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2024-08-04

中国物流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精选8篇)

中国物流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篇1

中国物流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物流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物流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各位理事:

现在,我受何黎明会长的委托,代表中国物流学会理事会向大会报告工作。主要是回顾总结上次理事会以来的工作,提出下一年工作的基本思路。请予审议。

一、中国物流学会一年来工作回顾

去年11月,中国物流学会五届二次理事会在长沙召开。一年来,在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各位理事大力支持,广大会员积极参与,学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现简要回顾如下:

第一,加强政策研究,推动政策落实

继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物流国九条”后,各有关部门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国家发改委组织起草《我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物流园区发展专项规划》;财政部出台物流企业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将物流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扩大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商务部启动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共同配送综合试点;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积极推广甩挂运输、铁水联运等新型运输组织方式,支持交通运输主枢纽物流节点建设;工业物流供应链管理、农产品物流、铁路物流、物流标准化、口岸通关改革等工作全面推进。各级地方政府普遍出台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政策环境得到改善,也对物流理论和政策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学会加强行业调查和政策研究工作。一年来,我们多次组织召开有关财政税收、不合理收费、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等专题座谈会,邀请企业、政府、协会直接对话。组织开展了“物流国九条政策落实情况调查”、“第三次全国物流园区调研”和“关于减轻物流企业负担调查”,向社会发布了调查报告。物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前后,我们先后组织召开了十几次座谈会,数十次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情况,5次提出《关于物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情况的调研报告及政策建议》《关于促进我国物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等书面报告。

同时,学会组织研究力量,完成了有关部委委托的10多项研究课题。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落实情况的评估报告》《关于物流领域乱收费问题的报告》《“十二五”物流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研究》《提高我国物流业开放型经济水平研究》等课题。这些研究成果,有的已被政府有关部门采纳。学会会员积极参与相关政策调研活动,承担了地方、部门物流规划和政策的研究起草工作。

第二,深化学术研究,提高研究水平

在各位理事和广大会员共同努力下,我会物流学术理论研究工作深入开展,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次年会参评论文总数达930篇。经评审,其中359篇获奖,其中,一等奖15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104篇,优秀奖210篇。2012年年初,中国物流学会共确定227个课题列入研究课题计划(包括一年期和两年期)。到本课题提交期截止前,共收到结题报告182个。经评审,91个课题获优秀课题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1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61个。从今年起,联合会、学会开展物流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推荐、审定与推广工作。今年共收到推荐成果95个,经评审,共评出优秀成果35个。其中,一等奖5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18个。明天晚上,学会将要对上述各项获奖成果颁发证书。

上述研究成果总数达1200多件,获奖成果近500件,出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3000多位作者。为保证评审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学会公开选拔了70多位专家,分别组成论文、课题、图书和创新成果评委会。根据《评审办法》的规定,组织了认真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在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中国物流学会网上进行了公示。各位评委普遍反映,本研究成果选题紧扣当前物流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研究方法注重科学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一些成果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实用效果。

第三,引导产学研结合,促进资源整合

学会从2008年开始设立产学研基地,每年组织召开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为产学研各方提供经验交流的机会、项目对接的平台。各产学研基地在课题研究、政策咨询、实习实训、学术交流、案例推广和联合办学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今年4月,学会在银川市召开了2012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产学研基地负责人、相关企业、院校、研究机构和协会的代表350多人参加,60多家产学研基地提交了交流材料,30多家单位提出了项目需求。会议还组织了产学研供需对接沙龙,就产学研结合工作展开讨论,部分单位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在原有产学研基地努力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又有30多家单位提出申请。根据《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认定及管理办法》(修订稿)的规定,经资格审查,确定其中21家单位为第五批产学研基地。申报单位中的企业数量首次超过了院校和研究机构,表明企业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需求在增强,学会产学研基地的品牌效应在提升。到目前,学会已设产学研基地126个。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开展,促进了企业和院校资源整合,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推进管理模式创新和先进技术应用,对于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办好学术年会,搭建交流平台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是我国物流业界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学术盛会,到去年已成功举办10届,已成为“产学研结合、国内外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的年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做主题演讲,介绍物流领域研究的前沿观点。分别设立“专家讲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交流会”、“年会优秀研究成果点评会”、“绿色物流论坛”等重点交流活动。同时,继续采取自主设立分论坛的形式,由演讲单位和企业自主申报,年会提供平台,交流发布最新观点和研究成果。农村物流、国家重点课题解读等一批分论坛已经连续多年设立,搭建了相对稳固的学术交流平台,逐步形成稳定的学术交流群体,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第五,开展教育培训,加快人才培养

目前,全国已有417所本科院校、903所高等职业学校和867所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了物流类专业。从2001—2011年,10年间累计为社会各行业培养本科及中高职物流专业毕业生近250万人。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自2003年11月开展以来,已有31.4多万人参加了认证培训,21.1万人取得高级物流师、物流师和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2012年,我们还与教育部共同举办了“全国物流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龙工杯’现代物流技能比赛”,“第十届全国高等院校物流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等活动,组织开展了“安吉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通过多种渠道,努力培养物流业发展所需的各层次人才。

第六,搞好新闻出版,把握舆论导向

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连续编辑出版《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中国采购发展报告》《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和《中国物流年鉴》等。这些系列报告集中展示一年来我国物流业实践发展和政策、理论研究状况,已成为业内较有影响的系列出版物,受到广泛关注。

为繁荣物流出版事业,推进物流领域理论创新和学科体系建设,中国物流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2年组织开展了“第三届物华图书奖”评选工作。全国24家出版社报来102种参评图书,涉及100多所院校和研究机构400多位作者。经评审,35部获奖,其中一等奖6部、二等奖11部、三等奖18部。

联合会、学会作为《现代物流报》《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主管单位,积极做好业务指导,把握舆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影响力。学会今年对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升级,强化了对会员的服务性,增强了互动性,扩展了资料的全面性,努力搭建“中国物流首选智库”的公共信息平台。此外,学会加强与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的联系,加大了物流业社会宣传力度。

第七,扩大国际交流,提供合作机会

一年来,学会主要领导带团出访,参加国际采购与供应联盟、亚太物流联盟组织的国际会议和交流活动。同时,接待有关国家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及国际组织来华访问,与更多的国际组织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如,学会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合作,组织高级管理人员物流研修班和绿色物流项目研究;与国际贸易中心(ITC)合作,开展“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培训等。本届学术年会,我们邀请了美国、德国及东南亚国家的代表与会,以期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为国内物流领域产学研各界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

第八,加强自身建设,壮大学会组织

为充实加强学会工作,我们在年初专门成立了学会工作部。一年来,在各位会员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学会各项日常工作取得较大成绩。一是会员队伍继续扩大。到年底,学会会员总数将达到3500人,当年新增800多名会员。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园区、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加入学会,会员结构进一步优化。大部分理事、常务理事和副会长认真履行职责,为学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二是服务内容日益丰富。今年学会对网站进行了全新改版,增加了新的栏目,扩大了信息来源,增强了与会员的交流互动,以“海量信息”为会员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在原来半月左右给会员发送电子邮件的基础上,今年新增了定期编发的《会员通讯》,增加了与会员定期联系的渠道。三是专家团队稳步充实。按照《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管理办法》,经本人申请、专家推荐、学会审核,今年我们拟聘任21名特约研究员,特约研究员总数达到277名,一支产学研相结合的专家团队进一步壮大。

总体来看,一年来学会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在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如,对于决定行业中长期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缺乏顶层设计和全局思考;低水平重复研究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缺乏原创性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学术研究成果;符合我国物流发展实际的物流方法论尚未形成,学术创新缺乏科学指导和研究手段;产学研合作体制,人才培养和科研转化机制还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会员规模与行业从业人员相比仍然不相匹配,组织结构有待优化,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着力改进提高。

二、学会下一阶段工作的基本思路

2013年,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国物流业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中国物流学会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按照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的部署,紧密围绕物流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组织广大会员,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优势,稳步提升物流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把学会办成“中国物流首选智库”,为我国物流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是充分发挥政策研究优势,积极参与物流业中长期规划研究工作。《我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进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10多个部门和行业协会参加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学会要充分发挥政策研究优势,积极参与规划研究工作。要逐步开展行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做好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的组织研究,推进行业政策体系顶层设计的创新研究。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推动“物流国九条”等政策落到实处。中国物流学会会员,都要积极参与当地物流规划与政策的研究工作,努力为行业发展营造适宜环境。

二是坚持提高质量、鼓励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针,努力引导学术研究方向,搭建多样化学术科研平台。要继续办好一年一度的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学术成果要突出质量标准,鼓励创新,坚持实践性在理论研究中的引导作用。要加快开发学会网站,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学术成果的交流互动和宣传推广,成为学会会员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的重要窗口。

三是巩固深化产学研结合良好局面,注重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要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和体制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院校为依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要进一步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引导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发挥产学研基地的示范作用。组织开好一年一度的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交流经验,探讨问题,寻求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与学会网站的链接,加大产学研基地宣传力度。注重搜集产学研供需信息,通过学会平台促进资源整合和项目对接。

四是全面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培养物流业适用人才。要继续完善多层次协调发展的教育培训体系,推动物流学科体系建设。坚持职业资格培训认证的质量标准,提高在职人员业务水平。依托产学研基地,探索推广“工学交替”、“委托培养、定向培养”、“校企合作办学”、“共建实验、实训基地”等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物流企业急需的适用人才,为我国物流业升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五是继续加强学会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凝聚力和影响力。要继续加大会员发展力度,优化会员组成结构。要扩大会员覆盖面,吸引跨行业、跨领域的交叉性研究人才加入学会。要重点吸引企业家入会,继续推动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交流合作。要不断加强会员服务,深化学会与会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组织的凝聚力。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专业细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研究和行业服务。

各位理事:以上是我代表理事会对一年来学会工作的简要回顾,以及对下一年学会工作的思路建议,请予审议。

明天,我们将要隆重召开“第十一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积极参与学会各项工作,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谢谢大家!

戴定一,研究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198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数量经济专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1987年在原国家经委信息中心任副处长;1988 年在美国商务部普查局做访问学者;1989年到现在在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原中国物资信息中心)工作,历任处长、副主任、党委书记、主任;2001年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兼科技信息部主任;2003年3月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国务院决定适当降低新建高铁初期速度 铁路部门为旅客开通邮箱解决网购问题 张相木:“十二五”期间汽车工业的重点任务

中国物流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篇2

一、2008年工作总结

(一) 承办“财务会计改革与国际商务可持续发展”论坛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2008年6月, 由商务部财务司主办、天津市商务委协办、我会承办的“财务会计改革与国际商务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天津召开。天津市副市长任学锋、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刘山在、商务部财务司司长李荣灿、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金融司司长孙晓霞, 商务部有关司局、事业单位、商会、协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人, 各省、市商务厅 (委、局) 领导及财务处、会计学会负责人, 中央和地方外经贸企业近160人与会。与会代表回顾了商务财会改革30年的历程, 总结了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 并对当前实现国际商务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热点问题, 如会计准则的建设与趋同、银贸协作、人民币升值、“走出去”战略、反倾销、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二) 理论研究与论文评选

1. 年度理论研究与论文评选

理论研究作为学会重要的职能之一, 自2007年开始, 学会与商务部财务司联合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和论文评选, 推动理论研究工作开展, 提升论文评选层次。2008年全国论文评选, 设立论文评选工作组织奖, 改进论文评选机制, 将署实名评选改为“双盲评”, 规范论文报送格式。

2. 两项课题研究

学会承担了商务部财务司两项理论研究课题, 一是人民币升值与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 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根据所涉地区出口产品结构、产业分布特点以及受升值影响的重点行业等特征, 人民币升值与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分别由辽宁、上海、江苏、广东承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由宁波市外经贸局与会计学会承担。

(三) 《国际商务财会》月刊编辑发行

《国际商务财会》自2007年更名改版以来, 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改进, 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内容上, 2008年杂志综合版增设企业理财、个人理财等副刊, 增加信息量;扩大对外交流, 围绕当前商务形势和会计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 约稿、采稿, 对制定相关政策的权威人士进行采访, 为广大读者提供及时和权威的指导, 增强实用性。形式上, 统一文章的格式, 对论文的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注释等具体要求做出规范。

(四) 专业书籍编撰发行

1.《财经法规财会制度选编》

我会受商务部财务司委托, 出版了两册《财经法规财会制度选编》, 编入了400余个重要的财经法规和财会制度文件。

2.《反倾销会计实务》

为更好的帮助企业应对反倾销, 学会组织了几位反倾销专家编写了该书。目前该书的初稿已经编写完毕, 正在抓紧时间总撰编审。

3.《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实务》

随着新企业准则、新财务通则在企业的推广实施, 新税法的出台, 企业迫切需要有一本既反映外经贸行业特点, 又紧跟各项财税政策的业务指导用书。我会对《对外经贸会计实务》 (原《外经贸财会基础手册》) 进行修订。

(五) 培训

1.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继续教育培训是我会培训工作的重点。自1999年我会开展中央国家机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以来, 每年培训人数均名列20多家培训单位的第2、3名, 多次受到国管局的好评。2008年我会以加强培训质量为前提, 结合学员需求、紧密围绕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专业特点开展培训;适时增加了形势政策指导讲座。培训形式不断改进, 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最方便的服务。2008年共举办了25期培训班, 其中:走读班7期、公司班18期;共有3 399人参加了培训, 比上年增长了7.5%。

2. 反倾销应诉会计培训

自2006年始, 我会在全国举办了多期“反倾销会计人才”培训班。2008年分别在杭州、无锡、青岛、西安、上海举办了5期, 共计667人参加了培训。

(六) 会议与会员活动

2008年3季度由财务司和我会共同召开了“商务系统企事业单位财务处长联席会”。该会已举办8次 (2001~2008年) 。

4季度,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衰退, 外经贸企业外部市场环境恶化。为让企业更好应对此次危机, 我会于10月在北京组织一次国际金融形势报告会, 中央外经贸企业, 天津、北京外经贸企业及有关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80多人出席。

(七) 组织建设

为保持我会与省市学会合作渠道的畅通, 按照自愿、不双重缴费、保持总会与省市学会联系渠道畅通的原则办理各省市学会会员单位加入我会的入会手续, 实行双会员制。

二、2009年工作安排

(一) 理论研究与论文评选

1.年度理论研究与论文评选

坚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会计学会联合开展商务财会理论研究和论文评选机制, 继续优化评审流程, 激发各单位参与理论研究和论文评选的积极性。

2.两项课题

学会将在总结上年课题研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继续结合商务财会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酝酿承担两项理论研究课题任务, 一是关于企业“走出去”财税金融政策课题研究, 二是服务外包与会计工作课题研究。企业“走出去”财税金融政策课题将分为3个子课题:以家电、轻纺为主体的制造加工业;以商业服务为主体的批发零售业;以承包工程为主体的建筑业。

(二) 月刊编辑发行

继续做好《国际商务财会》的编辑和发行工作。在提高杂志总体质量的同时, 加大发行力度, 扩大期刊的国内外发行。

(三) 开展合作办刊

为实现月刊的发展与创新, 2009年将开展合作办刊。合作办刊的目的是为各省区市商务主管部门财务处, 外经贸会计学会, 中央和地方外经贸企业, 大专院校, 提供一个开展理论研究活动、发表理论研究成果、交流财会改革经验、介绍企业财会案例、展示财会人员风采的平台, 同时也提高办刊质量、拓展发行渠道。合作双方实现双赢。

(四) 专业书籍编撰发行

学会将根据拟定的提纲, 完成《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实务》的编写工作。继续编好《财经法规财会制度选编》。并做好这两本书以及《企业风险管理》与《反倾销会计实务》的发行工作。

(五) 业务培训

学会在继续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承办反倾销应诉会计培训的同时, 根据地方与企业的迫切要求, 针对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薄弱、内部控制不完善, 应对外部风险能力较弱的情况, 申请承办“中小外经贸企业会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人才培训”。

(六) 举办“海峡两岸企业会计准则”研讨会

上半年学会酝酿举办“海峡两岸企业会计准则研讨会”。研讨会的目的是推动海峡两岸开展经济贸易合作。日前已就相关事宜做了初步调研, 计划于2009年第二季度在西安、上海或南京举办此次研讨会。

(七) 会议与会员活动

为搭建商务系统财会处长交流平台, 更好地为会员服务, 2009年我会将继续和商务部财务司联合举办商务系统财会处长联席会以及积极组织会员开展相关活动。

(八) 组织建设

中国物流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篇3

李树君秘书长首先全面总结了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11年的工作,提出了2012年的重点工作计划。刘瑞雯副秘书长汇报了2012年学术年会的初步筹备方案。国际部赵小鹏部长、张兰芳副部长分别汇报了2012年国际合作交流计划和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GR-ejournal和亚洲农业工程学会期刊IAEJ办刊情况及今后工作设想。张振新副秘书长汇报了《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第三次修订稿)》的主要内容和起草修订过程,以及对《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青年科技奖条例》的修改建议。

围绕2012年学会重点工作,与会常务理事畅所欲言,建言献策。2012年中国农机学会在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科技、聚焦农业科技创新的大好形势下,将紧密围绕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的主线,通过多种途径和重点,实现农机化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面开展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要切实做好国际学术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以及在分支机构的学术交流方面,要更加注重深入的专业技术交流、注重集中讨论关键技术问题、注重具体专业技术问题的解决等等。

2012年学会将联合亚洲农业工程学会等机构举办大型学术年会,会议初步确定了年会的时间和地点;会议同意对《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青年科技奖条例》进行补充修订,增加对女性候选人年龄放宽至45岁的规定;会议对《中国农机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第三次修订稿)》提出了若干修改补充建议,并研究了分支机构问题。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三届三次理事会简讯 篇4

3月9日,榆林市慈善协会三届三次理事会在榆林市银杏国际酒店召开。出席此次会议的领导有:榆林市慈善协会终身荣誉会长赵兴国,会长刘洪,山东济宁脉管炎医院院长、榆林市慈善协会名誉会长张兴惠,榆林学院院长赵红星,榆林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高瑞成,市委副秘书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市慈善志愿者总会会长王文斌,榆林市慈善协会荣誉副会长高振年,顾问白虎城、高凤兰,市慈善协会全体理事和特邀代表共160多人参加了会议。

大会由市慈善协会副会长曹钦如主持。刘洪会长作了2011年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榆林市慈善协会2011年各项工作,并提出2012年创建“学习型”、“创新性”、“效能型”、“公信型”四型慈善组织,实施“金慈工程”、“温暖工程”、“义助工程”三大工程,加强慈善文化建设和慈善组织自身建设的奋斗目标。钟开有副会长作了2011年财务工作报告。市委副秘书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市慈善协会常务理事、市慈善志愿者总会会长王文斌,定边县慈善协会会长王生智,内蒙古龙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市慈善协会副会长方光玉分别作了表态发言。随后,市慈善协会终身荣誉会长赵兴国作了重要讲话。他肯定了协会一年来所做的工作,鼓励全体理事紧紧围绕协会“四、三、二”奋斗目标,齐心协力把榆林的慈善事业做大做强。大会表彰奖励了2011年积极为榆林市慈善事业做贡献的先进集体19个,先进个人20名,在“五个一”活动中积极履行职责的理事22名。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增补15位理事,5位常务理事,方光玉、石磊、余亚云三位副会长的建议名单。

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闭幕式上讲话 篇5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泰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中共泰州市委领导下,经过全体委员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就要闭幕了。

这次大会是在全市上下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深化改革,凝心聚力再出发,冲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议期间,市委韩立明书记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在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新征程上扬帆起航”的讲话。讲话立意高远、内涵深刻,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对于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奋力实现省委对泰州新的目标定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讲话还充分肯定市政协过去一年来的工作,就做好下一阶段政协工作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委员们深受鼓舞,表示将坚定发展信心,埋头苦干实干,为泰州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史立军市长参加会议期间相关活

动并讲话,对委员大会发言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要重视政协意见建议的转化落实,进一步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委员们倍感振奋,表示要尽心履职。会议还听取和审议了五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增选了五届市政协副主席,通过了大会决议;列席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等。大家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深入协商议政,踊跃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有品质的意见建议,体现了政协委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的履职担当,展示了政协委员智力密集、眼界宽广、善于议政的履职风采。会议开得圆满成功,是一次团结民主、鼓舞人心、汇聚力量、风清气正的大会。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已经拉开帷幕的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 70 周年,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推动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作为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新方位新使命。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中心环节。这些重要论述,拓宽了政协事业发展的空间,赋予人民政协更重责任。因此,全国政协汪洋主席说:政协挺有意思,少干是啥意思,干好才够意思,越干会越有意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遵照执行,锚定责任使命,积极履行职能,努力在政协协商中增进团结、凝聚共识,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跨入新时代要有新站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决策的重要方式。与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的西方选举民主相比,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保障了社会不同阶层广泛、持续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整合社会关系、减少社会矛盾、扩大社会共识,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把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集中起来,有利于提升决策水平、决策效率,有利于促进民主监督、提高民主质量,有利于在平等对话中拉近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因此,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最大的动力。激发内生动力是事业前进的关键。当前,统一战线结构的复杂性前所未有,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多元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前所未有,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共同奋斗,把各族各界人士团结起来,把各方面力量汇聚起来,人民政协可以也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具有覆盖广泛的层级架构,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相对成熟的协商规则和制度体系,理所当然要担起推进协商民主的历史责任,挑起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重要使命,为加强与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作出新的贡献。因此,政协协商意义重大,不是“没有意思”,而是“挺有意思”。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制度自信,增强政协履职的 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多做贡献,也为自己的人生旅程留下光彩一页。

担当新使命要有新作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追梦人的舞台。无数奋斗者用实际行动证明,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业绩都能够创造出来。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政协不能自外于时代洪流,要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争当“贡献者”,不做“缺位人”。站在人民政协成立 70 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回望过去,政协制度生长于中国的社会土壤,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进步不断发展完善,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政协事业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手上,我们也要努力奔跑。70 年沧桑砥砺、春华秋实,人民政协制度逐步完善,已成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好的制度也要有好的落实,不认真,再好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不作为,再好的制度设计也会虚化弱化。政协委员是很高的荣誉,全市 500 多万人口,只有 375 名市政协委员,大家享有这份荣耀,更应承担这份责任;大家拥有这个舞台,就不应让舞台冷场。肩负组织的信任、界别群众的期待,我们都要扪心自问,界别群众的意见听取了多少?重点问题的原因分析了多少?有效的对策建议谋划了多少?为凝聚力量工作贡献了多少?人生不过百年,干事创业的时间有限。不作为将损害事业、浪费青春、辜负人生。因此,要珍惜政协委员的称号,珍惜每一个为社会、为百姓履职的平台和机会。

当前,我们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任务繁重,风险很多,尤其要提倡事业为重的责任观,坦荡处事的得失观,实事求是的是非观。政协委员中的党政干部,更要履行好双重职责,实现角色互促,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希望全体委员都要有志愿者的精神境界,奉献他人,快乐自己;都要崇尚认真,积极作为,用认真履职去成就更多愿景。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尊重委员的劳动成果,认真办理他们的提案和建议,形成良性循环。

落实新要求 要有新能力。品质是政协建言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政协协商的魅力所在。情况不明的建言可能误导决策,没有品质的协商是在浪费资源,缺乏实效的工作就是形式主义。只有说得对、说得新、说得透,建言才能体现价值;只有心相通、讲方法、有艺术,引领才能产生共鸣。五届市政协以来,我们研究确定了“贴中心、少而精、有品质、求实效”的工作理念,聚力打造品质政协,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与新一届全国政协提出的提质增效要求完全吻合。当然,“品质政协”是一个动态概念,必须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整体工作品质的提升取决于组成整体的每一个个体的品质提升,而个体工作品质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力的高低。因此,提高政协工作品质的关键在于提升履职能力。要提高能力,就必须崇尚学习。要自觉养成学习的习惯,做到好学善悟、边学边悟,以自身知识储备的迭代升级为品质建言厚植土壤。要提高能力,就必须深入调研。争当专家型委员,开展研究型

工作,善于从基层一线寻找鲜活素材,研判发展动向;善于从不同维度观察同一问题,实现深度透视;善于运用大数据开展定量分析,得出科学结论。与此同时,面对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新要求,我们还要着力增强团结的本领,善于和各界人士交朋友,围绕思想认识上的困惑点、利益冲突的交织点、现实矛盾的多发点,多做释疑解惑、理顺情绪的工作,多干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事情,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寻求最大公约数、描绘最大同心圆。

开创新局面要有新机制。工作创新的成果,要靠机制来巩固;重点任务的落实,要用机制来保障。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每一个重要业绩,都伴随着机制的创新突破。这既是新时代政协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政协制度,进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在实践中,我们要处理好创新与改进的关系,既注重在现有机制框架内的变化调整,更注重在制度落实层面的基层创新。政协是政治组织,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要不忘方向和原则,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政协的性质定位;促进政协制度更加定型要不忘继承、借鉴和发展,首先把已有的制度要求在泰州落实到位,不缺项、不虚化、不打折。要加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政协履职新的制度体系。坚持目标导向,把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作为当前机制创新的重点取向;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促进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对现有制度机制进行全面审视,聚焦薄弱环

节重点研究;坚持实效导向,致力于促进政协工作提质增效,构建起政协工作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有效机制。我们坚信,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协商民主的渠道一定会更加畅通,协商民主的成果一定会更加丰硕。希望大家充分发挥凝聚力影响力,自觉在界别群众中当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引领者和示范者,不断探索政协协商民主的新渠道、新机制,为泰州各项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政协智慧和力量。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在中共泰州市委领导下,大力弘扬“渡江精神”,团结奋斗,履职尽责,为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这次会议,得到了市有关部门、单位及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天德湖宾馆、茂御酒店提供了优质服务,大会工作人员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我向大家拜个早年!衷心祝愿各位委员、各位同志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吉祥如意!

中国物流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篇6

主持人 ×××

各位监事:

大家下午好!

现在召开××××公司一届三次监事会。此次会议应到监事3人,实到×人。会议的召开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监事会通过的各项决议有效。

本次会议议程:

1、审议《×××公司2012监事会工作报告》;

2、审议《×××公司监事会议事规则》;

3、审议《关于监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

下面分项进行。

首先,我向监事会作《×××公司2012监事会工作报告》…………报告完毕。有请各位监事发表意见……

下面,请各位监事对《×××公司监事会议事规则》发表意见(见书面材料:“三会”材料之十一)……

下面,有请公司监事×××先生宣读《关于监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监事候选人及职工监事简历见书面材料)…………请各位董事对上述议案发表意见…………

均如无异议,现将三项议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现在,我宣读《×××公司2012监事会决议》…………

中国物流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篇7

2010年, 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在国资委、民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以及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的关心指导下, 在五届理事会的领导下, 在全体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 以服务为宗旨, 以促进行业发展为己任, 在加强行业管理、提供政府决策支持、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和规范协会管理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完成的主要工作有以下九个方面:

1.1 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协助政府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1.1.1 积极作好政府参谋, 为行业争取政策方面的支持,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010年, 协会紧密跟踪各项行业政策的调整和变化, 积极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统计局和海关总署等部门沟通协调, 和业内相关单位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和广泛的意见征集, 在认真分析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配合各有关部门呈报了多项政策制定、调整的意见和建议, 为推动建材机械行业稳步快速发展争取了多项政策支持 (见表1) 。

1.1.2 认真做好建材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1) “十二五”期间是建材机械行业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完成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阶段, 协会在向全行业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 组织完成了《建材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

(2) 为全面做好建材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引导企业深入结合建材工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对建材机械装备的功能需求, 开发高效、节能、绿色智能型建材机械新产品, 为建材工业完成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目标提供先进技术装备支持, 协会向全行业征集了“十二五”科技开发项目和行业规划意见。建材机械各专业“十二五”重点开发代表性项目见表2。

1.2 强化服务职能, 积极为行业及会员单位做好服务工作

1.2.1 组织会员单位申报“2010年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

为做好建材机械行业科技创新工作, 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热情, 鼓励企业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投入力度, 建立健全创新机制, 建设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协会每年组织会员单位参加建材行业科技奖的申报工作。2010年建材机械行业共有3个项目荣获一等奖, 3个项目荣获二等奖, 5个项目荣获三等奖 (见表3) 。

1.2.2 组织开展“鹏飞杯”全国建材机械行业技术革新奖评选活动

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的领导和帮助下, 在协会副会长单位——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 协会继续组织开展了“第四届鹏飞杯全国建材机械行业技术革新奖”的行业公益活动。

2010年, 协会共收到来自25家单位的59项申报项目, 最终评审出一等奖11项 (见表4) 、二等奖19项和三等奖29项。

1.2.3 积极参与行业科技成果鉴定和质量技术鉴定工作

为推动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科技研发步伐, 加快新产品、新技术在行业的推广速度, 协会派专家参与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水泥工业研究设计院、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和江苏飞鹏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等多家会员单位的新产品鉴定工作, 在完成鉴定工作的同时, 借助协会开展的各项活动、刊物及网站等多个渠道, 为其新产品的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2.4 继续开展“建材机械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活动

2010年, 协会继续开展了全国建材机械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活动。该活动在深入评估会员企业的信用状况, 树立行业企业的诚信标杆的同时, 还通过多重手段、多项渠道将授信企业推荐给相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 为企业争取了政府补贴、减免保费和融资押汇等多种金融政策优惠。2010年全国建材机械行业AAA级授信企业名单见表5。

1.2.5 发布行规行约, 倡导企业加强行为规范

制订了《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行业行规行约 (试行) 》、《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行业自律管理奖惩办法 (试行) 》、《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行业职业道德准则 (试行) 》、《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行业争议处理规则 (试行) 》、《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行业质量监督检查及处罚信息发布制度 (试行) 》, 为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树立行业和企业的社会形象, 建立行业良好的竞争秩序和发展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6 积极推动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

继续努力促进建材机械行业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 积极与国家建材工业信息化办公室联系, 组织了部分会员企业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报《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 争取国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财政资助支持。

1.2.7 积极为会员单位提供相关服务工作

协会同时与多省市政府相关部门保持着密切联系, 积极向各地方科委、工信委、发改委及质检局等部门推荐行业优秀企业, 为他们在争取地方项目、政策支持, 评选驰名商标、省市名牌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1.3 积极搭建行业信息交流平台, 做好企业和市场之间的桥梁

2010年, 分别举办或联合举办了“国际混凝土周”活动、2010年水泥工业用耐磨材料技术研讨会及展览会、2010年水泥工业用新技术和新装备技术交流会及水泥工业配备件采购会等, 并出版了第四届《水泥工业用耐磨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水泥工业新型节能装备论文集》。

1.4 积极参与建材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

2010年, 参与行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积极组织并参与了《水泥工业管磨装备》国家标准工作组的重点水泥和机械企业调研工作。作为组长单位, 主持起草了《汽、火车用水泥熟料散装机》、《火车用水泥散装机》、《建材工业用气动开关阀》行业标准;参与了《建材工业用电动流量控制阀》行业标准的编写工作;作为组长单位的《墙材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一部分总则》现已完成送审稿;协助建材机械标委会完成了《建材机械工业“十二五”标准化发展规划》的编写工作。

1.5 加强行业统计工作, 作好经济运行分析研究

完成了《2010年建材机械行业发展报告》、《2010年中国机械工业年鉴》 (建材机械部分) 和《2010年建筑材料工业年鉴》 (建材机械部分) 的撰写。

通过协会的会刊、简报及网站发布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和有关行业的热点和难点, 并以信息报送方式上报国家工信部等有关部门, 对国家相关政府部门了解行业情况, 制定行业政策以及引导企业健康发展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1.6 努力做好协会刊物的编辑、发行工作

2010年《中国建材机械》以自己独有的视角和特点, 撰写、采集和编辑各类文章信息20余份, 充分分析国家新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和行业产业政策, 传递行业最新的产业动态和科技信息;同时征集并刊登会员单位供稿十余份, 并在每期策划一篇封面故事, 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为行业和企业进行宣传报道, 为会员单位免费赠送《中国建材机械》、《建材机械行业经济运行简报》和《建材装备标准化简讯》 (季刊) 等3本内部刊物。

1.7 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为行业企业服务

中国建材机械网 (www.cbmma.org.cn) 于2010年完成改版工作, 新的中国建材机械网作为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涵盖了行业内的政策法规、行业经济运行、标准化工作、市场信息、优秀诚信企业、品牌产品和技术创新等内容, 以及上下游行业的相关信息, 同时增加理事单位的链接, 突出行业的权威性、全面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进一步增强了为会员单位服务的功能。

1.8 协会分支机构的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协会现有7个分支机构:水泥机械专业委员会、墙体材料机械专业委员会、焊接专业技术委员会、热处理专业委员会、耐磨材料与抗磨技术分会、培训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各分支机构在2011年均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工作。

1.9 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规范协会发展

2010年, 协会顺利通过民政部AAA级全国性行业协会评估、国家财政部和审计署组织的“小金库”检查工作, 得到了专家组和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的一致好评。

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协会通过了民政部全国性社会团体2009年度检查工作, 完成了国有资产年度申报工作和年度财务审计工作等。

1.1 0 协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固定的经费来源和渠道, 分支机构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行业规模快速扩大、产品种类激增, 为行业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企业加入协会的目的性过强, 不能充分利用享有的各项权利等。

2 建材机械行业经济发展情况

2.1 2010年建材机械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0年建材机械行业受益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国家实施一揽子扩大内需的政策, 在建材工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的实施下, 特别是在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等有关产业政策的推动下, 建材机械企业积极调结构、转方式, 全行业总体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 呈现出各项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国际市场快速回升、生产销售再创历史新高、行业运营水平和效益水平持续提升的良好局面。

2.1.1 行业生产、销售突破5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2010年建材机械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61.62亿元, 同比增长35.88%, 增幅较上年同期增长1.38个百分点;完成工业销售产值545.77亿元, 同比增长36.68%, 增幅较上年同期增长2.8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51%, 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2.47个百分点。从各月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增速看,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建材机械产销增速总体呈前高后低逐步趋稳的态势。产销衔接良好, 实现产销率为97.18%, 高于去年同期0.57个百分点。

2.1.2 行业经济效益持续提高

2010年1~11月, 据对建材机械行业规模以上562家企业的统计汇总, 建材机械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69.86亿元, 同比增长34.92%, 增幅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1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6.37亿元, 同比增长38.95%, 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13.57%。

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7.74%, 创近几年新高。在各种经济类型中, 外商控股企业盈利能力最高,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10.37%, 国有控股、私营控股、集体控股、港澳台商控股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分别为9.17%、7.30%、6.69%、5.26%。

2.1.3 行业亏损面进一步下降

统计的建材机械行业562家企业, 其中亏损企业45家, 亏损面为8%, 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0.75亿元, 同比下降51.36%。具体从经济类型分析看, 国有控股企业占行业亏损额比例 (46.06%) 最高, 港澳台商类企业亏损额为零。

2.1.4 行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2010年1~11月行业累计产成品资金同比增长21.65%, 增幅较上年同期增长13.8个百分点;行业应收账款为51.8亿元, 同比增长31.7%, 增幅较上年同期增长9.33个百分点。

2.1.5 主要产品产量高速增长

2010年, 随着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从年初的40%回落到年末的23%, 建材机械产品产量也经历了从年初高速增长逐步趋于高位稳定的增长态势。其中水泥机械, 在国务院[2009]38号文件发布后, 水泥建设项目投资延续2009年恢复性增长, 于年初集中释放, 带动了水泥机械旺盛的需求, 水泥机械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4月后逐步回落, 但总体仍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据对行业63家重点水泥机械制造企业统计分析, 2010年完成水泥机械产品产量116.08万吨, 同比增长41.71%, 增幅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24个百分点。

2.1.6 行业出口增势向好

2010年, 全球各国经济相继好转, 亚洲及各新兴经济体均表现出活跃的增长态势, 国际建材机械市场需求强劲释放, 我国建材机械骨干企业抓住国际市场回暖的契机, 积极承接新订单, 行业出口形势快速回升, 全年共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26.41亿元, 同比增长21.11%, 总体呈向上略有回调的走势。

2.1.7 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减缓

由于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以及行业竞争的激烈性, 建材机械行业在连续多年投资高速增长之后, 2010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骤然降温, 建材机械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达31.94亿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3.55%。这是自2005年以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之后, 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大幅下降, 对建材机械产品的需求降温势必会起到一定作用。

2.2 2011年1~6月建材机械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1年1~6月, 据对行业内425家规模以上企业统计, 建材机械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81.93亿元, 同比增长27.66%;销售产值366.68亿元, 同比增长27.35%;完成出口交货值8.05亿元, 同比下降36.23%;产品销售率达96.01%, 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6.21亿元, 同比增长43.89%。

1~5月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62.53亿元, 同比增长30.68%;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2.56亿元, 同比增长6.05%;应收账款62.10亿元, 同比增长41.23%。

今年以来, 1~6月水泥机械产量同比持续下降, 据对行业47家重点骨干企业的统计, 水泥机械产量为41.2万吨, 同比下降36.5%。

从今年上半年建材机械行业经济运行数据分析看, 受到国家房地产调控措施和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的影响, 行业增长速度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 出口严重下滑, 尤其是受到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大影响, 企业原材料、人力、燃料等成本压力凸显, 而同时下游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将有所减缓, 建材机械企业将面临着来自成本和下游的双重压力。

(注:自2011年起工业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企业由年主营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提高到2000万元及以上)

3 2011年协会工作计划及执行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 是建材工业实施“由大变强、靠新出强”跨世纪发展战略第三阶段的关键时期, 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围绕国务院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 坚定不移地实施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发展战略, 继续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引导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推动行业产品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保持行业平稳较快发展。

3.1 继续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行业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建议工作

协会将继续深入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完成建材机械行业《“十二五”重点技术改造投资指南》的编制工作;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完成了第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评选的推荐工作。并在下半年重点研究行业节能减排、重大装备技术研发等工作, 为行业发展争取更好的政策环境, 引导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3.2 召开了五届四次常务理事会通讯会议

今年3月, 协会以通讯会议的形式召开了常务理事通讯会议, 会议以投票的方式表决通过了《中国建材机械行业20强及专业龙头企业表彰办法》、盐城工学院提出的全国建材机械工程师培训中心、西南科技大学提出的中国西部建材机械工程师培训中心等提案。

3.3 做好行业“十一五”总结表彰工作

“十一五”期间, 我国建材机械行业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 全行业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等主要指标高速增长, 确立了我国建材装备制造大国地位, 也涌现出一批为行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和优秀人才。为总结表彰、树立楷模, 协会将在本次年会上表彰“十一五”全国建材机械行业领军企业、企业领军人物、优秀企业家、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和先进工作者。希望在“十二五”期间, 行业企业能继续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调整产品结构,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为我国由建材装备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转变贡献力量。

3.4 做好“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和落实工作

由协会组织编写的《“十二五”建材机械行业发展规划》将在本次年会上进行充分的讨论研究, 完善修改后将由协会上报工信部等部门并向行业发布, 同时将根据规划内容要求调整协会、行业相关工作内容, 指导企业开展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工作, 使规划真正落实到实处, 引导行业平稳较快发展。

3.5 进一步做好行业20强的评审表彰工作

为培育行业龙头, 塑造一流品牌企业, 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和由大变强战略进程, 协会再次启动了行业20强及龙头企业的申报工作, 为社会各界提供了我国建材机械行业发展状况的权威信息。截至2011年7月, 协会和评委会共收到制造企业近50份申报资料 (并提供其统计报表B103表和年度审计报告) , 最后经过20强评审委员会审定并进行了为期15天的社会公示, 确定了2011年行业20强名单。协会将在后续工作中撰写并发布《2011建材机械20强报告》, 并同时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3.6 继续做好2011年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2011年全国建材机械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已进入资料审查阶段, 截至目前共有8家单位提出申请并提交了申报资料。协会将在下半年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并在2012年协会年会上对授信企业进行表彰。

3.7 围绕行业技术创新开展一系列工作

2011年由我会副会长单位——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并冠名的“2011‘海源杯’全国建材机械行业技术革新奖”已圆满结束, 今年来自14家单位的40项申报项目, 在6月29日北京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 经评审会专家打分并讨论, 最终评审出一等奖6项, 二等奖8项和三等奖16项, 其中一等奖项目已推荐参加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的评审。

协会将在下半年重点配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完成今年建材行业科技奖和技术革新奖的评审。

3.8 组建成立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

协会将向全行业、企业征集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该委员会将在协会的统一管理下, 根据协会章程和业务范围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和评审鉴定等工作, 为推动行业的技术创新、学术信息交流和技术推广做出贡献。

3.9 做好建材机械行业展览会议的组织工作

为充分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 为行业企业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协会今年将在上海主办“2011上海国际建材机械展览会”。该展览会吸引来自国内外建材、建筑、水泥、矿山、玻璃、陶瓷、砖瓦、涂料、砂石、混凝土、公路、铁路、水利、冶金、化工等相关行业企业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及贸易采购商, 促进企业与用户的交流合作, 为建材机械制造商提供形象展示、品牌推广、市场营销和技术交流的强大平台。协会会员单位参展还将享受很多的优惠和优先政策, 欢迎各企业踊跃报名参加。

同时, 协会还将做好2011中国堆焊及抗磨损技术国际研讨会 (10月26日北京) 、第五届中国水泥工业耐磨技术研讨会 (9月14日成都) 、2011年水泥工业用新技术和新装备技术交流会及水泥工业配备件采购会 (10月深圳) 的组织筹备工作。

3.1 0 继续做好协会一网一刊方面的工作

(1) 全面完成协会官方网站中国建材机械网的管理工作, 扩大协会的服务平台。

(2) 继续做好协会会刊《中国建材机械》杂志的编辑出版和发行等工作, 2011年起恢复为双月刊, 已完成3期。

3.1 1 积极做好行业信息统计和行业调研工作

(1) 加大力度做好行业的信息统计工作, 及时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 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2) 加强行业调研工作。在今年下半年, 协会将组织专家进行行业重点企业的调研工作, 及时形成行业调研报告。

3.1 2 加强协会的规范管理, 提高秘书处工作人员素质;努力做好为会员单位服务的工作, 为会员企业多做实事, 促进行业发展

中国物流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篇8

尊敬的樊孔彰老主委、江林昌主委,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民盟烟台市委召开的这次代表大会,是一次回顾总结工作、部署新的一年工作任务的重要会议。刚才,会议回顾了民盟烟台市委成立25年来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09年的工作,部署了2010年工作任务,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我听了以后,很有感触,很受启发。

1984年,烟台市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为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正是在这一年的12月,民盟成立了烟台市委员会,组建了市级领导机构。2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间,然而,对民盟烟台市委会来说,却是不平凡的25年——是奋发进取、励精图治的25年,是服务大局、心系社会的25年,是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25年。25年来,民盟烟台市委认真实施“人才强盟”战略,稳步发展组织,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稳步发展,盟员队伍日益壮大,自身建设成效显著:领导班子民主和谐,讲政治,顾大局,重团结,“四种能力”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结构优化,人才荟萃,新老交替,充满活力,“爱盟敬党”理念深入人心;机关工作制度完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扎实有序,富有效率。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办学、科技咨询、扶贫助困、爱心捐助等活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我市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综合考验,民盟烟台市委以新中国成立和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为契机,通过举办书画展、参加文艺演出、观看影片、组织参观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和带领广大盟员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开展“南山——民盟学术文化周”活动,为发展民办高校事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围绕应对危机、招才引智、公共卫生、文化产业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真知灼见——就在前几天市委召开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恳谈会上,江林昌主委还提出了党政领导干部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经典学习的建议,得到了孙永春书记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此外,民盟市委还积极开展“三下乡”、新农村建设、扶贫助学等社会服务工作,引导广大盟员立足本职“双岗奉献”,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这场综合考验,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拼搏进取,取得了新的发展。预计全年GDP完成3720亿元,同比增长12.4%,人均GDP达到78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189亿元,增长13.8%;国税收入291亿元、增长22.4%,列全省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增长2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50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8590元,增长8.3%。我市经济总量2008年就已经列全国20位,今年如果再突破4000亿元,将极大地鼓舞和激励全市人民继续向新的更高目标迈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抓住扩内需、保增长的重大机遇,全力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目前,122个投资过10亿元的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其中经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和总理办公会批复的项目有7个(分别是海阳核电、烟台保税港区、烟台潮水机场、万华MDI一体化、青烟威荣城际铁路、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烟台港西港区油品码头)。这在烟台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些重大工程项目获得批复和启动实施,必将对烟台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09年,烟台成为全国第一个开通欧洲全货运航班的地级市;而且马上就要开通直飞

台湾的航班,在全国也是唯一的地级市。2009年,烟台继续保持了“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在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排行榜中居20位;被评为“最具潜力投资城市”、“十大活力地级以上城市”和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五连冠”优秀城市。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市民盟盟员的辛勤汗水和智慧。在此,我谨代表市委统战部,向民盟烟台市委成立25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大家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

借此机会,我谈三点建议:

(一)进一步树立参政党意识,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增强政治把握能力。参政党意识,是民主党派对在多党合作政治格局自身地位、使命、宗旨的一种深层次认识。增强参政党意识,有利于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曾指出:“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现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希望大家继续发扬“爱盟敬党”的光荣传统,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贯彻活动,建立起政治交接和思想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活动、召开会议、教育培训、组织学习和信息宣传等形式,引导广大盟员不断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领导人的光荣传统和高尚风范,坚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参政党意识、提高政治把握能力,为履行职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进一步增强参政议政的整体合力,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参政议政

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收集社情民意、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提案建议、监督落实情况等多个环节。要继续开展好“一支部一调研”、“一盟员一建议”活动,对收集和反映上来的社情民意,认真整理汇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调查研究的方向;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改革攻坚的难点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界别相关的特色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要重视发挥好每一个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好每一个基层支部的桥梁作用,发挥好机关和专委会的枢纽作用,发挥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形成上下联动、扎实有序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以此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整体合力,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大局。

(三)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自身的科学发展,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一是继续发扬光荣传统,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按照上级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决策议事机制、民主生活会制度,把领导班子建设得更加团结、更加和谐、更加民主、更加富有效率。二是着力加强组织发展工作。重点在界别相关的领域发展高层次、有代表性的人才,保持民盟的特色;注重发展政治素质高,社会影响好,有较强的代表性的人士,为民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继续夯实基层基础。要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联系基层制度和基层组织工作制度,适当引入考核激励机制,推动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基层负责人的培养锻炼,切实把基层组织建设成“自我教育的学校,团结互助的集体,参政议政的桥梁,培养人才的基地”。四是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机关是民主党派工作的枢纽和窗口,地位十分重要。前不久在全市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交流会议上,贤书部长还特别强调了机关工作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机关的素质反映党派的素质,机关的执行力体现党派的执行力,机关的形象代表党派的形象。要继续探索建立符合本党派传统、特色和工作实际,广大盟员认可的机关文化理念,以机关文化

建设促进机关作风的改进。不断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和理顺工作职责,加强对机关干部的培养教育,以工作责任的落实促进效率的提高,进一步增强机关履行职责的能力,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当前,烟台正处在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面工作任务很重、压力很大,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高点定位、科学务实、积极作为,才能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民盟盟员,大多是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业务骨干,处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一线,不仅担当着重要的本职工作,同时还肩负着参政党的政治责任。希望大家进一步把握形势,坚定信心,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谋长远之道、多建科学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烟台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文明富庶新烟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借此机会,提前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工作进步、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找小猫》及教学反思下一篇:高三英语单词记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