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薪休假申请书

2024-09-17|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带薪休假申请书(共12篇)

带薪休假申请书 篇1

带薪休假申请书

带薪休假申请书1

公司领导:

依据国家公务员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工作人员工作年满可以休假15天(不含国家法定假日、双休日),本人申请休假,休假期为x月x日至x月x日,特请领导审批。

申请人(签字):xxx

20xx年x月x日

带薪休假申请书2

尊敬的领导:

本人20年_____月_____日参加工作,工作时间已满年,第一次使用带薪休假,休假时间为20年_____月_____日至20年_____月_____日。特此提出申请。

望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_____

20年_____月_____日

带薪休假申请书3

尊敬的领导:

本人20xx年x月x日参加工作,工作时间已满xx年,第一次使用带薪休假,休假时间为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特此提出申请。

望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月x日

带薪休假申请书4

依据国家公务员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工作人员工作年满可以休假15天(不含国家法定假日、双休日),本人申请休假,休假期为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特请领导审批。

领导(签字):________

申请人(签字):________

带薪休假申请书5

单位领导:

根据《职工带薪休假条例》规定,本人符合工作已满xx年不满xx年,可亨带薪年假xx天的条件,现本人申请从xx月xx日至xx月xx日休假x天,请予批准。

申请人签字:xxx

xxxx年xx月xx日

带薪休假申请书6

尊敬的xx:

您从年进入公司,至今已满年。按照公司《考勤制度》,今年内您可享受天带薪年假。

请填妥以下申请内容,按照《考勤制度》相关规定进行申请。

姓名:所属部门:

1、本人申请XX月XX日至XX月XX日休年假,共计XX天。

部门经理批示XXXXXXXX,总经理批示XXXXXXXX。

2、本人申请XX月XX日至XX月XX日休年假,共计XX天。

部门经理批示XXXXXXXX,总经理批示XXXXXXXX。

3、本人申请XX月XX日至XX月XX日休年假,共计XX天。

部门经理批示XXXXXXXX,总经理批示XXXXXXXX。

4、本人申请XX月XX日至XX月XX日休年假,共计XX天。

部门经理批示XXXXXXXX,总经理批示XXXXXXXX。

5、本人申请XX月XX日至XX月XX日休年假,共计XX天。

部门经理批示XXXXXXXX,总经理批示XXXXXXXX。

另:本全部年假休完之前,请保留此申请单作为下次申请之依据。

带薪休假申请书7

尊敬的公司领导:

我是20xx年参加工作。根据年休假的规定和公司制度,特申请年休假。时间从20xx年x月x日---日。恳请批准。

现将有关资料附后,请依法予以核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20xx年xx月xx日

带薪休假申请书8

依据国家公务员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工作人员工作年满20年可以休假15天(不含国家法定假日、双休日),本人申请休假,休假期为xx月xx日----xx月xx日,特请领导审批。

领导(签字):xxxx

申请人(签字):xxxx

带薪休假申请书9

尊敬的xx:

您从年进入公司,至今已满年。按照公司《考勤制度》,今年内您可享受天带薪年假。

请填妥以下申请内容,按照《考勤制度》相关规定进行申请。

姓名:所属部门:

1.本人申请_____月_____日至_____月_____日休年假,共计_____天。

部门经理批示_____________,总经理批示____________.

2.本人申请_____月_____日至_____月_____日休年假,共计_____天。

部门经理批示_____________,总经理批示____________.

3.本人申请_____月_____日至_____月_____日休年假,共计_____天。

部门经理批示_____________,总经理批示____________.

4.本人申请_____月_____日至_____月_____日休年假,共计_____天。

部门经理批示_____________,总经理批示____________.

5.本人申请_____月_____日至_____月_____日休年假,共计_____天。

部门经理批示_____________,总经理批示____________.

另:本全部年假休完之前,请保留此申请单作为下次申请之依据。

带薪休假申请书10

尊敬的xx:

您从年进入公司,至今已满年。按照公司《考勤制度》,今年内您可享受天带薪年假。

请填妥以下申请内容,按照《考勤制度》相关规定进行申请。

姓名:所属部门:

1。本人申请x月x日至x月x日休年假,共计x天。

部门经理批示xxx,总经理批示xxx。

2。本人申请x月x日至x月x日休年假,共计x天。

部门经理批示xxx,总经理批示xxx。

3。本人申请x月x日至x月x日休年假,共计x天。

部门经理批示xxx,总经理批示xxx。

4。本人申请x月x日至x月x日休年假,共计x天。

部门经理批示xxx,总经理批示xxx。

5。本人申请x月x日至x月x日休年假,共计x天。

部门经理批示xxx,总经理批示xxx。

另:本全部年假休完之前,请保留此申请单作为下次申请之依据。

带薪休假申请书11

单位领导:

根据《职工带薪休假条例》规定,本人符合工作已满xx年、不满xx年、年休假xx天的条件,申请从20xx年x月x日起至20xx年x月x日止休假xx天,请予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月x日

带薪休假申请书12

单位领导:

根据《职工带薪休假条例》规定,本人符合工作已满 年,不满 年,年休假 天的条件, 申请从 月 日起至 月 日止休假 天,请予以批准。

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科室(部门)领导审批意见:

年 月 日

分管院领导审批意见:

年 月 日

带薪休假申请书13

尊敬的xx:

您从年进入公司,至今已满年。按照公司《考勤制度》,今年内您可享受天带薪年假。

请填妥以下申请内容,按照《考勤制度》相关规定进行申请。

姓名:所属部门:

1、本人申请xx月xx日至xx月xx日休年假,共计xxx天。

部门经理批示xxx,总经理批示xx。

2、本人申请xx月xx日至xx月xx日休年假,共计xxx天。

部门经理批示xxxx,总经理批示xxxx。

3、本人申请xx月xx日至xx月xx日休年假,共计xxxx天。

部门经理批示xxxx,总经理批示xxx。

4、本人申请xx月xx日至xx月xx日休年假,共计xxx天。

部门经理批示xxx,总经理批示xxx。

5、本人申请xx月xx日至xx月xx日休年假,共计xxxxx天。

部门经理批示xxxx,总经理批示xx。

另:本全部年假休完之前,请保留此申请单作为下次申请之依据。

带薪休假申请书14

尊敬的领导:

根据国家和单位关于带薪年休假的有关规定,我拟于20xx年X月X日休假XX天。休假期间,我的.工作已经安排好了,请给于批准为感!

特此申请

申请人:XXX

申请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带薪休假申请书 篇2

一是补偿休息。上班族朝九晚五, 日复一日, 疲于奔命。人到中年, 上有老下有小, 小的需接送上学, 天天掐着钟点如赶火车;老的需陪伴看护, 几天不见就呼唤“常回家看看”。上班的无分身术, 只能挤歇息时间。睡眠不足成了常态。带薪休假可聊补休息欠账。养足精神, 上班才能撒欢儿干。

二是缓解压力。现代人求职难, 竞争激烈, 饭碗“金贵”。尝有言:“今天不努力工作, 明天就得努力找工作。”工装一穿, 就像上满发条的钟表。有项健康调查显示, 近几年中青年职工患脱发、抑郁症、精神分裂、甚至轻生者增多。专家告诫:与精神压力过大有关。“十连跳”不仅发生在富士康, “血汗工厂”也不仅美国有。带薪休假, 似可稍解。

三是沟通交流。同事们一起工作, 难免“马勺碰锅沿”。但平时你忙我也忙, 无暇解释。日久生积怨、存芥蒂, 影响相互之间的关系。带薪休假有时间了, 可相约促膝谈心, 冰释前嫌。人际关系和谐了, 才会有企业和谐、社会和谐。

四是进修“充电”。别一提休假就想到旅游、娱乐, 有出息的年轻人不敢那么奢侈。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远大。欲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须在技能和学识上出类拔萃。如鲁迅言:“我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带薪休假, 恰似久旱逢甘霖。

五是促进内需。岗位上的佼佼者, 工作稳定、收入不菲的劳动者, 利用带薪休假时间, 可陪家人旅游、远足、购物, 饱览天下美景, 增进爱国感情, 愉悦身心, 促进消费, 其乐融融。

六是改善管理。在不增人又订单不减的前提下, 企业每年有计划地安排职工轮流带薪休假, 对管理者掌握生产节奏、调配人力资源、保障市场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改善管理, 不妨始于此。

以上我说的是“至少”, “至多”呢, 还可举出一些, 如充当志愿者、调解社区邻里关系, “维稳”, 或做自己喜欢的如写作、集邮、炒股、收藏等, 这也是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一部分。

带薪休假虽然好处多多, 但是实行如何?不幸很差。据一位人大代表调查, 这项制度自2008年实施以来, 全国落实不足30%。阻力何在?来自三方共同关联责任。

职工一方:因休假“带薪”, 心理暗示像占公家的便宜, 领导不安排, 自己也不敢问, 怕丢饭碗。有些企业本来就生产忙、人手紧、总加班, 你提带薪休假, “哪壶不开提哪壶”, 你找“开”呀?维权意识差。

企业一方:休假可以, 带薪谁给补?落实没人夸, 不落实没人罚, 我干嘛自找麻烦, 又不考核。成本够高啦!

监管方:此机构缺失, 放任自流。

带薪休假是劳动者不可剥夺的法定权益, 也是世界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普遍实行。我国虽起步较晚, 但政府意志坚定、贯彻坚决, 符合国情。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享受带薪休假, 依据工作年限长短, 享受5~15天不等的带薪假期。温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 “要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 体现了民生为大、法律为本、以法治国的精神。

企事业单位, 万不可把法律当儿戏, 更不要“活鱼摔死卖”, 非等监管机构强制你落实, 你才动作。带薪休假制度是不能“打水漂”的。

带薪休假申请书 篇3

近一段时间,关于休假制度改革问题,引起了我国学术界和广大民众的热切关注。因为这个假日制度关系到人们的休假权利的落实和社会各阶层利益问题。

休假制度从时间上讲,主要包括如黄金周、带薪休假等长期休假;以周为单位的日常休假;如产假等特别休假时间。在此,主要讨论长期休假和日常休假。

黄金周是“带薪休假”未落实的“替代品”

“黄金周”的设置初衷,是由于带薪休假尚未落实,为了给大家较长的出行时间,实现远途的旅行。同时,实现刺激国民消费,扩大内需。事实上,长期来看,“黄金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负面影响却日益显著。每逢“黄金周”,交通拥堵,景区超限值接待,国民旅游消费质量不高,严重影响我国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暴露出我国国民可支配假期供给不足与分配不均的问题。

2012年中秋、国庆假期合并,成为史上最长“黄金周”。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统计数据,8天假期全国共接待游客4.25亿人次,比2011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0.9%;实现旅游收入2105亿元,比上年“十一”增长44.4%。短期来看,“黄金周”有力地促进了消费,带动了旅游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但从长期角度看,黄金周对消费的带动并不明显。

从同比增长率上看,2003—2012年间,5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增长状态,甚至在取消“五一”黄金周后,仍保持高速增长,08年5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07年增长21.6%。同时,2003—2012年10年来,5月份、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8.0%、17.9%,全国平均增长率为17.7%,这两个月份的零售额增长率大致与全年水平保持一致。说明“黄金周”的存在并没有明显起到增加消费,扩大内需的作用。

从绝对值上看,2003—2012年,5月和10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和在全年的比重一直在17%左右,仅比全年消费额的六分之一(16.7%)多一点,更何况这两个月在实施“黄金周”之前就是消费旺季。可以说,“黄金周”只是将其他时间的消费力集中于这七天,对提高消费总量水平影响有限。

“黄金周”的集中休假方式主要有三大问题。

首先,“黄金周”期间,游客需求远大于市场供给,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造成破坏。游客短期内集中消费,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需求旺盛而供给有限,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同时对我国不完善的交通、休闲设施造成严重冲击。从出行效果看,许多著名景区人满为患,游客倍感疲惫,享受不到旅游应有的乐趣。游客大规模集中游览,景区游客数量大幅度增加,不少景点接待游客数是其最佳接待量的数倍,远远超出景区的承受能力,使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受损,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造成破坏。

其次,集中出游,造成了交通拥堵与政府公共管理费用增加等问题。“黄金周”集中出游,高速公路交通总量比平时增加30%—50%,容易造成公路交通的拥堵。同时,全国道路交通事故频发,据统计,201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平均每天发生道路交通事故8553起,是2011年全年平均道路交通事故数578起的14.8倍。此外,为了应付“黄金周”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公共管理问题及突发事件,政府额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社会管理费用。

最后,集中休假不利于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黄金周的来临,使得旅游相关产品供不应求,买票难、住宿难、吃饭难、旅游景点人员拥挤、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年年存在。但是,一旦旅游旺季过去,游客数量明显下降,不少景区商店关门停业直到旅游旺季的再次来临,造成了大量旅游资源的闲置。一方面是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是资源闲置,造成浪费。如此发展模式,不但不利于旅游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旅游景点的管理维护,而且不能很好满足居民的旅游休闲需求,与“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相违背,不利于旅游休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时至今日,可以认为“黄金周”制度已经完成历史使命,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改革日常休假制度势在必行。

带薪休假“三步走”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休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下文称《纲要》),用于指导我国国民旅游休闲的发展。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应该指出,《纲要》从国务院层次上,再次把带薪休假提上日程,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国民的休闲时间,而且能够有效地解决旅游的季节性紧张状况,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但是也清醒地认识到,完全落实带薪休假难度是很大的。

中国落实带薪休假的障碍。关于带薪休假问题,早在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就有所表述。其中,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4号《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在法理上讲,这两个文件,已经对于职工带薪休假有了保障。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大多数企业对《条例》执行不力。个人认为,主要有几个障碍。第一,从根本上、总体上讲我国的劳动生产率还比较低下。特别是中小企业,员工休息过多,产品成本特别是劳动成本增加,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下降,导致企业生存困难。企业都不存在了,休闲权将成为一纸空文。第二,无论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和休闲意识。第三,不平等的劳动关系。第四,监管不到位。

落实带薪休假发达国家也有一个过程。法国是带薪休假的“发源地”,早在1936年通过一项法律规定,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劳动者每年可以享受为期两周的带薪假期。20年后,法定带薪假期延长为3周。这项政策经历了几十年,才在法国各个行业内全面实施。现在法国的带薪休假为每年5周,而且他们每周的工作时间也降到了40个小时以下。我们的邻居日本同样如此。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提出带薪假期政策,直到21世纪初才宣布在国内基本实现带薪假期。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提出带薪休假,直至70年代才全面落实。所以,我国带薪休假的全面落实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nlc202309082106

我国全面落实带薪休假的具体措施。我们应该从现实出发,2020年可以说达到基本落实,时间长度可以到2030年。其根本不仅仅是制度决定,而是由劳动生产率决定的。我国带薪休假的落实可实施“三步走”:第一步即2015年前,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东部的其他类型的大中企业逐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第二步即2020年,在其他所有制大中型企业、东部所有企业以及中西部的大中型企业逐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第三步即2030年前,在全国范围内落实带薪休假,具体时间表如下:

要有强有力的措施。第一,政府要利用媒体,加强对带薪休假的宣传,使带薪休假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二,要加强带薪年休假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职工休息权益方面的法律援助。对执行带薪休假好的企业,可予以减免税费的奖励,提高企业实施的积极性。对拒不执行“带薪休假”制度的单位及主要负责人明确相应的处罚规定; 第三,带薪休假的时间由员工与企业根据劳动法以及相关规定,协商决定,员工休假应兼顾企业生产任务,在强调权力的同时,也要强调义务。另外,在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地区,应该给与一定的确定假日的权利。例如在学校等事业单位,又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可以给与确定假日的权利。第四,通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以及劳动者素质等方法,千方百计地不断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解除企业执行带薪休假的后顾之忧。

2030年实现“作四休三”

关于日常的休假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我国劳动时间相对较长。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1996年的年劳动时间跟法国的20世纪初,德国、英国20世纪中叶的年劳动时间相近。国民休假时间的多少,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当今的劳动生产率已经远远超过二十世纪中叶的欧美国家,但是工作时间却处于他们当时的水平,说明我国工时还有缩短的可能。

从近十几年我国与世界上部分发展中国家比较,我国工时同样偏高。同为“金砖四国”的巴西、俄罗斯与中国、印度都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休假时间上却差别较大。我国的休假天数仅多于印度,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巴西、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巴西、南非、俄罗斯的休假天数甚至可以与一些发达国家持平,可见假日的延长并不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国际经验表明,休闲化是后工业化的特征之一,也是工业化社会发展的结果,即使是在工业化社会,适度的休闲化有利于休闲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经济的发展。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休闲产业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休闲时间的增多是休闲经济发展的前提。因此,在劳动生产率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可在我国实行每天工作9小时,每周工作4天的四天(36小时)工作制,建议2020年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某些行业试行四天(36小时)工作制,2030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四天(36小时)工作制。届时,周末也不再为了与节假日连过进行调休,而是根据个人需要与带薪休假时间,灵活安排自己的假期。中长期假日改革方案如表1所示:

延长春节休假时间,增加元宵节假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居民普遍认为春节的7天假期太短,对延长春节和增加元宵节假日的呼声很高。政府可以考虑延长春节假期到8天,同时元宵节,从汉代开始就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合家团聚,其乐融融的日子,设立元宵节为法定节假日,有利于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

增加“三连休”。目前休假时间不足以满足国民旅游休闲需求。从表3中可以看出,取消“五一”黄金周的前五年,“十一”黄金周游客年均增幅是12.5%,大致与这五年国内游客年均增幅持平。取消“五一”黄金周的后五年,“十一”黄金周游客平均增幅为27.3%,而这五年全年游客平均增幅只有10.8%。2008—2012年“十一”游客的年均增幅是2003—2007年“十一”年均增幅的2.2倍,是同期全年游客年均增幅2.5倍。“五一”、“十一”黄金周7天长假,可以满足居民中长途旅游的需要,取消后“五一”黄金周后,人们的旅游需求还在,同时由于带薪休假执行不力,春节长假选择回家探亲,只能通过“十一”长假集体出游,造成了全国人民集中出游的状况。

国民旅游需求的满足需要更多可选择假日,可借鉴日本的做法,在没有节假日且前后没有长假的月份设置一个三连休(周五、周六、周日或周一、周六、周日),给居民更多的出游选择。到2030年,在带薪休假制度全面落实的情况下,改革“十一”七天长假,不再采取调休模式,节假日与周末独立进行(春节除外,应更多的考虑春节的文化因素)。在带薪休假全面落实前,建议实施以下休假制度,见表2:

综上所述,为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纲要》更好的贯彻实施,需要更灵活合理的休假制度来调整目前不合理的旅游休闲状况。因此,对休假制度的改革就显得势在必行。首先,要继续完善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取消节假日期间的周末调休模式;其次,进一步研究改革日常休假制度(2020-2030),逐步推行四天(36小时)工作制。再次,增加“三连休”,延长春节休假时间为8天,增加元宵节为公共假日。休假制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有一个长远计划,结合国民经济的发展阶段与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现状逐步实行。

(作者王琪延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政府顾问)

带薪休假细则2015 篇4

带薪休假2015年出台细则

2015年带薪休假细则出台

近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作为劳动监察和职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在2015年6月底前出台具体措施。采访时记者发现,现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不具备法律效力,企业对未休假给予的补偿,也远低于国家规定。

按照2008年起实施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假设月薪3000元,工作三年可休年假5天,未休年假应得到的补偿是2069元(3000÷21.75)×300%×5=2068.96元)。

从企业角度看中国的带薪休假 篇5

一、何谓带薪休假

一般而言, 带薪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 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比如, 2013年5月的《人民日报》报道:瑞典《劳动法》规定, 工作满180天的雇员每年享有带薪休假5周的权利, 另外还有带薪病假、育儿假等。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 放弃带薪休假的权利是违法的。

二、带薪休假对企业的影响

1.企业实施需要。人们普遍存在“带薪休假”的需求。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看, 带薪休假在不同国家的意义并不相同。比如, 对于瑞典的人民而言, 带薪休假属于保健因素, 如果没有这个权利则会感到不满意;对于中国的人民而言, 带薪休假属于激励因素, 如果有这个权利则会感到满意。因此, 与没有实施带薪休假的企业相比, 有带薪休假的企业的员工流失率必然较低。

此外, 实施带薪休假能够很好的体现企业文化中的人性化, 而企业文化会引导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比如, 当销售人员感受到人性关怀, 自身行为也会更加人性化, 在服务顾客时就能传递出来, 进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获得潜在顾客以及高忠诚度的顾客, 有利于开拓企业的市场份额, 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中国的实施现状。第一, 相关法律缺乏约束力。尽管早在1995年就把“带薪休假”制度郑重地写入了《劳动法》。但从2008年就颁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到今天, 带薪休假仍未广泛实施。即使是在北京, 许多民营企业的职工甚至与一周休息两天假的劳动制度基本绝缘。

第二, 基于发展中国家的背景, 加上全球经济的萧条, 国内就业的竞争强度大, 企业与求职者相比居有利地位。据中国经济网报道, 2013年大学生遇“史上最难就业季”;一份来自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 从2012年12月12日开始到2013年1月11日结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 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比。

第三, 由于历史传统和文化熏陶, 中国人民大多有以下特征:缺乏维权意识;不敢或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需求, 而大多数企业的带薪休假制度要求员工提出申请之后才会统筹安排;有野心, 为了获得工作上的成功, 常选择加班, 相关法律法规可以保护劳动者应得的权利, 却无法论证自愿加班、牺牲假期的行为不合理性。

3.简要分析。如果不实行带薪休假, 或有名无实, 是否会丧失带薪休假给企业带来的全部好处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第一就企业文化而言, 没有带薪休假的企业在人性化方面仍会显得弱一些, 但由于当前认真施行带薪休假的企业很少, 所以相对显不出太大差别。第二就工作效率而言, 没有带薪休假可能使员工身体素质下降, 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但基于中国当前的竞争激烈、员工自身的野心等因素, 员工在短期内不会显现出疲态, 仍会努力保持工作效率。第三就工作满意度而言, 带薪休假是中国员工的激励因素, 如果没有并不会导致不满;即便对于个别员工而言属于保健因素, 但是考虑到竞争压力、就业压力等影响, 一般也不会表现出不满行为。

三、结语

带薪休假网上民意调查 篇6

12.50%的人不能带薪休假 半数以上因为没时间

本次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员工中87.50%的员工每年可以享受带薪休假,而12.50%不能休假。不能休假的原因,57.89%的员工因为没有时间;31.58%因为单位没有休假制度;5.26%因为自己不愿意休息;5.26%因为经济上不划算。

54.17%的人希望每年休假两周以上

对于休假时间,数据显示, 54.17%的人希望每年休假两周(除公共节假日外)以上;37.50%的人希望每年休假10天;8.33%的人希望每年休假7天。100%的人希望每年都能够带薪休假。

半数人休假选择外出旅游 87.50%认为带薪休假需要强制执行

调查显示,在调查总体中,50%的人休假会选择外出旅游,而29.17%的人希望利用假期学习某项技能,12.5%选择出国游,8.33%愿意待在家休息。

另外,关于人们对现在某些地方出现的强制休假的规定的看法,在调查总体中,87.50%认为有必要强制执行带薪休假,而12.50%的人认为不需要。

渴望带薪休假

在调查中,所有人都希望能够带薪休假,并且大多数都渴望休假时间长一些,但是仍有超过十分之一的人不能享受着一权利,不能休假的首要原因是没有时间,第二大原因是缺乏规范的休假制度,仅有很少的人不休假是自愿或是由于经济问题。

员工带薪休假解读 篇7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解读二: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的五种情形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在中国,学校一直实行寒暑假制度,教职员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寒假2至3周,暑假5至6周)远远超过条例规定的年休假天数。因此,条例规定: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在保障职工年休假权利的同时,也要保证单位正常的工作秩序,对于较长时间休病假、请事假的职工,不应当再享受年休假待遇。

原来征求意见稿中有关于探亲假冲抵年休假的规定。但探亲假与年休假是两种功能不同的休假制度,不应互相冲抵。经与有关部门研究,认为这种意见有道理。据此,条例删去了有关于探亲假冲抵年休假的规定。

解读三:个体工商雇工也能享受年假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解读四:不休年假须付三倍工资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解读五:今年年假可以下年休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安排。

解读六:单位不休年假,劳动部门严惩不怠

带薪年休假条例解读 篇8

带薪年休假条例解读:探亲假与年休假不互相冲抵《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内容今天在媒体上公布。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条例草案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有意见认为,探亲假与年休假是两种功能不同的休假制度,不应互相冲抵。国务院法制办经与有关部门研究,认为这种意见有道理。据此,条例删去了征求意见稿中关于探亲假冲抵年休假的规定。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中国职工可以享受的其他休假主要有:寒暑假、探亲假、病假、事假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对年休假与这些休假的关系作了明确规定: 第一,年休假与寒暑假。在中国,学校一直实行寒暑假制度,教职员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寒假2至3周,暑假5至6周)远远超过条例规定的年休假天数。因此,条例规定: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第二,年休假与病、事假。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部门、地方和网民提出,在保障职工年休假权利的同时,也要保证单位正常的工作秩序,对于较长时间休病假、请事假的职工,不应当再享受年休假待遇。国务院法制办经与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反复研究,采纳了上述意见,条例规定: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第三,年休假与探亲假。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部门、地方和网民提出,探亲假与年休假是两种功能不同的休假制度,不应互相冲抵。我们经与有关部门研究,认为这种意见有道理。据此,条例删去了征求意见稿中关于探亲假冲抵年休假的规定。

带薪休假力戒“画饼充饥” 篇9

转眼又到九月,辛苦劳作了大半年,是否趁现在把攒在手里的年休假休完,和家人一起到旅游景点放松休闲?如果工作太忙,人手不够,领导不批假怎么办?年休假是说作废就作废,还是会有经济上的补偿?很多上班族都在为年休假的问题感到纠结。7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广西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制定、推进落实情况、督促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对职工依法维权的途径作了介绍。

制度护航,带薪休假“长跑”20年

“单位是实行双休还是单休?每年都有带薪年休假吗?”今年7月刚从四川某高校毕业的陆同学在应聘南宁某私企的财务岗位时,直接向面试她的HR提出了自己关心的休假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求职者开始关心自己的休假权问题,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也以带薪休假的承诺引人、留人。陆同学表示,带薪休假是法律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也是她择业时必定考虑的因素,所幸应聘的单位有一套完整的休假制度,她感到很满意。

事實上,带薪休假制度在我国已经“长跑”了20年。早在1995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5条就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之后,国家和地方又相应地出台了各种实施条例和细则来保障这项制度的落实。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都要享受带薪年休假(简称年休假)。其中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此外,《条例》对不享受当年年休假的人员对象、年休假的统筹安排、对应休未休职工按应休假天数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等进行了规定。对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情形,也明确了惩处措施。2008年2月15日,原人事部审议通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人事部令第9号),2008年9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议通过《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号),分别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人员年休假的权利进行了明确规定。至此,我国劳动者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权利形成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四位一体”的法律保障格局。

应休不休,看上去很美的“纸上福利”?

带薪休假制度实施20年来,在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维护劳动者身心健康,实现劳动者全面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部分用人单位法治意识淡薄、落实措施不完善,劳动者维权意识不强,行政督查力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休假制度执行不到位或未休假的现象仍然存在,带薪休假对部分劳动者而言还只是看上去很美的“纸上福利”。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的落实率仅有50%。落实较好的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一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落实起来相对较差。由此带来的劳资纠纷也呈上升趋势。

在南宁某金融行业企业风险控制岗位工作的韦先生告诉记者,他从2004年参加工作到现在,从没有完整地享受过带薪年休假。一是工作太忙,没人顶班;二是公司经常不批假;三是自己也没这个意识。他无奈地表示,有的年份一年忙到头,想起来休假的时候已经是年底,工作量这么大,能保证双休、法定节假日就不错了。

在广州某国企工作的李女士说起自己申请年休假的坎坷经历也是倍感心酸:“每次申请年休假都战战兢兢,领导是个‘工作狂’,想申请年休假又怕领导认为自己工作态度不端。有时候硬着头皮去请假,还常常一两个月都得不到批复。有一次计划去外地旅行,机票都定好了,团费也交了,年休假申请却迟迟批不下来,急得我都快哭了。”

记者从广西职工带薪年休假新闻发布会了解到,虽然广西在推进带薪年休假落实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休假制度执行不到位或未休假的现象仍然存在。主要原因是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年休假安排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有些单位或部门因人员少、工作任务量大而无法安排休假,应休未休年休假的工资补偿机制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企业生产一线的职工,由于实行计件工资制或者绩效考核,为了完成或超额完成计件额度,许多职工不得不放弃年休假;由于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许多企业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极力压缩人工费用支出,对年休假政策的执行力也随之减弱。此外,部分企业职工维权意识不强,或者对年休假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不了解,或者由于担心被解雇、影响晋升而不敢或不愿向单位主张自己的休假权利。

政府“出招”,带薪休假执行力度大幅提高

“以前领导不休假,我们也都不好意思提。现在好了,领导带头休假,也带动我们轮流休假,而且在集中休假期间原则上不安排重大活动和会议,我们可以安心地休个不打折扣的年休假。”桂林市某单位的公务员王女士说。有假不能休、不敢休局面被打破,得益于2013年7月下发的《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安排机关干部年休假有关事项的通知》(厅函〔2013〕35号),通知强调从2013年起,每年暑期安排全区机关干部相对集中休假,时间为每年8月1日至20日分两批集中进行。通知还强调各地各部门要统筹兼顾,在安排干部休假时,要妥善安排好工作,切实加强值班,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运转。由于工作原因无法在集中轮休期间安排年休假的,可在本年度内其他时间安排休假。领导干部带头休假带动了其他干部职工休假,使广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休假工作又得到进一步落实。

在企业落实带薪休假方面,广西各级人社部门、国资委、工会等组织抓好企业职工年休假的制度性落实,比如督促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时,把职工年休假制度的相关内容明确约定在合同中,以合同的形式明确职工年休假的权利,并监督企业执行到位,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自治区国资委所监管企业通过制定《职工劳动纪律管理办法》《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明确职工享有带薪年休假的条件及標准,规范职工休假期间的待遇。

在党委政府的力推下,广西的机关企业单位执行带薪休假的力度大幅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年休假全休的人数逐年大幅增加,2011年约为34.9万人,占当年享有休假权利工作人员总人数的50%;2014年约为68.1万人,占当年享有休假权利总人数的82.5%。企业方面,区内国有企业以及管理规范的各类民营企业基本落实年休假制度。据自治区国资委2014年对所监管的41户企业、19.9万职工进行的抽样统计显示,实际完成年休假职工约占总人数的68%。2014年,自治区总工会也对3600名企业员工开展类似问卷调查,有2536人依法享受了年休假,占调查人数的70%。

政策落地,须让带薪休假成为全社会的“法治自觉”

记者从广西职工带薪年休假新闻发布会获悉,下一步,广西将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年休假计划制度和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全区统一要求将上一年度落实年休假情况和本年度年休假计划及时报同级人社部门,力争应休尽休。同时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年休假应休未休工资报酬落实到位。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中关于完善并落实年休假等规定,规范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管理,督促企业依法安排职工休息休假的相关要求,指导企业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定员标准,抓好职工年休假工作的指导和落实。

带薪休假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国家提出到2020年带薪年休假制度要得到基本落实,这是对整个社会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的一次重大考验。推动政策落地,使劳动者的休假权利实至名归,除需要政府部门做好“规定动作”外,更需要包括用人单位、劳动者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当带薪休假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法治自觉”,这项制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部分企业法治意识不强,不积极落实带薪年休假,职工却由于权利意识不强或考虑个人发展不愿出头等原因,放弃自身权力的维护。另外,受长期以来存在的忽视个人权利,只有工作任劳任怨、长期加班加点才是优秀员工的观念影响,很多人忽略了个人休假权。对此,劳动监察部门将加大主动查处力度,同时呼吁劳动者主动维权。

带薪休假申请书 篇10

关键词:带薪年休假,刍议

一、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社会现实意义

1. 带薪年休假的之规定

作为社会进步标志的“带薪休假制度”1936年起源于法国, 而从上个世纪6 0年代开始, 随着各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带薪休假制度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实行。

我国《宪法》第4 3条规定:“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 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带薪年休假的明确规定最早见于1 9 9 1年6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法律方面的规定体现在1995年施行的《劳动法》和2006年施行的《公务员法》, 但上述法律规定对“职工”的概念模糊, 可操作性差。原因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会的不健全致使其“自行决定”让休假成为了纸上权利。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扩大了“职工”的范围, 意味着带薪年休假的权利不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 职工也不再因为从事的单位、职务、资历等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和分量, 更多的人随着新条例的施行而受益。

2. 年休假规定的具体内容

《条例》第3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 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 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 年休假15天。

《条例》第4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 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 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 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 0年以上的职工, 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根据各国立法例, 虽然表面上与某些国家的年休假天数相比, 我国1 5天的最长休假天数有些短, 但从实质上看, 《条例》对职工年休假长短的区隔和年休假的限制, 不仅体现了法律法规的终极价值——公平、正义, 顾及了职工的利益, 而且考虑到了我国实际的经济状况和企业的效益及长远影响,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为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职工带薪年休假的落实现状及原因

1. 带薪年休假的落实现状

中华英才网对京津沪、东南沿海等地区5000名职工的调查显示, 有5 6.4 1%的人没有带薪年假, 法定假日加班也没有拿到过加班费。带薪休假加上公众假期, 职工一年可以享受1 2 0多天的假期。在大城市, 明确带薪休假的企业是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少数企业, 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明确的员工带薪休假制度。

2.“纸上权利”的社会和法律原因

(1) 法律有空白。尽管法律明确了带薪休假制度, 但由于说法比较笼统, 大量细化的规定尚处空白, 如有的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其职工薪金的计算和组成十分复杂——月薪、记件、奖金、绩效等, 带薪带多少等相关问题都没有详细而明确的界定, 为休假变成“纸上权利”增加了变数。

(2) 劳动力过剩。由于目前国内劳动力市场还是买方市场而非卖方市场, 职工得到现在的职位已不易, 因此即便明知企业的做法不合法也忍了。

(3) 观念没有更新。据零点调查公司对2 8个用人单位上万人的调查统计显示, 无论是单位还是劳动者自身都对休假的重视程度很不够。带薪休假应是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权利, 但目前, 一部分劳动者自身对休假的重视程度有限, 休假在很多情况下被打了折扣、转化成补贴或加薪, 甚至被直接“牺牲”。

(4) 行业差异大。各行各业的生产或工作特点各异也是带薪休假不能落实的重要原因之一。机关或事业单位实施带薪休假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但对企业而言, 由于生产或经营状况千差万别, 很难让员工轻松“脱岗”。

三、对策与建议刍议

1.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条例》规定了职工享有带薪年休假的天数等, 弥补了《劳动法》第4 5条没有“具体办法”的缺憾, 但依旧存在“执行”和约束有点“软”的问题。其一, 《条例》规定, 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 由相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对逾期不改正的, 才给予相应的惩处。其二, 《条例》规定, 违规单位逾期不改正的, 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 还应当向职工加付赔偿金。这样的经济惩罚对于某些企业、个体工商户来说或许有效, 但对于其他许多中小企业的作用会非常有限;其三, 该条例并没有制定责任追究方面的条款, 执法不得力者将难以追究其过错。

2. 有关部门制定灵活的具体实施办法

根据行业差异大的问题, 有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尽量详实具体地实施办法, 使各企业实行带薪休假因地制宜。在我国相当多一些地区, 如沿海发达地区, 存在着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 这些企业的劳动时间的保证, 往往是其效益的前提和重要途径。

3. 增强职工法律和维权意识, 提高企业守法的自觉性

各有关单位和组织要加大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 如深入社区、企业职工集中地, 采取板报、广播、讲座等方式开展宣传, 帮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树立重视带薪休假的观念, 增强职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要宣传到人头, 让制度深入心;工会要加强监管, 切实当好职工的“监护人”;政府应经常性突击核查, 对于不执行或打折执行的, 要给予必要的惩罚的。同时, 工商、税务等部门不妨联动, 把执行这项制度作为企业诚信的一个方面, 将其与企业利益挂钩, 让企业变不想执行为主动执行、积极执行。

参考文献

[1]李松:带薪休假为何没有底气http//www.xinhuanet.com/home.htm2007-10-1711:10:34

带薪年休假怎么算 篇11

哪些人可以享受带薪年假?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规定,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假。需要说明一点:上述规定当中“连续工作12个月以上”,并不要求劳动者在同一个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即使劳动者曾经在几个用人单位工作,但只需要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就可以享受带薪年假。

哪些情况下不能享受带薪年假?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比如说教师等),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如果劳动者的寒暑假假期少于应休带薪年假的,对于不足部分劳动者依然可以享受带薪年假。(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当然如果单位的事假工资经过折扣,劳动者同样可以享受带薪年假。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对于(3)(4)(5)三种情况,如果职工当年已经享受了带薪年假,那么下一年度不能享受带薪年假。

需要说明的一点:不能享受带薪年假的情形仅限于上述5种,职工依法享受的婚假、丧假等并不记入带薪年假期。

带薪年假休几天?

带薪年假的具体天数,取决于劳动者的累计工作时间,按照时间不同可以分为三种:

(1)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2)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3)职工累计工作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怎么计算应休年假呢?

举个例子:某职工9月1日参加工作,9月从A公司辞职,休息一年后,9月1日到了B公司工作,连续工作满12个月,该职工累计工作时间为3年应当享受带薪年假的天数为5天。

那么,如果职工中途跳槽的情形下,又应当怎么计算呢?

按照这算法,这种情况下,职工休假天数=(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的天数/365)×职工应当享受带薪年假天数。

比如:A员工参加工作,1月跳槽到甲公司,工作6个月以后,又跳槽到丙公司(期间未休带薪年假),到3月20日,A员工连续工作已经满12个月,可以享受带薪年假。因为本年度3月21日至12月31日共计285天,休假天数为:285÷365×10天≈7.8天。因此,A员工该年度的带薪年假为7天。

如果职工中途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又应当怎么计算呢?

按照这算法,这种情况下,职工休假天数=(当年度在本单位剩已经工作的天数/365)×职工应当享受带薪年假天数。

年休假的工资?

带薪年休假,顾名思义,在职工享受带薪年假期间,企业应当正常支付劳动报酬。如果,企业不安排带薪年假或者安排休假的天数不足,那么应休而未休的天数企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300%的劳动报酬。

那上面例子当中的A员工来说,如果丙公司只安排其带薪年休假4天,那么对于剩下3天,应当向A员工支付300%的日工资。假设A员工的月工资为3000元,那么丙公司应当支付(3000÷21.75)×3×300%=1241.38元。

特别提醒(1)如果企业安排职工享受年休假,但因职工原因书面表示不愿休假的,企业只需按照正常工资标准支付报酬;

公司带薪休假实施办法 篇12

为了维护员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构建和谐共赢的企业、员工关系,根据《劳动法》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办法。

一、享受带薪休假范围

员工连续工作(服务)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二、年休假时间

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享受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享受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享受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带薪脱产学习在一年以上,并享受寒、暑假的。

(二)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三)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五)待岗时间在三个月及以上的。

四、各单位年初根据本单位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结合员工本人意愿,由本人填写《一公司员工带薪休假申请表》(一式2份),统筹安排并编制《员工休假计划表》,建立员工年休假台账,严格按计划安排员工年休假。

五、年休假在1个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原则上不能跨使用,如确因工作需要,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同时必须在下的第一季度休完。

六、原则上员工必须休假,如不愿意休假,员工需提出书面申请,并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核,所在单位领导审批。

七、原则上各单位不能以发放加班费的形式,冲销员工的年休假期,但个别岗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当年休假的,经员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员工休年休假。对员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应当按照该员工日工资(按加班费的计发日工资标准)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八、借用人员(连续借用工作满一年)由所借用单位安排当年的年休假;当年调动人员只能享受调入或调出单位安排的年休假,当年退休人员可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九、不安排员工休年休假又不按照本通知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公司将通报批评。

十、各单位工会组织要依法维护员工的年休假权利,并对本单位执行年休假的情况进行监督。

十一、员工与单位因年休假发生的争议,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十二、本办法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十三、本办法自下文之日实行。

附件:1.一公司员工带薪休假申请表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供电所安全管理的主要要求下一篇:铁路科普知识图文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