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申请表(通用8篇)
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申请表 篇1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人口老龄化,PPP模式
据统计, 截至2014 年年底, 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2.12亿人,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破2 亿的国家。上海市作为全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414 万人, 占上海总人口的28.8%, 远高于全国15.5%的比例, 进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1]
“十三五”期间上海老龄化将进一步深化, 到2025 年老年人口将超过600 万人。而从2025 到2050 年, 低龄老人增速将趋缓, 但高龄老人增速将加快, 上海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2]
为解决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 上海市基本确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并初步实现了“9073” (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人数分别占90%、7%、3%) 的养老服务格局。然而, “421”家庭结构使家庭的养老功能甚微, 上海市养老机构的“一床难求”现象更使老年人养老需求却远远不能满足。表1 显示从2010年至2012年上海市养老机构床位数占老年人口数均只有3%, 在2013 年甚至不及3%。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市统计年鉴)
因此, 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应运而生。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概述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 以社区为依托, 以专业化服务机构为载体, 通过上门、日托或邻里互助的形式, 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
相较于传统养老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经济负担和精神情感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 与家庭养老形式相比, 社区居家养老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和力量来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服务, 满足老人的各种需求。而与养老机构养老形式相比, 在经济上,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小时服务为主, 每天1-2小时甚至每周只要几个小时的服务就能够满足居家养老的需求, 小时制的服务模式大大节省了客户的支出;在精神情感上, 养老机构中的老人抑郁比率要高于居家老人, 生活事件的改变与老人晚年的抑郁显著相关, 而社区居家养老方式更符合老年人的心理, 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更容易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1]在很多发达国家, 居家养老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养老方式。美国有85%老人选择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产业高度成熟, 成为就业增长速度排名第二的产业;瑞典也有90%老人选择居家养老。
在我国,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起步较晚, 市场尚未成熟。以上海市为例,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自2000 年起探索, 2004 年首次被列为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 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进入全面推进阶段。2013年末, 全市共有340家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 230个社区助老服务社, 日托老年人数从2005 年的0.21 万人增加到1.2 万人, 有显著提高。
(数据来源:2014年上海市统计年鉴)
然而, 从实际的需求情况来看, 上海市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仍高于目前的供给。这种现象的出现归根为以下几点原因:
1.资金保障严重不足
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资金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对于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 政府每个月划拨给社区的经费仅够人员工资的支付和日常运转的维持, 没有多余资金用来聘用专业人员和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居家养老服务经费主要靠社会筹集和企业捐助, 但由于利益或观念问题, 筹集或捐助的资金渠道不畅, 数量也有限, 远远满足不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迫切需求。同时, 由于政府对居家养老投入的资金有限, 补贴的服务对象数量也非常有限。
2.政策导向机制缺失
政府在鼓励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政策导向性作用发挥不够, 缺乏系统的养老服务体系。致使养老服务系统内的服务项目参差不齐, 长效机制缺失, 养老服务的社会资源后期支持乏力、养老服务项目市场缺乏活力等。另一方面, 对于社会团体、社区、非政府组织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政府的指导又不到位, 政策上的支持力度明显不够。[3]
3.服务项目和内容单一
大部分社区居家服务中心由于缺乏必要的服务条件和能力, 主要的服务仅局限于提供家政服务。比如, 送货上门、配餐、理发、洗衣、做饭等, 而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的提供远远跟不上。同时, 老年服务的配套公共设施、支持系统设施规模小, 档次低, 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4.专业护理人员匮乏
大部分社区居家养老的社会服务人员主要是下岗工人与外来务工人员, 不具备养老服务护理员的专业资质和执业资格, 专业化的服务水平较低。而社区养老服务的志愿者人员不固定, 服务缺乏经常化, 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的扩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因而, 要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来扩大服务项目的内容和供给[4], 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机制、布局、结构, 建立以社会筹资为主、财政资助为辅的“民办公助”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以满足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
二、PPP模式引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的英文缩写, 又称公私伙伴关系。指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 (民营企业) 以合作伙伴身份共同投资、建设并运营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项目, 在合作中参与各方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及社会公众利益“多赢”的目标。
PPP模式作为一种提供公共产品的新型管理模式, 有着传统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方面, 该模式可以较好地吸引社会资本, 将政府公共财政资本与社会资本结合在一起, 拓展资金来源。另一方面, 该模式能够综合政府与民营企业的优势, 取长补短, 优势互补, 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问题;具体运作上, 公共部门和社会组织以项目风险最小化及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基本目标, 将会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因此, PPP模式的引入将会促使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方式从以政府为主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转变, 使服务对象从保障性目标人群向发展性目标人群转变, 从而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首先, 要发挥好政府在保障社区居家养老基本服务方面的主导及基础性作用。其次, 要利用好市场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基本运作思路如图2所示。[5]
从政府角度, 与社会组织或民营企业合作, 划拨土地, 将闲置公益性用地调整为养老服务用地, 支持民资运营公有产权的养老服务设施;为民营企业提供专项补贴, 包括专项运营补贴及专门用于融资时贷款贴息的专项基金;减征或免征民营企业的增值税、消费税、房产税和营业税等, 适当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 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从企业角度, 充分利用政府在养老服务方面的优惠政策, 投入资金, 并进行运营与管理;建设信息服务平台, 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实现智能化养老服务;培养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 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开发新产品、新服务以满足养老需求。总之, 政府和企业通过合作, 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产出, 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PPP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应用的风险及对策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具有前期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 尤其是引入PPP模式的这种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尚处于探索阶段, 经验不足, 经营风险高。此外, 我国现行的养老服务市场体系并不完善,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无法保障政府和民营企业在“民办公助”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权利和义务。比如, 当财政补贴不能及时到位时, 就会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正常运营,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破产。
因此,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规避风险:
第一, 制定PPP模式应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6]在法律上对政府和民营企业双方的权责关系、风险分担等问题进行明确规定, 并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行政管理框架[7], 严格规范实施流程, 这是PPP模式成功的基石。
第二,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完善养老服务市场体系。构建绩效考核体系以及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机制, 规范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同时, 在绩效考核中增加公民的参与, 让社区居民通过政务服务热线、意见箱、匿名举报信箱等方式, 对所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进行监督。
第三, 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实现各个参与方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制定项目准入机制, 对民营企业的实力、信誉度、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拥有员工的素质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筛选, 并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参考文献
[1]姚璐璐.养老院老人与居家老人抑郁程度的比较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 2010 (11) :154-157.
[2]Ruishan Y, Yonghong K, Xiaoxiao Y.Status quo and analysis of community home endowment in China[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12 (32) :064.
[3]杨继瑞, 薛晓.社区居家养老的社会协同机制探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5 (6) :106-112.
[4]丁志宏, 王莉莉.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均等化研究[J].人口学刊, 2011 (5) :83-86.
[5]胡桂祥, 王倩.PPP模式应用于养老机构建设的必要性与应用条件分析[J].建筑经济, 2012 (2) :101-104.
[6]张燕华, 黄思棉.PPP模式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中的应用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经营管理者, 2015 (20) :265.
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申请表 篇2
【关键词】居家养老多元化;体系;调研报告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确定了“9073”的养老格局和模式,“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徐汇在建设具有上海特色的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方面做出了重要探索,本报告将对此做一调研,以期对“十三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借鉴。
一、徐汇区养老服务多元化主体建设新探索
1、居家养老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近年来,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开展了“六位一体”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和健康教育服务探索,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徐汇区现有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7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组建了56个全科服务团队,共有近400名医务人员深入街道社区,开展“家庭-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站式”服务模式。
2010年底在斜土街道、康健街道等中心试点的基础上,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实行“全程诊疗一次收费”改革,减少了病人就医反复排队,大大方便了患者。2010年已建家床约4571张左右,家庭病床上门诊疗92417人次,出诊37568人次,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好评。2011年,试点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工作,由家庭医师团队为签约者提供24小时免费咨询、普通门诊、预约门诊、出诊及家庭病床、定向转诊等服务。
第二、不断创新服务项目。从2005年徐汇区卫生局开始为老服务实事项目,为社会救济孤老、80岁以上老人、离休干部等老年人群免费提供社区保健服务。2008年更是主动走进托老机构,为高龄及特殊老人配备家庭医生,并提供健康咨询、家庭保健、慢性病管理、“五优先”等服务。
2005年起,徐汇区卫生局邀请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等专业院所和三级甲等医院的50余位医学专家组建起区健康教育讲师团,同时,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组织高级别、高年资的医生组建了13个社区健康教育讲师团。每年讲师团都深入社区开展大量的健康讲座。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2008年初康健、枫林和长桥社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慢病关爱家园工作,“慢性病关爱家园”为患者服务。经过2年多的努力,已开展专家咨询门诊539次,接受患者诊治咨询6629人次,向上级医院转诊614人次。开展专家讲课417次,志愿者培训活动46次,发放管理手册3417本。对此,区卫生局决定此项工作将在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受益面将更广。
第三、不断创新服务载体。2010年起,徐汇区卫生局和区老龄办对区内65岁以上居民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当年经康健、徐家汇两街道试点成功后,两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开展65岁以上居民健康体检服务的通知》(徐卫局〔2010〕73号)并向全区推开。截止2010年11月底,全区共为12614名老人提供了免费体检。
2、居家养老 +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随着国际化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区老年人的文化需求日益提升,对此,徐汇区尝试了以社区文化中心为养老工作提供更多的服务的新实践。
第一、不断创新服务时空。区文化局继续盘活存量,指导社区文化中心广泛开展为老年人服务的文化工作。其中,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设的读书、看报、戏剧、音乐、合唱、舞蹈、书画、摄影、手工艺等许多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活动项目,要继续提升品质。同时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拓展为老文化服务的新领域。区文化局通过进一步办好文艺团队进社区、流动图书进社区、公益电影进社区、戏曲名家进社区、文化讲座进社区、艺术展览进社区、文艺辅导进社区等文化“七进”社区活动。
目前,徐汇区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放时间都达到了国家和上海市的要求,其中徐家汇街道、田林街道等有条件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还超过了上级规定的开放时间。
第二、不断创新服务特色。目前,徐汇区有1500余支业余团队,有多支老年团队在国家、市级重大文化活动中取得了骄人成绩,展现了国际化大都市老年人的风采。如2008年区“乐滋滋”老年舞蹈队的舞蹈《留守妈妈》荣获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的第六届“四进社区”文艺展演银奖;2008、2010年区金秋合唱团代表上海市参演的节目荣获文化部第十届、十二届中国老年合唱节最高奖(第十一届未参加)。
第三、不断完善服务机制。文化部、上海市及《徐汇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办法》均明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对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具有管理和指导职责。徐汇区结合《徐汇区公共文化设施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进一步加强指导和考核,支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将功能和服务进一步向居委活动室延伸,持续丰富居委文化活动室的活动内容,提升活动品味。
3、居家养老 + 居家养老互助组
实践证明,在养老服务领域组建居家养老互助组是非常值得探索的一种居家养老的新模式,适应上海养老服务的实践要求。
徐汇区针对目前上海养老服务硬件约束的现状提出:提倡和鼓励一部分老年人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自由组建居家養老互助组,每个组的人数可以从五人到十几人不等,其集中活动地点可以选择在房子比较宽敞又好客的老人家里,也可选择几户老人轮流接待。成员一般以本居住小区为主,也可以跨小区组合。有些养老互助组,还可以在社区内参与公益活动,如绿化种养管理、黑板报宣传等,进一步增加老年人的成就感。
社区居家养老互助组应本着自愿参加、自由组合、民主管理、费用自理、政府支持、社会关心、财政贴补、企业服务、团结互助、共享晚年的原则运行。
关于“积极组建居家养老互助组”。徐汇区已在凌云街道试点“夕阳互帮”项目。建立独居、纯老家庭电子档案,进行老年志愿者的招募登记工作,实行一人一表,建立老年志愿者电子档案。逐步建立八种形式相结合的助老志愿服务模式,即连锁助老、重点助老、活动助老、公益助老、市场助老、夫妻助老、分类助老和技术助老。
4、居家养老 + 养老机构合作
目前,上海城区内的养老机构从各个方面的考虑方面,绝大多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自我独立,与周边的居民(包括老年人)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资源的使用效率效益不高。对此,徐汇区建议部分养老机构可辟出一部分场地为周边的老年人服务,如有的养老机构的食堂办得比较好,可为周边的老年人供餐或提供餐饮服务。
目前,徐汇区有相当数量的老年助餐点、日间照料中心是依托周边敬老院资源设立。通过互动,拓展和创新社区服务功能,巩固居家养老基础地位;延伸和辐射机构专业力量,提高居家养老整体水平。
5、居家养老 + 服务志愿者队伍
目前,上海世博志愿者服务精神,已经成为上海乃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标志和品牌。居家养老服务也应倡导志愿精神,徐汇区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第一、大力倡导志愿者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可由在职人员、青年学生甚至老年人组成,使他们各尽所能、各施所长,开展全方位的关怀和服务。当然,政府部门和志愿者的所在单位也应关怀和爱抚志愿者,尤其是为其他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的老年人,更加值得社会尊敬,特别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目前,本区登记在册(50-70周岁)的老年志愿者共有29377人。本区除设有“五个员”即:安全巡查员、义务讲解员、环境保护员、社区接待员、义务讲解员之外,各分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成立了各具特色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如:“夕阳互帮工程——健康低龄老人志愿者特需服务队,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各类活动,让老年人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第二、编制志愿者服务网。徐汇区积极动员社区单位和志愿者参与到养老服务中,逐步编织起了三个网络,即三级结对网络(主要由子女、志愿者、居委干部组成)、爱心助老网络(由区域内的企业、爱心助老基地等组成)、预备队网络(主要由在校学生、团员青年组成),以这三个网络为基础向老人提供关爱服务,积极营造“我为人人服务,人人为我服务”的社区助老氛围。现有2900余支位志愿者队伍,5万余人与8366 名独居老人结对。由医院、学校、工商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组成的101家愛心助老特色基地和爱心助老之星,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
二、徐汇区在养老服务多元化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徐汇区相关部门按照上海市构建“9073”养老服务格局的要求,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还有一些值得思考和改进的方面:
1、在养老设施建设上和养老服务管理上,着力于社会化的推进,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一方面,但是仅仅依靠一些不太稳定的自愿的资源来进行拾遗补缺,现在来看依然是一种临时措施,对服务管理的有效性、规范性都缺乏长期有效的基础,还是建议引入相关的政策措施,比如“以房养老”,从根本上解决设施不足问题。另一方面,引入社会化管理团队实施规范的管理,达到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
2、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上,着重于老年人急难愁问题的解决,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年人的一些难题。但是随着大众化、普及型的养老问题解决之后,已经显现出养老服务在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上流于表面,而且政府所能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对个性化方面的需求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如何让这部分需求通过市场化的运作达到和谐满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索。
3、在在社区家庭自我照顾上,着眼于与社区服务的结合,努力构建起老年人生活照料、卫生保健、安全保障、慈善救助、权益维护和文体教育六个网络。这方面的成效尤其突出,但是他们提供的服务如何规范、评价,政府还应当在政策、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总之,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徐汇养老服务的新模式会对上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
(本调查报告特别感谢徐汇区卫生局、文化局、民政局的大力支持)
作者简介
居家养老服务 篇3
规昨天提交市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简称《条例》)将于1月29日表决,如果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条例》明确了政府责任,如果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条例损害老年人权益将被追责。
子女赡养义务写入《条例》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柳纪纲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做了关于《条例》的说明。他用一组数据表明北京亟须一部规范居家养老的法规。北京比全国提前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4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超300万,而这些老人中,有90%选择在家养老,6%的在社区养老。这两种方式合称为居家养老。
《条例》明确指出,居家养老就是指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主导,还要依托城乡社区、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满足居住在家的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养老模式。所以,《条例》基本原文照搬了上位法中有关家庭赡养责任的内容,在第四条规定了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八项养老服务中用餐居首
柳纪纲介绍,《条例》并非按以前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的内容所写,而是以老人最亟须的服务如何解决为导向制定,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原创”。
《条例》第三条,将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为八大类,包含了老人用餐、医疗卫生服务、家庭护理服务、家政服务、文体娱乐服务、精神慰藉等。八大类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统筹、企业参与,本着就近便利、价格合理的原则向老年人提供。在具体实施上,政府部门会出台一些扶持和补贴政策。
“可以看到,我们把就餐写到第一位,在立法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老人居家养老,对用餐便利的需求最明显。”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介绍。
拟对《条例》实施执法检查
《条例》规定,市和区、县政府应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监察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建立相应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违反《条例》规定,不履行职责或者履行不当导致老人合法权益受损的,将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介绍,《条例》草案经人大审议后,将于1月29日投票表决。如顺利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实施。民政、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还会出台进一步的实施办法。人大常委会也计划在今年对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解读1 老年人就餐怎么实施?
《条例》草案此前的审议稿明确提出鼓励企事业单位食堂开放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但上会的审议稿没有这条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称,这项在老年食堂开放中给予了宽泛的规定,没有列那么全面。北京目前有3500家老年餐桌,立法调研中也得知有不少大型餐饮企业对老年人配餐有参与想法。根据本条例,政府部门可通过制定措施扶持企业和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务,方式可以多样。
在老年人用餐方面,政府会给企业一个引导,但不会限制价格,将主动权交给市场。此外,还会对特殊困难的老年群体给予补贴等。这方面民政局、老龄办还将出台下一步配套措施。
解读2 社区养老设施怎么配建?
在养老设施保障方面,《条例》提出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要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对于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的现状,区县政府有责任配置,对于滥用社区配置的养老设施,应收回并用于养老服务。
《条例》中相关罚则写明,擅自改变政府配置的养老设施拒不整改的,可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并责令退赔补贴资金和相关费用。
刘维林介绍,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在此前颁布的相关法规里已有明确规定,所以本条例只给出指向性规定。同时,条例规定鼓励利用社会资源促进社区养老设施配置。
解读3 医疗卫生服务怎么便利?
目前,社区卫生机构配备的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品种不能满足需求。原因有三:一是出于用药安全考虑,一些药品只能在大医院用;二是社区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配备使用药品的具体品种、规格不同;三是多数社区医疗机构不具备储存大量药物的条件。
草案第十三条对社区用药的保障作出规范,规定市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等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社区用药报销政策,按照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改革、完善基层用药制度,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储备。
但有些问题还难以依靠本条法规一步到位解决,市人大代表臧美华认为,应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使医疗资源逐步向社区深入。
刘维林坦言,入户诊疗从法律上来说依然有障碍,但这种诊疗方式恰是居家养老需要的,所以不会一直搁置,总会找到办法解决。
解读4 养老服务人才如何保证?
《条例》草案第十六条规定了政府应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推进职业教育。
刘维林称,全市达到专业化标准的养老人才缺口很大,这块服务在市场基本是空白。
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称,北京市正准备建设居家养老护理员的培养体系。被培养的主体之一就是近10万人的家政服务员队伍,希望通过培训可以让这些家政服务员,尤其是服务对象是老人的服务员,都可以具备养老护理的资质。
解读5 惠及范围是否全覆盖?
有代表提出,《条例》中明确了政府职责,一些服务的提供还需由政府财政补贴。但惠及范围是北京市户籍老人,还是对在京居家养老的老人,并不明确。代表担心,大量的政府补贴如用不到刀刃上,会造成浪费。
市人大相关部门介绍,现在这个法规是起引领推动作用的,刚性不够。但对创新性的针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各方面纳入,给予了引导性规定。
法规大部分内容覆盖了在京老人,包括户籍老人也包括长期在京居住生活的老人。法规实施后,市政府、民政局、老龄委等相关部门会出台一系列实施细则,针对不同情况,出台不同内容。
政策会兼顾公平和效率问题。地方财政主要补贴的是户籍人员;但一些外地来的常住人口,他们本人、子女也为北京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一些政策也会惠及他们。■ 探访
小区无老年餐桌 老人自己拎菜上楼
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老人社区就餐和医疗还存不方便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海淀区四季青镇的一些小区走访发现,大多数小区还未设置老年餐桌,一些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的照料也存有缺憾。
8旬老人自己买菜做饭
1月24日下午,海淀区四季青镇常青园北里小区,84岁的李淑芬刚从超市出来,左手拄着手杖,右手拎着一袋菜。超市的师傅从楼中出来跟她打招呼:“李奶奶,我帮你把米放在家门口了。”
跟李淑芬上到4层,门口放着师傅送上来的米和面粉。她说,女儿住在回龙观,自己和外孙女住。“闺女每周给我送一次菜,有菜,也有肉。我要还缺什么就到下面社区超市买,重的东西,米啊、面啊,师傅们就给我扛上来。”
李淑芬的外孙女在外企工作,平时回家晚,午饭要老人自己做,有时晚饭也是她做给外孙女吃。“老年餐桌这几年老听说,但我们这里没有。我们这小区是回迁房,农民多,他们都有儿女在身边,不需要这个。但我们需要的也没办法。”老人说。
餐饮企业积极性不高
记者在西四环沿线的几个社区走访发现,都没建老年餐桌。对此,四季青镇相关负责人刘斌表示,希望《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出台后,基层能尽快落实,让需要服务的老年人得到照料。
他介绍,2009年,北京市提出推广“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从那时起,完善居家养老的配套设施建设,我们就一直在做。但几年来也没全面建起来,执行中遇到一些困难。有的小区需要老年餐桌的老人确实不多,我们也拿出补贴给没办老年餐桌的小区老人送餐,但餐饮企业积极性并不高。”
据了解,某餐饮企业曾从海淀区拿到一年10万元的补贴资金,为老人送餐。该企业能辐射10个左右的社区,每年服务人数近4000人次。这家餐饮企业的老板说,“每天配餐都没有定额,每一顿饭怎么安排,也是众口难调。”
上门看诊就是量量血压
记者走访的几个小区都有社区医务室。但行动不便的老人如遇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社区医生能否入户诊疗,却没统一规范。
常青园北里的刘美娟老人说:“我们跟大夫都熟,有一次我感冒发烧就是在家看的。”但也有老人就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该小区社区医生解释:“由于北京卫生部门有规定,入户诊疗不能破皮,凡是破皮的都要到医疗单位。所以我们一般到老人家中,也就是量量血压等简单检查。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可以把他们搀扶到医务室,但遇到突发情况,还是应拨打急救电话。”
刘斌称,现在社区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设施都配备齐了,“但要实现比较现代的家庭医生的照料水平,一方面还存在观念上的障碍,基本上行动方便的还是会选择到大医院;另一方面,就是相关制度设计上的衔接,针对老年人医养结合出台可执行的办法。”
刘斌建议,《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还希望民政部门多与基层沟通,了解他们实施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新京报记者 吴为
■ 焦点
杜德印:草案名称调整不求“大而全”
“需要修改一条修改一条,需要修改一款修改一款,需要修改一句修改一句,需要修改一词修改一词,需要修改一字修改一字。”昨日下午,在朝阳代表团分组审议会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对《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的修改,提出要求。
自启动立法调研直到昨日提请审议,《条例》的名称和养老模式的选择等,都有重大调整。杜德印表示,这些重大调整反映了对提高立法公正性、针对性、有效性的探索过程。
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3年7月起施行。同年,北京启动《北京市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但昨日提请审议的草案名称已改。
杜德印表示,草案名称的调整,不再制定“大而全”的北京市实施办法,而是针对北京96%的老人面临的较突出的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体现出“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的立法原则。
立法之初确定的居家养老模式是“政府主导、社区为主”,但调研发现,“社区为主”难以承载起居家养老服务的重任,目前专业养老公司正处于起步阶段,老人真正需要的是“医养结合”的专业化服务,而具备专业护理素质的家政员数量偏少。
据此,《条例》将养老模式调整为“政府主导,以专业公司的专业服务、专业运营为主,社区为基础”;同时明确了各相关主体间的权责。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即专业公司,提供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提供公益性互助服务。
且《条例》还埋下“伏笔”,明确政府有培育居家养老商业保险的责任,“市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障,政府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投保人给予适当补贴”。新京报记者 王姝
■ 观察
人大首次牵头起草法规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昨天提交市第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进行四审。从立法设想到提交人大审议,一年时间的锻造打磨,一部专门针对居家养老的法规即将出炉。据了解,这也是首部由市人大牵头起草的法规。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介绍,这是去年人大立法工作的一个亮点,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此外,法规草案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能更充分发挥民主,引起社会更高关注。这不仅是人大立法工作的进步,对法规本身是宣传,为法规实施打下基础。
从立法程序上,以往经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均由市政府主导起草,一般来说时间较长,程序也较多。但这一次,《条例》是由市人大内司委牵头起草的,由市人大常委会自己提交法律案进行审议。
刘维林说,由于这部法规涉及全市300万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在保证质量上还要加快速度。过去一年,这项法规经过多次调研,他自己参与的就有50多次,法规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人大代表意见,在政协立法协商。从最初的近30条,修改到22条,最精简的时候法规草案只有15条。四审的法规草案为20条。
经过人代会审议,法规还将吸纳代表的建议、意见,1月29日,将由700多名市人大代表共同表决。新京报记者 郭超
■ 互动
删养老配套设施指标代表担心执行难到位
昨日朝阳团分组审议,来自朝阳区法院的市人大代表李有光提出,此前征集意见时,对社区养老设施配建,曾制定了800平方米这一指标,但一些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不应制定类似不能马上实现、“一刀切”的数据指标。《条例》删除了这一数据指标。“有利有弊”,李有光说,“指标少了,评判标准缺失,如何保证执行到位?”
来自朝阳区文化委员会的市人大代表陈巴黎也提出,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为例,虽然规划中对公共文化设施配建有明确要求,但现实中,仍有部分社区执行不到位,“对于社区养老设施配建,哪些部门负责监督,哪些部门负责验收,《条例》应明确”。
两人发言结束后,同在审议现场的朝阳区委书记程连元、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先后发言。“关于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标准,历史上已几次反复,配建的难度较大”,程连元说。杜德印强调,“只要政府下了决心,养老设施配建肯定能做好”。
“我的爱人是名医生,”市人大代表宋光成说,经常有得了急病的邻居打来电话求助,“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所以就会上门,给病人诊断、开药、输液。但这里面有问题,离开医院后,她有没有资格在社区执业?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事故责任谁来承担?”
杜德印再次“答疑”,表示离开医院的医生在社区内只能遵循志愿者服务的相关规定,提供志愿服务。此外,可以按照目前的医生多点执业的相关规定,加入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 建议
人大代表、北京市消防协会副理事长刘学锋:北京市去年11月13日至23日,单是在家烧死的老人就有9位,“这在和平年代是很惊人的数字,政府应该管一管”,因此应该为失能、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安全报警装置,一旦遇到火情就能直接报警,而不单单是像上述条例中提到的只提供紧急救援呼叫设施。
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任学良:养老应该鼓励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主,应由政府建立养老引导资金,为居家养老的老人进行一定的补贴或奖励,并设置一些必要条件,也不能一刀切,如何补贴应该以征信系统做支撑,比如年满70岁,按照家庭收入不同,给予老人补贴。
市人大代表温瀚英和刘颖:要给予老人居家养老良好的配套,目前一些老旧小区的老楼没有电梯,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建议应该出台配套标准,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居家养老服务对象 篇4
1)专业护理团队持证上门服务。
2)高品质、高质量的完成护理康复、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精神慰藉、文娱活动、义工援助等专业化一条龙服务内容。
3)个性化照护方案和个性化营养配餐服务。
4)以国际居家养老品质、健康幸福生活为核心竞争力,满足长者生活和心理需求。
居家养老服务内容 篇5
2008-02-20 http://
05:06:45
字号 【大中小】【关闭窗口】
老年人住在自己的住宅内安度晚年,称为居家养老。据了解,世界各国(也包括我国)的老人住在养老院养老的只占很小的比重,绝大多数是居家养老。因此,安排好居家养老的社会服务,使老年人生活得更为舒心、方便,是城市政府解决好老年人居住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
到2007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1.3%%。针对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的现实,许多城市政府正在把做好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社会服务,作为完成好“老有所居”的任务之一而列入议事日程。为此,本文将国外居家养老社会服务资料进行整理,以供参考。
第一,医疗服务。西方国家一般推行社区医疗机构与城市医院相结合的办法。较为普遍推行的,一是建立“专门”医生制度,即在医院中指定一个专门为老人看病的医生。二是在老人的电话上安装专门的医疗报警按钮,或在墙壁上设几条医疗警绳,并与社区医疗机构或就近的医疗机构连通。三是对年老多病的老人实行定期上门探视制度。四是设立家庭病房,对于行动不便又不需住院的老人在家中治疗。五是老人发了急重病是否需要送医院治疗,由接警电话后上门的医生作决定。有的国家还实行军队协助运送病人到医院的办法。例如,病人所住小城市的医院无力医治时,由当地医院请附近的军队派直升飞机把病人送到距离较近的大城市大医院医治。
第二,生活服务。主要有:室内的清洁卫生、洗涤衣物、烹饪做饭、侍候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代购蔬菜食品和其他物品等。通常由老人用电话向服务公司提出要求,由服务公司派人办理。由于网上购物逐步达到普遍而规范的程度,老人通过电话购买家具、电器、衣物等已很普遍。
第三,请绿化公司或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修剪草坪、维护或者种植花木以及雪后扫雪等服务。由于国外拥有独门独院和较大面积草坪住宅的居民较多,而老年人又无力修剪草坪和扫雪,这就成了一项重要而必需的服务。但在我国拥有这种房屋的居民数量很少。
第四,请维修公司或社会服务机构定期维修房屋、设备、设施,包括定期的大修和更换设备、设施。如果发生临时的房屋损坏或设备、设施故障,可用电话请求上门服务。拥有自有污水井的住宅还需请清洁公司或社会服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清洗污水井。(主要是独门独院居民所需的服务)
第五,老年食堂工程。有的国家专门在社区建老年人食堂,并称之为老年食堂工程。另外许多国家则由社区餐馆兼营老年食堂的业务。由于到食堂或餐馆吃饭,或者打电话向食堂或餐馆订菜并按时送到家的业务早已成为普通而正常业务,因而老年食堂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每天向老人送三餐或不含早餐的两餐上门,以减轻老人的厨房劳动。
第六,对孤身老人每日进行电话确认其健康状况的服务。有的城市还通过议会决议把它定为一项带有强制性质的服务。这一服务多由服务公司而不是医疗机来承担,收取很少的服务费。一般每天一次,以免影响老人休息。
第七,设立老年人日托中心。这与我国的日托幼儿园有点相似,但内容不同。具体办法是,由日托中心每天上午9时右右派人派车把老人接到日托中心,下午四五点钟把老人送回家。许多老人聚在一起活动,会使老人在中心过得比较丰富和愉快。这种日托不一定是天天皆托,而是根据日托中心与老人签定的合同确定一周托几次。
第八,定期探访服务。按照双方签定的合同内容,有关服务机构派人定期到老人家中进行探访服务,与老人聊天、下棋或者开展老人喜欢而探访者又能办到的活动。这种定期探访,一般是每周两三次,每次半天,按老人的要求而增减。为了做好探访工作,有关服务机构要经过调查,力求派出与老人嗜好“投缘”、“合拍”的探访者,使得相聚愉快。因此,服务机构拥有的探访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业务素质和多方面的“本领”。
第九,外出陪伴服务。有些老人虽然年老力衰,仍然不愿意一年到头都“圈”在家里,而力争一年能多安排几次外出活动。这种外出时间不长,一般是每次几个小时。外出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包括逛街、购物,到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等地去参观或游玩等。具体办法是,由老人向服务机构打电话确定,由服务机构为老人外出安排交通工具,并派人进行全程陪伴服务。
第十,充分利用城市的健身俱乐部。由于参加俱乐部的在职人员,多在下班后来健身,从而形成下班后人多、上班时间比较空闲的局面。因此,有些城市实行健身俱乐部上班时间向老年人优惠开放的办法,既为老年人提供健身场所,又提高了健身俱乐部的利用率。有的健身俱乐部还设有一些专门为老人服务的项目。
第十一,为老人安排适当的“就业”服务和社会服务。有些老人身体健康,有些老人具有专长,安排其适当的“就业”,既能发挥其“余热”,又能消除老人的“寂寞”,还能适当增加老人的收入,可谓“一举三得”。这也是“老有所为”的重要内容。这些为老年人安排的“就业”,一般不是全日制的,也可以在家里工作。国外还安排身体健康并乐意社会服务的老人承担一些义务性质的社会服务。由于有的服务政府要付给一定津贴,这种社会服务就属于半义务性质。
第十二,开展老年人法律咨询服务。许多老年人拥有一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有许多运作资产的涉法问题;老人还有不少有关老、病、生活以及子女关系等涉法问题。由于许多老人对相关法律知识了解不多,因而开展老年人法律咨询服务,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已成为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度晚年的一项重要社会服务工作。
以上12条,是国外在“彼时、彼地”采用的办法,有的在我国只有极小的适用度。即使基本适用的办法,也必须同我国“此时、此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加以融会贯通,才能较好地推广使用。同时,还应结合实际,创造发展一些具有我国特色的办法。例如,组织老年人参加唱歌、唱戏、跳舞、书画,以及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活动,这些活动在我国就推行得比较普遍而有效。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包宗华
中国建设报
工作总结
伴着灿烂的阳光,我们又走过了一个学期,在感慨时间的飞逝的同时,我们也要回首这半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综合的总结。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工作中有酸、有甜、有苦、有辣。不管是阳光明媚还是风雨交加,我们都一路携手前进,挥洒着青春,用我们的真诚去拥抱每一天。每个人也收获到了很多东西,取得着各自的进步。我很幸运在宣传部的位子上为的各项工作的建设出一份力。接下来,我部就这半年的工作具体情况做以下总结。
第一、在常规工作方面
首先我能够基本完成部长布置的工作任务:负责海报的书写以及张贴,并认真出好展板。在这一学期里总计海报展板。虽然有点累但是也有不少收获,以前没怎么练过毛笔字,只是业余爱好,所以毛笔字也并不是很好,进学生会后在学长学姐的督促指导下认真的去练习,并且有了提升。在工作中也知道了海报的张贴和展板的摆放也有严格规定,必须张贴摆放在指定的地点等。
第二、开展活动方面
宣传部在学生会中不同于其他部门,更多时候表现的是服务型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做好常规工作而且也应该在一些活动开展时积极配合其他部门贡献自己的力量,始终如一的用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例如配合先锋队完成“共建文明校园”的宣传、配合生活部完成“水瓶文化”的宣传、配合办公室完成“第二课堂成果展”等等。第三、第二届科技节
合肥学院第二届大学生科技节是我们委员进入学生会后经历的第一件“大事”,充分锻炼了我们的能力。在科技节中我主要的工作是负责艺术系的“首届作品设计大赛”。主要是负责该项活动在我系的宣传以及报名等工作。在该项活动中我系报名2人,未获任何奖项。第四、生物系元旦晚会
作为生物系学生会重头戏,生物系元旦晚会聚焦着全院北区学子的心。同时也凝聚了全体生物系学生会成员的力量。在元旦晚会的开展前期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去准备。最终获得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在此工作中我们宣传部被分配在元旦晚会礼堂布置组主要负责礼堂的布置。其中的重心在于舞台前的三块展板的设计和制作。我们主要事务就是配合部长副部长方案设计以及制作的工作以及配合共同布置礼堂。
这一学期的时间里,宣传部每个人都收获到了很多东西,取得了各自的进步。同时也暴露出我的一些失误及不足,例如:
一、遇到问题时并未及时和正确认识问题,而直接导致错误的发生,例如上次工作总结的格式不正确。
二、在工作较累的时候,也有过松弛思想,放松了要求。导致工作热情有点下降。我希望在认识到问题后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犯同样的错误更好地在以后的工作中出自己的一份力。
可以这么说:这一学期是累的一学期,忙的一学期,快乐的一学期,收获的一学期,难忘的一学期。以上就是我部对本学期以来的工作所做的总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确,宣传部的工作也是如此,有不少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正和完善。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我们坚信成就和亮点不是我们的终点,而是我们的起点。我们宣传部团结一致,相信在生物系团委和学生会主席团的关心指导下,宣传部定能创造出更辉煌的成就。我们也将尽全力将学生会工作做的更好。
宣传部
物业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方案 篇6
关键词:辽宁省居家养老,物业企业,服务方案
1 物业企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及可行性
辽宁在1996年先于国家四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统计显示,2014年末,全省户籍总人口为4274.5万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837.3万人,占总人口19.6%;其中65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540.4万人,占总人口的12.6%。辽宁省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5.5%,比全国老年人口高出4.1个百分点。随着我省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养老、保健、精神文化需求日益突出,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供需矛盾依然突出。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设施,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2014年《辽宁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物业企业兴办或运营养老服务项目。
物业管理企业服务于每个小区,对于居住环境和人员更熟悉,对小区设备有一定的管理和使用权,并有安全、清洁、维护等专业服务团队,为养老服务提供良好的条件,如果积极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必然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业企业作为小区的管家,离居家老人生活最近,并且有自己的服务队伍,居家养老服务优势明显。物业企业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1 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随着辽宁省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养老问题越来越严重,社会养老资源的匮乏也凸显出来。社区居家养老已成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物业公司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为构建新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构建各种养老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降低养老成本,减少社会养老压力
物业企业参与养老服务可以降低社会养老费用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养老的压力,弥补社会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不足。由于物业服务公司在物业小区开展工作,有许多服务的方便条件,物业企业通过员工培训和适当增加养老服务人员来提供养老服务,可降低养老成本。
1.3 物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体现其社会价值
养老服务是全社会的一个共同问题,不仅是由政府或一些养老机构可以完成,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物业作为一个服务业,致力于为老年人服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养老事业做出贡献,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努力,充分体现社会价值。
1.4 改善物业企业和业主之间的关系,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
物业公司参与养老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些子女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老人,或他们的子女不在身边,不能经常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问题。让家庭的老人与距离最近的物业的贴心照顾,可以随时为老年人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将让业主慢慢改变传统的物业意见,将让业主逐渐接受物业的生活作为自己的生活管家。物业管理公司参与养老服务可以改善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关系,促进物业工作的发展,更好地促进业主与物业之间的和谐关系,提高物业服务质量,从而促进整个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2 方案设计思路
依据前期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养老服务开展中的难点问题并尝试解决,并借鉴国内各地居家养老服务经验,设计物业企业居家养老服务方案,方案实施的主体为物业服务企业,方案的服务对象为物业服务小区内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方案覆盖面广,服务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
3 方案实施主体
方案实施主体为物业服务企业,由物业企业组建专门的养老服务部门。物业服务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也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关系,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物业服务企业会结合现有管理体系的内容,并根据其对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及所提供服务的定位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把物业相关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衔接。
物业服务企业居家养老组织机构的配置取决于对服务对象的定位:服务于某些特殊群体,如空巢老人群体,这类群体在各小区中人数比例较少,仅需要选派“为人和善、耐心细致,具有很强爱心的”物业管理员专门负责其居家养老服务即可;若将服务群体扩大到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这就需要在物业服务企业组织框架内组建一个专门的部门,即养老服务部,并选派和培训服务人员,负责老年业主的入户巡访、照料、活动组织、服务监督等工作,保障老年住户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等需求。专门从事养老服务部门建立初期,需全面掌握服务区域内老年人的情况,专职人员的配备需多一些。后期随着老年人基本资料完善及与各部门在提供养老服务过程中的交叉融合,出于成本效益原则可将养老服务和部分物业服务部门进行岗位整合,部分职责转移到楼管员、维修员、保安员、会所经营等岗位人员上,即专职和兼职的养老服务人员相结合。人员配备包括管理人员、服务人员、陪护人员、医疗护理人员等,根据服务需求动态调整。
4 养老服务对象及服务方式
物业企业居家养老服务从初期的服务部分特殊群体逐步推广到物业区域内有服务需求的全体老年业主。在养老服务的开展中首要任务是掌握老年群体的基本状况,包括老年人的自理能力、身体状况、经济条件、家庭状况、生活需求等,对服务对象的基本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并进行分级分类。按照各层级的养老群体不同,制定不同的服务标准,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重点培育与老年人养老生活紧密相关的服务项目。对于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主要采取社区养老中心和物业服务相结合方式提供养老服务;对于失独老人,物业派专人提供陪伴服务;对于高龄老人,主要由物业服务人员提供上门养老服务,服务包括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由社区和物业共同提供上门服务,并与专业机构联合,采用医养结合的方式提供生活服务、精神慰藉及医疗服务等。居家养老服务形式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既请老人走出家门到老年服务机构中享受自己所需要的多种服务,也派专业服务人员走进家庭为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提供多种服务,同时为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提供方便条件和贴心服务。
虽然服务作为一种商品应该是有偿的,但养老服务从本质上应该属于公共服务或者说福利性服务范畴。因此,对于不同服务内容或不同服务群体应采用不同的收费标准,在确保服务质量和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服务收费。服务包括无偿、低偿和有偿区别对待。如对于低收入、高龄、失能老人一般由政府补贴和企业降低服务收费标准来确保老人享受养老服务,如对于精神层次服务需求可由物业服务人员无偿提供。
5 养老服务内容
物业服务企业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物业服务企业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定期探访服务。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内容,物业服务公司可以定期上门拜访老人家,与老人聊天,下棋或进行老人喜欢而探访者又能办到的活动。定期访问,通常每周两次或三次,每次半天,根据老人的要求,增加或减少。为了做好探访工作,物业服务企业通过调查,力争派出与老人嗜好“投缘”、“合拍”的探访者,使相聚愉快,探访者需要有一定的服务质量和“技巧”。
(2)生活服务。主要包括室内清洁、洗衣服、做饭,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购买蔬菜和食品等材料。通常是由老人打电话给服务企业,为企业送去的。由于网上购物已经逐步达到了普遍规范的水平,服务公司可以派人帮助老年人代收发邮件。
(3)日常维修服务。物业企业派维修人员或请维修公司及社会服务机构,帮助有需求的老人定期检查维修非公共区域内的房屋、设备、设施等,或按照老人的电话预约上门服务。
(4)餐饮服务。可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联合经营老年食堂,为老人提供物美价廉,方便可口的餐食,还可为老人提供电话订餐并按时配送到家的服务,减轻老人的厨房劳动。
(5)电话确认健康服务。对孤身老人提供每日电话确认其健康状况的服务。由物业服务人员承担,收取少量服务费或免费服务。频率可以保持每天一次,以免影响老人休息。
(6)医疗服务。物业企业与医疗机构建立紧密联系。老人家里安装专门的医疗报警按钮,与物业企业、就近医疗机构相联系。对年老多病的老人实行定期上门探视服务,对于行动不便又不需住院的老人积极协调医疗机构在家中治疗。服务人员密切关注老人健康问题并协助解决医疗服务需求。
(7)外出陪伴服务。力争一年内安排几次外出活动。不需要很长的时间,通常是几个小时。外出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包括购物、购物、到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等地的参观或游玩等。由老人向物业服务企业打电话确定,物业服务人员为老人外出安排交通工具,并派人进行全程陪伴服务。
(8)建立老人休闲俱乐部。物业服务企业可利用会所的闲置时间及与社会机构合作,向老年人优惠开放活动场所,设置专门为老人服务的项目。定期安排老年人休闲娱乐活动,开办老年大学,丰富老年人生活。
(9)开展老年人咨询服务。对老人了解不多但有所需求问题,例如疾病、生活极其关系,开展老年人咨询服务,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安度晚年。聘请各行业精英和专家学者,对老年人进行知识讲授和技能培训,开展涉及法律、科学养生、医疗保健、人际沟通、家庭教育等专题讲座和咨询指导。
物业企业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又适应多数业主“花钱买服务”的各类养老需求,有利于形成社会资源对养老服务投入产出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6 方案实施步骤和过程
物业居家养老服务方案的实施先在物业服务区域内的1-2个园区试运行,服务内容可以从基本的生活服务开始,服务部分老年人,逐步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总结经验不足,完善后进一步推广。
方案实施过程如下:
组建养老服务部门———制定养老服务规范———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培训养老服务人员———养老服务试开展———养老服务监督检查和评价———养老服务方案改进———养老服务全面开展。
本服务方案只是从理论上对物业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了设计,还有待于实际应用,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1014)[Z].
[2]辽宁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2014)[Z].
[3]穆林林,魏双燕等.辽宁省居家养老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10).
国内外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综述 篇7
【关键词】居家养老 老龄化 服务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如何加快我国养老事业建设,以实现对老龄化人口的妥善安置成为了我国养老事业的首要内容。从我国传统文化角度分析,家庭养老是每个人都比较向往和热衷的养老方式,但随着当代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家庭养老水平正在逐渐下降。而机构养老又没有形成相应的机制,这使得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出现了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如何能够更好地为居家养老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使不同层次老年人都能够享受舒适的老年生活,成为了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主要问题。
一、国外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国外将“居家养老服务”称之为“老年社区照顾服务”,其是基于希望国家倡导的“在合适环境中养老(Aging in Place)”而建立起来。在这种养老服务模式下,老年人可以居住在自己的家中,并获得社区服务的相应照顾,以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医疗卫生、日常生活等需求。西方学术界对此种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提法与概念
A.Jamison(1989)指出,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是指对需要帮助的居家老人提供极可能的长期照顾。P.Schopflin(1991)提出,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是以为制度性方式对老年人进行安置与照顾,其内容包括家庭清扫,贴身护理、膳食等。
(二)老年社区照顾服务供给特点(英国)
S.Tester(1989)经过对社区照顾服务研究发现,英国社区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仅包括日常看护、家政等基础性服务,还包括娱乐、教育等精神性服务,这些服务在为老年人日常生活提供照顾的同时,也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受到了老年人的喜爱。J.Alber(1992)提出职业私营养老金是社区照顾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而这一切是在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实现的。Walker(1992)提出英国社区照顾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从政府变为了专业的独立服务部门,相比于政府而言,独立服务部门的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且服务范围更为全面。
(三)社区照顾服务系统(澳大利亚)
1985年,澳大利亚颁布了居家社区法案(Home and Community Care Act),法案重点内容就是进行整合性社区照顾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实现对服务片段的有效整合。Ackerman(2005)根据对澳大利亚的整合型社区服务体系研究提出,此种服务系统能够是服务输送提醒更具有弹性,从而有助于服务品质的提升。
二、国内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有效控制我国人口的同时,大大削弱我国家庭养老水平。面对庞大的老龄化群体,学术界开始主张发展家庭式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目前,国内学者对居家养老的研究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背景与意义
赵丽宏(2005)提出居家养老服务是世界绝大多数家庭的客观需要,其中东方家庭的需求度更大。任炽越(2005)提出面对庞大的养老群体,机构养老为国家带来的经济压力巨大,发展社会性居家养老服务势在必行。刘飞燕(2007)提出家庭“小型化”发展,使家庭养老面临严峻挑战,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机构养老不受青睐的当下,实现家庭养老与社会服务养老的有机结合,更符合我国国情。张民省(2008)认为,随着老龄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养老模式应加快转变和创新,应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模式。陈平(2010)提出居家养老是适合中国国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内容
宋宝安(2003)指出老年人的需求主要包括饮食供应、医疗护理、体育活动、文化娱乐、文化知识更新、家庭关系调节、老年心理咨询;杨艳珠(2008)把老年人的需求归结为日常照料类、医疗保健类、精神慰藉类、法律维权类、文化娱乐类、应急救助类等服务需求;贾雪华(2009)指出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的重点更多集中在物质需求方面,而忽略了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视。
(三)居家养老服务缺陷及不足
一是资金问题。杨福彬(2003)、孙泽宇(2007)指出经费的缺乏导致政府购买服务的补贴标准较低,而养老需求人数的增多,会引起养护费用的增长,资金来源的不稳定性,会对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产生制约。二是人员问题。赵立新(2004)指出当前居家要老服务人员工作重心更多的是创收,而并非真正的为养老服务需求人群提供服务。何荣(2005)指出养老服务职业声望的偏低,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带来制约。孙钦荣(2012)等认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水平薄弱等问题。三是服务内容问题。方秀云(2006)提出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存在服务覆盖面窄、服务资源不足、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资源整合性差、专业技能偏低、医疗保健匮乏、医疗费用过高和精神关爱缺失等问题。耿雅琴(2013)等认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服务种类和层次较低、服务同质化严重、服务对象过于狭窄等问题。四是政府角色定位问题。李兵水(2013)等认为,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缺位问题,并据此提出政府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服务的购买、运行和监督机制。
(四)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方向
叶妍(2004)提出民营资本进入居家养老服务市场,使居家养老服务实现了市场化发展,有助于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会成为养老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孙仲彝(2005)提出政府应将养老服务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通过对设社会各类资源的利用,来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方秀云(2006)提出居家养老服务的未来发展重点应放在对居家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方面。
三、研究述评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回顾、整理、分析,可以看出国外的居家要老服务发展相对较早,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现已较为完善。我国国内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居家养老服务背景和意义、服务需求内容、服务存在问题等方面,对于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资源整合意见,但对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构建和运作模式研究还是相对较少,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丁英顺.日韩两国居家养老服务比较及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13,04:60-66.
[2]陳笑笑.我国城镇老年人居家养老模式的问题及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09:37-38.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4Y566)
居家养老服务的合同 篇8
法定代表人: 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入住老人)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 __________________
出生年月: 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 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
丙方(付款义务人,包括但不仅限于乙方法定赡养义务人、监护人、其他亲属、原工作单位或其他自愿负担乙方入住费用的单位或个人)
丙方为个人的,填写: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 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 __________________
与乙方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 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
办公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 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
办公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号: __________________
丙方为单位的,填写:
单位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 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 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号:__________________
办公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
为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需要,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北京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法律规定、行业及地方规范,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就养老服务事宜,自愿达成以下协议条款,供各方遵照履行:
第一条:甲方接收乙方入住的条件及程序
1、接收条件:乙方无精神病、无传染性疾病。
2、入住程序:
(1)乙方向甲方提供乙方及丙方共同签字的《健康状况陈述书》作为本合同附件。该陈述书应包括乙方既往病史情况、目前是否患有疾病、心理和精神状况、自理能力等内容,作为本合同附件3。
(2)乙方应向甲方提供乙方在本合同签署前一个月内在本市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的《体检报告》。(体检项目包括:
精神健康状况、传染性疾病、__________________ 等)。
该体检报告作为本合同附件4,由甲方作为乙方入院的健康档案进行保管。
(3)自理能力测评
甲方根据乙方提供的《健康状况陈述书》、《体检报告》及对乙方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测评,确定乙方为 __________________ (在以下三种情况中选择一种):
①生活自理的老人 ②生活半自理的老人 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
乙方、丙方对甲方所作的自理能力测评结果表示认可。
(4)符合上述情况的,乙方填写《入住登记表》(作为本合同附件5)。
第二条服务地点及服务设施
1、甲方提供养老服务的地点为:北京市 (明确到养老院的具体门牌号)。
2、乙方选择的房间类型为 (在以下几种情况中选择一种):
① 单间②双人间③三人间④多人间(四人以上,含四人)
3、乙方选择的具体房间为:__________________ 。
乙方基于正当理由要求调整房间的,不涉及房间类型变化的,甲方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应尽量满足。涉及房间类别变化,由此增加费用负担的,还应由乙方、丙方书面确认是否调整。
4、甲方提供的服务设施包括房间内设施及公共设施,具体明细作为本合同附件6、7。
第三条服务项目及质量标准
1、甲方按照民政部和北京市的规范要求,可以提供个人生活照料、膳食、心理/精神支持、安全保护、环境卫生等服务。具体服务范围作为本合同附件8。
2、根据乙方实际情况,三方同意乙方选择的服务项目作为本合同附件9。
3、乙方如选择其他服务项目,或因乙方的情况发生变化需要变更服务项目,由三方另行协商并签署补充合同确定。
4、甲方向乙方提供服务的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或北京市的要求,在本合同履行期间国家或地方规范有强制要求的,按照强制标准执行。本合同另有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服务质量标准约定的,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第四条 体检
甲方每年组织乙方进行 次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告知乙方。体检费用由乙方、丙方共同负担。
如果经体检,医生建议乙方做特殊检查的,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征得乙方同意后,安排针对乙方的特殊检查,相关费用由乙方、丙方共同承担。
乙方应配合甲方安排的体检。
第五条 收费
1、养老服务费用
(1)甲方提供养老服务的各种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作为本合同附件11。
(2)根据本合同第三条所选择的服务项目,乙方的养老服务费标准为每月 元,计每年 元。该费用包括 、、、费(根据服务项目列举每个项目的收费)。
(3)如根据第三条第3项乙方接受了其他项目的服务,甲方应根据本条公布的收费标准或根据达成的补充合同收取费用。对此,甲方每月向乙方或丙方提供《个人费用明细表》,乙方或丙方应签字确认其在甲方接受服务的费用明细,如有异议,可在收到《个人费用明细表》后7日内提出,甲方应作出书面说明。
(4)所有相关费用由乙方或者丙方支付,甲方应向支付人开具收据。
(5)上述养老服务费的支付时间为 __________________ 。
2、押金(包括入住押金和医疗备用金):(如甲方无要求,则无需填写)
(1)乙方、丙方应于签约时交纳相当于 个月养老服务费的费用计 元作为入住押金,用于支付延付的养老服务费用、违约金、赔偿金等。
(2)乙方、丙方应于签约之日向甲方支付医疗备用金 __________________ 元,用于乙方突发急病的救治、交付给医院的押金及支付相关费用。
(3)合同期限内押金不足 元,甲方应书面通知乙方、丙方,乙方、丙方应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0日内补足。
(4)入住押金和医疗备用金不计利息(若计息则注明计息标准),甲方不得挪作它用,在合同到期或合同提前终止时,扣除相关费用后应于合同终止的同时返还乙方或者丙方。
第六条 甲方的权利、义务
1、甲方的权利
(1)按照本合同约定收取相关费用;
(2)按照公示的管理制度,对乙方进行管理;
(3)在征询乙方意见后制订、修改管理制度;
(4)为了乙方的健康和安全,有权根据乙方所需服务项目的变化情况调整乙方入住的房间;
(5)为了乙方的健康和安全,在乙方出现紧急情况时,有权在通知丙方的同时采取紧急措施。
2、甲方的义务
(1)按合同约定向乙方提供符合服务质量标准的养老服务;
(2)按合同约定提供各项服务设施,确保养老服务场所、设施符合行业标准规定和正常运行;
(3)按照规定配备符合比例要求的有资质的各类服务人员提供养老服务;
(4)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尊重乙方,保障乙方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财产安全;
(5)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乙方调整居住房间的要求;
(6)当乙方发生紧急情况时应及时通知丙方或其他约定的联系人;
(7)为乙方建立个人档案,将包括乙方的入住登记表、体检报告等健康资料以及日常经费开支情况等个人信息归入其中,完整保存。除向乙方、丙方和其他有权部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养老服务行业主管机关因办案、监督、检查需要)提供查询和复制外,不得对外透露;
(8)允许丙方及经乙方许可的亲属和其他人员探视乙方并提供方便;
(9)在乙方、丙方无力支付养老服务费用时,依法妥善安置乙方;
(10)接受乙方和丙方对甲方的合理建议和监督。
第七条 乙方的权利、义务
1、乙方的权利
(1)按照约定的服务项目获得甲方提供的符合服务标准的养老服务;
(2)对甲方的服务有批评建议的权利;
(3)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费用支出、入院记录等有知情权,有权查阅、复印甲方为其建立的个人档案;
(4)有权了解提供服务的人员是否经过专业培训,是否具备相应资质,对未经专业培训或具有资质的服务人员配备比例不符合规定要求或提供服务不合格的人员有权要求甲方改正或者更换;
(5)在甲方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权要求调整房间,甲方应尽量满足;
(6)乙方有参加社会活动的自由和权利;
(7)依法享有人身自由;
(8)享有隐私权,且人格尊严和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
(9)有权提前十日通知甲方解除本合同;
(10)在突发急病的情况下有获得及时医疗救助的权利。
2、乙方的义务
(1)入住前要如实向甲方反映本人的情况,如脾气秉性、家庭成员、既往病史等;
(2)入住后要自觉遵守养老机构的规章制度,接受管理,爱护甲方提供的各项服务设施;
(3)与其他入住老人和谐相处;
(4)在接受甲方提供的养老服务期间,因疾病出现诊疗情形,应在治疗期间遵守医嘱,配合治疗;
(5)按照约定的时间和金额支付养老服务费。对偶发性费用如治疗、急救费用等应随时结清。
第八条 丙方的权利、义务
1、丙方的权利
(1)对甲方的收费标准,服务项目及对乙方的身体健康、享受服务的情况等有知情权;
(2)有权查阅复制乙方在甲方的档案资料;
(3)遇紧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乙方发生走失、意外、身体健康状况出现紧急情况时,有权第一时间从甲方得到相关信息;
(4)对乙方有探视权;
(5)经乙方同意,在乙方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代理乙方向甲方主张权利。
2、丙方的义务
(1)入住前要如实向甲方陈述其所知悉的乙方的脾气秉性、家庭成员、既往病史等可能影响甲方服务的情况;
(2)应经常与乙方进行沟通,保持联络,尽量满足乙方的精神需求。至少每月探视乙方 次,因故长期不能来探视的,应及时通知甲方;
(3)家庭及单位地址、联系方式变更时,应及时通知甲方;
(4)丙方应及时协助甲方处理乙方出现的紧急情况;
(5)与乙方共同支付乙方在甲方期间发生的全部费用。
第九条 特别约定
1、出现疾病或事故等紧急事件的处理
(1)如乙方在入住期间突发疾病或身体伤害事故,甲方应及时通知丙方并尽自身所能立即采取必要救助措施,及时联系120或999急救车辆;如需到医疗机构急救,甲方应派人陪同。如遇丙方不来医院处理的,甲方无手术签字权,甲方对乙方在医院期间的治疗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丙方不来医院,甲方应尽早与本合同确定的其他联系人取得联系,通报情况。
(2)由此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但不限于急救费用、治疗费用、住院押金等均由乙方和丙方共同负担。
2、乙方去世的善后服务及相关费用的承担
(1)本合同有效期内,如乙方去世,甲方应及时与丙方取得联系,丙方负责善后工作,并承担相关费用(或由甲方直接从押金中扣除)。
(2)甲方负责办理死亡证明,负责与殡仪馆联系的,丙方负责承担(或由甲方直接从押金中扣除)善后服务费 元。
(3)发生本款约定的情况,如甲方自发出书面通知之日起三日内仍无法与丙方取得联系,或者虽然取得联系但丙方在甲方发出书面通知之日起三日内仍不来协同处理相关事宜的,乙方、丙方在此授权甲方本着合理善意、符合公序良俗的原则进行善后处理,包括但不限于遗体火化,骨灰寄存等,发生的一切费用由丙方承担(或由甲方直接从押金中扣除)。
3、甲方与丙方联系中断
(1)因丙方提供的联系地址、方式不准确或不详细或变更后未及时通知甲方,或其他原因致使甲方无法与丙方及时联系,此种情况连续达一个月则视为联系中断。如果联系中断的情形持续两个月,甲方与乙方协商后,有权重新确定联系人,但不免除丙方应承担的义务。
(2)如果在丙方联系中断的情况下,如出现拖欠甲方各项费用的,则甲方有权起诉丙方及对乙方有赡养义务的个人或单位,丙方应负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包括但不限于拖欠的养老服务费、违约金、赔偿金、诉讼费用、甲方聘请律师实际支付的律师费及为挽回损失所支付的一切费用。
4、特殊情形责任的`负担
(1)乙方不服从甲方管理、不听甲方劝阻或不接受甲方服务、食用在外自购食品或探视亲友送来的食品等原因造成的损害,由乙方承担。遇上述情况,甲方应及时通知丙方。
(2)本合同有效期内,乙方因自身身体原因患病的,甲方应在所提供服务和自身能力的范围内积极救治,但对乙方患病或乙方因疾病导致去世所产生的后果不承担责任。
(3)因不可抗力致乙方受到伤害,后果由乙、丙方承担。
5、本合同关于乙丙方权利义务的约定,并不免除对乙方有法定赡养义务的其他人员的法定责任。
第十条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1、合同的变更
(1)根据乙方健康状况的变化,甲方可以提出变更服务项目的建议,并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及丙方,乙方和丙方应对新的服务项目和收费金额进行书面确认,如有异议可在收到通知后15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解除合同。如丙方收到甲方变更服务项目的书面通知后既不确认又不提出异议,且不调整服务项目将导致甲方无法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甲方有权选择根据乙方的健康状况调整服务项目或提出解除合同。若甲方选择根据调整后的服务项目继续提供养老服务的,乙方和丙方有义务支付调整服务项目后的养老服务费用。乙方和丙方拒绝根据调整后的服务项目支付养老服务费用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并对已提供的服务收取服务费。
(2)当与甲方日常管理、服务直接相关的食品或人工的市场价格上涨时(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食品价格同比上涨超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超过 %),甲方有权在该上涨幅度内适当调整收费标准,并将价格调整的通知在调价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及丙方。
乙方或丙方对价格调整有异议的,可在收到通知后15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解除合同;乙方或丙方虽有异议但要求继续按照原收费标准履行合同的,甲方有权提出解除合同。这两种情况下解除合同,甲方及乙方、丙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乙方或丙方收到通知后15日内不以书面形式提出异议,但拒绝根据调整后的价格支付相关费用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并按照原收费标准收取已提供服务的费用。
2、合同的解除
下列情况下,可以解除本合同:
(1)甲方提供的服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或因甲方或甲方工作人员的过错造成乙方人身、财产损害的,乙方有权提出解除合同。
(2)如果乙方和丙方无故拖欠各项费用超过两个月,经甲方催告后十日内仍不交纳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书面通知乙方和丙方,要求乙方出院。如果乙方在甲方发出解除合同通知后7日内仍不出院,甲方有权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合同解除。此种情况下解除合同,乙方和丙方除应支付拖欠的服务费用、诉讼期间的养老服务费用,还应当支付相当于一个月服务费的违约金,并负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诉讼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甲方聘请律师的实际支出等。
(3)乙方严重违反甲方的规章制度,甲方有权解除合同。
(4)发生不可抗力或甲方破产等情况,致甲方不能履行合同,甲方在通知丙方后应协助乙方转至其他养老院或送回乙方住所。
(5)乙方因疾病住医院治疗,甲方应当主动询问乙方是否与甲方解除合同,此种情况下,乙方可解除本合同,且无需承担提前解除合同的违约责任。如果乙方不提出解除本合同而要求保留床位或房间的,应照常向甲方交纳 、、等费用。
(6)因甲方提出调整养老服务项目和(或)收费的方案,三方无法达成一致的,乙方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7)乙方不适应居住或管理环境,提前十日可以提出解除合同,无须承担违约责任。甲方应在十日内结清款项,退回押金(如有)。
第十一条 违约责任
1、因甲方或甲方工作人员过错造成乙方人身或财产损失的,应由甲方承担赔偿责任。
2、甲方没有按约定提供服务,应相应降低收取养老服务费用;由此造成乙方人身或财产损失的,还应当赔偿乙方实际损失。
3、甲方具有资质的服务人员的配备比例不符合规定或提供的服务不合格,经乙方或丙方提出,甲方不及时更换或改进服务达到合格的,乙方或经乙方书面授权后丙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甲方减少不合格服务部分的收费,由此造成乙方人身或财产损失的,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4、甲方或其工作人员侵犯乙方隐私权或人格尊严的,造成乙方精神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5、甲方或其工作人员侵害乙方及丙方对甲方提供的养老服务的知情权的,乙方和丙方有权要求甲方改正,并承担乙方和丙方因行使知情权发生的所有费用。造成乙方、丙方损失的还应赔偿损失
6、乙方和丙方不按约定时间交纳费用,除应尽快补足所拖欠的费用外,还应承担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具体为:每逾期一日承担万分之三的违约金。
7、乙方违反甲方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造成自身伤害的,由乙方自行承担全部责任;由此造成第三人(包括但不限于其他入院老人或亲属、甲方职工、来访人员等)人身或财产损失的,由乙方承担法律责任,丙方对此承担连带责任。
8、除因不可抗力、乙、丙方过错或本合同另有约定外,甲方提出解除合同,应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具体标准为: __________________ 。
第十二条 免责条款
因不可抗力导致甲方无法履行本合同,甲方应在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后及时通知乙丙方,本合同自动解除,各方不承担解除合同的责任。甲方、丙方应积极协调,根据乙方的意愿选择按下列方式妥善安置乙方:协助乙方转至其他养老院或送回乙方住所。
第十三条 合同期限
经协商,确定本合同期限为 年(月),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第十四条 合同期满的处理
1、合同期满前30天,乙方和丙方可共同申请续订合同。
2、如果乙方和丙方在合同期满前不共同提出续订合同的申请,乙方应于合同到期日搬出养老院,办理出院手续并结清所有费用。
3、本合同期满后乙方既不提出续订合同又不搬出所在的养老院,则本合同变更为无固定期限的合同;甲乙丙三方仍按原本合同约定内容履行。
若乙方或者丙方拒不按照原合同履行,甲方有权解除合同,书面通知乙方、丙方解除合同 ,要求乙方搬出养老院。如果乙方在甲方发出解除合同通知后7日内仍不搬出养老院,按照本合同第十条第2款第(2)项办理。
第十五条 通知
在本合同中所标明的甲、乙、丙三方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为各方各自有效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一方变更通讯地址和联络方式应及时通知其他各方当事人。
因一方变更通讯地址未及时通知其他各方,导致未被通知的一方发出的文件无法送达,则视为文件已经送达。
一方发往另一方通讯地址的挂号信、特快专递、电报等,如果因地址不详或查无此人或收件人拒收等原因被退回,仍视为该文件已经送达。
乙方入住甲方期间,有关本合同的履行事宜甲方应直接将书面通知交付乙方才视为通知或送达了乙方。
第十六条 纠纷的解决方式及管辖
因本合同引发的纠纷应尽量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的,由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七条 合同附件
1、加盖甲方公章的甲方合法注册登记文件复印件
2、乙方、丙方(个人)身份证及户口本复印件,丙方是单位的提交加盖公章的丙方合法注册登记文件复印件
3、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体检时间在一个月以内)
4、乙方及丙方签字的对乙方《健康状况陈述书》及《入住登记表》。
5、甲方出具的、经乙方、丙方签字认可的《自理能力测评报告》
6、房间设备表
7、公共设施设备表
8、甲方服务范围表
(甲方应根据《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规范》,填写具体服务项目,如个人生活照料服务包括:协助洗脸、刷牙、理发等等。)
乙方选择的服务项目
9、《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规范》
10、甲方提供养老服务的各种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
11、《北京市养老院入住须知》及甲方制定的规章制度作为本合同附件。
12、甲乙丙三方签字盖章的《补充协议》。
第十八条 未尽事宜
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各方应另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该补充协议将作为本合同附件。
第十九条 生效
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丙方各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各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
(本页为签字页,以下无正文)
甲方:(公章)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签字、盖章或者按手印):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丙方:__________________
(签字、盖章或者按手印)
【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申请表】推荐阅读:
上海市地方标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09-30
上海的养老院10-05
上海市引进人才申请表09-13
上海市保障房申请09-23
上海徐汇日月星养老院简介08-12
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网11-06
上海服务外包09-13
上海市9月1日出台《上海市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09-06
上海个人社保退休金养老金计算方法08-30
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申请的个人材料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