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人生边上

2024-06-08

写在人生边上(精选8篇)

写在人生边上 篇1

《写在人生边上》书评

电子1202 林皇鑫

钱钟书先生对凡事均有其独特见解﹐推翻了惯例的观点。一切﹐需要時間来慢慢消化。

首先,是《论快乐》。快乐,应当是轻松地谈,而非“论”,可见本文其实并不快乐。文章中讽刺人类追求快乐﹐却无奈留不住快乐的矛盾之处。快乐﹐如同字面的意思,表现人生一切乐事的难以保留﹐逝去之快。作者指出 “永远快乐”的说法 ﹐如同 “四方的圆形”一般荒謬。快乐在人生中﹐是一种騙取人们生活下去的东西﹐为了短暂的快乐﹐我们承受了太多的痛苦。与此同时,作者则认为﹐“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因为快乐是属于精神方面的。这岂不是充满了矛盾吗?但细想之下,并无矛盾。两种快乐,并非同一种快乐——前者短暂的快乐,属于人的情绪;后者长久的快乐,则更应说是心中的安定感。既然两者性质并不一样,又如何相提并论?更不应谈及矛盾了。

快乐以外,也不能不谈人性的黑暗之面——《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作者透过与魔鬼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中人们阿臾奉承的厌恶感。对话中,魔鬼多次谈到了繁复的应酬,并讽刺一味伪装客气的文人学者,这难道不是作者发自肺腑之言吗?魔鬼亦谈到他的处世之道,便是於不同的人面前,谈论不同的话题,以示自己的见闻广博---这不正正在讽刺社会中人类虚假的表面功夫!谈到虚假,魔鬼亦提到世人为别人写传记,也要加入自己的主见,正是借着别人的名字来表现自我,实属虚伪。作者透过魔鬼的言语,表现自己对社会上虚假的人,感到愤怒、厌恶——魔鬼的言语,不正是作者的想法吗?魔鬼是做灵魂交易的,以诱惑代替斗争。人世间一切战争,虽是因诱惑而起,但其中的残忍与暴力,却均为人类所为。在魔鬼与作者的谈话中,魔鬼是直率的,但作者却仍然逃不出人类一贯的伪装,一时“恭恭维维“,一时“敷衍几句”。这样一来,人类与魔鬼的角色似乎变得模糊了——作者是否才是魔鬼?而魔鬼是否才是受害人? “无边际的夜色在静等着他。他走出了门,消溶而吞并在夜色之中,仿佛一滴雨归于大海。”魔鬼最后离开时凄凉的情景,不正是作者面对现实时无奈的感受吗?此时,更分不清谁才是魔鬼了。

最后一则,是《一个偏见》。“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许多人认为,事事必须客观公平,正经严肃,而这正是每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相反地,作者则认为,这就“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如此不自然。正道公理其实也只是一种偏见。世界上最扰人的,是人籁。天籁是能与寂静融合的,造成“一种有声音的寂静”,但只要有人籁,思想便无法在保持冷静客观,此时,也只能由偏见来代替了。“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在阅读此书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过程中,随意在空白处记下一点随想,尽管只是一个偏见,尽管前后矛盾,又何必如此在意呢?这本书,并不容易读懂。何必要让自己费力肩负上“教育家伟大的使命”,而不轻松地享受人生呢?

每一篇短文,都蕴含了钱钟书先生独特的观点,并且巧妙地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让读者透过思考来理解他的思想。《写在人生边上》,这个名字,确实也取得巧妙。作者将人生比喻为一本书,将一部分人比喻作

书评家或批评家,而另一些人则为消遣者。这样的比喻,已然是出人意料,而十分贴切。

在《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中,魔鬼说:“你受我引诱时,你只知道我是可爱的女人﹑可亲信的朋友,甚至是可追求的理想,你没有看出是我。”提及魔鬼,通常会联想到战争﹑死亡或暴力,但又何尝想到真正的魔鬼,其实是这些美好事物的引诱,一直藏在我们心中?

《窗》,则更有趣味。作者巧妙地以窗子与门来作借喻,以窗比喻人内心中真实的想法,而以门来比喻在现实中无可奈何之下所作的虚伪之行为。“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门,而不开窗的屋子我们还看得到。”这是讽刺社会上人人都懂得虚假的表面功夫,却有许多人已经失去了灵魂。作者能透过细心地观察门与窗的分别,而联想到这一切,实在不得不佩服。

此外,《吃饭》将人生百态比喻为做菜,而将人生观分为“吃饭”与“吃菜”的,并以后者讽刺社会中各种虚伪的应酬。《伊索寓言》为著名的儿童读物,但作者却认为,寓言将孩子教得更简单,灌输美好社会的假象,可事实上成人的世界中,却并非如此黑白分明,进而批评社会中的虚伪行为。《译文盲》中,作者又幽默地将不懂得欣赏文学作品的人,与色盲作类比,成为“文盲”。这“文盲”,并不代表看不懂文字的人,反而是文字方面的专家,常常畅谈文学,表面上做许多花花绿绿的装饰,但事实上内心中却没有文学的美感。这一切,均可见作者与众不同的观点,极度深入的观察力,并且令人异想不到的各种联想。

钱锺书先生,拥有大智慧,反而愿意在生活的细微之处,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出人生百态。有谁能说人生不是一本大书呢?

写在人生边上 篇2

真情流露您教学中的苦与乐是花儿们的种子;

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是花儿们的肥料;

真诚交流实践磨炼而生的经验与教训是花园里的栅栏;

以教师博客为土壤, 以教者的心声为雨露——

敞开心扉, 倾听“博语心声”, 这里是心与心贴得最近的地方!

敞开心扉, 倾听“博语心声”!投稿邮箱:tougao3@chinaitedu.cn

【博主语】

写在教学人生边上

翻开日记本, 看到在2004年3月27日, 我到张家港市万红小学参加一个课题的中期汇报和研讨活动。期间, 上海师大的黎加厚教授到场做了专题讲座。黎加厚教授在讲座中提醒教师应关注一些东西, 我都在日记本上将其清晰地记下: (1) 关注一些很好的教学资源网站; (2) 一个实用的软件:blog (博客) ; (3) 一个重要的提醒:认真读原著; (4) 一些教学中应注意到的细节:要善于反思。活动结束后, 我便开始在网上搜索黎加厚教授提到的相关网站和博客。同时, 我以“尝鲜”之心在敏思博客上安下一个网络之家, 起名为“写在人生边上”。“写在人生边上”原是被誉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一本散文集的书名。

我曾在一篇博客中对为何引用这个名字做了些许“阐述”:

生活不会总是完美, 工作也不会总是称心。生命只是一段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需要不断的调整, 调整我们的心理, 调整我们的思想, 调整我们的生活, 调整我们的工作方向和重点。这个过程因不断的调整而日渐显现人生的曲折和复杂, 而生命也就在这曲折和复杂中透出韵味, 流出余香。

现在想来, 当时用此名作为博客的名称, 无外乎一个年轻教师本能的向上追求, 同时提醒自己多阅读、思考、记录和书写自己的教学和生活, 让自己当下的思考有所观、教学有所得、将来有所忆。

后来因为多种原因, 我把自己经常更新的博客放在了“星韵地理博客堂”。在近八年的博客撰写过程中, 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写下了《养鱼和拉网》、《答题和挠痒》、《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虾米——中国哲学与世界渔场的分布》、《一花一世界、一盆一海洋》、《诗意地理》、《地图如花》等“地理课堂小智慧”系列博文, 深受网友的喜爱。我充分运用博客开放、便捷、随时、互动的特点, 结合自己对地理课程资源的理解, 将自己的博客打造成与其他地理教师进行深度交流的一个平台和我的地理课程资源库。

340余篇博文、40余万文字, 记录下了我这八年来的教学和生活中的所做所思。博客是什么, 它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的答案随着自己网络阅历的不断增加而日渐清晰。

“中国博客之父”方兴东认为, 博客最主要本质是共享!这里的“共享”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你将他人的东西拿来共享, 如你贴上了一篇看到的精彩好文。从这个角度上说, 博客如“钵”。我们在四处“乞讨”中将钵装满, 以不断喂饱我们的精神。第二种理解是将自己的东西便捷地放在网络上共享。博客共享品质最充分的体现在于博客的原创和个性。作为教师, 每当看到那些天才的教学灵感、独辟蹊径的资源利用方式、个性鲜明的课程教学设计、大胆干练的教学手段、通俗幽默的理论研读……我都会被这些具有个性的东西所震撼, 它们将唤醒我们久蒙尘埃的教学意识、激发我们埋藏久远的教学灵感和创造激情。我们提供的, 也应该是这样的思想“干货”!

网络学者曼纽尔·卡斯特曾经在他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提到, 个体的人际纽带中实际上只有极少部分是强纽带, 绝大部分都是弱纽带, 而网络世界则为发展多重弱纽带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博客形成的是一种体现时间稳定的次序性和连续性的惯性吸引, 整合的是人的全面的知识情感, 从而使整个互联网焕发出一种带有生命活力的真实气息。通过博客的沟通功能, 教师可以便捷地和其他教师、专家、学生乃至家长进行全面的交流, 并在交流中相互碰撞, 产生“石本无火, 相击乃生灵光”的共长效果。

博客如书, 它更是一种思想的沉淀。一则因为博客音同“BOOK”, 二则一天翻过一张日历, 在博客中记下一点心情, 记下自己教学生活的点滴。不正像在写书?文字是思维的结晶。也许, 在书写时, 我们不会觉察到它的价值, 一如痛饮美酒, 穿肠而过。但当时过境迁, 在那些岁月的无痕流逝中, 我们会在某个时刻忽然感受到那些文字的深刻:因尘封的久远, 而显现出它的“醇香”和“记录价值”, 一如尘封的存酿。

回看2004年的日记, 我对黎加厚教授的提醒深感惭愧, 因为我做得不好, 尤其是反思和读原著。教师是一种辛苦并“心”苦的职业, 但结缘博客, 让我在追求“进乎技矣”的专业发展境界中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所带来的幸福和乐趣。我知道, 些许成绩并不能掩盖自身学识与素养的不足。不过我相信, 在后一个八年, 博客会引我向寻梦地理教学本真的“青草更青处漫溯”, 并期待着“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我的博文故事】

“投机取巧”的学生

曾经有一段时间, 我一直在观察我的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回答问题。我发现, 学生如果集体回答问题, 是“异口同声”者多, 答案相异并成争议者几近于无;学生如果是个别回答问题, 则沉默者多、按书回答者多, 抬头自信、侃侃而谈者几近于无。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愿回答或不愿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今日正好在看“美国当代教育改革之父”约翰·霍特 (John Holt) 先生的《孩子为何失败》一书。在书中文字的启发下, 我写下了《“投机取巧”的学生》这样一篇博文。

看到约翰·霍特的《孩子为何失败》中, 第3页上有这么一段话:“一般而言, 投机取巧的学生, 很容易尝到失败绝望的痛苦, 因为他们只一味地寻求答案, 不知其所以然。但思考者 (思考者指用心思考的学生) 就颇能运用心思了。”文中所指的“投机者”是指“全心全意求取正确答案的学生”。文中的意思是指一些学生如果经常无法求取正确答案, 他就会对某门功课产生拒绝的心态, 他们的学习带有“功利”的指向, 而不像另一些学生——他们的学习是为了去理解教学内容。

原来孩子们在长久的课堂学习中形成了一种“功利”问答心理:教师想要什么样的答案, 我就回答什么答案。这样一种心理暗示是如何形成的?在这篇博文的后面, 一些博友做了回复。

朱庆龙老师:这种现象不能全怪学生, 眼下“投机取巧”的老师也很多, 他们揣摩教育行政官员、学校领导的意图, 而不用心研究教育学规律、按科学规律办事。

fahai老师:所以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唯唯诺诺不敢追求真理的学生, 少数敢说常识的人就被认为离经叛道而一夜成名。这是个畸形的时代。

我在博文中写到:

现在教师的课堂提问, 大部分是针对教师心中已有或参考答案上已给出的“标准答案”进行的。学生一开始的回答可能有着“天马行空”般自由思考, 但多次的回答都使他们感到与“标准答案”相离甚远之后, 学生就会开始揣测老师期望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如果这个过程反复长期的存在, 那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 首先想到的是先揣摩教师的心理期望、留心教师的语言, 看其中是否有某些和答案相关的暗示等等, 而不是首先去分析问题本身和学科知识本身。这是我现在所理解的“投机取巧”的学生。

课堂中过分明确的教学目标、过分严格的课堂控制、过分严密的教学环节的设计、过于紧张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时时处在一种“不安全”之中, 一种对“自我表现”的恐惧心理让他们选择或沉默或随大流或照读书本。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名誉导师埃德加·莫兰 (Edgar Morin) 曾说过:“人们教授确定性, 然而需要教授的恰恰是不确定性。”如果我们的教学和我们的学生一直依赖于那些“确定性”的东西, 那么, 这些未来国家的主人如何来面对未来“不确定”的社会和世界?我们应该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和严峻。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先生认为:教师倾听学生发言的行为, “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 投球的学生即使不对你说什么, 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 如果也能接住的话, 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在课堂问答过程中, 教师应该想办法让学生享受到这种“投球般的快感”, 而不是通过暗示、导语等让学生的回答来“配合”老师。

后记:通过观察、阅读和思考, 我认识到我们的课堂, 更多的是需要一种民主而不是专制、自由而不是管制、闲适而不是一味紧张的课堂心理和氛围。学生处于一种“自然的、自由的”环境之中, 才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自信心和创造力。

读《写在人生边上》 篇3

本书第八篇的《一个偏见》似乎应是我们窥探作者思维结构的一个“窗口”。作者在《序》中说自己属于这样一种人,这种人读人生这部大书“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先后也许彼此矛盾,说话过火。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象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其实,“偏见”也好,“消遣”也好,都是庄言谐出,看似自嘲,实在是严肃之极。“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象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所谓正道公理压根儿也是偏见”,“只有人生边上的随笔、热恋时的情书等等,那才是老老实实、痛痛快快的一偏之见。”这些看起来确实很偏的对“偏见”的偏见,其实都是钱先生的心里话,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钱先生思维方式的特点所在。本来,连谬误都不是真理的绝对对立(见莱依的《现代哲学》),更何况钱先生之所谓“偏见”,是一种佯谬,真理往往隐藏在佯谬背后,而对真理的探求,恰是钱锺书一生的根本。冠以《一个偏见》之题的这篇文章,就是一个现成的例证。它指出“人籁是寂静的致命伤”,“你愈听得见喧闹,你愈听不清声音”。因为“寂静能使人听见平常所听不到的声息”(这仿佛《窗》中说的:“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为了说明这一点,他拿天籁来作比,说天籁是“一种有声音的寂静”,能和寂静“相安相得”,“溶为一片”。乍看起来,你会觉得这是多么自相矛盾,违背形式逻辑,但细细想来,却又确有道理。四十年以后,钱先生在《管锥编》里考察了更多的例子,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并把空间感觉也引入这种“同时反衬现象”之中:“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虚空之辽广者,每以有事物点缀而愈见其广。”这样的分析和运用不仅深得辩证法之奥,也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他引用过的大量中外文学遗产和思辨结晶都可以说明,“偏见”之下,是对真理的热忱探求。

蕴涵着真理的佯谬可以说是钱先生许多启神益智的思想和妙趣横生的警句的基本特点。如《魔鬼夜访钱锺书先生》中说:“你要知道一个人的自己,你得看他为别人做的传;你要知道别人,你倒该看他为自己做的传。自传就是别传。”(《围城》里写方遁翁记日记一段妙文,可以拿来作对比)《窗》里说:“学问的捷径,在乎背后的引得,若从前面正文看起,反见得迂远了。”(我们也许能从李梅亭的卡片箱悟得个中奥秘吧?)《论快乐》:“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谈教训》:“不配教训人的人最宜教训人;愈是假道学愈该攻击假道学。”《释文盲》:“偏是把文学当作职业的人,文盲的程度似乎愈加利害。好多文学研究者,对于诗人的美丑高低,竟毫无欣赏和鉴别。”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到一段运用佯谬的妙文,最精彩的是《围城》里方鸿渐演讲“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检讨”中说的:“海通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整个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梅毒,……”这番话曾被方鸿渐的乡人理解为提倡抽烟狎妓,也被很多《围城》的读者当成荒唐的笑话。但是我们如果好好的想一下,这不就是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历史里悲剧的喜剧化表现吗?这些话或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或形同悖论,或正经话作荒唐语,充满了佯谬,又充满了真理;好象一切的矛盾都集中在一块儿并且统一在一块儿了。“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而智慧就在于从矛盾中发现为人们所忽视或所误会或所掩盖的内在统一。这是钱先生用佯谬蕴涵真理的思维结构的本质。在《管锥编》中,钱先生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对矛盾与统一、一与不一的思辨艺术。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结构。美国精神心理学家A.卢森堡总结出一种他称之为“两面神思维”的高级思维结构,即“同时积极地构想出两个或更多并存的和(或者)同样起作用的或同样正确的相反的或对立的概念、思想或印象。在表现违反逻辑或者违反自然法则情况下,具有创造力的人物制定了两个或更多并存和同时起作用的相反物或对立物,而这样的表述产生了完整的概念、印象和创造。”我们认为可以移来作为“用佯谬蕴涵真理”的思维结构的心理学描述和界定。

根据结构主义的思想,语言思维的结构与作家认识中的世界深层结构形成一种同构,钱锺书的这种思维结构启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除了通常的思维方法以外,还可以采取一种更加深入的看法,即善于从许多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矛盾和悖论,转而从它们的内部联系中发现佯谬并最终导致对真理的认识。我们还可以尝试透过钱先生的作品,来看他如何把这种语言的思维结构拓展为把握世界与人生的整体意义上的思维结构。如本书书名所示,这是一本探索人生的著作,但它摒弃了一切堂而皇之的教训,甚至没有任何令人尊敬、令人神往、令人昂奋的格言警句,从平凡入手,从矛盾入手,从佯谬入手。《论快乐》从快乐的快字,看到一切乐事的飘瞥难留,“永远快乐”的悖论式矛盾,又指出“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然后总结:“我们希望它(引者按指“快乐”)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但“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享到快乐。但是我们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我们还理想死后有个天堂……”(12——13页)看起来好象很有点悲观,骨子里却是个严肃的追求者,热忱深埋在冷静之下。他揭穿了追求终极理想、终极目的的虚妄,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过程不再仅仅成为一种手段,而使它本身含有的重要意义得以被认识和承认。事实上,这本散文集和钱先生以后的所有著作,都是他追求和探索真理的轨迹,其中对人生大欲的研究是他的小说、散文的主要题旨。人生大欲,就高尚的一类而言,是对理想、事业、友谊、爱情的追求,就卑微的一类而言,则是饮食男女、虚荣妄名等等。不过这样说也许是教科书的准确却刻板的分类。钱锺书要运用佯谬打破这种简单化的认识,所以他说受魔鬼引诱时,只知道是可爱的女人、可亲信的朋友,甚至是可追求的理想;而开窗关门(《窗》),吃“饭”还是吃“菜”(《吃饭》),却引起了他的一连串深思。在稍后几年写的短篇小说《纪念》中,他以极其出色的细腻笔触描写了一个少妇从希望被另一个男人追求的虚荣开始,逐渐地跌入情网,而一旦爱情达到高潮,她才明白原来这所谓爱情只不过仅是“结实、平凡的肉体恋爱”而已,“使她感到超出希望的失望”。当那男人不幸战死,对她来说,他又重新值得怜爱,但同时她又感到“不由自主地寒栗”。这个毫无玫瑰色的爱情故事刻划了这样的心理过程:她总是不满足现状,要追求爱情,这种动机里面掺杂着虚荣,也不乏真诚的爱情;但恋爱的完成也就是爱情的完毕;而恋爱的完结同时又是爱情的净炼,新的感情的开端。这是一个充满佯谬的复杂过程。它决不是仅仅在这个特定的情节里才有,也不是仅仅在爱情的层次上才有。到了写《围城》的时候,钱锺书就把这种心理过程放到整个人生的系统之中,把《纪念》中隐含的象征、《论快乐》等文中的零星议论拓展为整体的、丰蕴的、深沉的象征。《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状态: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着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围城”这一包含着无数组经过佯谬处理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悖论性矛盾的象征,使我们再也不会为了结果与目的的虚妄而堕入虚无,使我们明白追求与希望的无止境而义无反顾。贯串于钱锺书的小说与散文中的对人生大欲的研究,至此臻于成熟;而贯串于其中的由矛盾引出佯谬继而求得真理的“两面神思维”结构则延伸到后来的一部部学术巨著之中——这正是我们研究《写在人生边上》及其作者的思维结构的主要动机。

写在人生边上读书笔记 篇4

这本书的正面扉页是钱氏的“志谢”:

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有几篇是发表过的,曾和孙大雨戴望舒沈从文孙毓棠各位先生所主编或筹备的刊物有过关系。

陈麟瑞、李健吾两先生曾将全书审阅一遍,并且在出版和印刷方面,不吝惜地给予了帮助。

作者远客内地,由杨绛女士在上海收拾,拣选,编定这几篇散文,成为一集。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篇5

文的第一篇是《窗》,不得不说,窗的定义让我感触很深,门与窗这对搭档倒像是在定义我们的人生,先生在这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以窗来窥心境,这样的认知我实在是佩服不已。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的默想。每一句话都让我豁然开朗。

而在《说笑》中,先生仿佛就坐在我的面前和对我讲诉幽默这个话题,从真假幽默到把幽默分人兽,对于笑,对于幽默,我都不可否认,我们平时将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看得太过简单了,而现实中笑的本意,逐渐丧失;本来是幽默丰富的流露,慢慢变成了幽默贫乏的遮盖。由此提到的幽默文学,也让我倒吸一口凉气,现在的幽默文学,又有几人是真的理解了幽默的定义呢?先生在文中这样说到:幽默至多是一种脾气,绝不能标为主张,更不能当作职业,所以我想问那些哗众取宠只为博君一笑的人们,你们真的明白幽默的意义吗?

伊索寓言想必陪我们大多数人度过了童年,但先生在《读伊索寓言》中通过具体的例子告诉我们,《伊索寓言》是不适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是的,我也觉得如此,寓言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它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愈幼稚了,而这对小孩子日后的成长并不见得有多大的好处。这或许是我的偏见吧!

先生说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先生讲理会通过具体事例来讲,先生在《一个偏见》中就用这种方法帮我正确定义了偏见这个词。对于天籁,对于人籁,或许我们觉得这都是极美好的声音,但先生眼中人籁是寂静的致命伤,天籁却是能和寂静溶为一片的。这怕是在许多人看来,只是文人矫揉造作的一些观点罢了,但若细思下来,又是不能说否的。

说到文人,我们不妨来《论文人》,有人觉得文人迂腐,有人觉得文人柔弱,但是文人是真正可嘉奖的呀,够谦虚,懂是非,也称得上是“用人”了,文中有这样两句话:用人瞧不起文人,自古已然,并非今天朝报的新闻。第二句是文学必须毁灭,而文人却不妨奖励――奖励他们不要作文人。其实在我眼中,这是对文人的偏见啊,雪莱说文人是“人类的立法者”,卡莱尔也说文人算得上“英雄”。先生在这一文中的论述实在让我觉得困惑,须得再思考。

这样的先生实在让我困惑,许多地方实在剖析不来,哪怕是按自己的想法来,也解不开思绪的困惑。这也许是《魔鬼夜访谈钱钟书先生》的原因吧,魔鬼的直率和他极其独树一帜的处事风格让我忍不住拨开思绪的浓雾,渐渐靠近那个貌似的真相,但这样的处事方法又好像是我厌弃的呀,我不愿意在不同的人面前伪装,为了他人而改变自己,不同的人不同的处事方法,这并不是我所喜欢的,我只愿意做那个快乐的自己呀,心口一致的快乐的自己。

但是快乐却是不能永恒的,先生在《论快乐》中讲到“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每个人对快乐的定义不同,但倘若有人将快乐分为肉体的和精神的,在先生看来这是最糊涂的分析。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

先生在《吃饭》中写到:吃饭有时候就像结婚,名义上是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我从未想过吃饭的作用竟那么大,吃饭与政治,社交及人生,看上去似乎丝毫没有关系,但在先生笔下,人生都因吃饭而复杂了,但我却找不到语言来反驳。

这或许是给我自傲的一个教训吧,先生《谈教训》时讲到“洁身自好”那句成语,颇含有深刻的心理观察。这是对所谓洁癖的一点看法。先生看来没有道德也能以道德教人,这才是真的本领,这或许也是给了所谓的有道德的人一个教训,这与假道学可以说是真道学的学习时期是一个道理。

先生说没有学问而偏能教书,好比无本钱的生意,那就是艺术了。没有学问的人是否可以称作文盲呢?先生在《释文盲》中说偏是把文学当作职业的人,文盲的程度似乎愈加厉害。先生说文盲是价值盲的一种,而价值盲的一种象征是欠缺美感,这里我就甚觉疑惑,对于文艺作品,全无欣赏能力的价值盲患者们,在对待文学作品时,是如何将各种大名词拼凑在一起来表示所谓的作风的豪爽的?

写在人生边上读书心得300字 篇6

但是,作为现代学生,读书不用这样隆重其事了,而是应该平心而论,把读书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曾看见一个外国人,倚在大球场的铁丝网上,捧着一本书,读上两个钟头,一动不动的,读完才离去。我在心底暗暗佩服,哪个中国人能这样读书呢?读书,是不需要安静的场所,不需要舒适的环境的。只要捧上一本书,陷入书的世界,你就会发现自己心底的那片天地已是丰富多彩的了!

读书的结果不可期望过高。好的读书态度是有时间就捧书读,不读书,浪费光阴,实在可惜。如果你仍然深疑读书的收获,劝你相信古人的一句话:“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越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儿。

我常想读书人是人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们不仅仅拥有一个现实的世界,还拥有一个更为广阔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人人都有,不足为奇,而后一个书的世界却为读书人所有。然而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损失是不可挽回的。世间有着许多不平等,比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却体现着精神的不平等。

写在人生边上 篇7

盛夏的南国, 天气炎热, 使得我莫名其妙地焦虑;女儿转学受阻, 回到户籍所在地选择一所一般的学校也要交巨额“助学金”, 也使得我非常焦虑;跑过一家又一家“著名”初中, 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 硬件是相当好, 不能说在里面读书的孩子享受的是公主待遇, 起码很舒适, 很优越, 但学费贵得出奇, 根本不是我等家庭所能负担, 我又焦虑得苦不堪言;听一个友人讲, 他的女儿仅初一读完就已花费将近10万元 (择校费、赞助费) , 但他愿意交, “现在多交一点, 将来少交一点”, 我更加在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焦虑中“耿耿不寐, 如有隐忧”。

此时, 我读到了文雨先生所著《写在教育边上》。一本三百多页的书, 一百多篇短文, 篇篇都离不开“教育”———不是歌功颂德, 是像沙漏一样, 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把多年对教育现实所作的一些力所能及的观察和思考筛选下来。我宁愿相信, 作者所说的“观察”和“思考”更多的是“疗伤”, 而不是“按摩”。况且作者从事教育工作已近三十年, 是身体力行地观察与思考, 不是镜中花、水中月, 无病呻吟。实际上, 作者所言“那么一点点批判质疑的精神和实话实说的勇气, 讲的那么一些虽然浅陋无知却不乏个性的真话”一点不虚。

“孩子不交费就可以上学, 这样一个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家长的愿望和梦想, 随着国务院关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的出台, 将逐步变为现实。”作者视之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但它只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保障”———教育各个层面公平与否, 有太多的制约因素, 诸多因素中, 我反倒认为人的因素最为重要。殊不知, 一些地市, 太多的优质初中已然全姓了“私” (这话还可以这样表述:一些公办初中已然改头换面地“民助”了) , 唯有一些乡镇和基础设施非常一般的初中, 还在风雨中飘摇。孩子们要想接受优质的“初级”教育, 要么付出高额的学费, 要么付出高额的赞助费、借读费。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义务教育中的初中成了一道分水岭?分界线?是人, 有些地方的教育管理者;是利益, 博弈之下, 大家都在笑, 唯有“父母”很受伤。

文雨先生对素质教育是推崇的, 认为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他清醒地认识到, “素质教育在许多时候仅“素质教育”远没有过时, 被人遗弃, 反而还时常被人提起, “挂”在一些学校橱窗的“学校介绍”里, 挂在一些学校的网站上, 偶尔也成为校长年度总结里的一个时髦词儿。但没有哪个校长能格外重视它, 因为这一个标签、这一朵美丽的花儿只能属于未来, 或者外国电影里的一次校园闹剧、一场洋味十足的Party。教育部负责人在谈到素质教育时都说, 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们这一代人没有享受到素质教育的好, 我们的上一辈人也没有享受到素质教育的好。素质教育有点像成人嘴巴里的世外桃源, 在集体的焦虑和期盼中, 影子似的悬浮在想象的空间里。

应该说, 近三十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文雨先生目光中的焦虑不限于此。他甚至是大声地疾呼《莫让“一江春水向城流”》, 把对农村教师的关爱流于笔端;他说《高考已成“应试教育成果展”》, 无情地批判现代人恍然回到封建科举时代一般对“状元”、“榜眼”、“探花”、“庆功宴”、“谢师宴”忘我地追崇, 表现着集体的茫然和狂热。“教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得到重视, 教育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在全社会产生出一种集体焦虑。”文雨感叹:“过去, 学生上学, 就像工人做工、农民种地一样, 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而现在却成了整个家庭, 乃至整个社会高度关注、广泛参与的一件事情。”

被集体和个人乃至全社会强烈地多年如一日地关注, 能说明什么?问题太多;做得不够好———偏离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 成为功利的、短期的、短视的作秀、策划、招摇, 乃至被“聪明人”巧妙地利用欺骗茫然的学生和家长。

教育已经成为“热锅上的蚂蚁”或过街的老鼠。

难能可贵的是, 身为教育中人, 文雨敢于说真话、说实话, 《应试使语文学习魅力不再》《让贫困生有尊严地接受资助》《教育不能被“策划”》《从高考“奇才”看教育之弊》《请“枪手”写作业的背后》《爱是师德之魂》《学校非行政化的现实期待》《过度重视外语弊大于利》《孔子:一个被过度消费的“圣人”》《官员读博是教育之不幸》……洋洋洒洒的文字间, 没有空话、套话、假话。有的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全部的热忱和真知灼见。而这些文章, 曾经发表于每一期《甘肃教育》杂志“卷首语”栏目, 被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广泛阅读, 一时好评如潮。

写在银幕边上的正义 篇8

即使福尔摩斯从雪茄烟灰中成功提取了重要物证,那又如何呢?法官一句话就会使他的全部努力付诸东流:“根据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通过不正当途径调查或没收得来的证据,法庭不予采纳。”影片《地下裁判团》中,警察跟踪一个杀害了五位老太太的歹徒,从他丢掉的垃圾里翻出了作案凶器,但这个案件却被法官驳回,理由是“非法搜查与获取证据”:公民对于自家的垃圾拥有合理的隐私权,若无搜查许可令,警察无权对其进行搜查。

假如波洛试图调动他那些灰色脑细胞,通过盘问当事人、比对证词而还原案情、揭穿真凶,当事人只要搬出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人民不得被强迫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自证其罪”——而拒绝开口,波洛也就无计可施了,况且即使那家伙对所犯罪行供认无讳,也并无把握将其绳之以法:“任何人不得单纯因口供而被定罪,控方必须提供犯罪事实确乎存在的独立证据。”影片《欲网危情》中,妻子最后承认了自己才是真正的凶手,并详细讲述了她是如何巧妙地嫁祸于丈夫的,然而不幸的丈夫却拿她毫无办法,因为没有任何不利于她的证据,而由于夫妻之间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他也不能将她对自己的供述作为证词。

也许所谓“程序正义”之类劳什子实在陈腐而低效,但绕开“正当程序”——受陪审团审判的权利、寻求律师辩护的权利、与指控者对质和交叉盘问的权利等——而由人民群众自行侦破并审判案件又会如何呢?影片《黄牛惨案》中,一个西部小镇传出噩耗,有人发现最受尊敬的牧场主被谋杀了,他的畜群也被赶走了。一支搜捕队开始追捕盗贼,抓获了三名可疑男子:其中一人正赶着牧场主的畜群,声称是买来的,却拿不出买卖合同,况且牧场主曾说过他本年内不准备卖牲口;第二个人则将牧场主被杀的罪责推到第三个人身上;第三个人是被通缉的逃犯,他握着牧场主的手枪,却声称是半路上捡来的,而且起初还佯装不懂英文妄图蒙混过关,被识破后又想夺路而逃。搜捕队认定他们犯有谋杀罪,迫不及待地将三人就地绞死了。行刑不久,警长策马赶到,原来牧场主根本没被杀死,真正的罪犯也已由警方缉拿归案。根据搜捕队掌握的那些证据,这三人的确有极大嫌疑,似乎可以毫无疑问地断定三人有罪,但最终所有的推断都是错误的,原来每一点证据都有可能引伸出被告无罪的结论。

法庭片通常以庭审为中心设计情节,一系列的对抗——律师对质证人,双方律师辩论,法官教训律师,律师对付委托人,陪审团内部争论——不仅令影片充满了戏剧性,而且也使影片富于悬念。侦探片固然紧张刺激,但观众内心其实是放松的,真凶无疑就在出场人物之中,而且最后肯定会被揪出来;法庭片的人物命运与案件结局却具有不确定性,观众往往神经绷紧至最后一个镜头。影片《雷灵顿10号》中,一切证据都对被告不利,他也主动供认自己是两起谋杀案的凶手,而在他上绞架数年之后,真凶才终于落网。影片《豪门孽债》中,案件重新审理后,被告无罪释放,但被告是否真的杀害了妻子呢?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真相——陪审团做出无罪判决并不一定表示他们相信被告的确是无辜的,也可以表示被告可能有罪、只是检察官未能充分证明而已。

典型的法庭片中,原告被告其实只是充当背景,真正的主角是双方律师,由于法庭片大多表现刑事案件,因此往往围绕检察官(公诉人)与辩护律师(被告代理人)之间的对抗展开剧情,法官和陪审团在影片中通常只是配角,但也不排除大放异彩的可能。本书不同于一般电影手册的价值就在于以案说法、寓教于乐,作者通过对电影情节进行法理分析并考察其真实案件蓝本,深刻阐释了各个角色——检察官、辩护律师、法官、陪审团等——的行为逻辑、职业准则、内心冲突与道德困境,读者可以从中窥见现代法律系统的运作方式及其体制成本。

在英美法律体制之下,所有的被告都预先被推定无罪,检察官必须证明他们有罪,如果检察官认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被告罪名成立,他便有责任终止诉讼程序。检察官的职责是维护司法公正,而不是不择手段赢得官司。影片《飞去来器》中,检察官顶住了公众的狂热叫嚣,并与政客、警官、技术人员分道扬镳,在进行了充分细致的独立调查之后,当庭逐一批驳了指控被告的证据,被告终获无罪释放。当然,在舆论压力或仕途诱惑之下,检察官也可能滥用权力,冤案往往由此而生。影片《细细的蓝线》中,检察官一心想把杀害警察的暴徒处以死刑,其中一名嫌疑犯哈里斯不足法定的处死年龄,于是他只对另一嫌疑犯亚当斯以谋杀罪提起公诉,而为了巩固与哈里斯的合作,检察官对他犯下的偷窃汽车及手枪的罪行不予追究,只要他同意指证亚当斯是开枪的凶手,检察官还与自称目击者的惯骗达成交易,她做出不利于亚当斯的证词,检察官则放弃对她女儿所犯抢劫罪的指控,如此罗织构陷之下,无辜的亚当斯一审被判死刑。

辩护律师的工作是为被告进行申辩,他对委托人完全负责,至于被告是否犯下了被指控的罪行,这对律师而言并不重要,他也并不想知道事实真相。即使律师掌握了被告的犯罪证据,他也无须将证明委托人有罪的证据提交给检察官,依据律师职业道德规范,他甚至不可以透露这一证据的存在。影片《信》中,被告的一封亲笔信表明她并非出于自卫而杀人,而是早有预谋,于是辩护律师面临选择,或者花钱赎买并隐匿这封信件,或者让他的委托人上绞架,律师选择了前者,被告遂无罪开释。影片《真相》中,辩护律师反戈一击,在法庭上直接替他的委托人认了罪,此举不仅损失了律师费,也砸了自己的饭碗。当然,依据“政治正确”理念,好莱坞从不缺少英雄律师形象,他们或力挽狂澜,拯救了无辜者,或孤军奋战,坚持了正义原则。影片《以父亲的名义》中,一位民权律师当庭揭露警方藏匿证据、谎言欺世,蒙冤的“吉尔德符四人”与“马奎尔七人”全部得到平反昭雪,而涉案警察则以阴谋破坏司法制度的罪名被开除公职。影片《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南方小镇的律师顶住了当地暴民的压力,毫不动摇地为一个被指控强奸白人妇女的卑贱黑人讨还清白,虽然由清一色白人组成的陪审团对律师的有力辩护置若罔闻,执意宣判被告有罪,但格里高利·派克塑造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律师形象却鼓舞了人们的正义信念。

在英美“对抗式”诉讼体系中,证据是经由对证人的直接盘问与交叉盘问呈现出来的,法官与陪审团始终处于中立的立场,他们通过对抗两方——检察官与辩护律师——针锋相对的法庭陈述了解案情,并最终决定案件的审判结果。法官在审判中本应扮演球赛中裁判的角色,但也难免出现黑哨,影片《裁决》中,法官与被告律师串通一气,裁定有利于原告的证据无效。当然,正面的法官形象并不短缺,影片《对一场谋杀案的分析》中,一位开明通达、智慧圆融的法官在控辩双方猛烈交火之中坚定地把握了审判的方向。刑事案件中陪审团制度具有终极保护能力,陪审团代表了社会的良心,只要陪审团认为被告是无辜的,即可宣布某一法律在本案中无效,无论被告是否犯下了该法律所规定的罪名,而当陪审团同情被告时,自然会做出合乎人情的判决。影片《在法庭上》中,陪审团明知被告杀人,但认为被告是为了替受辱的妻子复仇,于是做出了无罪判决。英美法律要求刑事案件的各位陪审员做出完全一致的决定,即使是11票对1票也意味着陪审团未达成一致意见,该案必须重新审理。影片《12怒汉》中,起初陪审团中11人认为被告有罪,只有亨利·方达饰演的陪审员坚持无罪判决,他强调本案若干疑点未明,并通过深入剖析控方证据,挖掘出不少荒谬之处,促使犹疑不决的陪审员陆续改变立场,最终陪审团发生大逆转,12人全部同意无罪判决。当然,陪审团也不可能生活于真空之中,即使有一系列隔离和保护机制,也难以杜绝陪审员被收买或受挟制的可能性。影片《陪审团裁决》中,黑帮组织威胁一位女陪审员,令其从内部搞乱陪审团,让被告黑帮老大无罪开释,否则她全家性命难保,于是她始终坚持无罪判决,声称法庭上的一切都是警方的陷害,她甚至争取到了其他陪审员的支持,当陪审团表决时,共有4位陪审员认为被告无罪,于是本次审判归于无效。

这是一本难得的枕边读物。不过读者最好先欣赏影片,阅读本书倒在其次,也免得法学家的专业意见削弱了好莱坞奉献的观影乐趣。

《影像中的正义:从电影故事看美国法律文化》

(Reel Justice:The Courtroom Goes To The Movies)

(美)保罗·伯格曼(Paul Bergman)

迈克尔·艾斯默(Michael Asimow) 著

朱靖江 译

海南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上一篇:信函约见客户范文下一篇:梦想力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