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案例

2024-10-23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13篇)

社会工作案例 篇1

班主任工作案例:撕书**

【事件】

上个月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张帆同学手捧语文书哭着走进来,委屈地说:“老师,天乐把我的书给撕了,还把我的书给扔到了地上。整个人哭得像一个泪人了。

说起天乐,班里同学都知道他,他是班里的“小霸王”,所以好多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但是自从这学期班里开展了“争做文明小学生”评比活动以后,一直没有听到同学反映他有打架、欺负人的现象。“今天怎么了?”我觉得纳闷,琢磨一番之后,我还是决定调查调查再说。于是先安慰张帆回去了。

【分析】

班级出现“撕书”事件,看来天乐确是这件事的实施者了。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因为他还是成长中的人,其道德意志力还处在较低水平,出现这些问题,应该还是意志力不够。从天乐的事件来看,他前一阶段打架的坏习惯已经得以纠正,现在又发生了,这是一种反复,应当让他在这些反复中更快地成长起来。

另一方面,凭着对天乐的了解,我觉得这事也许另有原因。孩子心里往往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不肯对他人讲心里话。

【过程】

1、侧面了解,调查真相

两天过去了,我一直在观察着天乐,只见他默默无语,心事重重,有意在躲着老师的目光。我并没有马上找他,而是先把经常和天乐在一起的梦洁找来了解,梦洁说:“那天,我俩在教室看书,张帆把书拿过来,还说天乐不好好学习。天乐生气就把张帆的书撕了,还把书扔到了地上。

2、直接交流,爱心感化

当天下午,我找来天乐谈话。他一走到我面前,就低着头不知所措。两只小手摆弄着衣襟“不用紧张,我不是在责怪你。”我笑着说。“我只是想听一听你的心理话。谁能没有缺点呢?有了缺点、错误只要敢说真话,就得到别人的谅解,自己也感到轻松了,对吗?”只见他低头不语,我说,孩子老师知道这件事情不怨你,你最近的表现老师都看在眼里,可是张帆却说你不好好学习,让你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你把她的书给撕了,还把她的书扔到地上,但是撕书和扔书肯定是你的不对。“老师我知道错了”天乐诚恳的说。

3、澄清事实,增进团结

事情已经清楚了,还是公布于众好,免得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于是,在星期二的班会课上,我把事情的原原本本向同学们讲了一遍,然后,张帆郑重地向天乐道歉,天乐也承认了错误。这时,大家紧张的情绪放松了,气氛和谐了,而天乐对于改掉自己错误的行为也更有信心了。

【反思】

1、班主任在处理班级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头脑一定要冷静,要注重调查研究,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后进生敢于说真话,谈真情,这样才能圆满的解决问题。

2、注重调查研究,到学生中去,倾听孩子们的声音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灵魂,我们每位班主任如果草率地批评出事的学生,势必造成对学生心理的伤害,不耐心做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出的后果是可以想象的。

让我们在工作中多一份耐心,少一点指责批评;多一点调查,少一点武断。走近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贴心人。

社会工作案例 篇2

在我心爱的花园里, 盛开着五十朵花儿。他们聪明伶俐, 他们活泼可爱, 他们顽皮淘气, 他们……陶醉在花园中的我又嗅到了那沁人心脾的栀子花香。

与孩子们的第一次相识是从我的点名开始的。“刘艾”、“肖杰丹”……柔声地从嘴里点出孩子们那一个个寄托着家长希望, 蕴含着美好期望的名字, 微笑着认识每个孩子, 我心中涌出的是幸福。

“谢芳柔!”这个小女孩一定长得像她名字一般芬芳、柔美……我心里想着。环视了一下教室, 我看见教室后排的一个孩子站了起来。那一瞬间, 我心里微微一怔:眼前的这个女孩个子不高, 胖胖的, 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臃肿。她的头发不太长, 依稀可以看见脑部的一小块头皮。她的脸部有些变形, 鼻子也歪斜着。

后来我才从其他的老师那里知道, 是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这些变化。多次的手术不但让她的面部器官变化, 她的脑部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同时, 孩子也显得有些内向。也许是因为这些原因, 班上的孩子们不是特别喜欢和她玩, 她也和班上的同学不太亲近。然而这样的一个她总是每次在看到我后就会飞跑过来, 扬起她那张独有的笑脸向我打招呼:“老师好!”此时, 天生胆小的我也只是对她礼貌地微笑, 不太敢长久地正视她。直到有一天……

“孩子们, 我们今天到多功能厅去观看《音乐之声》。”我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并且要求他们马上排队, 在我的带领下向多功能厅走去。由于人比较多, 我就把班上的孩子分成了两部分, 并告诉他们, 走在前面的就从前门进去, 后面的孩子则从后门进去。不一会儿, 孩子们都安静地找到空位, 开始专心地观看影片。影片很吸引人, 我们为Mariya的活泼开朗而欢呼, 我们同影片中的孩子们一起唱起了名曲《de re me》……此时, 我才发现空了一个座位。“糟糕, 怎么差一个孩子呢?”我心里特别地着急。环视了一下孩子们, 我马上知道了:谢芳柔没有来到教室!

我眉头一皱, 心立刻紧张得咚咚直响。谢芳柔到哪里去了?是不是走丢了?她怎么会没有到多功能厅来?顾不得再多想, 我着急得一下子拉开多功能厅的门, 准备去周围找她。

但在我拉开门的那一刻, 我愣住了……谢芳柔就站在门口!此刻的我更生气了。准备马上像发连珠炮似地责问她:“你没听见彭老师请你们从后门进来么?”“你为什么不进来呢?”、“你能听见我们在这间教室里, 你为什么不敲门?”……可挂着一脸泪水的她在看到我后一下子把我抱住, 边哭边伤心地说到:“老师, 我走错了, 我没有找到你们。”孩子的头靠在我的怀里, 此时, 她那块凸现出的头皮占据着我的双眼, 同时也一下子深深地刺入了我的心!我伸出双臂, 也把她轻轻地搂着, 心里豁然大悟:是啊, 怎么能责怪她呢?一件对我们来说看似简单的事情, 对她来说也许存在一些困难呢。我第一次把手放在她头上, 轻轻地摸了摸她的那块伤疤, 那是怎样一种心情啊, 惭愧、心痛、无限的爱意……

看着她流泪的小脸, 我从包里拿出一张“清风”纸巾递到她手中, 让她擦干眼泪。谢芳柔拿着纸巾擦着眼泪, 突然, 她把纸巾放到鼻子前闻了闻, 扬起了嘴角, 对着我灿烂地笑着并嚷到:“老师, 好香的!”“老师, 好香的!送给你!”第二天, 她把藏在身后的一束栀子花递到我面前。

真的好香!我并没有独享这束栀子花香, 而是以谢芳柔的名义把美丽的栀子花送给了全班的孩子, 让他们和我一样与谢芳柔成为好朋友。

社会工作案例 篇3

基层商会组织是工商联工作的组织基础和重要依托,在发展和管理会员、联系和服务企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普陀区工商联在2001年成立9个街镇商会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适应商会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特别是在2010年9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区工商联按照“加强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注重吸收行业协会、行业商会、异地商会等经济类社团”的新要求,紧扣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不断创新基层商会组织载体,加快形成以街镇、园区、行业、楼宇和异地商会为主体的基层商会组织“五位一体”新格局,延伸工作“手臂”,拓展工作领域,为促进区域非公经济“两个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成立一个,发展一批”的原则,截至2011年底普陀区工商联共发展基层商会组织28个,其中街镇商会9个、园区商会7个、行业商会3个、楼宇商会2个、异地商会3个、其它商会4个,形成了较为活跃的基层商会组织网络,基本做到基层商会组织在区域和行业上“全覆盖”。在加快发展基层商会组织的同时,区工商联还通过教育培训、联手街镇和企业拓展商会功能,从“软(件)和硬(件)”着手,不断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执行力,切实发挥商会组织“学习交流的平台、参政议政的平台、提供服务的平台、合作互助的平台、参与协调的平台”等“五个平台”的作用,使商会组织真正成为了党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经济的助手,更成为了企业家的信赖之家。

教学案例—班主任工作案例 篇4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一个班级的核心,是离学生最近、观察最仔细、教导最贴切的教师。在作为实习班主任期间,我遇到了一些事,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真切、深刻地体会到班主任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角色。

班级里有一个叫胡青阳的男孩子,个子不高,很是调皮,很叛逆,频繁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原班主任为了盯住他不扰乱课堂纪律,把他安排在前排的位置上。我在初中时班里也有这样的同学,很顽皮,学习不上进,老师说话也不听,所以我刚来到这个班级就注意到了他,并且经常在课上课下教导他要遵守纪律、认真学习。而果然不出我的预料,他确实是一点都听不进的,我说的时候,他就看看这看看那,我让他看着我,他的眼睛里完全没有一点诚意,很显然,我的这种教导在他看来是例行惯例,像之前所有老师一样,是在“啰嗦”,就是个家产便饭。我没有灰心,经过仔细的思考,我觉得我应该换一种方式,是说教的这种方式使他产生了条件反射,产生了抵触情绪,频繁的说教使他麻木,以至于现在所有的说教他都不会听,所以我就想,我要先了解他,跟他做心理上的沟通,才能让他听进去我的话。我通过和班里其他同学的谈话了解到,胡青阳的父母离婚了,他一直跟奶奶一起生活。我想,这可能是他叛逆厌学的原因。于是我开始单独找他谈话。这一次我没有批评和督促,而是和他谈一些学习以外的事,想要和他拉近心理上的距离。他起初仍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不太理睬我,而我还是耐心的和他进行朋友式的沟通。渐渐地,他不再抵触,和我聊了起来。当我问起他的家庭,他只说,他有个奶奶。我继续问:“你的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呢?”我做好了他会愤怒离去的心理准备,却没想到,这个叛逆的孩子哭了起来,他说:“老师,你不知道,他们谁都不要我,都不要我了。”我看着他伤心无助的样子,也跟着想哭。“我爸妈离婚了,我被判给了爸爸,可是他不要我,把我扔在奶奶家,没有人管我,我就是个谁都讨厌的人。”我给他擦干净眼泪,在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个孩子本该有的清澈眼神,而不是一贯的叛逆和麻木。我知道,这才是他原来的样子。我对他说:“好孩子,难为你了。你的父母也许有他们的原因,但是你不能放任自己,你没有温暖的家庭,你就更加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可以不依靠别人的人。你看看周围的老师、同学,我们都是爱你的,爱是可以很博大的,不只在于亲情,你要学会看到这世界的美好,让自己也一起美好起来。所以以后,要听老师的话,和同学好好相处,好吗?”他一改平时的样子,乖巧地点点头。我本以为这只是个开始,还需要后期巩固,而令我惊喜的是,第二天,我的谈话就见效了,他真的改变了,校服穿的整整齐齐,上课也不再趴在桌上,下课不再打闹,而是和同学们一块说说话,从前课间操他总是懒散的摆弄胳膊,前后打闹,现在也认真了许多。虽然学习成绩还没什么提高,但是学习态度认真了很多。我心里真的特别欣慰,我觉得我尽到了一个班主任的职责,挽救了一个孩子的未来,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社会工作案例 篇5

一、事件——值日**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我踏着轻松的步伐走进教学楼,还没上楼就听到一阵喧闹,正是从我班传来。原来,两个同学在晨间值日时把垃圾洒了一地,被检查卫生的值勤碰了个正着。这下可好:班长、副班长、这天的班级值日生、纪律委员、调解委员、卫生委员、卫生监督员都一哄而上,七嘴八舌闹了个不可开交。

也许你要问: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班干部呢?这事还得从我设计的“雏鹰行动”计划开始说起。校园里刮起了一股风:要让每个同学都能当上班干部,给他们锻炼自己的舞台,体验主人翁情感。

在这种氛围下,面对孩子们想当班干部的热情和渴望,我积极筹划我们班的“雏鹰行动”,费了不少脑筋,调查研究分组培训上岗竞选,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设置了以下班干部:班长1人,副班长2人,中队长1人、学习委员、卫生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宣传委员、纪律委员、调解委员各1人,生活委员2人(男女各1人),组长8人,课代表4人,班级值日生队长8人(每值日小组1人),安全委员6人,卫生监督员6人、放学路队队长8人(分别负责4条主要街道的队形及道路安全。)一个66人的班级,班干部的人数达到了53人,虽然还没能做到每人头上都有一顶官帽,但基本上做到了皆大欢喜。

这么多的班干部怎么管不好一个班?于是,我严肃批评了这种情况,立即组织班会,让他们说说他们班干部应该怎样各负其责。他们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但又对自己为集体出力却遭遇批评而感到委屈。我想:也许是刚刚开始,他们还没有习惯而已,多进行几次这样的培训,就一定能好起来,我对自己的“雏鹰计划”充满了信心。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我设计的道路顺利进行下去。终于,在这天值日时教室乱成的一团。班长想:不是有负责纪律的副班长吗?副班长想:不是有值日组长对一天的纪律全面负责吗?值日生想:你纪律委员是白当的吗?纪律委员却寻思:有班长在还轮到我来指手画脚吗?结果大家相互扯皮,相互推委,这么多的班干部竟无人来管!

二:对策——精兵简政

我冷静的分析其中的原因:班干部多了,其含金量就打了折扣,威信也受到了影响,矛盾渐渐明显起来。你是班干,我也是班干。今天在班上点了我的名,我也要想方设法挑到你的刺。(班主任工作)结果,一些本来可以忽略的小纠纷反而引起两个班干部的争吵,每天都有不少芝麻大的小事交给我来处理,班干部喊破嗓子学生成为耳边风。有的班干部本来以为全民参与,人人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都能体会到管理和被管理的感受,也就能在处事时换位思考,合理、文明解决问题,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再加上什么班长和当天的值日组长哪个权力大?副班长在早餐时违了纪,卫生委员能不能批评?为什么我的成绩比他好,他的官儿却比我大?干的不顺心的开始有了怨言,今这个说要不干,明那个说要辞职,这个觉得委屈,那个觉得权利受阻。诸如之类的问题在孩子的眼里却是上纲上线爱憎分明,搞得我是焦头烂额。

我不禁对这种“全民皆官”的做法产生了怀疑。慎重在召开了班会后,大家一致同意对班干部进行调整。我决定大幅度减少班干部的人数!全班一共只设了9名班干部:班长、中队长、卫生委员、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各一人组长4人,他们同时也兼任课代表,安全督查等,每人都身兼数职。还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双向互动”等办法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同时,班干部还要接受同学的监督与批评,打破班干部“终身制”,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班干部的人数少了,班干部的权力大了,班干部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上的了。

班干部的产生要经过这样的程序:先由同学讨论,提出要求:他们必须品学兼优,有一定管理能力,能以身作则,对同学一视同仁;再由愿意参与班级管理的同学对照条件自我申报,发表竞选演说;再投票选举,公示候选人;再确定职务,明确各自的分工;这一套程序下来,每个人对班干部的重要性、职责、要求都有了深刻的认识。由于这个职务确实来之不易,他们也倍加珍惜。

虽然目前我班上只有9名班干,但其管理效果却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几十个班干部,班风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班级也连获学校的纪律、卫生循环红旗,而且矛盾少了、纪律顺了、成绩好了、孩子们笑了。

三、点评——管理改革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引路人,而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干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角色。建设文明和谐的班集体,必须从选拔培养班干部入手,要慎重选拔,选出“能人”。班干部应该是学生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和课余生活等各项活动的参加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级集体的核心。能否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是衡量班级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一名优秀的班干部应是风,一缕春风;其他学生是水,一池春水,风生水起相互辉映。在教育的天地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朵激越的浪花,让一个班集体翻卷成一幅幅壮丽的美景,班主任要驾驭好这股风,既不能“无风不起浪”,让教育死水一潭;又不能狂风大作,让教育失控。

润物细无声是春风的追求,百舸争流忙是春水的境界。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报告设计 篇6

案主是一个24岁女生,内向寡言。普通家庭,有父母和妹妹。经过多方的了解,案主的父母比较关注妹妹,因为妹妹学习好且即将高考,父母的重心都在妹妹身上。父母对案主平日关注比较少。案主技校毕业曾经做过收银员,社会经历比较简单。吸烟喝酒诱因是男友和周围同事的影响,案主因为男友的背叛而精神受挫,更是伤心难过而吸烟染上烟瘾。因此被强制隔离戒烟30日后,与戒烟社会工作站签订社区戒烟的帮教协议,来社区禁烟工作站报到。

(一)接案与建立关系

案主是愿意找社区社工的,并且根据协议前来社区报到。社工在帮助过程中采取了主动接近沟通的方式。这是典型的“来访者”主动来访,在理论的运用方面应比较轻松应对,对案主运用这一疗法可以作为来访者中心的经典案例。

在经过各方面了解和直接接触,对案主情况做了初步了解和预估。案主的自我概念界定比较清晰。但案主十分寡言而且不自信,在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时,鼓励她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包括消极的和积极的)上,有一定程度的障碍。案主的自我概念清晰,对自己进行这类定位:“胆小但不怕事、“单纯、易受骗”“经常感觉自己很没用”等等,含有较多的贬义色彩情感。案主长期接受到得的价值观理念,即“学习好、工作好、挣钱多,就叫有能力”“这些不行就是没出息”等,认为自己“很没有用,肯定也戒不掉烟和酒”。

事实上案主有着改变自己的倾向。案主表示“想让家人重视她、看得起她”“想让自己勇敢的站起来,不能再像现在一样了”“不想再混日子了”,从这类表述中案主表明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较强的愿望。

治疗目标:帮助案主加强自我概念、重新定位自己;帮助案主重新找到价值感、肯定自己、重拾信心;帮助案主发现自己的潜力肯定自己的能力,并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努力改变进步。

(二)收集资料和介入

首先,根据罗杰斯的假设,社工要首先要相信案主是积极向上的,本质是善良的。要对戒烟戒酒对象尊重和接纳的开始,避免用歧视或其他消极态度对待案主。社工要相信案主能够经过引导正确认识自己,并且相信案主具有实现自我的潜能,社工要不以自己主观的行为态度明显指导案主,注意弱化自己,将主动性交给案主。社工要通过与案主的接触分析其自我概念是否歪曲,帮助其澄清自我概念,帮助其找回真正的自己,发现自己价值和真实需要。最后通过外因和内因的双重作用帮助案主自助,即实现自我的成长。

介入步骤如下:

一,建立关系(第一、二周)。让案主感受到理解和尊重。戒烟戒酒对象对自己的非健康史是介意的,由于社会大众的标签定义,使他们自己将自己在一定程度上与人隔离,也就是罗杰斯所说的防御机制产生。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平等、尊重、接纳正是在这种情境下打破

隔阂的方法。社工表明身份,以“人与人”的平等关系来接触案主。申明社工的工作宗旨、工作内容、工作原则等等。

在此阶段,社工并非强调关于“吸烟喝酒、戒烟戒酒”这一沉重话题,而是将焦点放在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上,尽力使案主消除排斥性和其他疑虑。案主非常年轻,对新事物的接受较强,由于与社工的年龄差别不大,交流障碍较少,轻松的氛围初步形成。

二,收集资料并制定目标和服务计划,引导案主澄清自我概念(第三周至第五周)。先从案主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工作、兴趣等方面入手,根据设置访谈的问题和得到的回答来初步判断案主的性格特征、行为特征、自我概念、自我实现的倾向性等。通过访谈,社工初步判断,案主十分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有着比较严重的自卑。这与家庭的环境,案主将“不被看好”这种外在价值观长期内化。案主的真实自我诉求中的“我也能„„”曾经在学习上、工作上的“不如人”的不良情绪,在吸烟喝酒的体验中得到了虚幻的满足。

三,服务计划的实施,在此阶段,引导案主表达、倾诉,社工以“非指导”的原则,在真诚、同感、理解的基础上,不予评判。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情感表达,都要接受。并且在过程中,通过技巧引导案主发现自己积极的、模糊的情感,在这时候对积极情感进行强化。比如案主提到“自己作为家中的老大,没能让父母省心,还给妹妹带来不好影响”,可以得知案主是想实现作为家中长女和姐姐的社会角色应该完成的责任,社工就肯定了其这种积极的责任感。引导案主将需要得到的肯定和认同联系到现实中来,使其得到鼓舞敢于面对困境。

在本案中,社工真诚地肯定了案主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彩妆技巧,并将其强化,鼓励案主新产生的信心。案主在这一过程中,面临了自我概念与外界影响、自我真实诉求与现实条件的冲突。社工的积极关注与肯定是案主的支持力量。在这一阶段引导案主进行新的自我整合。

四,最后,案主的自我实现过程(第十周至以后)。这一阶段,案主自身的努力和社工的实际帮助共同作用。案主经社工帮助,与父母的关系更为亲密,从父母和妹妹得到的关爱和支持变多;与邻里、亲戚的人际关系网得到修补,不再惧怕与人交往,开始参加社区活动;经过免费彩妆课程申请,案主经过接受培训,习得新的生存技能并找到感兴趣的新工作,生活和精神都有所寄托,自我认同感增强,自信心增加。并且,案主对未来有了展望,希望自己将来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能够完成作为长女的责任,好好孝顺父母和照顾妹妹。在这一点上,案主进入了自我实现的新阶段。

(三)结案与评估、结案但是不能结束,还需要继续为案主服务。在过程中,案主的自我实现倾向性和社工给予的认同、尊重,使得案主很配合地接受戒酒戒烟相关环节的各项要求。并且,案主的这种自我使命感和成就感,来自于家庭、朋友等相关人员的肯定和认同。除了案主要经历必要的定期检测,社工并没有强调刻意戒酒戒烟。社工在整个过程中,对案主所需的这种整体氛

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案例浅析 篇7

由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下面就如何加强我校四川灾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例, 谈谈感想。

第一, 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我院接收安置了一批来自四川绵竹东汽技校的18名灾区学生。学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 党委书记和学生处长带队专程前往长沙迎接, 并组织在校师生于迎接专车到校时燃放鞭炮, 热情欢迎。对此18名学生的生活进行了妥善安排。最好最安全的公寓, 配有热水器和全套床上用品的宿舍, 热情诚挚的师生, 让这群离乡背井的灾区孩子们马上找到了家的感觉。

安置以后, 怕她们因思念家人而伤心难过, 学院特为她们专门安排了4名学生会干部与她们同吃同住, 另还配备了工作细腻、责任心强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服务管理;怕她们在这吃不饱, 穿不暧, 学院对这18名学生除了学费全免, 每月每人300元的生活费, 院领导还组织各科室负责发放给这18名学生每月每人150元的零花钱, 并经常和她们保持联系, 进行谈心和引导教育。在节假日里, 怕她们孤单, 学院及学生处领导还利用休息时间陪她们聚餐以表节日慰问, 灾区孩子甚是感动, 与领导举杯欢庆的同时献上了自已编排的歌舞, 表达了她们对学院领导及师生的感激之情。

另外要提到的是这群灾区孩子不仅拥有本院领导及师生的关爱, 还拥有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关心。中秋节, 衡阳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领导代表衡阳市市委、市政府给她们送来了温暖, 发放了助学金。市总工会曾仁忠主席、团市委书记、市妇联主席都发表了重要讲话, 表达了“地震无情, 大爱无疆”的情意, 并希望她们好好学习, 建设家园, 回报社会。

第二, 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使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与勤工助学相结合, 与择业就业相结合, 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作贡献, 增强社会责任感。

对于在校学生而言, 学习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活动。当初这18名灾区学生来我院就读时, 因她们所学专业是文秘与旅游, 按教学计划我院经贸系中专部并没有开设此专业, 但为了让她们如愿完成学业, 学院领导决定为她们开设此专业, 怕她们人少没有学习氛围, 又特意面向社会招了16名同龄学生和她们组成一个班。两年学习的教材, 院教务处也做了精心的安排与规划, 确保她们在校两年能学到专业性强而又实用的知识。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 也有部分学生出现厌学、弃学的现象, 院领导考虑到这部分学生年龄偏小, 对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会感觉枯燥, 为了提高她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与兴趣, 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她们游览衡阳市的景点和组织去南岳衡山旅游, 美丽风景不仅陶冶了情操, 同时也让她们切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的意义所在, 那就是现在好好学习, 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 把震后重建的美丽家园, 通过自己自豪地讲解给所有的游客, 为家园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当发现她们在学习生活上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时, 院领导又联系了我市五星级神龙大酒店, 组织她们到那里进行实习, 并配置实习老师随时和酒店管理人员保持联系, 以便及时了解况状, 对于不遵守酒店规章制度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通过这些社会实践, 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特点的同时, 也帮助和引导她们找到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引导她们把自己的前途同震后家园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与持久力,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 要贴近学生的交往实际。学生远离父母家庭的客观现实, 学校生活、学习和环境的新特点, 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人际储备的新要求, 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承担起指导学生交往的任务。既要指导他们学习相关的人际交往基础知识, 更要注重引导他们培养交往的能力, 愿意交往、勇于交往、善于交往, 建立起平等、互助、诚信、宽容、开放的良好人际关系。

在学生的实际交往过程中, 对于这群正处于叛逆期又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们, 这思想教育工作没少做。每个人的性格那是百花齐放, 要么开朗的过了头, 要么又过于内向;今天亲亲热热, 明天又冷冷淡淡;还好矛盾来得快也去得快, 只是彼此之间分边分派的现象很多, 这种现象很影响班集体的团结, 为了让她们能够和睦相处, 多次组织班委会带领全班同学外出野餐, 爬山, 踏春, 开阔视野的同时心胸也开阔了, 互帮互助的同时友谊也增进了。正是这无时无刻的关心与关注, 消除了她们总感不安全的焦虑, 让她们认识到自己虽离家这么远, 但遇困难时她决不会是一个人面对, 会有很多人在她身边帮助支持她。

第四, 引导学生常怀感恩之心, 自强自立。她们思维活跃, 思想敏锐, 胸怀远大理想, 乐于接受新生事物。针对此方面, 院领导主要是通过各种渠道选拔人才, 一些综合素质高、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学生脱颖而出, 并为此类人才提供锻炼平台, 使她们能尽快加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中来, 起模范带头作用。像四川灾区学生中两位女同学, 院团委推荐她们到省各大高校进行“地震无情, 大爱无疆”的演讲汇演, 在她们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 也切身体会到社会各界对四川灾区人民的关爱之情。两名同学回校后就组织另外18位同学在元旦节晚会上, 身着白色运动衫, 手捧红色蜡烛, 眼含泪光, 在闪闪的烛光中为全院师生深情演唱了一曲“感恩的心”, 以此表达她们的感激之情。

在“5.12”地震一周年时, 这群学生自发的主办了一次“缅怀过去, 感恩现在, 展望未来, 报效祖国”的纪念活动。在此活动中院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 学生处领导还特意为这群孩子挑选了纪念礼品。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激发了同学们勤奋学习, 报效祖国的决心。为回报社会各界对她们的关心与关爱, 这18名同学还主动要求和本院学生会干部一同前往市孤儿院, 看望孤儿, 并送上了自己最美好的祝愿。

在院领导的无微不至关怀下, 这18名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着。为了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我院将继续探索新思路, 拓展新渠道新途径, 努力实现“全方位育人”, 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才。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新形势下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当前, 深入学习贯彻《意见》的精神, 就必须按照《意见》的要求, 加强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灾区学生,思想教育,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班主任工作案例 篇8

关键词:班主任;选拔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级内部的骨干力量,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得力助手。一个班级要想更具有凝聚力更团结一致,必须把德才兼备的学生选拔出来担任班干部。班主任能正确地选拔和认真地培养班干部,是促进班级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保证。这样也能减轻班主任的管理负担,从而保证其教学质量。班主任的工作作风是班级的班风、学风形成的导向,是班委会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从学生中选拔确实有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班级的干部,这既减轻了班级的负担,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但关键是学生干部的人选,特别是班长的人选尤为重要。回想过去近三十年来的工作,在培养班级干部,特别是选拔培养班长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事件

记得在去年9月份,外地返京的学生来报到的那些日子,一批批的学生将由山西、河北、东北、河南等四个地方由当地的老师护送到学校,各个班主任都在做着各种迎接新生的准备。当时,等到快中午了,我们班的学生还没有一个到的,忽然间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的那端传来一个带着浓重山西口音男孩子的声音:“老师,我是您班的学生王宇飞,我现在已经到学校了,在宿舍里呢。您办公室在哪里?我去找您”我说:学校很大,你又是初来咋到,还是我去看你吧。我连忙赶到宿舍,迎面过来的是一位很文静大气的男孩子,一脸的机灵劲。我和他交谈了几句,发现他思路敏捷,做事很有条理,也很懂事,是做班长的首选。看到他能独立一个人从家里直接来到学校,全凭他自己一个人顺利地找到学校并很快地找到自己的宿舍,可见他有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便当场决定让他担任班长。他也爽快的答应了。

二、培养过程

在班级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这时候要及时地帮助班长去迅速地解决问题,以免后患无穷。例如,在开学不久,有一位班委纪律比较散漫,上晚自习时经常说话。在宿舍里有时还吸烟,班长去制止他,他不服从管教。后来,我找他谈话,略有收敛。最后,鉴于他没有起到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决定重新改选班委,经过班内民主选举,把他撤换下来。

与此同时指导班长加强自身的修养和意识。

(一)与同学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意识,不管是自己还是其他同学,都是同一个班的学生,都是一同求学的朋友,大家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切不可以“小干部”自居,要让他懂得,想做好班级工作,不能只靠几个班干部,要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团结同学,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采纳同学们的合理建议,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做好班级工作。

(二)培养其树立自律意识,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班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处处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因为班干部不仅是指令的发布者,更是行动的带头者,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取得全班同学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给其他同学做出表率,真正做到以身作则。

(三)明确自己的职责意识,绝不能做“甩手干部”。既然是班干部,对班里的各项工作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让他们各负其责,力争做到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所有班干部都要同心协力,互帮互助,为共同搞好整个班集体而努力。因此班干部必须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要有较高的团队精神。

(四)培养其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俗语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无论是学习,还是其它活动,都要有不服输的精神,充分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敢于拼搏,大胆工作,不断创新,用自己的意识去带动全体同学,让全班同学感到有这样一位好班长而自豪。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除了以上几点外,还要提醒班长多讲究一些工作方法,教给他们一些工作技巧,避免无意中伤害同学。比如,我向包括班长在内的所有班干部传授了“六少六多”真经,即:少向老师告状,多和同学商量;少用大声语,多说悄悄话;少出口伤人,多以理服人;少凭权压人,多用权理事;少以权谋私,多公道处事;少自以为是,多和气待人。当然要做到这“六少六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要在平时工作中对其言传身教。

现在的班长,工作中老师在和不在一个样,每天早操小结,晚自习结束后全天总结,包括:上课同学的听课状态;自习同学的利用效率;课间同学的纪律情况;各寝室的卫生、纪律情况等。其他班委也都调动了起来,各科课代表对作业情况的统计;学习委员对当天同学学习状态的分析和晚自习纪律的检查;卫生委员对值日生全天值日情况的评价等等。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篇9

一、接案

案主因为性格内向等原因,不善与人交往,对人际交往感到恐惧,人际交往能力很弱,导致案主的人际关系很差,基本上没有一个可以互相倾诉的朋友和伙伴,案主迫切地想要改变这个现状。案主所表现出的问题是典型的人际交往问题,社会工作者决定接案,并和案主订立了初步协议。

二、预估

(一)家庭情况:

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与爷爷奶奶同住,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他有一个姐姐,全家人自他出生就对他疼爱有加,但父亲对他的要求较为严格,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可以出人头地。

(二)学校情况:

因为性格太内向,与老师和同学相处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参加集体活动也表现得不积极,因为不善与人交往,基本上没有一个可以互相倾诉的朋友和伙伴。

(三)案主情况:

性格腼腆,说话少,平时较为沉默,怕生,对于来家里的陌生客人都避而不见。不善与人交往,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三、问题分析

(一)案主个人系统分析

案主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不如别的同学而产生了自卑心理,不敢与同学有过多的交流。案主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怕生,不敢与陌生人有交流。由于长期缺乏与人沟通交流,使得案主的人际交往能力很低,导致现在很怕与人交往,一有交流就紧张不安。此外,案主对人际交往存在恐惧感,因此害怕与人交往,特别是害怕与老师、异性同学打交道,更不敢与陌生人接触,一想到与老师、异性同学接触,就会产生强烈的紧张感。案主还存在偏低的自我认知,对自己缺乏应有的信心,缺乏对自己正面的了解和认同。因此不但要改变他的观念,使他能够克服人际交往的恐惧,还要帮助他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环境因素分析

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让他很烦恼,产生自卑感。因为与爷爷奶奶同住,和父母的交流很少,而父亲除了一味地对他要求严格,希望他出人头地外,却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在缺乏关爱的情况下,案主的内心很压抑,有一种孤独感,性格也因此变得内向。在学校里,案主因为性格内向、怕生,不敢和老师同学有太多的交流,而老师同学也没有主动地和去他多交流,久而久之,案主和老师同学的关系就越来越疏远了。在案主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学校老师的及时帮助,周围又缺少朋友的关心,家人在帮助他时忽视了他的心理需要等都是造成他人际交往障碍的因素。

四、目标设定

(一)总目标

培养案主的自信感,使其面对陌生人不再害怕,与人交往也能直视对方,消除其与人交往时的紧张情绪,帮助案主改善自卑的性格,让其能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帮其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具体工作计划

1、认知方面的介入

社会工作者通过个案会谈与辅导、小组交往体验、分享感受、讨论观点等方法让案主调整认知,让案主明白人际交往可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信息、知识、理解和帮助,人际交往可以得到情感的满足、心灵的陪伴,人际交往可以让自己帮助他人,在助人行动中体验到快乐和价值;人必须生活在群体中,学习与人形成和谐的关系是一个社会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任何人都有优势和局限性,应该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信心、对他人的基本信任和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石。

2、情感方面的介入

案主之所以对人际交往有恐惧感,来自于对人际交往的无信心,害怕交往失败,可能过往负面的交往体验太多,缺乏交往的愉快感受,不想再去体验因人际交往而给自己带来的不愉快的感受。这种恐惧感的深层原因是自卑感作祟,对自己缺乏积极、正面的认识。社会工作者通过个案会谈,帮助案主自我觉知,意识到自己在情感方面的人际交往障碍,引发改善的意愿,并积极与社会工作者合作。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系统脱敏”方法,帮助案主进行人际交往恐惧的脱敏治疗;可以帮助案主进行社交训练,由与工作员的交谈开始,再与不同的同学交谈,循序渐进地学习与人交谈,然后再到班级,为其提供与同学交流的机会;还可以帮助案主进行自表训练,让其学习从容地当众说话,培养其表达能力,提升其自信。

3、行为方面的介入

在案主渐渐建立起新的自我对话后,需要进一步帮助他进行行为方面的改变,这样有助于案主在此基础上培养新的行为。在案主的认知得到改善后,社会工作者对案主开始进行行为治疗。首先采取简单的系统脱敏,针对案主感到害怕的一些交往场景建立焦虑等级层次,然后根据层次由高到低进行行为脱敏,使案主逐步消除对人际交往的恐惧感,最终达到正常状态。在这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帮助案主进行一些交际技巧练习,要求案主定期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主动与同学说话并将自己每天的行为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等。

4、环境方面的介入

首先,在家庭环境的介入中,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父亲联系,沟通了案主目前的现状,并让其配合与案主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案主的想法。协助父亲与案主建立新的信任关系,实践积极的沟通与互动,进而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督促父亲为案主创造人际交往体验的环境与机会。

其次,在学校环境的介入中,社会工作者需要与老师沟通,以得到老师的支持与配合,并通过老师的工作优势,营造关怀、友善、互助的班集体,动员班级的同学资源,使老师与同学对有交往障碍的案主给予接纳、同感和帮助,主动与案主交往,帮助其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

五、评估与结案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辨析题分享 篇10

1、家住广州某小区的港籍女孩小羽,7岁仅9公斤,长期被困于家中露台、辍学及吃不饱,日前跳楼觅食,被送往救助站。小羽3岁时,母亲林女士与父亲邢先生离婚,由于父方阻扰,一年后母女失去联系。邢先生长年从事矿山等工程爆破,工作压力大,继母蔡女士无工作,家中两个女儿(另一个是蔡女士亲生),经济条件欠佳,经常因小孩问题闹矛盾。为保障小羽合法权益,该社区机构将其送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之后送至区救助中心寄养;同时积极联系其父母。五日后彤彤的生母林女士由香港赶至广州,与该社区机构取得联系,该社区迅速组织派出所、妇联、司法所等工作人员约见林女士,从法律、民政等方面给予援助。社区关爱儿童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希望小羽生母愿意起诉并要回小羽的监护权,若生母放弃小羽,关爱儿童中心将考虑由相关机构提起诉讼剥夺小羽生父和继母的监护权,交由香港相关社会组织抚养。请评述该社区相关机构的处置方法是否得宜。

2、某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实习中,接触该校附近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发现这些儿童普遍面临学习成绩欠佳、生活习惯不良、家庭经济困难等社会问题。该学生返校后,和同学发起针对该地留守儿童的爱心捐助活动,主要接受衣物、书籍和经济援助。请评述这位学生的处置方法是否得宜。

3、社工在社区服务中发现需要帮助的石某,他20岁,初中文化,父亲患精神病,母亲离家出走后不知去向,现在石某一人独居。社区曾为其介绍工作,邻居反映他不爱说话,较难沟通。他整天在家打游戏,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石某表示愿意接受帮助,希望找到满意工作,但是不愿从事餐饮服务等“丢人”的工作,月薪不能低于1200元。开始面谈后,石某坐在床上,边打游戏边说话,社工提议暂停游戏,认真面谈,石某没有采纳。社工放弃了这次面谈。请评述该社工的处置方法是否得宜。

4、刘某,女,10岁,某小学四年级学生。成绩一般,中等智商,性格内向,不拘言笑,不主动举手发言,回答问题时声音听不清。课下基本无社交。父亲是银行干部,每晚在刘某身边陪学习,教育方式较粗暴,期望值过高;学习之外,别的方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在班上值日生工作不会做,做别的事也做不好。同学觉得刘某很懒,不愿与她值日。辅导方法

1、利用游戏创造交往的条件。教师主动邀请她玩游戏,也让其他同学与刘某共同完成游戏活动,引导刘某与同学交往、合作。

2、班级人际氛围支持。利用心理辅导课让学生知道与人交往、帮助他人,不嘲笑比自己差的同学是一种良好的品质。

3、培养刘某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信心,扫除她与同学交往过程中的语言的障碍。

4、利用劳技课,培养合作精神。在劳技课活动室,5人一组每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培训活动,鼓励刘某逐渐与伙伴们配合,完成分配的任务。

请评述上述辅导方法是否合理。

5、某区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社会压力大,无心管理孩子教育,该区部分孩子初中毕业后不再上学,经常在社区聚众滋事。该区社工人员针对于此设计服务计划,开展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的愤怒控制小组和技能培训班,和参与该服务计划的青少年约定了口头协议。但是第一次活动后,部分参与人员开始缺席,之后几次活动,缺席人员增多,计划的实施受到较大影响。针对该项服务计划,你认为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6、鲍龙,男,36岁,曾因盗窃罪被判入狱两年,刑满释放后其妻提出与其离婚,鲍龙因没有固定工作又有前科而并未获得儿子的监护权。鲍龙入狱前向来视其子如宝,但其前妻却常以各种理由拒绝鲍龙看望儿子,这造成鲍龙的内心非常沮丧。心情懊恼时就去喝酒,喝醉后或神志不清或大发雷霆,起先只是偶尔打骂自己的老母亲,但近段时间几乎每天喝得酩酊大醉并会虐待老母亲。矫治社工小A接案后,对此案进行了干预,首先约谈了鲍龙,协助其向其前妻提出了对儿子的探视权。请问社工小A的处置方式是否合理?

班主任工作案例 篇11

我气冲冲地来到宿舍,只见他还在那里哭,旁边还放着捆好的行李。我走到他跟前,严厉地批评了他,并把他前几次的错误也再次提出来,他刚开始想要辩解,可听我提前几次的错误,便不再说什么了,只是把头低了下去。

我批评他一会儿,才让他解释。他沉默了一會儿,才说:“老师,这次真的不是我犯错误,上次你批评我以后,我已经改了很多,这次根本就没有犯错误。”我质问他:“既然没犯错误,为什么管理老师会批评你!还不是犯错误了,又不承认,还要闹着回家,太不懂事了!”听我这么一说,他的眼泪又下来了,小声说:“老师,这次我真的没有犯错误,我只是觉得委屈,我不该闹着要回家,老师,我错了。”然后,便不再说话,我也平静下来。根据我对他的了解,以前他犯错误,不论大小,都会承认,这次也许是真的受委屈了。我让他先回班上课。

下课后,我找了几个同寝室的学生了解情况,都说没看见他犯错误,不知怎么回事,一早起床就被管理老师叫去批评了一顿。

这时,我已经完全平静下来,也许是误会吧。我找到管理员张老师,张老师告诉我:“昨天晚上听见有学生在寝室喧闹,因为他经常和别人闹,我也没有调查,就想可能是他,所以早上把他叫来,批评了几句,他竟说我冤枉好人,所以就更严厉地批评他。现在一想,的确是我错了,没有经过调查,就不能轻易下结论呀!我应该向他道歉。”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的、可塑造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要不然,学生就算想改正,也会认为:老师不会忘记以前的错误,在老师眼中,我永远不会好了。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教育转化。

作为班主任,千万不要给学生下这样的结论:你就那样了,好不了了;你怎么总也不改;好事没有你,坏事跑不了等等。我们要学会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要经常告诉自己:你认为孩子什么样,那么他在你这个班里就永远这样!

班主任工作案例——谁做错了? 篇12

等下课铃声响起, 我就马上让他站到教室门外。这时班里的同学以及其他班级的同学都围着他看, 他羞愧地站着, 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我想让他受受罚吧, 也就不当回事, 带着玲玲去了办公室。没过多久, 班里的黄巧芬同学来办公室找我, 她抬着头 (好像在为自己打气似的) 对我说:“老师, 能不能不要让他站在门外?”我有些意外地说:“他做错了, 老师要罚他一下。”“老师, 他站在那里会很不好意思的, 同学们都在笑他, 他都哭了。”她有些着急地说。“不要紧, 这样他以后就不会再欺负同学了。”我的心像被什么抽了一下, 但还是坚持着。她肯求了:“老师, 他已经知道错了, 你就再给他一次机会吧。”面对着她天真无邪的脸, 我真是无地自容, 于是我诚恳地对她说:“你做得对, 老师错了。”她的小脸绽开了笑颜, 像只快乐的小鸟飞快地跑到教室门口期待着我来“放刑”。我真诚地对金鑫同学说:“老师错了, 是巧芬同学教会了我, 你能原谅老师吗?他惊讶又难过地说:“老师, 我也错了!”“你是个好孩子, 不过你应该向玲玲道个歉。随着一声“对不起”的话音落地,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一刻, 我思绪万千。我想这是最和谐、最有意义、最深刻的批评了。

有位教育工作者说过:“教育最终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得到发展, 得到提高, 只有立足这一点, 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是呀, 教育如果使老师或学生受到伤害, 这样的教育又有什么意义呢?在这件事中, 我没有给学生一个认识错误的机会, 而是用最粗暴的手段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幸好在学生的帮助下, 我翻然醒悟了。

社会工作案例 篇13

一、基本资料 案主姓名:吴某 性别:男 年龄:73 岁

二、个案来源

个案是院舍照顾机构管理人员转介,社工经过与案主面谈,确定初步问题后接案。

三、个案背景资料(一)重要引发事件

近日案主因心脏病住进深圳某医院,这次在检查、护理、用药过程中处处抱怨其儿子,还经常无故对儿子发脾气,跟病房的医生、护士甚至病房的其它病人家属说他儿子的坏话。案主的父子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他的儿子也在一气之下说了要放弃案主,在医院案主的儿子要和案主脱离父子关系,案主父子关系面临一个大挑战。案主需要心脏搭桥,手术费最少要用 6 万块,手术费用如果筹不够,案主将无法顺利进行手术。最坏的打算就是案主‚有钱看病,没钱等死‛。

(二)曾做出的调试和成效 1.自我调试。

案主入住老人颐养院之后,因与子女关系都不好,感情上面缺乏沟通,得不到家人的温暖和关爱,案主有被遗弃的感觉,时刻认为自己没有依靠,没有归属感,对生活非常消极、自卑。

案主曾经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想通过一些日常活动来摆脱这种困境,比如通过给希望小学的学生定期捐款,给有需要的人编织毛衣送温暖等,但是由于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和理解,案主变得更加自卑敏感。

2.院舍照顾层面。

老人颐养院的领导曾经与案主儿子多次面谈,与其共同探讨案主目前的状况,希望改善案主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并尽量通过安排文娱活动让案主融入院舍生活。

(三)行为表现。

案主住院后,由于对疾病的害怕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敏感,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种种误会。只要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不当的话,或者一个不合适的行为,就会引起案主的猜疑和否定。

(四)人际关系。

案主在入住养老机构后,案主失去自身的角色而与他人交往,使案主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这引起个人认知出现误区,在他的眼中,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优点,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的性格,喜欢挑别人毛病,导致了案主与家人、与院舍照顾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其它老人之间缺乏稳定的沟通,案主人际关系系统失衡。

(五)情绪状况。案主情绪表现不稳定,临床表现为对各种事物均作出悲观的解释,将周围的一切都看成是消极的。同时案主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偶尔伴随着低落、无助,无用感较为明显。

(六)精神病记录。无。(七)健康状况。

案主属于心绞痛型、心肌梗塞型,常常胸闷,现在被医院确诊为冠心病。

(八)经济状况。

(九)暴力倾向/虐待记录:无。(十)支援网络(能获得的资源)。

案主自身的优点和资源:编织毛衣,可以让案主发挥人生余热,帮助别人;唱歌,能够与表演团体一起表演,给院内老人带来欢乐。

四、问题分析

对案主目前的自身状况和家庭结构模式,以及院舍照顾的网络进行综合分析以后,将案主目前的问题预估如下:

1.经济状况问题。

主要表现为案主无力支付高额的手术费用和住院费用。2.人际关系紧张问题。

主要表现为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和手段,与子女之间关系恶化,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等。从而导致孤独、无助、郁闷、焦虑、自卑等不良心态。

3.环境适应系统问题。

主要表现为院舍照顾生活适应不良。这主要由于在入住养老机构后,案主失去自身的角色而与他人交往,使案主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生活环境的巨变,案主还不能适应院舍照顾生活。

五、工作目标与服务计划

(一)结合案主的具体情况,根据目标实现可能性的大小,社工将案主的介入目标划分为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1、远期目标

帮助案主改善子女关系,重建自我、适应环境、融入院舍生活。

2、近期目标

(1)做通亲属的工作,改善案主与亲属间的关系。(2)为案主提供支持和帮助,争取资源照顾老人住院期间的生活,解决生存问题。

(3)与案主一起努力调配自身资源解决手术费用问题。(4)鼓励案主积极面对疾病,争取早日康复。(5)引导案主改变对子女的看法,建立起新的与他们的性格相适应的沟通模式。

(二)根据以上服务目标,本案将具体介入计划细分为如下几步:

1、和案主的亲属进行面谈,了解他们的想法。

2、与案主所在的老人院进行沟通、协商,争取工作的配合,给予案主服务与协助。

3、帮助案主澄清自身的问题及需求,寻找能够利用的社会资源来应对手术费用。

4、引导案主多用宽容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调整案主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战胜疾病。

5、引导案主参加养老机构活动,与朋友和家属保持接触,与他人建立起积极的关系,使案主始终有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

6、跟进服务。

六、服务记录

(详细记录服务的日期/时间/地点/参与人,以及访谈、服务的内容)

1、通过去医院探访案主,详细了解案主的表现

2、搜集案主资料,寻求老人颐养院的支持。

3、初步接触案主儿子,分析案主问题

4、疏导病人情绪,帮助案主联系资源

5、及时沟通信息,鼓励案主站在儿子、工作人员的角度看问题。

6、鼓励案主积极面对疾病,争取早日康复

7、通过角色扮演,让案主充分发挥他的优点和资源,引导案主接纳别人,多交朋友,多与院内其它老人接触交谈。

8、引导案主探索与子女关系不好的根源所在,案主接受社工建议,给儿子写信表达情绪。

9、案主心情开朗,社工继续鼓励案主保持良好的心态。

10、社工与案主总结了目标达成情况,询问案主对社工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11、协议结案时间,社工跟案主提出了服务停止,让案主表达看法,协助案主进行服务评估。

七、过程评估

社工主要根据心理社会治疗理论模式中的‚人在情境中‛理论,认为案主的问题不是单个人的问题,必须把他放在现实的情境中,即他的家庭、生活环境等互动关系中去考察,运用直接治疗(案主与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及间接治疗(也叫环境工作,工作者与案主关系人以及案主关系人与案主之间的沟通)技术,来达到工作目标。工作措施主要从案主的性格、行为两个方面入手,具体介入过程主要包括如下递次推进的八步:

第一步:搜集案主资料,寻求老人院的支持。在社工决定介入工作前,社工先与案主所在老人院的领导(包括院长、副院长、办公室主任、业务部长、楼层班长)开了一个会议讨论案主的情况,进行交流沟通,详细了解了案主与子女一家的关系,及多年来的一些交往细节,并请老人院的领导协助社工工作,确定老人院和社工的工作分工,达成共识一起帮助案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步:通过入院探访,详细了解案主的现状。社工通过去医院探望案主,通过与案主的谈话,了解案主的病情。案主讲述了现在子女把他丢在医院不管他生死,他内心非常伤心。然后案主开始骂他的儿子,说到激动处还咬牙切齿。案主情绪偏激,对案主的病情有极大的不利影响。社工在其讲述的过程中适时的给予回应和安慰。社工告诉案主,关于良好积极的心态对病情的帮助,如果整天这样激动,这直接影响到案主现在的手术进程。还告诉案主,现在老人院正在为他调配资源,尽量帮助案主解决手术费用,让他不用担心,好好注意身体。运用直接影响的治疗技巧,社工为其分析由于其遇到一些困难是难免的,并不是本身‚能力差‛,协助案主对自己的感受、行为有更深入的了解,改变其错误的观念,鼓励案主重新保持一个良好。

第三步:初步接触案主儿子,分析案主问题。社工通过案主家人的接触,对其复杂的家庭状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发现解决手术费用问题的关键在于案主对儿子的看法和态度。社工把案主的想法、误解反馈给他的儿子。并且强调了案主住院后,由于对疾病的害怕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敏感,多少会对身边的人产生种种误会;之前他们两父子关系恶化得那么严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与他们的性格相适应的沟通模式。面谈时社工希望案主儿子深明大义、通情达理,并且强调案主其实是嘴硬心软,虽然骂儿子,但其实心里也不好受。案主儿子也表示其实他也想帮助案主,但是又担心今后案主对他的态度。社工分析案主儿子的这种心态,感到可以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因素。

第一次面谈以后,案主的几个子女进行了讨论,毕竟血浓于水,如果不给案主动手术,案主的生命就非常危险。虽然大姐不赞成,二姐有点赞成,案主儿子仍有芥蒂,但是态度都有所转变。这时候社工问案主儿子:‚如果案主动手术,医院要家属签字才能开刀,他会不会去签字。‛案主儿子思考了几分钟,最后答应只要案主给他亲自打电话,他肯定会去。-----这个问题触碰了他们父子关系最根本的底线,就是案主儿子的原则只要案主能联系他,他会把案主当父亲看待。社工对案主儿子的深明大义表示赞赏和敬佩,同时把案主的病情性质详细告诉案主儿子,争取他的配合。

第四步:整合资源,解决案主手术费用问题。社工在老人住院期间,隔天去探望老人,经过多次聊天,在承认老人特殊需求的基础上,不搞批评、不搞攻击、不给老人贴‚标签‛,一步步合理引导老人,让老人改变对其儿子的态度,能够做到手术期间的互相沟通。同时开始联系案主远在内地的家人,社工扮演资源的整合协调者,发掘案主自身的社会资源,通过与案主的女婿、弟弟电话联系,为老吴争取到了48000 块费用;并让案主的弟弟给案主儿子打电话,要求案主儿子帮助案主度过目前的困境。同时,社工也与案主儿子连续见了三次面,鼓励案主儿子打开心怀,接纳案主,告诉他要真正让父子关系变好,在案主危难的时候帮助案主,案主必定会对其改观。案主的儿子思想也能转变过来,在手术签字后也在医院帮老吴多交了 8000 块。

第五步:综合案主多方资源,为老人提供支持和帮助。与案主的主治医生联系确定手术时间和手术的安排情况,把医院的政策、制度、医疗信息交流给案主,让案主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 第六步: 营造温暖的集体环境,鼓励其接触社会环境 案主手术 5 天后回到老人院舍,社工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把目前案主的病情和心理的困境跟工作人员作了简单的总结。照顾案主的楼层工作人员表示会对案主多关心,让他感受到院舍生活的温暖。同时,福利中心的领导,老人颐养院的领导都陆续过来探望慰问案主,案主除了感受到大家的关怀温暖人心之外,还在情感和自尊方面感受到重视,这有效缓解了案主自身的自卑抑郁心态。在这样良好的基础上面,社工鼓励老人院的一些老人过来与案主进行沟通,老人院的老人一有时间就过来与案主聊天,案主慢慢变得很开心。

第七步:改善案主与儿子间的关系,推动家庭体系支持工作。

案主回到老人院生活后,案主的儿子经常主动和社工联系了解案主的情况。社工与案主的儿子沟通了几次,委婉地向他建议,希望他多抽些时间过来看望案主。并且把案主的想法和现在行为的根本原因跟案主儿子作了详细的说明,案主儿子对案主的行为问题也有了重新的认识,他也表示会与案主建立起与他们性格相适合的新的沟通模式。

第八步:发掘案主资源,探索案主的社会参与道路。案主唱歌好,社工就安排案主在平时的文娱活动中展现歌喉,给院内老人带来欢乐案主会织毛衣,社工就动员案主给灾区的孩子和福利中心的孩子织毛衣,充分发挥人生余热,帮助别人。案主的作用得到发挥的机会,通过这种社会参与,使得案主恢复自信,改变自卑情绪,对生活充满信心。

八、结案

(一)结案原因:案主的问题已经解决,工作目标已经达成。

(二)服务对象的改变情况和个案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改善案主的外围关系也就是社会环境入手,帮助案主融入院舍生活,帮助案主疏导情绪,重建认知,帮助案主摆脱孤僻苛求的心态,并为家人和身边的人所接受;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手术费用问题的解决,使案主逐步形成积极的心态,并促使案主个人、案主所处的家庭系统、环境系统这几方面改变,使案主与子女的关系得到明显的改善,对生活开始充满信心。

评估方法: 1.目标实现程度评估

目前案主每天下午会出来楼层的大厅与其他老人一起看电视,并能够主动与其他老人进行交流。并且积极配合老人颐养院工作人员的

2.案主、案主儿子以及养老机构的满意度

案主对目前自己的状态比较满意,案主儿子对案主的改变感到十分欣喜和开心,养老机构的领导看到案主的转变也非常认可社工所做的工作。

(三)工作感想 1.工作总结与不足

本案案主在社会关系和人际沟通上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断裂与混乱,在入住老人颐养院遭到了非个人化的对待,在深圳的儿子却又无法给与急需的支持,此外,案主因为家庭支持的缺乏,导致了案主自我认知存在误区,自卑和痛苦,开始变得缺乏自信,这种不到位的社会支持网络是案主问题的根源。因此,尽快为案主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是至关重要的。在整个个案的过程中,社工充分考虑了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的特点,在承认老人特殊需求的基础上,不搞批评、不搞攻击、不给案主贴‚标签‛,一步步合理引导案主,促使案主能够参与到这个个案的计划之中,有利于个案目标的最终达成。

社工在个案中尝试运用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使用间接治疗技巧,通过改善周围环境和辅导第三者来间接影响服务对象。但由于工作经验的原因,一开始就渴望从改变案主的想法着手,这个做法被证明是效果不是非常明显,走了许多弯路。

2.工作感悟

上一篇:大一思修期末论文范文下一篇:2018小学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