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翻译

2024-07-02

滕王阁序翻译(精选10篇)

滕王阁序翻译 篇1

《滕王阁序》翻译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层峦 一作:层台;即冈 一作:列冈;天人 一作:仙人)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 通:舳;迷津 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 一作:遥吟俯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 一作:安贫)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作品译文

这里以往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瓯越。物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之间。因为大地有灵气,所以英杰辈出,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大洲像雾一般涌起,博学的人才,像繁星一样地活跃。城池坐落在夷夏交界的地方,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英俊之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特地在此暂留。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文坛领袖孟学士所作文章的气势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兵器库里,藏有像紫电剑、青霜剑这样锋利的宝剑。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时当九月,季秋时节。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滕王阁前的沙洲,发现了滕王所修的滕王阁。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

推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野鸭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鸣声到衡阳之浦为止。

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像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像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音乐与饮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贤主、嘉宾)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苍天高远,大地辽阔,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知道了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西望长安,东指绍兴,南方的陆地已到尽头,大海深不可测,北方的北斗星多么遥远,天柱高不可攀。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够去侍奉君王呢?

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能了解时机,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车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旋风还是能够达到,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我地位卑微,只是一个书生。虽然和终军一样年已二十一,却无处去请缨杀敌。我羡慕宗悫那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雄气概,也有投笔从戎的志向。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虽然称不上谢家的“宝树”,但是能和贤德之士相交往。不久我将见到父亲,聆听他的教诲。今天我侥幸地奉陪各位长者,高兴地登上龙门。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拍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惜。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就弹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宴集已为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赋,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在座诸位都按各自分到的韵字赋诗,我已写成了四韵八句。请在座诸位施展潘岳,陆机一样的才笔,各自谱写瑰丽的诗篇吧![3] [4]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想当初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已不知哪里去了,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滕王阁序翻译 篇2

此赋很长, 名句很多。有一些名句, 后来为人们经常引用, 已是约定俗成, 发展为成语。还有一些名句, 简直和《论语》中一些名句成为科举考试题目一样, 来当做文艺作品的标题了。如古筝名曲《渔舟唱晚》, 其标题便取自《滕王阁序》。在《滕王阁序》中, 最为人们津津乐道、可谓千古传诵的名句, 当属“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人们也常以此联为王勃的代表作, 并以此联来评价王勃的创作水平。其实, 这并不准确。因为此联并不是“原生态”, 甚至难以说是王勃的独创, 它仅仅是一次摹仿, 至多是一个化用而已。此联的来龙去脉, 经查证, 原来它始自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庾信的《马射赋》。此赋中有一联, 曰“落花与芝盖同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很多人不知道《马射赋》及其“落花”联, 却熟悉《滕王阁序》及其“落霞”联。因为,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联, 确实比“落花与芝盖同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联大气、炫美, 也可谓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

人们推崇“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联, 无可厚非。不过, 如果人们并不探知此联的真谛, 甚至连文字的真义都不了解, 也在那里摇头晃脑怡然长吟、吞云吐雾侃侃而谈, 那就有附庸风雅之悲了。

关于“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这联名句, 流行的解释是:晚霞由上而下落向天际, 孤单的野鸭由下而上冲向天空, 它们一齐飞翔。秋水与长天颜色一样, 连成一片无法分界。

这个解释, 隐藏着一个违反辩证法的根本矛盾:将要结冰的“秋水”, 一年四季中最为明净清澈。因为, 秋凉水凝之际, 杂物消停沉淀, 所以水绿如蓝 (“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 潦小而寒潭清”) 。“秋水”是如此之蓝之清, 而霞落之时的“长天”, 则是浑浊厚重、一片灰暗。人们之所以称傍晚的天候为黄昏, 盖因于此。对于这一点常识, 作为“初唐四杰”之首的大诗人、善于观察生活的创作家王勃肯定是清楚的, 不会说黄昏霞落之时的“长天”和“秋水”是“一色”, 不会将相反视为相同。显然, 人们对“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流行解读不符合实际, 是悖论, 当然也不是诗人的本意和赋作的本义。

再则, 如果“落霞”是下降的晚霞, 那么, 此时刻应该是百禽归宿了, 野鸭怎么会反其道而行之来远走高飞了呢?

还有, 如果“落霞”是下降的晚霞, 那么, 该句就自相矛盾了:一个 (晚霞) 是降落, 一个 (野鸭) 是升腾, 动态相反, 它们怎么能够一“齐”来“飞”呢?

另外, 如果“落霞”作晚霞解、“落”为晚时, 就和“秋水”之“秋”没有对仗了。因为, “秋”也是晚季。晚对晚, 这从古典诗词赋联的对仗上来说, 也是违反规则的, 是忌对。落、晚之类, 只能对晨、初之类。天才诗人王勃, 应该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那么, 流行解读的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呢?问题出在了对一个关键词“落”的释义上了。

“落”这个单音节词, 常见的释义, 是坠落的意思, 如落幕、落日、落花。其延伸义, 也就是终结、完了的意思, 如落幕, 表演完了;落日, 太阳没有了;落花, 花开终结了。而“落”这个词, 还有别的义项。其中, 有一个很有趣的义项, 就是和上述义项完全相反的义项, 即升起、延伸为初始的义项。例如, “落英缤纷”这个成语, 小孩子常常释为花瓣纷纷飘落, 将“落”解为下落、终结义。实际上, 这里的“落”, 是升起、初始的义项。“落英缤纷”, 就是刚刚绽放的花朵灿烂多彩。“落霞”之“落”与“落英”之“落”是一类义项。“落霞”, 即上升的彩霞、初始的彩霞, 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朝霞、晨霞、早霞, 而不是晚霞。明确“落”的升起、初始义项,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名联, 便可通顺了:只有一日之始升腾的朝霞和一日之始升腾的野鸭, 才可以谓之“齐飞”;只有朝霞即“落霞”飞流的早晨, “长天”才是透明湛蓝的, 才可能和透明湛蓝的“秋水”成为“一色”, 才可能天水相连不辨边际成为一体。

证明“落霞”为朝霞, 还有一个无可辩驳的硬件根据:“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联, 是上句“云销雨霁, 彩彻清明” (即“朝雨浥轻尘”后的天空清澈明朗) 之继续。两者是承接关系, 共同描写清晨的景色。后者“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只是前者“云销雨霁, 彩彻清明”的延伸、扩展、全面、深化。在完成了对晨景的充分描写之后, 才转入了“渔舟唱晚……”之类晚景描写。

在这里, 有一点需要指出:《滕王阁序》及其名联“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可谓全天候、全景式的描写。但这并不能说明王勃观察了从“落霞”到“唱晚”的全过程、饱览了他所谈及的大环境。这是不可能的。但是, 文艺创作允许诗人有其符合逻辑的合理想象, 允许使用其他来源的可靠素材。这就像范仲淹, 他一生从未到过岳阳楼, 却能够写出名篇《岳阳楼记》, 比现实生活更高级、更典型。

在古代汉语中, 词的多义项, 是常见的属性。而一词具有截然相反的义项, 也不仅仅是“落”的专利。如唐诗名句“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联, 好多人的解读是:富人家财产多得不得了, 连酒肉都吃不完、时间长了就腐烂发臭了, 而道路上却随处可见因冻饿而死者的白骨。这种解释又陷入了违反辩证法的矛盾:酒放得时间越长是越醇呀, 怎么可能腐烂呢?肉炖得时间越长是越香呀, 怎么会发臭呢?实际上“, 朱门酒肉臭”句中的“臭”这个词, 应取其香醇义项。富人家酒肉飘香的美好, 和穷人们路边冻饿而死的悲惨, 形成了强烈的鲜明的对比。“臭”这个词, 其义只是表示一种气味。它在特定的语境中, 可以是诱人的好气味, 也可以是恼人的恶气味。再如“左”这个词。“左”的义项有为褒义词, 意为尊、优、上, 如男尊女卑社会的秩序男左女右。“左”的义项也有为贬义词, 意为卑、劣、下, 如旁门左道等。

诗意《滕王阁序》 篇3

作者让我们看到了滕王阁所在地南昌城的悠久历史(“豫章故郡”)、重要位置(“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台隍枕夷夏之交”),让我们感受到了物产丰富(“物华天宝”)、人才辈出(“人杰地灵,俊采星驰”)、人烟繁盛(“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的南昌城。作者还由衷地赞美了聚会宾主的尊贵和风雅,以主人都督阎公比作“杨得意”“钟子期”,嘉宾更是“东南之美”,是“胜友”“高朋”,他们文武兼备(“腾蛟起凤”“紫电清霜”),超过了陶渊明和谢灵运(“气凌彭泽之樽”“光照临川之笔”),是“孟氏之芳邻”。另外,宴会中演奏的音乐也特别美,是“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这次盛会也特别难得,是“盛宴难再,兰亭已矣”……诗意盎然,诗情涌动,让我们沉浸在诗意的滕王阁中。

《滕王阁序》的诗意,还在于文章所描绘的景色之美。作者倾尽全力,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我们带入一种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让我们也随作者“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让我们感受到了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之美: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现紫色。上句淡雅,下句浓重,在色彩浓淡对比之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写尽九月之景”。接着,作者笔下诸般景物纷至沓来,依次展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景物的远近错落之美。“鹤汀凫渚”四句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是中景;“云销雨霁”以下则是水天浩淼的远景:笔墨由近及远,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突出了危楼高耸的壮观:上有层台碧瓦高耸入云,下有飞架的阁道丹彩欲滴,视角俯仰变化,上下相映成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的千古名句,碧水蓝天,天水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浑然天成的秋色图。“渔舟唱晚”四句,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手法传达远在“彭蠡之滨”“衡阳之浦”的渔歌和雁声,既实写目见之景,又发挥想像,构想出目力难及之景,给读者创造了一个诗意盎然的空间。

《滕王阁序》及其翻译欣赏和典故 篇4

原文: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翻译:南昌(原为)旧时的郡治,洪州(本是)新设的都府。分野(正对应着)翼星、轸星,地域紧接着衡州、江州;以三江为衣襟,把五湖作束带,(上)控着荆楚(下)连着瓯越。

鉴赏:一连三组,分别从历史、地理、政治三个方面描述了滕王阁所在之地的重要,言辞之间的历史感、空间感、使命感使人在千载之下犹然怦然心动,洪州的地势之雄可谓写得淋漓尽致。

原文: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翻译:物品具有光华,天空显示宝气,龙泉剑光直射向斗、牛二星的位置;人物具有杰出才能,山川显现出灵秀之气,(高士)徐孺留宿在陈蕃特设的客榻。雄伟的州郡像云雾一样(从大地上)涌起,杰出的人材如流星一样(在夜空里)飞驰。城池雄踞于蛮夷与中原相交之处,宾主囊括了东南地区的俊美之士。

鉴赏:将地势与人才形成交叉,有反复渲染之意;极写洪州人物之盛。

原文: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

翻译:洪州的阎都督具有高雅声望,他的仪仗从远方赶来;新州的宇文刺史具有美好的德行,他的车驾在这里暂驻。

讲解:“之”为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綮戟”“襜帷”用的都是借代修辞,用仪仗、车驾来代人。

原文: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翻译:(正赶上)十日一休的旬假日,才华出众的好友(多得)像天上的云彩一样;迎接千里之外的宾客,尊贵的朋友坐满宴席。

鉴赏:极写朋友之高贵、众多。“高朋满座”这个成语就由此而来。

原文: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翻译:(文采如)腾飞的蛟龙和起舞的凤凰,(那是)词章的宗师孟学士;(宝剑如)紫色的闪电和青白的寒霜,(那是)勇武韬略的宝库王将军。

原文: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翻译:家父在交趾做县令,我探亲途经这一胜地,我一个年轻人知道什么,(却有幸)亲自遇到了这盛大的宴会。

鉴赏:最后谦虚地介绍自己。至此,具体的人物介绍结束。第一段亦结束。这一段,“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针线细密,开合得体,笔墨变化多姿,却又一丝不苟”。

第二段: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登临时的所见,即:三秋时节滕王阁周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原文: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翻译:时间正在九月,季节正是深秋。

讲解:“维”的意思是“在”,“序”的意思是“时序”,即“季节”。“九月”为农历九月,“三秋”即秋天的第三个月,意为深秋。

原文: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翻译:地面的积水已经消尽,寒冷的潭水清澈见底,(山中的)烟雾和(晚霞的)余光凝结在一起,傍晚的山峦呈现出(高贵的)紫色。

原文: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翻译:在高高的路上驾着马车,到高耸的山岭寻访美景;来到皇子营建的长洲,看到了他当年修建的馆阁。

讲解:“俨”通“严”,意思是驾驭。“阿”的意思是“山岭”。“帝子”“天人”都是指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婴。此句复述自己来到滕王阁的经过。

原文: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翻译:层叠的山峦耸立起一片苍翠,向上冲出了层层青云;凌空的阁道上闪动着艳丽的朱红油彩,(从那里)向下看看不见大地。白鹤漫步的沙滩,野鸭栖息的洲渚,(布局)用尽了岛屿的萦绕迂回;桂木建筑的殿堂,香兰装饰的宫室,(安置)依照冈峦起伏的`地势。

鉴赏:此二组句子,极写滕王阁所在之地的美景和情致。

原文:披绣闼,俯雕甍:

翻译:打开那彩绘的阁门,俯视那雕饰的屋脊:

讲解:“闼”的意思是门,王安石的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鉴赏:首次使用三字句,此观景之起。由里至外,由上至下,万千锦绣皆从此入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原文: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翻译:山岭原野辽阔无边,放眼远望,充满了视野;河流湖泊迂回浩茫,让人看了感到吃惊。城中房舍遍地,都是鸣钟列鼎而食的显贵高门;船只泊满渡口,都是装饰着青雀黄龙的船轴。

鉴赏:此句明写景盛,暗写人盛。

原文: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翻译:彩虹隐没,秋雨散停,日光普照,天空明朗。沉落的晚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晚归的渔船在暮色里唱歌,歌声响遍鄱阳湖畔;成行的大雁在寒气里惊鸣,叫声消失在衡阳水滨。

鉴赏:这是《滕王阁序》中最精彩的几个句子,传唱千古。如此动静结合,如此意境,在历代的秋景写作中实属罕见。

第三段: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原文: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翻译:远望的胸怀顿时舒畅,飘逸的兴致迅速飞腾。清幽的排萧奏鸣,好像清风刮过,柔美的歌声缭绕,好像白云停步。

鉴赏:两组句子,极写兴致之高,管弦之盛,歌声之美。

原文: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翻译:(今天的盛宴可比西汉梁孝王)睢园中竹林聚会,(文士们的饮酒的)豪气超过了(东晋时的)陶渊明;(好像有后汉时)邺水河畔(曹植)咏荷花的才气,文采(好像)超过了南朝的临川刺史谢灵运。

讲解:这里使用的都是借代修辞,用相关的事物来代人物或事件。

鉴赏:两组句子,极写宴会之欢娱场景。引用典故,暗示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含蓄凝练。

原文:四美具,二难并。

翻译:(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全都具备,(贤主、佳宾)二难齐集一堂。

原文: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翻译:向那无际的长空极目远眺,在这短暂的假日尽情游乐。苍天高远,大地辽阔,觉察到宇宙浩渺无垠;兴致消尽,悲哀涌来,认识到盛衰自有定数。

鉴赏:“穷”“极”二字,将视野又一次扩展到宴会之外,境界更加廓大,情绪却将由喜而转忧。其后两个四六句,一方面体悟天地之大,宇宙无穷,另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盛衰有定,充满了哲理玄思。这一玄思之中所蕴藏的人生的孤独感,将贯穿以下的所有文字。

原文: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翻译:远望长安(沉落)到夕阳之下,遥看吴郡(隐现)在云雾之间。地理形势极为偏远,南方大海特别幽深,(昆仑山上)天柱高耸,(缈缈夜空)北极远悬。

鉴赏:东西南北,极目四望,实则是“极目四想”:由日落想到长安,由云海想到吴会,由南方而想到大海,由北京而想到天柱、北极。世界阔大,宇宙无边,在这阔大无边的世界宇宙面前,人生是那么的渺小。在此世界宇宙面前,何人能不感叹人生?“极目四想”为下面的人生感叹张本。

原文: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翻译: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为迷路游子悲伤?浮萍流水,偶然相逢,全是客居他乡之游子。怀念着宫门而不能看见,在什么年月(才能)(像贾谊)到宣室侍奉君主(一样回朝为官)?

鉴赏:一问一答,王勃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心绪和自我悲伤的情调早已满溢。

原文: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翻译:啊!时运不顺畅,命途多坎坷。冯唐(那么)容易衰老,李广(那么)难得封侯;把贾谊贬谪到长沙,不是没有圣贤的君主;让梁鸿到海角避居,难道缺乏清明的时代?

鉴赏:三个层次同一个感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原文: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翻译:所(能够)依赖的(是):君子能够看到细微的预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天命。

原文: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翻译:年纪老迈(情怀)应当更加豪壮,哪能在白发苍苍的时候改变自己的坚定心愿?境遇艰难(意志)将要越发坚定,不能坠掉直凌青云的(崇高)志向。

讲解:“穷”为“无路可走”,人生遇到重大的坎坷。

鉴赏:此为抒怀之第一层,表达一种境界,一种高尚的人生观: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志向不改,做人的准则不变。

原文: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翻译:喝贪泉的水却觉得清爽,处在干涸的车辙中却依然欢乐。

讲解:“而”“以”都是转折关系的连词。

鉴赏:此为抒怀的第二层,表达一种乐观开朗的情怀,此情怀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情怀。

原文: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翻译:北海虽然遥远,乘风便可以到达;旭日般的青春已经逝去,夕照似的老年岁月也不算太晚。

讲解:“东隅”“桑隅”都是借代修辞。前者代青年时光,后者代老年岁月。

鉴赏:此为抒怀的第三层,从时空两个方面来进行自我激励,也是自我安慰。

原文: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翻译:(汉代的)孟尝高尚纯洁,空空地怀抱报效国家的雄心;(晋朝的)阮籍放荡不羁,哪能效仿他遇穷途而痛哭。

鉴赏:此为抒怀的第四层,两个典故,借着对孟尝、阮籍的否定性评判,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但读来却觉着,其中蕴含着不尽的的哀婉。

第四段: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原文: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翻译:我王勃,只是一个能够佩三尺绅带的书生。

鉴赏:王勃以这样的自谦之词来为自己定位,其复杂心情可以说一定是一言难尽。

原文: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翻译:(虽然)与年轻的终军同龄,却没有机会请求捆缚敌人的长绳;(虽然)有志愿投笔从戎,(却只能空空地)羡慕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宗悫。

讲解:“弱冠”为不足二十岁。二十岁行冠礼,故而,在二十岁之前叫弱冠。

鉴赏:两组句子,仍借古写怀。先以终军自比,却表达着没有终军幸运的感叹,再以班超、宗悫自许,但随即就表达只能羡慕他们的遗憾。两个典故都暗示了自己不甘作一介书生的决心。

原文: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翻译:(如今)在人生路上抛舍了富贵爵禄,到万里之遥的地方去陪伴父亲。虽不是玉树般的谢家子弟,却也有幸和孟母的贤邻一样的各位相交。

鉴赏:叙述了自己弃官事父,“路出名区”得以结识各位嘉宾的人生际遇。与前一组句子相连,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他的真实情感到底是悲是喜这样的问题。是喜中有悲?还是悲中有喜?

原文: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翻译:不久便要“趋庭鲤对”,(承受严父的教导);今天有幸“喜登龙门”,拜见高雅的主人。

鉴赏:从字面来看,王勃这是明白表达自己不论接受严父的教诲,还是参加滕王阁盛会,都是十分值得高兴的事。其实只是一个客客气气的结尾。

原文: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翻译:如果碰不到(举贤的)杨得意,就只能抚摸着凌云之赋来为自己惋惜;既然遇见了(知己的)钟子期,奏起那流水之曲又有什么可惭愧的?

鉴赏:两组四六句再次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知己难逢。又一次为下文的感叹张本,使其更显水到渠成。

原文: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翻译:唉!美好的景致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也难再遇,兰亭(修禊的雅兴)(久已)消逝,金谷园(富丽的楼阁)(早成)废墟。

鉴赏:以“呜呼”一叹开始最后一轮的感叹,比上一段更见伤感。寥寥数语,写尽古今盛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其历史的沧桑感饱蕴其间。

原文: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翻译:临别之时写下赠言,在这盛大的饯别宴会上侥幸蒙受都督的恩遇。登临滕王高阁撰写诗赋,这是我对诸位先生所期望的。

原文: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翻译:我竭尽自己粗陋的情怀,恭谨地写成这篇短序。我所有的语都铺陈出来,四韵八句都写成了。请各位再施展像潘岳、陆机如江河大海一样的才气(各赋所怀)吧!

滕王阁序 篇5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进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如下陈番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斌住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洲之懿范,襜帷暂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梦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而上路,访风景与崇阿。临弟帝之长州,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岗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蒲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灵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与日下,指吴会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呜呼,时运不济,命途短传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与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罚明时?所烂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河辄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接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城,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请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滑动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滕王阁序 篇6

教学目的

1.背诵全文.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在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3.积累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王勃才气从中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才华,路过洪州,参加滕王阁重阳宴会时,才能顷刻而就,文不加点,写下在唐代已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二.教学过程:

1.初步理解,打好导读教学的基础。

A、知文体:《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B、知经历:作者的人生道路与文章主旨有密切关系,“知人论世”对理解作品内容不无益处。除课文注释外,补充介绍下列知识:王勃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曾为沛王府修撰,为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撰《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入蜀后补虢州参军时又因擅杀官奴曹达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作者经历的介绍有助于提高自读效率,帮助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典故及作者的“牢骚”。

2.初读求读准:让学生自己搭桥过河,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碰壁”后予以引导,记忆尤深。例如,骈文的七字句和诗句节奏不同,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四三,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所以下列文句节奏应是:A襟三江M而M带五湖,控蛮荆M而M引瓯越。B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C都督阎公M之M雅望,启戟遥临;宇文新州M之M懿范, 帷暂暂驻。D落霞M与孤鹜M齐飞,秋水M共长天M一色。引导点拨后,举一反三,学生自会读出语感,有所感悟。

3.再读解词句:即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这些文言语法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依靠积累、依靠语感用特定的标记画出不同词法现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换重点,同时共同释疑,提出难点,教师适当启发点拨。例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的“雾”“星”学生凭语感画出名词作状语的标记。“襟三江而带五湖”中的“襟”“带”两个名词的意动用法,可从“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点拨而来,同时巩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三读通脉络:本文篇幅较长,在上述两步导读之后,把握文章脉络对于理解文意、背诵课文不无益处。理脉络时可以由句到层,由层到段,聚零为整。

例如,第一段的内容概括即可按此步骤进行。①―③句,叙述洪州地理位置。④―⑤句,用两典故,盛称洪州地方和人物的美好。⑥句,言城池繁荣,人才众多。⑦―⑩句,表宾主尽东南之美及宴会盛况。⑾句,自己与会的缘故与荣幸。

由此可归纳出第一段主要写洪州形势雄伟,人物云集,阁上盛宴及与会缘故。

依次可概括出其他段落的主要内容:第二段主要写滕王阁之宏伟壮观以及阁上所见美丽如画的秋景;第三段,主要写参与宴会的多是喜饮酒、擅诗文的宾客,并由欢娱引出兴悲之情,抒发身世之感;第四段,抒怀才不遇之悲,勉励自己要坚持高尚志向;第五段,写苦于无路请缨但幸得款待,有感于盛宴不再,愿与众宾客一同赋诗。

通过反复朗读,在聚零为整的结构分析中,学生领略了作者.写作技巧的高超:首叙天文地理,次叙贤主嘉宾,再叙蚨景物,然后描写阁内近景、阁外远景,接着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二句总收胜景,转入抒情,先感慨古代失志者,再劝勉当今失志者,最后叙到自己,以逊词结束全文,甚为得体。

5.四读探主旨:即在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后,反复诵读关键语句,表现在课文中,即表宴会“盛大”的语句、抒情的语句及典故的用意,要读中见情,读出文意。例如:“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读这两句时“难”“悲”“怀”“不见”“何年”需重读,读出真情,读出不得志之苦和渴望被赏识之情。“奉宣室”的典故,巧妙地为下文“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作铺垫,同时意在叹息难以接近朝廷,效忠皇帝。

通过关键句的朗读,领悟文章的主题在于抒发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怀才不遇之情,委婉曲折地表达对所谓“圣君”“明时”的`不满情绪。

6.五读求鉴赏: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章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魅力,根据体验、兴趣选其一点品评、评价,以达到强化延伸的目的,真正做到感受、理解、品评,学以致用。无论“命途多舛”,但仍要“穷且益坚”的人生态度启人心智;委婉的抒情,动人心弦;开阔的意境、华美的语言予人美感……在鉴赏中,学生才能真正与作者产生共鸣,产生自觉背诵的欲望。

7.本文是一篇骈体文。骈体文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是全盛时代,这时骈体文成为文章的正宗,中唐古文运动兴起才逐渐走向衰落。我们要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就不能不了解这种特殊文体。

(一)语句方面的骈偶与“四六”

A.骈偶:即对仗。骈偶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例句:

例(依次):a 雄州 雾列,俊采 星驰。

b 披 绣闼,俯 雕甍。

c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d北海虽赊,M扶摇可接;

东隅已逝,M桑榆非晚。

骈体文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即上下句相对。也有句中自对,然后两句相对,这种“当句对”的句式显得更加工整。试从文中找出例句:

例:a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四六”:即骈体文一般是四字句和六字句。“四六”的基本结构有五种:①四四;②六六;③四四四四;④四**六;⑤****。这就决定了对仗的句式特点相应为四字句对四字句,六字句对六字句……请同学们找出例句。

例:四四四四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二)用词方面的特点:用典与藻饰

a、用典:骈体文用典目的主要在于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文中典故不仅用得恰当,而且要引导学生欣赏其善于把古代事典中传颂的美谈与眼前的情景巧妙结合起来的艺术手法。如:“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b、藻饰:即追求词藻华丽。颜色、金玉、灵禽、奇兽、香花等类词是骈体文用得最多的词语。这一特点在文章的第三段中有明显体现。

该文 写景雄伟壮丽,文辞华美;抒情真挚委婉,借助典故,充实内容,抒发心志,毫不滞塞。可从“藻饰”“用典”两点入手,赏滕王阁盛景,解王勃心怀。

[1]

[1]

《滕王阁序》教我如何写作 篇7

一、强化写作的文体意识

《滕王阁序》基本由对偶句组成, 多为四六句式, 读起来节奏感强, 音韵和谐;同时四六句式参差而富于变化, 言随意遣, 如泉源之涌;辞藻华丽, 多用典故, 流丽自然的气势如滔滔江水迸发而出, 正所谓“珍词秀句, 层见叠出” (《古文观止》) , 犹如一个十里花街, 步步绚丽;仿佛一位二八佳人在那里顾盼神飞, 又仿佛盛开的花朵在那里恣意芬芳, 《滕王阁序》真不愧为“千古骈文第一篇”, 这与王勃对文体意识的强化密不可分。

《滕王阁序》本为应命之作。公元675年九九重阳之日, 年仅26岁的王勃南下探亲, 途经赣江之滨的滕王阁, 巧遇洪洲都督阎公因重修滕王阁竣工而举行的盛大宴会, 于是应邀参加了宴会。当阎公拿出纸笔请宾客作文时, 大家都谦让再三, 但到了王勃面前, 他欣然命笔。在极端讲究形式美的骈体文的限制下, 在完全符合“宴饮饯别”的特定情境中, 在面面俱到应付周详的前提下, 王勃一气呵成, 写出了真景色、真情感, 真正做到了情文并茂, 情景交融, 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文体, 即体裁, 是在千百年的写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章样式,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立性, 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写作特点。强化文体意识, 才能够根据各种写作的具体要求准确定体, 并且在写作中正确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没有文体意识而写出佳作是难以想象的, 正如近几年出现的“四不像”文章, 这些都是在作文教学中忽视文体意识导致的结果, 因此我们必须强化文体的写作意识。当然, 强化文体意识必须有个度, 切不可一切以文体知识为准绳, 不许越雷池一步, 那就会走向僵化, 失去了强化文体意识的效果。

二、重视写作的读者意识

作文不仅要考虑表达, 更应注重传达。而注重传达的作文, 在写作者的头脑中必须有特定的传达对象即读者的存在, 只有这样的文章, 才有可能产生作者与读者心心相通的最佳效果。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是登楼览胜的上佳宝地, 在云集如此众多“尽东南之美”的宾主中, 王勃当仁不让, 作此序言。王勃定当考虑如何把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以及内心情怀用最美的语言展现出来才不负众望, 《滕王阁序》可以说是很好地重视了写作的读者意识。作为应命之作, 王勃善于体察当时为文环境, 对滕王阁、宴会盛况的铺陈描绘, 以“阁”为题, 山水为势, 引经据典, 虚己恭人, 显得从容自如。《滕王阁序》所绘之景物:色彩斑斓, 情景交融, 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 “闾阎扑地, 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 青雀龙之舳”, 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 一派繁荣景象, 这些怎不能让在座各位名流为自己能生活在太平盛世而骄傲自豪呢?所赞之人物:“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 宇文新州之懿范”“腾蛟起凤, 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 王将军之武库”“胜友如云, 高朋满座”, 这些溢美之词怎不能让宾主喜上眉梢呢?所用之典故:“物华天宝, 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 徐孺下陈蕃之榻”“睢园绿竹, 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 光照临川之笔”等都与江西人物有莫大关联, 这些既让各位重温历史文化, 感叹江西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又不至于艰涩难懂而沦为“掉书袋”。所抒之情怀:面对一应俱全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怎能不“遥襟铺畅, 逸兴遄飞”;“兴尽悲来”的感慨, 不只是作者本人的, 也还有座中诸宾客的;“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时运不济, 命途多舛”等都将唤起各位思乡之情与怀才不遇之感……

《滕王阁序》如此关注写作的读者意识, 必将与读者产生共鸣。诚如“唐摭言”记载:“ (阎公) 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 又报云‘星分翼軫, 地接衡庐’, 公闻之, 沉吟不言,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 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寓所, 极欢而罢。”王勃一生可谓历经坎坷, 但他不因此而自甘堕落, 所以历代文人学士读此文无不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滕王阁以诗文而兴, 《滕王阁序》以阁而长载青史。

三、注重写作的创新意识

登高感怀, 宴饮作序, 是古代文人的习俗, 但其内容几近程式化, 用语陈陈相因, 有的甚至陈词滥调。王勃并不是带着骈文的锁链在跳舞, 而是一改前人“争构纤微, 竞为雕刻”之习, 随心所欲地驾驭着骈文这种华丽的舞蹈表达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在绮丽的辞采描绘中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 形成了一种为文新风, 创造出一种“新骈文”。《滕王阁序》既顾及了骈文的基本格式, 同时也注重了写作的创新意识, 故而成为古代骈文最高成就的代表者。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描摹之细腻, 一笔写尽清冷却无萧瑟之感的暮秋景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在借鉴前人庾信“落花与芝盖齐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诗句上更体现了创新意识:首先, 在景物描绘对象的选取上, 意象更具有时令的典型性;在意境上, 王勃比庾信有着新的创造, 愈加显得百倍优美和洒脱。此句所写图景为一幅层次分明, 触目皆美的晚秋夕阳图;而视觉的空阔、色彩的和谐, 时光的流动, 又是诗人宽广胸襟的展示;“那一刻”, 王勃把它定格于文笔之中, 绚烂之景所蕴涵的是“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的豪情, 是诗人“不坠青云之志”不甘沉沦的真实写照, 创造性地写下这一千古名句。

《滕王阁序》“四美两难”新解 篇8

对于以上诸说这当中的逻辑问题,笔者倒不妨套用恩格斯责问杜林的话做比较:“在世界模式中,纯数学是某种完全经验的东西,是来自外部世界、然后又脱离外部世界的东西。”(《马恩选集》第三卷第79页 ) 对于两个相矛盾的判断, 不能同真亦不能同假, 必须明确肯定其中之一为真, 这是逻辑思维应遵循的排中律原则。因此, 对学者的诸说不能讲都不错。

再说,“四美” 之谓的“音乐、饮食、文章、言语”所说的理由也不充分:一是王勃序文没有自诩为美文, 而是谦称“敢竭鄙诚, 恭疏短引”, 饶有抛砖引玉之意;二是“一言均赋”, 也“是所望于群公”未来之作的, 这从文末“请洒潘江, 各倾陆海云尔”可得结论。至于言语美, 未见当时“议论风生”“妙语连珠”的谈话记录, 也就无所依凭, 溢美、过誉都无根据, 不过是想当然而已。江西省文史研究馆黎宁老先生曾在《文史天地》撰文认为,“良辰、美景可以是四美之二, 而赏心、乐事无论如何与四美挂不上钩”,诚哉斯言。

如2005年9月5日“21世纪论坛”开幕式上, 温家宝总理发表题为《走科学发展道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演讲时, 他引用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晚月》中很有特色的“暑退九霄净, 秋澄万景清” 两句对与会的嘉宾表示欢迎。对此的解释竟然是:“意在说明论坛的召开在时间、地点上都很适宜, 可谓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贤主、嘉宾,‘四美具、两难并, 此次‘21世纪论坛的召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这样将“四美具、两难并”到处套用, 那就未免太牵强附会了。 不错, 八月十五中秋夜确实真是良辰, 皓月当空碧如洗当然也是美景, 但论坛是在北京西城区全国政协礼堂举行, 有何美景可言? 至于赏心、乐事, 要讨论发展大计, 用心劳神不说, 哪有闲情逸致去赏心? 那乐事也就只有从论坛的主旨上去揣摩臆度了。

由此鄙人不揣浅陋, 针对《语文》课本的注释,斗胆试作新解以为参考, 并求教于大家。

从《滕王阁序》的前后文联系看, 是并不难找到“四美”所指为何人何物何景何事的。让我们细细看来:“纤歌凝而白云遏”,指的就是歌伎美女;“气凌彭泽之樽”,指的就是甘醇美酒;“穷睇眄于中天”, 指的就是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槛外美景;而“躬逢胜饯, 盛筵难再”自然指的是佳肴美味了。笔者猜想, 王勃走笔至此, 不由得想起睢园西汉梁孝王刘武饮酒赋诗的情景, 继而联想到《国策》中鲁国君共公择言的典故:有一回鲁共公参加魏国君梁惠王举行的宴会,他劝诫梁王不要贪图“仪狄之酒(美酒)、易牙之调(美味)、南威之色(美女)、 强台之乐(美景)”这“四美” 以免招致亡国的后果。而“两难并”就蕴含于鲁共公所言之中:“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又要穷奢极欲地纵情享乐,又要避免灭顶之灾的亡国祸害,这不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吗?其言下之意就是,必须戒勉奢靡之风,不要纵情享乐。否则就难保万里江山金瓯无缺!“四美具、两难并”, 这是王勃的慨叹,也是他的自警,更是与人共勉的策言!王勃从两个梁王想到滕王的盈虚有数,故而在诗中再次发出了“阁中帝子今何在”的叩问。看来他是对此有所思考的。

笔者常做读书笔记,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读写诸君不妨一试“天地”。(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激场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刘伟林

滕王阁序(模版) 篇9

1、【物华天宝】华:精华。宝:宝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灵:特别好。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座:座位。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腾:腾越。起:起舞。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6、【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最早见于《史记》。

7、【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8、【响遏行云】遏:阻止。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9、【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0、【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1、【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

13、【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出处是《后汉书•马援传》。

14、【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15、【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出处是《庄子•外物》。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出处是《后汉书•冯异传》。

1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18、【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19、【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出处是《列子•汤问》。

20、【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滕王阁序教案 篇10

一.本课标题

鉴赏美文体悟深情千秋高阁滕王阁千古美文滕王阁序二.导入

视频师说:(过渡)这是一座历经千载兴废而盛誉不衰的中华文化名楼,它屡毁屡兴,屡兴

屡废达二十八次之多,这在中国楼阁建筑史上堪称绝唱;这是一个永远令人击节耐人寻味的人文现象。师问:现象背后的原因同学们试着探讨一下。学生发言:

师说:滕王阁序千古美文,赋予滕王阁,摧不毁的文化魂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美文

三.师说:教学目标(中心目标)鉴赏美文体悟深情(具体目标)鉴赏语言形式鉴赏景物描写体悟丰富情感三.讲课过程

(一)初步感知鉴赏美句

师问:文章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骈体文(一美)学生回答:师明确:

语句方面的特点,以对偶句为主,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朗朗上口。

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内容充实,语言优美。

(二)深入体会鉴赏美景(二三段)

师说:首先请同学毛遂自荐,朗读学生读:师说:字音

师说:有没有同学有勇气挑战学生读:师说:字音

师问:有句话叫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请同学们选择一句你觉得写得好的描写景物的句子,进行鉴赏。既要意会,又要言传。(二美)

学生回答:师明确:

美景:色彩变化之美

远近错落之美上下浑成之美虚实相映之美鉴赏美情

师问:此景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结合具体文句品味情感。(三美)学生答:师明确:板书

游玩的喜悦感触的悲情情感的乐观

有为才有位

 师问:位不是天生的,没有人生下来就功勋卓著,位高权重,受人景仰。人类数千年文明史中,大多数杰出人士都是在无位之时,努力有为。 我们应该学习王勃的哪些精神? 学生答:

 美文流泪的滕王阁

(三)感悟深情

(四)启发

上一篇:学习规范,养成习惯演讲稿下一篇:领导力教育理论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