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本主要指标和计算分析

2024-07-24

人工成本主要指标和计算分析(通用4篇)

人工成本主要指标和计算分析 篇1

人工成本主要指标和计算分析

一、人均人工成本

1. 人均人工成本

人均人工成本表示用人单位雇用一名职工所要支出的平均人工费用水平。这一指标可以用于一个企业,也可以用于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工成本水平。即行业平均人工成本或社会平均人工成本。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发表的各国人工成本指标,就是按行业分类的平均人工成本额。

计算公式为:

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人均人工成本=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通过这一公式,可以分析企业间人工成本的结构差异,对各自竞争潜力和用工效率产生的影响,为调整人工成本使用方向和提高使用效益提供参照。

2. 人工成本指数

(人均)人工成本指数,可以反映企业人工成本在不同投向上的变化、权衡其利弊得失、进而按照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竞争需要,规划今后人工成本的重点投向。

计算公式为:

(人均)人工成本指数=本期(人均)人工成本额-上期(人均)人工成本额 ×100%/上期(人均)人工成本额

二、人工成本比重

企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是企业、行业、国家间商业竞争的重要指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竞争主要是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其中价格的竞争主要是成本费用的竞争,而成本费用的竞争又主要是人工成本的竞争。所以,一些有经营意识的企业家都把人工成本占总成本费用的比重作为决定企业盈亏的主要指标来抓。行业和地区也是如此。

计算公式为:

(总成本中)人工成本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

三、劳动分配率

劳动分配率是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增值是由折旧、税收净额、企业利润、劳动者收入等四部分组成。其计算公式为:

劳动分配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增加值总额×100% 劳动分配率指标一般只能在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进行分析比较,或对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进行比较。

劳动分配率这一指标的弱点是增加值统计的难度比较大。现在折旧率的主动权由企业自己掌握,所以它只能作为辅助分析指标使用。

四、人事费用率

人事费用率是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人事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经营)收入总额 ×100% 人事费用率是反映人工成本效益的相对指标,它的倒数表明每投入一个单位的人工成本能够实现多少销售收入。但是,销售收入中包含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受企业有机构成,产品的结构影响很大,用于横向比较不如劳动分配率能说明问题。

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存在共同的缺陷,一是两者都是价值指标,受价格涨落干扰较大,影响纵向比较的直观性(除非使用不变价格)。二是都是相对指标,不能反映企业工资和福利的分配水平,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显示其竞争力。因此,企业应加强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重视人工成本的核算,将各个指标加以组合,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核算,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全面掌握人工成本的过去和现状,比较其投入和产出,规划好本企业的人工成本战略。

五、人工成本利润率

人工成本管理是为了强化宏观工资分配调控,也是为了刺激企业生产和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让职工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所以,需要一个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结合的相对指标,这就是人工成本的利润率。其计算公式为:

人工成本利润率= 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对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来讲,人工成本利润率的变动趋势,基本可以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环境的变动趋势。如果人工成本利润率下降就应分析其原因,如果由于产品卖不出去,就应赶快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如果是因为原材料涨价或人工成本过快增长,就应采取措施,努力降低物耗成本或人工成本。

六、人工成本系数 在社会平均人工成本费用的考核比较工作中,由于各地区、各行业的情况差别很大,仅用一两个指标是很难说明相互的人工成本利润关系及差距,所以可以借鉴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复合财务系数计算方法,采用人工成本系数作为不同企业、行业和地区的社会人工成本比较的参考标准。其计算公式为:

人工成本系数=(人工成本指数×相应权数)+(人工成本比重×相应权数)+(人事费用率×相应权数)+(劳动分配率×相应权数)

公式中:

(1)合成人工成本系数的主要构成是上述指标中的四个主要相对数指标。(2)“相应权数”在综合测算基础上给定,权数之和等于1。

在同一地区或行业内,如果某一个企业的人工成本系数排位发生较大的变动,则说明该企业的整个经营管量状况一定发生了大变化;如果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或居高不下,则说明该企业经营状况一定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恶化。

七、总人工成本工资含量

总人工成本工资含量指标是人工成本结构指标,它说明工资成本占人工成本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总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工资总额 ×100%/人工成本总额

总人工成本工资含量指标只能说明工资在人工成本中的结构比例关系的变化,企业应根据指标的变动,分析其中具体的结构性变动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人工成本主要指标和计算分析 篇2

火电厂能源审计工作的重点是针对火电厂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能耗指标进行计算与分析评价。在热电厂进行主要能耗指标计算与分析评价的过程中, 由于热电厂供出的电能和热能在形式上不同, 质量上不等价, 需要考虑如何将总的热耗量合理分摊到电能和热能这2种不同品质产品的问题。热电厂主要能耗指标包括供热煤耗、供电煤耗、厂用电率等, 其中供热煤耗和供电煤耗是热电厂进行财务统计、成本核算和能源审计工作的核心指标。在对多个热电厂进行能源审计的过程中发现, 不同热电厂计算主要能耗指标采用的方法和公式不尽相同, 致使即使采用同样的原始资料数据, 主要能耗指标的计算结果也不尽一致, 这就导致无法正确的对热电厂的财务成本和能效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文中就热电厂主要能耗指标计算与分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这些公式的理解提出一些看法。

1 热电分摊系数 (β系数) 法

目前较常使用的热电分摊方法主要有2类, 即:一类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 以燃料化学能从数量上的利用程度来评价热电厂的经济性方法, 如热量法、实际焓降法等;另一类是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 以燃料的做功能力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热电厂的热经济性, 如做功能力法、焓熵法等, 常用于定性分析。

1.1 热量法

热量法是按供热、供电所用热量的比例来分配总热耗量的方法。该方法不能反映电能和热能两种产品在品质上的差别, 也不能反映不同参数供热蒸汽在品质方面的不等价, 把热电联产所带来的热经济效益都归属于发电方面, 所以又称为“好处归电法”。但这种方法计算简便, 而且是我国法定的热电分摊方法, 所以在能源审计工作中较常使用。

对有多台不同参数机组的热电厂, 进行热电分摊系数β计算时, 可先按照热量法对单台机组的热电进行分摊, 再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全厂热电分摊系数, 即β系数。

热量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0—汽机进汽量, t/h;h0—汽机进汽焓, k J/kg;hgs—给水焓, k J/kg;Dc—供热抽汽量, t/h;hc—供热抽汽焓, k J/kg;hh—回水焓, k J/kg。

1.2 实际焓降法

实际焓降法按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抽汽实际焓降不足与其进汽实际总焓降之比来分配总热耗量。该方法考虑了供热蒸汽在汽轮机中做功不足对热能质量的影响, 注意了不同压力、温度下供热蒸汽在品位方面的差别。采用高质高价、低质低价的热电分摊方法鼓励用户积极改进生产过程, 尽可能降低用汽压力、温度, 对增加热化发电量, 提高热电厂经济性有促进作用。这种方法将热电联产带来的好处都归属于供热方面, 所以又称为“好处归热法”。这种方法所计算的供热成本低于实际值, 相应的发电成本高于实际值, 由于没有考虑电力生产的切身利益, 会影响热电厂发电的积极性, 因此在能源审计工作中使用较少。实际焓降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C—供热抽汽量, t/h;

D0—汽机进汽量, t/h;

h0—汽机进汽焓, k J/kg;

hc—供热抽汽焓, k J/kg;

hp—汽机排气焓, k J/kg。

1.3 主要能耗指标计算

由于热电厂的供热和发电有许多公用的用电设备, 无法通过计量统计出供热厂用电和发电厂用电, 因此可按热电分摊系数 (β系数) 将厂用电在供热和发电中进行分配。为便于指标的计算, 引入“计算煤耗用供电量”这个中间参数。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2 单位吉焦热的用电量 (εr) 法

按照《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 (计基础[2001]26号) 文件中推荐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参照以往锅炉房单位吉焦热的用电量εr的经验值来计算主要能耗指标。

2.1 εr的取值

1) 对于燃煤链条炉, εr=5.73k Wh/GJ。

2) 对于容量为75t/h及以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及煤粉炉, 采用经验公式修正, εr=5.73×[1+2 (ηgl-0.8) ], 式中ηgl为锅炉效率。

3) 对于容量为75t/h以上的锅炉, 可直接取εr=5.73k Wh/GJ。

2.2 厂用电率ξ计算

综合厂用电率为:

式中:Qr—供热量;Wf—发电量。

发电厂用电率ξf=ξ-ξr。

2.3 供热煤耗、供电煤耗计算

采用单位吉焦热的用电量 (εr) 方法计算时, 由于采用了经验值数据, 该经验值数据为2001年以前的统计经验数据, 随着各企业节能技改的力度加大, 各热电企业单位吉焦热的用电量已大大降低, 继续利用该经验值计算供热煤耗, 会导致供热煤耗比实际偏大, 供电煤耗比实际偏小。

此外, 在热电厂能源审计进行经济指标计算过程中, 应分别采用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和电力行业方法计算。当采用综合能耗计算方法时, 耗用原煤 (购入量+期初库存-期末库存) 按入厂煤折标系数进行折标;当采用电力行业方法时, 耗用原煤以入炉计量为准, 原煤按入炉煤折标系数进行折标。

3 案例分析

3.1 基础数据

1) 机组配置。

该热电厂总装机容量为94MW, 总产汽能力为830t/h;拥有3×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配2×12M W背压机组 (二期) 及2×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配2×35MW背压机组 (五期) , 具备700t/h的供汽能力。

2) 产品产量。

经统计, 企业年发电量34982万k Wh, 年供电量23170万k Wh, 年上网电量22978万k Wh, 年供热量8892528GJ (外供高压汽339502t, 外供低压汽2718381t) 。年综合厂用电量12004万k Wh, 其中:厂用电量11974万k Wh, 非生产厂用电量30万k Wh。

3) 原煤消耗量。

根据统计, 热电厂净消耗原煤565677t (购入量+期初库存-期末库存) , 锅炉入炉煤量为554364t。

3.2 采用热电分摊系数β核算

1) 按热量法。

根据热电厂全年运行日报并进行统计计算, 确定全年机组主蒸汽、机组抽汽及排汽的温度、压力参数, 按照热量法对各台机组进行分摊, 并加权平均后最终确定全厂热电分摊系数β为0.8214。β系数核算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

按综合能耗计算方法, 全厂发电煤耗为182.93克标准煤/k Wh, 综合供电标准煤耗为194.85克标准煤/k Wh, 供热煤耗为38.23千克标准煤/GJ, 综合厂用电率为34.31%。

按电力行业计算方法, 全厂发电煤耗为180.1克标准煤/k Wh, 供电煤耗为191.83克标准煤/k Wh, 供热煤耗为37.71千克标准煤/GJ, 综合厂用电率为34.31%。

热量法计算过程和结果如表2所示。

2) 按实际焓降法。

根据热电厂全年运行日报并进行统计计算, 确定全年机组主蒸汽、机组抽汽及排汽的温度、压力参数, 按照实际焓降法对各台机组进行分摊, 并加权平均后最终确定全厂β (热电分摊) 系数为0.3264。β系数核算具体如表3所示。

按综合能耗计算方法, 全厂发电煤耗为689.72克标准煤/k Wh, 综合供电标准煤耗为896.38克标准煤/k Wh, 供热煤耗为17.69千克标准煤/GJ, 综合厂用电率为34.31%。

按电力行业计算方法, 全厂发电煤耗为679.04克标准煤/k Wh, 供电煤耗为882.50克标准煤/k Wh, 供热煤耗为17.48千克标准煤/GJ, 综合厂用电率为34.31%。

实际焓降法计算过程和结果如表4所示。

3.3 采用单位吉焦热的用电量 (εr) 方法核算

根据热电厂锅炉容量大于75t/h, 故单位吉焦热的用电量 (εr) 取5.73k Wh/GJ。分别采用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和电力行业方法计算发电煤耗、供电煤耗、供热煤耗和综合供电煤耗。

按综合能耗计算方法, 全厂发电煤耗为151.75克标准煤/k Wh, 综合供电标准煤耗为187.30克标准煤/k Wh, 供热煤耗为39.45千克标准煤/GJ, 综合厂用电率为34.31%。

按电力行业计算方法, 全厂发电煤耗为135.89克标准煤/k Wh, 供电煤耗为166.67克标准煤/k Wh, 供热煤耗为39.36千克标准煤/GJ, 综合厂用电率为34.31%。

采用单位吉焦热的用电量 (εr) 方法计算过程和结果如表5所示。

3.4 计算结果分析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利用热电分摊系数 (β系数) 计算的热量法和实际焓降法, 实际焓降法因把热电联产的好处全部给了供热而导致计算得出的数据明显不合理。采用单位吉焦热的用电量 (εr) 方法由于先通过经验值计算供热煤耗, 再计算供电煤耗, 因此导致供热煤耗比实际偏大, 供电煤耗比实际偏小。此外, εr方法计算的结果采用了经验值数据, 但该经验数据为2011年以前的统计经验数据, 随着各企业节能技改的力度加大, 运用该方法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偏离也较大。因此, 利用近几年的单位吉焦热的用电量统计数据, 修改εr的经验值, 有利于提高利用该方法计算的准确性。

由于按综合能耗计算方法计算时, 采用的能源消耗量为企业耗用原煤量 (购入量+期初库存-期末库存) 数据, 而按电力行业计算方法时, 采用的能源消耗量为入炉煤的数据, 因此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有较大差别。两种方法各有特点, 实际中可分别根据不同需要采用适宜的方法。从整个热电企业的角度来评价, 可采用综合能耗计算方法;而从热电机组的角度来评价, 则采用按电力行业计算方法更为合适。

4 结语

1) 综合比较, 热电分摊系数 (β系数) 方法更适用于热电企业进行能源审计时计算, 而利用单位吉焦热的用电量 (εr) 的经验值计算的方法, 更适用于热电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或节能评估时计算。

2) 采用β系数方法中, 尽管热量法将电能和不同品质热能等价处理, 不符合合理用能的要求, 但由于这种方法计算简便, 而且是我国法定的热电分摊方法, 所以在能源审计中较常使用。

3) 在计算供电煤耗时, 容易直接用发电标准煤耗量除以供电量得出结果。这种算法未考虑将厂用电在供热和发电之间进行分摊, 这样会导致供电煤耗偏高。在具体计算时, 引入“计算煤耗用供电量”这个中间参数, 将厂用电量按热电分摊系数分摊到电能和热能两种产品中, 供电煤耗计算更为合理。

4) 热电厂能源审计时, 应分别按综合能耗计算方法与按电力行业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如从整个热电企业的角度来评价, 可采用综合能耗计算方法, 而从电力机组的角度来评价, 则采用按电力行业计算方法更为合适。

5) 由于利用单位吉焦热的用电量 (εr) 的经验值计算的方法中采用的经验值为2001年以前的数据, 随着各企业节能技改力度的加大, 运用该方法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偏离也越大。由于先通过经验值计算供热煤耗, 再计算供电煤耗, 因此导致供热煤耗比实际偏大, 供电煤耗比实际偏小, 因此, 利用近几年的单位吉焦热的用电量统计数据, 修改εr的经验值, 有利于提高利用该方法计算的准确性。

摘要:对热电厂主要能耗指标计算中的不同方法进行了剖析, 就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这些计算公式的理解提出了一些看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以某热电厂为例, 具体阐述了其主要能耗指标的计算方法, 分别按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和电力行业普遍计算方法对供电煤耗、供热煤耗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计算,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人工成本主要指标和计算分析 篇3

关键词:成本作业法 影响因素

90年代初,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十分热闹,之后一些公司对这种复杂的成本技术有所冷淡,其原因在于ABC法比当初文章中所建议的更难实施,而且并非所有实施的组织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最近一些文章主要是从人力和战略的观点论述了实施ABC法的困难。然而,据最近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成本管理小组的调查表明,被调查公司中,54%应用了ABC法的公司将它用于会计以外的决策领域;另有89%的应用公司说它值得实施。

一、影响企业采用ABC法计算的因素

1、成本失真的可能性

成本失真的可能性越大,组织采用ABC法的动机越强烈。

成本失真可影响许多决策领域包括顾客盈利分析。美国中部一家公司的会计经理说,他们原有的管理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因为ABC法分析显示,如果将他们为一个重要客户所做的全部工作都考虑在内的话,在这个占其销售收人6%-7%的客户身上根本无利可图!

2、决策时使用成本信息的程度

即使ABC法能从根本上降低产品的成本失真,若公司决策时不能很好地利用成本信息,公司也不会实施ABC法。在有关竞争、降低成本和价格决策基准等问题上,被调查者将决策时使用成本信息的程度列在前列。

一家制造公司的经理说他们公司曾考虑采用ABC法,但还是放弃了。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是公司对产品价格的控制权很小。产品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可信度高的产品成本信息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他进一步说,ABC法对我们的需求来说似乎是太复杂了。

3、系统创新的缺乏

几位被调查者说他们公司正在安装新的信息系统。实际上,15%的未来用者说他们正安装新的信息系统或使原有的信息系统升级。相反,只有7%的采用者提到了系统创新。通常都是在完成了系统升级后才计划实施或考虑实施ABC法。

系统创新阻碍应用ABC法至少有两个原因:首先,实施ABC法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重点放在其他重要的系统的改进上,将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ABC项目。其次,ABC系统比传统的成本系统需要更为详细的信息。由于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实施ABC法,许多公司宁愿等到支持系统被改进或替代之后再实施?ABC法。

4、组织的大小

采用ABC法的公司规模一般比未采用者要大。这可能是因为规模不同,公司的可用资源也不同(如人力资源和资金),且实施ABC法具有规模效应。

二、影响ABC法成功的因素分析

并非所有ABC法的实施都是有效的。在采用了ABC法的公司中,3l%的公司说现在对ABC法是否值得实施下结论还为时尚早;有2%的公司说ABC法是不值得的。

另有许多人说ABC法不是唯一的途径而是许多可用工具中的一种。一位美国中西部的制造主管就說,没有可以将成本降低的重点领域,它只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成本,以便知道该改正什么。另外的人说资源限制是一个主要的问题。

要定量分析ABC法的好处也很困难。一家信息处理服务公司的成本分析经理说:“在我们公司,要评价ABC法给公司带来的好处很难,尽管我们知道公司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很多。”

影响ABC法实施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与决定是否采用它的因素不同。要达到“成功”的阶段,即ABC法已用于会计以外的决策领域的阶段,必须考虑时间、其他待实施的创新项目、现有信息系统的先进程度、管理上层的支持、ABC与财务系统的集成以及将ABC法作为预算系统的一部分。

1、时间

实施ABC法通常比预料的时间要多。一般来说,达到使用水平的公司早在3年前就开始实施ABC.公司规模越大,达到使用水平所用的时间越长。

2、其他创新项目

62%的公司说他们未到达使用阶段是因为实施了别的创新项目。几个被调查的公司说他们实施ABC法有困难,因为还有别的优先项目,比如开发新产品并进入新市场,实施新的信息系统,企业重组或再造等。

3、信息技术先进程度

信息系统的改进通常先于采用ABC法和达到ABC法的使用水平,高水平的信息技术对大多数公司来说是达到使用阶段的重要因素。在达到使用阶段的公司中,?61%得到高于平均水平的信息技术得分,相比之下只有46%的非使用阶段公司达到这个水平。通常而言,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如果具有以下特征,则实施起?ABC法来就会容易一些,它们是:良好的子系统(如销售系统、制造系统等)集成,用户界面友好,可获得前12个月的销售量、成本和绩效数据,以及所有这些数据的实时更新。

4、高层领导支持

调查结果显示,如果ABC法用于会计领域之外的话,它需要高层领导强有力的支持。这些支持包括:上层领导对ABC主动支持的程度,是否投人足够的资源以及企业竞争战略的联系程度等。为使ABC法发挥作用,应组织公司内所有员工投入一定的时间。

5、与财务系统的集成

财务报告中若使用ABC法提供的成本信息,决策层在作决策时通常加以利用。企业的经理们倾向于关注那些对外发布的信息。在达到使用阶段的公司中,47%的公司说他们已将ABC法集成到基本的财务系统中,只有7%的未达到使用阶段的公司说他们这样做了。

管理层一般只需要一个成本系统,原因是没有足够的资源搞两套系统。因此ABC实施者必须开发一套系统,既能向市场部和制造部经理提供成本信息又能满足外部报告的要求。审计人员认可这种系统,因为它提供了完全成本,尽管在作内部决策时需排除一些固定成本(如折旧和其他费用分摊)。

6、作为预算过程的一部分

将ABC信息用于预算领域是增加组织使用的另一个手段。在ABC法用户中,45%的公司将做预算作为使用ABC法的原因之一,使ABC成为预算过程的一部分。

主要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篇4

一、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清查情况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指按照《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规定,由赋码主管部门给每一个法人单位和其他组织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18位的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不使用I、O、Z、S、V)组成,第1位为登记管理部门代码、第2位为机构类别代码、第3—8位为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第9—17位为组织机构代码、第18位为校验码。

第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分为1机构编制;2外交;3司法行政;4文化;5民政;6旅游;7宗教;8工会;9工商;A中央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N农业;Y其他。

第2位:机构类别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为:

1机构编制:1机关,2事业单位,3中央编办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9其他;

2外交:1外国常住新闻机构,9其他;

3司法行政:1律师执业机构,2公证处,3基层法律服务所,4司法鉴定机构,5仲裁委员会,9其他;

4文化:1外国在华文化中心,9其他;

5民政:1社会团体,2民办非企业单位,3基金会,9其他;

6旅游:1外国旅游部门常驻代表机构,2港澳台地区旅游部门常驻内地(大陆)代表机构,9其他;

7宗教:1宗教活动场所,2宗教院校,9其他; 8工会:1基层工会,9其他;

9工商:1企业,2个体工商户,3农民专业合作社; A中央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1军队事业单位,9其他; N农业:1组级集体经济组织,2村级集体经济组织,3乡镇级集体经济组织,9其他;

Y其他:不再具体划分机构类别,统一用1表示。

第3—8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

第9—17位: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参照《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 11714—1997〕)。

第18位:校验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已经领取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单位必须填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填写时,要按照《营业执照》(证书)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未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照的,免填本项。

尚未领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单位,如有原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可填写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上的代码;没有证书的,由统计部门赋予统计用临时代码,其中本部产业活动单位,可使用法人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第9-16位,加“B”组成,或使用法人单位原组织机构代码号第1-8位,加“B”组成。

单位详细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所有单位均填写本项。

企业的详细名称按工商部门登记的名称填写;机关、事业单位的详细名称按编制部门登记、批准的名称填写;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详细名称按民政部门登记、批准的名称填写。其他单位按相关部门登记、批准的名称填写。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填写,并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不得使用简称、缩写等。

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所有单位均填写本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分别按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新版《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基金会法人登记证书》、《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或新版《营业执照》)填写,机关法定代表人填写单位主要负责人。产业活动单位填写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单位所在地及区划指单位实际所处的详细地址及区划代码等。所有单位均填写本项。本项分三部分填写:

第一部分:单位实际所在地的详细地址。所有单位均填写本项。要求写明单位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以及具体街(村)的名称和详细的门牌号码,不能填写通讯号码或通讯信箱号码。

第二部分:单位所在地位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单位所在地位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填写本项。

第三部分:普查机构填写区划代码、普查小区代码和建筑物编码,填报单位免填。区划代码指单位所在地区的区划代码,按2018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填写12位代码,必须与单位详细地址相对应。普查小区代码和建筑物编码由PAD采集软件自动编写。

单位注册地及区划指单位在审批登记部门登记注册的地址及区划代码。建筑业单位需填写本项,其他行业单位的注册地与单位所在地一致的,免填本项。本项分三部分填写:

第一部分:单位注册的详细地址。要求写明单位注册地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以及具体街(村)的名称和详细的门牌号码,不能填写通讯号码或通讯信箱号码。

第二部分:单位注册地位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建筑业单位的注册地位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填写本项。

第三部分:普查机构填写注册地区划代码,填报单位免填。注册地区划代码指单位注册地的区划代码,按2018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填写,必须与单位注册地址相对应。行业类别指根据其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性质对各类单位进行的分类。所有单位均填写本项。本项分两部分填写:

第一部分:核实后主要业务活动,具体填写单位的一至三种主要业务活动名称,并按其重要程度或增加值(营业收入)所占比重,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最主要的或占增加值(营业收入)最大的业务活动,填写在“核实后主要业务活动1”当中,以此类推。

筹建单位按建成投产(营业)后活动性质填写核实后主要业务活动。第二部分:核实后行业代码,填报单位免填。由所在地普查机构根据单位填写的核实后主要业务活动,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填写4位行业小类代码。行业名称由数据处理平台根据行业代码计算赋值。

机构类型 分为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居委会、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机构。所有单位均填写本项。

(1)企业:包括①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新版《营业执照》)的各类企业法人;②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③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或经营单位,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分支机构;④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但实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且符合产业活动单位条件的企业法人的组成部分。

(2)事业单位:包括①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和登记或备案,领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取得法人资格的单位;②事业法人单位的本部及分支机构或派出机构。

(3)机关:包括①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监察机关、司法机关、政党机关、政协组织和其他机关法人;②机关法人单位的本部,以及国家权力机关分支机构、国家行政机关分支或派出机构、监察机关分支机构、人民法院分支机构、人民检察院分支机构等。

①国家权力机关: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办事机构。

②国家行政机关: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以及地区行政行署。

③国家监察机关:指行使监察职能的机关。④国家司法机关:指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⑤政党机关:指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和所属办事机构、各民主党派各级机关和办事机构。

⑥政协组织: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

(4)社会团体: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①经各级民政部门核准登记,领取《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的各类社会团体;②由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直接管理其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③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免于登记的社会团体。

(5)民办非企业单位:指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法人指经各级民政部门核准登记,领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6)基金会:指民政部、省级、地级或市级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颁发《基金会法人登记证书》的基金会。

(7)居民委员会: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决定设立的社区(居委会)。

(8)村民委员会: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村民委员会。

(9)农民专业合作社:指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来实现成员互助目的的组织。包括①经各级工商部门核准登记,领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或新版《营业执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领取新版《营业执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法人;②经各级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分支机构。(10)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指在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下,耕地、河道、灌溉设施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合作经营、民主管理、服务村民的经济组织,主要是由原人民公社(现乡、镇)、生产大队(现村)、生产队(现村民组)建制经过改革、改造、改组形成的合作经济组织,包括经济联合总社、经济联合社、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经济联合总社、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股份合作社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设立需经县级及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颁发登记证书或证明书。

(11)其他组织机构:指除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其他符合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条件的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各类寺庙等。

登记注册类型 企业法人的登记注册类型,依据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类型填写。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的登记注册类型,依据主要经费来源和管理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比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确定。所有单位均填写本项。工商部门对企业(单位)登记注册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1)国有企业: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

(2)集体企业:指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

(3)股份合作企业:指以合作制为基础,由企业职工共同出资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的社会资产投资组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共同劳动,民主管理,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组织。

(4)联营企业: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组成的经济组织。联营企业包括国有联营企业、集体联营企业、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和其他联营企业。

国有联营企业:指所有联营单位均为国有。集体联营企业:指所有联营单位均为集体。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指联营单位既有国有也有集体。

其他联营企业:指上述三种联营企业之外的其他联营形式的企业。(5)有限责任公司: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独资公司:指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指国有独资公司以外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6)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其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

(7)私营企业: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以及《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和个人独资企业。

私营独资企业: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合伙企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按照协议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由五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个人独资企业填表时归入私营独资企业。

(8)其他内资企业:指上述第(1)条至第(7)条之外的其他内资经济组织。

(9)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企业: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的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投资设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10)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企业: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分担风险和亏损的企业。

(11)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内地由港澳台地区投资者全额投资设立的企业。

(12)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商务部(原外经贸部)批准设立,并且其中港、澳、台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达25%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凡其中港、澳、台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小于25%的,属于内资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13)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指在中国境内参照《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和《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规定》,依法设立的港、澳、台商投资合伙企业等。

(14)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指外国企业或外国人与中国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投资设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15)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指外国企业或外国人与中国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分担风险和亏损的企业。

(16)外资企业: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内地由外国投资者全额投资设立的企业。

(17)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商务部(原外经贸部)批准设立,并且其中外资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达25%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凡其中外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小于25%的,属于内资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18)其他外商投资企业:指在中国境内依照《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和《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规定》,依法设立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等。

一般情况下,机关的登记注册类型填“110国有”,居委会、村委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的登记注册类型填“190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登记注册类型填“120集体”。

开业(成立)时间指单位开业或成立的具体年月,企业填写实际开业时间,其他单位填写批准成立的时间。除筹建单位外,所有单位均填写本项。分以下几种情况填报:

(1)改制企业的开业时间按原开业时间填写。

(2)企业分立、合并分二种情况:一种是因合并或分立而新设的企业,其开业时间按工商部门重新登记后,正式开始运营的开业时间填写;另一种是合并或分立后继续存在的企业,填写原企业开业时间。

(3)机关、事业单位的成立时间分三种情况:①新设立的单位,成立时间填新设立时间;②恢复设立的单位(指中间因某种原因停顿,后又恢复的单位)成立时间填以前设立的时间;③机构改革中,有些单位虽然名称有变化,但其基本职能未变,成立时间要填写最早成立时间。

(4)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如管辖区域基本未改变,其成立时间按原成立时间填写;否则,按新成立时间填写。

运营状态指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状态。所有单位均填写本项。(1)正常运营:指正常运转的单位,全年正常开业的企业(单位)和季节性生产开工三个月以上的企业(单位)。包括部分投产的新建企业(单位),临时性停产和季节性停产的企业(单位)。

(2)停业(歇业):指由于某种原因已处于停止经营或活动的状态,待条件改变后将恢复经营或活动的企业(单位)。

(3)筹建:指已经在行政登记管理部门注册登记,正在进行经营或活动前筹建工作的企业(单位)。如研究和论证建设、投产或经营方案,办理征地拆迁,订购设备材料,进行基建等。有些行业的企业,由于行业管理或其他政策性管理的需要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试营业才能正式开业,这些处于试营业状态的单位也属于筹建。

(4)当年关闭:指当年因某种原因终止经营或活动的企业(单位)。(5)当年破产:指当年依照《破产法》或相关法律、法规宣布破产的企业(单位)。

(6)当年注销:指当年因歇业、被撤销、宣告破产、自行解散或因其他原因终止活动,在行政登记管理部门主动申请退出的企业(单位)。

(7)当年吊销:指当年被行政登记管理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吊销营业执照(证书)行政处罚的企业(单位)。

(8)其他:指上述情况以外的其他企业(单位),需具体说明情况。单位类型具体分为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所有单位均填写本项。按照《普查单位划分具体处理规定》进行填报,统计上视同法人单位选填1法人单位。普查机构要对视同法人单位做出标记。

执行会计标准类别分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其他五种情况。所有法人单位均填写本项。

(1)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选填此项。包括实行企业化管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其他单位。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事业会计制度的各类事业单位选填此项。包括执行特殊行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如执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小学校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测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但不包括实行企业化管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

(3)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执行行政会计制度的单位选填此项。包括各类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政党机关等。(4)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单位选填此项。包括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

(5)其他:不执行以上四类会计制度的单位选填此项,需具体说明情况。是否生产能源产品、是否经销能源商品是否生产能源产品,指是否生产煤、煤制品、焦炭、石油及石油制品、天然气、电力或热力等产品;是否经销能源商品,指经销煤、煤制品、焦炭、石油及石油制品、液化天然气等商品。所有法人单位均填写本项。

下属产业活动单位情况反映法人单位和下属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所有法人单位均填写本项。是否有下属产业活动单位选择1是,需要继续填写本部和其他产业活动单位情况,主要包括法人单位本部和其他产业活动单位的个数、产业活动单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单位详细名称、详细地址、区划代码(6位)、联系电话、主要业务活动、行业代码等。

归属法人单位情况反映产业活动单位与其归属法人单位的关系。所有产业活动单位均填写本项。主要包括产业活动单位类别、归属法人单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单位详细名称、详细地址、区划代码(6位)等。

二、个体经营户清查情况

顺序号 由普查机构统一填写4位顺序号。

有无工商营业证照 有工商部门发放的营业执照填写“1”,没有的填写“0”。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已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按照《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或新版《营业执照》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代码开头一般为92)填写,未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执照的,免填本项。

工商注册号未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按照《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或新版《营业执照》上的注册号填写。无照经营的个体经营户免填本项。

个体经营户名称按工商部门登记的名称填写或据实填写。对于无照经营、无正式名称的个体经营户可以采用“户主+经营性质”的方式命名。个体经营户户主姓名填写领取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经营者姓名或据实填写。

单位所在地及区划指个体经营户实际所处的详细地址及区划代码。本项分三部分填写:

第一部分:单位实际所在地的详细地址,填报单位填写。要求写明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以及具体街(村)的名称和详细的门牌号码,不能填写通讯号码或通讯信箱号码。

第二部分:单位所在地位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单位所在地位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填写本项。

第三部分:普查机构填写区划代码、普查小区代码和建筑物编码,填报单位免填。区划代码指单位所在地区的区划代码,按2018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填写12位代码,必须与单位详细地址相对应。普查小区代码和建筑物编码由PAD采集软件自动编写。

行业类别指根据其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性质对个体经营户进行的分类。本项分两部分填写:

第一部分:主要业务活动,具体填写个体经营户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活动名称。第二部分:行业代码,由普查机构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的3位行业中类填写。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018年6月30日)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从业人员不包括:

1.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2.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

上一篇: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法学下一篇:英语学习方法:外语学习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