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论文

2024-10-18

近代科学论文(精选8篇)

近代科学论文 篇1

第1课近代科学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从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的科学发现及其成就中,理解科学发现源于质疑后的顽强探究。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科技进步对促进社会生产生活和观念发展的作用。重点: 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的科学发现及其成就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欧洲思想解放的潮流催生了许多顶天立地的科学巨匠。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和圈地运动使资本主义积累了大量资本和廉价劳动力,奠定了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社会需要又推动了科技创新。而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最终引发了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至19世纪,人类社会已经告别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相继跨入蒸汽时代和灯火辉煌的电气时代。

二、讲授新课

1、牛顿与近代科学(1)经典力学的建立(2)运动三大定律(3)微积分

2、达尔文与进化论

(1)1859年《物种起源》,提出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2)《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提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3)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

进化论思想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3、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相对论在物理学上是一场革命,为原子弹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归纳小结

四、作业布置:

近代科学论文 篇2

一中华自然科学社与《科学世界》的创办和发展

中华自然科学社是南京中央大学自然学科毕业生组建的旨在普及科学运动的科学团体,社员一度达1 500人,其中不乏卢嘉锡、王大珩等科学大家。在“要使国家的科学发达,首当谋科学的普及;要使民众的生活改善,首当使民众的知识提高”思想的指引下,[2]中华自然科学社于1932年创办了《科学世界》。

《科学世界》先后共出版了19卷,跨18年之久。1932年《科学世界》出版2期。1933年第2卷至第5卷均按月出1期,年各出12期。1937年第6卷刊出第7期后,即遭逢卢沟桥事变,战火燃及当时编辑部所在的南京,该刊出版暂告中断。

1938年《科学世界》在重庆复刊,第7卷共出刊8期。1939年因后方印刷和经费的困难,仅刊行4期。1940年《科学世界》编辑部转移至成都,第9卷计刊出7期。1941年2月起,《科学世界》改为双月刊,第10卷、第11卷各出6期;第12卷至第14卷各刊出2期。1946年第15卷仅刊出1期。1947年《科学世界》第16卷在上海复刊,恢复月刊,自第16卷至第19卷均各出12期。

1950年8月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后,全国科学界展开大团结运动,《科学世界》与中国科学社出版了三十五年的刊物《科学》合并,由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接办,定名为《自然科学》,同年12月《科学世界》正式停刊。

综观《科学世界》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32年到1937年,即自第1卷到第6卷。《科学世界》内容多为综合性文字,注重介绍普通科学知识。言论上多属提倡科学研究与宣传科学应用的文字。第二时期从1937年到1945年,自第7卷起到第15卷,《科学世界》在抗战时期中刊行的。言论上多属讨论科学家在抗战中应尽之责任,内容上多介绍防毒、防空及战时科学的应用,以及大后方资源调查的报告。另外,由于在战时国外科学刊物不易获得,因此这一时期特别注意科学的新进展和新知识的报道。第三时期,抗战胜利后的发展阶段,自第16卷至第19卷在上海出版,内容除科学知识的综合报道外,亦多研究方面的专门报告,就某一重要专题作理论与实际兼顾的详尽介绍的专号,成为此时期的特色,这些专号也成为当时国内对特定课题完备的参考文献。

二 《科学世界》的办刊宗旨

作为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科技刊物,《科学世界》的办刊宗旨与社会的环境密切相关。“九·一八”事变后,科学救国的呼声日高,爱国知识分子积极探索科学传播的途径,推进科学普及运动。作为探索成果之一的《科学世界》,也是“当时国内首先编行的通俗科学期刊”[3]。从《科学世界》的办刊宗旨,亦可见其在科技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科学世界》的办刊宗旨主要有两方面。

(一)普及民众科学知识,实施科学救国

从五四时代“赛先生”登场以来,国人对科学的信仰与热忱高涨,“科学救国论”成为时代的强音。但与此同时,“学校里机械式的功课把科学弄成死板上的东西……在这颓势的形成中,通俗科学刊物仍不脱教科书的形式,甚至于连博士论文式的洋巨著也出现在上面,这样,把科学与大众的距离格外扯远了。”人们亟需一份通俗的科学刊物,有识之士也在探求一份致力于科学普及的刊物,“目标就是要在大众造成一种科学的信仰”,以求“用科学的力量,迎头赶上,造成了惊人的富强”[4],《科学世界》即是当时的探索成果之一。

1932年11月1日,《科学世界》第1卷第1期出版。在发刊词中,《科学世界》编辑部说明了刊物宗旨:“我们敢大胆地说一句,中国人之所以处处失败,还不在于经济的恐慌、政治的纷扰,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学术本身上有毛病。几千年来,国人所倡导的,多半是一种迷信之术……别人已经在坐飞机了,我们还在安步当车;别人的文化天天都在突飞猛进,而我们还是文明古国。像这样落伍的民族,宜乎要惨遭内忧外患,宜乎不能生存于狂波怒潮中的20世纪……救国的方法很多,途径不一,我们认清事实的需要,及自身能力所及,出而普及自然科学……我们决不挂招牌,决不唱高调,发行本刊的使命,在供给中小学理科教师的参考资料,和增进国人的科学常识,是明白科学的应用。”[5]在发刊词中,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民族的生存联系在了一起,具有明显的科学救国意识。在此后的办刊过程中,《科学世界》将科学救国的宗旨贯彻于其中。

为了达到“增进国人科学常识的使命”,《科学世界》在内容上注重选取贴近民众生活的题材,如《临盆期的预测法》(第2卷第3期)、《小儿腹泻的苹果疗法》(第2卷第8期)、《人工太阳光能增进家禽之产卵量》(第3卷第1期)等文章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接近性。

(二)传播当时世界之先进技术,以促国家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在“内地出版界荒芜太甚,自然科学之读物更凤毛麟角,同时国外印刷品之输进,复以外汇及寄运之困难而一再减少,高中以上之学生及服务中等教育界之人民,莫不深感知识来源之缺乏……”[6]的情况下,《科学世界》承担起介绍新知识之职志,介绍新知识成为其新的宗旨。

这一宗旨在抗战胜利后,时任总编李鼎国在第16卷第1期的卷首语《本刊之今后》一文中得到了延伸,“本刊亦当集海内外同仁之全力,一方求基本科学常识之普及,一方求世界新知之传播,使本刊成为我国中坚分子之中坚读物……本刊此后当以基本原理之阐发为经,而以基本原理之应用为纬,深盼读者予以同情与赞助,俾可推进‘基本科学运动’,使一般人对基本原理有所认识,以利我国之科学化。”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科学世界》的定位比在此之前又有所提高,内容上从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转而为以介绍新知识,推广科学应用,探讨科学原理,报告科学新发现为主,旨在使该刊“不特成为中坚分子之中坚读物,抑且成为国内科学家与科学运动提倡者之喉舌,不特可得读者于国内,抑且可得读者于国外”[7]。

《科学世界》不仅致力于科普文化宣传,而且理论联系实际,以求应用世界先进科技促进国家发展。抗战前的《科学世界》也有新知的介绍,但主要是分散插入于版面之中,显得较零碎。抗战后对于新的时代内容的介绍更为集中也更为突出。栏目“科学新闻”是一块集中介绍新知的阵地,如第16卷第1期的“科学新闻”栏目里,刊载了《低温氦液中的“第三声”》、《隔墙看“物”》、《伤不及鸟》、《雷达摄取飓风照相》、《糖荒中的救星》、《地磁北极在何处》等23则科学消息。

三 《科学世界》的内容及传播特色

《科学世界》从1932年出版到1950年停刊,刊登了大量的科技内容方面的文章,传播了大量的科技信息,并且在科技信息传播方面颇具特色。

(一)内容广博,信息量大

《科学世界》的内容所涉甚广,包括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以及科学理论的文章,涵盖到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地质、气象、生物、农学、医药学、环境预警、科学人物等各个领域,且译著兼容,图文并茂,信息丰富。如第16卷中,科学理论的文章有7篇。纯粹的科学文章有77篇,其中数学方面的文章有2篇,物理方面的文章有4篇,化学方面的文章有4篇,地理方面的文章有1篇,气象的文章有10篇,微生物的文章9篇,植物方面的文章11篇,动物方面的文章3篇,原子能方面的文章24篇。应用科学的文章有21篇,其中化工方面的文章有8篇,电工方面的文章2篇,机械方面的文章5篇,航空方面的文章1篇,农业方面的文章4篇。另外,还包括医药卫生的文章13篇,科学传记1篇和77则科技新闻。

《科学世界》还不定期地编辑各种科学专号,集中介绍某一方面的科学知识,从而使科技传播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例如第3卷第1期的“化学专号”、第4卷第11期的“数学专号”、第5卷第2、3期的“物理专号”、第6卷第1期的“战时科学专号”。另外,书籍推介也是《科学世界》做的较多的一项工作。

(二)严谨权威

《科学世界》虽然在言辞表达上偏于大众化与通俗化,但是并不粗浅,而是表现出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逻辑实证特征,传达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免疫与种痘》一文为例,全文用6章的篇幅分别介绍了“什么是免疫”,“天花的定义、历史、原因、传染路径”,“天花的经过、患天花后的结果、天花的防御、种痘的历史”,“种痘的原理、旧法种痘、新法种痘、痘苗”,“种痘的方法、种痘后的经过和变常及变常的治法、种痘的时期年龄和次数、现行种痘条例”,“水痘与天花的区别”等几个方面的知识,条理清晰,内容详尽,使得人们知其然,也能够知其所以然。至于所刊文章的引用、注释、图解、图注等,也均清晰规范,体现了该刊严谨的学术风格。

在《科学世界》上撰文的作者大多为大学教授和科学专家,信源的权威性使其具有客观的权威优势与信度力量。例如,第16卷第9期的原子核专号为例,其作者多是当时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卷首语由《科学世界》的编辑李国鼎撰写,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吴有训撰写社论《我国应从速建立原子核研究室》,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王金昌撰写《各种基子发现及其性能》,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施士元撰写《研究原子核之工具》等文章,保障了内容的严谨和权威性。

(三)兼容知识性与思想性

传播科技文化知识自然是《科学世界》一向承担的职志。除此之外,它也承担了宣传科学理性精神与科学思想的历史使命,涉及社会、文化批评与思想争鸣的论说,从“科学”或“科学家”的角度,谈境界,说现实,把科学阐发得更为具体而具有一定的思想引导作用。在《科学世界》中刊登了很多的谈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文章。例如《革命的科学运动》(第4卷第1期)一文中,作者提出从事科学运动的人,要培植三种基本精神,即平民的精神,大公的精神,刻苦的精神,本着这三种精神来推行科学运动,才算是革命的科学运动。此外,《所谓科学的精神》(第2卷第12期)、《科学到民间去》(第5卷第12期)、《科学与道德》(第6卷第2期)、《科学与民族复兴》(第6卷第6期)、《献给青年科学家》(第16卷第12期)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科学进行了论述。这些文章为“赛先生”能被更多人接受而鼓与呼,为科学家的成长,国家的科学进步献计献策。而发表在新中国之前的社会沧桑动荡的特定时代里,更凸现出其不可替代的历史认识价值和思想指导意义。

(四)注重互动性与服务性

《科学世界》的第1卷第1期,便刊登了启事:“本刊以普及科学运动为宗旨,故对于自然界各种现象,除专文择要介绍外,其余不及讨论之问题,及日常发生之新奇事实,当然极多。本刊同人不揣冒昧敢向国人征求关于自然科学之各种疑难问题,及动植物、岩石矿物标本之定名等各项,同人等必能尽力解答。……读者无论对于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心理及农、工、医学等疑问,请直接通函……本刊当将解答编入‘科学问答’栏内发表。”

这之后,《科学世界》每期都会刊登来函问答。从最初的每期2至3个问题,扩展到后来占用每期杂志的十分之一以上篇幅(10页以上),来函的读者也从南京及周边的无锡、常州扩展到北平、四川、山西、广东、河南、山东、浙江等地。问题覆盖名人传记、数学、天文、物理、化学、气象、地质、地理、生物、生理、心理、农学、林学、工学、医学、药学等各个领域,可见读者的参与程度与关注程度之盛。另外,从第2卷第5期开始开辟的“读者园地”栏目,也给读者开辟了一个交流的窗口。要目预告、广告索引、问题索引、勘误等工作,则从细节上反映了《科学世界》较好的互动精神与服务意识。

(五)传播形式丰富多样

《科学世界》在传播上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图文结合是其常用方式,通过图表或图片辅助文字说明,可使科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它还探索了科学灯谜、科学应用、科学评论、科学纪新、科学新闻、科学测验、书报评论、书报介绍、游戏数学、天气歌谚、科学嘉言录等各个栏目,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科学世界》特地征集科学歌谣,以增进国人科学常识为主旨。《科学世界》刊登了大量的科学歌谣,包括有医药歌谣、农事歌谣、饮食歌谣、生理歌谣、数学歌谣等。例如,朱柄海在《科学世界》开辟了专栏,专门对流行民间的天气歌谣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培养国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科学歌谣既内容丰富,又寓教于乐。将科学知识融于简单易学的歌谣之中,这是《科学世界》科技传播的一种积极探索,对于普及科学知识,增进国人的科学常识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从第4卷第9期开始,《科学世界》开始设立“科学小说”栏目。科学小说能够增进读者对枯燥无味的科学的兴趣。如李秀峰的科学小说《防空演习》(第6卷第1期)配有精美的照片、插图,借助人物(父子三人)故事讲述实用科技知识。科学戏法也是《科学世界》重要传播形式。在游戏数学一栏中,编者介绍了宝塔式之研究,移棋相间之研究等数学趣谈,用游戏的方式解读深奥难懂的数学命题。

四结语

《科学世界》作为我国近代重要的科技期刊,在科技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科学世界》刊登了大量的科技内容的文章,积极介绍科技知识,引进国外科学新知,推广科学在中国的应用,从而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世界》传播了科学理性精神。从创刊开始,《科学世界》就积极鼓吹中国人应该学习科学方法,强调具备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科学世界》在中国近代大众科学启蒙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办刊宗旨与内容特色对于当前科普刊物的发展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摘要:《科学世界》是中华自然科学社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科普期刊,是中国近代科技传播的重要媒介。《科学世界》以广博的内容,新颖的材料,丰富多样的体裁,传播了大量科技信息,在中国科技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论述了《科学世界》的发展历程、办刊宗旨与内容特色,揭示了该刊在中国近代科技知识的介绍与普及,国民科学化运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科学世界》,科技传播,传播特色

参考文献

[1]翟杰全.让科技跨越时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3.

[2]编辑部.中华自然科学社第八届年会宣言[J].科学世界,1935,4(8):727-728.

[3]编辑部.十九年来的科学世界[J].科学世界,1950,19(6):134-135.

[4]赛音诗.把感情掺入于科学[J].科学大众,1947,2(1):1.

[5]编辑部.发刊词[J].科学世界,1932,1(1):1-2.

[6]编辑部.本刊之使命及今后之本刊[J].科学世界,1937,6(2):1-7.

近代科学诞生(上) 篇3

公元1512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在他隐姓埋名撰写的一本小册子中,提出一种新的宇宙观,这种新的宇宙观简称“日心说”。哥白尼认为,已经流传1400年之久的被基督教会视为经典的托勒密宇宙体系是错误的;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同别的行星一样围绕太阳旋转,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每年绕太阳一圈,每天又自己旋转一周。哥白尼这本名为《概要》的小册子手抄本,只在天文学家之间流传。

与哥白尼 “日心说”相对立的托勒密体系认为,地球是不动的,是宇宙的中心,月亮、太阳、行星都围绕地球旋转,这种宇宙观简称“地心说”。

托勒密(约90-168)是亚历山大城的天文学家,他曾在其巨著《天文学大成》中,提出完整的宇宙“地心说”。欧洲中世纪教会视“地心说”为不可冒犯的“真理”。

哥白尼出生在波兰一个水陆交通便利的城市,就像古希腊哲人泰勒斯一样,少年时,他便有机会接触多种多样的思想。18岁时他进入当时波兰的都城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医学,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23岁来到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学习法律、医学和神学,后来进入帕多瓦大学,结识了天文学家诺瓦拉(1454-1540),并从他那里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接触到古希腊天文学理论。

1506年,哥白尼回到祖国,开始从事天文观测和研究工作。当时,欧洲航海活动正热火朝天,人们要求天文学家编制更加详细准确的星表。在此背景下,哥白尼潜心分析了他能够得到的所有天文观测数据,发现天上的星星并非依照“地心说”的规则运动,尤其是从地球上看行星,它们经常行为怪异,有时迎着地球而来,有时又逆向退回,有时干脆停在天空不动(天文学家称之为“顺行”、“逆行”和“留”)。

在研读古希腊天文学典籍时,哥白尼注意到阿基米德曾经在一份手稿中写道,亚历山大城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前315-前230),曾经提出地球和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地球每天自西向东旋转一周。然而,人们认为这不合常理,因为鸟儿向东飞和向西飞没有什么差别,而且,垂直下落的物体,其落地点并不向西偏移;还有,如果地球以那样高的速度旋转(当时已经测出地球的半径,如果地球每天旋转一周,可以直接算出在赤道上旋转的速度是一个很大的数值),人在地球上岂不都被甩出去了?当时的天文学家认为,如果地球真的绕太阳旋转,那么每隔6个月,应该观察到遥远恒星位置的变化(称为“恒星视差”),可是人们从未观察到这一点。因此,阿里斯塔克的理论被人们彻底遗忘。

作为天文学家,哥白尼不会在意普通人的感觉,他对天文学家一直没有观测到“恒星视差”做出了这样的解释:因为宇宙的范围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恒星非常遥远,当时天文观测受到视觉分辨力限制,不可能发现这种视差。他认为阿里斯塔克的理论是正确的,宇宙应该服从一种简约和谐的运动规律,地球和人在宇宙中,并不应该占有特殊的位置。哥白尼提出的理论主要有两点:

1.地球和所有的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轨道运动,太阳位于稍微偏离圆心的地方;

2.行星距离太阳越远,绕行一周所需时间越长,而且它们按顺序排列,呈现出非常明显的规律性。

哥白尼在他的宇宙体系里,重新安排了人们已经发现的五大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的位置,并把地球纳入其间。他指出,距太阳最远的行星是土星,它的公转周期(围绕太阳运行一周所需时间)是30年(实际为29.46年);其次是木星,公转周期12年(实际为11.86年);再其次是火星,公转周期2年(实际为1.88年);之后是地球,公转周期为1年。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绕地球旋转,并同地球一道绕太阳旋转;地球之后是金星,公转周期为9个月(实际为225天);距太阳最近的是水星,公转周期为88天。

哥白尼当时提出的数据与后来的观测结果基本相符。

哥白尼的这一理论在当时的天文学家中引起巨大震动,使许多人看到了探索天体奥秘的新途径:原来神秘莫测、不可思议的天体行为,在这种宇宙体系中突然变得十分明白且容易理解。

受当时波兰的条件限制,哥白尼本人并没有发明新的天文观测仪器,也没有获得超越前人的新观测结果。但是,他比此前所有的天文学家都更加关注天文学的根本问题,看到了隐藏在浩如烟海的天文观测数据背后的宇宙奥秘。

哥白尼深知自己的理论与宗教观念严重冲突,故直到临终前才正式出版完整阐述这种新宇宙观的著作《天体运行论》。1543年5月24日,刚刚印好的新书被送到哥白尼的床前,中风卧床已多年的哥白尼虚弱地伸出手臂,轻轻抚摸了一下新书的封面,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天体运行论》是人类科学史上第一部以充分的科学论据阐述新宇宙观的科学文献,它无声地揭开了科学革命的序幕。

“日心说”动摇了神学教义的核心基础,被教会视为大逆不道的邪说。当时,即使是基督教内部最富于革新精神的新教领袖马丁·路德(1483-1546),也坚决反对哥白尼的学说。他说:“人们正在注意一个突然发迹的天文学家,他力图证明是地球在旋转,而不是太阳在旋转。这个蠢才竟然想把整个天文学连底翻过来。”

哥白尼在世人惊愕与愤怒的目光中逝去之后,赞同并支持“日心说”的学者相继遭到教会迫害。意大利学者布鲁诺(1548-1600)充满激情地传播哥白尼的学说。1592年,他被教会逮捕,经过八年审讯之后,于1600年2月17日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行刑前,教会派人用特制的钳子把他的舌头从嘴里拉出来用木头夹住,使得他不能再向公众讲话。

那时,许多天文学家也不赞同哥白尼的学说,其中包括非常有名气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1546-1601)。1576年,第谷·布拉赫在丹麦国王支持下建立两座大型天文台,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观测天象,其测定星星在天空的方位,能精确到1/15度;在天空中一段150度的弧线上,可以分辨星星2000颗以上。第谷·布拉赫连续观测记录天象达20年,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数据。他认为所有的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但是太阳又围绕地球旋转,地球是不动的。

nlc202309021614

1597年,22岁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担任第谷·布拉赫的助手,布拉赫将毕生观测所得数据交给开普勒,希望他继续编制世界上最精确的行星运行表。两年后,第谷·布拉赫去世。具有深厚数学功底的开普勒经过20年的研究后发现,依据哥白尼的理论,这些浩繁的数据可以归纳为描述行星运动的三条简单明晰的定律:

1. 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个椭圆都有两个焦点);

2. 连接太阳和行星的线段,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 行星绕太阳运动,椭圆轨道平均半径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成正比。

这三条定律对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都适用,也包括地球。根据这三条定律,还可以通过数学计算,预报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而且预报与观测的结果十分相符。

开普勒发现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增强了人们理解宇宙的信心,同时也提出一个新问题:行星为什么会这样?

正当天上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一批欧洲学者开辟了探究地上事物的新途径。他们抛弃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凭直觉演绎推理的思维习惯,赞赏先哲曾经有过的观念:“研究自然,实验是获得真知最可靠的依据。”以伽利略(1564-1642)为代表的物理学家,深信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并使这一哲学论断成为可以操作的科学方法。

伽利略于1564年出生在意大利,17岁时进入比萨大学学医。然而,使他着迷的是数学和物理学,他没有毕业就离开了比萨大学,专心研究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与阿基米德的物理学。1589年,25岁的伽利略获得比萨大学数学教授职位,而当时数学教授的薪金是医学教授的1/30。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理论总是持有怀疑态度,认为那些貌似有理的论断常常阻断人们追求真理的道路。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大学进行了有名的自由落体实验,证明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的论断是错误的(相传他还在有名的比萨斜塔上做过这类实验)。亚里士多德这位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曾经说过:“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2000多年来,世人对此深信不疑。然而,伽利略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无论轻重,下落的速度都一样。研究自由落体的实验没有任何功利目的,但意义深远,它动摇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权威地位,让人们看到,实验是开辟真理之路的犀利武器。

1592年,伽利略转至帕多瓦大学任教。医学院的一位朋友请他帮忙发明一种能够探测病人是否发烧的温度计,这对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然而,这项发明对当时的学者来说十分困难,因为温度是一种看不见的物理量,且每个人的感觉器官对温度的反应各不相同,这种感觉无法相互比较,无法凭感觉说出温度的具体数值。

正当伽利略一筹莫展的时候,罗马教皇召他进宫审查一种新奇的“永动机”。这是一件由玻璃吹制成的复杂装置,水在这种密封的容器中不需要任何外部能源,便可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伽利略观察了三天,告诉教皇:“这不是‘永动机’,是昼夜温差引起气体膨胀产生的压力变化在驱动水循环。”在返回帕多瓦大学的路上,伽利略突然产生一种联想,可以通过温度变化引起液位移动测量温度。于是,他请玻璃工匠做了一段带有刻度的玻璃管,一端开口,另一端吹制出一个可以用手握住的空心圆球。将玻璃管开口的一端插入盛水的碗中,让病人用手心握住圆球;病人的热度愈高,圆球中的空气就膨胀得越厉害,玻璃管中的液面也就下移得越多;根据液位在刻度上的变化,可以客观地比较病人体温的变化。

这是世界上第一支依据科学原理制成的温度计,从此人们可以客观地测量并记录温度。

温度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自然界的一切过程和生命活动都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计的发明使人类获得了一把打开自然密室之门的钥匙。这件发明的意义还在于:借助与人无关的自然现象,能够使无法感知的物理量产生可以识别的信息,而这标志着一种新科学仪器的诞生。

科学仪器拓展了人类感知世界的能力,借助科学仪器进行的实验,能够有效地揭示自然界的因果关系。科学仪器能够以数据形式将自然现象特征记录下来,可以比较不同地域和时间的实验结果,可以采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演算,并通过严密复杂的逻辑推理,发现深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

1595年,伽利略发现了一种物体摆动的规律。他发现,当一段长长的绳子吊着一件重物小角度自由摆动时,其摆动周期(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动幅度大小无关,与物体质量无关(这又与常识不一样),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地心引力愈大,摆动愈快。服从这种规律的摆动系统称为“单摆”。单摆等时性定律,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动力学定律。

根据单摆周期的变化,人们可以测量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的大小,估算地球的几何形状;单摆可以为计时仪器提供稳定的时间基准,让人们找到了提高时钟精度的途径。

1602年,伽利略利用自己设计的实验装置和仪器发现了惯性定律。他发现,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物体将保持自身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还发现,物体在自由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但速度的变化率保持不变。他称这种变化率为“重力加速度”。他还计算出物体抛射出去之后的运动轨迹,指出当抛射角为45度时,抛射的水平距离最远,为弹道的设计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

1609年,伽利略把荷兰人利帕希发明的3倍望远镜改进到20倍,第一次用它指向天空,发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金星的盈亏圆缺、木星的卫星、土星的光环和组成银河系的不可胜数的遥远星体。在伽利略之前,天文学家只能用肉眼观测星体,由于受视力分辨能力的限制,能够看到的天体数目非常有限。采用20倍望远镜之后,人们在天空中识别星体的分辨能力提高了400倍,在视觉感受中星体的亮度也增加了400倍,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星体的数量比以前增加了10万倍以上。望远镜拉近了人类与星体的距离,许多遥远、黯淡的天体进入人们视野,天文学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伽利略通过望远镜看到的天空景象进一步证实了哥白尼学说。月亮的环形山表明天界和人间区别很小,都不那么完美;金星的盈亏圆缺只有按哥白尼的理论才能解释;木星也有四个小“月亮”围绕它旋转;地球和木星简直像同一家族的成员。在望远镜里发现的宇宙范围,远远比人们估计的要大,没有观察到恒星视差是必然的事,并不能成为反对哥白尼学说的理由。

1610年3月,伽利略将他的新发现写成一本小册子,名为《星空信使》。人们欢呼:“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然而,当时许多哲学家和天文学家告诫人们:“伽利略从望远镜里看到的是虚假的幻觉。”他们自己则坚决不看伽利略的望远镜。就在这本小册子出版的第二年,伽利略的名字上了宗教裁判所的黑名单。

1630年,伽利略用当时人们能看懂的意大利文(当时学者写书,只用少数人能看懂的拉丁文),写出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进一步阐述哥白尼的理论,详细描述用望远镜在月球上看到的情景,讨论月球表面的地质构造,用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回答人们对地球自转的诘难,用地球绕太阳公转说明四季星空变化的原因。

这本书于1632年3月获准出版,同年8月即被列为“禁书”。第二年的3月12日,伽利略在罗马宗教法庭受审,6月22日被宣判终身监禁,罪名是“反对《圣经》,宣扬‘日心说’”。

伽利略在被监禁期间,仍然继续他所钟爱的学术研究,在拘禁期间,他完成了最后一部著作《两种新科学》,归纳了其一生物理学研究的全部成果。1638年,这本书在远离罗马的阿姆斯特丹秘密出版。四年之后,早已双目失明的伽利略在监禁中离开了他一生都在探索的世界。

400年后,爱因斯坦(1879-1955)在评价伽利略时说:“他的发现和他所应用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未完待续)

论人文观念的近代科学基础 篇4

近代科学革命不仅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基础,而且同样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础.深刻理解人文观念的近代科学基础,对于深入认识、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哥白尼革命和牛顿力学为基础的近代科学革命为人的发现建立了必要的理论基础,重新确立了上帝与人的关系,即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近代科学革命使人的本质地位得以提升,即人的理性能力的提高,对人的观念的彻底改变.近代科学革命对于西方社会基本的现代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它力图实现科学与价值的完全统一,以理性为基础,确立了“民主与科学”统一的基本理念.这也是构建现代文明大厦的最重要的基石.

作 者:程倩春 CHENG Qian-chun  作者单位:北京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101 刊 名:学术交流  PKU CSSCI英文刊名:ACADEMIC EXCHANGE 年,卷(期): “”(11) 分类号:C02 N02 关键词: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科学革命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一 教案之二 篇5

――自然科学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的创立;英国科学家牛顿及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及电磁感应原理的发展;原于-分子结构学说的确立;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制定化学元素周期律;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及其生物进化论学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及微生物学的创立;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妇合作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著名的物理学的相对论。

2.能力目标:

①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学生思考:为什么近代时期被人们称为知识革命的时代?从而培养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列表反映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以培养学生综合所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近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促进了生产发展所引起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胜利。

②学习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概况,结合工业革命,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

③近代时期,众多的科学家所以能作出重大贡献,除了客观条件外,还由于他们的努力以及他们具备的优秀品质,如他们的勤奋刻苦、执著追求,牛顿的虚心精神,巴斯德的爱国思想等,都是他们取得成就的因素,也是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的优良品德。

教材分析

1.重要人物:

牛顿,法拉第,门捷列夫,达尔文,居里夫妇,爱因斯坦

2.重要词语:

微积分,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原理,生物进化学说,物理学的相对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对力学的贡献和达尔文创立牛物进化学说。

难点: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如解析几何学、微积分、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原理、原子-分于结构学说、化学元素周期律、生物进化学说、物理学的相对论等。

知识结构

近代中国科学与技术的落后的原因 篇6

近代以来,中国一直处于下滑的边缘。当然中国的科学与技术更是落后于世界的步伐,但是近代西方的科学与技术却在不断进步与创新。这让之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无地自容,甚至还受到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这不得不让人深深地思考其中的原因。纵观近代中国,社会一直在退步。其中的原因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军事等诸多方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是这些因素的不断累积导致了近代中国科学与技术的倒退。

首先从政治方面来谈,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封建君主专政,政治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的手中。在这种老旧的专制制度下,中国不可能拥有新的成长动力。一直沿袭了几千年的政治制度,在近代到达了巅峰,权利总揽于一人。这样必然会导致决策的主观性与盲目性,因为往往是一个人说了算。这样高压的政权统治下,官员渐失原有的廉洁色彩。中国近代官员腐败成风,官场黑暗。如慈禧,一个国家幕后的决策者,竟然也挪用军费为自己办生日宴会。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尚且如此腐败,那他手底下的官员必然会有样学样。近代中国社会贪婪腐败成风,一心只为营利,谋取财富,怎会有多余的心思去关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呢?就是因为这种封建统治制度,这些贪婪的官员......导致近代中国社会的不断退步。在这种退步的大环境下,中国科技只会倒退,无法获得新的发展。

接下来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一下。一直以来中国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不主张发展工商业。中国的封建社会赖以存在的根基是农业---自然经济。因此,中国长期以来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中国经济发展异常缓慢。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了萌芽,但那毕竟只是一个萌芽,想要发展壮大还十分困难。失去了经济活力,社会财富会不断减少。缺乏了经济基础的支持,想要获得科技的发展,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思想是把商排在所有职业的末尾,人们很少愿意去从事商业,因为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缺乏了从业的热情,怎可能会有蓬勃的发展,注定了中国近代经济无法获得质的发展。其实经济与科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了一方的支持,另一方都无法正常快速的发展。

再者从思想文化的方面来分析一下。儒家思想一直以来被奉为主流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正是这种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中国的读书人就只是一个研读书本的人,而非可以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人。既然缺少了科技人才,怎可能获得科技的发展。就这样长期以来被束缚着思想,无法从那科举的牢笼中挣脱,所以科学研究在中国根本无法实现,近代科学技术更不可能在中国产生。中国人往往只是注重经验的总结与归纳,很少有人会去创新。科学技术缺少了创造的火花,怎可能迸发活力。

最后从外交方面来探究一下近代中国,你就会发现中国人一直活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认为中国是很强大的。因此他们根本不把西方人放在眼里,还称之为“夷”。近代以来这种落后的观念一直存在,并且还采用“闭关锁国”的政策,拒绝与外界交往。而且还设置了“海禁”,禁止沿海人民与外界交往。在这样封闭的世界里,中国与西方的交流少之又少,看不到世界科技的蓬勃发展。中国只会闭门造车,闭着眼看生活,看世界。可想而知,在如此封闭的大坏境下,科技根本无法生存。就连曾经中国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也不曾真正为中国人所用。反而是西方人利用了我们是发明创造了新的现代文明。而近代中国只会利用四大发明来放烟火,鞭炮,看风水......这是何等的差距!中国人却无法看到,因为我们的大门已经已经紧闭了。缺乏了前进的动力与交流,中国科技无法获得进步也就可以预见了。

以上都是从近代中国自身的角度来阐述的,可是还有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的存在,导致了近代中国科学与技术的落后。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科技革命一次次发生,西方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在迅猛发展,远远地把中国甩开了。西方殖民主义开始扩张,进行全球扩张计划。当然,中国也在殖民之列。因此近代中国一直遭受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奴役。在重重压迫下,中国已经失去了发展科技的机会,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了。

其实近代中国科学与技术落后的原因,不止于此,还有很多。积恶成弊,正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于是,落后必然导致被动挨打。西方人用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中国人不得不反思自己。然而一时的悔恨已经来不及弥补曾经的过错,只能慢慢来。可不幸的是,近代中国社会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已经失去了和平发展的环境,中国科技更加无法存在了。时至今日,中国科技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毕竟落后了几百年,想要真正赶上世界的步伐,还需要时间。近代中国科学与技术的落后原因,让中国人深深铭记:不能重蹈覆辙,不能让悲剧重演。我们要做的是:让过去失败的原因,成为今后成功的基石。

近代科学论文 篇7

近代科学主义者对科学盲目崇拜, 把首创于西方科学家之手的近代物理、化学的观念与方法, 奉为评价一切文化科学是非的至上信条和唯一标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被作为评价中医学术是非的标准。科学主义者否认中医的理论体系, 认为中医只不过是一种经验疗法或者经验医学而已, 且主张用西医的观念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医, 认为这样做才可以使中医科学化, 这就是持续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医西医化”[2]。

1 近代科学主义对中医发展的阻滞

在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生活中, 科学已取代儒学成为最高价值准则, 中医也被笼罩在科学主义的阴影下。在中医教学、科研、医疗、管理等各个领域, 以西医所依据的近代物理学、化学的观念与方法进行中医改造, 致使传统中医理论和实践被曲解。

在科学主义影响下, 中医基本“西化”。1995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项研究显示, 各大中医院里中药饮片使用率, 仅占医院全部用药的10%。2003年,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表明, 几十年来全国95%以上的中医科研项目, 是西化中医方面的课题, 是用西医还原性科学来验证、解释中医。中医本科教育中, 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是中西并行、西多于中的状况。20世纪90年代之后, 中医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 几乎全盘“西化”。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中医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90%以上是西医化研究[3]。

以科学主义名义改造中医, 用近代西方科学方法及原则解释中医理论, 将中医纳入到近代科学体系中, 阻滞了中医的发展, 导致中医思维方式消失殆尽, 中医的诊疗技术倒退, 套上了西医的思维枷锁。相当多的中医师用西医的思维方式思考中医的问题, 离开西医的检查化验就不会诊病, 对疾病的治疗不是“辨证治疗”, 而是蜕变为“辨病治疗”, 见到肝炎就开小柴胡汤、开转阴药, 对中药使用的依据竟是西医药理研究。

2 中西医差异性

中医与西医分属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 两者认识事物的观点、方法以及研究过程完全不同。中医把人体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强调整体平衡, 注重个体的差异以及人与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关系等。西医对人体进行不同的系统、组织、细胞、分子以至更小的层次研究, 不关心整体, 忽略了人体疾病与人的心理、环境等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2.1 中西医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是大脑的功能活动, 当大脑对外界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认识的时候, 表现出多种方式。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大脑活动形式称为思维方式, 也称思维模式[4]。

西医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还原论, 它要“见著知微”。西医把人体理解为组合系统, 对人进行分解性研究, 沿着人体的层次结构, 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进而到量子水平, 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 用生物学的、化学的、物理学的知识来解释生理、病理及药理现象。因此, 西医研究的是人体自身某一层次的病变, 强调疾病、强调治疗、强调个体、强调局部病变、强调生物性因素等。病因学说是建立在微观和病理解剖基础上, 认为结构决定功能, 诊断疾病要通过仪器诊断出微观的“病”, 把病因归于病原微生物, 治疗以对抗为主, 如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过敏、抗休克等[5]。

中医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整体论, 它要“见微知著”。中医把天、地、人、时的统一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即“天人合一”。疾病的发生与气候、环境、情绪、饮食起居等有密切联系, 即所谓“三因学说”, 这种病因学说是建立在宏观方法论基础上的。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是机体发病的主要病机;诊病采用“察外知内”的方法, 通过五官、形体、舌、脉等外在变化, 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 舌诊、诊脉即是中医整体诊病的典型体现。中医谴方用药针对的不仅是疾病的局部病变, 更着重从整体上调节人体机能, 恢复阴阳气血平衡, “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重视疾病的预防, 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 是中医思维中重要的养生原则。

2.2 中西医治疗模式差异

西医注重辨病论治, 同一种疾病通常用同样的治疗方法。病因大多归于具有特异致病作用的病原微生物, 从微观角度观察机体的病理变化, 治疗采用对抗原则, “杀菌抗毒”, 并且动用一切技术手段, 以清除局部病灶。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 而忽略患者的个体性差异。

中医采用辨证论治, 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 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 通过辨证治疗疾病。中医认为, 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 可采取“同病异治”;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相同的证型, 则采取“异病同治”的原则治疗, 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 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中医治疗不是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的对症治疗, 也不同于单纯的辨病治疗。

3 中医发展对策建议

3.1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通过规范有效的宣传, 增强民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了解, 引导社会大众选择中医, 扩大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度, 突出中医药的地位。

(1) 培养中医药文化专业队伍。中医药文化是一种具有专业性的文化, 中医药从业人员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 提高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等无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

(2) 加强中医药文化的正面宣传和普及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来开展“中医药文化大讲堂”活动, 扩大中医中药影响, 提升群众对祖国传统医学和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

(3) 举办群众性中医药文化活动。如开展“养生体育”活动, 如五禽戏、八段锦、养生气功和武术表演赛, 挖掘中医特色治疗技法, 如推拿、刮痧等[6]。弘扬中医药文化, 加强中医药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3.2 培养中医思维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自觉地产生并有效地指导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思维方法[7]。中医思维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其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不同于西医的思维方式, 是中医学赖以生存和创新发展的基石, 也是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源动力。

(1) 调整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目前的课程设置都是中西医学课程穿插混合进行, 由于中西医思维方式的不同, 为避免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形成造成障碍, 可调整目前的课程设置, 调整中西医的开课顺序, 甚至取消某些西医课程。

(2) 开设中医思维方法课程。中医思维方法的形成与拓展方面的知识是构成中医学基础和桥梁课程的核心之一。中医思维课程内容包含中医思维发展概况、中医思维模式的形成、中医临床思维的特点及应用[7]。

通过中医思维方法的学习, 了解中医治疗的思维和方法, 剖析中医名家、经典医著的临床经验、实战个案, 从中医理论到临床实践等各方面学习掌握中医思维特点, 由思维模仿到娴熟运用, 其临床诊疗水平会发生质的飞跃[8]。

(3)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思维的基础。中医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的发展, 受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底蕴影响, 特别是道家思想, 对中医药学和医药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9]。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对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熟读中医经典。中医经典是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 是中医精华所在。熟读经典著作, 对于领悟中医的理论体系、感受中医的诊疗特点、培养中医的思维方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是继承和发展中医的主要途径。

(5) 积极运用中医思维。现代科技检查手段的过分使用导致医生的辨证论治能力下降, 无法培养正确的中医思维。医生要重视提高自身临证思维水平, 且在临床带教中, 除了要传授基本临床理论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在科研上积极运用中医思维, 按照中医自身的规律, 建立中医特色动物模型、中医特色实验方法、中医特色的实验指标, 避免中医研究西医化。

3.3 加强师承教育

师承教育是中医传承的重要形式, 以师承家传为主要形式, 以跟师临证、口传心授、理论与实际密切配合、注重临床实践为主要特点。王琦教授在《师承论》一文中, 将古代中医师承分为业师授受、家学相传、私淑遥承等多种, 认为师承之教以“诵、解、别、明、彰”为其法, 受业师或家传之学熏陶, 以多诊识脉、恒于临证为基础, 通过揣摩、领悟而积累医学知识[10]。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经验医学, 没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没有名师指点, 很难体会到中医理论的精深奥妙。

(1) 师承名医是中医成才的捷径。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口授心传,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老师的思维方式、临床经验, 较快领会和掌握中医的精髓, 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大大缩短成才的周期。

(2) 师承教育是继承中医的有效方式。通过跟师学习, 学生继承了老师学术经验、技术特长, 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得到了有效传承, 解决老中医后继无人问题。

4 结语

发展中医, 需要回归中医的本来面目, 走出科学主义阴影, 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 顺应自身特点和规律, 可以适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创新和发展现代中医辨证体系, 但绝不可以在科学主义指引下走西医的发展道路。中医与西医, 只可借鉴, 不可通用。

摘要:近代科学主义导致的中医西化, 阻滞了中医发展, 究其原因是中医与西医在思维及治疗上的差异, 两者只可借鉴, 不可通用。中医的发展, 必须继承传统特色, 顺应自身特点和规律。提出从建设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思维、加强师承教育三个方面促进中医的发展, 以期对当前中医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近代科学主义,中医发展,阻滞,对策

参考文献

[1]JOHN WELLMUTH.The nature and origins of scientism[J].Franeiscan Studies, 1945:309-316.

[2]李致重.实现中医复兴梦的战略步骤与任务[J].中国软科学, 2013 (5) :3-4.

[3]李致重.中医形上识[M].香港:奔马出版社, 2005:245.

[4]贾英民.从中西医思维方式比较看未来中医学的发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3) :341-342.

[5]张艳萍.从中西医思维差异谈中医院校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12 (8) :69.

[6]杨卓欣.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8 (2) :92.

[7]梁天坚.从重视中医思维谈中医人才培养[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 13 (3) :89-90.

[8]彭勃.关于中医学基础课程设置的思考[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 19 (5) :3.

[9]李瑞霞.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药教育的影响[J].中医杂志, 2010, 51 (9) :86.

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 篇8

与此相关,近代科学得以诞生和发展的另一条件是,科学必须受到现存政治社会体制的尊重和鼓励,亦即现存的政治社会体制必须能够把大量的聪明才智吸引到科学事业上来。文艺复兴后西欧各种学会和学院的建立与发展蔚然成风,这极大地促进了近代科学事业的发展。但这种条件在当时中国并不存在。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知识分子的出路,他的地位、荣誉和价值,并不是和知识联系在一起的。早在汉代之后,班固就曾感叹儒术已经成为一条利禄之途。此后的科举制,进一步满足了等级专制制度要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目的。在西方,正当伽利略为近代科学奠定基石的时候,中国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宋应星就在写《天工开物》,同时他沉痛宣称“此书与功名利禄毫无相干也”。可见,直到近代为止,统治阶级的利益并不需要本身具有独立价值的科学知识,人们的聪明才智也还不可能被引向科学研究之路。中国的社会条件还远远没有成熟到足以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得以诞生和发展的地步。

导致近代科学诞生于西方而非中国的原因,还可以进一步追溯到双方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与中国相比,西方思想大抵上更多是属主智主义的。“哲学”一词在辞源上本来就是“爱智慧”。甚至像苏格拉底那样有着浓厚伦理色彩的人,也标举这样的口号:“知识就是德行。”中国思想的传统,其主流是主德而非主智的,知识从来就是附属于德行,为德行服务的,它本身并没有独立的价值,所以追求真理在中国首先而且主要地就不是指获得知识,而是指履行道德义务。儒家崇德行于上位,道家不但要求“绝圣”,同时还要“弃智”。但在西方,哪怕是在中世纪的神学论证里,往往也可以看到有一种强烈的主智主义的倾向,要求假手逻辑推论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信仰,如上帝存在之本体论的证明之类。而中国哲学则习惯于用比喻,而不用逻辑推论。归根到底,是认为更高一级的道德真理,是不能由更低一级的知识来加以保证或证明的。这样也就决定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知识或真理本身也没有独立的内在价值:我们不能(或不应该)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只能为尽人伦而求知识。中国历代仁人志士的献身,都是为了仁义道德(成仁取义),而不是为了追求某种纯粹理性即科学认识上的真理(如伽利略因为相信哥白尼的日心说而遭受迫害)。中西方思想的对比,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主德与主智的对比,是道德与知识的对比,亦即伦理与科学的对比。也许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伦道德的缘故,所以中国便没有西方那种意义上的宗教。西方宗教可以说也有两重性:就其强调信条而言,它和科学的理性是互不相容的,但是就它那种永不满足地追求无限的精神而言,它又和科学有相同和相通之处。与此相关的一个最值得瞩目的历史事实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既没有西方古代的原子论,也没有西方近代的机械论。而这两者一脉相承,对近代科学与科学思维方式的发展,构成为一个最基本、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大体来说,中国思想家们大多习惯于把个体纳入总体之下和之中加以考察,他们的世界观从来都是整体主义的和有机主义的,而非原子论式的或机械主义的。未来科学思想的发展若如李约瑟博士所云,将是从机械的、分析的轨道转到有机的、综合的轨道上来,那么,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和智慧肯定将对此作出重大贡献。不过,机械的、分析的思维方式毕竟仍是近代科学不可或缺而又不可逾越的第一步。“知识无跳跃”很可能是确切的、普遍的规律,毕竟是先要进行孤立的分析,然后才有总体的综合。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撇开机械的分析而径直要求把握道体之大全。这或许就是中国之所以没有能自行步入近代科学殿堂的思想上的原因了。

上一篇:GPS在地籍测量中的作用下一篇:描写悲伤心情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