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办年度三农事业工作总结(精选2篇)
市农办年度三农事业工作总结 篇1
一年来,全州林业工作在州委、州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林业厅支持指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绿色xx”和打造“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总目标,以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主动适应和服务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深化林业改革,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造林绿化扎实开展。以“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绿色通道、秀美村庄”四大主题建设为抓手,协调推进城乡造林绿化工作,全州投入资金1.9亿元,完成造林16.79万亩,为省计划的101%;完成封山育林30.25万亩,为计划的100.8%;完成低效林改造6.147万亩,为计划的102.5%;完成中幼林抚育30万亩,为计划的100%;完成“裸露山地”造林4.2万亩,为计划的100%;完成育苗1750亩,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等良种使用率达93.7%;完成全民义务植树590万株,新建义务植基地43个;2150个行政村启动“秀美村庄”建设规划,1068个村开展创建活动。
(二)资源管护持续加力。严控森林采伐。全州商品材主伐指标9850立方米,比上年减少60.56%,凤凰、吉首、花垣、泸溪4县市执行商品材采伐零指标,国省道和铁路沿线一律实行禁伐。规范木材市场。开展木材经营加工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清理木材经营加工单位532户,年检换证经营加工单位373家,较上年减少29.89%。加强林地监管。申请使用林地35宗、3050亩,缴植被恢复费1842万元。查处非法占用林地案件42起,收回违法占用林地339亩,罚款44.9万元。强化湿地保护。通过创建“保靖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和成立龙山卧龙水库等4处县级湿地保护区,全州新增湿地保护面积2.7万亩,新增湿地保护率6.87%。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查处森林案件571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600余人次,没收木材1252立方米,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37万元。
(三)灾害防控成效明显。森林防火实现建州以来发生次数最少受损最低。全州仅发生森林火灾7起,过火面积188亩,受害森林面积37.5亩,森林火灾受害率0.0025‰,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火灾次数、过火面积、受害森林面积,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85.1%、95.1%和97.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受住了松毛虫爆发的`严峻考验。全州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61.43万亩,成灾面积8500亩,成灾率0.74‰。为有效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蔓延与危害,按照“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的思路,多渠道筹措防治资金400万元,配购防治器械30台,投放白僵菌、森得保粉剂、敌敌畏烟剂、苦参碱烟薰剂共67.5吨,悬挂赤眼蜂卡10余万卡,防治虫害面积54.64万亩,其中无公害防治面积52.34万亩,无公害防治率95.8%。
(四)林业改革全面推进。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任务。科学制定改革方案,7个国有林场全部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25个,富余人员全部妥善安置到位,顺利通过了省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国有森工企业改革改制工作进展顺利。结合州直3家国有森工企业职工意愿和实际,对州木材公司和州林化厂按照企业改革、州兴森公司按照企业改制的方式上报了改革方案,企业职工思想稳定。林权改革不断深化。加强对林权流转工作的指导,全州林权流转宗地7123宗、16.25万亩,流转金额1317万元。落实森林保险面积1005万亩,及时对松毛虫灾害、森林火灾等进行现场调查,理赔242万元。四是启动基层林业站“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活动。具备条件的服务项目为“直接办理”,不具备条件需上级部门审批的为“全程代办”,已在13个乡镇林业站开展试点工作。
(五)林业产业逆势前行。全州林业产业总产值达84.63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第一产业产值40.9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16.04亿元,第三产业产值27.61亿元。产业园建设成效明显。全州建立油茶产业园、特色中药材产业园、林下经济产业园、林旅游特色产业园、特色花卉苗木产业园等产业园区11个,面积6万亩,投入资金1.6亿元。涉林龙头企业健康发展。深入开展“惠企政策落实年”活动,对15家省级以上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开展运行监测工作,推荐5家优势产业企进入省林产工业建设专项培育和贷款贴息扶持范围,为2家涉林企业协调金融机构贷款950万元,争取中央财政贷款贴息资金27.5万元。
(六)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积极争取林业项目资金。全州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偿、“绿色xx”、石漠化综合治理、油茶产业化基地建设等林业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到位资金7.12亿元。编制完成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从森林资源培育、绿色xx建设、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6个方面,规划实施林业重点工程40个,规划总投资199.6亿元。依法行政工作不断加强。建立部门权力清单97项,责任清单38项;下放行政许可事项9项,保留4项,审批事项全部在电子监察网上办理;印发了《xx自治州林业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对木材经营及运输管理等48项涉林法律法规明确了自由裁量权基准,规范了基层行政执法行为和企业经营行为。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全州的造林绿化、生态资源保护、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和打响xx州绿色生态这个品牌方面宣传力度不够;二是重大项目的争取,特别是后续项目的争取还比较乏力,后劲不足;三是林业产业“弱、散、小”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林农脱贫致富能力不强。四是林业重点工程造林补助偏低,地方财政投入林业建设资金有限。
市农办年度三农事业工作总结 篇2
2008年,市农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宁德市和我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创建“平安单位”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根据《关于开展2008年全市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考评的通知》(鼎综治委[2008]47号)。现将市农办履行综治和平安建设职能,主
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构,明确目标。我们始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单位”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农办领导班子分工,明确一位副主任分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单位”建设工作,并指定人秘股一位工作人员作联络员。在制定农村发展战略,计划以及指导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下达工作任务,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一并下达到科室,落实到人头,做到年初有计划,月月有点评,年终有总结,把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贯穿全年各项工作的其中。今年起草全市农村工作主报告,把“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主线,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贯彻落实。建立健全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农村社会安定稳定”列入其中,作为指导全市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指导督促示范村或重点整治村规划制定中,明确要求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村”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落实,加快推进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编印《XX新农村》简报,大力宣传平安建设、综合治理和新农村建设。截至目前,已刊发《XX新农村》42期;农办上报的各类综合信息量名列《XX政讯》、《XX快讯》、《闽东农村工作》等信息刊物前茅。
二、创新机制,狠抓落实。一是建立健全干部职工思想教育、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每月一日,为农办机关学习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有关理论、文件,股室负责人书面汇报当月工作动态,拟定次月工作安排,分管领导进行补充,主要领导分别进行点评,统筹部署下个月工作。设立阅览室,建立书库,丰富干部职工学习内容,着力提高干部职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滨海旅游城市能力。加强“八荣八耻”教育,预防干部参与“XXXXX”等邪教组织和非法宗教活动。今年以来,没有发现本单位干部职工%26lt;含临时工%26gt;违反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二是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每年召开二次矛盾纠纷排查例会,每月反馈矛盾纠纷、信访排查情况,实行零报告制度。积极参与本系统单位的行风评议,重点开展行业协会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惠民政策督查等专项治理工作。明确一位副主任分管应急工作,指定专人办理应急事件,确保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措施落实到位。三是加强挂钩村平安建设。今年农办挂钩前岐柯湾村---市新农村示范村和唐阳民族村,市农办调整一位副主任兼任柯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针对这两个村的特殊性,农办班子多次深入挂钩村,与村干部共商发展大计,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有机结合,并力所能及从资金帮助挂钩村解决实际问题,为建设“平安村”做出积极努力。
三、加强防患,重在坚持。一是加强保密工作。配备专兼职保密员,订阅保密刊物,选送专人参加市委保密局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保密人员综合素质。及时处理往来公文的传阅归档,重点做好机要件、密级件传阅交接工作。加强文书档案规范管理,及时将到期文档移交市档案局。二是加强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建立机关财物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节假日期间的轮流值班制度。尤其是“五一”“十一”“春节”长假和防台抗台期间,实行领导带班,干部职工轮流值班,加强单位内部安全管理。三是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坚持一级对一级负责,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对于群众信访件或领导批办件,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及时作出反馈。积极组织协调农口相关部门参与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近距离听取群众诉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并派专人全程服务大接访活动。四是认真办理代表委员提案。高度关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呼声,把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作为沟通民情、改进工作的桥梁纽带渠道。针对今年市政协交办的20081034号反映太姥山海特产街归口管理一案,农办主任费允忠率农办领导班子、桐城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茶业协会和海口社区干部,在深入太姥山海特产街调研,与经营户面对面座谈,了解实际情况,形成了《太姥山海特产街运行状况的调查报告》,并向市分管领导汇报,促成市成立了太姥山海特产街管理机构,受到了好评。
四、认真履职,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农办协调办事职能。在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山海协作、农科教、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中,结合实际,把平安建设关口前移,促成海鸥水产食品、品品香茶业、圣王乳业和广福茶厂四家企业被评为第六轮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据统计,前三季度,26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完成产值11.9亿元,比增24.2%。带动农户4.26万户,占农户总数29.2%。龙安工业园区被确认第三批福建省山海协作示范园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的品品香牌“XX白茶”获中国名牌农产品,“XX白茶”、“太姥山绿茶”被
评为省名牌产品。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无公害虾皮被获国家标准委颁发“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证书”。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力度。截至10月底,共举办“阳光工程”培训班16期,培训学员1020人,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主要培训涉及茶叶加工、计算机、化油器等12个专业内容,受训学员97%转移到本市或外出就业。如在点头等乡镇举办“阳光工程”培训和村级农民技术员培训中,把安全生产知识作为培训的第一课。开春期间,由农办牵头,组织农业、茶业、质监、工商等行政部门,对全市30多家农资经营门市部进行检查,发现并查扣一批劣质化肥、假种子和国家明令禁止剧毒农药,净化农资经营市场秩序,从源头上治理“餐桌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又如在首届中国白茶文化节,农办全体工作人员积极投入,从方案策划、活动举办、安全保障等各个环节落实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加强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完成新一轮村级农民技术员评聘,继续在全市250个村,评聘农民技术员750个,落实农民技术员津贴,农民技术员津贴从50元/月,提高到100元;村级畜牧兽医员津贴提高到150元/月。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对新任农民技术员培训,提高农民技术员的服务本领。
【市农办年度三农事业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农办社会发展科XX年度绩效考评述职报告09-02
农办个人工作总结01-06
农办联合工会工作总结09-20
年乡镇农办主任工作总结10-19
农办依法行政工作总结10-23
农办服务窗口自查报告07-14
国农办[2015]52号关于调整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07-14
市客运办年度工作总结05-18
市国家税务年度工作总结12-27
市团支部年度工作总结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