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人生边上》阅读及答案

2024-10-29

《走到人生边上》阅读及答案(通用10篇)

《走到人生边上》阅读及答案 篇1

《 走到人生边上》阅读理解(附答案)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须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②孟于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得到的实情。谚语 “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成钢” ;“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都说明以上道理。

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 论语》 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他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是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章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④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选自杨绛《 走到人生边上》 ,有删改)

小题1:文章开篇讲“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的用意是什么?( 2 分)

小题2: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小题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 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强调人修身的必要性. ( 2 分)

小题1: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形象生动而有力地论证了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只有吃苦受累,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2 分)

小题1: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或修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2 分)

走到人生边上自说自话 篇2

她惊奇说:“人生边上!好大的题目!”

“题目太大吧?我写的只是一串自问自答,我们家乡话叫‘自说自话’。”我实在很心虚。

她央求说:“杨先生,说说您的‘自问自答’吧。”

我就老老实实把我的“自说自话”向她解释一番。

我有几个年轻朋友坚信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年轻朋友都已退休,也不年轻了。他们职业不同、性格不同、身世不同、遭遇不同,但是对他们坚信的问题却非常一致、非常肯定,好像是这个时代统一的信念。

我写这篇短文,最初只是想对这个信念提出质疑。没料到一提质疑,便引发了许许多多问题。问题并不是从未想过,有些还是经常想的,只是不求甚解,糊里糊涂地留在心上。真没想到一个人活了九十多岁,带着这么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竟一辈子不求甚解!

二○○五年我九十四岁那年,立春之前,曾小病住医院。躺在病床上,闲来无事,无事找事,要对那几位朋友的信念来个质疑。我出院回家,第一事就写下了了《走到人生边上》的第一页。因为我不仅土埋半截,土已埋到我脖子上了。来日无多,来年屈指可数。而我的倔脾气,一件事开了个头,一定要完成。可是心上这一堆糊涂思想,要清理一番已是不易,要把一个个问题想通,更是不易。不料问题越想越多,我好似黑夜里走入布满乱石的深山僻径,磕磕绊绊,跌跌撞撞,哪里去找指导呢!我深悔早年光阴虚掷,没多读点书,如今临渴掘井,想读些能助我思索的书,能增得几分知识?真是不度德,不量力,我这回只好半途而废了。但是念头愈转愈有意味,只是像转螺丝钉,愈转得深愈吃力,放下不甘心,不放下呢,人老了,精力不足了。我正像《堂吉诃德》里丢了官的桑丘跌入泥坑,看见前面的光亮却走不过去,听到主人的呼喊又爬不出来。

我挣扎着,这么想想,那么想想,思索了整整两年六个月,才把自以为想通的问题,像小女孩儿穿珠子般穿成一串。我很顺当地添上十四篇长短不一的注释,写成了这本不在行的自说自话。

深感商务印书馆用惊人的速度印刷成书,让我能及早得到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篇3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

杨绛先生摆脱世俗成见,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一步一步探索人生的真谛——一是人生的价值,二是灵魂的去向,前者指向生,后者指向死。我们读下去便知道,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随后杨先生提出了“灵性良心”的概念。其中,“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她认为,“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良知良能。“食色性也”则是人的肉体本能,智力和感情也属于肉体本能。佛家所谓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六大罪恶,都植根于人的血肉之躯。灵性良心与肉体则是相互对立的两方,肉体总有无尽的欲念,而灵性良心总在克制着“我”的纵欲放肆。修身就是清欲,超越小我,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在人这个复杂的矛盾体上,灵与肉的斗争实时都在,贯穿着人的一生。

那么我们的灵魂又偏向哪面呢?灵魂虽带个灵字,却始终附于肉体之上,与肉体一同感受,一同欲念,一同放纵。所以灵魂实则在肉体一面。“感情是很难控制的,人是很可怜的。”我们的.灵魂一生都在这两方中间飘摆不定。

“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命造“里,还有”命主“呢?如果船要搁浅或倾覆的时候,船里还有个”我“在做主,也可说是这人的个性做主。这就是所谓个性决定命运了。”

毫无疑问,人的灵魂需要通过肉体这个媒介来历练,锻炼的成绩只属于灵魂上;灵魂接受或不接受锻炼,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人死之后,肉体没有了,但灵魂仍在,锻炼或不锻炼的结果也就仍在。所以她说:“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杨先生问得好:“‘真、善、美’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只能心里明白吗?信念是看不见的,只能领悟。”我们的问题正在于太“唯物”了,只承认物质现实,不相信精神价值,于是把信仰视为迷信。而杨绛先生所求教的那些来自社会各界的“聪明的年轻人”对精神信仰都抱着不思、不信乃至不屑的态度。杨先生说:“什么都不信,就保证不迷吗?”

杨绛先生没有被普遍浮躁的风气蒙蔽双眼,而是努力拨开迷云,坚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身体切实的去体会。杨绛老先生在96岁的高龄下,将她毕生的感悟总结于此,这已经过时了吗?非但没有,而且比当下的年轻人看的更加清楚透彻啊!我们这个时代确实存在种种问题,最大的问题正是信仰的缺失。孔子尚且感慨:“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如果人没有信仰,又何谈修身呢?

书后的注释也极具特色,它不像其他书那样精短,几乎每篇都是一段尘封的往事,也正是对正文部分人生思考的鲜活例证。辑零碎而显真知,文丛取名“碎金”正是此意。

杨绛先生不如钱先生下笔即用典故,写文章也罢,读书也罢,总是贴身贴肉地去感觉。我总惭愧自己理论知识不够,不能上纲上线地分析作品只能说感觉,试体温。读了杨绛先生后才觉得,这样做也未尝不可。比如杨绛先生书后的《论语》趣,让曾经对古文敬而远之的我都忍不住想去好好拜读一遍《论语》——孔子最偏宠的子路如何“野哉”?孔子又为何训斥宰与“朽木不可雕也”?

周国平说: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她如此诚实,以至于经常得不出确定的结论,却得到了可靠的真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走到人生的边上》读后感 篇4

《走到人生的边上》是杨绛先生的一本哲理性散文集,凝结着她在人生暮年对真理、生死、对命运、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追问。是一本值得深读的好书,希望大家有机会都去看看。

杨绛《走到人生的边上》读后感一:

这本哲理性散文集,实质上是对人性和生活的探讨。关于人的“灵”与“肉“, “命”以及灵肉的锻炼,还真让我有点小吃惊。开篇就有说道杨绛先生怕“鬼”,“鬼”其实就是人死后的灵魂。书中也确实记载了好几个关于别人以及“我”的“遇鬼”事件。什么“鬼打墙”啊,“鬼附身”啊都堂而皇之的提到了,并且明明白白的说道,你可以不相信某些东西,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些东西的存在。你还别说,我还真记得,在我们大学教室里,我们可爱的日语老师还真的跟我们分享了一次她的切身遇鬼经历,以及后续诡异事件和她的辟邪之道。我还记得,那次事件后,有同学短信给她,说她给同学们留下了阴影,该老师还当纵在课堂上给我们道歉了。所以,我也觉得,世界上某些东西我们虽然不相信,但是确实不能否认他们的存在。

还有所谓的“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当“灵”即理性一面占据上风,便是显示了我们作为智者的一面,是人性战胜兽

性的时候,当“肉”即兽 欲占据上风之时,便是显示我们也是动物中的一员的本性。当然,“灵”也是说,我们作为可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高层次的一面,“肉”即使作为动物本性的一些基本需求和渴望。所以,作为一个人,我们也是时刻处在矛盾与斗争之中的啊。这个时候,我不禁又想到了一句知乎上的毒舌“男性的兽 欲是人类不断繁衍生息的根本,女性的矜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根本源泉”。当然,这个有点跑题之说,不过,也是我突然联想到到一个趣事。

文中还主要讲述了为人一生的修养与锻炼,即是“灵”的锻炼,也是”肉“的锻炼。”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比如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其实,也就是我们老祖宗一直提倡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最后面,老先生还收录了一些注释。其实就是一些生活中发生的真人真事的记录。其中有一篇,印象非常深刻。一个在北京给夫人做帮佣的阿姨口述了自己的悲惨一生。经历饥荒,抗战,大革命,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小时候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长大后辛苦劳作,外出务工养家,结果遭受丈夫不忍寂寞,无情被勾引,身体背叛,随后默认接受丈夫背叛的事实,还一直坚持在外赚钱养家。真的是如了她自己那一句话:”一辈子只知道劳作,赚钱,存钱,省钱。年轻的时候为了赚25块养家的钱,后来失去了家。”女人啊,这是为什么啊。不过,也有个体会就是,妻子和丈夫不管怎样还是要在一起的,长期分离总会有问题,最终得不偿失。当我说出这番感慨时,连在一边玩网游的蒋公子都马上附和道:“对,没错!”

杨绛《走到人生的边上》读后感二:

花了大半天的功夫,读完杨绛先生的大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感触良多。此书是杨先生在96岁高龄写完的,可见她是多么的勤奋。此书虽然不算太厚,才四万多字,但是凝结着一代学人在人生暮年对真理、对生与死、对命运、对人生价值的追问和思考。

众所周知,杨先生是大学者钱钟书的夫人,她也是著名的翻译家、作家。前些年,杨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洗澡》和回忆录《我们仨》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去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这本《走到人生的边上》后,立刻在读者中引起阅读旋风,我就此书印象最深的方面谈谈感受。

多年前,钱钟书先生写过一本《写在人生边上》,堪称经典。若干年后,杨先生写《走到人生的边上》,也是一本思想性、可读性极强的书。两本书像双子座,在中国读书界风光无限。钱钟书杨绛夫妇在专业追求、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共同性,可谓志同道合。他们从牵手结婚到人生晚年,一路风风雨雨走过,实为不易。此书的副标题是“自问自答”,很谦虚,丝毫没有高人一等的架势,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杨先生在晚年孜孜不倦的求索身影。此书中,注释部分将近占去全书一半的篇幅,这在当代出版的图书中是不多见的。一般书(古籍除外)注释部分都是书的附属部分,而此书每篇注释都一段尘封的往事,是对正文部分人生思考的鲜活例证。每篇注释可单独成篇。比如:阿菊闯祸、劳神父、三叔叔的恋爱等篇幅,本身可当作都好散文拿来读。

一般而言,睿智的老人都喜好对神鬼、人性、灵魂、天命、文明等问题进行深思,杨先生也不例外。对于这些问题,杨先生都有自己的见解。在书的前言部分,杨先生的开篇就直指“死”字,她写道:我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中外一例,都用这种种词儿软化那个不受欢迎而无可避免的“死”字。杨先生在九十多岁的高龄,能洒脱地面对将来不可避免的“死”,是一种超我的人生境界。

自从我们社会的思想意识全部被唯物论一统江湖后,关于神鬼问题讨论就很少见到了。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我们的难题,已经成为大家普遍的思维模式。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不思考这些问题好像不太可能,何况像杨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她在“神和鬼的问题”一文中,谈到了“唯心”和迷信并不能划上等号。比如人们都讲信念,信念是一个心中抽象的概念,人们看得着吗?毫无疑问,信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信念,不能没有信念。还有,我们经常说大自然有规律,一代代的科学家都发现了许多规律。但后来证实一些规律是错误的,必须推翻。这样看来,规律可能是不全面的,可以突破,可以补充。在文中,杨先生还回忆自己小时候找算命先生算命的事。她已经走在人生的边上,70多年前,算命先生准确测算家中之遭遇的事情,她还记忆犹新。算命先生可能不知道什么现代科学真理,就是根据《易经》《周易》能推算命运的起伏。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到现在她还想不通。

书中,杨先生谈到了“修身之道”。人的身体需要锻炼,人的品德需要修炼。她说:人的躯体是肉做的,不能捶打,不能火烧。可是人的灵性良心,愈炼愈强。孔子强调修身,并且也指出了修身之道。灵性良心锻炼肉体,得有合适的方法,肉体需要的“饮食男女”,不得满足,人就会病死;强烈的感情不得发泄,人就会发疯。灵性良心在管制自己的时候,的宽容,许可身心和谐。克制自己,当恰如其分。所谓“齐之以礼,和之以乐”,就是用礼乐来调节、克制、并疏导。这番话很有道理,要想成为堂堂君子,必须经过磨练,同时要有很大的自制力。没有这两点,人的德行不可能提高到一个高的层次。

《走到人生的边上》是杨绛先生晚年的人生诸多问题的集中思考,书中的很多问题,都是人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不可回避。像这样的智慧之书,也不是我一两天就可以全能读懂,以后要常常翻阅,不断寻找人生的秘密。

杨绛《走到人生的边上》读后感三:

自己对杨绛先生,一直很敬重,老先生有着很好的人格素养。但是,知道在文字的世界里,“文不如其人”相对于“文如其人”更为成立:写出好作品的人未必好,做人足够好的又未必写得出好的作品,杨先生就属于后者;其实本来,也就不该将人和作品混为一谈,况且,好坏的标准在各人心里并不一。说实话,杨先生的这本书,让我比较失望。之前是偶尔看到周国平先生荐辞里的高度评价,才十万火急的要买来看的。周先生的评论显得夸张。书实为一般,前面思考的部分,说实话,思想性较低,我没有得到任何启发,在我看来都是很平凡的见解(当然不排除本人悟性较低以致未能理解杨先生的深层意图);后面注释部分,亦实为平凡无趣,一回想,其实那个时代的多例文人,写出的散文,都是带了矫情的笔调,没有出奇,只是自顾自的怜喜,是真正的起“雅兴”来“把玩”文字(这类文人一般具有殷实的经济基础,故能起雅兴,例如林语堂、周作人、苏雪林、凌叔华;而萧红、鲁迅等则是另一类;张爱则是独一例),杨先生此书虽出在当世,但其行文思路依旧沿用了那个时代的特色。每个人的思想基础不一样,对同一事物的评价也千差万别。我只是觉得,好的可读的书愈加的少了……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因为文化革命的迫害,杨绛先生在几乎是在一个女人最美好的时期吃了很多苦,到了可以安享晚年时,又不得不“我一个人想念我们仨”,尽管如此,她却从未在书中抱怨过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就算是写回忆性质的文章,也只是淡淡地,以客观得近乎旁观的视角来记录所经历的一切,这种淡然和超脱反而教人觉得可怜——需要有多么坚韧的心,才能经得起碰撞时代的疯狂?这本书是07年初版的,今年她已97岁高龄。在正篇中陈列对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坦言内心的迷茫。杨提到自然不可理解的亲身见闻。必须指出的是,这和迷信是不同的。从教育影响便可得知。书中记叙他父亲在当时传统的民国家庭居然能做到不请回灶神:“吃了人家的糖瓜,就说人家的好话,这种打小报告的神送走了正好,还接来干嘛?”杨举此例是以说明她家里几十年没有所谓的灶神也是很平安的。只是和他父亲坚定的“不信”大相径庭的是,她能够坦言不明白所亲见的非自然现象,而她自己本人是本来对这些事不感兴趣的:“以上所说,都属‘怪、力、乱、神’之类,我原并不想谈……我原是旧社会过来的‘老先生’——这是客气的称呼。实际上我是老朽了。老物陈人,思想落后是难免的。我还是晚清末代的遗老呢!”可到了96岁,她不得不谈了:“我已经走到人生的边缘边上,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我想不明白。我对想不明白的事,往往就搁下不想了。可是我已经走到了人生边上,自己想不明白,就想问问人,而我可以问的人都已经走了……”“我认为,身后的事,无由得知,我的自问自答,只限于今生今世。”而书名的小标题,就是《自问自答》。丈夫死去了,女儿也过世,她活得太久太久,这境地,本该是何等的寂寞和苍凉,然而这个老太太,仍旧费尽最后的气力去解开一些谜语,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勇气。其实这些都是早年的一些收集,真正落力的是序文,花了杨2年半时间才尘埃落定。最为感动的反倒是正篇之后的……

杨绛《走到人生的边上》读后感四:

读完九十六岁高龄的杨绛女士写的《走到人生边上》,除了一阵阵的敬佩,还有就是深深地思考!

九十六岁,许多人已经卧病在床而无心学问了,也有许多人,到了另一个世界享福。而这个经历了几乎一个世纪的老人,仍然致力于学问,孜孜不倦,笔耕不辍。是什么,让她如此高寿,又是什么,让她如此高龄仍可以活得如此充实而丰富,看完此书,似乎,我懂得了什么……

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存在方式,一是肉体的存在,这是可视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另外一种是以灵魂的方式存在着。这两种方式在同一个个体中存在着,相互斗争又相互统一。斗争是因为人的本性中有懒、贪、色、赌等七恶,这七恶与人的灵性良心背道而驰,当在现实生活中这两者相遇,人便会出现各种烦恼,各种矛盾,如果这些得不到解决,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人自觉经过生活对肉体进行磨练,从而达到对灵魂的锻炼,并形成一定的意志去控制自身肉体上的行为,便可从而形成灵肉统一的和谐状态。无可否认,这个过程是漫长,要经历许多身体和心灵上的煎熬。但是,年轻的我们啊,为了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我们不是应该积极接受苦难的磨练,从而使自己的灵魂更高尚,更强大吗?那么,当我们到了老年也可以想杨绛女士那样仍然不被肉体打败,执着于灵魂之向往!

日薄西山之年,总免不了会回忆那曾经的旅途,也总免不了会抽象出一些如命运、人的存在之类的哲学命题进行思考。千百年来,这样的命题长盛不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总无定论。人总说“人生有命”。是不是人的命运就是天生注定的呢?杨绛女士并没有明确给出答案,但她说:“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不管算命的怎么说,八字怎么规定,一切都由自己选择。即使选择错了又有什么关系呢?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没有预演的现场直播。有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尽了自己的努力,然后一切坦然就好!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没有所谓的命运这个东西,一切无非考验,惩罚或者补偿。”

《走到人生边上》阅读及答案 篇5

在那本书出版的时候,她已年过九十。而她的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早在五六年前相继离世。

人生中所有的美好,在那时看来都只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随着时光的流逝烟消云散。

剩下的,只有耄耋之年独自慢慢走向生命尽头的凄凉。

然而,杨绛没有就此停下思考与创作的脚步。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中,她一边与自己的老,病,忙作着斗争,一边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记录在了《走到人生边上》这本散文集中。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继《我们仨》之后的又一部佳作。书中,杨绛围绕灵肉,生死,命运等厚重的话题阐述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为千千万万的迷茫之人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玆心将把杨绛先生的人生感悟浓缩成五句话分享给大家,相信会让大家受益匪浅。

人生,就是一场灵与肉的斗争

活到九十多岁的高龄,杨绛可以说是已经见过了人间百态。

在回顾自己生命中出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后,她总结说,人其实就是灵与肉的结合。

灵,即灵性良心,也就是识别和遵守道德标准的本能。

杨绛家中曾收留过两个有智力缺陷的低能儿童,其中的男孩被杨绛的母亲取名为阿福。

阿福虽然智力低下,模样也比同龄的孩子小了五六岁,却总要把得到的好东西都留给杨绛的母亲。

从那之后,杨绛便坚信,人不分贫贱尊卑、上智下愚,都有灵性良心。

除了有灵性良心之外,人还是一个血肉之躯,带有无穷的欲念。

因为有了欲念,人就会想要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总之就是想要恣意享受。

而人的灵性良心时时刻刻在管制自己的肉体,不该要这要那,不该纵欲放肆,这事不该做,那事不合适。

因此,肉体的欲望和人性里的灵性良心经常是不一致的。人活着,就无法避免处理这两者的矛盾与斗争。

杨绛说,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这是一种功力,在修炼中逐渐增强,逐渐坚定。

然而,世间大部分人的修养都是不足的,所以我们需要自省,更需要花精力“练功”。

兹心也觉得,一个人要想做到灵与肉的和谐,就必须经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敢于直面自己内心的阴暗面。

虽然我们普通人很难像圣人那样完全超脱自己的私心,但我们至少可以避免轻易地被物欲所引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有一种豁达,叫做接受命运的无常

如果说人的修养是可以靠努力获得的,那么人的命运则显得没有那么可控了。

杨绛的妹妹有个英文成绩很好的中学同学,人非常聪明。

解放后,她想要前往香港求好运,谁料到还未出境就半途被捕,进了劳改营。

为了躲避某一劳役,她疏通医生帮自己伪造了一张患严重肝炎的证明。这张证明虽然免去了她的劳役,却也断送了她去出版社工作的机会。

由于出不了劳改营,这个不幸的姑娘只好和一个劳改人员结了婚,一辈子待在劳改营工作,原本光明的前景毁于一旦。

在杨绛看来,这种命运的捉弄是我们不可预测,也难以避免的。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恶人当权得势,好人吃苦受害的现象。

有的人不学无术却活得逍遥自在,有的人一身正气却过得贫困潦倒。

可见,命运是最不讲理的。

但即使它不讲理,我们的生活还是要过下去。

因此,不如勇敢地接受命运给我们开的一些玩笑吧。

玆心想说,一个人的命,一半在自己手里,另一半在老天手里。我们只需要把自己的那一半做好,至于另一半,就不必过度担忧了。

这就是所谓的,尽人事,听天命。一个真正的智者,应该不只懂得抓住人生的机遇,也应该懂得接受命运的无常。

人活着,是一种自我锻炼的过程

聊完了人事和天命,玆心想再和大家聊一聊生活本身。

首先,玆心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生活苦吗?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苦。

确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每个人活得不容易。

你老实一点吧,别人就利用你、欺侮你。你聪明一点吧,别人又嫉妒你、排挤你。

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处吃亏。

那么,人生既然如此艰苦,人吃苦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杨绛的回答是:“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她认为,人们遭受磨难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但这些痛苦却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让他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所谓“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都知道,一块黄金需要经过烧炼,去除杂质,才能变成纯金。

而人也是一样,只有在忧患中才能学得智慧,只有在苦痛中才能炼出美德。相反,过于顺利的人生会使人局限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失去修炼身心的机会。

兹心想说,与其抱怨自己生活不幸,不如把所有的艰苦都当作是人生的一场历练。一个人只有经历过无数的苦痛,才能担当起生活交给自己的重任。

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了价值

下面这个话题可能有些沉重,但也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那就是生死。

杨绛说,自己已经走到人生的边缘上,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

周围的朋友们都告诉她,人一旦死亡,便什么都会消失。

可杨绛却总觉得,应该会有什么东西留下。

那么,人死后,究竟可以留下什么呢?

有不少人认为是名气。我们看到生活中有许多人忙忙碌碌了一辈子,都是为了求得一个身后之名。

但在这个世界上,有名的毕竟只是绝少数,无名的倒是占了绝大多数。

这么说来,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们,活了一辈子,就是没有价值的吗?

显然不是这样。

可见,人活着,不应该只是为了名气二字。既然如此,我们又是为什么而活呢?

杨绛对于这个问题也思考了许久。最后她给自己的答案是,一个人有了信仰,他的人生才有价值。

有信仰的人,总会在世上留下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度此生了。

这种成绩和名气不同,它们可能无法被人们的肉眼所看见,却能以一种精神财富的形式留在人间。

因此,做一个有信仰的人吧。愿在我们走到人生边上的那天,能够为自己仍有一个纯净的灵魂而感到庆幸。

生命不息,思考不止

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这点在杨绛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写好《走到人生边上》这部作品,多病缠身的杨绛前前后后翻阅了无数的书籍,从曾经读过的,到从未读过的,再到手边有的,或请人借的……

她说:“读书可以帮我思索,可是我这里想通了,那里又堵死了。”

那段时间,她经常一坐就是半天,只为了想通一个自己没想明白的人生问题。

在本该享受清闲的年纪,她却忙得有时连吃、睡都顾不上。由于精神状态不佳,她的写作经常断断续续,往往写了半个字,另一半就忘了。

或许有人会说,都活到一把年纪了,何必再如此折腾呢?

玆心却觉得,杨绛的这种活到老,思到老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静心思考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而能够像杨绛那样坚持一辈子静心思考的人就更是屈指可数。

很多人在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看着自己已经拥有的车子,房子,却突然觉得自己好像白活了一场。

原因就是他们的物质生活虽然令人艳羡,但精神世界却是空空如也。

玆心觉得,生命不息,思考不止,是一种至高的人生的境界。

只有把思考的习惯贯穿于我们的生命之中,我们才会活得更加清醒,不至于浑浑噩噩度过一生。

周国平曾这样评价杨绛:“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面对死亡的逼近,杨绛依旧保持着那份生活的从容,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对于人生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剖析。

《走到人生边上》阅读及答案 篇6

在明末文坛上,袁中郎和他的两位兄弟是开一代新风的人物。袁中郎评其弟小修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这话不但说出了中郎的文学主张,也说出了他的人生态度。他要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生活,活出自己的本色来。

每个人一生中,都曾经有过一个依照真性情生活的时代,那便是童年。孩子是天真烂漫,不肯拘束自己的。他活着整个儿就是在享受生命,世俗的利害和规矩暂时还都不在他眼里。随着年龄增长,染世渐深,俗虑和束缚愈来愈多,原本纯真的孩子才被改造成了俗物。

那么,能否逃脱这个命运呢?很难,人的天性是脆弱的,环境的力量是巨大的。随着童年的消逝,倘若没有一种成年人的智慧及时来补救,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失掉童心。凡童心不灭的人,必定对人生有着相当的彻悟。

所谓彻悟,就是要把生死的道理想明白。名利场上那班人不但没有想明白,只怕连想也不肯想。袁中郎责问得好:“天下皆知生死,然未有一人信生之必死者……趋名骛利,唯曰不足,头白面焦,如虑铜铁之不坚,信有死者,当如是耶?”名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终身的驰逐中,那颗以享受生命为最大快乐的童心就这样丢失得无影无踪了。

事情是明摆着的:一个人如果真正想明白了生之必死的道理,他就不会如此看重和孜孜追逐那些到头来一场空的.虚名浮利了。他会觉得,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这些事情上,牺牲了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实在是很愚蠢的。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例如爱情、友谊、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等,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他就会和世俗的竞争拉开距离,借此为保存他的真性情赢得了适当的空间。而一个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就自然会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种种快乐。用中郎的话说,这叫做:“退得一步,即为稳实,多少受用。”

所以,与其贪图活得长久,不如争取活得痛快。中郎引惠开的话说:“人生不得行胸臆,纵年百岁犹为夭。”就是这个意思。

16. 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7. 试解释文中画线句的含意。(6分)

18. 结合文意,简述你对“人生贵在行胸臆”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6.①首先,通过读袁中郎全集写出袁中郎就是依照自己真性情生活的人,从而引出论题。②接着,阐述原本纯真的孩子失去真性情的原因。③再接着,指出只有想明白了生之必死的道理才能保持真性情。④最后借中郎引惠开的话总结观点:人生贵在行胸臆。(每点1分,答全四点给6分)

17.①纯真的童心脆弱易失。②世俗利害和规矩力量强大。③人应该懂得“生之必死”的道理。(每点2分)

季羡林的缺憾人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7

(2)人生遗憾:①童年没有在父母膝下欢娱,寄居在叔父家中,改变了自己的性格。②整整八年没有回家看望母亲,母亲去世,懊悔不迭。③夫妻聚少离多,对不起自己的妻子。(三个要点,能说出两点得满分4分)

(3)作用:文章第三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季老少年时代天真、活泼、顽皮个性,下启季老一生中三件遗憾之事。

这一份人生答卷阅读题及答案 篇8

(2)不能。倒数第二段不仅能突出老师的知人之明,而且还能进一步突出小春的成绩,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意对即可)

(3)“就因为这一份不同一般的答卷,这份答卷是他用脚走出来的”,用远远超过常人的坚韧毅力走出来的。”

《走到人生边上》阅读及答案 篇9

(2)如果你已经陷入绝境,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你已经取得了成功,你要由衷感谢的不应是你的顺境,而应是你的绝境。

(3)顺境中,你收获的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东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在不断地丧失,丧失着生命中原始的豪迈与激情。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让你完成从呼啸山林的兽中之王到懒猫的`转化,让你经历从将军到囚徒的蜕变。

(4)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5)置身人生绝境,你必然会饱受痛苦的煎熬,忍受非人的折磨。它迫使你不得不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反观自身的内心和灵魂,扫清思想上的障碍,触摸心灵中最脆弱的部分,对生命进行深层的、近乎本质的思考,正视这突如其来的人生绝境,把它当做一块磨炼人的砺石,锤炼自己,激发生命活力。

(6)越王勾践面对亡国的人生大耻,痛定思痛,卧xīn尝胆,终成复国大业;音乐巨匠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人生厄运,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演奏出了辉煌的《命运》绝响;海涅面对手足瘫痪、视力微弱的人生绝境,信念不倒,笔耕不辍,吟唱出了誉满人间的不朽诗篇……由此可见,在绝境中成功者往往会突破思想上的樊篱,超越世俗常规,书写连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

(7) 其实,要想取得成功,仅有清醒的认识还不够,要把想法变为现实,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因而,在不断地努力中成功者就多了一分坚强,多了一条途径,多了一次机遇……而失败者在逆境中怨天忧人,在绝境中概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

(8)所以说,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

(9)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分感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多一次超越。

(选文有改动)

1.第(7)段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2分)

“ ”改为“ ” “ ”改为“ ”

2.根据第(6)段的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卧xīn尝胆( ) 笔耕不辍( )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得知,成功者和失败者在逆境或顺境中各有怎样不同的表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一段文字放在哪两个自然段之间最合适?为什么?(2分)

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照第(6)段画线处的句式特点,再写一个内容相关、结构相似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忧”改为“尤”“概”改为“慨”

(2).薪 chu (3).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

(4).摘录句子1分,说明理由2分。能自圆其说即可。

(5).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而失败者怨天尤人,慨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6).放在第(6)和第(7)段之间。 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写在人生边上 篇10

电子1202 林皇鑫

钱钟书先生对凡事均有其独特见解﹐推翻了惯例的观点。一切﹐需要時間来慢慢消化。

首先,是《论快乐》。快乐,应当是轻松地谈,而非“论”,可见本文其实并不快乐。文章中讽刺人类追求快乐﹐却无奈留不住快乐的矛盾之处。快乐﹐如同字面的意思,表现人生一切乐事的难以保留﹐逝去之快。作者指出 “永远快乐”的说法 ﹐如同 “四方的圆形”一般荒謬。快乐在人生中﹐是一种騙取人们生活下去的东西﹐为了短暂的快乐﹐我们承受了太多的痛苦。与此同时,作者则认为﹐“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因为快乐是属于精神方面的。这岂不是充满了矛盾吗?但细想之下,并无矛盾。两种快乐,并非同一种快乐——前者短暂的快乐,属于人的情绪;后者长久的快乐,则更应说是心中的安定感。既然两者性质并不一样,又如何相提并论?更不应谈及矛盾了。

快乐以外,也不能不谈人性的黑暗之面——《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作者透过与魔鬼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中人们阿臾奉承的厌恶感。对话中,魔鬼多次谈到了繁复的应酬,并讽刺一味伪装客气的文人学者,这难道不是作者发自肺腑之言吗?魔鬼亦谈到他的处世之道,便是於不同的人面前,谈论不同的话题,以示自己的见闻广博---这不正正在讽刺社会中人类虚假的表面功夫!谈到虚假,魔鬼亦提到世人为别人写传记,也要加入自己的主见,正是借着别人的名字来表现自我,实属虚伪。作者透过魔鬼的言语,表现自己对社会上虚假的人,感到愤怒、厌恶——魔鬼的言语,不正是作者的想法吗?魔鬼是做灵魂交易的,以诱惑代替斗争。人世间一切战争,虽是因诱惑而起,但其中的残忍与暴力,却均为人类所为。在魔鬼与作者的谈话中,魔鬼是直率的,但作者却仍然逃不出人类一贯的伪装,一时“恭恭维维“,一时“敷衍几句”。这样一来,人类与魔鬼的角色似乎变得模糊了——作者是否才是魔鬼?而魔鬼是否才是受害人? “无边际的夜色在静等着他。他走出了门,消溶而吞并在夜色之中,仿佛一滴雨归于大海。”魔鬼最后离开时凄凉的情景,不正是作者面对现实时无奈的感受吗?此时,更分不清谁才是魔鬼了。

最后一则,是《一个偏见》。“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许多人认为,事事必须客观公平,正经严肃,而这正是每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相反地,作者则认为,这就“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如此不自然。正道公理其实也只是一种偏见。世界上最扰人的,是人籁。天籁是能与寂静融合的,造成“一种有声音的寂静”,但只要有人籁,思想便无法在保持冷静客观,此时,也只能由偏见来代替了。“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在阅读此书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过程中,随意在空白处记下一点随想,尽管只是一个偏见,尽管前后矛盾,又何必如此在意呢?这本书,并不容易读懂。何必要让自己费力肩负上“教育家伟大的使命”,而不轻松地享受人生呢?

每一篇短文,都蕴含了钱钟书先生独特的观点,并且巧妙地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让读者透过思考来理解他的思想。《写在人生边上》,这个名字,确实也取得巧妙。作者将人生比喻为一本书,将一部分人比喻作

书评家或批评家,而另一些人则为消遣者。这样的比喻,已然是出人意料,而十分贴切。

在《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中,魔鬼说:“你受我引诱时,你只知道我是可爱的女人﹑可亲信的朋友,甚至是可追求的理想,你没有看出是我。”提及魔鬼,通常会联想到战争﹑死亡或暴力,但又何尝想到真正的魔鬼,其实是这些美好事物的引诱,一直藏在我们心中?

《窗》,则更有趣味。作者巧妙地以窗子与门来作借喻,以窗比喻人内心中真实的想法,而以门来比喻在现实中无可奈何之下所作的虚伪之行为。“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门,而不开窗的屋子我们还看得到。”这是讽刺社会上人人都懂得虚假的表面功夫,却有许多人已经失去了灵魂。作者能透过细心地观察门与窗的分别,而联想到这一切,实在不得不佩服。

此外,《吃饭》将人生百态比喻为做菜,而将人生观分为“吃饭”与“吃菜”的,并以后者讽刺社会中各种虚伪的应酬。《伊索寓言》为著名的儿童读物,但作者却认为,寓言将孩子教得更简单,灌输美好社会的假象,可事实上成人的世界中,却并非如此黑白分明,进而批评社会中的虚伪行为。《译文盲》中,作者又幽默地将不懂得欣赏文学作品的人,与色盲作类比,成为“文盲”。这“文盲”,并不代表看不懂文字的人,反而是文字方面的专家,常常畅谈文学,表面上做许多花花绿绿的装饰,但事实上内心中却没有文学的美感。这一切,均可见作者与众不同的观点,极度深入的观察力,并且令人异想不到的各种联想。

上一篇:校园读书节开幕词下一篇:事故调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