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应急管理工作

2024-12-01

浅谈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共9篇)

浅谈企业应急管理工作 篇1

浅谈建立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体系

摘要:文章从建立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体系的各个环节,阐述了提升企业环境应急能力.作 者:周志雄 ZHOU Zhi-xiong 作者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宜昌,443002期 刊: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PKU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30(z1)分类号:X32关键词:环境 应急预案 应急能力

浅谈企业应急管理工作 篇2

安全是一种状态, 泛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和不出事故的状态, 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是否可能遭受健康损害和人身伤亡的综合认识。一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不发生人员伤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视为安全条件。不因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失效、人员伤害或其他损失, 视为安全状况。要达到安全条件和安全状况的目标就需要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来实现, 而应急管理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 尽可能的降低事故的后果, 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所以说应急管理是安全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 也可以说应急管理是安全管理中最后一个管理环节, 是为了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挽救措施。

2 如何实现安全

国家的安全管理方针提出“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在这里“安全第一”是总体思想, 体现了安全工作必须以人为本,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 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是头等大事, “预防为主”是精髓, 体现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是事前预防而不是事后整改, “综合治理”是手段, 动用各方面的力量, 齐抓共管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因此, 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依据国家的安全管理方针, 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实现安全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主要分为安全条件、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环境管理、安全检查五项内容。

2.1.1 安全条件

主要是依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 落实相应的管理责任及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责任主要体现在责任制的落实, 制定出每个部门、生产单位、岗位的安全责任, 明确安全职责。力求责任制覆盖企业的所有生产部门及岗位。其次是安全管理机构, 安全生产管理必须由管理机构和人员组织才能得到开展, 配备足够的专职管理人员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使安全工作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确保人、机、物、环境的安全。接下来是人员资质及培训, 关键性岗位及特殊工种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技能知识, 涉及的主要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专职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 这些人员必须由政府专业部门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 其他普通员工也需要企业内部专业部门进行适应性培训。使员工了解本岗位的安全标准及技能, 以确保作业安全。最后是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 施工企业安全投入来源主要是: (1) 合同约定的中的安全施工措施费。 (2) 工程合同中项目部得到业主根据实际情况在合同总价之外设立安全奖金。 (3) 按公司《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规定, 从合同总价中提取安全生产保障资金。 (4) 从保险机构获得的理赔款、安全处罚款等。

2.1.2 人员管理

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中, 人是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 一方面, 安全管理的根本任务是防止人员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伤害;另一方面, 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又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因此, 人员安全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活动的核心, 在各类事故原因分析中, 80%以上的原因是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人员管理主要通过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规范人员的安全行为、制定相应的行为安全准则、培训等来进行管理。

2.1.3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通常也称为设备、设施管理, 是安全管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设备、设施是生产中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而一些设备、设施本身或操作人员违章都将给人员及环境带来问题, 因此, 通过运用各种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设施从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的管理, 称为设备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带来的伤害通常是机械伤害和非机械伤害两种, 为防止设备伤害最根本的措施是本质安全技术, 其次是机械防护及个体保护。

2.1.4 作业环境管理

作业环境是生产劳动场所各种构成要素的总和, 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涉及作业空间布局、作业环境照明、安全标志布设、现场定置管理、职业有害因素的预防等。施工企业在每项工程开工之初的生产布局上必须考虑安全因素, 也就是“三同时”规定:安全设施与主体施工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现场定置管理就是相对固定的生产场所内的人、机、物、料进行标准化管理。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自律、安全六个环节的标准化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职业有害因素的预防主要通过个体防护来达到预防的目的。

2.1.5 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目的是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有效地避免各类隐患可能带来的事故风险。安全检查常分为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全面检查几种, 主要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落实, 通过安全检查表的形式或其他方式予以记录并落实整改。

2.2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是根据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要求建立的。其理论的基础是“戴明模型”, 即PDCA循环, 具体分为: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共计17个要素组成。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把安全管理由以前的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预防, 其基础是危险源辨识与评介, 危险源辩识与评介通常采用LEC—半定量评介法来进行风险评介, 找出工程项目中所有的危险源, 通过分析得出那些风险可以承受, 那些风险不可承受, 对不可承受的风险源制定相应的专项控制方案或作业指导书, 在作业中通过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到作业层, 以确保作业过程安全。再通过检查与纠正措施进行偏差纠正与整改, 最后通过管理评审对体系运作是否有效性分析, 进一步对体系进行完善改进。

3 应急管理

应急救援实际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个要素, 其目的是通过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的降底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

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是: (1) 组织营救受害人员。 (2) 迅速控制事态。 (3) 消除危害后果, 做好现场恢复。 (4) 查清事故原因, 评估危害程度。

应急救援必须做到迅速、准确、有效。要做到这几项要求就必须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 具体分为: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 其中准备阶段是关键,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为迅速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 包括应急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及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物资的准备与维护、预案的演习、与外界的衔接等。为做好这些工作, 首先建立应急体系, 成立应急救援中心、组建专家组、医疗救治组、抢险组、监测组、警戒组、现场恢复组、后勤组、信息发布组, 这些小组各司其责, 共同组成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框架。

对事故的发生还应该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的发展及控制能力实行分级响应, 一般分三级。一级响应最高, 需动用所有力量, 包括外部机构联合处理紧急情况, 需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二级需动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力量协同解决并提供人员、物资保障, 一般在现场成立应急指挥中心, 统一救援行动。三级通常一个部门动用部分应急资源开展应急行动, 必要时可成立现场指挥部, 所需的后勤支持、人员或物资由本部门解决。

开展应急救援的依据是应急救援预案。根据事故类型、事故的严重程度预案又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三种, 一个应急预案的体系包括预案、程序、指导书、记录四级文件体系。通过预案的发布让所有相关部门及人员了解预案, 再通过预案演练完善、改进预案, 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总之一个完整的预案必须通过实际演练并不断完善才能在真正的应急行动中做到迅速、准确、有效。

4 结语

浅谈企业应急管理 篇3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应急预案;应急评估;风险识别

引言: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整个社会来说,加强应急管理、应对各种危机,及时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已经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全面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扎实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社会、政府、企业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

应急管理工作要以科学的方法抓预防和应急准备,以科学的手段作好预警预报和传递信息,以科学的方法分析模拟事故影响及后果,以科学的判断作为应急处置、救援方案的决策依据,以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提升应急工作的水平。

应急管理应从对风险识别开始,分析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评估风险的接受程度,采取控制措施,使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是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确定应急范围和对象、编制应急预案的关键。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包括对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辨识,以及对它们造成的后果和可能性的评价。危险辨识是确认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即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场所的特征,评估事故后果。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或灾害,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它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发生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应急预案基本功能是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到超前思考、超前谋划、超前化解,把应急管理工作纳人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从而化应急管理为常规管理,化危机为转机,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给企业、政府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应急预案从应急功能和定位上分为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等;从应急目的和作用分为:救援预案、响应预案、处置预案(或方案);应急救援预案是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在《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均有明确规定。应急预案应明确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总体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专项应急预案是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总体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总体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具有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作为总体应急预案的附件。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预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应急预案应符合科学、实用、简明、易行的总体要求,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有关规定,适应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机理,涵盖对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应急措施要具体明确,具备可操作性。

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再是一个安全环保部门或是生产运行部门单一部门管理的业务,而是一项关联性很强的工作。应急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不再象一些传统管理工作那样责任分明、界限清楚,比如,自然灾害造成的装置破坏会直接影响生产工艺的安全,生产工艺的安全发生问题也直接波及到人员的生命、环境和财产安全;同样,社会事件、公共卫生事件会在局部引起恐慌,人们的心理、生活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给安全生产带来危害。所以建立应急体系必须量化和分解应急工作计划和目标,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职责权限、时间和资源,确保应急工作计划和目标的实现,并能持续改进。

应急信息技术是预警、响应、处置及恢复一体化的技术集成,是规范管理、及时响应、科学决策的技术支撑的主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对于应急管理时效性强、信息量大、情况复杂多变的特点,构建起网络化的信息管理、传递、决策指挥辅助系统成为当前的首要工作。目前,应急管理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以应急平台建设为主体,在平台体系中集成了应急信息数据库、监测与预警系统、事故模拟访真系统、数字化应急预案、移动指挥系统、事故模拟访真技术和数字化应急预案等。

总之,企业做好应急管理工作,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以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各级领导、各部门要把应急管理工作摆在企业生产经营的突出位置,贯穿在工作部署、生产经营、培训教育、群体稳定等各个环节,制定并落实其体的措施和办法。积极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社区和相关方开展工作联系,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地企联动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参考文献:

[1]刘景凯等,《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浅谈企业应急管理工作 篇4

2017年春运时间为2017年元月13日-2月21日,共计40天。为做好春运期间的旅客运输,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春运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组织、安全第一、以客为主、优质服务”的春运指导原则,精心组织、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确保2017年春运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要认真组织,科学谋划,全力做好春运期间的运输工作。为确保广大旅客及时、安全、有序运输,杜绝各类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特制定2017年“春运”运输计划如下:认真落实交通运输部、省厅和市局关于春运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春运安全生产大检查。突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查隐患、抓整改、强督查、严问责,堵塞安全监管漏洞,强化安全生产措施,增强安全生产意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做到“三不、一到位”,即检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全程不走过场、制度健全到位,确保春运期间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加强节日运输管理工作,公交公司成立了以xxx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节日运输工作。副组长xx、xxxxxxxxxxxxx负责运输工作的具体实施。成员:xxx、xxxxxxxxxxxxx负责掌握客流动向及疏导,深入各条公交线路,加强公交车辆营运秩序管理情况。组织人员加强现场指挥、现场调度,根据情况,统一布署,增派人员帮助维护秩序,保证旅客有序疏导,确保节日运输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二、做好安全行车预防工作、严格车辆管理

我公司在节前将组织安全、机务、例保相关人员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结合春运情况组织开展专项督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上路、上线现场暗查对暗访排查出来的隐患和漏洞,及时填写春运安全生产大检查整改通知书,落实整改措施和具体时限,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

按照“三关一监督”的行业管理要求,扎实抓好安全工作:

1、根据驾驶员多的实际情况,在节前对驾驶员开展一次安全警示教育,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对驾乘人员分期进行岗位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安全、优质的服务;并对交通法规进行学习,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突出车辆灯光、刹车、方向、灭火器、和车辆内外卫生的检查,发现检查不合格的车辆,立即通知修复,未修复的车辆,节日期间一律停班。

3、利用车载监控及行车记录仪加强车辆的动态管理及车

速控制,按照监控管理制度,及时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4、加强安全预防工作和危险品的检查力度,严禁危险品上车,安排专人在下客区对易燃、易爆等物品检查,加强对可疑人员可疑物品的识别防控。全体驾乘人员在营运工作中做到三个必查“携带物品与身份不符必查;大宗包裹必查;溶器液体物品必查”,对不配合检查的乘客可以拒绝上车,对无理取闹报公安部门处理;做好车辆及下客区卫生工作,从源头上防止扼制不安全苗头的发生,消除安全隐患。查出的隐患问题要及时整改到位,防治出现新的隐患问题等。

严格执行“早送、中值、晚迎”的值班制度,做到事事有记录,件件有交待落实,重、特大事件逐级汇报,保证上下畅通,信息流畅。加强各线路车辆的监督管理和车辆例保制度的落实,确保车辆技术状况处于良好的状态,坚决杜绝故障车上路,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营和旅客的乘车安全;配合公安、交通管理人员的检查。

三、现场调度、指挥,确保 “春运”运输工作顺利进行

“春运”运输工作是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⑴针对节日期间运输客流激增的情况,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一线进行现场指挥和调度,采取流水发车和定时发车相结合的方法,尽全力最大程度的减少客源流失,确保2017年全年生产任务顺利完成;⑵针对“春运”期间人员流动大的情况,组

织人员重点加强1路、5路城区段以及8、9 10路的客流疏导。确保客流的有序疏导,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突出跨区域的19路公交及青东线的动态监管;⑶针对6路公交在春运节前开通的情况,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4)车场、公交站点安排专人值班,负责对危险品检查,杜绝危险品上车;(5)为确保节日运输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不影响正常营运班次的基础上,安排应急车辆,合理安排好加班。加快车辆周转,提高实载率,充分利用有限运力,使经营效益最大化。

四、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启动后,各车属单位实行干部值班制度,及时发现客流变化情况,做好相关应急响应工作,并根据突发情况及时与车站取得联系启动加班、停班、复班应急指令。

组织车辆安全检查和节前车辆维护保养。节日期间组织人员在客流高峰时间段上路上线和旅客转换乘集中的站台引导疏导乘车工作,城区站点发车区域派员指挥和疏导乘车。机动运力和人员在岗在位,随时应对突发客流高峰。

五、信息报送和应急处置

应急办应快速反应,迅速行动,启动有关运输的应急或抢修方案,保障旅客的及时运输,为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道路运输保障。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状况,组织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帮助做好道路运输

事件应急处置。相关信息在核实确认发生后,由应急办将信息向上级报告

六、信息发布

道路运输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遵循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将按有关规定,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七、开展优质服务

在做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努力树立公交新品牌,打造客运新模式,教育广大驾驶员树立“为民服务、爱岗敬业”的思想。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行为,做到文明驾驶、礼貌用语。

我们将以2017年 “春运”运输工作为契机,打造“平安公交、快捷公交、文明公交”,引领公交公司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服务水平得到整体提升。让人民群众平安回家、开心过节,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

浅谈企业应急管理工作 篇5

一、电力企业应急物资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南方遭受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灾害,导致了大量电网设备损毁,电力系统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华中、华东地区电网中共37个地市545个县市供电受影响,其中有80个县市供电几乎完全中断,涉及停电用户高达2705.78万,电站停运884座,输电线路累计停运15284条,配电线路受损累计达到15.26万km,倒杆51.86万根,电网设施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4.5亿元。笔者相信,良好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部分损失的。而上述的数据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电力企业的应急物质管理工作还有很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

为了处理大面积的停电状况,各地区的政府部门编制了相关电力应急预案并且颁布和实施,但还是有很多地区没有针对突发性的.停电制定相应的电力应急预案,而基层电力企业制定的应急预案并没有覆盖所有地区,导致企业中的应急预案缺乏可操作性,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电力企业应急预案;此外,普通的电力用户不会针对电力运行状况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还有一些地区的应急预案并没有严格的按照整个部门的要求实施备案,也没有对电力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导致紧急事故发生的情况下缺乏有效地解决措施。

(二)缺乏专业的应急物资管理队伍

电力应急工作的开展,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应急管理队伍。但是在实际电力企业管理中,应急管理队伍都是由电力部门紧急调配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都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兼职人员,对应急装备的使用不熟练,往往会拖延应急抢修的时间。同时,兼职人员对应急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没有充分意识到电网停电对人民生活以及企业的生产造成的影响。所以,导致电力应急管理工作效率很难有大的提升。

(三)电力应急管理重点不明确

电力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没有清楚的认识到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相关部门以及企业电力应急管理重点不明确,企业中的应急预案仅仅局限于电力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严重忽略了电力事故的调整以及预警机制,并且没有对救援之后的电力系统进行预防性的检查,更是忽略了电力系统的评估和改进工作,大大降低了应急工作的效率。

二、加强电力企业应急物资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管理预案体系

对电力企业而言,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是开展电力应急管理的基本路线,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起点,因此,企业必须以促进电网建设为目标,结合电力运输的实际状况以及输电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针对性的制定电力应急预案,使应急预案能够全面的覆盖所有地区。其次,在应急预案内容制定方面,需要注意重点内容的设置,应该将突发性事件发生前后的各个环节作为工作的重心。针对事情发生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各个环节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并且有效落实工作,能够将各项责任落实到人,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利,从而调动电力企业中的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到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中,促进预案的有效实施,快速排除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需要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每隔一段时间组织预案演练,这样方便对预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实施改善,使其能够体现科学性。

(二)形成统一的应急物资管理指挥部

电力企业需要加大对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管理基本知识和技术能力,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增强应急施工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此外,需要加强电力行业内部的协调,成立统一的应急物资管理指挥部,打破以往工作过程中受到地域和部门的限制,应急管理指挥部人员统一听从应急总指挥的协调,确保各电力部门的救灾工作的及时性,从而实现紧急状态下的物资保障作用。

(三)明确应急物资管理工作重点

企业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明确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加强对事故前后的检查和维修工作,改进和完善应急物资管理系统,使其能够形成高效运转的大系统,建立的应急系统中包括对应急物资的采购、物资发放机制、资金筹集渠道和资金的发放及监督。应急管理中心应该根据灾害的具体分布状况以及电网运营的现状来确定物资储备定额,并且确定应急储备物资的数量、种类以及相关的技术规范,根据相关资料和实际需要编制年度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制定合理的资金需求计划。但物资采购采取招标采购的方式不能够满足实际物资需求时,可以采用非招标采购的方式加强物资数量,从而满足人们对物资的需求。对于紧急采购协议中规定的主要设备材料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配送到相关应急部门。为了应对气候突发状况,确保应急物资的顺利供应,需要做好应急物资准备工作。首先应该筹备应急物资,设定专门的物资储备库房,对物资进行存储。其次,需要定期检查应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运行处于良好状态,能够及时投入使用。若电网发生突发事件,需要将应急物资及时运送到现场,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再次,需要健全物资采购配送机制,实现物资灵活、快速的配送。最后,需加强应急物资的维修和保养,将退库物资进行归档管理,以此提高应急物资管理水平。物资储备单位在接到调用通知后,需及时完成储备物资的发放工作,必要情况下可以引入第三方物流作为物资配送的渠道。应急物资使用单位在物资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清点和验收,确保物资安全。

(四)建立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是对原有正常运行状态下物资管理系统的补充,同时也是应急物资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应急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物资存储以及物资调配都要与传统的物资管理系统区分开。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详细的记录各种物资设备的品种、规格以及生产厂家等信息,当发生灾情的情况下,物资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便捷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统计出物资的需求量以及需要物资的种类,从而为物资抢修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三、结语

浅谈企业应急管理工作 篇6

石化企业工厂用电负荷按照用电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对供电可靠性、连续性的要求, 同时生产装置用电负荷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整体上实行分级管理。划分出关键设备和负荷等级后就可以按照国家标准《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的要求, 对厂用自备发电机组进行配置。当大面积停电事件影响石油化工企业时, 或者发生突发事故造成停电时要及时与上级供电单位联系确认停电性质启动应急预案, 并立即投入自备应急电源为特别重要负荷供电, 保证高温高压装置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各类危险事故的发生, 所以自备应急发电机组的合理运用和安全操作在石化企业显的尤为重要。

1 发电机组的投运

1.1 在投运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之前, 操作人

员应仔细检查, 确认柴油发电机组及其保护装置在良好状态, 具备带负载运行的条件

检查通风装置是否良好并注意外部有无异物, 检查排烟装置是否良好, 固定是否可靠, 有无泄漏。检查发动机燃油系统, 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的各连接点有无泄漏, 各阀门开闭是否正确, 规定燃油箱高油位不超过85%, 低油位不低于20%, 正常备用油位80%, 水箱水位正常位满水位, 检查水箱液位时探水棒能触碰到水位, 静态时机油油位在游标H-L之间, 控制系统显示屏有无报警, 启动电压是否正常;细节如下:

(1) 检查蓄电池各接触点良好无松动, 正负极接线正确无误。

(2) 检查发电机主电缆接线紧固, 色标相序与实际运行相位相符。

(3) 新投及大修后的发电机必须按照《电气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对其做规定项目的试验, 且要试验项目合格以后方可投用。

(4) 发电机组外壳应不少于两点接地, 且接地可靠。

(5) 发电机系统一次图、原理图、电缆走向图、各种设备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详细的技术参数、设备维护说明书、设备运行说明书等相应的图纸资料齐全, 各种检修、试验项目合格。

(6) 发电机系统主体无缺陷, 油漆完整, 无”三渗”现象, 即渗燃料油、渗机油、渗水。

(7) 检查发电机中性点接地线、接地柜是否正常, 各电气连接点无松动、接地柜刀闸在合闸位, 且接地柜接地电阻小于4欧。

1.2 发电机组的停运

(1) 发电机正常停运后, 机组冷却后对机组进行详细检查, 检查机组有无“三漏”现象, 液位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2) 检查蓄电池, 对蓄电池进行自动浮充充电, 确保下次启动时蓄电池容量正常。

(3) 检查发电机组各电气连接点有无发热松动现象。

(4) 及时开启发电机定子绕组、励磁绕组及水套的加热电源、确保发电机组下次启动时不受潮。

(5) 按要求将发电机的启动开关打到自动或手动位置。

(6) 在做上述检查时要保证发电机的急停按钮在合位, 并拆下蓄电池的电源线, 检查完毕后再行恢复, 以上操作需至少两人进行操作。

1.3 柴油发电机启动前的准备及操作步骤

(1) 柴油发电机在未做好启动前检查准备工作以前不准启动, 运行方式选择开关应在“OFF”;

(2) 检查蓄电池充电电源、控制、信号系统电源、冷却水温控制、空气系统、燃油系统、润滑油系统投入正常, 机内清洁无杂物, 排气口无杂物。

(3) 不同电压等级的发电机在使用摇表测量绝缘时, 其值不低于规定值。

(4) 接上蓄电池充电电源, 检查充电源红灯亮且蓄电池电压为 (24V) , 蓄电池组的容量应满足机组连续起动6次的用电量。

(5) 检查冷却水温度加热器电源投入。

(6) 检查室内燃油储油箱油位正常 (80%) , 打开柴油发电机进油、回油阀门。输油方式采用手动方式。

(7) 燃油系统启动前要排空气, 否则将影响发动机不能正常启动。

(8) 仪表盘内外清洁, 无杂物, 电气回路正常且控制盘上无报警。

(9) 查所有开关位置正确满足启动要求, 查柴油发电机就地仪表盘上“紧急停机”按钮位置正确, 查柴油发电机出口开关在断开位置。

(10) 手动启动柴油机时, 运行方式选择开关切至“手动”方式, 合上柴油发电机启动开关, 当转速、电压达到额定值时, 柴油发电机出口开关合闸。

(11) 柴油发电机启动后, 应立即到现场检查发电机各部有无异常声音、异常振动、水、油、螺栓和螺帽的松动、电路的断线、管路接头松动等情况, 同时检查柴油发电机排烟颜色是否正常, 并确认以下各值:转速、润滑油压力、润滑油温度、冷却水温度、电压、周波、电流等。

(12) 柴油机组严禁长时间怠速运行 (不超过5-10分钟) 。如果不带负荷, 应停机备用。

(13) 机组运行中排气管内排气温度较高。因此严禁人员接近排气管, 以防灼伤, 并保证排气管周围无污油或其它易燃物, 以防发生火灾。

(14) 机组停运后, 冷却液温度很高, 此时严禁打开散热器盖子, 并禁止向未冷却的冷却系统内加注冷却液, 否则会造成柴油机的严重损坏及人身伤害事故。

(15) 机组出现故障后, 严禁在排除故障和复位前再次启动。机组在“手动”或“自动”方式下, 故障未排除严禁按故障复位按钮。

1.4 柴油发电机组在正常备用状态下的检查内容有

(1) 检查柴油发电机组无泄漏现象, 检查润滑油油位正常, 检查冷却水水位, 检查贮油箱及日用燃油箱油位, 检查“就地位置选择开关在“自动”位置, 保安段工作电源开关在合位, 指示灯亮, “紧急停止”按钮位置正确, 控制仪表盘上无报警指示, 检查蓄电池充电指示灯亮电压是否正常。

(2) 柴油发电机的定期试验:

为保证柴油发电机组始终在完好备用状态, 应定期由专业操作人员进行柴油发电机组就地启动试验, 时长3min。

1.5 柴油发电机组的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

发现发电机组运行中有异常现象[如“三漏”、皮带跑偏、震动异常、排烟异常等]时, 应立即汇报当值调度和有关领导, 设法尽快消除故障。发电机组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立即将发电机组退出运行。

(1) 发电机组震动声响明显增大, 很不均匀, 并伴有异响;

(2) 严重漏油或喷油、漏水;

(3) 发电机有放电现象;

(4) 发电机主电缆严重发热、冒烟;

(5) 当发电机附近的设备着火、爆炸或发生其它异常情况, 对发电机构成严重威胁时, 值守人员应立即将发电机停运;

(6) 当发电机系统设备由于短路引起并机柜 (进线柜) 跳闸时, 应立即停运发电机组, 排除故障后可重新运行;

(7) 柴油发电机由机油泄漏、燃油泄漏、蓄电池短路引起的着火处理。

发电机由以上原因引起着火时, 在着火初期应想尽办法尽快使发电机组停止运行, 断开加热系统电源, 打电话报警, 并迅速使用灭火装置灭火。

2 结论

电力基层企业应急管理的探讨 篇7

【关键词】电力基层企业;应急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452-01

1、电力企业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应急管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本身为了安全生产,避免发生各种不安全事件。二是避免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停电事故、供热事故等,全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是避免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如保“两会”、保“十八大”等各项政治活动。

2、应急预案的编制、演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生命线,预案的制定和管理是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应急准备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编制好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对于提高基层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具有现实意义。

2.1 应急预案的编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1.1 存在照抄照搬,不完全符合本企业实际

企业在编制应急预案的时候,往往照抄上一级公司编制好的应急预案,忽视了企业自身特点,造成“水土不服”。每个企業的生产工艺流程有所不同,在紧急事故状态下,其应急响应的内容要求也存在差异,比如上世纪70年代小容量机组与现在新建大容量机组就有极大不同,其危险性分析也存在差异。

解决的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针对各个岗位所存在的危险因素,合理科学的全面分析,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应急预案。

2.1.2 编制人员闭门造车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该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有效衔接,编制人员应该全面掌握危险分析,明确应急预案的框架、应急过程行动重点以及应急衔接、联系要点等。实际部分编辑人员没有深入到基层,广泛搜集各种资料,全面分析危险因素,找出应急处置的重点,由此也就不可能编制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应急预案了。

2.2 应急预案演练存在的问题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进行演练,磨合、协调应急预案的运作,检验应急预案实施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持续改进,使之不断完善。

2.2.1 应急预案演练的意义和作用

应急预案演练是指来自多个机构、组织或群体的人员,根据编制的应急预案,针对假设发生的事件,执行突发事件发生时各自职责和任务的排练活动,是检测应急管理工作和应急预案完善与否的最好度量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应急预案发布后如果企业员工不能充分理解应急响应每项职责和步骤,一旦危急事件发生时,基层企业在进行应急救援时,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诸如程序不清,处置措施不明,员工在自救与呼救过程中不知所措,使最快速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贻误时机。为提高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以便在救援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经常性地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成为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日常性工作。

2.2.2 应急演练存在的问题

2.2.2.1 预案处置职责、分工不清

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多头指挥,各个部门职责不清。事故救援是各个部门协同作战,统一调度,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过程。应急总指挥在事故应急救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指挥权的合理确立,直接关系到应急救援行动的效果。虽然各类应急预案中都明确了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及指挥职责,但由于多部门救援力量因隶属关系不同等原因,往往存在多头指挥,各个救援力量之间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不能实行整体联动。缺乏统一的组织和指挥使现场秩序混乱,直接影响救援工作的高效开展。对不同的事故应由哪些人到场也无规定,以致发生突发事件时,领导几乎全部到场,管理人员也争前恐后的往前冲,既影响正常工作,加重现场秩序混乱,也容易造成此生事故或扩大事故范围,影响事故救援工作效率。

2.2.2.2 预案演练走过场,流于形式

基层企业因担心影响生产或增加企业负担,在编制预案后大多不能结合企业自身可能发生的事故开展应急演练,同时未认真组织预案演练,演练人员没有进入状态,严肃性不高,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在全面演练,因此达不到演练的目的。即使有演练的,对演练的主要内容、演练过程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不作详细的记录和总结,未对应急预案实行动态管理,也使演练形同虚设。

2.2.2.3 演练组织不科学,演练过程不清晰

由于没有进行科学调控,一个演练时间过长或临时中断;现场管理混乱,演练现场既有参演人员,又有观摩人员,特别是大型综合性全面演练,人员较多,如不能进行科学调控,现场就会一片混乱,分不清哪是演练人员,哪是观摩人员。

2.2.2.4 相关的情景设置不科学,演练未充分考虑存在的安全问题

演练情景的设置不但要满足演练的需求,还要充分考虑现场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演练环境的安全、演练人员的安全、演练车辆通行安全等,如计划不周,设计不科学,就会假戏真做,直接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在以往企业组织的演练中,发生车辆、火灾、爆炸等事故的不乏其例。

2.3 应急预案演练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2.3.1 加大应急救援演练重要性的宣传,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应急演练是减少事故损失、避免事故扩大的必要手段

特别是要使企业领导充分认识到:通过演练,可以有效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提高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妥善处置事故的能力及协调配合能力;不断增强广大员工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3.2 精心准备演练工作,按照演练的需求成立演练筹备机构,根据企业规模有选择性地成立指挥控制组、策划组、执行组、评估组、保障组等。通过各组的密切配合,精心准备演练工作。指挥控制组要根据各组准备情况适时召开演练准备工作会议,审定各组准备情况。

2.3.3 依据演练目的,合理设置演练情景。演练情景的设置是紧紧围绕演练目的进行的。如示范性演练,就要以引导演练按步骤、按程序进行,让观摩者学会如何组织演练。设计演练情景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安全性。包括现场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等。二是注意引导作用。情况设置就在于能引导演练不断深入进行,促使演练组织采取相应的救援行动。三是注意全面性,不但要详细介绍影响救援行动的周围环境,还要充分考虑怎样能发挥装备器材的性能等。

3、结束语

浅谈企业应急管理工作 篇8

摘要: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频频发生,破坏了高校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本文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从事前预防、事件的应急处理、事件的善后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近几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大规模的扩招, 我国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影响学校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增多,校园的治安情况相应也变得更加复杂,面临的校园安全形势也更加严峻,高校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这些突发事件如果处置不当就会严重影响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损坏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因此,加强高校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提高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对维护高校稳定,保障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产生突发事件的原因

1、我国已进入突发事件高危期

我国目前处在突发事件的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都将面临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从自然的角度来说,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度高、灾害损失严重,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自然环境的恶化, 都会相对降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质量, 造成生存困难, 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从社会的角度分析, 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 既是关键发展期, 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 如果处置失当, 有可能会出现社会危机。如从1999 年起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大规模扩招, 造成相对紧缺的教育资源和日益增多的学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已变成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此外,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最新变化也使得国际间的冲突和危机出现新的特点。

2、开放式办学,使得学校与社会联系更加直接

随着高校管理方式社会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学生结构多元化,校园与社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趋势越来越明显,不良周边治安环境的影响不容低估,特别是在新建的大学城,往往位于城乡结合部或郊区,流动人口复杂,治安形势严竣,很容易被一些犯罪分子所利用,甚至发生危害高校师生人身安全的事件。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高校形成了以学生街为中心的高校商业圈,在这个商业圈内店铺林立,餐厅、KTV、游戏机房、网吧等应有尽有,一些业主为了争夺顾客而经营有赌博、淫秽内容的电脑游戏,甚至通宵营业以招揽学生,这些侵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仅造成学生酗酒滋事、打架斗殴案件增多,有的甚至造成意外死亡事故。

3、互联网的负面影响

网络在给师生带来积极效益的同时,也会给大家产生负面影响。由于互联网上信息良莠混杂,加上境内外的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校园BBS或贴吧、个人信箱等各种渠道发送有害信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渗透和煽动活动,再加上近几年我国传统的儒家道德思想体系在新的形式下遭互弱化,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很苍白无力,导致大学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缺乏必要的规范引导和道德约束[1]。

4、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影响

高校是年轻的大学生和拥有专业知识的教师集中科研、学习、生活的地方,高校师生对国际国内的政治问题非常敏感,对社会热点问题非常关注。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强,富有活力,容易受国际国内政治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影响,为了表达自身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主要求,有时采取聚众游行等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和愿望。例如,1999年5月8日,美国悍然轰炸我前南使馆后,许多学生当夜就上了街,有的省市的大学生还到外国使馆表达了抗议,这些都说明大学生对国家政治的高度关注。

5、少数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法制观念淡薄,由此引发许多治安问题

目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自小受到家庭宠爱,以我为中心,自私、自负、狭隘而好极端,经不起一点挫折,受不得一丝委屈,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失衡,引发各类治安问题。近几年高校时有学生发生打架、斗殴事件也就是这类情况的反映。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

高等学校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六类:一是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 如2003年的“非典”、食物中毒事件等。二是政治类突发事件, 如学生为表达良好的政治愿望和爱国热情, 但却没能采取正确的表达方式而参与非法集会、游行活动、甚

至聚众冲击学校机关及政府机关等。如2008的佳乐福事件。三是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 如学生宿舍被盗、学生被抢劫、伤害、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四是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 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师生人身伤害、停课等突发事件。如2008年的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五是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 包括由学校内部管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而引发的突发事件, 如罢餐、罢课、宿舍闹事、破坏公物、恶意匿名信和网络帖子等[2]。六是事故类突发事件, 主要包括各类安全事故, 交通运输事故等。

三、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高校作为突发事件的高发区,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建立高效的应急机制,来应对突发事件。一般来说应对突发事件可分为三个阶段:事前预防、事件的应急处理、事件的善后。

首先,做好事前预防工作

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可有效预防突发事件。高校作为学校和青年人聚集的地方,有其特殊的运行规律,对突发事件可以有针对性的做好预防工作。例如:每年5-6 月是毕业生离校季,此间要做好毕业生的安全文明离校工作;重大体育赛事,如世界杯、奥运会期间,要重点做好球迷、体育迷的文明观赛工作;宿舍区要做好防火、防盗工作;食堂要避免集体食物中毒等等。因此,高校可以有针对性的做好事前预防工作。

1、制定应急预案,设立应急管理机构

高校应根据危机的等级,事先应制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预案中要制定组织机构、各有关部门的职责、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流程以及事件发生的责任追究制。此外,还应做好思想上、技术上、物质上的各种准备,并在平常的工作中针对预案经常进行综合演练。如,高校应经常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防火、防震演练[3]。

2、完善信息渠道,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要求各辅导员建立“重点人档案”,对可能发生情况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完善信息渠道,建立一条覆盖学生宿舍、各班级、学校各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渠道。在师生中建立信息员,信息员主要由学生、学生管理干部、辅导员组成,及时搜集整理反馈影响校园稳定的信息。建立每周信息通报制度,辅导员之间通报

相关信息,沟通相关工作。各相关总门定期研讨当前时政热点,了解社会发展形势,识别可能会诱发学生突发事件的各种因素。

3、构建心理预警机制

高校要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条件的还可以在各年级成立心理健康协会。构建一条学生骨干、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到校医院、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心理预警体系。摸排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学生群体平时的心理行为变化规律,并预测突发事件发生时学生可能出现的个体、群体的心理行为,提前决策,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其次、以高度责任感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应尽快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确定事件发生的类型,初步判断事件波及的范围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处理突发事件动作要快、处理方式要坚持“情、理、法”的结合。事件发生后,相关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依据事件性质和程度不同,选择拨打110、120 或119 请求救援,并将事件及初步调查情况向主管部门和领导报告。如果事件严重,应迅速成立临时工作组,现场指挥、处理工作,防止事态恶化[4]。第二阶段,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分析事件性质,明确相关责任,做到以理服人。同时将事件的真实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防止以讹传讹;并做好与新闻媒体之间的沟通舆论工作,防止媒体对事件的夸大或扭曲报道。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家长通报事件的起因、初步鉴定结果,同时听取家长的意见。第三阶段,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依法办事,做到快捷、准确、不留隐患。学校应根据事件的最终性质认定,做好家长(或学生)的解释及协商处理。并签署事件处理备忘录或协议(必要时进行公证)。

第三、认真总结,重视善后工作

突发事件之后,高校领导首先要向各有关方面,包括上级主管部门、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甚至新闻媒体,报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处理结果。并对伤亡人员进行走访与安抚,对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对那些导致事件的个人或集体以及阻碍处理工作的人员给予适当的惩处[5]。其次各相关门要及时展开讨论、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形成案例,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突发事件预警及处理工作。第三根据调查与总结发现的问题,由校综治委组织各责任部门和人员讨论并提出整改要求,各个责任部门和人员按要求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沈燕,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的产生原因、预防与应对[J],长程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彭艳红,浅谈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

浅谈企业应急管理工作 篇9

来源: 发布日期:2011-01-11 15:50:21 浏览数: 316 关于印发《湖州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湖建发[2005]190号 各县(区)建设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局)、市城管局、市房管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解决克扣和无故拖欠职工工资问题的意见》(湖政发〔2004〕29号)等有关文件的要求,特制定了《湖州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本暂行办法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2005年9月10日起,办理湖州市区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储存手续。

二OO五年八月十七日

湖州市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浙江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条例》、《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建设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浙劳社监〔2004〕179号)、《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建设厅关于切实解决建筑业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建立欠薪保障制度的若干意见》(浙劳社监〔2003〕232号)、《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解决克扣和无故拖欠职工工资问题的意见》(湖政发〔2005〕29号)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精神,结合我市建筑业实际,制订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市区范围内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含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建筑施工企业,均应遵守本暂行办法。

本暂行办法所称建筑施工企业,是指已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证书的建筑施工企业和园林绿化企业。

第三条 本暂行办法所称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承接施工业务前,按本暂行办法规定向湖州市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银行专户储存资金,所有权仍归储存施工企业。因建筑施工企业发生拖欠行为,造成农民工投诉、上访等事件时,建筑施工企业一时资金短缺无力支付或因其他原因拒绝支付的情况下临时应急使用。

第四条 按建筑施工企业的主项资质等级,储存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的标准额度为: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建筑施工企业100万元人民币,施工总承包二级企业和专业承包一级企业50万元人民币,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和专业承包二级及以下企业25万元人民币,其中注册资本金在50万及以下的企业10万元人民币。当建筑施工企业的主项资质有变化时,应当及时按变化后的主项资质等级标准额度储存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

第五条 建筑施工企业在本市市区范围内承接施工业务前,应当按本暂行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到湖州市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银行专户储存资金(“储存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申请”详见附件

一、“储存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工作联系函”详见附件二),并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劳动工资支付应急保障金储存证明》(详见附件三)。

第六条 当发生农民工投诉、上访等劳资纠纷事件时,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调解。经调解后,建筑施工企业与农民工双方共同认定,如在商定期限内仍不支付拖欠的工资或拒绝支付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暂时收回该企业的《劳动工资支付应急保障金储存证明》,并会同市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向存储专户银行发出《提取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的函》(详见附件四),同时向欠薪企业发出《立即提取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发放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的通知》(详见附件五),由欠薪企业提取存储的部分或全部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专项用于支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特殊情况下,可按有关法律、法规或有关政策的规定和要求,直接发放欠薪企业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提取使用了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及时按已提取使用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额度的3倍向湖州市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银行专户储存资金,并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取回《劳动工资支付应急保障金储存证明》,其办理手续与上述第五条相同。

第七条 当发生经调解无效,并且该企业的劳动工资支付应急保障金储存额不足于支付该企业拖欠的农民工工资时,被拖欠工资的民工可直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八条 当建筑施工企业在湖州市市区范围内未承接到施工业务,或承建的所有工程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已超过6个月,欲退出湖州市市区建筑市场,全额支取本企业交纳的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时,由建筑施工企业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要求退还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申请(详见附件六),同时交回《劳动工资支付应急保障金储存证明》。

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符合退还条件,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湖州建设信息”网(网址:http://)上向社会公告20个工作日,如未收到欠薪投诉的,则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向存储专户银行、申请企业发出《全额退还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的函》(详见附件七),建筑施工企业方可全额支取本企业交纳的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包括利息)。

第九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各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的存储情况及时在“湖州建设信息”网上公告。

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施工业务发包给按本暂行办法规定已存足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的建筑施工企业。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须严格把关,应当选择按本暂行办法规定已存足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的建筑施工企业参加投标,否则按《湖州市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予以扣分,情节严重者将作为不良行为,在“湖州建设信息”网上公示。

湖州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站应严格监管,对违反本暂行办法的行为应当及时责令改正,并报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湖州市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专户银行应积极配合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的有关管理工作,快速办理存取手续及其他相关工作。未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核准,不得允许建筑施工企业支取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

第十条 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积极配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的存储、支取及拖欠工资的发放工作。同时,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有关规定直接将工资支付给农民工,严禁将农民工工资交由“轻工承包者”(俗称“包工头”)以及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发放,杜绝发生农民工工资纠纷。

第十一条 务工人员应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建筑施工企业如发现务工人员借清欠之名蓄意敲诈、诬告等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二条 对建筑业企业在未办理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储存,或未按本暂行办法规定存足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在本市市区范围内承接施工业务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者,将作为企业的不良行为在“湖州建设信息”网上公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湖州市建设市场不良行为记录与公示暂行办法》的规定,对因拖欠而造成投诉、上访等事件,除作为该企业的不良行为予以记录,情节严重者予以公示外,要与建筑施工企业行业信用评比、企业的资质资格以及其他各类评优评奖直接挂钩。

对不积极配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做好被拖欠农民工工资相关工作的建筑施工企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对其不良行为进行公示,情节严重者限制其市场准入,特别恶劣者将清出市场。

对违反有关劳动工资方面法律、法规的建筑施工企业及项目经理,由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第十三条 属吴兴区、南浔区、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或负责实施的工程项目,分别由该三区相关部门负责做好劳动工资发放的日常监管、调解、协调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分别及时通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发生必须动用劳动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的情况时,应及时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衔接联系。

第十四条 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应当参照执行。

上一篇:助人为乐美德少年推荐词下一篇:河南奔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