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精选12篇)
怎样提高学生英语听力 篇1
学好英语非常重要。因为英语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全球通用语言,每年最出科研成果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英国,因为他们的母语就是英语,他们的科研人员可以方便直接地阅读全球最新的科技论文,直接从中受益。但是对于我们,却是不得不拿出很多很多的精力来面对英语学习的问题。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来,平均智商93%的中国人却怎么也学不好平均智商只有83%的美国人使用的英语。
为什么我们的英语总是学不好?最重要的就是方法不对。看一下我们的听力和词汇量为什么不好?初中的时候听的是最慢语速的磁带,高中的时候听的是稍慢语速的磁带。大学四级考试听的是四级要求语速的磁带,六级考试听得是六级要求语速的磁带。词汇量的掌握也是这样的分级。而且,你在学初中英语的时候肯定不会去听四六级的磁带,你在学四级的时候也不会去听六级或者IELTS的磁带,因为你学习压力太大,作业太多,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基本上都很艰难,根本不会有时间去学习更高一级的东西。
学习英语应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基本功开始训练,而IELTS也正是考核这四方面的综合能力。本文将谈一些我对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看法。
我觉得要提高听力,首先应从多听教学听力录音带入手,如所学的课本录音带,口语教材录音带,也可以选听适合或略高于自己水平的有趣的材料。无论是精听或是泛听,开始都不要看文字材料。精听应先把录音内容从头至尾听一遍,再把听不懂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听。若有些地方实在听不懂,也应尽量听清各个音节,然后再翻开书看一看,有些影响理解的生词可查一下词典。接着再合上书从头至尾听,直到能够听懂全部内容为止。通过这样的听力训练,可促使自己提高辨音及听力理解能力。如果读过书面材料再去听录音,往往就不是耳朵在辨音,而是大脑在思索和背诵,如果看着书面材料听,则往往是自己的默读,这样达不到提高听力的目的,遇到新材料的时候就又会听不懂
怎样提高学生英语听力 篇2
一、过好“三关”, 为提高听力水平夯实基础
1.加强基本功训练, 过好“语音关”。
学生要听懂英语, 首先要过语音这一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读音, 让学生多模仿标准的英语发音, 了解一般的发音规则, 帮助他们熟悉连读、弱读、失去爆破、浊化、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语音知识, 使他们逐渐掌握英语的发音规律, 从而培养其良好的语感。
2.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过好“词汇关”。
提高英语听力, 学生除了要掌握一定的语音知识, 还必须熟记教材中的词汇, 掌握它们的词形变化, 过好“词汇关”。除了让学生熟记课本中出现的词汇,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的英语书籍, 接触各种题材的文章, 积累各个领域的词汇, 通过长期的阅读训练, 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3.丰富阅读材料, 过好“朗读关”。
随着阅读材料不断丰富,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朗读训练。通过朗读, 帮助学生矫正和强化头脑中音义对应模型的记忆。同时进行一些辨音练习, 培养学生的语感。阅读材料涉及各个领域, 如各种题材的对话、生动有趣的故事、富有韵味的诗歌、丰富多彩的新闻报道……都适合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二、做到“三多”, 重视学生听力习惯培养
1.多预测, 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预测是听力理解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是指学生在做听力理解之前, 通过已有信息, 如提供的答案选项、对话标题或插图等, 并根据以往的经历对即将听到的内容进行猜测和判断。例如:从A. It's fine. B. It's Saturday. C. It's June. 这三个备选答案中就能猜测出问题所涉及的范围:A—天气, B—星期, C—日期。这样学生在答题时才能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听, 从而减轻记忆负担, 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平时进行听力训练, 教师要指导学生多留心上下文之间的过渡词, 根据过渡词预测下文, 作出判断。如表示思路转折常用but, yet, however;表示分点说明用first, second, next, last, after等词;表示即将叙述原因用because, for;表示即将出现结果用so, as a result...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所听内容进行预测和判断。
2.多摘记, 掌握摘记的方法和技巧。
面对丰富的听力材料, 学生往往觉得听的时候内心明白, 但一到答题时又仿佛瞬间遗忘, 举棋不定, 对于一些数字、人名、时间和地点更是把握不准。其实这是符合大脑记忆储藏的规律的, 学生听完一段录音后, 往往面对较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时又会互相干扰, 学生瞬间储存的知识信息会越来越模糊, 导致在答题时出现误选。因此, 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摘记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对听力材料中所涉及的一些关于时间、数量、年龄等方面的各种数字要及时记录, 反映文章主要故事情节的一些关键词语也应该及时记录下来。记录词语或符号应力求简洁, 可采用缩略式记录, 以达到听记高效。
3.多反思, 给学生查漏补缺的机会。
听力训练中, 要提高听的实效性, 就要指导学生多反思, 找出自身听力理解中的薄弱之处, 以便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断改进方法, 提高效率。学生的听力水平常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平时的训练中, 一些听力水平较低的学生, 对有的材料在听过一两遍之后还感觉如同“雾里看花”, 这时教师可适当点拨, 给学生查漏补缺的机会, 比如让这一部分学生再听一遍材料, 让他们自己进行反思, 结合教师的提示进行理解加工, 完善答案, 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三、注重拓展, 拓宽提高听力水平的途径
1.拓展阅读, 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若学生阅读范围狭隘, 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史地常识和习俗礼仪等方面知识极度缺失, 从而听不懂相关材料的内容。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多了解英语方面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 如圣诞节、感恩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的由来, 以及西方一些国家的交通规则、饮食习惯等,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之相关的听力材料。 对这些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会逐步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优化其知识结构, 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听力水平。
2.听说结合, 开阔视听英语的时空。
初中学生怎样提高英语听力 篇3
一、制约听力的主要因素
1.语言环境
我们知道,学习一门语言环境很重要。为什么一个呀呀学语的婴儿,成长在哪个国家,就会说哪国语言,这就是环境的影响。学习英语也是一样,对于许多学生来说,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更缺乏听英语的环境。
2.英语连读
说英语和说汉语不同,英语中有许多连读,比如说:an apple, again and again, all over the world等。如果录音中的朗读者连读,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听起来就有点难了。
3.一词多义
我们知道英语中有许多单词对应的汉语意思不止一个。这就需要学生在听听力的过程中作出自己的判断。比如说,dear friend和 a dear car中的dear意思就不一样,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作出判断。
4.母语干扰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言信息后,习惯用汉语逐字逐句的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言信息转化成一定的情景,影响了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因此,在听听力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克服母语的干扰。
二、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方法
1.创设英语听力环境
英语学习环境很重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听的环境至关重要。因此,经常让学生听英语是提高英语听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课堂上尽可能多的使用英语成为初中英语教师的共识。使用英语课堂用语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营造英语习得环境,逐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刚开始时教师说过英语后可以用汉语再翻译一遍,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一些基本的课堂用语有所了解。教师还可以每天组织学生轮流用英语作值日报告,每天一位学生,上课前用英语为大家讲个故事、唱首歌等等的形式,这样做虽然有点麻烦,但对于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2.听说读写齐头并进
听说读写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因此,教师在听力训练上,将它与说、读、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所侧重,进而能够达到全面发展。学生听英语的过程中要脑耳手眼嘴并用。并不只是用耳单纯的听就可以提高听力的。为此,学生应该做到:
a.听说结合
教师可让学生听后口头回答问题,进行复述,也可先师生对话,谈论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话题,然后再让学生听。
b.听读结合
可以选些简短文章,先听后读,听后可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还有,加强朗读训练对形成语感及提高听力作用很大。
c.听写结合
听写训练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听力水平。教师可以采用听课文的短语、句子、段落的方式。
三、培养良好心理,营造学习氛围
良好的心理对于提高听力很重要。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在听力语篇中遇到听不懂的词句完全不必着急;其次,根据语篇信息,没有听懂的这部分信息,可通过上下文作出合理推测。若能认识这几点,听者一定能够树立起心理优势。
四、运用听力技巧,强化训练
在听力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多听语言材料,而且要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一些方法来提高听的效率。因此,要积极思考,有意识地采取一定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1.在听前根据问题对文章大意进行预测;
2.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千万不要停下来思考;
3.注意力要集中在整体内容上,把问题与题干联系起来,掌握其主题。
4.记录重要的人名、地名、时间、日期等听后容易遗忘的内容。人名、地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写,长句记主要成分等。
5.捕捉关键词。在对话发生的场所或人物之间的关系之间一般均有关键词。
初探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 篇4
21世纪,高中教育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倡导和重视素质教育,强化英语的社会功能,提高运用语言的意识。因此高中英语新教材在编排体例上、教材内容上充分考虑到“听”的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听是学习一切语言的开端,是人们语言交流能力的主要方面,是英语学习的最重要的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听力考查成了“焦点”。但考生却在听力测试中不能应答自如。于是,如何有针对性、有实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便成了英语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建立必要的高中英语课堂听力教学常规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是通过课文的整体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从“听”入手进入实质性教学,无疑是进行听力教学最为通常且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
从2004年江苏省开始独立高考以来,英语测试中听力就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因缺乏良好的英语语言氛围等诸多因素,导致高中生听力滞后。因此,许多同学想方设法练习英语听力,但听力能力就是提高不了,听力测试的分数也不理想,故而对英语听力望而生畏。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总结了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些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听力的对策。下面对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一、缺乏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动机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有强烈动机的学生,学外语的目的明确,学习积极认真,奋发向上。有些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良,英语听力不佳,其原因在于学习动机低下,在学习中不能克服困难、保持注意力和主动性进行学习,使得他们对英语听力越来越失去兴趣,从而影响了英语听力的发展。
二、语言知识的匮乏
语言知识对于正确理解语义和弥补漏听的语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如果学生存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的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所听语言材料的正确判断。
随着我国加入WTO,英语学习可谓目前最热门的话题,用英语与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成了广大英语学习者的目标,学生渴望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愿望日益强烈。但是,目前学生现有的听力水平还很薄弱,这直接影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欠缺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绝大部分中学未专门开设听力课,在进入高校前学生缺乏听力训练。
(2)很多学生原有的发音不够标准,造成了学生辨音不准的障碍。(3)学生进入中学后,只顾片面地听磁带,一味投入题海战术中,造成只能听懂模拟题以内的材料,不能听懂和接受模拟题以外的信息,更谈不上用英语进行交流。(4)大学英语听力课往往是一系列的听力考试课,即在课堂上放录音磁带让学生做理解练习题,然后以“正确” 答案的形式给予反馈,久而久之,听力课便成了一门单一化或填鸭式的枯燥乏味的课,未能达到培养学生听力能力的目的。
以上(1)、(2)条原因虽然是历史造成的,但教师只要引导得当,是有望弥补的。至于(3)、(4)条原因,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改善,如:引导学生认识听力理解的记忆特点,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培养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
我们知道,听力理解是靠短时记忆来完成的。短时记忆是记忆的一个种类,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瞬间反应,是人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一种顿悟性心理活动过程。听力理解一直都和短时记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短时记忆,尤其是在收听信息时的短时记}乙,往往是靠顿时刺激而发生的,它属于一种浅层次印象,来得快捷,去得迅速,通常处于一种不断交替的不稳定状态。因此,无论听者在收听时接收多少信息,如果没有笔记形式的协助,到一定程度时,其吸收量基本处于一个层面。而根据记忆的特征,短时记忆属于听觉记忆,而听觉记忆的容量比其它任何记忆的容量要小。基于以上短时记忆的特点,教师在培养学生听力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
(一)所听材料不应过长
听力理解不同于阅读理解。听者在听完一篇听力材料后,(即使是听两遍)不可能回过头仔细琢磨刚刚所听的材料,也不可能在答题时逐一按照原文来选择,因此,听力理解的快速答题性质决定了听力理解的文章不能太长,否则会造成听了后面忘前面的结果,或者出现只能听懂一些独立的词、词组或不完整的句子。
(二)注意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停顿
短时记忆是靠顿时刺激而发生的,故在段与段之间给学生留下8至l0秒钟的停顿,就可以让听者有记忆的间隙。事实证明,学生听一篇段落与段落之间有间隔的材料和听一篇从头至尾无间断的材料相比,前者的效果远远好于后者的效果。
(三)培养短时记忆能力须加强句法结构的学习
句法对理解和记忆外语材料十分重要,不熟悉句法规则而试图听懂外语材料无异于试图回忆那些独立的单词。对于结构复杂的长句理解,如果句法知识基础不扎实,效果肯定不好,因此,教师要督促学生加强句法结构的学习。
(四)注意选择与生活贴切的、有趣的材料
短时记忆的激活点通常与人的知识、经验、情绪及意志等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这些因素在收听信息时对记忆都起到调节机制的作用。因此,选择听力材料要讲究其可听性、有趣性、知识性和大众化,这对提高短时记忆容量大有好处。因为人们对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会自然产生一种记忆倾向。
二、有效完成听力课教学
听力课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准确地听懂录音材料,准确地收听英文信息并正确地理解对方的讲话。众所周知,当本国人学本族语时,掌握语言交际的技巧从儿时起就开始接受训练,而且通过多种渠道潜移默化,自然而然便掌握了。然而作为第二语言,并且学习者又是成年的学生,课堂教学无疑是他们接受技巧训练的有效途径。因此,听力课就应该达到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听力技巧的目的,而不是简单地把正确答案提供给学生。教师在上听力课时,应该像上阅读课一样,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认真备课,熟悉所听材料的背景知识,划出重点,难点。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供听力理解的技巧。通过研究、实践,笔者认为,只有掌握以下听力技巧,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一)采用预测技巧
预测是言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建立在规则的知识和听话人对外界知识的感知基础上。听话者在听的过程中通过自己过去相似的经验,运用说话人所使用的语言作为线索,来预测和解释语言。这样不仅避免过多地注意每个音素、音节、词、词组乃至调群,而且有助于有选择地把注意力投放在所期待的信息内容上,得以更有效的监控即将来临的信息和建立进一步预测。预测能力是影响听力理解一个重要技能。教师在上听力课时,要引导学生借助反映文章组织结构的言语标识,来预测推断所听材料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具体做法有:(1)快速审题。通过迅速浏览听力材料后面给出的选项内容,通常可以推测出听力内容及可能问到的问题。(2)抓住首尾句。文章的首句往往是整篇文章的主题句,对全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特别是新闻报道,根据段首主题句可以预测出整个文章的内容,进而一步步深入下去,按照事情发展的逻辑顺序,最终准确理解全文。(3)重视关联词。听力材料里常出现一些关联词语表示因果、转折、并列、顺序等逻辑关系。在听的过程中,抓住这些词有助于听者紧跟说者的思维轨迹,从而更有效地加强对听力材料整体的把握。(4)把握关键词。
此外,应当注意在听音之前激发学生头脑中的有关概念和经验,使他们在听音过程中便于猜测与联想。要求学生在听音过程中“眼睛走在耳朵前面”,即善于利用3_4秒钟问题间歇时间浏览下题四个选择答案或标题,预测听音的内容范围以及听音后要提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听,有效地提高理解能力。
(二)在加强听力基础训练的同时注重篇章听力
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往往是听音中易混淆的音素、字母、数字、句型及语篇大意要点的记忆和处理。我们教学活动中的基础训练(单项听力练习)就是用来解决辨音、人名、地名、数字等方面的困难。而篇章听力教学是注重话语和篇章的理解和有效的记忆。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尽量减少听音中词汇、数字、句型中的失误,又要防止他们在听语篇时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单词句子上。因为如果一遇生词、难句就停下来琢磨一番,往往会影响下一句或一连数句的听音,结果可能是顾此失彼,只听得支离破碎的一些词和句子,抓不住语篇的主要信息。对语篇缺乏整体概念或缺少概括推测和记住要点的能力。因此,听力教学中,在重视基础练习的同时也要注重篇章的教学。诸如适当的提示,文化背景的介绍,直观形象的辅助,要点的记录,选择的技巧及原文付本的对照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都是很有效的。
三、注重阅读课对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
目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怪现象,他们认为听力能力的培养只能依赖听力课教学,依赖多听磁带。诚然,听力课与听磁带是提高和培养听力能力的主要途径。但如果学生只认准这一条道,势必不能有效提高听力水平。要想切实提高听力水平,除了注重听力课和多听磁带外,还须特别注意利用阅读课,这是因为,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决非一朝一夕,必须多练习、多运用。而一般来说,英语阅读课课时往往要比听力课课时多出许多。其次,鉴于目前的考试制度,学生也特别重视阅读课,兴趣也比听力课更高。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采取以下措施,努力培养和营造听力环境,方可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用英语授课
也许有的教师会担心学生会听不懂,其实不必过于担心,教师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刚开始,尽量把语速放慢,同时尽量把一些难词写在黑板上。只要教师坚持不懈地用英语授课,便会给学生创造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在潜移默化中大大提高听力水平。
(二)在阅读课中穿插听力内容
教师在上新课前,可将课文录音分段放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归纳各段大意。另一方面,教师可经常在课中让学生听一段小故事并归纳其主体思想,这样,既丰富了阅读课教学,又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三)听说结合众所周知,听与说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凡是听力水平高的学生,说的水平也不差,反之亦然。但是,学生大多不愿开口说英语。因此,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学生多说英语。
(1)要求学生每天大声朗读课文;(2)要求学生口述每篇阅读课文的主题意思;(3)要求学生每次课就一个话题进行课堂讨论;(4)要求学生结对子每天进行13常英语会话;(5)在课堂上学生必须用英语回答问题,并尽可能用英语提问。
四、培养学生的自信
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学生一旦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信心,就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很多学生由于听力基础差,往往在上听力课和训练听力时,会表现得紧张、缺乏自信,因而放弃训练机会。所以作为老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哪怕他只听懂了几个单词,也应当给予肯定,以这种方式向学生显示:你的进步教师看到了,希望你再接再厉。学生感到自己取得了进步,就会增强自信心。而有了自信心,成功也就为期不远了,这正所谓:“自信,已成功一半”。
高三学生提高英语听力的技巧 篇5
高考英语听力要想提高,有很多种方法,背单词和反复训练只是其一。还有其他的方法就是看英语电影,可以先看带中英文字幕的,挑难度适中的看,但是尽量不要看中文翻译,看多了自然就连口语和听力一起都训练了。
英语听力还可以通过听英文歌曲来训练,但前提是喜欢听歌,这个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应该都是可以满足条件的,这样不仅能在学习之余放松,还能锻炼英语听力能力,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还不太耽误时间。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有家人说英语,这样更有利于训练听力和英语表达能力,但是大多数家庭还是以汉语为主的,所以这个一起说英语的方法还是在同学之间进行更靠谱一点,尤其是比较好的学校里面,或者可以举办英语角活动,专门进行英语训练。
中学生如何快速提高英语听力? 篇6
第一,学习者必须树立自信心,并且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消除焦虑情绪。阻碍听力的一大主要因素就是心理障碍。许多学生谈“听”色变,觉得难,导致信心不足,因此越发听不懂。其实,英语听力并不难,难在信心上。只要树立自信心,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地听,听的能力就能提高。汉语中的繁体字“听”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你”要用“耳”一心一意地听。
第二,要处处留心,创造条件听英语。在没有外语环境的中国学英语,要培养自己自觉的听音意识,“处处留心皆学问”。尽管我们没有很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但是在如此发达的信息社会中,关于英语的“声音”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就会有进步。
第三,掌握准确的发音、语法及大量词汇是非常必要的。听力是一种接受性技能,与语音、词汇、语法和背景知识等关系密切。试设想,如果你的语音不准,甚至错误,你又怎能听懂正确的发音呢?因此必须有敏锐的辨音能力和一定的词汇量。从句子固定的结构和句型中,进行正确的听觉反馈,才能听懂别人的内容。
第四,朗读练听力。读是听的基础,语感也是通过朗读来培养的。许国璋老先生曾有一句话,把语音学好了以后就会尝到甜头的。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只有会正确读出口来才会听懂。让每一个词的发音在大脑里留有一个印象,再一次听到这个词时,就会与大脑里的那个印象相契合并且迅速做出反应,这样就容易听懂得多了。
也可以读单词以达到巩固的目的。朗读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这样印象深刻而且可以把发音中的错误放大以便于早发现早纠正。如果发音不正确,那么再听到这个词时,还以为是别的什么词呢。
第五,怎么听?这里涉及一个精听和泛听的问题。阅读中有精读和泛读,泛读是通读全文了解大致意思,以及写作风格、文体就可以了。我们常做的阅读理解就是泛读。而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抠,每一句还要弄清楚句子成分,句子结构,时态,语态。
同样的道理,听力中也分为精听和泛听。在我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多以泛听为主。每天戴着随身听,坐车的时候听,睡觉以前还听。可是这样听下来收效不大。一次一个学生说:“泛听不如精听,你这次听不懂的单词放过去了,下次遇到还是不懂,要像精读那样精听,一句一句地抠,直到听懂为止。”照做,果然收效很大,所以建议大家以精听为主,泛听为辅。
如何精听?
首先听之前千万不能看文字材料,否则大概只有你的阅读可以涨几分,然后先完整的听一遍,估计一下能听懂百分之多少,再一句一句听。要点是听句子的主谓宾,实词以及说话人的语气,最好是能写下来。听懂一句过一句,实在听不懂就看一眼文字材料,然后再听这一句,要多听几遍。这样过完之后再完整听一遍,看看这回能提高到百分之多少?
在进行这种“精听”训练时,您需要特别注意四点。
第一点是:某些英语单词的弱读。比如介词of,它的音标是[ov](o=hot中间的那个元音),但它通常被弱化成[ev](e=maker的第二个元音),有时甚至被弱化成[v]或[f],您在“精听”一条新闻时,一定要把所有的弱读单词听出来。
第二点是:某些英语单词的连读。比如在“精听”时,听到一个生词,发音好象是notatal,不像是外国的人名、地名,而且《英汉词典》中也查不到,这时,您就应当想到,它很可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的连读,按照这个思路,您应当猜出它是not at all。
第三点是:某些单音节的英语单词。多音节的单词,比如foreign、minister、information等,由于音节多,很容易听出来,比较麻烦的是那些单音节单词,比如did、was、him等,只有一个音节,发音时间短促,很容易被忽略,因此在“精听”时,一定要重点识别这些单音节单词。
第四点是:单词与头脑的同步。弱读、连读、单音节单词这三个问题解决之后,最后的问题就是“单词与头脑的同步”,也就是您每听到一个单词,头脑中必须马上想到这个单词的中文意思,比如听到Russia,马上想到“俄国”,听到president,马上想到“总统”,听到visit,马上想到“访问”,等等。
最后,要适当地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
要提高听力,首先应从多听教学听力录音带入手,如所学的课本录音带、口语教材录音带,也可以选听适合或略高于自己水平的有趣的材料。无论是精听或是泛听,最好开始都不要看文字材料。精听应先把录音内容从头至尾听一遍,再把听不懂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听。若有些地方实在听不懂,也应尽量听清各个音节,然后再翻开书看一看,有些影响理解的生词可查一下词典。接着再合上书从头至尾听,直到能够听懂全部内容为止。通过这样的听力训练,可促使自己提高辨音及听力理解能力。如果读过书面材料再去听录音,往往就是耳朵在辨音,而是大脑在思索、背诵,如果看着书面材料听,则往往是自己的默读,这样达不到提高听力的目的,遇到新材料的时候就又会听不懂。
精听最好是选用教学录音和有故事情节的短文或科普短文;泛听则可选用一些口语教材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使自己多接触录音材料,以求熟悉英语发音,扩大知识面,提高听力。泛听可一遍过,只要听懂大概意思就行了。如果一遍听不懂,可倒过来再听一遍,还是听不懂,就翻一下书,继续听下去。在第一遍听新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聚精会神,让自己的思维跟上每一个音节。在每句停顿时,可在脑海里反复一下。听的当中遇到生词不要停下多想,因为有些生词可以在整个内容中理解。有些生词并不影响理解意思,可以不管,停下来想,反而影响听下面的内容。听音时要随着录音材料的频率在脑中用英语重复,而且速度要练得能跟上录音速度,不能边听边翻译。一般只要难度相当,能听清大部分单词,是可以理解其大意的。
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篇7
一、多读、多背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对写作很重要。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多背诵一些优美的句子和范文。通过朗读和背诵,学生可以把大量实用的英语句子、短语、习惯用语变成自己的语言。同时,通过阅读报刊,学生可以了解文化背景知识,积累语言材料,可以扩大词汇量,增加句法、语篇知识,掌握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写作技巧。
1. 背诵单词时应该让学生掌握单词的用法。
记单词不能光记它的表面意思,还应该了解它的适用语境、常用搭配、习惯用法等,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一个词。例如,“Actually no rules of the game states you must do anything”中的state的意思是“表明、说明”,在这里作及物动词。
2. 让学生摘抄一些精彩的句子,并有意识地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这里说的“精彩”是指一些表达方式新颖、生动形象的句子。例如课本中有这样一个句子:September may find you eating your lunch on some grassy spot in the sun one day and trying to shelter from the rain under an umbrella that has turned itself inside-out in a howling gale the next!这个句子尽管长却不难理解,正是由于倒装句式的妙用,假如将它变成一般性的陈述句就显得单调枯燥。一些原汁原味的英文习作之所以读起来很有味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能变换句式,避免重复啰唆。有意识地多积累一些这样的精彩句子并应用到写作中去,便可摆脱那种“单一陈述”型的句子模式,使文章更有活力。因此,变换句式可以收到“以少量词表达出丰富意思”的效果。
二、多写
多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经之路。为此,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仿写文章。模仿对写作有重要的作用,因为任何文章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现行教材题材广泛,涉及友谊、旅游、天文、地理、健康生活以及自然灾害等;教材所选文章的体裁也很丰富,有人物传记、书信、日记、诗歌、戏剧等,这些都是学生写作的范本。
1. 篇章结构的模仿。
教学完人教版新教材中的课文The Late of Heaven后,可以让学生模仿该文章的结构(由长白山到天池,由天池的景色到有关天池的美丽传说)介绍杭州西湖。
2. 题材的模仿。
人教版中的A dvice from Grandfather是爷爷建议孙子戒烟的劝告信,这种体裁在高考书面表达中很常见。笔者引导学生注意爷爷写信的语气,以及如何对孙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然后笔者与学生一起归纳劝告信的要素与写作特点;最后笔者布里写作任务:写一封信劝父亲、叔叔、朋友等戒烟。这样,同学们就有机会去模仿。通过模仿、分析、欣赏他人习作,学生学会了如何写作。
但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避免机械模仿,应学习范文组织文章的手段,借鉴范文的写作思路,但要创造性地进行写作,最终提高写作水平。
另外,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一大特点是依靠母语思维,母语思维参与写作的全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中英互译的方式,发挥母语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翻译中提醒学生注意某些词语在英语中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简单地按照意思拼凑词汇。比如学生把“看报”写成“seethe newspaper”(应为read the newspaper),把“报时”写成“report the time”(应为tell the time)就是母语思维。这需要学生尽量避免由于语言差异引起的用词不当。
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篇8
一、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学生喜欢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关系融洽,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起学生极大的热情去参与;反之,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苦学,使学生厌学,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更谈不上课堂效益的提高。虽然传统的教育方式可以压出成绩,但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能压出来吗?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还应注意提高自身素质,用自己的身心去影响,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使学生和我们协调一致,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做学生的守护神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满怀热情地关怀爱护他们,决不能嫌弃排斥。学习好的学生是我们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同样也是我们的学生,大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具有学好英语的良好愿望,只我们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弱科生也是可以教好的。我们要主动去关心他们,去亲近他们,深入到他们中间去,与他们交朋友,使他们对我们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阂。查明了他们成绩差的原因和知识的缺漏情况后,针对不同情况向他们进行辅导,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克服自卑感和压抑感,从思想上点燃他们进取的火花。所以说,只要认清时势、增强信心,就一定能把英语学好。学生认真学习英语了,那我们的英语教学质量就提高了。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上课不能千篇一律。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精讲、多练、多让学生学英语用英语"教学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精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讲深讲透,不该讲的不要在课堂上讲,尽量避免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多练、多让学生学英语用英语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引领学生练习,可以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扮演等等。尤其是现在刚改版的人教版的《Go For It》七年级的教材,每单元都有Role-play这样可以做到人人开口,达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这样一来,个个投入到学习中,不仅可以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学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教学艺术,根据学生的好胜心、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把所学的内容用多种练习方式,启发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引导学生在大量口语练习中形成能力。使学生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要做到这些,我们要精心设计,把每一课都导演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语言情境,让学生比较轻松、自然地达到训练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
(1)每单元的Role-play都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可以把程度不同的学生组合成一组,对白多的角色由较好的学生扮演,对白少的角色由差生扮演,这样促使同学之间在准备过程中,相互帮助,团结协作,谁也不愿因为自己而影响表演效果,学生们在语言训练中得到了快乐,同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2)现在的新版教材每单元的SectionB2b都可以让学生们复述。复述也是口语训练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我们可以按着故事的情节为线索,把重点词句投影到黑板上,或以时间顺序,类别等为线索画成表格,引导学生复述。这样做,学生们在复述时有章可循,不会感到吃力,避免死记硬背。创造语言环境、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要持之以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困难的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提起来,这就需要我们要持之以恒。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人。而我们中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因为要成绩,而急于求成。
怎样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篇9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 ”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爱模仿,模仿性强,但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常有学生一听教师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讲,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听音。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就要训练学生静心听,可采用“手势暗示法”,即教师随着示范发音打手势“
一、二”,这时学生边听教师发音,边看教师嘴形,注意观察其大、小、扁、圆及变化情况,做到看明、听清,当手势打“三”时,全班齐声模仿。这样,发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小学生听录音跟说跟读,往往只满足于“听到”,能跟得上说,跟得上读,而不注意语音、语调、句重音、停顿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听清”,在播放录音前,可分步提出听的具体要求,使听一遍录音,便有一次收获。
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听力测试能力 篇10
期末考试结束后,有部分教师向我反映听力题有难度。学生失分较多。利用春节休息时间我再度审视了小学四个年级的听力题。实际上听力无非就这些题型:听辨单词;判断正误(句子或图片);听问句选答语;听短文判断句子正误….考察内容也是所学范围之列。并且磁带也是原滋原味的标准音。为什么学生会失分这么严重呢?有很多学生反映磁带速度太快,听不清楚。其实问题不是听不见,而是听不明白,听不懂。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强调的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中听、说是小学英语学习的基础,而听更是重中之重。特别对于我国而言小学英语刚刚起步,儿童的语言往往是从听和模仿中学习,而目前的小学英语测试中的听力又是学生失分较严重的部分,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就颇为必要了。我们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工作者,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学。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呢?
一.了解小学生在听力上常见的困难
1、发音问题
在小学阶段中由于小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也没有拥有充足的词量及相关语法。所以在做听力方面的练习时,往往比较困难。听力材料中经常出现一些新单词、新句型、新语法现象。如:连读、弱读、爆破等问题,都会引起听力的困难。
2、文化差异问题
在小学阶段,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掌握词汇量较小,特别是对同音异词,难以辨别清楚。一些单词在英美读音上存在差异。词汇、语音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小学生由于不熟悉英美语音的差异,因此听力上就产生了障碍。再加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学生选出错误的应答语。
3、语速困难
在小学阶段的听力材料中会出现连读、弱读、爆破的读法,常常使小学生听不明白。所以,他们往往认为录音太快,很难听得懂。
4、心理障碍
小学生在做听力题时,常常会因为怕听不懂而导致过度紧张,因此小学生往往很容易被某个新单词吸引注意力,忘记了继续听下面的题目。这样一来,学生更加紧张。因为听不懂,所以就不想再听。
总的来说,要想提高小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小学生解决听力上的困难。
二.帮助小学生克服困难,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一)教给学生一些答题技巧
我们都知道,多听是提高听力的前提,但是如何去听,如何准确地从听力材料中获取信息,这需要我们在要求学生多听,增强语感的基础上必要地教给学生一些答题的技巧。
1、培养猜测能力。要求学生在做听力题时,一定要利用还没放录音之前的一点时间,迅速地捕捉每条题目选项所提供的信息,学会预测句子、短文或对话可能涉及到的内容,这样才能在听录音材料时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抓住关键词,提高准确性。
2、养成果断答题的习惯。
要求学生对有把握的试题应快速作答,对无把握的试题也要在所听信息的基础上排除错误选项,做出回答。特别对于不会作答的,应该立即搁置,准备听下面的题目,千万不能因为局部放弃整体,影响下题的作答。
3、教学生学会抓关键词。
在小学英语的听力测试中听问句选答语,听短文做出判断或选择是难点,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重捕捉听力材料中所涉及到的人物(who),时间(when),地点(where),事件(what)。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疑问词比如原因(why),方式(how),程度(how much/ how long),数字(how many/ how much),选择(which)在听的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
4、做好记录。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听力材料的整体内容的理解,不能把注意力都放在个别单词或句子上,不要强迫自己听懂每一个词,只要重点抓住上述所说的关键词,学会一边听一边作适当的记录来帮助自己答题和检查。听录音时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字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可以用代号,长词用缩写,长句抓住主要成份,譬如今年四年级期末考试的那个听录音涂颜色的题目,学生就可以先用汉字快速记上颜色(红.黄.蓝...),等听完后再补涂色,这样就不会因涂色而影响下个听力题等。
(二)优化教师的教学。
要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除了学生要掌握一些技巧,还要求我们教师多改进教学方式。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逐步学习、不断深化、运用的过程,我们作为教师不能操之过急,切忌急于求成,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加以训练和引导。
1、熟悉日常用语,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主要学习英语的日常用语。所以对英语日常用语的掌握是这一阶段听力测试的重点内容。我们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尽量多地用英语组织教学,常用学生所学过的日常用语和学生对话。要鼓励和要求学生,能在课余将所学过的日常用语互相对话。这样学生才能记得牢,用得准。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要从最简单的日常用语开始,逐步加深,同时配以动作、表情或适当的解释说明,尽量避免用汉语讲述。长此以往不仅可以使学生尽快融入到英语教学的氛围,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课课训练,学生会对原本生疏的语言感到熟悉,对听力的提高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当然在做听力测试时也就轻松多了。
2、加强对语音、语调的训练。
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语音语调,是提高小学生听力的前提。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只有教师的发音准确了,才能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不仅这样,我们还可以经常在课上让学生欣赏一些原版的英文歌、英文小故事等等,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迪斯尼动画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原汁原味的英语。借此纠正他们的语音语调,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应多放些课文的对话,或是利用网络媒体找些英语儿歌和绕口令给学生听,让学生接触真正的标准英语,增加一定的语感,提高听力水平。在授课前,教师可先给学生听录音,然后再请学生模仿对话。只有充分利用好配套的磁带,要求学生模仿纯正地道的英语,发好每个音,才能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所帮助。
3、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英语的同时,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处。了解中西方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方式。这样学生在做一些日常用语方面的选择题时,才不会受本国文化的影响,选出错误的应答语。
4、正确对待生词。
听力中必然会有一定的词汇量。小学阶段的英语听力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量的生僻词,我们也知道在听力中生词多了会影响听力的速度和效果,所以我们要教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文章大意的理解上,尽量避免去追究局部的句子和短文的含义,而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听力材料的上下文来猜生词的意思。因此在听力训练中我们应该注重加强学生对词汇量的积累以及对生词词义猜测判断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尽一切努力给学生提供和增加听英语的机会,鼓励学生多听、勤听、会听、爱听、主动去听,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听的能力。注意模仿原声带的语音、语调。
5、掌握典型句型。
小学英语里,学生要掌握的句型有陈述句、一般疑问句和一些特殊疑问句。听陈述句时重点是抓主干词,在听力题中主要是通过听辨单词体现的,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不同的应答选择是小学生听力测试常见的。听一般疑问句时,学生一定要注意主语的变化,回答时选用合适的代词。还要特别注意句子的时态问题;(小学阶段所学的时态有: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在听特殊疑问句时,则一定要听清开头的疑问词。常见的有: what ,when, where ,who ,whose, why,how may,haow much” 等等。小学英语所学的句型毕竟不太多。教师要帮学生分类掌握好它们。掌握住它们的不同句型、不同人称、不同时态。这会大大提高学生听力题的正确率。
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作文能力 篇11
关键词:英语 生词 句式 写作
英语写作是培养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了一定的英语思维能力,英语学习就能得到相应提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英语作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此,仅就高中阶段的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用英语解释生词,为学生打好写作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语言环境,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教每课的单词和词组时,要尽量用学生学过的单词,词组进行解释。刚开始时,可由教师用英语解释生词,一段时间以后,可由学生根据汉语释义,用自己学过的单词词组解释。这样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就会为英语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造句要句式多边,语法活用
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最小单位,所以造句能力在英文写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英语句子能够生动、形象、准确地表达内容。所以要想写出漂亮的书面表达,必须从句子开始。
1.写好句子的方法一:合并简单句组成简约的复合句。
2.写好句子的方法二:通过使用分词,不定式,名词词组,形容词短语,和介词短语等来化简从句,从而达到另一种翻译方式。
三、以多题材,多形式的自由作文训练,加强意念功能的培养
1.练习写周记,日记是培养学生英语自由写作能力的第一步。写周记日记,学生不受内容和经验的限制,可以根据熟悉的题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表达。
2.看图作文新颖活泼,能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积极性。可以用流传较广的传说,故事作图,让学生写记叙文。
3.作文可由教师统一命题,也可由学生自命题。命题作文要注意先易后难,开始让学生写一些自己熟悉,易于表达的题材。在此基础上提高一步,写一些较难的题目。
四、通过讲评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写作要领
作文批阅应与课堂讲评相结合,一方面在班上朗诵优秀作文,说明其好在哪里;另一方面要分析各种典型错误,尤其是汉式英语,务必通过讲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错误产生的原因,以及时改正。
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篇12
一、造成学生英语听力理解困难的原因
1. 词汇量。
一般人总是认为, 听得越多, 听力理解能力越强。不容否认, 多听确实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种积极手段, 但听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在于听的次数多少, 也不完全在于听的内容长短, 难易如何, 它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 而所有英语知识的基础便是词汇。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 听力自然也不例外。听力理解中的每一个对话、语段、语篇都是由句子组成, 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词或词组。在听的过程中, 我们能模仿出听到的发音, 但如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 便无法把与其所代表的符号——词联系起来, 也就无法得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意义。因此, 从理论上说, 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
2. 阅读。
尽管阅读和听力两种训练形式不同, 但它们同属于接受性和理解性的语言实践过程, 二者有很大共性。在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过程中读者和听者都同样要经历种种认识过程, 依赖种种认知效应及其所具备的背景知识, 对语篇进行语义分析和构建。因此, 读者操练和运用认识过程以及判断推理过程, 并不断提高和完善这种能力, 显然有助于提高听力理解水平。另外, 阅读是一种主要的语言输入来源, 它不但增加了学习者接触语言的机会, 还丰富了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背景的了解, 而且在大量的阅读中拓宽词汇量, 这些都对听力理解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阅读量越大, 英语整体水平就越高, 听力水平也会随着“水涨”而“船高”。
3. 记忆。
记忆与听力理解密切相关, 在听的过程中, 对语言信号所产生的记忆是在短时内完成的, 因此记忆的痕迹十分肤浅, 其保持量也相当有限。心理语言学家将这种记忆称之为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 这两种记忆是听力理解的依据。但问题是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所保持的时间很短, 这样就给听力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大大增加了听力理解的难度。
4. 技巧。
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地域的差异等多种因素, 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思维方式必定有所区别。因此, 了解必要的目标语国家的背景及文化知识, 并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背景知识排除干扰, 必将提高记忆效果。另一方面, 培养听者的听力技能, 对其进行单项和整体的听力训练, 让听者运用听觉感觉知识在音素、词、句子层次上依次对听力材料进行辨认和理解, 或者让听者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从篇章层次上对听力材料进行理解, 从而帮助他们学会把握语篇的重点和大意, 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 抓住关键词, 以有效地提高听力水平。
5. 个人情绪。
根据心理语言学理论, 学生的心理因素对听力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听力的必要条件。如果听音时积极、主动, 充满信心, 不带任何心理负担,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听者的正常水平。急躁是影响听力的大敌, 开始时由于听懂得较少, 就容易产生急躁情绪, 进而出现连锁反应:急躁——思想分散——自责——抱怨——导致听力失败。
二、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对策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贵在坚持, 而且在训练听力、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上要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 要讲究听力训练的策略。
1. 了解文化背景, 熟悉日常交际。
让学生了解适当的英语国家背景知识, 扩大知识面, 认真梳理并熟悉在特定情境中语言交际的场合及功能, 消除学生在风俗习惯的差异方面的听力理解障碍。
2. 坚持听说训练, 培养语音技能。
听力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辨音能力的基础上, 学生必须有很好的语音知识, 要能正确区分单词的重读、弱读、爆破及失去爆破, 要能辨别句子的连读、节奏以及语调等发音技巧方面的变化, 还要尽可能熟悉各种人的音调以及轻重缓急、喜怒哀乐、个体差异等口语特征。因此, 听和说要相辅相成, 听说并进, 持之以恒, 保质保量, 打好基础。
3. 训练阅读写作, 增加词汇积累。
听力理解能力也包含有阅读理解活动, 阅读是对语言形式的体验, 各个层次的阅读能形成语感, 领悟词法、句法功能、逻辑关系等, 对词汇的积累有着显著的提高效果。写作训练能巩固并提高学生已学的语言知识和能力, 也能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记忆语言现象, 从而进一步增强语感, 促进听力的发展。
4. 倾听较长语篇, 强化记忆能力。
要学会倾听, 尤其是长对话和短文独白。在听较长语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倾听的焦点应当是语篇大意和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 而不是个别词语, 并随时记下关键词。个别单词没有听清时, 一定要沉住气, 继续往下听, 可能后面的信息能启发你, 也可以在听力练习的间隙看试题, 看笔记, 去联想。所以, 培养从头到尾记住一段话 (主旨、细节、层次、顺序等) 的记忆能力对提高听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5. 精听泛听并举, 提高听力水平。
泛听必须与精听相结合, 泛听时注意力集中在整个内容的大意, 精听时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材料的细节;泛听时注意听表达内容的关键词、关键句, 精听时连续听音的最小语言单位是一个一个的句子;泛听时重在回答有关中心主旨的问题, 精听时重在回答有关细节或细节加工的问题。只有精泛并举, 才能全面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怎样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推荐阅读:
怎样提高小学生英语听力08-16
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12-02
怎样提高英语听力09-14
怎样提高英语听力水平09-21
怎样能提高英语阅读12-20
怎样提高英语写作水平05-11
怎样提高初三英语写作09-19
怎样提高英语课堂效率11-21
怎样提高英语教学质量06-01
浅析怎样提高英语写作能力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