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葬花吟简介

2024-08-20

红楼梦葬花吟简介(精选3篇)

红楼梦葬花吟简介 篇1

葬花吟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帘中女儿惜春莫,愁绪满怀无处诉。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柳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香锄泪暗洒,洒上花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落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g冷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亡?

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译文

花儿已经枯萎凋残,风儿吹得它漫天旋转。退尽了鲜红颜色,消失了芳香,有谁对它同情哀怜?

柔软的蛛丝儿似断似连,飘荡在春天的树间。漫天飘散的柳絮随风扑来,沾满了绣花的门帘。

闺房中的少女,面对着残春的景色多么惋惜。满怀忧郁惆怅,没有地方寄托愁绪。

手拿着锄花的铁锄,挑开门帘走到园里。园里花儿飘了一地,我怎忍心踏着花儿走来走去?

轻佻的柳絮,浅薄的榆钱,只知道显耀自己的芳菲。不顾桃花飘零,也不管李花纷飞。

待到来年大地春回,桃树李树又含苞吐蕊。可来年的闺房啊,还能剩下谁?

新春三月燕子噙来百花,散着花香的巢儿刚刚垒成。梁间的燕子啊,糟蹋了多少鲜花多么无情!

明年百花盛开时节,你还能叼衔花草。你怎能料到房主人早已死去,旧巢也已倾落,只有房梁空空。

一年三百六十天啊,过的是什么日子!刀一样的寒风,利剑般的严霜,无情地摧残着花枝。

明媚的春光,艳丽的花朵,能够支撑几时。一朝被狂风吹去,再也无处寻觅。

花开时节容易看到,一旦飘落难以找寻。站在阶前愁思满怀,愁坏了我这葬花的人。

手里紧握着花锄,我默默地抛洒泪珠。泪珠儿洒满了空枝,空枝上浸染着斑斑血痕。

杜鹃泣尽了血泪默默无语,愁惨的黄昏正在降临。我扛着花锄忍痛归去,紧紧地关上重重闺门;

青冷的灯光照射着四壁,人们刚刚进入梦境。轻寒的春雨敲打着窗棂,床上的被褥还是冷冷冰冰。

人们奇怪是什么事情,使我今天这样格外伤心?一半是对美好春光的爱惜,一半是恼恨春天的逝去。

我高兴春天突然来临,又为它匆匆归去感到抑郁。春天悄然无语地降临人间,又一声不响地离去。

昨晚不知院外什么地方,传来一阵阵悲凉的歌声。不知道是花儿的灵魂,还是那鸟儿的精灵?

不管是花儿的灵魂,还是鸟儿的精灵,都一样地难以挽留。问那鸟儿,鸟儿默默无语,问那花儿,花儿低头含羞。

我衷心地希望啊,如今能够生出一双翅膀。尾随那飞去的花儿,飞向那天地的尽头。

纵使飞到天地的尽头,那里又有埋葬香花的魂丘?

不如用这锦绣的香袋,收敛你那娇艳的尸骨。再堆起一堆洁净的泥土,埋葬你这绝代风流。

愿你那高贵的身体,洁净的生来,洁净的死去。不让它沾染上一丝儿污秽,被抛弃在那肮脏的河沟。

花儿啊,你今天死去,我来把你收葬。谁知道我这薄命的人啊,什么时候忽然命丧?

我今天把花儿埋葬,人们都笑我痴情。等到我死去的时候,有谁把我掩埋?

不信请看那凋残的春色,花儿正在渐渐飘落。那也就是闺中的少女,衰老死亡的时刻。

一旦春天消逝,少女也便白发如丝。花儿凋零人死去,花儿人儿两不知!

注释

⑴榭(xiè):建在高土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的建筑,是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或景区休憩建筑。

⑵香丘:是根据佛教名词“香山”新造的词,意思是香气缭绕的小山丘,比喻有一小方受佛教庇护,可以安居乐业的土地。不奢求香气缭绕的蓬莱仙境。

⑶一g(póu):意思是一捧之土。典出《史记・张释之冯唐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g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净土:佛教专用名词,原意指完全被佛教度化的土地,净土上除了佛教之外没有任何其它外道。与“一g”联用后成为双关语,也指只有汉文化,不被佛教文化沾染的土地。

⑷帘中女儿惜春莫:“帘中”与上句为顶针续麻格。“莫”,“暮”的古字。

⑸洒上花枝见血痕:此句与两个传说有关:①娥皇、女英在湘江哭舜,泣血染竹枝成斑。所以黛玉号“潇湘妃子”。②蜀帝杜宇魂化杜鹃鸟,啼血染花枝,花即杜鹃花。所以下句接言“杜鹃”。案:周汝昌言:(花枝)谓花即泪染,非“空枝”之义。

⑹他年葬奴知是谁:这一句中在周汇本中出现了矛盾。在《葬花吟》中打出的是“奴”,而在下一章节中宝玉感慨句写出的是“我”,而周先生在注释中特意说明用“奴”“我”字样可体现小女随口吟成,改成“侬”尽显文人酸气。

[红楼梦葬花吟]

红楼梦葬花吟简介 篇2

《红楼梦》中的插曲一共十二首,耗时四载有余,而我今天谈论的《葬花吟》就花费了一年零九个月去创作,可想而知写这首曲子的难度和高度。

这首曲子在视觉和听觉综合的情况下,营造了一幅怜花惜玉的凄美场面和感怀人生苦短、冷酷无情、莫测的无限感。《葬花吟》歌词第一节的前四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香榭,落絮轻沾扑绣帘”写了暮春时的景色,花儿急急地凋谢了,经风一吹,就形成了花瓣雨,一个稍微积极一点的人,看到这样的场景都会觉得这是美丽浪漫的景象,但黛玉是一个出自书香门第却又寄人篱下的弱女子,所以就有了后两句,她看到的是花儿褪去了娇艳的色彩,逝去了醉人的芳香,又有谁会怜惜它们呢?“落花”“游丝”“落絮”同样的飘零、忧伤葬花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这四句写了花的遭遇,受着一年三百六十天风霜的无情摧残,娇艳和芳香又能保持多久呢?一旦飘零就化作尘土,再也无法找寻。风像刀,霜似剑,最后紧跟一个“逼”字,表现出了现实的残酷无情,这四句明写花暗喻人,写出了黛玉所处的孤立无援的处境,反映出黛玉所有的煎熬和痛苦。因为刀剑无孔不入,所以她步步留神,时时警惕。“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这四句写的是葬花人,独自倚着花锄,一边哭一边葬,读着就让人感觉到一阵悲凉。“偷”“血”这两个字让这种悲凉伤感的气氛又提升了一层!“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一句道破了黛玉本向往自由,想像鸟儿一样遨游天际的愿望,可现实又把自己拉了回来,天尽头哪里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呢,甚至连个葬身之处都没有。“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以死明志,是对“风霜”的不满,甚至说是憎恨加控诉!不愿同流合污,一个弱女子以死来捍卫自己的率真和纯洁,真是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洁白芙蓉!“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四句又写了葬花葬奴,花谢时有葬花人来葬,那么葬花人死后又有谁来葬呢?人不如花,这也许就是宿命吧!还有一个“痴”字,因为“痴”她污浊前坚贞不渝,她以泪还恩,至死不悔,“痴”也许就是黛玉的一生吧。“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四句写到了花落人亡,是对上面的回答,人死后什么都不知道了,还在乎谁来收葬呢。这首诗以花喻人,写出了黛玉孤苦无依,想摆脱现实却又无能为力最终只能忍受煎熬和痛苦的处境。

二、《葬花吟》的曲分析

从曲调上看,《葬花吟》属于七声调式,又属于清乐。

《葬花吟》使用了清角和变宫,因此它是个七声调式,加了两个“偏音”,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力。“偏音”常起装饰作用,这种偏音叫润饰性偏音,依附于五声真正音,而处于经过辅音和倚音等装饰性地位的偏音。从《葬花吟》这首曲子的节奏来看,其在很多地方都用了附点节奏,就好像是黛玉如泣如诉、哽咽的吟唱。从配器上看,该曲运用了琵琶和二胡为主要乐器,前者悲凉后者哀怨,正好体现了一个内心苦楚、自怜身世的黛玉形象。

从结构上来看,整首曲子是个三段体,采用的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发展逻辑。

例:《葬花吟》的结构

《葬花吟》选自小说《红楼梦》第七十二回“黛玉葬花”中的一首插曲,我先了解了它的出处以及作曲家王立平在作曲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心情,然后再从《葬花吟》的曲调上作了一些了解,最后从《葬花吟》的词和演唱形式上了解了《葬花吟》的情感处理。我们在听或是唱《葬花吟》时就应该知道,这首曲子是以花喻人,从花开到花落的这个过程比喻了人的一生,黛玉的命运就像花一样,“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有谁怜,游丝软系飘香榭,落絮轻沾扑绣帘。”一句就诠释了所有!

摘要:《葬花吟》是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一首表达黛玉性情的插曲,从它的曲子与歌词中透露出黛玉是一个冰清玉洁的弱女子,她孤傲、高洁,本着“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心态与现实挣扎着,但仍拗不过现实,只能承受着煎熬和痛苦。本文从词和曲两方面来浅析《葬花吟》这首作品。

关键词:葬花吟,词分析,曲分析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

[2]曾田力,雷伟.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李岚清.李岚清音乐笔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蔡志妮.浅谈《红楼梦》音乐的风格特征[J].黄河之声,2010(21).

葬花吟读后感800字 篇3

前些年,在工地上开车,每天都固定在一个小饭店吃饭。其实,小店的饭菜是不见得好的,好就好在他们的柜台上放着一本正版《红楼梦》,书的封面脏兮兮的,油光滑亮。那时我还没有看过《红楼梦》的正文,想着那里面的美妙诗词,于是心里活络起来,书的标价为十六元,我想把它买下来,结果出了五十元,老板依旧不肯相让。

无奈,我就想故伎重演一回,就每天来到那店里吃饭,细看一回,顺便寻找时机。小店的老板贼精,只要我吃过饭,他就不忘从我的手里把书与饭菜钱一并收好,从不同意我把书带回来看,而我也只能干着急而已,直到看完了一百二十回。

其实,每天在劳作之余,看一回《红楼梦》真是一个极佳的休息方式,陶醉于十二钗的悲欢离合,生死荣辱,陶然于红楼诗词的雅律美韵,我甚至在开车的时候也不忘猜测:假如林黛玉不死,那两位娇生惯养的情痴是不是能经受生活的磨砺?

是不是还能保持那一份真情?从工地回来,我就专程跑到县城,跑了好几家的书店,终于买回了一套盗版的四大名著,好在里面的红楼诗词还是很齐全的,《葬花词》也是一字不漏。而今,我写这个文章的时候,摆在我面前的还是这本《红楼梦》。

据《红楼梦》书中所说,《葬花词》是“黛玉因晴雯不开门,错疑在宝玉身上;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在一腔无明,未曾发泄,又勾起伤春秋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已,哭了几声,便顺口念了几句”的一时感慨。

然而就是这样的随口所吟,竟然让曹雪芹的朋友,一直为《红楼梦》作批注的脂砚斋举笔再四,无法加批了。《葬花词》可谓是字字含愁,句句带泪,从“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哀叹;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的倾诉,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

上一篇:优秀班集体评选班级先进事迹下一篇:在全市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