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共12篇)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 篇1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承诺书
我公司郑重承诺如下:
一、饮用天然山泉水(Q/TJX0001S-2013)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文本中填写的内容,所附的资料(包括配方、生产工艺、检验报告、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等)均为真实,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不实之处,我公司愿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二、按照本备案标准生产的食品不含未经许可的食品(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的食品(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
三、我公司将按照备案标准组织生产,并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四、我公司随时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对备案标准实施情况的询问、检查、核实、调查、跟踪评估等合法要求。
备案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备案单位(公章)
年月日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 篇2
根据《企业标准管理办法》, 企业标准备案有两种备案:一是企业标准应到到企业主管部门 (条条) 备案, 目的是为了行业主管了解本行业的“家底”;二是企业产品标准 (不是企业所有标准) 除在企业主管部门备案外还要到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备案 (双备案) , 地方备案的目的, 是地方要了解有多少标准在本地市场上流通。由于按这些标准生产的产品, 直接影响着本地人身安全、市场健康和地方发展, 地方非常重视企业标准的备案工作。有些地方还要求参与到企业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来, 如要求参加标准审查会议。
办法之所以规定企业产品标准在30天内备案, 是因为对于一般企业来说, 企业标准一旦发布, 企业就要按照新标准生产和检验产品, 一个月后产品完全可能生产出来, 并在市场上流通了。如果标准不及时备案, 尚属于无效, 按照无效标准生产的产品是不可以的, 如果这些产品出现问题, 标准无法作为仲裁的依据。
另外, 标准备案的意义, 还在于让备案机关知晓标准的动态变化, 简单说就是“知道了”。这一知晓应先于产品在市场流通, 才有可能做到“管理”。以往查处的“三聚”奶粉, 就是因为不知道它的危害。很难想象管理部门知道这东西有毒, 还让他继续在市场上销售。标准化对产品的每一个控制环节都应走在市场前面。消费者不是最后一关, 不是试验品。现在有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 就是要求消费者人人都有双“慧眼”, 自己去辨别商品的好坏。这是不负责任的推托。
但是30天, 对于中国石油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难度很大。中国石油是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之一, 2011年世界500强排行第6。石油, 人称是“没有围墙的企业”, 下辖几十个石油分公司或石化分公司。分布在东到吉林西至新疆克拉玛的十几个省市区。集团一级企标数百项, 公司二级企标数千项, 这些企标还在不停地变化着。要求在30天内备案, 最大困难是月内收不到标准正式文本。
笔者曾负责石油行业起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备案工作, 备案文本使用的都是标准报批搞。备案后, 待国家技术监督局给了备案号, 还要印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封面上。对于中国石油这样的大型企业, 企业标准分布与行业标准的分布也差不多, 都是来自全国各地, 企业标准的数量还要多于行业标准。鉴于这一特殊情况, 是否可以比照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备案方法, 采用报批稿备案, 而不必使用正式出版物。
因为企业标准管理办法里面并未提及备案文本一定需要正式出版物, 因此, 笔者认为使用标准报批稿作为备案文本是可以的, 但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 标准备案内容必须与最终出版稿一致, 没有任何差异。
要求标准的报批稿内容齐、清、定。标准复核与出版过程中尚有需要改正的问题不能定稿, 则标准不能发布。这就要求报批趋前而发布趋后。
(2) 企业标准的发布日期, 应为备案受理部门接收到标准最终报批稿留有余地。
企业, 尤其是二级企业, 宜在确定标准最终定稿后再发布, 发布日期和实施日期提倡拉开一定时间段。
(3) 建立标准报批稿电子投报的有效途径。为减少路途邮寄耽误的时间, 标准备案材料一定要电子化。电子报批文件与纸质报批文件完全一致, 可以先行传送。
数据标准化与企业信息化安全 篇3
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对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将分析的结果作为企业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而不真实、不及时、不满足决策需要的数据可以视为企业数据中的“假冒伪劣”产品,属于不安全数据,基于这样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很难保证正确性。对一家企业而言,错误的信息无异于致命的毒药。在现实情况中,企业数据里必然存在一些不安全数据,要确保数据分析的正确性,就要把不安全数据占全部数据的比例减少到可接受的范围里,最大限度降低不安全数据对企业数据价值的稀释作用。
(1)数据元素标准化。数据元素是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数据元素标准化是数据规范化的基础。这里需要在企业数据库建立之前对数据进行分解,例如,企业要建立一个产品销售数据库,将这个数据库分解,就可以得到一个客户数据表;将客户数据表分解,就得到客户名称、性别、电话、地区、所属企业、职位、信用评级等等基本元素,这些元素就是构建起企业数据库的基础。数据元素标准化需要一个规范说明表,用来规定数据元素的命名方式,规定其内涵及外延,阐述数据元素的作用及表现方式等等。規范说明表就是企业数据的“职位说明书”,能够减少数据元素的种类,降低企业数据的复杂性和出错概率。
(2)数据库结构标准化。如果说数据元素是货物,那么数据库就是存储货物的柜子,而数据库结构标准化就是定义数据库这个柜子里抽屉的布局。数据库结构直接影响到企业数据的权限管理、数据库的兼容性与性能、数据管理及再挖掘的便利性等等。数据库结构的标准化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企业数据库性能提高,增强数据库的可靠性,减少出错时间,这样就极大减少了冗余数据。;另一方面,结构良好的数据库兼容性好,容易迁移和升级,在改造数据库或关联其他数据库时的优势尤为明显。
(3)数据存储标准化。在企业数据电子化趋势加快的今天,企业数据存储除要求分类标准化外,还具有了一些新的要求:编码标准化。电子数据信息都用一定的编码格式保存,常见的有GB2312、UTF-8、BIG5、ISO-8859-1等等,在实际的使用中,可以根据企业数据的阅读对象决定使用编码。
(4)输入输出标准化。数据的输入输出标准化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可读性,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似,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最简化原则:尽可能减少数据的输入输出量和步骤。
步步校验原则:在每一个步骤都加入校验过程,降低出错可能性,宝马汽车生产线就是步步校验原则的最好案例。
稳定原则:这里的稳定是指设备和人员。
数据标准化是加强企业信息化安全的途径之一
企业信息化与国家经济信息化有密切的关系,是国家经济信息化总体任务在企业里的具体落实。因此,正确、全面地认识企业信息化的任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近一时期的研究,我们认为企业信息化有以下四项重要任务:
(1)建立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国家信息化要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而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要搞好信息基础设施,这是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关系。企业信息基础设施(EII),是指根据企业当前业务和可预见的发展对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流通的要求,选购和构筑由信息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和支持软件等组成的环境。这是现代企业有效运作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最重要的企业基础环境。
(2)建立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搞好信息组织工作。信息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开发信息资源既是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企业信息化的归宿;而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进而保证标准化、规范化地组织好信息,就是开发信息资源的基本工作。
(3)信息化教育。提高全员信息化认识水平,激励全员参与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使用集成化的信息系统。
企业领导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体现在高层构思、策划组织和把握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任务上。而企业信息系统的负责人和系统分析员,在探讨、选择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寻求实用的方法工具方面,负有重要责任,以保证企业信息化任务的完成。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 篇4
(湘质监标发〔2007〕138号)
各市州、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是《标准化法》和《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一项重要行政职能。为严格纪律,规范备案工作,经研究对《湖南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并印发(见附件)。有关事项规定如下。
1、企业标准备案工作收费必须严格遵守省物价局、省财政厅联合颁发的《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2006年)所列收费标准,即产品标准化审查每项(每个标准)收取800元,不得巧立名目乱收费。
2、企业标准备案受理部门必须严格遵守层级管理的原则,并不得为企业提供标准起草(修订)服务和标准备案一揽子服务,也不得为企业指定标准起草(修订)服务单位。企业如有需要,可在企业自愿的前提下,由协会等社会团体或中介机构承担标准起草(修订)服务,但必须与委托企业签订服务协议,按协议提供服务,本着减轻企业负担的原则适当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3、标准化行政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委《关于标准化行政工作人员“四不准”工作纪律的规定》。不准收受标准制修订的评审费、劳务费、咨询费等任何名义的报酬,原则上不参加标准审定会等技术会议,对确需参加的重要标准审定会,必须报单位主管领导批准。不准在标准制修订等工作中,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利用工作之便索取和收受礼金(券)、高档礼品以及参加由工作对象支付费用的高消费娱乐、旅游等活动。
4、各市州局应加强对本辖区内各县(市)局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省局也将到各市州局抽查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工作,对存在严重问题的,责令整改并通报批评。
附件:湖南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办法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七年七月二十七日
湖南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下列企业产品标准应依法备案。
(1)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时,制定的用作组织生产、交货、合同依据的产品标准;
(2)企业生产的产品不采用(或有选择和补充采用)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作为组织生产、交货、合同依据的企业产品标准。但企业产品标准的要求一般不应低于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3)企业生产的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制定作为组织生产、交货、合同依据的企业产品标准。
第二章 备案程序
第三条 申报
1、企业产品标准在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后三十日之内应申报备案;
2、备案申报材料应包括: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书(首次备案时);
(2)标准文本(一式五份);
(3)备案申报文,首次备案还应填企业标准化审查登记表(一份,格式见附件1);
(4)标准编制说明;
(5)验证报告;
(6)标准审查会议纪要或函审意见;
(7)《湖南省企业产品标准实施证书》和标准起草人员的《标准化人员资格证书》;
(8)采用国际标准产品的国际标准原文、译文,以及相关确认材料。
第四条 受理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受理按层级管理的原则,由省、市州、县三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主管部门分级受理。在国家和省工商局登记注册的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由省局标准化主管部门受理,其余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由其工商注册的同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受理。
受理人员在核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后予以受理;对存在的问题,应一次性告知申报人。
第五条 审查
1、企业产品标准应当由企业组织专家审查后申报备案。
2、食品标准实行备案前审查制度。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要求,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前应由熟悉本行业标准化和专业知识的专家进行技术审查,作出审查会议纪要或函审意见并签名。
县局备案的食品标准,备案前应由市州局组织技术审查,审查实行专家负责制。审查时间由主管部门与企业协商确定,原则上不应超过20天。
3、重要产品的企业标准应经省局标准化主管部门确定的技术机构审查后申报备案;重要产品的目录由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下发。
第六条 备案
1、受理备案的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编发企业产品标准代号(代号的规定见附件2),并发《湖南省产品标准实施证书》。
2、受理备案的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受理企业申报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登记;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应及时通知企业修改或废止。
3、备案登记包括:
(1)在备案受理部门的备案登记本编号登记;标准文本封面盖备案专用章、盖骑缝章(格式见附件3)。
(2)填写《湖南省产品标准实施证书》,并盖章。
(3)备案资料存档。存档材料应包括标准文本、标准编制说明、验证材料、备案申报文、标准审查会议纪要或函审意见(食品标准必须有审查人员签名的会议纪要或函审意见)、采用国际标准产品的国际标准原文、译文,以及相关确认材料。
第七条 备案标准的复审和更改
1、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应适时复审。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复审修订的标准应重新办理备案手续;废止或确认(内容不变)的应向备案受理部门书面报告;发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要求和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标准一律取消备案。
2、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出现印刷错误和个别技术内容需更改、补充时,可填报企业产品标准更改单(格式见附件4),报备案受理部门登记。
第三章 备案管理
第八条 重要产品的企业标准经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需报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重要产品目录由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九条 备案报表的上报
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备案后应填写《湖南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报表》(见附件5),并逐级上报。
各县(市、区)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每年第三季度和次年第一季度前五天内,向所在市州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分别报出当地的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半和报表(含电子版本)。
各市州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每年第三季度和次年第一季度前十五天内,向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分别报出本市州范围内的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半和报表(含电子版本)。第十条 备案责任制
受理备案部门应有专人负责备案工作。备案人员应本着对企业负责,对产品质量负责的态度,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不准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第十一条 保密要求
受理备案部门有为企业备案标准保密的义务。如需提供备案标准文本作为诉讼证据、监督、仲裁依据时,应由县级以上司法机关出具公函并办理书面手续方可查询,公函及书面材料存档备查。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湖南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办法》(湘质监局标发〔2002〕265号文)同时废止。
附件:
1、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申报文格式(略)
2、企业代号的规定(略)
3、备案号和备案专用章、骑缝章模式(略)
4、企业产品标准更改单格式(略)
5、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报表格式(略)
发布部门:湖南省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2007年07月27日
7日(地方法规)
消防备案事项的办理程序和标准 篇5
(一)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备案
【办理范围】除需办理消防行政许可的建设工程外,其他新建、扩建、改建(含室内装修、用途变更)工程(不含住宅室内装修、村民自建住宅、救灾和其它临时性建筑的建设活动),建设单位应当在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七日内进行消防设计备案。【办理流程】
1.申请人登陆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网站()→在“消防办事大厅” 系统中根据提示录入备案信息→打印备案凭证→被确定为抽查对象→到受理窗口提交申请材料→受理员查验申请材料→受理员出具书面凭证→受理员交业务部门办理→申请人登陆备案系统“公告信息”栏查询检查结果。
2.申请人登陆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网站→在“消防办事大厅” 系统中根据提示录入备案信息→打印备案凭证→未被确定为抽查对象(无需提交申请材料)。【申请材料】
1.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备案表(一式两份);
2.建设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等合法身份证明文件;建设单位授权委托书(原件)和受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3.新建、扩建工程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文件; 4.设计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5.消防设计文件;
(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备案
【办理范围】除需办理消防行政许可的建设工程外,其他新建、扩建、改建(含室内装修、用途变更)工程(不含住宅室内装修、村民自建住宅、救灾和其它临时性建筑的建设活动),建设单位应当在取得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七日内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办理流程】
1.申请人登陆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网站()→在网站“消防办事大厅” 系统中根据提示录入备案信息→打印备案凭证→被确定为抽查对象→到受理窗口提交申请材料→受理员查验申请材料→受理员出具书面凭证→受理员交业务部门办理→申请人登陆备案系统“公告信息”栏查询检查结果。
2.申请人登陆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网站→在“消防办事大厅” 系统中根据提示录入备案信息→打印备案凭证→未被确定为抽查对象(无需提交申请材料)。【申请材料】
1.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备案表(一式两份); 2.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原件); 3.消防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4.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
5.消防设施、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合格证明文件(原件);
6.施工、工程监理、检测单位的合法身份证明和资质等级证明文件;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 篇6
四川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规模标准和备案程序规定
文件编号:川畜食函[2007]52号)
1四川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规模标准和备案程序规定
(七)档案材料
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
1、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2、饲料、饮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名称、产地、规格、批号、批准文号、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
3、检疫、免疫、消毒情况;
4、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 篇7
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越来越复杂, 跨国企业、集团企业、连锁企业, 这些企业的共性是只有一个总部, 但是却有很多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在地理上分布于国内的各个地方, 有的公司级别很高, 但是在某个县却有子公司, 而子公司在产品标准备案上可能推脱由总部负责, 所以, 在备案方面不积极, 县级部门也无检查依据, 即便将来实现了备案管理信息化后, 县级单位也可能没有权限管理这样的央企子公司。因此, 面对变化多样的企业组织, 备案时政府内部的权责划分必须适应管理对象的特征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 同时根据企业特征规定企业组织的不同的责任。
目前已有人提出建立地方标准备案信息系统、制定企业标准备案工作规范、规范企标备案注销管理等方法。但是, 如何规范政府的职责划分以及企业的责任承担方式却没有论述, 本文就此展开研究。
2 备案管理中各方职责探讨
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及国标委颁布的《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的管理规定》将原企业产品以第三方检验报告为主的“技术性”备案转变为以行业专家严格审查后的“告知性”备案。这一规定是备案管理的重大改革, 它直接将产品标准制定和实施的主体由政府部门转变为企业, 改变了我国过去自上而下的标准制定模式, 其优势在于提高企业主体意识, 认证、监督到位, 为生产出高品质产品和持续创新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为了明确各方职责, 必须明确备案事务涉及的各方自身组织机构及其内部作用模式、职责, 明确各方的作用模式和职责。鉴于职责在业务上可以用业务流程来描述, 因此, 业务流程是职责的形象化描述。下面将分别建立各种类型的业务流程以此来说明他们的职责划分。
2.1 概念层面各方职责及协同管理总体备案流程图
在本文的讨论里, 主要考虑政府、企业、公益性组织、法院、工商税务等组织, 概念层面的各方职责及协同管理备案流程图如图1所示。
2.2 政府的职责分析
我国的备案管理系统有以下3个管理层, 分别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省级标准化主管部门、各县、市标准化主管部门。此外, 对产品的监管还有质检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这种监管体系, 由于没有摆脱多部门联合监管的局限, 易形成“多头管理”, 导致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监督不到位等现象。此外, 在财政投入方面, 有限的财力被分散到各个主管部门, 重复建设严重, 资源大量浪费, 造成检测设备更新慢, 人员技术培训跟不上, 无法形成合力提升产品检测水平, 无法满足市场监管需要, 所以也就很难保证产品备案监管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只有打破多部门联合监管, 根据不同的政府行政部门, 明确各方管理的重点和职责范围, 按照各自职责分工, 承担责任, 各部门独立监管才能有的放矢, 才能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
2.2.1 地方备案管理部门的职能
(1) 审核。地方备案管理部门是直接接受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申请的政府主管部门。根据“行政备案与技术审查两分离”的原则, 在标准备案的审核过程中, 企业产品以第三方检验报告为主的“技术性”备案转变为以行业专家严格审查后的“告知性”备案。政府备案管理主管部门不对企标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查。但是, 受理企标备案的部门要对材料齐全性进行审查, 并且要检查企业标准是否低于国家标准。这样, 政府减轻了工作负担, 节省了公共开支, 同时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使产品标准反映技术进步, 适应市场需求。
(2) 监督实施。监督分为3点:一是监察是存在未备案就生产的企业;二是企业按照备案标准生产产品的真实情况;三是产品备案有效期届满是否按期办理复审备案手续。由于地区优势, 备案企业就在地方备案管理的行政管理范围内。地方备案管理部门对企业的了解更真实, 对企业的动态更加清晰, 便于管理监督。
(3) 宣传与贯彻。定期对国家标准化工作进行宣传, 配合国家标准委发布的国家标准指导企业在制定企业产品标准时不能低于国家标准, 在企业自身的生产中贯彻和使用企业标准。
(4) 汇报。对本文一开始提出的企业组织, 要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汇报。
(5) 取消备案资格。根据质检部门反馈信息, 取消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企业备案资格。
(6) 动态备案信息及时反馈。将企业通过信息网络备案后的信息, 整理反馈给质检部门。
2.2.2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职能
(1)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国标委是国家标准的制定、宣传、出版、发行机构。目前, 我国的标准制定已由原来自上而下的批准立项模式向自下而上的标准制定模式转变。标准制定工作组在起草标准时,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透明化的征集工作, 将能反映整个国家利益的企业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而且标准制定工作要随市场需求及时修正。
(2) 提高在国际标准建设中的影响力。推动我国标准化工作, 着眼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努力将我国的标准推广到国际范围内, 提升我国产品的竞争力。
(3) 加强标准化基础性人才的培养。建立专家委员会, 开展标准化活动, 提高我国标准制定水平。
(4) 设立复杂企业组织备案处理协调平台, 授权级别低的行政部门处理该区域发生的跨区域而地理上在该区域的权力。
2.2.3 质检部门的职能
根据《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的管理规定》, 备案管理部门不再对企业备案资料的内容进行审查, 但是办理产品标准备案的企业良莠不齐, 生产、质量管理状况有好有差, 不排除一些备案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弄虚作假, 不按照备案标准进行生产, 对企业产品指标的检验就需要质检部门来执行。
备案管理部门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及时与质检部门分享企业产品备案信息, 在质检部门一线检查产品质量时, 为其提供检查依据。同时, 备案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企业产品的风险性和企业的诚信度为企业分类, 不同等级的企业给出不同的检查建议, 质检部门在检查时可以参考。质检结果及时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与地方标准备案管理部门分享, 地方备案管理部门针对反馈的检查结果对违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
因此, 质检部门的职责: (1) 向备案部门反馈检查信息; (2) 给出加严检查或放松检查的措施; (3) 给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分类; (4) 向法院和工商部门反馈信息, 对违法者采取强制物品管理措施。
2.3 公益性组织
2.3.1 行业协会的责任
《规定》第九条中指出“企业产品标准由企业负责组织, 也可以委托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行业协会或者其他技术组织负责组织”。行业协会应致力于推进各项标准化工作, 如标准化信息资源共享, 组建标准化专家队伍, 建立专家数据库, 提供标准化咨询服务, 参与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活动、产品标准数据库和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等辅助政府标准化管理。
除了以上职责以外, 行业协会还需要对企业标准建立过程的科学性、真实性负责。要提交证明真实性的原始性文字、影像等佐证资料, 实现对其自身行为负责。
2.3.2 第三方检验机构的责任
在标准备案的审核过程中, 第三方检验机构不再能单独出具检验报告, 证明企业产品的指标情况它的检验报告只能作为专家组的参考意见。但在审核备案流程中, 如备案管理部门不能确认企业备案标准是否作假, 应提交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 (或者质检部门检验) , 按照检验结果给予是否备案的决定, 对有违犯法律规定的企业依法予以处理, 责令其整改, 并取消产品标准备案。因此, 第三方检验机构需提高自身检验水平, 保持检验技术先进性, 保障检验结果的真实可信, 为企业产品检验建立档案库, 为备案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检验信息。
2.4 企业的责任
企业作为制定标准和执行标准的主体, 应当对产品标准的内容及实施后果承担全部责任。企业的责任主要有: (1) 设立备案管理的组织条例, 规范备案职责部门的不同职责, 规范产品标准备案时因组织结构复杂而责任不落实的情况发生; (2) 备案时提交一切涉及备案管理重大决策和重要数据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和影像资料, 制定标准制定和管理方法, 以企业文件和相应的组织机构作保证; (3) 按期办理标准复审和注销; (4) 及时更新备案。
3 结语
本文针对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从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体制中各个参与者出发, 对各方的职责研究分析, 重新划分, 使管理者各司其职, 使企业明确主体责任意识, 试图提高我国产品标准备案管理体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爱国.建立地方标准备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J].中国标准化, 2013, (8) :86-87.
[2]唐来祥, 张勤, 陆建洋等.企业产品标准备案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质量与标准化, 2013, (12) :41-44.
[3]吕绍泽, 王连珏.产品标准备案管理的探讨[J].品牌与标准化, 2010, (12) :61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 篇8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生产
煤炭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产业,煤炭市场是中国经济市场的根本保证[1]。近几年来,煤炭市场面临的问题是复杂而尖锐的,甚至有人提出了煤炭产业能不能发展下去的疑问。而来自群众的各方面呼声也是此起彼伏。不容置疑,煤炭经济要想更好的发展下去需要改变的问题不只一、二[2]。
直到今天还能从新闻中听到事故的发生,看到一个个触目惊心的血淋淋的案例,并且事故的原因很多时候是有关许可证的问题、采煤工艺技术的问题、入井人员责任的问题、工人岗前安全培训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应该说在《煤矿安全规程》中都有充足的条例可寻,因此,为了更好的落实《安全规程》,也为了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建设,进一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布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从2013年5月1日起试行。这个《办法》和《基本要求和评分方法》就是要将《安全规程》更加细化并且将其清晰的传达到各个阶层的煤矿工作人员中,使之在工作中完全掌握并能够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以减少“三违现象”的发生并且彻底杜绝事故的发生,使煤炭生产和煤矿职工的安全都得到保障。
一、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更好落实安全规程的保证
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根据《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制定的《煤矿安全规程》是一个法律性的文件,也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使煤矿安全生产有法可依,有法律保障。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正是将这个规程逐条细化,落实到人,责任到人,使之实施更加具体化,技术化,效率化。其中《基本要求和评分方法》则是将工作人员的经济效益和安全质量标准化挂钩使之更彻底落实到基层,细化到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层面。使安全生产监管监督一方面有据可依,一方面有标准可查。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目标考核机制。例如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管理制度 、安全质量标准化奖罚管理制度 、安全质量标准化例会制度 、安全质量标准化责任追究制度 以及安全质量标准化档案管理制度都是将管理工作标准化使之符合规程并且强化责任到人,同时上下公开奖罚分明。
一个好的管理首先是优秀的人员的管理。要正确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务院安全委也发出了相关指令指出: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做到安全生产“五落实”等的指示。那么,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一方面使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落实到实处,同时对领导班子对安全生产的监管也有各自的分工管理责任,同时也落实了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并且明确的工作职责更健全了机构,更落实了日常的监督管理和指导督促职责使领导部门对事故的发生有了一定程度的预防机制,建立健全了煤矿领域安全生产的责任体系。
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稳定市场的重要环节
采掘工作面的工程质量是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抓好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的日常管理,切实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一步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思想意识,始终如一地抓好工作面的动态达标工作也是杜绝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务院安全委也多次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而现在实施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在针对井下工作所需要的一切安全防范措施也进行了细化并且强化生产责任落实,尤其是对事故发生的预防机制建立了很好的预防体系,对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例如:对通风设施的质量标准化,瓦斯治理安全质量标准化,爆破技术安全质量标准化,防灭火,防尘和防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机电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以及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都使井下的作业有了细致而标准的责任保障。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奖惩制度,使煤矿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这样才能杜绝隐患同时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现在,互联网的时代中国经济各方面都在与国际接轨,信息的发达是让人目不暇接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落实程度能否使煤矿的质量得到国际认同,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落实程度是基本的。
这个基本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也必须认清,重视煤矿职工的安全生产质量是我们煤矿企业长期存活的一个保证,“得民心者得天下”在煤矿企业更是如此,所以不管是领导班子的负责人还是技术项目的负责人还是其他生产部门的负责人都要重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对煤矿职工的关心和爱护,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可行的落实下去,那么杜绝事故,发展生产,推进行业发展不再是空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目标也是我们煤炭市场稳定的有力保障。
三、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对煤炭市场发展的长足步奏
劳动定员与保障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中一个基础的环节。因为劳动定员与保障是关系到民生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安全生产监察管理机构管理的一个重要项目。劳动定员与保障安全质量标准化这个问题一方面关系到煤矿职工的生活问题,一方面作为煤矿最基本的组成成员,他们的安全和保障也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发展和市场的稳定前景。企业的完善很多一部分是人才的完善。完善人才开发培养平台,强化优秀人才薪酬、事业、荣誉多元动态激励才能确保核心骨干人才的发展也同时只有做好了劳动定员与保障安全质量标准化,才能使干群关系得到顺畅的发展,化解不必要的矛盾。也才能更好的落实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才能优化员工队伍,优化劳动组织,提高用工质量,提高劳动效率。才能保证我们技术方面的推进发展,才能保证煤矿的长足发展。
并且,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以后,全国煤矿都在推行这个标准化,同时将《办法》和《基本要求和评分方法》进行了网络化管理,一方面标准化信息化工作水平甚至申报工作项目也要进行标准化标准。另外一方面是全国煤矿都在进行评比和考核,网络化的管理使信息以最快速度送达全国各地,有力的提高了煤矿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各个阶层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我们看到抓安全、抓技术、抓责任不再是空头口号,而是与每一个工作人员经济效益挂钩的工作措施。那么我们相信,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实施一定会给煤矿企业带来新的气象,提高更多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不仅能够更好的落实《煤矿安全规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更细致更在技术层面发挥了对安全生产监察监管的作用,同时更加注重在安全责任坚决彻底的落实到基层,使每一个煤矿职工都将自身利益与安全质量标准化联系起来。我们看到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和评分办法》中将矿区的环境卫生和办公室生活设施以及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资质都纳入考评方面。可以说让煤矿的各个方面都了解自身与安全生产的密切关系,同时也理解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自身的荣辱与共。
参考文献:
[1] 郭云涛.中国煤炭中长期供需分析与预测[J].中国煤炭,2004(10):20-23.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 篇9
第一条 为加强畜牧业管理,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全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兴办畜禽养殖场(含种畜禽场)、养殖小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本办法向所在地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备案,是指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对符合备案范围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以及有关内容进行信息收集管理的行为。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畜禽养殖场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养殖规模较大、饲养和防疫设施完善和集约化饲养水平较高的畜禽养殖企业。
畜禽养殖小区是指畜禽生产相对集中或封闭,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管理规范、防疫健全的畜禽养殖区域,通常是由数户具有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组成。
第五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条件。
(一)规模标准
1.畜禽养殖场备案规模标准:生猪养殖场存栏量200 头以上;蛋禽养殖场存栏量5000只以上;肉禽养殖场存栏量3000只以上;奶牛或肉牛养殖场存栏量 50头以上;肉羊或绒山羊养殖场存栏量200 只以上;家兔养殖场存栏量 1000 只以上。
2.畜禽养殖小区备案规模标准:小区内养殖户 5 户以上,生猪存栏 500 头以上,蛋禽或肉禽存栏 15000 只以上,奶牛或肉牛存栏 200 头以上,肉羊或绒山羊存栏500只以上,家兔存栏 2000 只以上,其他畜禽饲养规模参照执行。
3.其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规模标准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自行确定。
省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畜牧业发展实际,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规模标准进行调整。
(二)选址要求
场址选择在农户聚集区下风向,地势平坦干燥、未被污染、无疫病的地方;距离铁路、公路、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500米以上;距离其他畜禽养殖场或养殖小区1000米以上;距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等区域2000米以上;水、电、路等公共设施完善。
(三)技术力量
有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四)饲养管理
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畜禽饮用水标准。不得使用国家禁止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并严格落实休药期的规定;同一场和小区只饲养一种畜禽;饲养畜禽要按整栋圈(禽)舍为生产单元实行全进全出制。
(五)卫生防疫
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防疫条件,并持有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动物防疫合格证。
(六)无害化处理
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
第六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依法向所在地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取得畜禽养殖代码。
畜禽养殖代码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备案顺序统一编号,每个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只有一个畜禽养殖代码。畜禽养殖代码由6位县(市、区)行政区域代码和4位顺序号组成,作为养殖档案编号。
第七条 备案程序
(一)备案申请。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向所在县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提出申请,领取并填写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申报表》(一式三份)。同时,提供场址地理位置和场区布局示意图,并附有效身份证明报送县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
(二)资料审查。县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应在受理申请后,应及时审查申请材料,合格的当即接受申请,不合格的当面退回,并说明理由。
(三)核查备案。县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核查。核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畜禽种类、养殖数量、配套设施、防疫设施、饲养管理、环保设施和养殖档案等。
现场核查合格的,报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备案;不合格的,予以退回并说明理由。
(四)备案公告。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对符合备案条件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予以备案并发放畜禽养殖代码,同时通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发放畜禽标识。备案情况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 档案资料
(一)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畜禽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畜禽养殖代码;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二)种畜场饲养种畜应当建立个体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码、性别、出生日期、父系和母系品种类型、母本的标识编码等信息。种畜调运时应当在个体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地,个体养殖档案应当随同携带。
(三)养殖档案保存时间:商品猪、禽等为2年,牛为20年,羊为10年,种畜禽长期保存。
(四)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档案及种畜个体养殖档案格式按农业部规定文本填写。
第九条 畜禽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对已备案内容进行变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县(市、区)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变更备案内容的申请。
第十条 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对备案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实行动态管理,进行不定期抽查。
第十一条 县(市、区)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本行政区域内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情况于每年11月底前报市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市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后于每年12月15日前报省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后再报送农业部畜牧业司和兽医司。
第十二条 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对应申请备案而未备案的养殖场或养殖小区,不得发放养殖代码和畜禽标识。
第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 篇10
在提交申请书时,提交如下文件:
1、营业执照复印件,法人或委托法人资格证明
2、行业上有强制要求的资质证书和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3、企业简介
4、生产/服务的主要过程的流程图或示意图
5、地理位置图及厂区平面示意图
6、主要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清单
7、受控的安全标准化文件清单
8、自评报告(包括自评结果)
9、重大风险清单
10、重大危险源清单
11、安全健康方针、目标
12、所遵守和执行的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 篇11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整合 一体化 达标
1 前言
国务院在2010年7月19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上海市政府又下发了《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0〕35号)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全面开展安全达标,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此背景下,中海集团、上海海运(集团)公司提出了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要求,要求企业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标准,积极组织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的建设活动,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2 以职业健康体系为构架,创建“标准化”达标企业
2.1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的区别
*标准化采取强制建立的原则,而职业健康体系采取自愿原则,组织是否实施该标准,是否进行职业健康体系的认证,取决于组织自身的意愿。
*标准化有量化分级,而职业健康体系无量化分级。
*标准化有起点要求采用千分制考核,而职业健康体系并没有起点要求。
*标准化以隐患排查治理、预测预警为基础,而职业健康体系以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为基础。
*标准化强调现场管理,更注重硬件建设,而职业健康强调流程管理,偏重软件建设。
*标准化是以企业自评、外部评审和政府公告的形式由政府颁发证书,而职业健康体系是由社会中介机构咨询和第三方审核颁发证书。
2.2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的共性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采用PDCA动态循环。
*要素化管理。
*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第三方审核。
*经过评审颁发证书。
3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建立
3.1 整合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两种体系的原则,从要素和文件两个方面入手。
3.1.1整合要素。以职业健康体系要素为主线,将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的要素整合在一起。
下表1为《职业健康体系 要求》与《标准化基本规范》要素对照表
3.1.2整合文件。文件的内容应涵盖所有的要素,文件的数量应分别满足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和标准化验收复审的需要。整合时应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实效性。 整合是寻求一种“自我约束机制”,因此,在整合过程中务必要杜绝“写归写、做归做”的不良倾向,做到“标准不降、程序不减、内容不缺”。
2)融通性。 整合要坚持“求大同存小异”,先行建立的要保持,后建立的不能另起炉灶,要互为补充,相互利用。
3)可操作性。整合必须做到“两符合”、“一提高”——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符合企业实际,又要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整合、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让标准更有效地指导操作和管理。
3.2 整合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要注意什么
3.2.1 领导的作用非常关键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一体化整合是一项前瞻性、系统性、组织性很强的工作,领导层的积极领导、参与及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效果。
3.2.2 全员参与事关成败
体系的运行需要公司所有部门的参与,只有所有相关的员工都理解和掌握了有关的要求及实施的方法,体系的建设才能成功。
3.2.3 注重灵活性与操作性
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以结果为导向进行流程的设计或改造,简化运作流程,建立高效的、有效的、操作性强的覆盖所有活动的管理运作系统。
3.3 标准化是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的基础内容
标准化是建立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它相当于体系运行中的作业指导书,可以为危险源的辨识、运行控制、绩效改进提供方法和手段,它的标准化的量化指标使体系的运行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体系的有效运行。
综上所述,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两种可以相辅相成的管理标准和手段。两者各有侧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职业健康体系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来实现企业的“标准化”,最终达到降低职业风险,提高本质安全的目的。将标准化要素和职业健康体系的要素融合起来,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坚持落实管理体系不走样、坚持标准不放松,使公司建立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能多快好省地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运行。
3.4 整合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两种体系的步骤
我公司采用了聘请咨询师进行指导培训,企业自我整合的方式进行,分为七个步骤进行:
3.4.1 成立由总经理任组长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标准化建设工作小组”由生产副总经理任组长。各生产业务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
3.4.2 制订推进计划。明确6个月完成整合,将整合思路、要求、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下发到各部门,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整合工作全覆盖。
3.4.3开展学习、培训。请咨询师进行专业辅导培训,重点学习、理解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的要素。使工作组的所有人员掌握两种模式的共同之处和差异所在,熟知整合的方式和技巧。
3.4.4 进行现状调查摸清家底。重新梳理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员岗位、工种、人员技术状况、生产工艺、作业环境、设备状况、特种设备种类数量等。
3.4.5 开展整合设计。内容包括整合的模式、组织机构的调整、公共要素(见表1)和专业要素的确定、文件的名称及数量、记录表格的名称及数量、确定各项整合任务的责任人和职责。按13个一级要素、40个二级要素的核心要求,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设施等情况充分梳理,编制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3.4.6 修改完善文件。编制文件修改大纲,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明确文件(表格)的编排格式、编号规则、起草人员等。文件的完善由安质部负责牵头,修订顺序“自上而下”进行。重点对照标准化要求修订各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力求做到每一类设备有一操作规程,每一操作岗位有一操作规程,让职工了解危险源及控制办法。在整合过程中,我公司按标准化的要求先后修订了40余项安全规章制度和近百项操作规程。
3.4.7 新文件的发布运行。做好文件运行和配套措施,如文件和表格应发放到位,并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贯标学习、培训。使相关人员熟悉、掌握标准,提高按照安全规程作业的能力。
4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运行
4.1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我公司举办了多种层次的培训,重点是公司的安全目标、过程及PDCA循环、员工的意识培训和结合岗位进行文件培训。公司各部门按照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规定实施。
4.2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通过培训,使每个员工认识到自己应做什么、怎样做以及自身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从而确保能胜任自己的岗位和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4.3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自评。试运行3个月后,按《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标准》进行自评。
4.4 自评结果
我公司根据《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安全管理考评标准》自查自评,得分情况如下:
1)总评审分为1000分,因缺项31项,计138分,实际评审分为862分。
2)自评得分725分,扣分项61项,合计扣分137分。
3)自评总分为725/(1000-138)*100=84.1分。
5 申报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5.1 我公司于2012年8月下旬向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交《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申报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
5.2 2012年11月12日,经上海市安全协会专家审核,我公司得分82.2分,达标率为86.9%。
5.3 2013年1月30日我公司被上海市安监局核准为“标准化二级达标企业” ,授予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商贸)证书。目前我司已进入巩固达标成果和持续改进阶段。
6 效果
6.1 通过自评和整改工作,对车间场地、动火区域、安全通道按规范划出警示线,改造车间氧乙炔供气管线,对全部管线进行规范标识,张贴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危害告知书。改善了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热情,明显提高劳动效率。
6.2 明显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有效防范风险,控制和避免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6.3 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
6.4 推进了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理念的发展。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得到提升,由过去的“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从外部要企业安全,转为企业要安全,会管理;员工由“要我安全”转为“我要安全”。安全生产理念已深入人心,逐步形成了人人懂安全、人人会安全的局面。
7 结论
7.1 按照国家规定,所有企业在2015年底前均要标准化达标,所以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整合是当前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两体系的整合既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选择适宜的整合方式,更要充分分析、理解和掌握两者的共同之处和区别,“求大同存小异”。只有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不断持续改进,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整合工作才能收到实效。
7.2 我认为以职业健康体系为核心架构,以标准化的要素为基础,将标准化的一级要素和二级要素贯穿始终,从而建立起职业健康体系和标准化为一体的管理体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合”是一条思路,只有结合公司实际,因地制宜地建立体系文件,且通过一定时间的试运行进行磨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整合”需要领导支持、全员参与、符合公司和部门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实效性、融通性、可操作性,才能充分体现整合体系的优势。
7.3 我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的达标,充分说明了我公司利用职业健康体系为框架整合标准化,形成一体化管理体系是成功的、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侯茜,《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www.china-safety.org.cn.
[2]樊晶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实践与思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www.china-safety.org.cn.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谈如何编制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篇12
1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常见的几个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 标准文本不规范的问题
标准文本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企业标准的系统性差、标准内容不规范和产品名称不规范等方面。首先,食品企业标准中的几项主要内容,如规范性引用文件、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等要求是紧密关联、前后相对应的,企业标准中往往由于其中某一条款缺失,就会造成标准的缺项,这样的标准是不完整的。如,某水产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中有理化指标项目氨基酸的含量指标要求,但后面的检测方法却缺少相应氨基酸含量的检测方法,尽管该标准已经有关部门备案,但在申请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发证检验中,无法进行发证检验,影响了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证工作。其次,在规范性引用文件、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编排中容易出现前后顺序混乱、前后不一致的问题。还有就是标准采用偏离产品真实属性的名称,不能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或产品名称偏怪,不能反映产品真实属性,名称不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04)有关规定。
上述问题主要是与企业的标准化人员素质有关,即企业有关人员的标准化知识不够,专业技术力量不足,没有相应的懂技术、掌握标准化知识的人员进行标准编制工作,对《标准化工作导则》(GB/T 1.1—2003)不了解,对标准编写要求不清或理解不正确,未能真正掌握按《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规定编写标准。
1.2 技术要求存在的问题
技术要求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产品特征性指标欠缺、强制性技术要求的忽略形成缺项、技术指标不符强制性标准要求或低于推荐性标准而不予以说明和脱离实际过高制定技术要求等。
1.2.1 产品特征性指标欠缺
2009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委联合发布了84号文,实施新的《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企业标准备案由完全的技术性备案改变为告知性备案,企业标准备案制度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企业在标准化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是很明确的,企业自行组织专家审查,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法规、强制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规定,而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可以制定标准,但产品的特征成分应在企业标准中明确列出。部分企业由于对国家等有关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全和有关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等原因,不了解企业标准这方面的具体要求,或由于企业出于某方面的考虑,认为企业备案标准制度允许企业随意制定标准,因此对企业标准的技术指标随意删减或放松,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将技术要求越定越少,认为这样可更好地操作,可节省有关成本,省去相关的质量管理和检验检测事项,还可免于担负有关的质量责任,由此造成标准中特征成分指标欠缺,导致备案登记屡次不成功,而就算备案登记完成,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也发挥不了作用,而且在接下来申请生产许可证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发证检验项目不全而直接影响获证。
1.2.2 对强制性技术要求的忽略形成缺项
有些企业对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及有关强制性规定的掌握不够,出现强制性技术指标未按要求列入标准中,造成备案标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无法使用。如,水产加工品中水产调味品、风味鱼制品、生食水产品及水产深加工品,以及薯类产品(油炸食品)等的铝限量的技术要求常被忽略形成缺项,《食物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中只对面制食品中的铝限量要求作规定,在其他的产品标准制定中常常未予注意,但在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检验要求中规定,在对企业标准的合理性进行审查时,企业标准中的检验项目未涵盖相应细则产品质量指标要求中规定的检验项目,就无法通过审查,也无法对产品是否符合食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要求下结论。另外,如果特征性指标等主要指标欠缺,也无法按照企业标准对产品开展形式检验和监督检查。
1.2.3 技术指标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或低于推荐性标准而不予以说明
随着企业标准的审查制度改变为备案登记的形式,某些企业没有真正了解新的企业标准备案制度的目的,认为标准备案只是走形式,因而将标准要求放低而随便制定,完全背离备案新规定的宗旨。同时,一些企业认为资料齐全就可办理备案手续,对标准要求形成的依据没有说明,对资料的真实性不予确认;而有些指标明明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有害物质限量标准,企业却不作说明,有推荐性标准的,企业却故意规避不予以比较,有意绕开强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或不愿意明示自己的产品低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的规定等。
1.2.4 脱离实际过高制定技术要求
制定技术指标并非越严越好。制定的技术指标既要符合法规要求,还要合理、适用才能达到制定企业标准的目的。有些企业认为有关企业标准要严于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且越严格越好,导致其最终订出的指标在生产经营中无法应用。如有个食用淀粉的二氧化硫指标定为≤0.002 mg/kg,应用的检测方法是GB/T5009.34,该方法的检出浓度为lmg/kg,由于其指标已低于目前检测方法的检出浓度而无法实施检测。
1.3 标准编制说明等备案登记相关材料欠缺的问题
(1)备案登记表填写不规范,企业标准对比方面内容不全。
具体表现为:①企业标准与相同产品或同类产品国家标准,相同产品或同类产品地方标准(包括本地和其他地方),相同产品或同类产品国际和国外标准的对比信息缺乏。②为了避免贯彻执行强制标准,绕开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认为资料齐全就可办理备案手续,对资料明示的真实性、确切性不予认真对待,出现了有国标、行标或有害物质限量标准,企业却声明“无标准”,或明明有推荐性标准,企业却规避不予比较的情况。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
(2)资料形成程序不符合要求。
目前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是,应由法人签字的材料未签名,材料形成的日期不符合工作程序等。“批准发布文件”上的标准发布和实施日期一定要与标准文本上的实施日期一致,其法定代表人的签字日期一定要在审查会日期之后。递增交资料要求有法人签字的必须签字。
2 食品企业标准规范编制的建议
(1)提高对制定企业标准的认识,这是制定规范合理企业标准的前提。
虽然食品企业标准是备案登记制,但国家对食品的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提高了企业标准备案要求,特别是对食品安全方面的要求有了较大变化,要求更高,既增加了企业标准备案工作的难度,也是提高企业标准质量的机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提高对制定标准的认识,这是突破标准备案难关的前提。
(2)加强标准制定的组织工作。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没有配备专业的产品标准备案编制管理人员。对这些企业而言,聘请一位有经验的顾问指导企业进行有关编制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模式,且经过几次办理并积累经验后就不需聘请顾问了。不要将标准备案工作包给专(兼)办标准备案的代理公司(个人)办理,这样不但开资大,而且实质上大量工作还得自己完成,最后还是未能掌握标准备案的工作要领,下次备案还是不会做。而由企业内部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加上顾问的指导,标准的制定就有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另外,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要有亲和力,善于沟通和协调,特别是与具体备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沟通要仔细,不然就会由于沟通不良而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
(3)认真学习《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好食品产品企业标准文本。
编制高质量的企业标准文本,是做好备案登记的基础工作,一方面可以节省制定标准的精力、时间和费用等,另一方面可提高备案的效率,对企业后续的生产经营等工作极为有利。在编写食品产品企业标准文本时,除按《标准化工作导则》要求外,还要按照卫生部门的格式、内容要求进行编写,确保符合备案要求。
(4)技术要求确定的方法。
备案登记制度下的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分为3类:一是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有安全指标的,企业可直接采用国家标准的技术指标或制定比国家标准的指标高20%以上的企业标准指标,一般企业的企业标准直接采用国家强制标准中的指标、方法即可。这类有强制标准的指标在制定中问题不多。二是国家或地方有推荐性标准指标的,企业可直接采用推荐性标准指标或企业自定指标,但要有合理的理由。这是比较难把握的技术指标,要根据企业的产品情况制定指标,要有充分的依据和理由。三是没有相应的强制标准、推荐性标准指标的,需要企业制定产品特征性的或特别的产品指标。这类指标要求在有相应的产品检测验证依据的情况下制定,因此,企业备案前要做好相应的产品检测工作,获得相应的检测报告。
(5)聘请高水平的标准审查专家严格把关,是制定高质量企业标准的重要环节。
聘请熟悉生产原料、生产工艺、安全质量管理、检验检测等方面的专家对企业标准进行评审是提高企业标准的重要手段。在该环节,要充分利用系统的专业技术优势,严格把关,开展标准文本的规范化评审评价,对技术指标进行评审,根据产品的特性对标准提出合理修改意见,并评审标准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是否具有可靠性,确保标准的质量水平。
(6)编写备案登记表等辅助材料。
在备案登记中,备案登记表等材料是不可或缺的。要组织标准制定人员规范填写有关内容(例如企业标准主要内容对比情况、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审查纪要和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等内容。其中,标准编制说明、标准主要内容与相同产品或同类产品标准对比情况、标准审查纪要、专家审查结论等一定要符合要求),并备齐参考资料。
摘要:由于备案登记制度及要求有所变化,企业标准文本不规范,技术要求欠缺和标准备案登记材料不全等问题影响了企业食品标准的备案登记和企业标准化工作。文章通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企业标准备案登记食品企业标准规范编制的建议。
关键词:编制,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推荐阅读: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10-30
食品企业标准编写规范10-01
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性11-16
企业食品安全总结08-24
保健食品备案08-13
食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事故处理预案11-09
GB 31637-2016_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淀粉11-16
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08-14
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管理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