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讲话-传真

2024-10-21

部长讲话-传真(共8篇)

部长讲话-传真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海事局文件

辽海船舶„2010‟135号

关于贯彻落实徐祖远副部长在水上交通安全 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的通知

各相关航运企业:

针对当前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交通运输部于2010年5月14日召开水上交通安全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会议通报了2010年水上交通事故情况,徐祖远副部长做了重要讲话。讲话中,徐祖远副部长针对今年以来运输船舶水上交通事故件数、死亡人数、沉船等较前几年都有所回升,且回升幅度较大,呈现出碰撞事故多、代管船舶事故多、人为因素多等“三多”特点,强调各单位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和管理措施,提高船员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加强对船舶管理公司管理,解决“代而不管”或“代而管不了”的问题,确保船长在船舶安全管理方面的绝对权力,提

— 1 — 高船舶避碰能力和船员操作能力。

为贯彻落实徐祖远副部长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我局辖区航运公司管理的实际情况,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航运企业应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切实履行职责,狠抓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

发生安全事故的根子在航运企业,而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良性运行的关键在于公司总经理,因此各航运企业的一把手要切实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安全管理体系这个链条,抓好船公司、船舶、船长、船员的安全管理,确保船长船舶安全管理的绝对指挥权,给予其管理船舶足够的岸基支持和保障。

今后主管机关将加强对公司总经理的审核,对存在一把手不重视、不了解安全管理体系的,体系运行存在“两张皮”现象的,按照严重不符合处理。

二、切实加强对代管船舶的管理

船舶管理公司要切实履行委托管理协议中规定的义务,加强对代管船舶的管理,提高代管船舶的安全管理水平。船舶所有人应向船舶管理公司提供足够的资源,确保船舶管理公司有效开展工作,并在船员调配、设备维护和应急反应等方面服从管理公司

— 2 — 的指令。

主管机关在审核中发现不具备代管条件的船舶管理公司,不认真履行代管责任的船舶管理公司,将不予通过;对发生事故的管理公司将严格附加审核。如果在事故调查中发现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存在重大问题,将直接吊销“符合证明”。

三、多种手段并举,全面提高船员综合素质

各航运公司要切实承担起船员权益保障的主体责任,加强对船员的教育、培训,在提升船员素质的前提下,保护船员权益,要让船员得到更充分的休息,使船员具有更加愉悦的心态投入工作,增强船员对公司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保障船员体面劳动。

部海事局将制定外派海员机构资质审批规定,提高外派船员机构的准入门槛。实行船舶配员的归口管理,规范船员服务行为。通过加强对航运公司、船员服务机构和外派海员机构的管理,落实船员的合法权益。今后,对派出船员发生事故的公司,要先停止其船员管理规模的扩张,整改提高管理能力后方可扩大管理规模。同时,要加强对船员取得适任证书后的跟踪管理,充分利用船员实操检查、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事故调查和通航管理等综合手段,实现对船员的动态管理,强化船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职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稳定船员队伍,淘汰责任心不强的船员,规范船员有序流动。

四、加强日常安全管理

— 3 — 各航运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发生事故和PSC和FSC检查中有船舶被滞留的航运企业,要认真总结事故原因,吸取教训,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各航运企业要结合船舶种类、航行区域、季节气候、所载货物的特点,有针对性制定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船舶应进一步丰富避碰手段,按要求配备AIS和VDR设备,加强望,提高对船舶事故防范意识。

各航运企业要按照通知要求,立即行动,落实相关措施。我局将结合辖区公司、船舶实际情况,适时开展监督检查。

附件:2010年水上交通事故情况通报

二○一○年五月二十日

主题词:落实 安全 会议 通知 辽宁海事局办公室

— 4 —

2010年5月20日印发 附件

2010年水上交通事故情况通报

截至2010年5月11日,全国运输船舶共发生水上交通事故123件,其中碰撞事故73件,死亡、失踪136人,沉船83艘;2010年1-4月全国运输船舶水上交通事故件数、死亡人数、沉船艘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呈“三升一降”态势,分别比2009年同期上升14.7%、67.1%、41.5%和下降17.2%;2010年死亡、失踪10人及以上事故5件。

一、死亡、失踪10人及以上案例(5件)1、1月9日,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大新华营口”轮在福建省南日岛东南约14海里处,因疏忽了望,双方避让不及时,与福建省石狮市个体渔船“闽狮渔3785”发生碰撞,造成“闽狮渔3785”沉没,1人死亡,1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万元。2、1月19日,巴拿马籍滚装船“CURITIBA”轮在汕头海域,因双方疏忽了望,采取避让措施不及时,与福建渔船“闽东渔2619”发生碰撞,造成“闽东渔2619”沉没,12人失踪。3、2月8日,天津市鹏伟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所属“鹏翔9”轮在长江福姜沙南水道#54黑浮下游上行通航分道内,因双方疏忽了望,会让意图不清,与江苏省姜堰市俞垛镇个体所有“金泰

— 5 — 618”轮发生碰撞,造成“鹏翔9”轮沉没,11人死亡,1人失踪。4、3月27日,河南信阳个体“豫信货2699”轮从山东蓬莱至天津航行途中,因超航区行驶并遭遇恶劣天气,在黄骅水域沉没,造成7人死亡,3人失踪。5、4月21日,湖北巴东县水布垭镇一无证滚装船因稳性不足,在清江库区水布垭码头卸载时发生倾覆,造成船上14辆货车和28人落水,12人死亡、3人失踪。

二、死亡、失踪10人以下及重大沉船事故部分案例(23件)1、1月13日,安徽华辰船务有限公司所属“俊荣9号” 轮装载水泥从马鞍山驶往福州马尾港,在浙江台州水域因双方避让不及时,与个体所有渔业捕捞船“浙岭渔4238”轮发生碰撞,造成“浙岭渔4238”轮沉没,1人死亡,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150万元。2、1月19日,舟山方舟海运有限公司所属“金晨1”轮重载979吨钢板从江苏南京开往浙江舟山,在长江丹徒直水道附近,因避让措施不当,与上海振华港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所属“振华拖8”船队发生碰撞,造成“金晨1”轮右侧船体破损进水后沉没,1人死亡、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158万元。3、1月20日,利比里亚籍集装箱船“YM INVENTIVE”轮,因双方疏忽了望,未采取安全航速,避让不当,在东海海域与浙江籍渔船“浙象渔28027”轮发生碰撞,造成“YM INVENTIVE”轮球鼻

— 6 — 艏损坏,“浙象渔28027”轮沉没,2人死亡、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4、2月3日,浙江省兴龙舟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兴龙舟168”轮从台州港大麦屿驶往漳州港途中,在福州北茭东北水域,因疏忽了望,与福建省个体所有“闽连渔0178”发生碰撞,造成“闽连渔0178”沉没,1人死亡,6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万元。5、2月4日,广西防城港锦航船务有限公司所属“锦航68”装载钢材由大连驶往广东九江,在西江潮连头上游水域,因双方避让意图不统一,与清远市顺发船务公司所属“顺发38”船发生碰撞,造成“顺发38”轮进水翻沉,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50万。6、2月17日,浙江泓欣海运有限公司所属的“泓欣1”船装载钢材从营口鲅鱼圈开往宁波镇海,在马峙锚地锚泊时,因疏忽了望,操作不及时,与装载3250吨混合二甲苯从马峙锚地开往上海金山的上海鼎衡船务有限责任公司所属“鼎衡5”轮发生碰撞,造成“泓欣1”船沉没;“鼎衡5”轮船首左侧及球鼻首轻微受损,直接经济损失约490万元。7、2月27日,中国香港籍“东海”轮在长江口南槽灯船以东水域,因未及早采取避让措施,保持安全航速,与浙江籍渔船“浙嵊渔01225”轮发生碰撞,造成“浙嵊渔01225”船沉没,船上8人

— 7 — 全部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150万元。8、3月1日,浙江台州市椒江椒渔运输有限公司所属“浙椒机1086”轮载900吨叶腊石由浙江象山开往山东青岛途中,因风浪较大,船舶自身水密性不够和操作不当,在连云港以东海域沉没,造成8人失踪。9、3月8日,温州市吉达运输有限公司所属“吉达16”从温州七里港废钢码头装载950吨废钢开往上海,在老塘山外钓附近锚泊过程中因船舶超载和风浪原因沉没,造成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90万元。10、3月12日,舟山顺翔海运有限公司所属“顺翔66”轮在驶入青岛港内锚地途中,因双方避碰行动不当,与青岛港(集团)轮驳公司所有“青港拖19”、“青港驳8”,在青岛港105号灯浮标附近发生碰撞,造成“青港驳8”驳船沉没,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万元。11、4月1日,南京鑫武海运有限公司所属“鑫武10”轮自安徽铜陵港开往福建石狮途中,因能见度不良,避让行动不一致,与浙江省苍南县振港运输服务有限公司所属“浙苍机217”轮在福建黄岐附近水域发生碰撞,造成“浙苍机217”沉没,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万元。12、4月5日,马耳他籍散货船“MELINA I”轮从广东湛江空载驶往辽宁大连,在浙江台州水域,因疏忽了望,避让不及时,— 8 — 与浙江平阳县西湾乡四沙村个体所有渔业捕捞船“浙平渔0223”轮发生碰撞,造成“浙平渔0223”轮沉没,6人失踪。13、4月14日,温岭市永兴船务有限公司所属“宝马235”轮载钢材由江阴驶往温州,航行至杭州湾大戢山东南水域沉没,造成7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14、4月14日,安提瓜和巴布达籍集装箱船“JADE TRADER”轮途经温州南麂岛东南水域,因疏忽了望,避让不及时,与锚泊的温州瑞安个体所有“浙瑞渔01215”发生碰撞,造成“浙瑞渔01215”沉没,6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230万元。15、4月19日,宁波个体所属“浙象988”轮从福州装载黄砂驶往乍浦,因能见度不良,在航经峙头南部水域时,与抛锚船“鼎衡9”轮发生碰撞,随后又与从天津装载汽油驶往东莞的舟山个体所属“舟海油9”发生碰撞,造成“浙象988”轮沉没,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16、4月19日,利比里亚籍油船“NEW VENTURE”轮在老铁山水道西侧,因能见度不良,疏忽了望,采取措施不当,与黄冈市金丰海运有限公司所属“盛洲5”发生碰撞,造成“盛洲5”轮沉没,8人失踪。17、4月24日,湖南常德市鼎城区个体所属“湘常德货2019”轮从南通江东船厂附近浮码头过驳装载1000吨纸浆开往湖南常德港途中,因配载不当,航行至长江#33黑浮附近倾覆沉没,造

— 9 — 成1人死亡,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万元。18、4月27日,江苏泰州长鑫运输公司所属“泰长鑫机218”因超航区航行,并遇大风恶劣天气,在莱州芙蓉岛西南3海里处翻沉,造成该船5人失踪。19、5月2日,载运17万吨铁矿砂的中国香港籍散货船“BRIGHT CENTURY”轮因能见度不良,与载运2.5万吨钢材的利比里亚籍散货船“SEA SUCCESS”轮在成山头东北海域发生碰撞,造成“BRIGHT CENTURY”沉没。20、5月4日,武汉黄冈豪盛贸易有限公司所属“金圣海29”在出天津港途中,因能见度不良,采取避让措施不及时,与重庆奉节县港航运输公司所属“奉港501”发生碰撞,造成“奉港501”沉没,8人失踪。21、5月4日,巴拿马籍油船“GLOBAL THEMIS”因能见度不良,在成山头东25海里与渔船“辽大中渔运15130”发生碰撞,造成“辽大中渔运15130”沉没,1人死亡、7人失踪。22、5月6日,福建霞浦县个体渔船“闽霞渔3203”在泉州海域,因能见度不良,了望不及时,与一艘不明船舶发生碰撞,造成“闽霞渔3203”沉没,9人失踪。23、5月8日,浙江长昌海运有限公司所属“长昌1”轮因未保持正规了望和安全航速,在老铁山水道西行通航分道入口处与渔船“辽葫渔33146”发生碰撞,造成“辽葫渔33146”严重受损,6

— 10 — 人失踪。

三、事故主要特点

(一)2010年1月至5月单件事故死亡人数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增长。其中,非运输船舶死亡、失踪人数呈急剧上升趋势,2009年非运输船舶单件事故平均死亡2人,2010年平均死亡5人。渔船死亡、失踪93人,占非运输船舶死亡、失踪总人数的66.9%。

(二)事故主要集中在碰撞、自沉、触损几种类型,其中碰撞事故比重较大,占事故总数的60%;自沉、触损分别占20%和7%;涉及外籍船舶事故35件,其中碰撞事故31件。

(三)按辖区分布,2010年运输船舶事故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福建辖区,死亡、失踪人数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辽宁、上海辖区。

四、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一)人为因素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值班驾驶员疏忽了望,采取避让措施不当和不及时,应急反应能力较差,船员责任心不强。(渔船)船员安全意识缺乏,违规航行时有发生。如福建“1•9”“大新华营口”与“闽狮渔3785”碰撞事故,广东“1•19”“CURITIBA”与“闽东渔2619”碰撞事故。

(二)天气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大风、大雾等恶劣气象条件下,船舶未能采取安全措施,冒风、冒雾航行现象

部长讲话-传真 篇2

今天, 我们在这里召开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这是在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总结回顾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绩和经验, 研究分析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和任务, 按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商定的工作安排, 具体部署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刚才, 2个省市教育部门和4所高校的负责同志分别就各自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做法和经验作了介绍, 讲得都很好, 听了很受启发, 很受教育。

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过去五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人, 毕业生总量和增量都是最大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 通过各部门、地方和高校的共同努力, 我们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目标任务。从截止到9月1日的情况看,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1%, 实现就业人数351万人, 比2006年9月初增加了54万人。通过相关渠道了解, 毕业生离校后, 经过各地相关部门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 就业工作又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几年来,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要求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每年都召开专门会议、发出专门文件, 部署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 我们的工作系统奋力拼搏,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五年来, 我们共向社会输送了1738万高等教育毕业生, 确保了每年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在离校前后就落实了就业岗位, 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年来, 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作为落实以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毕业生就业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处于关键环节。五年来, 我们把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作为全面落实以人为本、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 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坚持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八字方针的直接要求, 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满腔热情地开展就业工作, 全力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理想和愿望, 努力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取得了良好效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促进了高等教育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促进了高等学校实现连续多年的稳定,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

五年来, 我们健全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和政策体系, 实现了又一次制度性的创新和改革。上世纪90年代, 为适应国家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要求,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现了从指令性计划分配到双向选择就业的转变, 这是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其突出特点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这是一次成功的深刻的变革。在此基础上, 五年来, 为适应我们国家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着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 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跨入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 我们继续推进制度性变革, 健全和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的一整套毕业生就业体制和政策体系。按照“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 确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高等学校积极作为、社会各界多方支持的工作机制。五年中, 中央和各地出台了近百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文件, 涵盖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等多个方面, 形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基本框架体系。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其显著特点是在坚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突出强化政府积极促进就业的职能, 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使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和模式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五年来, 我们建立了覆盖全国、功能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就业新形势的要求, 各地和高校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 基本实现了就业人员、经费、机构“三到位”要求, 并在就业指导服务“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全国基本形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 这个服务体系以高校校园市场、地区常设市场、区域性及行业性协作市场为主要平台, 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沟通和资源共享, 市场机制的活力和能量正在逐步释放。现代信息技术在就业服务中得到广泛运用, 在“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的带动下, 就业服务网络快速普及, 全国30个省市和90%以上的本科院校建立了就业网站, 联合多部门、多行业、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成功组建, 成为在更高层次为毕业生和单位提供多种服务的网络“双选”平台, 多样化的网上招聘和各种信息服务得到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特别重要的是, 通过近年来人事、劳动保障、公安、发展改革、财政、民政、工商、人民银行、共青团等部门的共同努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毕业生离校前后的就业援助、失业登记、就业培训、社会保障、临时救助等全过程的就业工作实现了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社会各方面, 特别是企业界, 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工作, 支持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也为经济社会发展争取了更为强大的人才支持。

五年来, 我们探索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新机制, 奏响了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强音。2005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全面、系统、整体地部署和推进这项工作。各地、各部门和高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以教育为先导, 以政策为基础, 以项目为载体, 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中央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 各地还成功实施了60多个面向基层就业的工作项目。中央有关部门和各地党委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性文件, 从编制、人事、待遇、户籍、升学、保障等方面加大政策导向, 各高校也制订了一大批配套性的鼓励措施, 组织开展了丰富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活动。很多基层地区的政府和单位给予了积极的配合, 热情地欢迎毕业生。通过这些不懈的努力, 我们探索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的新路子, 一大批优秀的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艰苦奋斗、励志奉献, 以实际行动唱响了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主旋律, 弘扬了“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新型就业观。

五年来, 我们启动和推进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 努力推动高等教育进一步提高质量,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五年来, 高等学校主动研究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的变化, 转变办学指导思想, 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地广泛开展就业评估和教学评估, 建立起就业状况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适度挂钩的制度和机制。特别是一大批高职院校紧扣市场脉搏, 以就业为导向, 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顶岗实习, 加强实践环节, 使获得双证书的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 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四年稳步上升, 涌现出一大批办学质量高、毕业生供不应求的高职院校。通过几年来不断深化改革, 社会需求和就业对高等教育的导向作用大为强化, 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不断提高, 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更加协调, 高等教育质量在总体上得到较大提升。

同志们,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 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 得益于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督促落实, 得益于各部门通力合作和真抓实干, 得益于全社会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 得益于教育系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系统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得益于同志们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在此, 我代表教育部向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向所有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 进一步明确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决策, 进一步确定了高等教育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 明确提出了“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殷切期望、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毕业生的亲切关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上, 教育战线要充分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我国经济要保持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水平等, 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的, 就是要把高校毕业生输送到国家建设的各行各业去, 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从而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就业是民生之本, 大学生就业, 不仅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成长成才, 也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期盼和希望。十七大报告将“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教育系统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个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心坎上, 始终把做好就业工作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大举措, 作为贯彻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行动, 切实抓紧抓好。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是新的历史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七大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重点和核心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质量从哪里入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 就是培养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从根本上讲, 高等教育的质量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正像刚才有的校长讲, “毕业生就业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学校就业工作, 最根本的还在于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反过来说, 学生就业情况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 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在毕业生就业的状况上。如果一所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好, 就不能说这所大学的教育质量是高的。当前, 对高等学校来说, 既要抓好毕业生就业这个直接环节的工作, 根本的还在于要抓好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人才培养环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 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其实, 世界上各国的高校评价, 都要看毕业生就业率和薪酬水平, 国际上各个著名大学都极为关心和重视毕业生就业和发展, 把它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的高等学校要更加关心和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只有下大力气做好这项工作, 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才能真正上得去, 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同志们,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是党中央做出的重要决策, 既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的明确要求, 也是对教育战线发出的伟大号召。各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 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加大力度, 创造性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这是教育战线同志们的光荣责任和神圣使命, 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们一直强调, 高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好这项工作, 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关怀毕业生, 要倾注自己的热情、智慧和汗水, 努力为广大毕业生和人民群众办实事, 做好事, 要不惜“走遍千山万水, 历尽千辛万苦, 道尽千言万语, 用尽千方百计”, 总之, 要以对学生极端的热忱、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 把就业做好做实。

三、高度重视, 全力以赴做好2008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 在全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量压力继续上升。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59万人, 比2007年增加64万。其次, 结构性矛盾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最突出的问题, 毕业生就业过分集中在东部和大中城市, 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城市社区缺乏人才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第三, 教育内部在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 一些地方和高校仍然对规模扩张保持着较大的冲动, 不能及时地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改革人才培养, 毕业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亟待提高。第四, 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滞后于就业形势的变化, 部分家长及社会上比较落后的就业观念, 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些毕业生的就业选择。第五, 就业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一些地方和高校的工作还很不平衡, 重视程度差异很大, 有的就业服务设施缺乏, 投入严重不足, 等等。我们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 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切不可因为这几年就业工作的成绩和进展而有丝毫的松懈。

根据中央的要求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 最近, 中央十部门召开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明确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大工作力度, 广开就业渠道, 加强就业服务, 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 改善就业结构, 提高就业工作质量。会议还明确了工作着力点要放在: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 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 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并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推动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等等, 并对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经费支持等都作了明确具体的安排。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认真落实部际联席会议精神和相关文件要求, 全力以赴开展工作, 并积极做好有关协调配合工作。

从教育系统来看, 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 切实加强领导, 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 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

各地主管部门尤其是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学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 厅长、书记、校长必须亲自抓。省级主管部门要负责牵头, 从政策、经费、服务、项目等多方面, 在省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 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校要调动全校上下的力量, 形成由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负责人、辅导员及专业教师大家都来关心就业、共同促进就业的工作格局, 力争在2008年使高校的就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取得更加扎实的进展。

(二) 全面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特别要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 努力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各地和高校要根据就业工作新形势进一步落实就业指导人员、机构、经费“三到位”, 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要加强培训工作, 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的专门队伍。要将就业和创业指导课程切实纳入高校教学计划, 提倡所有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就业和创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 并依据各校自身具体情况制订教学计划。要切实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 增强针对性, 把对毕业生的政策指导和就业服务做实做细, 让毕业生满意。

各级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并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双困”毕业生, 采取“一帮一”的方式, 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和重点推荐, 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 并尽量给予适当求职经济补贴。要积极争取并配合各地相关部门把这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政府援助困难群体的政策体系, 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和见习, 落实好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系列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政策。

(三) 加快建设现代化信息服务体系, 切实为毕业生提供及时、丰富、有效的岗位信息, 力争在信息化服务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和全面进展。

要按照国家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和网上联合招聘制度的要求, 加快建设遍及全国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化服务网络, 在网上招聘工作方面有重大突破, 在信息化就业服务、就业指导、就业管理方面有全面进展。各地区、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要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 丰富信息数量, 创新服务手段, 多种方式探索信息共享, 要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参与网络联盟各项招聘活动。同时, 各地要积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常设市场, 满足举办经常性中小规模现场招聘活动的需要;高校不仅要安排专门场地, 以便经常举办校内招聘, 还要建设用于供需双方远程对话的专用场所, 以便双方能进行网上的初选;对社会招聘要从严审批, 以举办中小规模、专业化、行业化的招聘会为主, 不得举办大规模的现场招聘活动;要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对招聘活动的安全保卫, 切实保障招聘活动的安全有序。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招聘会, 不得以任何方式向高校毕业生收取费用。

(四) 把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作为重中之重, 狠抓政策和项目落实, 力争有突破性进展。

鼓励当代青年大学生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不仅是解决就业问题, 更重要的是, 这是青年运动的方向,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人才辈出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关系到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实施。现在的状况是基层缺乏人才, 基层急需人才, 而我们的人才队伍包括干部队伍里面很多还缺乏基层工作的经验和历练。我们要弘扬主旋律, 动员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和农村去, 做干部, 当教师, 从事教育、科技、卫生、扶贫和社会服务工作。要在校园中形成到基层就业光荣、人才要在基层在实践中成长的舆论导向, 要进一步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艰苦行业就业的优惠政策, 进一步抓好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的落实。要积极参与和组织实施好2008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毕业生到基层农村服务等各类项目和计划, 并持续地关心、支持这些毕业生在基层的成长成才。要结合地方和高校的实际, 认真研究探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等相结合的新途径。

(五) 推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着力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要进一步强调把就业状况与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办学评估、经费投入等适度挂钩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高校教学评估中, 要将就业工作、就业结果作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突出社会需求对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导向作用。各高校要广泛建立并大力加强与用人单位的经常性联系与合作, 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地域范围和数量, 争取形成一批示范性的基地。高职院校必须把推进双证书制度作为学校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一,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构建实训基地、培养双师型教师、组织技能鉴定, 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相关培训, 确保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相关专业8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院校教学评估, 要将双证书制度作为基本要求, 把半年顶岗实习作为主要指标。各地和高校要及时总结和推广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典型和经验, 以多种形式开展创业教育, 倡导创业精神, 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努力建设一批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

(六) 搞好离校前思想政治工作和毕业教育活动, 努力形成积极促进就业的社会舆论氛围。

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 意味着人生新阶段的开始。我们要精心组织好离校前的各项工作, 让毕业生带着对母校的感激之情离校、自豪地离校。在各项工作中, 就业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密不可分, 要突出两个加强, 即“在就业工作中加强思想教育,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要抓住毕业生离校前的这段时间, 帮助毕业生解疑释惑, 排忧解难, 做好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要精心设计毕业教育的各个环节, 举办隆重而别致的毕业典礼等校园活动,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 要持续开展主题突出、生动有效的舆论宣传工作, 在校园中和全社会倡导、推广“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

部长讲话-传真 篇3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仪式,热烈庆祝河南省图书馆建馆100周年。在这里,我谨代表文化部向河南省图书馆的全体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及长期以来关心与支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与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河南省图书馆创立于1909年,是中国创建较早、历史悠久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在一代又一代图书馆同仁的努力下,河南省图书馆从以“启发愚蒙,增进智识”为宗旨而设立的简陋馆舍,到今天馆藏丰富、设施先进、服务卓越的现代化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开始发挥起越来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河南省图书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下,河南省图书馆坚持“精诚服务,愉快阅览”的理念,积极开展服务工作,使政府公益性文化服务的范围得到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和方式得到不断丰富,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尤其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更是取得跨越性发展。河南省图书馆先后获得“读者喜爱的图书馆”、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河南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迎来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也是我们每一个文化工作者的职责和历史使命。河南省图书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完善的图书馆服务网络;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业务建设,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要大力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建设,进一步加大数字资源的建设与整合;要加强古籍保护工作,为保存、挖掘和利用河南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新路,要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建立与国内一流的硬件设施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制度规范,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同志们,今天是河南省图书馆建馆100周年的庆典之日,也是河南省图书馆迈向新的百年的起点。展望美好的未来,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希望河南省图书馆全体员工以馆庆100周年为契机,站在新的起点,谋划新的发展,创造新的业绩,全面推进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为促进河南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部长讲话 篇4

在推动罗源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同志们:

这次县委工会工作会议是新时期全县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政治生活中的一大事,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工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这次会议的召开,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对工会工作领导,更好地发挥广大职工和工会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我县工会工作情况及下一阶段工会工作安排作个简要汇报。

一、年初以来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工会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围绕全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升亮点、认真履职‛的工作思路,以党工共建创先争优为动力,全力推进‚两个普遍‛,全面深化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工会参与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一)围绕中心、服务发展,职工建功立业活动广泛开展。一是大力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以‚五大战役当先锋,开局之年做贡献‛为主题,把创建活动作为职工建功立业活 1

动的重要载体,引领广大职工创造‚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争当推动罗源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先锋。今年以来选树了1家省级‚工人先锋号‛、5家市级‚工人先锋号‛、2家市级‚五一先锋岗‛。

二是大力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认真开展职工‚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的‚金点子‛大赛活动,把征集‚金点子‛活动与企事业单位职代会提案工作相结合,创新活动方式,扩大职工参与面;组织动员职工积极参加‚6.18‛海峡两岸职工发明创新成果展,并选送了7个项目参展,获金奖3项,银奖1项,铜奖1项;积极开展‚十佳创新能手‛评选工作,有两职工获市‚十佳创新能手‛荣誉称号;为鼓励职工发明创新,年初全委扩大会议上,表彰奖励了一批发明创新能手,进一步激励了广大职工创新热情。

三是大力开展职工群众性劳动竞赛。组织发动基层职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技术交流、举办读书演讲比赛、‚安康杯‛知识竞赛等提素质建功活动;同时与县卫生局联合开展青年医师、护士临床岗位竞赛活动,历时一个月,全县卫生系统有10个队210名医护人员参加竞赛活动;认真组织‚安康杯‛竞赛活动,选送了中国电信罗源分公司等150家企业参加2011市级‚安康杯‛竞赛。

(二)精心组织全力攻坚,‚两个普遍‛工作全面深化。一是工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按照上级工会要求,认真开展工会组建‚百日会战‛,推动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把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目前为止,我县已建立工会组织404家,会员30508人。

二是工资集体协商进一步推广。3月份我们组织召开工资集体协商暨‚要约行动月‛工作部署会议。并深入企业广泛宣传、发动。目前为止,我县企业集体合同签订数为253家,企业工资专项集体协商签订数为68家,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数为214家,覆盖企业职工数为18800人。

(三)积极参与社会化管理,作用发挥更加充分。一是切实维护职工民主权益。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得到保持和完善,并逐步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拓展。充分发挥职代会在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维护职工知情权和参与权。目前,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建制率保持在100%,集体企业保持在80%。大力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加强厂务公开工作监督检查力度,维护职工知情权和监督权,推动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落实。

二是大力开展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按照市和谐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制定了2011年罗源县和谐企业创建工作计划,分解下达2011年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将各乡镇、开发区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列入绩效考核内容,有效推动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开展。年初以来企业创建13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6家,分别占全年任务54.8%、53.1%。

三是大力开展‚春风行动‛。

1、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两节‛期间,县总工会共筹集‚送温暖‛资金21万多元,慰问473户困难职工、农民工,深入到开发区11家企业为161名困难农民工现场发放慰问金。走访慰问了县重点工程一线职工慰问金额共计12000多元。慰问了在春节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一线职工,慰问年货金额共计18000多元。协助做好‚平安返乡路‛优秀农民工包机活动。

2、开展‚春风送岗‛活动。为解决企业用工难,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人员就业难问题,正月举办了‚春风行动‛—农民工就业服务现场招聘会,共发布就业信息223条,提供各类就业岗位2156个,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

3、做好困难职工紧急救助工作,今年以来共紧急救助困难职工40人,救助金额达6.5万元。

4、积极推动职工医疗互助工作,上半年共组织13个单位,1144名职工参加了福州市职工医疗互助活动。

(四)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凝聚力进一步提升。

1、加 4

强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重点推进各乡镇工会联合会和开发区企业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按照‚六个有‛和‚双三亮‛要求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模范‚职工之家‛创建工作通过建家活动,真正把企业工会组织建设成为职工之家。今年以来,选树了5家市级模范‚职工之家‛。

2、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以党建‚三级联创‛、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三型工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为标准,加强工会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同志们,今年以来的工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我们的工作理念、应变能力和工作方法还存在着不适应新任务新要求的情况,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分析研究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在发挥工会组织参与社会化管理的作用方面还显得不够;二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和谐创建、工资集体协商、职代会建设等工会重点工作推进难度较大,进展比较缓慢,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和工作热情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各级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以改进。

二、2011年下一阶段工会工作安排

孙春兰书记在省委工会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做好工会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按照省总工会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孙春兰书记在省委工会工作上讲话精神的要求,把思想和认识进一步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县委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上来,紧紧围绕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建设罗源湾滨海新兴城市的发展大局,在推动罗源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一)进一步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全力推动罗源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全县各级工会组织要按照县委、县政府文件精神,主动探索工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参与社会建设的着力点,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参与社会管理的切入点,发挥好工会在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乡社会建设中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

下半年开始,县乡两级工会要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机制。同时,一要致力于企业社会责任促进机制建设。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职业病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为重点,积极组织和参与有关部门就劳动就业、劳动安全、社会保障、薪酬待遇、职业病防治等涉及职工重大利益事项的督促检查,通过督促企业履行劳动合同签定、社会保险购买、工时休假规定和职工教 6

育等责任,逐步形成全县劳动关系情况收集、评价、报告制度,积极参与我县经济组织社会责任报告制度的建立。二要致力于健全社会化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三方四家‛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以及企事业单位职代会和厂(事)务公开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工会界别代表反映职工诉求、表达工会主张的作用,在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规和政策制定中充分代表职工群众的意愿和呼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断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构建起覆盖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企业的劳动争议调处网络,及早发现矛盾,及时调处矛盾。三要致力于健全完善工会组织培育发展机制。全面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培育和提升基层工会活力。

(二)充分激发创造活力,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是深入开展‚工人先锋号‛创先争优活动。各级工会要紧紧围绕我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新时期劳模精神,以‚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为载体,动员、组织广大职工开展 ‚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劳动竞赛活动。积极探索在重大产业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劳动竞赛的新途径,着力培育富有行业、企业特色的劳动竞赛项目和方式,使劳动竞赛活动更加具有时代特 7

征、群众基础和发展活力,做到全县规模以上企事业单位参与劳动竞赛达95%以上,创建5个‚工人先锋号‛。

二是着力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和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大学校‛作用,大力推进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建设,深入开展职工技能大赛和评选‚十佳创新能手‛等活动,继续实施技师培养计划,不断完善‚培训、练兵、比武、晋级、表彰‛的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作机制。加强创新班组、创新企业建设,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活动,努力为推动我县产业发展培养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三)全力推进‚两个普遍‛,促进广大职工群众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一是扩大组织覆盖面,增强组织凝聚力。各级工会要充分运用‚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有效机制和方法,继续推进‚双措并举、二次覆盖‛,以吸收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入会为重点,加大重点的非公企业法人普遍建会工作,加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建设。要高度重视在罗源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职工队伍出现新变化新特点下的工会组织体制创新,特别是要抓好重大产业化项目的工会建设与工作覆盖,探索形成生产厂区、生活配套区一体化联动、运行高效的工会组织体系。结合乡镇领导班子换届,进一步加强各级工会领导班子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 8

福建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意见》,各乡镇、开发区工会要主动向同级党委和政府汇报工作,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为工会工作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发挥工会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参与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积极开展创建职工之家活动,把工会建设成为职工群众喜爱、拥护、信赖的职工之家,切实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

二是合力推进工资协商,促进成果共建共享。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工会主抓、各方配合、职工参与‛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机制,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合作,着力规范我县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标准,加强劳动定额标准制定和管理工作,保证建制质量,扩大协商覆盖面,提高协议针对性。下半年,要积极推动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力争工作有突破、有亮点。继续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加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督促检查,全面完成已建工会的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制度覆盖面要达到85%以上的目标任务。要把新一轮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加强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建设,开展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建制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以职代会厂务公开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作用,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努力做好群众工作,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一是进一步完善党政主导下的职工维权机制。各级工会要切实发挥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职工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作用,积极参与同职工权益、民生保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的制定,积极参加有关部门开展的劳务派遣工、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严重侵害职工权益的执法检查和清理整顿,主动、依法、科学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发挥工会组织在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工作体系中的独特作用,扩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覆盖面。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矛盾预警、应急机制,落实带案下访、领导包案等信访工作制度,认真做好劳动关系矛盾的排查和化解工作,积极参与解决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中出现的涉及职工利益调整的突出问题,努力把劳动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深入实施‚安康杯‛竞赛和劳动保护专项合同签订工作,推动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集体合同扩面提质,扎实抓好夏冬两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维护职工的生命健康权益。

二是进一步提高工会惠民帮扶能力。大力宣传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推动和协助党政解决好职工群众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基本需求,竭诚为困难职工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多解难事,让困难职工真切感受到温暖和 10

希望。规范帮扶中心建设,完善帮扶工作网络,加强对帮扶项目成效的督查与评估,提高帮扶工作实效。继续抓好‚送清凉‛和金秋助学活动,扩大职工互助保障覆盖面。提前计划好今冬明春的‚两节‛送温暖帮扶救助工作。

三是进一步加强工会经费征缴工作,严格执行工会经费‚收、管、用‛各项制度规定,加大工会经费的审计监督,加强工会资产的监管,提高资产运营质量。进一步做好工会信息、统计、网络、调研和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等各项基础工作。

袁部长2014讲话 篇5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1月15日)

袁贵仁

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13年工作,分析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14年工作。

刚刚过去的201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全社会共同努力,教育系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着力促教育公平、调教育结构、提教育质量,工作有进展、有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方面,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启动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升学考试开始破题,26个省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12个省份4440名考生参加高考;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达18.5万,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1万扩大到3万;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000多万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方面,建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学籍管理的无缝衔接和互联共享;首批认定14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深度结合有了体制机制保障;全面启动高校章程制定,教育部首批核准公布6所高校章程;基本实现中小学校挂牌督导全覆盖,293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推进,就业率进一步提高。在改进作风、维护稳定方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规定;深入推进“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扎实开展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保持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开始进入第二个三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方向、保持定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狠抓落实,积极稳妥、务求实效。坚定方向、保持定力,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就是要针对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优化教育结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深化改革、狠抓落实,就是要以综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努力把中央的部署变成方案、把方案变成现实。积极稳妥、务求实效,就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不做表面文章,不求轰动效应,为适应国家需求、回应人民期待,扎扎实实地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国家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各领域改革的总要求。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一切改革的举措和行动,毫无疑义都要自觉围绕这一总目标、落实这一总要求,从教育部门自身改起,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教育治理能力提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通过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促进公平、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更好地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教育部门的负责同志,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带头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一)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了改革朝什么方向奋斗、在什么地方聚焦、于什么环节着力。过去我们习惯讲管理,现在强调治理;过去我们常说四个现代化,现在提出治理现代化。这反映了新形势下我们党对治国理政理念和治国理政方式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重大理论创新。

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三中全会的重大部署,也是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实践,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晶。一年多来,党中央把改进作风放在突出位置,在全党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一届政府把转变职能作为开门办的第一件大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央坚持改作风、转职能,实质上都是在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为教育改革开启了新的窗口期,各级教育部门一定要深刻理解中央精神、自觉遵循中央要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切实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适应教育形势变化,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教育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举办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2.6亿学生、1600万教师、52万所学校,各级各类学校组织的复杂化、结构的多样化、水平的差异化以及人民群众教育诉求的个性化都在不断增强。教育规模扩大后,各方面更加关注教育质量和水平;教育经费投入增多,各方面更加关注教育公平和效益;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不断增长,各方面更加重视教育结构和布局;城镇化加速推进,教育人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迁移流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日益紧迫;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理念和方式带来多方位的冲击。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实现由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由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由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三)破解热点难点问题,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开放35年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3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不断推进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当前,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还不足,办学活力还不够,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还不紧,国际竞争能力还不强等。这些问题,原因有很多,究其根本,不在学生、不在教师,也主要不在书记校长,而在教育管理部门,在于我们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体制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管理方式落后、管理能力落后: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教育权责交叉,上级部门管得过多过细过于简单,制约了基层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管理方式单一,习惯于用分数管学生、用升学率管教师,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的创造性,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针对性破解,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不能实现很好转变,我们的工作就难免事倍功半,甚至可能事与愿违。

实现国家现代化,教育要率先现代化。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再用7年时间,让世界最大教育体系整体进入现代化,任务十分艰巨。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治理要率先现代化。如果不能尽快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如期实现。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以更加清醒的认识、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完成好我们这一代人必须面对、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二、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根据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更好地激发每个学校的活力,更好地发挥全社会的作用。

政府宏观管理,就是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创新方式,把该放的放掉,把该管的管好,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学校自主办学,就是要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明确权利责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社会广泛参与,就是教育质量要接受社会评价、教育成果要接受社会检验、教育决策要接受社会监督,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政府、学校、社会,管、办、评三者之间,权责边界既应当是清晰的,又一定是相对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持,由此形成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现代教育治理能力。

(一)把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把握办学方向,是政府的首要职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工作,始终是教育第一位的要求。当前的关键,是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具体化,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体现到课程标准、教材编写以及考试评价之中。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近,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抓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教育,创造有效形式、形成长效机制。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开展节粮、节水、节电“三节”活动。特别是节约粮食工作,要从餐桌抓起,从食堂抓起,从各级各类学校抓起,营造劳动光荣、节约光荣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要突出诚信教育重点。在教育系统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将学生诚信表现记实性写进成长记录,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有效机制,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价值观念和制度保障。要用铁的手腕治理考试招生违规违纪问题,用铁的纪律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坚决守住教育考试招生这块净土。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出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创新教学方法,分学段有序推进,打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根基。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明确学生在学期间参加志愿服务的要求,以记实方式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

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工作。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通过多种形式,保障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教会学生掌握一两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推进体质健康测试,学生测试结果通知家长,学校测试结果向社会公开。要改进美育教学,充分发掘传统艺术资源,因地因校制宜,教会学生使用一两种乐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部署和推进各类课程改革。出台实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对各学段育人目标和各学科内容设计提出具体要求。修订课程标准,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修订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大纲,研究提出大学相关教材修订和使用意见。做好教材编写工作,全面修订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教材,完成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三科起始年级统编教材审定;组织修订中等职业教育教材;修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高质量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确保其政治性和学术性的高度统一。

(二)促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在教育公平上多想办法、多做实事,用教育公平重新审视体制机制,重新评估政策措施,通过规则调整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教育公平水平。

兜底线,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要抓好贫困地区教育。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保证贫困家庭孩子平等接受教育。研究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编织贫困地区儿童成长安全网,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把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流入地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努力保证他们能在当地就读,完全由公办学校接收暂时有困难的,可以采取向民办学校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努力做好随迁子女在当地升学考试工作,扩大进一步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机会。要支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提高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覆盖率。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抓紧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密切会同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留守儿童安全、学习、情感等提供有效服务。要高度重视残疾人教育,全面部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保基本,使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基本办学条件。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资金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落实《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使贫困地区学校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符合安全、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对确有需要的村小和教学点,不仅要坚持办,而且要办好。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将各地办学条件达标情况列入督导,全面普查,纳入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并向社会公开。要多策并举,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认真抓好2013年启动实施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使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上水平,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要优化学校布局。学校布局规划要纳入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从严控制农村学校撤并行为,调整须经省级政府批准。创新学校管理模式,鼓励强校带弱校,组建教育联盟,推行学区一体化管理,探索学校托管,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规模,调整完善招生规则,让更多部属及省属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学生,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形成巨大的人才红利。各地各高校都要建立健全逐步提高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长效机制,并将每年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向社会公布。要提升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教育资源要继续向中西部倾斜,加强东中西部教育协作,鼓励优秀教师以多种形式到中西部服务,强化国家重点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为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作出贡献。今年,全国80%以上中小学校要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奠定教育信息化基础。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通达具备条件的每一个班级,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2013年1.5亿学生数据入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学籍全覆盖。

(三)调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不断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是政府教育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当前应着力在发展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上多下功夫。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从完善基本制度入手,加快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普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今年将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要全面清理各类歧视性政策,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在2012年《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解决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法人属性、产权归属、教师保障、财政扶持等问题。要根据三中全会要求,积极探索运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

(四)抓改革,积极稳妥破解考试招生制度难题

推进改革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教育改革任务艰巨繁重,三中全会作了全面部署,我们要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今年的重中之重是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出台实施方案。教育部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配套“实施意见”。各省要根据教育部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改革“实施方案”。

开展改革试点。在有意愿、有条件的若干省份和高校开展改革试点。改革试点包括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改革试点省份和高校要出台试点“实施办法”。

改进考试内容。抓紧研究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考试内容改革,完善国家考试题库。高等职业教育推广“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方式。

确保公平公正。这是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问题。确保公平公正,最重要的是理清责任、落实责任。要抓紧完善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办法,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有错必纠,有责必问。调整高校招生委员会人员构成,增加教师、学生及校友代表。建立校长作为法人代表签发(或授权签发)录取通知书制度,公布各校录取通知书签发人名单。对学生作弊、作假,经查实除按规定处罚外,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就学、就职单位了解。进一步清理规范和逐步减少各类加分政策。

加强宣传引导。要加强改革举措的可行性论证,加强改革的风险评估。充分考虑教育的周期性,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提前公布高考改革实施办法。要加强对改革办法和政策的宣传解读,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五)转职能,改进教育管理方式

政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在“管办评分离”中,政府管理的改革是前提、基础。推进政府管理改革,核心要义是加快转变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同时督促基层和学校把权接住、管好,确保放而不乱。

积极简政放权。“善政必简”。只有该简的简,该放的放,才能激发学校和社会活力、需求潜力和发展动力,才能从名目繁多、繁琐细碎的评估、评审、评比中解脱出来,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抓大事、议长远、谋全局,做好该做的事、能做的事。要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按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对已经明令取消的,要不折不扣地放给学校、放给社会,不能变相保留。对保留的项目,要抓紧清理审批流程,公开审批的标准、程序和结果。要统筹整合专项资金。根据财税体制改革要求,整合农村义务教育改善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统筹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资金,扩大基层和学校资金统筹使用权,提高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要减少各种检查活动。建立检查工作归口管理,整合各种常规性和临时性检查,给学校创造一个安心静心办学的环境。简政放权,当前重点是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目前,教育部按照三中全会的要求,研究制定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意见。原则上凡是由省级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事项一律下放省级管理,凡是由学校能自主决定的事项一律下放到学校。

加强标准建设。标准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要依据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用标准加大投入、加强监督、加强约束,从根本上减少管理中的随意性。这些年,相继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标准,但目前一些领域仍然空白,有的已经不合时宜,有的甚至相互矛盾。去年教育部制定了《标准与指南》制定和发布规程,强化对国家教育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要加快对一些标准的废止、修改,制定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教师编制、教育质量、仪器设施、专业教学、语言文字等标准,加快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标准体系。特别是要推动健全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完善职业教育、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研究学前教育、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运行保障机制,健全教育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要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坚持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要加强教育经费监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严防违规违纪行为和铺张浪费现象。

推进法治建设。“政贵有恒”。法治是现代教育治理的基本特征,对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稳定持久的保障作用。要推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等4部法律一揽子修订工作,抓紧职业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工作,不断健全教育法律制度体系。要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强化教育督导。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要简政放权,也要加强监督监管。教育督导是政府加强宏观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互协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完善督学、督政、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印发深化教育督导改革 转变教育管理方式的意见,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充实教育督导队伍力量。研究制定督学管理办法,提高督导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做好督导重点工作。督政方面,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省级督查、国家认定工作,探索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和复查制度,印发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办法、省级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督导考核办法,加强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监督检查。督学方面,完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实现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推进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制定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办法,推动学校办出特色,扎实实施素质教育。质量监测方面,制定发布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方案,开展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科学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为改进教学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制定教育督导报告发布办法,完善教育督导报告发布和限期整改制度,加大复查和问责力度。

(六)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教育有没有活力,关键要看学校有没有活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学校作为基本立足点,建立以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为导向的工作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学校作为教育“细胞”的活力。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这也是政府放权的制度前提。对公办普通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根本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范围和规则。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参与机制、理事会(董事会)的社会联系和合作机制。加强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出台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规范学术委员会的组成、权责和运行规则。章程是明确学校内外部权利义务关系、促进高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载体。要按照统一部署,加快推进高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对民办高校,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完善理事会(董事会)结构,规范决策程序。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保障校长、教职工特别是学生等相关主体的权利。对中小学,主要是加强党组织建设,实行好校长负责制,加快推进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建设。推进依法办学。教育部根据《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正在研究制定依法治校指标体系,形成依法办学的考核标准、考核办法,为政府、社会、家长监督评价学校办学行为和管理活动提供依据。要把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成效作为评价学校领导管理水平、治校水平的重要内容,切实推动学校管理观念的转变。教育部门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对学校办学活动合法性的监管上,提高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水平,坚决杜绝任何学校出现有悖于法治原则的管理手段和规定。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申诉、学生申诉制度,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在学校管理中都能直接感受到法治的力量。要建立教育领域公益性法律服务机制、学校安全事故依法调解制度,完善保障学校依法办学的制度环境。

坚持面向社会。学校只有主动面向社会、服务社会,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将出台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在办学思路、模式、方法上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变。继续实施“2011计划”,通过机制创新,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当前,青年教师住房存在困难,要主动协调学校与当地政府、社会,因地制宜,努力加以解决。

(七)发挥社会评价作用,动员社会参与支持监督教育

在“管办评分离”中,评价是反馈环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客观、科学、公开、公正的评价,是增强教育工作针对性、有效性的前提,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学校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治理模式下的“社会评教育”,实质是要把评价权和监督权更多交给社会、回归社会,在“管”与“办”的互动中,保持相对独立性,成为教育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下,教育所提供的课程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所创造的科研成果,最终都要接受市场和社会的检验。这不仅要求我们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式和培养模式做出调整,也要求我们的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相应变革。行业企业是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毕业生最终的去向。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普通院校,都要加快建立行业企业评价机制,吸收行业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把行业企业的评价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重视行业企业评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是个试金石,高校办得好不好,归根到底要看学生就业能力强不强、创业水平高不高。今年高校毕业生727万,这都是国家宝贵人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责无旁贷,教育部门义不容辞。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在开发就业岗位、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基层就业、激励自主创业等方面,出台更多具体政策,解决毕业生就业创业中的具体困难。要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作为高校评估重要内容。实行高校学生学籍信息和就业信息贯通,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和把握各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并向社会公布。

强化专业组织评价功能。教育评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正确发挥评价的监测、诊断、指导功能,专业机构不可替代。要支持现有专业机构建设,发挥专业学会、行业协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要加快培育独立于教育部门的专业教育服务机构,不断提高其评估监测水平。要引入竞争机制,推广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合同、委托等多种方式向专业组织购买高质量的服务。今年,将加快整合国家教育监测评估机构和资源,为开展专业化监测评价提供支撑。加大力度推进一些机关职能向直属单位和社会组织转移,原则上各司局不再直接组织评估评价评审等具体事项。委托第三方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和“教育满意度测评”两项监测评估工作。通过测评,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找出差距,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做好工作的自觉性、针对性,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教育满意度。

重视社会公众监督。社会监督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推行教育部门、高校权力清单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社会各界在公开中监督。要通过信息公开,确保社会公众及时、便捷、有效地获取各类教育信息,这是社会监督不可或缺的环节和基础。强化社会评价,首先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主动加强信息公开,主动让社会了解,提高政务和校务公开的水平,提高政府和学校的公信力。对各级教育部门,要按照中央关于推进政务公开的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把各项政策和重要事项依法、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社会公开。进一步加强职能公开、依据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监督公开。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前都要公开征求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公布意见采纳情况。要加大行政审批公开力度,及时公布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办理程序和审批结果。大力推进工作过程公开,及时发布重大教育项目和工程实施情况。大力推进工作结果公开,推动教育质量标准、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和教育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开。要公开违法违规事件查处结果。对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办学条件能力、质量水平等信息向社会公开,让社会了解。今年要进一步推动本科院校向社会发布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积极公开群众关注的信息,对学校重大决策、政策及时宣传,赢得社会理解;对突发事件要及时回应,掌握舆论主动权,树立和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和声誉。当前,特别要加大高校招生和财务信息公开力度,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扩大公开范围,切实加强师生和社会对招生、财务工作的监督。信息公开,核心是“公开”,关键在“真实”,根本在“监督”。没有“监督”的公开,就可能是不公开、半公开,甚至是假公开。2014年,要改革信息公开监督检查机制,引进第三方参与教育信息公开监督。

三、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面临的时代命题,是必须完成的崭新课题,也是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好这一任务,无论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还是知识储备、工作方法,我们都还有许多不适应之处,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现实地摆在每一个教育管理者的面前。我们要以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切实提高认识、增强本领,打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场攻坚战,实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

(一)深化学习领会,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身体力行。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作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强大思想武器。教育部门各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要真心实意学,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认认真真地学习原文,全面系统领会讲话基本精神,着力把握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要联系实际学,紧密联系教育改革发展实际,更好地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抓住精髓学,坚持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来思考问题、谋划思路、改进工作。要认真学习各方面知识,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素质能力基础。

(二)增强担当意识,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品格。教育部门管理干部一定要牢记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事业的责任,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当前,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利益格局错综复杂,改革难度和风险都在不断加大。责任重于泰山。打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场攻坚战,缺乏担当意识不行,担当意识不强也不行。我们要敢于旗帜鲜明、较真碰硬,勇于尽心竭力、攻坚克难,善于为党分忧、为民解难。要正确推进改革。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正确推进策略,确保改革取得可预期成果。要准确推进改革。吃透中央精神,立足基本国情,更加富有成效地把教育改革推向前进。要有序推进改革。该国家统一安排的不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等,该试点的要先行试点积累经验,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基层教育部门、学校、师生创造的新鲜经验。加大国外先进理念、经验和资源的引进力度,以教育开放促进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要协调推进改革。在教育内部,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统筹推进课程、教学、考试、招生改革。在教育外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有关环节的衔接,主动会商解决重大问题。要务求改革实效,从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最期盼的事项改起,从各个部门、社会各界、师生员工拥有共识的环节改起,从制约教育公平、质量最突出的问题改起,让教育改革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强化为民情怀,全心全意服务师生群众。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是要让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必须养成真挚为民的情怀,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把师生需求贯穿工作始终,调研要深入群众,决策要吸纳群众,执行要依靠群众,监督要动员群众。教育部门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努力在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永远保持为民、务实、清廉本色。要深入基层和学校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师生的想法,发现问题的症结,找到解决的办法。要完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要做好公示、听证,增强决策的透明度,扩大公众的参与权。要善始善终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工作,强化整改落实,推进建章立制。及早谋划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将两批活动有机衔接、深入推进,以严的标准、严的程序、严的要求,全面加强作风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坚决守住阵地,切实维护好教育系统和谐稳定。保持校园和谐稳定,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没有和谐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两亿多大中小学生,其中大部分还是未成年人,确保他们安全上学下学、安心学习生活、健康成长进步是我们的头等大事。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阵地意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要注重形成合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健全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心理干预机制,切实抓好日常管理,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要坚持源头治理,认真解决师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和信访反映的突出问题,把他们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要完善应急预案,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研究制定应对计划和方案,做到全覆盖、能操作、已演练、常更新。教育部将发布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各地各校要认真加以落实。

(五)加强舆论引导,努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这既是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树立教育系统良好形象的现实需要。要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上下功夫。舆论氛围好不好,关键在引导。要更好地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准确解读教育改革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改革焦点难点,提高宣传报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要在扩大新闻宣传覆盖面上下功夫。建立覆盖报刊、广播、电视、新兴媒体在内的教育新闻宣传大格局。把网络舆论工作作为教育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发挥微博、微信、社交网络和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的独特优势,研究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让更多主流舆论和正面信息上网传播,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要在提高舆情应对能力上下功夫。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定要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要求,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尽早发出正面声音,争取第一落点。通过扎实有效的舆论引导,最大限度凝聚改革的正能量。

组织部长讲话摘 篇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这是着眼新形势新任务、解决党的建设突出问题提出的新要求。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认清严峻挑战、认清严重问题,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的总目标,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注入了相信的内涵。要求我们把学学习的理念、服务的理念、创新的理念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在加强学习中增强本领,在服务人民中获取力量,在不断创新中赢得未来,不断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

总之,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赋予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以新的使命、新的责任。要求我们深刻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以强烈的的事业心责任感,扎扎实实的做好工作,努力开创党的建设和组

织工作新局面。

执政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抓住当前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是树立形象,凝聚党心民心的重要举措。

这次中央抓作风有三个特点。

一是抓得具体。

二是体现从严要求。既然作了规定,就要严一点,动真的来实的。如果不痛不痒,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是率先垂范,领导带头。

要抓出成效,关键是:

一是要狠抓落实,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改进作风,既要有认识的高度,还要有落实的力度。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改作风,还要带头抓作风。

二是要突出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要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赢得民心,加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改进作风要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与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结合起来,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和变化。

三是改进作风不能自说自话、自我评价,要让人民来监督,来评判。

部长讲话-传真 篇7

由于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差、农民安全意识淡薄、道路执法监督不严等多种因素, 部分地区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违法载人现象较为严重, 死亡3人以上较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5月15日, 贵州省贵定县就发生了一起拖拉机违法搭载42人坠入河中的重大交通事故, 造成29人死亡, 4人重伤。对此, 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 作出重要批示, 要求有关部门治理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违法载人工作做出部署。

张宝文副部长在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 当前正值“三夏”农忙时节, 全国42万台联合收割机、千万台拖拉机正陆续投入到抢收抢种之中, 保障农机安全生产的任务重, 各地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坚持一手抓农业抗震救灾, 一手抓农业生产, 要在抓生产的同时不忘安全生产, 重视安全生产。同时对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开展治理拖拉机违法载人工作进行了部署, 要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 迅速行动起来, 加大工作力度, 密切部门协作, 进一步加强拖拉机违法载人、无牌行驶等违法行为的治理, 消除事故隐患, 切实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在去年专项整治的基础上, 进一步推进拖拉机牌证、驾驶证件核发工作的规范化, 依法履行拖拉机安全监管的职责, 严格把好拖拉机的登记关、检验关和驾驶人的培训考试关, 强化源头管理。张宝文副部长强调, 各地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的部署, 结合“三夏”和“双抢”等重要农时季节, 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对拖拉机登记、年度检验以及驾驶证的申领、审验情况进行排查治理;对拖拉机培训机构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和清理, 取缔违规培训机构, 杜绝违规办班现象。针对排查出来的隐患问题, 要认真梳理分析产生的原因和症结, 尽快采取措施, 消除产生隐患的因素, 要着重在完善安全监管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各地农机管理部门要按照农业部、国家安监总局的要求, 全面启动“平安农机”示范县 (区、市) 考评工作, 推出一批“平安农机”示范县, 深入推进“创建平安农机, 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

张宝文副部长要求各级农机部门, 积极强化部门协作, 推进拖拉机违法载人治理工作。要加强与安监、公安等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进一步加强相关信息沟通, 加大对拖拉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法载人的整治力度, 减少事故隐患, 共同推进各项工作, 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各级农机部门要加强农机安全事故统计工作, 对事故进行认真分析, 找出原因, 采取针对性措施。要定期向公安交管部门提供拖拉机登记、安全技术检验以及拖拉机驾驶证发放的资料、数据;主动向公安部门了解拖拉机道路行驶违法情况和道路交通事故情况, 促进拖拉机等违法载人治理工作。

数码时尚传真 篇8

正式上市

3月21日,松下电器首款使用P2卡存储技术的高清视频产品 AG-HVX200正式上市。该产品得力于新型光学系统和高性能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使用广播级DVCPRO HD编 码方式,将高清素材(1080i或720p)记录于P2卡上。P2卡这种高端存储记录媒体,则使存储变得安全快捷,无疑会引起整个制作领域的重大变革。

纽曼MP4、MP3普及风暴

纽曼数码近日在北京召开了本年度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会上,纽曼展示了即将上市的1.8英寸超大屏幕视频MP3、超强功能的MP4等十余款新品,并推出了采用AMD公司的中央处理器、功能强大的全能王M3000。M3000支持GPS全球卫星定位导航,采用触控设计,支持模拟器游戏下载等功能。同时,纽曼将M668、M667、M669降价千元,突破了2000元的价格壁垒,以1999元(20GB)的惊人价格成为纽曼MP4普及风暴的先锋。

新锐登场

索尼多款新品数码相机上市

索尼近日上市了多款数码相机新品,其中,DSC-S600作为索尼2006年第一款上市的产品,以600万像素的起点,对入门级数码相机实现了全新升级。索尼表示,数码相机的像素、成像品质和电池使用时间是消费者首要关注的问题,而S600在以上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加上其高性价比特性,有望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产品。另外,索尼还将陆续上市W30/W50等多款新品。

索尼参展CCBN’06

3月21日~23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北京国际广播电影设备展览会上,索尼作为最重要的参展商,提出了“共享高清”的参展口号,展出产品包括XDCAM HD高清专业光盘系统、面向影视制作的HDCAM高清解决方案以及面向更广泛用户的专业HDV解决方案,无论面向何种层次的客户,索尼都能提供给用户相应的整体高清解决方案。能够衔接高清和网络世界的高质量标清MPEG IMX系列产品、图像色彩还原出色的LUMA液晶显示器、AnyCast Station无限传播工作站也亮相CCBN’06。

引领时尚风潮,打造动感商务

2006年索尼新品发布会

2006年2月28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办了“动感锋尚”VAIO笔记本电脑春季新品发布会。会上,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向到场的媒体和嘉宾展示了包括SZ、FE、TX2、FJ6、FS4C在内的五大系列共18款春季新品。索尼VAIO再次推出以SZ系列为主打的多款商务笔记本电脑,将现有前沿IT技术整合到商务应用中,充分将索尼在个人笔记本电脑领域的创新精神延伸到了商务市场,给中国的商用笔记本电脑市场带来阵阵清新之风。

BenQ Joybee新品N370

本月BenQ Joybee家族将出现一个新成员——将MP3、录音、数码伴侣这些功能合而为一的BenQ Joybee N370。其具备65536色全彩OLED屏幕、动态MTV播放、同步歌词显示,支持FM收音/录音,可进行文本、图片浏览,并具有长时间、高质量的强劲录音功能。N370经典简约的工业设计、金属质感的机身,显得高雅、大方、脱俗。这款小巧、简约的MP3播放器具备多种强大的功能,令休闲时光、商务工作完美兼容,值得拥有!

BBE音效MP3播放器—信利FT602新机上市

信利电子有限公司(信利电子)在国内率先推出了首台具备BBE音效的MP3播放器。该公司早于2005年初就已与美国BBE Sound公司接触,经过近半年的开发,终于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具备BBE音效的MP3播放器——FT602。具备BBE还原音效的播放器能够对音频信号的偏移进行补偿,减轻音频信号因转换、传输、放大及播放等过程而产生的失真情况,避免乐曲、音韵变得模糊不清,让动人乐章中的高、中、低频发挥得淋漓尽致。

宇瞻8GB高容量100X CF记忆卡

宇瞻科技(Apacer)针对高级单反数字相机专业摄影与数码影像工作者,推出了8GB高容量CompactFlash 100X记忆卡。此卡能提供每秒最高达15MB的存取效能,使用者可在高速连拍下尽情捕捉、轻松掌握每个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该款产品采用SST控制器,搭载了多任务传输技术,可加速数据处理时间,大幅提升影像存取容量、传输速率与稳定性。

双响齐鸣 双核震撼

HP“双核”笔记本震撼登场

3月13日,全球领先的笔记本厂商HP在京隆重举行了主题为“双响齐鸣,双核震撼”的笔记本策略新闻发布会。三款采用最新英特尔NAPA双核平台的HP笔记本登陆中国市场,它们分别是商用的HP Compaq nx6320、消费类的HP Pavilion dv1600和HP Pavilion dv5100。这是2006年度HP在国内首次发布笔记本新品,尤其是与Intel笔记本双核技术的碰撞,受到了业界广泛的关注。这次发布的重量级产品沿袭了HP的强大创新科技,确保HP在笔记本双核时代继续保持领军地位。

爱国者MP4 E858 领跑MP4大众化时代

作为爱国者倾力打造的精品MP4,视觉王E858近日进入大众价格区间,512M的价格为人民币999元,性价比在同类产品中出类拔萃。

BenQ发布两款“数字电视”笔记本电脑

3月14日,BenQ正式在北京发布了两款以“笔记本数字电视”为卖点的Joybook笔记本电脑新品——Joybook S61/S73,使用者可以通过它们随时观看高清晰数字电视节目。据明基Joybook笔记本产品经理表示,以往人们收看电视时最常用的设备莫过于电视机,而今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不仅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背投电视等多种产品开始涌现,一股“轻薄化”风潮也开始向电视机吹来。较之客厅和卧室里常用的“座机”,移动电视必将成为新趋势。为此,BenQ率先推出了Joybook“笔记本数字电视(Notebook Digital TV)”。

爱普生发布三款多功能喷墨一体机新品

2月28日,爱普生在北京隆重举行了一场题为“高品质n次方”的新品发布会。作为2006年的开场大戏,此次发布会的主角是爱普生的三款全新多功能喷墨一体机——CX3700、CX4700、RX530,涵盖了商用、家用等各级别用户,并以优异的性能,彰显出爱普生在数码影像行业的领先优势及其贯彻“超一体”战略的决心。它们将肩负着爱普生倡导“活的色彩”理念、实现市场No.1目标的任务。

用手机看世界杯

对于上海足球迷来说,通过手机电视看世界杯已不是梦想。近日,上海文广旗下的东方明珠股份公司传出消息,今年6月德国世界杯开幕将会是DMB手机电视商用网络开通的底线。东方明珠有关人士表示,支持DMB的手机终端成本在3000元~5000元/部之间,运营后预计收费标准为30元~50元/月·户,目前选定的手机厂商有LG等三家,能看电视的手机有LG U900。

希捷发布1英寸12GB微硬盘

3月3日,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硬盘制造商希捷科技宣布推出ST1.3系列12GB 1英寸微硬盘,为其种类繁多的消费电子产品线增添了新成员。与希捷目前的1英寸硬盘相比,ST1.3系列硬盘的体积缩小了23%,存储容量提高了50%,功耗降低了30%,并选配了跌落传感器以提高坚固性。ST1.3系列硬盘还是希捷公司首款采用垂直记录技术的1英寸硬盘。

方正笔记本军团踏足时尚之路

上一篇: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一篇:电气工程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