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系统

2024-10-10

粮食系统(共8篇)

粮食系统 篇1

结合粮食工作 治理商业贿赂

XX市粮食局 XXX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贿赂的存在及其蔓延,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妨碍了公平竞争,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毒化了社会风气,滋生了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一大“公害”。粮食部门作为即承担政策性业务,又实施经营性业务,同时负有粮食流通市场监管和粮食安全的职责,极易产生商业贿赂现象。在全社会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结合粮食部门实际,就全面治理商业贿赂谈谈学习体会。

一、对商业贿赂的认识

商业贿赂的本质,说到底其实是对公正的社会秩序环境的收买、亵渎,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大敌,更是社会法治、正义的大敌,而要彻底战胜它,不仅需要从市场经济层面加强治理,更要上溯公共权力的源头,规范权力与经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真正实现公共权力从统治型向治理型、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的转型。应该说,我国今天的商业规则形态还未摆脱两种商业传统的制约,一是脱胎于熟人社会的商业习惯,一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商业影响。熟人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商业交易的进行与完成过度依赖人情因素,而不是出于对公共契约的信赖与遵守,而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复杂,昔日基于地缘、亲缘上的人情关系又不得不借助行贿等手段来维持,也就是说,在脱胎于熟人社会的商业规则中,商业贿赂是市场生存必不可少的法宝。而来自计划经济时代的商业规则残余则表现为,政府权力还掌握着多余的资源置配权,许多可以由市场来置配的资源,仍然须看权力的眼色行事,如此一来,通过向权力者行贿获取市场收益,就成了某些企业心照不宣的生财之道,这种商业贿赂的本质仍是以人情关系替代公共契约。也正因为商业贿赂存在着顽固的社会土壤,所以,虽然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涵盖了对商业贿赂的制裁,但商业贿赂还是被许多人视为见怪不怪的行为。商业贿赂也就成为人情社会结出来的毒果子。

二、商业贿赂的行为危害

1、商业贿赂行为从根本上扭曲了公平竞争的本质,使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无法发挥正常作用,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运行,从而破坏了市场的交易秩序。它的存在和发展,干扰了经营者间的公平竞争,使诚实信用经营的企业论为受害者,以致在现实竞争中出现了名牌优质商品敌不过假冒伪劣商品的奇怪现象,影响了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妨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2、大量的商业贿赂行为使国家的税利大量流失。使国家和集体蒙受巨大的损失,形成国家、集体财产被私人大量侵吞的严重后果。

3、商业贿赂行为为假冒伪劣产品大开方便之门,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诸多有关假冒伪劣产品案例表明,它们之所以能在全国通行无阻,其主要法宝就是在其经营中大兴商业贿赂之风。

4、破坏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合理的竞争能准确的反映市场状况,使生产者知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以及在什么时候生产。企业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并且通过竞争,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防止资源和劳动的浪费。但是商业贿赂的出现,使交易的天平不公平地向行贿者一边倾斜。资源及劳动不合理的流向了行贿者一边。这势必阻碍市场机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影响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技术,生产的进步。商业贿赂为不法生产经营者大肆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销售渠道,大开方便之门。现实经济生活中假冒伪劣商品得以泛滥,屡禁不止,不能不说,商业贿赂的诱惑是其中一大原因。

5、商业贿赂行为已经成为孳生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的温床。由于商业贿赂行为的存在,企业经理、采购人员、信贷人员以及政府官员利用工作之便,收受贿赂、损公肥私、中饱私囊,败坏商业风气,腐蚀了干部队伍,影响了安定团结已经成为了近年来经济领域中犯罪现象的一个突出问题。

6、商业贿赂背离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在市场经济领域中,商业贿赂已经成为参予竞争企业的运行“潜规则”,面对这样的“潜规则”,企业无力对抗,为了避免在竞争中失去市场机会和份额,一些企业迫于无奈,不情愿地选择了屈从,从而使得商业贿赂的雪球越滚越大。这种商业贿赂导致的恶性竞争,破坏了公平交易的秩序,使守法者蒙受其害,诚信遭到贱踏。

7、商业贿赂加大了交易成本,增加了消费者负担,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同时,商业贿赂大都是在账外暗中进行,产生的不正当利益进入交易对方单位的“小金库”或者个人腰包,导致国家、集体财产被私人大量侵吞的严重后果。

三、结合粮食部门实际,治理商业贿赂

(一)总体要求和原则。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统一部署、突出重点,坚决纠正在经营活动中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交易行为;严肃查处违反法律法规,给予和收受财物或其他利益的商业贿赂案件;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通过专项治理,使全系统干部职工普遍接受一次法律教育,认识得到提高,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和行政行为,健全相关规章制度,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取得明显进展,为促进粮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健全机制,加强领导。按照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组织,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参与原则,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到岗到位,建立责任机制,形成整体效能的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网络,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三)组织学习,提高认识。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胡锦涛、温家宝同志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讲话,学习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意见》(中办发[2006]9号)文件精神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要将反商业贿赂纳入廉政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廉洁从业守法经营结合起来,提高对商业贿赂危害性认识,增强自觉抵制商业贿赂意识,营造反对商业贿赂的舆论氛围。

(四)突出重点,自查自纠。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国有粮食企业,应对本单位经营活动中不正当交易行为逐一排查,自我纠正,着重查找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认真查找在监管上存在的薄弱环节,监管手段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查找有无利用职权干预经营活动,从中谋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问题;查找是否存在失职渎职和其他不履行监管职责,放任、纵容、甚至包庇商业贿赂的行为;查找思想上是否有商业贿赂是市场交易“潜规则”等错误观念,明确本单位治理商业贿赂的重点部位和环节。一方面,要坚决查纠在经营活动中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如:(1)粮食购销经营、储备粮轮换,军粮供应;(2)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资产评估变现、企业承包租赁、资产出租;(3)粮食收购资格行政许可、粮食流通监督检查;(4)办公用品等政府采购、企业物资采购、财务结算等方面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另一方面,要依法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查处违反法律法规,给予和收受财物或其他利益的商业贿赂案件,严肃查处涉及国家公务员在经济活动中收受贿赂、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对群众反映和举报的问题,要认真组织核查,严格把握政策界限,认真区分正常经营活动、一般违纪行为和严重商业贿赂案件,既要区分正常商业交往与不正当交易行为界限,又要区分违纪违规行为与违法犯罪界限,坚持惩处与教育相结合,做到宽严相济、把握适度,既要治理商业贿赂,又要保持正常工作秩序和生产经营,维护企业稳定,促进企业发展。

(五)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针对自查自纠中发现的管理和制度方面的问题,研究整改措施,突出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总结经验教训,规范经营行为,健全内控制度。一要建立企业自律机制,制订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增强自觉抵御商业贿赂意识,进一步推进机关作风和行风建设,建设粮食行业诚信体系,树立守法诚信、优质服务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推行反商业贿赂承诺制。二将防治商业贿赂作为惩防体系建设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制度规定,推进机关政务公开、企业企务公开,明确行权程序,规范运行流程,对权力运用进行全过程监督,落实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加强对资产经营、采购、销售等重点环节监督检查,要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和制约,完善财务审计制度,坚决纠正做假账行为,加强票据管理,减少现金交易,严格对企业营销费用的审计,切断不正当资金渠道。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商业贿赂问题,加快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建立防治商业贿赂长效管理机制。

粮食系统 篇2

对策研究是从现象归纳出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 进而细化成具体措施。至于现象表层下系统各要素是如何彼此联系与相互影响的, 问题与问题间是如何盘根错节与相互关联的, 对策与对策之间是如何矛盾抵牾与相互纠缠的, 往往未加深究, 以致一系列对策在付诸实施的过程中, 难以全面贯彻甚至得不偿失的事例比比皆是。对策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定时缺乏系统观, 习惯于“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遗憾的是这正是政策研究与政策制定中因易于着手而惰性极大的常规做法。事实上, 应用就事论事的非系统性解决方案, 在日后常需投入更多的心力去解决更困难的后遗症, 届时即使动用政府权威来干预也往往效果不佳。例如, 只求眼前利益而不顾及环境容量, 盲目发展经济所造成的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 导致生态破环而长期危害人类生存等现象就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从系统运行机制上讲, 这是落入舍本逐末与补偿性回馈增强型怪圈。[1]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研究中, 从开始就必须警惕这一点。

为保证对策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笔者认为, 需遵循一定的研究流程。如图1所示。

二、中国粮食安全的系统对策

对策体系结构分三个层次:目标, 问题, 对策。必须从已定目标中找出问题所在, 根据所在问题制定相应对策。各对策要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既内洽却互不包含。笔者认为, 中国的粮食安全对策体系结构应如图2所示。

1.系统目标——中国粮食能力安全

从战略大局着眼, 用昂贵的代价以求某一时点上拥有最大现实数量的粮食并非可取, 而是应提升体现综合国力与经济竞争力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才是可行的优化方案。据此, 可构建具备伸缩性的粮食资源保障体系, 以抵御更大的偶发因素与更长时期的安全风险。简言之, 即要从传统的产量安全进化到灵活的能力安全。

2.五大问题——人口、水土、经济、科技、生态

必须指出, 所有问题中最严重的是人口问题。纵观历史与现实, 凡总体素质不高的庞大人口所在地区势必会影响粮食安全;凡田多人少的国家无论其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其粮食安全总不至于成为突出问题。我国人口数量与国土资源的承载能力已形成尖锐矛盾, 并给其余四大问题以极大的负面影响。

3.系统对策——原则、政策与实施

(1) 控制人口, 提高素质。

粮食安全系统的输出终端正是人口系统:口粮直接供人食用, 饲料粮与工业用粮转化为家畜和产品间接供人食用与使用。只要我国人口居高不下, 粮食安全级别 (借用气象灾害报警形式) 就离橙色不远, 稍有不慎甚至会滑向红色。为此, 必须完成下述两项艰巨的任务。

①控制人口数量。

当年马寅初先生根据我国自然禀赋与生产能力等主客观条件, 科学地提出一个人口数量的优化指标值——六亿人口。若要实现这个指标, 我国势必应尽早进入人口零增长, 再进入长时期的人口负增长方为可能。从我国土地所能生产粮食的极限值来看, 要达到人均粮食占有量接近当今发达国家水平, 大幅度降低人口是唯一的出路。目前, 最有效的措施仍是计划生育,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必须持之以恒地长期贯彻执行, 尤其要加强在广大农村文化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贯彻执行。稍有松懈, 就会失控以致影响全局。

②提高人口素质。

此处所指的“素质”仅限于体现在人们有关粮食的观念意识与生活方式方面。现代人已淡忘了“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古训, 一旦浪费粮食形成社会的群体行为, 那么潜伏的危机因素必然同步增长。既然人口的数量在一个长时期中降不下来, 着手于提高人口的素质正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伟大工程。提高人口素质, 最有效的措施莫不过经济与文化双轮齐飞, 其中, 尤其以文化教育才是“降低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长期有效措施。古今中外, 不论贫富国别, 越无知越多生。当今, 我国经济发展已有可观成就, 凡轻视教育的任何借口均已失去, 狠抓全民素质教育、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所需经费也全部由政府财政支付。

(2) 节约用水, 保护耕地。

就我国的现状而言, 水与土地资源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要素。我国淡水资源量本来就不多, 且分布不均, 加上利用率低下和水环境污染, 导致水资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2]我国能再开垦的土地已屈指可数, 而毁田占地却逐年上升, 此危机已到了刻不容缓解决的程度。因此, 必须开展下列几方面的工作。

①兴修水利必须用系统观的思想、方法与技术兴修各种“广义的水利”——使水资源得到优化利用的工程项目。为此, 必须加大各级财政投入, 而长效的措施就是建立市场化配置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有偿使用机制。

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全国合理调配自然水量的同时, 开展灌溉的优化规划研究 (灌溉方式、水量控制、时段设计、范围规划等) 。

③开源节流。大力开展旱作农业, 此为节流;广泛开辟取水渠道, 此为开源。前者指的是农业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适合我国广大缺水地区;后者指的是水循环, 雨水收集, 中水利用等技术。

④严格保护耕地。有道是“不怕减产就怕占地”, 耕地不可再生, 不可替代, 我国土地的稀缺已意味着土地是各行各业资源争夺的焦点, 而比较利益的存在决定了土地必然会从粮食生产领域不断流失。因此, 赋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更大的法律权限, 颁布全世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法规, 严惩肆意侵地毁田的行为, 并应直接追究违法乱纪和失职失责管理人员的责任, 尤其是各级主管领导的责任。

⑤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在全国开展城镇化的进程中, 确立土地有价征用与面积补偿原则。由于城镇扩展, 被侵占的土地多是原近郊良田熟地, 而补偿的则是僻远处的瘠田生地, 因此, 除了收取合理的征地费用外, 可借鉴林业部门实施的伐林与造林均衡发展的策略, 提高耕地占补平衡的比例, 如可从原定的1∶1提高到1∶1.5。

⑥适时调整粮田播种规模。美国由于地广采用了“休耕计划”, 而鉴于我国实际, 为强化粮食生产相应能力, 应视粮食供给状况调整粮田规模。当我国地少出现粮食短期富余时, 可采用“轮耕计划”, 即若粮食短期供给有余, 部分粮田可暂退出粮食生产, 但不得退出农业领域, 借此正可进行局部种植结构的调整, 一旦需要, 则即可转向粮食生产, 这样才能能动地保护粮食的生产潜力。

⑦强化粮食主产区作用。[3]古云:“湖广熟, 天下足”。告诫后人必须要保护好、经营好粮食主产区。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69%, 商品粮占全国80%, 耕地占全国65%, 有效灌溉面积占全国71%。主产区粮食产量浮动直接影响全国粮价升降, 主产区品种结构失衡也将直接影响相关产业的运行甚至波及进出口。因此, 主产区中尤其应以国营大型农场为主, 当地种植大户与个体粮农都应率先形成规模, 走在全国粮农前列。

(3) 完善措施, 增产增收。

中央一再强调“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 这就可以认为粮农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按经济学的观点, 劳动力是人类生产活动最积极的因素。既然要高度重视提高和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以保障粮食安全, 那么, 理所当然地要高度重视提高和保护粮食生产者的利益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来说, 这也是保证了能动的人力资源。要做到这一点, 就应制定有利于增产增收的政策和机制, 体现粮农心悦, 物有所值。这里所指的粮农是广义的, 确切地讲就是与粮食生产有关的人员与组织: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直接耕耘土地种粮的个体农民;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粮食大户;国家、省地级的粮食生产基地;以粮食作为主要原料开展生产的粮食加工企业以及家畜、家禽的饲养业等。因此, 也必须开展下列几方面的工作。

①稳定种田能手队伍。

按当前中等工业化国家的最低标准, 农业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50%, 由此, 我国尚须将3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这自然由全国城镇化继续发展来实现。通过国家、地方、农民的共同努力,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 采取教育、科技、政策三管齐下, 引导农民及家属向城镇转移, 大幅度降低农业人口, 提高农村人均占有生产资料的比重, 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经营演进。同时, 还必须加快培养新一代现代农业工人和稳定一批种植能手队伍, 这对于粮食生产与社会安定都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②制定政策提高效益。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保护, 政府支持。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和战略物资, 具有不可替代性, 然而, 粮食生产又具有弱质性、低效性和外部性, 两者综合就必然归结为种粮具有公益性, 而公益性具有政府财政主办的特质, 为了国家粮食安全稳定, 就应该有政府财政的强大支持。纵观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莫不如此。具体措施都落实在合理调整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 用粮农看得见的实惠来调动其种粮积极性。因此, 要达到粮农无贫困, 建立基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融入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 切实使微观层次上的粮食安全问题得以解决, 才能真正实现全局的粮食安全。换言之, 必须遵循城乡协调发展与工农同步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是稳定粮价, 改进粮食品质。古人曰:“谷贱伤农”。粮价偏低引起的负面效应最终也必然会辐射至各个方面。从目前的城市居民总体生活水平来看, 稳定和适当提高口粮价格具有可行性。实际上, 粮价稍低居民受惠并不大, 而对粮农损害却很大。以1990~2003年为例, 城镇Engel系数从42.1%下降至37.1%, 又在2003~2005年期间, 每年人均口粮消费量从210.1千克下降至204.8千克。综合两者变化, 可知提高一定幅度的口粮价格是有积极意义的。为使居民更乐意接受, 同步将口粮品质有所改进也是非常必要的。至于城镇中一部分低收入人群则可以辅之以特殊政策, 以保证其基本口粮供应 (印度即采取类似政策, 行之有效) 。

三是规模经营, 深度加工。由于除少数粮食主产区中大型农场外, 遍布全国的粮食生产均处于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超微型经营模式, 其特点是劳动力可“无限供给”, 这有利于自给而不利于流通, 更不利于增收, 且伴随着粮食产量的小幅度增减还会引发供求关系大幅度波动的潜在风险。实际上, 开展规模经营的最大障碍是农村人口过多。因此, 当前可采取三管齐下:严格控制生育, 转移农业人口, 补偿种粮中、大户。目的是促使土地在不同层次上合并, 逐渐形成各级规模。理论探讨与实践均表明, 凡经营规模爬上一个小台阶, 粮食生产就能攀上一个大台阶。因此, 政府应采取诱导性措施, 大力培育符合国情民意的种粮规模经营农户。增效最快的莫过于发展粮食加工业, 这是突破种粮效益瓶颈的关键所在, 粮食主产区 (尤其是规模经营者) 应该打头阵。发达国家的粮食加工业转化增值比为1∶7, 我国目前仅是1∶1, 发展空间巨大。由于多重功能的粮食产品可产生良好的增值效应, 所以, 这是一条极为宽广的大道。

四是加大投入, 增强产能。我国号称农业大国, 却并非农业强国, 实质上只是农业人口大国, 并非农业科技大国。按照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规划, 第三步是在本世纪中叶使我国届时成为中等发达的国家。显然, 农业现代化是一大关键, 因而必须从现在起努力将“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全方位地投入农业所有领域方能实现。日本地狭物稀, 经20余年奋斗, 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靠的是什么?主要是依靠教育与科技的“软力量”。因此, 我国要加大投入, 决非单是一个“钱”字, 而应在科学思想的高度上, 从政策研究、农业科技、田地改造、农资供应、资金运用等方方面面进行投入。

③加强科学技术应用, 采取有力措施。

一是大力推广良种, 提高复种指数。灌溉与良种是提高单产的两个主因子, 而提高单产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产量增长的主攻方向, 其关键因素唯有依靠农业技术进步。当前, 口粮应以中质品种为主, 优质品种适度;饲料粮与工业粮则应以高产品种为主, 品质要求兼顾。提高复种指数, 就等同于增加农田, 若粮食复种指数达160%, 则粮播面积可保持在1.5亿公顷以上, 也就成为粮食安全的基本保证之一。此外, 高效肥料的开发、耕作方式的革新、病虫害的防治、改善农业生态的科学技术都有助于稳定和增加粮食生产能力。因此, 农业科技的投入不是点而是面, 实质上是农业科技大系统的优化。

二是强化比较优势, 规划生产消费。我国东西南北自然禀赋与经济发展差异显著, 应按各地域特点, 参照美国、荷兰、日本、印度等国不同的粮食生产与消费模式, 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来规划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与消费。按“全国一盘棋”的系统思想, 规划主产区、次产区、自给区、次销区、主销区的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 以求全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三是把握变化规律, 建立制度标准。我国农业正由以往缺失质量标准的传统自给型农业向必须实行规范的质量标准的现代化商品型农业转变。要增粮增收且改善生态环境, 在生产粮食这一环节上唯一的出路是集约化、规模化、多熟超高产的全新粮食生产模式。随着农业人口的下降与土地使用的改变, 广大农村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政府应加强重大农业课题研究, 范围应包括农村政权体系、社会结构、生产模式、土地使用、经济运行等领域。

四是加强灾害预报, 提高抗灾能力。我国地域广大, 自然灾害年年发生, 其地理位置正处于全球受灾偏重的区域。应对商品粮基地的重要性按各种指标综合排序, 以决定在防灾抗灾的投入上排序。一旦灾害发生, 优化分配抗灾资源就可使损失降到最低。

(4) 利用市场, 完善储备。

储备犹如一个巨量蓄水的水库, 水少则存, 水多则泄, 发挥着平衡调节的功能, 粮食供需亦如此。当然, 从供给到需求之间还有一个流通过程, 应将供、流、需三者纳入一个大系统来优化, 优化的指标是风险程度与成本核算。显然, 粮食自给率与储备率过低则风险增大, 反之则成本升高, 两者皆不可取。优化则是寻找一个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之所以要有储备, 基本上是因为同时存在供给弹性与需求刚性所致。从多年的统计数据看, 我国民众口粮消费基本稳定, 粮食短缺是因间接粮食消费所引发, 其中, 饲料量消费年年大幅上扬是粮食供应紧张最主要的原因。众所周知, 储备有一条最低警戒线, 而进口灵活性极大, 以起到增强粮食安全弹性的作用。但是, 鉴于我国国情与国际行情, 我国必须保证粮食生产基本自给, 国际粮食市场只能起拾遗补缺的作用。尤其是口粮, 更必须立足国内生产, 不依赖外援。这是因为若我国严重缺粮, 即便有钱, 一旦大宗进口粮食 (比如1亿吨) , 也势必激发国际粮食市场的剧烈震荡。因此, 我国应在加强储备能力建设、降低成本的同时, 利用好国际市场, 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拓宽藏粮思路。

将传统的“藏粮于仓” (大量粮食食物储备于中央与地方的粮仓中) 进化为藏粮于地 (严保粮田面积) 、藏粮于心 (确保粮农利益) 、藏粮于能 (科技支撑力度) 、藏粮于银 (充足外汇储备) 。

②完善粮食储备。

以往基本依靠政府行为集中储备粮食效果不佳, 成本过高, 为此, 应借鉴法国模式, 普遍建立储量委托制度, 藏粮于企业和农民。目前我国已采取由专门储粮机构实行委托管理仓储, 其粮食损耗已低至0.2%, 大大降低了成本。

③调整自给标准。

长期以来, 我国粮食自给率大于95%并规定粮食储备量为:产区不低于3个月销量, 销区不低于6个月销量。当库存量降低一半时就发出预警。目前, 我国中央储备粮估计为6000万吨。与国际标准相比, 两者均过分谨慎, 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因而可从两方面改进:一是完善粮食储备制度;二是降低自给率与储备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只要我国经济稳步增长, 综合国力不断加强, 具备充足的外汇, 那么, 从粮食供需整个大系统的优化运行来说, 自给率就应该也能够相应降低。然而, 必须清醒认识自给率的降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前提条件是保证一个生产周期 (至多半年) 的粮食供给, 就能使需要时自给率上升, 不但可填平供给缺口还能在价格上有利粮农增收 (即所谓“紧平衡”原则) 。

④适度进口调剂。

按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有劳动密集型优势, 无土地密集型优势, 而粮食正是要消耗大量土地资源的产品。因此, 有效利用国外市场, 适度进口粮食, 有利于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 等于增加了大量无形的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在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 按拾遗补缺的原则, 我国进口只是总量平衡下的品种调剂, 主要是饲料粮, 这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至于如何合理确定进口率, 则要与自给率与储备率一起统盘考虑。

摘要:由于政策制定易落入就事论事的非系统性思维, 到了实施阶段则出现左右掣肘甚至得不偿失的负面结果, 就此, 本文将系统观运用于中国粮食安全对策研究,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对策体系。使各项对策既各有所重又相互补充, 既内洽又可操作, 既拓广了对策研究的思路, 又使其更具有科学性。

关键词:粮食安全,系统观

参考文献

〔1〕 (美)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8.

〔2〕李佩成.中国能够解决自己的水资源与粮食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 1999, (01) .

粮食系统 篇3

摘要:全球粮食损失与浪费问题最近已广受关注。根据粮农组织统计,全球范围内供人类食用的粮食产量中,近三分之一(每年约13亿吨)遭受损失或者浪费。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目前在粮食产后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也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损失浪费,粮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因此减少粮食损失与浪费是当前加强粮食安全、减少粮食系统对环境影响过程中面临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粮食损失;消费环节;重点工程

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目前在粮食产后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也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损失浪费,粮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爱粮节粮工作,早在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就分别发文,将每年“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所在周确定为“全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2010年1月,国家粮食局随后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国粮调[2010]41号),对粮食行业落实国办7号文件精神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节粮减损”措施虽然初见成效,但仍存在很多的不足。本文主要探讨影响消费领域浪费的主要因素以及制约“节粮减损”措施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一、粮食消费领域浪费的主要因素

(一)节约型消费观念淡薄。在中国,浪费问题随着家庭财富的积累不断加剧,而“节约粮食”的消费观念却日渐薄弱。从家庭层面来看,人们的经济选择是宁可浪费,不可匮乏。紧张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没有时间天天购买新鲜食物,人们往往会在家里储存足以维持较长时间的多种食品,从而造成粮食的损失与浪费。同时,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观念也使得人们不再食用剩菜剩饭,而是选择简单丢弃;从公共场所层面来看,餐桌上的铺张浪费陋习难以根除,人们普遍存在一种“不能为了节省而丢失面子”的观念。因此在外就餐时宁愿形成浪费也不控制点餐量,碍于面子问题也很少会将剩菜剩饭打包以再次食用。正是这样一种消费观念,使得节约之路举步维艰。

(二)粮食储存方式不当。不当的储存方式会导致粮食的保质期限变短,使得粮食腐败变质形成浪费。例如,虽然冷藏是保障质量的推荐做法,但将较敏感产品在极低温下进行储存和冷藏会造成冻伤,最终导致产品被丢弃。另外,人们习惯于将水果蔬菜、奶类和肉类混合存放在同一冷柜中,这可能会由于污染或加速变质产生负面影响。储存条件不良往往容易产生化学和生化反应,导致产品的颜色、口味、质感和营养价值变差。储存条件不良还会造成储存产品出现微生物生长和腐烂,最终只能被丢弃。

(三)购物规划不合理。购物时规划不合理往往会导致超量采购,即冲动采购或提前采购眼前并不需要的食品。广告宣传会促使冲动购物,而超市中“买二送一”或“优惠装”等各种产品促销和量大优惠手段也会带来浪费,因为一旦拆封,产品就很可能在尚未来得及食用之前很快变质。同时,不良的购物习惯也会导致粮食浪费。例如,购物次数减少、购物量加大的现象与人们只购买当天所需商品量或购物间隔较短的情况相比,这会使产品质量更容易下降,更容易形成浪费。

二、制约消费领域“节粮减损”措施实施的主要因素

(一)“节粮减损”措施的执行力度不强。长期以来,我国节约粮食、粮食减损工作更多停留在道德层面,仅仅依靠宣传教育、道德约束等柔性手段倡导人们节约粮食,但倡导并不是强制性的,还需要具体的法律制度措施予以保障,才能使节约粮食落到实处。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制止奢侈、反对浪费、厉行节约,是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有效做法。比如日本,在刑法中设立了“浪费罪”,以遏制公款吃喝浪费,维护国家的公共资金不受损害。然而,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立法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比较完善、配套的法律和政策体系。而且,现有关法律规章的执行也存在力度不够、标准不一的问题。

(二)烹饪和膳食习惯难以改变。不同年龄、结构的家庭对米、面、油的需求习惯都是不同的。特别是是年轻夫妻家庭,有儿童的居民家庭,浪费较多,主要原因是年轻人缺乏经验,不清楚每餐的用油用粮数量;某些儿童有挑食习惯,家长往往希望孩子多吃一些,从而形成习惯,准备饭菜时往往有过量现象。同时由于地区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也各不相同。例如,东北地区重油偏咸,做菜时往往会放很多油,与苏南地区相比便会浪费很多的油。习惯改变非“一日之功”,确定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风尚,本身就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三)公款吃喝现象屡禁不止。如何治理公款吃喝的浪费问题,自古以来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难题。公款吃喝一方面提高了公共行政成本,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粮食的巨大浪费,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公务人员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尽管多年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提倡节俭,缩减行政成本,并下发多个文件禁止公款大吃大喝,但公款吃喝浪费之风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政府没能做到带头节约粮食,也是制约消费领域“节粮减损”措施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建议实施的重点工程

针对在消费领域存在的粮食浪费现象,重点实施爱粮节粮工程,可以加强行业自律,强化爱粮节粮意识,树立爱粮节粮风尚,促进爱粮节粮工作,实现粮食系统的可持续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宣传教育工程。宣传教育工程是爱粮节粮工程的基础,由于“爱粮节粮”宣传力度的不足,很多民众都没有真正领会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各级粮食部门要加强粮情和节粮宣传教育,创新宣传内容和载体,推出一批公众喜爱的爱粮节粮科普读物、公益广告、微电影等,增强爱粮节粮宣传的群众性、广泛性和趣味性,普及粮食安全、科学用粮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常识。

(二)倡导“光盘”行动。“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动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要求大家做到在外按需点菜,在家按需做饭。“光盘”行动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响应。在公共场所层面,相关部门应督促餐饮企业在显著位置张贴禁止浪费提示牌,提醒消费者杜绝餐桌浪费,并对浪费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鼓励餐饮场所根据客人的需求,提供不同规格、数量的菜肴和主食;引导餐饮场所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鼓励服务人员提醒客人适量点餐、剩餐打包。在家庭层面,居民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计算每餐的用油、用粮量,准确判断需要烹饪多少分量的食品,积极响应“光盘”行动。

(三)建立粮食产后损失监测预警系统。目前,我国在粮食产后损失监测系统的建立环节比较薄弱,尚缺乏粮食产后损失的权威数据。粮食产后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这个系统的观测需要长期跟踪、定期进行。因此,对全国粮食产后损失现状进行全面系统调查,进而建立全国粮食产后损失动态调查系统迫在眉睫。在建立全国粮食产后损失的调研系统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基于量化研究的全国粮食产后损失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国粮食产后损失监测网络,加强全国粮食产后损失的日常监测,对粮食产后损失实施滚动研究,使数据更具实效性,系统收集全国粮食产后损失数据信息,及时发现全国粮食产后损失的重大征兆,对全国粮食产后损失的发展趋势和影响程度进行科学预估。(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高珊.粮食浪费之消费环节[J].黑龙江粮食,2013(3):152.

[2]李松.关注粮食浪费现象[J].消费经济,2013(2):34-35.

[3]张伟.反粮食浪费全球在行动[J].中国中小企业,2014(2):12-13.

[4]康明辉.粮食浪费现象及对策[J].中国粮食经济,2012(6):22-25.

[5]唐风.粮食浪费成全球问题[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5(4):38-40.

粮食系统抓党建述职报告 篇4

按照抓党建工作述职的有关要求,现将一年来工作述职如下:

一、履行职责情况

1.认真履职,落实主体责任。按照从严治党要求,我始终牢记和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谋划研究、安排部署党建工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双重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年初与各支部签订党建目标责任状,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全年召开专题党建工作会议**次,组织各支部开展党建联席会议**次,下基层调研党建工作**次。认真贯彻落实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全年开展述职述纪活动**次。

2.狠抓阵地建设。一是选配素质较高的同志担任支部专职副书记,设立党员活动室并配备了电子显示屏。二是不断加强基层党支部目标管理和党员考核管理,党建工作做到规范有序。三是加强党员管理力度。在党员信息录入工作中,对我系统内**名党员档案一一进行了排查,确保不遗漏**人。

3.切实抓好作风整治。一是从严规范财务管理,制定了公车管理等制度。二是开展了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专项整治,集中解决了组织、工作纪律涣散和政策宣传不透明、解释不到位等问题。

三是秋粮收购中全面推广使用了公开可视系统和电子验水设备,做到全过程公开可视,公平公正。

4.兢兢业业扎实履行岗位职责要求。一是在秋粮收购准备工作中,首先,深入调查,准确掌握粮食生产情况,估算粮食产量;其次,提前谋划,组织召开“**秋粮收购准备工作会议”,抽调专业人员深入乡镇、村屯、农户,加强储粮指导服务,宣传科学储粮方法,讲解粮食储藏知识,减少农户产后损失,确保农民粮食顺畅销售;第三,加大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力度,及时准确掌握粮食质量情况;第四,腾仓倒库,维护、检修机械设备,为接收秋粮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第五,提高服务意识,引导农民适时适价销售手中余粮,为农户提供粮食市场信息,达到丰产增收;第六,广开门路,多渠道寻求客户。结合当前粮食市场形势,要求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转变观念,积极寻找省、内外客商合作经营,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促进农民余粮顺畅销售,企业增效。至收购期结束,共收购粮食**万吨。二是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我克服机关在职党员年龄老化、业务骨干少等问题,选派了**名骨干成立了驻村工作队,多次组织局机关在职党员和企业负责人、副书记等领导干部**名与**个贫困户进行帮扶,为贫困群众办实事**件,累计送温暖**次,送去慰问金共计**元。协助企业搞好经营管理、品牌宣传,制定企业章程、规章制度等工作。同时,帮助**合作社谋化产业发展,帮助合作社协调贫困户和农商银行办理扶贫贷款,贫困户贷款后由合作社统一使用、偿还,每个贷款贫困户每年分红

**元,此贷款共使用3年。三是在职**名党员到**社区报到,积极参与了社区组织的志愿活动,在母亲节“爱心义捐”活动中捐赠衣物**件;组织在职党员参加社区组织的“七一”参观廉政公园,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组织在职党员**人到**户贫困户家中进行了走访慰问,送去了米、面等慰问品。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我对党建基础工作抓的不细,对党员干部缺乏有效监督,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着重使用、轻教育的现象。二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体现在我对党建各项规章制度督促落实不够深入,党建工作重安排轻问效,很多活动开展不深入。三是多年来企业一直存在职工队伍年龄结构失衡的问题。我作为一把手,在企业发展所需人员的统筹安排上,没有研究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我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上还有一些差距,认为粮食是业务部门,工作重心偏向业务工作多,党建工作方式方法还没有摸深摸透。二是深入基层调研不够,对党建工作多数安排部署在机关,对基层支部以及粮食企业现状和发展存在的问题了解不深入。三是思想保守,缺少主动研究解决办法的韧劲和工作上的统筹安排。

三、下步工作思路

1.抓好党建工作落实,增强责任人意识。一是带头认真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机关和企业进行宣讲,实现学习层面全覆盖。持续开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和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党员的看齐意识、核心意识。二是带头对照习总书记近日重要指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和机关作风整顿问题清单,坚持抓早抓小,及时警示提醒,组织班子成员带头整改。三是全年下基层听取和检查党建工作**次,与企业班组长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拉近与职工的距离,倾听他们的心声,发现问题加强指导督促。

2.抓好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组织凝聚力。一是全年召开**次会议研究部署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各支部按照在职、离退休下岗、失业、流动对党员进行分类,制定管理台账,如实记载党员在学习教育、履行职责、参加组织活动、按季度交纳党费等方面的情况。二是在各支部开展“认岗扛旗工程”,不走过场。有能力的党员实现承诺全覆盖。三是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教育长效机制。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依托,结合十九大报告精神和新党章规定,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引导教育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尊崇党章,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全年各支部集中学习不少于**次。

3.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一是在系统内开展**名党员干部一帮一扶贫结对子下基层“帮联扶,促发展”活动**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难题和生活困难问题。帮扶资金或者物品不少于**元。二是通过同上党课、交流研讨、开展活动等方式,进一步实现与**社区党组织互相促进、共同提升的目标。

粮食系统 篇5

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什么岗位,都需要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对未来有一个好的计划,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2018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的范文模板,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哦!

01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全市粮食系统(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红线意识,突出底线思维,深化责任体系、防控体系、法治体系、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基层、基础和基本功建设,筑牢科学管理的安全防线,严防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为全市粮食系统(行业)营造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

一、压实两大责任,夯实基础建设

认真按照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严格落实党委(组)领导责任,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一)从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始终把企业安

全生产作为全部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督促企业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救援措施到位,夯实安全生产根基。企业自身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自觉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层层签订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的责任和要求落实到部门、车间和生产作业栈(组),落实到各岗位、工种,落实到各监管人员及操作者层面。

(二)进一步深化安全监管责任。各级粮食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主管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综合监管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严格奖惩,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工作。

二、健全三大机制,加强隐患整治

(一)建立健全常态化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体系。督促企业深入排查各种风险隐患,加大隐患治理力度,全面推行隐患公示制度。排查出的隐患实行零容忍,发现一处整改一处,一时难以整改的建立台账,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行登记、治理、验收、销号闭环管理,努力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建立健全打非治违长效机制。保持对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的高压态势,坚定不移把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一步推向深入,坚决纠正违规违章现象,要坚持标本兼治,紧紧抓住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及时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治本之策,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三)建立健全领导带队检查安全生产制度。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市属单位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季度督查、月度自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队检查安全生产工作,遇节假日、重大活动和特殊时段,领导要到岗带班,坚持24小时值守制度,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三、突出七个重点,严格监督管理

(一)严格防火安全管理。加强粮库及周边的电器设备、线路、对外出租房屋、人员密集场所和在建工程施工现场以及易燃易爆等重点防火部位的安全管理,落实防火责任。同时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消防器材完好齐全,消防通道畅通,加强职工应急消防队伍建设,开展应急消防演练,做好重点防范,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二)严格防台防汛及灾害性天气的安全管理。健全组织指挥系统,建立预警机制,落实各级责任,做到组织、人员、器材、措施、预案五到位等各方面准备。

(三)严格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开展设施设备操作培训

和用前安全检查,严格执行各类仓储设施设备维护和使用要求,切实消除设备带病运行和作业人员违规操作。粮库禁止超设计容量、超设计标高装粮;禁止包装仓直接装散粮,加强对作业现场管理,及时清理粉尘,杜绝随意拉设电线的现象,防止粉尘爆炸和烘干机房烟道残留物燃烧事故发生。

(四)严格储粮化学药剂和熏蒸作业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制度和使用规范,药剂库(室)要严格执行双门、双锁、双人、双账和双人领取制度,杜绝药剂与器材混存,熏蒸作业、过期药剂和残留药渣处理要履行手续,熏蒸期间现场设立安全警戒线和配备监管人员,进仓作业须二人以上,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五)严格粮食收购、出入库和车辆运输安全管理。合理安排粮食收购、出入库作业流程,严格收购现场安全管理,要从严治理厂内车辆超速、超载、超期营运,确保运输安全。

(六)严格储粮安全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和《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严格遵守《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和《粮油安全储存守则》《粮库安全生产守则》,严格执行仓储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统一标识标牌,健全管理账表账卡,科学选择储藏技术,规范日常仓储管理,加强库存粮情监测,及时处置储粮安全隐患。

(七)严格施工、劳务用工安全管理。开展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活动,深入排查治理施工现场模板支撑、电焊诱

发火灾等环节的安全隐患,落实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勘查、设计、监理等方面的安全责任,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施工安全监督。严格执行劳务用工管理制度,建立劳务人员管理档案,在签订用工合同时,要同时签订《劳务作业安全管理协议》并发放《外包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安全告知书》,发包单位在劳务人员上岗作业前要进行岗前安全教育,考试合格签订安全承诺书后方可上岗。

四、强化宣教培训,提升安全素质

要深入推进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形势任务、决策部署、重大举措、先进典型。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活动。创新开展安全生产知识法规和安全事故警示教育,扎实推进安全宣传教育“七进”活动。推进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化。将安全生产内容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培训、劳务用工技能培训范围,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培训,通过培训教育,让安全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单位每个员工都能成为安全宣讲员、安全宣贯员、安全管理员,让每个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得到不断提升。

02

2018年是推进北京市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实施方案落实的启动之年,也是“十三五”时期安全生产规划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为切实提升全市粮食行业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北京市粮食局制定了《北京市粮食行业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

《要点》提出全市粮食行业2018年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理念,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关口前移,着眼标本兼治,突出行业特点抓落实,着力补短板、查隐患、抓整改、促提升,为首都粮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安全生产保障。

《要点》确定了全市粮食行业2018年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总体目标,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为动力,以专业技能培训为基础,以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为主线,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部门监管指导,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推动行业共建共治,努力使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更强,安全生产责任更实,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更高,确保首都粮食行业安全生产隐患随时整改,系统性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彻底消除,降低事故隐患出现频率,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要点》明确,一是增强政治意识,以更加强烈的政治

担当落实安全生产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各项治理;二是织密责任网络,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好安全生产“领导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三是加强专业培训,积极配合推动2018年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确保不留死角、全员参加、取得实效;四是落实专项治理,把危险化学品(特别是磷化铝)管理使用、挡粮板检测检修两项内容作为检查和治理重点,梳理隐患台帐,逐个对账核销,汇总数据情况;五是抓好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以专职或兼职方式充实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队伍,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的工作氛围;六是编制发展规划,研究起草粮食行业安全生产改革发展规划方案,从顶层设计安全生产工作架构,推进主体责任、监管责任落实。

《要点》强调,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一是注重统筹兼顾,把安全生产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筹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二是坚持领导带头,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三是瞄准隐患发力,抓好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常态管理,做到隐患不排除不生产、问题不解决不开工、台账不消除不营业;四是做好经费保障,科学合理安排预算,花好用实每一分钱;五是加强宣传教育,运用授课讲座、资料发放、悬挂标语、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

粮食系统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粮食系统2005表彰先进暨2006年工作动员大会。首先我代表cbk全体干部职工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好范文版权所有

在过去的一年里,whcbk全

体干部职工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库上下精诚团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仓库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突破,粮食购销成绩显著,仓库基础设施建设又有了新的进展,我们还顺利通过了中储粮hn分公司组织的各项检查验收,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绽放新的生命之花。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着储备库领导班子的团结与智慧,更凝结着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与汗水。

今天我们在这里受到局党委的表彰,在荣誉面前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但cbk人深知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这些荣誉既是局党委对我们一年来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我库在新的一年里的殷切期望和更高要求。

成绩已属于过去,而今我们面临着深化粮食体制改革、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等诸多严峻的挑战。在新的一年里,cbk全体干部职工一定以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为指针,以荣誉为动力,自我加压,奋发工作,顽强拼博,全面完成局党委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使储备库各项工作再创佳绩,为wh粮食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微波在线式粮食水分检测系统 篇7

关键词:在线检测,粮食水分,微波

0 引言

粮食水分含量决定粮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是粮食质量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粮食的收购、运输、储藏和加工贸易等过程。微波水分检测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损检测新技术,它具有检测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稳定性好、便于动态检测、对环境的敏感性小以及可以在相对恶劣环境条件下进行检测等优点。作为一种频率非常高的电磁波,微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它所检测的不仅仅是粮食表面的水分,还能够在无损的情况下检测到粮食内部的水分含量。微波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烟草、煤炭、药品、木材和混凝土等物料的水分检测。微波水分检测正在逐步取代精度低、取样要求高、适应性差的电容法和电阻法等传统水分检测方法,成为一种理想的粮食水分检测技术[1]。

1 微波水分检测原理及特性

微波是一种波长短、频率高的电磁波,其主要物理特性有似光性和近声性[2]。当波长远小于反射体时,微波和几何光学特性相似,即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及行程可逆等特性;当波长与反射体具有相同数量级时,微波又近于声学特性。微波能穿透非金属材料,在金属表面产生反射。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常态下偶极子呈杂乱无章分布着,在外电场作用下偶极子会形呈定向排列。水分子中的偶极子受微波电磁场的作用而反复取向,不断从电场中得到能量(储能),又不断释放能量(释能),前后者分别表现为微波信号的相移和衰减。复介电常数可表征为[3,4]

式中 ε′—储能的度量;

ε″—衰减的度量;

tanδ—衰减角正切,表示介质损耗大小的一个常数,取tanδ=εε

ε′与ε″不仅与材料有关,还与测试信号频率有关。所有极性分子均有此特性,一般干燥的物料,如木材、皮革、谷物和塑料等,其ε′为1~5范围,而水的ε′则高达64~80。因此,物料中含有少量水分时,其ε′将显著上升。ε″也有类似性质。电磁波经过与有损耗介质作用后,其相移量、衰减量与ε′和ε″的关系可表示为[5,6]

ε(1+Φλ0360t)2(2)

εAλ0ε8.68πt(3)

式中 λ0—自由空间的波长(m);

Φ—相移量(°);

A—衰减量(dB);

t—物料厚度(m)。

由式(2)和式(3)可得

Φ=360tλ0(ε-1)(4)

A=8.68πtλ0εε(5)

式(4)和式(5)表明,微波信号相移量和衰减量是介电常数的函数。微波水分检测的原理就是利用微波作用于物料引起的微波信号相移和衰减量信息来换算成物料的水分含量。

粮食中水的介电常数和衰减因子比其中干物质的介电特性值高很多,且作为极性分子的水在微波场作用下极化,表现出对微波的特殊敏感性。微波粮食水分检测正是利用水对微波能量的吸收与反射等作用,引起微波信号相位和幅值等参数变化的原理进行水分含量检测的。微波水分检测可以采用透射式和反射式检测方法[7],其微波传感器布置如图1所示。一般物料厚度比较薄时,采用透射式检测方法;物料厚度比较厚或密度比较大时,采用反射式检测方法。在微波水分检测中,为了达到应用的灵敏度,常用微波的X波段,即频率为8.2~10.9GHz。

微波水分检测准确性高,速度快,便于动态实时检测;它能实现非介入式、非物理接触的、无损的以及在线连续的水分检测;微波水分检测的被测参量是多选的,可以用单参量测量,也可以用对比参量方法消除影响测量精度的物性参数的作用,从而实现如“与密度不相关”或“与形状不相关”的测量等;微波水分检测系统由固态器件组成,检测装置小巧、坚固、可靠且安装方便;微波检测是一种深度测量技术,所测结果为体积总体水分而具有代表性,这比表面测量技术要优越得多;微波水分检测操作简单,可连续测量,不会受到物料的颜色和结构等的影响,有利于实现粮食水分实时在线式检测。

2 微波在线式粮食水分检测系统

在理论分析和大量实验基础上,笔者设计了微波在线式粮食水分检测系统,如图2所示。该系统主要由微波信号发生器、隔离器、微波传感器天线、检波器、温度传感器、信号采集及分析处理等部分组成。

微波发生器工作频率为10.5GHz,微波传感器采取透射式检测方法布置。隔离器使正向传输的微波无衰减或衰减很小,而对于反向传输的微波则有较大的衰减。使用隔离器可把负载不匹配所引起的反射通过隔离器吸收掉,不能返回到信号源,使信号源能稳定地工作。检波器把微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放大和滤波,经A/D转换后,通过串行总线发送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完成对数据分析与实时显示。AD采样为16位,参考电压为3V,分辨率为45.8mV/位。通过温度传感器信号进行温度补偿,以获得微波检测信号与粮食水分含量的理想线性关系,提高系统检测精度。系统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系统在初次安装或检测的物料品种变换时,需要进行系统标定,一般需要标定2个或2个以上数据点。系统初始化完成后,采集一小段微波信号,对这段数据进行平滑处理。系统中采用冒泡法先进行排序,选用中间的数据加权平均,并对采样数据进行温度补偿。最后根据事先的标定值和平滑预处理后的结果,通过线性匹配换算成粮食水分含量值并显示。

3 结果与分析

选用小麦作为检测对象,其标准含水量范围为10%~18%。根据检波、采样处理的结果和标定值换算成粮食水分含量,实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用标准干燥法获得样本水分含量值,表1数据反映了对不同水分含量和检测的电压值具有很好的区分度。进行多次检测,微波水分检测重复性好,检测含水量范围为8%~20%,测量精度在±0.4%以内,完全可以满足粮食水分含量实时检测的需要。

4 结语

微波在线式粮食水分检测系统解决了目前在国内粮食收购时凭手摸或牙咬等经验来判断粮食水分所带来的测定结果极不可靠的问题。本检测系统可以在线连续、及时和准确地对粮食水分进行含量检测,为粮食的收购、运输和储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大量室内外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在粮食收购、储藏和加工等过程中水分含量的检测需要,而且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在以后的研究中,将对物料密度的影响做深入的分析,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达到理想的含水量检测结果。

参考文献

[1]孙健,周展明,唐怀建.国内外粮食水分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J].粮食储藏,2007(3):46-49.

[2]陈孟尧.电磁场与微波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周在杞,周克印,许会.微波检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朱小会,陈艳,姚毅.微波检测在烟草水分检测中的应用[J].开发应用,2007(7):39-41.

[5]K B Kim,J H Kim,C J Lee,et al.Simple instrument formoisture measurement in grain by free-space microwavetransmission[J].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s,2006,49(4):1089-1093.

[6]A W Kraszewski,S Trabelsi,S O Nelson.Simple grainmoisture content determination from microwave measure-ments[J].The Food&Process Engineering Inst.of ASAE,1997,41(1):129-134.

粮食系统 篇8

关键词:粮食扦样机;智能;设计;控制系统;扦样点

中图分类号:TS2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5-0052-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国家农业政策的扶持,一批种粮大户及合作社逐渐采用集约化、产业化方式生产粮食,送粮方式由袋装畜力车向大型机动车散装转变,增加了化验抽样的劳动强度。机械扦样机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但大多采用人工操作,抽样点不尽合理,也给人工“作弊”提供了可乘之机。将机械扦样机改造为程控型,使扦样点布局科学合理、无死角,随机自动扦样,防止人为干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

1 机械扦样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大中型粮食企业配置的机械扦样机有门字形和旋转型。门字形扦样机控制简单,扦样速度快,但占地面积大;单臂旋转式扦样机操作控制复杂,但基本不受场地限制,被大多数粮库采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通过少量投资实现现有粮食扦样机的升级改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解决单臂旋转式扦样机的自动控制问题,可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1.1 问题分析

单臂旋转式扦样机一般采用电机驱动执行,可划分为升降、旋转、进退、取样4种动作。多数扦样机没有升降动作。升降是为了使扦样杆长度适应大小不同车型而增加的控制动作。自动控制时必须解决极限位置、运动距离信号检测问题,需要的输入/输出端口较多,布线非常困难,通过继电器控制的难度较大。

1.2 解决方案

如果以单片机作为桥梁,通过编程解决控制问题,与上位机的数据通讯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布线将会非常简单,容易实现,更能降低成本。因此,采用计算机遥控测控系统间接控制执行继电器的方案。

1.3 设计思路

根据GB 5491-1985的要求,预设每点扦样的辐射面积为7.50 m2,辐射半径1.55 m。大型车一般为13.0 m×2.5 m,两相邻扦样点的最近距离控制在2 m之内,完全能够满足扦样要求。

系统设计时,根据大中小车型的长度,每种车型设计20组以上扦样数据,每组数据包含的扦样点数为:大型车10~13点、中型车5~9点、小型车3~5点。事先将这些数据存入计算机后,实际扦样时计算机就会根据输入的车型,随机产生一组扦样数据,并由无线传入单片机中。数据格式一般为:开始-地址-命令-数据1-地址-命令-数据2-...地址-命令-数据n-结束。

1.4 典型扦样点分布示意图

升降的目的是适应大小不同车型的扦样高度,以减小扦样杆的总长度。大型车的一组扦样点分布如图1所示。扦样点至少包含1~2个车厢角,并尽量使2个扦样点位于同一轴射线上,以提高效率。

2 智能粮食扦样机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该控制器适用于单臂旋转的扦样机,除包含原有手动扦样功能外,还能够自动控制扦样机的升降、旋转,以及扦样杆的移动及吸粮动作,并按设定的参数随机自动分组扦样。控制系统结构(不包括手持遥控操作器)组成如图2所示。

2.1 工作原理

系统采用STC89C58RD+单片机。为保证运行可靠,单片机系统配备独立电源,输入/输出部分均采用光电隔离。设置6个极限位置信号,作为动作的原点,在3个动作方向的电机轴部各安装一个测量圆盘,圆盘四周均匀打孔,通过对圆盘孔计数,即可运算出行进的距离。使用低温电子开关作为信号检测元件,具有无触点、响应快、寿命长、防尘防水、价格低廉的优点。

2.2 工作过程

在上位机中安装无线RS485收发器及扦样软件,输入车型数据,计算机发出的命令及随机扦样数据通过无线RS485传送给各单片机;单片机首先判断是否本机地址(各扦样小车均具有各自独立的地址,便于多车同时扦样),若是,则按接收的位移数据进行移动,到达设定位置后启动吸粮扦样,依次完成各点扦样,并将动作完成信息上传至上位机。

3 智能粮食扦样机控制系统的接线安装方式

3.1 接线安装方式

控制器具有3组接线端子,分别为电源端、信号端、输出控制端,如图3所示。

电源端接三相交流电源及地线。信号端有6个限位端及3个位移量测量计数端,每组接线端子顺序为:低压直流电源正、电源负、输出。对于输出控制端,其中6个用于连接3个方向的正反向运动继电器控制线圈,3组继电器的线圈均与相对应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相串联,防止动作冲突。

3.2 性能特点

软件界面直观、操作简单方便,系统采用SQL数据库管理系统,以C/S两层结构作为软件体系结构,实现远程访问数据。使用C#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运行于.NET Framework之上。客户端适应在WINDOWS98//2000/XP系统上运行,便于为检斤、结算、封闭化验及其他后续开发提供应用接口;扦样数据根据车型随机产生,减少了人工干预程度;能控制在三维坐标(θ,r,y)内运动,旋转范围±90 °,扦样无死角,样品代表性强;具有可扩充性,最多可同时控制扦样臂上3个独立的扦样器,大大提高扦样速度。

4 结论

该控制器基于单片机STC89C58RD+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满足要求、工作效率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对保证农户与企业间的公平交易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杜枫.粮食扦样机的设计[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2(6):16-17.

[2] 杨枫,严翔.固定式粮食扦样机扦样效果分析和探讨[J].齐鲁粮食,2012(5):52-54.

[3] 安西友,姜建枝,陈明伟,等.自动扦样机在散粮入库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粮食流通技术,2011(1):19-22.

上一篇:脑筋急转弯大全及答案系列15下一篇:小学生家乡的小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