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中介合伙人制度(共11篇)
房产中介合伙人制度 篇1
公司制度★公司作息制度与日常工作规定1.早9:30上班,中午休息时间12—13点,下午7点下班.由于目前特殊原因,公司目前对于作息时间暂不制定罚款制度,但公司每个人需要自觉遵守,没有特殊原因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特殊原因需要提前通知公司。2.工作时间内不得登陆QQ聊天(工作需要除外),不得打游戏,不得观看与工作无直接关系的电影或视频。3.公司不再增加合伙人数,目前合伙人为2 人,公司房租及日常开销2人各担付50%。如果合伙人其中一方想退出公司,公司给予结算当月个人业绩提成,另外结清公司成立至今所购买的实质物品且仍正常使用的开销部分,已交付的房租只退剩余部分和房租押金部分,其它因素的开销不给予清退。4.因目前公司市场划分情况不同,公司所招聘的员工采取平均人数来分配业务范围,由合伙2人分别负责培训成长,并且有义务和责任在业务上帮助其它员工,以实现公司共赢。★合伙者个人开单业绩分配方式(仅限于租赁单)1.合伙人开单者首先直提实收业绩的80%,剩余20%业绩部分合伙2人平均分配。2.公司每月从合伙人已结算的个人工资部分中扣留下季度房租2000元及公司日常开销1000元(合计3000元),各扣留1500元。合伙人当月工资如果不够支付,需要自己解决在一个月之内将此部分资金补齐交付公司,否则视为自动退出公司合伙人身份。★员工为公司创收利润的分配方式(仅限于租赁单)1.员工开单实收业绩,其中除去结算本员工当月工资以外的剩余部分作为公司利润。分配方式:如果员工独立完成:带看、谈单、签合同,则利润部分合伙2人平均分配,如果合伙人在其中帮助完成,则相应提高本合伙人的分配比例(最高70%),主要参考以下2种因素,各占利润部分10%的比例。①员工带看房与谈单过程中,合伙人给予全力帮助。占10%.②员工签合同时,合伙人陪同与全力帮助。占10%.如遇特殊情况再另行商议解决。★ 本制度从2011年5月份开始生效,公司结算依照此标准。★
房产中介合伙人制度 篇2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占少数股权的管理层拥有企业运营决策权。透过这层原因, 我们看到在企业管理层中, 由一个或者少数企业所有者到一群决策人的转变, 由雇佣制到合伙制的转变。笔者认为, 内部合伙人制度是一种激励与管理融合而成的制度, 是一种在公司的大平台上, 以利益激励合伙人的同时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利, 并承担更多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义务的制度。
先说合伙人制度作为一种激励制度与传统常见激励制度的区别。传统常见的激励方式有奖金激励、股权激励、晋升激励等方式。奖金激励方式是最常规的激励方式之一, 其优势是刺激性非常直接, 公司操作起来也较为简单;但不足也很明显, 即无长期激励的效果且有可能与公司整体发展出现偏差。员工股权激励制度是企业最常用的中长期激励方式之一, 通过给予激励对象部分股权, 使员工与公司结成共同利益的激励方式。这种激励方式解决了奖金激励无法实现的中长期激励问题, 并且使获得股权的员工更关注公司的整体发展;但是此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第一, 股权流转、退出有一定的限制性, 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人才在变动, 股权激励难以对关键人才的变动实施滚动激励, 产生股权收益者和企业实际经营者的不统一;第二, 可以用于激励的股权数量是有限的, 如果股权过于分散, 可能影响公司的决策权和效率。职位晋升可以实现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激励效果, 但局限是职位数量的有限性, 激励受职位的数量限制比较大。
合伙人制度在激励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激励方式方面存在的弊端。一方面, 合伙人激励可以实现传统的奖金激励、股权激励的效果, 其中合伙人奖金激励可以和合伙人利润分享合并, 也可以额外计算、发放;合伙人股权激励是指可以对合伙人一定的股权激励, 拥有股权的合伙人享有股权相关收益。合伙人股权激励不是必须的, 可以对不同级别合伙人实施差异化的股权激励计划。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利润分享的激励方式, 实现激励和企业整体发展一致、员工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轨迹趋同。例如:通过合伙人级别设置、积分计算、收益与考核挂钩、退出机制等方式, 使得合伙人通过为企业贡献, 不断地累计积分、获取收益, 其收益的累计和退出与个人职业发展进行充分弥合, 实现激励长期性的同时缓解股权激励的弊端。除了物质激励, 通过合伙人的评选可以实现职务激励的效果, 并且合伙人的评选范围和空间相比职务激励有更多的灵活性。合伙人的评选可以一定程度上打破岗位数量和层级的限制, 并且赋予合伙人比岗位更广泛的权利和责任。
再说合伙人制度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与传统管理制度的区别。传统管理是基于制造业或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思路, 并未能够充分凸显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但对于勘察设计这种智力密集型企业来说, 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来实现, 再好的管理办法如果缺乏对核心元素——人才的关注也难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这时就出现了一个矛盾, 人才的职业生命是有限的, 一般在20-30年之间, 而企业的发展是长期、可持续的, 合伙人制度便可解决这一矛盾, 弥合企业发展和人才职业生涯曲线, 是随着智力密集型企业的增多而兴起的新型管理制度, 更能体现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价值。
另外, 传统的管理理念下, 企业以层级化的方式在运作, 下级更多是在执行上级分交的任务;而合伙人制度使合伙人变为企业的共同经营者, 使企业以团队化的方式在运作, 每个合伙人都会为企业的发展进行积极的贡献, 并且与企业共同承担运营的风险。基于以上要求, 合伙人必须是高度认同公司的文化, 愿意为公司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做出贡献的一个团队。在这种管理制度下, 不只是为企业找到了好的管理者, 更重要的是聚集了一群拥有相同观念的愿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创业者”。对于企业所有者而言, 合伙人制度是一种“舍”与“得”的交换。企业所有者“舍”的是一定范畴以内的运营决策权、资源控制权和股东收益权, “得”的是一群合伙人对于公司文化的认可、对公司发展的贡献以及对公司风险的承担。
企业内部合伙人制度也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除了上述提到的阿里巴巴合伙人, 例如万科构建了“事业合伙人”, 其较为特殊的是项目跟投制度, 这种制度体现了“共创利益、共担风险”。勘察设计行业中也有很多企业在尝试企业内部实行合伙人制度, 来构建发展平台、引进和激励企业核心人才、打造企业运作核心团队、促进运作模式转型升级。
房产中介合伙人制度 篇3
2010年10月,我和前女友许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二手房,房屋产权证上写的是两个人的名字。为了购买这套房屋,我拿出现金29万元,许薇拿出现金28万元。另外,我作为借款人在银行贷款81万元,由我按月还贷。在房屋的装修过程中我们的关系急转直下,最终决定分手。我们对房屋的分割分歧较大,我认为应按照出资比例确定房屋权属的份额,她则认为作为共同所有人,她应当享受50%的份额。请问这套房产应如何分割?
我国《物权法》规定,在不存在家庭关系的情况下,如果双方对不动产没有约定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那就应当按照按份共有处理。你和许薇没有结婚,不存在家庭关系,因此这套房屋应当认为是你和许薇按份共有,具体的份额可以依照双方的出资比例或其他协议加以约定。
你和许薇的恋爱关系终止,房屋丧失了共有的基础,你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依法分割房产。你们之前没有明确约定各自享有的房屋权利份额,现在也不能就此达成一致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法律规定应当按照出资数额确定各自的权利份额。你和许薇没有婚姻家庭关系,所以你以贷款方式偿还的购房款应属于个人出资,综合你拿出的现金,可以认为你实际出资110万元,许薇出资28万元。因此,你应当享有房屋权利的79.71%,许薇享有房屋权利的20.29%。
马云合伙人制度 篇4
此前有消息称,目前包括马云在内的管理层,仅持有阿里巴巴的约 10% 股权,而软银和雅虎分别持有 36% 和 24% 的股权。而马云为了确保自己上市后的控股权,向港交所提出了“双轨制及合伙人方案”。不过香港证监会似乎并不愿意为阿里的“合伙人制度”开绿灯,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阿里登陆港交所,那么马云将有可能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
不过在邮件中,马云表示“不一定会关心谁去控制这家公司,但我们关心控制这家公司的人”,并希望掌控阿里的人“必须是坚守和传承阿里巴巴使命文化的合伙人”。同样马云表示“不在乎在哪里上市,但我们在乎我们上市的地方”,而上市的地方必须支持阿里开放,创新,承担责任和推崇长期发展的文化。以下为马云邮件全文
各位阿里人:
最近大家一定从媒体那里,听了不少关于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以及公司上市后控制权的报道。今天是阿里巴巴的 14 年周年庆,正好在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向大家汇报一下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情况。年前的今天,阿里巴巴 18 名创始人正式走上了创业之路。4 年前,也就是阿里巴巴十周年庆的时候,我们宣布 18 名集团的创始人辞去“创始人”身份,从零开始,面向未来。
人总有生老病死的那一天。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有各种原因会离开这家公司。我们非常明白公司能走到今天,不是 18 个创始人的功劳,而是他们创建的文化让这家公司与众不同。大部分公司在失去创始人文化以后,会迅速衰落蜕变成一家平庸的商业公司。我们希望阿里巴巴能走更远。
如果不出大的意外,我们公司将有机会参与并见证中国电子商务零售过十万亿那一天。但我们不希望成为一家只是能卖几万亿货的公司,我们希望自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培养出无数的如同淘宝,支付宝,余额宝。。那样的创新性服务和产品,更希望我们的生态文化能造就更多未来的牛 XXX 企业。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怎样的制度创新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呢?从 2010 年开始,集团开始在管理团队内部试运行“合伙人”制度, 每一年选拔新合伙人加入。合伙人,作为公司的运
营者,业务的建设者,文化的传承者,同时又是股东,最有可能坚持公司的使命和长期利益,为客户,员工和股东创造长期价值。在过去的三年,我们认真研讨合伙人章程,在前三批 28 位合伙人选举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候选人激烈地争论,对公司重要的决策深入讨论,积累了很多经验。在 3 年试运行基础上,我们相信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可以正式宣布了!
阿里巴巴合伙人的产生必须基于——“在阿里巴巴工作五年以上,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高度认同公司文化,并且对公司发展有积极性贡献,愿意为公司文化和使命传承竭尽全力”。我们相信只有一个热爱公司、使命驱动、坚持捍卫阿里文化的群体,才能够抗拒外部各种竞争和追求短期利益的压力。
有别于绝大部分现行的合伙人制度,我们建立的不是一个利益集团,更不是为了更好控制这家公司的权力机构,而是企业内在动力机制。这个机制将传承我们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确保阿里创新不断,组织更加完善,在未来的市场中更加灵活,更有竞争力。这个机制能让我们更有能力和信心去创建我们理想中的未来。同时,我们也希望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能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弥补目前资本市场短期逐利趋势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干扰,给所有股东更好的长期回报。
正如我们过去一直强调的那样,阿里巴巴并非是某一个或者某一群人的,它是一个生态化的社会企业。运营一个生态化的社会企业,不能简单依靠管理和流程,而越来越多的需要企业的共同文化和创新机制,以制度创新来推动组织升级。我们出台合伙人制度,正是希望通过公司运营实现使命传承,使阿里巴巴从一个有组织的商业公司,变成一个有生态思想的社会企业。为此,集团希望更多的阿里人涌现出来加入合伙人团队,使我们的生态化组织拥有多样性和可传承性,保持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
各位阿里人,我们不一定会关心谁去控制这家公司,但我们关心控制这家公司的人,必须是坚守和传承阿里巴巴使命文化的合伙人。我们不在乎在哪里上市,但我们在乎我们上市的地方,必须支持这种开放,创新,承担责任和推崇长期发展的文化。
阿里人,在路上!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马云
合伙人考核制度 篇5
包括员工对公司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员工的人品、员工的能力和发展的潜力......都必须列入合伙人的考核中来。
合伙人组织内部的员工每年都必须进入内部的考核中来,如果有滥竽充数的,到了合伙人组织里面来不做业绩贡献、文化贡献,这样的人要及时从合伙人组织里面剔除出去,不能影响到整个合伙人的先进性!
合伙人工作制度 篇6
(草案)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注册会计师管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和符合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配合财政主管部门做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批、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专职执业经历的审核工作,根据《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涉及的合伙人(申请人)是指申请成为新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或已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新增加合伙人。
第二章合伙人条件
第三条 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申请材料递交内年龄不超过六十周岁;
(二)持有有效中国注册会计师证书;
(三)在会计师事务所专职执业,最近连续从事审计业务满五年,其中在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不少于三年;
(四)五年内没有因为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
第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受理申请人的申请材料:
(一)原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尚未办理退伙手续的;
(二)原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原事务所解散,尚未依法办理清算手续的;
(三)尚未办理从原执业的会计师事务所转出注册会计师关系的;
(四)在提交申请的当年内将满六十周岁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五条 申请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合伙人申请表;
(二)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三)注册会计师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四)原事务所提供的专职执业证明材料:
1.近五年内与原执业的事务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原件和复印件,并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如果申请人是原事务所合伙人而没有与原事务所签订劳动合同的,则应当有原执业的事务所全体合伙人证明。
2.近五年内在原执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工资发放和依法购买社会保险的记帐凭证复印件,并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
3.在社会保险管理部门打印出来的近五年内在原执业的会计师事务所购买社会保险的清单或依法不需要购买社会保险的相关法律文件。
4.近五年内在原执业的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的业务项目清单和相关业务档案。如不能提供业务档案的,则应提供原事务所全体合伙人承诺可随时调取相关业务档案的承诺函。
(五)本会资深会员或合伙人的推荐信。
第三章申请材料的受理及审查程序
第六条 申请人在本会网站上填写申请表格并提交申请,秘书处会
员服务部通过财政部注册管理系统对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审查:
(一)申请人年龄是否在本内满六十周岁;是否与申请人在本会登记的年龄相符;
(二)查询诚信记录,核实申请人是否在近五年内因为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或行业惩戒;
(三)查询注册会计师任职资格检查记录,核实申请人是否有未通过年检的情况;
(四)是否持有有效注册会计师证书;
(五)是否已办理退伙手续或原事务所是否依法办理清算手续;
(六)是否已办理转所手续。
第七条 初步审核后,秘书处会员服务部通过本会网站向申请人发出预约报送申请材料的通知。
申请人应在预约的时间内向本会提交本制度第五条规定的申请材料。
第八条 秘书处会员服务部收到申请材料后,即时审查报送的材料是否完整且符合相关规定。
对报送的申请材料不完整,或申请人的条件及其申请材料的内容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将申请材料退还申请人,并说明原因。
申请人符合条件且材料完整的,会员服务部将通知秘书处专业操守部办理业务档案接收手续,并在工作底稿接收手续办理完毕之后发出受理通知书。同时应当在本会网站或申请人原执业的事务所进行公
示。
第四章审核程序
第九条 理事会注册委员会负责审核申请人的专职执业经历和诚信记录。
注册委员会应组成审核小组到申请人原执业的事务所实地核实有关原始资料和申请人专职执业情况。
第十条 理事会调查委员会负责对申请人在原事务所执业期间的执业情况进行审查。
调查委员会认应组成检查小组对申请人在原事务所执业期间的工作底稿进行审核。
调查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对检查小组提交的检查报告进行审议,并向注册委员会提交申请人在原事务所执业期间依法执业情况、执业质量情况和职业道德情况的证明。
调查委员会在审查申请人在原事务所执业期间的工作底稿时,认为申请人或者申请人原执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时,应当另行立案调查。
调查委员会应定期向理事会报告出具申请人执业情况证明的情况。
第十一条注册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审核小组审查情况报告,结合调查委员会的检查报告,出具申请人近五年是否连续在事务所专职执业及执业情况的证明。
注册委员会应定期向理事会报告出具申请人专职执业经历证明的情况。
第十二条本会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并向申请人出具专职执业及执业情况的证明,同时报送市财政局备案。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三条 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的,根据《深圳市注册会计师自律惩戒办法》的规定,移交理事会给予行业自律惩戒,在2年内不受理该申请人的申请。
资深会员为申请人作失实证明的,由理事会取消其资深会员称谓,并根据《深圳市注册会计师自律惩戒办法》的规定给予行业自律惩戒,在2年内不受理该注册会计师推荐的申请人的申请材料。
原执业的事务所的合伙人或原执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虚假材料或失实证明的,根据《深圳市注册会计师自律惩戒办法》的规定,移交理事会给予行业自律惩戒,同时在1年内拒绝为该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全部注册方面的服务。
第十四条本制度经理事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我国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完善探究 篇7
一、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理论基础
特殊普通合伙是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普通合伙人组成,依照法定的程序核准注册的一种合伙组织实体。特殊普通合伙是一种新的商事组织形态,主要应用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1]。解决各类专业人士从业组织的专业特点与传统企业组织形式之间存在的矛盾为其根源。
理论上来看,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最大意义在于解决专业人士服务机构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的组织形式问题,所以,只能适用于规模化经营的专业服务机构,不能适用于一般的商业组织。如果将其适用于普通的商业组织,势必不利于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其根本原因在于:普通商业组织主要是一种资合性团体,因此其必须依靠团体财产对外作为债权人的担保;专业服务机构则主要是一种人合性团体,除了财产出资以外,合伙人的个人技艺具有更大的财产担保价值。因此,对债权人而言,专业人士合伙组织中最具担保价值的并非合伙财产,而是每个合伙人的专业技能、执业信誉以及个人财产。所以,目前多数国家的法律均规定特殊普通合伙制度仅适用于专业人士合伙组织,并非对专业人士的偏爱,而是基于此类组织的特殊性所作的科学选择。
特殊普通合伙制度从根本上讲是为了解决专业服务机构的规模发展与传统合伙企业的固有矛盾而产生的。专业人士在面临传统合伙中合伙人必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难题时,毅然选择了最直接、最彻底的方式———改革原有合伙制度,有条件地确立合伙人的有限责任。他们认为,该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合伙的人合性,但却从根本上排除了无辜合伙人代人受过的不公平现象。尽管在有限责任合伙中合伙人的有限责任只是个别的、有条件的,其仅在执业合伙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而致人损害时才得以产生,但是对合伙人而言,能在合伙制度中获得此种有限责任保护,显然具有最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由于个人无限责任是合伙人享有灵活经营权的理论基础和基本代价,因此,在合伙人获得有限责任保护的同时,与此相应的严格规范原则也必将随之启动。因为,随着有限责任合伙的普遍适用,追究过错合伙人个人责任的状况逐渐增多,无形中会增加合伙人转移、隐匿财产以逃避债务的风险,致使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为此,各国的特殊普通合伙制度均不得不以提高设立成本、增加运营资本为代价,以增加各种保障债权人利益的制度为措施,来切实维护债权人利益。
每一项法律制度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追求,是不同的利益群体相互竞争的结果。回溯英国的历史不难看出,该国有限责任合伙制度的确立,无不体现了专业人士与法律人士的角逐,表现为专业人士与债权人利益的博弈。正是各种主体利益的博弈,才使得有限责任合伙制度逐步体现了自由、公平、效率与安全、秩序、正义等价值衡平,实现了制度设计的周密性。由此看来,有限责任合伙制度迎合了现代经济对效率的价值需要,体现了大型服务机构选择组织形式的自由,实现了合伙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公平;同时,它也在合伙人与债权人、专业机构的经营方式与交易安全和经济秩序稳定中不断寻求新的价值平衡点。真正合理的有限责任合伙立法,不仅要贯彻自由、公平、效率的理念,更要重视保证交易安全、稳定经济秩序和实现社会正义等各方面的价值需要。
二、我国关于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规定
我国2006年8月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中增加了有关“特殊普通合伙”的规定,特殊普通合伙的实质上就是英美的有限责任合伙,只是在法律修订过程中,为了避免“有限责任合伙”与“有限合伙”发生混淆,便于公众了解改变了称谓[2]。同时明确,英文仍然使用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简称LLP)。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在第二章单列一节规定了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并明确规定了特殊的普通合伙的适用对象(第55条专业服务机构)、名称公示(第56条应当表明字样)、合伙人有限责任(第57条执业者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人以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合伙债务清偿(第58条追偿)、责任替代(第59条执业风险基金与职业保险制度)等。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制度本质上讲是为了解决专业服务机构的规模化发展与传统合伙企业的固有矛盾而产生的(即专业人士的执业特点与普通合伙人无限连带责任的矛盾,传统合伙的人合性与专业组织规模化经营的矛盾,专业人士的个人信誉与公司法人独立性的矛盾)。虽然立法过程中有较多争议,但是合伙企业法的本次修改还是给出了各方比较满意的答案。特殊普通合伙对于我国是一种全新的合伙形式。
从特殊普通合伙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和适用对象上来看,我国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模式选择和美国的有些相似。在法律地位上认为有限责任合伙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法律实体,仍然属于合伙,只是合伙的一种形式,区别于自然人和法人。在适用对象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的专业服务机构,可以设立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由此可见,我国立法亦将有限责任合伙制度仅适用于专业人士合伙组织,明确排除了普通商业组织适用有限责任合伙制度的可能性。
三、我国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我国特殊普通合伙的适用范围
我国的《合伙企业法》则明确规定特殊普通合伙只适用于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的专业服务机构。但是,如果从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价值分析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考虑,对特殊普通合伙的适用范围的完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从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价值分析上看,其根本没有必要适用于小规模的专业人士合伙组织。因为,小规模的专业事务所在原有的市场领域、地域范围内有较强的人合性,不存在合伙人为其不熟悉的合伙人承担责任而质疑传统合伙无限连带责任公平性的问题[3]。所以,特殊普通合伙制度应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专业人士合伙组织。为此,本文主张在《合伙企业法》中明确规定特殊普通合伙的设立条件:只有合伙人数达到一定规模,合伙财产达到一定规模,执业风险基金达到一定规模的合伙组织,才能注册为特殊普通合伙。小型的专业人士合伙组织,仍应注册为普通合伙。
2.特殊普通合伙制度不能适用于所有的专业人士合伙组织。除了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监理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性质的专业领域外,其他专业组织不宜适用。比如,具有公益性质的专业人士组织,如医生组建的医院、教师组建的学校等,均不宜注册为特殊普通合伙。因为,如果把所有的专业人士合伙都纳入到特殊普通合伙的适用范围中来,势必不利于对债权人的保护,从而可能会潜在地减少该行业的发展机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
(二)完善我国特殊普通合伙中合伙人的责任范围和举证责任的划分
《合伙企业法》第五十七条从合伙人主观过错(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和客观行为(执业行为)两个方面规定了无过错合伙人承担有限责任的规则。但是,在我国的立法和司法上,均缺乏对执业行为的具体解释。此外,法律实践中因为合伙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产生合伙债务时,举证责任的承担与划分也是不清晰的。因此,有必要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让这些法条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关于完善特殊普通合伙制度中合伙人的责任范围和举证责任的划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应当界定何为“执业行为”。执业行为是指合伙人依照协议约定以获取服务报酬为条件而执行和实施合伙业务的行为。比如,作为合伙人的会计师按照协议履行委托人审计义务的行为,作为合伙人的律师按照协议履行为委托人办理律师业务的行为等。在这种情形下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他人损害的,该合伙人应当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此即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特殊”之处。显而易见,非执业行为是指合伙人以维持合伙存续为目的而实施的行为。比如,合伙人为合伙承租经营场所而签订租赁合同的行为、为合伙融资而签订借款合同的行为等。在这种情形下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他人损害的,该合伙企业应当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此即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普通”之处。
2.明确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这是因为,根据《民事诉讼法》举证原则“谁主张谁举证”来看,债权人要主张其债权的话,他就要承担责任。如果特殊普通合伙制度中采用这种原则,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后果:特殊的普通合伙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及其服务机构,如会计师、律师、医师等与之执业所在机构等;而一般债权人不具有此种专业技术,如此情况让债权人承担债务人的执业过程中的故意或者过失显然不利于债权人权利的维护,也不符合公平原则。因此,在特殊普通合伙中可以借鉴民法上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债权人只需要证明他们之间有法律事实发生,有债务存在和数额即可。作为债务人合伙组织之中执业人员是否存在主观过错,应有被追究的执业合伙人自己来举证,或证明合伙组织的此项债务是有其他合伙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主观过错导致的合伙债务也行,从而可以享受有限责任制度的保护。这样既有利于债权人债权的实现,也有利于债务人责任的追究。
(三)完善我国特殊普通合伙中有限责任合伙的偿债顺序
在一般的普通合伙中,合伙人均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所以,普通合伙在债务清偿上适用穷尽合伙财产原则。即债权人必须先穷尽合伙财产,才能依法追究合伙人个人的无限连带责任。在特殊普通合伙中,由于合伙人在特定条件下受有限责任保护,所以其偿债顺序不应与普通合伙完全相同。《合伙企业法》第五十八条虽然规定了特殊普通合伙的债务清偿问题,但是并没有明确规定承担无限责任的合伙人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的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职业风险和职业保险对债权人的清偿顺序,同时也回避了承担无限责任的合伙人是否可以作为被告。完善该项制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应当明确规定特殊普通合伙的债务清偿顺序。当合伙人个人由于执业行为中的故意或者是过失造成合伙债务时,可以按照以下顺序对债权人的债务予以清偿:职业保险,职业风险,承担无限责任的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承担无限责任的合伙人个人财产。按此顺序依法追究有过错合伙人的个人责任。因为,特殊普通合伙的执业风险基金和合伙人个人的职业保险金是专门用以偿付合伙人因执业过错所造成债务的特别基金,因此,其理应优先用于清偿合伙人执业行为受害人的债权。
2.应明确承担无限责任的合伙人能不能作为被告。在一般情况下,应充分尊重合伙组织的相对独立性,但是在合伙破产、清算或合伙财产不堪重负等特殊情形下,如果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已无法从合伙企业中获得清偿时,法律可以允许债权人直接起诉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合伙人,追究其个人责任。
(四)完善我国特殊普通合伙的年度报告制度
特殊普通合伙的“特殊”在于:合伙人在特定条件下的有限责任。这既是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核心,也是其对债权人构成危害的最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国外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规定。
在美国,设立有限责任合伙必须向州政府提交由多数权益合伙人通过的选择有限责任合伙的申请,在接受审查后,方可获得批准登记并需在当地媒体上进行公告,企业名称中必须有LLP字样以标明其责任形式。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有限责任合伙,不仅应依据《加拿大商业名称法》进行公布和登记,还要求转变为有限责任合伙的律师事务所向其客户致函表明其有限责任合伙地位。对于是否公开会计资料,各国的做法不尽相同。因此,各国的有限责任合伙制度不仅在设立手续上较普通合伙严格,而且均要求其在执业中注明LLP形式,并遵守相关的信息披露制度。
从各国关于该项制度的规定我们不难看出借鉴了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和原则。公司公开性原则是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的重要手段。依照《合伙企业法》的规定,特殊普通合伙在登记注册时也要提交设立“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书面申请,并在名称中注明“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字样,且依法予以公示。但是,除此之外,我国对特殊普通合伙尚未实行其他任何公示性制度。鉴于我国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完善,而且专业事务所确实具有明显的个人执业特点,所以建议我国的特殊普通合伙不必完全公开其会计资料,但应实行年度报告制度。特殊普通合伙的申报登记资料和年度报告资料,均应在登记管理机构公开,以便社会公众查询。这可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有限责任合伙,有利于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五)完善我国特殊普通合伙的风险基金和职业保险制度
建立执业风险基金、职业保险制度既是《合伙企业法》的明确要求,也是法律在特殊普通合伙中设立的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重要制度。但是,我国法律中有关执业风险基金和职业保险的规定过于原则,尚不具有可操作性。对于这两个制度的完善应该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
1.就执业风险基金而言,要求特殊普通合伙在经营期问按照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逐年提取一定数量的执业风险基金。既然《合伙企业法》授权国务院另行制定有关规定,那么,我们只能期待国务院的规定早日出台。建议政府应就执业风险基金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数额,其既不可太高,也不能太低,以免增加特殊普通合伙的经营成本,或者出现对债权人利益保护不力的现象。同时,最好结合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提取一定数量的执业风险基金。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债权人利益的有效保护。
2.就职业保险制度而言,增加职业保险业务、扩大保险服务范同、进一步明确承担保险责任的条件等,都是我国职业保险金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的地方。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虽然开设了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但它只承担会计师有执业过失时对事务所的赔付,尚未开展由执业人直接向受害债权人的赔付业务,更无因执业合伙人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职业保险种类。因此,我们需要完善该项执业保险制度,避免事务所整体投保给事务所带来的成本压力,以更好地应对服务业务的个体差异。保险合同可以以合伙人个人为投保人,也可以由合伙企业为个人的单项业务投保。
(六)完善我国特殊普通合伙的资产替代制度
我国特殊普通合伙企业立法中并没有这两种制度,但是结合《合伙企业法》中关于破产、清算的相关规定,我们实际上也可以尝试设立我国的限制分派和资产取回制度,在特殊情形下,赋予合伙人限制分派的义务,否则,清算人、管理人将在一定期限内享有取回权。关于该项制度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国外的规定,吸收对我们有用的做法。
限制分派和资产取回制度,分别是美国、英国在解决有限责任合伙财产不足以清偿债权人时,对合伙人权利进行约束的一种资产替代制度。有限责任的引入,削弱了对债权人的保护,美国有些州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合伙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合伙资产不足以偿付合伙内的优先权时,合伙人不得对合伙利润的分配;有些甚至直接将公司的利润分配规则引入有限责任合伙中[4]。相比而言,英国的资产取回制度可能更具有司法上的指导意义。英国《有限责任合伙监管规则汇编》专门在《破产清算法》第214节后增加了该制度:“如果在清算前的两年内,合伙成员提款时知道合伙已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或者预见到合伙在自己单独提款或与其他成员一起提款后变得无清偿能力,则清算人可以行使资产取回权。”这里的“提款”包括合伙成员以任何形式从合伙中取得的收益,如分享的利润、薪酬,合伙偿还其对合伙人的贷款、支付其对合伙人贷款的利息等。究其本质,英国的资产取回制度类似于我国破产法中管理人的撤销权和资产取回权,只是其仅适用于有限责任合伙的合伙人而已。
笔者认为,我国关于这两项制度的完善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同时,可以借鉴公司法上的资本维持制度。其内容可具体表述为:(1)合伙组织在合伙财产不足以清偿合伙债务时,除支付雇员的薪酬及合伙人的劳务费、偿还合伙贷款及利息、分配合伙人必要的生活费用外,合伙人不得分配合伙财产。(2)在合伙财产不足以清偿合伙债务时,合伙人分配合伙财产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该行为。(3)如果在合伙清算或宣告破产前,合伙成员明知合伙已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仍分配合伙财产,或者预见到合伙在分配财产后变得无清偿能力的,清算人或管理人可以在一年内行使资产取回权。它旨在扩大或维持合伙的一般财产,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
结语
我国《合伙企业法》确立了特殊的普通合伙制度,可以说是立法上的一个进步,不但与国际接轨,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同时还有利于我国专业服务机构规模的扩大及跨国经营。特殊的普通合伙从引入至今,发展的时间还是很短暂的,它作为企业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更多的是实务界推动的结果,在法学理论上的准备并不充分,因此,我国目前的立法还是持谨慎态度,对该制度的规定较为简单,只是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在实际运用上,该制度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完善,因此,该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多问题。我国在引入该制度的同时,应结合我国专业服务机构的自身特点,加快配套机制的完善步伐,尽快使其成为适合我国现实国情的一项法律制度,加快本土化进程。从本文提出的适用范围、合伙人的责任范围和举证责任的划分、有限责任合伙的偿债顺序、年度报告制度、风险基金和职业保险制度、资产替代制度这几方面出发,可以使这项制度更加完善,同时也会使现有的规定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一项制度的完善与健全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还需要理论界与实务界长期的探索,因此可以说,建立健全和完善的特殊的普通合伙制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夏凤英,董书萍.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若干问题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8).
[2]朱少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释义及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38.
[3]陈永生.浅论特殊普通合伙的责任及我国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3).
阿里赴美上市考验合伙人制度 篇8
阿里再度谋求上市也是出于“赎身”考虑。2012年阿里与雅虎签署的回购股份协议中约定,阿里只有在2015年底前上市,才能继续回购雅虎所持有的阿里10%的股权。
这并非阿里首次上市。2007年,该公司曾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但在2012年突然提出私有化,从香港联交所摘牌。由于回购价格与当初发行价持平,阿里相当于获得5年无息贷款,成为首次上市的最大受益者,中小投资者则蒙受损失。
在赴美前,阿里计划在香港上市,但港交所不承认赋予高管团队比普通股东更大权限的“合伙人制度”,致使阿里转向美国市场。
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保证了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权,对公司来说也许是好事,对投资人则意味着风险。
支付宝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现在仍令人记忆犹新。2011年,阿里把支付宝的所有权转移到创始人马云控制的一个外部公司。支付宝事件令投资者对阿里的透明度和公司治理产生怀疑,毕竟谁也说不准历史会不会重演。
马云“豪放”的投资风格同样值得投资者担忧。不久前,坦承自己“不懂足球”的马云宣布,阿里将斥资1.92亿美元收购广州恒大50%的股权,这一决定还是他与恒大东家在酒桌上拍板的,这一投资或许很难获得大部分投资者的认可,但在合伙人制度下,此类收购可能仍会继续。
亚洲公司治理协会一项针对全球大型机构投资者的调查显示,逾70%的受访者表示,如果阿里以合伙制结构上市,他们要么会调低其估值,要么根本不会买入。这些投资者认为,若以上述合伙制结构上市,阿里估值应有19%的折价。合伙人制度已成为阿里赴美上市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投资者接受合伙人制度的前提是,牺牲的权益能从公司成长中获得补偿。这对于一家高速发展的公司来说并不是问题,但对阿里来说则未必。
阿里已占中国电商市场的80%,未来成长空间已很小。其重要业务增长点支付宝已在2011年从阿里剥离,并未在本次上市之列,进一步限制了其成长空间。
另外,赴美上市意味着阿里要向美国监管部门披露公司账目,其中包含了关于中国经济状况的数据,上市也许会招致相关部门的阻力。而阿里旗下的淘宝一度假货泛滥,这也增加了阿里的经营风险。
设计公司合伙人制度 篇9
一、郁亮人才观:人才其实比“资本”更重要
一个企业创新有很多,业务创新、产品创新等等,但是在企业管理机制上创新可能是更根本的。
我非常认同沈南鹏说的“最重要的是人”这句话。二十多年前王石说了一句话,叫人才是万科的资本。那时候中国缺的是钱,把人才当做资本一样对待,毫无疑问可以吸引很多人。由于我们在深圳,当时各路英才都要汇聚深圳,汇聚到中国最好的特区。这个时候万科从零开始做大,后来上市了,我们发现有了一点钱之后,人才是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们说人才是万科的第一资本,觉得人才不能跟资本等同,应该高于资本。这几年,我们遇到新的冲击跟挑战,在全球互联网时代发现,好像别的资源都还可以找到,人才就成了万科的唯一资本。有好的股东,可以拼爹,有好爹就行。而对于万科这样的公司我们并不掌握垄断资源,我们也没有绝对控股的股东,这时候人才就变成了万科唯一可以依靠的资本。
二、人才机制:一路变革,万科三个阶段三大做法
对于这样的变化,万科在这三个认识阶段后面,代表着万科三种不同的做法。
第一阶段,创业期提出“人才是资本”,强调“广招优秀人才”
我们就吸引各路英雄豪杰汇聚深圳,来参与创业的过程。只要是优秀人才我们都欢迎,所以那时候我们有一句话:“人才是一条理性的河流,哪里有谷地,就向哪里汇聚。”
第二阶段,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本”的时候,启动“职业经理人制度”
依靠职业经理能力把企业经营好,来创造价值。做到,万科历史上出现第一次的小问题,出现在哪里呢?那一年万科的增长,无论是规模增长还是利润增长都下降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下降。为此我们管理团队那年没拿奖金,就是因为下降。创造价值是我们的天职,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创造价值是我们的使命。那创造什么价值就成为了要探讨的问题。创造价值只是赚点钱吗?我们在管理内容里面引入这一点。那一年我们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只有12.65%,而社会平均值在12%左右。也就是说我们所谓最优秀的管理团队,创造了多少真实价值呢?后来我们算了一下,觉得自己做得不好,只是没损毁股东价值而已,12.65%在创造价值上是不应该称为优秀的。所以我们跟董事会谈了一个新的方案,讨论能不能引入经济利润奖,我们追求的东西和股东要求的东西能不能结合在一块。我们创造真实价值部分,分享真实创造的这部分。于是公司每年请第三方来计算社会平均回报水平,之上的部分才作为奖金来发放,这个做法效果很明显。.65%,到就到了19.65%的样子,回报率提高了50%。感觉很不错。但是又遇到问题了, 的时候,我们股票猛跌。以前股票跌价跟我们没关系,赚好钱,赚增值价值就够了。可是真的够了吗?职业经理人的制度,跟股东的诉求到今天再次出现了矛盾,这是我们内部的挑战。
第三阶段:职业经理人跟股东诉求出现矛盾后,提出“事业合伙人阶段”
外部的挑战包括什么呢?包括我们尊敬的柳总(柳传志)、马总(马云),偶尔也包括广昌(郭广昌)兄弟,说到职业经理人都是有一点点不屑,但是郁亮除外。不屑在哪儿呢?缺乏承担,缺乏责任的担当,这是很明显的缺失。职业经理人基本上是包赢不包输,赢了是创造出来大家分享,但是输了跟我没关系,最多我拍屁股走人就是了。所以内部遇到了管理者追求的东西、做的东西跟股东之间、增值价值之间出现了矛盾。经过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发展,受到了一些质疑。所以一年前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找到一个新的管理方法来解决这样的矛盾,来回答这样的质疑。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我去各个互联网公司,也去了海尔这样的传统公司,马上准备去富士康、美的,我还去了很多国外的公司,KKR、黑石对我影响很大,也包括我们美国的同行。我发现他们里面有一些做法跟我是不太一样的。其中最主要不一样的地方是合伙人概念。所以经过一年多的思考、摸索,一年前的3月15日开始了事业合伙人的尝试,从职业经理人制度升级为事业合伙人。
三、新时期万科“事业合伙人”的3个做法
从职业经理人到事业合伙人之间多了一样东西,如果说职业经理是共创和共享的话,缺少“共担”这两个字。而事业合伙人要求是:共创、共担、共享。你创造了价值当然可以分享创造价值的成果;如果你损毁了价值,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把共创、共享发展为共创、共担、共享。具体我们在几个层面来开展工作:
第一个层面,上面的2500核心骨干持股计划
我们把滚存下来的集体奖金,委托第三方买公司股票。不仅要创造真实的价值,还要跟股东的利益能够绑在一块,跟他的得失绑在一块。尽管我们没有办法消除资本市场上的波动和资本市场的偏好,没有能力改变它,但是我们应该跟股东同声气、共冷暖,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事情,让股东知道我们管理团队和股东之间是紧密在一起的。所以到今天为止万科2500多个骨干员工持有了万科百分之四多的股票,虽然很少,但是也是万科第二大股东了。我们的身份转变为职业经理人和事业合伙人二合一,既为股东打工也为自己打工。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股东跟员工应该谁摆在前面——终于解决了,因为我们身份变得一致了,从利益基础上变得一致了。
第二个层面:中间的“项目跟投制度”
光股权激励就可以解决问题吗?还不够。我们有2500多名骨干员工,那其他员工怎么办?股权激励这件事,它的基本面可以控制,其他方面的波动不可以控制,跟员工的切身感受离得也比较远。所以我们又采用了和PE相似的做法,就是项目跟投制度,我们要求项目操作团队必须跟投自己的项目,员工可以自愿跟投自己的项目,也可以跟投所有的项目。这个制度实施之后有一个非常好的表现,解决了几个问题。首先解决了投资的问题,以前跟发改委一样要批准项目,不好的没什么关系,可以拍屁股走人,万一好了就以拿项目为主。以前开两小时的项目决策会现在五分钟就解决了,他自己都愿意拿钱放在里面,那凭什么我们不让他投下去呢,凭什么我们不同意他投资这个项目呢?
其实大家以前做项目花钱这件事情是有乐趣的,尤其是设计师有品位,房子越盖越漂亮。现在花钱是花到客户身上去了吗?还是花在你设计师的感受上去了?这个事情从来没被讨论过,因为设计师都有个成就欲望,有能力请最好的设计师来做作品,自己再改造,觉得这很牛,所以花钱通常来说是花得比较多的。到今天为止,我们觉得花钱应该花在客户的感知成本上,为他省成本。因为客户的购买力是有限的,如何让他买到性价比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个时候又跟公司股东的意见一致了。
跟投之后我们也发现实名举报比以前多了。万科还是比较严谨的,但是在这个社会上这样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实名举报的多了,一想也有道理,以前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跟我没什么关系,我揭发被人发现了我还倒霉,最多匿名举报就不错了。现在损害里有我一份,那就揭竿而起,不再是视而不见了。所以有了这样的变化,事业合伙人的跟投制度是我们的第二个创新。
第三个层面:执行层的“事件”合伙人
第三个方面,大公司有很大的毛病,就是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再怎么划分边界也有划分不清楚的时候,所以我们成立了事件合伙人。一件事情,比如说给客户省成本这件事情,临时组织事件合伙人参与到工作任务里面去,事情解决就解散,回到各自部门。这样我们就发现有很多东西可以改造,有很多东西可以瓦解,以前都是职位最高的人担任组长,现在可以推选出最有发言权的那个人来做组长,这样的话他对这个事情最有研究,最有发言权,他做组长才可以收到最好的效果。
所以三个层次——上面持股计划、中间项目跟投和底下事件合伙——构成目前我们事业合伙人的三个做法。
新领域——探索供应商层面的合伙人机制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的疑问,就是钱从哪里来,会不会有短期行为的问题。如果纯粹是项目跟投,可能会有短期行为问题,但是我们还有持股计划,第四年才拿第一年的奖金,如果做得不好还要还回去,所以你有短期行为第四年会被发现,会影响你整个股票的表现,连累所有人。
所以这些方面我们在改变,我们也在想项目跟投,除了员工之外有没有可能让合作方共同加入进来。我们讨论过,在嘉兴也做了实验,让总包单位加入进来。得知我们的对手要提前一个月卖房子,我们比他晚一个月,这样可能房子就卖不出去了。以前怎么办?以前我们就给总包单位让他加班,给我赶出来,花一笔钱,就是把房子卖掉我们基本上也不赚钱了,因为给了很多赶工费。后来跟总包商量,因为他是合伙人,他说你放心我一定找最好的人给你干活,还比对手早卖掉房子,可以早拿到钱,他也很高兴。我们正在把项目合伙、事业合伙这件事情,一步步地往前推进跟摸索。
业务合伙人管理制度 篇10
第二条严格执行上下班制度,不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一律不得会客,不得与无关人员闲聊(业务座谈除外)。值班人员着装整齐,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严格履行职责,回答问题清楚、准确,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第三条严格执行财务和有关票证管理制度,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有乱收费和短款少款现象发生,不得出现收款不开发票的贪污行为,支付清楚,收款项目具体清楚。
第四条保持经营环境和容貌整洁、干净,保持每天24小时内,经营区域无杂物、无臭味。摊档位序号醒目,宣传标语、经营门牌、经营广告等内容具体、健康、规范。
第五条工作(管理)人员要廉洁奉公,不得利用职权做交易,自觉维护单位利益。处理买卖纠纷时要公开、公平、公正,廉洁自律,维护经营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保证自主经营职工的采购(进货)用车。依据经营协议,须提前一天填好用车申请,经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方能出车,并按规定收取车公里费。
第七条员工必须爱护经营区域设施和公共建筑设施,保持经营环境规范、整洁,维护好正常的工作和经营秩序。保护集体利益不受损失。
第八条员工无事不得私自外出,有事需外出须经领导批准同意后,方能外出,并按时归队。因特殊情况需在外夜宿的须提前按级请示后执行。
第九条员工严禁在办公场地和临时工住宿内使用与工作和生活无关的电器、燃气用具。违者除没收并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按有关规定处理直至送司法机关。
第十条员工认真学习业务(管理)知识,勇于开拓创新,积极想办法,出主意为单位的经营创收作出贡献。树立勤俭节约、兴废利旧、勤工自建,善于做好人好事,见义勇为的良好风尚。
第十一条员工严格遵守安全防事故制度,按安全常规履行业务,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发现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及时有效处理,预防不安全事故发生。
我国有限合伙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篇11
有限合伙是一种与普通合伙相对的合伙形式,其前身为康孟达契约,其后为两合公司。
在有限合伙产生和发展的同时,另一种与有限合伙相似的商业组织形式—两合公司(一部分股东承担有限责任,另一部分股东承担无限责任的公司)也产生了。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两合公司制度并没有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得到很大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两合公司设立程序非常复杂,并且公司的治理结构也非常的复杂,相对而言,有限合伙的设立程序就简单多了,并且有限合伙有具有税收上的优势,因而结合了合伙制企业的税收优势和公司制中的股东有限责任的有限合伙企业就成了投资人进行投资的优先选择。
有限合伙从其产生至现在已经有几百年了,但是世界上主要国家在这方面的实践还是有差别的,各个国家在有限合伙方面的立法活动也有差异。在法国,其有限合伙企业是以两合公司的形式出现的,法律赋予这种企业组织形式以法人资格。法国法中两合公司中的无限责任股东相当于美国、我国法律中的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普通合伙人,有限责任股东相当于美国、我国的有限合伙人。美国有限合伙法是借鉴法国法而来的,现已相当的发达。1916年,美国统一州法全国委员会通过了《统一有限合伙法》,因其被过多地使用或滥用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该法于1976年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修改,明确列出了一系列有限合伙人可以参与有限合伙事务的事件,并第一次授权有限合伙人有权提起派生诉讼。1985年的《统一有限合伙法》,规定要求有限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债权人证明,他合理地相信参与企业控制的有限合伙人是普通合伙人,并把合伙协议当做有限合伙的基本文件,整部法律日臻完善。
有限合伙制度存在的问题
1、有限合伙人的出资规则不健全。(1)没有规定有限合伙人出资首付比例和剩余出资到位的时间。新《合伙企业法》仅规定出资交由合伙协议约定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2)非货币财产出资制度存在缺陷。根据新《合伙企业法》,有限合伙人可以用非货币财产出资。但是由于有限合伙人的出资可以自由转让,因此,不是所有的非货币财产都可以作为有限合伙人的出资,因而有从法律上对有限合伙人的出资进行规范的必要性。
2、有限合伙人参与权的相关规定的不完善。我国的《合伙企业法》第68条对有限合伙人的行为进行了限制性的列举规定。“安全港规则”是一个来自于美国法的概念。我认为我国目前的立法模式有可取之处,但是我国的“安全港规则”仍待完善。根据第68条的规定,有限合伙人享有对合伙企业的参与权,法律明确列出了一系列有限合伙人可以合法参与有限合伙事务的范围,那么是不是只要有限合伙人行使权利超出了规定的范围就等于合伙人执行了合伙事务,参与了对合伙企业的控制,从而要承担法律责任呢?相对于美国法而言我国的有限合伙人的参与权的范围明显过于狭窄,并且还是一个封闭性的规定,是否能够进一步扩大有限合伙人参与合伙企业事物的范围?
3、在普通合伙人缺失的情况下有限合伙企业的存续问题。新《合伙企业法》第75条规定,“有限合伙企业仅剩有限合伙人的,应当解散;有限合伙企业仅剩普通合伙人的,转为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在特殊的情况下确实存在普通合伙人欠缺的情况,这与新《合伙企业法》的第61条第2款“有限合伙企业至少应当有一个普通合伙人”的规定不符,这是因为没有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与有限合伙的性质相违背,但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当一刀切,是否应判定有限合伙企业必须解散?
4、派生诉讼制度的行使程序不完善。派生诉讼从本质上而言不是有限合伙人的个人权利,而是在特定情况下,有限合伙人代表合伙企业行使诉讼的权利。新《合伙企业法》第68条第7款规定了执行事务合伙人怠于行使权利时,普通合伙人有督促其行使权利或者为了本企业立业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的权利,但对于如何实现派生诉讼的程序性问题没有做出规定。
5、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的转换制度不完善。有限合伙企业中存在两种不同身份的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但是这两种合伙人的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限合伙人可能转变为普通合伙人,普通合伙人也可能转变为有限合伙人。因为两种合伙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有很大差别,二者之间的转换必然会有许多特殊问题需要加以规范。新《合伙企业法》对两种合伙人的转换制度上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设计得还不够合理。
有限合伙制度的完善
1、明确有限合伙人的出资的形式和出资的时间。(1)明确规定有限合伙人出资首付比例和剩余出资到位的时间。新《合伙企业法》可以借鉴《公司法》第26、27条的规定,规定一个首期出资比例,以保证有限合伙企业业务的正常开展,因而可以规定首期出资不能低于合伙协议中约定的总出资的20%,全体合伙人的现金出资比例不得低于合伙协议约定的总出资的30%,并且有限合伙人为自然人或一般公司的应当在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2) 非货币财产出资制度的完善。应用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可用于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必须具备:豍可以用货币估价,这是能够自由转让的前提;豎能够依法转让。如果合伙人不履行其承诺的形式的出资,有限合伙有权选择要求有限合伙人提交相当于其承诺的出资价值的现金,这个价值以合伙协议的记载的价值为准。
2、“安全港”规则的完善。如果有限合伙人参与了合伙的经营,那么法律将如何处理?新《合伙企业法》第68条是借鉴的美国的“安全港”的规定,但是在借鉴时范围狭窄,有限合伙人是否能够成为合伙企业或者是普通合伙人的代理人或者是雇员呢?有限合伙人是否有权就合伙的业务与普通合伙人进行磋商或提供咨询?是否有权要求以投票的方式决定合伙协议的修改的批准或不批准?我们可以参照美国的做法,要求债权人证明他合理的相信参与企业控制的有限合伙人是普通合伙人。美国修订的《统一有限合伙法》(1985年)中有这样的规定,“列举的事项并不意味着一个有限合伙人拥有或行使任何其他权力即构成他(或她)参与了(控制)有限合伙的事务”,我国可以设一个兜底性的规定,可以把超出权限行使权利的有限合伙人是否应当承担责任的问题交由法院根据个案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
3、在普通合伙人缺失的情况下合伙企业符合条件能够存续。新《合伙企业法》中规定在有限合伙企业中仅剩有限合伙人的,应当解散,这样一刀切的规定不利于有限合伙制的发展。虽然这种情况与有限合伙的性质违背,但是如果真的出现了缺少普通合伙人的情况的时候,我们是否应当考虑有限合伙人的意愿?如果该有限合伙企业继续经营下去的价值,会对有限合伙人、合伙企业的债权人、合伙企业的员工产生积极的影响的话,我们应当尊重合伙人的意愿,如果在这个时候有新的普通合伙人自愿加入,或者在合伙企业中的有限合伙人经过协商,有限合伙人中的一人或几人自愿转化为普通合伙人,在这种情况下就又符合了法律对有限合伙的定义,法律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4、派生诉讼制度行使程序的完善。新《合伙企业法》第68条第7款的规定太过于抽象,在现实中可操作性不强。对此,新《合伙企业法》应当借鉴一下《公司法》和美国《统一有限合伙法》(1985)的经验,确立派生诉讼制度的程序。(1)适当的原告人。在派生诉讼中,有资格提起派生诉讼的原告人必须是引起诉讼的一项交易发生时的有限合伙人;或者如果有限合伙人是因接受合伙利益转让而成为有限合伙人,其转让人在该项交易发生时是有限合伙人。(2)诉讼的前置程序。有限合伙人派生诉讼,首先应由有限合伙企业行使起诉权,如果有权提起诉讼的普通合伙人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要求那些普通合伙人提起诉讼的可能性不大,这时有限合伙人就有权以有限合伙的名义提起派生诉讼,但该有限合伙人应当证明,执行事务合伙人有怠于行使权利的情况,并且有限合伙人已经督促了执行事务合伙人行使其权利。(3)费用。如果该项派生诉讼的结果是有限合伙人全部或部分胜诉,或者有限合伙人从诉讼或请求的判决、和解或解决中获得任何收益,法院可以判令该有限合伙人从该收益中支付合理的费用,包括合理的律师费,并判令其将剩余部分退还给有限合伙。
5、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的转换制度的完善。(1)分别规定两种合伙人的转换条件。允许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之间的相互转变是非常合理的,但对两者的转换条件还是应该有所区别。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由有限责任转变为无限责任,对第三人的利益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只需全体合伙人同意即可。但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则会使负承担无限责任的主体减少,导致企业信用降低,最终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应当赋予债权人提出异议或要求提供担保的权利。(2)明确合伙人在转换后的责任承担形式。从表面上看來,有限合伙人与无限合伙人转换后的责任承担是对等的:都对转换前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但实际上,这种形式上的对等显示出立法的不足。应当改为:“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转变后的有限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的,对其转变后的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