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案例

2024-07-18

社区工作案例(共7篇)

社区工作案例 篇1

社区工作案例分析材料

1.让我们一路同行

海曙区段塘街道华兴社区书记、主任 裘丽萍

2.爱心开启希望 亲情重扬风帆

海曙区段塘街道南都社区主任 刘小环

3.破解业主与物业公司矛盾难题 接管物业成功过渡

海曙区南门街道万安社区主任 金建波

4.挽救失足花季少女的故事

江东区明楼街道明北社区主任 史碧霞

5.社区满载爱心 少年重拾自我

鄞州区下应街道东城社区负责人 李娅

6.架起民族沟通的桥梁

北仑区新碶街道芝兰社区主任 黄伟君 7.老年人互访团

江东区东柳街道华光城社区主任 胡宇 8.沟通——从心开始

余姚市酱园街社区居委会主任 柳文儿 9.一张照片引起的思考

慈溪市浒山街道白果树社区书记、主任 陈亚丽 10.有需求才会有社区参与行动

奉化市锦屏街道奉中社区党委书记 毛翎 11.社区居民养鸽子

江北区庄桥街道广庭社区书记、主任 俞海燕 12.让爱心在牵手中传递温暖

镇海区招宝山街道蛟川社区 陈毓冠 13.广场健身队

北仑区小港街道高河塘社区主任

陈 琏

让我们一路同行

海曙区段塘街道华兴社区书记 裘丽萍

[案例背景介绍] 华兴社区由拆迁户为主的“宁兴小区”,城市年轻白领聚合的“海光新都”,以及富裕阶层为主体的别墅区“京华苑”三个贫富差距较大的小区组成。高楼格局阻隔了邻里的联系和交流。私家车多,小区离公交车站远等特殊原因,给老人和孩子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于是,顺风车站应运而生。

[服务实施过程] 第一步:顺风车凝聚居民心

社区对所有的有车族进行了意愿调查,借助社区网站征求车主意见,通过入户调查了解居民的需求。起初有7名车主愿意加入顺风车队,社区为这些车主建立了“爱心车主资源库”,对加入的车主社区发给三星级的亲情卡和一张亲情积分卡,车主凭此卡可到辖区的汽车美容店享受折扣优惠服务。车主每服务一次,积分卡后面就会多一个笑脸娃娃,随着笑脸娃娃的积累,他们将享受到更加优惠的打折洗车、装潢服务。通过此激励办法不仅可以让顺风车更有效地长期运行下去,也为辖区企业提供了服务对象,拉近了社区与企业的距离,为今后社区资源的多元化合作提供了一种模式。

第二步:顺风车折射邻里情 社区的用心经营让顺风车队逐渐壮大,经过两年的运作,“顺风车队”由原来的7辆发展到了现在的34辆。这个活跃在社区的自治组织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蒋静,第一个加入车队的爱心车主,经历了顺风车载着几个同校的孩子去上学,经历了祖孙三代坐着顺风车去贫困山区结对助学,经历了顺风车送爱心到恩美福利院等。用她的一句话说,顺风车让我感到了快乐和自豪,但更多的是得到了曾经素不相识的人给予的关心。蒋静的经历是所有爱心车主曾经经历过的,也是其他车主看在眼里的,刘军平,他是社区的一个普通居民,曾主动开车送两位生病的空巢老人去医院。顺风车的故事让刘军平觉得用这种方式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第三步:顺风车铺设和谐路

因为有了顺风车,邻里之间、小区之间慢慢地越来越熟悉,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让三个小区间产生了互助:条件较好的两个小区为宁兴小区的居民建立了爱心基金,提供了就业岗位。宁兴小区的居民,也想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报帮助他们的人,纷纷加入了义务巡逻队,每天两次为三个小区义务巡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一简单而朴实的互助理念,把三个贫富差距较大的小区居民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小区与小区之间的和谐。

[总结评估] “顺风车站”使社区的人情味更浓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居民的文明程度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更让我们社区工作者从中体会到做社区工作要善于发现居民的需求,挖掘自治组织的潜力,让社区工作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助人自助的作用,达到“闪光一点,照亮一片”的效果。社区是连接政府与百姓的桥梁,我们在做好上情下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提升居民的自治能力,如此一来,“小政府,大社会”的美好目标也会随着群体互动式的社区治理模式而得以实现。

破解业主与物业公司矛盾难题 接管物业成功过渡 海曙区南门街道万安社区主任 金建波

[案例背景介绍] 海曙区南门街道万安社区所辖的书香苑居民小区,座落在万安路西边,2002年2月落成后入住228户人家。新建成的住宅区,空气清新,花木繁盛,活动会所齐备,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安居和休闲环境,是一个可实现封闭管理的小区。原来由经房物业公司负责物业管理,但由于各种原因,于业主的关系一直不顺。

去年3月,书香苑第二届业主委员会广泛征集居民意见,表达住户意志,行使民主管理权利,在海曙区物业办的指导、万安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协调和支持下,成功地更换了物业管 理公司。

[实施过程]

第一步,建立专业关系。

原接管万安社区书香苑的经房物业公司因会所之争,与居民的矛盾日益突出,致使矛盾白热化,由于日积月累,原有的矛盾一直没有缓解,因有些居民要求没有兑现,就成为拒缴物业费之理由。虽然这种事态和现象带有社会普遍性,但这种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妨碍到小区的正常运作。为此社区与小区业委会建立了专业关系,与业委会的成员和业主进行沟通,建立联系,寻找问题的突破口,使小区业主了解接受社会工作服务对他们的意义。

第二步,了解业主需求。

对小区业主的需要和问题的评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社区广泛征求对已存在的小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还专门印发“调查表”书面征求和统计居民意见。通过调查了解的情况,小区的广大业主对已存在的矛盾都各持己见,对解决问题也各有看法。通过上门思想工作,对业主的意见进一步统一,集中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原有业委会选举工作的异议,以及如何规范物业公司管理工作和强化物业公司服务理念,对以前存在的热点问题,物业公司给予说法和处理的意见。

第三步,制定解决方案。

为了使第二届业主委员会的选举工作达到公开、公平、公正的状态,社区成立筹备委员会全面指导选举工作的进展,并得到区物业办的指导与协调,以便各项选举工作有章可循,一批群众信得过的热心人“上岗”,尽管他们都是业余的和义务的“委员”,但大家都有一颗服务广大业主的心。有了新的业主委员会,接下来的工作进程就一切顺理成章。新的业委会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先后召开不下于6次的业主委员会会议,探讨改进物业服务的办法,其中三次“公告”居民,可以自愿随时列席会议,发表看法。最终在区物业办的行业主管指导下招标评估新的物业公司。

[总结评估] 一系列的工作推进,得到了广大业主的配合和支持,并取得全小区居民三分之二以上赞同的条件下,书香苑新的业主委员会公开招标寻求新的物业公司。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在公开的前提下,最后确定“锦地物业”中标,并将锦地物业公司的服务项目、服务承诺向全体业主公布。在全体业主的认同和信任下,签定双方职责明晰化的服务合同。今年新旧物业公司交接,平稳过渡。

解决业主和物业公司的矛盾这个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包含对工作过程的不断评估与总结,作为社区工作者要善于发现问题的根源,探讨解决问题的实质,从而对整个过程有一个动态的了解,以便不断调整工作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以维护广大居民的最大利益。

爱心开启希望 亲情重扬风帆

海曙区段塘街道南都社区主任 刘小环

[案例背景介绍]

现年39岁的郎某,初中文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母亲在生了四个女儿后有了他,从小他就在父母和家人的溺爱中长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一点生活自理能力,且养成了他暴躁、乖张的性格。21岁那年父亲生病去世后,他顶替工作到宁波南站货运处上班,从那时起他每个月发了工资就不回家,钱花完了就来向妈妈要,他妈不给他就自残自虐,没办法只能每次都依了他。上班不久,他就辞职混迹社会,平时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有钱的时候只知道和一帮朋友喝酒挥霍,没钱了就到其老母亲和四个姐姐处哄吓拐骗轮流要钱,后因打架被判入狱一年二个月。出狱后继续过着这种日子,家人被他扰的不厌其 8 烦。前不久其母亲为了躲避他,将自己的住房出租,自己住到大女儿家。这样一来,郎某就没地方可住了,有钱的时候睡10元一夜的小旅馆,没钱的时候就只能睡在朋友的货车上,处境非常的窘迫。

[实施过程] 了解到郎某的情况后,我决定先约他来社区对这件事作一步的了解。来了以后,他情绪激动的讲述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虽然他对他母亲现在这样的做法感到非常的寒心,但同时对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也感到后悔,这次来是希望通过我们社区,帮忙找到他母亲,使他母亲能重新接受他,并把租出去的房子要回来,使他有地方可住,有家可回。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当刑释人员来我们社区寻求帮助时,往往都是一副玩世不恭、无所谓的态度。像他这样的倒是没碰到过。看着他那无助、悔过的眼神,一种义务和责任告诉我,他并不是无药可救。

在聊天过程中,得知他最近时常头晕时,我建议他去先医院看看,是否会有什么病症,他嗫嚅着不说话,也不肯去。我知道他是因为没钱,为了维护他的自尊,我说我们社区内的卫生院我认识的,可以免费检查,我带你去。开始时他还不肯,经过一番劝说,他跟着我一起来到了医院。我替他付了检查费,检查出来并无大碍,只是血压偏高。回来的路上,9 他对我说了很多感激的话。诚恳的表白预示着我与其初步的信任关系业已建立。

郎某虽然缺乏清晰的人生目标,但他仍有一定的上进心,而且很要面子,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摆脱困境,只是缺乏自信心和有效推力。郎某的母亲以不给他地方住而逃避他的这种方式,使他赖以寄托的亲情关系缺失,对他的打击很大,他现在最需要家人给予一定的情感和物质支持,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

正视现实,目前郎某最需要的是社会系统的支持,适当的经济救助和解决就业问题是其度过难关,踏上新生之路的必要前提。

“黑暗总会过去,黎明必将来临”,这是我一直鼓励郎某所说的一句话。在多方奔走下,我联系到了他大姐和他母亲,把郎某真诚悔过的态度告诉了她们,她们对我说,现在之所以狠心不给他房子住,说到底也是想促使他自立,家人对他感觉是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现在既然他有悔过自新的决心,就再给他一次机会,下个月就把租出去的房子收回来,让他重新回家来住。

“政府和他人的资助只能是暂度难关,如果长此以往必然会扭曲自己的人格”,社会工作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助人自助”。郎某慢慢地接受了我的这一观点,他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根据他过去的经历,我建议他从小生意做起,第一目 标是养活自己,然后再图发展。前几天他突然跑来告诉我,他已决定为朋友代销图书。二个月来,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他如此的兴奋,那种黯然无助的眼神消失了。望着他那远去的背影,我暗暗地为他喝彩,为他祝福,为他终于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总结评估] 对于郎某的问题,存在着多种因素,亲人的拒绝、社会的不接纳使其更加陷入自我放弃的泥沼里。社工敞开心胸的接纳和帮助使其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同时通过充分的沟通,亲人们的态度也有所好转。这些都使得朗某重新感觉到了温暖和支持,激发了他解决问题的潜能,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针对这些曾经犯错的刑释人员,尊重和接纳是帮助他们的第一步,是他们走上自力更生的基础,这也是我们社工工作的基础。

挽救失足花季少女的故事

江东区明楼街道明北社区主任 史碧霞

[案例背景介绍] 居民小蒋,一个十五六岁十分漂亮的女孩子,生于1992年,是某中学初三学生。去年一月父亲因病去世,除了几万元的债务外什么也没有留下,小蒋现与母亲相依为命。去年三月的一天她来到我的办公室,怯生生问我:“阿姨我会死吗?”当时我十分意外忙问她原因。她说,医生告诉她已怀孕近三个月了,需要马上动手术。我问她谁是孩子的父亲?为什么这么久才想到去流产?知不知道流产对一个女孩子身体的伤害有多大?但可怜的小姑娘睁着一双大而迷茫的眼睛回答我的竟是一连串的“不知道”。

[实施过程] 当时我真觉得有一股怒其不争的火直冒上来,一个不知自重女孩呀!但我迫使自已冷静下来,因为我想起了社工最 基本的工作伦理就是:平等、接纳和不批评的态度。每一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每一个不幸的家庭却各有自已的不幸。小姑娘不幸的背后肯定有其特殊的原因存在。通过交谈得知她的母亲不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没有正式工作以搓麻将或与异性勾搭为生计,常常外出鬼混不回家。而小姑娘因为经常逃课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小青年来往,已被学校勒令退学。说到这里两行清泪顺着她稚嫩的脸庞流了下来。职业的敏感告诉我她急需帮助,现在的她正处于六神无主时期。果然小姑娘说她身上没有一分钱,也找不到母亲,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我立刻帮她联系了我比较熟悉的一家医院,并同时为她申请了慈善救助,帮她付了医药费。她很快地得到了治疗,手术也进行得很顺利。但小姑娘孤零零地一个人让我不放心,于是我和我的同事们又轮流照顾她。终于小姑娘露出了些许笑容。“阿姨,阿姨”脆生生的的呼唤中透出了说不尽的依赖和信任。社区工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和高度的专业责任感告诉我,这个人这件事我必须管到底。

要帮她重新走上正常的生活道路,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消除她自暴自弃等颓废心理和行为,需要我们以专业的角度引导她一步步往前走。社会工作之精髓就是“助人自助”。小蒋之所以到现在这个地步究其原因是家庭环境造成的。母亲疏于管教以及母亲本身的不良影响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导致小蒋现在的处境其残缺家庭是问题之根本。她还是 个孩子,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如果有一个人好好地引导她给她树一个好榜样,她一定会是好孩子。要搀救小蒋必先挽救她的母亲和她残缺的家。我千方百计找到了她的母亲,对她说了女儿的事,她痛哭连涕直骂自己不是人。她的举动让我觉得她的良知尚存,同样是一个女孩的母亲,我对她进行推心臵腹的谈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难也不能丢下孩子不管,儿是娘的心头肉,你就忍心看着你唯一的孩子受苦吗?好好过日子,给女儿立一个好榜样吧!”一席话说得她泪流满面,发誓要好好生活把女儿抚养成人。看到她如此诚恳,我知道我成功了一半。因此我建议她找一份工作,然后让女儿重返校园。可是既没有技能又没有文化且上了年纪的她找工作难度相当大。为让她尽快上岗我发动了我所有的亲朋好友终于在某单位食堂为她找到了一个服务员的工作。使不着家的蒋母过起了朝九晚五有规律的生活。

小蒋终于又有了一个家,有了一个慈祥的母亲。曾经的伤痛渐渐地淡忘,曾经苍白的脸蛋渐渐红润了起来。该是小蒋进学校读书的时候了。于是我和她母亲一起跑学校跑教育局,申请重新入学。学校为她敞开了大门,小蒋过上了一个普通孩子该过的日子。虽然她目前生活不是很富裕,但她至少过得很稳定也很满足。她的稳定让我安心,她的满足让我快乐,社区工作者的价值在那一刻得到了升华。我为自己是一名社区工作者而感到由衷地自豪![总结评估] 通过小蒋的案例,使我们看到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她存在的问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本身对社会认识及生活态度的偏差。需要社区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用宽容、用爱心、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接纳她、包容她、帮助她。愿每一个生命都灿烂如花,让每一个家庭都和谐美满。

社区满载爱心 少年重拾自我

鄞州区下应街道东城社区负责人 李娅 [案例背景介绍] 小男孩明明(化名),15岁。4岁时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6岁时父亲再婚,一年后,弟弟出生,家庭关系逐渐出现不和谐。在学校,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要么发呆,要么搞小动作,要么扰乱课堂秩序,常常不交作业,并且经常逃学,出入网吧。他总是与流浪小孩为伴,与网友们为伍,一进网吧,两眼放光,兴奋异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多次卖书包、卖课本,换钱上网。在家里,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少言寡语,对父母的批评极为反感,态度非常敌对,家庭关系日益紧张。后来,不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多,外出的时间越来越长,由最初的一两天到后来的十多天。说谎,不做事,偷家里钱,偷贵重物品换钱,偷客人的钱,家长关他禁闭,他就大声嚎叫,砸东西,把家里的东西往楼下丢。身体 状况也急转直下,贫血、胃肠痉挛、头晕、头疼、双手震颤,家长彻底绝望了。

[实施过程] 第一步:原因分析

根据明明的各种表现,对照网瘾标准,可以确诊为“儿童网瘾综合症”。明明的问题经历了一个由轻到重、由偶发到习惯化、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纯到综合化的逐步演变过程。要解决问题,必先弄清原因。根据明明的情况,我们得出以下原因:

(1)父母离异。离婚使家庭正常结构解体,使得他与双亲、亲友和同伴的关系发生变化,心理压力增大,应激反应增强。

(2)弟弟出生。作为长子,在刚出生的几年里,全家人对他关爱备致。当继母的儿子一出生,他原有的地位受到威胁,产生失落感,常常做从高处往下跌落的噩梦。

(3)家长教育方法失当。明明经历了父母离异、家庭重组、弟弟出生这些对他来说是重大的创伤性生活事件之后,家长没有意识到他的感受,不注意与之沟通交流,一有过错就吼叫、斥责、威吓、打骂,致使他越来越不愿回家,出走次数增多,最终迷上了网吧。

第二步:改变外部环境

我向他的家长推介一些家庭教育的书刊、文章,有时给 予一些具体的指导。同时指出,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不赏识孩子优点,一味地训斥、全盘地否定,这是非常危险的,会摧毁一个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向善心,建议他们每天表扬孩子至少一次,常常找找孩子的优点,批评时就事论事,千万别全盘否定。

明明休学一年后,转到新学校,新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使他难以适应。同学叫他“留级生”、“网虫”、“混混”,不接纳他。新的老师也先入为主,对他表现出冷淡、厌烦。我以明明心理辅导老师的身份给老师写了封信,详细介绍了明明的成长环境、优点、特长、毛病,讲了我的辅导设想,希望她能同情和理解这个孩子,支持和协助我挽救这个孩子。班主任对明明态度转变为关爱,注意表扬鼓励,同学们也慢慢与明明亲近了。

第三步:成功戒除“网瘾综合症”

针对明明的情况,我主要利用网吧难以忍受的气味、肮脏的环境卫生,让他在头脑中想像极端憎恶的、无法接受的场面,以引起对网吧的厌恶。

如,周末网吧人多,我特地把他从天宽地阔、花香扑鼻的广场花园带进狭窄肮脏、光线昏暗的网吧,让他仔细观察网吧内的光线、地面上的食品袋、剩饭菜、烟头、网迷们脱掉的臭鞋,对比室内外空气,并作深呼吸。带他回家后立即让他吃不喜欢的饭菜,边吃饭边引导他回忆、想像,并选词 完成句子:网吧里卫生———很糟糕。空气———特污浊。网吧里的人把鞋子脱掉,鞋子散发着难闻的臭气(恶臭)……他吃不进东西了,捂着嘴往卫生间跑。我立即掏出钱,让他去网吧,他不停地摇头。在其后的两周里,他真的不思网吧。看到这种尝试初见成效,我就每周末训练一次,持续了四周。

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努力,明明的状况日益好转,现在终于走出了困境,能正常学习和生活了。“网瘾”已经戒除,人格恢复常态,行为问题都已消除,自信心恢复,开朗乐观,身体健康,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总结评估]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接触社会上新鲜事物时难免会出现心理异常,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甚至犯罪。所以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社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紧密结合社区实际,切实强化宣传,在社区内营造和净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架起民族沟通的桥梁

北仑区新碶街道芝兰社区 黄伟君

[案例背景介绍]

两年前在我们社区,一个汉族居民与少数民族居民因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同,双方发生了纠纷,因言语过激,双方大打出手,并招集了自己的大批人马,准备展开一场生死搏斗,好在社区居民及时发现并报了警,在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区民警的多次协调下,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实施过程]

这件事情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性。第二天,我放下手头的工作,和同事们带着真诚与微笑,迈进了少数民族朋友居住的房舍、院落,与他们亲切地交谈。通过交谈,得知他们有的在北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有做医生、当教师的,有在企业打工的,也有在市场闯荡干个体工商户的,一个个才智横溢,有着不错的经济收入。但也有的生活过得极其艰难,工作不稳定,生 活无着落。看到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少数民族成员如同他乡遇故知,立即敞开心扉,向我们讲叙了他们身处异乡感受到的一些困惑,如他们习惯在家乡的田野上蹦蹦跳跳,放声歌唱,但社区缺少类似的场地,也没有这样的氛围,他们找工作信息来源比较狭窄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一边倾听,一边记录。在记录完60多岁藏族居民多吉的一家生活状况后,我已是泪水涟漪。

在了解调查完社区158名少数民族人员的基本情况后,我迅速将这些情况向区、街道相关领导作了汇报,并把今后开展民族工作的一些想法告诉了他们。在区、街道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很快成立了“民族工作协调小组”和“民族联谊小组”两个组织,为社区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并开辟了一条具有民族风情的文化长廊,成为社区少数民族朋友交流、休闲、娱乐的专用场所;还专设了一个民族饰物馆。说到这个民族饰物馆,我很感动,事情是这样的,我打算展出56个民族图腾,但限于资金短缺及不熟悉进货渠道等原因,一时难以做到。当这一困惑被少数民族同胞知道后,他们纷纷将自己家里的服装、头饰、生活用具、乐器、装饰用品等免费赠送给社区作为展品,年轻的藏族同胞扎西贡嘎还把爷爷送给他的皮藏经书也拿来,价值6万元。

去年7月,一位叫古古基的少数民族居民想有辆集装箱车跑运输维持生计,因不懂办理手续等问题找到了居委会,我顶着七月骄阳,骑着自行车,陪他跑交警大队、公管所、办证大厅,在我们的帮助下,他如愿以偿。经过一年的打拼,他不仅衣食无忧,还买了3辆卡车。前不久,在参加联谊小组座谈会时,他听说社区“民族之花”文艺轻骑队因演出需要再购买一批民族服装时,他当场拿出一万元资金进行赞助。他没有豪言壮语,只说了这样几句话:没有社区民族联谊小组,就没有我的今天,今后社区民族联谊小组的在大小事,可要不要忘了通知我这个卡车司机!

[总结评估] 如何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的问题,是整个社区建设的主导思想。我们社区民族联谊小组就是利用少数民族资源优势解决了民族问题,让社区不仅成为居民物质生活的共同体,更成为精神生活的共同体。如今,我们社区的民族工作已经生根、发芽、开发、结果,158名少数民族居民纷纷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大家庭,与14000多名汉族同胞携手浇灌芝兰文明之花。

老年人互访团

江东区东柳街道华光城社区主任 胡宇

[案例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充实的物质生活已远不能替补内心的空寂,为了能让子女们上班放心,老年人在家安心,使他们的老年生活不在孤独和无助,我们动足了脑筋。以前,在乡下,邻里间开门就见面,一聊关系好的就像自家人,互相都有个照应。可现在搬到这钢筋水泥建成的楼房里住了,却谁都不认识谁,几年下来有的邻居连招呼都没有打过。面对这种现象,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样让邻里间像家人一样,大家一起交流,互相帮助,老年生活不再枯燥无味!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后来,就请了社区里一位资深的老校长朱金元牵头,成立了一个社区民间组织“老年人互访团”。

[实施过程]

互访团成立后,不断的开展活动、不断创新互访内容,吸收了大量的老年人。朱团长不顾自己患有严重的眼疾,腿有有病,日夜操劳,到处奔波。老人深知,人老了身体健康最重要,我们老年人首先自己应该关心自己,于是为互访团成员创建健康档案想法实施了。在朱校长的带领下,为互访团成员检查身体,遇到高龄老人还上门服务,这些在别人看来,测测血压等简单的常规检查。可对于70多岁的老人来说是多么的不易,互访团医生有时一连要跑几幢楼梯,第二天脚肿得历害,看到他们一拐一拐地来居委会拿空白健康表格,脸上的坦然,让人觉得敬佩。

为了让大家熟悉起来,开阔视野,互访团经常不定期的搞一些户外短路旅游,如:春之恋、乡情之恋等活动。社区一位老华侨,提到互访团老人家赞不绝口:“人老了!孤独感就强了,互访团使我们大家聚在一起谈经济、谈政治、唱歌、跳舞生活充实了人也开心了活着更有乐趣了。”互访团里的老人们各个都是热心人,不管谁家有困难他们都主动去帮忙,出主意、想办法、以正确的途径尽量使难题得到化解。有一次互访团里项先生情绪很低落,团友们看见平时爱笑的项先生没有了笑容就关心的询问原因。原来是城市改造老房拆迁可政策到了项先生他家这就变了。房子要拆可钱却比人家少拿,项家心理不平衡就变成了“钉子户”。朱团长知道后带领几位团员劝说他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还帮忙推荐了一位知名的律师,免收咨询费,事情就这样得到了圆满解决。

互访团成立以来,每月都要为本月生日的老人举行生日庆贺会,团友称为“生日盛会”,因为庆贺会参加的人数,场面热闹可用“盛”相称,唱生日歌、送生日卡、拍生日照、过生日的老人还带来生日蛋糕和水果。在一次为三位高龄老人过生日时,一位团友写了三幅书法“寿”字,并装裱的非常精美,送给过生日的老人,六七十个人欢聚一堂,歌声、笑声、掌声、祝福声溶于一体,让人沉醉在欢 乐的海洋中。有几位老人激动的说:“我从来没有过过这样热闹的生日,这是互访团带给我的快乐和幸福。[总结评估] 社区工作者不一定是必须都是社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要学会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让居民真正感觉到自己是社区的主人。社区建设靠大家,我们社区正是通过“社区老年人互访团”这一方式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最后建成一个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共同体,这是社区未来建设的方向。

沟通——从心开始

余姚市酱园街社区居委会主任 柳文儿

[案例背景介绍] 我们社区有一位阿姨,叫余玲霞,今年75岁。早年丧夫,独自带大了两个女儿,是我们街道的退休干部,现独自居住。由于特殊的生活、工作经历,使得我们与她的沟通很难。她自命清高,但当面又对我们很客气,总是说:“你们 社区工作人员真是辛苦,社区工作真难做!”等等。但是遇到一些小事情,如小区内发现出租屋内有人随地大小便、小区内绿化遭到破坏等,她总是跳过社区,直接与街道领导联系,或者打市长电话。令人气恼的是,这些小事情最终还是要让我们社区来解决。

[实施过程] 作为社区工作者要做好居委会工作,我认为,不仅要有为居民服务的热情,更要学会怎样与居民沟通,学会与居民沟通的技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决各种问题,把事情办好。面对这样的老人,我们开始也感到很头疼。怎样来做好她的工作呢?我们想到了“沟通”这个方法。

和余阿姨沟通,我们从分析她的心理开始。她是独居老人,需要我们去关心她;她是退休干部,需要我们去尊重她。因此,我们就给她提供及时雨一样的帮助,让温馨来沟通我们彼此的心灵。一次,余阿姨家的抽水马桶塞住了,她马上打电话向我们求助。我们立即派人上门修理。一次修了不行,第二次再上门修理,直到修好为止。今年的十六号台风严重影响我社区,余阿姨所在的楼房水没到了膝盖,给居民出行带来了困难。得知这个情况后,我们马上想到这幢楼里住着好多老人,买菜肯定有困难了。于是,我们一户户给老人打去电话,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只要我们能解决的我们一定尽力解决。中午时分,我们买了盒饭,趟着大水,挨家挨户 地送过去。敲开余阿姨家的门,当看到我们一个个赤着脚把裤腿卷得老高,余阿姨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紧紧地拉住我们的手,把我们拉进了屋。我们还拿出了特意给她买的饼干、麦片,对她说:“余阿姨,这个你晚上饿的时候可以吃的。”余阿姨又是一阵感动:“你们真是比我的女儿想的还要周到!”第二天,水退了,我们又打电话过去,问她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她立即客气地告诉我们,晚上女儿去看过她了,暂时不需要帮助,还一连声对我们表示感谢。

余阿姨所在的居民楼由于自来水管道老化,水流非常小,居民反响强烈,希望进行改造。我们在征求大家的意见后,决定进行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大家非常赞同,想不到余阿姨极力反对。我们就上门与她沟通。原来余阿姨家的自来水管刚刚换好,墙壁也刚刚粉刷好。我们了解到了情况后,想想她的反对也有道理。我们就耐心做工作,跟她约定,由于凿水管而破损的墙面我们会给她补好,并问她还有什么要求。她说要让水表换个位臵,我们也满足了她的要求。这样,整幢楼的改造工作顺利完成,余阿姨和居民都非常满意。

平常,我们和余阿姨多沟通,一个月上门一次看望她;有时候,打电话,问她需要什么帮助;过年了,给她寄上一张贺年卡。渐渐地,我们之间的距离也就越拉越近了。今年她住的阳东145弄小区进行封闭物业改造,一开始,她对小区的封闭方案也不同意,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在她们这幢楼 东首打围墙,影响了她的出入。我们就上门跟她解释,物业封闭改造是有关社区安全的大事。后来,不但她自己想通了,还积极动员其他的住户参与到小区物业封闭改造中来。现在阳东145弄已实行了小区物业封闭式管理。

真情的付出,真诚的交流,换来了余阿姨真心的理解。余阿姨家楼前的地面破损了,她主动向有关部门联系,修好了地平;逢年过节,余阿姨买来水果看望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她总在第一时间告诉我们。

[总结评估] 居民的事情无小事。只要我们耐心的倾听居民的呼声,真心实意的解决居民的困难,这样,我们的付出,就会得到广大居民的理解。当你的工作为居民的生活提供方便,居民发自内心的感激,这就是最好的回报。

一张照片引起的思考

慈溪市浒山街道白果树社区书记、主任 陈亚丽

[案例背景介绍]

某日,发现办公桌上放着一叠照片,映入眼帘是一张市民学校中上计划生育培训课的场景,台上是老师在授课,台下坐满了居民,其中几位满头白发的老大妈听得很认真。“白 27 天年轻妇女都去上班了,临时通知了几位老大妈来凑数。”计生干部的解释令我哭笑不得。这计划生育的宣传活动是否还真正具有意义?

[实施过程]

第一,了解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现状。平时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大都是一些退休在家的老年人,或者是一些适龄儿童,社区活动很难觅到年轻人的身影。不光是社区文化活动如此,就是社区公益活动也很难吸引年轻人。一些楼门的楼长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担任,他们总是楼上楼下、挨家挨户地通知活动的内容,负责收捐款等,社区干部看着很心疼,但有些楼的联系工作就是没人做,跑腿的活对年轻人来讲,一没时间二没兴趣。

第二,问题思考:如何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率,关键参于加大社区参与意识宣传力度,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意识是开展社区建设的思想基础,培育社区意识,重点是培育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参与意识和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参与,是社区建设生命力之所在。对社区居民来讲,要认识到居民群众是社区的主人,社区建设的主体,既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又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我意识到,必须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启发、引导居民认识参与管理社区事务和参与社区活动的责任。第三,结合居民需求,开展各类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在今年的技能培训课中,我们特意安排了插花、烹饪培训和亲子教育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年轻居民纷纷报名踊跃参加,特别是“关注青少年成长”心理课,深受许多家长的欢迎,下课了,他们还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恋恋不舍,事后还建议,如此活动多搞些。在提高参与社区意识的同时,还引导居民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宁都华庭小区移交后,一些本来不太热心的居民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了一起,参与成立了业主委员会,有法律专长的律师业主被邀请成为业主的智囊团与物业公司“斗法”,维权活动为居民提供了生活交流、文娱活动的平台,更让居民意识到自己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能力,更加关心小区的建设。我们社区工作者应该多想想如何为更多的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搭建适合的平台,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口号变为实际行动。

[总结评估] 要建设和谐社会就要从基层做起,从群众最需要、最关心的做起。社区,是用心思考、用心服务的地方。社区工作千条万绪,说到底就是如何去服务居民,群众的一件件事情都做好了,社区也就稳定了。胡锦涛同志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每一个社区都能在服务居民这点上狠下功夫,我们的工作就真正地发挥了作用。

有需求才会有社区参与行动

奉化市锦屏街道奉中社区党委书记 毛翎

[案例背景介绍] 锦山明珠小区始建于2001年底,是一个新型的高档的住宅小区,业主以公务员、教师、企业家居多,业主生活档次比较高,他们的各种需求相对于老小区来说要高得多。到2004年底,第一期工程的住房交付后,许多入住的业主明显感觉到物业公司管理不到位,环境卫生、安全防范工作都做得不尽人意,因此很多业主都拒交物业管理费。物业公司由于物业管理费收缴率低,管理更加跟不上,如此便陷入到恶性循环当中。

[实施步骤] 第一,找准矛盾的焦点所在,大范围的听取业主们的意见,为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做好准备。面对物业公司管理不到位、部分业主又拒交物业管理费的问题,有部分有识之士想到要成立业主委员会,而且呼声非常强烈,在我们奉化锦溪论坛上时常可以看到关于要求成立锦山明珠小区业主委员会的言论。甚至有的业主还跑到我们街道人大主任那儿去告状,说是社区居委会压着不让他们成立业主委员会,真是冤枉啊,实际情况是那时小区入住率还没有达到50%,而且二 期工程还没完成,房产开发商与前期物业公司签订的为期三年的合同还有一年多时间才到期,我们认为成立业主委员会还为时尚早。我们居委会冤是冤了点,但是也有好的一面,几位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业主浮出了水面。我们就把目标锁定了——要把这些业主结合到业主委会当中来,而且我们达成共识,我们不在这个业主委员会中担任职务(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奉化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社区居委会的书记或主任总要担任一定职务),完全由小区业主民主自治,我们居委会做好协调工作。时间飞逝,转眼到了2006年,那时小区已有500多户人家入住了,而且二期工程也接近尾声,业主委员会该成立了。

第二,找准时机,在小区的二、三期工程交付使用,业主入住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着手准备成立业主委会。在社区居委会的牵头下,通过推荐或自荐,推选出35名业主代表,然后选举产生锦山明珠小区第一届业主委员会成员,由9位业主组成,学历有研究生、大学、大专,有公务员、律师、教师、商人,一位人大代表担任副主任。成立业主委员会后,小区实行业主民主自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居委会做好协调工作。业主委员会首先引进了锦江物业公司,经过试用运作,业主普遍反映较好,当年物业管理费收缴率达85%,我们从中尝到了甜头。

第三,小区这种管理模式,收到非常好的效果。2007年

9月23日晚上7时,锦山明珠小区内锣鼓喧天,霓灯闪烁,欢快的舞蹈跳起来,优美的歌儿唱起来,锦山明珠小区成了欢乐的海洋,这是小区业主委员会与锦江物业公司联合举办的“锦山明珠业主中秋晚会”。晚会的演出人员都是本小区业主,老中青幼人才济济。晚会经费的来源一是业主委员会成员中有的业主赞助,二是业主委员会向有关单位拉赞助。这台晚会相当精彩,相当成功,曾引来奉化电视台的专题报道。可见,锦山明珠小区业主委员会是一支具有战斗力、凝聚力的队伍。

[总结评估] 社区需要建立在公开沟通和公开分享信息、思想和感情,相互包容和积极参与决策模式之上的,它的治理模式不是一个命令链条,而是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畅谈和协商。社区工作的成功,依赖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程度以及他们预定的目标是否得到实现。社区工作者必须清楚地明了社区成员的需求、习惯和特点,进而明了他们的基本需求。作为社区工作者,自己也要有建设目标,使社区需求与建设目标得到统一,这样社区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工作才会更加成功。

社区居民养鸽子

江北区庄桥街道广庭社区书记、主任 俞海燕

[案例背景介绍]

春晖佳苑小区绿树成荫,风景秀美,但却有一户居民在1楼自家阳台上养起了鸽子,鸽子日夜不停地发出“咕咕”的叫声,绒毛、鸽粪飘落周围居民家的阳台、窗台以及晾晒的衣服上,楼上楼下的居民都不敢开窗,多次向物业反映也未有结果。鸽子事件,给和谐的小区画上了不和谐的一笔。

[实施步骤] 第一步:耐心细致的劝说

我社区自接到居民的反映后,立刻前去处理。鸽子主人裘金儿很客气地开了门,但一听到是要他处理鸽子,立刻翻了脸,把我们往外赶。我们耐心地向他解释:“养鸽子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裘师傅你快退休了也该享享福了。再说你养鸽子也影响了别人,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闹得这么不愉快见面了多尴尬……”话没说完就被裘金儿打断了,“我养鸽子怎么了,人家养宠物狗,我养宠物鸽,犯着谁了。你管,那你叫社区居民都别养狗啊。”说完就砰的一声关上了大门。由于养鸽子的问题在法律上还属于空白点,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社区工作人员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劝说。几次上门后,情况仍未改善。

第二步:邻里关系变和谐

于是,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又换了种方法。从户籍信息上,我们了解到裘金儿原来在铁路北站工作,而他的儿子也在北站工作。我们本可通过他的单位出面对他进行劝说,但考虑到社区和居民间的和谐,还是打算用劝说的方式。我们找到了他儿子,希望他儿子能劝说他的父亲放弃养鸽子,他儿子也比较支持社区工作,开始劝说父亲放弃养鸽子。我们欣喜地发现,1楼阳台上的鸽子慢慢了少了。终于有一天,1楼阳台上再也看不见一只鸽子。而裘师傅和邻居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很多,平常碰面都亲切地打着招呼。我们再次上门,裘金儿还是客气地开了门,听到我们问到鸽子的问题,爽朗了笑了:“儿子说了好久了,鸽子都杀了给老妈和孙子补身子去了,哈哈,鸽子没了也好,干净多了。和楼上的关系也好多了,上次下雨他们家还敲门叫我收衣服呢。”我们也笑了。

第三步:参与社区事务管理

后来,裘师傅经常来参加我们社区的活动,还做了我们广庭社区的小组长。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凡遇到小区中居民有类似的事情,他都是和我们一起,用自己的事情进行劝说,在居民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结评估] 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每一个社区居民对每一个社区来说,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细胞。社区的工作,是做人的

工作。社区工作的根本在服务,社区工作的生命力仍然在服务。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居民,让居民满意、让居民贴心,很多时候,就在这一点点的记忆,这小小的关怀。作为一个新成立的社区,让居民、让社会更了解我们社区,这需要我们时时刻刻关注居民,记住身边的每一位居民,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秉着“您的满意就是我的心愿”的服务宗旨,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之所想,耐心、细心、将心比心地去做工作。

让爱心在牵手中传递温暖

镇海区招宝山街道蛟川社区 陈毓冠

[案例背景介绍]

1996年7月的一天,镇海某高中学生朱剑明在回家路上不幸出了车祸,这,让本来就体弱多病的母亲顿时惊呆了。她,守护着昏迷了50多天的儿子,默默祈祷着奇迹出现,企盼福星相佑。可是,命运给他的却是因小朱脑部受到剧烈震荡而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久丈夫又患绝症撒手人寰,噩运一次次无情地落向这个艰难喘息的家庭。这时,蛟川社区的全体工作人员向这个病贫交迫的家庭地伸出了热情的援手,几年来,我们与这个家庭一起谱写了一个个牵手同行的美好故事。

[实施步骤] 车祸发生后,我们热情鼓励小朱坚强地站起来,自强自立,专程送去《保健与康复》等自然疗法读物,鼓励他坚持功能锻炼,让他以科学的态度循序渐进地从现场牵行到迈出大门直至参加社区巡逻,欣喜地看着他一步一步地走向社会。在一次次的慰问交谈中,当得知他有读书的意念后,当即表示全力支持,并鼓励着他在与命运抗争中取得身体康复与学业长进双丰收。目前,在社区的活动室常可看到他翻阅资料的身影。

岁岁相约去赏菊,咏菊傲霜犹励人。弱势群体确实需要经济上救助,然而更需要精神上慰藉。镇海区每年秋洽会期间赏菊的人群络绎不断,我们社区的全体人员自然也念及了小朱一家,主动与其相约来到沿江景点,一起沐浴金色阳光,共同享受鲜花簇拥的人间美好,随着相机的咔嚓声将母子俩的微笑与景点一一摄入了镜头。在热情的氛围下,小朱绽开了欣慰的笑容。

一方贺卡寄深情,几行温语融冰心。每当新年春节之际,小朱就会收到一份份“自强之路脚下延伸,新春阳光普天同沐”等的新年贺卡,社区工作者们在送上温馨的祝福同时,给他以热爱生活的信心和力量,使他对新生活有着无限的憧憬,鼓励小朱振奋精神揭开人生新的一页,共同展望美好未来,激励他: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一手平推。这正是全组党员寄予的深情与厚望。

几年来,社区人员与小朱心连着心,心是赤热的;手牵着手,脉流是相通的。在携手走来的几年中,虽然给予小朱的帮扶与关爱是有限的,但却是无形的力量支撑着他昂首前行,然而更多的惟其精神动力。由此,母子俩深为所感,一天竟探着路摸到镇海新闻网络中心,要求记者为他们撰写了一篇《社区人员胜似亲人》的口述报道。

[总结评估]

爱心在牵手中传递着温暖,爱心的融化象清泉一样默默地流入

了行将干枯的苗田,她演绎着生机,转换为和谐。我们社区工作者就是要让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在解决社区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社区工作者的真情和智慧,以及一定的专业素质。

广场健身队

北仑区小港街道高河塘社区主任 陈 琏

[案例背景介绍]

北仑区小港街道高河塘社区于2006年7月成立,位于小港街道新城区,辖区总面积0.6平方公里,是一个由14个拆迁村组成的以拆迁安臵为主的新型社区,社区共有在册户籍数160户,390人,多为外省籍在甬务工人员,常住人口(居住在本社区、户籍关系仍在原村)的居民有900多户,3000余人,以拆迁居民为主。社区居民的人员结构比较复杂,文化程度参差不一,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施步骤] 第一步:入户调查

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利用近一个月晚上的时间,兵分5路,到三个小区挨家挨户调查走访。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将入住居民的年龄结构、政治面貌、个人爱好、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需求等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基础台帐,为今后制定社区规划提供了一手资料。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要带着疑问走访”,通过走访,我们认识了一大批居民中的“热心人”,这些“热心人”使我们起初的疑问找到了答案,概括起来那就是“整 39 合社区优秀资源,发展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切实服务社区居民”。

第二步: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在近一个月的入户调查摸底中,我们得知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很大,特别是中老年群体,闲暇时间多,学习热情高。我们决定以丰富居民文体活动为起点,从最基本的广场舞培训入手,带动一部分人提前跳起来。于是,我们买音响、找文体骨干,也花费了不少心思。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社区一位叫任凤娣的退休老干部,具有多年的企业文化管理经验,又有各类群众性文艺表演的特长,我们就聘请她为社区广场舞的带动者、指导老师,开始了每天2个小时的培训活动。每天晚上6点钟,任阿姨都会准时出现在广场上,等待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广场健身队伍当中来。任阿姨曾对我们讲起刚开始培训时的辛苦“因为很多人一点基础都没有,几乎是抬着她们的腿教会第一个舞步。”但是任阿姨没有泄气,她甚至在空闲时间到居民家中进行指导,说是要先培养出一批文体骨干,这样可以教会更多的人。在她的带动下,社区开设广场舞培训班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少热爱健身但苦于无组织无场地的居民参与进来了,那些失土失业,休息在家,生活单调的中老年群体也开始接受社区广场健身这样的新鲜事物了。现在几个月过去了,当初参加的人都会跳了,社区广场健身队已经发展壮大到100多人,参与群众最多时

达到500多人次。任阿姨总说:“现在很多邻居都成了我的学生,她们亲切地称呼我为任老师,我们已经成为了一个团队,这种感觉很幸福,就像自己的家一样。”

[总结评估]

健康向上的社区社会组织把我们与社区居民的心拉得更近,我们的工作上的困难、居民生活上的烦恼,在这唱唱跳跳中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和释放,可以不夸张地说,我们与很多善良、勤劳、热情的居民小组长就是通过广场舞结识和沟通的。社区广场健身队不仅繁荣了社区文化,活跃了居民生活,密切了邻里关系,增强了社区活力,已经成为我们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社区工作案例 篇2

一、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1. 由于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主体责任不明确, 导致目前企业在农民工培训问题上存在严重缺失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培训的积极性, 要制订出台税费减免、培训补贴等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要加强对用人企业的监督, 督促其对录用的农民工进行上岗培训, 并与劳动报酬挂钩, 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投入机制。

2. 培训质量低下

目前, 县乡培训机构培训工作大都缺乏针对性、实用性, 培训时间、地点、内容等方面存在缺陷, 难以激发农民工的学习热情。因此, 企业为农民工提供实习的场地, 到工厂的一线去体验“怎么做”, 而培训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 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主要策略与成效

1. 明确责任, 建立“统筹安排、分工合作”的管理机制

(1) 建立了统一协调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组织体系

当前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多头管理、各自为政, 其根源在于经费渠道不一, 主管行政部门各异。为此, 我们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由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所专门负责协调与人社局的该项培训准备及培训后的相关工作。

(2) 实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定点制度

即由镇社区教育中心 (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负责。社区教育中心根据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合理调整、安排师资、场地等情况, 有效地对劳动者进行培训, 并接受人社局的监督。

(3) 规范农民工技能培训审批程序

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可以直接到镇社区教育中心或人社所进行培训登记, 社区教育中心或人社所将登记培训的人员名单报市人社局, 社区教育中心要将登记的培训人员名单及情况报人社局审核并备案后才能开展培训, 并接受各项目培训主管部门的全程监管。培训结束后, 社区教育中心将资料交所属项目培训主管部门审核后, 再按相应项目经费渠道兑现培训补贴。

2. 优化环境, 提升“农民愿培训、想培训”的思想意识

我镇在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的作用下, 由政府宣传委员牵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相关单位网站等媒体深入宣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政策, 宣传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 让广大农民工破除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 深刻认识参加技能培训的重要作用, 了解、接受政府对农民培训的各种扶持政策, 提高他们参加职业技术培训的愿望, 增强参与培训的动力。

(2)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奖励制度

结合实际我们实施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奖励制度。通过制订和完善各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 把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标准衔接起来。首先, 强调用人单位应依法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员工;其次, 对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实行奖励, 比如在工资待遇、岗位安排等方面体现优越性, 由此使得大家对培训产生迫切的愿望, 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做好铺垫。

3. 统筹协调, 创新服务模式

(1) 注重实效, 突出按需培训的模式

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就业为目标, 以企业为依托, 突出培训的实效性。一方面, 注重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强化企业与培训机构的信息沟通, 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用工信息档案, 建立企业与培训机构的合作机制。实践证明各级政府及部门一定要根据各类用工单位的需要和岗位要求, 指导培训机构开展以需定培、以培供需, 自主招生、定岗就业的订单式培训。另一方面, 突出技能的实用性模式。本着“干什么, 学什么;缺什么, 补什么;差什么, 练什么”的原则, 我们把发展农民工的技能特长与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相结合, 广泛开展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 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式的新型劳动者。

(2) 因教施教, 突出分类培训模式

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 要注意量体裁衣, 因人而异。对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专业技能和稳定收入的农民工, 主要进行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技能或实用技术培训为主;对有一定资金积累, 并有创业意愿的, 要对其进行创业培训, 激发创业热情, 提高创业能力。

社区工作案例 篇3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革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专家认为,大量的、具体的、开放的课程资源,能给学生多方面的刺激,使他们在愉悦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校开展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题研究。

二、活动过程

围绕子课题“利用社区资源,提高语文素养”,我选择了学校附近的三茅宫小区作为活动地点,开展了“走一走,看一看,社区变化知多少”的综合实践活动,并上了一节《看社区,谈变化》的课题汇报课,使师生均获益匪浅。

1.小组分工,策划准备

此次课题研究活动,除了教师做课题,学生也要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活动前,我根据活动目的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分组,分别为采访组、空调组、热水器组、家电组、摄影组。分组后,各组选出了组长,组长带领组员明确各自的活动任务,并进行了前期的策划与准备。采访组设计好采访的问题,选好主持人;空调、热水器、家电组分别设计了不同内容的表格,做好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的准备;摄影组带好了照相机、摄像机,做好拍摄的准备。

2.调查统计,制作成果

活动开始,我带领研究小组的全体组员来到事先选择好的三茅宫小区一栋居民楼前,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活动。采访组联系了一位退休老教师进行采访;空调组、热水器组在居民楼外进行了调查统计;家电组向居民发放调查表,请居民填写;摄影组跟随调查的同学拍摄活动的画面。活动后,各小组上网查资料,跑商场查价格,分组制作了采访录像、数据统计表、图片幻灯片、小报,写出了调查报告,力求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研究的成果。

3.交流汇报,书面写作

课题汇报课上,学生用数据、图片、录像说话,展示了自己的活动成果,交流中大家智慧的火花得到碰撞,意识到如今的居民生活条件好了,环保意识增强了,变化真是太大了。在说的基础上,学生有感而发,即兴创作了一些小诗,以诗来反映小区变化之大,还写下了一篇篇优美的习作,利用社区资源,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反思

1.看变化——挖掘写作的素材

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天地,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积累,就不仅可以丰富生活经验,还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抒发出真实的情感。本节课前大家先围绕活动进行了分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我把他们共分成五个小组,使他们明确各自的任务,准备好采访的问题,设计好问卷调查表,带好相机等,然后大家一起来到社区,从小区的外部和内部着手去寻找去发现小区的变化。学生入情入境,回归生活,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采访组的同学虽然面对镜头有些紧张,但是依然将事先考虑好的问题逐一询问,以求从居民的口中得到最真实的答案;空调组的则围绕着住宅楼外部的空调挂机开展了调查;热水器组的对楼顶的热水器兴趣盎然,他们比较着,讨论着;家电组的事先设计了表格,热情地招呼着居民,希望得到他们的配合;摄影组的手拿相机,把活动中的一个个精彩的瞬间留了下来。学生不仅十分乐意参加此次活动,而且还积极地出谋划策,俨然一副小行家的模样。走进社区看变化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素材,他们也在社区行中通过看、听、谈、想,积累了许多具体感性的第一手资料,获得了直接的情感体验,为作文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素材。

2.谈变化——培养实践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发布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此次社区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鼓励同学们用不同的形式来汇报活动的收获,谈谈活动中感受到的社区变化,受到他们的热烈响应。他们互相合作,动手实践,努力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汇报自己的生活体验。采访组的同学把录像进行了剪辑,选取了张奶奶谈的从收入到住房面积的增加都感受到生活水平提高的话语,背景选择了小区的绿化和盛开的鲜花,给人印象特别深刻。空调组的调查报告分析了空调的普及率及家庭投资,用具体的数字让我们感受到生活条件的改善。热水器组的通过小报制作,把太阳能、电、煤气三种不同的热水器进行比较,让大家一下就发现了人们的节能意识在提高。家电组的先发调查表,再汇总,得出结论:家电已经得到普及,它走进了千家万户。摄影组的一张张精彩照片更是让大家爱不释手。为了把变化更好地讲给别人听,同学们一有空就聚在一起做小报,忙表格,在活动中增强了实践能力。

3.写变化——拓宽语文的外延

当今语文教材本身只能是把学生引向人类智慧宝库的一条通道,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把学生的学习向人类的文化智慧宝库延伸,力求让他们接触更广阔的空间。社区行扩大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把此次活动的情况和感受写下来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抓住活动中印象深刻的收入、住房、家电、环境等几个方面展开了描写。在描写形式上要么先总再分,先概括后具体;要么先分再总,从具体的内容中得出结论。在内容上既可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写刚才听到的别人的发言。在表现形式上,既可以文字叙述,也可以编成小诗,既可以围绕一个方面,或者选取其中的一点见闻展开叙述,也可以综合描写。写作结果很有特色:儿歌编得朗朗上口,如“进社区,看变化,我们感受真是大,空调多又多,手机身上挂,楼房宽又大,环境美如画,居民奔小康,生活大变样。”对联也改编得像模像样:“万物变,事事变,小区变,家里變,我们的生活都在变。”在写变化的时候,大家的感想很多,内容丰富极了,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还有的同学把写好的文章拿去投稿,结果在《京江晚报》上发表了,这就更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社区行真让人难忘啊!”

这次课题活动汇报课同时也是一节作文指导课,通过打破封闭、狭小的语文空间,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自主地去听、去说、去看、去写,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动手、动口,用心进行体验和感悟,从而使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现实生活中去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生活实践中的语文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课程资源意识,就能让学生一起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来,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责编 张敬亚)

2015社区工作案例加强版41 篇4

让我们一路同行

海曙区段塘街道华兴社区书记 裘丽萍

[案例背景介绍] 华兴社区由拆迁户为主的“宁兴小区”,城市年轻白领聚合的“海光新都”,以及富裕阶层为主体的别墅区“京华苑”三个贫富差距较大的小区组成。高楼格局阻隔了邻里的联系和交流。私家车多,小区离公交车站远等特殊原因,给老人和孩子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于是,顺风车站应运而生。

[服务实施过程] 第一步:顺风车凝聚居民心

社区对所有的有车族进行了意愿调查,借助社区网站征求车主意见,通过入户调查了解居民的需求。起初有7名车主愿意加入顺风车队,社区为这些车主建立了“爱心车主资源库”,对加入的车主社区发给三星级的亲情卡和一张亲情积分卡,车主凭此卡可到辖区的汽车美容店享受折扣优惠服务。车主每服务一次,积分卡后面就会多一个笑脸娃娃,随着笑脸娃娃的积累,他们将享受到更加优惠的打折洗车、装潢服务。通过此激励办法不仅可以让顺风车更有效地长期运 行下去,也为辖区企业提供了服务对象,拉近了社区与企业的距离,为今后社区资源的多元化合作提供了一种模式。

第二步:顺风车折射邻里情

社区的用心经营让顺风车队逐渐壮大,经过两年的运作,“顺风车队”由原来的7辆发展到了现在的34辆。这个活跃在社区的自治组织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蒋静,第一个加入车队的爱心车主,经历了顺风车载着几个同校的孩子去上学,经历了祖孙三代坐着顺风车去贫困山区结对助学,经历了顺风车送爱心到恩美福利院等。用她的一句话说,顺风车让我感到了快乐和自豪,但更多的是得到了曾经素不相识的人给予的关心。蒋静的经历是所有爱心车主曾经经历过的,也是其他车主看在眼里的,刘军平,他是社区的一个普通居民,曾主动开车送两位生病的空巢老人去医院。顺风车的故事让刘军平觉得用这种方式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第三步:顺风车铺设和谐路

因为有了顺风车,邻里之间、小区之间慢慢地越来越熟悉,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让三个小区间产生了互助:条件较好的两个小区为宁兴小区的居民建立了爱心基金,提供了就业岗位。宁兴小区的居民,也想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报帮助他们的人,纷纷加入了义务巡逻队,每天两次为三个小区义务巡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一简单而 朴实的互助理念,把三个贫富差距较大的小区居民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小区与小区之间的和谐。

[总结评估] “顺风车站”使社区的人情味更浓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居民的文明程度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更让我们社区工作者从中体会到做社区工作要善于发现居民的需求,挖掘自治组织的潜力,让社区工作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助人自助的作用,达到“闪光一点,照亮一片”的效果。社区是连接政府与百姓的桥梁,我们在做好上情下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提升居民的自治能力,如此一来,“小政府,大社会”的美好目标也会随着群体互动式的社区治理模式而得以实现。

破解业主与物业公司矛盾难题 接管物业成功过渡 海曙区南门街道万安社区主任 金建波

[案例背景介绍] 海曙区南门街道万安社区所辖的书香苑居民小区,座落在万安路西边,2002年2月落成后入住228户人家。新建成的住宅区,空气清新,花木繁盛,活动会所齐备,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安居和休闲环境,是一个可实现封闭管理的小区。原来由经房物业公司负责物业管理,但由于各种原因,于业主的关系一直不顺。去年3月,书香苑第二届业主委员会广泛征集居民意见,表达住户意志,行使民主管理权利,在海曙区物业办的指导、万安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协调和支持下,成功地更换了物业管理公司。

[实施过程]

第一步,建立专业关系。

原接管万安社区书香苑的经房物业公司因会所之争,与居民的矛盾日益突出,致使矛盾白热化,由于日积月累,原有的矛盾一直没有缓解,因有些居民要求没有兑现,就成为拒缴物业费之理由。虽然这种事态和现象带有社会普遍性,但这种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妨碍到小区的正常运作。为此社区与小区业委会建立了专业关系,与业委会的成员和业主进行沟通,建立联系,寻找问题的突破口,使小区业主了解接受社会工作服务对他们的意义。

第二步,了解业主需求。

对小区业主的需要和问题的评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社区广泛征求对已存在的小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还专门印发“调查表”书面征求和统计居民意见。通过调查了解的情况,小区的广大业主对已存在的矛盾都各持己见,对解决问题也各有看法。通过上门思想工作,对业主的意见进一步统一,集中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原有业委会选举工作的异议,以及如何规范物业公司管理工作和强化物业公司服务理念,对以前存在的热点问题,物业公司给予说法和处理的意见。

第三步,制定解决方案。

为了使第二届业主委员会的选举工作达到公开、公平、公正的状态,社区成立筹备委员会全面指导选举工作的进展,并得到区物业办的指导与协调,以便各项选举工作有章可循,一批群众信得过的热心人“上岗”,尽管他们都是业余的和义务的“委员”,但大家都有一颗服务广大业主的心。有了新的业主委员会,接下来的工作进程就一切顺理成章。新的业委会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先后召开不下于6次的业主委员会会议,探讨改进物业服务的办法,其中三次“公告”居民,可以自愿随时列席会议,发表看法。最终在区物业办的行业主管指导下招标评估新的物业公司。

[总结评估] 一系列的工作推进,得到了广大业主的配合和支持,并取得全小区居民三分之二以上赞同的条件下,书香苑新的业主委员会公开招标寻求新的物业公司。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在公开的前提下,最后确定“锦地物业”中标,并将锦地物业公司的服务项目、服务承诺向全体业主公布。在全体业主的认同和信任下,签定双方职责明晰化的服务合同。今年新旧物业公司交接,平稳过渡。

解决业主和物业公司的矛盾这个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包含对工作过程的不断评估与总结,作为社区工作者要善于发现问题的根源,探讨解决问题的实质,从而对整个过程有一个动态的了解,以便不断调整工作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以维护广大居民的最大利益。

爱心开启希望 亲情重扬风帆

海曙区段塘街道南都社区主任 刘小环

[案例背景介绍]

现年39岁的郎某,初中文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母亲在生了四个女儿后有了他,从小他就在父母和家人的溺爱中长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一点生活自理能力,且养成了他暴躁、乖张的性格。21岁那年父亲生病去世后,他顶替工作到宁波南站货运处上班,从那时起他每个月发了工资就不回家,钱花完了就来向妈妈要,他妈不给他就自残自虐,没办法只能每次都依了他。上班不久,他就辞职混迹社会,平时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有钱 6 的时候只知道和一帮朋友喝酒挥霍,没钱了就到其老母亲和四个姐姐处哄吓拐骗轮流要钱,后因打架被判入狱一年二个月。出狱后继续过着这种日子,家人被他扰的不厌其烦。前不久其母亲为了躲避他,将自己的住房出租,自己住到大女儿家。这样一来,郎某就没地方可住了,有钱的时候睡10元一夜的小旅馆,没钱的时候就只能睡在朋友的货车上,处境非常的窘迫。

[实施过程] 了解到郎某的情况后,我决定先约他来社区对这件事作一步的了解。来了以后,他情绪激动的讲述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虽然他对他母亲现在这样的做法感到非常的寒心,但同时对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也感到后悔,这次来是希望通过我们社区,帮忙找到他母亲,使他母亲能重新接受他,并把租出去的房子要回来,使他有地方可住,有家可回。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当刑释人员来我们社区寻求帮助时,往往都是一副玩世不恭、无所谓的态度。像他这样的倒是没碰到过。看着他那无助、悔过的眼神,一种义务和责任告诉我,他并不是无药可救。

在聊天过程中,得知他最近时常头晕时,我建议他去先医院看看,是否会有什么病症,他嗫嚅着不说话,也不肯去。我知道他是因为没钱,为了维护他的自尊,我说我们社区内的卫生院我认识的,可以免费检查,我带你去。开始时他还 不肯,经过一番劝说,他跟着我一起来到了医院。我替他付了检查费,检查出来并无大碍,只是血压偏高。回来的路上,他对我说了很多感激的话。诚恳的表白预示着我与其初步的信任关系业已建立。

郎某虽然缺乏清晰的人生目标,但他仍有一定的上进心,而且很要面子,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摆脱困境,只是缺乏自信心和有效推力。郎某的母亲以不给他地方住而逃避他的这种方式,使他赖以寄托的亲情关系缺失,对他的打击很大,他现在最需要家人给予一定的情感和物质支持,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

正视现实,目前郎某最需要的是社会系统的支持,适当的经济救助和解决就业问题是其度过难关,踏上新生之路的必要前提。

“黑暗总会过去,黎明必将来临”,这是我一直鼓励郎某所说的一句话。在多方奔走下,我联系到了他大姐和他母亲,把郎某真诚悔过的态度告诉了她们,她们对我说,现在之所以狠心不给他房子住,说到底也是想促使他自立,家人对他感觉是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现在既然他有悔过自新的决心,就再给他一次机会,下个月就把租出去的房子收回来,让他重新回家来住。

“政府和他人的资助只能是暂度难关,如果长此以往必然会扭曲自己的人格”,社会工作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助人自 助”。郎某慢慢地接受了我的这一观点,他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根据他过去的经历,我建议他从小生意做起,第一目标是养活自己,然后再图发展。前几天他突然跑来告诉我,他已决定为朋友代销图书。二个月来,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他如此的兴奋,那种黯然无助的眼神消失了。望着他那远去的背影,我暗暗地为他喝彩,为他祝福,为他终于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总结评估] 对于郎某的问题,存在着多种因素,亲人的拒绝、社会的不接纳使其更加陷入自我放弃的泥沼里。社工敞开心胸的接纳和帮助使其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同时通过充分的沟通,亲人们的态度也有所好转。这些都使得朗某重新感觉到了温暖和支持,激发了他解决问题的潜能,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针对这些曾经犯错的刑释人员,尊重和接纳是帮助他们的第一步,是他们走上自力更生的基础,这也是我们社工工作的基础。

挽救失足花季少女的故事

江东区明楼街道明北社区主任 史碧霞

[案例背景介绍] 居民小蒋,一个十五六岁十分漂亮的女孩子,生于1992年,是某中学初三学生。去年一月父亲因病去世,除了几万元的债务外什么也没有留下,小蒋现与母亲相依为命。去年三月的一天她来到我的办公室,怯生生问我:“阿姨我会死吗?”当时我十分意外忙问她原因。她说,医生告诉她已怀孕近三个月了,需要马上动手术。我问她谁是孩子的父亲?为什么这么久才想到去流产?知不知道流产对一个女孩子身体的伤害有多大?但可怜的小姑娘睁着一双大而迷茫的眼睛回答我的竟是一连串的“不知道”。

[实施过程] 当时我真觉得有一股怒其不争的火直冒上来,一个不知自重女孩呀!但我迫使自已冷静下来,因为我想起了社工最基本的工作伦理就是:平等、接纳和不批评的态度。每一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每一个不幸的家庭却各有自已的不幸。小姑娘不幸的背后肯定有其特殊的原因存在。通过交谈得知她的母亲不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没有正式工作以搓麻将或与异性勾搭为生计,常常外出鬼混不回家。而小姑娘因为经常逃课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小青年来往,已被学校勒令退学。说到这里两行清泪顺着她稚嫩的脸庞流了下来。职业的敏感告诉我她急需帮助,现在的她正处于六神无主时期。果然小姑娘说她身上没有一分钱,也找不到母亲,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我立刻帮她联系了我比较熟悉的一家医院,并同时为她申请了慈善救助,帮她付了医药费。她很快地得到了治疗,手术也进行得很顺利。但小姑娘孤零零地一个人让我不放心,于是我和我的同事们又轮流照顾她。终于小姑娘露出了些许笑容。“阿姨,阿姨”脆生生的的呼唤中透出了说不尽的依赖和信任。社区工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和高度的专业责任感告诉我,这个人这件事我必须管到底。

要帮她重新走上正常的生活道路,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消除她自暴自弃等颓废心理和行为,需要我们以专业的角度引导她一步步往前走。社会工作之精髓就是“助人自助”。小蒋之所以到现在这个地步究其原因是家庭环境造成 的。母亲疏于管教以及母亲本身的不良影响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导致小蒋现在的处境其残缺家庭是问题之根本。她还是个孩子,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如果有一个人好好地引导她给她树一个好榜样,她一定会是好孩子。要搀救小蒋必先挽救她的母亲和她残缺的家。我千方百计找到了她的母亲,对她说了女儿的事,她痛哭连涕直骂自己不是人。她的举动让我觉得她的良知尚存,同样是一个女孩的母亲,我对她进行推心臵腹的谈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难也不能丢下孩子不管,儿是娘的心头肉,你就忍心看着你唯一的孩子受苦吗?好好过日子,给女儿立一个好榜样吧!”一席话说得她泪流满面,发誓要好好生活把女儿抚养成人。看到她如此诚恳,我知道我成功了一半。因此我建议她找一份工作,然后让女儿重返校园。可是既没有技能又没有文化且上了年纪的她找工作难度相当大。为让她尽快上岗我发动了我所有的亲朋好友终于在某单位食堂为她找到了一个服务员的工作。使不着家的蒋母过起了朝九晚五有规律的生活。

小蒋终于又有了一个家,有了一个慈祥的母亲。曾经的伤痛渐渐地淡忘,曾经苍白的脸蛋渐渐红润了起来。该是小蒋进学校读书的时候了。于是我和她母亲一起跑学校跑教育局,申请重新入学。学校为她敞开了大门,小蒋过上了一个普通孩子该过的日子。虽然她目前生活不是很富裕,但她至少过得很稳定也很满足。她的稳定让我安心,她的满足让我 快乐,社区工作者的价值在那一刻得到了升华。我为自己是一名社区工作者而感到由衷地自豪!

[总结评估] 通过小蒋的案例,使我们看到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她存在的问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本身对社会认识及生活态度的偏差。需要社区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用宽容、用爱心、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接纳她、包容她、帮助她。愿每一个生命都灿烂如花,让每一个家庭都和谐美满。

社区满载爱心 少年重拾自我

鄞州区下应街道东城社区负责人 李娅 [案例背景介绍] 小男孩明明(化名),15岁。4岁时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6岁时父亲再婚,一年后,弟弟出生,家庭关系逐渐出现不和谐。在学校,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要么发呆,要么搞小动作,要么扰乱课堂秩序,常常不交作业,并且经常逃学,出入网吧。他总是与流浪小孩为伴,与网友们为伍,一进网吧,两眼放光,兴奋异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多次卖书包、卖课本,换钱上网。在家里,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少言寡语,对父母的批评极为反感,态度非常敌对,家庭关系日益紧张。后来,不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多,外出的时间越来越长,由最初的一两天到后来的十多天。说谎,不做 事,偷家里钱,偷贵重物品换钱,偷客人的钱,家长关他禁闭,他就大声嚎叫,砸东西,把家里的东西往楼下丢。身体状况也急转直下,贫血、胃肠痉挛、头晕、头疼、双手震颤,家长彻底绝望了。

[实施过程] 第一步:原因分析

根据明明的各种表现,对照网瘾标准,可以确诊为“儿童网瘾综合症”。明明的问题经历了一个由轻到重、由偶发到习惯化、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纯到综合化的逐步演变过程。要解决问题,必先弄清原因。根据明明的情况,我们得出以下原因:

(1)父母离异。离婚使家庭正常结构解体,使得他与双亲、亲友和同伴的关系发生变化,心理压力增大,应激反应增强。

(2)弟弟出生。作为长子,在刚出生的几年里,全家人对他关爱备致。当继母的儿子一出生,他原有的地位受到威胁,产生失落感,常常做从高处往下跌落的噩梦。

(3)家长教育方法失当。明明经历了父母离异、家庭重组、弟弟出生这些对他来说是重大的创伤性生活事件之后,家长没有意识到他的感受,不注意与之沟通交流,一有过错就吼叫、斥责、威吓、打骂,致使他越来越不愿回家,出走次数增多,最终迷上了网吧。第二步:改变外部环境

我向他的家长推介一些家庭教育的书刊、文章,有时给予一些具体的指导。同时指出,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不赏识孩子优点,一味地训斥、全盘地否定,这是非常危险的,会摧毁一个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向善心,建议他们每天表扬孩子至少一次,常常找找孩子的优点,批评时就事论事,千万别全盘否定。

明明休学一年后,转到新学校,新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使他难以适应。同学叫他“留级生”、“网虫”、“混混”,不接纳他。新的老师也先入为主,对他表现出冷淡、厌烦。我以明明心理辅导老师的身份给老师写了封信,详细介绍了明明的成长环境、优点、特长、毛病,讲了我的辅导设想,希望她能同情和理解这个孩子,支持和协助我挽救这个孩子。班主任对明明态度转变为关爱,注意表扬鼓励,同学们也慢慢与明明亲近了。

第三步:成功戒除“网瘾综合症”

针对明明的情况,我主要利用网吧难以忍受的气味、肮脏的环境卫生,让他在头脑中想像极端憎恶的、无法接受的场面,以引起对网吧的厌恶。

如,周末网吧人多,我特地把他从天宽地阔、花香扑鼻的广场花园带进狭窄肮脏、光线昏暗的网吧,让他仔细观察网吧内的光线、地面上的食品袋、剩饭菜、烟头、网迷们脱 掉的臭鞋,对比室内外空气,并作深呼吸。带他回家后立即让他吃不喜欢的饭菜,边吃饭边引导他回忆、想像,并选词完成句子:网吧里卫生———很糟糕。空气———特污浊。网吧里的人把鞋子脱掉,鞋子散发着难闻的臭气(恶臭)……他吃不进东西了,捂着嘴往卫生间跑。我立即掏出钱,让他去网吧,他不停地摇头。在其后的两周里,他真的不思网吧。看到这种尝试初见成效,我就每周末训练一次,持续了四周。

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努力,明明的状况日益好转,现在终于走出了困境,能正常学习和生活了。“网瘾”已经戒除,人格恢复常态,行为问题都已消除,自信心恢复,开朗乐观,身体健康,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总结评估]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接触社会上新鲜事物时难免会出现心理异常,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甚至犯罪。所以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社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紧密结合社区实际,切实强化宣传,在社区内营造和净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架起民族沟通的桥梁

北仑区新碶街道芝兰社区 黄伟君

[案例背景介绍]

两年前在我们社区,一个汉族居民与少数民族居民因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同,双方发生了纠纷,因言语过激,双方大打出手,并招集了自己的大批人马,准备展开一场生死搏斗,好在社区居民及时发现并报了警,在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区民警的多次协调下,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实施过程]

这件事情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性。第二天,我放下手头的工作,和同事们带着真诚与微笑,迈进了少数民族朋友居住的房舍、院落,与他们亲切地交谈。通过交谈,得知他们有的在北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有做医生、当教师的,有在企业打工的,也 有在市场闯荡干个体工商户的,一个个才智横溢,有着不错的经济收入。但也有的生活过得极其艰难,工作不稳定,生活无着落。看到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少数民族成员如同他乡遇故知,立即敞开心扉,向我们讲叙了他们身处异乡感受到的一些困惑,如他们习惯在家乡的田野上蹦蹦跳跳,放声歌唱,但社区缺少类似的场地,也没有这样的氛围,他们找工作信息来源比较狭窄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一边倾听,一边记录。在记录完60多岁藏族居民多吉的一家生活状况后,我已是泪水涟漪。

在了解调查完社区158名少数民族人员的基本情况后,我迅速将这些情况向区、街道相关领导作了汇报,并把今后开展民族工作的一些想法告诉了他们。在区、街道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很快成立了“民族工作协调小组”和“民族联谊小组”两个组织,为社区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并开辟了一条具有民族风情的文化长廊,成为社区少数民族朋友交流、休闲、娱乐的专用场所;还专设了一个民族饰物馆。说到这个民族饰物馆,我很感动,事情是这样的,我打算展出56个民族图腾,但限于资金短缺及不熟悉进货渠道等原因,一时难以做到。当这一困惑被少数民族同胞知道后,他们纷纷将自己家里的服装、头饰、生活用具、乐器、装饰用品等免费赠送给社区作为展品,年轻的藏族同胞扎西贡嘎还把爷爷送给他的皮藏经书也拿来,价值6万元。去年7月,一位叫古古基的少数民族居民想有辆集装箱车跑运输维持生计,因不懂办理手续等问题找到了居委会,我顶着七月骄阳,骑着自行车,陪他跑交警大队、公管所、办证大厅,在我们的帮助下,他如愿以偿。经过一年的打拼,他不仅衣食无忧,还买了3辆卡车。前不久,在参加联谊小组座谈会时,他听说社区“民族之花”文艺轻骑队因演出需要再购买一批民族服装时,他当场拿出一万元资金进行赞助。他没有豪言壮语,只说了这样几句话:没有社区民族联谊小组,就没有我的今天,今后社区民族联谊小组的在大小事,可要不要忘了通知我这个卡车司机!

[总结评估] 如何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的问题,是整个社区建设的主导思想。我们社区民族联谊小组就是利用少数民族资源优势解决了民族问题,让社区不仅成为居民物质生活的共同体,更成为精神生活的共同体。如今,我们社区的民族工作已经生根、发芽、开发、结果,158名少数民族居民纷纷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大家庭,与14000多名汉族同胞携手浇灌芝兰文明之花。

老年人互访团

江东区东柳街道华光城社区主任 胡宇

[案例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充实的物质生活已远不能替补内心的空寂,为了能让子女们上班放心,老年人在家安心,使他们的老年生活不在孤独和无助,我们动足了脑筋。以前,在乡下,邻里间开门就见面,一聊关系好的就像自家人,互相都有个照应。可现在搬到这钢筋水泥建成的楼房里住了,却谁都不认识谁,几年下来有的邻居连招呼都没有打过。面对这种现象,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样让邻里间像家人一样,大家一起交流,互相帮助,老年生活不再枯燥无味!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后来,就请了社区里一位资深的老校长朱金元牵头,成立了一个社区民间组织“老年人互访团”。

[实施过程]

互访团成立后,不断的开展活动、不断创新互访内容,吸收了大量的老年人。朱团长不顾自己患有严重的眼疾,20 腿有有病,日夜操劳,到处奔波。老人深知,人老了身体健康最重要,我们老年人首先自己应该关心自己,于是为互访团成员创建健康档案想法实施了。在朱校长的带领下,为互访团成员检查身体,遇到高龄老人还上门服务,这些在别人看来,测测血压等简单的常规检查。可对于70多岁的老人来说是多么的不易,互访团医生有时一连要跑几幢楼梯,第二天脚肿得历害,看到他们一拐一拐地来居委会拿空白健康表格,脸上的坦然,让人觉得敬佩。

为了让大家熟悉起来,开阔视野,互访团经常不定期的搞一些户外短路旅游,如:春之恋、乡情之恋等活动。社区一位老华侨,提到互访团老人家赞不绝口:“人老了!孤独感就强了,互访团使我们大家聚在一起谈经济、谈政治、唱歌、跳舞生活充实了人也开心了活着更有乐趣了。”互访团里的老人们各个都是热心人,不管谁家有困难他们都主动去帮忙,出主意、想办法、以正确的途径尽量使难题得到化解。有一次互访团里项先生情绪很低落,团友们看见平时爱笑的项先生没有了笑容就关心的询问原因。原来是城市改造老房拆迁可政策到了项先生他家这就变了。房子要拆可钱却比人家少拿,项家心理不平衡就变成了“钉子户”。朱团长知道后带领几位团员劝说他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还帮忙推荐了一位知名的律师,免收咨询费,事情就这样得到了圆满解决。

互访团成立以来,每月都要为本月生日的老人举行生日庆贺会,团友称为“生日盛会”,因为庆贺会参加的人数,场面热闹可用“盛”相称,唱生日歌、送生日卡、拍生日照、过生日的老人还带来生日蛋糕和水果。在一次为三位 高龄老人过生日时,一位团友写了三幅书法“寿”字,并装裱的非常精美,送给过生日的老人,六七十个人欢聚一堂,歌声、笑声、掌声、祝福声溶于一体,让人沉醉在欢乐的海洋中。有几位老人激动的说:“我从来没有过过这样热闹的生日,这是互访团带给我的快乐和幸福。[总结评估] 社区工作者不一定是必须都是社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要学会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让居民真正感觉到自己是社区的主人。社区建设靠大家,我们社区正是通过“社区老年人互访团”这一方式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最后建成一个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共同体,这是社区未来建设的方向。

沟通——从心开始

余姚市酱园街社区居委会主任 柳文儿

[案例背景介绍] 我们社区有一位阿姨,叫余玲霞,今年75岁。早年丧夫,独自带大了两个女儿,是我们街道的退休干部,现独自 居住。由于特殊的生活、工作经历,使得我们与她的沟通很难。她自命清高,但当面又对我们很客气,总是说:“你们社区工作人员真是辛苦,社区工作真难做!”等等。但是遇到一些小事情,如小区内发现出租屋内有人随地大小便、小区内绿化遭到破坏等,她总是跳过社区,直接与街道领导联系,或者打市长电话。令人气恼的是,这些小事情最终还是要让我们社区来解决。

[实施过程] 作为社区工作者要做好居委会工作,我认为,不仅要有为居民服务的热情,更要学会怎样与居民沟通,学会与居民沟通的技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决各种问题,把事情办好。面对这样的老人,我们开始也感到很头疼。怎样来做好她的工作呢?我们想到了“沟通”这个方法。

和余阿姨沟通,我们从分析她的心理开始。她是独居老人,需要我们去关心她;她是退休干部,需要我们去尊重她。因此,我们就给她提供及时雨一样的帮助,让温馨来沟通我们彼此的心灵。一次,余阿姨家的抽水马桶塞住了,她马上打电话向我们求助。我们立即派人上门修理。一次修了不行,第二次再上门修理,直到修好为止。今年的十六号台风严重影响我社区,余阿姨所在的楼房水没到了膝盖,给居民出行带来了困难。得知这个情况后,我们马上想到这幢楼里住着好多老人,买菜肯定有困难了。于是,我们一户户给老人打 去电话,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只要我们能解决的我们一定尽力解决。中午时分,我们买了盒饭,趟着大水,挨家挨户地送过去。敲开余阿姨家的门,当看到我们一个个赤着脚把裤腿卷得老高,余阿姨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紧紧地拉住我们的手,把我们拉进了屋。我们还拿出了特意给她买的饼干、麦片,对她说:“余阿姨,这个你晚上饿的时候可以吃的。”余阿姨又是一阵感动:“你们真是比我的女儿想的还要周到!”第二天,水退了,我们又打电话过去,问她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她立即客气地告诉我们,晚上女儿去看过她了,暂时不需要帮助,还一连声对我们表示感谢。

余阿姨所在的居民楼由于自来水管道老化,水流非常小,居民反响强烈,希望进行改造。我们在征求大家的意见后,决定进行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大家非常赞同,想不到余阿姨极力反对。我们就上门与她沟通。原来余阿姨家的自来水管刚刚换好,墙壁也刚刚粉刷好。我们了解到了情况后,想想她的反对也有道理。我们就耐心做工作,跟她约定,由于凿水管而破损的墙面我们会给她补好,并问她还有什么要求。她说要让水表换个位臵,我们也满足了她的要求。这样,整幢楼的改造工作顺利完成,余阿姨和居民都非常满意。

平常,我们和余阿姨多沟通,一个月上门一次看望她;有时候,打电话,问她需要什么帮助;过年了,给她寄上一张贺年卡。渐渐地,我们之间的距离也就越拉越近了。今年 她住的阳东145弄小区进行封闭物业改造,一开始,她对小区的封闭方案也不同意,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在她们这幢楼东首打围墙,影响了她的出入。我们就上门跟她解释,物业封闭改造是有关社区安全的大事。后来,不但她自己想通了,还积极动员其他的住户参与到小区物业封闭改造中来。现在阳东145弄已实行了小区物业封闭式管理。

真情的付出,真诚的交流,换来了余阿姨真心的理解。余阿姨家楼前的地面破损了,她主动向有关部门联系,修好了地平;逢年过节,余阿姨买来水果看望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她总在第一时间告诉我们。

[总结评估] 居民的事情无小事。只要我们耐心的倾听居民的呼声,真心实意的解决居民的困难,这样,我们的付出,就会得到广大居民的理解。当你的工作为居民的生活提供方便,居民发自内心的感激,这就是最好的回报。

一张照片引起的思考

慈溪市浒山街道白果树社区书记、主任 陈亚丽

[案例背景介绍]

某日,发现办公桌上放着一叠照片,映入眼帘是一张市 25 民学校中上计划生育培训课的场景,台上是老师在授课,台下坐满了居民,其中几位满头白发的老大妈听得很认真。“白天年轻妇女都去上班了,临时通知了几位老大妈来凑数。”计生干部的解释令我哭笑不得。这计划生育的宣传活动是否还真正具有意义?

[实施过程]

第一,了解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现状。平时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大都是一些退休在家的老年人,或者是一些适龄儿童,社区活动很难觅到年轻人的身影。不光是社区文化活动如此,就是社区公益活动也很难吸引年轻人。一些楼门的楼长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担任,他们总是楼上楼下、挨家挨户地通知活动的内容,负责收捐款等,社区干部看着很心疼,但有些楼的联系工作就是没人做,跑腿的活对年轻人来讲,一没时间二没兴趣。

第二,问题思考:如何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率,关键参于加大社区参与意识宣传力度,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意识是开展社区建设的思想基础,培育社区意识,重点是培育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参与意识和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参与,是社区建设生命力之所在。对社区居民来讲,要认识到居民群众是社区的主人,社区建设的主体,既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又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我意识到,必须通过 各种形式教育、启发、引导居民认识参与管理社区事务和参与社区活动的责任。

第三,结合居民需求,开展各类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在今年的技能培训课中,我们特意安排了插花、烹饪培训和亲子教育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年轻居民纷纷报名踊跃参加,特别是“关注青少年成长”心理课,深受许多家长的欢迎,下课了,他们还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恋恋不舍,事后还建议,如此活动多搞些。在提高参与社区意识的同时,还引导居民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宁都华庭小区移交后,一些本来不太热心的居民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了一起,参与成立了业主委员会,有法律专长的律师业主被邀请成为业主的智囊团与物业公司“斗法”,维权活动为居民提供了生活交流、文娱活动的平台,更让居民意识到自己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能力,更加关心小区的建设。我们社区工作者应该多想想如何为更多的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搭建适合的平台,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口号变为实际行动。

[总结评估] 要建设和谐社会就要从基层做起,从群众最需要、最关心的做起。社区,是用心思考、用心服务的地方。社区工作千条万绪,说到底就是如何去服务居民,群众的一件件事情都做好了,社区也就稳定了。胡锦涛同志说“群众利益无小 事”。我们每一个社区都能在服务居民这点上狠下功夫,我们的工作就真正地发挥了作用。

有需求才会有社区参与行动

奉化市锦屏街道奉中社区党委书记 毛翎

[案例背景介绍] 锦山明珠小区始建于2001年底,是一个新型的高档的住宅小区,业主以公务员、教师、企业家居多,业主生活档次比较高,他们的各种需求相对于老小区来说要高得多。到2004年底,第一期工程的住房交付后,许多入住的业主明显感觉到物业公司管理不到位,环境卫生、安全防范工作都做得不尽人意,因此很多业主都拒交物业管理费。物业公司由于物业管理费收缴率低,管理更加跟不上,如此便陷入到恶性循环当中。

[实施步骤] 第一,找准矛盾的焦点所在,大范围的听取业主们的意见,为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做好准备。面对物业公司管理不到位、部分业主又拒交物业管理费的问题,有部分有识之士想到要成立业主委员会,而且呼声非常强烈,在我们奉化锦溪论坛上时常可以看到关于要求成立锦山明珠小区业主委员会的言论。甚至有的业主还跑到我们街道人大主任那儿去告 状,说是社区居委会压着不让他们成立业主委员会,真是冤枉啊,实际情况是那时小区入住率还没有达到50%,而且二期工程还没完成,房产开发商与前期物业公司签订的为期三年的合同还有一年多时间才到期,我们认为成立业主委员会还为时尚早。我们居委会冤是冤了点,但是也有好的一面,几位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业主浮出了水面。我们就把目标锁定了——要把这些业主结合到业主委会当中来,而且我们达成共识,我们不在这个业主委员会中担任职务(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奉化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社区居委会的书记或主任总要担任一定职务),完全由小区业主民主自治,我们居委会做好协调工作。时间飞逝,转眼到了2006年,那时小区已有500多户人家入住了,而且二期工程也接近尾声,业主委员会该成立了。

第二,找准时机,在小区的二、三期工程交付使用,业主入住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着手准备成立业主委会。在社区居委会的牵头下,通过推荐或自荐,推选出35名业主代表,然后选举产生锦山明珠小区第一届业主委员会成员,由9位业主组成,学历有研究生、大学、大专,有公务员、律师、教师、商人,一位人大代表担任副主任。成立业主委员会后,小区实行业主民主自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居委会做好协调工作。业主委员会首先引进了锦江物业公司,经过试用运作,业主普遍反映较好,当 年物业管理费收缴率达85%,我们从中尝到了甜头。

第三,小区这种管理模式,收到非常好的效果。2007年9月23日晚上7时,锦山明珠小区内锣鼓喧天,霓灯闪烁,欢快的舞蹈跳起来,优美的歌儿唱起来,锦山明珠小区成了欢乐的海洋,这是小区业主委员会与锦江物业公司联合举办的“锦山明珠业主中秋晚会”。晚会的演出人员都是本小区业主,老中青幼人才济济。晚会经费的来源一是业主委员会成员中有的业主赞助,二是业主委员会向有关单位拉赞助。这台晚会相当精彩,相当成功,曾引来奉化电视台的专题报道。可见,锦山明珠小区业主委员会是一支具有战斗力、凝聚力的队伍。

[总结评估] 社区需要建立在公开沟通和公开分享信息、思想和感情,相互包容和积极参与决策模式之上的,它的治理模式不是一个命令链条,而是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畅谈和协商。社区工作的成功,依赖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程度以及他们预定的目标是否得到实现。社区工作者必须清楚地明了社区成员的需求、习惯和特点,进而明了他们的基本需求。作为社区工作者,自己也要有建设目标,使社区需求与建设目标得到统一,这样社区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工作才会更加成功。

社区居民养鸽子

江北区庄桥街道广庭社区书记、主任 俞海燕

[案例背景介绍]

春晖佳苑小区绿树成荫,风景秀美,但却有一户居民在1楼自家阳台上养起了鸽子,鸽子日夜不停地发出“咕咕”的叫声,绒毛、鸽粪飘落周围居民家的阳台、窗台以及晾晒的衣服上,楼上楼下的居民都不敢开窗,多次向物业反映也未有结果。鸽子事件,给和谐的小区画上了不和谐的一笔。

[实施步骤] 第一步:耐心细致的劝说

我社区自接到居民的反映后,立刻前去处理。鸽子主人裘金儿很客气地开了门,但一听到是要他处理鸽子,立刻翻了脸,把我们往外赶。我们耐心地向他解释:“养鸽子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裘师傅你快退休了也该享享福了。再说你养鸽子也影响了别人,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闹得这么不愉快见面了多尴尬……”话没说完就被裘金儿打断了,“我养鸽子怎么了,人家养宠物狗,我养宠物鸽,犯着谁了。你管,那你叫社区居民都别养狗啊。”说完就砰的一声关上了大门。由于养鸽子的问题在法律上还属于空白点,没有切

实可行的措施。社区工作人员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劝说。几次上门后,情况仍未改善。

第二步:邻里关系变和谐

于是,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又换了种方法。从户籍信息上,我们了解到裘金儿原来在铁路北站工作,而他的儿子也在北站工作。我们本可通过他的单位出面对他进行劝说,但考虑到社区和居民间的和谐,还是打算用劝说的方式。我们找到了他儿子,希望他儿子能劝说他的父亲放弃养鸽子,他儿子也比较支持社区工作,开始劝说父亲放弃养鸽子。我们欣喜地发现,1楼阳台上的鸽子慢慢了少了。终于有一天,1楼阳台上再也看不见一只鸽子。而裘师傅和邻居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很多,平常碰面都亲切地打着招呼。我们再次上门,裘金儿还是客气地开了门,听到我们问到鸽子的问题,爽朗了笑了:“儿子说了好久了,鸽子都杀了给老妈和孙子补身子去了,哈哈,鸽子没了也好,干净多了。和楼上的关系也好多了,上次下雨他们家还敲门叫我收衣服呢。”我们也笑了。

第三步:参与社区事务管理

后来,裘师傅经常来参加我们社区的活动,还做了我们广庭社区的小组长。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凡遇到小区中居民有类似的事情,他都是和我们一起,用自己的事情进行劝说,在居民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结评估]

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每一个社区居民对每一个社区来说,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细胞。社区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社区工作的根本在服务,社区工作的生命力仍然在服务。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居民,让居民满意、让居民贴心,很多时候,就在这一点点的记忆,这小小的关怀。作为一个新成立的社区,让居民、让社会更了解我们社区,这需要我们时时刻刻关注居民,记住身边的每一位居民,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秉着“您的满意就是我的心愿”的服务宗旨,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之所想,耐心、细心、将心比心地去做工作。

让爱心在牵手中传递温暖

镇海区招宝山街道蛟川社区 陈毓冠

[案例背景介绍]

1996年7月的一天,镇海某高中学生朱剑明在回家路上不幸出了车祸,这,让本来就体弱多病的母亲顿时惊呆了。她,守护着昏迷了50多天的儿子,默默祈祷着奇迹出现,企盼福星相佑。可是,命运给他的却是因小朱脑部受到剧烈震荡而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久丈夫又患绝症撒手人寰,噩运一次次无情地落向这个艰难喘息的家庭。这时,蛟川社区的全体工作人员向这个病贫交迫的家庭地伸出了热情的援手,几年来,我们与这个家庭一起谱写了一个个牵手同行的美好故事。

[实施步骤] 车祸发生后,我们热情鼓励小朱坚强地站起来,自强自立,专程送去《保健与康复》等自然疗法读物,鼓励他坚持功能锻炼,让他以科学的态度循序渐进地从现场牵行到迈出大门直至参加社区巡逻,欣喜地看着他一步一步地走向社会。在一次次的慰问交谈中,当得知他有读书的意念后,当即表示全力支持,并鼓励着他在与命运抗争中取得身体康复

与学业长进双丰收。目前,在社区的活动室常可看到他翻阅资料的身影。

岁岁相约去赏菊,咏菊傲霜犹励人。弱势群体确实需要经济上救助,然而更需要精神上慰藉。镇海区每年秋洽会期间赏菊的人群络绎不断,我们社区的全体人员自然也念及了小朱一家,主动与其相约来到沿江景点,一起沐浴金色阳光,共同享受鲜花簇拥的人间美好,随着相机的咔嚓声将母子俩的微笑与景点一一摄入了镜头。在热情的氛围下,小朱绽开了欣慰的笑容。

一方贺卡寄深情,几行温语融冰心。每当新年春节之际,小朱就会收到一份份“自强之路脚下延伸,新春阳光普天同沐”等的新年贺卡,社区工作者们在送上温馨的祝福同时,给他以热爱生活的信心和力量,使他对新生活有着无限的憧憬,鼓励小朱振奋精神揭开人生新的一页,共同展望美好未来,激励他: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一手平推。这正是全组党员寄予的深情与厚望。

几年来,社区人员与小朱心连着心,心是赤热的;手牵着手,脉流是相通的。在携手走来的几年中,虽然给予小朱的帮扶与关爱是有限的,但却是无形的力量支撑着他昂首前行,然而更多的惟其精神动力。由此,母子俩深为所感,一天竟探着路摸到镇海新闻网络中心,要求记者为他们撰写了一篇《社区人员胜似亲人》的口述报道。

[总结评估]

爱心在牵手中传递着温暖,爱心的融化象清泉一样默默地流入了行将干枯的苗田,她演绎着生机,转换为和谐。我们社区工作者就是要让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在解决社区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社区工作者的真情和智慧,以及一定的专业素质。

广场健身队

北仑区小港街道高河塘社区主任 陈 琏

[案例背景介绍]

北仑区小港街道高河塘社区于2006年7月成立,位于小港街道新城区,辖区总面积0.6平方公里,是一个由14个拆迁村组成的以拆迁安臵为主的新型社区,社区共有在册户籍数160户,390人,多为外省籍在甬务工人员,常住人口(居住在本社区、户籍关系仍在原村)的居民有900多户,3000余人,以拆迁居民为主。社区居民的人员结构比较复杂,文化程度参差不一,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施步骤] 第一步:入户调查

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利用近一个月晚上的时间,兵分5路,到三个小区挨家挨户调查走访。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将入住居民的年龄结构、政治面貌、个人爱好、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需求等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基础台帐,为今后制定社区规划提供了一手资料。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要带着疑问走访”,通 37 过走访,我们认识了一大批居民中的“热心人”,这些“热心人”使我们起初的疑问找到了答案,概括起来那就是“整合社区优秀资源,发展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切实服务社区居民”。

第二步: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在近一个月的入户调查摸底中,我们得知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很大,特别是中老年群体,闲暇时间多,学习热情高。我们决定以丰富居民文体活动为起点,从最基本的广场舞培训入手,带动一部分人提前跳起来。于是,我们买音响、找文体骨干,也花费了不少心思。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社区一位叫任凤娣的退休老干部,具有多年的企业文化管理经验,又有各类群众性文艺表演的特长,我们就聘请她为社区广场舞的带动者、指导老师,开始了每天2个小时的培训活动。每天晚上6点钟,任阿姨都会准时出现在广场上,等待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广场健身队伍当中来。任阿姨曾对我们讲起刚开始培训时的辛苦“因为很多人一点基础都没有,几乎是抬着她们的腿教会第一个舞步。”但是任阿姨没有泄气,她甚至在空闲时间到居民家中进行指导,说是要先培养出一批文体骨干,这样可以教会更多的人。在她的带动下,社区开设广场舞培训班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少热爱健身但苦于无组织无场地的居民参与进来了,那些失土失业,休息在家,生活单调的中老年群体也开始接受社区广场健身这样

的新鲜事物了。现在几个月过去了,当初参加的人都会跳了,社区广场健身队已经发展壮大到100多人,参与群众最多时达到500多人次。任阿姨总说:“现在很多邻居都成了我的学生,她们亲切地称呼我为任老师,我们已经成为了一个团队,这种感觉很幸福,就像自己的家一样。”

[总结评估]

健康向上的社区社会组织把我们与社区居民的心拉得更近,我们的工作上的困难、居民生活上的烦恼,在这唱唱跳跳中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和释放,可以不夸张地说,我们与很多善良、勤劳、热情的居民小组长就是通过广场舞结识和沟通的。社区广场健身队不仅繁荣了社区文化,活跃了居民生活,密切了邻里关系,增强了社区活力,已经成为我们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社区工作案例1 一棵香樟树遮挡房屋采光引发的** 案例背景:

某小区里有一幢老式居民楼,在这座楼的北面,有一棵多年前居民自己栽种的香樟树,随着香樟树一年年地逐渐长大,树冠也越来越大,离住户的卫生间和厨房间窗户越来越近,矛盾随之而来。

住在楼上的居民认为,香樟树长高后影响采光,要求搬走或锯掉。楼下的居民则认为,到了夏天,楼房北面太阳光很强,香樟树可以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况且,这棵树虽然是居民自己种的,但已成为社区绿化的一部分,谁都没有随意处理的权利。平时,持这两种意见的居民一直在暗中较劲,坚持各自的观点,两个楼组的楼组长也都分别站在持两种意见的居民一边,意见相左,互不相让。

有一天,物业绿化服务队来小区修剪树木。他们在没有认真征求各方面意见的情况下,按照楼上居民的要求,准备将香樟树移走。这件事被持不同意见的居民发现后,分别将电话打到了居委会和区绿化办,他们在电话中责问居委会是否了解这件事?是否有权同意绿化队的这种做法?这样做是否合法?是否走了应走的程序等等。于是,本

来看似不大的一件事开始逐步升级,许多居民都在旁边冷眼旁观居委会如何处理这件事。这时,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清楚地意识到,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当,必将会在居民中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居委会今后的工作造成被动影响。主要做法:

居民区党支部经过牵头协调,使两派居民达成了对香樟树进行局部修剪的协议。启示:

1、弄清怎样才算大树扰民。

2、应充分探索和完善社区管理与服务中坚持“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有关各方的积极作用。

3、居民区党支部应针对具体问题,及早介入,强化事前管理,避免矛盾激化。

4、社区建设中应适时有目的地引导大家提倡换位思考,共建和谐社区。

社区工作案例2 根治小区乱设摊 居委源头抓起来 案例背景:

某居委会门口一个不到3米宽的小道上,小摊贩们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位,有面条馄饨摊、水果摊、小杂货摊、煎饼摊、馒头摊、蔬菜摊,以及自编自销的手工艺品摊等。每到清晨天刚蒙蒙亮时,这些摊主们就开始忙于做生意前的准备工作,抢地盘、生炉子、摆桌凳,有时摊主们还为争抢摊位发生争吵。结果小小一条道,塑料袋、餐巾纸等垃圾道路两侧遍地开花,油烟。飞尘搞得周边乌烟瘴气,污水到处横流。到了晚上,整个路面更是肮脏不堪,行人难以下脚。

这种状况导致小区居民意见很大,人民来信一封接一封。居委会向街道城管反映,城管科的同志与居委会一起到实地查看,然后联系协调有关执法部门组织力量进行拆违章、赶摊位、没收物品。但事过两天,这些摊主又会出现在原处,反反复复,周边环境仍不见好转,老百姓怨声载道,部分居民小区卫生费不愿意交,还讲政府搞形式主义。

居民区党支部是采取什么办法解决乱设摊的?如何彻底解决小区门口这一脏、乱、差的问题呢? 主要做法:

首先,确定先对其中几个主要摊主的基本情况进行排摸。对这些摊主生活、家庭情况作详细了解。这几位摊主都是上海户籍,他们中有无业人员、下岗人员、协保人员,还有伤残人员。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带领居委会干部走访有关单位,一起沟通协商,想法设法为这些人安排工作。生活问题解决了,收入也稳定了,这几个主要摊位拆除了,其他一些外来摊主的工作就好做得多了,居委会积极配合城管和卫生、工商、派出所等部门一起,加大管理力度,使小区的面貌焕然一

新。启示:

居民区党支部一方面注重治本,另一方面在工作方法上讲求策略与技巧。这是其成功之处。

在注重治本方面,对摊主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为这些人找到了工作,生活逐渐稳定,使他们放弃摆摊经营。在工作方法方面,分类对待,对症下药。

社区工作案例3平息安装电子防盗门的**? 案例背景:

某小区位于本市郊区外环线边缘,小区内有住户1840户,常住居民5300多人。该小区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无业和生活困难的居民多;二是六十岁以上老人多;三是外来人员多。小区目前有111个楼道,其中,16个楼道房屋是2003年建造的,这些房屋都已经安装了电子防盗门,其余95个楼道房屋是1995年建造的,没有安装电子防盗门。奥运会前,小区居委会接到上级综合治理部门的通知,要求在小区楼道内安装电子防盗门。

本来这是一件大好事。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这个消息在小区内传开时,竟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反对安装电子防盗门。有的居民认为,外来人员多的楼道,防盗门的安装实际意义和效果不大;有的老人认为装了这个东西上下楼梯非常不方便;还有的居民质疑,防盗门质量是否有保障等等。最严重的时候,竟然有居民吵到居委会,声称要上访到上级有关部门。

主要做法:

第一阶段,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召开楼组长、楼代表会议,布置传达和听取各居民住户的意见和建议,还召开了小区内的党员、意见较多人员和部分骨干座谈会,并通过黑板报等形式,对安装防盗门的必要性和维修基金使用范围,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宣传。

第二阶段,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对居民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分类处理。将防盗门安装与外来人员管理办法相结合,制定了《借房人员协议签订管理办法》。对防盗门质量问题,与生产安装企业进行沟通,将几种防盗门的样品在小区内现场展示和演示。对于个别上访人员,居委会干部专门上门做好稳定思想作。

第三阶段,按照《物业管理条列》规定,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召开业主大会,向每户人家发放《意见征询表》,广泛征求大家意见。启示:

1、体现了“细分析、详方案、多方法”的工作方法。从小区实际人员结构、安装工作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安装结束后的后续工作等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分析。从召开“三会”到广泛宣传,从听取居民意见到现场演示产品,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工作方法,便于居民接受,利于工作推进。

2、体现了“严程序、全公开、有选择”的工作思路。在决定动用物业维修基金方面,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在基金的使用方面,全面公开维修基金的使用范围;在选择电子防盗门方面,尊重居民意愿,让居民在“多中选优”,彻底打消居民顾虑。

3、体现了“抓机会、顺势为、讲策略”的工作策略。借安装电子防盗门的关键时刻,抓住机会,自然、灵活应用这一良机,顺势而为。根据小区外来人员多的特点,制定了《借房人员协议签订管理办法》,解决了对小区外来人员有序管理与服务工作,又使安装防盗门工作顺利推进,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社区工作案例4 阿婆被狗惊吓病 两家嫌隙怎弥平案例背景:

某天,施阿婆上午9点外出买菜,从自家18号楼刚走到20号楼处时,被突然从身后蹿出来的一条大黄毛狗吓得瘫软在地,脸色青紫,话语也说不清。保安见状,一面通知施阿婆的家人,一面阻拦大黄毛狗肇事后跳上的一辆白色轿车。可是,车主不知何因,呼啸而去。

施阿婆家人到达事发地后,一边打120急救,一边打110报警。施阿婆在医院住了近一个星期,经过几个月的调养后,身体才慢慢得到恢复。但让施阿婆的家人极为气愤的是,肇事者在出事后一星期才上门慰问施阿婆及其家人,而且还是在居委会的督促下才上门的,说话也有些不中听。为此,被施阿婆家人拒绝进门。当肇事者第二次上门时,又被施阿婆的家人连礼品带人一起堵在了门外。看着病榻上的阿婆,家人决定将肇事者告到法院。主要做法:

虽然走法律之路解决问题,是一条正确之路,但是考虑到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上诉法院会弄得邻里关系紧张,应做肇事者和施阿婆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希望能将大事化小,通过协商解决,更有利团结和共建和谐社区。为此,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再次派人上门与阿婆家人沟通,促膝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和需求,并多次找到肇事者,宣传文明养狗的条例,并说服他们应向阿婆主动赔礼道歉,并勇于承担责任,态度要诚恳,对于阿婆家的经济损失应主动承担。在居民区党支部和居委会的多次联系下,召开了由阿婆、女儿女婿、肇事者家属等人参加的调解会。肇事者的态度比较诚恳,同意协商解决。启示:

1、在小区中召开养狗人与反对养狗人之间的协调会,召集他们聚在一起,分别分析养狗的好处与养狗造成的弊端。通过交流互动,让大家能相互理解,了解各自的真实想法与意见。

2、在小区内成立“养狗委员会”,实行养狗人自治。

3、小区内广泛宣传文明养狗知识。

4、在社区搭起了养狗人的平台后,把无证养狗者纳入到规范化、制度化养狗的序列中来。

5、碰到由于宠物问题引发的冲突,居民区党支部应该及时出面

进行疏导和沟通,协调、帮助双方有效地解决问题,不能袖手旁观。

社区工作案例5 楼上乱抛垃圾 楼下邻居遭殃 案例背景:

某小区内,有一对家住底楼的兄弟俩,为了房屋居住权经常吵得不可开交,兄弟俩都不得不搬出这所房屋,在外面另行居住。这样该房屋就长期处于空关状态。由于小区内部分居民素质较差,经常从高空向楼下抛掷垃圾。一年下来,一楼的天井内垃圾遍布,蚊蝇孳生。楼上居民意见很大。

为此,居民多次来居委会要求清除底楼天井内的垃圾。居委会也多次找到底楼房主俩兄弟,要求他们前来配合清理垃圾,但都被拒绝。无奈之下,居委会干部只得爬进底楼天井去清理垃圾,再将垃圾装袋后背出来。

底楼房主得知居委会的这一无奈举动后,提出居委会这样做是违法行为,他们要到法院去控告居委会私闯民宅。同时,他们还向镇政府投诉居委会的这一违法行为。主要做法:

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率领居委会干部,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并随即与小区物业管理处、社区民警等有关人员一起商量,寻找如何妥善处理这一问题的好办法。大家最后形成共识:先要进一步分头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既要请底楼房主前来配合工作;同时,也要通过这件事教育楼上居民,改掉乱抛乱扔垃圾的陋习,以促进这一问题的全面妥善解决。与此同时,居委会也积极通过底楼房主的要好朋友,动员他们前去做房主俩兄弟的思想工作。底楼房主兄弟终于同意配合居委会开展工作,专程从浦西赶来打开了房门,共同将底楼天井内的垃圾打扫得干干净净。居民区党支部也通过这个契机,大力加强卫生教育宣传,使小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促进了小区管理的良性发展。启示:

如果仅仅想一般性地解决问题,那就想法设法把底楼天井的垃圾清理掉就可以了。如果想比较好地解决问题,那么在想办法清理掉底楼天井的垃圾之后,还应该解决今后高空抛掷垃圾的问题。

1、加大对小区居民高空抛掷垃圾这一恶习的素质教育,制定和宣传有关卫生管理措施,注重对居民群众开展公民基本道德教育。

2、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应加大和物业、业主的良性互动,尽量能及时发现问题。

3、居委会要在加强法律学习的基础上,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依法提高自治能力。

社区工作案例6 楼上渗水楼下霉 居委左右化嫌隙 案例背景:

某小区是一个新建小区,小区内180号201室李老伯老两口是空巢老人,且年事已高,八十有余。李老伯楼上的301室,住着董老伯,今年78岁,是独居孤老,且患有高血压和直肠癌。2003年7月,201室的李老伯发现家中的大厨有霉变味,经小区物业检查发现是三楼发生漏水所至。而301室的董老伯却否认与自家有关。201室李老伯家的儿媳也是本小区居民,平时,李老伯家中事儿全由儿媳来办理,她要求物业尽快修复楼上的漏水问题。董老伯觉得自己孤老一人,势单力薄,明显处于弱势,认为不可能是自家的水管发生渗漏,是对方故意难为他。因此,他不同意物业到他家检修。两家纠纷由此产生,**不断。心急气燥的儿媳一纸诉状将董老伯告上法院,董老伯手接状纸血压升高,病倒在床上。主要做法:

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率领居委会干部先做201室李老伯儿媳的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希望她能正确对待此事,讲明党员遇到任何事都应冷静对待,需要高姿态对待邻里纠纷与矛盾,邻里之间要相互谦让。经过一番思想工作后,201室李老伯的儿媳决定撤诉,待董老伯身体恢复后再回到桌面上协商解决。201室李老伯家的高姿态终于感化了301室的董老伯。董老伯同意物业进房查找漏水源头。经过物业的仔细查找,终于发现问题出在301室的总水管破裂,造成渗水漏到了201室。大家考虑到董老伯是孤老,且身患绝症,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物业决定免费为董老伯修复管子,董老伯也愿意承担李老伯家换修橱柜的费用。启示:

1、抓对了机会。董老伯病倒,使李老伯家有了态度软化的可能,劝其撤诉也有了回旋余地。

2、抓对了人。做通了李老伯儿媳的思想工作,就等于抓住了要害。

3、抓对了工作方法与策略。居民区党支部从李老伯儿媳是中共党员的角度,对其采取说服教育工作。

社区工作案例7 风俗习惯需尊重 居民生活要正视 案例背景:

某小区地处一条河边,建于上世纪90年代,原属城乡结合部,共有居民8000多人。其中1∕5为当地居民,2∕5为动迁居民,2∕5为自购商品房居民。

据本地人说,原来,河边有一座由本地人自发修建的寺庙。寺庙修建后,特地从外地请回菩萨让人供奉、烧香,香火很旺盛。远近的村民都来寺庙烧香。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市政用地征用,将寺庙拆除,但本地人对佛事已根深蒂固,每逢初一、十五,还是有许多信奉者来河边原庙址烧香。更有甚者,本地人还保留了这样的风俗习惯,本地人在送葬后有“送床祭”的旧俗,把死者的床、衣被和生前

的日常生活用品等烧给死者。

但是本地人在“送床祭”燃烧产生的烟雾,严重影响了河边第一排楼宇中居民的生活。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与当地人经过一段时间交涉无效后,联名写信到居委会、街道,上告本地人的这些旧风俗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也给他们的心理和精神生活造成巨大的无形压力。

主要做法:

分三步进行解决:第一步是先找来当地居民深入了解情况;第二步是立刻向社区民警、街道综治办、城管大队反映和通报情况;第三步是积极准备召开协调会来商讨解决此事的办法,帮助双方暂时不要将事态扩大。经反复磋商达成共识:第一,要求本地人在办此事时,一定要看准风向,远离居民楼,尽可能不要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第二,对于河边楼里的居民,也要尊重本地人的风俗,在不影响大家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尽可能克制,相互体谅。初一、十五烧香问题,既然已成传统,也不要去强求不允许,只是希望本地人能将菩萨请回附近正规的寺庙里,去那里烧香。最后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名盖章。启示:

1、加强对居民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与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烧香、拜佛是一种信仰,是不应该强行阻拦的,但也应在规定场所中进行。

2、居民区党支部应加强移风易俗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风俗习惯虽然是需要尊重的,但当影响到居民正常生活时,还是要合理引导。

3、加强对生态文明小区建设的正确引导,帮助当地居民解决因风俗习惯问题而引发的种种不便。

4、谋划落实一些紧迫而又切实可行的事情,以帮助居民改变行为方式。可将当地居民信仰神纳入就近寺庙,便于居民在合适的场合烧香拜佛。

社区工作案例8 收缴党费引起的矛盾 案例背景:

某小区去年底转来一位刚退休的党员。在今年初,交纳党费时,由于单位与小区收缴形式差异,引起了该党员与党小组长发生了口角,双方产生了误会。党小组长认为:为了方便,我们小组所有党员同志都是一个季度一交。该同志认为:按规定,党费是由党员每月自愿交组织,一季度一交是不对的。为此,双方发生争执。党小组长最后说:要是你一个月一交,我不收,要交请您自己交支部书记。主要做法:

支部书记在接待该党员反映情况时,认真耐心地听他叙述事情的全过程。尊重该党员提出倾诉。在做好安抚工作的同时,首先肯定该党员的做法没错,是严格按党章规定在做,也愿意为他一个人每月收缴党费。同时,也向他详细地介绍小区党员队伍的现状,希望他能理解党小组长的做法。然后婉言劝解小组长,要改进说话及工作的方法,45 最后在支部书记的撮合下,双方握手言和。启示:

1、接待党员或群众反映情况时,一定要热情、耐心,要尊重对方。

2、在没有弄清事情的真实情况时,不要轻易表态。

3、及时介入,做好双方的思想工作。

社区工作案例9 合情、合理与合法的关系 案例背景:

某小区是90年初建成的,由于历史原因,小区中的公用配套设施不健全,1500户的小区只有一二百平方米的违章搭建的非机动车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购置电动、燃油、气助动车的住户越来越多,唯一的车棚已远远满足不了居民停车的需要,纷纷向大楼内停放,影响居住环境的安全,还时常出现邻里纠纷。居民们多次向物业、业委会、居委会提出要在小区东面的林带,把树砍掉,建一个车棚,以解决非机动车的停放问题。为此,在居民中出现赞成和反对的两种不同的意见。主要做法:

针对居民提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居民区党支部牵头召开了“三位一体”会议,认为是合情、合理的。但任何要求,必须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为此党支部责成居委会,一方面积极向街道有关部门反映,责成业委向物业反映,由物业公司打报告,向市绿化局反映。另一方面认真做好两种不同意见人群的工作。宣传《物权法》中的规定,处分共有不动产,须2/3以上的共有人同意。宣传《上海市绿化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建成的绿化不得擅自占用,并把市绿化局“该小区建成的绿地不得占用”的复函张贴在小区事务公示栏中,广而告之。召开楼组长及居民代表大会,说明“建成绿地不得占用”的复函道理,和合情、合理、合法之间的关系。经反复做工作,较好地处理了该矛盾。双方同意暂时维持原状。启示:

1、认真对待居民提出的诉求,该解决的要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要有回应,要掌控事态的发展。

2、“三位一体”要形成合力与解决问题的共识。

3、要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以法律为依据,做好居民的工作。

社区工作案例10 自发捐款为环保的思考 案例背景:

某小区是2007年建成的高档商品房小区,入住人员层次较高,收入丰厚。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感到小区的设施从硬件到软件样样都好,46 唯一遗憾的是小区中唯一的一个池塘里没有活的景观鱼。几个环保志愿者一合计,自发捐款,筹钱买鱼,放养在池塘中,并把此情况向居委会汇报。居委会感到美化环境是好事,为了支持他们的环保善举,也拿出300元作为资助。于是,几位志愿者在小区大门口设摊,接受小区居民的捐款,短短几天就收到善款2000多元。正在他们欢欣鼓舞之时,不同意见向上级有关部门投诉,说他们是非法集资,是违法的。有关部门责令停止。于是志愿者想不通了,捐款是为了环保,为了美化,又不是为了营利,为了私吞,怎么算非法集资? 主要做法:

接到有关部门责令停止捐款通知后,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要求居委会认真做好双方的思想工作和解释工作,积极引导志愿者要正确理解部分居民的反映,并指出在操作中的瑕疵。立即与物业公司商量,爱心款由物业管理,定期公布账目,并马上出榜,公布捐款者的姓名、钱额,接受全体居民的监督,使双方解除了误会,为下一步共创和谐小区、美好家园打下了基础。启示:

1、居民区党支部、居委会应对群众的自发行为,要正确引导,把好事办好。

2、在操作前,要由居委会或居民发出倡议,形成一定的知晓率和氛围,拟定出必要的管理制度,并要召开楼组长会告知。

3、操作中,由居委会人员出面,志愿者参与,让居民理解环保。美化环境义举的目的、意义,使更多居民积极参与。

社区工作案例11 耐心——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案例背景:

林某时年16岁,在某中学上学,由于是单亲家庭,身上有许多坏毛病,成绩也上不去。奶奶的娇惯,使他在家成了说一不二的主。父亲失业,加上身体不好,一家三口的生活,全靠70多岁奶奶的退休金在支撑。

某年盛夏的夜晚,已过10点,热衷于电脑游戏的林某为了到网吧去玩,向父亲和奶奶要10元钱,两位家长出于对林学习不上进的愤恨,不管林某说破天,死活不给钱。此时,双方已相持了一个多小时,情急之下,林某一屁股坐上了十六楼自家的阳台窗框上,两脚朝外,扬言,如不给钱,就跳楼。眼看悲剧要发生,相劝的邻居想到了居住在本小区的居委会干部,于是急忙请来居委会干部进行劝说。经过半个多小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最后,居委会干部在自掏腰包拿出110元的情况下,问题终于解决,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挽救了一个生命和一个家庭。主要做法:

居委会干部在处理危机事件中,要保持冷静,耐心听取当事人的诉说,急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相劝的语气要平缓,语言要真诚,千万不要说过急的话,尤其不能说“就不给他钱,让他跳”之类的刺

激话,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该青年是在第一次拿到居委会干部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钱时跳下窗框抢夺过去时下来的。但听到家长说只能拿10元之时,又跳上窗框,此时,居委会干部冷静地与双方说:只要他学习成绩上去,只当大伯伯在暑假给他零用钱,使险恶的事态得到终止。第二天家长来感谢,并把钱如数还回。借此机会,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向家长说明教育方法要适当的道理,并共同商讨今后对孩子教育的问题,并及时为父亲解决就业问题。现在孩子在某出租车公司上班,已成为一个懂礼貌、自食其力的青年。启示:

1、对危急突发事件的处理,一定要冷静,冷静才能想出办法。

2、耐心是调解工作三大因素之一,危急时一定要耐心听当事人的诉说,不要轻易打断和插话,这样彼此能拉近距离,可以成为他依赖的人。

3、在双方僵持、一触即发的时刻,真诚相待,尽量满足当事人的要求,也是消除悲剧发生的重要途径。

社区工作案例12 二次供水改造中遇到的难题 案例背景:

某小区是96年建造的以动迁房为主的老式小区,基础设施陈旧。在去年为迎世博政府实事工程中,该小区被安排在第一批平改坡及二次供水改造的范围。应该说政府投放了巨大财力、物力、人力,是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好事、实事。但到最后,水管要穿越自己房间时,为了自身小家的利益,就是不让施工,不予配合,使整个门洞的施工进度耽搁,使其他住户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主要做法:

工程改造前,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会议,广泛宣传实事工程给广大老百姓带来的好处,是政府重民生的具体表现。还可利用版报、广播等形式,广而告之,提高居民的认可度及可能带来生活不便的程度,公布居民投诉地点、时间,欢迎大家监督。

工程改造中,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要建立由物业、业委会、居委会、施工方参加的协调会制度,及时整改居民投诉的问题。要求施工队文明施工,尽可能减少扰民度,取得广大居民的信任。要及时贴出通知,告知下一步施工的内容及居民配合的有关事项,尽量让居民知晓工程的进度。

在施工中遇到难题和阻力,告诫施工方人员,不要与居民直接发生冲突,由“三位一体”利用一切手段和力量,去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要耐心、热情、真诚帮助解决当事人的困难,换位思考,理解他的难处。面对其他众多住户的舆论压力,相信他会审势度事,作出最后的决定。

在施工结束时,要邀请部分“难弄”的居民参加质量验收,让他有主人翁的感觉,并要求施工队及时处理发现或遗留的问题,使改造工程真正做到实事办实、好事做好。

经居委会、业委会多次上门沟通,做工作,讲明利害关系及配合施工的道理后,该住户同意水管从自己家房间穿越,问题得到了圆满地解决。启示:

1、要加大政府实事工程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知晓率、认可率,为施工正常打好基础。

2、要利用党员大会、听证会、协调会的形式,把施工内容进行及时告知,希望广大居民群众积极配合,并协助政府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3、要认真负责地做好个别不配合住户的工作,反复多次上门,及时帮助解决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人情地操作,多沟通,使他们感到实事工程所带来的好处。以便配合施工顺利进行。

社区工作案例13 葡萄架引起的麻烦 案例背景:

某弄48号刘姓女士,河南人,早年到新疆支边,在新疆与沪籍知青结婚,90年代按政策返沪,贷款买房,不久丈夫病逝,生活拮据,还要供养一女上大学。平时靠摆小摊、打短工贴补家用。随着迎世博文明检查的频率增加,连小摊都不能摆了。为了摆脱苦闷与寂寞,去年她在自家南面草地搭起8平方米的葡萄架,开地毁绿种上葡萄。这不但引起楼上住户的反对,认为安全没有保障,多次向居委会反映,而且每次文明检查时,也是该小区扣分的重要原因。居委会多次上门劝说,她都蛮横拒绝。主要做法:

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在处理该事时,没有草率行事,而是从刘某生活困难的实际去考虑,多次上门和邀请她到居委会,倾听她的诉求及苦闷,见缝插针地,婉转地向她说明创建文明小区的重要性,及存在安全隐患的现实,并按政策及时送上慰问金,在特殊时段动用小区帮困基金资助她。同时,积极为她找在私人小店打工的机会。在她按政策要报沪籍户口时,为她提供一切方便。真情的付出,真诚的交流,换来了刘某真心的理解。在今年春节过后,她主动地拆除了违章的葡萄架,使楼上居民满意。小区环境美化了,邻里关系和谐了。启示:

1、居委会不是执法主体,不能采取强行拆除的办法,要依法办事。

2、及时与物业、业委联系,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由物业出书面整改通知,让业主清楚,公共绿地不得侵占,并安排好拆除违章,及时补种的有关事宜。

3、真心实意解决居民困难,我们的付出会得到居民的理解,为拆除葡萄架打好基础。

社区工作案例14

迎世博中小区管理出现本末倒置之事 案例背景:

某小区是个混合型中档小区,从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实施后,检查频繁,可是居委会人员少,保安、保洁又隶属物业,调动出现问题靠买面子,维持不能长久。居委会明显出现了力不从心、疲于奔命、捉襟见肘的境地。如何改变迎世博检查与物业不搭界的现状,调动物业人员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小区的环境整治、稳定安全,达到从非常态到常态、到常效管理的目的。主要做法:

首先,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要求居委会与物业建立互通协商机制,加强保安值班纪律,对内外保洁员及管理人员参与公益性劳动进行公示考核,让楼组长考评,定期召开协商会制度,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互通信息,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其次,居民区党支部向物业公司建议适当提高内外保洁员的待遇,奖勤罚懒,一季一考核,季季兑现。用制度、用经济手段来提高他们参与世博迎检的积极性。

再次,与物业公司领导联合建立了公司与居委会之间的网上沟通平台,通过网络快速有效的优势,及时沟通,及时通报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启示:

1、定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职责范围要清,各自任务要清,各自定位要清。在一个共同目标下,多沟通、联系、理解,取得互信双赢的结果。

2、前移:居委会制定出每百日的计划,提前让物业上层知晓计划的内容,有些工程让物业干,增强相互间的感情,以求公司领导对小区管理工作的支持。

xx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案例 篇5

一、基本情况

张某,男,1982年8月出生,大专文化程度,已婚,妻子姚某,住商丘市xxxxxxx小区,案发前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商丘分公司理赔中心xxx理赔部负责人。2013年11月19日张某因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 5年。

二、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

蔡某和妻子姚某还有女儿一家三口,女儿还在上小学,家庭关系比较融洽。

2.生活经历及主要社会关系:

张某自幼上学,商丘师范毕业后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商丘分公司工作,参加工作后结婚生子,人生轨迹比较平稳。案发时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商丘分公司理赔中心夏邑县理赔分部负责人,张彦民身为理赔负责人,具体负责理赔案件的材料整理、审查工作,其为了完成公司的投保任务,伙同他人,在农业险投保工作中,弄虚作假,搞虚假投保、垫付保费,不认真审查理赔资料、查验理赔现场,反而参与制作虚假理赔材料,进行虚假理赔,致使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其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三、存在问题

1、社会适应情况

张某的性格内向,老实本分不善言辞,容易被人利用。因此,张某案发时人们感到很突然。

2、思想观念问题

由于受到了法律制裁,经历了这些后使张某越发趋于沉闷,思想负担过重。纳入社区矫正后,自认低人一等的张某所想所思羞于向亲朋好友交流。自卑感与日俱增,心态已不正常。

四、风险评估

张某的犯罪性质,应属法律意识淡薄犯罪行为。现能够被判缓刑,说明张某的悔罪态度较好,现已不至于危害社会,只要我们以平等的观念对待张某,接纳他,尊重他的性格,以个别化,人性化的观念对其开展矫正工作。相信经过一定时间,花上一定的功夫,齐抓共管,张某是能够矫正好的。

五、矫正介入与方案

1、介入理念

张某犯罪属职务犯罪,且文化水平较高,性格内向,案发前做为单位部门主管,案发后无业在家,这个地位差距张某短时间难以适应,我们要有针对的对张某进行个别化,人性化,社会化的服务,做到因人施教。

蔡某固执,内向的性格,决定他不善与人交谈,交往,也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简单的说教,对他来说,只能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但这种人自尊心很强,往往人敬他一尺,他敬人一丈,因此,从信任他,接纳他,尊重他的价值和尊严,运用探索,描述,宣泄的方法,让他主动对我们敞开心扉,一泻无余,以便我们对症下药。

2、矫正思路与方案

①建立档案与签订合同,实施目标管理。②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力量。

③对蔡某进行行之有效的日常管理,有的放矢。

④亲情感化,攻心为上。我们组成了有其妻子在内的矫正小组,动员其亲属给他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鼓励,使其刻骨铭心,感激涕零。通过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亲情感化,定能收到成效。

六、矫正措施与分析

1、制定全年的集中教育学习计划,进行目标控制。

2、每月对张某等矫正对象进行集中教育学习,以学习法律为主要内容。每次授课后组织对象们进行讨论,双方互动,当日消化。

3、每月组织张某到街道进行公益劳动旨在培养和确立其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服务的观念。公益劳动的监督员,对张某的劳动表现评价很高,张某对我们说:“通过无偿的公益劳动,多少能回报一点社会,我人感觉充实了,轻松了。”

4、要求张某每月按时交一份思想汇报,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重点是反映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的情况。

5、每月至少和张某谈话1次,谈话前事先构思好谈话的目的,内容,方式,并提前两三天通知张某,用和风细雨般的语言来打动他、触动他。并有目的地让张某表达情绪,进行宣泄,在思想和情绪的交流中,使张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七、效果评价

通过一段时间的社区矫正工作,矫正收到的效果比较明显,张某能够自愿接受社区矫正,自觉遵守矫正中的规章制度,主动服从日常行为的管理,具体表现在:

1.张某的精神已振作起来,自卑的心理已基本消除,心态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张某在矫正小组的帮助下找了份办公室文员工作,找到一个能发挥特长的平台,逐步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其现在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住自己的感情,稳的住自己的心态,大有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意味。

3.自觉参加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活动积极性较高,表现在集中学习时认真听讲,互动中联系思想实际及时消化,按时交自己的思想汇报,积极参加公益劳动,表现出在劳动中积极主动。初步确立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思想。

八、进一步跟进与反思:

虽然对张某的矫正工作有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有一些方面需要继续探讨,需要跟进。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执法工作,依法矫正正是我们对矫正对象进行日常行为管理的基本准则,研究、把握和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社区矫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1.进一步融合社会资源,充分运用社会的一切资源,形成社区与职能部门共同作用的矫正体系,共同构筑一个资源网络。增强矫正对象取得资源和运用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发挥社区矫正志愿者帮教所用。

社区矫正案例 篇6

来源: 韩浩的日志

一、矫正关系建立

2007年9月,案主出狱接受社区矫正,根据“属地审查”的基本原则,社区矫正工作者与案主在司法所签定了《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填写了相关表格,并对案主一一说明了日后接受社区矫正有关报到、思想汇报、公益劳动、奖励处分等注意事项。案主表示同意接受司法所监督管理,遵守相关规定,双方社矫关系基本建立。二.案主基本资料

(一)个人情况

姓名:XX 性别:男 年龄:40岁左右

文化程度:高中

婚姻状况:已婚

(二)家庭成员 妻子:无职业

母亲:无职业 姐夫:做生意

三、案主案件资料

(一)犯罪事实

案主于因伙同他人盗窃摩托车,于1993年9月被判处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二)判决情况 罪名:盗窃罪

原判刑期:无期徒刑 附加刑罚: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刑期变动: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19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7年 社区矫正类别:假释

社区矫正期限:自2007年12月至2015年12月

(三)收监期间表现

案主于服刑期间,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政治,文化和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2004年、2005年被监狱评定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

四、社矫对象问题界定以及分析

(一)通过家访了解掌握案主的家庭系统、社区系统

2008年5月,南湖街道办事处司法所社区矫正领导小组成员、社会工作者前往案主老家进行家访,实地掌握了案主的现时生活状态以及所在的家庭系统,社区系统环境。资料掌握的方式包括与案主面对面的交流、与其家人的谈话,以及与案主所在社区司法所、派出所相关工作人员接触交流,对其生活环境的观察等等,在为期两天的探访行动中,从正面、侧面两方面初步掌握了案主的家庭系统与社区系统如下: 1.家庭系统概述:

案主现在居住于广东省四会市,家庭成员包括妻子、母亲,父亲于前几个月前已经逝世。但其居住的房子并非属于案主所有,其产权属于他的姐夫,因为其姐夫外出工作,姐夫儿子也在外面读大学,而案主老家的房子也几近倒塌,因此姐夫同意案主与其妻子、母亲暂时前来居住,一来可以看守房子,二来也可以表达亲情之谊。可知,该住所并非案主一家长期居住之地,需看日后案主一家与其姐夫一家的关系发展。案主母亲虽然身体健康但也缺乏劳动能力,案主夫妇均无正当职业,案主更因为右脚踝粉碎性骨折难以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只能与妻子在家靠养猪维持生计。案主与妻子结婚不久,妻子也早已知道案主社区服刑的身份,不过她并不介意,并十分支持丈夫改过自新,从新做人。他们膝下暂无儿女,经济负担暂不严重,并是却是缺乏稳定的生活来源。2.社区系统概述:

案主现并不居住于罗湖区南湖街道,而是回到了母亲户籍所在地居住,一是因为村中老家房子几近倒塌,而姐夫为他们提供了房子居住的便利;二是因为案主担心在老家居住,会让村中邻居知悉自己的罪犯身份,从而招来有色眼光对待以及中伤言论。在农村环境中,这将严重影响案主的正常生活。由于案主特殊的自身情况,现居住地对其缺乏基本的监管,难以对案主形成配套的跟踪掌握。3.访谈实录(第一次见面谈话内容)社矫工作者 案主 社工分析

你就是XX吧?我们是罗湖区南湖司法所的工作人员 对,我是,我知道你们今天来的 案主神经紧张,不知所措,双手不停的来回摩擦

你放心吧,我们充分尊重你的隐私权,并没有大张旗鼓的过来 好的,真的非常感谢 略有放松,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做法表示感激

在这边生活怎样?还习惯吗? 还好吧,基本上能维持生计,多谢领导关心,而且我本来出身农村,很容易习惯的,但像我这样残废的人也干不了什么了 对自己的标签严重化,难以重新建立自己的自信想念,比较自卑

要对自己有所求,困难是暂时的,首先要保证身体健康,有什么要求跟我们提,我们会尽力协助解决 谢谢你们啊,真的,现在我最想的是把户籍回迁到这里,但不知怎样去办 对我们充满期待,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他解决这个实际的问题

你觉得现在的生活方式有没有什么困难呢? 基本上问题不大,但是因为我的腿脚不灵活问题,去到那些工厂里面没人会请我的,因此也只能自己养养猪,也没其他工作可以做 表面上安于现状,但在其内心其实恨渴望可以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有所为

现在你住的房子看来也不错喔,是你的吗? 肯定不是我的,我哪里有能力盖这么好的房子啊,这是我姐夫暂时给我住的,因为他嘛常年在外做生意,儿子也在外地读大学,所以没人在的,刚好我也出现这种情况,他当时可怜我也好,支持亲人也好,让我暂时住在这里呢。努力澄清现在居住环境的情况,害怕我们对他的现状作出错误的判断,影响他自己的社区矫正各个方面的评价

你老婆知道你的事情吗? 结婚之前不知道,但是后来我觉得这些事情瞒也瞒不了多久,倒不如大家坦诚相见,如果她真的接受不了,以后知道了还是不会和我在一起的;如果她能接受,现在知道也会和我一起,好在,她理解我 对妻子十分的坦诚,也得到了妻子的支持,因此感觉很开心,对自己的婚姻状况很满意

有没有想过以后你们两夫妻有孩子了怎么办?现在没职业也没多少收入? 这个问题肯定想过,所以我才那么想把户口迁回这里啊,只要我的户口回来了,我在这边就有分红了,但现在一切都没有着落,孩子暂时还不敢要,经济实在不稳定 重新提起户籍回迁的事情,希望我们能够帮忙解决,也对自己的前途有一定的担忧

放心吧,我们这次过来确实也希望帮你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会尽快的与你当地相关部门协调的,至于能不能,还要看协调的结果才行 好啊好啊,这就最好了,我跑了几次,他们都对我的请求不理不睬的,可能是因为我的身份吧 对自己的身份特殊性认识很深,标签自己,错误认知,同时很希望我们能解决问题

那好,我们现在过去一下派出所与司法所,到时再联系 嗯,好的,麻烦你们那么远跑来!真的太感谢了!感激我们的到来,感激我们的态度,配合我们的工作,自身有解决问题的渴望

第一次见面访谈结束(时间:40分钟)

(二)问题的确认与分析 1.对案主的监管问题

分析:由于案主犯事后,其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住所已经被公司收回,而案主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做搬运工又不慎从甲板上摔落码头造成右脚踝粉碎性骨折。案主也因此在深圳处于无住所、无职业、无收入、无亲人的“四无状态”,这对他来说是难以在深圳生存的,案主产生了回老家生活的念头,但这却与司法所的监管出现了冲突。2.案主的户籍问题:

分析:案主现在是深圳户籍,但其一直有回老家居住的念头,加上迫于生活压力,案主想把户籍回迁到四会市,由于案主的身份特殊,四会市当地派出所未能接受其户籍迁回申请,而这种状况造成案主在其长期居住地受到多方的限制。3.案主的经济问题:

分析:案主处于残疾状态,难以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这在农村普遍需求体力劳动的环境下,案主将处于一个劣势,而案主与其妻子不久也将会有自己的孩子。就预见性来说,孩子的出生将会给案主这个家庭带来更加沉重的经济负担,必将会需要更加大的经济支持。案主目前的状态发展不利于将来家庭的稳定。4.案主的自我标签化问题:

分析:在我们家访过程中,案主开始时表现得极度不安,谈话过程中总会提到担心邻居的有色眼光以及看法,一旦知道自己身份则难以生存在这个社区环境,害怕别人非议,并表达出不希望自己的身份公开的愿望。案主极少与邻居交往,封闭在自己的家庭圈内,该种状况的持续将影响他正常的生活。

五、初步预估个案跟进的可行性以及困难度

本个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案主属于“人户分离”的,由于距离的限制,司法所矫正工作人员当面与其接触的次数有限,而且深圳市与四会市有关社区矫正制度及法规建设不同步,更造成了一种沟通上的障碍,这对解决矫正对象案主的问题有一定的困难度。但就其意愿来说,案主本人也迫切希望尽快解决目前的问题,这是个案跟进可行性的先决条件,并且通过不同部门和不同系统的协调沟通,该个案还是有解决的途径的。

六、矫正计划开展

(一)个案目标

1.解决对案主的监管冲突问题,既要保证南湖司法所社矫小组对案主的日常监管,也要保障案主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摆脱无住所、无职业、无收入、无亲人的“四无状态”。

2.充分了解案主要求户籍回迁的动机,并分析相关的困难度以及户籍回迁所需要的条件,评估一旦把案主的户籍从深圳罗湖区南湖街道回迁之后,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并解决问题。

3.结合案主的实际情况,根据其身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以相关方式减轻其经济负担,并给予相关建议。4.通过个别谈话以及心理辅导的方式,以“去标签化”的理念帮助案主脱离自我标签化严重的问题,加强家庭影响,社区影响,走出自身的心理困境。

(二)介入理念 1.心理动机反映

普遍情况下,现实情况的反映是为案主提供当前状况的认识和评价,而案主的问题同时还涉及以前经历的影响,尤其是案主早年的经历,这对其日后行为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案主在监狱度过了13个年头,以至于案主现在对社区系统怀有恐惧感,从而阻碍了自己社会交往的发展,这就要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协助案主认识、理解自己的心理反映倾向,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这就是心理动力反映。2.“社会—自我”去标签化

当案主由于某一原因而触犯了社会约定或者社会正常运作秩序,他就会被社会认定是一个特殊的人,一个不属于正常社会的人。而案主自身也会对外界社会产生认知,外界社会强加给案主的标签化作用,导致案主的自我标签,这在案主的身上明显体现出来。其回归社会后,案主的交往圈仅仅限于家庭系统之内,极少与外界系统接触,这对案主日后的生活是一个很大的隐患。而所谓的去标签化,是相对于标签化而逆向提出的,目的在于打破案主的自我错误认知,减轻自我标签的影响。

(三)介入措施

1.针对案主想搬回老家居住从而与司法所监管冲突的问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本着“人性化”的监管方式,既考虑到案主回老家居住后所带来的监管问题,包括报到,思想汇报,公益劳动等等,又要考虑到案主在深圳生活的实际。决定为案主申请“人户分离”的监管方式,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准备了案主大量的申请材料,向区司法局说明了情况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查阅了相关的社区矫正法律法规,为案主顺利搬回老家,并维持司法所监管这二者的平衡做了大量的有效工作。

2.而对于案主的户籍回迁问题,确实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牵涉到多方面的因素。由于案主身份的特殊性,当地派出所不予受理其请求,案主多次奔波未果。社会工作者查阅了相关的法律资料,社矫对象户籍回迁并不会受到影响,可以按照正常程序申请。并向上级区司法局,市司法局作了请示均回复同意案主把户籍回迁。现在主要问题在于当地派出所由于不了解案主情况,导致不愿接收。针对这一情况,社区矫正小组决定亲自前往当地派出所与司法所了解情况,并寻求沟通解决的办法,于2008年5月14日,5月15日,就案主户籍回迁等相关问题与当地司法局、司法所、派出所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交换了双方的意见,并取得了当地相关部门的理解与合作支持,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3.案主身体残疾,缺乏高强度劳动能力,针对案主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状况,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提供了多种就业的渠道和方式建议,咨询了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所需条件,评估其是否适合拿低保。并为案主回乡养猪提供监管便利等等。

4.通过电话联系,思想汇报查看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案主的思想动态,并到其家中进行探访,关心案主的生活现状。这让案主感受到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和社工的热情和实在关怀,减轻了自己内心的自卑感,逐步建立起迎接新生活的自信心。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作为南湖司法所代表和当地司法所,派出所密切沟通,要求尊重案主的身份隐私,为其构建新和谐社区环境作出最大的资源配合,并降低了案主的自我标签严重化的趋势,去标签化作用明显。

七、中途评估

(一)前期工作评估

1.解决了关于案主的监管问题,以实施“人户分离”的监管方式,让案主回到老家,消除了案主“四无状态”的存在,而对其监管并没有因此而松懈,“人性化”的管理效果明显,案主从实处认识到社区矫正人员和社工对他的关心,并不是为了管他而管他,而是为了他能够真正的重新融入社会,这充分显示了社区矫正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所起的作用。

2.推进了案主户籍回迁的进程,虽然目前,案主的户籍回迁还不能实现,但是南湖街道司法所已经和当地司法所、派出所达成了一致共识,在案主第一阶段解矫之后,双方可以再次商讨案主的户籍回迁一事,打破了僵局,让不可能回迁发展到了可能回迁的地步。

3.案主基本摆脱了自我标签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对社会交往恐惧的心理阴影,恢复到了正常的生活。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为他作出的努力,奔波以及人性关怀表示了衷心的肯定以及感激,深切的感受到我们带给他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情感支持,并表示自己在以后的矫正期间一定继续配合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努力重新适应社会,不辜负家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工以及社会对他的期望。

八、延续个案跟进

社区教育培训项目开发及案例分析 篇7

关键词:社区教育,培训项目,案例

0 引言

开发好社区教育培训项目, 能够引导社区教育活动与培训工作向规范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提升社区教育的知晓率与参与率, 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

1 社区教育培训项目开发案例:教你如何开网店

1.1 指导思想

为了让本镇居民能够运用现代网络销售科技手段, 销售本地的特色产品, 掌握一项现代致富技能, 也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奉献社教的一份力量, 将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教你如何开网店》课程, 组织开展“教你如何开网店”项目培训。

1.2 具体安排和措施

1.2.1 项目策划

(1) 召开会议, 提出项目构想, 统一认识, 搭建班子。

(2) 班子成员集思广益, 共同研究切实可行的方案。

(3) 明确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进行具体工作分工。

1.2.2 课程开发及编制

(1) 组织人员, 学习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及策略。

(2) 按照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开发和编制本课程。即: (1) 开展需求调查→ (2) 确立课程目标→ (3) 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4) 开发教学形式和方法→ (5) 进行课程推介→ (6) 具体实施课程→ (7) 进行课程评价→ (8) 再审查完善。

1.2.3 教学准备

(1) 组织授课人员, 熟悉课程, 明确目标, 结合成人学习理论, 选择适宜方法, 编制学习实践方案, 做好授课准备。

(2) 准备相关培训场地及设施设备。

(3) 确立培训过程阶段探索目标, 不断推动培训项目至臻完善, 不断推进培训项目研究向纵深发展。

1.2.4 项目宣传推广

(1) 做好宣传方案。

(2) 通过多种途径、媒体、形式, 利用宣传单、街道电子屏、会议、QQ群等, 广泛宣传这一课程及现实意义, 让居民了解熟悉, 启发社区居民, 引起兴趣, 激起需求, 赢得学员。

(3) 做好报名工作安排。

1.2.5 培训时间选择

培训安排在农闲之时和外出打工人员集中返乡之时。

1.2.6 培训内容及安排 (见表1)

1.2.7 开展工作总结与研究, 提升工作能力

认真开展工作总结, 加强培训项目研究, 提炼培训项目, 完善评价机制, 精化培训课程, 提升培训理念, 深化工作内涵。

2 案例分析

天王社区教育中心结合工作实际, 在配合农服部门开展农业信息技能培训活动中, 逐渐开发了《教你如何开网店》社区教育培训项目, 编制了课程, 组织开展了多期培训, 并跟踪服务, 帮助解决开店的实际技术问题。学员在授课教师指导下能够掌握淘宝开店的基本流程, 各种注册和实名认证的方法, 以及联系买家、物流、讨价还价、签订订单、组织货源、包装等技能技巧。部分学员已成功开店, 取得较好的收益, 在施展才华发家致富的同时, 也为地方的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本培训项目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得到了较高的社会评价。在培训项目开发中, 我们能够结合一些理论, 遵循一些规律, 不断引导成员去验证, 去探索, 不断提升社区教育管理人员、教学人员的工作能力。在项目开发中, 笔者做了如下的一些研究和思考。

2.1 项目开发遵循成人学习原则

一个好的社区教育培训项目在开发时, 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因此, 我们在开发项目时, 注重遵循一些成人学习原则。

(1) 需求性原则。只有以成人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 社区教育培训项目才能充分激发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有效实现培训项目效能。成人想学习或认为需要学习时才会去学习, 学习才具主动性。本项目的开发能与当前的时代、生活潮流相结合, 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今天, 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满足他们当下的需求。

(2) 实用性原则。成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直接解决所面临的社会生活问题, 教育活动对成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即学即用的过程。能将新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或工作中, 他们更愿意学习。本项目的学习, 就是让他们掌握一种新的销售知识, 运用于自己的现实生活, 并且能较快地改变生活。

(3) 创新性原则。成人对于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知识学习才更具动力。本项目的开发是在运用现代信息网络科技的基础上, 开辟一种新的创业渠道, 传授一种有开拓性的创业技能, 很能激发成人学习的内在动力。

2.2 项目开发建立行动指南

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一系列行动指南来指导工作。我们通过建立《社区教育培训项目开发标准》, 引导培训项目的开发, 本培训项目的开发较好地遵循了如下标准 (见表2) 。

2.3 项目开发重在有特色

本项目的开发注意了几方面的结合, 突出了时代主题特色, 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创造性, 展现了它的生命力。

(1) 与地方产业的发展相结合。近几年, 我地方政府大力发展高效有机生态农业和加工业, 地方农特产品越来越丰富。“教你如何开网店”的培训, 教会了本地居民运用网络信息技术, 宣传了本地的农特产品, 也为农特产品的销售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 培养了新型职业农业农民, 配合了地方产业的发展。一个地方掌握此项技能的人越多, 熟练运用的人越多, 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2) 与地方城镇化的建设相结合。这几年, 加上地方政府顺应社会发展形势, 推动新农村建设, 加强城镇化建设, 开展了村庄整治和土地流转工作, 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转移居住到了集镇上来, 此项培训也丰富了他们一项重新选择生活的技能, 关注了他们的未来发展, 社会评价高。

上一篇:调动课堂氛围,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下一篇:[美国教育机构研究报告]2012-2013美国留学咨询中介机构排名(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