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本科

2024-05-22

世界文化史本科(通用8篇)

世界文化史本科 篇1

xxx

湖北荆州长江大学xxxxxxxxxxxxxx,邮编434020

0137-6740-XXXX;zhouxxxxdelxxe@yahoo.com.cn

求职目标:营销、管理类相关职位,以利用自己在销售、市场分析、营销策划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 教育经历

人力资源管理(学士)长江大学湖北2006.09-2010.07 

 主修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工商管理学、营销学等,专业基础巩固,应用能力强 学习本专业之余,旁听多位知名教授课程,培养广博基础知识,课堂上表现受到教授们好评 多次组织班级内部和跨班级联谊活动,参加多家学生社团担任骨干,有目标的培养组织和协调能力 自学市场营销、公关知识,并在中国电信、祥达快运等岗位上注意积累营销学实践操作知识

社会实践

中国电信荆州分公司市场部/销售实习生湖北2007.09-2007.10 

 通过自荐方式进入面试,并以出众会计学专业知识以及卓越公关能力获得第二名成绩,进入市场部实习学习并实践营销学专业知识,包括活动策划、营销执行等知识,培养认真工作的态度,初步了解销售工作 在大型市场推广活动中,协助进行市场调查,清晰定位高校营销市场角色,独立完成校园营销品牌策划,为潜在客户进行产品展示和产品性能解说,超额完成销售任务60% 策划并执行长江大学“这个十一,我们一起HIGH”活动,吸引超过500人,前三天销售额达2500元

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现场访问等方式获得大学附近通讯市场、目标消费人群第一手资料 精准分析目标市场、竞争对手,在SWOT分析基础上,策划有影响力的市场活动

 团队合作能力提升,策划分析能力和敏感性加强,服务意识增强,沟通能力系统升级

祥达快运市场部/校园经理湖北2007.09-2008.06 湖北荆州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快运公司之一,大学校园为销售薄弱区域,凭卓越公关能力取得荆州地区校园市场  走访5家快递公司,成功将祥达旗下天天快递引入荆州地区高校,实现校园快运营销突破

 拟定推广方案,做五分钟演讲,成功成为本地区高校负责人,三个月业务量实现100%增长 建立三人销售团队,跟高校营销协会会长逐一洽谈快递事宜,以快递打折为促销手段,效果良好 对校后勤部老师成功攻关,得到行政许可,使的公司可以直接进入高校市场

 赞助学校协会做品牌活动,扩大天天快递品牌影响面 表现出良好的商业意识、市场嗅觉、策划能力、营销能力、执行能力、谈判能力、沟通能力

青岛金欧利营销有限公司销售管理培训生(实习生)南昌2010.03-2010.04 青岛金欧利营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西班牙进口橄榄油的产品及品牌营销工作,是一家以营销为导向,以全球化视角整合资源,以建设行业领导品牌为目标,以创新企业成长范式为使命的现代化公司

 推进并维护销售体系

 协助办事处经理分析市场状况及制定销售策略 构建产品销售渠道,协助经销商完成市场指标和管理指标 推进和管理产品价格体系

 实施目标终端谈判,组织促销活动的实施和评估 管理员工绩效

 协助办事处经理对整体绩效指标进行分解,设定辖促销人员的绩效指标 跟进、指导促销人员业务推进 辅导并定期监控绩效指标的达成情况 对辖促销人员实施绩效考核

 沟通能力得到显著加强,对快消行业动态有了初步认识,表现出良好的心理抗压能力、信息搜集能力 个人信息

 英语:CET-4,即将通过国家六级,可凭借工具书进行翻译,经过培训可达到自由交流水平计算机:二级;熟练运用Word、PowerPoint、Excel等,擅长ppt制作 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三级;积极进取、充满激情、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领导才能、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能力、快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以结果为导向的高效执行力;擅于与人沟通交流.

世界文化史本科 篇2

一、世界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经验借鉴

根据2016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美国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排名,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表现卓越。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导师制和学院制,被世人奉为圭臬。因同处于儒家文化圈的日本、新加坡,与我们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和学术渊源,研究其人才培养特点,具有借鉴意义。基于此,笔者选择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8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据这8所学校网站公布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计划、年度报告、新生指南、学生手册等材料进行分析。

(一)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理念关乎大学对人才培养本质特征、目标价值、职能任务和活动原则等方面的理性认识,对人才培养模式其他要素的选择与确定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8所顶尖学府均将本科生培养视为立足之本,为本科生提供博雅教育,注重促进全面和谐发展和培养多元能力,希望学生在踏出校门之时能够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并且为将来做好准备,成为参与并影响全球事务的世界公民。(见表1)

(二)专业设置模式

这8所大学的专业设置以生为本,灵活宽松,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与人才培养理念高度契合,具体表现为以下3个特点:

1.专业设置可因人而异,注重引导学生理性选择,允许学生自主设计专业,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如哈佛大学的Special Concentrations、普林斯顿大学的Independent Concentration、斯坦福大学的Individual Designed Majors。通常,学校设有专门的教师委员会审查自主设计专业的合理性,审查时着重考虑学生的设计是否具有知识上的连贯性、是否平衡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在标准的专业结构外寻求发展的能力以及相关学术资源是否能够满足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选定专业的过程在这些学校多被称为“Major Declaration”或“Declaration of a Major”。“Declaration”充分体现了学生在确定专业时所拥有的自主性。

资料来源:哈佛大学:http://www.harvard.edu/;普林斯顿大学:http://www.princeton.edu/main/;斯坦福大学:http://www.stanford.edu/;牛津大学:http://www.ox.ac.uk/;剑桥大学:http://www.cam.ac.uk/;东京大学:http://www.u-tokyo.ac.jp/en/index.html;新加坡国立大学:http://www.nus.edu.sg/;南洋理工大学:http://www.ntu.edu.sg/Pages/home.aspx。

2.选择专业的时间放在入学后1~2年,便于学生通过前期课程的学习发现、定位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了解目标专业,理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同时,为帮助学生自由探索各个学科领域,如果选定专业后兴趣转移,学生还能较为容易地更换专业。如新加坡国立大学规定学生最早可以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选择专业,此后直到第三学年第一个学期都可以随时更换专业。与之相似的还有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这两所学校在提交学位候选人申请截止日期之前均可更换专业。(见表2)

3.在专业设置口径上,这8所大学均保持着对学科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前瞻性和敏感度,跨学科、跨系的专业比较多,且极为重视扩展本科生的学科视野和专业基础。为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斯坦福大学将全部本科专业整合到人文与科学学院、工学院、地球科学学院3个综合性学院中,由这3个学院承担全部的本科教育。如最大的人文与科学学院就包含了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历史、艺术、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数学、物理等30多个专业,负责学校63%的本科教育与学位授予工作。综合性学院有利于不同学科专业间的交流和融合,为拓宽专业基础,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平台。

资料来源:哈佛大学:http://handbook.fas.harvard.edu/;普林斯顿大学:http://www.princeton.edu/main/academics/undergraduate/;斯坦福大https://undergrad.stanford.edu/contact-usfeedback/welcome-undergradsta nfordedu;牛津大学:https://www.ox.ac.uk/admissions/undergraduate;剑桥大学:http://www.undergraduate.study.cam.ac.uk/;东京大学:http://www.c.u-tokyo.ac.jp/eng_site/info/academics/zenki/;新加坡国立大学:http://www.nus.edu.sg/education;南洋理工大学:http://www.ntu.edu.sg/Academics/NTUEducation/Pages/Shaping NTUundergraduates.aspx。

东京大学本科教育实施二、二分段式模式,所有本科生前两年在教养部接受通识教育,后两年分流进入各专业学部进行专业教育。本科新生入学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意愿,选择进入教养部的文科一、二、三类和理科一、二、三类课程班学习,在教养部学习一年半以后,学生根据课程成绩和兴趣志向,开始选定专业分流时想进入的专业学部,帮助学生以较小的“试错”代价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

(三)课程设置方式

课程是本科教育的核心和魅力所在,是实现本科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一所大学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这8所大学的课程设置以“超越学科界线、拓宽专业基础、优化知识结构”为特点,课程类型丰富多元,主要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见表3)为优化课程结构,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这8所大学倾向于减少专业必修课,增加专业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的比例。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均要求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不得低于总学分的1/3。

通识教育课程强调广度、深度和背景,注重所学知识与未来工作、生活的联系,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大学与学院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简称AAC&U)2016年对全美高校开展的调查表明,近年来美国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愈发关注“知识、技能、应用”三者间的结合[1]。这8所大学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哈佛大学每隔20几年就会实施一次大规模的本科课程改革,1978年在博克校长带领下实施的核心课程改革,被美国高等教育界誉为课程改革的里程碑。

资料来源:哈佛大学:http://www.fas.harvard.edu/pages/degree-programs-courses;普林斯顿大学:http://www.princeton.edu/main/academics/courses/;斯坦福大学:http://explorecourses.stanford.edu/;牛津大学:https://www.ox.ac.uk/admissions/undergraduate/courses-listing?wssl=1;剑桥大学:http://www.undergraduate.study.cam.ac.uk/courses/structure;东京大学:http://www.c.u-tokyo.ac.jp/eng_site/info/academics/zenki/curriculum/;新加坡国立大学:http://www.nus.edu.sg/oam/programmes.html;南洋理工大学:http://www.ntu.edu.sg/academics/Pages/Undergraduate Programmes.aspx。

为促进学科交叉,打通相关知识点、知识领域乃至学科之间的壁垒,帮助学生形成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这8所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路径可归纳为两种类型:一是开设学科渗透的交叉课程,二是采取跨学科选修制度并辅以“就远原则”。

1.交叉课程。交叉课程的设置以强调文理科相互渗透为宗旨,积极探索课程整合并增加跨学科内容,使课程设置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以应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涌现。如东京大学的基础科目课程和综合科目课程、牛津大学的联合课程(Joint Courses)、剑桥大学的课程模块(Options)。

东京大学的通识教育为期2年,分为1年半的前期课程和半年的后期课程,课程模块涵盖六大课程领域:思维与艺术(Thought and Arts),国际化与区域研究(International and Area Studies),社会与机构(Society and Institutions),人类与环境(Human Beings and the Environment),物质与生命(Matter and Life),数理信息科学(Mathematical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6类课程模块各自开设基础科目、综合科目和主题科目课程,每一类课程模块由于学分要求不相同,上述3种课程的组合也因此存在差异。基础科目为必修课程,开设外语、信息处理、人文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数理科学基础、物质科学基础、生命科学基础、基础实习、基础实验、体育运动等10类课程。综合科目则开设思想、艺术,国际、区域研究,社会、制度,人类、环境,物质、生命,数理、情报等6类课程;主题科目以专题报告和研讨课程为主[2]。

依据《2017年本科生招生指南》,目前牛津大学共开设了49个专业,其中有26个专业实际上整合了2个或2个以上专业领域。如为了给学生提供洞悉人类社会演进历史的宽广视野,牛津大学开设联合课程将考古学和人类学两个专业合二为一[3]。

剑桥大学的课程模块能为学生构建宽厚的知识体系并提供多样化的专业选择。剑桥大学新生入学时选择就读课群(Courses),而不是专业(Subjects),这就突破了“专业决定课程”的思维模式,弱化了学科专业对课程的单向限制,目前剑桥大学开设了30个本科生课群,涵盖了65个专业。剑桥大学的课程体系为Triposes(课程)-Parts(部分)-Options(模块)三级结构。通常,每个Triposes包含两个部分(Part I和Part II,有的Triposes会将Part I分为Part IA和Part IB,Part II分为Part IIA和Part IIB,依次对应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剑桥大学的模块课程内容丰富,每个部分大多包含2~10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都包含课堂教学、讲座、研讨、导师课和实践课程等[4]。

2.跨学科选修。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均开设了大量密集性、基础性通识教育课程,并在选课时遵循“就远原则”。研究表明,以跨学科选修实现通识教育内涵的学校,其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为通识教育必修课。一般而言,通识教育必修课的宗旨在于帮助学生拓展学科视野,构建宽广的知识体系,学习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注重培养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研究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

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即为通识教育必修课,涉及外国文学、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科学、道德推理、社会分析、定量推理等7个学科领域,各领域开设的核心课程数量每年限定在10门左右,主要安排在大一、大二进行。为保证所有学生都拥有横跨文理两大领域的知识基础,哈佛大学要求本科生在选择核心课程时遵循“就远原则”,以拓宽视野。如学习人类学的学生,可以免修社会分析领域,但必须选修科学A和科学B领域;主修生物学的学生,可免修科学A和科学B,但其他领域都不能免修[5]。

普林斯顿大学通识教育必修课涉及写作、外语、认识论、伦理思考与道德价值、历史分析、文学与艺术、定量推理、科学与技术、社会分析9个学科领域;但是相较于文科类学生,理科类学生不需要修读定量推理、科学与技术[6]。

南洋理工大学为本科生提供的通识选修课程共有160多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包括三类课程,(1)“通识核心课程”(Core Course,GER Core);(2)“通识限定选修课程”(GER Prescribed Electives,GER PE);(3)“通识自由选修课程”(GER Unrestricted Electives,GER UE)。“通识核心课程”是全体本科学生必修课程,包括“沟通与交际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s)“新加坡研究”(Singapore Studies)“环境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伦理学”(Ethics)“创新创业教育”(Enterprise and Innovation)五类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人际交往能力、环境保护意识与能力和全球视野,以及对新加坡国家问题、政府决策的理解力和对新加坡历史文化的认同感等核心素养。“通识限选课程”包括“商业与管理”“人文科学”和“科学、技术与社会”。“通识自由选修课程”涵盖校内各学院所有课程领域,不仅包括通识限定选修课四大领域的课程,也可选择现代语言、企业家精神、音乐与戏剧等课程,还可以是一些诸如国际合作项目,如国际学生交流计划、全球教育计划、海外实习计划、全球暑期学习计划等。“通识自由选修课程”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多元的文化兴趣及未来生活与工作规划的需要[7]。

(四)教学制度体系

教学制度体系是与人才培养的微观过程紧密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实施的体系。这8所大学均非常重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通过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构建科学先进的教学制度体系,一方面优化常规教学制度,如学分制、学位制、弹性学制等,另一方面通过结合自身的传统与优势,构建独具特色的教学制度。(见表4)

概而言之,师生合作研究制践行了“学以致用”理念,让学生可以在本科教育中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探究和应用,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国际访学制和实习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学院制和导师制是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教学制度体系的精髓,是二者卓然于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根基所在。其核心在于导师制深深根植于学院制之中———大学的教学方法是教授式的,而学院的教学方式是导师式的;大学为传授知识而存在,而学院的职能在于发展品格。在理念上,导师制要求导师承担大部分课程内容的讲授,负责制定和监控学生的学习计划,并以导师课论文作为导师制教学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要求论文必须具有独立见解和充分论证;另一方面,师生在每周一次的导师课上对论文进行充分讨论,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质疑问难的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资料来源:哈佛大学:http://handbook.fas.harvard.edu/;普林斯顿大学:http://www.princeton.edu/main/academics/undergraduate/;斯坦福大学:https://undergrad.stanford.edu/contact-usfeedback/welcome-undergrad stanfordedu;牛津大学:https://www.ox.ac.uk/admissions/undergraduate;剑桥大学:http://www.undergraduate.study.cam.ac.uk/;东京大学:http://www.c.u-tokyo.ac.jp/eng_site/info/academics/zenki/intro3/;新加坡国立大学:http://www.nus.edu.sg/oam/programmes.html;南洋理工大学:http://www.ntu.edu.sg/academics/Pages/Undergraduate Programmes.aspx#hum。

东京大学依托教养学部和专业学部的合作,逐步完善了由大类招生、两年通识教育、专业分流、两年专业教育四个步骤构成的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其中,分流制在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发展路径方面功不可没。本科生进校时只按文理大类初步分流,待学习3个学期以后,再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学习成绩,选择后期的学科专业。专业分流从第3学期初至第4学期开学前结束,分流依据主要为学生的兴趣志愿、学习成绩和院系招生名额。整个分流分三次完成,第一次只能填报一个学院和一个学科方向,第一次录取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志愿填报,这一轮可以填三个志愿,第二次录取结束后,仍有未被录取学生和招录未满学院时,再进行第三次补录[8]。

二、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体系的思考

身为顶尖研究型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都将本科教育视为办学基础和主体,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安身立命之所在。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异质化、价值多元化、文明融合化的未来,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极具战略意义。这8所大学在探索一流本科教育的道路上率先垂范,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综合考虑,笔者对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提出初步建议:

1.明晰本科教育定位,让学生“全面发展,诗意栖居”。凡是改革,理念先行。这8所大学的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均与人才培养理念紧密吻合,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下创新、优化。切实转变人才培养目标是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先导。笔者以为,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之前,应首先明晰大众化阶段本科教育的定位。

首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稳步提升,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逐渐上移。专科教育已逐步整合并入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普通高等教育系统主要包含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在精英教育时代,只有非常稀少的“精英人才”拥有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机会,硕士比本科生优秀、博士比硕士卓越是划分社会阶层的金科玉律。如今研究生教育已经十分普及,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本科教育应当被置于终身教育的格局中看待,本科教育的出发点应为塑造“全人”,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发展,让本科生在学期间可自由探索各个领域的知识,找到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正如爱因斯坦对本科教育的解读,“大学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

其次,教育的应然价值在于赋予学生能够超越自在、走向自为的能力;在于引导学生以开放的精神、创新的视角、全局的观念对待世界;在于能够自觉摈弃狭隘的视野,不跟风、不逢迎、不媚俗、不浮躁;在于不唯上、不唯书;在于不急功近利、不随波逐流;能够独立判断,自主选择生活方式,诗意栖居,正如《论语·述而》所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即便高校之间定位不同、校情各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应成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理念和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真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良好的道德习惯;应具有大局意识、担纲意识、参与意识、时代意识、创新意识;应讲诚信、善合作、肯奉献;应对于国家民族的振兴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有着乐学、勤学、善学的良好习惯。

2.改革教师评价制度,让教师“从容治学,优雅从教”。师资是成功推行通识教育的关键。与科研不同,教学包含着使命与责任。高品质的教学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奉献精神。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导师制的长盛不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导师的支持与付出。

因此,大学应当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一方面,改革教师晋升机制,使其与教学质量直接挂钩,建立有利于激励教师从事本科教学的保障制度,让一部分乐于、善于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发挥特长,享受应有的学术地位;另一方面,打通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之间的壁垒,统一考核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增加教学绩效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从容治学,优雅从教。

3.优化通识课程体系,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课程内容。通识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教育理念,其精义和价值,在于以人为本,激发人的主体性,培育人的创造性,促进知识整合。通识教育之“通”,不仅仅在于“广博”,更在于“通达”,这份“通达”是增进创造性和主体性的重要前提和途径。

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的载体,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发展方面举足轻重。目前,国内已有相当一部分大学实施了通识教育,并在打造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笔者以为,现有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还可在课程内容、课程设计、专业设置三个方面进一步优化。

第一,在课程内容上,需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融入中国元素,深度挖掘中华文明精粹,在全球化进程中积极构建中国文化传统,发扬高等教育养护文明的功能,提高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为了增进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新加坡政府积极倡导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建设“新加坡文化”。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课程内容非常关注本国国情,二者均开设了“新加坡研究课”(Singapore Studies),重点研究国家实际关切,以加深学生对国家问题、政府决策的理解力,对新加坡文化的认同感,该举措对于培养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或领导者意义重大。我们也可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开设“中国研究课”,以我国实际作为研究起点,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材料,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骨、中国气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二,在课程设计上,应遵循“博采众长,自主创新”原则,无论是开设学科渗透的交叉课程,还是推行跨学科选修,都应当结合校情,因校制宜。

第三,在专业设置上,一方面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在专业选择方面赋予本科生更大的自由度;另一方面要注意“通专结合”,力求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动态平衡。东京大学由大类招生、两年教养教育、专业分流、两年专业教育4个步骤构成的本科培养机制,有一定借鉴意义。

4.完善通识课程管理,推行“行政协调,学院承担”管理模式。通识课程的核心功能在于打通相关知识点、知识领域乃至学科,帮助学生形成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因此,优化通识课程的关键在于加深学科交融的程度。但是在通识教育实际运行中,有些学院对通识教育认识不足、支持不够,不愿意将学院内部更多、更好的资源投入面向全校的通识教育,从而影响通识教育的质量和推进速度。

因此,我们的工作重点在于突破专业、学科限制,打破学科壁垒,改革按照专业进行资源配置的分配制度,调动学院的积极性,实施“行政协调,学院承担”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架构的优势有两点:从组织推动的层面来看,通识教育新局初开、尚待进一步完善,若由单独的学院独立组织实施,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只有依靠横跨各学院的校内组织机构并配备专任管理人员,才能切实推进。如南洋理工大学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主要由“学术服务部”(the Office of Academic Services,简称OAS)负责。

从学科整合的层面而言,通识课程并非依据某一个或某一些具体专业进行设置,往往需要某几个学院联合负责。如在南洋理工大学,“商业与管理”模块由商学院负责,“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模块由文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传播与信息学院四个学院共同承担;“科学、技术与社会”模块则由工学院、理学院提供。“行政协调、学院承担”模式既可保障通识教育在综合性组织机构管理下井井有条、规范合理运行,又可由学院保证课程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AAC&U.Recent Rrends in General Education Design,Learning Outcomes,and Teaching Approaches[R].Washington DC:AAC&U,2016.

[2]The University of Tokyo,Komaba.General InformationJunior Division Streams:Key Features[EB/OL].(2014-8-29)[2016-5-1]http://www.c.u-tokyo.ac.jp/eng_site/info/academics/zenki/intro2/.

[3]University of Oxford.Undergraduate Prospectus 2017[R].Oxford,2016:37-39.

[4]University of Cambridge.Undergraduate Prospectus 2017[R].Cambridge,2016:48-50.

[5]Harvard University.Harvard College Handbook for Students2015-16[R].Massachusetts,2015.

[6]Princeton University.Undergraduate Announcement 2015-16: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EB/OL].[2016-5-1]http://www.princeton.edu/ua/sections/11/#content.

[7]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Overview of Curriculum Structure[R].Singapore,2016.

世界文化史本科 篇3

摘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要求是培养一流的本科人才。武汉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在总结多年本科教育改革成就的基础上,启动了新一轮本科教育改革,提出了全新的办学理念,试图将高等教育的着力点转移到重视本科教学和本科人才培养这个方向上来。

关键词:本科教学;一流人才;教学文化

贯穿于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调整和高校扩招,使得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在“量”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在“质”的方面发生了改变,即由精英化高等教育转变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但人们很快就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因此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的棘手难题——如何保证和提高高等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一、顺势而动,不断推进本科教育改革

武汉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方面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在本科教育教学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不断努力,着力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了顺应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大势和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进一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于2015年上半年,借助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东风,系统总结了过去10年来本科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明确了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

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开始反思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出高等学校要回归到本科人才培养工作。1998年,美国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重构大学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发展进行了全面检讨,并提出了10大改革建议。该报告一经发表,便在世界高等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纷纷开始反思本科教学在学校日常工作中的地位,并制定了相应的举措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包括武汉大学在内的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也经历了类似西方国家高等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发展历程。这个历程一直延续至今,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较早意识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进入新世纪不久,学校就开始加快本科教学改革,先后提出了跨学科人才培养和“三创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率先在全国提出重视解决本科教学这个难题。为了进一步转变认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于2015年再次把深化本科教育改革这个主题摆到学校工作中心,组织开展了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活动。学校希望通过这一轮的本科教育改革,使武汉大学能够在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进程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本次讨论凝聚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共识,明确了学校在“十三五”期间的63项重点改革举措。

二、进一步明确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战略目标

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但如何将这种精神转化为本科人才培养的具体行动,需要更加清晰地明确办学理念,提出更为有效的战略目标。

1.进一步明确本科教育办学理念

本科人才培养及本科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里的地位,备受国内外高等教育学界研究者、管理者和师生们的共同关注。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学界曾就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并且,国家以此为基础出台了一系列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政策。

受西方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影响,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也夸大了高等学校的科研职能,高校教师承担了过量的科研任务,重科研轻教学成为高等学校的普遍现象。时至今日,这种现象愈演愈烈。每一所大学都把教师业绩考核的重点放在了对教师科研业绩的考核上,对教师的科研考核几乎代替了对教师本科教学的考核。本科教学逐渐淡出了教师们的视野,成了可有可无而应付了事的工作。这种对本科教学工作极端藐视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和状况亟待改变!

通过这次全校范围的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我校提出了“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办学理念。提出这一办学理念的目的就在于转变人们片面强调科研的错误认识,试图回归大学人才培养的本质,把师生员工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本科教学的轨道上来。

2.确立了未来5~10年本科教学战略目标

在这次改革大讨论中,学校确定了未来5~10年本科教学战略目标,概括为“四个一流”,即“一流的本科人才、一流的教学队伍、一流的保障体系和一流的育人文化”。

所谓“一流的本科人才”,就是要培养一流的本科人才。尽管人们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见仁见智,但是一些基本的条件大家还是可以达成共识的,其中能否培养一流的人才(主要是本科人才)便是主要条件之一。武汉大学作为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等学校,正在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其培养的本科人才如果不能成为一流的标准,那么其实现一流大学的梦想也就难以实现。

所谓“一流的教学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流的本科教学队伍。我们认为,一流的教学队伍是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要求。为此,学校将采取有效措施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教学、勤于教学、精于教学的师资队伍。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制定倾斜政策,大力培养中青年优秀教学骨干,努力将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质量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所谓“一流的保障体系”,就是要构建一流的本科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在本次讨论中,师生员工普遍认为,学校要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和构建一流的教学条件和一流的服务体系。通过完善相应的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学科支撑教学、科研反哺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努力建成质量一流、保障有力的本科教育保障和服务体系。

所谓“一流的育人文化”,就是要营造一流的本科育人文化。文化氛围浓厚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我们认为,一流的本科教育需要一流的育人文化。学校将在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真正使广大教师热爱教学、潜心育人,使广大学生乐于学习、学有所成。通过加强各方面建设,激发学校内生动力和活力,形成具有武汉大学特色的、有利于本科人才健康成长的育人文化。

三、明确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

本科教育改革涉及到校内外方方面面的因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者,必须在这项系统工程中找到重点和突破口,否则就会顾此失彼、迷失改革方向,从而选择错误的改革路径。经过这次改革大讨论,我校进一步明确了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人才成长的规格及基本素养具有决定意义,它的形成是学校长时间不断实践和研究的结果,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往往都具有一定的学校特色,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是对原有模式的简单否定,而是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的改进和完善。武汉大学本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在原有“跨学科人才培养”和“三创人才培养”等模式的基础上的健全和完善,主要要素包括:推进招生改革,实施大类培养;建立首席教授责任制,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有机衔接,建立“本硕”和“本硕博”贯通培养制度及多元化培养模式。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国际化,构建国际(国外及境外)联合培养新模式。

2.强化通识教育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统领作用

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宽厚基础、博学多才和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为加强通识教育,武汉大学自2004年开始立项建设通识教育课程,制定了通识教育课程标准,即通识教育课程要具有基本性、整合性、深刻性、时代性、普适性等特点。在该框架设计下,学校迄今共开设了1000多门通识课程,其中立项建设了471门通识教育课程(其中含31门精品基础通识课程),形成了一批中国文化、外国文化、名著导读、社会热点问题、艺术赏析、健康教育等系列课程,涌现出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通识教育课程和教学名师。学校要求学生必须修习一定学分的通识课程,使文科学生获得科学精神的熏陶,理工农医学生兼具人文素质底蕴,达到知识的融合和方法的融通。

目前,我校为了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将成立学校通识教育委员会,贯彻“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方针,坚持通识教育统领专业教育的原则,建设具有武汉大学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和50门左右核心通识课程,同时举办“通识教育大讲堂”,强化通识教育激励机制,不断提升通识教育质量。

3.凸显艺术教育在“成人”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来,艺术教育在高等学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人们普遍认为,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专业人才,而艺术教育只不过在其中起到点缀作用。然而,艺术在陶冶学生情操、铸造健全人格、激发生命活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民族、国家、时代创新与创造能力的生动表征。艺术教育对于创造国家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弘扬民族精神乃至推动文明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在这次改革大讨论中,师生们认识到艺术教育是“成人”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艺术教育以美通真、以美养善、以美促创,促进专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机融合,有助于养成博雅精神、高雅情趣。艺术创造、品鉴的过程贯通着智性、情感与灵韵,有助于提高艺术鉴赏力、增强幸福感、激发想象力。艺术教育有助于培植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创新型领袖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将在艺术教育方面加大投入,成立艺术教育中心,统筹协调校内各方面艺术教育资源,组织形式多样、品格高雅、内容丰富的艺术活动,让校园充满着艺术氛围,让艺术惠泽全校师生员工。

4.提高体育在人才成长中的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体育课虽然在培养方案中占据着一定的分量,但是体育课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远没有培养方案中所占的分量。不少学生只是把体育课看成是繁重的专业课学习之余放松身体的一项活动,上体育课只是觉得好玩,远没有看到体育活动对个性成长的价值和意义。

体育不仅可以强健学生体魄、提高学生运动专项技术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规则意识,提高学生调节自我身心变化的能力,更可用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体育在领袖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可以养成顽强的意志力、卓越的组织能力和过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为此,学校将重新定位体育教学机构的职能,加强体育学科和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准,使体育成为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5.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提出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制定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包括: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充分发挥创业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构建创新创业服务支撑体系,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与工程训练中心充分结合,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四、提出一系列具有创新价值的改革举措

所有改革的思想、设计最终都必须通过具体的举措来落实,从而达到改革的效果,实现改革的初衷。我校在这次改革中明确提出了63项改革举措,其中特别需要高等教育界关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新确立了具有武汉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这次改革大讨论中,我们提出了武汉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坚持以“创造、创新、创业”为核心,培养具有坚定民族精神和开阔国际视野、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格健全、知识宽厚、能力全面、能够引领未来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国家脊梁和领袖人才。我们认为,这一目标的提出是与学校的发展定位相适应的。武汉大学作为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等学府,其培养的本科生必然是国内外的精英人才,能够在民族进步和人类发展中发挥经世致用的引领作用。

2.突出了学生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

本科生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在当今“治理”理念的引导下,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引人注目。

在这次改革大讨论中,我校提出以“坚持学生第一、注重学生参与、助推学生发展”为基本原则。坚持学生第一就是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把促进学生顺利成长成才作为首要任务;注重学生参与就是要树立“治理”的观念,视学生为学校的利益相关方,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助推学生发展就是落实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实现从“管理模式”向“治理模式”转变,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分立方式”向“协同方式”转变,构建全方位、全过程、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体系,健全分类、分层、分阶段的教育教学服务机制。

3.鼓励教师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冒尖行为

教师是本科人才培养的最基本条件。无论多么优秀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最终的落实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

在这次改革大讨论中,学校提出要通过加大教师教学奖励力度,调动教师本科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在本科教学中的冒尖行为。凡是在本科教学中表现突出者,都将获得与科学研究工作相同的奖励和肯定。学校将设立教学成果奖、教学质量奖、教学荣誉奖、教学业绩奖、教学管理奖等奖项,参照科研奖励标准,大幅度提高教学奖励力度;鼓励二级单位设立各类教学奖项,奖励教学先进和贡献突出者。学校还将在现有的“351”人才计划中单列出指标,遴选一批乐于教学、精于教学的优秀教师给予奖励,并配套资助教学研究项目。

4.完善了本科教学的评估体系

本科教学评估是检验和巩固本科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在这次改革大讨论中,我校提出建立“标准-执行-监控-评估-反馈-提高”闭环持续改进机制,以此来完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明确本科教育在师资、经费、条件、过程、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此外,学校还将建立“教师本科教学质量动态档案袋”,通过各种标准的数字化,将这个“档案袋”数字化,使教师教学质量有一个定量化的表述,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质量责任意识,努力营造本科教育质量文化,为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提供保障。

五、结论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追求的永恒目标。虽然我国不少大学在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走过一段弯路,但是只要我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得到显现。

我们希望武汉大学这次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活动及其所采取的一系列富有创新意义的举措,不仅能够使本校在我国本科人才培养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而且也能够发挥启示意义,引起更多的高等学校持续关注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

世界文化史专题 篇4

——古希腊雕塑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制0904 姓名:郑帅

学号:091101131

2内容摘要: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一句话概括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我觉得是唯美+艺术

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多年来,这种艺术精髓曾滋润着西方美术生生不息。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雕塑、古希腊、西方、抽象艺术

西方雕塑的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却又曾被古埃及雕塑深深的影响过,所以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古埃及的雕塑。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的雕塑突然兴盛起来,并且形成了人类雕塑史上的第一个全盛时期。占埃及雕塑有着准确的造型、风格化的语言和相当内在而神秘的精神风貌。在古王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纪念碑似的雕塑,有的甚至是可以令全人类为之骄傲的杰作,最有代表性的是吉萨的狮身人面像,它有20米高50多米长,仅面孔就高达5米,它和临近的金字塔一起构成了建筑之谜。它在造型上服从于“正面律”程式,似乎是一个狮身人面,带着国王的头巾,与某位法老的肖像比较接近,它是当时埃及雕塑具有祭祀和宗教功能的反映。它和别的法老肖像一样在形式上给予人的印象是:庄严、雄伟、浑厚、稳固、犹如不可动摇的大山.无论是狮身人面像、法老的肖像、或是别的古埃及雕塑,它们都是恒古不变的遵循着“正面律”的程式,透过它们,我们可以感受到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永恒”。而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则是追求“真实的美”。希腊雕塑家创造了越来越凭艺术家灵性和天赋使雕塑作品达到新颖活泼的形式,并一点一点的从平面趋向小的起伏。尽善尽美的境界。于是给我们留下了《掷铁饼者》、《米洛的维纳斯》等写实性雕塑的千古典范。古希腊雕塑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在“古风时期”希腊雕刻处于“摸索”阶段,它借用埃及雕塑的“正面律”法则来制作人像,形成了“古风”程式,这一时期的雕像形体大都比较古措、僵直,雕像的重心总是落在双足之间。到了一批制作于公元前五世纪的青年裸体立像被发现时,人们看到旧的程式被突破了,人体的重心落在了一只脚上,整个人体因而放松,显得自然、真实。于是这一批青年裸体立像的出现标志着希腊雕塑进入“古典时期”。“古典时期”即希腊雕刻的全盛时期,这时的希腊雕塑在追求“真实的完美”,追求客观真实之美的境界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文化史上通常把从从亚历山大远征远征开始到埃及托勒密王朝臣服于罗马帝国的历史阶段称为“希腊化时期”。“希腊化时期”的题材相当丰富,出现的地区也十分广泛,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一种文化的扩张,其影响覆盖了整个欧洲,并且成为了整个西方艺术的奠基,其崇尚客观真实之美的文化便是西方文明讲究思辩性、讲究客观之真的最初体现。希腊雕塑创造了一种美的综合,对于人体本身也充满了赞美,这些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的许多裸体雕塑上得以体会。反过来说崇尚裸体的风俗也给厂写实雕塑语言的发挥以淋漓尽致的机会。

在希腊被罗马帝国征服以后,西方的文化艺术中心由希腊转移到了意大利早期的城市,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的国土,但在文化上它却是一个被征服者。罗

马人大量的复制和学习希腊的雕塑,今天所遗留下来的一些古希腊雕塑都是罗马时期的摹制品。罗马雕塑沿袭了希腊雕塑追求“真实之美”的传统,但比希腊时期的雕塑更加的世俗化,在罗马时期许多军事家或政治家都要求雕塑家为他们塑造肖像,甚至罗马人还经常性的用雕塑来留存死者的形象。这客观的在写实的道路是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罗马雕塑的成就主要是表现在肖像雕塑和纪念碑雕塑上,这些肖像雕塑不仅形似,同时还十分的讲究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比较著名的有《奥古斯都全身像》和《卡拉卡拉像》。此时在纪念性雕塑上以宏伟和庄严取代厂过去的优美典雅。

随着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黑暗的中世纪,它在15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黎明前结束。中世纪的到来标志着西方进入了基督教时代。这一时期宗教对雕塑产生的很深的影响,墓督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影响了雕塑家创作灵感。当时的雕塑作品大多是带有浓厚的禁欲主义色彩,艺术中所体现的宗教精神倾向在中世纪达到丁顶点。在墓督教精神的哺育之下,哥特式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哥特式艺术成为完全为上帝歌颂光荣的文明信仰的反映。早期的杰山典范有巴黎圣母院和沙特尔大教堂。也许正是由于中世纪雕塑长期受到桎梏和压抑才会产生十五世纪出现的之艺复兴的非凡的爆发力。

从十四世纪起,在意大利,由于人对自身价值的重新肯定和对世界的发现导致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在这一时期,艺术家们将人作为了自己美学象征和追求的对象。在十五到十六世纪的上半叶这种思想得到发展与传播,从而彻底的改变了欧洲的面貌。许多雕塑大师在这时相继涌现。比如多那太罗、米开朗基罗、博隆那等,文艺复兴的雕塑以共完美 的技巧、宏伟的气魄和深刻的思想标志着欧洲雕塑史上继希腊罗马以后的第二个高峰,米开朗基罗则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雕塑家。他的一身创作了无数艺术精品构成了这一时期的最经典的范式。十九世纪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经总结说“菲底亚斯的雕像由四个面构成,而米开朗墓罗的雕像则由两个面构成。”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形体构成变化不是轻微的而是激烈而扭曲的。在创作中米开朗基罗强调遣“应该用眼睛而不是手去测量,因为手只会制作,而眼睛才会判断。”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流露出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特别是他后期的作品运用强烈对比的造型来宣泄内心悲愤的倾向越来越明显。1520年左右到十六世纪末出现了风格主义,该时代艺术家们缺乏个性,缺乏创造性,一味的创作出一套完整的雕塑范式,摹仿前人的样式,使它成为了文艺复兴这一辉煌时代的后继衰落阶段。此后罗马出现了巴洛克风格的艺术,巴洛克艺术盛行于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的欧洲。它通过绘画、建筑构成了一种潮流,推进了欧洲的文明。这时最为重要的雕塑家是贝尼尼,他以几乎可以乱真的写实技巧被称为“巴洛克时期的米开朗基罗”。贝尼尼的作品在表达激情或宗教狂热时所使用的人体语言更加的复杂,这种“体积”的扭动,夸张的表情,起伏的形体和流畅的线条,使作为华丽的宫廷雕塑以其戏剧性的效果和纪念碑的气势,焕发出强烈的艺术魅力。比较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巴洛克时期的雕塑少了些庄严、肃穆和正襟危坐的感觉,它广泛的进入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世俗化。在十七世纪同时与巴洛克平行发展的还有法国的古典主义雕塑。这种风格追求严谨、宏伟的和谐及平直的线条,它正好与巴洛克以曲线为主的形式相反。

十八世纪,在法国宫廷中最先出现罗可可美术。这种艺术形式在1720年至1760年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它是从巴洛克背景中自然演变出来的,并自觉脱

离了巴洛克风格,罗可可风格的雕塑在气势上不象巴洛克时期的那样有力,它追求纤细柔弱的艺术效果。罗可可雕塑家的代表人物有法尔孔奈、克洛狄翁等。在十八世纪中叶新古典主义艺术在罗马兴起,并且迅速扩大到欧洲的其他地方。该运动寻求以绝对美的理沦为美学理想,来抨击罗可可的肉欲倾向及形式繁琐。新古典主义雕刻流行于1790年至1840年其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卡诺瓦、丹麦的托尔瓦德逊、法国的乌东等。其中乌东在肖像雕塑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他的著名的作品有《伏尔泰像》。

十九世纪,巴黎取代了罗马成为了欧洲的文化艺术的中心。随着资本主义的繁荣,雕塑艺术的发展也开始多样化,出现了许多流派和主义,除了上一世纪就有的新古典主义外还先后交叉出现了浪漫主义、写实主义。

十八世纪,浪漫主义出现在欧洲,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左右渐渐衰落。浪漫主义运动宣告丁人与个性先于一切的地位,它以强烈的感觉和想象回答了冷酷的理性王国,表现了对新古典主义的反叛。它标志着艺术与往昔一切想法的彻底决裂。浪漫主义雕塑的代表人物是吕德,他是巴黎凯旋门著名的《马赛曲》雕塑的作者,他以象征的手法使雕塑在表现为正义而战的人民时激情涌动。还有大卫•安格尔斯和巴地斯特•卡尔波也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

世界文化史是作业 篇5

——我对时间的感悟和理解

在本文开始之前,我先举两个生活中常见到的事例: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即当你很专注、很用心地作某件事时,不经意间,你可能会抱怨:“时间怎么走这么快?”当你听一堂枯燥、乏味的课时,你可能会反复地看时间,心里多么渴望时间能走快些,这样你就能更早的脱离苦海。

其实,时间并不能以人的意愿而发生变化,当然,你可以通过调整你的表或者手机,加快或减慢你的时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时间的理解是片面的。在观看了《什么是时间》的记录片后,本文就着重谈谈我对时间的感悟和理解。

人们经常会说:“光阴如梭,时光荏苒”。“时间就是金钱”。

足以看出,人们把时间看的很重要,所以才有了“今日事今日毕。

“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为此,我们试图节省时间和充分利用时间。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观察到,河水从高处往低处流淌;子弹从枪管飞出,冲向靶位;玻璃从高处摔下破碎……这些,我们早已是司空见惯了。我们认为,河水只能从高处往低处流,子弹从枪管飞出冲向靶位,玻璃摔下必然破裂。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千万不要被这大家所公认的事实遮蔽了你的眼睛。简.娜.杰文说:“我们总是认为时间是一种事物,但是通过其瞬时性,以及时间自身的定义,完全否决了这个观点”。对于我们所熟悉的事物,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也许并不是我们以前想的那样。

从几千年至今,全世界范围内的各国,都想出了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测量时间。应该说,测量时间的精确度越来越准确。从早期的日晷到现在人们通过金属原子——铯原子测量时间。由于测量时间的工具日益改进和发展,人们也对时间的本质有了进一步认识。我们经常会怀念过去那些美好的时光,比如,小时候和你在一起玩耍的玩伴,小时候的无拘无束。我们也总是憧憬着未来,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当美国总统(当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能成为百万富翁等。可以看出,过去没有消失,而且未来也是存在的。

有牛顿和爱因斯坦在关于对时间理解上的分歧,我们可以看出,爱因斯坦的解释更能揭示时间的本质。即:对于整个宇宙来说,时间不仅仅是一种标签,时间是非常特别的个体;空间中的运动会影响时间的流动,时间会以不同的速率运动。我在这里以本片中的两个例子,谈谈我的看法。实例一:1971年,科学家做了个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钟,一个把它直接放在地面上,另一个放在一架正在航行的飞机上,结果显示了两只表上的差异,尽管时间差只有几千亿份之一秒。实例二;有两个人,一个人坐在长椅上,另一人下了车,此时他们的表走动都是一致的。但,随着下了车的人面朝另一个人走去时,他的表慢了下来,直至停下,表又恢复了正常。这些事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原因是,我们用肉眼无法观察到。但,这确实证明了爱因斯坦的解释。

另外,本片中也提到了,住在摩天大楼底部的人和住在顶部的人对于时间的感觉也是不同的。住在底部的人会觉得时间过的慢,这是受地面引力的作用。引力越强,时间流逝越慢。因此,时间的快慢是受影响的。

时间和空间相互联系,称为“时空”。我们可以把任何事物想象成一个立体的整体,这个整体里面的各个部分都是存在的。即时间的过去、未来和现在都是存在的。所有曾经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都是存在的。而“时间的向前性”理论由此被证明是不合理的。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可以回到过去的自己,也许会通过时光机吧!

我们看到的河水向低处流,子弹飞出,玻璃破碎等也许只是我们传统的主体看法,这些现象都是可以反过来的。而这些现象之所以是我们所见到的那样,只是它整体的一种表现形

式。

以上这些,就是我在观看这部纪录片后的一点感悟,也许理解地还不够深,加上理解有限,就先分享到这儿吧!

二、从《贝希斯敦铭文》和《历史》的比较中谈我的认识 《贝希斯敦铭文》是现在所知的古波斯阿黑门尼德王朝时期所有的官方铭刻中最重要的一个,它刻在贝希斯敦小镇(古米底地区)附近的高岩上。原文用古波斯帝国官方的使用的波斯语、埃兰语和阿卡德语三种楔形文字分别刻写,形成互相对照的三个文本。铭文记述了冈比西斯(公元前528-522)末年,王弟巴尔迪亚(522年)被杀导致宫廷政变,大流士(前521-486)的起兵再政变,由此导致了波斯帝国境内的巴比伦、埃兰、米底、波斯等9个附属国和地区多次起义反抗大流士统治和争取独立,大流士合法地波斯假王手中夺得王权和镇压反对他夺位叛乱的及协助他夺权的六个贵族的史实。它是研究古代波斯大流士上台和镇压叛乱的最重要的史料。

著名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也同样记载了帮助大流士发动政变的六个贵族。但,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中有关这六个人记载之一的阿斯帕提奈与《贝希斯敦铭文》中的记载不同。问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真实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本文试图探析这一问题。

《贝希斯敦铭文》和希罗多德的《历史》中都提到了以大流士为首的发动政变的七个波斯贵族(因塔弗雷奈、欧塔奈、高巴如瓦、乌达尔奈、美伽布朱、阿斯帕提奈、大流士)。但是,希腊人的记载和《贝希斯敦铭文》的记载有偏差。在《贝希斯敦铭文》中,大流士要求未来的国王要保护其余六人的后裔。而希罗多德则详细记载了七个贵族推翻假巴尔迪亚——高马塔的过程。在政变搏斗中,阿斯帕提奈被刺伤大腿,因塔佛雷奈失去了眼睛,高巴如瓦和大流士最终杀死了假巴尔迪亚,七人取得了胜利。沈奥德曼等编《剑桥古代史》指出“希罗多德不知道七人集团中的阿尔杜马尼什,而在《历史》中错误地用阿斯帕提奈带踢了他。”历史果真是这样的吗?

《贝希斯顿铭文》中记载的政变贵族之六是阿尔杜马尼什(Son of Vahauka),而没有希罗多德提到的阿斯帕提奈(其它文献证实是普雷克萨斯培之子),布里昂特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人物,大流士的阿尔杜马尼什可能在政变中就已经被杀死了。原因是,如果他还活着,一定显赫,然而,我们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记载。”而阿斯帕提奈一直是大流士的近臣,这在大流士的墓地铭文中——他被称为大流士的贴身卫士可以得到证明。另外,从波斯坡利斯挖掘的木楔形文字泥板也证明阿斯帕提奈一直活到公元前483年,比大流士活的还长。

希罗多德在发动政变的七个人中仅仅提到阿斯帕提奈,而不知道他在波斯的显赫地位。他的“阿斯帕提奈”在政变中受伤并从此退出政治舞台,很可能因伤重死去,其经历和大流士铭文中早死的阿尔杜马尼什相符合,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这其实就是同一个人。

希罗多德不知道阿斯帕提奈的父名,但知道其子是公元前480年薛西斯远征希腊的海军指挥官普雷克萨斯培。由于,波斯贵族的儿子经常获得和祖父一样的名字,因此,我们可以推测阿斯帕提奈的父亲叫普雷克萨斯培。在波斯首都波斯坡里斯出土的一件粘土封泥上的印文肯定了这一推测的正确,即阿斯帕提奈是普雷克萨斯培的儿子。

由此,我们知道了,被希罗多德误认为参加大流士七人帮的阿斯帕提奈虽然不是阴谋政变的七巨头之一,但同样是大流士极其信任和非常重要的大臣。尤其是在与大流士发动政变的七大贵族中的因塔弗雷奈因为闯宫殿杀卫兵而被大流士处死后,阿斯帕提奈就成为大流士最信任的两个波斯贵族之一,另一个为高巴如瓦,大流士的墓地岩刻像中,他(阿斯帕提奈)手持弓和战斧与手持长矛的政变七人帮中的高巴如瓦一起站在大流士的背后,铭文称其为

“(国王的)执弓官,手执大流士王的战斧”。这两个执弓、执矛高官的形象(比国王形象要小很多)也和国王(大流士)一起出现在贝希斯敦岩刻中。

正是由于阿斯帕提奈和七人帮中的高巴如瓦在波斯帝国中的地位仅次于国王大流士和太子,和希罗多德本人不懂波斯帝国的三种官方楔形文(波斯语、埃兰语、阿卡德语)和民用的阿拉美亚字母文字,他只能不加核对地广泛使用在希腊人中流传的民间稗史。结果,往往是与真实史实有出入。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 篇6

名词解释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塔木德》

种姓制度

《吠陀》

三法印

四谛

斯多噶学派 米利都学派 十二铜表法 哥特式 罗马式 骑士精神 骑士文学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百科全书派 三一律 洛可可艺术 巴洛克艺术 “狂飙突进”运动

简答题

1.文化与文明有什么区别。那些方面?

2.简述两河流域宗教的主要特征 14.古罗马建筑分几种类型?各举例说明。

3.简述古埃及人宗教信仰的特点。15.简述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4.简述犹太教的基本教义。16.简述基督教的基本礼仪。

5.简述印度梵文文学的主要特征。17.基督教与犹太教有哪些区别。

6.简述印度梵文文学的主要成就。18.哥特式与罗马式建筑风格有何不同?

7.佛教的发展和传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9.简述中世纪西欧文学的不同类型。

8.简述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20.什么是骑士精神?它有什么特点?

9.简述古希腊史学成就。21.简述伊斯兰教的“五功”。

10.简述古希腊的文学成就。22.什么是“狂飙突进”运动,其代表人物

11.简述希腊化时代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12.简述古希腊宗教信仰的特征。23.简述巴洛克艺术的特征,并举例。

13.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24.简述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成就。

论述题

1.古希腊哲学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说说各阶段的主要哲学家和他们的哲学思想。

2.述印度梵文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特征。

3.基督教在中世纪西欧文化上的垄断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试比较古代埃及与两河流域文化的异同。

5.试分析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在宗教信仰方面有何不同?它们是如何在文学艺术中反映出来的?

6.人文主义思潮的实质是什么?说说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涌现出的“前三杰”和“后三杰”的文学艺术成就及其人文主义思想。

世界文化史本科 篇7

因此, 营造健康、活泼、多彩的校园文化是现代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学院作为一个新升的本科院校, 亟需塑造本科理念下的校园文化, 如何开发、利用好隐性课程资源, 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隐性课程资源概念及特征

教育者通常所说的学校课程, 是指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 也称显性课程、常规课程或正式课程。相对于这些教学课程, 学生们还体验了一种非正式的、没有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

隐性课程这一术语最初由杰克逊在《课堂生活 (Life in Classrooms) 》 (1968) 一书中使用, 用来揭示学校是如何潜在地传递和强化各种态度和行为的。它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 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不明确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 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 主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情感方面经验的那些内容或要素。隐性课程有其明显的德育功能。科尔伯格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将隐性课程等同于德育课程, 他认为综合地考虑隐性课程的方法就是把它看作是道德教育, 讨论隐性课程的教育影响, 就是讨论它是否可以以一种道德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某种有价值的东西, 或是否能使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以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得以传递。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 有很多不同之处。它不带强制性, 而是靠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来接受教育的, 即学生是处在不知不觉中,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它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学生的影响是逐步产生累积效应, 进而通过学生的主体选择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隐性课程所传递的道德准则是通过非课堂的形式如教师的言行、师德师风、校风校貌来影响学生, 通过学生自身的感悟来掌握道德规范, 其效果或快或慢地产生作用, 但其影响是长久的、稳定的, 甚至穷其一生。教师特别是德育工作者应该关注隐性课程, 并获得一个校园环境的全面视图。

2 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影响

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的一种方式, 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一般说来, 校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校园的文化艺术活动。而广义的校园文化则指学校校园存在的一种区别于社会的独特的精神生活文化, 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 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和物质文化 (校园物理环境) 等。本文所指的校园文化是广义上的。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 它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水平, 改造着他们的内心世界, 对学生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规范功能和人格的塑造功能, 它们都是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达到对情意和行为的调节、感染和控制, 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

2.1 价值观的导向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社区文化, 它是学校师生员工价值取向的向导。它以师生员工与学校的价值追求和谐一致为目标, 产生对价值观念、精神文化、活动文化、人生价值、人际交往、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导向。

2.2 情感的激励功能

首先, 校园文化是激励学校师生员工追求卓越、努力创造、获取成就的一种重要机制。校园中催人积极进取的艺术雕塑、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碑、名言警句等, 经过教育者的精心设计, 都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能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 产生共鸣。

其次, 教师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满足学生的需要, 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无意识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道德养成也是很重要的。所以, 倡导良好的师风师德, 形成校园文化中的一部分, 这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很有意义的。

2.3 规范功能

校园文化是一种文化力量, 它使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不得不接受一定的文化价值规范。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校训、校风等, 是师生共同创造、认可和遵守的, 它表现为一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一个积极健康的公众舆论比有形的规章制度对学生不良品德思想和行为更有约束力和规范力, 集体舆论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2.4 人格的塑造功能

校园文化能塑造学生的心灵和形象, 它把校园精神的深刻内涵, 通过形象塑造内化在学生的思想、心理、思维、语言行为之中, 使他们的心灵和形象打上校园精神文化的烙印。校园文化的演变过程, 包括了对校园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一个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 其优良的传统、风尚会被继承和发扬延续下去并代代相传。同时校园文化又是一个开放、动态、发展与变化的系统, 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不断地调整原有的价值观系统, 确定新的价值观念、价值体系和校园的规章制度创造新的校园文化内涵。在这种不断发展的动态校园文化中, 会塑造出继承历史优秀校园文化传统、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人格。

3 如何创设隐性德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有重要的作用, 发挥其隐性课程资源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我院塑造新形势下的校园文化, 可以主要从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

3.1 创建审美化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 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外在反映。因此, 高等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营造要符合育人特点:既要有庄重、严整的学术氛围, 又要表现出青春的活力和雅静的美。这样的物质文化环境不但包括建筑设施, 园林绿化, 还包括生活服务。所有这些都要围绕育人这一中心, 结合本校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安排, 使它们既具有方便、宜人的实用功能, 又和谐、舒适, 有益于紧张工作后的休息, 进而熏陶情感, 启迪思想。所以, 在我院进行北校区的建设时, 要重视物质景观的这种作用, 对学校范围内进行整体设计, 使学生能在美好的环境中受到心灵的陶冶。

3.2 创建审美化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师生员工共同创建遵循的价值观念、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如校风、校貌、校训等文化因素, 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思维方式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 这是隐性精神形态的德育课程。它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相联系, 表现为学生内在的、信念化的、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应营造成一种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 引导人才的塑造, 创设激发学生道德需求。

3.3 创建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罚等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科学合理、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 是学校科学管理、严肃纪律、约束与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寿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管理机制。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为大学生评价自己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人格形象提供了衡量的标准。我院现在应借2008本科学位评估这个契机, 检查并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促使学生们能自觉地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 从而维护了校园的秩序和规范。

3.4 创建丰富的校园活动文化

课外活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和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 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途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譬如:我院每年举办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时间跨度逐年拉长, 内容逐年增加, 每年以高品位、高质量、高科技含量的活动为载体,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促进学风建设,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塑造独特了的校园活动文化, 它已经变成对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的正确导向和对师生全面素质的综合检阅, 成为广大师生的一种普遍的文化需要。因此, 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项传统项目继续开展下去, 努力开创拥有广东金融学院特色的校园新局面, 优化育人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

当前, 我国的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着如何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事业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教育现代化的潮流势不可挡, 相信优化教育环境, 开发、利用隐性课程资源, 建设校园文化必将成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极具生命力的重要内容而为人们所重视。

摘要:学生品德形成具有内隐学习的特点。内隐的、下意识的学习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因此, 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只重视显性教育的做法, 而更多地关注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功能。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资源的一种, 对每天生活在校园里的大学生们的品德形成能够产生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我院现正处于升本后的转型期, 亟需塑造新形势下的校园文化氛围, 帮助促进学院的进一步建设发展。因此本文试图从利用好隐性课程资源的角度, 为我院塑造新的本科理念下的校园文化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玲, 杨龙.校园文化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5) .

【2】郭英, 郭安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06 (4) .

【3】周杰.论校园文化建设与精英人才培养.高教与经济, 2006 (3) .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探析 篇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8【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006-01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其文化建设还相对比较滞后,基本处于探索阶段,这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创建有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大学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关于大学文化

目前学界对大学文化的界定和表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作如下定义: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若从文化的结构层次和形态上看,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和大学物质文化。其中,大学精神文化是灵魂与核心,大学制度文化是条件与保障,大学物质文化是载体与基础,这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在交融互动中共同促进大学文化形成丰富的内涵。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精神文化就有相应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二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应的大学文化建设也有鲜明的特色。近年来,学院全面谋划、积极探索、深入实践大学文化建设,着力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文化体系,营造一种无处不在、润物无声的良好文化氛围,让教育目标在大学文化的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

1.独具内涵的大学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 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主要体现在大学精神及办学理念上,是大学的个性和魅力所在。多年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秉承“创业、创新、创品牌”的优良传统,精心提炼大学精神和先进的理念,树立起先进文化的旗帜,并在全体师生的积极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塑造了独具内涵的大学精神文化。学院以“中而至庸、和而不同”为校训,始终用共同的愿景引导人,凭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竞争的机制激励人,靠科学的管理规范人,让校园内透射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

学院提出了明确的办学方向,即“办学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教育从适应型向创业型转变”;“坚定不移地走职业技术教育之路,坚定不移地走'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探索'学校品牌靠专业,办学经费靠产业'的创业型大学建设之路”。学院心系学生发展,关注教育质量,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确定了“一条主线,双基、双技、双跨,实践第一”的人才培养原则和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育人目标。

2.最具创新的大学制度文化。

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发展的内在支撑与保障,包括大学章程、发展战略、管理体制以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不断改革创新制度文化建设,把实践中创造的行之有效的经验通过制度固化下来,构建了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发展规律的、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整套完善的大学制度体系,让每一项规章制度都成为大学文化的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制度文化对大学文化建设和师生行为的导向与规范作用。

教师是教学的直接承担者,其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优秀大学文化的形成。自2004年起,学院制定了以“专业法人”制度为核心的“精兵强校”的发展战略,构建了“教师治学、校长治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高等教育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反应机制,既为教师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又为学生搭建了创业成才的平台。同时,学院在“专业法人”制度框架下,积极探索“校企合一、产学一体”办学机制,以合资、合作、独资、参股、控股等方式让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创办和生产经营活动。截至目前,依托专业注册成立了24个经济实体,覆盖了学院开设的所有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业,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学习、工作,教学即是生产,生产检验教学,突出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互融合,形成了特色的大学文化。

相对教师而言,学生既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受益者。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了以“学长制”为基础的学生自主管理机制,赋予“学长”新的内涵,变少数学生的活跃为全体学生的参与,将传统的“学长制”适用领域从单一的学生管理扩展到全方位的参与教育教学。同时,学院创建了毕业后流动站,吸纳优秀毕业生加盟,将“学长制”的适用时间延长至毕业后2-3年。期间,流动站学员既要以学生的身份完成学习任务,以员工的身份融入专业公司创业,又要以学长的身份,深入班级、社团,言传身教,传承学院文化。因此,毕业后流动站也就成为学院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平台和孵化创业典型的基地。学院还依托“学长制”及校办专业公司或合作企业,培育、组建了师生共同参与的创业团队,并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企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文化互动,为打造鲜明的专业特色,支撑学院文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3.别具一格的大学物质文化。

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存在的物质基础,它存在于校园环境、人文景观、教学设施等有形事物中,展示着大学特有的精神内涵,增加和活跃着校园中的人文艺术和科技氛围。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力求校园环境与人文精神体现出特有的文化底蕴,精心把学院办学理想、办学理念和制度规范,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使每一个空间都在育人。如学院主体建筑采用红、白、灰三种主色调,寓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融合与发展;精心设计建造的九个主题公园及明德广场、易湖等,凝练了儒、释、道对人生的总结与思考,彰显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之精华……纵观校园内的人文景观、特色宣传标语、走廊内的教育格言等,均蕴含着学院文化,让广大师生在赏心悦目中得享文化之美,在潜移默化中锤炼美的行为、美的语言和美的性格。

三 结语

大学在本质上是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具有文化属性。从此而言,大学教育是通过文化教化和文化启蒙,对人的能力、素质、精神境界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提升,是文化育人的过程。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这为我们致力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大学文化建设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区域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树立正确的大学文化观,积极实施大学文化战略,不断赋予大学文化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积极构建以育人为核心的全员参与、深层次的大学文化;要认真把握大学自身的维度,找准自己的文化定位,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不断增强大学内部凝聚力,扩大学校对外影响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庞波.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2] 何李来.论大学文化及其创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2)

上一篇:难忘的一次谈话作文下一篇:多篇军训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