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挂牌制度

2024-06-26

设备维修挂牌制度(精选7篇)

设备维修挂牌制度 篇1

设备检修挂牌制度

为了加强设备检修安全管理,确保设备检修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如下检修挂牌制度:

一、设备检修挂牌的基本原则:

1、“必须挂牌”原则——检修任何运行、运转设备,若有可能危及人员或设备的安全时,必须执行“停机挂牌”制度,停止相应设备的运行、运转,摘下“设备状态牌”并挂好“检修人员牌”与“设备检修牌”以后,方可进行设备检修。

(1)要求设备检修期间检修现场至少有两人同时在场。

(2)设备检修中,若待修设备相邻的其它设备的运行会影响待修设备整备人员的安全时,则待修设备与相邻设备必须同时挂“检修牌”。

(3)设备点检、清扫时,若设备的运行可能会影响点检、清扫人员的安全时,必须按设备检修挂牌制度进行停机挂牌。

2、“谁挂谁取”原则——谁要检修,由谁挂牌;谁挂的牌,由谁取牌。设备检修人员必须使用有自己名字的“检修人员牌”,亲自挂牌取牌。严禁其他任何人代替设备检修人员去挂牌。严禁任何人摘取正在起警示作用的“检修牌”。

3、“安全确认”原则——(1)整备人员必须确认“所检修的设备已可靠停止,并挂好检修牌”以后,方可开始检修设备。(2)操作人员必须确认“所检修的设备已具备启机条件,检修设备危险区内无人,检修牌已取下,方可启动该设备。

二、设备检修挂牌的操作程序:

整备间备置一本《设备检修情况登记本》和一块“设备检修栏”。

“设备检修栏”里面标明了该操作区所有设备的名称。“设备检修栏”挂有“设备检修,禁止操作”字样的一块标牌,该牌称作“设备检修牌”。

“设备检修牌”

与“检修人员牌”统称为“检修牌”,“检修人员牌”随身携带。

1、挂牌停机。设备检修时,整备人员从“设备检修栏”内取下“设备检修牌”。

随即整备人员通知操作人员即将检修,等操作人员可靠地断开该设备的控制开关或阀门,停止该设备的运行运转后,将“检修人员牌”挂在该设备的控制开关(阀门)位上,将“设备检修牌”挂于设备显眼处。

2、确认登记。整备人员确认:(1)待修设备已可靠停机。(2)“检修人员牌”“设备检修牌”已挂好。

整备人员及操作人员记录检修开始时间。

3、检修。开始检修设备。

4、取牌登记。整备人员检修完毕后,整备人员告诉操作人员:“设备已检修完”,然后从设备控制开关位取下“检修人员牌”,接着取下“设备检修牌”。

整备人员、操作人员记录检修过程及结束时间。

5、启机。如需启机,操作人员必须亲自到现场确认:所检修的设备已具备启机条件,检修设备危险区内无人,检修牌已取下。在现场有人监护的前提下,方可启机。“检修牌”没有取下时,任何人不能开启设备。

三、职责与考核:

1、整备人员对设备检修过程的停机挂牌、安全全面负责。

2、生产系长、各工序担当负责部门现场安全检查和协调。

3、整备人员对部门挂牌、拉闸、安全巡逻检查,发现违章人员及时制止并按安全管理制度扣绩效分,体现于本月绩效中。

4、整备人员(电气)负责全厂电源拉闸挂牌。根据检修方案(计划)要求,电气人员对待修设备进行拉闸并挂牌。

5、设备检修中,到了交接班时间,交班人将检修项目详细情况交给接班人,接班人在检修设备挂牌登记本上进行登记。

6、设备检修完毕,整备人员必须及时取下“检修牌”,以免影响生产。设备检修完毕,整备人员未取牌,就离开检修现场导致设备无法启机,影响生产时间按先关规定考核。由操作人员报告生产系长、担当,生产系长、担当与整备系长、担当协调,整备人员到检修现场检查,确认检修设备无人检修,由整备人员亲自取牌,并在检修挂牌登记本上进行登记,方可启机恢复生产。

7、整备人员丢失检修人员牌由整备人员负责并考核50元/块,操作人员丢失电、钳人员的检修人员牌由操作人员负责并考核50元/块,设备牌丢失的考核操作人员50元/块,补领新牌。

8、违反以上制度,根据情节轻重,对有关责任人按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处罚。

检修人员牌

每人一个长*宽=100*120

不锈钢制,可放入工服上衣口袋内。可在背面黏贴姓名照片或体现于正面。

设备检修牌

是否需要两牌同挂?

设备检修牌

设备检修

禁止操作

XXXX部整备系

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设备维修挂牌制度 篇2

在新形势下, 设备维修人员还有一个重大的任务, 就是应自觉地肩负起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双重任务, 既是维修者, 又是管理者, 打破维修与管理的界线, 这样才能使设备管理部门发挥“减员增效”的目的。同时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对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设备管理机电一体化进程在迅速的发展。因此, 在有限的维修人中要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一专多能的素质, 使其在设备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TPM在设备维护管理中的作用

1.1 全面生产维护概念、目的

全面生产维护简称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建立对设备整个寿命周期的生产维护涉及所有部门的活动全员参与小组自主活动其目的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1.2 全面生产维护的特点和作用

(1) 全面生产维护特点是:全效益、全系统、全员参与。

全效益是追求经济效益, 指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

全系统是建立对设备一生管理的全系统, 维修方式系统化。

全员参与是包括操作人员和小组活动, 强调操作人员自主维护。

(2) 全面生产维护作用。

①减少设备故障损失, 提高可预知运行时间;

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③减少生产转换时间, 提高生产柔性;

④减少设备引起的质量问题。

1.3 六大损失

(1) 设备故障损失:

由于设备突然发生故障造成的停机损失。

(2) 换模与调整损失:

由于换模和调整工作造成的停机损失。

(3) 空运转与暂停损失:

由于一时的小毛病所造成的设备停机或空转状态。

(4) 减速损失:

由于设备的设计速度与实际速度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损失。

(5) 加工过程的缺陷损失:

由于缺陷和缺陷引起的返工而造成的损失。

(6) 开工损失:

从开始生产到进入稳定生产之间所发生的减产损失。

2 提高设备维护的主要活动

2.1 实施TPM的阶段与步骤

(1) 可行性研究 (提供工厂或业务系统实际需要的信息。确定实际情况与理想情况的差距) 。

①找出设备问题;

②问题按轻重缓急排序;

③确定目前业绩-实际产出、效率、人员、维护;

④拟定初步改进目标;

⑤拟定成本估计的投资回报 (ROI) ;

⑥确定实施计划。

(2) 准备实施 (确定TPM计划并确定在本单位有效执行的办法) 。

①进行TPM教育;

②成立TPM组织;

③制定TPM目标和政策 (实施教育后, 由全体有关人员参与) ;

④制定总计划;

⑤推出首期计划。

(3) 实施 (实施分为两步:试行实施以找出困难所在;在全系统内全面实施TPM计划) 。

①个别设备效率的改善;

②制定自主维修方案;

③为维护部门制定有计划维修的方案;

④视需要, 为维修和操作人员提供补充培训;

⑤形成设备的初期管理体制。

(4) 巩固 (坚持TPM并对计划加以完善以求持续改进) 。

完善实施工作, 提高TPM水平。

2.2 计划维修的主要内容

计划维修工作主要预防维修和预知维修组成, 通过必要的修理或停工修理, 以便使停机时间减少到最低程度。

(1) 预防维修。

为防止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设备故障的概率, 按事先规定的计划或相应技术条件的规定所进行的维护活动, 主要包括两项基本活动:①周期性检查;②有计划地修复检查出来的设备性能劣化。

(2) 预知维修。

这是指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在设计中广泛采用监测系统, 在维修上采用高级诊断技术, 根据状态监视和诊断技术提供的信息, 判断设备的异常。预知设备故障, 在故障前进行适当维修。

2.3 设备点检

设备点检是为了维护设备所规定的机能, 按照一定的规范或标准, 通过直观或检测工具, 对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些关键部位的外观、性能、状态、与精度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检测。

(1) 设备点检周期的确定。

点检项目的周期确定, 根据操作、维修两方面经验及设备故障发生状况等适当调整点检周期和时间, 点检周期包括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等形式。

(2) 点检标准确定。

点检标准是衡量或判别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 也是判断该部位是否劣化的尺度。例如:间隙、温度、压力、流量、松紧度等要有明确的数量标准。

(3) 点检纪录及结果分析。

——点检员根据预先编制好的点检计划表、定时、定标记录。——检查记录和处理记录应定期进行系统分析,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 提出意见。

2.4 购置/设计新设备的管理

购置/设计新设备前必须从维修、操作、采购人员取得有关其性能的确切资料。同时要避免新设备有旧设备存在的问题。所购置/设计的设备要具备经过改进且确实有效的新技术。

2.5 搞好机械设备更新、报废工作

这也是机械设备全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设备在将要达到报废年限时, 能耗高、故障率高、维修费用大, 停修时间长, 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安全性能低, 对安全生产带来威胁, 另外一些运输机械还要审验费、养路费、保险费等多种费用, 所以对这些 设备应适时报废、减产开支、提高效益。

3 结语

总之, 要搞好机械设备维护管理, 需要各级单位领导重视, 各部门的配合, 使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使机械设 备管理进入市场竞争, 采取经济和行政手段, 提高机械设备装备水平, 使机械设备维护管理水平走向良性循环轨道。通过今后工作实践, 推进设备维护管理, 提高设备利用率, 从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何庆.绿色设备管理与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朱庆华, 耿勇.工业生态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设备维修挂牌制度 篇3

【关键词】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中小企业融资 家族式企业

一、区域股权交易市场

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证券交易主要集中在场内市场进行。但近几年来,各种不同的场外股权交易场所不断涌现。2012年7月,国务院“37号文”要求清理整顿这些交易场所;同年8月23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20号公告”),第一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承认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此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开始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20號公告”指出,“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是市场所在地省级行政区域内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接受省级人民政府监管”。由此可见,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的目的在于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它的作用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权合法流动等。目前,区域股权交易市场遍地开花,共约有10家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正式营业,比较知名的包括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天津股权交易所和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等。

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上海股交中心”)是经国务院同意,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遵循中国证监会对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统一要求,是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家典型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海股交中心体现了场外交易市场的政策诉求,也反映了现阶段场外交易市场面临的问题。

上海股交中心对挂牌企业的要求为:一是业务基本独立,具有持续经营能力;二是不存在显著的同业竞争、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额度较大的股东侵占资产等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三是在经营和管理上具备风险控制能力;四是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五是股份的发行、转让合法合规;六是注册资本中存在非货币出资的,应设立满一个会计年度;七是上海股交中心的其他条件。由此可见,上海股交中心对挂牌企业在资产、收益等方面没有“硬性”要求,企业准入门槛比较低,某些情况下甚至允许在进行充分信息披露的前提下带着问题挂牌。上海股交中心不仅提供挂牌服务,目前已经开发出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份额报价系统和中小企业股权报价系统,也可以提供定向增发和私募债服务。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上海股交中心的政策诉求,那就是竭力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

然而,像大多数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一样,上海股交中心也出现了交易不活跃、融资能力不足的问题。自2012年2月份成立以来,在上海股交中心挂牌的E板企业达到255家,Q板企业达到了1938家,累计实现股权融资只有31.64亿元、实现债权融资14.54亿元,交易市场比较冷清。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是跟中国家族式企业的特点紧密相关的。

三、挂牌制度分析

笔者曾经亲历一家家族式企业的挂牌流程,对这背后的因果关联有着深入的认识。这家企业于2000年于江苏省某市成立,主营业务为有色金属贸易。作为一家典型的家族式企业,这家企业的两名股东是夫妻关系,一方持股54%另一方持股46%。在挂牌流程中,它面临的最大障碍是股东与企业之间的资产不独立。具体而言,这家企业有不少商品销售的收款直接进入了股东的私人账户,股东再以借款的形式将部分资金借给企业以保障其正常运行。这样的后果是在十余年间,企业的规模没有明显的扩张,但股东的私人财产却出现大幅增长。笔者曾经试图逐笔核对企业和股东的现金流水,但最终不得不放弃,一方面是由于所涉业务太多太复杂无法厘清每一笔业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企业施加了很大压力,中介机构不得不妥协。最后,在选取了部分可信的业务重新包装之后,这家企业得以成功挂牌。然而讽刺的是,在其成功挂牌之后却没能实现一笔融资。

中小企业,特别是家族式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多都存在资产不独立的现象,优质的资产往往已经流入了股东的口袋,有些股东甚至认为企业就是自己的“钱袋子”可以予取予求。在企业挂牌过程中,这些股东几乎不可能把已经装入口袋的优质资产再还给企业,因此留在企业的往往都是一些劣质资产或者有瑕疵的资产。场外交易市场对挂牌企业基本不做实质性要求,也间接地鼓励了这种行为,因为无论企业资质如何,基本都能在市场上成功挂牌。在这套“潜规则”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事实:中介机构在挂牌企业面前大多处于弱势地位,在重大问题上容易妥协。目前,上海股交中心有248家Q板推荐机构会员和178家E板推荐机构会员,推荐机构会员的数量非常庞大。上海市各个区对于挂牌企业都有优惠补贴,基本都能覆盖企业的挂牌费用,因而挂牌企业在面对中介机构时普遍比较强势,在重大问题上要求中介机构让步。

各地的区域性交易市场放低门槛的目的在于为中小企业融资,各地政府也都有较大力度的扶持,但这反而方便了家族式企业以非优良资产挂牌。场外交易市场上的投资者大多为机构投资者,他们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对于这一套机制也非常了解,由于逆向选择的作用,他们也没有强烈动机去投资那些挂牌企业,挂牌企业也筹集不到资金了,如此便又回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怪圈了。

四、政策建议

笔者建议,可从如下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改善上海股交中心的挂牌制度:一是强化股东责任,引入预警机制。企业在挂牌时,应单独出具资产独立性报告,股东对该报告负主要责任。同时,挂牌文件中也需要重点披露在挂牌流程中接触的中介机构的情况,特别是更换中介机构的情况。另一方面,上海股交中心可以基于挂牌企业的股权结构、财务状况和融资需求建立一套预警机制,对于可能存在问题的企业做出风险警示。二是建立转板制度,放开投资限制。转板制度将打通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全国性股权交易市场-场内交易市场的联系,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更富活力,也可以吸引更加优质的企业和更加优质的资产。目前,上海股交中心的投资者主要是上海本地的机构投资者。在建立转板制度之后,逐步放开个人投资限制,同时通过互联网金融吸引外地投资者,将有利于活跃市场氛围。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挂牌的优质企业也极具投资价值。三是建立做市商制度。目前上海股交中心的交易制度是协商议价、委托议价,建立做市商制度后,可以显著提高市场流动性、保障市场的稳定性、理性引导投资者、减少监管者监管成本投入。

参考文献

[1]张云峰.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现状研究——以上海股权托管市场为例[J].中国改革报,2013(06).

[2]凌定越.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法律制度浅析[J].法制与社会,2014(04).

[3]刘艳珍.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融资研究[J].证券市场,2014(06).

[4]张锦莉,麦欣.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制度建设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4(21).

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 篇4

为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消除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平安工程”创建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高芜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江苏段)GW-JL-1合同段。

一、事故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一、二、三级)。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一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下同)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后果特别严重,需全部停产停业整治,且整改难度很大的事故隐患。

二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很大,需全部停产停业,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三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较大,需局部停产停业,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二、隐患排查的方式:

隐患排查方式有以下几种:

1、由每月定期的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

2、定期组织的安全隐患排查

3、其它方式的检查、巡查等过程中识别出的安全隐患。

三、隐患的识别、评价及处理

在隐患排查过程中,可以使用格雷厄姆评价法、LECD法等方法,当为一般隐患时,由项目专职安全员对隐患进行登记,并报告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安排整改,确定责任人及整改时限。直至整改完成。当确认排查出的为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时,项目部除进行登记外,应立即上报总监办及指挥部,经总监办及指挥部确认后,指挥部下发《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通知书》。

项目部在接到指挥部下发的《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通知书》后,应立即结合施工特点,针对该重大隐患制定整改方案,方案中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措施、整改所需资金和物资以及应急预案等。并报送总监办审核,经批准后,迅速实施,根据方案落实整改。

在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整改完毕后,项目部向总监办、指挥部上报整改完毕书面验收申请,经总监办、指挥部验收确认隐患已消除后,方予以摘牌。

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农村旅游公路(以下简称“旅游公路”)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强化事前预防和过程控制,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农村旅游公路建设南(北)区指挥部(以下简称“南(北)区指挥部”)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山西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山西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挂牌督办办法》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暂行)》等相关规定、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旅游公路各参建单位要按照本制度要求,建立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监控机制,对重大事故隐患实施动态监控,跟踪治理,挂牌督办。

第三条 本制度所指的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重大隐患”)是指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害程度较高、整改难度较大,可能导致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隐患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的安全事故隐患。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从事旅游公路建设的南(北)区指挥部、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

第三章 挂牌督办的内容及要求

第五条 南(北)区指挥部对以下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

(一)上级主管部门及南(北)区指挥部督查、巡视发现的重大隐患;

(二)参建单位或个人报告或举报并经查实的重大隐患;

(三)其他需要挂牌督办的重大安全生产问题。

第六条 南(北)区指挥部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实行“业主组织、监理核实、施工治理”的工作机制。各参建单位应确保隐患排查登记、公示公告、治理销号等过程闭合,档案完整。

第七条 施工单位是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并层层落实责任人。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母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要对其项目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每周一次的巡视检查,检查做到有记录、有相关检查人员签字及隐患整改闭合资料。

第八条 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对工程中的深基坑、高支模、长大隧道或地质不良隧道、大型起重吊装作业以及爆破作业等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参与人员多的施工环节应实施动态排查。对确认存在重大隐患的,在施工现场应设立风险告知牌,并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风险告知。重大隐患经项目监理单位确认后应向南(北)区指挥部备案。南(北)区指挥部及时主动向地、市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局及其他主管部门报告。

第九条 南(北)区指挥部接到主管部门重大隐患挂牌督办通知书后要转达给施工单位并告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应结合施工特点制定重大隐患治理整改方案,明确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应急预案、过程监控等要求。监理单位应加强对隐患治理过程的检查核实与整改督促。对整改不及时或不到位的施工单位,及时反馈南(北)区指挥部安委会。第十条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编制重大隐患治理方案,经其母体公司分管安全的副总签认确认,报项目监理单位审核、南(北)区指挥部批准后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五)治理时限;

(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十一条 施工单位在重大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重大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局部或全部停工;对暂时难以停工或者停止使用的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监测与维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第十二条 重大隐患治理整改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将整改情况向监理单位、南(北)区指挥部以及母体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进行书面报告。报告重点载明以下内容:

(一)重大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采取的治理措施和实施过程;

(三)治理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遗留问题;

(四)预防措施;

(五)其他意见建议。

第十三条 整改报告经监理单位签字确认,由南(北)区指挥部统一向督办单位提出摘牌销号的书面申请。实行项目总承包的,由项目总承包单位提出。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南(北)区指挥部组织专家或委托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隐患治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报告作为销号申请的依据之一。

第四章 奖 罚

第十四条 南(北)区指挥部安委会将对挂牌单位事故隐患防范整改情况进行不定期巡查,巡查结果将作为对施工单位考核奖罚的重要依据。对防范措施落实不力,监督管理不到位,发现问题不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南(北)区指挥部安委会将严肃惩处,必要时停工整顿。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制度由南(北)区指挥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范文 篇6

1.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重大隐患”)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程度较高、整改难度较大,可能导致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隐患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的安全事故隐患。

2.项目部对以下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1)项目部督查、巡视发现的重大隐患;

(2)施工队或个人报告或举报并经查实的重大隐患;(3)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移交的重大隐患;(4)其他需要挂牌督办的重大安全生产问题。

3.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实行“业主组织、监理核实、施工治理”的工作机制。各参与方应确保隐患排查登记、公示公告、治理销号等过程闭合,档案完整。

4.项目部是重大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并层层落实责任人。项目经理对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项目分部经理对分部存在的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5.项目部应在项目经理带头,安全环保部组织,各部门配和情况下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特别是深基坑、高支模、长大隧道或地质不良隧道、水上作业、大型起重吊装作业以及爆破作业等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参与人员多的施工环节应实施动态排查。

6.对确认存在重大隐患的应在施工现场设立风险告知牌,并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风险告知。7.项目部结合施工特点制定重大隐患治理整改方案,明确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应急预案、过程监控等。重大隐患治理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部门和人员;(5)治理时限;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8.重大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局部或全部停工;对暂时难以停工或者停止使用的设施、设备,应加强监测与维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10.重大隐患治理整改结束后,项目分部部应及时将整改报告报监理单位及项目总部。报告重点载明以下内容:

(1)重大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采取的治理措施和实施过程;(3)治理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遗留问题;(4)预防措施;(5)其他意见建议。

11.整改报告经监理单位确认后,业主单位在十个工作日内对整改报告进行审查并组织现场复查。确认隐患消除的,解除督办并对重大隐患进行销号处理。

医院维修保养制度的成本控制 篇7

影响设备维修、维护费用成本的主要因素有:

1设备的前期管理

医疗设备的选型是非常重要的,设备选型的好坏,决定着设备的寿命周期和维修、维护费用的多少。若其可靠性高,可维修性好,设备的后期维修、维护费用就会大为减少。因此选型应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和适宜的可行性分析,按照发展、先进、适用、可靠、节能、环保、节约的原则进行。

2医疗与维修、维护的组织方式

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摆正医疗与维修、维护费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长期不重视维修、维护,必造成设备失修,设备完好状况下降,进而影响设备效能的发挥,反而要造成设备维修费用的增加。主要表现是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转,设备故障频繁,严重影响设备使用效率,反而效率未得到较大提高,设备后期维修、维护费用却大幅增加。后来通过调整,保证设备充足的维护时间,设备效能的充分发挥,开机完好率明显提高,反而促进了医疗工作的良性循环。

3设备综合管理水平

加强设备综合管理,努力提高设备的有效开机率、利用率是医院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细化设备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并建立设备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实行设备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对于促进医院发展,变设备传统管理向资产管理转化具有重要意义。设备性能不好,效率不高,以及设备拥有量过多、闲置过多,也是对设备资产的一种浪费,无形中会造成成本的增高。

我院的设备管理工作在不断创新中发展,逐步实行了“组长制”、 “包机维修制”、 “维修回访”等管理方法,加强了设备管理激励机制的建设与维修人员自我约束机制的建设。完善了设备预防性维修制度,组织了设备综合月检查等多项活动。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努力,各种设备有效作业率都得到了逐步提高,设备维修费用下降了15.2%。

4设备的维修过剩与失修

对设备进行认真细致的维修、正确的操作、合理的使用、精心的维护,可防止设备非正常磨损和损坏,减缓磨损过度,延长修理间隔期,减少维修费用。但是,必须正确区分维护程度,否则过分的维修维护会造成费用增加。

由于设备检查漏项,预测不准确或由于经费不足,对设备不重视,拼设备而造成的设备抢修现象,将造成对人力、物力以及备件的极大浪费,使本来较好的备件、较完善的功能由于某部件的失修而造成其他零件与功能的连锁性急速损坏,设备性能与状况恶化。相反对设备进行过多的维护安排,以及过分追求设备性能的完好,如修旧如新等,要求过多的功能等都是设备维修的浪费。医院一段时间曾每天安排一台设备检修,循环往复,同设备在较短的周期内频繁拆卸,使一些非易损件由于拆卸多次而人为损坏。实践一段时间后,发现弊端较多,后来调整为按需按时检修,即根据操作人员的反馈,合理安排保养次序,不仅保证了医疗工作,还极大的降低了费用。

实践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了“设备维护会诊制度”。在实施维护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维修人员与操作人员之间沟通不畅,对设备存在的问题了解不准确、不全面,解决不彻底,经常出现维护后出现新故障的现象,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找到根本症结后,我们模仿医院的大病“集体会诊”方式创造出了“设备维护会诊制度”,即在维护前,组织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讨论会,集体对设备进行会诊,由相关人员分别将各自发现和收集的问题摆出来,再针对这些问题,大家集体探讨,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制订合理有效的维护方案,并责任到人,完成维护后,针对各维护项对效果进行检查跟踪。这样的维护方式有的放矢,维护效果、效率明显提高,极大的降低了维护费用。

5零备件管理

医疗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零备件都是专营专卖,供应体系封闭运行,零备件供应渠道单一,价格一般都十分昂贵,在设备维修费用中所占比重最大,为了控制成本,必须把握零备件的质量关和库存关。

备件的供应商很多,备件的质量参差不齐,质量好的备件,不仅可以及时解决出现的故障,而且可以提高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相反,一个品质低劣的备件,不仅不能解决设备中出现的问题,还可能引发新的故障。所以把好零备件的质量关至关重要,必须对资质进行严格控制,尽量选用主机厂零备件。

零备件库存存在着积压与短缺的矛盾,积压会造成较大的浪费,短缺又会影响生产。为此,有必要对常用零备件建立最高最低限台帐,保证不超过上限,又不低于下限,既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要求,又不造成备件的积压。

6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合理,规章条例是否完善,直接决定维修质量和成本费用,所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考核是设备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多年的完善,我院先后制定了《备件管理实施办法》、《设备选型、购置制度》、《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管理制度》、 《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点检和预防维修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指南》、《设备检查考核管理制度》、《设备大(项)修制度》、《设备润滑管理规定》、 《设备事故管理规定》、 《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设备调拨、封存、报废管理制度》等。并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去做,发现故障隐患及时进行处理,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总之,我们应根据医院的自身条件与实际情况,做好设备维护的核算统计与分析工作,建立起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制订合理的维护费用预算与定额,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一定能将设备维护费用与成本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周明山.医疗设备管理中经济管理方法的运用[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3):76-77

[2]刘俊兰.医院实物资产管理与成本控制[J].中国卫生经济2008(1):60-61

[3]王佳雯.浅谈企业的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

上一篇:智能节能技术下一篇:倒计时工作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