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桥边(外国小学欣赏教学设计)

2024-10-16

在桥边(外国小学欣赏教学设计)(共4篇)

在桥边(外国小学欣赏教学设计) 篇1

义乌中学 李清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

2、通过分析情节体会小说的摇摆与生发

3、探究作品内在主旨,关注人的心灵需求

教学重难点

情节的摇摆生发与作品主旨的探究

教学设计

1、整体感知

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我”爱上了一位姑娘。

试着通过给这句话添加修饰词等手段,还原故事。

以在一座桥上数人数为生的“我”爱上了一位每天从桥上走过的姑娘。上司来检查时,我由于不愿将姑娘算作空洞的数字,反而交了鸿运,被调去数马车了。

2、故事流程

空洞乏味的生活→心悸忘我的暗恋→突然到来的检查→出乎意料的鸿运

3、情节的生发--背景的创设

往前追溯,看看故事的发生。

他们替我缝补了腿……

主人公的生存现状是怎样的?

这也许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甚至连姓名都无需交代,他在战争中负了伤,大约也丧失了一般的劳动能力,战后“他们”给他疗伤,给他安排了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每天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

4、主题管窥

数人这一工作的意义何在?

战后重建,恢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主人公工作状态如何?

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

他们对主人公的工作满意吗?

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

抱歉得很,这一切都是不准确的

这说明人们对战后重建持一种什么态度?

不可靠、近乎痴妄和盲目的乐观

主人公得到了优待和照顾,但他对这一工作满意吗?

人的心灵被忽视了

5、情节的摇摆与生发(1)

故事的背景就好比一个水塘,需要有一股活水引入,方能有其波澜,有波澜情节才有动力。故事中的活水又在哪里呢?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强烈的情感,散文诗般的笔调

6、情节的摇摆与生发(2)

主任统计员的到来使故事发展到高潮,工作与爱情之间,“我”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表面上看,“我”为了生计,压抑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感情,“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姑娘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

7、情节的摇摆与生发(3)

情节运行到这里,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可偏偏峰回路转,情节再次出现了摇摆。

“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8、主题探究--到底说什么?

表面上,是在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层的更在于表达对德国战后,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精神状态的关注。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吧。

9、主题探究--并非偶然

这个小人物的遭遇是否具有普遍性?

“坐在人行道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

10、主题探究:原来如此

小说结尾主人公虽然从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

这样的遭遇,也发生在许多人的身上。

11、作者相关

伯尔是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被誉为是当代德国的歌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使伯尔感触甚深。战后初期,他的创作主要取材于“二战”,反映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20世纪50、60年代伯尔的创作主要描写“小人物”在经济复苏过程中的痛苦挣扎和悲惨遭遇,表现他们的苦闷彷徨,揭露和批判战后西德社会的种种不公正现象。(不顺从文学)

12、主要作品

中篇小说《正点到达》、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

成名作《正点到达》是联邦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作。 50-60年代的作品《小丑之见》被称为这一时期形成的“不顺从文学”的重要作品。

[在桥边(外国小学欣赏教学设计)]

在桥边(外国小学欣赏教学设计) 篇2

目前高中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是作文。新教材中作文教学包括片段作文、命题作文、课外练笔三个部分,如果完整地进行一次全程训练教学需要大量的时间。而现阶段的课堂可用于作文教学的时间太少,课外学生也很难找到时间完成作文,因此,新教材的作文训练目标在实践中基本上难于实现。加上大多数训练内容学生不感兴趣,或命题太俗,或限定太死,或与过去训练重复,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难于执行。

新课标对中外小说(含选修课)教学则提出了明确要求:“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这样高难度的教学目标,想要达成,更是谈何容易啊!而高考又没有对欣赏水平作专题的检测,许多教师把它当做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教可,不教也可。这种定位的模糊性使《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变得随意,欣赏教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为此,笔者针对学生实际,进行了一年的研究和实践,发现在《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是一个既能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又能提升写作水平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 让“场景”专题指导作文的丰富性

一篇好的作文决不是泛泛而谈,它往往具有吸引人的具体的细节、具体的画面,在小说中,称之为场景。场景可给文章定篇,可营造意境和渲染氛围,可引导人物出场,可揭示人物性格,可作为象征。如《炮兽》一文,教师可以直接引导学生进入小说描写的特定场景:“船身前后颠腾的时候,大炮被抛向前,一直朝人群冲过去,头一下子就压死了四个人,然后被船身向左右倾斜的力量拉回来,再推出去,又把第五个可怜的人碾成两半,再向左弦的船壁冲过去,撞坏了一门大炮——船舱里一转眼人都跑光了。”这是全景描写,作者尽可能给我们描述一个大视野、一个宏观的场景。这个场景里,人是怯懦的、渺小的、无能的,而大炮是凶猛的、庞大的、威力无穷的。两者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比。接着,作者给我们创设了两个宏大的场景:老人制服炮兽,老人惩罚炮队队长。这三幕连续的场景组合起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富有戏剧性地将故事推向高潮。又如《丹柯》一文中,丹柯带领大家走出丛林前黑暗令人窒息的环境描写、走出丛林后清新舒畅的环境描写,也令人印象深刻。笔者在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细细体会运用的方法,把它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在进行《那时花开》作文训练时,根据场景专题指导,学生的文章中出现了很多精彩的语段,而且描述得非常细腻,富有表现力。

(1) 伴着些许凉风的早春,鸟儿的一声脆鸣打破了校园里原本的静穆。风缓缓地吹来,一股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香在风中飘荡,几株玉兰在窗前静静地绽放,独显一分华丽与高洁,从容与大度,以不变的笑靥,装点生命的绮丽,用柔曼清逸的身姿点缀这个季节。

(2) 看着你从最初的如细小月牙,迎风扶摇稚态可掬,到现在满树玉碗摇曳枝头,朵朵亭亭玉立,交相辉映。几个欢笑打闹的同学轻轻地触碰,便教万瓣飘落飞舞而下。放学时的一场细雨,玉兰便收尽千样妆容,可仍遮不住你在细雨绵绵中的异常妖娆。

二、 让“情感”专题指导学生创作的真实性

《文学是人学》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除了思想的力量外,情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情之所至,金石为开。情感的存在,使小说超越了知识水平、地位教养,被广大的读者所理解。一篇渗透着情感的文章,可能比一篇思想深刻、复杂多义的文章,更能打动人。

目前高考作文要求最主要的是感情真挚,而当前学生最缺乏的就是真实的感情以及真情的艺术表达。《山羊兹拉特》描绘的是阿隆和兹拉特之间,即人和动物之间有可能恒久存在的亲情状态,它可以超越任何时代的贫困和窘迫,成为一个物质匮乏的世界里人和动物之间永远的温情和慰藉。《礼拜二午睡时刻》是小偷和母亲之间的亲情。从表达的角度看,我们能从《山羊兹拉特》明确感受到文章传达出的感情信息,而《礼拜二午睡时刻》作者的感情是躲在幕后不出场的,我们只能从人物的言行里,从小说内容材料的安排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因此,小说写作在处理情感上,不宜饱满和激烈,并不是作者花在煽情上的力气越大,读者就越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相反,适当的隐忍和节制,让人物和情节自己说话,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节制胜于放纵”“蓄势待发”这两种处理情感的方式,并运用到学生的创作中,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收藏昨天》一文,学生真实地写出了自己对长大的发现。

昨天还那么高不可及挂在那里被编织着蜘蛛网的窗,今天我已可以透过那繁密又有些许破败并打成卷的蛛网中看到窗外柳枝在风中被轻轻吹抚。昨天仿佛还要努力踮起脚尖才能摸到的门铃,竟什么时候静静爬到了胸口。那昨天还挂过我的身体的门把手,今天却只能跟我握手。昨天还在被人称呼着小胖子渡过,今天的镜子前,我的脸不再臃肿反而是显得棱角分明。

三、 让“情节”专题指导学生作文的生动表达

与有一定长度的情节相比,短小的细节描写更显具体,也更有针对性。它是作者对情节一点一滴地补充与落实。如志贺直哉在写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时,选取了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将“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子的秃脑袋”错看成葫芦;每次上街时,看到店家的葫芦“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正是这些细节,才使得整个小说情节丰满充实起来,小说也活了起来。

同样,一篇好文章,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情节如何曲折怪异,而是富有表现力的动人细节。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一定要重视对细节的指导,引导学生去关注老师的典型动作、父母关爱的细节等,让这些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细节,对情节和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有学生在创作《思念之尘》一文,通篇用生活的细节加以组接,让人感觉到思念无处不在。

我又没有很想你。

我只是在经过大饼店门口时会想起你,想起那个为我买咸豆浆的你。

我只是在经过校店时想起那个曾经陪我风雨无阻买奶茶的你。

我只是在精品店里看到Jay的贴纸时想起那个疯狂迷恋它的你。

我只是听歌时、看到歌名时想起那个写下歌词教我唱歌的你。

我只是在上QQ看到你的头像时想起那个跟我聊天的你。

我只是看到校园里的凉亭时想起那个和我晚上一起散步的你。

我只是看到车棚里停着你那辆橘黄色的自行车时想起那个陪我拖车的你。

四、 让小说的人文思想提升学生思考的深度

在《外国小说欣赏》中,很多文章有着丰厚的人文思想。而目前的中学生很少有时间去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注自我,加上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则明显加大了对学生思考的考查力度,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能引导学生思考的文章,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放眼世界,提升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山羊兹拉特》描写人与山羊患难与共,最后达到一种超越人与动物界限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道主义情感。笔者就让学生讨论人到底该怎样和动物、自然相处的问题。

《丹柯》表达了对自由誓死捍卫,对困境中向死而生的实践。丹柯面对族人的诘难和质疑,毅然掏出红心的无私奉献和无畏的拼搏精神。笔者就引导学生对英雄和普通人的践踏进行深刻自我批判。

《清兵卫与葫芦》是对教员和父亲为代表的武士道专制强权扼杀清兵卫喜爱葫芦为象征的自然、心灵的抗议和批判,笔者引导学生反思家长、学校、社会对学生兴趣的扼杀。

在《在桥边》中,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每天在为生存而进行数数字工作的机械枯燥日子里,给自己保留2分钟的心灵时间,并提出了心灵栖居的思考,我们可引导学生关注精神救助和物质救助的区别。

《桥边的老人》《牲畜林》都是有关战争的题材,表达作者对和平的向往,笔者则让学生关注当今全球的战争,人民的苦难。

在桥边(外国小学欣赏教学设计) 篇3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教材与教学的认识

宁波市北仑中学赵盛成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共收编16篇外国小说,这些小说既是“旧小说”,又是“新小说”,说它们是“旧小说”,是因为这些小说不管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小说,还是现代主义小说,都是二十一世纪以前的小说。说它们是“新小说”,是因为就高中教材来说,除了一篇《墙上的斑点》,它们都是初次出现在高中教材之中,对许多高中语文教师来说,也是熟识的陌生人,甚至许多是纯粹的陌生人。如果按照传统的小说欣赏的教法,那么本教材的教学可能有悖于教材编者的意图,失去了一次从某些特定的视角去欣赏小说的实践机会,淡化了“外国小说选修”阅读的意义。在教材的学习分析中,我们发现,编者把小说的的基本元素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元素,以此为话题从八个方面解读外国小说的内在的特质,并且以话题为纲,选编小说。用所选编的小说对应呈现各个小说元素的特有的质地的内涵,特有的质地的魅力。教学的目的就是把小说文本放在话题视野内去解读欣赏小说,去感受小说元素的质地的魅力,领略话题的张力,从而实践一种外国小说阅读的途径。因此话题是教材的纲要,也是教学的纲要,解读文本的视角。这种编排方法是否科学尚且不论,但在具体的教学中,确实给我们带来新鲜和惊喜,让我们在各个话题的特有的视角中,发现了小说元素的魅力,感受到了话题的张力。

第一单元:客观的与主观的——叙述角度的力度。

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作者用“显示”叙述方法,通过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叙述了一位躲避战乱的老人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动物的遭遇,给读者留下了一个这样的事实和这样的思考:“战争让老人走开,动物留下?还是让老人也留下?”而七十六岁的年迈的老人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动物在战争背景下的意象含义,给我们留下一个沉重的“诉”字。特别是这位老人在生命临近终点之际,战争让他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客观上又让他跌坐在战火之中,这情景和形象又深刻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控诉着战争的罪恶。此类题材的作品学生定然读过一些,而且文本内涵的这一层面学生也能读到和读懂。而这个文本在这一单元叙述话题中的阅读欣赏价值除了这一方面,还有话题的质地——叙述腔调之一“显示”的魅力的一面。这个战争的控诉,来自于作者冰山理论的冰山式的冷静客观的叙述,叙述的客观性,增加了揭露的真实性和批判的深刻性,增强了引发读者谴责与反思的力度,如果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从叙述的角度来解读文本,会让学生对这个文本的认识有一个新的发现,在新的发现的激动中感受话题的张力。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是主观的“讲述”,而且这种“讲述”是有规律的跳跃和流动。这种跳跃式的意识流动呈现了叙述的主观性、思维活动的自由与表达愿望的强烈性,呈现了一个思维自由奔放的叙述形象。这个文本叙述着什么,叙述主人公思维着什么和思维的结果,也许没有多大的意义,它的意义在于叙述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这种“讲述”的本身,她表达着一种愿望,一种追求;表现着叙述主人公的思维的自由奔放,表现着叙述主人公的思维无限多样性和丰富性。教学中紧扣这一叙述腔调的本身的质地,把学生解读关注点引导到对文本这一“讲述”的质地的品味,让学生在叙述主人公意识流动轨迹的寻找过程中,从对文本表面的感受,逐渐深入到对文本内在的感悟:文本叙述方式的本身就表达着生命扩展,自由的追求。如果课堂教学能进入这个层面,那么我们也就真正领略了这一话题的张力和叙述的魅力。

第二单元:剧烈的与徐缓的——场景氛围的感染力。

雨果的《炮兽》的场景特质是剧烈的,给人以震撼,而人最终成了场景的主宰者。人和炮营造着场景,场景又酝酿着情绪,成为一种无穷而又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反过来左右着人物,左右着情节,而最终人物跳出这个场景的漩涡,以超人的力量主宰了场景,突出了硬汉式的性格张力。这一文本的阅读意义是让学生进入这个场景,感受这个场景,尤其是感受场景中左右着人物,左右着情节的无穷无形的力量,并在人最后控制这种力量描写中感受人物的性格魅力。

蒲宁的《安东洛夫卡苹果》中的场景特质是徐缓的,给人以陶醉,而人物始终是场景的享受者、缅怀者。全文整体笼罩在安东洛夫卡苹果式的特有的气息之中,各个场景有序地一一呈现出来:“苹果成熟图”,充满生气,令人神往;“果园丰收图”充满温馨,令人迷恋;“大地主狩猎图”,充满刺激,令人陶醉;“小地主生活图”,充满萧瑟,令人惋惜,但又衰而不伤。叙述主人公自己陶醉其中,又始终不忘领着读者走进其中,感受其中,文本特有叙述腔调——渐进般地、徐徐的“麻醉”着读者,让读者在欣赏中慢慢的享受着、感染着,为它的鼎盛而陶醉,为他的衰落而感伤。这个文本的场景的魅力,是让读者自觉不自觉“堕落”其中,到最终又感叹其中,让人享用,又让人思考。

第三单元:显性的与隐性的——形象对主题的呈现意义。高尔基的《丹柯》,主题用形象来揭示,表现出主题的多元性。从文本表层来看,主题有较强的指向性——“英雄与困境”主题,表现困境中的英雄和英雄的人文情怀。但人物形象本身所蕴含的主题并不是单一的和唯一的,当我们为英雄献身所感动的同时,人物形象最后的遭遇,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一个永恒的命题:英雄(所做的一切)为了谁?(最后的遭遇)又能怪谁(英雄的这种悲剧是谁造成的?能否找到一个具体的承担人或承担人群?能否有一个具体的而又明确答案)?——谁能回答?

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多少年来,多少人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接受英雄?丹柯式悲剧的成因中,在我们每个读者的身上是否能找到造成悲剧元素?„„这一个个灵魂的拷问和时代的拷问,是否是《丹柯》主题的深层张力?

保罗·戈埃罗的《炼金术士》,主题用寓意来揭示,表现出主题的包容性。小男孩一次次奇遇式经历,一次次象征性地揭示着梦想和寻梦的意义:寻梦,它需要付出,它需要坚持,它需要拒绝各种诱惑,它需要心灵的感应。当主人公经历了寻梦之旅之奇遇,读者也随着产生自己生活经历的联想和思考,或许从中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经历并完成了对“梦”和“寻梦”的认识,这也许是《炼金术士》主题寓意式表达的魅力所在:人人都会有梦,寻梦——当我们有梦的时候。每一个读者也许会自觉不自觉地加入这个寻梦的行列,文本就这样形象而又深刻地,自然而又亲切地表现着主题包容性。

第四单元:张扬着的与承受着的——两种生存状态的呈现。托尔斯泰的《娜塔莎》,娜塔莎是一位社会舞台中张扬着自我的女性,她的人物形象特征是放射型的,从不同的角度表达着个性的张力。小说从三个角度加以呈现:

1、(娜塔莎全家受邀请参加舞会)因舞会而兴奋,——激动让矜持走开。

2、(娜塔莎受到安德来欣赏,被邀跳舞)因欣赏而幸福,——幸福让羞涩走开。

3、(娜塔莎爱上库拉根)因爱情而疯狂——热恋让理智走开。娜塔莎尤如一个热情奔放的舞者,呈现着充满着生气和活力,积极生活着的人们的生存状态。

泰戈尔的《素芭》,素芭是一位社会生活中受压迫受侮辱的女性,她的人物形象特征是吸纳型的,承受着来自社会,家人各个方面的压迫与侮辱。小说这样呈现着人物的生存状态:第一部分,在家人、乡人的眼里,素芭是一个废人,作为一个人的正常的生命体承认被拒绝了。第二部分,在大自然的眼里,素芭是其中的一分子,能互相交流。但在家人、乡人的眼里,她是个另类,没人和她交流。而作为人的存在,人的生存主要标

志之一是否能与他人交流。素芭与家人、乡人的交流期盼被拒绝了,一个生命体生存的承认的期盼被拒绝了。第三部分,在动物的眼里,素芭是伙伴。但她是人,不应只生活在动物世界里,应生活在人的社会之中。在这里,她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社会性的承认的期盼又被拒绝了。第四部分,在好友的眼里素芭是无用的人,素芭的努力,素巴的所作所为,素巴的幻想和企盼连好友都不会在意。素芭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承认的期盼又被拒绝了。第五部分,在父母的眼里素芭是一头无言的牲畜,连父母也不在意她的意愿、她的生活的未来和归宿,也不在意她的挣扎,素芭作为一个人(生活选择的)人权的承认也在她的无奈、怨恨、惊恐中被剥夺了。第六部分,在婆家人、丈夫的眼里,素芭先是个“女人”后是个“东西”,作为名义上的妻子,谁在意过她的存在,和存在的权利?作为一个妻子的承认的期盼也被拒绝了!做一个受人尊敬和丈夫在意的妻子,是一个女人在人世间最大的幸福也是人世间最大的归宿和期盼之一,但素芭却被无情的抛弃了,可怜的素芭将如何生活,又何处是她的归宿?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沉重的“弃”字!从人物意义上来说,我们多少人都曾经被拒绝、被剥夺,被“弃”过呢?这是否揭示着人世间的一种普遍的生存状态,表现出小说中人物的张力?

第五单元:追求着的与挣扎着的——情节摇摆的动力。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的情节是追求中的挣扎。小说中的清兵卫热爱着葫芦,但他的爱好与父亲的爱好有冲突,不会迎合的他遭到了父亲的训斥,清兵卫沉默了,他在沉默中坚持,而且又有了新的发现,小说的情节完成了第一次摇摆。当读者走出同情为清兵卫高兴的时候,危机又一次降临清兵卫的头上,清兵卫带到教室的宝贝葫芦被级任教员发现,此时小说叙述却转向教员的爱好,但自己有爱好的人并不一定会理解另一个人的爱好,在清兵卫和读者“千万别没收”的祈祷中,葫芦还是被没收了,小说的情节完成了第二次的摇摆——从紧张转入缓和,又从缓和转向紧张。并且,教员还来家访告状,父亲不在,给清兵卫一个暂避训斥的机会,但教员可能会发现清兵卫收藏的葫芦的危险又把清兵卫的心提到嗓子,幸亏没有发现,暂时透了一口气,但灾难最终没有避免,回家后父亲把葫芦一个一个砸碎。小说的情节实现了第三次摇摆,把清兵卫和读者推向了低谷。但这个被没收葫芦让门卫老头卖了个好价钱,把小说的情节推向了高潮,清兵卫的爱好得到了客观的承认,但本质上却受到了捉弄。小说情节的这一次摇摆折射着小说主旨的一个方面,把父亲、教员等大人们对孩子爱好追求的态度、行为进行了讽刺与批判。后来清兵卫转向热衷于绘画,然而父亲“又在一旁开始嘀咕了”。小说中清兵卫爱好追求被一次次地否定扼杀着,而清兵卫却不断地坚持和坚守着。这一次次情节摇摆的轨迹,尤如清兵卫人生道路上波浪,清兵卫和清兵卫的爱好追求尤如人生波浪中的一只葫芦。在这个人世间,不会迎合和始终坚守自己精神追求园地的清兵卫,注定会遭受无尽的波浪,注定会被无尽的折腾。虽然,人们许多时候带着善意的目的去做他认为正确的事情,但是却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悲剧,而且制造了悲剧还不知道悲剧已经发生,还以为自己做了大好事,而且认为这样做理所当然。人们不应该这样做,但世上的人们对这样做已习以为常。犹如情节的摇摆,无穷无尽地折腾着。可怜的葫芦将要漂向何方?在这个人世间有多少人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又被反复的折腾着?

伯尔的《在桥边》的情节是挣扎中的追求,主人公在“要数据”还是“要情感”的一次次的冲突和挣扎中,经受着心灵的选择与追求。第一次,“数据的较量”(故事情节的发生),是看重数据,还是不看重数据?挣扎的结果是,“我”选择了“乱数”。第二次,“爱的较量”(故事情节的发展),是爱数据,还是爱姑娘?挣扎的结果是,“我”选择了“不数”。第三次是“情感的较量”(故事情节高潮),是要饭碗,还是要情感?挣扎的结果是,“我”选择了“漏数”。“我”的暗恋,“我”的追求的目的是什么,会不会有一个现实的结果?作者把小说的故事情节继续构建任务让给了读者。但主人公说曾有过暗示:

“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让她知道。”所以主人公始终没有把他的追求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现实追求,只是作为精神的寄托来对抗这种忽视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倾向。但这种追求的结果将会怎样?主人公的这座心灵之桥将跨向何处?彼岸又在何方?将成为一座全桥,还是一座断桥?„„主人公处于情节的波折中,读者也随着情节的波折而摇摆,引发着读者无限的情节构想,感受着情节的张力。

第六单元,延迟的与简约的——结构构建的张力。卡尔维诺的《牲畜林》的结构——延迟中的蓄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主人公朱阿的六次追杀,六种动物是各不相同并且是有序排列出现的:牛——猪——羊——火鸡——兔子——“老得不能更老、更瘦的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一只比一只价值底,一只比一只生命意义小,一次次瞄不准,一次次的放弃,对生命的一次次的珍惜。

2、动物主人的一个个出现和要求,神态不同,语言不同,但要求的主题相同:不要打死动物!不要伤害生灵!而且第5、第6位主人,发出更人性的呼吁:“别打死兔子,反正德国人已经把它拿走了。”“德国人拿走了我的鸡,„„这已经够使我伤心的了,现在要是你把鸡再打死,那我就更伤心了。”——现在,别打死它!让它多活一点时间也好!这一次次发出的是“珍爱生灵,不要屠杀”的呼吁。

3、朱阿手中的猎枪在朱阿的心中不断的变幻:第一次不敢贸然开枪,第2次手中的猎枪又跳起了塔兰泰拉舞,第3次,连板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了,第4次手中的猎枪像烤肉的铁叉一样在眼前转动起来,第6次手比以前颤抖的更厉害了,他的责任太大了。作者这样描写,不仅在描写他枪术不高,更是在展示,朱阿是多么不愿意开枪,多么不愿意伤害生灵,而第2次和第4次的变幻,从“跳舞”和“烤肉叉”的意象象征意义来看,作者是不是在表达朱阿的心愿:愿享受生活,不愿伤害生灵——朱阿手中的猎枪成了一支枪管被折弯的枪了。最后,作者让猫中的鬼子——野猫(到村里偷鸡吃)杀死了人中的鬼子——德国兵(侵略者屠杀生灵),鬼子由鬼子来杀,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作者用延迟的结构,一次次地祈祷,不断地蓄势,最后发出:“不要战争,不要屠杀”的呼声。从小说结构构建的角度去解读这篇小说,我们是否能从全新的角度更到位地感悟这篇小说的表达意义?

斯特林堡的《半张纸》的结构——简约中的节制。小说中的“半张纸”作为“容器”承载着主人公两年生活的记录。这“半张纸”呈现这样几个方面:

1、主人公怎样过这两年的生活?——认认真真、全心全意地生活过,用主人公的话说,这两年里“他已经尝到了一些生活所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也是他这两年的今生今世的证据。

2、主人公怎样看待这两年的生活?①失去时(第1段的解读)是悲痛,留恋。②失去后(最后一段的解读)是走出悲痛,迎接新的生活。

3、主人公怎样处理这两年的生活?①搬家——意味着告别,告别这两年的生活。②读“半张纸” ——意味着回忆,怀念这两年的生活。③“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在胸前的衣袋里”——意味着要铭记,记住这两年的生活。④“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意味着走出,穿越了丧妻夭子的痛苦。作者把“这两年的生活”让主人公在两分钟内完成回忆,在表达方式上是速描式的——简约地表达,而不是延迟式的细腻的描绘。作者是否通过这种结构的形式告诉读者,对主人公的一生来说,这两年的生活是他一生中的一段经历,一次收获,一个继续前行的资本,而不是也不应是他人生的全部,他还有较长的人生的路要走。所以,主人公要回忆,但并不停留;要铭记,但并不沉溺;要悲痛,但弄不倒下;重要的是,把握当下!小说用结构本身演绎着小说的主旨,表现着小说的张力。

第七单元:非常态与常态——情感涌动的魅力。

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的《山羊兹拉特》的情感表达——常态引导下的常态回归。从情感来说,羊始终处于常态之中,但人暂时处于非常态之中,在羊的引导下,人回归

了常态。小说中情感酝酿的质地发展是这样三个阶段:

1、人——→羊,阿隆家人为度过生计难关,将把羊卖掉(从中得利),而羊还像往常一样,对主人充满信任——认为主人从不伤害它。从中提示着这样一个现实:(阿隆家)人是人却劣于羊。

2、羊——→人,在困境中,羊救了人,不仅是物质的救助(喂奶),更有精神的救助(满足了在孤独中的主人的交流的需求,客观上帮助主人走出了恐惧),从中揭示着一个这样的现实:羊不是人却优于人。

3、羊←——→人,始终处于常态中的羊,用人世间的大爱唤醒了处于非常态中的人,帮助人回归到了常态,人和羊和谐相处,亲如家人。羊用大爱书写了人世间的大美。作者是否想用小说情感酝酿发展轨迹来揭示这样一个主题:只有当人成为大写的人的时候,人和羊(动物)的相处,才能构成美好的境界,人和羊(动物)才能组合成一个“美”字,构成人世间的“大美”。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礼拜二打午睡时刻》的情感表达——非常态中的常态表达。小说中的母亲从生活的状态来说,从母亲群体形象来说,从社会道德理念和舆论氛围来说,都处于非常态之中:独生儿子突然被作为“小偷”打死了,没有见过儿子的遗体,没有亲自参加过儿子的安葬,此时的她在众人的眼里将作为一个“小偷”的母亲去看儿子的坟墓,献上一位母亲对已死去的儿子的哀思。小说中的人物情感通过三个地点来表达:

1、出现在火车上的,是一位保持着克制,维护着尊严,保持安贫如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祥的“安然”的母亲,她的坐姿,她对女儿的要求,维护和保持一个穷人母亲的尊严——我是穷人,但是人;我是“小偷”的母亲,但我是母亲。我去给儿子扫墓,去做一个母亲都该做,也都会做的事情。而在下车前,“她母亲也用慈祥的目光看了女儿一眼”,这个细节,流露了一个母亲的柔情,表达着一个女性的常态。

2、出现在神父家的,是一位“很平静又很执拗”,“神色自如”,“不动声色”,又始终坚持着,要达到马上去扫墓愿望,并毅然维护自己心中儿子形象的“泰然”的母亲。我没有为儿子送上最后一程,就让我见见儿子的坟墓吧,我只想向儿子表达一位母亲的哀思。她坚持着一位普通母亲的人间常情的表达。当在她听到神父的妹妹说“神父才躺下五分钟”时,她在解释火车三点半就要开的理由时,“她的回答很简短,口气很坚决,不过声音还是那么温和,流露出条件各样的复杂感情”——打扰人家了,含着过意不去的歉意;当神父出于同情关照她怎样还钥匙时,“那个女人注意地谛听着神父的话,然后向他道了谢”——你关心我,我知道,我感谢你。在这非常态中,她流露出一个女性的常态——善解人意,表达着歉意,表达着谢意,而这种常态的表达,更令人感动。

3、出现在大街上的,是一位果断、坚强,“我们这样好”的“坦然”的母亲。我是“小偷”的母亲,但我是母亲,“小偷”的母亲也有丧子之痛,也有对亲人的哀思,无论是小偷,还是不是小偷,儿子就是儿子,母亲就是母亲。大街上,母亲从女儿手里把鲜花夺过去,是为了把众人的目光移集到自己的身上,为女儿减轻一点目光下的压力,而“她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即是本能地保护着女儿,也是让女儿支撑一下自己,从弱小的女儿的手臂上,寻求一点力量的依靠,这既是一种母亲情感的折射,又是一种女性情感的流露。这位母亲的伟大,是在这非常态中常态地表达着,表达着一个母亲常态,也表达着一个女性的常态,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张力?这需要一种怎样的力量和精神的支撑!

第八单元:心理的真实与形象的真实——虚构的魅力。

博尔赫斯的《沙之书》的虚构魅力——故事的虚构与心理的真实。这个虚构的故事描述着主人公这样的心理变化轨迹,“拒书”——谁有比我更好的书,“我”对来客来推销书不以为然——自己拥有大量藏书,又自以为拥有较高文学修养;“奇书”——这是一本奇特的书,来客不是等闲之辈,“沙之书”也不是等闲之书,“我”没有见到这种奇书,来客却拥有这种奇书,萌发“我”想拥有它欲望;“换书”——能否拥有这本书,自己拥有大量藏书的优越感开始消失,而自尊又促使他想保持自己的优势,于是有了换书的行

动和结果;“研书”——这到底是本什么书,拥有“沙之书”后就想征服它——解读它、把握它,却被书所迷;“惧书”——这是一本可怕的书,“我”想征服这本书,随着解读的深入,逐渐被“书”所迷,被“书”所征服,成了“书”的俘虏,而害怕起来;“弃书”——应该避开这本书,因害怕而惊醒,落荒而逃。故事中“我”与来客,“我”与书之间是一种互相较量,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正是这种较量与征服激发了“我”的欲望与冲动:因优越而拒书,因好奇而想拥有,因想拥有而想征服,因想征服而被书所迷,因被书所迷、不能自拔而害怕,因害怕而惊醒,于是落荒而逃。——许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太自卑而被骗上当,而是因为我们太自信、太优越而被骗上当。小说的虚构魅力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主人公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人世间人们心理的常态,许许多多的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许许多多的人都可以从小说中找到一些自已的影子。从阅读意义上看,读者得到了阅读认同的美感 ——心理是真实的。

2、读者在阅读时提醒着自己这是虚构的,但随着情节的深入,读者渐渐陷入其中,被感染或同化以致不能自拔而叹服,以致不会再去怀疑它的真实性。而小说正是通过故事的虚构性和社会心理的真实性,让读者领略虚构的魅力。

卡夫卡的《骑桶者》的虚构魅力——故事的虚构与形象的真实。如果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来写,它将是一篇普通的谴责性小说。作者用虚构让故事本身更具有揭露的力度,因为煤老板对穷人一般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作者尝试着让这位卑微的借煤者骑着煤桶去借煤,天真地幻想着通过这种浪漫而又美妙的行为,能“美妙”地感化葛郎台式的煤店老板和老板娘,从他们的那里借到用平时普通的行为去借而借不到的至少一铲的煤,但无论“我”怎么喊,老板似乎听见了,老板娘没有听见,更没有看见,用围裙一扇,把太轻的,没有抵抗力的,无助的“我”给扇走了,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了。这个美妙的努力还是没有借到煤,反而提前结束了生命。从故事的原型来看,可能是这样故事:有一个穷人又饿又冷,奄奄一息——冒险借煤——抱着煤桶从楼梯上滚下来——晕了过去——产生幻觉——幻觉消失——饿死冻死。作者把这个幻觉的过程虚构之后,使这个借煤行为表面上变得美妙起来,但结局还是令人辛酸——在这物欲横流、缺少悲悯情怀的人世间,卑微的人再美好的理想也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毫无现实意义的幻想,只是一个美丽的虚构而已。留给读者的是更深的悲悯和更多的思考。小说是否用虚构这一小说元素的本身揭示了这篇小说的主题,而且是超越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在这人世间,多少年来,多少个岁月,在多少卑微的人们身上,一直在重复着这个古老的歌谣!这是否就是这篇小说的虚构的魅力?

在桥边(外国小学欣赏教学设计) 篇4

选择适当切入点

《外国小说欣赏》教材打破了传统的教材单元编排方式,不再简单地遵循小说三要素的传统模式,而是用八个话题串起了八个小说单元,在借助话题选择编排小说文本的同时,也很好地诠释了小说的内涵及相关理论。教材中每个单元的阅读部分都选取了两篇小说,第一篇要求精读,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进行点拨指导,引领学生品读赏析;第二篇要求略读,学生可以自主阅读品鉴,教师也可在课内外稍作指导。

鉴于教材编排特点,我们就可以利用话题作为小说欣赏的切入口,用“话题”来指导深入“阅读”,用“阅读”诠释领会“话题”,做到文本与话题两不耽误。这是一种比较恰当的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即以话题作为切入口,但同时将话题与文本结合,这样不仅能理性归纳单元知识,而且有利于小说文本的高效解读。

培养学生阅读外国小说的兴趣

巢宗祺认为:“孩子没达到一定境界前,可以先读通俗;培养起阅读兴趣和习惯后,再引导他们读一些更有文化含量和思想深度的作品。”对于我国高中生而言,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的通俗小说更加具有吸引力。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鼓励学生阅读《三个火枪手》等外国通俗小说名著,由此使他们熟悉外国历史文化背景,并激发其产生阅读外国小说的兴趣,以此促进课堂《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

提高教师自身知识素质

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师普遍缺乏外国小说相关知识。其实,当面临教授外国小说欠缺知识背景的困局时,教师无须刻意躲避自己不懂的地方,无须遵循传统的教学观点,而应学会及时寻找资料学习补充知识,同时也不妨将疑惑与学生共享,和学生一起探究,共同解答。教师缘于教学的需要而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小说阅读鉴赏能力,在共同学习中进一步促进自己的教学知识的增长,这样便做到了以教推学,学中促教。由此,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探究这些在备课过程中产生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可以借此弥补自身知识框架的一时缺漏,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在课堂中教课,也同时通过教课和学生一同进步。

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加大学生自学比重,相对缩小传授比重;从重视工具性知识转变到全方位展示现代小说的特征,从而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小说的各个流派,认识现代小说的特性,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比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外国小说阅读,并经常组织学生交流读书笔记或做报告的发言活动,也可以自由评论鉴赏文章,以此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实际教学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胡雄华在他的研究中指出,“文化的鸿沟是造成《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否是根本原因暂且不论,但是现阶段的高中生对外国文化的接触和吸纳程度仍然有限,学生与外国小说之间的文化隔膜表现在种族、性别、阶层、教养等多个方面。绝大部分同学读外国小说时总是有意无意用我们的文化意识形态对外国小说进行评价,读者与作品之间鸿沟太大,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应该着重帮助学生读出文学的味道,找到阅读‘这一篇’作品的要点,架设桥梁,到达文学的彼岸;要把文学和人生经验联系起来,了解作者的思想心理图式,还原作者和作品的背景,以作者的人生经验来帮助理解作品。同时,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经验和作品对话,与作者交流。”

因此,我们倡导教师在教学中,最好结合小说文本,对相关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渊源进行适当介绍。那么,采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手段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外国文化背景呢?我们认为,采用“知识迁移法”和“影像艺术法”较为合适。

“知识迁移法”即通过已经学过的经典作品的引入,在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作用的同时,打通作品之间的文化背景联系,将学生熟知的作品文化背景导入将要学习的课文学习中,起到知识迁移的效果。比如,《悲惨世界》是推荐给高中生的必读外国文学名著之一,大部分学生不会对这部作品感到陌生,而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它的熟悉,将其与《外国小说欣赏》中选文《炮兽》相联系,两篇文章同是雨果的作品,其历史文化背景又有相似之处,以此做知识的迁移,不但对学生掌握外国文化背景知识有所帮助,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影像艺术法”,即教师通过专题化使用图片、电影等影像艺术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了解小说的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图片和电影欣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它可以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在激发学生学习相关文化知识的兴趣的同时,又通过视觉图像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

曹文轩老师在《人教版高中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课程说明》一文中,阐述了《外国小说欣赏》与写作的密切联系:“注重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这一点也许是本教材最大的也是最有价值的特色。……本教材突出了写作的位置,无论是从选文还是到设问、实践活动,各个环节都与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门写作课,它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写作与教学的这一密切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通过专题写作训练,落实小说元素的教学。在教材的学习分析中,我们发现,编者把小说的基本元素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元素,并以此为专题从八个方面选编小说。第二,走出文本,引导学生大胆创作。在欣赏外国小说之余,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创作一些短篇小说,短篇小说是一种适宜学生读写训练的好材料。

选修课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现阶段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外国小说欣赏》课堂教学中,唯有恰当地选取合宜的课堂教学内容,实施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小说,传授他们关于小说的一些基本知识,使他们能大致了解外国小说史,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认识外国小说的一些创作方法和知名流派,从而达到使学生在阅读、领悟的基础上提升其知识水平、鉴赏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模块教学目的。通过选择适当切入点、培养学生阅读外国小说的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知识素质、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等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效果,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在欣赏小说的过程中慢慢地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而后逐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从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

上一篇:我的朋友“陈全”作文下一篇:2024两节、两会期间工作安排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