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陈述词

2024-10-26

劳动争议陈述词(精选8篇)

劳动争议陈述词 篇1

关于王云等14人一般劳动争议纠纷一

案陈述词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根据法律和事实,我发表如下意见,请合议庭在合议时能予以考虑:

一、本案的几个基本事实。

1、王云等14人与锡林浩特煤矿存在劳动关系,为井下特殊工;

2、锡林浩特煤矿与被告朝阳宏文投资有限公司已经改制重组,锡林浩特煤矿的符合政策的所有历史遗留问题在改制协议里已经签订,权利义务已经转移至被告方朝阳宏文投资有限公司。

二、本案涉及的法律关系,《民法通则》、《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务院办公厅文件 国办发[2005]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

三、本案分析及结论,1、把朝阳宏文投资有限公司作为被告的主体适格。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文件 国办发[2005]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

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 二○○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四、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一)改制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布。应当向广大职工群众讲清楚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改制的规定,讲清楚改制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企业的发展思路。在改制方案制订过程中要充分听取职工群众意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争取广大职工群众对改制的理解和支持。(二)国有企业实施改制前,原企业应当与投资者就职工安置费用、劳动关系接续等问题明确相关责任,并制订职工安置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企业方可实施改制。职工安置方案必须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布,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人员状况及分流安置意见;职工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及重新签订办法;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经济补偿金支付办法;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拖欠职工的工资等债务和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处理办法等。

(五)企业改制时,对经确认的拖欠职工的工资、集资款、医疗费和挪用的职工住房公积金以及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原则上要一次性付清。改制后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为职工接续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关系,并按时为职工足额交纳各种社会保险费。根据第五条规定王云

等14人社会保险缴纳应该由改制后的企业负责。即由 朝阳宏文投资有限公司负责。

劳 动 和 社 会 保 障 部文件

国土资源部

国资发分配[2005]250号

根据《关于中央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资产处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发产权[2004]9号)的有关规定,中央企业所属辅业改制企业可用国有净资产进行支付和预留的有关费用如下:

1.为移交社会保障机构管理的退休人员和改制企业职工支付和预留的费用。主要包括辅业单位改制时因参加医疗保险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次性缴纳的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费,符合省级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由企业为退休人员支付的统筹项目外养老金,以及未列入改制企业负债的欠缴职工社会保险费等。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二○○五年九月二十日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厅

内劳字[1998]第3号

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国有企业改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

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

颁布日期 1998-06-23 执行日期 1998-06-2

3十、企业改制后,必须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原企业的离退休人员,下岗后未再就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金由社会保险机构按规定拨付。管理服务工作,在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之前,由改制后的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负责,一律不得推向社会。另外我说一下,当时企业自称效益差,零对零(即单位不发生活费,职工不向单位交任何费用)让职工回家,只是口头一说,不签任何协议。企业对这些人的管理松散,说白了就是不管,怕我们要求回单位上班,或要生活补贴。我们一直在找,企业置之不理,二十几年过去了,现在企业改制,首先要按照有关政策把欠职工的账算清楚。比如社会保险,企业应缴部分而未缴的应由企业补交。改制前的这些年我们和单位没有解除合同,仍然是企业职工,改制后的企业已经接续原企业所有权利义务关系,所以按政策改制后的企业应补缴社会保险应缴部分。

综上所述,原企业欠缴职工的社会保险由改制后企业接续,且改制协议里也有明确说明,根据法律法规,国务院、社会劳动保障部的相关规定,本案原告的请求有法有据,以上事实和代理意见望法院予以核查认定,并慎重考虑,依法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陈述人: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辛弃疾词两首》的教学争议 篇2

课堂进行到教师引领学生品读“英雄泪”环节,学习《水龙吟》的一位同学自主赏析“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从“遍”“无人会”中品读出了辛弃疾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无人赏识的悲慨。教师补充“看了”一词的品读。品赏之后,请这位学生朗读。遗憾的是学生朗读的“味”儿不够,教师就来点示范朗读,帮助学生感悟。教师深情地读到“栏杆拍遍”时,便用手拍打讲桌,“砰砰”的声响引来了全场的目光。

评议时,一些老师认为无需用手拍打讲桌,感情过了,教师失态了,教师显得不够理性。语文教学的确需要理性,但理性需要感性的铺垫。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理性,更要有感情。许多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的,用血泪写成的。当讲到辛弃疾的人生时,我的感情几乎在燃烧。我也发现同学们的眼眸里闪烁着别样的东西,在那一刻,我和学生似乎真正体悟到了语文的神韵。

这个不合乎“常规”的动作还缘自我的一段学习经历。95年上学时,我的文选老师黄伟先生(现为宁波大学课程所教授)在讲授《高山下的花环》里的雷军长大发雷霆之时,便模拟雷军长的举动:用拳头猛击桌子;还有在安徽师范大学的一次拥有几千人的学术报告会上,朱良志先生(时任文学院院长,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在讲述张孝祥的《六州歌头》中“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这句词时,用力击打主席台。年近七十的陈钟樑先生在读《七根火柴》时,声音哽咽,泣不成声;北京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在朗读《将进酒》时醉意十足,步履蹒跚。这些画面烙在我的记忆深处,这就是语文!语文的诗意往往就是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声叹息!它足以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一颗文学的种子。

二、争议之二:分组可否

一节课教授两首宋词,怎么教?我采用整合的方式处理教材,作一次大胆的尝试。考虑到辛弃疾的词作用典过多,若一节课两首词让学生全部学习,可能难度较大。于是,我选取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对两首词进行整体感知,获取直观印象,再从学生的感受中拈取“英雄泪”一词,然后分组学习,一组研读一首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想让学生平均用力,以致阅读时囫囵吞枣,浮光掠影,进入不到诗词的意境中去。只是想以一首词的学习带动另一首词的学习,学生间相互获取阅读智慧。最后把辛弃疾35岁的作品与66岁的作品链接,将江南游子和老年廉颇的形象对接,辅以辛弃疾的人生履历表,让学生深一层地体悟辛弃疾的悲苦人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事实上,当我让学生静静注视辛弃疾的照片时,全场静穆。在此时,学生的精神得以升华,灵魂已经震撼!

课后也有老师评价说,不宜分组,分组以后,学生不还是学习一首词吗?必修课能采取这样的上法吗?语文老师要教的东西是教授不完的。只有善于选择,善于舍弃,善于整合教学内容,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互补学生的独立学习,是指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作用。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陈钟樑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我想学生在一堂课里心灵得以震颤,精神得以升华,这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三、争议之三:背景介绍

这一堂课教学里,我没有采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课题——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词作品赏——总结。我把背景切到了最后。很多老师以为课前没有进行背景介绍而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沉闷,学生学习难度加大,课堂不流畅。

语文阅读教学要回到“本真”上来。试问,我们平时阅读作品,要先去考察作者的身世吗?我们不都是从作品的具体内容入手吗?不放在开头介绍或暂不介绍相关背景,是因为,学生在初中学过辛弃疾的词作,导入时进行了激活,初中时已经学过关于南宋的历史,教师还需要着重强调吗?再作索然无味的陈述吗?关键是,这样做会干扰学生的本真阅读,可能让学生产生错觉,以为阅读很容易。从而让学生失去了自主感悟的空间,失去了和文本亲密接触的机会。阅读困难,恰恰是教学的起点,是教学的常态。如果把背景介绍置于讲读后期,则学生会回过头重新知觉课文中提到的信息,对注意和学习产生一种逆向影响。一般来讲,艺术价值很高或采用含蓄的表现手法、言近旨远的文章比较适合于将背景介绍置于讲读之后。

由于背景的提前介绍导致一堂课失败的例子很多。例如,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先讲述“大革命”背景,结果学生读出了什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既是大革命中一位知识分子寻求超脱却无法超脱的困惑迷惘心态的表现,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美文。如果在讲读之初就介绍背景,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局限于时代性和思想性上,而忽略文章的艺术魅力。

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还需要感性的铺垫,分组教学但并不分“心”,背景介绍亦可灵活处理,无须固定的程式,也没有固定的程式。教师只要“心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材”,学生能在课堂里大有收获,这才是最主要的。

1辩陈述词 篇3

刚才,对方辩友反复强调,个人能力是青年成才的关键,那么我不禁要问对方辩友,你们的成才是在真空中成的吗?脱离了外部环境和机会,成才的标准和土壤又在哪里?我们说外部机遇是青年成才的关键决非空穴来风,下面我将从事实角度出发进一步论证我方观点:

一、外部机遇是青年成才的关键这是生活一再向我们展示的道理。南橘北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同样的一棵树,淮南为橘淮北为枳,难道是这棵树不具备结橘子的能力吗?同样的道理,当前我们的国家,正是由于整体环境的趋好,经济进一步繁荣,人才辈出,究其原因还不正因为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进而造就了众多的人才涌现吗?

二、尽管我们强调机遇是青年成才的关键,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此否定个人能力对青年成才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成才的条件是有能力,但关键是机遇,说机遇是关键,并不是说我们就要从此过上守株待兔的日子,而是说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抓住机遇才能避免落后,而落后的后果就是挨打,就有被社会遗弃的危险,印度丛林里的狼孩,就其本性而言,具备成为一个健全人的能力,可就是因为错过了3——6岁智力开发最好的机遇,直至死亡仍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泱泱中华,天朝大国,不也正因为错过了工业革命的黄金机遇而沦为任人宰割的鱼腩吗?人的成才脱离不了社会提供的外部机遇,人的成才之路本身就象一个又一个机遇串联而成的完美电路,机遇就是这个完美电路上的一个个开关,哪里一个环节的开路,都会影响到人在自身成才之路上走得更远。“鹰击长空,鱼翔潜底”,但没有空气,鹰击什么?没有水,鱼又在哪里游呢?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青年人正要抓住这一机遇,努力奋斗,迎难而上,希望再过20年,我们在座的青年人再相会,我们能够自豪的说我们抓住了机遇,为社会进步贡献了我们最大的力量,我们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无愧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的机遇,我们无愧青春!

辩词1:机遇只所以成为成功的关键是根据马列主义唯物世界观得出的。我们说客观条件决定人的主观意识,一个人的成功要凭借的不只是自己的主观努力,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曾慨叹过: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古人如此,今人依然。我们的主观努力不就是要充分发挥外界条件的最大优势吗?所以说无论成功的人是处于优胜还是劣势,他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由于外界机遇的存在,而自身的努力也不过是加快成功的动力而已。在这个社会里面有机会一般都会有一定的成功,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无论有没有才能只要有机会都回让人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只是多少的问题,但无论是多还是少,它们都是才能,相对于自己的才能成功就有了自己的定义。但是如果没有机会,你是神都无法成功。这也验证了一句话:机会是要自己创造的,也就是说你有才能,这个才能要发挥出来才是才能,不然还是无才,因为不知道你有没有才能,因为在没有做事情之前人们对你才能的肯定只是建立在本人平时给人的印象上面,这个印象是不能完全代表个人本身才能的。所以成功的关键在机遇。

辩词2: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回顾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我们既有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的喜悦,也有错失机遇、落于人后的遗憾,值得我们认真反思。这种反思,不可能否定我们过去取得的成绩,它只能说明,抓住机遇是何等的重要。试想,如果没有这些遗憾,如果不错失那么多的机遇,我们本可以也应当发展得更快更好。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事物的发展往往取决于关键的几步,取决于难得的机遇。这几步如果走好了,机遇抓住了,以后的路就好走了。否则,一步落后,就有可能步步落后。过去的遗憾只能让它过去了,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再留下新的遗憾。当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们将直接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新一轮的结构调整、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即将开始;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批世纪工程如三峡水利、西气东送、南水北调等已经或即将上马。我们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是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过去我们之所以错失了一些机遇,有的是因为观念陈旧,思想保守,有的是因为敏感性不够,没有意识到机遇的存在,但更多的恐怕还是因为看到了机遇,却没有去把握。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还只能是一句空话。总之,机不可失,时不我待。面对着新的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再让它付之东流。但愿若干年以后,我们回首今天,能自豪地说:通过我们的努力,抓住了机遇,加快了发展,我们没有遗憾,我们无愧于子孙后代!

辩词3:机遇是客观环境的产物,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任何人的奋斗都无法超越客观环境,无法阻碍历史潮流的前进,因此机遇是关键。

辩词4:我认为航行一定要有航标,走路要看准方向,获取成功就要知道它的关键,那就是机遇,所以我们一路观察,发现机遇;我们一路努力,为了等待机遇;我们一路执著,为了抓住机遇.成功的概念不是唯一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需要;一个集体有一个集体的荣誉;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取舍;而每个成功都离不开机遇,这是成功的客观属性,事物发展的必然,不因它因而转移.机遇是什么?是一个完美电路中的开关,接通它就意味着一种成功,而开关是客观的,是接通电路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接通成功的关键.说机遇不是成功的关键也一样有点独断,这因环境而异(包括主观条件与客观环境),但是最终的决定因素是客观环境,主观只有合乎客观才能产生成功,所以机遇才是成功的关键!古人有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真正取决定作用的是外在于人的外部环境,而成就一件事,这依靠于好的外部环境,这种环境就是机遇!成功的定义就是产生预期的结果,但是并不等于预期的结果,也就是说最终决定的是外部环境,为也可以说成功的关健是机遇,好的机遇才能产生成功,而没有机遇怎么可以产生成功的呢?古往今来很多富于成就的人无不是在机遇到来的那一刻才开始他们的成功之旅的,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不过是南阳一介耕夫,与成功毫不相干,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再一次说明没有机遇,那么事情只能功败垂成了!至于一个人的能力只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一部份,但是这只是主观条件,最终取决定作用的是客观环境,好的客观环境即机遇才真正有助于成功的实现,这是关键性的一步,这意谓着从主观向客观的转变,历史上很多才华出众,胸有经纶的人有的郁郁而终,最终也无作所为,这是为什么?难道他们的能力不够吗?由此可以说明一个人的能力不是成功的关键,既然成功不是一个人的能力,如果存在,那么证明机遇才是成功的关键!还有很多的事例,自己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出来,更有说服力,但是机遇不是成功的关键同时也是有点独断的,关键在于条件的确定,强调客观环境的作用是出发点,1,机遇的定义:机会+境遇,可以从一切客观条件来说 2,知难而进,难也是一种机遇 3,成功不等于成材,成材的关键是自身的努力,而成功却需要客观条件也就是机遇 4,关键不等于条件,成功的条件是有实力,而关键是有机遇辩词5:你们要辩关键,就不要说机遇是基础,毕竟这个战线不是你们需要的地方基础不等于关键你们就说关键就是必须有不能没有,然后说机遇必须有很重要就ok 辩词6:成功和机遇是分不开的。有了才能而没有机遇,是不可能成功的。于是就有了“既生瑜而何生亮”的名句,例如三国的周瑜。而有了机遇而没有才能,却是可以成功的。于是就有了“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例如如今美国的布什。辩词7:机遇是偏爱有准备头脑的人!这句话听过吧!如果机遇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不是说有机遇我就一定成功呢?那我们还读什么书,坐在家里等好了!只要上天给我们机遇我们不就成功了吗?如果不给是不是我们注定失败了,为什么我们的那些成功人士都把成功归结与努力?是不是他们虚伪呢?我们只能是机遇是我们成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吧,但是努力才是必要的吧,不努力那里可能成功!呵呵,机遇不是你个人创造的吧?也不是由创业能力决定的吧?既生瑜,何生亮中的周瑜运气不好遇到诸葛亮,当然是由诸葛亮的母亲决定的,但是不是周瑜自己的创业能力决定的吧?所以看清题目以后我们认为机遇是比创业能力重要的。辩词8:诸葛亮仰声长叹:“我灭司马天不灭。”那这天是什么?我们不难明白这天就是机遇。能力要通过机遇才能发挥出来啊,千里马拉磨显然不能发挥能力咯。《莊子.列禦寇》中,有一個『超級迷你』的短故事,只有二十五個字:『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意思是說有個叫朱泙漫的人,向支離益學習殺猛龍的技術,花盡千金家產,用了三年時間,終於學成;可是由於世上無龍可殺,他便沒有機會施展他的技巧。後世因而以『屠龍之技』比喻技高而無用。语出《庄子.列御寇》:“朱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后世将技高而不切实用谓之为“屠龙术”或“屠龙之技”。明归有光“乙卯冬留别安亭诸友”诗中有句为:“弹雀人久笑,屠龙世久嗤。” 辩词9:什么是自己能力?是自己的本领,有人说是内因了,表面看是没有一点问题,分析一下,谁是谁的内因?自身能力是成材的内因吗?不完全对,成材有很多因素的,自身能力并不是唯一内因!否则把这个命题掉换一下,变成逆否命题,不成材的内因是自身能力不行,是否成立,不成立,这个所谓内因只能是一个方面的因素,有人不成材的直接决定因素就是生不逢时。因此,能力不是因!什么是外部机遇?这个概念可大了,有这个人遇到的机会,也还有所处时代的社会机遇,受时代限制,国家地域限制,每个人的发展就当然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认为,外部机遇是决定性因素,毕竟这个概念上的外部机遇并不是外因,而是上升到了客观社会和客观现实,这可比那个自身的能力重要了。青年人,能力的来源是什么?外部环境也就是机遇,给了他受教育的机会,才让他有了能力,这是前提。能力的标准是什么?是社会的环境,古人的能力到了今天未必就算能力,现代人有了一个不错的能力,但环境不让他发挥能力,也是一样没有办法有了能力,成材的标准是什么?是能够在社会立足,能够做出成绩,这也是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也只能用时代的概念去衡量是否是成材。辩词10:自身能力包括两类,一是自身对外界的科学认同并形成知识储备,二是自身对外界的驾御技能.两者反映的都是自身适应外界的结果.另一方面,这两类自身能力,能否起作用,关键看外因,即外部条件.如在先进的理论,超越了现实太多都不能叫好的理论,相反会激化矛盾,造成**,阻碍发展.第三,从种种现实示例来看,没有知识和能力而被提拔的多多.成才的一个主要标准是自身的价值能否得到认同,综上所述,青年成才的关键是外部条件.辩词11:你可以说自身能力是一个没有壳的鸡蛋,外部机遇是蛋壳,有了外部机遇的自身能力才不会夭折。就像是三国时候,周愈故事,说万事具备,之欠东风,那么这风就是外部机遇呀,没有这个因素,那么就不可能打败曹操了。是不是?内因起决定作用那么请问你送花会送花?辩词12:问”自身能力是内因,外部机遇是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应来起作用的.” 答“如果就这样用内外因的关系来确定的话就没有辩论的意义了,在事实层面上,确实有人本身能力也不怎么样,就是有运气,也就比其他有能力的人发展还好,也有很多人是怀才不遇,这是事实,所以才有了辩论的前提和意义 ” 辩词12:驳逆境成材论1 偶看介绍狼的生活习性的电视片,有句解说词:“狼的凶残造就了鹿的强壮”,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真是奥妙无穷,森林中的危机四伏,以及狼对鹿肉美味的垂涎,使鹿不得不炼就“飞毛腿”以求生存。这样说,鹿在获得“赛跑冠军”后该感谢狼了,因为是狼对其生命构成强大威胁的压力才使鹿获得这一“殊荣”。从“狼的凶残造就了鹿的强壮”,我联想到“社会的复杂多变造就了人的精明狡诈。”多少生性善良纯朴的人由于人生道路上的沟沟坎坎,如生活的困窘,就业的艰难,事业追求上的受排挤„„,最终变得为人圆滑,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虚与委蛇,学会为获得一已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如果说鹿要感谢狼的话,历尽沧桑而学会精明冷酷的人就该感谢那些挫折和磨难,进而感谢那些制造挫折磨难的人或社会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分夸大逆境和压力对于人成才的益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固然都是历史事实,然而,以周文王、孔子、屈原等人之才,难道不被拘禁、不遭厄运、不被放逐、不双目失明„„,就不能演《周易》、作《春秋》,赋《离骚》么?到了现代,在顺境中成才并卓有贡献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的成功可能源于兴趣,可能基于对改善人类环境的热忱„„,他们根本没有“鹿的被动和无奈”。我们不能因为逆境和压力含有积极的因素而忽视乃至漠视其消极的一面。在文化昌明,科技发达,社会民主的今天,成大器者未必都要备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之磨难,良好的成才环境和优越的物质条件,只会让他们更早出成果,出更多的成果。辩词13.驳逆境成材论2 人并不是要在逆境中才能成材。人们会说,像爱迪生、贝多芬、蛩固沟缺蝗嗣怯髦盅踅绲奶觳琶牵浅沙さ幕肪呈嵌嗝炊窳樱呛罄闯晌叭耍死嗄蟮牟聘唬欢妓得髂婢持性炀腿瞬怕穑?BR> 贝多芬因为家境贫穷,又有一位生性残暴的父亲,虽是他引贝多芬走上音乐创造之路,可他逼着年幼的贝多芬学习多种乐器,唯一痛爱他的目前又英年早逝,使贝多芬过早地承担家里一切事情,照顾弟弟供他们上学。生活的疾苦使贝多芬一生痛苦。试想,贝多芬如果身体健壮,即使因家族遗传病致使耳聋,也不会并发多种疾病在痛苦中闭上眼睛,而是继续创造在人类的音乐史上留下更多振奋人心的生命乐章。莫扎特也是一位音乐巨匠,但他的家境却与贝多芬截然不同。莫扎特的几代祖宗都会音乐,从小就受音乐的熏陶,并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在很小时创作了一些简单的小曲,经常登台演出,是一位音乐“神童”。而且他在创作之路上一直很努力,留下了众多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开启了人类交响乐新的篇章。我们再来试想一下,如果莫扎特出生在一个连音阶都不会,一件乐器也没有的愚昧家族,也许在音乐巨匠的名册上,我们将找不到他的名字,历史上也会少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曲。虽然有些人在逆境中成长,并取得非凡的成就,但往往有些人,在逆境中会失去信心与勇气,选择逃避,而因此选择死亡的人也不在少数。所以说,逆境中人不一定成材。辩词14:驳实力成材论 1.机遇是实力的展示台

千古一喻,伯乐和千里马。千里马谁者,今之实力雄厚派;伯乐者,今之慧眼会赐予你机遇的人。千里马是少,但一代一代终会有。而伯乐呢?多乎哉,不多也。说白了只有伯乐所带来的良机,才能帮助“千里马”实现其人生价值。

当然,实力无疑是重头戏,拥有实力的人如同一副好牌在手,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十拿九稳,但却具备了赢的基础。相对而言机遇则成了实力派英雄有无用武之地的前提。台下的你实力雄厚,却不让你上台,没有机会让你展示,也是枉自嗟怨!言谓“机遇从不垂青无准备的人”,但是否意味有准备的人都会被机遇垂青呢?答案肯定是不尽然也。

2.机遇好比一扇门

如果实力、学历是敲门砖的话,那么机遇将是那扇门。只有把握住了机遇,才能尽显你的实力。

诸如:一个让众多大学生都坐不上的岗位,一个中专生却能独领群雄。他的实力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他把握住了机遇,一个能把握机遇的人,就说明他是有潜力的。何况,经验是可以积累的,能力也是可以培养的。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你的确很出众,但你终究不是最好的。

机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只不过有的人不断地获取;有的人逐渐地失去。抓住了机遇,它也许将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所谓实力的资本也是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汲取的,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毕业论文答辩陈述词 篇4

摘要:

一、选题缘由和目的二、论文的完成经过

三、论文的结构

四、不足之处

毕业论文答辩陈述词

各位答辩老师下午好!

我是来自2011级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的欧阳泉,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关于中国出口贸易的思考与对策建议》,我的论文是在张副教授的指导完成的。在此,我十分感谢他长期以来对我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同时也感谢各位评审老师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一同参与对我这篇论文的审阅并出席本次答辩,以下是本篇论文的选题缘由、目的,资料收集准备工作以及文章结构以及自己感觉的不足之处。

一、选题缘由和目的众所周知,纺织业是中国最先进入国际市场的行业,具有超出他国完整的市场体系和最完善的产业链,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然而随着2005年关于纺织品配额制度的取消,2007和2008年

中欧中美关于纺织品设限的进一步取消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所带来全球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全球其他国家相继大力发展本国的纺织业,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遭遇了空前的挑战。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研究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纺织品贸易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论文的完成经过

我的毕业论文经历了以下较为长期的过程:首先是在2010年3月完成了开题报告;第二从2010年3月到2010年4月,我利用理工大图书馆和网络,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询,从理论上做了准备;第三是从2010年4月到2010年5月完成了关于纺织品特别是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资料收集,为论文的完成进行了实践材料准备;第四是从2010年5月1日完成论文的初稿;第五是从2010年5月到6月初,历经三次修改,形成了最终的定稿。在漫长的论文完成过程中,张志新副教授和其他老师以及我的同学们都对我的论文在资料上、内容上、形式上给与了帮助或指导,他们付出了心血,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三、论文的结构

本文首先从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入手,再结合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得出: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一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地区相对集中;中国纺织品贸易的出口市场集中程度高。并且结合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从

品牌、自主创新、贸易摩擦、绿色壁垒、营销等发面具体分析了当前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四、不足之处

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本人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才疏学浅,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我感觉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还相差甚远。张志新老师是一位治学严谨,要求严格的良师益友,在我的论文形成过程中,他从内容、结构、文字表达甚至标点符号上都严格,只不过在某些方面我还做的不够。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万分肯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本人将虚心接受,从而不断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毕业论文答辩陈述词 篇5

课题来源与意义

本课题来源于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指导性项目(项目编号B2014278):土木建筑健康监测中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应变传递研究。之所以研究此课题,是因为光纤以其特性广泛的应用于很多领域。由光纤制成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重大工程结构的长期健康监测与诊断,而它在环境、温度等的影响下,其长期稳定性会受影响。本论文研究的结果对光纤传感器的持久性和使用寿命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论文的主要结构

第一部分是研究方法与过程(PPT)

首先是研究方法,光纤在环境、温度等的影响下,其结构内部可能出现一定的裂纹、空洞或者塑性变形等。而这些结构内部的变化即损伤是看不见的,所以本实验从宏观方面着手,通过测量裸光纤在循环加热后的有效弹性模量来间接算出其损伤值。

其次是实验原理,在光纤的弹性范围范围内,给光纤施加相同的静荷载,也就是悬挂砝码,然后分次对其循环加热(之所以可以循环加热,是因为光纤的热容量极小,在加热时能迅速升至稳定温度,停止加热时又可迅速恢复至室温),观察光纤在循环加热时长度的变化。一般热胀冷缩引起的长度变化是可逆的,是弹性变形;而多次热循环后,出现了不可恢复的变形,这就是损伤,这说明光纤存在热疲劳现象。如果无论多少次热循环,都没有不可恢复的变形,那么光纤在这一温度范围内不存在疲劳现象。最后是实验过程

(1)试样的制备:选用裸光纤?由光纤的结构可知,其内层为纤芯,外层为涂覆层,光纤在热循环过程中变形非常小,选用裸光纤就是为了防止涂覆层掩盖试样的变形。(2)电涡流传感器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的相对位置。即可以测量砝码平面与其探头端面的距离。(3)实验操作

实验仪器安装的时候要注意砝码的底面与传感器平行,距离2mm,之所以为2mm是因为太近时,纤维热胀会碰上,太远了,灵敏度会变差。第二部分是分析与讨论

由采集仪中采集到的数据可得到表1中的数据,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我们取3根光纤试样长度变化的平均值,即得到表2中的数据。(PPT)最后一部分是实验的结论。

作为历史陈述的“宗教” 篇6

儒家与“宗教”的关系自二十世纪初就是一条争论不休的线索,近年更有升温的趋势,并几度吵吵嚷嚷,成为人们驻足围观的“景点”之一。

“宗教”之对于中国现代知识界,是一个属于现代性视域中的问题,正如“科学”、“民主”、“民族”、“国家”、“历史”、“真理”等等是属于现代性视域中的问题一样。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宗教”观念经由日本传入中国之时,西方社会已经完成了“世俗化”的过程,于是“宗教”与“世俗”的截然区分便始终支配着中国现代学人对于“宗教”的理解,似乎一边是“神圣的”,一边是“世俗的”:人类社会从来就是这样构成的。那么儒家应当归属于哪一边?儒家所着力营造的是某种“神圣的”世界抑或只是“世俗的”世界?儒家是“宗教”抑或只是在讲述某种“伦理”与“哲学”?这实际上是一个脱胎于韦伯式的现代性陈述产生出来的问题。由于误把相关的问题理解为客观历史事实层面的考辨,人们已经耗费了太多无谓的时间。

应当说,“神圣性”是传统社会和传统生活的特征而非“宗教”的特征。在传统社会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教”都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神圣性”浸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战争行为、社会组织和政治运作,到日常生活法规、礼仪风俗乃至坐卧起居等等,无不具有或被赋予某种“宗教”的意义。“宗教”是无所不在的,并不存在“教”之外的生活和“教”之外的世界,“教”或“宗教”概念的内涵所指乃在于区分“正统”与“异端”、“正教”与“邪教”而非“神圣”与“世俗”。

梅谦立在书中考察了那种被中国现代学人视为天经地义的所谓“宗教”与“世俗”之间的截然区分是如何形成的——此种区分是晚近的事情,是一种现代观念,是启蒙运动的产物,后面隐含的是有关现代文化和现代性的种种预设。而从另一方面说,“宗教”与“世俗”之间非此即彼的截然区分又是中西“共谋”的产物,且经历了“由中国而西方而中国”的复杂历史过程。

十七世纪,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惊讶地发现了一种“非宗教的”文化与社会。说中国文化是“非宗教的”,因为它完全不能够纳入西方传教士所理解的“宗教”范畴加以处理,无论是“正教”还是“邪教”。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孔子开始被封为“哲学家”。这一点为后来的伏尔泰等西方启蒙思想家所利用。在后者看来,“非宗教的”中国文化与文明提供了另一种社会样板与发展模式,另一种社会理想和可能性,这成为启蒙思想家要求打破基督宗教的一统天下,建立某种“非宗教的”世俗社会的重要理据。“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起初,在启蒙思想家那里,无宗教组织成为中国社会的特征,但他们大都认为中国人还是相信天主的存在;到了后来,有一些思想家如培尔(Pierre Bayle)等认为,中国人不仅没有宗教组织,甚至根本就没有宗教信仰,中国人被当作了无神论者。”(《现代性视域中的“宗教”——以梁漱溟为例》,第一章第一节,以下引述该书只注章节)有趣的是,经过西方启蒙思想家的“误读”,中国文化间接地参与了对于“宗教”观念的妖魔化和厘定所谓“宗教”与“非宗教”之间的界限,而这一切,又被“五四”前后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作为西方先进的思想观念接受过来,并且近百年来始终支配着中国学术界对于宗教问题的理解与研究,所谓“儒家是不是宗教”一类的争论,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发生的。

选取梁漱溟作为个案来剖析中国现代学人的“宗教”理解,应当说是饶有趣味的。我曾在文章中说过,激进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一类的区分是“舶来品”,在使用上必须充分注意到其中的限度。认为自由主义就是拥抱西方,文化保守主义就是固守传统,此一类简单化的区分在时贤的论著中仍然是相当的流行。而实际上,与不同的思想学术派别之间的分野相比较,他们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共同身份可能更为根本,也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此种共同的身份不仅决定了他们必须面对许多共同的问题与境遇,而且决定了他们的思想深处包含了许多共同的预设,诸如“科学、民主”观念,“历史进步”(或“历史进化”)观念,“民族国家”观念,“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中、西之间”(或“东、西之间”)的运思方式等等。对于“宗教”的理解同样如此。

有了对于“宗教”的“后宗教”理解,有了“宗教”与“世俗”的截然区分,才有可能出现“宗教学”学科。“在启蒙运动之前,宗教当然已经存在,可是那时宗教就是生活本身,而不是讨论的对象。宗教学的产生恰恰是在宗教成为问题,不再理所当然之后。”(第一章第二节)人们通常把牛津大学教授麦克斯·缪勒(Max Muller)一八七○年题为“宗教学导论”的系列演讲,视为现代“宗教学”的发端,而实际上就“宗教”成为某种独立的概念并被作为研究对象而言,可以追溯到笛卡儿。后来的发展趋向则是“宗教学”进一步与各类“社会科学”联姻,于是有所谓“宗教心理学”、“宗教社会学”,乃至“宗教政治学”、“宗教经济学”等等,这是确信“宗教”可以塞进各种社会科学架构中加以处理。

梅谦立在书中特别讨论了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界出现的各种在“反宗教”的名目下开展出来的“新宗教”运动,包括形形色色的“主义”信仰,欧阳竞无、章太炎等人理性主义的唯识学,蔡元培所谓“美育代宗教”等等。这是一种奇特的景观:一方面,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宗教”差不多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另一方面,各类“新思潮”又无不期冀把自己确立为某种取“宗教”而代之的“信仰”。结果是,尽管后者披着哲学的、理性的外衣,却常常是较之传统宗教更流于独断和僵化。

反宗教与“宗教学”、“宗教哲学”等学科的确立乃是一体两面,中西方依然。“宗教哲学”一语值得探究,就一般意义而言,它是指运用理性的方法描述宗教现象、揭示宗教的本质等等。这其中包含了某种对象化和本质化的预设,人们确信能够对于千差万别的宗教现象给出一般性的归纳概括,从而明确地界定出“宗教”的定义、实质、根源、特征、历史沿革、社会功用等等。背后则隐含着某种普遍主义的追求,以及“原理”、“规律”、“科学的宗教观”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尽管相对于人类历史上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宗教现象、宗教经验、宗教传统之丰富与广博而言,任何人对于“宗教”的了解都只能是十分有限的。

与“五四”时期的时代风潮趋于理性、进步、乐观相联系,“宗教哲学”似乎成为颇为有用的概念。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把“宗教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门类。梅谦立也特别注意到,二十年代初期国内学术界已经有所谓“宗教哲学”专家了,自信如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也还要扯出“讲宗教哲学的”屠孝先来支持自己的立论。

“宗教学”的原义是“比较宗教学”(Comparative religion,或者Comparative study of religions),不过国内的相关论述似乎更倾向于所谓“宗教原理”或“概论”的路数。梁漱溟先生的著述是不是可以归属于“比较宗教学”的范畴?梅谦立认为梁氏虽然无心成立某种“宗教学”,最终却建构了一种“独特的宗教学”,这主要关涉到他的《究元决疑论》(一九一六年)、《印度哲学概论》(一九一九年)、《唯识述义》(一九二○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九二一年)、《中国文化要义》(一九四九年)、《人心与人生》(一九八四年)等论著。书中开列的论著显示出梅谦立更多的是把目光集中在梁氏对于中、西、印三大传统之宗教、文化、哲学的理解与判释。而在我看来,梁先生讲述于一九三二至一九三五年间,出版于一九三七年,后来又有过多次增删和修订的《朝话》,或许是一部更具有“宗教性”或“宗教意味”的著作。这显示出梁氏宗教思想中两个不同的侧面:一是属于“现代性”的层面,大体上可以纳入“宗教学”的范畴加以处理;二是属于个体生命的层面,关涉到梁先生以孤往的勇气和睿智不懈地求索和践履生命的意义,以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挣扎与苦斗。上述区分也可以表述为“教之外”和“教之内”两种立场和两个层面,梅谦立也多次提及此种区分,但是一方面书中使用“理性主义”和“信仰主义”来标显上述区分,这应当说不够准确且容易发生误导;另一方面书中也基本上没有涉及梁先生本人的宗教经验和宗教生活,这应当说是一个缺陷。

梅谦立显然更倾向于用“宗教哲学”一语来表述梁漱溟的探索及其成果。“宗教哲学”之对于梁先生首先是意味着某种寻根究底的态度和“理性”的立场。而说到“理性”的立场,首先是与把西方基督宗教作为某种讨论问题的背景预设和标准有关。“周孔教化非宗教”,“孔子不是宗教”,“孔子实在是很反对宗教的”,“中国文化内宗教之缺乏”,儒家“以道德代宗教”,相关说法构成梁氏思想发展中的一条主线,并对于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梁漱溟的最初著作中,宗教概念的范围很宽泛,基督宗教与佛教都包括在内。从佛教转向儒家之后,他的宗教概念的范围变窄了,主要是指基督宗教,并把它当作衡量宗教的惟一标准。就是基于这个标准,他跟着那个时代大部分学者的风气,说中国没有宗教。”(第六章第一节)这个标准的背后隐含的是理性化的视角。理性化视角首先被运用于对于基督宗教的理解,然后又折射到儒家、佛教等等。

人实在是很难超越他所身处的时代。“保守”如梁漱溟实际上也与他的同时代人(且不论是“西化”论者还是“激进主义”者)分享了许多共通的预设,包括理性主义立场,历史进化观念等等。若说到他们之间的实质性区别,或许首先在于梁先生拒绝居于某种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立场来谈论宗教问题,可以想见,他也不会赞同太虚等人所言“学佛须以爱国心为前提”一类的说法。在梁氏看来,“天下主义”才应当是宗教与文化发展的归宿,基督宗教的初衷也有“天下主义”的一面,却最终导致了“阶级”、“集团”、“国家”之间的激烈对抗,而“以道德代宗教”的儒家思想则有望实现以“文化”统一社会,并最终超越集团、国家的界限,弥合分裂,化解冲突,实现“天下一家”的理想。梁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也并不认为由“天下”而“国家”体现了某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他之推崇儒家思想的出发点与其说在于它是“中国的”,不如说在于它是“理性的”。

“理性”概念在梁氏思想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最初,梁漱溟用‘理性’如西方的rationality。后来,梁漱溟把原来的‘理性’叫做‘理智’,而在他儒家思想体系里面,‘理性’变为最高的概念,即形而上的道德原则与能力。”(第一章第三节)有趣的是,梁氏关于“理性”的界说实际上与韦伯所描述的“儒教理性主义”颇有契合之处——韦伯说“儒教理性主义意味着合理地适应世界,清教理性主义则意味着合理地统治世界”。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梁先生所谓“理性”正是指谓某种“适应”世界的趋向或能力。在后者这里,“适应”成为了一个非常积极的概念,它首先意味着“以生活为对为好”,充分肯定当下生活的情趣与意义——真正重要的恰恰不在于“统治世界”,而在于如何使生活顺适平和,如何使人们能够真实而具体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显然,此所谓“理性”概念是很难置于“现代性”的视域中加以界定的,它也与康德那种形式主义的“实践理性”迥然异趣。

而从另一方面说,梁先生对于民间宗教的批判,则差不多又转回到了韦伯一类“现代性”的路数,尽管他本人并不了解韦伯其人其书。梅谦立正确地指出了梁氏在批判民间宗教、民间信仰方面所表现出的严苛与失当之处,这一点非常重要,惜乎书中没有展开论述。这里我们又发现了梁漱溟与韦伯之间的某种“同构”。“祛魅”一语今天被学术界广泛运用,且通常是与韦伯关联在一起,用来描述某种理性化与世俗化的趋势或走向。而实际上,韦伯所谓“祛魅”首先是针对宗教自身,针对“宗教”与“巫术”、僧侣与巫师、一神教与“万物有灵”及多神教之间的划界。在韦伯看来,一种宗教的成熟与否,首先决定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远离巫术,他贬抑儒教的重要之点也在于认定后者没有能够清除“巫术残余”,而在基督新教那里巫术则被归属于魔鬼一边,人与上帝之间绝对没有巫术的插足之地,也只有在此种前提下物质世界才被彻底地“非神灵化了”。韦伯的指责不是无的放矢,儒家与巫术之间原没有明确的界限,这与中国思想发展的连续性特征有关。梁氏却要竭力划开这个界限,认为民间宗教(包括“方士道家者流”)都只是“出于低等动机的所谓祸福长生之念”,从而都是“非理性的”。如韦伯然,梁先生也认为民间宗教是“原始的”,不能够与基督教、佛教等“高等宗教”相比。当然,梁先生是不会赞同韦伯一类之进化谱系的,在那里儒教等东方和远东宗教都被置于贴近“原始宗教”的一端;而依据梁先生的看法,“似宗教而非宗教”(“几乎宗教”)的儒家思想至少应当与基督宗教处于同等的地位。尽管结论相左而判定的尺度却与韦伯大致相当,梁氏认为儒家早已远离了“原始宗教”和民间信仰。可是问题在于,在普罗大众的层面,历史上儒家思想历来是与民间信仰相互补充的,儒家思想中的许多因素原本也是取自于民间信仰。应当说,在民间信仰的世界中也同样包含了秩序、和谐、道德感、对“神”的敬畏和谦卑意识、生死之间的解脱与安顿等等,说这些都是“非理性的”,显然是与科学理性的强势和一神教标准有关,对于梁氏而言还有“正统”观念与精英意识等等。出于同样的理由,梁先生不仅贬抑民间信仰,而且对于“道家者流”也基本上是负面的看法,他讨论中国文化精神及其特征是完全排斥道家的,这一点即便是在所谓“文化保守主义”营垒中也是非常特殊的。“现代性”是一张漫无边际的大网,梁先生也基本上是被笼罩在这张网里边来讨论宗教问题。

梅谦立博士是耶稣会的神父,是有着虔诚信仰的人。他曾经向我讲起在菲律宾等地的贫民区灵修的经历,这又使我联想到那个在信仰生活中的梁漱溟——我们这个时代惟一的一位始终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而不肯有一丝苟且的人,一位践履者和苦行者。我们很难领略这位老人的境界与孤独,在这个蝇营狗苟的时代,此种孤独实在是一种奢侈!我也相信孤往的大勇是来自信念的“源头活水”,尽管此信念的理论表述常常是矛盾重重。应当说,即便是就人格特征而言,梁先生也同样表现出许多矛盾的方面:狂傲与沉潜,脚踏实地与高耸入云的文化理念,旺盛的生命力与对于佛家涅境界的向往与追求,鲜明的使徒气质与对于人类能够“自我拯救”的坚定信念等等。争论梁漱溟是“佛教还是儒家”并没有多大意义,问题与其说是缠绕于出世与入世之间,不如说是缠绕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基督教神学家赵紫宸的一段话曾经给我以强烈的震撼,他说:“忠孝节义等德行,被进化式的天演学打倒了,连忠孝节义背后的毅力、决心、奋斗、眼泪、热血,都淘汰了。”“天演”盛行的时代乃是一个既轰轰烈烈而又平庸无聊的时代,个体人格的努力、希冀、挣扎与苦斗、执著与毅力、魅力与光辉等等,都被淹没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之中。梁先生是这个时代的“异数”。我们当然可以讨论梁先生的思想理论,乃至解构、批判等等,可是说到梁先生的人格,我们除了表示景仰还能够说什么呢!

耶稣会与中国文化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当初的耶稣会传教士是主张“儒家不是宗教”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传教的方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之后,梅谦立能够同情地了解“作为宗教的”儒家和作为儒家的梁漱溟。我相信,书中的某些论述对于厘清现代汉语脉络中长期延续下来的某些似是而非而又“理直气壮”的说法,廓清环绕在“宗教”问题上的团团迷雾,大有助益。更为难能的是,他依凭严谨的学术训练和厚重的学养,差不多能够自由地出入于两大文化和信仰传统之间。且作为一位法裔学者,他的语言条件及先后在欧陆、北美、中国大陆与台湾、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求学、任教和从事学术研究的经历,以及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环境中的宗教生活与体验的经历,也弥足珍贵。在人们把“对话”喊得震天价响的今天,真正能够在两大传统之间牵线搭桥的人选仍嫌少之又少,梅谦立博士任重而道远!

教育硕士论文答辩陈述词[范文] 篇7

(2011-05-23 19:53:28)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我叫,我提交的论文题目是《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本文从搜集资料、构思、撰写、修改到定稿,都得到导师余静教授的悉心指导,在这里我向余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感谢各位老师在百忙中抽时间参加我的论文答辩。下面我简要地陈述本论文研究的有关问题,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1.选题来源

选题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二是针对教学实际而提出了的。

(1)案例教学的运用是新课改的要求

新一轮教学改革在我国逐步推行,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引进一些发现、探索、归纳、推理的现代教学方法,从而真正将新课标理念落到实处。为了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及其要求,提出了案例教学的研究。案例教学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变教师主宰的课堂为师生多边互动的课堂,通过案例创设情境,构建师生、生生的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

(2)案例教学的运用是提高《经济生活》教学实效的需要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经济生活》的编写“基于案例、基于问题、基于情境”的思路,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注重获得知识的体验、感悟的经历;关

注学生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强调引导学生从现有知识经验出发,重视形成知识过程的体验,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许多学校和教师都能够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积极推进新课改。但是,由于受到升学压力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经济生活》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以“应试本位”、“知识本位”为主体的传统教学观还占着重要地位,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及学习结果,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结果,师生双边互动也不足,课堂上还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的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学生独立思考、亲身体验和能力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无法实现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方法违背新课标的理念,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探讨和研究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选题意义

(1)深化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模块教学的研究

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的研究比较少,在学科模块教学中的研究更是不足,使案例教学在学科模块运用的理论方面存在很大的空白,不利于该教学法的推广。本研究把案例教学引入思想政治课的模块——《经济生活》教学中来,深入地对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模块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将会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论和研究。

(2)转变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引入思想政治课的模块——《经济生活》教学中来,可以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使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转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作者,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案例为中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生成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同时在案例教学的互动中,也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3.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论文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首先对案例教学的相关概念——什么是案例、什么是案例教学进行了界定,并说明他们各自的特点。在明确案例教学相关概念的前提下,本文以新课标理念对案例教学进行了审视,结合案例教学的三个要素——教学文本、学生、教师,从教材的编写特点、学生的思维特点及教师的能力等角度,分析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本文的重点则放在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首先指出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过程:案例设计——呈现案例——案例讨论——案例总结。在分述这些过程的具体操作规程或设计思想后,以《新时代的劳动者》为例,展示了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具体实例。最后提出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的理论思考,肯定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运用所取得的成效,并指出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图书馆、电子资源等方式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比较,了解并掌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研究的现状,积累较为全面的研究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提供研究的参考和依据。

调查研究法。深入中学政治课堂,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言行和行为表现作观察和记录,并对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有针对性地整理、分析与反思。设计与论题相关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案例教学前后的变化情况。

行动研究法。主要通过观摩公开课和亲自教学实践的方式。通过实施案例教学,对案例教学的理论进行验证,不断地对案例教学进行反思和修正,在实践教学中完善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4.创新之处

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研究本来就较少,在学科模块如《经济生活》的运用研究更是不足,缺乏系统地研究案例教学在模块教学中运用问题。因此,案例教学在《经济生活》教学运用研究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研究把案例

教学引入思想政治课的模块——《经济生活》教学中来,深入地对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模块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5.论文的缺点

本论文的写作及修改的过程,也使我认识到学海无涯,虽然我尽可能地搜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但论文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个别论述缺乏材料佐证,有些内容仍有待细化,逻辑性有待进一步增强,这些与老师们期望达到的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总之,无论如何我仍需要继续努力。同时,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包容并批评指正。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答辩的陈述词 篇8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中国的贸易业务与国际有着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联系。为了使国内从事贸易业务的人员能了解更多、更准确的国际经济与市场动态, 从而在国际交易中能应付自如, 外贸英语翻译受到越来越多的翻译界专业人士和外贸业务人员的关注,其重要性也显得越来越突...

上一篇:人鼠大战_四年级作文下一篇:公司防火防盗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