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情况报告书

2024-09-24

疫情情况报告书(通用8篇)

疫情情况报告书 篇1

疫情防控督查情况报告

(被督查单位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

按照县委、县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包联工作安排,2月x日-x日利用x天时间,通过现场检查、听取汇报、查阅档案等形式,围绕“十查十改”和“四个一”机制建立情况,对分包乡镇、村、小区进行了全面督导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一)xx镇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xx镇共xx个行政村,总人口约xx万人。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xx镇按照“外放输入、内防扩散”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工作机制相对健全。镇村两级分别制定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防控工作指挥部,设综合协调组、突发疫情处置组等五个工作组。截至目前,已召开班子会x次、机关干部会x次、村干部会x次安排部署防疫工作。同时,将全镇分为xx个片区,由镇班子成员带队24小时不间断巡查。全镇各村主要路口设置卡点xx个,派镇干部带队,村两委干部、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和志愿者24小时轮流值守,对过往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检测。

二是开展见底排查,人员检测实现全覆盖。按照“一天一摸排、一天一汇总、一天一上报”工作要求,xx镇已开展X轮排查,共排查xx人。摸排出市外人员xx人,无发热症状人员;全镇共集中隔离xx人,其中湖北返乡人员xx名,已全部解除隔离;对与返乡人员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实行了动态跟踪管理。

三是发挥检查站点作用,实现疫情源头管控。镇机关、各村每天安排X名人员在各检查站24小时轮流值守,对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登记。截至2月x日,各卡点共排查检测进入车辆近万台,检测人数x万余人次,劝返外县人员XX人次,劝阻村内群众聚会x次。全镇共排查经营网点x个,除生活物资超市以外,所有聚集性活动及场所全部取消。

四是加强物资保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为保障各检查站点24小时不断岗,x镇为检查站配发了帐篷x顶,大衣x件、体温计x个,口罩x余个,消毒液x余桶,消毒片x瓶。同时,为防止人员密集流动,x镇依托检查站全镇x个村全部建立了代购员机制,积极与x超市沟通,在各村开通“爱心购物车”,超市免费将群众订购物品送到各村检查站,由各村“代购员”派送到群众家门口,建立了群众点单、超市送货、代购跑腿的“微循环”。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按照“微信信息发起来、通知公告贴起来、横幅标语挂起来”的要求,xx镇利用各村大喇叭全天播放各级政府通告公告,在xx个村张贴公示公告xx余份,疫情防控知识展板xx块,宣传展牌xx块,疫情防控检查站标识牌xx块,喷绘布xx块,悬挂宣传横幅xx余幅,发放宣传材料xx万余份,营造了坚定信心、科学防治、战胜疫情的浓厚氛围。

六是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实现全民联防联控。xx镇依托“党员联系户”工作机制,引导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防控知识宣传、返乡人员摸排、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全镇xx名党员交出“请战书”,主动加入检查站志愿者队伍,并结合“xx”党员攻坚行动,发动党员成立“红色代购”志愿队,最大限度的阻断疫情传播扩散渠道和减少人员流动。同时,各村老党员和村民也采取多种形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xx村村民主动捐款x多元,为检查站购置相关防控物资。xx村养鸡大户自费为全村各街道喷洒消毒剂,老党员自愿到检查点替换值班人员进行值守。

(二)分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包联工作安排,共分包xx小区、xx家属楼等六个住宅小区。从督导检查情况看,各分包部门积极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防控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一是严格落实包联责任制。各分包部门均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副职领导带队的包联队伍,在分包小区出入口设置卡点xx个,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其中,县农行针对xx小区住宅楼相对分散现状,安排两队分包队伍开展疫防控工作。各分包单位注重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全部上交了《决心书》,并积极投身到站点值守、上门排查等一线工作中。

二是实行封闭式管理。各小区按要求均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对小区进出人员进行逐一检测登记,对本小区车辆发放通行证,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对尚无门禁的xx小区、xx家属楼县农行正在组织安装小区大门。

三是开展地毯式排查。各分包单位均坚持每3天一轮对“4+1”类人员逐一上门摸排。截至目前,未发现两周内来往湖北(武汉)人员和与之密切接触者,未发现不明发烧人员。发现XX名湖北以外有确诊病例地区来县人员,按要求实行了居家隔离观察,目前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发热等症状。

四是注重防控知识宣传和环境整治。为实现全民联防联控的目标,各分包单位均建立了分包小区住户微信群,定期推送疫情防控知识和官方通告,在小区明显位置悬挂宣传条幅,张贴宣传公告、政府通知等,做到了人尽皆知、家喻户晓。小区健身点、超市等场所未发现人员聚集情况,小区生活垃圾基本做到了日产日清。

二、存在问题

(一)疫情防控物资相对紧缺。在全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口罩、测温枪等各类防控物资相对紧缺。部分一线防控人员配发的口罩在重复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安全隐患。大部分村级检查站尚未配发快速测温枪,老式体温计测温时间较长,进出人员较多时容易发生漏测、排队现象。

(二)防控知识宣传还不到位。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一是部分农村地区居民对疫情防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里。如,xx镇xx村部分村民外出未戴口罩,xx村部分村民在检查点附近扎堆逗留。二是部分群众存在恐慌心理,对外来人员和打工返乡人员有排斥情绪。如XX镇XX村群民不让务工返乡人员回村,造成个别人员无法回家。

(三)小区防控存在薄弱环节。xx小区住宅楼坐落相对分散,且均为开放式小区,防控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县农行在x住宅楼设置了检查点,x号住宅楼采取定期巡查的方式进行防控,人员、车辆进出检查登记未实现全覆盖。

三、整改建议

(一)广辟渠道加强防控物资供应。一是多渠道采购防控物资。在加强政府采购的基础上,各部门广泛发动社会能人、企业家多渠道联系购置、捐赠防控物资,尤其是口罩、护目镜等紧缺物资。二是加快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组织xx医疗、xx企业两家企业尽快形成一次性口罩护垫、防护服、消杀用品生产能力,缓解我县防控物资紧缺状况。三是统筹物资调配。优先保障医护、安检、应急等一线人员,确保重要领域、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的正常运转。

(二)加强疫情科学防控宣传力度。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在巩固原有宣传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科学防控、个人防护、社会舆论等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群众少外出、不聚集、戴口罩、讲卫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疏解个别群众的恐慌心理,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营造全面参与联防联控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薄弱点位防控力度。针对坐落分散、没有围挡的开放式小区,组织分包部门进一步加大防控力量投入,通过安装门禁、增设检查点、增密巡查次数等形式加强进出人员车辆管理,做到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确保防控工作扎实开展。

疫情情况报告书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街道2006年~2011年麻疹疫苗常规免疫与2009年、2010年两轮强化免疫接种情况统计资料, 2006年~2011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法定传染病报告中的居住地为本街道的麻疹疫情病例资料。

1.2 方法

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按照广东省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及实施办法接种。麻疹强化免疫活动由广东省卫生厅、教育厅联合下文, 按照广东省疾控中心制定下发的《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接种技术操作指南》执行, 对接种的目的、任务指标、强化免疫对象、接种疫苗的种类及剂量、人员培训、社会动员和宣传、目标儿童摸底登记、后勤保障及最后强化免疫工作实施、督导、评估和总结进行安排。强化免疫活动由经过珠海市卫生局组织培训取得免疫接种资格的医务人员负责实施, 采取固定接种 (接种门诊) 与临时接种点 (各学校、幼儿园) 相结合的方法, 疫苗采用珠海市疾控中心定向配送的麻疹类减毒活疫苗 (麻疹疫苗2人份/支, 用1mL稀释液稀释;麻风二联疫苗、麻腮二联疫苗、麻风腮三联疫苗均为1人份/支, 用0.5mL稀释液稀释) , 取0.5mL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分析2006年~2011年连续6年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及2009年、2010年两轮麻疹强化免疫的组织实施和接种情况。关于居住地为本街道麻疹病例的相关资料, 在2006年~2011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统计资料中提取。数据分析采用百分比的方法进行计算。

2 结果

2.1 接种率

2006年~2011年麻疹疫苗常规接种的基础、加强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2009年强化免疫接种对象为8月龄~14周岁儿童, 摸底应种对象4636人, 其中零剂次105人, 实种4636人, 接种率100%。2010年强化免疫接种对象为8月龄~4周岁儿童, 摸底应种对象1231人, 其中零剂次129人, 实种1220人, 接种率99.1%, 零剂次实种129人, 接种率100%, 见附表。

2.2 发病情况

近6年来, 辖区于2007年、2008年有散发麻疹病例, 分别为3、7例, 发病率分别9.5/10万、21.9/10万。其他年度无发生病例, 见附表。

3 讨论

本街道麻疹在强化免疫后连续3年发病率为0, 发病率明显下降。向所有8月龄~14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确保没有获得首次麻疹疫苗接种以及虽然接种了疫苗但未免疫成功的儿童获得免疫, 进一步消灭免疫空白人群。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强化免疫, 可有效控制麻疹疫情[1]。

本街道麻疹免疫接种的实施情况:在常规的疫苗冷链运转中及时为适龄儿童建卡入册、所有疫苗的接种排期、定点定时的接种安排准确告知;查漏补种是保证提高免疫接种率的决定性措施, 对逾期未种儿童做到每个月至少两次短信息通知、每两个月至少一次电话联系, 每个月与社区居委会进行小于12月龄儿童的核对、每季度到社区查漏巡查探访, 有效的通讯、接触可使查漏补种达到良好效果。强化免疫则在规定的一段较短的时间 (10~15天) 投入相对常规免疫5~10倍的工作人员做好培训、入户、登记、通知、宣传、定点与集散地临时点的接种、查漏补种等各项工作。同时, 积极发动社区妇女主任、计生指导员、治安员以及学校幼儿园领导、校医、班主任协助开展工作。无论是常规免疫、强化免疫, 维持疫苗高的接种率, 有足够的计划免疫工作人员是开展工作完成任务的基本条件。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时应考虑与相关因素匹配:辖区内人口总数、居住集散度、交通顺畅度、居民通讯比例、流动人口比例。实践经验证明, 投入足够经费和建立稳定的计划免疫队伍是消除麻疹的最基本条件。

分析结果显示, 本街道麻疹发病病例, 与美国国际开发署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相符, 在麻疹疫苗高接种率的地区, 随着流行高峰期的蔓延出现散发病例, 主要是大龄儿童与成人[2], 这些麻疹病例主要为外来务工人员或其子女, 8月龄幼儿发病的情况值得关注, 母体麻疹抗体能经胎盘传给胎儿, 所以我国现行的免疫程序为麻疹初种月龄为满8个月。8月龄婴儿患麻疹的原因为胎传麻疹抗体水平较低有关, 育龄妇女机体免疫水平减弱到一定程度时, 母体抗体也就相应减少, 或育龄妇女本身就存在免疫缺陷, 她们的孩子一旦在8月龄前接触到麻疹病毒就有可能发病。因此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 提高母体的麻疹抗体水平, 可有效地保护8月龄以下的儿童[3]。1例2岁3个月大的病例, 有3针次麻疹疫苗 (8月龄、1周岁、1岁7个月) 接种史, 距最后一针接种7月后发病, 主要原因考虑为:免疫缺陷或疫苗接种质量出现问题, 多针次接种仍未获得足够的免疫力[4]。本街道幼儿园、学校均无常住居民发生麻疹的病例, 落实计划免疫接种证入园入学查验制度, 是大龄儿童消除免疫空白、控制麻疹流行关键的手段, 跨区就读的学生发病, 与没有严格执行计划免疫接种证入园入学查验制度有关。分析本地常住人员发病, 1病例55岁 (1951年9月1日出生) , 则需要思考自1952年5月起我辖区的麻疹疫苗接种情况对今后发病潜在的影响, 以往麻疹疫苗接种率低下是预防接种工作不足遗留的后果。

从病例的发病时间分析, 病例发生在2007、2008年, 显示为明显高峰年;主要在2~4月共7例占70%, 病例分布的季节性明显, 符合麻疹发病以冬春季多见的特征。从病例的居住地分析, 2007年3例在3个居委会, 2008年7例分散于5个居委会, 同一住址的学生2例。表现为散发发病的特征。从病例的职业构成分析:散居儿童3例, 在学儿童、学生5例, 工人2例。在学儿童学生均在辖区外民营学校就读。本辖区幼儿园、学校无病例发生。从病例的户籍分析, 本地成人1例, 外来成人1例, 外来儿童与学生各4例共8例, 占80%。外来青少年儿童仍是麻疹免疫的重点人群。从发病年龄构成分析, 10例病例中, 最小为8月龄, 最大为55岁。8月龄儿童1例、2岁1例、5岁2例、7岁2例、9岁1例、11岁1例、18岁1例、55岁1例。年龄分布较为分散, 8月龄—14岁共8例占80%。14岁以下青少年儿童仍是麻疹免疫的重点人群。大龄儿童6例占60%、成人2例占20%, 共8例占80%。主要散发于大龄儿童与成人。麻疹疫苗接种史:10例病例中, 1例8月零2天龄儿童0针, 1例2岁3月儿童有3针, 其他7例为不详, 占70%。接种史不详的病例免疫力低下, 原因是免疫空白可能性大。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后, 发病率明显下降, 连续3年发病率为0。说明接种麻疹疫苗对于控制麻疹的流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防麻疹流行, 免疫接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工作。预防感染麻疹, 应做好个人卫生, 密集人员公共场所应加强通风消毒, 主动切断麻疹传播途径等是麻疹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

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强化免疫, 可有效控制麻疹疫情。投入足够经费, 建立强大稳定的计划免疫队伍是消除麻疹的最基本条件。落实计划免疫接种证入园入学查验制度, 是大龄儿童消除免疫空白、控制麻疹流行的关键手段。要实现彻底消除麻疹的目标, 还需加大宣传力度, 发动全民参与。

参考文献

[1]彭志强, 林立丰, 吴承刚, 等.2009年广东省8月龄至14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 2010, 36 (6) :23-26, 30.

[2]美国国际开发署著;梁晓峰译.预防接种实用技术[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3:210-211.

[3]谢安华, 胡小平, 胡志勇, 等.疫苗时代<8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的动态观察[J].中国计划免疫, 2003, (9) :328.

疫情情况报告书 篇3

关键词: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监测点

中图分类号:S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219-1

0 前言

为有效防止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蔓延,保护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安全,农业部决定启动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并印发了《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方案》。为全面启动我省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完成好稻水象甲、大豆疫病等重大农业植物疫情监测防控工作任务,制定了我省重大植物疫情监测防控实施方案。按照国家和省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集安地处中朝边界的实际情况,于2008年初步建立了青石镇、太王镇、榆林镇、凉水乡、大路镇5个阻截带监测点。为切实加强重大植物疫情监测与防控力度,确保阻截带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 切实加强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

疫情防控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争取多方的支持和帮助,形成合力,提升防控疫情整体能力。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牵头,农业、财政、计划、宣传、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重大植物疫情监测防控指挥机构,将重大植物疫情阻截防控列为工作重点,明确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大行政推动力度,确保重大植物疫情应急阻截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集安市植物检疫站具体负责疫情的监测和阻截防控方案的实施。

2 加强疫情监测培训与宣传工作

监测负责人和监测员参加了吉林省植物检疫站在通化举办的疫情监测阻截防控培训班,集安市植物检疫站不定期举办了疫情监测培训班,使每个参加疫情监测的人员了解监测内容,掌握监测基础知识,能够承担起监测任务,及时上报监测结果,正确指导疫情防控。通过办班讲课、举办科技大集、召开现场会、印发宣传手册和科技简报、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公众宣传重大植物疫情监测阻截防控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方面宣传重大疫情阻截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市政府的植物检疫意识和广大群众的预防意识,争取市政府对植物检疫工作的支持,引导人民群众自觉遵守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宣传有关植物检疫技术要求、有害生物基本知识、防范及预防措施等,使公众掌握了解有害生物的简易防范措施及注意事项等,达到群防群治、统防统治的目的。

3 认真做好重大疫情的监测阻截防控工作

3.1 做好重大疫情的监测预报

稻水象甲疫情春季调查监测从5月12日开始到5月31日,5月18日在苗田,5月24日在本田发现成虫,本田虫口密度10-12头/m2,今年为中等发生年,发生面积3.6万亩,防治面积3.6万亩。5-8月对黄瓜黑星病、番茄溃疡病、豚草、菟丝子属等疫情进行全面监测,了解其发生发展及防治动态。通过采取监测、检疫、封锁和防治等措施,降低其为害程度,将其封锁在局部地区,防止其进一步向其他地区扩散蔓延。

3.2 认真做好高风险疫情区域监测

重点对苹果蠹蛾、梨枯梢病、美国白蛾、和红火蚁等开展调查,调查的主要地点为果园及水果、花卉批发市场,调查的主要植物为苹果、梨等蔷薇科仁果类植物。同时对大豆疫病、葡萄根瘤蚜、黄瓜绿斑驳病毒病、马铃薯甲虫等开展田间调查,在疫情易發生的区域和种植易发生疫情的品种地块定点定人监测,疫情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通过严格的检查和监管,防止其入侵。

3.3 加强重大疫情应急管理

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吉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集安的“应急预案”,认真做好应急防控工作的启动工作。

3.4 执行重大疫情报告制度

高风险检疫性有害生物全部采取月报和零报告制度,每月25日前报通化植保站,全部按时报送;稻水象甲疫情春季调查监测共调查7次,已按要求报省检疫站防控科;国家级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已于7月25日前报通化植保站;省内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国家级及吉林省内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防控情况统计表、三品基地疫情调查表、农作物种植情况调查表等已于10月15日前报通化植保站。

4 加强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监测点建设

结合国家和省“阻截带”建设的指导意见,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市长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集安市植物检疫站共有专职检疫员7人,具体负责疫情的监测和阻截防控方案的实施。成立了地处中朝边界的5个疫情监测点,监测员由各乡镇农业站站长担任。根据监测任务主要需要配置:植物有害生物采集、保存、鉴定相关仪器设备、全球卫星定位仪以及监测所需的其他设备,信息系统及网上远程诊断硬件等。检查检疫仪器设备、检疫用交通、通讯设备、除害处理设备以及必要的办公设施等,主要包括施药器械、防毒设施、熏蒸除害设备、运输工具等。

疫情防控开展情况工作总结报告 篇4

1、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做好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增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实际行动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2、坚持严之又严的要求,严格按照工作指引落实好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就近就地过年,非必要不离粤,非必要不去国内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出境;减少人员流动,减少人员聚集,减少旅途风险。局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同志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管好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管好科室里面的人。

疫情情况报告书 篇5

为认真贯彻联防联控机制综发__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全镇企事业单位贯彻落实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要求,按照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原则,在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同时,严防疫情反弹,5月1日上午,XX镇疫防控应急指挥部组成专项检查组对镇内复工复产141家工业企业进行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检查。

一、检查组织实施情况:

接到上级通知后,XX镇疫防控应急指挥部立即召开会议,会上制定了《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检查工作方案》,同时共成立了16个检查组,对辖区141家复工复产企业进行逐一检查。一组由分管工业的班子成员带队,负责检查XX镇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二至十六组分别由15个社区书记带队,负责检查各自辖区内的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二、检查的主要内容及存在问题:

检查组对照《低风险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检查表》,通过认真查看企业的生产场所、员工食堂和宿舍、以及员工及车辆出入台账,对复工复产企业的员工流动情况、员工身体情况、员工用餐管理、员工宿舍管理、工作场所通风换气、工作场所消毒杀菌、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个人防护以及企业应急处置能力共九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经查看,我镇141家复工复产企业均按规定落实了疫情防控措施。

三、下步措施: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XX镇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底线意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筑牢群防群控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持续严格落实“五把关、四到位、三落实”机制,有序稳妥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针对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补短板、强弱项,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大重点人群摸排力度,迅速组成隔离专班,对重点人员集中隔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应收尽收,坚决防止疫情蔓延。二是要进一步压实联防联控责任,压实干部责任,做到责任包干到位、落实到位,广泛发动群众,形成工作合力,有序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重点场所管控力度,对农贸市场、卫生院等人员活动密集场所加强日常管理,规范消杀、管控。四是要进一步提升宣传覆盖面,确保宣传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五是要进一步加大物资保障力度,做好检测物资、消杀物资筹措工作,确保疫情防控需要。六是要进一步做好乡村清洁,营造整洁干净的乡村环境。七是要进一步压紧压实复工复产企业包干责任制,加大服务扶持,督促企业按规程尽快复工复产。

***1

全县环保工作会议讲话

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环保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客观分析我县环境保护工作现状,认清面临的形势,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刚才,县环保局XX对上届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执行情况进行了通报,回顾总结了5年来执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情况,县政府对有关乡镇和单位进行了表彰,并与各乡镇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重点企业签订了环保目标责任书。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我县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增强做好环保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五年来,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环保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奋斗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全县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新改善。全县通过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林业工程,努力构筑全县生态屏障,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总体生态环境状况好转。二是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了新成效。通过工程减排和结构减排项目顺利实施,大力削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XX二电厂于20xx年6建成脱硫设施投入运行并通过国家的验收;XX一电厂4x300MW机组脱硫设施今年年底前可投运1台;预计20xx年底XX发电厂脱硫设施可全部投入运行。按照国家有关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规定,加快了淘汰小炼铁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取缔土法炼锌和炼铁,污染减排工作成效明显。三是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有了新改观。统一安排开展了三岔河流域XX段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对已划定的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进行了清理,确保水质达标。四是环境执法监察水平有了新提高。通过积极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集中力量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了对重点区域、流域和重点行业以及环境敏感区污染源的日常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和改善全县生态环境质量,致力于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实现了全县空气、水环境和城乡生态环境质量的逐步好转。总之,过去5年全县环保工作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于历史、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县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保护任务依然很重。从目前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个别乡镇和个别单位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当发展经济与治理环境发生冲突时,个别地方重经济、轻环保,重眼前、轻长远,重局部、轻全局,对违法排污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还没有清醒的认识。二是总量控制任务艰巨。目前,我县二氧化硫、烟粉尘、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完成“十四五”削减目标压力大、困难多。三是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全县大气污染治理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业和生活产生的固体废物污染明显增加,城区餐饮业油烟污染及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已成为严重扰民因素,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群众投诉明显增多。四是环境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县城污水处理和垃圾填埋场项目还处于争取立项阶段,城市生活垃圾缺乏综合利用,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难度大。五是监督执法力度不够。环保齐抓共管的局面还未真正形成,环保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手段相对落后,自动化监控程度还不高,很难保证从源头上遏制环境污染。

正确认识当前我县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是做好全县环保工作的关键。从上述情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必须端正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大环保的观念,形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共识:

第一,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线。环境既是人类的生存地,也是人类的生命线。水、空气、土地、绿化等,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现在,群众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全县关于环境问题的来信来访明显增多,由环境污染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大隐患。我们在发展经济、增加人民群众收入的同时,还要提供优良的生存空间,既要小康,更要健康。因此,一定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把环境保护这一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办好。

第二,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们当前的中心任务,而发展生产力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环境质量关系到区域形象,关系到投资环境。作为一个“欠发达、欠开发”地方,我们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处理好二者关系,事关广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在,投资者关注的投资环境,已不仅仅是硬件上的指标,对环境指标方面也有更高、更细的要求,这直接关系到投资的吸引力。如果我们的生态环境搞不好,靠什么去聚集人气、留住人才?靠什么引进外来资金、加快发展?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我们的传统的煤电产业如果不及时注入环保理念,在经济竞争上就会受到限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头脑一定要清醒,眼光一定要放远,态度一定要坚决,真正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第一立足点、第一增长点和第一竞争点,让环保意识贯穿于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始终。

第三,保护环境就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建设文明社会的象征和共同追求的目标。环境是不可逆转的资源,对环境造成一分污染,就要付出十倍甚至几十倍的代价,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去恢复。过去我们有些地方和企业急功近利,只算经济帐,不算社会效益帐,结果欠下了一屁股的环境帐。因此,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我们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正确把握好眼前利益和长期发展的关系,既要为今天的发展尽力,更要对明天的发展负责,自觉把环保纳入地方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把环保工作摆上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二、明确任务,落实措施,积极推进全县生态环境建设

为保持全县经济、社会、环境、资源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我们必须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推进环境保护,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千方百计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一是认真落实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将减排量与工程措施、结构调整和管理手段挂钩,将监督性监测、自动监测与减排数据核算挂钩,将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与地方政府政绩挂钩,加强对减排目标责任的评价考核和监督检查,实行主要污染物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二是扎实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治理,切实加大对煤炭等行业的污染治理力度,进一步削减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积极推广使用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努力实现废水少排放或零排放。要继续对排污不达标或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下达限期治理任务,并加强监督检查。对建材、采煤、洗煤等行业中污染严重的企业,要限期实现排污达标、循环用水,逾期不达标的要实施停产整顿或限产限排。督促XX发电总厂燃煤发电机组于20xx年前建设脱硫设施,已建成的烟气脱硫设施要确保正常运行。三是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创新运营管理方式,尽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努力完善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确保到20xx年内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目前,要抓紧落实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确保污水处理费按标准征收到位。四是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目标,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停产或关闭,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依法停止供电。坚决防止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形式新增落后生产能力,严防“两土”死灰复燃。五是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城区工业污染源整治力度,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和噪声整治,推进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开展清洁能源建设,努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二)全力保障饮水安全,开展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一是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要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坚决依法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源应急保障体系、部门联动机制和重大事项会商机制。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质改善,逐步开展全县乡镇和农村饮用水源地调查及评估,根据供水方式因地制宜地确定保护方式和保护措施,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监测。二是继续推进流域污染治理。着力抓好流域水污染整治,科学制定治理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全面实施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强化工业污染源的全面达标排放管理,对不能做到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治理无望的一律关闭取缔。

(三)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要求,把好环境准入关。一是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不得引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的项目,将环保政策贯彻到引进项目的计划中,落实到项目建设的决策中。二是严格环评和“三同时”管理,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行业过快增长。同时,还要抓好“三同时”的验收,尽快扭转重审批轻监管、重事前评价轻事后评估的局面。有关部门要加强与环保部门的信息沟通,实行部门联动,把好准入关,对不符合环评批复条件的项目,发展改革部门不予备案、核准和审批,国土资源部门不予批准建设用地,工商部门不予核发营业执照,电力部门不予供电,银行不予贷款。三是要强化执法监督,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要挂牌督办,依法从严查处。

(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要按照国家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努力改变农村环境保护严重滞后的局面。一是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编制实施规划为龙头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研究、引进和发展适用于乡镇、农村的小型垃圾、污水处理技术和设施,因地制宜推进村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严格控制重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向农村地区转移。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大力推广沼气、小水电等替代燃料,加快调整农村能源结构,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安全、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要大力推动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科学施用农药、化肥,提高农药、化肥利用效率,建立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监测制度,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三是要加强资源开发管理,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抓紧编制并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规划和大中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规划,防止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四是要继续推进生态修复试点示范工程建设,逐步推行矿山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努力完成营造林任务,力争全县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五是要按照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切实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区和矿产资源开发区的生态保护、建设与修复,积极探索加快建立合理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大力推进重点流域水土保持。六是要积极推进生态示范乡(镇)试点工作。七是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物种流失和外来物种入侵。八是要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年度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五)认真开展污染源普查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污染源普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今年要完成数据收集、分析汇总等关键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范围广,要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完成普查任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建立普查工作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具体的普查人员身上。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当前,污染源普查工作已完成入户调查任务,认真查清、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情况,建立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准确、翔实、科学的环境基础信息。要以此次普查为契机,深化环境统计调查体系改革,建立科学的环境统计制度,不断提高环境统计数据的质量。

三、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努力开创全县环保工作新局面

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惠及千家万户。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意识,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抓好这项工作。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要把环保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环境保护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直接责任,要定期研究本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针对环境变化的新趋势,及时研究解决环保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涉及部门多、影响范围广、攻坚难度大的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落实。要把环境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环境能力建设,将环保投入列为财政支出的重点,保证环保投入增长幅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等的投入。

二是要严格目标管理。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在地方,各乡镇要对本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层层建立环境目标责任制,将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建立环境指标完成情况考核制度。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按照环保主要任务、工作目标、完成时限的要求,逐项细化,抓好落实。要建立综合决策机制,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综合决策,避免在环境问题上的决策失误,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稳定良好的环境承载和永续利用的资源支持基础之上。

三是要加强协调配合。环保部门作为县环境保护的综合管理和执法部门,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加强宏观管理,切实做好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划和计划,依法督促各有关部门把环境保护的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要切实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解决好有人办事、有条件办事、有钱办事和有能力办事的问题。进一步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执法机制,通过多种检查手段和检查形式,及时发现和查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努力提高环保工作水平。对治污设施不达标的单位,要责令限期整改;对建设项目未报先建,尤其是擅自上有污染的项目,该停的要停,该关的要关;对造成严重污染事故的单位,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全县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好各自范围内的环保工作,与环保部门加强协调和配合,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真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要着力做好信访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广泛、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加强信息沟通,保证社会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营造群众性环保工作的浓厚范围。

疫情情况报告书 篇6

一、农民工就业现状

(一)不少返乡农民工滞留乡村。春节假期延长,企业停产,农民工停工;防控中期复工阶段,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企业分批分地区复工,但制造业链条接续不畅,服务业因人员流动少、出行限制,需求出现断崖式下滑,建筑业复工时间大大推后,一线用工需求急速减少,截止目前,我镇仍有300余人农民工滞留乡村。(二)返岗农民工出现再次返乡。企业复工复产后,市场消费能力降低,出现开工不达产情况,特别是受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影响,部分外贸企业、制造企业订单取消较多,出现停工限产、裁员降薪,一些已返岗农民工不得不再次返乡,据统计,疫情中期我镇返岗农民工再次返乡达500余人次。(三)周边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有限。本地周边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同样受疫情影响,复工复产较慢,就业岗位有限,难以解决众多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四)农民工权益难以保障。部分企业社会保障程度较低,长时间企业停工导致资金断裂而破产,不少农民工瞬间失去收入来源。疫情期间农民工工作如何计算、被裁员后的经济补贴怎么规定等问题出现,部分农民工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原因分析

1.农民工从事的行业大多数是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等,而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最为直接,企业复工复产推迟或是被迫减小生产规模,都会导致农民工失业风险加剧、工资水平下降。2.农民工就业具有流动性、限制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他们与雇主的劳动协议往往是短期的,长时间的停工以及开工时间的不确定性难以保障农民工现有的工作是否能够延续,如遇到裁员降薪情况,减少农民工数量是企业的首要选择。3.农民工大多缺乏网络信息知识,较难实现网上远程办公,如简单的车票购买和手机点单都存在问题,缺乏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和市场就业竞争能力。且受疫情影响,社区、街道和城市管理等级大大提高,生活服务业的供给和需求不同程度地下降,这些都为农民工如何返城和返程之后的安置生活提出了挑战。

三、农民工稳就业的意见和建议

疫情情况报告书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为监测哨点。监测病例定义:体温38℃以上,伴咽痛、流涕或咳嗽症状,发病3 d内的流感样病例( ILI)[4]。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制定的《全国流感监测方案( 2010年版)》规定,凡一个集体单位1周内发生ILI 30例或以上[4]可判断为流感突发疫情。

1.2方法

1.2.1流行病学监测选择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为监测哨点, 统计内科、儿科、发热诊室、急诊科门诊每日ILI数和门诊总数的比例变化动态, 作为判断流感流行的参考依据。

1.2.2病原学监测每周从哨点医院采集体温在38℃以上、发病3 d内的ILI咽拭标本10~ 40份,送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另外,从流感暴发点采集部分ILI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所有监测和流感暴发疫情采集的标本均送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和培养分离。

1.2.3突发疫情监测从国家疫情直报信息系统检索2011—2013年南宁市流感突发疫情信息,将其汇总分析。1.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9.0对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流行病学监测结果2011—2013年南宁市监测出ILI分别为59 346、84 363、20 255例,分别占监测门诊就诊总 病例的20.07%( 59 346/295 649) 、27.72%( 84 363/304 342) 和6.51%( 20 255/311 235) ;3年中2012年的病例数和构成比最高, 与2011和2013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 202.146,P>0.05) 。在ILI中,以0~4岁组发病人数构成最多,与其他年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197 232.716,P<0.05) 。见表1。

注:0~4岁与其他年龄组比较,χ2=197 232.716,P<0.05。

2.2病原学检测情况2011—2013年2家哨点医院共采集采集ILI咽拭子标本3 356份,其中2011、2012、 2013年检测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7.52% 、 9.42% 、 4.17% 。 3个年度检 出阳性率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χ2=25.868,P <0.05) 。 各年度病 原检测情 况见表2。

2.3流感突发疫情监测情况2011—2013年南宁市共发生流感突发疫情13起,报告病例数1 029例。 疫情涉及7个县( 市、城区) ,以邕宁区最多( 5起355例) ; 1—4月有8起( 709例) ,10—12月有5起( 320例) ;暴发单位都是学校,中学发生最多10起( 880例,占疫情病例总数的85.52%) 。 经实验室鉴定证实为A型H3N2流感病毒引起的疫情有3起( 核酸检测阳性15份) , B型引起的有8起( 核酸检测阳性30份) ,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有2起( 核酸检测阳性12份) 。

3 讨 论

根据南宁市2011—2013年流感监测分析结果,可知我市流感流行成波动趋势,2011年呈上升趋势,2012年流感流行达到最高峰,同期门诊ILI( 84 363例) 占门诊病例总数的比例( 27.72%) 均高于2011年和2013年,而ILI比例与广 西2007—2009年监测情 况( 7.10% ~12.45%) 和贵港市2009—2012年监测情 况( 2.46%~4.20%) 相比均高出很多[5,6];在门诊监测的ILI中,以0~4岁组( 66.56%) 和5~14岁组( 29.46%) 病例为主,这与深圳市2010—2011年监测情况类似[7], 说明2011—2012年流感在我市对15岁以下儿童造成了大面积的感染,这与2011—2012年度中国流感监测报告中提到南方有小规模暴发的说法一致[8]。

从2011—2013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我市流感病毒主要以新甲型H1N1、A型( H3N2) 和B型为主,并呈现出每年的流行株交替出现的特点。2011年上半年以新甲型H1N1为流行株 ( 阳性率10.24%) ,2012上半年以B型( 阳性率10.26%) 和A型( H3N2)( 阳性率7.23%) 为流行株, 而到2013年上半年又以新甲型H1N1为流行株( 阳性率4.26%) ,2013年下半年则以新甲型H1N1和B型为这一流行趋势与贵港市和我国南方地区的流行株类似[9]。3年中以2012年上半年阳性率( 17.48%) 最高,这一时期以B型和A型( H3N2) 为主 ,2型流感病毒混合流行 ,低龄儿童( 15岁以下) 免疫力低,这是南宁市在2012年出现流感暴发和流感突发疫情增多的主要原因。

从近3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南宁市在今后的流感防控工作中应将中小学生和幼儿作为流感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在流感高峰期应加强对15岁以下儿童的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同时,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流感防治知识宣传, 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防控流感暴发有很大的意义。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了解2011—2013年南宁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规律,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2011—2013年南宁市流感样病例(ILI)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原学检测和突发疫情等,探索流感流行规律。结果 2011—2013年南宁市医院ILI分别占门诊就诊总病例的20.07%、27.72%和6.51%,2011—2013年共采集3 356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流感病毒核酸阳性490份,阳性率39.11%。2011年的流行株为新甲型H1N1,2012年为B型和A型(H3N2),2013年又以新甲型H1N1和B型为主,3种类型交替出现。13起流感突发疫情均是学校,以2012年最多(发生6起);0~4和5~10岁发病率分别为66.56%和29.06%;中学暴发起数占疫情总数的85.52%;B型流感病毒导致的突发疫情占8起,A型(H3N2)3起,新甲型H1N1有2起。结论 2012年出现流感发病高峰。3年中病毒以新甲型H1N1、A型(H3N2)和B型为主,3种类型交替占优势,流感暴发主要发生于中小学和幼儿。

疫情情况报告书 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7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75-01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内容之一,杜绝传染病疫情的迟报、瞒报、漏报发生是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虽不断有新发或社会关注度高的传染病出现,但总的来说,传染病防控在部分医疗机构重视程度逐年降低。现将诸城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状况报告如下:

1 现况

诸城市现辖19所镇(街)卫生院、8所市直医疗机构。各镇街卫生院、市直各医疗机构均设置了疫情报告员,负责本单位及辖区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及每月自查核对工作;各镇街卫生院、市直各医疗机构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全覆盖;建立健全了疫情报告的组织体系和疫情管理各项制度。近3年未发现传染病疫情漏报现象。

2 存在问题

①人员缺乏:各医疗单位传染病疫情管理人员都为兼职,在从事传染病疫情管理的同时,还承担着本单位其他工作,如预防接种、卫生执法等。②年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少数管理员为非专业人员:部分单位疫情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绝大多数为中专和专科学历,在接受相关法律法规、疫情报告管理规定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且少数人员为非医疗专业。③疫情管理人员更换频繁:少数单位因工作调整等各种原因更换疫情管理人员,新任人员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不熟悉。④少数临床医师对传染病疫情管理要求不了解,报告意识不足,对法定传染病尤其是丙类传染病中的“其他感染性腹泻”诊断意识不高,埋下发生迟报漏报的隐患。⑤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在少数单位未得到落实。

3 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市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3.1 完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各项制度 根据传染病防控属地管理原则,各单位成立了有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的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疫情管理员审核上报,确保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有序开展。

3.2 强化督导检查,纳入年度考核 各单位疫情管理员对本单位相关科室报告情况进行自查核对,市疾控中心对各医疗单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存在零缺报单位进行月督导;各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纳入对各单位年度考核,并加大所占比重。

3.3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报告意识 每年根据传染病发病流行特征,及时组织举办各类传染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和传染病疫情报告技术培训班,对各级各类医疗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参训人员作为师资力量对本单位人员进行培训,并将培训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年度考核指标之一。

3.4 严格落实疫情管理各项制度 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严格按相关制度要求有序开展,对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的要求,明確相关责任人职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奖惩。

上一篇:三九集团内部控制制度下一篇:消防模拟考试题库(160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