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预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精选11篇)
省级预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篇1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级预算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省级预算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2〕144号)和省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省级预算专项资金,是由省级预算安排,专门用于支持全省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的补助、贴息、奖励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
第二章
支持范围及原则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工业发展“六大行动计划”(包括新材料及现代高载能产业、装备制造产业、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陇药产业、信息化产业发展及数字城市、军民结合产业、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节能降耗及淘汰落后产能、循环经济发展及资源综合利用、工业节水、工业节能监察机构能力建设、重点项目前期等。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安排要坚持符合规划、突出重点、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决策透明的原则,发挥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
第五条
坚持管事与管资金相统一,各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主管领导是落实的第一责任人。
第六条
创新专项资金支持方式,按照方便项目实施单位申报、不增加基层单位负担、强化监督检查等,积极探索专项资金管理新模式。
第三章
申报、审核程序 第七条
省工信委根据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重点,于上年末或当年初公布专项资金组织申报总体方案,明确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企业申报条件、申报材料要求、工作程序等,及时发布项目申报信息,建立公开透明的申报、决策机制。
第八条
各市州、中央在甘企业、省属企业要严格按照专项资金支持方向组织申报项目,并在项目选择中注意发挥本地区的特色和比较优势。
第九条
申报专项资金项目必须是国家工信部、省、市州、县区工信委(局)、有审批权限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集中区)核准、备案的工业和信息化项目。
第十条
专项资金项目申报程序。
专项资金项目一般按照属地化原则,采取逐级申报程序,由项目实施单位向当地工信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市州工信委,市州工信委在筛选、审核和综合平衡后上报省工信委。中央在甘企业、省属单位可直接向省工信委提出专项资金项目申请。
第十一条
申报项目单位要向省工信委上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由项目单位自行编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表(附件1);
(二)项目基本情况表(附件2);
(三)附件材料:申请贴息的项目须出具银行贷款合同。
第十二条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由市州工信委上报省工信委。第十三条
省工信委相关业务处室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筛选、初审:
(一)项目是否符合当年专项资金支持方向;
(二)是否具备项目实施的能力;
(三)技术工艺的先进性、可行性;
(四)项目建设资金及各项建设条件是否落实。
第十四条
省工信委规划发展处对初审通过的备选项目进行综合平衡。项目综合平衡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同一企业在一个年度内原则上只安排一个项目,不得重复安排;
(二)同一企业的同一项目,原则上只支持一次;
(三)对以前年度专项资金支持过的项目,如项目单位未按计划开工或出现其它影响到项目未按计划进度建设的情况,对该项目单位不再安排专项资金。
(四)申请国家专项资金的项目,原则上不得重复申报省级预算专项项目。
(五)对各市州项目及扶持资金总量进行适度平衡。
第十五条
通过综合平衡的备选项目由省工信委政策法规与产业投资处会同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第十六条
对专家评审通过的项目,省工信委相关业务处室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年度专项资金规模,统筹提出支持项目、支持方式和支持额度初步计划,报委分管副主任初核、主任审核。
第四章
支持方式、额度
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支持方式包括:贷款贴息、补助、奖励等。对同一项目原则上只采用其中一种支持方式。第十八条
专项资金项目支持额度。
专项资金主要采取贴息方式,原则上按不高于项目固定资产贷款的5%给予贴息;采取补助方式的,原则上按不高于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3%给予补贴;对技术创新、信息技术服务项目支持比例可适当放宽;对单个项目的支持额度一般不超过300万元。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提交委办公会专题研究确定。淘汰落后产能项目一般采用奖励方式。
第五章
审定、下达
第十九条
省工信委规划发展处汇总相关业务处专项资金项目初步计划,在资金平衡的基础上,编制年度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统一提交委办公会审定。
第二十条
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经委办公会通过后,由主任或授权分管副主任审签,报省财政厅衔接,由省工信委、省财政厅共同下达专项资金项目计划。
第二十一条
经委办公会研究通过的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省工信委任何处室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动。如确有必要调整,须经委相关业务处室提出调整意见,规划发展处综合平衡后,提交下一次办公会研究确定。
第六章
管理、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项目实施单位收到专项资金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将资金到位时间、额度以及账务处理等信息以书面形式反馈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第二十三条 各市州、县区工信委(局)负责本区域内使用专项资金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按要求向上一级工信委报告项目资金到位、建设实施情况和重大事项。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接受同级政府工业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的监督,定期上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报表,定期或不定期向同级工信委(局)和省工信委反馈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
第二十四条
项目实施单位要加强工程施工、财务、资金使用的管理,不得擅自改变项目内容和目标。项目不能按实施期限完成确定的建设内容的,项目实施单位应及时报告情况,说明原因,提出调整建议。对确需作重大调整或撤销的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应按原申报程序报送省工信委,省工信委商省财政厅对已下达或已拨付的专项资金作出收回、调整或保留的处理意见。对收回的项目资金,由省工信委另行安排。
第二十五条
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实施单位应及时向同级工信、财政部门上报项目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省工信委会同省财政厅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根据投资项目效能评价有关规定,组织开展项目效能评价工作,并将评价结果报同级工信部门。省工信委组织或委托第三方等中介机构对重点项目进行效能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安排项目的重要参考。
第二十七条
对因企业自身或不可预见的原因,致使项目不宜继续实施的,由省工信委商省财政厅视具体情况采用停止拨付资金、暂停拨付资金、限期整改、收回资金等方式进行处理。
第二十八条
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对截留、挪用、虚报专项资金等违法行为,擅自改变项目内容和目标等违规行为,追回专项资金,项目实施单位三年内不得申请专项资金。同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扶持项目监督检查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九条
省纪委监察厅驻省工信委纪检组监察室对专项资金项目安排进行全程监督。对项目资金的到位、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抽查。对有投诉举报的项目,会同相关业务处进行核实、处理,并提出是否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的意见,提交委主任办公会研究确定。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级预算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甘工信发〔2011〕651号)同时废止。
附件:
1、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表
2、项目基本情况表
省级预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篇2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改革的意见》 (陕政发[2013]4号) 精神, 全面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 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 保证资金安全, 提高使用效益, 我们制定了《陕西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管理办法》, 现予印发, 请遵照执行。
附件:陕西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管理办法
2013年6月27日
陕西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 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改革的意见》精神,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省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
第三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保证重点原则。专项资金预算编制, 要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 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 优先保证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所需资金, 重点安排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且切实可行的项目。
(二) 早编细编原则。将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编制工作提前到预算编制环节, 细化到具体项目, 提早做好项目储备, 编制项目预算。
(三) 项目管理原则。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实行项目库管理制度, 通过推进项目库建设, 科学论证, 合理排序, 努力提高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四) 整合使用原则。要逐步淡化专项资金“基数”的概念, 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统筹安排, 形成合力, 集中财力办大事,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聚集效应和整体效益。
(五) 绩效管理原则。编制专项资金预算时要同时编制项目绩效目标, 加强对资金安排使用情况的跟踪问效, 构建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的机制, 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省级财政部门 (以下简称财政部门) 的主要职责:
(一) 建立健全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分配使用的审批程序, 完善审批流程和工作机制;
(二) 拟定专项资金年度收支计划, 确定专项资金安排规模;
(三) 负责专项资金财政项目库 (以下简称财政项目库) 管理, 对省级业务主管部门 (以下简称主管部门) 以及市县财政部门申报的项目, 按程序纳入财政项目库;
(四) 组织和指导专项资金预算编制, 按规定程序审核、报批、批复、调整专项资金预算;
(五) 监督专项资金预算执行, 组织和指导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
(六) 职能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第五条省级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 主管部门是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责任主体, 负责建立健全归口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二) 会同财政等相关部门提出专项资金项目安排的重点、方向和绩效目标, 发布项目征集指南;
(三) 负责专项资金部门项目库 (以下简称部门项目库) 管理, 做好项目的征集、初审、报批、排序等工作, 申报纳入财政项目库;
(四) 制定年度专项资金项目收支计划, 并按要求编制专项资金支出预算;
(五) 对本部门直接使用的专项资金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六) 按照财政部门批复的绩效目标对专项资金实行绩效管理, 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七) 按规定要求向财政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八) 职能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预算编制
第六条专项资金年度预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 支出总额;
(二) 资金来源:公共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事业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上年结转资金等;
(三) 支出项目信息:包括支出预算科目、支出级次、项目属性 (民生类、“三农”类、经济建设类、社会事业类、其他类等) 等。
(四) 绩效目标。
(五) 属于政府采购的项目, 需编制政府采购项目支出计划。
第七条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程序:
(一) 每年6月份, 财政部门向省级有关主管部门布置下一年度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工作。
(二) 7月份, 各主管部门 (或会同财政部门) , 根据中省有关政策和事业发展规划, 提出下年度归口管理专项资金安排的重点、方向和绩效目标, 发布项目征集指南或文件。
(三) 8-10月, 项目单位 (市县) 按相关要求申报项目和项目绩效目标。主管部门组织开展项目的评审、论证、报批等工作, 并将符合条件项目纳入部门项目库, 按照确保重点、绩效优先的原则择优排序。
(四) 10月底前, 主管部门将评审后的下一年度专项资金项目安排建议提交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后, 纳入专项资金财政项目库, 作为下一年度的项目储备。纳入财政项目库的项目, 可按当年专项资金规模的120%掌握。
(五) 11-12月, 财政部门根据申报项目审核排序情况和中省有关政策规定, 结合省级财力, 对纳入财政项目库的项目进行汇总、平衡, 在编制下年度省级预算盘子时, 研究提出专项资金支出预算建议, 报经省政府审批同意后, 纳入下一年度省级财政预算草案。
(六) 次年1-2月, 省级财政预算草案报经省人代会审议批准后, 财政部门确定各专项资金本年度财政预算总额。主管部门依此编制各专项资金项目计划。
第八条财政部门依据项目计划下达资金预算, 其中安排用于省本级预算单位使用的, 编入部门预算, 随同省级部门预算一并批复;安排用于补助市县或非省级预算单位的, 由财政业务部门会同各主管部门, 于5月底前批复下达到市县或项目单位。
第九条当年新增安排的专项资金, 原则上应在省级部门预算批复前, 细化至具体项目, 并纳入财政项目库;确有困难的, 应于当年5月底前细化至具体项目, 并批复下达到市县或项目单位。
第十条省委、省政府已明确规定具体实施项目或财政部门按因素法直接分配的专项资金, 由财政部门直接纳入财政项目库, 并批复下达预算。
第四章预算分配
第十一条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 要淡化“基数”概念, 打破专项资金的项目界限, 切实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统筹安排, 确保重点支出需要。
第十二条确定专项资金项目时, 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重点考虑以下条件:
(一) 是否符合中省有关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已出台政策或确定的重点工作, 优先予以保证。
(二) 是否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完成项目申报、审核、论证、报批。对申报及时, 论证充分的项目优先予以安排。
(三) 是否纳入项目库。对没有纳入项目库的, 如无特殊原因, 一律不予安排。第十三条用于补助市县的专项资金, 要逐步扩大按“因素法”切块下达市县的范围, 推进项目审批权限下移, 由市县根据资金使用方向和要求, 结合实际, 落实项目, 安排使用。市县要及时向省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上报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接受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用于补助市县的专项资金, 要逐步扩大按“因素法”切块下达市县的范围, 推进项目审批权限下移, 由市县根据资金使用方向和要求, 结合实际, 落实项目, 安排使用。市县要及时向省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上报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接受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待验收合格后给予补助或实行“以奖代补”的项目, 可根据预算安排情况, 当年预拨一定比例的资金;需在次年清算兑付的资金, 纳入下年度项目库, 列入下年度支出预算;对不符合奖补条件的, 财政部门要按规定及时收回预拨资金。
第十五条专项资金实行滚动预算管理。对纳入项目库当年未安排的项目, 确需在以后年度安排的, 纳入下年度项目库统筹考虑。
第五章预算执行与调整
第十六条除中省有特殊规定外, 专项资金原则上必须在每年5月底前下达预算, 逾期未下达的, 安排下年度该专项资金预算时, 予以扣减;截至9月底仍未下达且无正当理由的, 收回财政预算统筹安排;连续两年逾期下达且无正当理由的, 报请省政府批准撤销该专项资金。
第十七条年初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确定后, 除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另有规定外, 预算执行中原则上不再追加专项资金预算。
第十八条年度预算执行中, 各部门新增专项资金需求, 原则上在编制下一年度专项资金预算时统筹考虑。确需当年解决的, 应先通过当年预留资金解决;确实无法调剂的, 由主管部门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 财政部门审核提出意见后, 报省政府审批。
第十九条年度预算执行中, 经省政府批准新增安排的专项资金, 应参照本办法相关规定和程序, 纳入项目库管理。
第二十条主管部门和市县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执行专项资金支出预算, 按照批准的专项资金使用项目计划和内容组织实施, 未经批准, 不得变更项目内容或者调整预算。确需变更项目内容或调整预算的, 应当按项目和资金管理权限逐级上报原审批部门, 经批准后方可变更。
第二十一条年度预算执行中, 如遇突发事件或省委、省政府新出台涉及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 经报省政府批准同意, 财政部门可统筹安排使用和调度各项专项资金, 并会同主管部门对年初预算确定的支出项目计划进行调整。调整后, 原确定项目中当年无法安排的, 可顺延至以后年度优先实施。
第二十二条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原则上要直接拨付到市县或实施单位, 除中省有专门规定的资金外, 不得通过财政专户拨付。
第二十三条实行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支出执行情况通报制度。对支出进度快的部门, 予以通报表彰;对工作不力、支出进度较慢的部门, 予以通报批评, 并限期整改。
第六章预算绩效管理
第二十四条主管部门编制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计划时, 要设立绩效目标。项目单位 (或市县) 在申报项目时要按要求编报具体的绩效目标。
第二十五条推进专项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绩效评价, 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对预算金额较大或重点项目, 提前进行评价, 为预算安排提供科学依据;对实施过程中存在违法违纪问题或偏离绩效目标的项目, 财政部门可暂停拨付资金, 限期整改, 整改效果不明显的, 经报省政府批准, 停止项目实施, 调整用于其他支出;对使用绩效好的项目, 优先予以支持, 对使用绩效差的项目, 削减或取消下年度专项资金预算。
第二十六条继续落实预算分配与执行结果“挂钩”机制, 对连续结转两年以上的项目资金和采购资金, 由财政部门收回, 调剂用于其他支出。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应急、处置突发性事件等有特殊要求的专项资金可暂不执行本办法。
第二十八条中央财政补助的专项资金以及省本级依法征收的各类基金、专项收入安排的支出, 一并纳入本办法管理。国务院及国家部委、省政府另有规定的, 从其规定。
第二十九条各市县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 结合实际, 制定本级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管理办法。
省级预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地铁建设;资金预算;应对措施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日益紧张的状况,配合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国家加大了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投入。截至到2016年,JS地铁项目建设投资规模已约达1500亿元。按照“十三五”规划,未来的几年仍将是建设的高峰期。伴随着地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资金的需求量也日益剧增。为了满足大规模建设资金的需求,依托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管理高效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强化资金的预算管理,细化资金的预算方案,以此达到提高资金使用率,规避资金使用风险,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控制项目建设成本的目的。本文结合实际工作,通过分析资金预算管理的现状,探求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促进地铁资金预算管理有效执行,确保地铁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
一、资金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地铁建设项目如火如荼全面展开,随着地铁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的扩大,修建的站点越来多,涉及面也越来广。面对庞大的资金使用量,企业承担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增长。通过实行资金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地对资金进行整体统筹和规划,合理划拨资金,随时掌握资金使用情况,防范资金使用风险,缩小资金计划与资金预算的差额。对控制项目建设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规避资金的使用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二、资金预算管理的现状
由于资金预算管理实施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内部预算管理机制不是很健全,各项内部预算管控制度正在逐步的建立、修订和完善之中,因此相关系统的成本控制、资金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距离规范化,系统化还有一定差距,因而影响了建设项目资金的预算执行和预算目标的实现。尤其是有一些施工方,为了自身利益,在编制预算时擅自提高建设标准,增加概算外投资。然而监理单位的监管不力,没有认真核实监督,造成工程计价不真实,超过投资成本的预算规模,影响建设资金预算的准备确和合理性,制约了建设资金预算管理效能的发挥。与此同时,由于建设资金的年度预算一般在上年年末和当年年初进行编制,因此很容易造成相关信息与建设项目实时进度无法紧密衔接。而相关基础数据的又来源于工程施工方、计划处、财务处、合约处等众多部门,由于涉及面较广,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紧密的协作和配合,使得信息流转不畅,基础数据资料不够全面扎实,由此编制的资金预算比较粗放,约束力不足,资金预算管理工作难以全面开展和推进,导致企业资金利用率减弱。在考核相关执行指标时,考核内容比较单一,只注重预算执行的数量,而不注重执行质量,偏离了通过建设资金预算控制投资成本的目的。
三、应对措施的建议
1.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控制建设项目投资成本
加强对前期工作的介入和监督,全程参与其中,严控建设项目概算与实际投资的偏差,合理分配规划建设资金的使用,从源头上减少项目投资成本超概算现象。其次改进投资成本的审批,简化审批手续,以使预算编制与实际施工进度紧密结合,从源头上严控建设投资成本,以满足建设资金的需求,确保工程项目的推进。
2.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确保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应增强企业对资金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从企业全局出发,让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都参与预算的编制、执行、审核,并明确各部门职责,通过加强部门间的团结协作,保证了预算编制所需要资料传递流畅,数据准确真实有效。对于预算确保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3.建立预警机制,强化资金预算的监督力度
通过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及时、流转和共享。建立预警机制,对资金的预算使用情况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进行监控。完善基础信息资料的录入和更新,对预算的拨付、追加、追减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将数据导入ERP管理系统,通过配合日常会计核算工作,测算出月度和年度资金预算完成情况,为年终决算提供数据依据。通过强化资金预算的监督力度,控制资金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了资金使用率,从而保证了资金预算管理的质量。
4.建立预算考评机制,保证资金预算最终实现
通过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可以监督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保证资金预算最终实现。通过量化各部门的考评指标,由各部门将资金预算计划下达至各个员工,让每个员工参加都参与资金预算的编制。各个部门、各个员工应积极的落实资金预算计划,将资金预算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时的向企业汇报。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和制定的目标进行比较,重点分析差异,肯定成绩,找出问题,采取措施,并以此对各预算的考评部门及个人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运用激励机制,采取相对应的奖惩措施,调动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资金预算的最终实现。
资金预算贯穿地铁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具有非凡的意义。通过科学周密的预算编制,配以一套相应的控制与激励机制,将资金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并在各个建设阶段严格执行,充分发挥其管理作用,从而达到防范资金使用风险,严控投资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为迅速发展的地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投资控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 王化成,佟岩,李勇.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崔凌.加强铁路建设资金预算管理的思考[J].铁道运营技术,2009年7月.
[4] 张睿.铁路运输企业基本建设资金预算管理的思考与对策[J].财经界.
作者简介:
省级预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篇4
相关投资评审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省级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评审付费的管理,规范付费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厅制定了《辽宁省省级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评审付费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省财政厅(经
济建设处)
二○○九年十二月十
日
辽宁省省级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评审
付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省级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评审付费的管理,规范付费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投资评审有关管理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特制
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财政厅委托的评审业务付费的支付管理。包括:省财政厅委托评审机构进行评审的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政府性基金等非税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政府性融资安排的建设项目,其他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的预(概)算和竣工决(结)算的评价与审查,以及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核
查,绩效评价等工作。
第三条 投资评审经费来源为省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第四条 付费依据
(一)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下达的评审任务通知
单;
(二)投资评审机构出具的财政委托项目评审及绩
效核查工作结论报告书;
(三)投资评审机构提交的投资评审付费申请;
(四)省财政厅领导审定的项目评审付费计算表。
第五条 付费金额的计算
根据省财政厅、省物价局《关于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预(决)算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辽财基字„1997‟46号)及《关于建设工程预决算审查收费管理的补充规定》(辽财基便字„1997‟4号)文件规定,投资评审计费额按“基本计费”和“因素计费”两部分计算,计算公式为:
投资评审付费额=基本计费+因素计费
(一)基本计费
基本计费额按省财政厅确认的实际评审投资额分
段累进计算。
1、评审项目投资额在500万元(含)以下,投资评审基本付费额按投资额的2‰计算确定;单项委托评审的费用额在0.5万元以下,按0.5万元拨付评审费。
2、评审项目投资额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含),投资评审基本付费额按投资额的1.5‰计算确定。
3、评审项目投资额在1000万元至2000万元(含),投资评审基本付费额按投资额的1.2‰计算确定
4、评审项目投资额在2000万元至3000万元(含),投资评审基本付费额按投资额的1‰计算确定。
5、评审项目投资额在3000万元至5000万元(含),投资评审基本付费额按投资额的0.8‰计算确定。
6、评审项目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投资评审基本付费额按投资额的0.6‰计算确定。
(二)因素计费
因素付费主要根据评审报告的质量,按核减额的2%-5%确定。
1、评审报告完全符合评审要求,评审质量高,内容详实、全面,数据准确,反映问题客观、公正,报告出具及时。按核减额的3%计算因素付费
2、评审报告符合评审要求,反映问题客观、公正,报告出具及时,可进行正常批复。按核减额的2%计算
因素付费。
3、评审报告存在质量问题,经修改后可进行正常
批复,不计算因素付费。
4、评审报告不符合评审要求,结论不准确,无法批复,不支付因素付费,同时扣减项目基本付费额的5
0%。
第六条 专项核查及绩效评价计费,按现行竣工财
务决算审核计费标准计算。
第七条 评审费支付程序
评审费用确定后,由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按照付费依据形成报告,报厅领导审定后,由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将相关资料送国库处,按国库管理有关规定办理评审费支付手续。
第八条
严格按照付费依据和程序支付评审费。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对违反资金使用规定,以及因工作失职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
责任。
第九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第十条
省级预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篇5
根据厅的工作部署,为积极争取省财政增加对“三农”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省级农业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充分发挥农业专项资金的投资绩效,现就做好2013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计划编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按照农业部、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重点工作部署,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和广东省农业农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任务,以及部省合作备忘录有关工作,并结合业务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需要,研究提出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预算计划。
二、按原有专项资金增容和新设立专项资金进行分类编报。
(一)原有专项资金增容。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以适度扩容的原则,确定申请增加现有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量,填写《申请增加现有省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投资规模申报表》(附件1),申报材料先报分管厅领导审核。
(二)新设立专项资金。
要求新设立专项资金,按以下要求编报:
1、按照《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设立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必须具有明确的依据,至少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国家法律法规规定;
(二)国家和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产业政策要求;
(三)省人大议案要求;
(四)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
(五)省级部门(单位)业务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需要,并经省政府批准。
2、推荐程序。各处室、单位的申报材料先报分管厅领导审核,各分管领导在分管范围内尽量按行业发展的要求整合项目,确定推荐1-2个重点扶持项目。厅发展计划处对推荐项目按择优、整合、扶重点的原则综合提出申报计划方案,提交厅党组审定后向省政府和省财政厅申报。
3、材料要求。2013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新增项目的申报材料包括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设立申报表、可行性研究报告、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书(附件2-5)。详细填报设立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名称、使用范围、设立期限、背景原因、设立依据、各年度预算分配和实施计划,以及专项资金预期要达到的绩效目标和检验绩效目标实现与否的相关专业指标等。
推荐项目材料请于6月30日前送厅发展计划处。
附件:1.申请增加现有省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投资规模申报表
2.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设立申报表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4.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书(范本)
5.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编写提纲)
(请在厅信息网“农业专项”中下载)
省级预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篇6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省财政直管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局:
根据《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陕财办企[2011]35号)的要求,现就2012年陕西省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项目申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支持我省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开展产学研联合,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取得突破,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
二、专项资金支持的类别和重点
(一)项目类别
1.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 2.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
3.企业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二)支持重点
重点支持我省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包括符合国家和我省产业发展政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附加值大、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或新技术。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承担的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的开发;围绕区域和行业特色开展专业化服务,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三、项目申报条件
(一)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产学研联合开发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备较好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3.具备承担项目所需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4.符合我省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5.项目建设期不超过2年。
(二)企业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1.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相应的服务条件,有良好的服务团队和专业人员。
2.有较好的经营业绩和成功经验,对地区或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3.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工作纳入当地或本行业发展规划之中。4.具有省级有关部门的认定资格。
四、项目资金支持方式及额度
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采取无偿资助或贷款贴息。
(一)申请无偿资助的项目,支持额度一般不超过该项目支出总额的50%,最高资助额度不超过50万元。
(二)申请贷款贴息的项目,贴息额度根据银行提供的项目贷款凭证确定的贷款金额和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确定,项目贴息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每个项目的最高资助额度不超过80万元。
(三)企业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最高资助额度不超过50万元。
五、项目申报、评审和资金拨付
(一)企业按属地化原则(包括中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向所在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提出项目申请,省财政直管县企业向同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提出项目申请,并按要求填写《陕西省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申请及审核意见表》(见附件1)和提供有关资料(见附件2)。
(二)各市(区)、省财政直管县同级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应公开组织项目的申报,对申报企业的条件及相关资料按项目申报条件进行认真审查,确定申报项目并按重要性原则对项目排序后填报《陕西省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汇总表》(见附件4)。各市(区)、省财政直管县所申报项目由同级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会签后联合上报,省财政直管县所申报项目同时抄送各市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
(三)项目申报分配指标(包括中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西安市不超过15个,宝鸡市不超过10个,汉中市、咸阳市、榆林市、渭南市不超过7个,延安市、铜川市、安康市、商洛市、杨凌示范区不超过6个;省财政直管县1个。
(四)项目评审和资金拨付。省工信厅和省财政厅对上报的项目进行合规性审核,并组织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评审,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确定支持的项目、方式及金额,并在两部门相关网站上进行公示。拨付资金的程序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办理。
六、申报要求
做好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的申报和使用工作,是我省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市级、省财政直管县同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组织力量抓紧开展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实把当地符合条件的优秀项目推荐上来。认真组织申报项目、审核企业资格、项目评审、资金申请和监督检查等,既各司其职,又要配合协作,按时完成申报工作。各级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要建立专项资金实施进度情况定期检查制度,做好项目资金落实情况的跟踪和监督检查工作。省工信厅、省财政厅将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不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的企业,除按照《暂行办法》处理外,将取消该部门或该市下一专项资金的申请资格。
七、注意事项
(一)2010年和2011年国家财政或省财政已支持过的企业不再受理;以前支持过未经验收项目的企业不予受理。
(二)对项目审查要严格把关,技术改造、基建、生产线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等不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不予受理。
(三)请严格按照分配的申报指标控制报送项目,超出指标项目和不按规定时间报送的均不予受理。
(四)根据财政厅《关于做好2011年企业经济效益月报工作的通知》(陕财办企[2011]3号)要求,相关项目单位应按时上报企业经济效益月报,凡未按要求报送的,专项资金不予支持。
(五)各市(区)、省管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上报2010年、2011年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已支持的项目实施情况总结报告(含电子版)。若无此总结报告,该地区2012年申报项目将不予安排。
(六)相关需填写的表格请登陆网站下载。
省级预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篇7
一、传统项目资金预算与控制管理的缺陷
在现代项目建设中, 项目资金预算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存在很多问题, 大部分项目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由于不知如何进行预算, 或是预算过程过于复杂, 不能准确认真地进行资金成本的预算, 另外在控制管理上也存在诸多缺陷, 导致了很多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资金链会中断, 项目被迫终止, 这不但浪费了巨大的资源, 同时也给相关的利益个体和投资者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除此之外, 在项目的预算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
1、预算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预算的成本没有按照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划分, 单纯依靠财务人员自身主观的判断以及历史的经验就轻易得出结论。在很多项目的资金预算环节中, 预算的确定往往只是财务人员简单做出预算报表, 管理者和领导进行讨论之后直接确定, 这样就可能会出现业务部门感到预算难以操作的现象, 导致项目难以顺利进行。
2、财务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加强。在项目预算的工作中, 很多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且没有工作经验却独立承担某一项目预算工作的人员比比皆是, 这些人员的业务水平良莠不齐, 整体素质水平较低。
3、当今社会发展速度一日千里, 而在传统的预算过程中, 预算编制依据的项目中各项成本费用数量多年不变, 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及时的反映出社会组织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变化, 可能会出现预算失准, 部分项目重复投资的问题, 无法起到指导管理项目的作用。且部分项目缺乏相应的考核预算制度, 这导致了企业预算与执行方式难以契合的问题。
4、在资金管理的问题上, 常常会出现私设小金库、隐瞒收入、滥发胡支、拖欠工程款、隐瞒存款、滥用资金等很多严重问题, 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杜绝这种现象的产生。
5、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 我国的现状就是很多项目资金不能得到有效地利用, 项目建设的资金在管理方法上还存在很多的漏洞, 资金的“冒、漏、挪、跑、滴”等问题非常严重, 资金的管理方式非常松散。
6、预算的方法没有新意。在项目的预算中, 最“厉害”的预算通常就是最接近标底的预算, 这样的预算不符合科学规律, 它对于国家的投资建设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是极为不利的。这种预算的方式可能会使企业的运作资金在暗箱中操纵, 使领导对于资金的运行方法和运行效果优缺点不明确, 不利于企业的优化经营。
二、完善项目资金预算管理
项目资金的预算管理应当作为企业预算的重点管理内容而进行, 想要提升项目资金预算管理水平, 完善目前预算管理体质, 就必须强化预算理论基础, 提高人员素质, 与此同时, 针对具体问题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真正意义上的提高项目资金的预算管理水平。
1、建立以控制理论为基础的预算管理体制
控制理论作为一种管理职能, 起源于内部的牵制, 它在现代的管理中实用性很高, 能够得到良好的运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目标和为该目标而做出的计划能够实现, 各个部门要根据事先确定的计划标准, 对正在进行的项目工作进行测量、衡量以及评价, 在出现偏差的时候予以纠正, 以防偏差继续发展。委托代理理论与控制理论紧密相关, 为了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的风险, 施控主体需要通过获取信息来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而形成各种有效的监控机制, 用来监督管理者的行为, 约束管理者的权限, 来实现资金收益的最大化。预算管理就是通过一套完整的控制体系来规范企业人员的行为, 有效地克服信息不对称给企业带来的问题。控制主要表现为自我控制和外部控制两种不同的形式。自我控制就是指职能部门控制自身预算执行的过程, 而外部控制却是指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管理层对于执行人员的控制。通过组织每个职能部门参与预算来了解预算并用自身的自律性来代替支配型的管理, 进而更好的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
2、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在实际的项目建设过程中,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 并加强自身财务人员素质等方法, 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具体方法如下:
(1) 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项目资金预算的好坏、管理资金的水平都会对资金的使用效率产生深刻的影响, 作为一名在当今时代中项目建设的资金管理者, 财会人员不仅要掌握部分项目资金管理等专业知识, 同时也要具有关于财会金融方面的良好职业操守。
(2) 尽力提升筹集资金的效率。在目前很多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筹集资金效率相对低下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加快项目的实施进度来加快项目资金的有效率, 同时尽量减少项目资金的实际运用以及实际获得资金的时间二者之间的间隔, 将成本将至最低。
(3) 企业应通过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成本水平, 来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成本资金是实施项目的单位在进行筹资工作时重要的依据, 由于项目单位筹集资金的方法不同, 其使用费用和筹资费用也不尽相同, 项目经营者通常会选择成本资金较低的方式, 尽量的使工程项目的预期收益高于成本资金。
3、建立富有针对性的项目资金控制与预算系统
考核预算的完成好坏情况是检测系统的最终步骤, 也是控制和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资金预算作为一项拥有实际价值的目标体系, 理应在预算的最后利用合理的程序对其完成和执行情况进行考评, 体现其严肃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发挥出预算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所以, 建立一个适当的考评体系尤为重要。
考评预算拥有两个重要含义 : 第一是对项目资金预算执行者的考核及业绩的评价结果, 这是实现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重要举措;二是对完整的预算管理系统的考评, 即对项目业绩的整体评价, 它是优化完善预算管理系统的有力措施。从这两层含义的角度来看, 预算的考评体系应着重从奖惩制度和预算考评两个方面来综合评判。
每一个项目的负责人都必须充分的认识到控制管理与项目资金预算的重要性, 项目的领导要直接参与到项目预算的制定和预算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去, 密切关注并严格控制管理资金预算的整个过程, 尽到一位负责人应尽的责任, 进而加强项目具体的实施者对于项目预算的重视程度。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各部门通力合作可以大大增加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负责人应该尽力协调各个职能部门及部门的负责人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防止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给部门和员工之间带来可能的负面影响, 同时应该尽力去发挥协同工作的效应, 来保证预算工作的顺利实施。项目的成功离不开领导的支持以及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做出科学的资金预算报告, 实现全员管理。资金预算是否科学需要每一个相关人员和项目的相关部门上下全部人员的积极参与、密切配合, 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齐心协力, 促进整个项目的成功。
三、结语
项目资金的预算以及控制管理是一个庞大而综合的系统, 项目资金的控制是项目资金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管理过程中可能会有多个项目互补、相互交叉等问题, 这要求财会人员既要熟悉工程, 又要精通财务, 大大增加了财会人员的工作难度, 所以, 项目的负责人更应该积极支持并理解财会人员的工作, 高度重视, 为财会工作人员创造较好的内部工作氛围, 确保项目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管理。
参考文献
[1]贺风铃.提高项目资金预算与控制管理的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3, (9) , 157-158
[2]郭艳斌.提高工程项目资金预算与控制管理对策建议[J].中国经贸.2010, (2) .103-104
[3]余勇南.传统工程项目资金预算管理的缺陷及修正[J].建筑·建材·装饰.2011, (2) .24-25
[4]祁怀锦.关于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几个问题[J].财会通讯.2010, (8) .182-183
省级预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项资金 预算管理
财政专项资金拨付,不仅加快推进了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学科建设,改善了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专项资金的投入给高职院校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极大促进了教育事业健康的发展。管好、用好专项资金意义重大,将直接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前提就是大力推进依法理财,科学、精细化管理,统筹兼顾,完善监督机制。
一、高职院校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项目预算单位管理意识不强
重编制,轻执行。有的高职院校在财政批复下达预算任务书后,随意调整预算科目与项目,擅自变动预算资金的用途。上报预算时,高报预算。缺乏宏观把握能力的培养,财务人员上报预算编制工作时,缺乏与相关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配合不够,预算与实际脱节。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预算形同虚设,随意更改。
2.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准确性、全面性
首先,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依据和项目论证,表现在预算编制质量不高,完整性差,透明度低,预算编制调查、审查不细,把关不严。其次,专项资金内容专业性强,预算很难做到准确,加上主观性原因,预算数与实际使用数有一定的差异,专项资金结余较大。
3.预算管理缺乏约束力,专项资产购置交叉重复
只强调本部门的预算和利益,忽视了学院总体的发展目标,没有从教学实际出发,与资产部门沟通协调不够,造成专项购置的资产交叉重复,资源浪费,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项目实施进度不能按计划执行,影响了工期,专项资金不能按进度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益低,缺乏预算管理的约束力。
4.预算管理缺乏绩效考核机制
在预算管理工作中,没有明确的预算执行流程、有效的监控措施,预算考核也没有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考核的结果也没有对应相应责任,预算考核没有起到奖勤罚懒、调动人员积极性的作用,预算执行奖惩不明,缺乏约束力。事后专项资金监管敷衍了事,没有做到事前监督,事中控制,项目执行力度不够。
二、新制度下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认识,改变观念,落实责任
部门预算单位要充分认识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学院总体发展目标,明确目的和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兼顾各方面的需求,各部门单位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使财政专项资金真正发挥效益。健全、完善预算组织机构,有效组织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加强制度建设,落实责任。
2.加强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主要体现在编制和执行环节上。编制预算,应依照合法性、真实性、重要性、综合性等预算编制原则,在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做到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核定具体支出的额度,明确各项支出的用途,科学编制项目支出预算。规范项目结余资金的管理,与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相结合,提高预算编制的管理水平。
3.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强化监督和管理
通过财政应用支撑平台,监管项目立项、申报、审核、调整,政府采购,资金拨付,资金使用,绩效评价,评价结果等。全程实时查询,进行有效管理,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审核,监控资金流向,注重资金使用效益的分析,分析执行进度慢的原因,通过量化指标分析资金投入取得的效果,促进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同时,建立项目库的管理,实现项目支出预算的滚动管理。
4.强化监督,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在管理活动中,监督和考核意义重大,应加强预算绩效监督,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模式,完善绩效考评机制,考核资金使用效果。要从中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创新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绩效信息数据化系统,夯实绩效管理工作基础,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下一年度预算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郑爱东.浅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现代商业,2011(8).
[2]陈晶.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J].行政实业资产与财务,2010(2).
[3]俞征.深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研究[J].杭州财会,2012(1).
[4]黄淑霞.高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9(8).
省级预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篇9
通 知
各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杨凌示范区发展改革局、财政局,扩权县、省管县发展改革局、财政局,省级有关单位: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陕政发〔2008〕24号)精神,加快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以物流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根据《陕西省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陕财办建〔2009〕206号)要求,现将2012年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12省级服务业专项资金项目安排的指导原则和重点
2012年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将继续加大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兼顾其他服务业项目;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进一步完善流通网络;以示范引导为突破口,大力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鼓励优势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对物流设施资源进行整合,支持物流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重点突出以下七个方面:
(一)物流园区项目,重点支持列入《陕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 兴规划实施方案》和陕西省“十二五”规划的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物流配送项目,重点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及改造配送中心、更新改造技术设备、使用先进物流技术、采用通用物流标准等项目。
(三)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项目,重点支持主营业务突出、经营规模大、行业排名靠前的为制造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仓储、配送及物流供应链等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项目,优先考虑列入国家的示范项目。
(四)物流信息化项目,重点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A级以上重点物流企业建设和改造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示范项目。
(五)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支持纳入省市规划的骨干蔬菜、水果、粮食、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及蔬菜直通车配送工程等项目。
(六)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重点支持1万吨级以上冷库及设施设备、冷藏运输车辆、低温配送中心等。
(七)其他服务业项目,重点支持国家及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内的生产性服务业项目。
二、资金支持的方式
2012年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补助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
(一)贷款贴息。贴息额度按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贷款额度及当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确定。
(二)补助。对物流信息化项目、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以及关系民生的其他公益性服务业项目,采取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支持。
每个项目只采取一种支持方式,除大型在建项目连续贴息外,其他项目均为一次性安排。
三、项目申报条件
(一)除物流信息化项目外,其他项目总投资一般应在5000万元以上,单项改造提升项目投资不低于3000万元。
(二)申报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物流等服务业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符合陕西省服务业发展方向及相关专 项规划,项目中现代物流技术方面的建设内容应达到60%以上,能够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城市规划、土地使用、环境保护、节能评估等建设手续齐全,项目建设银行贷款或自筹资金已经落实,投资结构合理、已经开工建设的在建项目。已完工项目不得申报。
(四)项目单位需从事物流等主营业务3年以上,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资信良好,无违法违规行为。
(五)物流信息化项目,须采用通用的物流信息化标准、规范。
(六)申请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项目的物流企业年物流营业收入在4000万元以上,具有与规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和完备的信息系统,能提供物流规划、方案设计、供应链优化等服务;项目已实施了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具有规范的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实现了与制造企业的信息系统对接。
(七)同一项目单位内容相同或相近,且已获得国家和省级其他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再支持。
四、申报材料要求
请按照本通知及《陕西省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陕财办建〔2009〕206号)要求,编制资金申请报告,并落实相关附件。
(一)资金申请报告包括: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包括主管部门、企业性质、现有设施、运营管理模式、组织机构、近三年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等;
2、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建设内容及规模、技术工艺、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融资方案、财务评价,包括分项详细投资估算表或投资概算表,融资方案中资金来源的详细说明,财务评价中的主要静态和动态经济指标,以 及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
3、项目市场分析。包括物流市场规模分析,上、下游对接服务企业的协作意向,以及周边其他同类物流企业现状、申报项目实施后市场份额分析等;
4、项目设计方案。包括项目总平面图(要详细标明已有设施和拟建设施)、主要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图等;申请建设和改造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资金支持的重点物流企业,还应提供企业信息化整体方案及详细的技术方案;申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项目的物流企业还应提供服务制造企业的实施计划和方案(包括承接多家制造企业物流外包业务的实施过程、实施手段、预计目标及计算方法、已取得的效益和值得推广的经验),所提供的材料需经制造企业盖章确认;
5、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风险措施。包括项目融资风险、建设风险和运营管理风险及相应的控制风险措施等;
6、项目招标内容。包括土建工程、设备的拟招标规模(数量)和投资额度等;
7、项目单位对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二)落实相关附件
资金申请报告要落实好相关附件(请按下列顺序排放),主要是:
1、项目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2、建设项目的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
3、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规划许可意见;
4、项目现占地土地证,新征土地需由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用地预审意见;
5、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6、2011年9月1日后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已开工项目需由发展改革部门出具节能评估意见;
7、项目建设资金中:(1)企业自有资金需提供银行出具的兑帐单或企业存款证明;(2)银行贷款需提供银行贷款证明材料,其中申请贷款贴息的项目须出具项目单位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的固定资产贷款合同和资金进帐单;
8、项目实施进度的证明:开工许可、实景照片和工程造价或监理单位出具的项目建设进度证明;
9、企业被有关单位授予的荣誉等相关材料(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A级物流企业等);
10、涉及铁路专用线、港口码头等建设和改造的,须相关部门出具审批手续。
五、项目申报的程序
(一)省级有关部门、中央及省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其主管部门初审后,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申报。
(二)市、县企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初审后联合向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申报。
(三)扩权县(市)、省直管县辖区的企业,由县(市)投资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初审后联合向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申报,并抄报项目所在市(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六、项目评审和资金下达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根据规定的范围和条件,对申报项目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项目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进行逐一实地检查,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对通过评审的项目,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分别公示后,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据此下达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省财政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下达专项资金拨付预算。
七、其他事项
(一)各单位按照本通知的要求组织项目,督促符合条件的项目单位认真准备申报材料。符合条件的项目全部纳入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库,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对进入项目库但当年未能获得资金支持的项目,在下一优先安排。
(二)申报材料一式4份(纸质和电子版),于2012年3月30日前分别上报省发展改革委2份、省财政厅2份,逾期不再受理。
省级预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篇10
一、支持范围
按照工信部关于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的要求,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食品医药、纺织服装、有色金属、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物流仓储、设计包装、软件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改造项目。
二、支持方式
采取无偿资助或贷款贴息方式,项目建设以自有资金为主的采取无偿资助方式,以贷款资金为主的采取贷款贴息方式。
三、申报条件
(1)申报项目企业201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在800万元人民币以上;
(2)申报项目须经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
(3)申报项目须在2014年10月底前建成,且建设期不超过2年的2012年11月至2013年内在建项目;
(4)申请贷款贴息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超过4000万元;申请无偿资助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超过3000万元。
四、申报资料
(1)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书(封面,由申报软件生成);
(2)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书目录;
(3)县(区)中小企业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报告;
(4)2013年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表(网上下载);
(5)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及审核意见表(企业填写内容由申报软件生成,部门审核意见在申报软件生成的打印件上填写);
(6)企业基本情况表(由申报软件生成);
(7)法人资格证书或营业执照;
(8)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总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须由有资质单位编制,并提供编制单位资质);
(9)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
(10)环保部门出具的环保评价意见;
(11)申请无偿资助项目,提供项目已投入自有资金凭证汇总表(由申报软件生成)及凭证复印件(包括:项目新增设备购买发票、建筑工程合同及收据等)或专项审计报告;申请贷款贴息项目,提供项目已发生贷款的“借款凭证”汇总表(由申报软件生成)及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合同及文号、已发生贷款凭证、付息凭证和金融机构卡号及密码;
(12)企业2012年前三季度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损益表)和完税证明汇总表(由申报软件生成)及完税(免税)证明或税票。
五、指标分配
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安康8市申报数量分别不超过6个,铜川、商洛2市分别不超过4个,杨凌、韩城2市(区)分别不超过2个,省管(扩权)县和省级有关部门分别不超过1个。各地申报贷款贴息项目数量占比不得低于申报项目总数的30%。
六、咨询联系
省中小企业局发展规划处 电话:(029)87292814
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 陕西省财政厅
关于印发2013年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陕中企规发〔2012〕155号
来源: 发展规划处 时间: 2012-11-5 17:58:51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省管(扩权)县中小企业局、财政局,省级有关部门: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和省政府《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2〕36号)、《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0〕43号)等中省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发挥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加快我省市场主体培育成长,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现将2013年专项资金项目指南印
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范围和重点
2013年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加快市场主体培育成长类项目,重点支持中小企业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协作配套能力提升、小微企业培育成长和科技创新等;二是服务体系建设类项目,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及社会化服务机构培育、人才培训、信息化应用及信息服务和维权投诉服务等。
二、申报资料要求
各市(区)、省管(扩权)县、省级部门申报材料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2012年专项资金已支持的各类项目实施情况总结报告(单行报告,提纲见附件);二是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并附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汇总表(由申报软件生成);三是各类项目申报指南要求的申报资料(见附件)。项目资料采取纸质与电子文件同时上报,项目单位登陆“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系统”(网址为),在线填报项目资料,并下载有关表格作为纸质文件,纸质材料须用A4纸张双面印制,并按照顺序编制页码装订成册。
三、申报程序和指标
(一)项目申报程序。申报单位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向所在县(区)中小企业部门和财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县、市两级中小企业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后联合上报省中小企业局和省财政厅。
省管(扩权)县直报的重点行业技术改造项目由该县中小企业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后联合上报省中小企业局和省财政厅,同时抄送市中小企业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省直单位重点行业技术改造项目由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省中小企业局和省财政厅。
(二)申报指标分配。项目实行限量申报,按一定比例择优安排。各类项目申报指标不能交叉混合使用。省管(扩权)县申报的非直报项目,须纳入各市(区)申报指标统一安排,并由各市(区)按照要求组织上报。
四、有关要求
(一)已获取2012年本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单位,以前本专项资金支持项目未竣工的企业,或未按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1年企业经济效益月报工作的通知》(陕财办企〔2011〕3号)要求按时报送企业经济效益月报的相关企业,均不予受理和支持。
(二)各市(区)、省管(扩权)县、省级有关部门请于11月26日至28日将专项资金申
请报告及项目资料的纸质材料(各类项目一式5份,其中省财政厅一式1份)及电子文档报送省中小企业局(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2802室)和省财政厅。
省级预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篇11
一、企业实行资金集中预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防范经营风险的有力措施
内部资金管理是企业经营风险的一个主要因素,这一点近两年国际上倒闭的公司和我国关闭的一些企业充分给予印证。形成内部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突出表现在对资金投向控制、资金筹措管理、资金灵活调度和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上,对资金实施集中管理是实现上述4个方面资金控制的有力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内部经营风险。
(二)提高经济效益的保障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没有集中控制,资金循环就难以正常运转。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资金分散、调度失控、形不成拳头,就威胁企业正常生产和建设,生产经营、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就难以为继。
资金管理与生产经营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资金,生产经营就无法正常进行,生产经营的好坏又直接影响资金运动的速度和效益;资金运动的快慢和效益反过来又影响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资金与生产经营之间的良性循环,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统一预算管理是资金管理的重点
(一)资金可分为四类:成本性资金、资本性资金、投资性资金和专项资金
成本性资金是生产经营活动耗费的资金,资本性资金是工程建设和资产改良消耗的资金,投资性资金是以营利和控制为目的进行的股权和债权性投入的资金,专项资金是以解决职工福利等问题,有特定用途的资金。这4类资金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发生流量的结构比例是不同的。在一个单一的建设生产周期,企业从筹建期开始,资本性资金大量支出;建设周期完成,成本性资金流量占主导地位;专项资金根据国家财政政策,不同时期流量有不同表现;在企业实力增强后,投资活动流量增大。在多个建设、改造、生产和投资周期交错情况下,对资金流量控制这项工作就变得越来越复杂。
(二)加强现金流量分析、预测,严格控制现金流入、流出
现金流量控制是企业资金控制的手段。日常现金流量的控制,是实现现金流量平衡的基础,各部门应按照期间内现金流出量和流入量实施控制。通过定期编制现金流量表,分析经营、投资、筹资各项目的资金占有使用情况,分析其规模、比例、流向是否合理。结合企业经营目标,合理确定下一阶段资金流向,确保良好的支付能力,保证到期债务及时清偿,克服資金利用上的短期行为造成资金循环受阻。
(三)严格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
收支两条线管理能够有效实施现金流出流入总控制,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一个重要技术性手段。不论是专项资金还是营业资金都要全部一条线上缴;经费、工程支出和专项支出等开支,要按另一条线拨出,防止坐支、垫支和挪用现象。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适用于同一会计核算主体中,上一级会计核算主体对下一级会计核算主体的资金有效控制。
(四)优化资金投向,加强工程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资金投入之前的控制和管理,建立项目的经济审查制度,各类项目立项前要进行经济评价,实行效益否决制。要按项目的轻重缓急予以排队,先生产,后建设,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工程建设中的控制和管理,以控制工程成本为中心,努力降低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加强工程投资计划管理和概预算控制。跟踪管理,不准超计划和超预算,以拨代报、以拨代支。
(五)建立健全资金的评价和监督管理制度
新的财会制度实施以后,企业在资金的投入和使用上获得了应有的自主权,但并不等于就没有任何约束了。国家在赋予企业这种自主权的同时,也赋予了企业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为此,企业的资金使用和分配,都要进行经济分析和财务评价,以效益为主要指标,实行效益否决制,减少资金使用上的随意性。
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最终要通过资金的流动来实现,通过资金的流动情况,能够及时、有效地监督和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资金的监督重点是预算执行情况、项目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效益,还要监督预算的合理性、合法性、内控制度的严密性及项目决策的经济性。
(六)建立和健全资金的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资金预算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强化资金的预算管理有三点:其一,要利用先进预算作为资金管理的工具,对企业的现金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控制了现金流量就控制了企业的资金运动;其二,在预算的编制上以现金流量表为核心。确定其理想现金流入、流出曲线,根据每天现金流入、流出实际情况,绘制出现金流量实迹,找出理想与实际现金流量间的差距,分析其原因,采取措施,使收、支心中有数,合理安排余量资金;其三,在预算的执行上以货币量化手段考核,对基层单位上报的当月现金流量表进行全面审核,保证资金使用最优化,根据预算拨付资金,还要建立定期预算分析制度、预算跟踪制度、预算考核制度和年终决算制度。
(七)明确资金集中管理体制和责任制
财务部门是组织预算管理,资金筹措与配置,指导资金投向,资金过程控制的监督的职能部门,要建立财务部门对二级会计核算单位、控股公司和实质性控制公司财务业务垂直领导和监督审查制度。实行会计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委派制度,落实权责,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预备投资单位的资本纽带关系;在股权管理中,加强财务部门对业务归口管理和派出董事的监管,把出资人的权利落实到位,加快投资回收,提高保值增值能力。建立总会计师对各类经济实体财务业务集中领导的财务领导体制。
(八)建立健全资金审批制度
审批制度包括审批程序、审批权限和授权范围。要规范公司资金管理委员会应行使的权利及各业务科室在资金管理方面应承担的义务。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应突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在财务管理中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建立适应形势发展的资金集中管理机制。一是完善资金集中管理的纵向管理体系,成立资金管理委员会,全面管理各项资金;二是建立各项资金集中管理的横向管理体系,诸如营运资金、技改资金、基建资金、融通资金及其他专项资金(劳保统筹基金、住房基金、业扩资金等)全部由财务部门管理,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建立起一套协调、有效的资金管理程序;三是建立全方位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实行财务预算制度,对企业各项资金的筹集、使用、回收和分配的全过程进行严格预算,对企业的各项投资推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管理;四是建立全员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做到收支有预算、项目有计划、消耗有控制、使用有监督、效益有考核。
【省级预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江苏省省级部门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办法12-02
省省级预算执行管理办法05-08
推行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预算管理12-16
吉林省省级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12-17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08-26
省基金项目资金预算申报书编制说明07-08
强化预算资金管理06-26
资金计划预算管理08-17
资金的预算管理12-18
企业财务资金预算管理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