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教学实习大纲及论文要求
家畜育种学教学实习大纲及论文要求 篇1
《家畜育种学》教学实习大纲
1.实践课程号:
2.学分:1学分
3.实践教学时间安排:春季
4.先修课程:动物遗传学
一、实践教学的性质与任务
家畜育种学是畜牧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畜牧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家畜育种学实践教学是家畜育种学重要教学环节之—,通过实践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育种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育种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好家畜育种学及相关课程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为将来从事畜牧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践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家畜育种学实践综合性强,面很广,操作全面,与理论联系十分紧密。实践教学中应达到以下基本目的和要求:
1.对实践课必须严格要求,通过实践课使学生掌握家畜育种学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增强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能力,能正确的分析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三、组织方式:集中
四、实践地点:
1.动物科技学院教学实习牛场
2.动物科技学院教学实习猪场
3.动物科技学院教学实习鸡场
五、考核方式及办法
1、考核方式
实践课考核成绩占1个学分,根据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报告与课程论文成绩进行综合考核。
2.考核方法
采用百分制,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若实践课考核成绩达不到60分,则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期终考试。
成绩评定:
①出勤率:20分,②课堂表现:20分,③实践操作能力:20分,④实践报告与课程论文成绩:40分。
五个等级划分:
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80分,及格:60-70分,不及格:60分以下。
六、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表1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一览表
序号 1
阶段 第一阶段
内容
牛场、猪场、鸡场育种现场实习①畜禽主要部位识别; ②畜禽体质外形的鉴定; ③畜禽体尺测量
④部分畜禽品种现场介绍 ⑤写好实践报告
第二阶段
畜禽育种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①综合选择指数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②上网查阅品种志 ③上网查阅课程论文资料 ④写好课程论文
一天半
畜牧、畜牧教育
一天半
时间安排 一天
面向专业 畜牧、畜牧教育
周数 一天
七、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的问题
1.组织管理的要求:
第一阶段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大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牛场、猪场、鸡场育种现场实习;
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以班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个人独立完成育种实践内容。2.对教师的要求:
具有育种实践经验、中级以上职称三个教师指导育种实践教学。3.对学生的要求:
独立进行实践,具有育种现场操作能力,独立完成育种实践报告与课程论文。4.对教学基地、实验室和实验员的要求:
(1)教学基地如牛场、猪场、鸡场有几个相应的著名品种。(2)教学基地有较完善的实验基础设施如保定、防护设施等。(3)实验室应有较完备的测量工具如测膘仪、测杖等。(4)实验室应有幻灯机,投影机,计算机房、。
八、分阶段的具体内容:
第一阶段牛场、猪场、鸡场育种现场实习
1.本阶段的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我国现有的部分优良畜禽品种。
(2)通过部位识别,要求掌握畜禽体表各部位的名称、起止范围、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3)通过体尺测量,要求准确掌握各体尺的起止点和测量方法,以及注意事项。(4)掌握不同用途家畜的外形特点,观察不同体质类型畜禽的外部表现,识别不同发育受阻类型畜禽的特点。2.实验内容或原理
(1)国内外畜禽品种简介。(2)畜禽部位识别和体尺测量。
(3)不同用途畜禽外形的观察,不同体系类型畜禽的识别以及不同发育受阻类型的判断。(4)猪的背膘厚测定方法。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测杖,卷尺,幻灯机,计算机,投影机,测膘仪等。4.实验步骤或环节(1)部位识别(2)外形鉴定(3)体尺测量(4)品种认识(5)猪的背膘厚测定
5.教学方式
现场观察、现场测定、幻灯片与上网查询相结合。6.考核要求
(1)能正确识别畜禽的各个部位。(2)能鉴别家畜不同体质类型。(3)能准确测定家畜各主要体尺部位。(4)能了解主要品种外形特点。(5)能正确测定猪的背膘厚。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各畜禽部位体尺、猪的背膘厚的起止点及其正确的测量方法,记录结果并加以分析。
(2)主要品种(特征及主要生产性能)
①中国黑白花奶牛 ②伊莎蛋鸡 ③樱桃谷鸭 ④杜洛克猪 ⑤长白猪 ⑥约克夏猪
(3)体质类型的识别、外形特色(猪、牛、鸡)(4)体尺测量的主要部位及指标 ①体直长(猪)、体斜长(牛);头长 ②体高、背高、高等 ③胸围、腹围、管围、腿臀围 ④胸宽、额宽、胸深 ⑤胸角、胫长(鸡)(5)体重估测:
(6)体尺指数的计算并说明其意义 ①体长指数 ②胸围指数 ③管围指数 ④体躯指数
⑤胸指数
(6)猪场、牛场、鸡场现场实习及注意事项
第二阶段畜禽育种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1.本阶段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综合选择指数在计算机中的应用。(2)学会上网查阅品种志。(3)学会上网查阅课程论文资料。(4)学习课程论文的写作。2.实验内容或原理
(1)应用计算机查阅国内外著名畜禽品种。(2)应用计算机软件计算畜禽的综合选择指数。(3)应用计算机查阅育种论文资料,写作课程论文。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幻灯机,计算机,投影机等。4.实验步骤或环节
(1)应用计算机软件计算综合选择指数。
(2)拟写8-10个育种专题,应用计算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课程论文写作。5.教学方式
教师指导与上网查询相结合。6.考核要求
(1)能应用计算机查阅国内外著名畜禽品种,能了解主要畜禽品种外形特征和主要生产性能。
(2)能正确应用计算机软件,计算畜禽的综合选择指数。(3)能应用计算机查阅育种论文资料,撰写育种课程论文。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课程论文题目:
标记辅助选择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蛋鸡育种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瘦肉型猪现状及发展趋势? 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分子遗传标记在家畜中的应用?
论我国家畜家畜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奶牛育种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论猪的杂种优势利用? 2.写作要求
(1)摘要:200-300字(2)关键词:3-5个(3)正文:5000字以上(4)参考文献:15篇以上(5)格式:按标准格式进行写作。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教材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遗传育种教研室编,家畜育种学学习指导,2004。内蒙古农牧学院主编,家畜育种学学习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 2.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农业大学主编,家畜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华中农业大学主编,家畜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内蒙古农牧学院主编,畜牧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刘祖洞,遗传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十、教改说明及其他
随着形势的变化,家畜育种学实践教学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满足当前实际需要,有些内容如部位识别、体质外形的观察、体尺测量、猪的背膘厚测定和品种介绍等可合并为一个综合性的实践,同在院猪场、牛场、鸡场进行,使学生对畜禽外形、外貌、体质及体况有个整体的了解,或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大型猪场或牛场收集系谱、生产性能等育种的第一手资料,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感性的认识,同时,通过上网查阅育种相关文献资料,创造条件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进行课程论文写作,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家畜育种学有较系统的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主撰人:贺长青 审核人:陈斌
分管教学院长:田科雄 2007年10月8日
【家畜育种学教学实习大纲及论文要求】推荐阅读:
育种学实习10-16
育种学实习报告05-16
家畜传染病学论文12-02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设计分析论文12-07
作物育种学教学改革10-30
家畜繁殖06-02
家畜养殖10-24
超高产玉米的特点及育种策略11-14
家畜生态饲料01-13
《家畜外科学》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