚案例来看我国追究中介机构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告》统计,自1月至204月,因披露虚假信息被中国证 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共22家,其中16家上市公司的相关中介机构同样受到处罚。在中国 证监会的处罚决定中,对中介机构处罚原因的描述多数只有简单划一的“未勤勉尽职, 没有发现存在的问题”。中国证监会并未说明其判断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的凭据,加之 处罚中介机构的法律依据多为《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第73条,可以得出结论,中 国证监会存在采用无过错原则追究中介机构行政责任的情形。事实上,只要发行人披露 的信息存在瑕疵,中介机构所出具报告的相关内容难免也同样存在瑕疵,不区分中介机 构有无过错,就会导致只要发行人受处罚中介机构就难逃处罚,中国证监会近年的处罚 案例正说明了这点。
(三)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经验,采用过错原则追究中介机构法律责任,并实行推定过 错原则
信息披露制度中应将追究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的归责原则区分开来。对证券发行人 采用严格责任原则,即发行人对其公布的一切文件都负有绝对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义务,如果文件存在瑕疵,不论发行人是否存在疏忽,都毫无例外地对此承担 责任。这是因为所有文件都由发行人参与起草,该等文件披露的事项都是由发行人亲身 经历或控制的,发行人有能力对所发布的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严格责任。
对中介机构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即中介机构违反执业规则而未勤勉尽职,存在故意或 重大过失情形,才会被追诉。专业人士借助于专业知识作出专业判断,通常有助于一般 人科学决策,减少失误。然而专业人才也非全知全能,纵使其竭尽所能,也无法保证绝 无失误。中介机构出具的报告是对发行人披露的信息进行核查和验证,如中介机构按照 执业规则勤勉尽职核查后仍未发现问题,属能力有限,中介机构无法做到绝对保证经其 核查的事项不存在任何问题。法律要求人们承担的责任应与其行为能力相适应,不能强 求中介机构对其没有能力控制的事项负责。因此,允许中介机构在无过错时免除责任,是世界多数国家及地区的通行规则。美国《1933年证券法》第11条规定:“除发行人外,每个被告都可通过‘恪尽职守抗辩’争取免责。”日本《证券交易法》第21条第(2)项指出“注册会计师若能证明无故意或过失,可以免责。”
“过错”是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明知不可 为而为之,“过失”是应知不可为而为之。中介机构参与信息披露过程中的具体行为, 外人并不知情,故要求追诉人证明中介机构的“过错”,实属困难。我国应借鉴其他国 家的经验,实行推定过错原则,即中介机构应当证明其遵循执业规则,于合理调查后具 有合理原因相信,且确实相信报告内容真实且无重大遗漏,否则推定中介机构有过错。
三、中介机构过错的界定
目前社会上存在一种错觉,认为凡是发行人信息披露出现问题,券商、律师、注册会 计师、评估师均有责任。实践中虚假陈述有很多类型,有时中介机构并未参与虚假陈述 而是同样受发行人欺诈,如发行人篡改原始资料或伪造政府有关部门出具的文件,中介 机构在调查取证时即使勤勉尽职也难以发现,这种情形下中介机构不应承担责任。故需 要区分不同情况来界定中介机构是否存在过错。
1.中介机构亲自参与制作虚假或重大遗漏的信息披露文件。
此种情形下,无论中介机构在信息披露文件上是否署名,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2.中介机构在文件制作过程中仅仅知道披露文件存在瑕疵。
(1)知道披露文件瑕疵并署名。如果中介机构自己没有参与制作虚假文件,但其知道文 件存在瑕疵并在整个披露文件上签名,中介机构应承担法律责任。
(2)知道披露文件瑕疵未署名。中介机构知道拟公布的文件含有实质性错误或重大遗漏 时,中介机构有义务纠正这些错误,否则应承担法律责任。
3.中介机构不知道披露文件存在瑕疵。
在中介机构不知道披露文件存在瑕疵的情形下,是否追究中介机构法律责任的关键在 于判断中介机构是否勤勉尽职,即中介机构是否按照专业人士的合理标准尽到注意义务 。如中介机构已按专业人士的合理标准尽到注意义务,则其无过错,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否则,其有过错,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专业人士的合理标准”即以本行业合格专业人士所应采取的通常和习惯行为作为标 准。国家已颁布行业准则的,所谓专业人士的合理标准即为行业准则。如目前尚未制定 行业准则或规定不详细、不完善的,则应当根据“一个具有相同专业职能并且审慎尽职 的第三人在同等条件下能否合理地作出或采纳同样的执业行为”作为判断标准。具体案 件中,判断中介机构是否勤勉尽职,还需要考虑专业人士的知识水平、对发行人情况的 熟悉程度和取得资料的可能性。
专业人士的合理标准应与一国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我国企业具有强烈 的造假上市动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部分地方政府支持甚至直接参与造假上市 行为,加之中介服务行业内存在大量恶性竞争、从业人员的普遍业务水平及经验与发达 国家有一定差距等情形下,我们应该正视我国中介机构执业环境恶劣、执业水平不高的 现状,不能完全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求我国的中介机构。确立专业人士的合理标 准时,考虑我国现阶段该行业合格专业人士的通常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证监会有 必要在行政处罚决定中,详细描述作出处罚决定的依据和中国证监会对专业人士合理标 准的判断,这样才能逐步确立信息披露制度中对中介机构的处罚原则,作到公开、公平、公正,有利于中介机构的健康成长,有利于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
4.中介机构是否有义务向投资者发出信息瑕疵的警告。
当中介机构没有制作、修改、参与、评论或建议发行人进行错误信息披露时,中介机 构是否有义务向合理依赖该信息的投资者发出中介机构认为或知道该信息存在瑕疵的警 告?这种情形下,中介机构的性质不同,承担的义务也不同。对于承销商而言,由于其 承担保荐责任,所以其发现发行人的任何问题都应及时和发行人一起向投资者作出披露 ,否则构成共谋。对于会计师而言,因为投资者依赖会计师的专业判断,会计师实质起 到监察人的作用,会计师有将其知道的信息瑕疵向投资者发出警告的义务。《美国私人 证
券改革法》要求会计师遇到发行人可能存在违法行为时,应直接向发行人提出其合理 的怀疑,并通过发行人向SEC作出报告,否则只有立即辞去发行人所委任的职务。对于 律师而言,其有不披露的特权,因为律师只与客户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信任的义务,律师 应遵守职业操守保护当事人的秘密。
四、对我国追究中介机构法律责任制度的评价
由相关法律的规定和中国证监会对中介机构的处罚案例来看,我国证券信息披露制度 中,追究中介机构法律责任的制度存在如下缺漏:
1.没有明确追究中介机构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由于我国法律未明确追究中介机构法 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导致实践中采用的归责原则相当混乱,影响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发 展与完善。
2.没有确立追究中介机构法律责任的举证规则。《证券法》未确立对中介机构推定过 错原则,则依据《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投资者主张中介机构具有 过错需要提供证据,导致投资者举证困难。
3.没有明确中介机构所承担责任的划分原则。《证券法》规定中介机构需承担连带责 任。那么,当中介机构和发行人一起制作错误信息时,中介机构与发行人如何分担责任 ?当发行人的几家中介机构共同参与制作错误信息时,他们之间的责任如何划分?这些问 题没有弄清,所有的法律规范都将无从操作。
4.没有明确中介机构的免责事由。如本文第二项、第三项所述,追究中介机构法律责 任,需区分不同情况来界定中介机构有无过错,法律应明确中介机构的免责事由,以利 各方正确判断责任归属。
5.没有明确承销商、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机构是否有向投资者发出警告的义务。
6.没有明确损失赔偿范围。
五、对相关立法的建议
1.基于法定主义,确立一个总的原则,即无论任何人采取任何方式,只要进行了欺诈 活动或制作了错误信息都必须对投资者负责,并依法承担行政、民事、刑事责任。
2.确立过错归责原则和中介机构的免责事由。明确中介机构只对自己的过错(包括故意 和过失)负责,并明文规定出现如下抗辩事由,中介机构可免于承担责任:
(1)中介机构能够证明其在出具报告或签署文件前,对有关事项已作深入调查,并未违 反有关执业规则,其有正当理由确信所陈述事项是真实的且不存在重大遗漏。
(2)中介机构对政府有关部门或机构出具的正式文件的真实性不负调查义务。
从有关传媒的报道和中国证监会的处罚案例来看,不少人认为在发行人披露的政府批 文存在瑕疵时,中介机构虽不知情但未能发现问题的,需追究中介机构责任。此言论看 似严格中介机构责任,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实则不然。这是因为,很多情形下中介 机构作尽职调查需依赖于政府信用,在我国社会信用机制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如中介机构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查发行人的设立、变更资料;依据政府有关部门出具 的完税凭证判断发行人是否依法纳税等,要求中介机构对政府有关部门或机构出具的正 式文件进行调查核实,实质上将中介机构推到非常危险的境地,亦不利于我国建立市场 经济下的信用机制。
首先,要求中介机构对政府有关部门或机构出具的正式文件进行调查核实,就需要法 律或执业规则明确中介机构具有此项义务,这等于公开承认我国政府信用缺失。
其次,我国政府部门普遍未树立服务观念和机制,中介机构难以查证。如去工商行政 管理部门调查发行人的设立、变更资料,无发行人出面,中介机构通常只能查到最简单 的名称、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等营业执照上所登记的资料,即便作为律师,亦只有出 具法院的立案证明才能查询其他详细资料,而在证券业务中发行人的律师不可能代理针 对发行人的诉讼事项,也就不会有法院的立案证明。笔者作为律师,曾多次到政府有关 部门查询盖有该部门公章的文件的真实性,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往往以各种理由推脱, 甚至明言其无义务对律师出具证明,令人无功而返。
再次,个别地方政府协助发行人制造虚假文件,如出具虚假证明、将发文日期提前、明知发行人有关事项不合条件而予以批准等,这种情形下,中介机构根本无从查证文件 的真实性。出于种种原因,不去处罚作假的政府部门有关人员,而以中介机构为替罪羊 ,导致作假的人更加无所顾忌,将大大损害政府信用、打击中介服务行业。
另外,中介机构没有能力和义务鉴别政府有关部门公章的真伪。在我国需由公安部门 出具证明,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方能刻印公章,中介机构没有理由怀疑政府有关部门 公章的真实性。
最后,要求中介机构对政府有关部门或机构出具的正式文件进行调查核实,实质上是 要求中介机构对其无法控制的事项负责,中介机构即使尽职也难咎其责。这将中介机构 推到非常危险的境地,扼杀我国急需发展壮大的中介服务行业,最终损害证券市场的健 康发展。
(3)中介机构对其他专业人士出具的报告或文件不负有核查义务。
中介机构之间有非常严格的专业分工,一专业人士只能对其本专业内的事项负责,需 根据其他专业人士出具的报告或文件得出结论时,中介机构有理由相信其他专业人士的 专业判断。事实上,中介机构没有能力也无必要对其他专业人士出具的报告或文件进行 复核,否则中介机构之间何必划分行业与专业?
(4)中介机构能够证明投资者明知虚假信息存在而仍进行投资。
(5)虚假陈述行为未对市场产生影响,情节并不重大。
(6)虚假陈述行为被揭露后,如投资者不在合理期限内采取合理措施避损,则就损失扩 大部分投资者有放任的过失,中介机构无需赔偿该扩大的损失。
3.明确下列情形下,中介机构必须对投资者承担赔偿责任。
(1)中介机构签署的报告存在虚假信息并通过发行人披露;
(2)中介机构策划了发行人的虚假信息披露行为;
(3)中介机构参与了发行人的虚假信息披露行为;
(4)因中介机构重大过失导致信息披露不实;
(5)除律师外,中介机构知道发行人披露的与自己服务内容有关信息存在瑕疵而没有及 时向主管部门报告或向投资者发出警告。
4.采用推定过错原则,使举证责任倒置,即如果中介机构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那么 法律就认为其存在过错并应承担责任。
5.根据发行人、各中介机构过错的大小,划分他们各自的赔偿责任。
6.明确损失赔偿范围。
投资者未合理避损引致的损失扩大部分,除信息瑕疵风险外的其他风险引致的损害, 凡进行交易就需支出的佣金、印花税等,不应列入赔偿范围。
7.各中介机构的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制定较为详细的行业准则。
我国已颁布《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从事证券业务是否勤勉尽职, 取决于其在执业过程中是否切实遵守独立审计准则,认真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在此 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审计报告。而《律师法》、《律师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中所陈述的律 师违法行为均未涉及证券信息披露瑕疵行为,全国律师协会制定的各项律师行业准则和 工作规则中亦不包括律师从事证券业务的工作规则。导致判断律师是否勤勉尽职没有统 一标准,难以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
]李仕萍主编,《证券发行过程中虚假信息披露的责任承担》,《证券法前沿问题案 例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郑或,《关于证券信息披露制度中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问题之中美比较研究》,复 旦民商法学评论9月刊。
[3]贾纬,《关注证券民事赔偿案审判实践》,中国证券报年7月24日第11版。
[4]方流芳、姜朋、程海霞,《证券律师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国证券报2002年8 月5日第11版。
[5]王利明主编,《侵权责任构成中的因果关系要件》,《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 侵权行为篇》。
[6]《中国证监会公告》20第1期―2002年第4期。
[7]美国《1933年证券法》中译本。
[8]日本《证券交易法》中译本。
[9]郭峰,《证券律师的执业定位与责任》,12月21日在司法部与中国证监会召 开的证券律师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10]美国《私人证券改革法》。
[11]翁晓健,《论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归责原则》,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二期。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 的通知》。
[15]国务院《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8]《注册会计师法》。
[19]《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21]司法部《律师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法律中介机构管理办法 篇2
一、我国民间借贷中介机构的现状
民间借贷中介机构是为借贷双方提供中介服务的第三方。中介公司负责对借贷双方进行信息的登记和匹配,撮合双方借贷关系的形成。对于每一笔业务,都会按照贷款的额度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用,由借款方支付。民间借贷归根到底是一种抵押贷款,到期后,如果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抵押物的所有权会从借款方转移到贷款方。
(一)发展概况
全国各地的民间借贷中介机构大多是在2003年前后发展起来的,这是因为,2003年8月开始,中央开始宏观调控,央行一连串紧缩银根的政策让民间借贷的主要借款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们倍感资金压力,资金需求量一路增加。另一方面,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中小企业的持续活跃也培育了日益壮大的借款人队伍。而其借款频率高、金额小、风险大的特点,使银行从中获利不多、收益不大,自然银行不愿将本就不多的贷款资金放贷给中小企业。与此同时,相对于银行,民间借贷有手续简便、贷款要求宽松、放款周期短等特点,自然民间借贷就成为了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最佳选择。
(二)主要类型
目前市面上的民间借贷中介公司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仅做中介业务的公司,一般规模较小,仅负责撮合借贷双方借贷关系的形成,从中赚取手续费。第二类是规模较大的担保公司,及除了一般的中介业务外,还同时为银行和民间借贷提供抵押物的担保服务。第三类除了上述两类的业务类型外,还提供自有资金的放贷。也就是说,中介机构本身作为贷款人,与借款人直接签订借贷合同。
(三)主要功能
民间借贷中介机构的快速兴起和迅速发展源于其在民间借贷中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点:
1、减少交易成本。
民间借贷发展至今,仅在熟人之间进行的借贷已经无法满足借贷双方的基本要求,因此,双方都要花更多的金钱和精力去寻找合适的交易条件。这在无形中就大大增加了彼此的交易成本。而中介机构可以通过搭建交易平台的方式,进行借贷方的匹配,形成规模效应,达到减少交易成本的目的。
2、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
由于借贷双方互相不了解,缺乏信息的互通,会导致事前利率约定过高、贷款额度不足和事后无法还本付息等风险存在,严重损害借贷双方的利益。民间借贷中介机构的出现,适当的降低了这类风险。交易前,借贷双方都要经过中介的审查,如此可降低骗贷事件的发生;签订合同时,中介可以充当见证人的角色;一旦到期不能还本付息,中介机构还可以通过调解和转贷的形式,降低借贷双方的损失。因此,民间借贷中介的存在,降低了因借贷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而引发的风险。
3、维护经济稳定,推动经济发展。
随着国家对民间借贷的态度由原来的抑制打压逐渐转变为鼓励引导,一些从前资金需求旺盛却无法从正规金融业界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现在可以通过正规的民间借贷途径,寻求资金进行生产。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维护了经济的稳定并且进一步推动了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通过上述对民间借贷中介机构现状的分析与理解,可以看出,中介机构在民间借贷市场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其所处的行业环境和行业性质,决定了民间借贷中介机构面临的风险是不能被轻易忽视的。
二、民间借贷中介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成因
(一)借款人性质引发的风险
民间借贷借款人的性质,决定了民间借贷具有较银行更高的风险和收益。首先,借款人多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属于信用评级中较差的部分。这些无法得到银行贷款的所谓次级客户,只能寻求民间借贷来融通资金。其次,因为民间借贷借款人涉及范围广,信用层次不一,对于放贷人来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虽然中介的存在起到了一定降低此类风险的作用,但其到期的违约风险仍然不能被忽视。一旦违约,不仅会损害借贷双方的利益,也会对民间借贷中介的信誉造成影响。
(二)抵押物单一引发的风险
民间借贷是一种抵押贷款,其抵押物的种类绝大多数为借款人所持有的房屋,种类单一,不利于防范风险。正如美国的次贷危机,便是由于将资金以房屋抵押的形式贷款给了次级客户,到期客户违约数量太多,银行大量抛售抵押的房屋,导致房价大跌,使银行亏损乃至破产。对于民间借贷也是如此。单一的抵押物,易受当地房价的影响。一旦房价大幅下跌,将对贷款方的利益造成极大损害。同时,也会对中介机构的信誉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导致破产。
(三)中介机构自身存在的风险
1、中介机构性质所决定的风险。
中介机构绝大多数属于普通民营工商企业,这就使得贷款人通过中介签订借贷合同时,面临一定的风险。因为借款方的详细资料是由中介机构保管的,一旦中介破产倒闭,贷款人到期后收回本息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同样,因为是民营企业,对于中介本身的合法可靠性,借款人和贷款人往往不能轻易分辨,这在无形中就加大了借贷双方的风险和隐患。
2、中介机构监管不严所带来的风险。
借贷双方从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变成签订合同的借款方和贷款方,其中起到关键桥梁作用的就是中介机构。在签订合同前,中介要对借款人进行审查,包括借款人的身份资料、资产和信用证明及抵押物的估价等等。中介机构赚取的是每笔交易的手续费,因此有些中介机构急于谋求私利,对借款人的审查草草了事,对抵押物的估价十分随意,一旦出现违约现象,将使贷款方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另一方面,借贷双方签订的合同内容一般较为简单,出现违约现象后,容易引发纠纷。监管不严所带来的风险,对于借贷方和中介机构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三、民间借贷中介的风险控制与管理
对于上述的风险,我们在认识到它们必然存在的同时,也理应寻找合适的途径,来降低这些风险发生的概率,使民间借贷能够更加的合理、科学和可靠。
(一)加强立法,规范中介的监管行为
作为民间金融一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民间借贷在国家整体经济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国家和地区应该继续加强立法,完善对民间借贷中介机构的监管,规范其中介行为。对于非法中介甚至地下钱庄和高利贷,应依法予以严惩。对于口碑好,信用度高的中介机构,政府应提供资金扶持其发展,并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等类似的学习活动,帮助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借贷双方提高辨别中介好坏的能力,以此促进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抵押物品的多样化和灵活化
单一的房屋抵押品,无法应付突如其来的房价震荡和经济萧条。对此,我们不妨扩大抵押品的种类。除了房屋外,亦可抵押车船,还可将一些常见的质押品列入其中,如:国债、人寿保险单、存折等等。同时,鼓励借款方以抵押品组合的形式进行抵押,使单个抵押品的抵押价值降低,以维护借款人的利益。对于贷款人,其可以在借款人提供的抵押品组合里选择他认为最保险的一种,作为实际交易的抵押品。通过对抵押品进行多样化和灵活化,可以减少借贷双方的违约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中介机构的信誉风险。
(三)建立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统一交易信息平台
身为普通企业,民间借贷中介机构对于借款人身份、资产和信用证明等资料的审查肯定不会像正规金融机构那样深入和细致,这就会导致中介机构不能“火眼金睛”的分辨出借款人的真实信用情况。对此,各地的中介机构也进行了一些自己的尝试。以青岛市来说,自2007年以来,青岛市多家信誉良好的民间借贷公司共同发起建立了“青岛民间借贷服务行业联盟”,参加联盟的各成员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定期合作,可以事先排除信用较差的借款人,降低到期的违约风险。
据此青岛模式,本文建议:国家应投入力度,建立像上交所和深交所模式的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统一交易信息平台。成立借款人黑名单,用政府的力量,对借款人和放贷人进行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审查。
摘要:随着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的成功设立,民间借贷中介机构也随之兴起。文章主要论述民间借贷中介机构的风险及其管理,阐述了民间借贷中介机构的现状、存在主要风险和现阶段进行民间借贷中介机构风险管理的三个主要方向,以期在未来民间借贷能够更加合理化、科学化、阳光化。
关键词:民间借贷,中介机构,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法律中介机构管理办法 篇3
摘要: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中介机构所持证券若干权利法律适用公约》开创了针对无体物冲突法进行国际立法的先河,其规定的证券物权,中突适用“相关中介机构所在地法”,是传统“物之所在地法”的更新;其调整对象是证券交易中的物权,包括证券完全转让时的所有权和以证券作为担保物时的担保物权。该公约顺应并有力促进证券的跨国交易,推动间接持有体制下证券物权冲突法立法的统一化进程,并对各国立法具有导向作用;但公约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证券;间接持有体制;相关中介机构所在地法;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2,4;D922.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1—0156—05
前言
20世纪末,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证券交易的语境与范式发生了从直接持有体制到间接持有体制的革命性转换,这使证券物权冲突适用“物之所在地法”法则陷入了困境,因为间接持有体制下投资者持有的证券是显示为无形电子记录的证券账户而非直接持有体制下的证券实物券。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为此经过多年的努力,起草并于2002年通过了《中介机构所持证券若干权利法律适用公约》(本文“中介机构”一词作为一个概括性词语,包括投资者权益借以持有的各种金融机构,例如,经纪人,受托公司,银行和其他托管人,交收系统和托管人。另外,我国学者将intermediary译为“中间人”,但笔者在本文写作中向证券公司的实务人员请教有关问题提到“中间人”时,他们说实务界只用“中介机构”的提法,所以,考虑到实务界的提法,尽管“中间人”和“中介机构”指称的都是同一个主体,但本文选取后者,以便和实务界统一起来),开创了针对无体物冲突法进行国际立法的先河,并对各国立法具有导向作用,但公约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中介机构所持证券若干权利法律适用公约》的调整对象是证券交易中的物权
《中介机构所持证券若干权利法律适用公约》的调整对象是证券交易中的物权,包括证券完全转让时(例如,证券买卖)的所有权和以证券作为担保物时的担保物权。我国学者在介绍时,往往将包括各种形式的担保简称为“质押担保”。对此,在公约的起草过程中,海牙国际私法会议负责该公约起草的会议常设局首席秘书克里斯托夫·伯纳康尼(Christophe BERNASCONI)教授解释:这里的pledge(质押)一词用作通用术语,不但包括占有的证券权益,而且包括非占有形式的证券权益(例如mortgage(按揭)和charges(财产上负担));还包括作为证券的权利转让。由于“担保物权”的英文se-curity interest容易与“证券权益”的英文interest insecurities发生不可避免的混淆,因此,在用英文表述时pledge一词比通用词security interest更为可取。“担保物权”一词主要用于美国统一商法典中。其1~201(37)条中担保物权的定义是“保证支付或者履行义务的动产或者不动产定着物的权益”。其第9条是对投资证券“担保物权”的实际规定。因此,我们足以认为,“质押”一词起初仅局限于对有形财产的占有权益。由于国际(以及多种语言)语境下有关security interest的表述可能存在的混淆,所以,我们仍然倾向于使用pledge一词,并且谨慎地扩展其传统意义,以便能够包括非占有的权益。在担保中,担保人保留担保证券的所有权。然而,在目前的经济中,有许多募集资金和获得免于信用暴露的方法,并且并非获得这种保护的所有方法都得运用担保的方法:有些运用权利转让的方法,在该种方法下,担保物的所有权移转给担保权人,担保权人只负有返还等量证券的合同义务。这种权利转让的例证包括“回赎协议”、“买卖返还协议”、“证券贷款”和以权利转让体系的方式做担保的互换交易。这些权利转让协议广泛地用来发挥担保的作用,并且这时,即使(从技术上而言)它们没有在担保物上设立担保权,但只要发挥担保的作用,也应被视为担保交易。另外,应该清楚的是,将来公约中的“担保”一词用于包括让与担保,即使在一些地方它比当地的定义更为宽泛,也做这种解释。
从伯纳康尼教授的论述可以知道,公约中的担保物权形式实际上是指只要事实上起到担保作用的一切形式,所以,不仅包括典型的担保物权形式,还包括非典型的担保物权形式。在典型的担保物权形式中,既包括移转担保物占有的担保形式,如质押、留置,也包括不移转担保物占有的担保形式,如按揭、财产上负担。这里可能是考虑到各国对担保的不同规定而这样做的。所以,在用汉语介绍或者论述时,我们应将“质押(pledge)”还原为“担保物权”(security interest),因为security interest(担保物权)和interest in securities(证券权益)的汉语表述并不发生混淆,除非加以特别说明,否则,就排除了只要事实上起到担保作用的一切形式中除质押以外的所有形式,那么,这将是对公约的重大误解。
二、《中介机构所持证券若干权利法律适用公约》的主要内容
公约共5章24条。第一章是定义与适用范围(第1~3条);第二章是准据法的确定(第4~8条);第三章是一般规定(第9~14条);第四章是过渡条款(第15、16条);第五章是最后条款(第17~24条)。主要内容是第一、二章。核心条款是确定准据法规范的第4和5条。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1.公约和准据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证券交易的物权领域:公约第2条用三款从正反两方面规定公约和准据法的适用范围仅局限于证券物权的法律适用,将纯属合同和人身关系,以及证券发行人及其登记与转让代理机构的权利义务排除在外。
2.冲突法规范是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结合:公约在第4和5条规定证券的法律适用。首要条款第4条是意思自治原则的运用,但帐户托管协议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所以,它是一种有条件的意思自治。它规定:协议订立时,相关中介机构在根据本款确定的应当适用的法律的国家的营业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该国的法律:(1)单独地、与相关中介机构的其他营业地、与相关中介机构的其他代理人,在该国或者其他国家有下列情形之一:①对证券帐户进行登记或者监督登记;②管理中介机构所持证券的结算或者服务活动;③其他日常营业或者托管证券帐户的其他定期活动;(2)经帐号、银行密码、其他具体的识别方法的认定,在该国托管证券帐户。由此可见,帐户托管协议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必须是与中介机构有实际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对于物权领域是否能运用意思自治原则,学术与立法上一直非常保守。但是,如果说法律选择法保护的是超国家关系中所有人对所有物自由支配的权利,那么,调整超国家物权关系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当事人选择应适用的法律,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且,由于动产是可以移动的财产,与地域联系不稳固,因此,动产的所在地,是由动产所有人任意决定的。动产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不仅符合民事法律尊重并满足当事人意志的宗旨,也可以最终适用与动产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还可以提高法律适用的确定性和结果的可预见性。这一法律选择无疑对法律选择法的合理调整超出国家民事关系、力求个人利益的有效实现。当事人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选择法律,可以避免法律因未针对具体情况而确定了准据法,以致给当事人权益带来损害。虽然物权法律适用运用意思自治原则未为广泛接受,但已有了开端,如1988年《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规》第104条第1款、1992年《罗马尼亚关于国际私法法律关系的第105号法》第53条第1款以及1999年《白俄罗斯国际私法》第1120条第1款和第1122条都引入了意思自治原则。所以,公约引入意思自治原则,特别是运用于无体物的法律适用,既是私法自治精神的重新发现,也对各国立法有巨大的示范作用。
特别应当提及的是,公约不仅运用了意思自治原则,而且还规定了多个连接因素,这正顺应了“二战后连接因素多样化的普遍而且可能是必然的趋势”,以使交易尽量有效,促进证券的跨国交易。
最密切联系原则体现在公约次要规范第5条。该条第1款规定,准据法根据第四条无法确定,但在书面帐户协议中明确且清楚地约定,相关中介机构通过某营业地已达成帐户协议,该营业地当时满足了第四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准据法是该营业地当时所在地国家的或者多法域国家中某法域的现行法律。第2款规定,准据法根据本条第一款无法确定的,根据下列方式确定:(1)订立书面帐户协议的,或者没有书面协议时设立证券帐户的,适用相关中介机构据以合并或者以其他方式设立的国家的或者多法域国家中某法域的现行法律;(2)前项不适用的,适用相关中介机构的营业地国家的或者多法域国家中某法域的现行法律;相关中介机构有一个以上营业地的,适用书面帐户协议订立时主营业地国家的或者多法域国家中某法域的现行法律;没有该协议的,适用证券帐户设立时主营业地国家的或者多法域国家中某法域的现行法律。第3款规定,适用前款第一项时,相关中介机构根据多法域国家的法律而非多法域国家中某法域的法律合并或者以其他方式设立的,准据法是该多法域国家中相关中介机构的营业地法域的现行法律;相关中介机构有一个以上营业地的,准据法是书面帐户协议订立时主营业地国家的或者多法域国家中某法域的现行法律;没有该协议的,准据法是证券帐户设立时主营业地国家的或者多法域国家中某法域的现行法律。
其实,公约第4和第5条确立了一种证券物权冲突领域准据法的确定方法——“相关中介机构所在地方法”(place of the relevant intermediary ap-proaeh),简称“PRIMA”。
三、《中介机构所持证券若干权利法律适用公约》之评论
该公约的通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开创了针对无体物的法律适用进行国际立法的先河。迄今为止,作为国际私法专门立法的组织,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最大贡献仍在于家庭法(特别是儿童保护)和司法协助领域,对物权领域关注甚少,至今也不过有1958年《国际有体动产买卖所有权转移法律适用公约》和1985年《信托法律适用及其承认公约》。针对无体物的法律适用进行国际立法还属首次,所以说,它开创了针对无体物的法律适用进行国际立法的先河,能使我们从中得到有关无体物准据法确定的更多启示,会使无体物的法律适用驶上快车道。
2.顺应并能有力促进证券的跨国交易。交易的效率要求促使证券无纸化,利益的驱动促使交易跨国化,这些都不是主观意志所能够阻挡的。法律只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便利。现在每天几十亿美元或者欧元交易额的证券,就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持有的,但是这种新颖的方式很难、甚至不可能使人将投资者与某种有形资产联系起来。在间接持有体制几乎成为证券交易的国际化模式下,本公约正是顺应了这一体制的需求而立项的。因此,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在2000年5月8日到12日召开的综合事务与政策特别委员会上,考虑到该问题的紧迫性,决定在召开外交会议之前成立工作组,准备该项议题。所以,该公约立法项目的基本目的,就是为间接持有证券交易的金融市场提供法律的确定性。在确定间接持有证券的转让或者担保的物权方面,公约若能提供一套统一合理的规则,这将为市场利用人、市场参与人和金融体制整体上都会带来非常重大的利益。因此,公约一旦生效,会有力地促进证券的跨国交易。
3.推动了间接持有体制下证券物权冲突法立法的统一化进程。现在的证券交易基本上都在间接持有体制下进行,然而,相应的法律规范绝大多数却是基于直接持有体制的语境,这无疑极不利于证券的交易。因此,公约以国际立法的形式统一了证券交易间接持有体制下的冲突规范,并以其广泛的示范力对各国的相应立法产生导向作用,推动证券物权冲突法立法的统一化进程。公约第13条关于统一解释规定:“解释本公约时,应当考虑其国际性和促进其能统一适用的必要性”。第21条关于保留规定:“本公约不得提出任何保留。”由于解释和保留往往会损害法律的统一化进程,所以该两条规定,特别是关于保留的规定能保证,一旦加入就能从根本上实现该领域法律的国际统一。公约关于保留的规定是其他公约的类似规定所少见的。
日前,PRIMA已为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德国和美国的立法所采纳,也为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百慕大群岛(Bermuda)、英属维尔京群岛(theBritish Virgin Islands)和荷属安的列斯群岛(theNetherlands Antilles)等其他一些地方的立法所考虑。1998年《欧盟交收最终指令》已经在其所有成员方采纳了PRIMA,但在实施上还没有得到完全统一。在一些成员方,PRIMA仅在以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和特定的交收体制参与人为担保权人时才被采纳;在其他方面,它也较广泛地被采纳以保护交易对方。在英国,PRIMA在1999金融服务和破产(交收最终)条例的第23号条例SI 1999/2979中被有限地采纳,只适用于为中央银行提供发挥其作用的担保,或者为特定指定结算体制的参与人(旨在适用于ICSD以及欧盟成员方的国家支付和证券制度)提供该体制下其所参与的担保。根据《欧洲议会与理事会金融担保协议的提案指令》(通称《欧盟担保指令》),在间接持有体制下,将持有的证券供作担保物的所有情形中,PRIMA作为一项首要规范适用。
PRIMA对于完善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无体物的法律适用立法,意义更大,值得深入研究。
(二)消极影响
1.未普遍反映各国的意志。从公约的起草过程来看,公约的起草国、谈判国都是证券市场发达的国家,证券市场欠发达的国家没有参加,所以,公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意愿,没有反映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因此,该公约未能普遍反映各同的意志。
2.证券专业性强和立法语言的特殊性所导致公约理解上的偏差会影响各国的借鉴和国际统一化进程。该公约集专业性强与立法语言差别于一体,容易使人们对公约的理解发生偏差。前述pledge和intermediary的翻译就是两例。另外,第1条第1款第3项中的maintain究竟应怎么翻译。有学者将其翻译为“维持”,笔者认为值得商榷。间接持有体制下中介机构的功能一般集登记、结算、托管于一体。针对帐户而言,其有保管义务;如再将其其他义务涵纳进来,就是托管,所以,翻译成“保管”或者“托管”都可以,或许翻译成“托管”更好。但是,“维持”无法揭示出这些内涵。此外,该条该款第9项的perfection应当怎样翻译,有人译为“完全”,但是根据交易情况应当译为“生效”。还有第8条第2款第l项是the ranking of categories of claim or the a-voidance of a disposition as a preference or a trans-fer in fraud of creditors,其中的claim既有“债权”的意思,又有“请求权”的意思,但不能说类似情形下之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04条“破产企业所欠税款”就是债权,所以公约中的claim泽为“请求权”比较妥当。而the avoidance of a disposition as a prefer-ence or a transfer in fraud of creditors,实际上是破产撤销权的适用规范,而不是“无效”,尽管结果一样,但起因不一样。所以,本项应译为“各种请求权排序的、撤销为了欺骗债权人而享有优先权的处分的或者转让的规定”。还有人对该款第2项“破产程序开始后权利的行使”中的“权利”不知为何物,实际上是别除权、取回权、抵销权以及破产费用的请求权等等。本公约涉及的领域很广,如证券的实务操作、破产法、诉讼法、民法,甚至会计实务操作等,只有对这几个相关领域有较多地了解,才能翻译好及理解好该公约,否则都会使人们对公约的理解容易发生偏差。
法律中介机构管理办法 篇4
管理暂行办法
(绍柯公管办[2014]16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区各类招标和采购交易项目代理(以下简称“招标代理”)行为的管理,提高招标代理工作水平,规范招标代理行为,维护招投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招投标活动合法、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我区行政区域范围内从事各类项目招标和采购(以下简称“招标”)代理的社会中介机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招标代理,是社会中介机构接受招标(采购)人的委托,以招标(采购)人名义或为招标(采购)人办理招标、采购等事项的行为。
第四条 招标代理活动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 柯桥区公共资源交易管委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区公管办”)负责对招标代理活动的指导协调与综合监管,并会同区交易中心对招标代理机构的代理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和考核。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六条 依法取得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的,可按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和有效期内承接招标代理业务。
第七条 招标代理机构承接业务前,须在绍兴市柯桥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区交易中心)办理交易席位备案手续,未办理备案手续的招标代理机构不得在我区承接当招标代理业务。具体按照当交易席位备案工作办理通知要求执行。
第八条 在柯桥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的区外招标代理机构必须具有良好的服务质量、经营状况和社会信誉,能自觉维护招投标市场秩序,区外代理机构(除越城区)应在柯桥城区内有固定办公场所(办事处仅限设在柯桥城区规定区域),并按规定配有专职人员和相关设备。
第九条 招标代理机构不得超越其资格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其他招标代理机构的名义承接招标代理业务,不得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机构的名义承接招标代理业务。
第十条 招标代理机构办理代理事务,应当与招标(采购)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委托合同应注明招标(采购)人、招标代理机构名称、代理事项、时间、酬金、履行期限、地点、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方法等内容,并由招标(采购)人和招标代理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盖章、签名。国家有招标代理委托合同规范文本格式的,应使用规范文本格式。
第十一条 招标代理机构受理招标代理项目后,对代理项目情况应当掌握准确,对涉及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应当熟悉,并及时向招标(采购)人提供咨询服务;应依法编制招标(采购)公告、招标(采购)文件,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供应商);依据规定向区公管办提交招标(采购)申请;严格遵守区交易中心关于“中介机构现场职责”相关规定开展现场工作,按照规程组织开标、评标活动;按要求做好标后工作。
第十二条 招标代理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做好委托事项及委托人要求、收费、委托事项履行情况等方面的执业记录。
第三章考核
第十三条 对招标代理机构考核实行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制度,考核细则在年初另行通知。
第十四条 日常考核实行“一项目一考核、一季度一汇总”的原则,由区公管办会同区交易中心指派专人对各代理机构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考核。年终考核内容包括:招标代理机构队伍及制度建设、履行职责情况、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情况、受奖励和处罚情况及从业人员的行为情况等。
第十五条 考核结果分为不合格、一星级至五星,共六类。代理机构无代理业绩的,不参加当考核,暂不定级。招标代理机构日常业务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累计两
次及以上的,经调查认定,考核等次作降级处理:(1)因工作失误给招标(采购)人或投标人(供应商)造成损失或造成不良影响的;(2)所代理项目因招标代理原因引起投诉的;(3)对所代理项目应保密未保密的。考核结果在区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公布。
第十六条 考核结果与下招标代理机构业务承接和代理项目招标评标加分挂钩。招标代理机构考核结果为三星及以下的,原则上不得承接预算金额1000万元以上建设工程和300万元以上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标代理业务; 招标代理机构连续两年受到降级处理、考核结果连续两年为暂不定级的或考核不及格的给予其暂停承接招标代理业务一年的处理。
第十七条 区镇(街道)、开发区及部门限额以下项目在招标代理机构的选择上要引入招标等竞争性方式,择优录用工程咨询、招标代理机构。同时应将招标代理机构的代理情况及时反馈至区公管办,区公管办将反馈信息作为对招标代理机构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其他
第十八条 招标代理机构或其从业人员的不良行为,应参照《绍兴县公共资源交易不良行为处理暂行办法》进行处理。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取消其在柯桥区的备案登记资格直至依法追究责任,并在区公共资源交易网上予以通报曝光。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区公管办负责解释。
法律中介机构管理办法 篇5
8月24日,银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下发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待了大半年的P2P网贷监管细则终于落地。
那么,“P2P网贷监管办法”给行业带了怎样的.影响呢?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调查,多家平台表示,目前平台正在根据监管办法,调整业务,争取在12个月的整改期内达到监管要求。不过,网贷是一个有惯性的业务,应对大量存量业务的前提下,网贷借款上限和银行资金存管成为平台业务调整的难点。对此平台应对策略有所分化,大部分平台选择降低借款额度。不过,银行资金存管方案尚未最终落地,银行和平台仍在等待中。
以网贷借款上限为例,P2P网贷监管办法明确规定,
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在不同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在不同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
因此,受影响较大的是企业贷款、房产抵押类贷款、大额车贷等平台,不合规的平台将逐步退出市场。
而《P2P网贷行业8月报》显示,截至208月底, 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增至6803.32亿元,环比7月底增加了3.59%,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大量的存量业务也给诸多平台的转型带来极大的阻碍。
根据盈灿咨询发布的《P2P网贷行业年8月报》,当月停业及问题平台共计99家,其中问题平台42家包括跑路30家、提现困难12家;停业平台57家,包括停业56家、转型1家,停业平台超过问题平台;从5月开始连续4个月停业转型平台数量超过当月问题平台数量。
此外,关于资金存管问题,细则明确规定,网贷的资金必须由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三方进行存管,只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才是“网贷”资金的存管者,而不是其他机构。
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平台的资金存管采用联合存管模式,即由银行负责资金存管和账户监管功能,第三方支付代开账户,担任技术辅助并提供资金结算服务。明显,新规否定了这种联合存管的模式。
法律中介机构管理办法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完善河南省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及保险中介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保障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机构稳健经营,防范化解经营风险,促进河南保险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保险公估机构管理规定》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是指保险公司依法在河南省设立的分公司、中心支公司、支公司和营业部。
本指引所称营业部,是指由保险公司依法设立的持有《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的营业部。
本指引所称保险中介机构是指注册地设在河南的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法人机构及分支机构。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高管人员),是指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及保险中介机构经营管理活动具有决策权或者重大影响的下列人员:
(一)保险公司分公司、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
(二)保险公司支公司经理、营业部经理;
(三)公司制保险中介机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副总经理;合伙制保险中介机构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保险中介机构分支机构负责人。
(四)其他具有相同职权的负责人。
第四条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以下简称河南保监局)依法对辖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及保险中介机构高管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查和管理,并对其履职及培训情况进行监管。
第二章 任职资格管理
第五条 高管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保险监管制度及公司章程,具有良好的品行和声誉,具备与其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从业经历、经营管理能力及相应任职资格条件。
第六条
河南保监局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实行核准制和报告制。
分公司、中心支公司高管人员任职资格适用核准制。支公司、营业部经理任职资格审查适用报告制。河南保监局对辖内保险代理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保险经纪机构及保险公估机构在辖内的分支机构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实行核准制;对辖内保险经纪机构及保险公估机构法人机构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申请负责受理,经初步审核后报中国保监会核准。
第七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适用核准制的高管人员,在任命前应由省级保险分公司向河南保监局申请核准任职资格;适用报告制的高管人员,在任命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应由省级保险分公司向河南保监局报告任职。
保险中介机构任用高管人员,在任命前应由任命机构向河南保监局申请核准或初步审核任职资格。
第八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应当使用由中国保监会制定统一格式的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申请表、任职报告表。填表应准确、完整。
第九条 申请机构和接受任职资格审查的高管人员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如有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任职资格的,河南保监局不予受理、不予核准任职资格或者提出初步审核意见上报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高管人员在1年内不再受理对其的任职资格申请。
第十条 河南保监局自受理任职资格核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属于核准范围的,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决定核准的,颁发任职资格核准文件;决定不予核准的,作出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属于初步审核范围的,提出初步审核意见上报保监会。
第十一条 已核准任职资格的高管人员,在任职机构内部调任、兼任同级或下级高管人员职务,无须重新审核,但省级保险分公司应在任命的10个工作日内、保险中介机构应在任命的5个工作日内报河南保监局备案。
第十二条 高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任职资格自动失效,拟重新担任高管人员的,需再次经过任职资格审查:
(一)从原任职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离职的;
(二)在原任职机构由低级别职务向高级别职务晋升的;
(三)受到责令予以撤换的行政处罚的;
(四)出现《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
第十三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及保险中介机构因特殊情况需要指定临时负责人的,临时负责人应切实履行负责人职责,其任职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
自任命决定作出之日起,省级保险分公司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河南保监局报告。
保险代理机构、保险经纪机构分支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分支机构应在5个工作日内,向河南保监局报告;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应在5个工作日内向保监会报告。
第三章 履职管理
第十四条 高管人员应严格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监管政策及公司章程,认真落实监管意见,确保经营决策及行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第十五条
高管人员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遵守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并确保有关规定在任职机构内部得到执行;
(二)主持任职机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任职机构经营计划及公司决议;
(三)负责建立、实施和完善任职机构内部控制体系,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估;
(四)正确引导员工树立依法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规范员工执业行为,提高员工职业道德水准;
(五)遵循适度、有序竞争原则,遵守行业自律规范,加强行业合作,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六)重视信访投诉工作,研究解决信访投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化解矛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投诉问题的发生;
(七)及时向监管机构报送相关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及时向监管机构报告重大突发事件,并对报告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八)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参加监管部门组织的有关会议及培训,培养自身的业务能力;
(九)其他法律、法规及保险公司章程规定的职责。第十六条 各省级保险分公司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向河南保监局报告上一本系统市级(不包括县级市)以上分支机构高管人员的履职情况。
履职情况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对高管人员出具的考评结论及相关意见;
(二)高管人员上一接受奖惩情况;
(三)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认为应报告河南保监局的其他情况。
第四章 培训管理
第十七条
高管人员培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分类培训,按需施教。根据培训对象职务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分级分类地开展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训内容紧扣保险业的特点和发展的新形势,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全面实施,保证质量。培训面向所有高管人员,实现行业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第十八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对拟任高管人员进行任前培训。
任前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保险基础知识;
(二)保险法律法规;
(三)保险监管政策;
(四)与保险分支机构经营管理有关的业务知识。河南保监局以书面测试形式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拟任高管人员任前培训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结果及时向省级保险分公司反馈。对于书面测试成绩不合格的高管人员,各公司应对其继续进行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向河南保监局提交培训情况总结,河南保监局将对其重新进行测试。
第十九条 高管人员任职后应继续接受培训。培训包括下列内容:
(一)保险监管法律、法规;
(二)保险监管有关规范性文件;
(三)保险市场发展情况;
(四)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或保险中介机构规范运作实务;
(五)高管人员应掌握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条 河南保监局直接或委托河南省保险行业协会组织河南省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及保险中介机构法人机构高管人员的培训。
各省级保险分公司负责组织分公司及下属分支机构高管人员的培训。
保险中介机构法人机构负责组织下属分支机构高管人员培训。
第二十一条 高管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至少应参加一次集中培训。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高管人员全年集中培训时间应不少于24小时。
保险中介法人机构对分支机构高管人员的培训时间应不少于12小时。
第二十二条 省级保险分公司及保险中介机构应于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向河南保监局报告上一高管人员的培训情况。
河南保监局通过测试、检查培训档案等方式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及保险中介机构的高管人员培训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入监管档案。
第五章 档案管理
第二十三条 河南保监局建立和完善高管人员监管档案,系统记录高管人员信息。
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一)任职资格审查材料、职务变更等记录;
(二)行政处罚、保险行业纪律处分等不良记录;
(三)履职、培训情况等信息;
(四)离任审计报告;
(五)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内容。第二十四条
任职资格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一)任职资格申报资料;
(二)考察谈话内容;
(三)核准或取消任职资格的文件;
(四)其他重要资料
第二十五条
不良记录信息应包括:
(一)任职机构对本人作出的警告、记过、降级等处分;
(二)非正常原因被任职机构免职的记录;
(三)行业自律组织对本人的处理意见,或对其任职机构作出的但应由本人负责的处理意见;
(四)监管机构对本人实施的,或对其任职机构实施的但应由本人负责的行政处罚及非行政处罚监管措施;
(五)司法部门、纪检部门、工商部门、税务机关、审计机关、征信机构对本人及其任职机构违法违规或不诚信等行为作出的记录。
高管人员出现上述情况的,省级保险分公司及保险中介机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事件发生起15日内将有关情况报告河南保监局。
第二十六条
履职、培训信息参见本指引第十六条、第十八条及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七条
高管人员档案将作为河南保监局实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及其高管人员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高管人员任职期间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公司管理规定或未履行相关责任和义务,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及保险中介机构未按照要求报送有关材料的或报送虚假材料的,河南保监局将依法予以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保险公司临时负责人管理工作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指引由河南保监局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三十二条
法律中介机构管理办法 篇7
目前全国P2P网贷行业呈现如下特点:第一,注册资本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注册资本1000万到5000万的平台约占一半,成为行业“标配”,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下和一亿元以上平台的比例则相对偏少,整体呈倒U型分布;第二,全国平台平均年龄一年左右,较为年轻,运营时长介于1-2年之间的平台占比最多;第三,股东背景方面,银行、国资、风投、上市公司齐涌入,但民营资本仍占主导地位;第四,高管人员受教育程度总体较低,与该行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第五,网贷平均期限短,根据第一网贷提供的数据分析来看,2014年2月份全国P2P网贷的平均期限为3.99个月,并且存在严重的“拆标”行为。我国P2P网贷平台问题率逐年攀升,2015年全国问题率高达43.5%。P2P网贷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饱受诟病。网贷业务对中小企业融资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了银行体系重要的补充,但因为疏于监管、疏于透明,带来一系列风险,诸如法律合规风险、市场流动风险、中间账户监管缺失风险及信息披露信息安全风险等,给投资人、借款人造成重大损失,而该行业基本处于三无状态:无门槛、无标准以及无监管。这导致其在井喷式的增长过程中出现网贷公司卷款跑路、非法集资等社会性事件,在这一背景下,亟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规范。2015年12月28日,翘首以盼的有关P2P监管细则终于落地,银监会牵头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对平台的法律属性给予了明确的定性,这意味着整个行业将从此告别监管真空状态,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应该说,该《征求意见稿》亮点甚多,无论是“四不原则”(不得提供增信、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非法集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十大义务”还是“十二条红线”,大多切中P2P网贷行业时弊和要害但与此同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完善。
一、有关P2P网贷行业市场准入门槛问题
诚然,我国正处于转换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宽松环境。但简政放权显然不等于简单放权。尤其是对于金融等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特殊行业,市场准入上显然应有别于一般的工商企业。有关P2P网贷的互联网金融本质上仍属于金融范畴,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把好准入门槛是根本改变P2P网贷行业“三无”状况、实现规范发展的第一步,而绝非是无足轻重的。从国际惯例看,对P2P网贷行业设置必要的市场准入门槛是在保护消费者(投资人)利益方面设置的第一道安全屏障。作为P2P网贷鼻祖的英国,在政府没有出台相关P2P法律法规之前,为获得公众信任,由Zopa等三家P2P网贷公司于2011年主动成立了行业自律协会(P2PFA),制定了包括对P2P借贷公司的规模、风险管理手段、合法性、网络平台建设等共十项规定。明确协会的成员平台至少有一名董事会成员是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认可的代理人,协会的成员平台必须保有足够覆盖三个月的运营资金,且最低不得低于2万英镑。英国政府审核后认可了其合法性,并要求P2P行业严格遵守P2PFA所制定的运营法则。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在此基础上于2014年4月发布了全球第一部P2P网络借贷行业法案—《关于网络众筹和通过其他方式发行不易变现证券的监管规则》,对P2P平台的最低资本要求、客户资金管理、投资标的的流转、信息披露、合格投资人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规定。而美国的Lending club则有着更为详细具体的要求,例如,在投资人方面,要求是特定地区,收入在7万美元以上,净资产25万美元以上,投资于该平台资金不超过个人财富的10%;在借款人方面,指定42个州居民,年满18周岁美国公民,债务对收入比率低于35%,至少有三年信用记录,过去一年内没有拖欠、最近破产(七年)、开放的税收留置权,撇账或非医疗集合账户,不可透支其所有信用卡、信用卡循环使用率小100%,借款人分为7个等级,每个等级中又分为5个子等级,主要取决于信用报告中的数据。基准利率在5%左右。不同的信用等级,利率不同,不同的借款额度、期限利率也不同。②
反观我国P2P网贷行业,一直以来处于“无准入、无标准、无监管”的野蛮生长状态,平台“跑路”已成行业常态,引发大规模资金安全问题,不利于金融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要消除P2P网贷行业“三无”状况,规范行业发展,第一要义当是设立市场准入门槛。无论是从P2P网贷行业自身净化的需要,还是从规范市场运作、保护消费者权益出发,对P2P网贷行业设置必要的市场准入门槛是建立健全P2P网贷行业监管的基础,是监管规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此次《征求意见稿》除了要求P2P平台向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外,未设置任何准入门槛,而且明确“备案登记不构成对机构经营能力、合规程度、资信状况的认可和评价”,这一规定意味着P2P平台“三无”状态仍难以有根本改变,势必使P2P网贷行业继续处于鱼龙混珠的境况。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市场准入门槛并非仅仅指平台的注册资本,它还包括组建平台的公司资信状况、拟任平台的高级管理人员资质(如有无不诚信记录)等。关键是要通过市场准入,对行业进入者进行筛选,在国务院最近出台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已得到充分体现。该《规划》明确指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组织规范健康发展,加快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和从业行为规范。因此《征求意见稿》在市场准入方面不能缺失。相关部门应当在注册资本、发起人资质、组织结构、平台治理等方面对P2P平台设置准入标准,例如,在资质上,P2P平台应符合工信部对平台技术审核和信息审核标准的要求。在准入上,可以区分为纯信息中介平台和准信用中介平台,纯信息中介平台可以宽松,只要在行业协会注册或备案即可,而准信用中介平台相当于准金融机构,采用银行金融监管的审慎监管,采取严格的审批准入制度,内容应包括平台的注册资本、风险备付金、风险保障金、服务范围、高管资质、征信情况以及专业能力等内容。③所有有关准入方面的细则在立法和政府部门统一出台尚存在困难时,可由我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率先颁布行业统一标准,逐步再以立法的形式予以确认。
二、监管机构问责问题
监管机构的问责问题直接影响着监管标准的有效实施。一项制度能否真正落地,关键是有无严格的、明确的追责机制。从法律的角度看,就是要明确相关监管规定中监管主体的法律责任。而这一点却是《征求意见稿》的软肋所在。尽管该意见稿对P2P网贷平台设定了严厉的“四不原则”、“十大义务”和“十二条红线”等,但在法律责任部分却缺乏相应的、可操作的违规处罚条款,取而代之的是“有关监管规定”、“有关法律法规”等模糊性质的措辞。
在涉及监管机构责任方面,仅规定了对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问责,对P2P监管框架中的其他监管主体并未涉及;另外对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责任追究方面,也仅列举了未依照本办法规定报告重大风险和处置情况的以及未依照本办法规定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供行业统计、行业报告等相关信息这两种轻微的违规情形,其他情形则以兜底的形式一笔带过。而《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赋予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有关P2P网贷行业的诸多具体监管职能,包括建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股东、合伙人、实际控制人、从业人员的执业记录,建立并管理行业有关数据信息的统计,开展风险监测分析,并按要求定期报送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关统计数据与中国人民银行及网络借贷行业中央数据库运行机构共享;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中的信息披露进行监督,制定实施信息披露、风险管理、合同文本等标准化规则,促进机构信息披露和增强经营管理透明度;受理有关投诉和举报,自主或聘请专业机构对辖内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本办法和相关监管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对其采取相关措施;建立舆情监测制度,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中可能涉及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测,并及时报告省级人民政府,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司法机关查处等职能,存在着监管机构权责不统一问题,追责机制明显偏弱。
此外把监管权力下放至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其效果如何也有待商榷。《征求意见稿》在监管结构方面确立了各部门相互配合监管以及分阶段(风险事件发生前、违法行为发生后等阶段)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制定统一的规范发展政策措施和监督管理制度,指导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做好网络借贷规范引导和风险处置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涉及的电信业务进行监管;公安部牵头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进行互联网安全监管,打击网络借贷涉及的金融犯罪工作;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对金融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内容等业务进行监管。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规范引导、备案管理和风险防范、处置工作,指导本辖区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组织。由此看来,我国银监会主要负责顶层设计,地方各金融监管部门则负责具体监管事务。此番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在于银监会主要职责是监管上千家银行,如果再要求其监管近三千家网贷平台,显然力不从心。因此,需要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加入进来,形成监管合力。各省(市)金融办(局)的职责之一是应对本地非法集资等行为,而非法集资当前正出现在一些网贷平台中。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如果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具体执行网贷监管事务,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处。通常而言,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对象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场外交易场所、融资租赁公司、民间融资管理公司、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等。目前有的省已将上述机构全部整合进金融办监管,有的省还存在分散状态,如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归商务委员会管,融资性担保公司归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管。此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或类似部门的性质各有千秋。如有的部门纳入行政序列,有的则是事业单位,性质为金融服务中心,行政处罚缺乏法律授权。特别是许多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存在无足够编制、无人手、亦无有效技术手段,受限于此,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是否能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履行监管职责,恐怕存在很多的问题,其实施效果更无从得知。④另外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根据我国政府体制的设置,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属于地方政府领导,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不存在直接的上下级关系,为使监管落到实处,需要中央金融监管部门与各级金融监管部门进行有效协调,进一步明确职责范围,划清权力边界,建立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切实保障对网贷平台的监管质量。
三、有关P2P网贷行业退出机制
网络借贷涉众性很强,一个平台可能有众多项目、横跨多个地区、涉及成千上万投资人,而我国P2P行业的发展现状较为混乱,许多平台不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高管素质良莠不齐,抗风险能力较低,一旦平台出现问题,跑路成为多数的选择,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由于P2P平台的特殊性,其市场退出机制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关乎到借贷双方的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影响金融市场的秩序和社会稳定。因此,为P2P行业设置一个合理的退出机制尤为重要。⑤但我国目前并没有关于P2P行业退出市场的启动、退出方式、退出程序等方面内容的法律法规规制。在退出时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应当明确有关平台处置的区分原则。应当对平台予以一定的区分,监管机构根据在监管过程中监测的不同风险及程度对平台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对于那些确实无法通过措施予以改善经营状况的平台勒令退出。对于需要退出市场的P2P网贷服务平台,应依据法定的破产程序退出市场。其次,赋予监管部门破产决定的权利。一般情况下,破产申请可以由P2P网贷平台根据自身经营状况提出,如果平台经营状况恶化、混乱不堪,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形,此时向监管部门提出破产申请,监管部门则可以直接做出启动破产程序的决定。但在特殊情形下,如果出现上述类似情形,平台存续已经没有实际意义,只会损害更多债权人的利益,而该平台没有主动提出破产申请的,监管部门也可以依职权主动启动破产程序。因此,该破产决定权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既可以依申请提出,也可以依职权提出。如此制度设计,不仅可以防止监管部门过早干预P2P网贷平台的退出,给予平台更多的发展机会,也可以防止平台在出现破产情形仍旧经营给债权人造成更多的损失。此外,在启动破产程序后,相关监管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介及时公示公告,提醒相关放贷人申报债权,为保护放贷人的合理权益,平台在成立之初应设立风险准备基金,以保障平台倒闭后,未到期的借贷项目仍然有效,并可得到有序的管理,直至借贷双方资金结清为止。⑥最后,平台破产之后要注意对平台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保护,不得用于盈利或其他不正当目的,否则平台相关负责人需承担法律责任。
P2P网贷服务平台是金融方式上的创新,它的本质仍然是金融,所以有关金融方面的规制和监管要求应同样适用于网贷服务平台。与此同时,完善与之相关的征信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其在促进民间借贷阳光化、补充中小信贷资金需求、健全我国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P2P网贷服务平台的法律监管,使其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
摘要:P2P网贷行业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形式之一,自其产生之初就存在诸多问题,服务平台倒闭、跑路之声不绝于耳,给借贷人造成重大损失,对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虽然银监会牵头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弥补了很多方面的空白和不足,但在市场准入、监管部门和退出机制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仍需商榷。
关键词:P2P网贷服务平台,市场准入,监管部门,退出机制
注释
1数据来源:整合自网贷之家和壹零财经平台统计数据库。
2张永亮、张蕴萍:P2P网贷平台法律监管困局及破解:基于美国经验,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3杨东.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路径[J].中国法学,2015,3:006.
4邓建鹏:网贷监管规则实际效果有待检验,证券日报,2016年1月30日,第A03版。
5伍坚:我国P2P网贷平台监管的制度构建,法学,2015年第4期。
中介机构提供内控服务的思考 篇8
【关键词】 中介机构;内部控制;鉴证服务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将有助于防止和管理风险、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高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并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逐步完善为企业的内控建设提供了制度基础,也为中介机构提供内控鉴证服务提供了依据。而中介机构如何在该制度框架内提供有效的内控服务,如何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提升,如何保证鉴证的效力都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内控规范的发展与内控市场的现状
(一)我国内控规范的发展
我国推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和内容也几经演变,有关规定见诸于若干法律法规文件。但是直到2008年6月28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以前,一直未提出类似COSO报告那样受到广泛认可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
《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1996年12月)最早提出内部控制的定义和内容(即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但它是从财务报告审计的角度看待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内部控制内容的界定仍停留在美国的“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2000年,全国人大修订通过的《会计法》第一次从法律高度要求各单位都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提出职权分离、相互制约、财产清查、内部审计等方面的要求。但《会计法》毕竟不是专门针对内部控制的法律,它既没提出内部控制概念,也无法指导内部控制实务。
2001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作为《会计法》的配套法规,将内部控制定位于内部会计控制,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该规范有利于企业落实执行,但还需进一步与迅速发展的现代公司治理和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与实践相配套。
2006年,我国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提出基于COSO框架的评价方法,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和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活动的监督几个方面刻画内部控制系统。该准则的正式发布,在与国际上内部控制接轨方面大大迈进了一步。但该准则只是从审计的角度出发的,无法作为指导企业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的直接依据。
近两年,我国在内部控制规范建设过程中不断吸收美国成果,并在适应我国企业现实发展的过程中摸索前进,先后发布了一些内部控制规范:2005年11月,国务院《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2006年6月,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同年,上交所颁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深交所颁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7年12月,财政部颁布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2008年6月已推出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则是“中国政府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方向上,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走出的正确一步”。但与美国要求对财务报告的公允表达不同,中国的内部控制规范更强调对资产的保全。因为中国的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都存在着严重的资产流失的状况。
(二)中国企业内控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逐步完善,中国企业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外部法规日趋严格。表现为新《公司法》,新《证券法》,新税法的陆续颁布;2.证券市场日趋规范;3.关系营销日益淡化,《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商业贿赂使得关系营销越来越行不通了;4.公司内部成本不断提高,表现为新劳动法规定的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原料价格的上涨、汇率升值导致的出口成本的增加。因此,对中国的企业来说,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粗放型管理,一定要强调高效、安全地运作,内控也变成重中之重。
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一些共性问题,尚待完善:1.就是所谓的一支笔、一言堂,中国企业没有真正建立与实施有效的授权审批;2.缺乏内部监督,企业内部审计方面做得不好,表现为未能清晰、准确地定位内部审计的目标与职能;3.内控意识薄弱。很多中国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都认为不出问题就意味着没有企业风险,企业就是安全的。国有企业的治理层与管理层缺乏内控意识,或者是有制度但执行不力。很多民营企业由于其从小型的家族制企业演变而来,治理层与管理层合为一体,在内控方面没有必要的职责分离,经常是一人身兼多职,且制度残缺,属于出一个窟窿打一个补丁型。民营企业中无论是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其内控体制大都形同虚设,信息披露问题较突出,对内控有错误理解。
完善的内控体系能控制风险、消除弊端、保证信息质量、提高效率,是改进现有管理水平的手段,有助于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因此,无论国企还是民营企业,无论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在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本土中介机构提供内控服务的优势
(一)本土中介服务机构的优势
在为众多企业实施审计的业务中,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立信”)接触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企业,也给他们提供了各种不同的内控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本土的中介服务公司更了解中国转型经济下的内控环境,切身经历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全过程,了解市场投资者对企业内控的要求。而且,通过几十年间与客户的相互交流,更了解国有企业从计划安排转为适应市场变化的痛苦转变;了解民营企业由小变大的发展过程;了解上市公司在对企业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行为上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转变路径。在不断拓展业务的同时,我国本土的中介服务公司也正不断感受和亲历内控环境的变化,从早期的学术研究和讨论,到后来各部门机构的内控指引,再到财政部的征求意见稿,以及现在正式出台的内控规范。这一切都说明了中国内控市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而伴随国内企业的转型与成长的经历也决定了我国本土的中介服务公司更为熟悉和了解中国转型经济下的内控环境。
(二)立信的核心竞争力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信)在内控服务业有四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人才高地、理论前沿、实务经验和专利技术。
对于服务行业中的咨询业务来说,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立信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引进,自2006年始即与复旦大学研究内部控制的专家合作,实践了多项内控方面的咨询业务,并于2008年正式成立了专注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立信锐思信息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整合了立信的高端品牌优势、稳定的客户群、经验丰富的财务审计专家和内控研究的专家团队,其团队具备高层次的专业背景以及市场导向性的快速研发能力,成为一个开放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平台。
基于立信的强势品牌与专业背景,立信对内控的研究并不停留于实务的层面,更注入了专家的思考和理论指导。通过本所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形式充分吸收国内外监管层及专家学者的宝贵意见,以不断提升我们对外部需求的理解。我们针对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特殊问题等进行专题研究,撰写了深度研究报告,为企业的内控实施和监管机构的决策制定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除了专业的专家团队和理论上的不断研究提升之外,我们还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即复旦的专家团队历时两年、于2006年研发完成的高科技内控测评软件——“复道守护者”[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32002),[国家科技部认可并资助(2007年度)]。此软件专门用于对公司内控状况的测评。这一系统的作用在于可依据其评估结论确定审计人员需要重点测试的业务循环范围,也可以对诊断企业的内部控制后提出管理建议书提供相关的依据。
在提供内控服务过程中,我们深知:中国企业的内控问题千差万别,要提供有效的内控服务,必须将企业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差异相结合。国有企业强调资产保值、增值,立信可以提供内控评级、风险点测评,并通过培训和研究报告等各种形式着力完善其对内控制度的贯彻执行。民营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适用的内控制度,立信可提供培训,让其理解什么是内控,并提供内控设计、培训、测评方面的服务,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这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还有助于将民企老总从许多冗繁的业务、不必要的审批中解放出来,更多地思考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决策。再如,银行业目前存在着严重的信贷风险,经常出现巨额坏账,这不得不归因于银行信贷部往往只考核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关注企业的法律风险的做法。但是许多问题和漏洞往往是难以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发现的,如安然事件中的定时炸弹SPE(特殊目的实体)就被安然通过各种手段屏蔽于合并财务报表之外,导致外部投资者并不了解安然存在的巨额负债。所以,考核银行的内控和风险更有意义。显然,保险业也是如此。对IPO公司,内控服务的重点是对企业提供能够有所帮助的鉴证报告。而对于事务所,立信在2007年为中注协做了一个事务所内部治理评价体系,包括理论分析和指标设定,这个评价体系得到了中注协的认可。
(三)立信提供内控服务的特色
立信将内控服务定位于企业内控建设的保健医生。鉴于中国企业的内控较薄弱,个别企业连起码的制度也没有,更不要说是内控了,立信不只是向企业提供内控制度,而是提供一系列的内控服务:软件方面,提供企业内控自测软件;咨询方面,查找企业的潜在风险,提供有效解决方案;提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全面培训;风险测评方面,提供最具权威的风险评估报告;研究报告方面,包括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内控的具体实施则通过测评诊断、制度建立、辅导实施、回访,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因此,立信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做的内控方案更为合理。立信为企业所做的内控方案或是大刀阔斧的推倒重来,或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存精去粕;重视内控建设的循序渐进和持久性;重视内控建设的长期跟踪,不断根据企业最新的状况做出调整,真正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内控建设方面的成长。
三、各方共同努力推进内控建设
中国的内控事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相关内部控制规范颁布后,仍需要各方的长期努力,需要监管部门的强力监管、管理层自身的高度重视以及中介机构的有效服务。
(一)企业要重视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
在立信实施内部控制审核与咨询服务的过程中,许多企业表现出对内部控制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存在不足。笔者认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规范运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某一阶段达到一定标准后就一劳永逸了。一方面,企业经营业务的发展、企业组织架构的调整、企业并购等事项经常发生,使内部控制体系需要不断的调整,由此可能产生控制缺失;另一方面,当企业经营业务中发生偶发事件时,管理层与员工可能为了及时处理而跳过必要的控制程序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企业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员工(包括管理层)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观意识也是需要长期培育的,所以执行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这与中介机构鉴证业务风险控制密切相关。
在以往国内资本市场中,虽有统一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但其执行情况不容乐观。造成目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不够、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完善的基本原因是:治理层与管理层对 “规则导向”的认识普遍比较薄弱。这种认识在短时期内很难有较大的改观。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失效甚至出现了舞弊案件,损害了投资者利益,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规范运作依赖于企业治理层的主观认识。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与规范运作是治理层的首要任务。
只有治理层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规范运行,才能约束管理层的经营行为,才能降低经营风险、保证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得到保全与增值。企业管理层应当充分认识其权力边界,即管理层的任何经营行为都必须受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必须对治理层负责而不是可以自行其是。企业要重视内控,改进企业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
(二)监管层要加强监管内控标准的实施
近年来,在境内外上市的中国企业陆续建立并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内控制度,但由于缺乏规范企业全面风险控制体系或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制度,存在内控监管要求政出多门、企业无所适从的状况。
这次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具有强制执行力和内控实务的示范作用,既对中国企业建立全面的内控制度提出了强制性要求,又为千差万别的中国企业建立与健全内控制度提供了基本框架;既吸收了内控的国际先进理念,又充分体现了中国内部控制的现实环境要求。这一规范的出台,是中国企业按国际化标准严格自律的宣言书,更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逐步接受并自觉遵循市场经济游戏规则,不断完善企业制度、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难能可贵的是,“基本规范”中的5要素框架并未照抄照搬国外的框架,而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作了较大调整,使国外提出的较为宏观、抽象的内控理念转变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内控规定。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中国企业全面提高其内部控制的基础,对今后企业全面的内部控制建设具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要真正落实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需求中,还需要监管层加强监管,促进企业提高内部控制水平。这不仅为中介机构实施内控服务和控制业务风险提供了执业依据,也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中介机构要提供合规有效的内控服务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制度规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框架与原则,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会因企业规模、控制成本等原因,在必要的岗位设置、授权与责任、人员配备等方面与制度规定产生差异,形成控制程序设计不对;也可能存在企业内部控制程序的规定符合要求,但实际未按照内部控制程序执行,可能形成实质上未能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程序形同虚设等情况。中介机构在执行内部控制鉴证业务时,要做出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职业判断,必须充分了解企业实际经营业务与管理模式的复杂性,依据企业实际内部控制文件确定的控制程序及实际执行情况是否违反了控制程序而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发表合适的审核意见,对社会负责。
笔者相信,通过企业、监管层和中介机构的三方合力,必能真正提升中国企业的内控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提升企业的价值;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有效地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 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网站http://www.casc.gov.cn/. 2008-6.
【法律中介机构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进驻中介超市中介机构管理办法06-26
中介机构聘用管理办法11-18
二手房买卖房产中介的服务内容及法律责任08-14
广东省档案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办法11-12
会计中介机构07-01
服务中介机构12-11
留学中介机构09-22
科技中介机构发展11-21
中介机构保密协议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