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易错点总结

2024-08-17

初中生物易错点总结(精选7篇)

初中生物易错点总结 篇1

Controversy and Compromise--Compulsory Tri-mined Areas

“大多数、往往、主要(很少)、通常、一般来说、几乎”:

1、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单独一种激素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它们的相对浓度)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P7

2、体液调节往往是在神经系统的影响下进行的。P17

3、主要的视区在大脑皮层枕叶的后部,主要的听区在颞叶的上部。P29

4、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过程释放热量。人体主要依靠增加肌肉活动来增加热量。P30

5、皮肤是主要散热器官。P31

6、雄激素的主要成分是睾酮。P45

7、孕激素主要作用表现在妊娠时抑制子宫的运动,并刺激乳房准备哺乳。P45

8、当人的皮肤破损后,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P48

9、细胞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P53

10、感染HIV以后,一般要经过很长的潜伏期(8-10年)才发病。P60

11、艾滋病人往往很消瘦,可能出现痴呆。P60

12、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生率相差很大,主要由动物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的。P64

13、种群数量通常在环境容纳量附近上下波动。P81

14、大多数种群呈非周期性波动,少数呈周期性波动。P82

15、一般来说,群落的层次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也越多。P85

16、大多数动物都只限于在1—2个层次上活动。P85

17、水生群落也有分层现象,其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氧气垂直分布决定的。P86

18、动植物残体的腐败、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底泥层。P86

19、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是指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P86 20、陆地群落的水平结构很少是均匀的,沙漠里的灌木由于彼此竞争营养和水分倾向于均匀分布,但大多数群落中的生物都是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镶嵌。P86

21、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是森林、草原、荒漠和苔原。P91

22、北方针叶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主要由常绿针叶林组成,是世界木材主要产地。P91

22、草原几乎完全由禾本科植物和阔叶草本植物组成。P92

23、苔原植物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P93

24、地球现存群落大多处于顶级状态。P97

25、陆地生态系统通常以腐食食物链为主,海洋反之。P101

26、一般来说,营养级位置越高,归属这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数量、能量就越少,当某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能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可能再维持另一个营养级存在了。P103

27、植物只能把照射到植物体上的太阳能的1%—2%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下来,而能量从植物到植食动物或从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10%。P110

28、大部分有机物是待生物死亡后被分解者降解为无机物的。P110

29、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使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分彼此互相协调,保持稳定。P116 30、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P116

31、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将起主要作用。P117 32.、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到生态系统达到稳态为止。P117

33、当生态系统达到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干扰,保持自身稳定。P17

“最、就是、只有、只能、任何、总是、都(有)、唯

一、决定(于)、便会、绝不会、归根到底、凡是、必须”

1、生长素的结构被阐明以后,人工合成了许多种类似的化合物,其中应用最广的是2、4D P8

2、现代耕作制度的一项改革是免耕法,就是用除草剂处理表土,抑制杂草的滋生,免去耕作

程序,同时可以使作物收货后的残茬留在土壤表层。P8

3、只有通过细致的生理协调过程,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P16

4、内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组织和器官的活动,使它们产生一些反应来减少内环境的变化。P16

5、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动作电位的传播。P20

6、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时候,其电位变化总是一样的。P22

7、反射中枢就是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反射弧吗中任何一个环节受损伤,发射活动都不能实现。P24

8、全身每一块骨骼肌和内脏器官都有反射活动。P24

9、所有反射活动的结果都有利于人和动物的生存和繁衍。P25

10、当气温和周围物体温度接近体温时,辐射和对流都失去散热作用,只能靠蒸发散热。P3111、35摄氏度以上出汗成为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P31

12、胰岛素是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P39

13、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决定于血糖浓度。P39

14、如果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便会产生反应。P48

15、皮肤任何破损都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P48

16、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分子标志,这个标志是每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每个人的白细胞都认识这些自身的身份标识。P50—51(虽然这句话是错的)

17、任何一个能引发产生大量淋巴细胞的“非己”标志就是抗原。P52

18、当病原体侵入体内发生感染时,巨噬细胞便会吞噬入侵的病原体。P52

19、这些巨噬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一旦与人体中已经存在的淋巴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便会在其他因素辅助下,促使淋巴细胞分裂,产生大量的淋巴细胞,启动免疫应答。P52 20、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一种抗原的受体。P53

21、所有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但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P53

22、被动免疫就是通过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抗体(抗血清)而获得免疫力。P56

23、免疫功能受损,救命削弱了身体保卫自身免受许多致命感染和恶性疾病侵袭的能力。P59

24、艾滋病人往往很消瘦,可能出现痴呆。P60

25、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P64

26、一定时间内,只要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就会增加。(浙科版不考虑迁入和迁出)P64

27、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生率相差很大,主要由动物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的。P64

28、死亡才能保持种群遗传多样性,使种群不断适应环境。P64

29、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自然增长率。P64 30、任何种群都是由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的。P64

31、亚非拉国家都属于增长型年龄结构。P65

32、稳定型预示着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人口就会零增长(反过来就错,不是充要条件)P65

33、种群密度大小是决定生物益或者害、狩猎或禁猎、防治或不防治的依据,也是检查保护效果和防治效果、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及研究种群动态的基础。P66

34、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分布型。P66

35、动物的领域行为、数目争夺树冠空间和根部空间所进行的竞争,以及沙漠植物争夺水分所进行的竞争,都能导致均匀分布。P66

36、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就会呈指数增长。P74

37、逻辑斯谛增长中K值就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P75

38、环境容纳量只代表种群数量的一个平均值。P78

39、任何波动只要在两个波峰之间相隔的时间相等就可称之为周期波动。P78 40、自然界任何生物的种群数量都不可能永远上升,也不可能永远下降,总是围绕着种群平衡密度上下波动。P79

41、气候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特别是极端的温度和湿度。P80

42、群落就是各个物种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过程的产物。P82

43、树冠层对群落影响最大。P85

44、在群落垂直结构的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各自特有的动物栖息。P85

45、水生群落也有分层现象,其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氧气垂直分布决定的。P86

46、陆地群落的水平结构很少是均匀的,沙漠里的灌木由于彼此竞争营养和水分倾向于均匀分布,但大多数群落中的生物都是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镶嵌。P86

47、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复杂的斑块性和镶嵌性,都是空间异质性的一种表现,后者就是指空间的非均一性。P86

48、群落的季节变化就是群落的季相。P87

49、研究生物活动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学问就是物候学。P87 50、北方针叶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主要由常绿针叶林组成,是世界木材主要产地。P91

51、温带落叶阔叶林最常见的树种有槭、山毛榉、椴、栎和柳等。P91

52、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鹦鹉科鸟类和猿猴是其中特有动物。P91

53、沙漠植物和动物都能适应缺水环境,植物只有在有水时才发芽、开花和产生种子,如果不下雨这些植物就不生长。动物在干旱季节不是进入夏眠就是进入冬眠,在极端干旱的天气,鸟类会停止筑巢,蜥蜴也不会再繁殖。P63

54、苔原的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缓慢,只有那些能忍受强风吹袭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P93

55、苔原中最常见的动物是旅鼠、雪兔、驯鹿、北极狐、狼和白熊。P93

56、群落演替如果是从未有任何生物定居过的裸岩、沙丘和湖底开始,这种演替就是原生演替。P96

57、如果由于火灾,洪水和人为破坏把原有群落毁灭,在被毁灭群落基质上所进行的演替就是次生演替。P97

58、次生林就是原始森林被砍伐后通过次生演替而生长起来的森林。P97

59、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此时,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只要没有外力干扰,它将永远保持原状。这个状态就是顶级群落。P97 60、顶级群落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所决定的。P97 61、在任何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两种类型的食物链(捕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P100 62、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机的现象就叫做生物放大。P101 63、DDT已污染了地球上所有生物。P101 64、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而苔原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P103 65、一般来说,营养级位置越高,归属这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数量、能量就越少,当某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能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可能再维持另一个营养级存在了。P103 66、能量金字塔绝不会倒。P104 67、所有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直接或者间接依赖初级生产量为生,所以没有初级生产量就没有消费者和分解者,也就不会有生态系统。P106 68、次级生产量归根到底是要依靠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所产生的有机物质。凡是异养生物(包括各种分解者)都是次级生产者。P107 69、不管是植食动物还是肉食动物,归根到底,所有动物都得依赖植物为生。P109 70、生态系统必须不断从外界输入能量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P110 71、植物只能把照射到植物体上的太阳能的1%—2%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下来,而能量从植物到植食动物或从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10%。P110 72、越是处在食物链高位的动物,其数量越少、生物量就越少、能量就越少。正是由于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损失巨大,所以越是后面生产出来的东西,数量就越少,价值就越高。P110 73、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如生物圈或热带雨林),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P110 74、碳在生态系统中的含量,都能通过碳循环的自我调节机制得到调整,并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P113 75、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使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分彼此互相协调,保持稳定。P116 76、负反馈是最常见的一种反馈。P116 77、草原上的食草性动物因为某种原因(如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之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和降低动物的数量增长,从而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P116 78、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本身就会受到损害。P117 79、为了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必须首先认识到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生态系统,保持这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类的活动除了要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还必须特别注意生态效益和生态后果;认识到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并减少自然灾害,防止人类自己对环境的破坏,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P117 80、地球上生物最适宜的栖息地如热带雨林和澄澈的珊瑚海,就分布在薄薄的生物圈层中。P122 81、与人类息息相关的陆地生物圈只占地球表面的1/4,而且还经常受到损害。P122 82、人类唯一出路就是设法降低出生率,做到自我控制。P124 83、防止酸雨最有效的方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或者将他们从燃料中除去。P128 84、每一种野生生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基因库,其特性绝不会同其他任何生物重复。(上还有错别字)P130

由浙江省舟山中学虞正晨编辑整理

P.S书

初中生物易错点总结 篇2

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易错点一: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区别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是不同的, 斐林试剂用来鉴定还原糖, 双缩脲试剂则用来鉴定蛋白质, 二者非常容易混淆。

相同点:组成成分相同, 都由CuSO4和NaOH组成,

不同点:1.CuSO4浓度不同, 斐林试剂中CuSO4为0.05g/ml, 双缩脲试剂中CuSO4为0.01g/ml;

2.使用方法不同, 斐林试剂将CuSO4和NaOH混合均匀后再滴加, 必须现配现用, 而且需要加热;而双缩脲试剂先滴加NaOH, 后滴加CuSO4, 且不需要加热。

易错点二:还原糖鉴定需加热, 蛋白质鉴定不需加热, 二者都不需要显微镜;而脂肪鉴定需使用显微镜。

易错点三:非还原糖不可用斐林试剂鉴定, 但是非还原糖水解后的产物有还原糖, 就可用斐林试剂检验。 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典例: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检测实验的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A.糖类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呈现砖红色

B.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相似, 但有关物质的浓度和使用方法有差异

C.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试验一定要在显微镜下观察

D.可以选用番茄作为检测糖类的实验材料

典例: (2013昆明一中摸底测试)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

A.蔗糖与斐林试剂混合后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B.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C.花生子叶经苏丹IV染液染色可用显微镜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D. 在黄豆组织样液中先加入0.1g/ml NaOH后立即加入摇摇摇摇0.05g/ml CuSO4出现紫色反应

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易错点一:0.9%NaCl和8%HCl的作用

易错点二:吡罗红甲基绿染液是混合染液, 要现配现用典例 (2013山东高考)

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派洛宁 (吡罗红) 结合

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

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 (詹纳斯绿) 对线粒体染色

典例 (2014湖北襄樊一中模拟)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时一般是先用甲基绿染液, 再用吡罗红染液

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并使DNA水解, 使之更易染色

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 可迅速杀死细胞, 目的是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

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三、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易错点一:反应底物应选择不受温度影响的, 如过氧化氢的分解, 本身受温度影响, 用过氧化氢酶后分解速率加快, 到底是温度的作用还是酶的作用, 使试验结果的分析受到干扰, 故本实验一般选淀粉酶水解淀粉。

易错点二:结果鉴定。 一般可鉴定底物, 也可鉴定生成物。但本实验若鉴定生成物, 则还原糖需用到斐林试剂, 需加热才可出现砖红色, 而加热对酶活性有影响, 故本实验不鉴定生成物, 而是选择用碘液检验底物———淀粉。

易错点三:不能将底物和酶混合后再控制温度, 否则在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时酶已发挥作用。 最好将底物和酶分别调至同一温度, 保温一会儿再混合, 保证反应一开始便达到预设温度。

四、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易错点一:不能将底物和酶混合后再控制pH, 否则在pH未达到预设pH时酶已发挥作用。 最好将底物和酶分别调至同一pH, 再混合, 保证反应一开始便达到预设pH。

易错点二:因为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应, 所以本实验不选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

典例: (2013江苏高考改编) 下列有关探究温度, 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实验 (1) B.实验 (2) C.实验 (3) D.实验 (4)

典例 (2013届河北唐山摸底考试) 关于酶的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验证酶的高效性时, 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 可选用过氧化氢酶为研究对象

C.用淀粉, 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时, 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D.在探究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因素时, 温度, 酸碱度, 实验的次数等都是自变量

五、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易错点一:染色剂龙胆紫和醋酸洋红液仍是碱性染料。

易错点二:实验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解离液有盐酸, 染色剂是碱性染料, 故一定在染色之前漂洗干净, 否则染色受影响。

易错点三:解离液处理后细胞死亡, 所以观察不到连续分裂过程。

六、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易错点一:本实验不宜选用雌性个体生殖器官, 因卵细胞的生成特殊, 卵巢中减数分裂不彻底。

易错点二: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 又能进行减数分裂。

典例 (2014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 高中生物很多实验需要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 下列现象用高倍显微镜能观察到的是 ()

A.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B.小麦种子细胞中的脂肪被苏丹IV染成橘黄色

C.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在质壁分离过程中颜色越来越深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缓慢移向细胞两极

典例 (2014山东卷)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 正确的是 ()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 先加NaOH溶液, 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 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 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高中生物易错点判断改错 篇3

(1)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新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培养禽流感病毒)、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等。

(2)19世纪建立的细胞学说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不是多样性)。

(3)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细胞中通常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4)细胞板≠赤道板。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

(5)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糖蛋白(识别功能,如受体等),载体蛋白,水通道蛋白等。

(6)哺乳动物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植物无氧呼吸一般产生酒精、二氧化碳(特例: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7)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受精卵、生殖细胞)也有全能性;通常讲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实例:克隆羊),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

(8)线粒体、叶绿体内的DNA也能转录、翻译产生蛋白质,但是仍受细胞核内基因的控制。

(9)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由受精卵分裂过来的细胞、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中,DNA相同,而转录出的RNA不完全相同,所翻译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10)观察质壁分离实验时,细胞无色透明,如何调节光线?(光线调暗:缩小光圈或用平面反光镜)

(11)分泌蛋白通过生物膜系统运送出细胞外(胞吐),穿过的生物膜层数为零。

(12)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均有水生成,均有水参与反应。

(13)ATP中所含的糖为核糖。

(14)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的酶类分布在细胞膜内表面,有氧呼吸也在细胞膜上进行(如: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光合作用的酶类也结合在细胞膜上,主要在细胞膜上进行(如:蓝藻)。(15)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释放能量;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的ATP。

(16)需要熟悉的蛋白质:生长激素、抗体(如凝集素、抗毒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血红蛋白、糖被、受体、单克隆抗体、各种消化酶、部分激素。

2. 判断改错

(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与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 )

(2)水绵、蓝藻、黑藻都属于自养型的原核生物。( )

(3)胰岛素、抗体、淋巴因子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 )

(5)一切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细胞中都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6)淀粉、半乳糖以及糖原的元素组成都是相同的。( )

(7)水不仅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有氧呼吸、蛋白质与DNA的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 )

(8)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这一特性与细胞间的融合、细胞的变形运动以及胞吞胞吐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

(9)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液泡、细胞核、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等都是膜结构的细胞器。( )

(10)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呈现的两种不同形态。( )

(11)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某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则该细胞一定是死细胞。( )

(12)在做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可判断这两支试管的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的。( )

(13)ATP在细胞内含量并不高,活细胞都能产生ATP,也都会消耗ATP。( )

(14)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个阶段,[H]与O2结合生成水,在无氧呼吸过程中,则没有此过程。据此,是否有[H]的产生,可以作为判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依据。( )

(15)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测CO2的产生,但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测乙醇。( )

(16)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

(17)测得某油料作物的种子萌发时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体积相等,则该萌发种子在测定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 )

(18)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体现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

(19)给植物施用有机肥,不仅能为植物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无机盐,还能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CO2与能量。( )

(20)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与DNA数量的增加不可能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个时期;DNA数目的减半与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可以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 )

(21)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都会出现赤道板,但只有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才会出现细胞板。( )

(22)一个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如果碱基T与U被大量利用,则该细胞不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分裂期。( )

(23)某一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如果有一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的基因不相同,如分别为A与a,则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很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

(24)某正常分裂中的细胞如果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

(25)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的凋亡是细胞生存环境恶化的结果。( )

(26)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组织器官的能力,这说明了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 )

(27)对于呼吸作用来说,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有酒精生成的呼吸一定有无氧呼吸,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一定不会产生酒精。( )

(28)主动运输一定需要载体、消耗能量,需要载体的运输一定是主动运输。( )

(29)利用U形管做渗透作用实验(U形管中间用半透膜隔开)时,当管的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U形管两侧溶液的浓度一定相等。( )

(3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既可发生在细胞内,也可以发生在细胞外。( )

(31)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但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含有中心体但不一定含有线粒体。( )

(32)根据胰岛素基因制作的基因探针,仅有胰岛B细胞中的DNA与RNA能与之形成杂交分子,而其他细胞中只有DNA能与之形成杂交分子。( )

(33)多细胞生物个体的衰老与细胞的衰老过程密切相关,个体衰老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的衰老过程,但未衰老的个体中也有细胞的衰老。( )

(34)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该原生质体将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

3. 参考答案

(1)(×)改正: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与叶绿体,但有的原核细胞如硝化细菌能进行有氧呼吸;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2)(×)改正:蓝藻属于自养型的原核生物,而水绵、黑藻都属于自养型的真核生物。

(3)(√)

(4)(×)改正: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

(5)(√)(6)(√)(7)(√)

(8)(×)改正: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性,这一特性与细胞间的融合、细胞的变形运动以及胞吞胞吐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9)(×)改正: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液泡、细胞核、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等都是具有生物膜结构,但细胞膜、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

(10)(√)

(11)(×)改正: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某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该细胞不一定是死细胞,如是动物细胞、尚未形成中央大液泡的植物细胞等。

(12)(×)改正:在做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这两支试管的所处的环境温度可不一定相同,如在最适温度的左右两侧。

(13)(√)

(14)(×)改正: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个阶段,[H]与O2结合生成水,在无氧呼吸过程中,则没有此过程。但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有[H]产生,用于无氧呼吸第二阶段。

(15)(√)

(16)(×)改正: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17)(×)改正:测得某油料作物的种子萌发时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体积相等,则该萌发种子在测定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18)(×)改正: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都体现的是植物净光合作用的强度。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净光合作用的强度+呼吸作用的强度。

(19)(×)改正:给植物施用有机肥,不仅能为植物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无机盐,还能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CO2,但不能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

(20)(√)

(21)(×)改正:赤道板是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的一个平面,没有具体结构,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细胞板,细胞板有具体结构,高尔基体参与其形成。

(22)(√)(23)(√)(24)(√)

(25)(×)改正: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而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不同于细胞坏死,与细胞生存环境的恶化无关。

(26)(×)改正: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组织器官的能力,这说明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细胞发育的全能性不等同于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7)(√)

(28)(×)改正:主动运输一定需要载体、消耗能量,但需要载体的运输不一定是主动运输,如协助扩散。

(29)(×)改正:利用U形管做渗透作用实验(U形管中间用半透膜隔开)时,当管的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液面高的一侧溶液的浓度大于液面低的一侧溶液的浓度,因为高出的液柱会产生静水压。

(30)(×)改正: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1)(√)(32)(√)(33)(√)

(34)(×)改正: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该原生质体如同动物细胞一样发生皱缩,但由于不具备细胞壁而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备注:“高中生物(必修3)易错点判断改错50例”已发在《中学生理科应试》2014.8期, “高中生物(选修3)易错点判断改错”已发在《中学生理科应试》2014.9期,特此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张卓鹏,男,1970年4月生,江苏省南通市二甲中学 中学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南通市生物学科带头人,十佳高中教师。

邮 编:226321 电子邮箱:zhangzhuopeng1970@163.com

高三生物知识点精选易错点 篇4

2.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和全部遗传信息。

3.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4.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多倍体植株的特点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5.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低温处理和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作用于前期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高中历史易错点总结 篇5

1.中国古代所说的“封建”指的是“封诸侯,建藩卫”即封邦建国的意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分封制。当今史学界所说的“封建社会”指的是一种以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3.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体现了官吏的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向行政命令的变化,标志着我国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4.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不是民主政治。

5.元朝的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要受中央的节制。

第 1 页

共 23 页

6.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阁权不同于相权,阁权不能制约皇权。

7.清代军机大臣参与机密,但没有决策权。8.《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割让给英国的是香港岛,而不是香港。

9.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深刻内涵。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性质的,经济上是半封建性质的。

10.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保护鸦片贸易,而是打开中国的市场。11.近代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有三次侵占中国的都城,其中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抢掠紫禁城和颐和园;日本侵占南京进行了南京大屠杀。12.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局部侵

第 2 页

共 23 页

华的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

1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14.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而不是民族矛盾尖锐。

15.《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斗争的结晶,而《资政新篇》则不是农民革命斗争的产物。

16.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而不是封建制度。

17.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者的区别在于领导阶级不同。1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19.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是在中国革命

第 3 页

共 23 页 的危急关头召开的,都是党的重要转折性会议,使革命转危为安;都纠正了党内错误路线,但前者纠正的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后者纠正的是“左”倾冒险主义错误。20.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只是这一制度的重要机构。

22.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区别:香港、澳门问题属于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和英国、葡萄牙之间的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

第 4 页

共 23 页

23.“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24.“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

25.“一边倒”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两者并不矛盾,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具体体现。

2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而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的实践活动。

27.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会议,而不是不结盟会议。

28.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缓和,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第 5 页

共 23 页

29.《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成为两国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不是实现了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了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遏制中国的政策。

30.根据“求同存异”的内涵,后来的中美关系正常化、上海合作组织等也属于“求同存异”。

31.国家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关系也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32.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达到鼎盛。

33.雅典民主仅仅是对男性公民群体而言的,而非居民,如外邦公民、奴隶和妇女,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来源:学|科|网] 34.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第 6 页

共 23 页

35.万民法是在公民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法律体系的变化并未改变其阶级性质,即该法颁布的目的是在帝国扩展的新形势下,更好地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来源:学科网ZXXK] 36.《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37.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

38.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为虚,君主是实。

39.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

第 7 页

共 23 页

善);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40.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41.注意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42.注意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两者相互制约。

43.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的统一性表现: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

44.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第 8 页

共 23 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45.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只是推翻了沙皇统治,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而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46.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4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第 9 页

共 23 页

48.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49.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摆脱美国的控制。

50.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51.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这并不能说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因为多极化是一个趋势,有一个发展过程。52.夏、商、周时期的商业由官府垄断;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大主要经营形态指官营、私营、家庭和田庄手工业。

53.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

第 10 页

共 23 页

54.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它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

55.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闭关政策”与“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封建专制制度的衍生物。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56.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57.闭关锁国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如广州十三行就是例证。

58.认为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完全解体是错误的。这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

第 11 页

共 23 页

经济逐步破产,但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59.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60.注意洋务派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洋务派的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是不一样的。61.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62.1912~1919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忙于准备和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要以为主要是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大战后列强卷土重来,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迅速走向萎缩,从反面说明这一

第 12 页

共 23 页

问题。[来源:学。科。网] 63.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近代化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64.“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

65.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66.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67.《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第 13 页

共 23 页

68.《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69.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70.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71.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7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73.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其中的“和平过渡”既不是由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也不是由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而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

第 14 页

共 23 页

有制的过渡。

7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合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75.最终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不是垄断组织的出现而是工业革命。

7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77.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能说成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78.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

第 15 页

共 23 页

79.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但它既不是苏联斯大林模式完全排斥市场机制,不是某些资产阶级政客所说的“资本主义的倒退”,实质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

80.福利主义政策,并不是完美无缺,其利弊并存。

81.世界当代历史证明了,以罗斯福新政为起点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并不是完美的政治制度。

82.各国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大致是相同的,即国家干预经济,美国是全面干预经济,而德、日则是将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

8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

第 16 页

共 23 页

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8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但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85.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为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86.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87.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

第 17 页

共 23 页

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88.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89.欧洲经济一体化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正式成立,而不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90.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绝对优势。

91.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并不能说明美元已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而是反映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92.注意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是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

第 18 页

共 23 页

93.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时期。

9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和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95.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不是对儒学的背叛,而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96.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97.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

98.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但两者并不等同,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

99.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不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第 19 页

共 23 页

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10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研究、学习西方之先河。

101.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但两者的本质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102.魏源与李鸿章思想的不同:两者目的的侧重点不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李鸿章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维护清朝统治,镇压人民反抗斗争,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

103.维新派、革命派两者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但具体的主张并不同,维新派要求保留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则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维新派反对用革命的手段和方式,革命派坚持用武装起义的手段。

第 20 页

共 23 页

104.新文化运动前期核心是民主科学,后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105.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106.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概括所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07.三民主义的地位:民族主义是革命的前提;民权主义是革命的核心;民生主义是革命的补充。

108.邓小平理论不仅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还包括“一国两制”、和

第 21 页

共 23 页

平和发展等理论,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09.“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原子弹、氢弹。

110.“双百”方针提出的根本目的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11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思想,并不是放弃基督教。112.启蒙运动高潮出现在法国,而不是英国。

113.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智者学派,发展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高潮是启蒙运动。114.文艺复兴诞生在意大利,启蒙运动首发于英国,高潮在法国。

115.“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是后来人概括的达尔文的观点,这些观点只是说明自然界的物种进化、演变规律,他本人并没有将其观点引入人类社会发展规

第 22 页

共 23 页

律。

116.中国画里面,与印象画派相仿的是写意画派。在表现手法上印象派是油画,中国画是水墨画。

117.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但浪漫主义侧重于对未来充满幻想,现实主义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揭露。

第 23 页

高考高三政治总结经典易错点 篇6

2. 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提醒: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 人的欲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醒: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不是人的欲望,而是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4.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醒: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5.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醒: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只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只有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才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6. 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提醒: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其主体不是全部。)

7. 人民群众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提醒: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有内涵。)

8.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提醒: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9. 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提醒: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10. 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提醒: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

11. 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提醒:正确的价值选择有其客观评价标准,即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2. 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提醒:客观条件直接影响个人的成功。)

13. 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提醒: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推动作用,错误的价值观起阻碍作用。)

14.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醒: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还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5.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享受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满足。(提醒: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16. 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提醒:既要看物质贡献,也要看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是错误的。)

17.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基础。(提醒: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基础。)

18. 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提醒:机遇是客观条件之一,除此之外还需主观努力。)

初中生物易错点总结 篇7

1、选错计算规则

2、损耗模板选错

3、报表类别—〉选河南2008

4、结构类型、设防烈度、抗震等级、檐高输入错误。—>建施、结施不同的需要沟通

5、比重设置:统一>通常是把6个的钢筋比重改成6.5的钢筋比重。

6、计算未统一。

计算设置:①、箍筋计算方式(向上取整+1四舍五入+1)

对量时需要统一 ②、柱纵筋伸入基础锚固形式 ③、剪力墙中

暗梁

④、梁中(次梁加筋、起始箍筋距边界距离)

⑤、板

(分布钢筋可选

所有的分布筋相同或砼一板厚的分布筋相同)⑥、基础中(独立基础边长≥设定值时 受力钢筋加密)⑦、砌体结构中构造柱加密长度(按图纸修改)

⑧、节点设置中:1.1板中 斜板节点详图1.2柱中 外侧纵筋1.3剪力墙:拉筋(双向布置梅花布置)

楼层设置:层高设置、砼标号设置、保护层厚、抗震等级(每层都需要修改,当都一致时,可以复制到其他楼层)

二、新建楼层易错点:

1、未设置首层结构标高

2、未分别对每一楼层设置,其砼标号、锚固、搭接及保护层

三、轴网定义易错点:

1、方法不恰当、定义速度慢

2、误输入轴间距、且不知道核查

3、思考:轴网定义错误之后,如何弥补?

四、柱操作易错点:

1、柱定义技巧不能灵活运用(用柱表?还是一根一根定义?)

2、异性截面柱定义时,不知道网格间距能灵活输入。

3、不知道“全部纵筋”、“脚筋”、“B边一侧中部筋”的关系

4、忘记输入箍筋支数

5、画柱常用按钮:F3F4Ctrl+左键查改标注单对齐移动旋转镜像复制等等

6、对图纸整体把握上有欠缺、忽视偏心柱

7、忽略对边角柱的判断

8、思考:

柱子如何起名?起名的意义在哪里?批量选择替换功能是否用熟练了?

五、剪力墙、暗柱操作易错点:

1、暗柱的定义不能灵活应用参数输入法与异性截面输入法

2、剪力墙定义时,忽略“(2)10@200中”“(2)”的问题

3、画剪力墙时要覆盖暗柱的问题,剪力墙与暗柱的位置关系

4、画剪力墙时墙体的偏心问题,注意单对齐功能的应用

5、对图纸整体把握上有欠缺、忽视偏心墙

6、思考: 剪力墙(暗柱)如何起名? 起名的意义在哪里?批量选择替换功能是否用熟练了?

六、梁操作易错点:

1、反建构件时,用了不同截面的反建,造成混乱。

2、反建构件时,不知道先修改构件名称,然后再修改构件其他属性信息,造成混记。

3、反建构件时,修改完了属性信息,不用回车键,造成修改不成功的情况。

4、画梁思路不清晰,先主梁,厚次梁,每画完一根梁,要通过单对齐等功能调整其位置,整层画完之后,隐藏柱子,进行延伸对齐,最后再进行原位标注。

5、对图纸整体把握上有欠缺,忽视偏心梁。

6、原位标注时,忽视“应用同名梁”的功能。

7、原位标注时,忽视对次梁加筋的检查或设置

8、进行梁镜像后,忽视原位标注方面镜像后“调换起始跨”功能。

9、对梁进行楼层建复制而后再修改时,不知应用锁定功能。

七、板操作易错点:

1、板定义时,名称与板厚信息不符

2、板定义时,未设置马凳筋

3、画板时,未采用”点”的画法。《矩形画法特殊情况下才使用》

4、画受力筋时,受力筋布置范围不明确

5、定义负筋时,未定义分布筋或未按图纸规定修改分布筋

6、画负筋时,不能灵活运用负筋的布置方法<按墙?按梁?按板边线?自定义范围?>来画负筋

7、不能看懂关于”渐变长度“的钢筋图,进而在操作中出错

8、后加马凳筋时,忽略“黑色字体”与“蓝色字体“区别,进而操作者认为已经设置了,实实则为设置。

9、忽视图纸下方文字说明,看不懂关于“温度筋“的设计,进而漏算。

10、把图纸中“双向钢筋网片“与”双层双向钢筋网片“弄混。

11、负筋长度标注位置的问题

八、基础操作易错点

1、对于基础形式不同的工程,基础层高定以后,忘记修改特殊基础的标高

2、忽视独基与柱的关系,即独基与柱位置不对应

3、忽视独基与有上下排钢筋的情况

4、定义独基时,对独基长度尺寸与其钢筋网片不做对应的输入

5、定义的条基作为砖条基应用时,忘记删除条基的钢筋信息

6、砼条基的钢筋,不分正确输入受力筋与分布筋

7、条基的高度不能正确输入,正确的条基高度应是基础底至相邻楼层地面之间距离,而非至地圈梁底

8、画条基时,不善于应用条基与相邻楼层的墙体的位置关系采用智能布置功能

9、定义满基时,关于马凳筋的注意事项《参考板易错点》

10、画满基时,不善于应用满基出相邻楼层外墙的位置关系采用智能布置及偏移功能

11、忽视图纸下方文字说明,看不懂关于封边钢筋的设计,进而漏算

12、忽视关于基础详图,不对其进行钢筋计算设置修改,进而计算误差较大

13、弄不清基础梁、地圈梁的含义,进而构件类型出错

14、不能正确设置基础中的梁的高标,从而导致基础梁上生根的构件钢筋出错

15、定义独基或条基时,弄不清独基《条基》单元中标高与“相对标高“的含义,进而出错。

九、楼梯操作易错点:

1、忽视参数输入法中,关于楼梯形式的选择。

2、楼梯构件的数量计算错误

3、楼梯踏步板参数输入尺寸有误。应按其净宽输入,而非轴线间尺寸。

十、砌体操作易错点:

1、砌体起名不加注意,未后面导入图形算量组价造成阻碍。

2、砌体加筋忘记计算

3、设置窗洞口离地高度时,相对标高应以结构标高为准

4、门窗洞口上方过梁设置与否,须注意洞口上方是否有单梁。

5、未彻底弄清图纸关于圈梁、构造柱、窗台处现浇带的设置原则,进而导致绘图思维混乱

6、对每个结构详图未理清其与建筑详图、结构平面图的关系,进而漏画细部构件,例如飘窗或雨棚的生根部位。

十一、单构件输入操作易错点:

1、忽视对单构件起名,导致计算结果无法核对

2、单构件数量计算有误,导致计算钢筋量出错

3、在标准楼层建单构件,数量会自动按相同楼层数量反倍数,操作上易出错

4、单构件钢筋输入时,输入的尺寸误按构件尺寸输入

5、单构件钢筋根数输入要与构件的数量关系理清,否则易出错

上一篇:广告宣传服务实施方案下一篇:初中感恩老师演讲稿与初中感恩节演讲稿: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