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网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2024-05-18

联网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通用9篇)

联网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篇1

【关 键 词】联网汽车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无人驾驶汽车是很多人的梦想。想象一下,完全无需用手操控,自动驾驶系统就能为我们带来安全、连贯的驾驶体验,顺利将我们送达目的地,这种感觉多么棒。我们完全可以将释放出来的时间用来工作、学习或者聊天。Telefónica Digital网站最近发表文章称,内置互联网连接功能的汽车已经达到10%,到2020年预计将增长至90%。

到2020年时,已经联网的汽车是否具有夜视功能呢?是否能够通过会呼吸的监视器自动进行酒精检测、提供虚拟驾驶模拟,或者拥有其他先进功能呢?物联网已经在汽车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为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曾与世界各地的人探讨过《2013年联网汽车行业报告》,汽车行业转型的深度和热度让我感到震惊。在我看来,这将是汽车行业发展100多年来经历的规模最大、破坏力最强的变革。在探讨的过程中,德国各大汽车OEM厂商,英国和美国其他供应链人士,都对这份报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对此进行了整理,其中最重要的是:

嵌入VS内置VS混合模式

汽车生产商该如何处理互联网连接功能呢?是采取完全内置的方式,还是采用嵌入式或者混合模式,从而方便用户将自己的联网设备带到车上,获得个性化的联网体验?对联网汽车来说,用户体验是创新的核心目的,但也有观点认为,信息通讯技术(整合电信与信息,比如GPS功能)同样至关重要。

混合模式与基于智能手机的信息通讯解决方案引起了业界的关注,但要追踪电池电量状况或者其他运行参数,就必须在特定的汽车中采用嵌入式连接,这导致福特汽车在电动版福克斯中放弃了内置方式。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完善,汽车有望成为下一个平台战争的台阶,不同的政策将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使他们倾向于信息通讯整合的风格。

是否搭载4G网络

汽车是大宗消费品,用户往往会使用很多年,因此联网汽车商不仅要关注消费者现在在想什么,还必须预测出他们未来想要什么。通过4G网络,汽车能够成为WiFi热点,但这样是不是操之过急了,是不是太超前了?

使汽车搭载4G网络,需要配备特殊的硬件和芯片,这在导致成本上升的同时,还会带来更多的数据消耗(自然会让用户产生额外的费用)。尽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仍然无法提供4G网络服务。

很多人认为,4G技术将是移动网络的下一个标准,汽车行业开发和生产周期相对缓慢(通常情况下需要一两年的计划时间,然后才能进入市场),因此有必要提前采用这项技术。

账单与支付

出现联网汽车,这固然值得高兴,但是如何有效付费是个问题,谁付款,如何付,都是问题。

联网汽车可以提供一系列新服务,然后问题就变成了谁为服务买单。有的很简单,如嵌入式通话、短消息服务,费用直接通过电信商支付。但是,如果联网是为了诊断、使用Wi-Fi热点,谁为数据买单?消费者是否愿意再建立一种付费关系?是否有恰当的订阅方式?是额外付费,还是包括在销售价格里?

通用汽车OnStar系统可以提供紧急服务、撞车测试、路边援助等服务,它使用订阅模式;但Spotify式的服务(音乐流媒体服务)采用什么收费机制呢?

联网汽车二手车市场怎么办?一些二手车与账户捆绑,继续提供数据支持,会不会成为消费者的负担,成为确保用户数据准确企业的负担?

联网汽车是新领域,会成为全新消费环境,会带来潜在商业模式和营收渠道。

联网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篇2

(一) 传统的汽车维修资料信息查询存在的问题及ET互联网站的优点和发展前景

1. 传统的汽车维修资料信息查询, 主要借助于传统的媒体 (如图书、杂志、报刊等) , 这种传统媒体, 存在着信息量小、查询速度慢、资料更新迟缓等, 特别对于改革开放以后大量涌入国内的进口汽车, 更因缺乏维修资料, 给维修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就现在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而言, 没有一个人能将数千种车型的维修资料、数据、程序等记忆在大脑中, 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知识技术、经验以及对信息的全面掌握, 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局限性。

2. 我国汽车维修业对维修资料信息的需求日益强烈。而解决这一不足的就是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络, 即INTERNET互联网。INTERNET互联网的出现, 彻底打破了资讯传递在空间、时间上的局限, 能在第一时间最全面、最快速地将资讯迅速的传递到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INTERNET互联网络中国现代汽车维修行业中已崭露头角, 从国际汽车维修行业看, 维修行业技术资料查询、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培训网络化, 已成为全面普及的局面。

3. ET互联网站目前已发展成为专业性最强的汽车维修专业网站, 涵盖欧美亚各车系的发动机、变速箱、空调、悬挂、转向、定速、安全气囊、防盗等各系统的基本保养、检修程序、各类数据、各类元件位置图、机械拆装图、电气线路图, 并实现了在网上答疑、网上咨询、网上查询、网上培训等功能。这种以电脑信息处理技术为特点的互联网站, 已构成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的一大高科技特征。

4. 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的另外一项重要功能是可以迅速、快捷地提供汽车配件、汽车维修检测设备、汽车维修资料、汽车维修技术与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信息, 使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能够及时获得信息, 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也给需要不断吸取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再训练提供了又一条途径。

5. 目前, 汽车维修企业正面临一场革命。一大批新的汽车维修企业成立, 相应的汽车维修服务行业急剧扩张, 维修行业的规模也随之变得庞大。到目前为止, 全国大大小小的维修企业已经发展到近30多万家。如何面对接踵而来行业内的挑战, 提高企业在维修界的竞争力, 提高企业自己的生产利润, 已成为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完善的管理制度, 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精确的管理数据分析以及电脑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对于一个现代化的汽车维修企业更为重要

6. 现代汽车维修企业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先进的检测维修设备和维修资料的应用, 二是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与电脑管理。是信息化和电脑技术把汽车维修企业引向现代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于人, 在于管理。“服务”将成为未来竞争最重要的手段。良好的服务包括维修服务、售前服务及售后服务。这种主动服务, 就是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 依赖于客户信息和维修档案的建立与管理。而大量的企业经营数据信息, 仅凭人工来完成是难以想象的。利用电脑技术, 建立企业网络数据库才是必由之路。

事实上, 由于汽车维修行业业务过程复杂、数据信息量大, 仅仅依靠人力往往难以对维修、配件、客户档案、车辆档案、员工及各部门工作进程的监督、企业经营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和分析。而运用电脑管理, 速度快、时间短、资料全、效率高。一个30人的维修企业的月度工时统计, 如采用人工计算, 需要一个统计员1~2天的时间, 采用电脑进行统计仅仅需要几秒种。可见采用电脑进行维修企业管理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二) 信息资源在我国汽车维修业的应用方面的存在问题

1. 政府扶持政策的力度还不强, 资金投入更是不足, 资金短缺, 投资分散, 正常融资环境不健全等, 都在阻碍着信息资源和学习技术在我国汽车维修界的应用, 从事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站的公司大多于依靠自有资金、人才、技术进行发展。

2. 电脑在众多汽车维修企业的应用不够, 有很大一部分汽车维修企业装备的电脑还只是花瓶式的摆设, 并没有真正成为生产力。而在很多汽车维修企业, 电脑还是稀罕物, 许多员工还是电脑盲, 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汽车维修业的悲哀。

3. 由于我国汽车维修业长期处于原始落后的状态, 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对电脑、互联网及信息产业有一种本能的神秘和畏难情绪, 存在着电脑难学, 不会上网等困难, 而企业领导者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厂房、设备等硬件设施方面, 对电脑、互联网方面的投入的力度及对员工在这方面的培训力度很小。

4. 由于我国电信部门长期处于垄断经营的地位, 网络收费过多, 服务不良等现象, 也直接影响到我国汽车维修界的电脑应用和互联网络的应用。

(三) 我国信息资源在汽车维修界的应用前景

尽管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 信息资源在我国汽车维修业的应用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是信息产业的浪潮正以汹涌澎湃之势, 不可遏止地向全社会各领域冲击。也自然将给进入新世纪的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信息资源在汽车维修界的应用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

1. 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在汽车维修企业的应用中, 会因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方便、快捷地查询进口汽车维修资料, 迅速排除故障, 减少车辆维修时间而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由此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2. 随着电脑的迅速普及, 大批掌握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人才将源源不断地进入汽车维修企业, 为企业的职工队伍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由于他们的文化素质较高, 求知欲强, 对新生事物具有很强的敏感性, 因此从企业内部产生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 这种需求将会更进一步推动信息资源在汽车维修业的应用。

3. 现代维修企业采用电脑的管理方式不仅势在必行, 而且时机也已经成熟:其一, 电脑硬件的价格已经降低到很低的水平。其二, 软件的开发、设计方面也越来越成熟, 功能方面也越来越适合维修企业的实际运作。其三, 随着一些大中专汽车专业毕业生进入维修企业, 为实行电脑管理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其四, 远程通讯技术的诞生为软件的售后维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我国已将现代信息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来发展, 原邮电部改为为信息产业部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1) 信息产业有了较大发展。 (2) 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初见成效。

(四) 结语

综上所述, 在迈入新世纪之后, 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在我国汽车维修业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我们要把握好这个难得的机遇, 推动整个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与管理的全面提升, 为尽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不懈努力。

摘要:我国传统的汽车维修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原始、落后的现状, 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人员素质、设备装备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而信息资源方面的落后表现尤为突出。文章探讨了我国汽车维修业对信息资源 (ET互联网) 的需求和存在问题, 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论中国汽车未来发展前景 篇3

关键词:中国汽车;未来发展;国民经济;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16-01

首先,在国外,1886年1月29日被认为汽车的诞生日。几乎同时,也成功研制成一辆公认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四轮汽车.1894年奔驰是最早的量产汽车。

其次,在中国,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汽车行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生产卡车到生产高级轎车,从单一的自主品牌到合资品牌,再到自主品牌的全面崛起和升级。如今,中国超越日、美成为全球最大新车消费市场。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门槛回望:新中国成立60年来,使中国汽车工业真正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从自行车王国到汽车社会,中国正以超越想象力的速度成为“车轮上的国家”。1956年7月,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像是长城,吉利,奇瑞,比亚迪,北汽,长安,都是中国的知名品牌。

汽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考验,也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一个体现。现在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相信我国的汽车前景是非常好的,但是石油等能源供应的日益短缺是制约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寻常百姓大有买得起马置不起鞍的感慨。

此外中国市场很可能出现一个产能过剩的现象,这种局面一方面是由政府制订的政策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正是制造商和供应商对我国汽车发展前景的好处觊觎已久,正源源不断地投入资金。

中国主要的制造商将拥有自己的研发平台,我想中国制造商将会走得更远,并且最终以其质量、安全与可靠,以及更低的价格定位走向世界。构建自主创新体系要应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研发经验,为我所用;同时应积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引进、吸收、消化、创新。

我们预计在2015年之后,至少有一家中国制造商将逐步进入豪华汽车的行列,而韩国和日本制造商则分别用了接近五十年与三十年时间才达到类似的产品开发阶段。

在国有计划分配时代,供给都需要通过中央机构进行分配,制造商对其生产车辆销售的方式没有、或者只有很少量的控制。现今,汽车销售的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在参与WTO之后,这个市场将逐渐进入制造商控制下的销售模式。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有望见到同时为国产和进口产品提供全方位销售、服务、融资等的专业汽车销售商,大多数制造商将继续面对销售工作中各个主要领域内的重大问题,这种局面将需要多年时间和大量投资才能解决。价值逐渐转向下游。

目前,中国国内的收入与利润更多的来源于价值,投资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与零件批发方面。但是,与其他市场的情况相同,收入和利润流很可能转向下游,进入汽车融资、租赁、维修与服务、汽车配件、以及其他汽车服务等领域。

除了以上这些主要趋势之外,我们还发现这个市场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人民币价值调整,金融危机的产生对于大多数跨国企业而言,都是一个必须进行预测与管理的问题。

对于中国的制造商来说,人民币调整在降低了中国出口产品吸引力的同时,还将降低进口零件的成本。而对于外国制造商而言,人民币调整将增加海外在中国投资的成本,但是同样将降低中国的进口成本。对于汽车供应商来说,价值调整之后,采购进口原材料和零件的成本将大大降低,但是出口零件的价格压力也将随之增加。最后,境外金融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成本也将增加。寻求在全球市场的发展: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在初期获得的成功都将刺激某些中国制造商走向世界,包括进入其它新兴的市场。

中国制造商已经开始在海外汽车展览上展示他们的产品,中国制造商同样在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销售汽车,以获得在海外经营的经验。韩国汽车行业的经验也为中国汽车制造商上了生动一课。

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节能型汽车:出于对燃油消耗这个问题的严重关切,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应该提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推出一系列廉价、高能效汽车。如果能够大量开发新能源汽车,将会解决燃油问题。自2001年起,我国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用来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扶持的诚意和力度是世界罕见的。虽然起步阶段有很多不成熟的表现,但是政府秉承着愿意从实际出发的积极探索精神,不断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带上星光大道。我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将会是光明的、顺利的。

汽车生命周期管理的出现:我们可以想象,随着汽车普及的大潮由东向西发展,

尽管我们的预测结果并不确实、具体,但是我们仍旧希望能够描绘出主要的发展趋势和在未来十年间可能影响行业发展的不连续性。

对于我们来说,中国的汽车发展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有大量的查找,和尽可能更多的学习汽车的相关知识,培养综合能力,为我国的汽车发展贡献力量,把我国自主品牌推向世界,走向国际化的舞台,在未来的发展中绽放华丽的舞姿。

汽车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4

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汽车物流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作为汽车产业支撑的汽车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也继续扩大,取得了大幅增长。目前,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如中远、中海、中邮、中铁已纷纷将业务扩展到汽车物流领域。汽车物流的发展已进入以整车物流为主、向零部件入厂物流、零部件售后物流以及进出口物流方向延伸的竞争新格局。

从我国汽车物流行业总体上来看,供求关系逐渐稳定,市场集中逐步提高,贯穿产业链的行业体系不断完善,整个行业已经进入稳定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东北、京津、武汉、上海、广州、西南六大汽车物流集群。国内大型汽车物流企业在中国汽车高速成长中,获得了稳固的业务和良好的收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伴随汽车出口在实现自身业务规模扩大的同时也打开了国际市场通道。

未来我国汽车市场仍将快速增长,汽车物流市场将依旧繁荣。“十二五”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将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领跑者。汽车物流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将不仅做好产业的基础保障,也将成为汽车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汽车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领先企业经营分析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汽车物流的概念、行业特点、主要模式等,接着分析了国内汽车行业和国内外汽车物流行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整车物流、汽车零部件物流、第三方汽车物流的发展。随后,报告对汽车物流行业做了企业发展分析、供应链分析、信息化分析和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汽车物流行业的未来前景与发展趋势。

联网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篇5

(发布日期:2011-1-19 8:50:45)27

内容: 自金融危机加剧一年以来,汽车行业的皮革室内装饰部门受到极大影响。汽车销售在全球急剧下滑;通用和克莱斯勒为求生存走向破产之路,美国政府救助了这两家公司并实际上将其收归国有。相对来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中仅福特未於金融危机中受到很大的影响。

许多主要制革集团与西方汽车制造商签署了独家供应合同,比如宝马丶宾士丶奥迪丶福特丶通用和克莱斯勒。这些晒制厂,尤其是那些“孤注一掷”的晒制厂最终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因为车辆销售在发达国家出现暴跌,并且这些国家对高值皮革制品的需求也减少了。

但是於这段时期里,中国和印度的汽车销售却分别暴涨了70%和31%。许多车辆,尤其是中国的汽车均使用皮革内饰。在美国和欧洲,25%的新型车辆享受皮革座椅的豪华。在中国,即使是中型汽车,该数值也高达40%至50%。印度的汽车市场-每年大概有两百五十万辆汽车和轻型卡车-数量仍然不及中国或美国的汽车市场。但是,印度汽车市场的增长率却能够与日本或德国市场相匹敌。

中国-八百万辆车及其增长-其规模已在2008年达到美国一半,并且其规模还在继续扩大。美国平均每年销售一千六百万辆汽车,但是由於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通用和克莱斯勒的重组,其汽车销售大约下降至一千万至一千一百万辆。“旧车换现金”计划人为地推动了美国丶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需求,但是现在这些特别供应已经终止。如今,中国可能追上美国成为新型车辆的最大消费者,因为中国有更多的初次购买者。

美国,由於政府接管以及由此引起的更少生产量,通用和克莱斯勒已丧失了市场份额。尽管他们通过破产免除了债务成本,但仍然不太可能重获市场份额。因此,全球汽车销售正在向亚洲转移并撤离美国和欧洲。这将必然对汽车销售领域结构以及向汽车市场供应皮革制品的晒制厂带来巨大影响。

展望未来

通用拥有的车型系列足以在美国竞争。但是,通用却在中国表现得更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於通用与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的合资企业,该企业预计在2009年出售一百四十万辆车。

由於通用也在尝试销售欧宝,并在欧洲运营,通用将由於中国市场的需求而增加销售。日本和韩国制造商将继续占领其国内市场。一些公司比如本田丶丰田丶现代与起亚也将在美国丶欧洲以及他们能够建立可行的当地制造运营和更低人工成本的国家顺利地销售汽车。但是,注定在全球成为巨大市场份额占有者的将是中国和印度的竞争者。

印度的塔塔汽车有限公司是众所周知的新兴世界性汽车主力。塔塔的2,500美元大众型Nano大受欢迎。长线来看,Nano将在全球汽车市场扩大消费者数量,此时其他制造商将会生产同样低价位的型号汽车。Nano很可能成为福特“新”的T型车或者德国大众汽车的甲壳虫。

塔塔及其印度竞争者-马辛德拉公司-以及作为中国领先汽车制造商的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丶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丶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他中国公司将从底特律在亚洲增长的市场领域中获得市场份额,并且甚至会以低油耗的经济型号向美国内部销售。

事实上,中国有近50家汽车制造公司。一些公司比如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丶吉利汽车丶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丶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丶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以及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均具备一定实力。这些公司与印度的公司应成为专业从事汽车皮革室内装饰的晒制厂的新目标。

由此可知,旨在占领这些有利可图市场的晒制厂必须更加密切地关注东方市场。他们不得不追寻汽车行业的脚步,努力向印度,尤其是中国的新兴汽车制造商销售皮革制品。

“旧车换现金”计划人为地推动了美国丶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需求,但是现在这些特别供应已经终止。如今,中国可能追上美国成为新型车辆的最大消费者,因为中国有更多的初次购买者。

联网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篇6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正文目录

第一章国际电动汽车的发展概况1

第一节国际电动汽车的发展概况

1第二节部分国家和地区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2一、美国

2二、欧洲

5三、日本7 第二章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环境分析10第一节电动汽车发展的环境分析10

一、缓解石油能源短缺10

二、缓解城市大气环境恶化1

3三、增强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1

5四、增强汽车厂商竞争力16第二节电力盈余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的平台19

一、电力供应趋势19

二、政府、电力企业、汽车企业三位一体20

三、走自己的经济发展路22第三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发展的战略导向26

一、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27

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与产业化28

三、清洁动力汽车唱主角28

四、柴油汽车:短期目标30

五、混合动力汽车:油耗与排放兼顾3

3六、电动车:前途最看好35第四节车用能源及新型动力车的发展与研究37

一、国外车用能源及新型动力车的发展状况及战略37

二、我国车用能源及新型动力车的发展现状39

三、我国车用能源及新型动力车的未来发展趋势40 第三章2013年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44第一节电动汽车的发展概况4

4一、电动汽车发展的历史4

4二、电动汽车发展的特点46

三、电动汽车发展现状49

四、中国电动汽车所取得的成果51第二节电动汽车市场分析

53一、我国电动汽车整车首次实现出口

53二、一汽红塔电动汽车远销美国55

第三节电动汽车品牌与竞争57

一、电动汽车在新一轮竞争中占领制高点57

二、电动汽车的新机遇与新理念59

第四节电动汽车发展环境分析61

一、缓解石油能源短缺61

二、缓解城市大气环境恶化63

三、增强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64

四、增强汽车厂商竞争力66

第五节电力盈余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平台70

一、电力供应趋势70

二、政府、电力企业、汽车企业三位一体73

三、走自己的经济发展路75

第六节目前电动汽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77

一、续驶里程有限77

二、蓄电池使用寿命太短79

三、蓄电池尺寸和质量的制约80

四、电动汽车价格昂贵82

五、间接污染严重85

第四章2013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市场运行分析89

第一节电动汽车技术经济效益分析89

一、汽车生产的成本价格模型89

二、电动汽车的成本构成及影响电动汽车推广因素的分析

三、电动汽车技术成本效益分析结论92

第二节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分析95

一、电动汽车运营实体构成95

二、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营车型选择96

三、电动汽车运营方案研究98

第三节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分析102

一、市场产销状况102

二、电动汽车进出口分析105

三、行业景气及其利润分析107

第五章2013年中国电动汽车子行业重点领域发展分析110

第一节纯电动汽车110

一、国外纯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概况110

二、发展现状113

三、技术发展趋势115

四、发展前景116

第二节混合动力汽车119

一、国外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发展概况119

二、发展现状120

三、技术发展趋势122

四、发展前景125

第三节燃料电池汽车128-2-9

1二、发展现状130

三、技术发展趋势13

3四、发展前景135 第六章我国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模式探析138第一节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功能定位138

一、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意义138

二、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政府职能性质141

三、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服务属性143

四、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特征144 第二节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模式探析147

一、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模式研究147

二、不同模式的优缺点148三、三种模式适用条件的比较分析150 第三节我国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营模式探讨1

54一、电动汽车运营实体构成1

54二、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营车型选择157

三、电动汽车运营方案159

四、国家优惠政策160

五、小结162 第四节纯电动汽车运营模式及经济性探讨166

一、国内外电动汽车运营模式166

二、电动汽车运营基本模式及其特点分析169

三、我国发展纯电动汽车以及运营模式的探讨17

1四、电动汽车使用经济技术分析17

2五、小结174第五节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共生模式研究178

一、共生的概念及共生模式的分类178

二、影响电动汽车产业共生模式的因素18

1三、电动汽车产业共生模式选择18

3四、小结184 第七章2013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竞争态势分析188第一节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周期188

一、电动汽车行业的经济周期188

二、电动汽车行业的增长性与波动性190

三、电动汽车行业的成熟度193 第二节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分析196 第三节中国电动汽车波特模型分析197

一、行业原有竞争者分析197

二、潜在竞争者分析199

三、替代者分析200

五、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分析202 第四节电动汽车行业国际竞争者的影响206

二、国际电动汽车企业的SWOT209第五节2013-2017年电动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212 第八章重点企业运营与财务状况分析214第一节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21

4一、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21

4二、竞争优势分析217

三、发展战略和前景展望219 第二节一汽集团2

21一、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2

21二、竞争优势分析22

3三、前景展望224 第三节东风汽车227

一、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227

二、竞争优势分析228

三、前景展望230 第四节浙江吉利控股集团23

4一、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23

4二、竞争优势分析237

三、前景展望239 第五节长安汽车集团2

41一、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2

41二、竞争优势分析2

43三、前景展望244第六节比亚迪247

一、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247

二、竞争优势分析248

三、前景展望250 第九章2013-2017年电动汽车相关行业影响展望分析255第一节2013-2017年燃料电池原料影响展望25

5一、燃料电池原料发展状况25

5二、影响燃料电池原料发展的主要因素256

三、2013-2017年燃料电池原料发展影响展望258第二节2013-2017年蓄电池行业发展影响展望26

2一、蓄电池行业发展状况26

2二、影响蓄电池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6

5三、2013-2017年蓄电池行业发展态势展望267 第十章2013-2017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展望270第一节2013-2017年电动汽车行业整体供给态势展望270

一、电动汽车行业历史供给状况分析270

二、影响电动汽车行业历史供给的主要因素分析273第二节2013-2017年电动汽车行业需求态势展望276

一、电动汽车行业历史需求状况综述276

三、2013-2017年电动汽车需求总量预测281 第十一章2013-2017年中国电动汽车研制与发展前景预测285第一节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28

5一、整车技术28

5二、新型电源技术287

三、电机与电控288 第二节国外电池汽车产业的最新研制和发展动态29

1一、国外电动汽车技术的最新研制和发展动态29

1二、电池技术的最新研制和发展动态29

2三、电动汽车产品的最新试验情况294 第三节国内电动汽车最新研制和发展动态298

一、国内有关电动汽车技术的最新研制和发展动态298

二、国内电池技术的最新研制和发展动态30

1三、国内电机等其他技术最新研制和发展动态303 第四节未来几年电动汽车发展趋势预测305 第五节自主品牌电动汽车开辟中国汽车工业新天地306 第六节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分析307

一、世界电动汽车产业的市场前景分析307

二、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市场前景分析308 第十二章2013-2017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战略分析312第一节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展望31

2一、纯蓄电池驱动的超微型汽车31

2二、驱动电机呈多样性发展31

4三、混合动力汽车317

四、燃料电池汽车成为竞争的焦点319第二节电动汽车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321第三节中国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索322第四节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机制323第五节“十二五”时期国家对电动车的发展规划324 第十三章2013-2017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326第一节发展电动汽车的相关政策体系326

一、电动汽车相关政策制订的指导原则326

二、发展电动汽车的政策体系329

三、征收燃油税对推广电动汽车的作用331 第二节电动汽车投资环境分析33

3一、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化中心城市的选择33

3二、市场进入退出博弈335 第三节电动汽车投资风险预警337

一、政策性风险与对策337

二、技术风险与对策339

三、市场风险与对策340

四、进入退出壁垒3

42一、电动汽车:前景看好346

二、电动汽车未来市场广阔349

三、混合动力汽车前景乐观3

51四、电动汽车有望为中国汽车工业撑起一片天352第五节专家观点与建议355------------------------------【报告价格】[纸质版]:6300.00元 [电子版]:6500.00元 [纸质+电子]:6800.00元(部分用户可以享受折扣)

【交付方式】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付款后24小时内发报告)

【电话订购】010-62665210 62664210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日本经济产业省确定的2013年日本清洁能源车发展目标

图表:2000-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趋势图图表:2003-2013年燃气汽车保有量趋势图单位:万辆

图表:2013年燃气汽车公交车、出租车等保有量年度统计单位:万量图表:世界主要汽车厂商已上市或即将上市的混合动力汽车

图表:国外混合动力汽车标准制定情况

图表:2012年上汽集团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单位:元

图表:2002-2012年上汽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趋势图单位:元图表: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资产负债情况与同期比较趋势图

图表: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同期比较趋势图

图表: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利润总额与2013年同期比较趋势图

图表: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及驱动系统的性能比较

图表:XJTUEV 1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表:各种车用电池的性能比较

图表:行业内国家级检测机构电动汽车试验能力表

图表:燃油税征收影响测算表

图表:各城市智力密集因子得分排序

图表:各城市开发性技术条件因子得分排序

图表:各城市汽车产业基础诱发的集聚因子得分排序

图表:各城市现有电动汽车基础因子得分排序

图表:各城市基础设施因子得分排序

图表:各城市政策因子得分排序

图表:各城市经济体制因子得分排序

图表:各城市生活、生产与社会文化环境因子得分排序379

图表:各备选城市综合得分表

联网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篇7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持续快速增长,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2 300万辆,约占世界产销总量的1/4。中国汽车产业已经改变了世界汽车产业格局。

然而,产业规模的集聚与膨胀尚未使中国汽车产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4],中国汽车产业依然虽大不强,突出表现在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失、品牌附加值低等方面,其中供应链短板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5]。实际上,零部件供应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车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而影响整个汽车产业的强弱[6]。纵观全球汽车强国,无论是德国、美国,还是日本、韩国都拥有强大的本国零部件企业[7]。而相较于整车,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更为滞后,多数本土零部件企业的业务单一、规模有限,自主研发能力薄弱,质量管控水平不足,主要生产低技术含量的标准件等,而对于汽车电子、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涉猎较少。特别是由于中国零部件产业早已放开了股比限制,外资零部件巨头纷纷在中国汽车市场上以独资或控股合资的方式建厂,占据着中国零部件市场极高的市场份额,攫取了巨大的利润,也挤压了本土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空间。总之,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与整车产业的实力不足相互影响、互为制约,成为实现汽车强国战略目标必须解决的硬性短板之一。因此,系统梳理分析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识别落后原因,研究有效的发展战略,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本文对中国不同类别零部件企业的总体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只有内资零部件企业才能代表中国零部件产业的竞争力,而内资企业与外资、合资企业相比处于极度弱势地位。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大而不强的原因,最后从国家、行业、企业层面系统论述了零部件产业的未来发展战略。

1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

1.1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分类

目前,按照资本拥有关系区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包括3类: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

内资企业:公司的全部股东为中国企业或者个人的公司,主要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联营企业等。

外资企业:企业的全部资本由外商拥有,是外商依据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有别于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合资企业:由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通常在华的零部件合资企业由中方提供土地、厂房、设备、劳动力和部分资金,外方提供机器设备、工业知识产权和一部分外汇。

显然,中国内资(本土)零部件企业代表着中国零部件产业的真正实力,也只有强大的内资零部件产业才能为汽车强国提供可靠支撑。

1.2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分析

从企业数量看,内资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实力不足,相当一部分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零部件企业总计超过30 000家,规模以上(年营业收入2 000万元以上)的约占1/3,即10 000多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45%,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国企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各占25%和20%,内资企业合计占比高达90%,外资和合资零部件企业各占5%左右[8](见表1)。

从市场份额看,一级供应商中内资企业的比例只有2%,甚至二级供应商也仅有19%,外资企业在中国零部件高端市场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从利润率角度,本土与外资企业更有天壤之别,外资企业大多享有中高比例的利润,享有较高利润率的本土零部件企业,只相当于外资企业的1/9(见图1)。

从企业实力看,中国缺乏世界级零部件企业,也没有形成龙头带动效应。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内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锻造铝合金车轮供应商,自2012年即入选由美国权威杂志《Automotive News》评选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且排名逐年上升;万向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汽车系统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底盘及悬架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除满足国内市场外,也在积极扩展海外业务。但是总体而言,优秀的中国内资零部件企业极少,整体实力与国外零部件供应商差距很大。例如尚无一家中国内资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百亿美元,而2014年博世已突破400亿美元。2015年评出的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中,日本、美国、德国、韩国位列前四位,分别有29、23、19、5家企业入选,合计占比超过3/4,而中国只有中信戴卡和香港德昌电机2家企业入围(见图2)。

从核心技术看,中国在关键零部件领域尤为缺失。根据世界汽车研究会数据统计,外资、合资零部件供应商在液力变矩器、发动机启动装置、自动变速器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一些核心零部件甚至已经完全被外资与合资企业垄断[10](见图3)。

从整零匹配和支撑关系看,中国内资零部件企业严重落后于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发展步伐,这一点可以通过整车与零部件产业规模对比得到印证。在发达汽车国家和地区,汽车零部件产值均远超过整车产值。以日本为例,2009—2013年,零部件与整车行业的产值比始终保持在1.5∶1左右[11](见图4);而中国零部件与整车产值之比,近年来略有提升,到2014年才达到0.76∶1(见图5)。这主要是因为内资零部件企业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利润空间小、占整车成本小的非核心零部件,而外资企业恰好相反。

总之,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总体实力羸弱,内资零部件在外资、合资企业的全面“围剿”下处于明显劣势,核心技术有限,大部分关键零部件的市场份额和利润都被竞争对手占据,无法有效支撑建设汽车强国的战略目标。

2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大而不强的原因剖析

2.1 国家缺乏清晰战略

国家缺乏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明确战略和顶层设计。国家层面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清晰定位和系统规划明显不足,没有站在汽车强国必备条件的高度专门出台有关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产业整体相关规划中有关零部件的阐述也缺少针对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实际上,纵观全球汽车强国,均高度重视本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12]。

以日本为例,1949年日本确定了以汽车工业作为龙头产业的国家战略,此后日本政府一直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给予了强大的扶植与支持。1956—1960年,日本政府对生产重点扶植产品的47家零部件企业提供了高达79.71亿日元的融资。与此同时,政府对重点零部件国产化有着明确的时间要求。1990年后,由于日本汽车产业已成为世界汽车业的领导者之一,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关注进一步聚焦在基础研究上,加大投入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本国零部件企业进一步增强实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强国,日本政府对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高度重视为日后汽车产业的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战略的缺失和不明,是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相关产业支持政策失位

与战略缺失相对应的是,在政策层面也缺少对内资零部件企业的支持。1994—2004年之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逐步放开了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股比限制,甚至鼓励外资进入,使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内资零部件产业受到较大冲击(见表2)。

在此背景下,合资和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开始了大规模扩张,尤其是2004年允许外商独资或控股的政策出台后,国外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以日本企业为例,根据日本汽车零部件协会统计数据,2003年日本在中国投资企业的数量是182家,2005年迅速增长到340家(见图6)[13]。

国家对零部件产业实施开放政策一方面与加入WTO的大背景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寄希望于通过加强中外供应商的合作,促进零部件行业的加快发展和内资零部件企业的实力提升[14]。然而研究表明,外资零部件企业投资额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水平在短期并无显著性的影响,长期虽然存在一定的正向溢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15]。

从实际市场发展情况看,放开股比限制给内资零部件产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外资企业纷纷涌入,加速蚕食了内资零部件企业的市场,另一方面原有企业中,有很多中方的股份被外方收购,由合资、内资企业沦为外方独资或控股企业,最终使跨国公司在中国零部件市场形成垄断,控制了中国绝大部分的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16]。特别是国际巨头零部件供应商凭借资金和技术优势,对内资骨干零部件企业进行收购整合。例如,2010年,博世集团收购南京电气集团所有股权。2013年,雷米国际收购中方持有的雷米电机湖北有限公司49%股份,实现对合资公司的完全控股。

罗兰贝格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目前仍然是全球范围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高地[17](见图7),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外国零部件供应商在华的主导地位有关,也给整个汽车产业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2.3 缺乏上下序的有力支撑

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和技术基础(即“四基”)的支撑,没有强大的基础保障,创新与超越就无从谈起。而薄弱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汽车“四基”之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汽车产业的发展[18]。同时,零部件产业自身也受到其下序供应链的“四基”薄弱的限制。特别是整零关系没有正向互动。一方面,由于中国没有世界级的整车企业,内资零部件企业要进入合资品牌的供应体系面临更大的挑战;另一方面,没有强大的内资零部件企业也使自主品牌整车厂在供应商选择上往往受制于人。因此,整车和零部件只有也必须同步做强,才能为中国建成汽车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2.4 企业自身问题突出

除了外部因素,中国多数内资零部件企业也存在自身的内在问题。突出表现在:国有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机制体制不适于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活力;同时,国有企业经营受限多,难以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行事。而民营企业虽在自主度、创新性方面展现出一定优势,但又不乏存在战略不清晰、投机心理严重、体系不完备、管理粗放甚至朝令夕改等问题。

综上所述,国家层面的战略缺失、缺少相关配套支持政策、整零薄弱相互负面影响以及企业自身问题等综合作用,造成了中国零部件产业薄弱的现状。此外,中国内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品牌力弱、研发投入有限、人才紧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零部件产业的整体发展[19]。

3 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战略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本文从国家战略、行业支撑、企业行动三方面,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未来发展战略提出了具体建议。

3.1 国家战略

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是建设汽车强国的基本支撑和基础保障,国家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尤其在自主品牌车企实力有限、零部件整体落后的被动局面下,更需要国家尽快明确发展战略,强力推行有效措施,协同各方资源,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国家应结合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制定做强中国零部件产业的系统战略。首先提高战略认识:汽车零部件与整车产业的发展是同步的,而只有强大的内资零部件产业才是支撑整车发展的根基。其次,建立以产业为导向的基础共性研究平台,依托于此,集聚合力,切实加强汽车“四基”建设。再次,积极培育核心领域的内资重点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带动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最后,考虑制定出台支持内资零部件企业的具体政策,支持内资零部件企业进入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甚至考虑强制性要求在华整车企业(至少自主品牌车企)不断提升对内资零部件的采购率,鼓励有一定实力的内资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加快发展。

3.2 行业支撑

行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确保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地。具体任务包括:将内资零部件企业诉求有效反馈给国家部委,同时也为企业解读释疑国家政策法规;积极推进整零、零零企业间的协同合作,促成自主品牌企业间的共性关键技术共享,避免重复投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牵头构建跨行业的协作平台,特别是引导零部件企业借助信息化产业优势和手段提升竞争力;制定及不断完善零部件领域的相关行业标准,这些标准应具有“中国特色”以利于内资企业。

3.3 企业行动

对于内资零部件企业而言,应针对自身问题加快整改提升:

第一,梳理“新常态”下的新变化,确定企业未来发展战略,重新定位企业自身价值和发展目标,坚决实施全面转型提升战略。企业应着重建立系统科学清晰的战略规划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努力练好基本功,通过管理、品牌、质量、技术、商业模式等的全方位创新,逐步解决品牌不强、技术薄弱、质量欠佳等发展瓶颈难题。

第二,提升正规化、国际化管理水平,构建并不断完善核心流程与体系。通过统一标准、明确流程的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人废事”、“朝令夕改”的企业通病,确保各项业务都能有所依据地顺畅运行,同时也借助体系与流程的力量,加强管理和技术经验的积累。从而为与国际真正接轨,有效利用全球资源奠定基础。

第三,提升企业基础研发能力,特别是加快形成模块化开发能力。平台模块化是目前汽车产业日益明显的趋势,其核心是通过实现通用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研发和制造成本、提高开发及生产效率、降低产品质量问题概率。当前国际主流车企在平台模块化设计和制造方面不断加强探索,例如大众的MQB平台、丰田的TNGA平台、日产的CMF平台、沃尔沃的SPA平台等。整车厂采取平台模块化模式,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必须能够提供集成后的模块化系统或总成。今后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供应商将不能再以单个零部件供货,模块化总成供应商才能作为核心供应商,进入整车厂的供应链体系[20]。而未来面向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智能制造”,更将对平台模块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零部件企业应该围绕自身核心领域扩展形成有特色的模块总成或系统,逐步提升在供应链中的层级。必须但不宜盲目扩展自己的业务版图,因为生产单一零部件没有前途,生产彼此不相关的若干零部件也不符合模块化战略,只会分散企业资源。同时,模块化供货能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绝非一朝一夕,内资零部件企业必须踏踏实实,不断积累,逐步掌控核心技术和技术诀窍,形成前期策划能力、模块化设计开发能力、产品验证能力、质量保障能力、稳定供货能力以及售后服务能力。

第四,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两化深度融合”,“互联网+”致力于借助中国信息产业优势,提升传统制造业竞争力,为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了全新机遇与挑战。面向未来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零部件企业必须考虑如何将互联网手段用到极致,打通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之间的屏障,全面提质增效。其最典型应用即为基于网络的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工程,具体体现在产品策划直接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主导、开源设计与协同开发、“柔性化”制造构成更大生产灵活性、贴近消费者延展增值服务等。零部件企业应以更开放的创新思维,积极与整车企业及下序供应商有效协同,不断提升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水平。

第五,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格局与形态重塑,零部件企业必须把握可能出现的全新机遇。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3D打印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正在引发全球制造业向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智能制造”体系转型。在此前景下,一方面,有特色和实力的中小企业将作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供应商,在“智能制造”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主要创新驱动力。另一方面,充分互联与协作也将重塑新型整零关系,使整个产业链形态向相互交融、互为依存的方向发展,优质的零部件供应商甚至可以开源服务,同时为若干大企业供货。对这些可能的变化,零部件企业必须高度关注,并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尝试。

4 结论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引发全球制造业发生转型升级与产业重塑,汽车产业及技术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全新变局。作为“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汽车产业关联性、带动性极强,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而零部件产业与整车产业互为依托、紧密相关,是构建汽车强国的重要基础。本文明确指出唯有内资零部件企业才能真正代表中国零部件产业的实力,为汽车强国梦提供有力支撑。然而目前中国内资汽车零部件企业整体状况令人堪忧,与外资、合资企业相比,处于全面弱势地位,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危机。针对这一状况,本文系统剖析了各个方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国家、行业和企业等3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本文着重指出:国家、行业、企业应该携手努力,各司其职,紧密互动,形成合力,把握建设制造强国的历史机遇,依托“四基”工程,培育重点领域的零部件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健全健康的产业链,从而提升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为中国建设汽车强国乃至制造强国提供助力。

摘要: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内资零部件企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进行系统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国家、行业、企业等3个层面提出中国零部件产业未来发展战略建议。

联网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篇8

--------2013-2018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市场发展战略分析及投

资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市场发展现状

第一章 全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国际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轨迹综述

一、国际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历程

二、国际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国际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世界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市场情况

一、2012年世界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现状

二、2012年国际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态势

三、2012年国际汽车美容养护行业研发动态

四、2012年全汽车美容养护 行业挑战与机会 第三节 部分国家地区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状况

一、2009-2013年美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分析

二、2009-2013年欧洲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分析

三、2009-2013年日本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分析

四、2009-2013年韩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分析

第二章 我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概述

一、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历程

二、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面临问题

三、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我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状况

一、2010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回顾

二、2010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三、2012年我国汽车美容养护市场特点分析

四、2012年我国汽车美容养护市场发展分析 第三节 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供需分析

一、2010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市场供给总量分析

二、2010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市场供给结构分析

三、2012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市场需求总量分析

四、2012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五、2012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三章 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2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一、2012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二、2012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收入前三家企业 第二节 2012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产量分析

一、2012年我国汽车美容养护产品产量分析

二、2013-2018年我国汽车美容养护产品产量预测 第三节 2010-2013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进出口分析

一、2010-2013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进口总量及价格

二、2010-2013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出口总量及价格

三、2010-2013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进出口数据统计

四、2013-2018年汽车美容养护进出口态势展望

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 华北地区

一、2009-2013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09-2013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2013-2018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2013-2018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五、2013-2018年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第二节 东北地区 第三节 华东地区 第四节 华南地区 第五节 华中地区 第六节 西南地区 第七节 西北地区

第五章 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 2012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12年总体投资结构

二、2012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12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12年分行业投资分析

五、2012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第二节 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汽车美容养护投资项目分析

二、可以投资的汽车美容养护模式

三、2012年汽车美容养护投资机会

四、2012年汽车美容养护投资新方向 第三节 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一、汽车美容养护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二、我国汽车美容养护市场蕴藏的商机

三、新形势下汽车美容养护市场发展前景

四、2012年汽车美容养护市场面临的发展商机

第二部分 市场竞争格局与形势

第六章 汽车美容养护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汽车美容养护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汽车美容养护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汽车美容养护企业集中度分析

三、汽车美容养护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二节 汽车美容养护行业主要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重点企业资产总计对比分析

二、重点企业从业人员对比分析

三、重点企业全年营业收入对比分析

四、重点企业利润总额对比分析

五、重点企业综合竞争力对比分析

第三节 汽车美容养护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2012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竞争分析

二、2012年中外汽车美容养护产品竞争分析

三、2009-2013年我国汽车美容养护市场竞争分析

五、2013-2018年国内主要汽车美容养护企业动向

第七章 2013-2018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一节 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概况

一、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二、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三、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总产值分析

四、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第二节 2009-2013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市场情况分析

一、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二、汽车美容养护市场存在的问题

三、汽车美容养护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2009-2013年汽车美容养护产销状况分析

一、汽车美容养护产量分析

二、汽车美容养护产能分析

三、汽车美容养护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第四节 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一、产品发展新动态

二、技术新动态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三、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部分 赢利水平与企业分析

第八章 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生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12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产销分析

一、行业产成品情况总体分析

二、行业产品销售收入总体分析

第三节 2012年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九章 汽车美容养护行业赢利水平分析 第一节 成本分析

一、2009-2013年汽车美容养护原材料价格走势

二、2009-2013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人工成本分析 第二节 产销运存分析

一、2009-2013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产销情况

二、2009-2013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库存情况

三、2009-2013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资金周转情况 第三节 盈利水平分析

一、2009-2013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价格走势

二、2009-2013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营业收入情况

三、2009-2013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毛利率情况

四、2009-2013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赢利能力

五、2009-2013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赢利水平

六、2013-2018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赢利预测

第十章 汽车美容养护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一节 2010-2013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一、利润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第二节 2010-2013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销售利润率

一、销售利润率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三节 2010-2013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一、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四节 2010-2013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产值利税率分析

一、产值利税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第十一章 汽车美容养护企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企业1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产品区域市场占有率分析

三、产品特征及趋势分析

四、盈利能力以及利润率分析

五、生产布局与产能扩张

六、市场营销区域分析

七、主要客户分析

八、技术特征现状与革新能力分析

九、成长性分析

十、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第二节

企业2 第三节

企业3 第四节

企业4 第五节

企业5 略……

第十二章 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 行业发展特征

一、行业的周期性

二、行业的区域性

三、行业的上下游

四、行业经营模式

第二节 行业投资形势分析

一、行业发展格局

二、行业进入壁垒

三、行业SWOT分析

四、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三节 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一、2012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二、2012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三、2013-2018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投资方向

四、2013-2018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投资建议 第四节 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投资策略研究

一、2012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投资策略

二、2013-2018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投资策略

第十三章 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第一节 影响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2012年影响汽车美容养护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

二、2012年影响汽车美容养护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

三、2012年影响汽车美容养护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

四、2012年我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五、2012年我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第二节 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一、2013-2018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市场风险预测

二、2013-2018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政策风险预测

三、2013-2018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经营风险预测

四、2013-2018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技术风险预测

五、2013-2018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竞争风险预测

六、2013-2018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其他风险预测

第五部分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及业内专家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十四章 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2013-2018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市场趋势分析

一、2009-2013年我国汽车美容养护市场趋势总结

二、2013-2018年我国汽车美容养护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2013-2018年汽车美容养护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一、2013-2018年汽车美容养护产品技术趋势分析

二、2013-2018年汽车美容养护产品价格趋势分析 第三节 2013-2018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行业供需预测

一、2013-2018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供给预测

二、2013-2018年中国汽车美容养护需求预测 第四节 2013-2018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规划建议

一、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十一五”整体规划

二、汽车美容养护行业“十二五”发展预测

三、2013-2018年汽车美容养护行业规划建议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十五章 汽车美容养护企业管理策略建议 第一节 市场策略分析

一、汽车美容养护价格策略分析

二、汽车美容养护渠道策略分析 第二节 销售策略分析

一、媒介选择策略分析

二、产品定位策略分析

三、企业宣传策略分析

第三节 提高汽车美容养护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提高中国汽车美容养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二、汽车美容养护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方向

三、影响汽车美容养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提升途径

四、提高汽车美容养护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第四节 对我国汽车美容养护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汽车美容养护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二、汽车美容养护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三、我国汽车美容养护企业的品牌战略

四、汽车美容养护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五节 国统调查报告网建议

--------------------网 址:

联网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篇9

CONTENTS

2010-2013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工资总额统计---------1 第二篇: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办法发布-2 第三篇:2014年地质勘查行业现状----------3 第四篇:中国地质勘查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4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地质勘查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一篇:2010-2013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工资总额统计

2010-2013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工资总额统计

2010-2013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统计,2010年为1619.3亿元,2011年为1879.6亿元,2012年为2259.4亿元,2013年为2940.3亿元。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房费、水费、电费、1 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等。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篇: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办法发布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近日印发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以《管理办法》等重要文件的正式实施为标志,中央地勘基金结束4年多的试点运行,开始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1〕2号)指出,为加强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矿产资源勘查,建立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良性循环机制,两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共7章38条,由总则、管理机构职责分工、项目及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成果管理及矿业权处置、监督检查、附则等组成。与试运行阶段执行的《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6〕342号)相比,《管理办法》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中央地勘基金政策调控和分担勘查风险的功能定位。《管理办法》指出,地勘基金投资优先支持国家确定的重点矿种、重要成矿区带的地质工作,引导和拉动社会资金投入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原则上控制到普查,煤炭勘查可以控制到必要的详查。对可以全部由企业投资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地勘基金原则上不再投资,不与市场争权,不与企业争利。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地勘基金的投资方向。地勘基金支持三大类重点矿种的勘查,包括煤、铁、铜、铝、钾盐、铅、锌、锰、镍、铀、金等重要矿种,钨、锡、锑、钼、稀土、萤石、高铝黏土等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或国家限制开采总量的重要矿种,以及按照有关规定应当由地勘基金出资的其他重要矿产。

三是细化了投资方式。《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勘查项目、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或限制开采总量的重要矿种勘查项目、生态脆弱区和跨省(区、市)的矿产勘查项目、尚未登记矿业权且社会资金不愿意承担投资风险的其他重要矿产勘查项目2 等四类项目,由地勘基金进行全额投资。

四是完善了项目立项程序。重点是将原来规定向两部申报项目和由两部组织立项论证、发布公告、公示等琐细的具体事项,明确由基金管理机构具体操办。同时,明确了立项指南常态化的思路。

五是细化财务管理。根据项目承担单位的不同性质,分别执行全成本、部分成本预算标准,并明确项目费支出细目;明确了项目监理费的支出渠道;将试运行阶段的竣工决算改为竣工结算。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篇:2014年地质勘查行业现状

随着中国“走出去”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利用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外勘查业务已开始形成独立市场,但行业内企业普遍存在整体规模偏小、专业从事境外矿产勘查技术服务的公司为数不多,市场竞争尚不充分,客户集中,市场仍处于爆发性增长的初期阶段。

2010年,中国境外勘查技术服务市场以专业勘查技术服务公司为主,占据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45%)。局级地方性地勘单位以云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局、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等20多个局级单位为主。大型矿业公司下属勘查公司占据了15%的市场份额,目前相比专业勘查技术公司还有一定的差距。前瞻产业研究院地质勘查行业研究员高预计,未来5-10年,中国对外矿产资源勘查业务必将在良好的政策支持背景下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勘查企业应以战略性的眼光率先开拓扩大海外市场,进行原始积累,抓住发展的大好时机。

(最新分析报告查看《2015-2020年中国地质勘查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四篇:中国地质勘查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摘要:报告主要分析了全球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预测,以及发展经验借鉴;中国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背景、发展路径与发展规划;中国地质勘查行业发展现状、“十一五”矿产勘查成果、地质找矿的新模式,以及行业竞争情况...报告目录请查看《2015-2020年中国地质勘查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在一个客户需求主导趋势的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

近年来,在国家的积极政策鼓励下,地质勘查行业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快,企业市场化经营和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同时,随着中国“走出去”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利用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外勘查业务已开始形成独立市场,并处于爆发性增长的初期阶段。因此,国内优秀的地质勘查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地质勘查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采用与国际同步的科学分析模型,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全球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预测,以及发展经验借鉴;中国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背景、发展路径与发展规划;中国地质勘查行业发展现状、“十一五”矿产勘查成果、地质找矿的新模式,以及行业竞争情况;中国勘查企业“走出去”发展现状和前景预测,以及重要国家或地区的矿业投资环境评价;全球和中国勘查技术的进展和应用情况;全球矿产勘查投融资市场培育情况,以及中国风险勘查投融资市场发展的问题所在;全球矿业权市场建设情况,以及中国矿业权市场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国重点区域矿产勘查行业发展现状、区域市场竞争情况和发展规划;中国重点勘查企业的经营现状、国内外勘查成果,以及在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内部问题。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4 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地质勘查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地质勘查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地质勘查机构、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地质勘查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上一篇:黑石头镇中心学校在全镇开展下一篇:科尔沁区人民检察院公开招录工勤人员笔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