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智能交通发展现状(精选8篇)
东莞智能交通发展现状 篇1
关于东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情况的汇报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 2012年6月1日
尊敬的陈自昌会长,课题组各位领导: 您们好!首先感谢省交通运输厅、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一直以来对我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关怀和支持,对陈自昌会长率课题组莅莞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幸福广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以深化开展摩托车治理工作为契机,以惠民发展、绿色发展为要旨,大力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公共交通起步较晚,在2003年前一直以公路客运或半公路客运半公交的方式来运作,总体运力规模较小,覆盖能力不足。随着近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们立足于东莞已初步形成的组团式城市布局,谋划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在全国率先把镇农村客运纳入城市公交体系,创新性地推出镇内出租车,构筑和完善市区、镇内和跨镇公汽三级公交体系并以市镇两级出租车系统为补充,在仅依靠民营资本投入的情况下,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公交服务网络,形成有东莞特色的公交发展模式。
双轨制,公共交通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属性日益凸显,初步建立了公共交通的投入、补贴和补偿机制,公交基础配套设施由市、镇两级财政投资和建设,建成的设施属政府所有,免费提供给公交车辆使用;对公共交通实行政策性补贴,对公交企业承担的老年人、残疾人、学生优惠乘车,因油价上涨造成的经营成本增加,安装车内治安监控设备,培训本地户籍司乘人员均由财政给予适当补贴。据统计,2006年至2011年,市财政累计拨付城巴各项补贴资金2.15亿元(含中央油价补贴),拨付各镇用于购买公交车辆免息借款1.35亿元;各镇财政共落实公交建设投入资金2.3亿元,拨付镇内公汽汽车财政补贴共1.24亿元。
(三)规划先行,因需制宜,三级公交线网日臻完善 我市无县级建制,下设4个街道办和28个镇,以及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为适应行政区域相对分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城市布局,在大运量轨道交通尚未建成的情况下,我们不断调整完善常规公交线网,以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在2003年组建核心城区城巴系统,2004年起实施“一镇一公汽”战略后,形成了市区、跨镇和镇内三级公交网络体系。为完善三级网络体系,组织编制了《东莞市公共交通规划》,对城巴、镇内公共汽车进行了规划和修编,28个镇也陆续编制了镇内公共交通规划,松山湖园区亦于近期重新对园区公共交通进行了整体规划。在落实规划实施的基础上,我们因需制宜,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等渠道广泛听取群众对公交线网的完善意见,并密切跟踪市属重点工程、新建道路、大型公共场所的规划建设进度,(五)与时俱进,整合资源,积极探索公交体制改革路向 为鼓励更多的民营资金参与我市公共交通建设,市政府制定并印发了《关于推进公交市场开放和企业优化重组的通知》,规定除国家政策法律规定和政府特许经营项目外,市内班车客运、城市公交、镇内公汽、出租车以及旅游包车、汽车租赁等经营性运输项目全面开放,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外知名公交企业投资经营公共交通,积极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人才。同时,引导公交企业组建具有综合实力的集团企业,在2007年9月1日前完成优化重组工作,且重组后拥有客运车辆500辆以上或出租车1000辆以上的企业,给予延长5年经营权使用期的优惠政策。目前,全市已组建了5个道路客运集团公司和3个出租车集团企业,逐步走上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之路。
为顺应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形势,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公交运营体制,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体现公交社会公益属性,我们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赴香港、上海、杭州、苏州、郑州、深圳、珠海等城市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并就推进公交市场体制改革、提升公交服务水平进行深入论证。目前,已形成专门请示上报市政府,待市政府批复后,我局将按上级要求,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六)完善设施,加强配套,为发展公交提供硬件保证 我市积极做好公交上落站点、候车亭以及停车场、首末站、维修场等设施的规划建设,努力完善公共交通设施配套。目前,市区已建成公交首末站25个,公交候车亭829个、站牌984
年再次投放10辆CNG镇公汽,为日后清洁环保能源在公交领域的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八)教惩并举,强化监管,不断开展公交服务质量整治 为规范公交经营服务行为,优化市民出行环境,市交通管理部门以创建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近年来持续开展“文明三有序”、“公交服务年”等主题活动,不断加强对司乘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并大力开展客运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在全市范围内严厉整治客运车辆冲、绕红灯等危险驾驶行为,并出台了《东莞市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惩处和退出机制》,对严重违规并造成事故或严重后果的,坚决取消肇事车辆的运力指标以及肇事驾驶员的从业资格。2010年至2011年,共对151辆存在冲绕红灯行为的客运车辆作停业整顿5-10天处理,对162名驾驶员进行停岗培训。
二、当前存在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我市公共交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运输形式单一,运营体制尚未理顺,对比广州、深圳等周边发达城市,仍有明显差距:
一是运输形式单一,资源配臵不合理。目前,我市缺乏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完全依靠常规公交为市民出行提供服务,骨干运输体系未形成,导致整个运输体系的效率不高。在运力资源分配上,冷热不均、过度竞争、热点线路运能过剩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是配套法律法规滞后,监管手段严重不足。交通运输部、广东省针对城市公共交通的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尚未正
特别是年轻一代大多不愿意从事,近年来用工紧张的现象已越来越突出,对公交正常运营造成实质影响。
三、工作建议
为推动公共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三点工作建议供省领导参考:
(一)加快建立健全行业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鉴于目前《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及配套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出台,行业监管手段及法律保障不足,建议加快以《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为主的行业法规的建立健全,尽快推出城市公共交通牌证管理、运营管理、处罚机制等配套细则。同时,要尽快规范、统一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的立项、许可等程序和相关技术标准,出台鼓励城市公共交通场站进行综合开发的扶持优惠措施,如允许提高土地容积率等;要就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投融资模式、产权归属、养护管理等出台指导性意见。
(二)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 建议省市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向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倾斜,明确在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运营体制、投入体制、基础设施建设体制等方面均实行国有主导、多方参与的机制,明确和规范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投入资金的支付渠道。切实减轻公交企业负担,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免或降低公交企业税费。探索、建立和推行城市公共交通成本利润控制规则,对公交企业因执行低于成本的票价、票价折扣以及老年人、残疾人、学生等优待乘车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开通冷僻线路增加的成本
业应用LNG、纯电动汽车等的能源价格给予适当优惠,提高企业应用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予以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东莞智能交通发展现状 篇2
参加会议的还有数十家机场建设产品供应商、机场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和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并在会上作了机场案例分析和产品技术交流。
此次会议开得非常成功, 让用户真正了解了在机场建设上的国际国内的最新产品和技术, 并通过成功案例展示了他们的产品和技术以及国际上在机场建设方面的最新动态, 为机场业主、设计咨询和系统建设单位搭建了交流沟通平台, 促进了行业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 形成了业界协作共赢的大好局面。
东莞市主干道路交通堵塞治理研究 篇3
关键词:治堵;交通规划;路网结构;交通管理
据统计,2015年东莞市汽车保有量已达200万辆,进入了小汽车时代,主干道路交通堵塞日益严峻。交通堵塞已成为影响城市运转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现以莞惠路寮步镇段交通情况为例,研究堵塞治理。
1 莞惠路寮步段交通堵塞现状及原因
莞惠路是东莞市东西向最重要的交通要道,莞惠路寮步段全长14.2千米,规划控制宽度100米,2016年1月莞深高速监测点数据显示,直行双向车流量约为每天92000辆,高峰期每小时6000辆。
2007年第一次升级改造,增加了环城路互通三层立交、莞深高速互通三层立交、百业路菱形立交、良平路和石大路下穿隧道、河滨跨线桥、凫西路下穿隧道、凫山掉头匝道。2011—2015年东莞市主干公路交通堵塞点改造工程,增加香市路、金富路、龙泉路(京都)三座菱形立交及莞惠路跨线桥接东快北匝道。(见图1)
目前,交通堵塞点已往上下游转移,堵塞情况未有明显好转。新堵塞点为:莞惠路石大路口和生态园大道路口、莞惠路环城路立交与莞深高速之间路段、莞惠路环城路西段、东部快速路至莞深高速段。
2 莞惠路寮步段交通堵塞的治理对策
2.1 加强宏观规划
2.1.1 参照路网规划完善交通分流 完善交通分流方法如下:①平行分流,通过增加东西过境通道分流;完善东西向主、次干道网,实现过境与生活功能分离。应落实建设元英路、民福路、松山湖大道第二通道、叠彩路东段,接通龙胜路东快节点(见图2)。②同茎分流,改善瓶颈。每逢周五进入东城商业中心消费车流爆增,环城路口往西为东城区石井路口,现状为灯控路口,近期已通过增加车道数提升通行能力,但通行能力仍然不足。据了解,石井路口有大量的左转车流到东升路西的商业中心,建议可在莞惠路东升路口增加左转往西进城匝道,分流莞惠路主线压力。
图2 东西向道路情况
2.1.2 城市规划采用多核心模式 寮步镇在东莞市总体规划中被纳入中心组团,其分高品质生活服务中心和创新中心。高品质生活服务中心包括:南城区(行政中心、商贸中心)、莞城区(副中心)、东城区(副中心);创新中心以松山湖、生态园为核心,包括寮步、大朗、大岭山、茶山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过渡集中服务中心,车辆进城需求过大,导致交通堵塞。寮步镇是位于中心组团两部分之间的连接纽带,亦位于松山湖与生态园之间,区位优势明显。已落户了市域公共设施,如东风日产文体中心、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市第六中学、中医院、车管所、车检场、香市动物园、中国沉香博物馆等。建议规划寮步核心,提升寮步商业设施、体育、医疗服务、文化等,服务于松山湖、生态园等周边地区,分流主城区交通压力。
2.1.3 综合规划的原则 有些地方工业区、商贸区、商业区、学校等与生活区严重分离,导致居民上下班、日常购物、上学的距离太远,增加了道路交通压力。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考虑综合规划开发,减少出行距离。
2.2 优化道路微组织和设计
2.2.1 优化交叉口立交形式 应优化主要交叉口形式,坚持高接高、快接快,设互通式立交,直行、交通转换尽量不受红绿灯控制,满足大型车辆技术要求。如生态园大道立交形式为生态园大道上跨莞惠路菱形立交,桥下设灯控路口;石大路立交为石大路下穿莞惠路,隧道上方为灯控平交路口,建议分别增加莞惠路下穿隧道和莞惠路跨线桥,都改造为三层互通式立交,根据车流分配优化转弯匝道。莞深高速与环城路两座立交相接段。立交之间距离不足致使车流交织不畅,建议利用莞惠路辅道,在莞深高速前做好分流指示,引导到环城路车辆在到莞深高速前由辅道流走,在两立交交织段应禁止车辆从主道出辅道,减少车流交织。
2.2.2 平面交通组织渠化 调头与左转车道共道,右转与直行车道共道,均受灯控设施控制影响通行。可对工程条件详细调查,设专用调头车道(或小汽车专用的掉头匝道)和右转专用道,掉头车道应尽量远离道路交叉口。
被交道路路口渠化,东部快速路至莞深高速段沿线路口、场地出入、商铺出入口过多,严重干扰主线车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影响通行效率。建议封闭部分次要路口,将车流收集在主要道路进出莞惠路,增加路口的右转专用道,加长主线的加速带和减速带长度,清理行车三角视距内的影响物;封闭或调整场地机动车出入口;整合临街商铺机动车出入口,原则一排商铺只留两个机动车出入口。
2.2.3 优化道路断面 可考虑研究增加车道数,通过客、货运车道分离,提高通行效率。
2.2.4 完善沿线慢行系统 目前尚有规划在塘唇村东部快速东侧和莞深高速东侧两处人行天桥未实施,路人跨越中央隔离带引发事故导致交通堵塞,建议尽快实施。
2.2.5 完善公共汽车停靠站设置 莞惠路寮步沿线共30个公共汽车停靠站,其设置会影响主线交通。建议优化停靠站位置和平面设计,位置应满足与路口等安全距离,尽可能做港湾式停靠站,停靠站长度应按车数优化。
2.2.6 增加停车场设置 沿线停车配套严重不足,乱停放现象突出,严重影响汽车通行。可考虑集中规划建设停车场解决。
2.2.7 关于设计限速的优化 沿线限速分别为每小时60公里或80公里,优化上述问题后,调整横纵坡等指标,建议全线统一为每小时80公里。
2.3 加强交通管理
提高交通事故处理效率,据了解,2015年莞惠路寮步段交通事故总数为1314宗,平均每天3.6宗。受事故影响导致交通堵塞。建议交警与保险公司共同制定简易的交通事故处理方案,加快交通事故处理。加强红绿灯管理,适时监测车流变化,调整红绿灯放行时间。整治乱停乱放,建议交警和城管加强执法,清除乱停放现象。增加路况实时动态监测和发布设施,以提醒司机道路网的通行情况。加强道路及设施的日常维护。加大投入社会公益宣传,倡导文明驾驶;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2.4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根据公共交通发展规律,公共交通方式的客流分担率与小汽车出行率成反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最有效的治理道路堵塞的方法。提升常规公交服务水平。常规公交存在绕行严重,欠舒适性等问题。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公交线路,吸引更多居民使用常规公交。促进轨道交通发展。①莞惠城际轨道。与莞惠路平行,计划2016年年底通车,是大运量公共交通设施,有效疏解东西向客运压力。②有轨电车网规划。规划有轨电车沿东升路经寮城中路、香市路往东与松山湖北部工业园相接(K3线),建议增加龙胜路支线(K31线),该线路为中心组团内部东西向连接线路,有利于缓解莞惠路交通堵塞,建议尽快实施。
3 规划先行,细化治堵方案
广泛深入调查调查,包括市镇各项交通规划、城市规划等;交通设施实施计划,含轨道、有轨电车、市政工程、大型商业中心、大型公共建筑等;工程范围的现状情况;主要道路交叉口车流量分配,含空间和时间分配;堵塞范围及周边车流特点;相邻大型公共设施交通影响等。
全面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剖析总结堵塞原因。
多层面编制解决方案,①制定宏观层面的解决方案,从完善交通系统层面考虑,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提出两个可比的方案进行效益对比。②制定微观层面的设计方案,从工程角度考虑,应包括技术指标的优化、主要交叉口形式论证、节点精细化组织设计、沿线断面车道数匹配评估、路口及公交停靠站等设施优化、交通标识及监测通报设施完善、平断面改造、路口交通量分配等。提出两个可比的方案进行效益对比。编制实施前后交通量变化及效果评估。
4 结论
造成主干道路交通堵塞原因复杂、涉及层面广,应用系统治理的观点,全面地调查交通堵塞原因,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分别提出可比的解决方案,把交通拥堵和城市规划、路网结构优化、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培养居民文明意识等有机结合起来,规划先行,分类分期实施,有利于提高治堵成效。
参考文献:
[1]杨成国.我国大年夜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对策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12).
[2]何树林.运用供需平衡理论解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机理[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2(02).
东莞企业发展调查报告 篇4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东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地理人文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东莞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二十年来,东莞的经济以平均每年22%的增长率蓬勃发展,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30强城市之一,外贸总量连续七年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东莞市有六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国首位,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以电子资讯产业为支柱的外向型经济结构,是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67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工业总产值1601.67亿元,同比增长25.9%,各项存款余额1790.18亿元,比年初净增331.53亿元。到2002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154.2亿美元。2002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442.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出口总额237.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今天的东莞已成为一个冉冉升起的国际制造业名城,是广东省的中心城市之一。东莞形成了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为支柱的现代化的制造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累计引进外资154.2 亿美元。投资者主要来自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士、荷兰、芬兰、澳大利亚.当前,东莞面临着社会、经济“双转型”的历史使命,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海啸”正在深化,其对东莞外贸和相关行业的影响已经显现。为与企业携手共渡难关,12月17日,黄埔海关、东莞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黄埔海关发布了支持企业发展的八项措施,包括简化企业通关手续、提高通关处置速度、提高海关审价和减免税审批时效、支持鼓励加工贸易扩大内销、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拓展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的功能作用、发挥海关统计监测预警的服务作用、维护正常的进出口秩序保护合法经营等。
一直以来,黄埔海关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海关工作方针,深化各项业务改革,狠抓海关准军事化队伍建设,积极打造“廉洁海关”、“阳光海关”,努力为东莞地区营造便捷和谐的通关环境。我关先后实施了“提前报关、货到验放”的快速通关改革,推行了“无纸报关”、“多点报关、口岸验放”和“守法便利通关程序”等便利措施,通过和政府、业界更加紧密的合作,进一步
优化东莞的投资环境,促进东莞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为东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
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进一步延续,面对企业当前遇到的实际困难,东莞有没有一些实实在在的解决措施?针对这一问题,趁着这个假期的实践活动,到东莞企业去做一个深入的调查。通过调查,某个责任人告诉我,今年企业遇到的困难,确实是史无前例的。东莞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也要多管齐下,拿出实招狠招来。应该说,东莞上下对于这次危机是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我们前年就提出了经济社会双转型,提出发展模式要从资源主导性转向创新主导型。去年初确定提出要牺牲速度换来转型。这两年经过不断讨论,东莞上下对于升级转型的迫切感有所增强,思路日渐统一,这成为东莞应对此次危机的首要基础。
面对危机,东莞市委、市政府也推出很多具体举措,鼓励经济转型升级,概括起来有6个“10个亿”工程。如中小企业贷款“10个亿”,主要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提出。我们了解到,中央一直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增加贷款力度,但是银行也担心风险。于是东莞决定在这方面要做点事,银行怕坏账,东莞就给银行吃定心丸,如果出现呆坏账,政府承担一半。这方面在全国来看东莞都抓得比较早。这6个“10个亿”企业反映非常好。
通过这个调查,我可以简单地了解到东莞企业当今的发展是非常可观的,希望东莞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能将各大企业更好地扩展,往更强的方向发展。
08本会计2班
浅谈人寿保险在东莞的发展 篇5
新中国成立 6 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保险业的行业面貌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保险行业由小到大,从一个基础薄弱、可有可无的行业逐步发展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保险市场由封闭走向开放,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之一。自从中国加入WTO,中国保险竞争异常激烈,着也促使国内保险业迅速成长。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势必借鉴西方的经验和方式,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特色之一——国家的宏观调控机制仍将作为未来发展的特征之一。未来必定在矛盾的解决和冲击中迅速成长。东莞作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保险业的发展也处于矛盾与冲击之中。
东莞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保费收入快速增长
我国保险业形成了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发展的市场格局。建国初期,我国保险业务种类不多,保费收人较少,但从 1 9 7 9年保险业恢复经营以来,我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长超过 2 0 %,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 0 0 2--2 0 0 7年的五年间,保险业年均增长1 8.2 %,2 0 0 8 年实现原保费收入 9 7 8 4亿元,超过1 9 8 0年到 1 9 9 9年2 0年问的保费收人总和,世界排名第 6位。2 0 0 9年全国保费收入首次突破万亿,达 1 11 3 7 . 3亿元,同比增长 1 3.8 %。其中,财产险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保费收人 28 7 5 . 8 亿元,同比增长 2 3 . 1 %; 人身险保费收人 82 6 1 . 5亿元,在上年增速较高的基础上又取得 10 . 9 %的增长速度。中国作为一个潜力无比巨大的对外完全开放的市场,对国际保险资本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许多国 际知名的保险企业已把在中国发展业务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来安排。
这对于东莞的保险企业来说,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潮流,中国保险行业已步人高速发展期,保险行业的经营模式也向着多元化发展,未来东莞的寿险保险业发展前景看好。2 . 投资渠道稳步拓宽
在经济补偿功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融通功能,是保险金融属性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资金运用渠道的不断拓宽,保险业积累的大量资金通过投资银行存款、国债、企业债、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基础设施项目等,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在资本和货币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0 0 8 年 l 0月,国务院放开了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股权的限制,2 0 0 9 年 2 月,新修订的保险法又首次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截至2 0 0 9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 3 . 7万亿元,其中投资总额为 2 68 9 7 亿元,环比增加 1 0 2 8 亿元。2 0 0 9年保险公司利润总额达到 5 3 0 . 6 亿元,全行业实现投资收益 2 1 4 1 . 7 亿 元,收益率 6 . 4 1 %,比上年提高 4.5 个百分点。. 保险监管水平显著提高9 9 8 年中国保监会成立,随着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监管也在不断进步完善。近年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保险监管发生了深刻变化。2 0 0 6年以来,保监会形成了以偿付能力监管、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为支柱的监管框架。借鉴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核心监管原则,2 0 0 6 年初发布了《 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试行)》,引人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制度,初步形成了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场行为监管三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框架。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保险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日益优化,为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保险监管的行业影响力不断增强。特别是 《 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颁布之后,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保险工作,社会各界更加关注保险业发展。保监会与建设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安监总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促进了相关领域。
作为一个仅仅拥有十几年市场化发展的新兴行业,东莞作为一个仍然保持快速和高速增长的潜力市场,作为一个全球保险深度与密度都极具发展潜力、增长幅度连续十余年保持高速增长的新兴保险市场,寿险己经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十一分重要的一个行业。随着保费收入的日益增加,随着保险经营主体的日益增多,随着从业人员数量的日益倍增,特别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寿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现状都正在成为影响东莞人寿保险行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如何正视并解决这个问题,是当
前中国寿险行业需要从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方面来通盘考虑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在当前,外资保险公司如过江之鲫般涌入中国大陆寿险市场之际,这个问题甚至可以说成为了寿险公司发展上的一个瓶颈。
我国保险业存在的不足
纵观东莞保险业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在保费收入、投资渠道、保险监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保险深度和密度、服务经济社会、从业人员的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未来东莞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就是要改善这些不足的方面,使东莞保险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客观地说,长时间以来保险市场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保险市场基本上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有待加强。
一、保险行业的人才现状
目前,保险系统职工人数超过 35万,比 2000年增长105.9%。如果加上185万多名的保险营销人员及其他保险中介人士,保险行业的队伍达215万人之多。然而,从整体上看,保险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1、总量不足。
据统计,美国每101人中就有1人从事保险工作;我国台湾保险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也达1%。而我国国内保险企业虽然目前共有从业人员 215多万人,但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 0.15%。与美国、台湾地区相比,我国国内保险从业人口总量偏小。有数据表明,目前因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各全司及其分支机构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我国国内保险业人才储备的供需比例约为1:4;就广东市场万言,保险人才就缺口 50万。保险人才培养的滞后,保险人才的匮乏,必然会导致保险市场上的人才拉锯战,集体跳槽现象凸现。人才总量的匮乏与不稳定,最终必然阻碍着东莞保险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质量不高,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
据中国保监会统计,截至到2005年底,近35万保险公司职工中,持有本科文凭的职工占职工总人数不到1/4,而有硕士以上学历的职工仅仅占职工总人数的2.1%。就中介机构从业人员而言,截止到2006年底,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平均持证率为69.40%,其中技术含量高一点的保险公估机构从业者平均持证率只有39.10%;就全国185万多保险营销人员而言,拥有大专以上文凭的人员不到30%,大部分是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且保险专业知识普遍缺乏;至如高级管理人才则更已稀缺,这可以从一些新成立的保险公司找不到合适的优秀经理人才即可窥一斑。正因为如此,许多保险公司及相关机构任命了许多不够资格的高级管理人员,而这些高管因为经营管理不善最终又频繁被调换或被离职。例如,2006年中国保监会共责令撤换高管人员 64人,同比增加 88.24%;实施行政处罚的高管人员达179人,占行政处罚人员总数的 65.57%。管理人才的匮乏,必然出现管理观念滞后、管理水平低下的现象,进而影响着保险市场的走向、质量与稳定。
3、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
在全国保险专业技术人员中,精算、投资、核保人员所占比重明显偏低,与整个保险业的发展根本不相匹配。例如,截至到2005年底,整个保险行业只有101名经国际认证的精算师,获得中国精算师资格证的是55人,而这个精算师指标还不及香港的1/3。再如据上海某调查公司联合调查显示,浦东目前保险业中最紧缺的人才依次是中高级专业营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决策人才和精算类人才;保险核保类、产品研发类、培训类及财务高级分析类人才也存在一定的招聘难度。具体而言,在未来的三年内,上海浦东保险业紧缺人才岗位的企业需求百分比排名依次为:销售类(团险、银保推展、渠道销售)90.9%:营销总监72.7%;精算师72.4%;专业核保72.7%;专业理赔63.6%;产品研发36.3%:资深培训师36.3%:财务经理9.09%;系统开发(IT、信息管理)9.09%。由浦东个案可见,专业或专门人才的缺乏导致人才结构的失衡,这与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是非常不协调的。
4、人才流动无序。
保险业全面放开之后,老公司的市场巩固策略和新公司的快速成长策略的核心都是为了追求保费规模,在这种“数量扩张型”发展战略下,人才匾乏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保险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大量增加的新公司,考虑到保险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较高,为解决燃眉之急,就采用高薪、高职、高待遇等承诺从老公司挖人。
对于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还有所谓的金牌营销员,新老公司则展开恶性拼抢的状态。据统计,2005年全国寿险行业员工流失率平均为14%;而上海浦东的市场营销类人员有高达30%的离职率,核保专业技术岗位与精算类岗位的离职率达到24.8%。保险公司从同业引进人才甚至整体“挖角”,造成了从业人员流动上的无序,而且人员的流动并未明显带来经营理念的更新、竞争手段的创新和保险产品的创新,带来的仅仅是人才的浪费、是“保险经营的陋习”,使过去的恶性党争手段在一些新成立的保险主体的经营过程中仍然存在,甚至变本加厉。
5、是培养、吸引、使用人才的环境欠优。
多年来,我国在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上还缺乏相应的具有权威的配套政策,即使有些保险企业有一些自己的倾斜政策,但往往在落实上只是流于形式,分配、培养、使用上只注重人才的产出,忽视对人才的投入,对人才过于急功近利,这种现象在一些中小保险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一些公司都有自己的培训部,每年都要花费许多财力和人力去培训保险人才,可是没有好的使用人才的机制,结果是替他人作嫁衣裳。再如,许多公司只招聘有若干年保险工作经验的人员,对于高校保险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则往往拒之于门外。
总之,我国保险人才队伍建设的这种现状,与保险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本不相适应,更不适应融入国际保险领域后人才竞争激烈态势和保险业快速发展趋势。
(二)人寿保险业存在的不足. 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
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年保费收入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保险密度指标是指人均保费。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截至 2 0 0 8年,上海市人身保险深度为3 . 3 7 %,密度达到 33 6 9 . O 1 元人民币。东莞保险业发展虽然在中国处于领先水平,但这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2 0 0 6年全球平均保险深度就达到7 . 5 2 %,保险密度达到5 5 4 . 8美元。. 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的能力相对较弱
目前,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业务领域,我国保险业还没有取得大的突破; 在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服务 “ 三农” 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领域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民生问题,是社会和人民所急需的。. 发展粗放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近几年,我国保险公司的规模得到了快速增长但大部分是通过盲目铺设机构带来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大多数保险公司存在着产品服务创新不足和经营管理水平低、费用支出高、盈利能力差的现象重业务规模扩张、轻价值管理和效益增长是当前保险公司发展的一个弊病。
4. 我国民众的保险意识还比较差
人寿保险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定人民生活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但人们对此认识不够,购买保险的积极性不高。整个保险业,特别是人身保险是个买方市场,迫使保险推销人员四处奔波,推销保险产品。保险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稳定社会和安定人民生活方面都有巨大的作用,应让人们从切身利益上认识其作用,提高购买的主动性。
二、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保险业基础不断加强,改革不断深人。综观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我国保险业正处于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中,预计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树立价值增长理念和效益意识
现在我国保险业还比较普遍地存在 “ 以保费规模论英雄” 的现象,把保险业的发展片面地理解为保费收人的增长,导致了一系列不良后果,比如偿付能力不足、盈利能力弱、诚信状况差等。随着世界发达国家先进保险经营理念的传人,以及我国政府监管有效性的提高,保险市场树立价值增长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响应。业务品质的提高、内涵价值的提升和放眼长远发展成为市场主体追求的目标。大力探索电话和网络销售,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竞争层次和盈利能力,为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而努力。
(二)提高保险产品的品格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和居民的保险意识不断增强,对商业保险的投保需求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和专门化的趋势。他们会从 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对各种各样的保险产品进行慎重地选择。在这种逐
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产品的品格。¨那么保险产品的品格,就是名牌产品+合理价格+特色服务。目前人们在购买保险时所关心的不仅仅是产品的利益保障功能、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者是组合功能,更注重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讲,保险产品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价格和服务的竞争。
(五)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素质
当前我国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还相对较低,在国内外同行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对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业保险公司应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除了要培养一些目前国内比较缺乏的核保师、核赔师、精算师等专业人才,还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惯例、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中去,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东莞市汽车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6
东莞市汽车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东莞市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东莞市汽车产业由汽车制造业、摩托车制造业、零部件制造业和相关产业构成。据调查回收表格统计,至2004年底,我市汽车产业共有生产企业95家,其中汽车整车生产企业5家,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3家,主要零部件生产企业87家;外商独资企业45家,中外合资企业6家,内资企业44家,外资和民营企业基本各占一半。企业从业人员共有10529人,其中技术人员987人,占行业员工总数的9.4%;全行业资产总额26.8亿元,负债总额13.4亿元,行业资产负债率50%。2004年,全市汽车产量1119辆,摩托车产量22360辆,同比分别下降3.9%和2.9%;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73亿元,销售收入38.48亿元(其中,零部件销售收入34.74亿元),出口总值24.74亿元,利税0.8亿元,同比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市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4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有4家,包括:东莞友华、东坑歌乐、京滨电喷、东莞永强,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有23家。(详见附件1:东莞市年销售超千万元汽车工业企业一览表)
一1一
(二)产品结构。我市汽车产业主要零部件产品有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汽车车身零部件、汽车底盘零部件、汽车电子电器及摩托车零部件等。目前,我市零部件制造业已有一定的基础,而汽车及摩托车整车制造业则基础薄弱、规模不大。从主要产品产值构成上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96.1%,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3.9%。从资产总额上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92.6%,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7.4%。从利税总额上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92.8%,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7.2%。从出口总值上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99.3%,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0.7%。数据分析显示,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强,2004年全市汽车产业出口总值247409万元,其中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总值245611万元,占99.30%。(详见附件2:东莞市汽车产业行业细分对比表及附图)
我市在汽车整车生产方面虽然乘用车、商用车和挂车三个大类都兼有,包括旅行车、客车和专用车均有生产,但目前正常生产的只有东莞永强和东莞卢森宝亚永强两家公司。东莞永强是我省载货类专用车重点生产厂家之一,企业在产车型51个,主要产品有罐式车、自卸车、集装箱运输半挂车,其中以罐式运输车销量最大,年销量在1500辆左右,年销售收入3亿元。奥地利卢森宝亚国际有限公司与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合资的东莞卢森宝亚永强消防汽车有限公司的消防车项目前景看好,但目前尚处起步阶
一2一 段。摩托车整车生产方面,产品主要为125cc排量的座式、骑式摩托车,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竞争力较弱。零部件生产方面,产品涉及范围较广,但在中控系统、车载智能通讯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自动变速箱等附加值高的核心技术领域较少涉及,产品主要都集中在驱动轴系统、车身结构件、汽车玻璃、消声器和轮胎等附加值较低的领域。
(三)区域分布。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布局较为分散,95家企业散布在全市32个镇区,差不多每个镇区有2-5家企业,最多的寮步镇和塘厦镇各有8家企业,区域内尚未形成明显的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行业内欠缺一个以整车生产为核心,上、中、下游配套衔接的产业链。(详见附件3:东莞市汽车工业企业镇区分布表)
(四)流通领域。目前,全市汽车经销商已超过300家,其中4S(销售、配件、维修服务、信息反馈“四位一体”)品牌专卖店68家;2004年,全市销售各类汽车7.29万辆,2005年1~11月份,全市共销售各类汽车63353辆,平均每月销售5760辆;车行分布相对集中,已初步形成莞太路南城段、莞樟路寮步段和莞龙路东城段三大汽车销售集中地;相对于车行围绕主干路段的集中布局,我市的汽配修理店分布就显得零散,基本上为沿街沿路各个商铺分散经营。目前,全市共有一类汽修企业14家,二类汽修企业867家,三类汽修企业1100多家,各类汽车美容及快修店1100多
一3一 家。
二、东莞市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龙头汽车整车项目
东莞的汽车企业项目不少,但轿车项目还是空白,大部分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处于停顿状态,而且产品技术水平低、质量差、品牌弱,市场占有率低,企业规模和影响力小,无法起到以汽车整车项目为龙头,从而带动零部件配套产业发展的作用。
(二)产业规模较小
主要零部件产品几乎全由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生产,民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行业的整体实力不强。2004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545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占36.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11.6%,而全市汽车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73亿元,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2%。2004年,全市汽车年产量不到全省的1%,专用车年产量仅占全省专用车产量的7%。
(三)产业集聚不明显
行业投资分散,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上、中、下游生产不衔接,产品特色和市场定位不突出,大路货低水平重复建设居多,没有形成产业集聚,缺少名镇、名企、名品。目前,我市的电脑IT、虎门服装、大朗毛衣、厚街和大岭山家具等已经成为区域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已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我市汽车及零部
一4一 件产业在国内外几乎没有太多影响,行业地位不突出。
(四)技术水平偏低
产品结构还不完善,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缺乏竞争力。我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乘用车、客车生产企业。而专用车生产虽有一定基础,但车种缺陷较多,高附加值、高技术的品种较少,高端消防车前景看好,但尚处在投资起步阶段。全市摩托车产量偏低,没有形成规模优势。汽车零部件多为劳动密集型、材料密集型产品,其中以汽车底盘零部件、汽车电子电器件和车身零部件生产企业居多。根据调查数据,汽车底盘零部件生产企业为22家,占总数23.2%;汽车电子电器件生产企业为19家,占总数20.0%;车身零部件生产企业为31家,占总数32.6%。目前,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还缺乏生产高新技术汽车零部件的能力,如电子控制多点燃油喷射系统、ABS、安全气囊等,品种门类不够齐全,技术创新能力有限,未能形成专业化分工的汽车产业结构。
(五)行业利税贡献低
2004年,我市汽车产业共有生产企业95家,资产总额达26.8亿元,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1.73亿元。尽管由于企业申报的利润数字可能含有一定的漏报或少报的水份,以及企业纳税意识差等原因,但全行业0.8亿元的利税贡献仍然偏低,平均每家企业年创利税84万元,每亿元产值创造利税仅为192万元,资产利税率仅为3%。
一5一
三、东莞市汽车产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当前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动态
1.当前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特点。从国际汽车工业发展进程来看,呈现两大特点。一是产业组织高度集中,国际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竞争兼并,目前形成了“6+3”格局,即通用系(包括菲亚特、铃木、富士重工、五十铃)、福特系(包括马自达、沃尔沃轿车、大宇)、戴姆勒克莱斯勒系(包括三菱-现代)、丰田系(包括大发、日野)、大众系(包括斯堪尼亚)、雷诺系(包括日产、三星)6大汽车集团,外加本田、宝马、标志-雪铁龙三个独立制造商,这9家汽车制造商的汽车年产销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约为92%;二是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汽车产业链(包括投资、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研发等主要环节)的配臵日益全球化,更贴近市场,汽车产业发展的热点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2.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概况。随着全球汽车产销格局发生的转变,跨国汽车集团进一步加快了汽车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步伐,给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去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突破了500万辆,一跃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由于我国汽车市场被长期看好,世界汽车巨头在国内频繁进行合资合作,大量外资涌入。截止到2004年底,大众、通用、福特、丰田、宝马、现代、奔驰、本田、日产、一6一 三菱、马自达等跨国汽车巨头都已经在我国创办了合资公司。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已有了明显提高,据统计,2004年我国前十大汽车生产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3.9%。然而,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开发能力,无论是整车、零部件或企业规模、品牌、技术研发和营销服务,与跨国汽车企业巨头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3.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入世后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2004年5月21日,国家发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政策包括了政策目标、发展规划、技术政策、结构调整、准入管理、商标品牌、产品开发、零部件及相关产业、营销网络、投资管理、进口管理、汽车消费共13个部分,通过汽车产业政策的组织实施,使我国汽车产业在2010年前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全面提高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汽车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4.入世后我国汽车关税的调整情况。我国加入WTO后,按照规定,2005年1月1日,中国进口汽车关税降到了30%,汽车零部件关税下降到13%。到2006年7月1日,中国的汽车关税将最终下降到25%,零部件平均关税降到10%。失去关税保护之后,一7一 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生产规模偏小,国际竞争力不足,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呈现出在本土市场上被边缘化的趋势。
5.广州及珠三角城市群起发展汽车产业动态。目前,广东汽车产业已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发展态势。2004年,广州市汽车工业总产值734.07亿元,汽车产量达27.64万辆,占当年全国汽车总产量的5.45%。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汽车产业近年来也呈现出群起发展的态势。佛山市已经开始了汽配产业集群的规划,并形成了一定的基础。目前,该市共有汽配企业 169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就达11家,投资总额68.78亿元,逐步形成了顺德、南海、禅城、三水四大汽配产业的集聚发展区域,并有望建成一个以广州为龙头、辐射佛山地区的、年产值在 5000亿元以上的大型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中山市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近年来的发展也较快,从2001年到2004年,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总投资规模由1.31亿美元剧增至5.06亿美元,大幅增长了2.86倍;全市汽车零部件总产值由7亿多元增至68亿多元,增长了8.71倍;企业总数也由7家增至42家,增长5倍;从业人员总数由1640多人增至5360多人,增长2.27倍。目前,中山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依托其国家级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集中招商引资,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深圳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以汽车电子为主导,已发展成为我国汽车电子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相关企业近百
一8一 家,年销售额为40-50亿元人民币,涉及范围广,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如在车载信息系统等方面,全国市场占有率达50%左右,已经成为国内的汽车电子产业龙头地区。目前,深圳正规划用5-10年时间,把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之一,到2010年,全市汽车电子产品产值力争达到300亿元,在国内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力争进入国际汽车配套体系。
(二)我市发展汽车产业的有利条件
1.毗邻广州,承接其产业辐射和转移的优势。近年来,广州本田、东风日产、广州丰田三大日资汽车制造企业相继落户广州,根据规划,2010年广州整车生产能力将达到130万辆,产值2000亿元左右,成为汽车及其零部件全球供应的重要基地之一。随着广州汽车工业的发展,根据整车与汽车零部件产值理想比例1:1.7估算,到2010年,广州汽车零部件需求量至少有3400亿元。受此辐射带动,国际汽配产业正加速向珠三角地区转移的步伐。以整车生产为中心点,汽配产品生产基地分布的最佳半径应在1小时车程范围,对于在这个范围内的东莞,在承接广州汽车产业辐射,发展汽配产业方面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而且我市道路设施日趋完善。目前,东莞全市每平方公里土地的公路密度在国内外城市中首屈一指,从东莞任何一个镇区到广州或深圳机场的车程均不超过1个小时,而具备深水港运输条件和能力的虎门港更是与广州番禺南沙丰田汽车项目隔江相望。
一9一 2.强大的产业配套和兴旺的消费市场为汽车产业发展创造先决条件。截至2004年末,我市机动车辆拥有量达100.95万辆,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轿车36辆。2004年我市共销售各类汽车7.29万辆,繁荣兴旺的汽车消费市场为我市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与此同时,我市基础设施良好,制造业基础扎实,工业门类齐全,基本上汽车制造业的主要领域均有所涉及,尤其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发达,产品种类齐全,配套能力强;纺织业、五金模具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业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我市新兴潜力支柱产业化工制造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也为我市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配套支持。
3.改革开放多年形成的雄厚资本和人才优势。目前,我市已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吸引外资的能力,可以引导集中一定的资金投入汽车产业。2004年底,我市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462.87亿元,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405.25亿元,实现存贷顺差1057.62亿元;全市生产总值1155.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9.6%,增长速度创近五年新高;2004年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30.34亿美元,取得历年来最好的成绩,同比增长18.4%,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占绝对优势;我市外来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大批外企来我市设厂,引进和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国际化经营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而近年
一10一 来东莞进一步加大了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市发展汽车产业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4.我市汽车产业也已累积了一定的产业根基。目前,全市已有列入国家车辆公告目录的汽车生产企业5家。现有车辆公告目录内的汽车生产企业是我市发展汽车产业珍贵的基础资源。我省具有这种产业基础资源的只有11个地级以上市,其中生产正常的也不过5、6个地级以上市。目前,消防车著名生产厂商奥地利卢森宝亚公司以及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恩斯克转向器公司、京滨汽车电喷装臵有限公司、歌乐电子厂、友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已在东莞落户,马来西亚宝腾汽车公司与我市金星重工合作的汽车整车项目已进入国家最后审批程序。而且,我市汽车电子电器件制造企业规模实力较强,全市汽车电子电器的生产总值占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的61.7%,企业资产总额占全市汽车产业总资产的48.9%,出口占全市汽车产业总出口的82.2%,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有不少也在东莞设厂生产。
5.强力的政策支持优势。目前,市委、市政府开展实施“科技东莞”等四项工程,进一步加大了财政对产业的扶持投入,明确提出加快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通过对我市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加强其龙头带动作用,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我市也制订出台了进一步提高外资利用水平的实施意见,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水平,充分利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东部
一11一 工业园和虎门港的载体优势,加大对汽车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我市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视,还有相关的园区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扶持,为我市发展汽车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四、东莞市汽车产业发展的思路、原则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在国内市场上,凭借着广东省汽车工业在国内越来越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将会带动我市汽车产业的发展。但由于我市汽车产业底子较薄,我市要发展汽车产业首要问题是要明确产业定位,近阶段应力求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产品上(如专用车)形成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我市汽车工业尤其是零部件制造业已初步融入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之中,但尚不具备与跨国公司抗衡竞争的能力,因此,我市汽车产业在外向发展过程中,要立足于世界局部市场、个别优势产品出口和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上;在我市工业布局上,汽车产业有希望成为我市发展潜力大、发展速度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是我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等发展到一定规模,可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随着对汽车产业技术投入的重视,我市会在一批单项技术上有所突破,但在较长时间内不可能具备整车开发能力,我市整车项目由于迟迟未能审批上马已错过最佳的市场时机,因此,引进吸收、联合开发仍将是我市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外资进入我市汽车产业的势头将更为强劲,民营企业将会进一步发展。总而言之,我市汽车工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好“外资外技”和
一12一 “民资民营”这两股重要力量。
(二)基本发展原则
——扬长避短原则。结合我市优势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产品和汽车机电设备及汽车工业所需的五金模具。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市优势支柱产业,产业规模基础已具备一定的优势;同时,我市五金模具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链条较为丰满完善,因此,发展我市汽车产业,要充分结合我市现有产业基础优势,扬长避短,才能在汽车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发挥后发优势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重点引进原则。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东部工业园和虎门港都是我市发展汽车产业的优势平台,要重点依托我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东部工业园和虎门港等园区的资源优势,实施园区招商和产业招商,重点引进汽车产业龙头项目;要依托重点园区、重点企业与世界汽车零部件优势地区和企业实施战略联盟;同时,我市引进发展汽车整车项目亦要瞄准目前国内市场的空档,要有所侧重并重点突破,尽快把我市专用车项目做专做强并形成产业化,带动行业发展,打造专用车和零部件生产及出口基地。
——资源整合原则。要利用我市发展汽车产业的基础优势,整合好各方资源。我市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已有一定的基础,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认真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整合地区现有的相关产业资源,进一步丰满完善产业链,走一条切合我
一13一 市实际,具有东莞特色的发展道路。
(三)主要发展目标
汽车产业已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而加以扶持发展。未来五年,广东省将建成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汽车(重点为轿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10%左右,这给我市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到2010年,我市汽车产业力争达到如下目标: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年总产值达到20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总数达200家以上,并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创3~5个国家著名品牌,全市特种专用车年产量达5000辆以上,个别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同类产品的前列。
1.专用车。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需要大量各种各样技术含量高的专用车,如高等级公路运输及养护管理专用车辆、城市建设和服务专用车、机场专用车、油田专用车、消防车等;同时,随着加入WTO后汽车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专用汽车更可以凭借价格优势进一步扩大出口。因此,我市应力争“后发优势”,不能再失发展机遇。鉴于我市在产专用车特色品种较少,产品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较低,而且因专用底盘所限致专用车发展受制,我市应以专用汽车底盘和专用装臵为突破口,积极开发高档专用车产品。由于我市在消防专用车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应先把消防专用车系列做大做强,然后再延伸到建筑、环卫、一14一 园林、电力、通信、电视、公安、司法、机场、金融、医疗、监测、旅居等行业专业车;同时,要针对各类商业运输和特种服务行业对专用车的不断增长的需求,认真做好市场调查研究,规划发展系列化、专业化产品,使东莞逐步成为专用汽车生产及出口基地。
2.汽车电子。汽车电子技术不仅提高了传统汽车的性能和水平,而且也开拓了电子技术新的应用领域。汽车电子产业链可拉动上游机械、电子、冶金、橡胶、石化等产业,亦可带动下游汽车维修美容装饰、汽车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汽车电子产业基本保持年均35%的增长速度,预计2006年全国将达到年产5400万套、780亿元的市场规模。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我市的优势支柱产业,可为我市发展汽车电子产业提供了良好的配套支持。因此,我市发展汽车电子产品要结合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重点发展:车身/底盘电子装备、汽车安全电子设备、电子遥控器、电气分配和电子导航系统、汽车电子仪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ABS、安全气囊、车载娱乐设备音响等。由于汽车音响等车载娱乐系统以及仪器仪表等领域对安全的要求相对较低,认证也相对宽松,因此可以作为我市优先发展的汽车电子产品,一方面要关注车载电子市场的需求,加强与上游芯片提供商的合作;另一方面要积极配合整车厂商,加强技术合作,积极配合汽车厂商进行测试试验,完善与汽车厂商的沟通与合作,应对市场需求,为汽车厂商提供量身定做的汽车电子产品。
一15一 3.汽车专用模具和五金塑料件及机电设备。由于我市五金机械模具行业已初步形成产业聚群,长安镇更是华南地区机械五金模具行业的生产、销售基地和出口交易平台,因此,我市应充分利用已经比较完善的塑料加工和机械五金模具工业配套体系,大力发展轿车用发动机配套件、驱动系统、车用电机、车身零部件、转向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车用轴承、汽车五金塑料件及汽车专用模具等产品。
五、东莞市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大力推进产业集聚
认清形势,紧抓机遇,瞄准与广州汽车项目相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以市场为主导,加强产业规划引导,整合各方资源,加快形成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集聚。一是选择重点镇区,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为突破口,通过扶强扶优,不断壮大产业规模,逐步形成产业集聚。特别要加快卢森宝亚永强消防汽车合资项目建设,抢占国内高端消防车市场;通过东莞永强与世界优势企业合资、合作,共同开拓国内高技术、高附加值专用车市场;争取金星宝腾汽车项目启动,延伸产业链,打造好虎门汽车工业产业名镇和寮步汽车商贸物流重镇;充分发挥长安镇成熟先进的机械五金模具研发和生产优势,吸引国内外汽车专用模具、五金塑料和机电设备生产制造企业集聚。二是利用重点园区优势资源,加快招商引资,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借助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和东部工业园的资源优势,构
一16一 建专用车生产基地和零部件生产出口基地;利用虎门港优越的港口运输条件和丰富的土地储备,建设我市汽配生产物流基地。
(二)着力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调整合资、合作的思路和模式,重点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鼓励通过产学研联合开发、与跨国汽车集团合资合作、购买国外专利技术、聘请国外行业权威机构专才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产品;鼓励在合资企业中方母公司的框架内组建本土研发机构,通过联合研发或者委托开发培养自己的队伍,取得开发经验,充分利用合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提升我市汽车产业的技术能力。目前,汽车生产企业为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分散研发风险并得到最佳匹配,在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强调要加强与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实施同步研发,这为我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带来了很好的机遇。此外,为鼓励我市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建议在“科技东莞”工程财政专项资金中,设立汽车产业发展专项,对自主开发新产品的企业、从事设计开发的企业和研发机构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扶持。通过市内高等院校、重点企业的科技资源,建设汽车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近期以关键零部件研发为目标,提高量大面广和高技术含量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开发能力。
(三)积极引导各类资本进入汽车产业
与外国汽车产业相比,除了自主开发能力欠缺外,资本的差距
一17一 同样也是巨大的。虽然通过对外开放合资合作,我市引进了一定的国外资本,但由于汽车产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现有企业资金不足,民营资本未有强力进入,加上融资渠道不畅,使到大部分合资企业一般为外资控股,对外依赖性过大,影响了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步伐。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进入汽车产业。同时,一些国际汽车零部件原配套供应商会跟随整车生产企业进入我国市场,为了适应市场新环境,更快形成原配套汽车零部件的供应能力,他们将需要在国内市场寻求合作伙伴,这将有利于促进我市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发展。因此,我市要充分利用资本和市场优势,一方面在合资合作上要强力推进,充分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和资本优势,做大做强企业,另一方面加强对国内资本的引导,把更多的民营资本和汽车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我市还要进一步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强对我市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信用担保服务,协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建立银企协调机制,对列入我市汽车产业发展项目计划笼子的重大整车项目、关键性汽配生产项目的银行应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信贷实行重点倾斜,凡经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市财政应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支持。
(四)加大产业招商的力度
改革招商引资模式,提升合资合作层次。在目前产业基础薄弱的状况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失为加快我市汽车产业发展的一
一18一 条捷径。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的选择性和主动性,实施产业招商。要运用政策、行政、经济、人缘、地缘等各种手段和关系,加快招商引资。对于一些龙头大项目,要由市政府牵头召集相关部门组成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或项目招商班子,落实人员和经费,长期跟踪和贴身服务。在注重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的同时,也要积极争取与国内有实力的整车生产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合作。
(五)加快培育和引进行业人才
目前,国外汽车产业内的华人精英越来越多回国工作,许多人也都开始考虑回国创业。因此,建议组织相关企业到发达国家汽车产业集中地如美国的底特律等地进行人才招聘,推介我市汽车产业。同时,要加强与我市相关高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的协调,扩大汽车技术人才的培养规模,进行必要的人才储备。鼓励重点企业积极开发人力资源,采取在岗培训的方式,培养具有较强科研开发能力的技术人才和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产业熟练工人,形成高、中、低相结合的多层次的人才队伍,为我市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六)打造零部件采购销售物流基地
东莞繁荣兴旺的车市给汽车零部件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消费潜力,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市汽车零部件市场都是各自为政,大多缺乏规划和管理,基本上都是以沿街沿路各个商铺分散经营为主,没有形成全市的汽车零部件销售中心,更不用说对周边市场产生吸引、一19一 辐射作用。为了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必须走高层次的专业化市场道路,打造我市汽车零部件采购物流基地。要尽快研究制订相关规划指引,利用虎门港优越的港口运输条件和土地资源及寮步国际汽车贸易城现有物流配送体系,引导我市汽车及其零部件采购销售等物流服务进行升级,走专业化的市场道路,力争把我市打造成为珠三角地区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物流基地。
(七)尽快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一方面,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对我市汽车产业发展的各种政策支持的同时,我市也应加大对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制订优惠政策扶持汽车产业发展。相关职能部门要在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贷款贴息补助、鼓励发展的工业项目用地办证费用优惠、科技三项经费扶持、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认定等方面,制订针对我市汽车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的市汽车工业办公室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增加编制人员和经费,尽快研究出台我市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制定并落实相关配套政策,使我市汽车产业发展有更明确的政策指引和更强力的政策支持。
附件:1.东莞市年销售超千万元汽车工业企业一览表
2.东莞市汽车产业行业细分对比表及附图 3.东莞市汽车工业镇区分布表
一20一
东莞智能交通发展现状 篇7
一、东莞本土音乐“木鱼歌”简介
“木鱼歌”是流行于广东粤语地区,尤其在东莞地区的曲艺曲种,起源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木鱼歌”又称“摸鱼歌”、“沐浴歌”、“盲佬歌”,属弹词类曲种,唱时多用三弦伴奏。1关于“木鱼歌”这一名称的来源,据了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与寺庙的打击乐器木鱼有关。“木鱼”是佛教的重要法器之一,最早用于佛教“梵呗”的伴奏,发音清脆、响亮、节奏感强。在佛教赞诵礼佛之时敲击木鱼,起到节制声调,提醒心神的作用。久而久之,木鱼也成为了民间的一种打击乐器,并在东莞发展成为一种敲着木鱼说唱的艺术形式;另一种是关于“疍民”(即从事渔业或水上运输的水上居民)有关。2“木鱼歌”是在疍民之间盛行的民歌,最早出现在明末清初的古诗里,诗中有“摸鱼歌”一词,“摸”与“木”谐音,逐渐发展成了我们今天的“木鱼歌”。东莞“木鱼歌”是由广州“木鱼歌”改变而成的,因为融入了东莞本地的方言,于是变成了东莞“木鱼歌”。在以前很多盲人为了养家糊口,专门学习“木鱼歌”表演,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弹着三弦、唱着“木鱼歌”的盲人,所以“木鱼歌”在百姓中又有“盲佬歌”之称。
东莞“木鱼歌”,用纯粹的东莞方言演唱,其行腔抑扬顿挫,委婉动听,演唱者用三弦或秦琴作间歇性伴奏,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在解放前,无论是新春佳节,嫁娶喜事,祭天礼俗还是农闲娱乐,都少不了“木鱼歌”的助兴。“木鱼歌”的演唱内容一般都以表现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为主。例如对爱情的赞美,劳动者的歌颂,对人生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等等。在音乐唱腔特征方面,由于木鱼歌演唱的人主要为妇人和失明艺人,所以在唱腔上也分为两种,分别是妇女腔和盲公腔。妇人的演唱主要为自娱,在土生土长而又没有音乐基础的妇人的演唱中,“木鱼歌”更像是顺口溜,音域一般在八度以内,旋律起伏较小,一般没有大跳,多以级进进行,基本以吟诵方式来演唱,具有抒情特征;而盲公腔则不一样,它是由失明艺人演唱,是受过专门训练的演唱者,所以演唱方式则以雅唱为主,富于装饰性。唱词基本以叙事抒情为主,巧妙的运用夸张,讽刺的修辞手法。“木鱼歌”的传播方式基本是口传心授,具有即兴性特征,这使得表演者有充分的机会在演唱“木鱼歌”的时候尽情发挥自己的才智而不受歌本的束缚。由于“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影响,东莞各个镇的语言发音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木鱼歌”流传中会因各地语言、理解和风俗的不同,带有一定的变异性特质。
民间把记录“木鱼歌”词曲的抄本或刻本,称为“木鱼书”。“木鱼书”自明代起,直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已在东莞这块河汊纵横、富饶肥沃的土地上盛极一时,其盛况可从东莞当地文史学者杨宝霖先生的记载中略见一斑:“岁朝佳节,农闲之时,榕树下,厅堂中妇人围坐,请识字者按歌本而唱之。一听到木鱼歌声,就群起围而听之。听者表情,随歌书的情节而变化,怒骂者有之,嗟叹者有之,损涕者有之,欢笑者有之”。清初学者朱彝尊更言“一唱摸鱼声,都来月下听”。东莞民谣有云:“要想癫,唱《花笺》;要想傻,唱《二荷》;要想哭,唱《金叶菊》”。3由此可见,“木鱼书”在当时社会、市井的盛行和影响。
东莞“木鱼歌”是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是劳动人民对自然、社会、政冶、生产、生活的真实记录和思想反映,凝聚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基因,是我们不可多得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二、传承本土音乐“木鱼歌”的基本思路
“木鱼歌”到了上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木鱼歌”被禁唱,连“木鱼书”也几乎完全被销毁,民间“木鱼歌”几乎到了销声匿迹的地步。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木鱼歌”才得以再次在民间传唱起来。面对传唱四百多年却濒临绝境的本土音乐“木鱼歌”,抢救和保护迫在眉睫。
(一)政府要加大对“木鱼歌”的保护力度
“木鱼歌”具有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这对日后人们深入考察、清点、立档、和保存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也导致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失传。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本土音乐文化的保护工作,成立专门的抢救和挖掘“木鱼歌”的研究机构,深入到乡间采风,查访“木鱼歌”民间艺人,近距离的接触本土音乐并对演唱者的演唱进行摄录,确保木鱼歌完整的保存下来,以丰富紧缺的本土音乐资源。对所收集的“木鱼歌”、“木鱼书”资料进行认真的整理和挖掘,记录、研究它独有的韵味,从字里行间探究当时人们的精神文明和社会风气,提取本土音乐中最原汁原味的艺术风格、艺术特色以及社会价值。
在对“木鱼歌”的抢救与保护方面,东莞市东坑镇政府有关部门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值得借鉴。2009年2月,东坑镇召开“木鱼歌”挖掘、保护、传承专题研讨会,通过广泛、深入的研讨,整合资源,开拓思路,完善措施,使木鱼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东坑镇专门设立了“木鱼歌”的专项扶持基金,深入民间收集“木鱼歌”,建立“木鱼歌”的数据库,主要收藏“木鱼歌”的历史资料、唱本、传承人的资料、地方文献等多方面的资料;此外,为进一步扩大“木鱼歌”的影响力,东坑镇还对一部分经典木鱼歌作品如《二荷花史》、《花笺记》等,进行视频录音制作,为传承“木鱼歌”做出了切实的贡献;2014年5月,东坑镇还专门在东坑镇鹰岭公园乐韵亭内,开设了“木鱼歌”传习所。传习所经常开展“木鱼歌”传习授艺、学徒训练、创作和交流等活动,为传承保护、创新发展“木鱼歌”提供了阵地保障。
(二)多举办与“木鱼歌”相关的活动
土生土长的本土音乐,必将回归到民众之中才能发挥它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在东莞市,我们可以多举行一些关于“木鱼歌”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木鱼歌”。2010年东坑镇创作的“木鱼歌”说唱《三个萝卜一个坑》节目代表广东省参加文化部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五届“群星奖决赛”,并荣获群星奖曲艺奖;在2013年12月举办的“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莞民歌展演”活动中,东坑“木鱼歌”的精彩演出获得观众赞赏,扩大了“木鱼歌”的影响力;我们可以以区或镇为单位,举行“木鱼歌”演唱会或演唱比赛、“木鱼歌”歌曲创作大赛,吸引年轻人走近、了解和喜爱“木鱼歌”;我们还可以在一些传统的节日或活动中加入“木鱼歌”表演。例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九日,就是举办“东莞市麻涌镇观音庙会”的好日子。按传统习俗,村里会摆“千人宴”迎接菩萨过坊,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这一重要的民间活动中,“木鱼歌”的助兴是重头戏,当地艺人、村民们争相表演“木鱼歌”。庙会现场可谓歌声嘹亮、此起彼伏,场面十分热烈。类似这样一些与“木鱼歌”相关的活动极大的激发了人们亲近和关注“木鱼歌”的积极性。
(三)适当将“木鱼歌”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
根据国家对音乐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这是国家针对国民对本土音乐关注度下滑的趋势所提出的要求。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东莞“木鱼歌”,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东莞东坑镇政府的做法,由政府有关部门介入,在各中小学建立“木鱼歌”培训基地,或开展“木鱼歌”兴趣小组,聘请地方艺术团的老师或者民间老一辈的“木鱼歌”艺人进行“木鱼歌”的教学和培训工作,让中小学生近距离的接触与学习属于我们东莞人自己的“木鱼歌”。
2008年7月,东莞市东坑中学正式挂牌成立东莞群众艺术馆(东坑)少儿木鱼歌培训基地,广泛推广“木鱼歌”。学校不仅将“木鱼歌”纳入了教学计划,引入了学生课堂,教导学生学习“木鱼歌”的特点、格式和规律,而且还从中寻求和培养“木鱼歌”传承人。此举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有意义的举措。由东坑镇东坑中学学生们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木鱼歌”作品,如《家乡东坑真是美》、《梅花亭》、《新门楼八景》、《我们的班长》、《上学》、《落霞台》、《我们的家》等,发表在《东坑周报》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
四、发展“木鱼歌”的途径
(一)东莞“木鱼歌”的发展在于创新
东莞“木鱼歌”与其他传统艺术存在着一样的问题,那就是缺乏“与时俱进”的发展与变化。传统的“木鱼歌”多以一人一琴的演唱方式为主,而且所演唱的木鱼歌曲目与内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当今社会,这种演出形式与内容就显得过于单调、缺乏新意。我们可以在保存“木鱼歌”演唱风格和曲调等基本艺术特色的基础上,适当加以改革与创新。
例如传统“木鱼歌”的取材大多是改编当代盛行的历史故事,因此我们可以在“木鱼歌”演唱的同时加入对故事情节的表演,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来配合“木鱼歌”的演唱,以渲染气氛,增强艺术感染力;此外我们还可以加入现代乐器来丰富“木鱼歌”的音乐表演力。传统“木鱼歌”一般只用琵琶、三弦琴或木鱼来伴奏,舞台效果比较单一。因此在现代“木鱼歌”的演唱时,可以适当的加入其它乐器以丰富伴奏效果。例如加入贝斯、键盘类乐器、吹奏乐器、架子鼓等乐器,或者在木鱼歌的演唱时加入和声来修饰旋律,使单调的旋律在丰富和声的修饰中获得不一样的音乐色彩。例如在2006年与2011年农历二月初二,在东坑镇传统民俗“卖身节”开幕式上,东莞“木鱼歌”登上了大雅之堂。东坑中学的老师创作了新形式的“木鱼歌”《又是荫菜飘香时》,他们在抚琴演唱之中加入了活力四射的伴舞和合唱,还加入了时尚RAP的唱法,赋予“木鱼歌”崭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秉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原则,开创了东莞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新路子,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二)东莞本土音乐的发展在于交流与共享
交流与共享是发展本土音乐的重要途径,有交流才会更了解本土音乐,有共享才能赢得更多发展本土音乐的资源和机会。
首先,交流可以是各镇、各区、各市之间的交流。“木鱼歌”是广东的曲调,深受珠江三角洲一带人的喜爱,具有独特的岭南风格和广府气派。而东莞的各镇区存在着语言上的差异,每个市的“木鱼歌”都会因地方语言、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所以各个市之间木鱼歌的交流,对于东莞本土“木鱼歌”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举办各镇区的“木鱼歌”歌手音乐交流会,请来自不同乡镇的木鱼歌手,在交流会上演唱各自“木鱼歌”的艺术特色,这样可以促进各镇区在音乐上的交流,促使本地区音乐的的全面发展。
其次,资源共享是本土音乐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历史的变迁,记载有“木鱼歌”的“木鱼书”许多流失到了国外。歌德曾经把“谜”一样富有传奇色彩的东莞木鱼歌《花笺记》称作为一部“伟大的诗篇”。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东莞“木鱼歌”再次引起了美国、英国、俄国、日本等众多国家的学者的研究。近年来,东莞博物馆、图书馆等有关部门以及一些热心人士都十分重视东莞“木鱼歌”的收藏和整理工作。东莞文史学者杨宝霖数十载潜心研究,千方百计把藏于英国博物馆、牛津大学、巴黎国家图书馆等现今存世最早的莞音木鱼书《花笺记》几个刻本(复印件)收藏,写出了《东莞木鱼歌初探》、《(花笺记)研究》等专著,为传承东莞“木鱼歌”这一文化遗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4
东莞市经济发展存在问题解析 篇8
(一)地产泡沫。在东莞万江“世界上最大的商城—华南MALL”,作为中国大型商业项目的一个典型代表,华南MALL经历了坎坷和阵痛,目前处于重启和调整期的华南MALL改变定位和方式,空置率控制在36%的正常水平,但在传统商业的板块,旧伤新痛,新华南MALL 由于恶性循环影响商户信心,造成的招商难题;初期商铺散售造成的产权纠纷、规划和运营难题仍有待解决;通过零售商铺回笼现金的方式并非商业物业运营的长效方式;同时,地处东莞万江的华南MALL作为郊区综合体的超级样本,也将面对国内不成熟的业态运营的风险。
(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入新世纪以来,依傍优越的地理环境,东莞经济蓬勃发展。主要由“出口”拉动前进的东莞,开始受制于发展惯性与路径依赖,在创造“东莞发展模式”这个奇迹的同时,也暗藏着由资源约束、环境压力、劳动力紧张等问题组合而成的风险与考验。把形势归结为“双边缘化困境”,即所引进的产业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为主,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本土产业成长空间受挤压,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落后,在国内生产体系中也处于边缘位置。
(三)环境问题越发突出。东莞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来的是环境的恶化,而经济恶化首当其冲则是众多百姓。普遍家庭都拥有自己的小汽车,似乎已经从高档品成为必需品。然而,越来越多的汽车所引发的的尾气污染越发的严重,空气中充斥着悬浮粒颗物和二氧化硫,除此之外,工业排放的气体也急剧增多,从而直接转化为温室效应和酸雨,对建筑物和农业方面造成巨大的损失。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目前来讲,东莞的交通网依旧不发达,纵然已经有几个大型车站及火车站,道路的建设也不断完善,但是依然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对于大型图书馆,文化站,科技馆等所需文化设施依然凤毛麟角,饮食、洗衣、理发、购物、旅游等服务业不占据主流地位,城市步行、自行车“绿道”,自行车停车设施、道路林荫绿化、照明,城市防洪设施,健全预报预警、指挥调度、应急抢险等措施等设施建设必须完善。关于人才的高等学院的发展也是刚刚起步的婴儿。
古语有云“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面对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找到解决措施,突破当前发展瓶颈,以先行者的姿态再次引领东莞经济的第二次腾飞。
一、打击投机市场,控制过度放贷;发展保障性住房,平衡供需关系;强化土地资源管理,提高闲置地块的利用率,减轻土地资源稀缺的负担;政府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二级市场的宏观监控和管理;进一步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增加监管手段,增强监管能力,提高监管水平;通过深度高效的产业链整合,实现房地产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我国商品房市场合理有序稳步而且健康发展。
二、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收入增加,大力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真行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以沿海经济带的加快布局为契机,在港口条件好、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大的、有腹地支撑的沿海城市形成石化、钢铁、船舶等沿海重化产业集群。
三、积极研究和开发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改革能源结构采用原煤脱硫技术,改进燃煤方法;加强绿化,吸收有害气体;交通工具多采取公共交通工具;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实行垃圾分类,以利回收利用;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科降解塑料;加强立法,强化管理。
四、采取“腾笼换鸟”的战略措施,确定以“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即推动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初级城市化社会向高级城市化社会转变,把东莞打造成现代制造业名城、创新创业热土、宜居生态城市、和谐幸福家园。按照“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原则,推进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发挥公共交通的骨干作用,带动城市公共交通和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完善“一环六纵六横三连”的高快速路网,大力推进镇村联网路升级改造工程,积极建设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和东莞城市轨道交通,着力构建“路路相通、环环相扣、城乡一体、快速安全”的现代大交通格局,使东莞从一个初级工业化城市向工商并举的城市形态转变。
【东莞智能交通发展现状】推荐阅读:
东莞轨道交通09-22
东莞制造业的发展现状10-01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10-22
2024年度上半年东莞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展情况报告09-10
金胜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理事长、东莞市金胜教育发展基金会07-17
东莞企业07-26
东莞扫黄08-23
东莞积分入学11-16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07-30
东莞理工学院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