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2篇)
物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初中物理远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岢岚三中 孙丽梅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学科知识得到了提高,对于师德的理解有了新感悟。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要拥有幸福感。通过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的学习,使我懂得了怎样备好、上好、评好一节课;对怎样成长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有了具体的方法指导。
首先,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
其次,一节好的物理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物理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物理。抓住物理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物理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物理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物理,乐学、爱学物理。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物理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物理方法,体现物
理课的灵魂,使物理课上出“物理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最后,如何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物理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物理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物理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物理大餐”!
远程培训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不断成长的过程。学习过程中我会自觉的联系自己的实际,哪一点我应该改正,哪一点我应该继续发扬。做到心中有数,今后的教学中少走不少弯路。经验的积累不在牺牲学生,这也许就是最大的收获。
通过这次培训,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我得到的不仅仅是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提升。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物理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此次“远程培训”机遇,再学习、认识、反思,把学到的知识技能与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之中,善于捕捉教育良机,发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让学生真正能领悟教师言行中传递的真诚、情感、智慧,并将教师的理解、期待、鼓励内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有生命活力。
初中物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岢
岚
三
中
孙丽梅
2014年1月11日
物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2
一、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和培养
所谓外部学习动机就是指因学习的外部后果而引起的学习动机, 它与知识本身、学习活动没有内在联系, 只是把学习作为实现某种目标的手段, 成为外部诱因。例如:为了达到实现自己的理想, 为了取得好成绩。学习中有了外部学习动机, 才有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物理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 还有不少繁杂的分析和计算等, 要完成这些学习任务, 必须培养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或增强学习动机的强度, 才能有毅力、有恒心克服困难, 坚持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目的教育是培养外部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新课程教学目标三维度的提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使目的教育更见成效。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中, 新教材的做法是,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更注重能力的培养, 而在学物理中获得的诸如理解、综合分析、计算等许多能力, 不论他以后是否从事的是物理方面的工作, 都会使他终身受用的, 这样学生对学物理的目的就有了更广阔长久的认识。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中, 新教材的做法是,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领悟和欣赏物理学家怎样看待自然界中的事物, 怎样说明自然界如何运行的, 其融入了科学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 使学生学得轻松, 提高了目的教育的成效, 外部学习动机更易培养。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中, 教材也有大量创新, 特别是在内容编排和呈现方式上, 在关注科学思想、科学过程、情、态、价以及在引导学习方式改变方面, 都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也为教师的创新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大的空间, 使目的教育更见成效。
二、内部学习动机的作用和培养
所谓内部学习动机是指由于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发的动机的满足, 学生努力学习仅仅因为他们感兴趣或是在学习中获得兴趣, 学起来有味, 从而产生强有力的认识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就是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还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激发后, 他不仅乐意学而且思路开阔、学习效率高, 正如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中, 注重分析思路和方法的渗透, 着力展现“重过程”, 让学生感悟一个求知的过程, 一种思想方法, 一种用“已知”求解“未知”的精妙, 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重新发现知识的过程, 当发现和创造的乐趣伴随着学生时,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内部学习动机。
新教材在大体继承了原教材知识结构的同时, 更重视提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许多好素材, 介绍的科学内容不再是独立的冷冰冰的公式和法则, 更要使学生通过科学内容看到其背后人的智力活动与人的情感。例如在“万有引力定律”中, 学生在了解到第谷为描述行星的运动积累了近万个观测数据的时候, 会像所有人一样感到头疼;开普勒把这么繁杂的数据变成了简洁的三句话;而牛顿更高明, 他揭示了以上万个观测数据中蕴藏着的极其重大的“天机”——万有引力定律……这些, 使人眼前一亮, 豁然开朗, 这时学生的体验是高兴、佩服和激动, 这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从而产生强烈的内部学习动机。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要达到掌握“知识与技能”这一主要目标, 最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从实验中激发内部学习动机。第一, 新教材许多内容增添了实验, 有效地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获得感知,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第二, 新教材增多了实验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现象的本质, 例如“牛顿第三定律”一节中增加了“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演示实验, 能深层次、多角度地阐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使难点不难学, 学起来轻松而有趣;第三, 新教材更侧重通过探究实验, 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创新设计实验、重新发现知识的过程。例如将原教材“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改良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探究实验, 当学生面临着“如何找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困难时, 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找出它们两两之间的关系, 在探索过程中逐一解决“怎样提供和测量物体所受的恒力”“怎样综合实验的最后结果”等问题, 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实验探索过程中, 能使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 不仅内部学习动机强烈, 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学习物理力学的心得 篇3
关键词:物理力学;心得;措施
G633.7
力学向来是高考物理的重头戏,对高考成绩的影响很大.由于力学知识较为抽象,理解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学习效果不甚理想.实际上,物理力学有很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只要方法和技巧得当,就能快速形成物理解题思维和能力,提高物理力学的学习效率.
一、端正学习心态,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学习电学和力学时,老师强调了这两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和难攻性,导致很多同学都产生了不好的学习心态,如畏难厌烦心理、消极心理以及急于求成心理。物理固然是难学的,但只要端正学习心态,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能一步步的学好它。如在学习力的图示时,我们班同学就编了这样的顺口溜:“四定即定作用点、定方向、定标度、定长度,两标即标箭头、标数值和单位。”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朗朗上口,好听易记,而且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清晰透彻。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上课时应该集中精力,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主动与老师互动,善于思考,提出疑难问题,勤于请教;收集阅读课外报刊读物,积极参加课外兴趣小组,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我们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
二、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物理思维是在日常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首先,正确使用物理符号,养成规范、严谨的书写习惯,尤其要注意区分大小写及下标等.其次,对于方程式及关键演算步骤要做到书写规范,力求用精简的物理语言将解题思路准确清晰地呈现出来.再次,对于不会做的题目也要有拿分意识,尤其是一些压轴题往往计算难度很大,短时间内很难理出头绪,但可以按照题意向下推测,将可能用到的定理、公式书写下来,并适当加以计算及推导,这样不仅能够拿到一定的分数,也有助于理清思路,激发解题灵感。
三、明确被研究的对象
在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解决物理问题时,首先要确定题中被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并把研究对象从特定环境中隔离出来,这样才能有效开展后面的解题过程.被研究对象可以是质点、单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等.根据解题需要,灵活选择恰当的研究对象,这是解决物理力学题的基础之一,一般可以采取“隔离法”或“整体法”.整体法是系统论中的整体原理在力学中的应用,思维形式遵循从局部到全局的过程,当分析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不需要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时,选用整体法.隔离法是指把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体系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隔离法时,只分析该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该对象的作用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四、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物理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很多题目都有系统的解题方法,力学更是如此,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当然不是所有题目的解题方法都是一样的,但是物理原理就那么几个,什么样的题目要用什么物理原理,我们要进行总结,不要到了考试中才冥思苦想如何解题,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解题过程中,针对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要千篇一律地套公式,也就是要将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灵活运用。比如:解物理力学题的一般过程是首先对题意进行准确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再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注意分析原始力,不要边分析边处理力;根据具体情况对力进行处理,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者正交分解;对于平衡问题,列出平衡方程式,对于平衡态变化问题,列出加速度方程式;最后求得题目中要求的物理量。
五、加强归纳与梳理
高中力学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牛顿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其中牛顿定律为承接点,既深入了精力与动力学知识,也引出了机械与动量知识,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机械能与动量也引出了功、能等知识点。可以看出物理力学学习可谓环环相扣,并且物理力学考试题型通常不是只拿出一个定理公式来考核,而是将几个定理综合起来考查对知识系统的掌握情况,因而学习中需梳理力学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注重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转换,建立起自身学习网络,全面掌握力学体系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脚踏实地掌握好基础,在此基础之上灵活应用。
六、掌握力学的解题策略及技巧
.对于静力学问题,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将其从整体中隔离出来,个别情况下可以转换研究对象,具体方法主要有两种:要么将研究对象转换为另一物体,要么就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再分析其所受的外力.一般情况下,对于“原始力”的分析可用受力图来表示,结合具体情况可分别选取平行四边形定则、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则等不同的分析方法,然后对其中的力进行合成或分解.对于受力平衡问题,要运用平衡条件“∑F=0与∑M=0”,列方程式来计算和分析;对于动态平衡问题,要结合各种力的具体变化来采取相应的解析法或图解法,然后加以分析.静力学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合成及分解方法的掌握,解决此类问题必须明确物体受力的形式、方向及数量,然后套用相应的解题策略。比如,当研究对象是叠加体时,一般采用隔离法;物体受三个力同时作用时,可以采取合成法,受四个以上的力同时作用时,宜采取正交分解法;若受力物体为杆或弹簧,则既可以受压力也可以受拉力,若受力物体为橡皮筋或绳子,则只能受拉力,且当三条以上的绳子有共同的交汇点时,每条绳子所受拉力一般不同。
动力学问题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已知物理受力,分析物体的运动状况;二是已知物体的运动状况,分析物理受力.这两种问题也可以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其研究对象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解题时要根据题目描述的情况,选择最佳解题策略,具体可以运用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七、结语
总之,学习物理主要靠理解,不是听老师讲解就会懂的,只有反复思考、探索问题的实质,不断地独立思考才能真正懂得,才会求解各种各样的物理习题。
参考文献
[1]罗贤平.个人知识管理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物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4
---------实验培训心得体会
本次聆听了专家讲座,通过参观学习仪器管理中的细节,并与同行进了交流探讨,觉得本次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获益匪浅,管理观念得到了洗礼。通过学习,我感受颇多,现将我的收获反思如下: 1.认识实验的重要性.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因此,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标准的物理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加强科学探究,所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不但没有削弱,还大大加强了,因为实验既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打下基础,又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提供物质的保证。2.注重实验细节。
现在实验操作要纳入中考成绩,我们的实验教学就要更加细致注意实验的各个细节,特别使学生的分组实验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都能独立的完成。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很注重实验教学,但有些地方我以前处理的还是太过粗放。比如在做一些电学实验时,忽略了一些细节如: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时,我们已经知道电流一般不会超过0.6A就没有试触就直接选了0.6A的量程,而在实验操作考试中试触也有5分,忽略了就失去了5分。再譬如仪器管理维护中的一些细节(开关断开放置,光具座滑块滑到两端固定等)3.让学生实验养成的良好的操作习惯。
从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的评分细则中我发现第一步操作是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如果没有这个步骤就会扣掉10分。最后一个步骤都是整理器材,这一步也是占10分.开头和结尾一共20分,有些学生可能很顺利的完成了实验,但分数可能不高。有可能就是他们忽略了这开头和结尾。还有就是电学实验中在连接电路中一定要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在开关闭合前一定要滑到阻值最大处。这些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强调,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4、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观念能力、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实效。因此教师要率先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不断学习,了解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及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科学创新素养,教师对物理实验的满腔热忱的态度和在实验中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必然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从而激发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5.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学习,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的渗透,体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能在更为广阔和深刻的背景下理解科学的本质、意义、作用和局限,形成一种关注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物理实验培训心得体会 篇5
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在本学期里,老师又教了很多实验,我做了许多类型的实验,让我受益菲浅,我又学会了很多东西,其中很多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都是无法学习到的,其中很多实验都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获得了许多平时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就本学期里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小结,总结这一学期来的收获与不足。取长补短,能够让今后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通过高中以及大学两个学期的物理实验,我发现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我们学到的许多理论都来源于实验,也学到了许多物理课上没有教到的理论。很多实验都是需要花费许多心思去学习的,也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我们应用物理班的同学,更加要重视实验课,因为理论与实际结合是最重要,掌握好了理论课,以后在工作中才能更好的应用。
在每次实验之前,我们都要做好预习,通过实验手册,得知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所需仪器、实验步骤、实验中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等问题。只有在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到了实验室后就会很有目的的去做实验,而不是坐在那里不知道是该预习还是该怎么做实验了,预习了才能在实验课上更快、更好地完成试验,同时也能收获更多知识。
我这学期所做的实验有五个分别是:1:《弦振动的研究及波传播速度的测量》;2:《电表的改装与校准》;3:《RLC串联电路谐振特的研究》;4:《RLC串联电路稳态特性的研究》;5:《RL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同时老师还教我们万用表的使用以及其他小仪器的使用,使我学到了课外的知识。下面是每个实验所收获的知识。
一、《弦振动的研究及波传播速度的测量》实验中,了解了驻波形成的条件、怎样测量弦振动的共振频率、计算弦振动时波的传播速度,实验的时候我们要认真调节好驱动频率,认真观察弦的振动情况,做完实验后,处理好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二、《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学会用中值法和半偏法测量表头内阻及满度电流;用电流计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电压表及欧姆表,这个实验让我更深刻的明白了万用表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使得在万用表的使用上更加的熟练。
三、下面三个实验都是关于RLC电路的一些特性的研究,老师都经常说RLC电路在电子研究方面的重要性,都说一些集成电路基本都是这三个原件基本组成,而且在无线电方面更占有重要作用,可见研究RLC电路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这三个实验都要借助示波器来观察,做实验的同时也增加我们对示波器面板调节旋钮的熟练,增强我们对示波器使用的能力。
在做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的研究时,学会了观察电路谐振的想象的观察,用双踪法、李萨如图形法和绘测I—F曲线等方法来求谐振频率;学会了描绘谐振曲线来求“通频带宽度”,会用了用电压谐振法和频带宽带法来求Q值,了解了Q值的意义,即1,谐振时电容的电压或是电感的电压总是总电压的Q倍;2是标志着频率的选择性,这是和谐振曲线联系的,当Q值越大,宽带频度越狭窄,曲线越尖锐,说明电路的频率选择性越好,这在无线电方面占有重要的应用。
接着做的是稳态特性的研究,在这个实验里我知道了什么是相频特性、幅频特性,即保持总电压不变,电路中电阻、和电容两端地电压值将随信号源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的规律称为幅频特性;而总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差也会随频率的变化而改变,其变化规律称为相频特性。在实验里学会了观察交流信号在RLC电路中的相频特性和幅频特性,同时掌握了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和复习矢量图解法。
③最后一个是暂态过程的研究,实验明白了什么暂态过程。即RC、RL、RLC电路在接通或是断开电源的短暂时间内,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要经过一个非稳定变化过程,才能趋于稳定状态,由于时间较短,故称为暂态过程。本实验加深了对电容器的充放电、电感电流暂态特性的了解,提高对交流电路的分析能力。
实验完成之后自然是数据处理和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数据是对实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探索、验证物理规律的第一手资料。在系统误差一定的情况下,实验数据处理得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偶然误差的大小。所以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在分析数据时要认真仔细,作图时要认真描点画曲线,认真计算,并算出数据误差,误差超过10%的数据组要重新做。
经过这一年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让我收获多多。想要做好物理实验容不得半点马虎,她培养了我们耐心、信心和恒心。当然,我也发现了我存在的很多不足。我的动手能力还不够强,当有些实验需要比较强的动手能力的时侯我还不能从容应对,实验就是为了让你动手做,去探索一些你未知的或是你尚不是深刻理解的东西。现在,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大学物理实验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平台让我们去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我的学习方式还有待改善,当面对一些复杂的实验时我还不能很快很好的完成。伟大的科学家之所以伟大就是他们利用实验证明了他们的伟大。唯有实验才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方法。为了要使你的理论被人接受,你必须用事实来证明,让那些怀疑的人哑口无言。虽然我们的大学物理实验只是对以前的实验的重复,但是对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来说,这些事情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的数据处理能力还得提高,数据处理的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你的实验成功与否。当实验得出一大堆复杂数据的时侯我的处理方式和能力还不足,有时候会算错结果,有时候会无从下手,有时候会绕远路用复杂的方式去处理数据。经过这一年,我学会了许多处理数据的方法,相信这同样也能对我其它的课程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适岗培训物理心得体会 篇6
经过了这次培训活动,我在各个方面收获甚大,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是物理学习的主体。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物理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物理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物理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物理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物理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物理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物理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物理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物理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物理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物理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探究既是物理学习的目标,又是物理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物理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物理探究机会。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与前瞻的意识。在物理课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这种意识的作用,使儿童在像物理家那样进行物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增长物理探究能力,获取物理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物理态度。
三、物理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物理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物理态度,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能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四、物理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物理素养。
物理课的内容繁多,涉及到数学、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要及时补充知识储备,同时要学会物理探究的技能,具备物理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物理教学质量会更高。
物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7
1. 切实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什么是“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学生自由的开展学习活动并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也就是说, 自主性学习包括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等几个必要环节。其中自我选择尤其重要, 可以这么说没有学生的自我选择, 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主学习, 这正是我们创建“课堂超市”的初衷。在“课堂超市”中,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 内容和模式。但自主性学习不是“自学”, 自学是指一个人在没有教师授课或指导的情况下学习, 而自主性学习仍需教师的授课或指导, 教师的一个关键性作用是指导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有热情、能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提出问题, 设计实施方案, 得出结论并加以运用。
2. 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自主学习”是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这种环境是开放的, 课上与课下结合, 校内校外呼应, 小组内与小组间互补;这种思维环境是开放的,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中, 一方面沿着老师的导控, 另一方面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建立在通过预习、交流、提问、甚至对老师“发难”的基础上, 因此很容易自主地构建知识结构, 进而推广、应用。
3. 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来源于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权和成功的体验, 如果学生的行为是“被动”的, 受制约的, 那么他们的积极性便会有所下降。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为既是宏观的调控者, 同时又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好助手, 这就要求老师在“导”时, 问题难度要合适。同时要做好课堂内反馈, 而不是寄托于作业和试卷, 其实每节课上均应在学生主动自学的基础上, 老师精讲点拨然后安排一定量课堂反馈练习, 当场练、当场交、当场检查达标情况, 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和喜悦。
4. 增强了整体协作意识, 教师、学生得到了双提高
物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物理化学课堂教学兴趣
[作者简介]张保安,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理化学教学、环境科学与污染控制研究。
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学生对某一学科具有强烈兴趣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探索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效率。因此,培养学生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是形成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内在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其创新精神的催化剂。物理化学是应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有关化学现象和化学构成的一门科学,是对化学领域中各种现象的一般性规律的更深刻、更本质的探讨,其课程特点是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公式多、原理多、推导多、知识的逻辑性和前后关联性强、涉及的数理知识多、习题计算复杂。因此,课堂教学容易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大。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体会。
一、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动力
信心和动力是产生兴趣的前提。要使学生对学习物理化学课程产生兴趣,就要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这门课程,并促使他们激发足够的学习动力。
学习信心可从课程设置、学生素质、历年考试成绩等方面来树立。在课程学习之初,就要向学生阐明:首先,物理化学课程虽然抽象、理论性强、相对难学,但它是在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如大学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的前提下设置的,学生完全有足够的预备知识和能力学好这门课程;其次,进人大学,就说明所有学生都具有较高的智商和综合素质,鼓励他们树立学好物理化学课程的信心;第三,从历年统考成绩看,只要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学生们都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第四,学不好物理化学的原因主要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当或付出的努力不够造成的。通过引导和鼓励,使学生消除畏难心理,树立起学好物理化学的信心。
学习动力则可从课程的重要性、增长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完成学业的重要性、对自己和父母高度负责的精神等方面,在与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增强。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责任感,并产生一定的学习压力,才能逐渐形成稳定持久的学习习惯和动力。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法
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再有趣的教学内容也会显得枯燥无味。由于本课程理论性较强,概念抽象难懂,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授课,势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学得发困,教师教得劳心,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章节内容的特点,选择相应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准备相关材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而科学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物理化学课程适宜采用的教学法主要有发现式教学法、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
1发现式教学法主要是根据科学规律的发现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体现定理、定律的科学发现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积极的科学思维过程中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发现式教学法主要包括实验归纳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假说方法、类比方法,等等。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灵活选用。如理想气体的内能、焓与温度、压力、体积的关系、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具体反应的速率方程,等等,可通过实验归纳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发现式教学,使学生以发现者的身份去发现知识和规律,可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兴趣和成就感。
2问题——讨论式教学过程的实施,可有效强化师生的互动作用,使其共处在动态合作的教学环境中,教学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得以及时进行。问题——讨论式教学法通过设问、提问、讨论、评价、归纳等环节设计教学过程,在问题的不断提出、不断讨论和不断解决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增强他们学好物理化学的信心和兴趣。
如焦耳实验教学时,可提出如下问题:温度测定是否准确?实际温度真的一点没变化吗?在温度测定准确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如何?当学生得知该实验是在水温没有精确测定下得出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在恒温时内能不随体积或压力变化”结论时,不仅可以较好地理解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内能与温度、压力、体积的关系,充分意识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同时还可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极大兴趣。
在使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法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熟知的典型事例,或从对学生已有知识的逻辑展开中提出问题,并提供讨论问题所必需的感性材料和相关学科知识,以及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线索和依据,创造便于探索问题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此外,还需注意,教师的提问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问题的难度不宜过大,否则学生无从回答,必然出现冷场,抑制学生水平的正常发挥。对于问题的创设可以考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形成适当难度、梯度,并注意趣味性、艺术性和逻辑性。
3模块式教学法主要是通过从点到面的网络化知识模块的建立过程,来实现教学目标。该法不仅适合新课内容的教学,也特别适合知识点归纳、章节复习及课程的系统复习。如学习完有关热力学函数的计算时,可分别归纳出各种热力学函数如体积功等的求算途径、使用的公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块式教学法可有效地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学习,深化知识内涵,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发挥教师语言、动作及情感魅力
要促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教师首先要对教学有兴趣。教师走进课堂,就是登上了舞台,不管本来状态如何,都要精力充沛、情感丰富,都要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声调、动作和表情,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对教学内容显示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对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良好表现给予及时、诚恳、恰如其分的鼓励和表扬,对学生各种学习行为表现要体现出充分的理解、信任、尊重和宽容,营造出一个自然、和谐、民主、轻松的教学环境。
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信赖、仰慕和敬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并让他们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欣赏到教师精心设计的表现艺术,获得美的享受。
四、运用相关物理化学史
近代实验科学的开创者Bacon说过: “学习历史可以使人明智。”物理化学的每个规律、概念和公式,都有其
出现的背景、人物、地点和年代,都有其科学发现的生动过程和有趣事件。适当讲授物理化学史,有助于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历史沿革,积累感性认识,丰富科学发现情景,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发现科学规律的方法、思维能力以及学习兴趣非常有利。
教师平时要注意积累有关物理化学教材内容的历史资料,尤其是重要的规律、公式的发现等方面的资料。上课时,要紧密结合教学需要,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地掌握相关课程知识。切忌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过分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五、与日常生活及学生专业应用相结合
物理化学虽然理论性较强,但实际上也是一门与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它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使物理化学原理、规律等理论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等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到物理化学就在他们身边,生动而具体,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讨论渗透压时,可联系医疗上给病人补液。正常人体血浆总渗透浓度为303,7mmol/L,相当于渗透压为770kPa。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在280~320mmol/L的溶液为等渗溶液,渗透浓度小于280mmol/L的溶液为低渗溶液,渗透浓度大于320mmol/L的溶液为高渗溶液。临床给病人补液时,要特别注意补液的浓度和渗透压,比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浓度必须进行严格的限制,否则可能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还可联系反渗透在水质净化方面的应用、渗透脱水技术在蔬菜、肉类、鱼类的盐腌和水果的蜜制、糖制等方面的应用,等等。
在讲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时,可提出:为什么故宫的建筑群近年来所受的腐蚀比过去几百年所受的腐蚀要严重?通过讨论,很快就可从刚学习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的知识中得到答案,还可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有些抽象枯燥的概念,如能结合日常事件进行讨论,不仅生动形象,能够引起学生极大兴趣,而且还可因其通俗易懂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概念。如讨论熵增原理可联系人们对环保的认识,讨论自发过程可联系热冷转换过程,等等。
六、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省教师大量板书和绘图时间,加快知识点的讲授速度,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多媒体教学手段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事实上,多媒体不仅包括电脑、投影、幻灯及采用各种软件制作的教学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现代媒体,也包括黑板、板书、直观教具、模型等传统媒体,甚至教师的语言、动作、形象等也是媒体。要综合运用多种媒体,真正体现“多种媒体”的特点,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各自在教学中的优势。
在制作多媒体教学片时,要注意设计好动画效果,使版面显示符合教学程序、流程以及学生的视觉认知和思维规律。要使教学内容和过程通过形、声、光、色的变化富有魅力地表现出来。
兴趣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知识的迫切心理,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积极思维和不断创造,推动智力潜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各种方法,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强调指出的是,对大学生而言,不能只凭兴趣学习,更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探索科学的内在需求、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强的学习毅力。兴趣唯有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才可能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和合作的、令人愉快的高效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冷美香,万宗喜-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18(2)。
[2]王桂英,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
[3]舒华,物理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创设艺术[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3)。
高中物理远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9
高中物理新课程远程培训,通过认真观看了视频,学习了专家文章,阅读发人深思的作业和思考,有面临挑战的切身感受,对新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接触了许多新的理念:新课程,新课改,模块,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以学生为主体等新名词,也感受到很大得收获,使我受益匪浅。总的说来有以下四点: 1.重新认识并树立高中物理课程新理念,新思想。新课程强调物理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物理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理念、新思想在教学中的有实际的应用,而不是空喊口号。尤其是三维目标的落实要求我们的课堂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的互动,情境的引入非常重要,而这些情境又往往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到物理科学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2.重新对自己教师角色进行定位。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尽快学会如何把握和分析新的教材,必须学会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多是在分析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教学如何更贴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对学生的各种评价方案。必须在作业和测验时,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几方面的要求看,评价显得更加客观和实际,更贴近于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发展水平,虽然由于时间较短,我对教材的分析可能还很肤浅,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际中,不断地摸索并把新的理念贯穿到教学实际中,但我仍会满怀信心地走上新课改的物理课堂。3.重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内容的重要性。通过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熟悉高中物理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特别是在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方面有了更深的体会,从而为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整体把握高中物理新课程.做到课堂教学的每一节课到位而不越位奠定了基础.4.重新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物理培训体会 篇10
听了广州两位老师的演讲,收获颇多,体会深刻。一位是一线教师,一位是教研员,都紧紧围绕着以物理实验为基础展开教学和教学研究,想方设法对学生进行物理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他们的教研经验,针对性强,切合实际,去除了空洞的理论,内容丰富,使我听的全神贯注,忙于做笔记。我个人认为,这次培训,是我参加的所有培训中最好的一次培训。
广州广园中学的谢力行老师,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教具制作,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动手能力,并总结出在教学中做实验和不做实验的区别。做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学习获得长久的记忆,能增加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创造能力,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他针对实验课的设计,从根据实际需要、与其他学科结合、拓展物理实验、结合生活实际、结合科学前沿等方面介绍的教学经验,其精髓是“重过程、重情感、重生活”,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而广州教研室的符东生老师的经验介绍,她的敬业精神和刻苦钻研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如让学生在玩中学,老师要有针对性的导与让学生有自由的思考空间的学,教师对教学要有全盘考虑,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不同的侧重点等等,都说的很好。尤其可贵的是,她不是一线教师,却对教材非常熟悉,对教材研究非常透切,能抓住重点和难点,并大胆地对教材有反思和质疑。我认为讲的最好的是对电学的复习课的设计,如带着问题学,复习题要精心设计,前面的习题要为后面的习题做铺垫,由浅到深,有针对性和拓展性,为我们如何缩短电学复习时间做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她的教学经验,切合实际,很值得我们学习。
物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回顾教学实景,刘老师的语言优美,极富吸引力。一句“Can you understand it?”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个课堂令人陶醉,很享受。总之,整节课以及他的讲座将一个优秀教师的各方面素质淋漓尽致的展示了出来。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总结到一下几点:
首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高效的组织课堂。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课堂也交给了学生,从教师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独立学习转向合作学习,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1)课前准备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我们在备课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老师自己备,同时也可要求学生参与。如我们在准备教具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尽可能做到自己手里有什么,学生手中有什么。比如在教26个字母时,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自己制作一些字母卡片;在教 0--10的数字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电话号码、门牌号、邮编等卡片。(2)导入新课阶段。可以通过值日报告来导入,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口语,一方面训练其他学生的听力。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每天如此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如果教师能增加一些新花样,变换一下方式的话,如小竞赛、讲故事、做游戏等,学生的注意力一定会保持集中。(3)练习中,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不但要学生动口,而且还让学生动脑、动手、动表情、甚至可以把教室当作舞台让学生去表演。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情景下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其次,深刻理解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衡量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
第一步,让学生自主预习,独立思考,制定目标和任务。让小组长组织其组员完成预习任务,做有准备的讨论交流,这样才可能是高质量的交流。有疑难问题的进行合作,共同解决。没有独立思考就不能进行合作学习,学习将流于形式。
第二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仍然不能解决的,老师先教会组长,组长辅导组员,这样兵教兵的做法,让学生学起来更带劲。
第三步,老师只管那些小组中融不进去的,辅导他们,这样很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高效的课堂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离开老师。总之,课堂是学生交流与展示的过程,不是老师“现蒸现卖”。
再次,课件方面。看完了刘老师对课件的设计,我也是感触颇深。1.用退出的动作设置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氣氛一下子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敏捷了,课堂的节奏也加快了。2.用视频中的画面教授单词更形象生动,学生容易理解,也省去好多用语言解释的麻烦,甚至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异国文化的风情。3.课件中的图片可选择自己和学生熟悉的人物和环境,课堂内容真实,让学生感觉亲切,容易产生极大的乐趣。
第四,充分灵活地运用好语言的魅力。英语作为一门与汉语完全不同的语言学科,它有它自己的词汇、语音和语法规则。但是对于有些连英语的皮毛都尚未闹懂且情绪极易波动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很少知道教学的重难点,很少有人知道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所以课堂的主动权应该属于老师,老师来安排和调节课堂教学活动。想方设法地调动其积极性, 但尽量克服汉语的负面影响, 使学生在轻松、自然、亲切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形成一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模式。学生听母语会很舒服,但为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综合能力,作为英语课更要用英语来组织课堂。尽量不要在说完英语后,翻译成汉语,可以不断地重复,他们就会迫不得已认真去听,最终会听懂的。这样在训练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口语水平,乃至于课堂质量。
最后,适当的保养自己,给自己补充点时尚,让时尚带给我们灵感,永远使自己处于精神饱满的状态,培养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不管是课堂,还是校园,要谈吐得当,语言得体,举止大方,有健全的人格和敬业精神。教师必须具备多元能力,除了高效的课堂驾驭能力之外,还必须有教育管理学生的能力,以及协作精神,在全级中分工协作,将备好的教案,课件等拿出来共享。这样不仅自己轻松了,而且交流探讨之后的方法更适合学生,进步更快。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深切的体会到“英语的工具性”的重要性。语言是一个载体,是一种工具,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综合。然而,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迫于升学压力和各种考试的检测手段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有些时候,我们把大量精力放在阅读写作等技能的训练上,而忽视了“说”这个语言最基本的技能,忽视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把英语学成了“哑巴英语”。因此,一个好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好的表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和专业素质外,更要转换在课堂上的角色。因而,只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改变“单调压抑”的课堂模式,向英语口语化的课堂迈进,向充分互动的课堂迈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自哪里?来自我们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来自我们的不断发展的教学实践,来自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学习。还要及时的反思,每一节课都是一个不完美的艺术,上完课总有不足,所以,下课后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思考一下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赶快记下来。有必要的话整理出来,形成自己教学的一套理论观点,使自己不断地取得进步。
物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一、教育理念大解放
在培训中我知道了“以幼儿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幼儿园发展为本”是中幼的办园宗旨, 中华路幼儿园教职工坚持以“求实、开拓、创新、奉献”的精神, 以“关注、接纳、尊重、信任”为教育依据, 将不懈追求幼儿的“快乐生活、智慧发展”。因此, 在组织幼儿时“游戏中学数学, 生活中学数学”, 不断彰显“快乐数学”的办园特色, 促帮助幼儿自主、好奇、健康、快乐的发展。
二、专家指导眼界开
严园长的讲座《关于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实践和思考》仍历历在目。严园长, 33年如一日从事幼儿教育事业, 她以爱为舟, 辛勤耕耘在幼教讲坛, 正是“师情沐浴催桃李, 落红喜作护花泥”, 她的爱心伴随着幼儿园全体幼儿的成长和进步。严园长指出绘本是图片配有文字的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连环画, 绘本给孩子们强烈的视觉感受;又在一个简单易懂的故事中包涵着一个深刻道理。而且, 通过绘本孩子们不但可以看图猜测故事内容, 还可以对文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组织绘本教学时, (一) 教师要挖掘绘本的内涵, 引导幼儿参加讨论, 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 (二) 教师要注重提问的有效性。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 起点在一问。”《新纲要》中明确提出:“进行适当的疑问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于老师的设定目标, 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并进一步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因此, 幼儿教师合理的提问是进行绘本研读活动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幼儿教师在设计活动案例时就要仔细斟酌, 提出发散性、指向性的问题, 其关键一环是要激发幼儿的思维, 促使幼儿积极主动的阅读。 (三) 幼儿教师要注重培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作为阅读的主人, 在与教师的互动和引领中, 逐渐的感悟绘本。幼儿在观察画面后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 比如画面中的明亮色彩、动物的丰富表情、很可笑的动作, 还有一些吸引幼孩子的情节等。这些感兴趣的地方, 幼儿就会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时正好是教师发现幼儿理解程度并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 还要更大胆的要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在绘本教学, 我们与幼儿共同享受绘本的过程中, 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是很多的。作为幼儿教师, 我们一定要让幼儿成为阅读的主人, 让幼儿真正的走进绘本, 理解绘本, 并在绘本学习中获得成长。
学习聆听了谈亦文教授关于《在音乐活动中常见学习障碍的诊断与调适》的讲座。我满怀求助、求知、求进步的心态参与聆听整场讲座。谈教授的讲座艺术氛围浓厚、充分彰显个性、她的魅力使让我由衷地感觉:参加幼儿教师培训受益匪浅!东西部幼儿教师交流更加重要。整个讲座案例丰富充实, 浅显易懂、贴近每个参训教师教师的工作实际。例如:谈教授以小班歌曲《懒惰虫》为例, 引导培训教师处理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活动首先开始“点兵点将“的游戏。 (点兵点将, 点到谁, 谁是孙悟空、花仙子等好听、好汉的名字, 幼儿表现积极, 情绪高, ……) 接下来新授歌曲《懒惰虫》, 还是以“点兵点将“游戏开始, 进行方法迁移, 唱到“懒惰虫”时, 手指落到那个孩子的身上他就是“懒惰虫”。全班孩子对“懒惰虫”哄笑, 被称为“懒惰虫”的孩子的心理肯定委屈、不开心, 这时课堂陷于混乱。紧接着, 谈教授提出唱到“懒惰虫”时, 手指指向教师自己, 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诱导,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变。
这是一个显得很简单的活动中的教学方法的改变、但这个教学策略的调整, 体现了幼儿教师去做一个真正的有心人, 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 及时改变不恰当的教学行为, 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真正为孩子们的提高和发展着想, 是音乐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谈教授在讲座中说到这样一句话:“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歌唱, 提高音乐能力, 培养音乐素养, 而是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从谈教授的讲座中,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 她是个富有很强艺术魅力、人格魅力的知性文人, 综合素质在她本人身上就体现很强。她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很高雅文质;她唱出的一首首儿童歌曲娓娓动听、声情并茂;一言一行都显现出她精湛的教育技能和教学技巧。我深知, 她所流露出的精确的教学语言、得体的教学行为、现代的教育理念, 不是一朝一夕获得, 更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勤奋加努力、学习加苦练点滴积累而来的。她是教授, 但她没有高高在上俯视幼儿园、俯视教学、俯视教师, 而是把自己经常身居一线, 融入园所, 投入研究, 所以才获得丰富的教学案例, 掌握更多的教学信息, 了解教师的心声, 了解孩子发展的需要。在讲座中才能自如地歌唱、自如地表演、自如地分析, 由点及面, 由表及里, 深入浅出, 身体力行地引导教师们接受正确地认识音乐活动中孩子们常见的学习障碍。如教学案例《头发肩膀膝盖脚》活动中, 教师要求孩子学习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其中一个小男孩在活动中出现了多次失误, 教师在言行、表情给予了不当的表现, 谈教授指出:教师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失误, 想办法让孩子的紧张压力得以缓解, 引导孩子们一起总结、体会。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 参加培训的老师们认识到:引起一些孩子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原因并非都在孩子, 也有教师的部分责任。
三、树立信心从头越
【物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培训心得物理创新教学研究大会学习心得10-09
高中物理远程培训体会09-09
高中物理课程培训心得体会05-30
初中物理暑期培训心得体会06-02
高中物理远程培训作业09-08
初中物理短期集中培训日志06-12
远程培训物理专业课模块二作业05-15
初中物理适岗远程培训心得体08-18
学习物理力学的心得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