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2024-10-15

2011应急管理工作总结(共9篇)

2011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篇1

大同高速公路建管处 2011年度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2011年,大同高速建设管理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高管局的工作部署和总体要求,以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为核心,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确保了灵山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稳定、和谐。

(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

根据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道路交通事故应急程序规定》,认真学习《山西省高速公路精细化管理岗位标准应用手册》,建章立制,对照标准制订了《灵山高速公路精细化管理应急工作手册》共

项应急预案和

项相关保障制度,工作程序方面制订了应急队伍集结、信息通报、信息发布、交通调度、区域联动机制等内部规范性制度。初步完善了以应急法规、制度为统领,工作规范作保障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

(二)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我处应急体制和机制建设严格按照省局应急管理相关预案和制度要求,依托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平台应急力量,建立了四级管理体制,形成了统一指挥、联动会商、平急结合、-11月间,路政大队组织所有路政人员集中学习了《突发事件应对法》、《路政大队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11月25日,分管领导干部参加了《公路安全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管理制度》培训。二是认真做好应急调研准备及总结工作。针对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非常规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特点,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追究责任以及改善日常准备具有远超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而调查评估正是完成这些任务的必要手段。因此,我处通过调查评估对现有制度的考查和判断,推动了我处应急管理制度的不断改进,对应急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六)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情况

一是加强应急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努力形成群众广泛参与、全社会共同应对的良好局面。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发放《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知识》、《应急应知应会》等手册。我处已将《突发事件应对法》纳入“六五”普法和年度学法考试工作内容,并在我处应急管理工作会上邀请法律专家和党校老师对我处有关工作部门干部进行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培训及应急管理知识讲课,从而增强了我县应急管理干部的法制意识。

(七)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群众观点。要在我处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真心关爱群众、走进群众,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惟其如此,才能“进得了门,说得上话,交得上心”,关键时刻才能“镇得住台”。要坚决杜绝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作决策、办事情应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感受,搞好经济效益评估,看要不要干;搞好稳定风险评估,看能不能干。其次,要增强预见性。要善于从网络舆论、群众“顺口溜”、街谈巷议中发现苗头和问题,决不可敷衍塞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群众不闹就“拖而不决”,最终导致“零存整取”、一发不可收,挤兑党委政府的公信力。此外,要健全处置突发事件、维护和谐稳定责任制,防止处置矛盾的没有手段,制造矛盾的没有责任。

二是制定好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十分重要,加强平常演练、掌握临阵处置方法更为重要。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加强应急教育和演练,确保关键时刻用得上。与此同时,处置突发事件十分复杂而又敏感,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现场指挥来讲,特别考政治、考谋略、考水平。个人理解,七个“要”的把握至为关键,即:情报信息要准确;事件性质要分清;事件诱因要消除;重点人物要控住;“三个慎用”要落实;依法处置要果断;善后处理要到位。

三是坚持将突发事件处置与媒体应对联动考虑,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把握工作主动权。现在不少事件,开始可能并不复杂,但一经舆论炒作便爆发升级,变得越来越难控制。

的原则,落实人员,落实责任,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同时,为有效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及突发事件,确保和谐稳定,修订完善了《大同高速建设管理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制定了《精细化管理应急预案工作手册》,成立了抢险应急指挥部,组建了抢险应急小分队,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社会稳定方面提前做好应对工作,提高了安全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科学、及时、有效地应对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广泛宣传,强化认识

2011年,大同高速建设管理处在全处范围内广泛开展突发重大交通事故桌面演练,深入宣传应急管理体制、修订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情况,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同时,为提高应急队伍的业务技能,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消防培训和消防演习,取得了良好的实战效果,切实提高了大家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健全制度,强化落实

一是建立健全突发性事件快速反应机制,要求各部门必须畅通通讯渠道,及时掌握路面动态,保证通讯工具24小时开通。二是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一旦出现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迅速报告建管处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同时上报省局信息中心、建管处信息监控中心、清障保畅应

通等重点部位严看死守,巡查不断档,做到案件早发现早处理早放行。三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所辖路段施工现场管理,向司机发放安全等宣传资料,保障了所辖路段的安全畅通。四是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努力改善职工吃、住、行生活条件,尽可能提高餐饮住宿标准,营造舒适、舒心、舒畅的工作生活环境。

六、强化演练,健全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应急处置的领导能力。二是配备各种应急设备,完善信息报送和及时发布机制,切实提高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三是加强对重特大交通事故、重大自然灾害、危险品车辆事故、收费站车辆拥堵、机电设备损坏、通行票款丢失等特殊事件的应急演练,切实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安全机构、人员、经费、设施“四落实”,建立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安全、舒适、方便地出行。一旦出现交通阻塞或大雾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巡路员在施工路段现场摆放隔离墩,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灯,给司乘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畅通的通行环境。

三、存在不足与整改措施

在省高管局的高度重视下,我处应急管理工作有了长足进步,但仍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不尽平衡。一是法制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安全

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2012年工作基本思路与打算

明年,我们将继续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切实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结合应急管理和我处实际,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专项应急预案,扩大预案体系的覆盖面,增强预案内容的实用性。特别是加大对消防安全、收费广场交通事故、站区收费秩序出台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二是充实应急管理机构。督促各县区商务部门按照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进一步细化应急工作机构的职能,明确相互间的工作关系,把重点放在充实、加强和提高上,努力实现应急管理职责、机构的科学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三是加强危险隐患排查监管。积极开展重大危险源排查工作,全面掌握风险隐患的种类数量和状况,对民爆、成品油等重大行业和领域采取更有力防控措施,形成实时监测和动态监管机制。

四是加强应急商品物资的储备和管理。主动向上级汇报,积极争取重要商品物资储备费用,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更加规

2011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篇2

安全生产是发电企业恒久的主旋律。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盘山发电公司) 是一家实行新型管理体制的发电企业,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和不断完善, 在生产运行方面建立起了以运行集控值班制、设备点检定修制和项目承包管理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在安全管理方面初步建立起了以大监督、安全点检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和较为完整的事故应急处理体系, 其中, 电力危急事件的应急处理是盘山发电公司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盘山发电公司利用科技创新手段完善安全危急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 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电力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 全面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 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安全危急应急管理机制日臻成熟。

盘山发电公司2台600MW火电机组是我国华北地区建设投产最早的600MW亚临界火电机组, 是京津唐电网的主力机组。电厂生产的电能经500KV变电站输出, 供北京和天津两地用电, 公司共有三回出线:一回线为盘通线, 终点是北京通州;一回线为盘芦线, 终点是天津芦台;一回线为盘北线, 终点是天津北郊。盘山发电公司努力探索新厂新制的管理理念, 确保机组实现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自2001年12月18日首台机组正式投产至今, 已经实现安全生产运行2800余天的好成绩。

加强基层管理打造基层机制

发电企业基层员工尤其是生产一线员工既是企业的主要力量, 也是生产现场安全工作的主体和责任人。加强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基本保障。发电企业一线的基层生产人员, 是各种事故突发时最靠近现场的救援力量, 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到事故伤害的人员。因此, 一线生产运行人员的应急处理技能和防护尤为重要。一线生产人员正确、科学地应对突发事故, 不但可以将事故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甚至还可以将其消灭在初始阶段, 从而减轻或避免事故对人员的伤害。

生产现场最常见的突发事故伤害有高温高压蒸汽烫烧、人身触电以及粉尘窒息等。盘山发电公司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 为生产人员配备了完善的个体防护用品, 开展了应急防护方法的培训, 提高现场生产人员的应急事故处置能力。公司还根据现场人员数量, 在中心控制室的电子设备间专门设置了安全用具及防汛用具专用柜, 并配置了应急专用防护用具及防汛用具, 如防尘眼镜、防烟逃生面罩、防汛雨衣雨鞋等。这些应急救援物品在正常情况下禁止动用, 并规定由副值班员负责每班检查核对数目, 由专业机构定期检测质量。当发生火灾及各种危急突发情况时, 运行人员要正确使用, 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 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除了中心控制室外, 公司在生产现场其他的关键位置也都布置了相应的应急防护用具, 确保突发事故发生时, 安全防护用具的足量到位。

防护用具为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现场人员的安全撤离、救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提供了硬件保障。但是, 基层现场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基本的救援知识也是成功处理突发事件的一个关键因素。盘山发电公司多次邀请地方消防的武警和医疗机构的专职医生对基层员工进行防护用具使用、紧急救护和逃生的培训和指导。

2009年, 盘山发电公司为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和普及活动, 进一步加强防火安全工作, 根据公司“11·9”消防安全宣传月活动通知精神, 安监部在消防月宣传活动中, “着眼于平安, 着手于预防, 着重于教育, 着力于抓实”, 认真安排、精心组织宣传活动, 使消防宣传月活动丰富多彩, 深入人心, 深入实际, 确保了办公场所、生产现场的安全。

加强预案管理提高处置水平

事故应急预案在安全生产应急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 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 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 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其影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 在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所预先做出的详细安排, 是开展及时、有序、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

在生产管理上, 盘山发电公司采用的是项目部合作机制, 一旦遇到重大突发事故和灾害, 必须有一套完整、实用、科学的应急预案来统一指挥事故处理工作。因此, 公司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 明确应急处理工作必须以“保护人员安全优先, 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 保护环境优先”为基本原则, 同时兼顾事故损失控制、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等因素。在预案的制定过程中, 坚持科学编制的原则, 强调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从性质上分为综合预案、现场预案和专项预案3种类型, 涉及到人身伤亡、自然灾害、公用系统、火灾与交通、公共卫生等5大领域。

2008年初, 盘山发电公司颁布了由总经理亲自审批并报上级公司备案的《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预案 (试行) 》, 共发布了46项安全生产预案, 同时以企业标准的形式颁布了《安全生产危急事件管理标准》, 将其作为对整个危机事件处理的管理标准。标准中对已颁布的46项安全生产预案的演练周期、负责部门以及每一项预案中每一项工作的责任人、责任部门都做了具体的分工, 确保事故预案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盘山发电公司不但注重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工作, 而且重视各种预案的演练工作, 公司规定“三必须”, 即班组层面的预案必须保证每月进行一个预案的演练, 公司层面的预案必须保证每3个月进行一个预案的演练, 上级公司统一组织的演练必须每次都积极参加。

华北电网在2009年迎峰度夏正式开始之前, 举行了2009年华北电网联合反事故演习。盘山发电公司作为联合反事故演习的主要参演单位之一, 积极准备、精心筹划, 制定了完善的《反事故演习预案》, 确定《#3机组锅炉PC A段, 汽机PC A段跳闸反事故演习》为公司参演题目。根据《反事故演习预案》要求, 公司成立了由生产副总经理、发电部主管调度副部长组成的演习现场指导小组, 现场演习工作由当班运行值副值长曹增力统一指挥。随着华北电网联合反事故演习总指挥的一声令下, 演习正式开始。在华北电网调度的统一指挥下, 各参演发电厂、变电站、地调等相关单位和部门, 严格按照电网实际事故处理程序, 进行事故处理, 经过2个小时紧张、有序的工作, 华北电网反事故演习总指挥宣布:电网恢复正常, 演习圆满结束。在演习总结时, 盘山发电公司的演练表现得到了华北电网领导的高度评价。

以保电为抓手完善应急机制

应急管理从广义上讲是为了预防、控制及消除各类紧急突发事件, 减少其对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程度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应急管理包括对突发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 应急管理的客体主要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科技是指在应急预防、应急响应、事后恢复的过程中, 满足突发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所需的物质手段、精神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 包括应急安全特种装备、专用设备与个体防护用品、应急管理的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和应急保障系统、应急信息智能管理等。

盘山发电公司地处京津唐中心地带, 是京津唐电网的主要电源支撑点, 也承担着对首都北京供电的神圣任务。安全应急管理属于保电任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盘山发电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安全应急管理的保电经验, 完善了日常危急事件的应急机制。

2008年, 盘山发电公司为确保奥运政治用电任务的顺利完成, 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保“奥运”安全稳定领导小组, 全面领导保电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组织制定了保电措施并监督落实;指挥保电期间的不安全事件和不稳定事件的处理;对本单位各部门的保电工作进行考核。安全稳定领导小组下设生产安全组、小修安全组、燃料保证组、职工队伍稳定组、消防和交通安全组、治安保卫组、宣传报道组7个工作小组。其中, 盘山发电公司在应急管理方面共投入资金243万元, 增加各种安保力量95人, 抽调生产人员906人次, 新增安保技防系统2套, 购置各种保卫器材279件。以技术防范措施为例, 盘山发电公司对原门禁系统的24个摄像头进行了检查和维修, 根据奥运安保的需要调整了其中10个摄像头的监视方位;厂区围墙上安装了全长3公里的电子围栏;厂区围墙内侧和主厂房、制氢站、油区等重点部位新增了23个摄像头, 并在东至北围墙安装了14个探照灯。

推进基层央行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篇3

应急预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总的形势是好的。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一系列有力的应对举措,及时出台实施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仍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社会稳定形势仍十分严峻。

就人民银行系统,特别是基层人民银行来讲,当前我们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方面也面临较为复杂的形势。一是信贷投放蕴含的风险因素增多。在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个别金融机构由于本身资产质量并不高,信贷风险管理意识也很薄弱,贷款投放蕴含的道德风险、违约风险等可能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造成消极影响。二是机构退出、资产处置等工作面临诸多复杂因素。在清理过程中,有的遗留资产涉及因素较为复杂,相关债权人、债务人、善意第三人等利益各方的物权关系和权益纠纷错综复杂。如果处置不当,可能会引发上访或群体性事件。三是各类业务信息系统面临攻击和破坏的风险不容忽视。人民银行负责运营的金融市场、支付清算、货币发行、国库、征信、反洗钱等业务网络和信息系统,对于经济社会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随着金融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金融运行效率不断提高,面临的风险因素也不断增多。虽然我们在维护信息网络运行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科技力量和资金,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敌对势力破坏手段也是日益多样化、信息化的,对这些系统稳定运行的威脅不容忽视。四是发行基金守押面对的风险。当前,暴力侵害金融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且呈现出组织化、动态化、智能化的特点。上述复杂形势,使得区域性或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加,金融突发事件隐患增大,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认真加强应急管理,未雨绸缪,做到早预防,早处置。

基层央行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龙头,是“一案三制”建设的起点。以山西省为例,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牵头制定了《山西省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经过反复研究、多方论证,形成了贴近山西省实际,科学有效,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的预案框架。在此基础上,在山西省政府应急办的指导下,人民银行、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加强沟通,相互借鉴,不断建立和完善了各自的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了包括总体、部门、专项、内部和分支机构应急预案等五个层次的应急预案体系,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省”的建设目标。按照应急预案体系要求,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先后成立了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预案管理领导小组和预案评估委员会,建立了应急指挥部、应急通讯簿、应急专用信箱及《应急指挥体系动态报告制度》、《突发公共事件月、季、年报制度》、《应急值班管理办法》、《山西省人民银行系统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应急管理制度,为实现“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目标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

应急预案演练取得实际效果。演练是应急预案管理的基础,也是检验预案是否科学、合理的最有效的方法。以山西省为例,近年来,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通过实景现场、模拟现场和视频提示相结合的形式,科学组织完成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生流动性风险、业务系统设备切换、发行库应对突发性挤兑、汽车武装押运突发事件等多起应急演练,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在2009年,在山西省政府应急办的领导下,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组织了山西省金融突发事件大型演练活动,演练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分事发与响应、现场处置、资金救助和后期处置四个阶段,设计了挤提存款、信息报告、资金救助等10多个场景,山西省政府、晋城市、沁水县三级政府领导,应急、宣传、公安、金融等部门300多人参加了演练。演练场景逼真,效果突出。

应急预案评估工作有序开展。通过认真做好演练的总结和评估工作,有针对性地查找预案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反复研究论证,恰当地进行修改,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有关政策不断推陈出新,新业务、新系统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所应对的突发事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基层人民银行根据新形势和新情况,及时修订应急预案,使预案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应对突发事件的要求。以山西省为例,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2011年组织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完成了首轮应急预案评估工作,对2005年以来全省人民银行制定的总体预案、部门预案、专项预案、内部预案、人民银行牵头编制的政府相关预案等五大类202项应急预案进行了评估,排查出各类风险隐患点114项,及时地完善和细化预案的内容。

总的来看,基层人民银行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由于应急管理是一个新的领域,应急预案的编制也是一个全新的工作,与高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实践要求相比,一些预案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关人员对应急预案的制订还存在着模糊认识;有的预案没有针对本部门的实际和特点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存在照搬照抄上级行预案的倾向,没有根据各种不利情况可能导致的直接后果和次生、衍生事件制订较为详细、操作性强的应对处置办法;演练模拟环境过于简单,实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对本部门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与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分析,为预案编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推进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相关建议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在应急预案制定过程中,既要注重与上级预案相衔接,又要注重结合基层行实际进行调整和细化。应重点围绕各类突发事件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谁去处理、怎么处理这个重点,从各单位实际出发,怎么能把突发事件处置好,就在预案中作出相应的规定,要结合基层行的工作实际,突出实用性,具有操作性。在制订预案过程中,还要注意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和传统的做法,吸取失败的教训,编制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案例库,以丰富完善大家这方面的知识。通过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专家咨询、会议讨论等方式,广泛组织参与处置突发事件工作的有关领导同志、部门和人员参与、介入,为制订完善预案出谋划策,提高预案质量。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按照预案全过程进行,指挥机构、救援队伍、社会公众要全方位参与,协同进行,检验并完善联动机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注意抓好重点业务、重要系统的应急演练,特别是增加突发性应急演练的比例,结合具体风险点设定突发事件场景,不预先设定具体处置或操作步骤,临时召集可能涉及的部门人员,协调相关联络单位,通过模拟实战检验大家在突如其来情况下的应急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支付清算、货币发行、国库、征信、反洗钱等业务网络和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监测、维护,保证系统运行的平稳正常,积极推进灾备和灾难恢复能力建设,加快软硬件系统的升级换代步伐,建立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

做好应急预案评估和完善工作,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结合应急预案评估暴露出来的问题,根据评估结果,遵从符合实际、易于识记、便于操作的原则,对现有应急预案进行清理,该修订的预案要尽快修订完善,需要新增的预案要尽快完成,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各项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例如应急预案启动程序、突发事件分级响应的要求、应对处置操作流程等结合实际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化,便于大家了解、熟知和掌握,做到职责任务明确,应对措施具体可行,分类分级標准,明白简洁,便于操作。

加强教育培训,营造全员参与应急预案管理的良好氛围。对于普适性的应急和灾害预防知识,建议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普及和宣传工作,可以多采取直观、形象的宣教方式,增强干部职工的应急意识和技能。通过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形势专题报告会等形式,结合重大活动和重大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对管重要业务系统和信息系统的部门和人员,应强化应急管理教育,严格制度落实。同时,注重抓好对职工的业务素质教育,有重点地组织员工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努力培育一批专业型、复合型业务能手,从而有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2011年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篇4

2011年是深入推进我局环境保护应急管理工作将以机制建设和基础建设为中心,以环保应急管理为重点,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工作部署,按照“抓基层、打基础、求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突破口,不断完善街道应急体系,探索和建立城市公共安全长效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为构建文明和谐新武侯作出积极贡献。街道结合实际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应急体系

街道成立以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对各成员科室工作进行明确,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相关责任科室,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逐步建立和完善街道应急管理体系。一是抓好专项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发布工作。各科室、村、社区结合实际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报区街道应急领导小组备案。二是做好应急预案的完善工作。各责任单位要从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做什么、怎么做、谁负责等方面,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三是制订应急预案的操作规程,编制操作手册,做好预案涉及部门的衔接工作,落实职责,明确责任。四是相关单位举办较大规模的集会、节会、庆典、会展等活动,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承办单位负责制定保障活

动安全的单项活动应急预案,报街道领导小组备案。五是抓好基层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各责任单位要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工作,实现预案管理全覆盖。特别是各科室、村、社区要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

二、加强组织,健全应急体制。

一是建立健全各级应急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办公室职能,优化设置,妥善解决办事机构的干部配置和工作经费等问题,分管应急管理的人员发生变动要及时报告区应急办。加强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实现应急管理关口前移。二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抓好应急救援队伍的培养和训练,以安监、城管、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环保、防汛、预备役民兵等骨干队伍为主体,逐步形成统一高效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推进高危行业、企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处置措施的落实,提高现场先期快速处置能力。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建立应急救援专家资源信息网络。三是进一步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要有日常工作经费和物资、装备、基础设施投入、人员安置、基本生活困难补助等专项经费。切实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工作,建立物资储备数据库和调用方案,建立和完善基本生活必需的食品、药品、衣物、饮用水等相关物资的调集和发放机制。储备物质要有专人管理、维护、保养,要根据预测预警及时补充、调整物质储备。

三、强化管理,健全应急机制。

一是健全预测预警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和工作范围,完善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开展风险隐患的调查分析评估,对可能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及时向区应急办和相关部门上报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二是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定期开展本辖区、的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为日常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依据。明确各类隐患点的责任人和监控人,对重大风险隐患要进行实时监控、准备好应对措施;动员群众主动参与风险隐患排查和监管工作。三是规范政务值守和信息报送机制。优化应急值守工作流程,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查岗制度,规范信息报送制度。按照《武侯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的要求,强化信息报送联络员制度、值班制度和问责制度,严格按时限和程序报送信息,杜绝漏报、迟报、瞒报和谎报。四是健全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相邻街道之间、部门与街道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配合协调,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的联动机制,明确各方职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共同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四、强化宣传,提高应急能力

一是加强应急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有针对地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努力形成群众广泛参与、全社会共同应对的良好局面。各村、社区开展宣传活动全年不少于三次,年初要制定宣传计划,年终要有总结,要有文字

和图像记录资料备查。要向街道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报送应急管理信息。二是加强应急培训和交流。采取办培训班和以会代训的方式,对从事应急管理的分管领导和人员进行培训,适时组织外出学习、交流和考察。加强对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培训。三是搞好应急演练。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街道办事处全年不少于四次,各村、社区不少于一次。应急演练要按照预案,每个环节实施到位,指挥机构、救援队伍和社会公众要全方位参与。演练前要有计划方案并报街道应急办、演练后要有评估总结并有文字和图像记录资料备查。四是加强村、社区的应急管理工作。村、社区应急管理要有专人负责工作,要建立群众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方案,要建立应急知识教育宣传栏,普及应急知识,增强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基层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五是加强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指导企业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六是加强学校的应急管理工作。指导辖区学校健全应急管理工作网络,完善安全应急各项制度和应急救援处置预案,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增强广大师生的应急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七是做好区长公开电话交办工作。强化责任意识,按照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认真调查、妥善处理,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办理完结,并按要求回复。八是加强非正常上访的处置工作。按照《关于群众到

区机关一办公区非正常集体上访接待处置工作预案》和《关于群众到区机关一办公区非正常集体上访接待处置工作预案补充规定》的要求,在接到到现场处置非正常上访事件的通知后,应按规定的时限按时到达现场,妥善进行处置。对在接到处置通知后不及时到场,互相推诿、处置不力的情况街道要进行通报。

五、强化监督,提高管理水平

2011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篇5

2011年度应急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市政府应急办:

今年以来,市发改委认真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要求,积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宣传培训、处置演练等工作,应急能力得以巩固和加强,维护了机关安全稳定,促进了中心工作平稳开展。按照《关于开展全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现将有关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继续强化组织建设

一是充实领导小组成员。调成充实了我委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委党组书记、主任罗新礼同志任组长,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泽全同志具体分管,各副主任和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研究协调、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和考评管理,并由委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落实了相应的工作人员。

二是加强目标管理考核。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科室二级目标管理,与先进科室和优秀工作人员评定工作挂钩。具体实施中,由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不定期就行抽查和督查,凡是应急管理和处置日常工作不到位,造成负面影响的,年度考核一票否决。

二、着力抓好宣传教育

一是加强内部学习教育。结合中心工作安排,制定《乐-1-

山市发改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乐山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规和文件,以及市政府应急工作部署和安排,并组织新进人员学习测试,增强干部职工对应急管理的认识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二是重视对外督促指导。结合部门工作职能,在加气站等危化行业监管和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强检查指导,督促业主单位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并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加气站、加油站、重点建设项目等消防抢险、防汛救灾应急演练,提高设施和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在全社会全广泛形成重视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的共识。

三、加强值班制度落实

认真执行部门领导带班和干部值班制度,平常时候办公室主任电话24小时畅通,节假日期间每天均安排2—3人值班。严格值班纪律,带班领导不离开乐山中心城区并保持通讯畅通,值班干部24小时到岗,做到值班记录完整,事务受理及时,交接手续规范。截止目前,今年已累计安排干部职工130余人次值班,确保了上下、内外信息通畅,及时处理了8小时以外和节假日期间市委、市政府交办的急、难任务,未出现疏漏情况。

四、积极构建应急体系

一是积极履行国民经济动员办职责,组织编制我市《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着力增强非常时期(尤其是战时)的国民经济应急组织动员能力。二是要求各重点工程建设施工单

位建立并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做到生产安全有保障。三是督促区市县发改局做好相应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加强与区市县应急预案的对接,不断提预案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附:自查评分表

2011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篇6

2012年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2011年,如东县应急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应急管理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紧紧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南通市应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通政办发„2011‟53号)及《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南通市应急工作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通政办发„2011‟5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2011年的工作情况

一、立足“一个目标、五个重点”,理清应急管理工作思路

2011年,我县的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围绕一个总体目标:力求“无急可应、有急能应、遇急会应”,在市应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争先创优,不断提高全县应急管理水平。根据上级要求和我县的实际情况,我县确定了2011年应急工作的五个重点:完善预案夯实基础,建设队伍提供保证,突出亮点力求创新,健全网络落实责任,建立机制提供保障。力求在这五个方面抓落实、求突破、出成效,促使我县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强势推进“一案三制”,夯实应急工作基础

(一)“一案”:建立完善应急预案。

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及时修订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专项应急预案 以及部门应急预案。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互相衔接”的要求,督促各镇区、各部门根据突发事件趋势变化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预案。2011年以来突出我县的实际需要,新制定了洋口港作业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洋口港开发区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洋口港开发区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全县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全县县政府代建项目建设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全县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预案等六个专业预案,修订完善了全县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全县海上作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二)“三制”:

1、延伸建立了基层应急管理机制。继续推进县应急委成员单位、各镇区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明确分工人员,完善工作制度。注重向村(居)、企业、学校延伸,推进基层组织加强应急管理建设,企业的应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通过重点培育,学校、社区的应急管理工作也得到加强,涌现了如掘港小学、双甸镇高前社区,掘港镇三元社区等应急管理工作的典型。

2、全面健全了应急管理监控机制。加强对危险源、危险区域的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完善动态监控机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体系,完善监测预警网络。推进了全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体系建设,实现了预警信息全覆盖。及时发布各类预警信息,如公安、海洋与渔业、气象、水务、农委、卫生等部门都能在第一时间,将突发的情况(事件)信息及时有效的发布,做好相关应急准备,赢得了应急工作的主动权。

3、切实加强了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制。县应急委成员单位不断强化职能职责作用,明确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实践中证明,我县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制得到切实加强。

三、加快建设“一个中心、五大体系”,提供应急管理工作保障

(一)“一个中心建设”

我县充分整合和利用资源,借助人防工程建设,建立了县应急指挥中心。当然,目前中心建设刚刚起步,仅是个雏形。我们将不断建设完善、充分利用这个平台,致力建成一个重大应急事件的指挥中心,建成一个应急管理的培训阵地,建成一个应急管理人员活动之家,建成一个县级应急管理的示范明星窗口。

(二)“五大体系建设”

1、强化信息报告,逐步形成了信息网络畅通体系。为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工作,根据市应急办的要求,县政府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应急值守工作的通知》,对应急值守的体系建设、应急值守的工作制度、应急值守人员的职责、信息报告内容、方法等要求以及应急值守责任、应急处理要求等都作了明确规定,政府办还对县机关部门和镇区的相关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在特殊时段县领导还带队对重要镇区应急值守情况进行夜间抽查,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畅通。

2、及时落实处臵,较好实施了应急预警体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防空警报系统、手机短信、电话、宣传车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以减少损失,避免人民群众生活、生产遭受影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11年以来,我们除应对突发性的海洋预报、各种群众矛盾反映的信息以外,还对上半年严重干旱天气,“梅花”台风等恶劣自然灾害性天气信息进行较妥善地预报、预警处臵。

3、强化整体联动,全面落实了各方责任体系。一月中旬的县政府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了应急工作,根据应急委成员单位的职责,对所有的部门的应急责任进行了分解明确,由分管县领导任指挥,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任副指挥,每个预案都有牵头部门和协同部门且各负有各自的责任,使28个应急预案的实施和一旦出现应急事件都能落实具体明确的责任主体、协作单位以及工作任务。

4、注重规范提高,基本建成了应急管理保障体系。(1)强化了应急队伍建设。坚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专兼结合、整体联动”的原则,及时调整并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一是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全市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现场会的要求,我县依托县公安消防大队组建了“如东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积极组建一支集灭火与抢险救援职能为一体的县级消防中队攻坚组,挑选专业人员57名,通过强化培训切实提高应急队伍的救援能力。同时针对我县沿海开发的切实需要,在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建立了两个消防站,作为县综合救援队伍的分支队。在此基础上,各镇区根据辖区的实际,都分门别类的全覆盖地建立了应急救援队伍。二是专业(专家)队伍建设。整合县内各类应急救援力量,逐步建立了统一高效的专业应急救 援体系。专业队伍建设着重围绕港口安全事故救援、危化品应急救援、卫生应急、水上搜救、公用事业保障、重大动物疫情、防汛抗旱、反恐处突、舆情导控、突发事件信息员等10个方面。在洋口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县安监局、县卫生局、县农委、县海洋与渔业局等重点领域都建立了各自的应急救援专家库。三是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县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自身部门职责、行业特点,开展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招募、训练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2011年,县人武部已建立了民兵应急队伍,落实了由工、青、妇等部门建立应急救援志愿着队伍任务。目前,县建立各类应急专业队伍 12个;14个镇区建立应急救援队伍105个。

同时,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2011年来,我县围绕港口通航、LNG作业生产相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消防等应急救援演练。县海洋与渔业局、县教育局、县环保局、卫生局都组织开展了应急预案的演练。县组建了县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公安局,加强了重特大交通安全的应急管理;沿海经济开发区组织了200多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业务培训;县地震局、民政局等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巡回展板接受咨询、举办专题讲座等宣传形式,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通过一系列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臵能力。上半年,在处理“2.21”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事故中,证明了我县应急救援队伍具有较强的应急救援能力。2011年2月21日7:30分左右,苏S225线23k+500m处,一辆装有88桶氯化亚砜化学品挂车(车号为浙DC560)与车号为皖S36318车发生追尾事故,导致浙DC560挂车上31桶物料桶掉落在马路上,有12桶不同程度破损、泄漏。事故发生后,我县立即启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县公安、安监、卫生、环保、交通等部门以及岔河镇政府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险救援,采用烧碱、黄砂对泄漏的物料桶进行中和和掩埋,及时控制了物料的外泄,并将所有的物料桶安全转移,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为了及时掌握事故对周边大气影响情况,县环保局也及时进行了采样检测。至当天下午14时,事故现场已全部清理处臵完毕。由于对该起事故的处臵及时、措施得当,事故未对周边环境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2)充实了应急物资储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应急物资数据储备库,配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重点是消防设备、危化品救援设备、水上搜救设备),积极完善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确保灾害发生后能迅速、集中调拨救灾物资,满足群众生活生产的需要。

(3)完善了应急避难场所。积极探索依托广场、绿地、公园、学校、地下车库等公共设施建设和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建立避难场所数据库。着重对县城的应急避难场所进行了梳理和确定,县城小学操场、人民公园、市民广场、如泰运河景观带等12个地点共13.05万平方米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在完成城市抗震防灾的基础上,正在与北京工业大学洽谈,进行县城避难场所规划的编制工作。

5、及时充实调整,强化了组织领导体系。始终将应急管理工作列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 领导十分重视,政府常务会议多次讨论研究应急管理工作,每次会议都要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部署,安排专项经费,把人力、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用于安全管理和公共服务。制定出台了《县政府关于印发2011全县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及落实相关工作责任的通知》,切实加强了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完善了如东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分解方案;及时调整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臵指挥中心组成人员;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督查推进。各镇区、县各有关职能部门也相应调整完善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明确了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建立健全了应急管理工作网络,为处臵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012年主要工作打算

一、加快中心建设,打造应急优质平台。

围绕前面汇报的建设目标要求,县应急指挥中心这个平台的建设任重道远,必须下决心建设好、利用好。同时,根据领导分工情况,及时调整各类应急管理领导班子、应急预案,充实具体工作人员。

二、关注应急信息,提高防范应对水平。

继续拓宽畅通信息渠道,在应急信息管理方面要提高时效,加强研判,研究对策,及时处臵,加快形成联合防范和处臵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和工作合力。

三、充实加强队伍,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继续抓好综合应急救援、专业(专家)队伍、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三支骨干队伍的建设。同时,要不断加强各层面、各种类且能应急会应急的应急管理队伍建设。下半年要继续 认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加强应急知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应急实战水平。

四、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应急意识。

用好现场宣传、媒体宣传等平台。有针对性地向公众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

五、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协调整体提高。

一是突出物资保障,确保应急需要。对库存物资进行全面清点,对应急救援物资,尤其是应急救援大队的必需装备进行购臵充实。

二是突出示范引路,达到整体提高。以“五个一”为标准和“十个抓”为手段,以沿海经济开发区为重点,推进基层应急管理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效应,促进全县应急管理工作整体提高。

三是强化专项治理,排查整改隐患。切实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政府、部门和单位的责任,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全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努力控减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7

从主要发达国家突发事件风险防治的实践来看, 目前,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突发事件管理政策框架中都吸纳了整体风险管理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范式, 也即强调政府内部一体化, 以及政府和全社会一体化的方式来控制所有危害 (All— Hazard) 的、持续的、系统性的风险管控方法, 它的主要特点:一是更加侧重预防、减缓、保护等工作, 以及准备与响应工作的衔接, 注意加强突发事件风险的事前控制, 从而有利于提前控制其危害, 也有利于降低事后损失, 控制整个突发事件的管理成本;二是在管理主体上, 强调突发事件管理的整体性和一元化, 而不是简单将管理职责归为某一机构或部门, 不是简单依据管理主体的大小、强弱和行政层级, 划分突发事件风险防治的主体, 而是强调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公众个体;三是在管理的对象上, 打破了传统灾害管理单纯按照门类的机构职责划分, 强调对所有可能的危害进行综合化管理, 比如, 从美国国土安全部 (DHS) 、英国内阁紧急事务秘书处 (CCS) 、加拿大公共安全部 (Public Safety Canada) 、澳大利亚应急管理署 (EMA) 的管理内容来看, 都涵盖了自然灾害、技术灾难、反人类活动等灾害风险;四是在管理的政策产出上, 重视政策的一体化和连续性的政策组合, 重视风险管理文化或准备文化的培育, 重视公民个体能力和社区能力的提高。从各国实践来看, 这种灾害管理范式的转变, 为发达国家突发事件防治政策调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借鉴于此, 建议在市级政府之下设置一个专门性的应急救援中心, 上与省级应急管理部门相衔接, 下与各局的应急管理部门相衔接, 形成畅通的、完整统一的应急指挥体系, 实现省、市范围内应急救援信息共享、应急救援力量统一调配, 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

该应急救援中心的应急内容包括自然灾害风险、技术灾难风险、反人类活动风险三大类, 自然灾害风险由气象局、林业局、国土局、环保局、卫生管理局等部门对自然灾害发出预警或警示信号, 应急救援中心收到信号后判断响应级别, 再根据对应的应急预案对环保、交通、学校、医院、卫生、城管、工信等部门做出相应的预警或警示, 由这些部门做好应急人员、物资准备或救援工作;技术灾难风险主要由基础应急单位:119消防中心、110接警中心、120急救中心、安监局、环保局、公安、消防、交通、工信等部门组成, 110接警中心或119消防中心在出警后发现事故所在的位置处于化工生产经营或储存企业、污水处理单位或其它涉及化工、环保方面的情况, 不要急于扑救, 应及时向应急救援中心发出预警或警示信号, 应急救援中心收到信号后根据应急储备信息及应急事故救援信息图判断响应级别及扑救方式, 上报领导的同时, 根据对应的应急预案统一调度消防、医院、交通、公安、安监、环保、工信等部门进行基本的应急准备或救援工作。反人类活动风险主要由基础应急单位:110 接警中心、120急救中心、公安、消防、交通、工信等部门组成, 110接警中心或119 消防中心在出警后发现事态超出本身可控范围时, 及时向应急救援中心发出预警或警示信号, 应急救援中心收到信号后判断响应级别, 汇报领导的同时, 根据对应的应急预案统一调度交通、公安、安监、环保、工信等部门进行基本的应急准备或救援工作, 随着事故级别的加大, 相应的由政府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后续的调度安排。

应急救援中心由于整合了各种应急救援信息, 所以可以利用许多技术信息工具进行应急引导, 丰富和完善应急事故风险分析的工具, 进而绘制精确的应急事故救援信息图, 方便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初步的指挥和协调, 为及时控制险情范围进行更深层的救援工作做好准备。

应急事故救援信息图包括:

(1) 以市区行政图为基础, 在相对应的位置标出:1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多发易发重点区域, 附注出政府领导、各救援队、环保、卫生、防疫、交通等部门联系电话;一旦接到事故预警或警示电话, 应急救援中心及时向政府领导汇报的同时, 可以对事故相应的应急救援部门进行调度, 做好应急准备或救援工作, 并随时保持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2各厂矿企业的地理位置, 附注出重点防护目标、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及救援方式、各厂矿企业现有的应急救援器材、上级应急救援部门电话、各厂矿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名单及电话, 一旦一个厂矿企业发生事故, 在已出警的基础应急单位:110、120、119发现达到一定响应级别时, 应急救援中心可以对相应的应急救援部门进行调度, 并对其周边厂矿企业进行预警, 令其注意人员撤离或加强巡视, 同时在各部门的信息反馈中达到厂矿企业、部门的信息共享;在应急救援器材发生不足时, 可以更快捷地提供已有救援器材的企业厂矿位置及联系电话, 整体协调加以救援;3学校、小区、歌舞厅、商贸中心等密集人员位置, 附注出安全负责人电话、片警电话, 一个地点发生事故达到一定级别, 应急救援中心根据出警人员的支援需求, 可以对交通、公安、医院、工信等部门进行调度, 并对其事故点及周边的安全负责人、片警进行预警, 令其注意人员撤离或加强巡视, 同时在各部门的信息反馈中达到信息共享。

(2) 以交通图为基础, 标注出与河流湖泊等水域及其它环境保护目标相近或相交的道路, 附注出上级应急救援部门电话, 一旦在这些道路处发生事故, 涉及到环境保护目标, 应急救援中心根据出警信息, 及时调度环保、水务、河务等部门, 方便这些部门进行监测、打捞、清消等工作, 尽量将人员、环境、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

(3) 以其它专业的图纸为基础, 如海图、地形图、森林分布图等, 标注出其中的航道或道路, 附注出相应上级应急救援部门电话, 一旦发生事故, 达到一定的响应级别, 应急救援中心根据出警信息, 及时通知调度海事、环保、林业等部门, 协调这些部门进行初步的监测、扑救、打捞、清消等工作, 尽量控制人员、环境、财产的损失, 为下一步的政府工作做准备。

应急救援信息的汇总不仅对救援工作能起到指导作用, 还有助于不同地区的相互交流学习, 做到先进经验及时推广, 警示案例警钟常鸣。

有效的应急管理工作除了建立在体制和技术的基础上外, 还需要应急救援人员的强力支撑, 每个国家除了专业的应急救援人员外, 义务救援人员的的力量建设也必不可少。现在随着经济节奏的加快, 我国义务救援人员的数量和水平都有待提高;同时由于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应急救援意识不够、应急救援知识水平不高导致对员工的应急救援培训流于形式, 相当一部分企业用几个快要过期的灭火器扑灭一盆火来代替培训演练, 因此建议在省、市应急救援中心下设应急救援培训中心, 对应于各省、市的情况, 除了加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多发易发重点区域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另外用专业的培训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厂矿、物业等人员进行基本应急知识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正确报警、急救、灭火、搜索、疏散和避难等救援知识和各种基础救援装备的使用技能;同时在有先进经验或先进装备时, 能及时地传达教授给基层人员。这不仅能提升公民个体的应急准备能力, 提高救援的有效性, 还能解决义务应急救援人员数量不足、救援水平不高的问题。

2011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TD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2-0149-02

1 梨园矿概况

梨园矿位于河南省汝州市西南35公里的寄料镇境内,南依岘山,北邻汝河,北距焦枝铁路庙下站19km,东距汝州市32km,东南距平顶山市97km,西距洛阳市87km,北边13km处有南洛高速公路,17km处有洛(阳)界(首)高速公路,鲁山至庙下公路从矿区通过与平洛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梨园矿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下属生产单位,始建于1947年11月,前身是平顶山市梨园矿务局,是平顶山市属国有煤炭企业,曾是河南省地方煤矿的一面旗帜。2004年8月加盟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后,更名为梨园矿。梨园矿综合生产能力123万吨/年,全矿现有职工7700人。梨园矿现有梨园、宁庄、长虹公司三块井田,总面积15.9km2,煤炭产品主要有二1煤、二2煤、一4煤、四7煤四个品种,是典型的工业动力煤和炼焦用煤。工业动力煤低硫、低磷、含灰量较低且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主要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和建材等行业;炼焦用煤为优质冶炼煤,主要用于钢铁制造业。

2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办法

全面做好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煤矿企业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矿井到区队、班组、岗位上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环境有计划地开展应急演练,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处置方案应做到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资源准备,充分将煤矿应急体系建设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通过紧急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煤矿应急组织体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完善应急指挥平台、监测预警、预案体系、培训演练、物资保障、科技支撑等方面建设,提升煤矿企业综合应急能力。

2.1 加强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领导

应急管理工作是煤矿企业一项系统工程,完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是开展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基本内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也是应急管理并组织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全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的第一负责人。煤矿企业要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协调配合,不断增加应急管理水平,深入一线,定期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做到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指挥工作机构、职责、编制、人员、经费五落实;同时,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条、第七条具体内容中确立的应急体制“以基层负责为主,上级负责为辅”的原则,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以区队、班组为重点,明确基层组织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道防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应急管理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区队、班组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2.2 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

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消除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提高事故处置能力,降低事故损失的重要举措。《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安监总应急【2007】34号)的要求,要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煤矿企业要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总体规划中,要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为核心,合理规划,加强组织协调,抓好培训工作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煤矿企业应有计划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生产应管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同时要加强安全生产应急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煤矿企业现有的各类培训教育资源、网络、电视、图片等手段,通过知识讲座、案例分析、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2.3 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煤矿企业要建立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目前我国的矿山应急队伍的建设严重落后于矿山行业的飞速发展,处理重大、特大事故的能力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三个方面:(1)应急救援队伍缺少精良的专业装备,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救援队伍的能力。(2)煤矿企业缺少大型排水等配套设备,而且装备的配套性较差,无法在短时间内为救援队伍扫清障碍,这就导致最佳的救援时机被错过。(3)救援队伍的后勤工作不到位,在很多时候,救援队伍的饮食和休息场所得不到及时供应,这严重影响了救援队伍的战斗力。有关部门应该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要按标准配足应急装备,加大应急装备投入,开展针对性专项、单项应急救援队伍演练,保证应急救援队伍熟悉煤矿企业各个环节、场所、工作地点的安全生产环境及条件;加强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工作,打造一支科学施救、技术水平过硬、反应敏捷的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

2.4 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工作

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做好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闭合管理工作,消除各类不安隐患,做到“小隐患不隔班,大隐患不过天”。深化区域瓦斯治理、防突工作。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和瓦斯防治“十条禁令”,不断优化完善通风系统,确保瓦斯监测监控有效,强化防突措施现场落实,坚决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加强防治水工作。持续推进宁庄井水害区域治理和老空水的探放工作,按照集团公司“综合治理、远近兼顾、以疏为主、疏堵结合、水压达标、确保安全”的承压水防治水原则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规定,加大群孔疏放水力度,完善各类防水设施。坚持物探、钻探相结合的探放水方法,深入开展防治水安全评价,严防水害发生。加强通风系统、监控系统、排水系统、机电提升运输系统的完善,认真开展检查、维修、维护工作,确保大系统、大设备安全可靠,运行良好。注重抓好工程开工、巷道贯通、采面初采初放以及过地质构造带期间的顶板管理,防止顶板事故发生。加强放炮管理,强化打眼、装药、封泥正规操作,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正确处理“瞎炮”,杜绝放炮事故发生。

2.5 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

事故应急管理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应急思想。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急管理的内涵主要是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途径两个方面,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必须首先立足于防范事故的发生上,着重做好事故预防(即预警机制、加强预防性安全检查、搞好隐患排查整改等工作)、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风险控制上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将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煤矿企业要加快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要求,“建立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要依靠制度约束机制、科技创新投入保障机制、建设信息系统、安全生产应急资金管理机制等等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从而增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

3 结语

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问题始终牵挂着众多领导的心,国家对此也是日益重视,各煤矿企业领导要认真负责,切实把职工安全放在首位,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有效的措施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吴宗之,刘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与预案导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1-70.

[2] 黄典剑,李传贵.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1-200.

[3] 腾五晓.日本灾害对策体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80.

[4] 苗金明,冯志斌.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模式的边角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10):62-67.

[5] 李文庆.现代事故应急管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1-200.

[6] 万鹏飞.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规汇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1-200.

2011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篇9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我省交通运输“先行跨越年”。安全监督和应急管理工作必须顺应形势,适应大势,奋力先行,主动作为,切实为交通运输先行跨越服好务,当好保障,确保全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立足“一条主线”(基层、基础建设),落实 “两个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突出“三大重点”(隐患排查治理、队伍建设、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四种能力”(企业的内控能力、部门安全监管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安全工作创新能力),以“平安杯”安全竞赛活动为载体,着力开展“平安交通”建设活动,全面构建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交通运输安全监督和应急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法治化、现代化、专业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我省交通运输先行跨越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杜绝辖区水域运输船舶发生一次死亡失踪10人以上的重大责任事故,确保运输船舶安全面达98%以上,每载货吨直接经济损失控制在4.5元以内,每万总吨死亡人数控制在0.45人以内,努力实现道路、水路和交通建设施工领域安全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全面完成省政府、省安委会下达给我厅的安全目标任务。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以“平安杯”安全竞赛活动为载体,着力推进“平安交通”建设。

一是大力开展“平安杯”安全竞赛活动。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平安杯”安全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鄂交安〔2011〕48号)部署,以“关爱生命、平安出行,先行跨越、安全发展”为主题,以“六比六看”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平安交通”建设和“平安杯”安全竞赛活动,形成比学赶氛围,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二是深入开展“平安工地”建设。研究制定“平安工地”达标标准和考核验收办法,适时召开“平安工地”建设现场推进会,并组织开展达标验收,上半年完成对省级示范工程和示范工地的考核验收,年内按交通运输部要求由各建设单位完成对所有建设项目的达标验收。

三是着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实施企业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全省安全示范乡镇渡口和安全示范客运站建设,三分之一的生产经营企业完成安全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状况级别认定,初步对全省交通运输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二)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为核心,着力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一是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湖北省人民政府令339号)等文件精神,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督促各相关企业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链,加强责任考核,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二是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完善“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机制,确保高效运行。三是严格源头管理。严把交通运输企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准入关口。逐步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企业安全评估制度。积极推进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四是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格事故查处,加大安全监管

责任追究,对失职、渎职行为加大问责力度。强化安全管理激励约束机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

(三)以实施最严格的安全监管为手段,着力开展安全专项治理行动。

一是继续大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按照“重在预防,深挖隐患,强力整治”的要求,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重点强化对旅客运输、危险化学品运输、施工现场的隐患排查与治理。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二是进一步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大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力度,保持整治非法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继续加大车辆超限超载的治理和开展船舶超载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非法营运和非法载客车船的治理。

三是深化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以“四客一危”为重点,严厉打击“三无”船舶、非法载客、超载等违法行为。开展渡口、渡船隐患排查治理。开展船舶检验质量专项检查。四是强化道路客运安全生产管理。加强道路运输“三关一监督”安全管理,督促客运站严格落实“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安全管理规定。

五是组织春运、节假日、“两会”、建党90周年等重要时段的安全专项检查。加强防汛、寒潮大风、雨雪冰冻等极端气象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的预防预警,及时、有效处置交通运输突发事件。

(四)以提高安全应急管理能力为目标,着力加强安全应急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安全应急轮训制度。制定轮训方案,着手开展安全应急全员培训,年内完成主管领导和安全骨干的培训。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培训,举办一期乡镇长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培训,进一步强化乡镇船舶安全管理责任。

二是建立安全应急管理专家库,为安全应急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三是建立专兼结合的交通应急队伍,加强应急演练,拟在崔家营库区举办一次水上搜救演习;在黄石市举办一次道路运输应急演练。

(五)以“双基”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一是制定和完善安全应急“十二五”规划、应急管理办法、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应急目标考核办法等,做到建设有规划,工作有程序,奖惩有办法,推进安全应急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

二是建立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和分级挂牌督办制度,努力形成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三是建立安全应急信息报告制度、企业领导干部带班值班制度、安全生产督查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的一线控制和现场监管。

四是完善应急预案。梳理已有应急预案,根据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重点完善雨雪冰冻交通运输应急预案。

五是加强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加快交通运输安全应急综合信息平台和公路治超系统、水上搜救应急管理系统、道路运输GPS信息系统、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建设,并注重资源整合、互通互联,提高安全应急的科技水平。建成省级水上搜救应急协调指挥中心一期工程,基本实现汉江仙桃至河口段水域船舶电子监控全覆盖。督促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旅游客运车辆和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全部安装和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

六是加强应急基地和安全应急装备、设备建设,提高安全应急反应能力和保障能力。

(六)以增强安全意识为导向,着力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为主题,集中开展第10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充分利用各种主流媒体平台,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横幅等有效形式,在公路、车站、码头、服务区、收费站等各种场所,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和应急宣传教育,提升全员安全意识,普及群众应急知识,提高群众应急自救能力。

2、开展安全文化创建。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调研论文评比,大力开展送安全

上一篇:企业文化之识人 用人 育人下一篇:乳山市新车站工业用地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