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通用9篇)
基层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1
基层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梅江区妇幼保健院预防保健科邓秋红
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和管理的基础, 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信息。疫情报告的及时与准确, 是发挥传染病防治效果的重要前提, 因此疫情报告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传染病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疫情管理的内容和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抓好医疗单位的疫情报告是降低漏报率的关键,而基层医院在疫情报告中起重要作用。现就基层医院疫情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1、存在问题
1.1管理措施不力。基层医院虽然有管理制度, 疫情登记有关资料基本齐全, 有专人从事疫情管理工作,并定有相应的奖惩制度。但对基层医院而言, 疫情报告虽是上级卫生部门年终检查内容之一, 但由于它不能象临床科室一样给医院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导致有些临床医生和科室主任不够重视, 疫情报告奖惩制度流于形式,未与疫情报告质量考核挂钩,对医务人员无激励与制约, 给疫情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1.2医务人员思想不重视。部分医务人员缺乏大卫生观念,存在着重临床轻预防的思想,对传染病的疫情报告认识不到位,认为与自己的工作关联不大,甚至有人认为登记门诊日志与报告疫情是一种负担,还有部分医务人员对《传染病防治法》与《实施办法》不了解,对疫情报告范围与时限不熟,导致漏报、迟报。
1.3门诊日志、化验登记及疫情报告卡填写项目不全。(1)部分医务人员门诊日志缺项、漏项严重, 如就诊、发病日期、职业、初复诊或诊断等项目不填或填写不全。(2)化验登记本未注明化验者性别、年龄及开单医生名字。(3)疫情报告卡填写不完整,出现地址、户口填写不全,发病日期、家长姓名、诊断依据漏填等。以上现象给疫情漏报检查带来不便,甚至使传染病的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工作无从查起。
1.4门诊日志书写不规范。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1)一些门诊医生字迹缭草, 龙飞凤舞, 根本无法辨认是何诊断。(2)初复诊概念不清,认为病人只要在医院就诊过,不论何病再次就诊都属复诊,故出现一些门诊日志上全部都是复诊的现象。(3)职业、诊断千篇一律或不规范, 如个别医生的门诊日志登记本上职业一栏全写“无”、诊断全为“ 上感”,这些情况都给漏报检查带来一定困难。
1.5疫情迟报、漏报。主要原因如下:(1)医务人员思想上不重视,门诊日志登记不全。(2)将初诊误为复诊。(3)有关化验单未及时反馈给开单医生, 或由病人自行拿走,医生不知化验结果,如医生诊断为肠炎、阴道炎, 而经查化验室登记发现应为痢疾、淋菌,则由此造成人为迟报、漏报。(4)部分医务人员认为疑似病例未确诊而不报, 从而导致迟报、漏报率增加,给疫情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管理对策
以上问题客观地反映了基层医院疫情报告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2.1领导重视, 提高认识。为搞好传染病管理工作,提高疫情报告质量,各级领导要提高对疫情报告工作重要性认识, 要认识到包括疫情报告在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是一项涉及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 它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文明的体现, 它不是某个机构能够完成的任务,各级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对传染病防治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各部门要通力协作, 齐抓共管,医院领导要认识到传染病管理所产生的效益反映在整个国民经济的顺利增长和国家的公共安全, 而不是直接以经济效益来反映。要重视医院防保科的组织建设, 并从人、财、物各方面给予一定支持,以保证疫情工作的顺利开展。2.2 在职医务人员的普法教育,在医护人员中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的学习教育,不断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执法的自觉性,强化预防意识,明确职责,在医务工作中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验室感染以及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
2.3 岗前培训 我院对每年新分配来的医生进行传染病管理的岗前教育,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的规定,学习各种规章制度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要求,并定期到临床检查考核。2.4 加强学习,完善制度。发动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传染病报告实施办法》, 加强疫情报告知识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疫情报告意识, 并把这种学习活动纳入每年的岗前培训, 同时完善疫情管理制度, 明确首诊首科负责制, 责任到人,将疫情报告制度做为科室质量管理考核与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严格与奖惩制度挂钩, 做到有章可循。
2.5 建全登记,杜绝漏报。对基层医院疫情报告进行规范管理, 统一门诊日志项目, 并提出规范化要求,建全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化验室登记、传染病病例登记和疫情报告卡, 责任疫情报告人严格按照报告时限上报各种疫情, 采用专人负责,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坚持自查制度和奖惩制度等,提高医务人员疫情报告工作主动性,不断完善、增加疫情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杜绝漏报,提高疫情管理质量。
2.6在预防保健科的督导下,检验科、放射科等辅助科室也更深刻了解如何发挥疫情处理中的作用,发现传染病阳性结果,立即向送检临床科室发出报告;若发现甲类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阳性结果在向送检科室发报告的同时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为防止疫情漏报多设了一道防线,有效地提高了传染病及时报告率和疫情处理率。
2.7加强监督, 依法管理。卫生部门严格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 加大法制管理的力度,加强各级政府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加强对各级医疗单位传染病报告的日常管理, 加强检查基层医院疫情报告的落实情况, 确保基层防保组织最基本的工作经费和主动监测工作的开展,强化监督执法力度,对疫情报告实行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 使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强化对传染病的管理,提高防治水平,是预防传染病发生、传播的有效手段。通过抓医院传染病报告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控制度,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传染病的流行态势,有计划地预防、控制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将传染病控制在一定水平和把
暴发疫情消灭在萌芽之中。
参考文献 [1] 李革莉桂林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现状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4,20(1):86~87 [2] 方艳,李灵辉,李东悦,等广东省200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质量评估[J]华南预防医学,2003,29(1):37~39[3] 杨宏伟1809张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填报时限统计分析[J]
基层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2
1 基层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领导对消毒供应工作欠了解, 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发展
缺乏规划或重视不够, 未能将供应室建设和管理纳入医院发展规划, 从而导致供应室的建筑布局、流程不合理, 设施陈旧, 投入不足, 人员老化且结构不合理, 不能适应现代医院日益增长的消毒供应服务需求和行业标准要求。
1.2 职能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工
作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 将医院的老弱病残需要照顾的人员安置在消毒供应中心, 文化素质低, 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责任心不强, 供应室工作人员观念陈旧, 知识得不到更新, 不能适应现代消毒供应工作发展的需要。
1.3 消毒供应中心用于清洗消毒包装与灭菌的设备陈
旧, 技术落后, 未能使用酶洗液、除锈剂及水溶性润滑剂, 器械与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难以保证。
1.4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意识淡薄, 制度陈旧不健全, 缺乏
可操作性, 关键的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环节缺乏制度性保证, 物品处理流程不规范, 缺乏无菌物品的持续质量改进意识和执行力。
1.5 分散式管理理念滞后, 不能适应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三个规范的要求和医院感染管理发展的需要。
2 对策
2.1 结合我院二级甲等医院复审, 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的三个规范详细地向领导作了汇报, 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整体布局流程、人员、设备、制度职责做了细致的说明, 取得了院领导的支持。请专业的医疗消毒供应设计公司为我院设计了既符合三个规范又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新消毒供应中心。
2.2 建立健全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职责及规章制
度, 清洗、消毒隔离、灭菌、职业防护、设备管理、器械管理 (包括外来器械) 的标准操作规程, 质量追溯管理机制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配备了专业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每年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健康体检。
2.3 消毒供应中心遵循三个规范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原则, 布局流程合理, 配备了预真空压力灭菌器、清洗槽、超声清洗机、立式干燥箱、纯水处理系统、高压气水枪等必需设备设施, 为严格执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流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2.4 建立健全了消毒灭菌质量追溯控制机制, 生物监测每周1次, B-D试验每日1次, 并有详细的过程监测记录。
2.5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管理方面。配备了年轻的护士长
和6名护理人员, 制定了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及制度, 对新进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了理论和实际业务知识培训和考核, 确保人员知识及技能方面符合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要求。
2.6 护理部、感染办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日常监督和管
理, 每日不定时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督查, 每月对空气、物表、消毒灭菌效果, 压力灭菌器及医务人员的手进行监测, 结果存档以备检查。
2.7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专业知识培训, 每年选派骨
干护士外出学习, 每月科室组织相关业务知识培训, 每季度进行业务技术考核, 成绩与绩效工资挂钩。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保障了消毒供应中心的良性运转, 得到了临床科室的一致好评, 各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3 总结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行业新标准及医院规模的不断发展, 无菌物品呈现品种多、数量大、周转快等特点,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备受关注[1]。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改建, 我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划分明确, 工作流程从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 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2], 人员资质、设备配备规范合理, 为全院提供安全合格的灭菌产品, 成为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晓琨.现代消毒供应中心的追溯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7) :1531.
基层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245-01
近年来,新的传染病不断暴发,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性,并且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通过实践证明,高质量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在疫情传播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性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提高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质量。
1 传染病疫情报告现存的问题
1.1临床医生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和态度消极
由于患者就诊人数比较多,看诊时间非常紧迫,而且传染病的诊断资料和信息填写比较繁杂,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加上患者出现不配合提供个人信息等等各种情况,导致临床医生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传染病资料的填写工作,甚至有的医生为了避免麻烦更改为其它的疾病类型。同时,临床医生没有正确的认识到传染病资料的法律作用,缺乏正确的法律认识和足够的法律意识,没有认真地对待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填写工作。
1.2临床医生偏重于科研和临床,忽视传染病报卡
临床医生在带教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关于传染病上报知识要点,许多院内实习生和进修的医生没有正确认识到传染病疫情报告的重要意义。此外,在传染病继续教育的活动中缺乏有效的机制对参与的临床医生进行约束,更多偏重于形式,同时由于宣传力度严重缺乏,深度和广度存在严重的不足,许多临床医生没有正确了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法律功能,导致传染病疫情上报工作中出现漏报错报的情况。
1.3传染病疫情缺乏完善的管理方式
疾控机构主要通过行政管理方式来调查处理传染病疫情,其根据疫情的实际情况,制定行政处理方案,对被管理者进行单方面的要求,要求被管理者执行所规定的行政措施,没有充分考虑到被管理者的执行困难和行政处理方案缺乏实际可行性。如艾滋病患者实验室检验结果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周期才可以得到检测结果,但是在外地的患者难以亲自到医院获取检验结果,而患者由于考虑到疾病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不愿意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导致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上报工作的困难。
1.4报告方法缺乏效率
有的医院使用传统的方式逐级上报传染病疫情,传染病患者的信息从最初的阶段一直传到最高级的阶段,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过程和手续,工作量很大,时间耗费多,效率却很低,甚至导致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部分丢失的情况。
2 如何提高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质量
2.1重视卫生监督执法体制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在我国,卫生执法是国家权力行使的象征,通过卫生执法机构的建立,并且严格遵守卫生执法机构的管理原则和执法制度,对卫生执法机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的改革,從而促使我国卫生执法机构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力度,并且严格对待传染疫情报告工作,对卫生监督人员进行更加强化的教育,促进卫生执法的综合素质提高,避免执法出现主观随意性,务必在整个国家形成具有统一性的卫生管理体系。
2.2加强传染病疫情宣传教育的力度
重视医护人员的关于传染病健康教育的培训工作,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务必让医护人员都认识和掌握正确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方法,尤其是新进的医生、实习生、进修生等等,通过定期传染病疫情健康教育的培训,提高法律意识,增强传染病疫情报告认真对待的自觉主动型,必须避免法定传染病上报出现漏报的情况。此外,对全社会人群加强关于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全民对传染病的防控意识和知识水平,全面观察落实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制度。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大传染病疫情防治工作的监督力度,建立完善奖惩机制。
2.3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
必须对所有的医护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医护人员对法律的重视,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进行关于传染病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并且实行学分制度加以约束,提高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知识的关注度,倡导医护人员学习法律,依法办事,提高报告工作的主动性与准确性。
2.4重视特殊传染疾病的追踪工作和转诊工作的落实
首先,建立关于结核病患者的转诊和追踪机制。市卫生局通过相关的文件来对当地的特殊传染疾病病患者的转诊工作与追踪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要求各个单位必须重视关于传染病的疫情报告,统一采用三联单来对转诊和追踪的病患者进行登记。在药物发放方面,实行严格的审批方法制度,规定只有经过疾控中心确诊的患者患有传染病,方可向患者发放药物。其次,建立组织网络实行转诊与追踪。关于特殊传染疾病病患者的转诊与追踪工作,应当由专门的人员负责,针对没有按时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应当通过电话或者随访的方式来督促患者按时就诊,以此方式展开追踪。医院特殊传染疾病患者由其就诊的医院负责转诊工作,卫生所和乡村医生负责其所属辖区的肺结核病患者的转诊与追踪工作。同时,采用激励措施,针对特殊传染疾病患者转诊工作到位的工作人员、现场追踪工作到位的工作人员。最后,强化培训,针对各地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关于特殊传染疾病患者转诊与追踪工作的培训活动,提高各地医疗机构的工作技能与工作素质,让医务人员熟练的掌握肺结核患者转诊与追踪工作的有效方法与程序。
综上,传染病疫情报告在传染病监督和防控工作中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每个医护人员必须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上报的准确度和及时性,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真实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赵艳艳,王宏进,杨欣.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02)
[2]李超群,邹陪斧,魏巍.综合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工作探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2)
基层环保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4
基层环保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工业污染也随之向农村迅速转移,再加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给基层环保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更高、更难的要求,大量工作需要基层去做,而当前县(市、区)环保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采取得力措施认真解决.
作 者:端木天望 作者单位:河南省栾川县环保局,河南栾川,471500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年,卷(期):“”(27)分类号:X关键词:基层环保 管理 问题 对策
基层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5
一、新形势下部队管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随着近几年社会主议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消防部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官兵呈现出明显的思想、心理、性格特征,部队建设出现了较大的地区差异,基层消防部队的管理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情况:
1、心理的平衡性。经济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官兵职业的多样化,家庭经济生活水平的差异化,加上入伍前个人经历的复杂化,都直接或间接对官兵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如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入伍的战士,大多不想在部队超期服役,对考学提干、学技术不感兴趣;而从较贫困地区入伍的战士,总想“在外谋求发展”,虽普遍愿意超期服役,但大多因文化较低,工作缺乏信心。
2、性格的情感性。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角度来讲,战士喜欢班长、干部人性化管理,而不喜欢管理者搞亲疏关系、搞等级分离等;从管理者角度讲,有的干部不主动与战士沟通思想,出现精力外移,加上近几年基层消防部队管理教育检查工作任务较重,在工作落实和考核考评上出现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忽视了管理教育的主体和有针对性解决官兵思想、实际问题等内在内容。
3、思想的时代性。新时期的官兵具有新的思想特点:血气方刚,思想活跃,但遇到问题时,承受能力差;接触面广,但常凭义气行事,盲目交友;渴望学习锻炼提高,追求知识成才,但往往夹杂着一些个人功利思想;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较高,但业余生活注重娱乐性;重视上级对自身的印象,但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处理问题考虑不周全,容易冲动行事。
二、管理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缺乏“大家来做”。现在基层部分战训干部将经常性思想工作当成只是政工干部的事,致使政工干部唱独角戏、单打一,在实际运作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收效不大。这是由于一些干部对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认识不深,懒惰怕事和推诿扯皮造成的。
2、存在“离兵远兵”。部分基层干部事业心、责任心不强,不能履行好职责,平时不知兵、不懂兵、不爱兵,对战士想什么、要什么,甚至在做什么了解不多,关心体贴不够,战士有了思想问题不能及时主动靠上前,战士有了情绪也听之任之。
3、不敢“讲大道理”。一些基层同志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人们都是讲实惠,“大道理”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政治攻心”已不能发挥明显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干部本身缺乏学习,对“大道理”理解不透,不能全面深入的诠释,导致“大道理”管不住“小道理”,政治理论管不住“歪道理”。
4、只管“有病治病”。经常性思想工作贵在经常,一些基层干部却只管“有病治病”,不管“无病预防”,平时思想教育工作没有跟上,等战士出了问题才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往往是旧病未愈又添新痛,群症并发,恶性循环。
(二)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机械的管理模式。一些基层单位的管理者只当“二传手”,部队条令条例、规章制度下来照本宣科,上级会议把主要领导讲话精神传达一遍了事,部队开展教育整顿应付走过场,从而形成了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的机械管理模式,出现条令写在本里、制度挂在墙上、指示命令藏在抽屉内的现象。
2、生硬的规章制度。一些单位在实施管理中不按条令条例办事,以管理者的意志私自制作土章法。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任意圈点捏弄,造成战士怨气冲天,产生抵抗情绪,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3、疏漏的管理思维。管理者离开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凭个人的经验和意愿管理部队,或者说喜欢管就管起来,不喜欢管就丢开的时紧时松现象。有的基层干部主观臆断,想怎样管就怎样,导致部队整体条令意识淡化,管理乱了章法。
4、错位的服从关系。一些基层干部在部队行政管理中正是充当错位了的“下级服从上级”的角色,他们在战士面前容让迁就,胆怯软弱,落实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时网开一面,下达任务时常用协商的口气,遇到矛盾往往上交,开展批评隔靴搔痒等等。只要战士不出难题不闹情绪,就万事大吉,而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这也是造成纪律松驰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部队管理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认识管理工作的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从保持部队高度稳定,提高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高度,切实增强加强管理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管理教育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要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从当前部队反映最迫切、最棘手的问题入手,逐一解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把功夫真正下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二)改进部队思想教育工作方法,打牢理论根基
种种实践证明,管理工作离开了思想教育,离开了官兵自觉,是不可能搞好的,只有把思想教育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始终,把管理工作当作培养人、教育人的过程,使广大官兵理解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知道怎么做,懂得为什么做,才能使条令条例得以贯彻落实。一是从全局把握整体教育。要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置于部队建设的首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部队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多层次进行基础理论教育。要考虑到战士认识发展的渐进性,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考核标准也应有层次性,对不同、不同文化程度的干部、战士应提出不同要求,避免“一个题目学三年,年年都上一年级”的现象。三是有针对性进行经常性教育。从各种情况兵员的特点出发,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第一兵应以理想、前途、入伍动机、职业道德、生活常识教育为重点;第二兵和一期士官应以得与失教育为重点;二期以上士官教育应转到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上来。同时,在教育方法上要有所突破。一是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大力推广自我教育、平等对话等启发式教育方法,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二是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发挥消防部队与社会接触广泛,与外单位联系密切的优势,充分运用外出参观、社会调查等方法开展教育。特别要针对当前社会家庭对战士影响大、战士对家庭依赖性大的特点,大力普及部队、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三是变单一的上课形式为上课与多种辅助形式并举。开展读书演讲、知识竞赛等,寓教于乐,达到增长知识,提高觉悟的目的,增强教育的渗透力。
(三)改进强化行政管理工作,坚持把条令条例贯穿于部队工作和生活的每个环节。
解决好当前部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做好思想疏导、启发自觉的同时,还需把功夫用在老老实实抓好条令条例的落实上。
一是建立正规的生活、工作、学习、训练及战备秩序。要把严格执行“五条禁令”、“六个严禁”和部队条令条例等作为队伍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教、养、练、查”四个环节培养良好的作风纪律,确保警令畅通。要加强对部队一日生活制度、安全防事故工作、干部八小时以外等管理工作的落实,用制度规范言行,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
二是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切实发挥经常性管理工作的作用。首先要正确处理领导抓与抓领导的关系。实行上级抓下级、各级领导主动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让“第一责任者、第一管理者”首先置于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之下。其次要正确处理好突击抓与经常抓的关系,部队作风纪律的培养、军人良好素质的养成,不是靠一两次突击抓出来的,靠的是日常管理。因此,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经常性管理工作上。第三要正确处理好抓任务与抓管理的关系。抓管理与抓任务要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不能偏废。第四要处理好实抓与巧抓的关系,带兵人员必须具备务实、正派的作风,兼有敢抓、敢管、会管、能管的素质和能力。第五要处理好首位抓和末位抓的关系。要建立官兵绩效档案,工作绩效考核评比应与先进单位评比和官兵的晋职晋级、立功嘉奖、评先评优、罚差惩劣等利益紧密挂钩,奖勤罚懒,唯“绩”是举,不搞关系亲疏,不搞安置照顾。
三是积极树立典型引路,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双争”活动。要树立“管理出效益、出战斗力”的意识,丰富手段和方法,使部队管理教育工作赋予时代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充分发挥典型效应作用,善于捕捉部队中出现的闪光点,熏陶官兵们的思想,陶冶官兵们的情操,最大限度地把部队官兵献身消防事业的热情激发出来,在灭火救援方面确保部队“拉得出、打得赢”,思想政治方面确保部队“打得赢、不变质”。
部队管理教育中经常性会提到“情”、“法”两个字,依法带兵就要求我们带兵人要坚持原则、依据规章制度规范部队四个秩序。而如何文明带兵、以情带兵同样摆在我们一线带兵人的面前,最近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正在热播,片名就告诉我们战友应亲如兄弟的道理,新的《基层建设纲要》严格行政管理这一条款中明确写到应坚持依法带兵、以情带兵、文明带兵、科学带兵。在基层一线我也真切的体会把“官兵当兄弟看,把连队当家庭建,把工作当事业干”的良好氛围中官兵在成长、中队在发展。以下本人就坚持情理交融做好当前基层部队管理教育工作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
一要坚持多表扬、多鼓励;我们在基层带兵过程中,先想想我们自己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立功受奖谁不愿意,整天受到批评谁能受得了,所以一定不要吝惜我们表扬,让官兵体验肯定所带来的快乐。
有一名士官因一些原因调到新中队后,情绪低落、工作状态不佳,无论是干部还是班长都交流得到的回答都是“我就这样啦,你们看着办吧”,然而通过我们干部的细心观察,加强交流沟通,我们发现他在变化,工作有了干劲,脸上有了阳光,后来闲聊时,我们才得知,真正让他改变的是因为他的一条建议被我们采纳,点名时得到了中队表扬,让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
事实上表扬、鼓励或许只是口头的一句话,但其效果比我们上大课要更具有影响力。肯定和表扬,能够让官兵感受到尊重,自我价值得以体现,并保持不竭的动力。
二是要坚定信任、理解之心;古人云:“酒逢知己千杯少”、“士为知己者死”都在告诉我们,我们要与战士成为知己,思官兵之所思,虑官兵只所虑,努力达到官兵对带兵人的信任。
有一个战士算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角色,花钱大手大脚,突然有一天说要请假,有特别紧急的事情要办,作为基层带兵的我们就存在批与不批假的选择,批假吧,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批,看他样子心急如焚,最终还批假了,但批假前交代了这么一句话“我知道你这次肯定有急事,也不便于表达,不过不管你怎么想,有任何困难,让我们一起面对”后来知道,母亲生病,这个战士出去借钱,不便启口,而回到中队时,他主动找我们交流了,今后要好好工作“将功补过”,这当中我们的干部一方面与他家人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另一方面以他的名义往他家里挤了一笔钱。
正是因为我们的信任和理解让官兵回报了一份真诚。年轻的官兵或许学会哄骗、学会撒谎,但我们必须思考,战士为什么要骗我们,或许我们能体会到一些感悟。一颗信任、理解的心我们有吗?
三是要细心、持续关注;基层干部有时苦恼,自己完全想不到的官兵出了状况,这也的确是我们在以情带兵中的一些疏忽,认为没有问题的给与的关心少了,细心就不说了,战士转变了,似乎一项任务完成了,我们一定要保持一颗纤细的心,时刻关注我们所带的每名官兵,季节有变化,温度有变化,任务有变化,只有在生活与训练中要细心的观察,给予持续关注,从一些细小的状况中看出官兵的变化,与官兵一同走过那些特定的阶段。
有个连队,部队欢送老兵,有一位老兵,离队时满面笑容的请指导员签名留言,然而签好名以后,老兵号啕大哭,指导员说了:不要太激动,您平时表现不错,有空常回来看看,老兵哭得更伤心,原来指导员把他的名字写错了。
很显然,这样的普通一兵根本不在这个指导员的视线里,能不叫我们的战士伤心吗?我们基层一线带兵人一定要细心,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蓝色文化在部队天地同样盛行,但我们基层的干部一定不能用虚拟世界代替真实世界,不能用“键对键”代替“面对面”、“心贴心”、“手把手”,不能用电脑替代人脑,不能用联网替代联心。
四是要学会倾听、共感;“倾听、共感”似乎是心理学上专用名词,然而在我们带兵过程中,我们的带兵人真的要学会倾听、共感,管兵要管心。我们的官兵有时真的也知道部队的规定、纪律的约束,并且他也能走过这好这段军旅路,但是心灵的港湾是每个人都渴望的,否则便自然会形成孤独无助感,尤其现在的官兵,都可能面对第二次择业,那么现实的无助加上心灵的无助,往往会直接影响官兵的工作激情和斗志,一线带兵人应当承担起陪伴者的角色,心中有梦就会有希望。我们真心、坦诚的交流、自然会增加与战士之间的亲切感,让官兵不再有心理距离,他们就会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使自己得到释然,使工作中情绪稳定,积极投入各种的工作中,为中队的建设添砖加瓦。
五是要坚持服务、实现理念;当80、90后逐渐成为部队主体时,作为基层的带兵人,我们明显的感受到当前部队管理的挑战。面对着部队的经常性、持久性的工作,80、90后在短期的工作中体现出了强烈的激情,使得有些官兵很突出的显现出韧性、耐性不够;当以自我为重的心态遭遇部队严明纪律约束、人际交往的谦和、尊重的要求时便显得无所适从;这给三源合流的基层干部队伍带来一些新难题,再加上年轻干部多种理念的碰撞,当激情遇到了原则和制度时,信心不足甚至简单粗暴、放任自流等倾向出现。作为一线带兵人必须树立一种强烈的价值观,我们这些带兵人如果没有官兵也就不会有我们的岗位,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我们的各自岗位,用自己的真情服务好官兵;每个个体的价值都希望得到体现,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应当积极不断追求那份成就感,并在这份成就感中升华我们的人生,当我们回首过去时,我们不再感叹岁月的蹉跎,时事弄人,因为我们努力过奋斗过,真心的去感悟过。
部队管理教育涉及领域很多很多,本人从细微一角谈个人粗浅看法,尽情批评指正!
当前,随着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加快推进,给消防部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部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管理好部队。那么,在新时期消防部队建设中为什么特别强调基层带兵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教育者呢?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抓部队管理的中心环节除了抓基层建设外,要把干部抓好”。把干部抓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强调基层带兵人必须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教育者。
一、强调基层带兵人必须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教育者,是由其在部队建设中所处的地位所决定的
基层是部队的基础。基层干部,尤其是基层军政主官,担负着直接领导和具体组织基层管理教育的重要职责,在基层管理教育工作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层带兵人是基层部队的决策者,在管理实践中负有组织、计划、协调和教育战士的重要责任。一个中队长、指导员成为合格的管理教育者,就会带好一个中队;一个大队长、教导员成为合格的管理教育者,就会带好一个大队;一个支队长、政委成为合格的管理教育者,就会带好一个支队。基层部队抓好了,就会成为部队里一个坚不可摧的战斗保垒。要明白自身所处的位置,进一步树立抓部队管理就是抓战斗力,部队安全无事故就是水平、就是政绩的理念,把管理绩效贯串于各项经常性工作,增强抓管理的责任感、主动性、积极性和有效性。
要以“三抓三树”的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夯实“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道德基础,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学习,抓住重点环节,不断丰富和拓展教育活动内容,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充分发挥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要与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积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强化学以致用的实际效果。
因此,基层管理教育者,应当清醒地看到自己所处的重要地位,肩负的重要责任,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教育者。
二、强调基层带兵人必须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教育者,是由部队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决定的
新的历史时期,消防部队处在相对和平的环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为部队的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消极因素,诸如,工作中的麻痹思想、不愿再过艰苦生活思想的滋长、不正之风的侵袭、“酒绿灯红”的外界诱惑等等,都对我们消防部队方方面面的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使部队的稳定和战斗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带兵人。随着时代的发展,部队里许多有丰富经验的基层管理者已经或将要退出现役,大量新生力量进入了部队基层管理教育者的行列,肩负起管理部队的责任。这些基层干部处在部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新世纪的部队基层管理者,他们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实践证明,基层警官和骨干必须首先自觉适应部队建设环境的重大变化,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自己,牢固树立战斗队思想,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具有良好的管理素质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形成管理权威,有效地履行管理职责、圆满完成管理教育的任务。
三、强调基层带兵人必须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教育者,是由其自身现状所决定的
基层管理者既是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是实施者和督促者,其自身水平的高低、素质的强弱,不仅关系到当前部队基层建设,而且将影响到未来的部队建设和管理。从部队基层带兵人的现状看,总体是好的。他们能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经得起考验。但也确实存在有少数同志在新的形势下,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艰苦奋斗思想淡化,追求享受的思想有所抬头,离队情绪有所增长,不愿刻苦钻研管理科学和带兵艺术。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部队的全面建设。为此我们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优化政治思想素质使之坚定理想信念和“为官一队,振兴一队”雄心壮志。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今社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消防部队装备的技术含量逐步提高,新进人员的文化层次也越来越高,这就给我们基层管理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理论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自己的实际应用和动手操作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掌握科学的管理和决策能力。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基层带兵人必须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教育者则显得更为重要。
所以,基层带兵者要看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和责任,正确处理好大局与小局的关系,处理好自身与士兵的关系,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事事处处模范带头,严格要求。要求战士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正人先正已,严兵先严官。干部以身作则,战士就会给予极大的信任,就有一种不干不行、不干好对不起领导的心理,就会积极工作,拥戴干部。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不论是顺利还是遇到困难,关键时刻带兵者一定要能冲得上去。在平时的工作训练中要我们带干部要锤炼自身,要敢于喊出“向我看齐”。带兵者还要有自信心,在工作中勇挑重担,不怕困难,敢打敢拼,在艰苦的磨练中,不断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树立起干部的威信,带领部队想方设法去完成任务,促进消防部队的“三基”工程向纵深推进。
新形势下,基层中队管理教育工作形势日益严峻,一些事故和案件的发生,促使我们每一名管理干部不得不去思考新时期管理教育工作的现状,去思考我们对待管理教育工作的根本态度和根本方法。通过基层中队管理教育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基层中队管理教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认清形势,更新观念,认真做好部队管理教育工作
管理教育要做到“知兵、爱兵”。人们价值取向的巨大变化,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军地联系的日益广泛,工作压力日趋加大,对管理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基层中队管理教育工作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认清形势,切实转变观念。作为带兵人,就是要了解士兵,知道士兵在干什么?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他们追求什么?同时要了解士兵的家庭背景、个人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社会交往,甚至异性朋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突飞猛进,基层中队兵员情况更加复杂。要做好管理教育工作就必须对新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干部要自觉深入到士兵中去,了解他们,分析他们,关爱他们。作为带兵干部有责任、有义务、将每一个士兵培育成新时期合格军人,尽力锤炼成优秀军人,能够担当重任。管理教育必须建立在“知兵”的基础上,树立管理教育就是“爱兵”的观念。通过几年工作经验的总结,感到带兵人观察分析问题要有具备几种“能力”:一要能通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本质;二要能通过苗头现象看到将要形成的问题;三要能通过小的问题看到大的问题;四要能通过简单问题看到复杂问题;五要能通过实际行为看到思想问题。
二、从严治军,狠抓“两个经常”,确保部队安全稳定
(一)从严治军。从严治军是队伍管理的基本方针,也是我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根本保证。从严治军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依据条令条例,从一日生活、训练、工作、生活四个秩序严格抓起,从点滴养成抓起。管理的方法应该是:有特长要用;有困难要帮;有成绩要夸;有松劲要紧;有想法要谈;有弱项要补一补。
(二)狠抓“两个经常”。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的管理工作是部队一项根本性、全局性的基础工作,其根本任务是维护部队良好的内外关系和铁的纪律,培养优良的战斗作风,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巩固和提高战斗力。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的管理工作是基层总队管理教育工作的两个核心。兵怎么带?要靠深厚感情、条令条例、科学方法、丰富知识带兵、良好形象、模范行动、过硬素质、灵活方法、民主作风、温暖环境带兵。让士兵参与管理,民主管理,队伍才能稳定和统一
三、以情带兵,科学施训,提高士兵适应基层中队工作的能力
(一)以情带兵。“以情带兵”的管理教育理念是部队的优良传统,是“以人为本”在部队管理教育中的体现。“以情带兵”要体现在具体学习、生活、工作、训练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尊重、相信、关心和爱护战士,善于发现每个战士身上的闪光点。作为基层带兵干部,必须把精力和工作重心选好:一要坚持认准目标,把建功立业的基点放在基层;二要坚持放下架子,主动和战士们打成一片;三要坚持府下身子,勤奋工作;四要坚持摆正位置,用诚恳朴实的行动赢得人心;五要坚持多谋点子,大胆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二)科学施训。当前兵员情况出现的新特点对部队训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科学施训。独生子女兵增多,身体素质下降,吃苦精神减弱是新时期兵员出现的新特点,因训练引发的总队管理教育事故逐渐增多。作为基层中队管理干部,就要结合新情况研究新形势下的训练工作,确保训练工作的科学性,提高训练的效果,解决因训练产生的畏难情结,全面提高训练水平。
四、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切实缓解官兵的身心压力
基层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6
基层审计机关计划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审计计划管理工作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关系到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科学管理审计计划,充分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笔者结合目前基层审计机关计划管理工作现状,谈几点看法。
一、基层审计机关计划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计划管理仅限于年初。计划管理工作包括年初计划编制与调整、计划执行与反馈、计划检查与考核等一系列环节。只有科学有效地执行每一个环节,才能充分发挥计划管理工作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基层审计机关的计划管理工作仅限于年初,利用很短的时间仓促制定出本审计计划。至于计划制定前的必要性分析和可行性研究,计划执行时的进度跟踪、资源力量调整、质量和风险控制成了可有可无的环节;计划完成后的质量评估、绩效评价、经验总结和奖惩等工作也未能及时跟上。
(2)计划编制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1.计划安排缺乏深入调查研究。有些基层审计机关往往仓促编制计划,编制计划的依据主要是过去几年制定计划的经验以及完成计划的情况,缺少全面的征求意见、综合性的考虑以及深入的调查研究。造成有些计划安排不科学,一些项目不得不“中途流产”,一些项目由“审计”临时变更为“调查”,一些项目草草完成,质量却得不到保障,一些项目实施后的成果得不到认可,使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大打折扣。2.计划编制程序的规范性不强。在编制审计项目计划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各方意见。第一,没有顾及审计人员这个审计项目实施主体的意见。审计人员位于审计一线,拥有大量直接经验和有益建议,却无法向上级反映。置身于决策圈之外的同时,还被要求按照决策的思路来实施审计,这给审计人员造成的困扰可想而知。第二,没有顾及下级审计机关的现实情况。只管安排项目,忽略下级审计机关的实际,加剧了基层审计机关人少工作量大的矛盾。3.审计项目计划编制中缺乏对临时交办任务的应对机制。目前,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空前提高,审计任务也是空前繁重。审计机关在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变化,仍按照过去的思路来安排,使得计划的执行缺乏弹性和调整空间。实施过程中,审计机关不仅要完成与过去差不多的审计项目,还要完成上级审计机关安排的审计项目、政府临时交办项目,配合巡视组的巡查、配合纪委、财政组织的检查工作等。因为编制计划时没有做好应对准备,以至于人力、物力、财力严重紧张。
(三)计划执行缺乏有效控制。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机关本应该对项目进展、资源和力量的调整、质量和风险控制以及目标的实现进行管理。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制订计划时应付思想比较突出,对执行项目过程中的管理意识淡薄,统计部门与业务部门信息脱节,无法做到阶段性管理、监督,难以及时将项目所处阶段及各审计组项目延伸情况予以通报,使得审计机关缺乏对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调度。造成有计划无管理,影响了管理水平和审计质量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审计机关对计划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充分。有些基层审计机关还没有意识到,审计计划在整个审计工作中处于支配性的“龙头”作用。有的领导认为,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完成上级交办的审计任务;有的审计业务人员认为,审计工作的任务就是查问题、出报告;有些综合管理科室认为,与外出审计组沟通项目进度情况是“得罪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这些错误的认识使得计划编制工作草率,安排的项目不切合审计工作实际,又没有应对机制,造成计划执行过程中审计资源组织运用的混乱,审计成果得不到及时反映。
(2)计划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计划管理工作要求综合科室与业务科室进行大量充分的联动,如果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外出审计的业务人员会认为工作压力本来就大,“家里”还时不时打电话“找麻烦”,综合部门的人员会认为名不正言不顺,无需做一些“多余”的事,还要“看脸色”。这样,难免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摩擦,使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3)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适应工作的需要。目前来看,还有相当一部分审计机关未设立专职计划管理机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由办公室或法规股承担,部分基层审计机关甚至没有配备专职的计划管理人员。一些审计机关虽然配备了计划管理人员,但这些人员缺乏审计实践经验、宏观意识薄弱、专业不对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作用和效能的发挥。
三、加强审计计划和统计管理的对策
(1)提高对计划管理工作的重视。审计机关要充分认识到审计资源与审计需求之间矛盾将变得日益凸显,科学合理的制定审计计划、优化审计资源配置俨然成为化解审计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成为提高审计质量与审计成效的重要法宝。因此,地方审计机关要转变计划管理的粗放型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管理体系,规范审计计划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有限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益。
(2)科学合理地编制审计计划。首先,每年年底审计任务完成后,组织全局干部开展新一审计项目安排调研,由各科(股)室根据调研情况提出审计项目安排的建议,保证一线审计干部对审计项目安排的知情权、建议权。其次,主动与上级和下级审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单位对接,全盘考虑,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方式多方征求意见, 做到审计项目计划目标可行、对象明确、范围合理、进度可控、要素完整,然后提交局长办公会讨论决定,上报本级政府审批,并向社会公开,以有效确保审计项目计划的严肃性。第三,保持计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保持计划弹性,计划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调研成果以及以前党委和政府临时交办的工作量,评估自身的审计资源,预留一定比例的审计力量,避免随意调减。要保持计划的严肃性,若要临时增加审计任务,则要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
(三)加强计划执行管理。审计执行过程中,计划管理科室要与项目执行单位切实进行全方面的沟通交流,真正做到“上传下达”、“下情上达”。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编发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简报,通报项目进度情况、各审计部门投入工作量及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与建议等。通过设置审计项目台账,及时了解、登记项目执行进度和经费支出情况,确保数据准确、详实。项目计划时间如需修改,须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由计划管理人员修改。在项目实施进度上,针对即将超时项目,计划管理人员应提醒业务科室加快工作进度;针对超时项目,计划管理人员定期在全局范围内进行通报,并据此开展考核,实施奖惩。此外,加强对审计实施方案要求的重点事项的现场审理,确保审计事项查深查透,不走过场;督促审计组抓住重点,抓住机遇,对审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和案件线索的蛛丝马迹,集中力量,深挖问题和线索,加大对审计成果的提炼和运用力度。
(四)完善审计计划管理制度。审计机关应建立和健全机关内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并把其作为管理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督促审计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监督活动。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制度要明确审计项目立项原则和立项程序、审计项目工作量评估和审结期限、审计项目计划分配原则、审计项目计划执行监控、执行审计项目结果以及责任与追究、执行后评价等具体内容。要完善已有的>规章制度,通过开展调研、征求意见,将已有制度中不合理、不科学、难以实施的部分剔除,补充入切实可行的条款,并且让制度可以真正运行起来。
基层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7
1 基层医院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不完善
手术室的仪器设备较多, 基层医院手术室缺乏管理意识, 未对仪器设备制定使用保养制度, 无专人进行管理, 日常维护未落实到位。
1.2 专业培训不够
仪器设备进入手术室后, 多是在初次安装使用时由厂家技师进行1次专业培训, 由于学习时间短暂, 讲解培训不能细化, 同时未将注意事项逐一说明, 使手术室工作人员掌握不牢固。日常工作中, 科室未加强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重点学习培训, 出现小问题时不能自行解决, 影响手术的正常使用。
1.3 未做到定期保养
基层医院手术室内无专业技师, 一般维护由设备科负责, 但设备科的仪器专业技师人员匮乏, 同时承担全院各个科室专利号的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 不能做到专一, 对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只能在出现问题时给予维修, 其保养工作不能做到定期维护, 对仪器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
1.4 不重视日常维护
手术室工作人员缺乏对仪器设备的管理, 不够重视对设备最基本的保养, 仪器常因螺丝松散脱落甚至丢失, 从而影响了设备的完好性及部件的连接, 长时间得不到复位, 使仪器整体结构受到损坏, 缩短其使用寿命。未经常给设备上油保养, 使设备的关节灵敏度降低, 出现生锈现象。设备的轮轴在使用中受到挪动, 易被缠绕一些缝线等异物, 未及时处理掉, 可使轮子制动差, 最终轮轴不能转动而影响使用。无影灯的转杆螺丝不经常加固, 会使其固定性差, 术中不能保持灯光的位置, 给手术顺利进行带来不便。仪器插头电源线出现小破损, 如不及时修理, 会造成短路的危险。
1.5 技术指导协同性难
由于交通及环境影响, 基层医院购置的设备在售后的技术指导上欠缺, 日常使用时不能现场指导, 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 多是通过电话指导, 有的仪器故障需寄回厂家, 从而影响手术的正常使用。
2 对策
2.1 规范仪器设备管理
制定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购进新仪器时均请生产厂家的工程师或设备科的技师示范讲解新仪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技术性能、操作方法及使用保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并做好现场笔记。制定该仪器的正常使用、消毒、保养制度, 并将其塑成卡片, 固定在该仪器上, 便于查对和维修。认真组织学习设备使用说明书, 结合实际在全科人员中进行培训, 学习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熟悉要点知识, 以便于使用时能做到随机应变, 保证手术正常使用。
2.2 定期组织学习培训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仪器知识的学习培训, 由于仪器设备较多, 不能人人在短时间内全部掌握。我们采用定人管理与培训的方法, 每人指定一台仪器, 对自己所管理的仪器进行专一的学习培训, 认真掌握该仪器的所有功能、保养维护方法及易出现的故障及处理等, 将使用心得运用文字表述, 用作学习教材, 并负责培训科室的其他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后, 护理人员相互转换, 交换管理仪器, 逐步达到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每台设备性能维护掌握的程度, 提高护理人员正确使用设备和排除仪器故障的能力, 减少因仪器使用操作不当引起的工作隐患。
2.3 加强技术指导
与设备科技术人员加强协作, 协调医院有关部门与厂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上加强技术指导。在使用过程中多与工程师沟通、联系, 了解运行中出现或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掌握可以自己处理的方法, 经常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 工程师定期进行现场演示和指导, 以提高设备的精准使用, 避免因操作不熟练而造成对仪器的损耗。
2.4 专人定期日常维护
对仪器设备制定日常维护保养措施, 由专人进行维护, 制定利于工作需要的维护方法, 每天使用前做好术前清洁, 并检查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各开关的正常性, 以保证手术的正常使用。每周对手术室的设备彻底清洁处理1次, 清理轴轮上的异物包括缝线等, 检查所有仪器设备的各个旋钮、每个部件、每个电源插头是否处于正常, 配件面板有无破损现象, 发现异常及时与设备科技师联系, 及时处理, 及时完善。每月把仪器上的螺丝旋紧, 包括无影灯、手术床, 各个轴关节处上油、除锈, 再次检修手术室全部仪器设备, 按照每个设备说明书上要求的保养措施, 进行1次全部的维护工作, 每个仪器按照使用操作流程运行试用1次, 检查有无异常, 并做好记录以备查。定期调查科内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有无异常, 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并进行维护处理。
3 体会
通过对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 改善了手术室原有存在的不足, 小细节处理不及时易造成大隐患, 增强了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的意识, 注重了对各类设备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操作技能的学习, 增强了工作责任心, 对设备用后登记、及时检查、损坏维修, 责任到人, 使每名护士的目标、职责和分工明确, 有效提高其配合手术的主动性、准确性与默契性。日常维护措施落到实处后, 减少了配合手术时临时故障的出现, 使护理人员避免了因设备准备不充分对手术造成的影响, 提高了满意度, 保证了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仪器设备,手术室,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基层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8
关键词:动物疫情;疫情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99-1
1 动物疫情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外来病原的侵入
通过无计划和盲目地从疫区引进种动物或动物贩子进入动物舍挑选动物将病原带入动物群,引起疫情发生。比如2007年以前,在上海外动物伪狂犬病、动物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流行的状况下,上海大部分规模场从未实施过该类疫病的免疫,由于引种或防疫意识淡薄而引进病原造成该类疫病的暴发;此后,由于免疫程序不健全.或不能适时免疫,该类疫病继续流行,给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1.2 防病意识薄弱
规模化养殖场消毒、驱虫、灭鼠工作流于形式伪狂犬病等通过呼吸道传播,动物舍内通风和消毒不彻底,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动物附红细胞体通过注射过患病动物污染的针头连续使用或蚊虫、螨虫的叮咬传播疫病。鼠类是伪狂犬等病毒的宿主,其在动物场内污染饲料和迁徙,机械的携带和传播疫病。病死动物及流产胎儿、胎衣、死胎随意丢弃,致使传染源长期存在于动物场内,成为潜在的隐患。
1.3 病原的多重感染多
近两年动物病以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为主要流行形式,动物病的发生往往不是由单一病原所致,而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相互协同作用而造成的。据笔者调查80% 的发病动物只都是两种或两以上疫病混合感染,且70%以上发病动物只都是以病毒病为主,病毒病又以动物瘟、动物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为主。同时病原的继发感染在规模化养殖场十分普遍,特别是动物群存在原发性感染的情况下,一旦有应激因素,就很容易发生细菌性的继发感染。
1.4 技术手段落后
在疾病控制信息建设这一块,很多基层地区只有信息管理科有电脑,少数有科室装有电话。这对信息管理很不方便。由于检验设备得不到更新,有些技术无法开展,很难应付当前的突发事件,如有消费者对化妆品质量进行投诉。而防疫部门却不能很好地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不能为老百姓解决问题,这势必会影响防疫站的宗旨,也势必会影响防疫站在群众心中形象,同时也对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2 加强动物疫情处理的措施
2.1 规范疫情处理工作
(1)养殖场成立养殖场疫情处理管理小组。由养殖场疫情处理管理小组负责全养殖场疫情处理,物资管理部等在疫情处理指导下对所管理的物料进行管理。(2)制定制度和流程,规范原始信息及信息传递渠道。造成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定义和表达不规范、不准确而引起的。因此我们从制度和流程上,对各种原始单据、报表及其他信息载体中的各种基础数据和信息进行规范,并制定养殖场标准。(3)各部门不定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网上通报,及时解决。(4)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防疫队伍信息化的培训,加强各部门员工的沟通和交流。
2.2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动物疫情处理首先是动物疫情观念、理念的宣传教育,任何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或工作创新,都取决于观念、理念的更新。我们认为,动物疫情处理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领导层必须从战略高度来思考、规划和推进动物疫情处理建设,把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努力建构动物疫情处理化体系,促进动物疫情处理的可持续发展。
2.3 坚持预防为主
充分发挥应急防控预案的统帅指导作用,根据动物疫情情况和防控知识,客观分析面临的形势,重点对防控的组织领导、应急体系、现场处置等进行明确。加强防疫队伍的疫情处理技术技能培训,使广大防疫队伍能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借助于这些疫情处理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强化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并且善于利用计算机等信息工具和设备来处理他们的日常管理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养殖场整体管理水平。
2.4 建立动物疫情信息系统
动物疫情信息系统是以动物疫病实验监测为基础,以动物疫情测报为技术支持,实现动物疫情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以及对动物疫情的动态监测,是一套有效地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和可运行的预警管理系统。动物疫情信息系统包括:动物疫情测报系统、疫情预警系统、疫情应急决策系统、评价系统、疫情防控指挥系统、物资管理系统、技术资源管理系统、防疫队伍培训系统、法律政策支持系统。动物疫情数据库主要存贮动物养殖场采集的养殖数据和疫情数据,并对养殖场动物疫情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如当年的动物出栏量、动物存栏量、繁殖动物存栏量;动物养殖密度、动物免疫水平;动物发病数、动物死亡数。
总之,只要防疫人员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依靠科学有效的硬件设施,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好基本的防护,并根据就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和早报告等有效措施,就能很好的防控动物疫情。
参考文献
[1] 于蕾.SARS的消毒与隔离[J].临床肺科杂志,2004, 9(3):308.
[2] 李立明.21世纪我国公共卫防疫生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2):1-3.
[3] 李俊成,聂维忠,李德昕,等.医学媒介生物及其传播的动物疫情研究[J].中国国境防疫检疫杂志,2006,29(增刊): 74-79.
[4] 张家成,赵华宝,林绪勤.郎溪县2006年夏季生动物疫病疫病调查[J].现代农业科技,2006.(10):128.
[5] 陈恢科.从检疫结果看生动物疫病流行与防制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00,17(11):14.
基层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9
医疗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这使得医院在经济运营与管理的模式上发生了相应变化,医院在经济管理上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并且跟上这种变化的步伐,很可能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难以生存。 正是因为如此, 医院才应当在经济管理的模式与理念上积极做出革新,并且采取更多高效的管理方法与管理策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在市场环境中求发展。
一、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 一) 适应新的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对医疗设施投入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差额费用医院需要自掏腰包自己补足。 在这样的条件下,医院只有制定自身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方案,降低各项成本,增加收入,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大的效益,才能使医院适应新的医改形势,促进医院长久健康发展。
( 二) 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
一方面, 公立医院面临着国家对医疗投入不足与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 国家对医疗设施投入不能够满足医院快速的发展及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对于医院来说,医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改善现有的医疗环境,满足患者日益增加的对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开始进入医疗行业,这给公立医院带来了新挑战。 只有加强经济管理工作,提高竞争力,才能为公立医院立于不败之地奠定基础。
( 三) 有效控制医院成本,促进医院长远健康发展。
运用现代经济管理思想不断改进、更新、完善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对医院财务管理观念、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手段、财务管理对象、财务管理的`内容、医疗成本等各个方面进行不断更新完善,从而控制医院成本,实现医院利益最大化和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步提高,促进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
二、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 经济管理理念更新速度慢。
很多医院在经济管理的理念上更新速度非常慢,没有及时了解与学习当下最为使用的经济管理方法与管理策略,而是仍然沿用过往非常陈旧的管理模式,这种方式本身就会直接造成医院经济管理的落后。
( 二) 经济管理模式改变效力低。
随着医院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那些简单的经济管理模式早就已经不再适用,然而,不少医院在经济管理模式的变化与更新上速度却非常慢,低效化的管理模式仍然占主导,这会极大的降低医院经济管理的整体效率。
( 三) 经济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有限。
经济管理是一项十分专业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 然而,从很多医院的实际情况中我们却看到,不少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素养都非常缺乏,很多工作人员工作的方式也十分落后,这也是医院经济管理中实存的一个问题。
三、解决对策。
( 一) 完善医院经济运营管理机制。
完善医院经济管理的整体运营机制是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效率的最为直接的途径。 一方面,医院要从上到下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经济运营管理模式,要对于经济管理中各项工作的展开方式有明确限定,并且要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精细的经济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对于各方面的协调管理,对于医院内部的财务、人力、物资、医疗技术力量等进行整合管理,并且可以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评价体系。 这些都会将医院的经济管理朝着更加规范有序的方向推进,并且能够极大的提升医院经济管理的整体绩效。
( 二) 完善医院经济管理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完善的医院经济管理评价体系非常重要,这不仅是考察医院经济管理绩效的重要参考,这也是保障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执行的依据。 经济管理评价体系中应当包含医院经济运营的整体绩效、各科室的经济运营情况、人力资源方面的各项数据以及医院设备物资的使用情况等。 这些都是衡量医院经济管理效率的重要参考内容,对于这些项目进行深入考察,这样才能够规范化、精细化与高效化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
( 三) 加强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强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同样非常重要,这不仅会让医院经济管理规范有序,这也是提升经济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 医院应当建立覆盖到各个科室的经济管理网络,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将每个科室联结起来,并且实现各科室、各部门经济数据的公开透明。
资源共享不仅会让很多实际管理工作更加便捷,这也是规范很多行为的一种途径。 只有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这样才能够推进医院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
( 四) 提升管理人员专业化素养。
提升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养非常重要,这也是深化医院经济管理工作革新的前提。 首先,医院要确保经济管理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化知识,并且有较好的问题分析与处理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同时,经济管理人员要有意识的不断完善自我,要加强学习,只有丰富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并且多了解当下高效的经济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为平时工作的展开带来有效帮助,进而提升整体工作绩效。
四、结语。
新形势下医院在经济管理工作展开中应当不断做出必要的改善与革新,这样才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医院经济管理运营的绩效。 医院应当有意识的完善经济运营管理机制,并且建立有效的经济管理评价体系,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前提。 加强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与提升管理人员专业化素养也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够为平时工作的展开带来有效帮助,进而提升整体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李晓华。浅谈医院经济管理方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
[2]杨晓鹏。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河南科技,2011(12)。
[3]张冬青。基于会计核算的医院经济管理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4]戴霞琴。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7(25)。
【基层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推荐阅读:
基层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7-14
基层案件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7-13
当前基层部队士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28
浅析当前基层税收征管的存在问题及对策11-10
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16
浅谈当前医院内控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