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有感

2024-09-24

读古诗有感(共15篇)

读古诗有感 篇1

读古诗《蜂》有感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诗中讲蜂采花配蜜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人们。这首诗歌颂了蜜蜂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情操。蜜蜂为采蜜终日忙碌,走遍山野田地,从来没有偷懒过,而配出诱人的、又香又甜的蜜却不是留给自己享用,而是留给人们享用的。诗人用诗句寄托自己对蜜蜂无私奉献的精神所赞叹。读到最后2句,不禁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班主任林老师。清秀的她做事细心,勤勤恳恳,无微不至爱护我们,对教学认真负责。今天,我发现林老师放学前不时地咳嗽,但她还是不停地说话,那声音十分沙哑,比平时小声了点,但远比平时吃力,还一个一个点名叫那些作业做错的同学的名字,请他们上到讲台,辅导他们补做和订正。

林老师就像默默无闻的蜜蜂一样,总是辛勤地工作、无私地奉献,从来不求回报。上课时,老师总是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传给我们,爱护关怀着我们。

我喜欢蜜蜂,读着这首诗,还让我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要学习蜜蜂这种默默无私奉献和不求回报的精神,这样你也会永远受到别人的欢迎。

江门市圭峰小学四年级 张可蕾

读古诗有感 篇2

一、学习古诗的目的

叶老认为:“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项目,尤其在小学教育阶段。涵养的培植必须有所凭借,而最好的凭借便是诗歌。”通过教学,学生“熟读了的诗歌,在休闲时间复诵一回,像他们常常唱一回歌一样,对于他们心灵上的补益是无限量的。”这个见解非常精辟。从古诗中精选部分优美而浅近的作为教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使学生在咀嚼英华的过程中,受到五千年深厚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古诗的方法

1. 精讲。

叶老认为:“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力;如果抓住精要之点,指点一两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什么是“精要”之点?又指点些什么呢?在叶老看来:“不易了解的词语,当然要由教师先给讲明,其余的最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他认为老师要指点,要诱导,要让学生去思考、去领会,而不赞成老师去大讲特讲译文。他说:“我们并不希望教师按照解说,全部讲给学生听。学生体会出来了的,当然不必讲。他们说的话虽然与解说不同,意义却彼此一样,教师也可以不讲。”

2. 体会。

叶老把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体会”看作是诗歌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他说:“诗歌的意义和情趣往往在字句之外;单就字面解释,就同胡乱嚼橄榄一样,没有多大滋味;通过字句体会情趣,滋味才隽永。”这里的“体会”,就是理解作品、欣赏意境的意思。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呢?“第一,在于透彻地了解字句;第二,在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推见诗人的经验。”叶老认为,这两件事“小学生当然未必能够到家,但是必得让他们试着去做”,“先让学生自己体会,然后教师与他们讨论,给他们指导,讨论和指导的方法大致如解说”。学生“体会得确切,经教师给他们评定,他们便有自己发现的愉快;体会得不对,经教师给他们纠正,他们的印象就比随意听讲深切得多”。

叶老曾在《文艺作品鉴赏》中,举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为例,“如果单就字面解释,大漠上一缕孤烟是笔直的,长河背后一轮落日是圆圆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而如果把这十个字组成一幅图画,“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而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中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3. 熟读。

叶老认为,每首诗讲完后,“最好让学生熟读”。如果老师指导得法,学生“便尝到诗中的滋味,不待强迫,他们自然乐于熟读”,从而能愉快地背诵。

叶老这些诗歌教学的主张,充分体现了他“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一贯教学思想。

这篇全面论述诗歌教学的重要文章,没有被收集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因此鲜为人知。尽管这篇文章写在六十几年前,然而今天读来,仍感到他的观点并未过时,其方法是那么诚朴无华,却又那么切实管用。因此,叶老在文中所提及的作法,对我们今天诗歌教学仍有鲜明的指导作用。

附:《小学生诗选·序》

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项目……涵养的培植必须有所凭借,而最好的凭借便是诗歌……让他们(指学生,编者注)与古人的所思所感接触,涵养和培植的收效自当便多。

……

一些不易了解的词语,当然要由教师先给讲明,其余的最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诗歌的意义和情趣往往在字句之外;单就字面解释,就同胡乱嚼橄榄一样,没有多大滋味;通过字句体会情趣,滋味才隽永。体会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第一,在于透彻地了解字句;第二,在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推见诗人的经验。这两层功夫,小学生当然未必能够到家,但是必得让他们试着去做。体会得确切,经教师给他们评定,他们便有自己发现的愉快;体会得不对,经教师给他们纠正,他们的印象就比随意听讲深切得多。每首之后附有解说,是供给教师参考的。先让学生自己体会,然后教师与他们讨论,给他们指导,讨论和指导的方法大致如解说。我们并不希望教师按照解说,全部讲给学生听。学生体会出来了的,当然不必讲。他们说的话虽然与解说不同,意义却彼此一致,教师也可以不讲,不必拘泥于解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力;如果抓住精要之点,指点一两句话也许就足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

古诗可以这样读 篇3

【关键词】读诗;大胆质疑;创造力

中国是诗之国,诗是中国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精髓。特别是古诗词,千百年来,中国人在它宽广的胸怀里陶冶情操、感悟世界、了解民族历史。因此,诗歌在教材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了解古诗、解读古诗,热爱中国文化。

在传统诗歌教学中,我们通常都是读古诗、翻译诗句、体会感情、背诵古诗,几个回合下来,学生读诗的兴趣全无。要知道,只是记些注释,背诵诗句,并不是读诗的根本目的,我们教给学生的不该只是“标准答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以新的视角、新的思维阅读古诗,从而品出诗中的韵味、读出诗中的生活、感悟诗中的生命,不拘泥于课本及参考书,甚至对传统结论大胆提出质疑。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被称为我国古代民歌杰出代表作品,也被纳入了九年义务教材。大部分参考书注释如下: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我没到过草原,但在电视和电影中看到过牛羊在草原吃草的场景,对于这样的解释总有个不明白的地方,草原的草怎能长得比牛羊高?怎能掩没牛羊呢?读了张港的《经典古诗词另类“悦读”》后才知道:草原的草本身不能掩没牛羊,能掩没牛羊的应该是些芦苇、蒿草之类植物。如果真是那些草,又长那么高,马就不能跑起来,牛羊恐怕也要常丢失。那为何诗中作者说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我们再说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一个人若着目视前方,能看到的只能是视角前方一百多度,如何能看到像个巨大帐篷的天空笼盖着原野呢?所以我们可以推测,诗人写诗的时候,应该是躺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根,仰望着天空,若有所思,此时正看到了半球状的天空,才有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也正是因为他躺在地上,位置低,才有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牲畜在草地上时隐时现的一幕。总算弄清了原委,诗人正是设了一个迷让后人去猜。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仅仅20个字的不朽之作千古流传,作为激励诗,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奋发向上的有志之士。宋人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许多人认为,作者写诗时在第二层,也有人认为诗人应该是在第三层,到底在哪一层?我们可以透过字眼探个究竟。“欲穷千里目”“欲”是想要,并非现实,而“欲”字也告诉我们作者登楼的目的是想看得更远,若是作者明知楼有三层却只登到二楼便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太合逻辑,想要看得更远,直接上三楼不得了,还用得着在楼下猜想。所以,我认为作者应该是已经登到了顶楼,但还不满足,觉得看得还是不够高远,心想着要是还能再上一层楼甚至更高就好了,这才合乎逻辑。而这里的“一层楼”并非实指“一层”,而应是无数个“一层”,或是超越新的高度。这也才符合作者当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心志。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如此的聪明睿智,同样用20个字就道出了一个大自然蕴藏的奥秘。查看了不少参考书都将诗中“处处闻啼鸟”的“处处”注释为“到处”,若是这样,此句便译为“到处都能听到鸟儿明快的叫声”。真是这样的吗?我们可先从字里行间来捕捉一些关于作者的信息。“闻”是作者听到的,“花落知多少”则是作者的推测,这些说明作者已经醒了,但并没有马上起床出门,因此外面的世界并不是通过视觉看到的。李白的“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何处”指“何时”,译为“不知从什么时候有了白发”;柳永的《雨霖铃》“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方留恋处”指难舍难分的时候,“处”指时候;韩愈《早春》“最是一年春好处”显然说的也是时间。可见在古诗中“处”可指“地方”也可指“时间”。而“处处闻啼鸟”中,作者未出门,解释为“时时都能听到鸟儿的啼叫声”应该更符合作者的处境。

可见,读诗不需要多大的智慧,但不能没有自己的见解,在读诗的过程当中应当学会借鉴别人的观点,揉和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因为读诗同样需要想象的翅膀。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诗,以创新的视角读诗,教师还应当有效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质疑,不可人云亦云。

诗的灵魂在于它的生活性,诗的魅力在于它的创造力。诗人同样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我们只有用生活的眼光去读诗,用创造的想象力去读诗,才能读出诗的韵味,才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达到读诗的最终目地。

参考文献:

读《清明》古诗有感 篇4

无论山高路远,山道崎岖,道路沥淋,车多车少,总要为一分情,一分意,十二分的哀思

不顾路途的遥远或颠簸,马不停蹄,车马劳顿,只为故人送上亲人的`祭奠。

欲哭无泪,欲唤无声,欲想无眠。逝者逝亦,呜呼哀哉。

人有旦夕祸福,人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无尽的灿烂文化遗产,后人是可望而不可及。

我感谢前人,他们用无尽的智慧和人世间无尽的情感给后人留下了难也描绘的词语和读不完的诗篇。

山高流水,沧海桑田,走在前面的人总不会希望他的子女,朋友,亲人活在过去吧。

所有的故人,你们安息吧。

读古诗词有感 篇5

王水仙

也许是兴趣使然,一直就喜欢古诗词。

在古诗词中我可以读到春天的旖旎,夏天的热烈,秋天的喜悦,冬天的纯净。“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描写了亭周花竹竟秀、庭院深深之春景,以及绿荫深处乳鸠喁喁细语的景象,让人深深地陶醉于生机勃发、静谧安宁的春天的境界中。有寻得一时的超脱于尘世的内心的安宁的愿望。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首写出江南农村初夏风光的小诗,颇有清新淡远之意趣。诗中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我们这些整天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人,每天面对着电脑的人,有着强烈意识希望尽快的融入到这一繁忙而紧张的生活中去,享受生活的乐趣愿景。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短短的一首七言律诗,点明了村行时的时令,地点,可见其中秋天强烈的色彩反差和山水之美。还可见游览时怡然自得的心境。也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娱的达观情怀。读了这首诗之后,我陷入沉思之中,是我们现代人无暇去欣赏风景,还是没有古人这种文学底蕴,能用廖廖数语,写出如此之美景。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非常传神地描摹出了雪花的皎洁、鲜润、明丽、飞动,西北边陲奇异瑰丽的雪景独具风神,令人神往。真想站在诗人的心境去感悟他们的生活,仿佛和他们一起走过这冰天雪地的世界,懂得“君子之交淡如水,”懂得“君子之交纯如冰”,和古人交往,和古代的君子交往,这种穿越的感觉真好。

曹操的《观沧海》也是一首山水诗作,以细致的笔墨和丰富的想象,描写大海的壮美,也借景抒情,表现诗人阔大的胸怀和豪迈乐观的精神。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和恬淡宁静的心境,是超脱世俗利害,远离争名夺利环境后所才能拥有的。

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了秋日傍晚一场秋雨过后的山间景色。诗人笔下的秋景清新、优美、恬静而颇有生气。可这里体现出洁身自好的古代文人的一面。

象上面我所读过的古代诗词,往往情景交融,内容很短,但内容却博大精深,只要我们细细地去品味它们,慢慢地去咀嚼,才能体味出其中的真谛:人要活得平淡,活得纯粹,不要有太多的功利之心,这样才能体验到幸福的感觉。

读书其实是心灵的感悟,读古人的诗词,就是今人与古人灵魂的对话,它让我们克服浮躁,回归平静,用平和的心态去工作,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生。

领略课堂外的风景

王水仙

廿八都慢慢地远去了,但我们全体师生把这一份拥有之情,寄托在这一处处景观中,把它们带给我们的震撼和自豪沉淀在心灵的深处,心中的这份自豪以及感悟的拥有,会直到永远,永远。

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学校开展了“发现衢州,热爱家乡”的活动。作为这个活动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走进江山,去感知江山的自然之美和人文景观之美。让学生在这种感知中真真切切体会我们衢州的山水之神韵,人文之厚重的意境。从而去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国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努力学习,从而为家乡的建设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我们的第一站来到了具有古朴,灵秀的廿八都古镇。古镇上的老屋因为天长日久,风化雨蚀,都带有明显的岁月痕迹。但精湛的雕刻艺术,别具一格的结构让学生们惊叹不已。漫步在廿八都古镇,好象能够听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学生们的心也随之而跳动。

从学生屏声静气的神情中,从他们专注的目光中,可以得知他们真的被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震撼和折服,从他们红朴的脸颊上,从他们激动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为自己是一个衢州人而兴奋和激动。这种自豪感是我们课堂所不能传递。

廿八都是一卷有着淡雅清丽的水墨画,让我们学生读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富有,让他们感受到传承这种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文化的艰巨性。激发他们热爱家乡情思,激发他们勇于担当的雄心。

廿八都之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同时也是对他们进行一次较好的集体观念养成的教育。看着整齐划一的穿着,看着井然有序的行走,参观时细声细气的说话,看着镇上百姓向这支行走中的学生队伍投来的赞许眼光,真为学生们出色的表现而感动。学生们也读懂了百姓赞许的眼光,他们更自律了——步伐更整齐了,声音更轻了。

读古诗词有感 篇6

这本书告诉我做人要有礼仪、守诚信,要自强不息,乐于向别人学习……有时想想,我平时有很多不礼貌的地方,大人总是教育我,可我总是不听他们的话,动不动就和他们顶嘴吵架,有时太任性了。我知道他们都是为我好,我却不听话,不自觉学习,让他们操不完心,真得太不应该了。现在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爸爸妈妈之所以嗦,那不都是关心疼爱我吗?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一定好好学习,听他们的话,我也要理解他们。

特别是读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时,让我深深地明白了学习要勤学多思,不能不懂装懂,不会装会。在学习生活中,有时遇到难题就绕着走,怕动脑,怕麻烦,不想问老师和同学。看了这本书我现在明白了,如果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对学习成绩是有多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记住这句话。

如何读好古诗文 篇7

一、读准字音, 理解含义。

把字音读正确, 是诵读古诗文的起码要求。古诗文中往往出现一字多义、同音假借、古今异同的现象, 尤其是通假字, 会影响读音正确。因而, 诵读古诗文要注意三种情况:一是一字多音, 表示不同的词性和意义。例如“王”现在只作名词用, 读wáng, 但在文言文里, 除了作名词时读音和现在一致外, 还可作动词, 读wàng, 意思是称王、为王、成就王业。如孟子《庄暴见孟子》中的“今王与百姓同乐, 则王矣。”句中第一个“王”是名词, 应读wáng, 第二个“王”是动词, 应读wàng。二是通假字的读音。在文言文中, 甲字通假为乙字, 即读乙字的音。如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中的“被”通“披”, “穿着”的意思, 应读pī, 而不能读bèi。荀况《劝学》“君子生非异也”中的“生”通“性”, “资质”、“禀赋”的意思, 应读xìng, 而不能读shēng。三是读好重音。重音读得好, 不仅可以突出语句的含义, 而且可以给人以轻重有致、节奏和谐的美感。一般来说, 句中的谓语动词、表性状程度的状语、表性状强调的定语、表结果或程度的补语、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等要重读。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句中“美”是意动用法, “以……为美”, 作谓语动词, 应重读。“徐公何能及君也?”句中“何”是疑问代词, 应重读。

二、注意停顿, 读出节奏。

注意停顿, 不读破句, 尽可能读出作品的原意和感情, 是诵读的基本要求。古诗文的诵读节奏的划分, 通常有两种依据:或按音节划分, 或按语意划分。也就是说, 在朗读时停顿的单位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音节或意义。例如:“城阙辅三秦”一句, 依音节可划分为“城阙/辅/三秦”;依意义可划分为“城阙/辅三秦”。“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依音节可划分为“劝君/更尽/一杯酒”;按意义可划分为“劝君更尽/一杯酒”。

诗歌具有节奏美, 这种节奏美主要靠朗读的停顿体现出来。一般来说, 诗歌中按表音节奏划分多, 按表意节奏划分少。四字句是两拍 (二二式) , 如“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五字句是三拍 (二二一或二一二式) , 如“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七字句是四拍 (二二二一或二二三式) , 如“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另外还有二二一二式,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时, 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 读出诗歌的韵味。

句式参差的诗歌, 要根据诗句的意思来停顿。例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古文中, 按意义划分节奏的居多。在诵读古文时, 有几种情况需要注意停顿:

1、文言文中是两个单音词,

而现代汉语中恰巧是一个复音词, 且词义已变化的, 中间要加以停顿。例如《赤壁之战》:“则荆吴之势强, 鼎足之形/成矣。”“操虽托名汉相, 其/实汉贼也。”又如《五人墓碑记》:“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2、句首的语气词或领起全段的虚词处要加以停顿。

例如, 韩愈《师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孟子《鱼我所欲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一些特殊句式的诵读要注意停顿。

譬如, 倒装句, 可在颠倒了语序的成分之间适当停顿, 例如, 荀况《劝学》:“蚓无爪牙/之利。”又如固定格式的句子, 在两个相关的词之间插入的成分相对多一些, 也可以作适当停顿, 例如,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独畏/廉将军哉?”

三、抑扬顿挫, 表情达意。

诵读古诗文要注意揣摩作者的意图, 体会作者的感情, 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来表情达意, 表现出作品的魅力。抑扬顿挫主要体现在语调的高低、强弱和语速上的快慢等起伏变化, 语调、语速不同,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完全不同。朗读前要仔细琢磨语句含义, 是悲、是喜, 是豪迈、雄壮, 还是婉转、细腻, 朗读时才能控制好语调, 读出情感来。语速的快慢安排要依情节发展与感情的表达灵活处理。一般情节紧张、情绪欢快昂扬时快, 情节舒缓、情绪忧郁悲伤时慢。

例如《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 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虐。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这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人借饮酒放歌一吐胸中理想难以实现的郁闷, 其中所显示的超凡脱俗、鄙薄富贵的精神气质, 反映出李白独特的人格魅力。这首诗感情奔放、气势雄浑、曲折迂回、跌宕起伏。开头几句要读出气势, 声调昂扬, 顿挫有力, 将其感叹生命无常的悲愤表达出来;接着, 由“悲”转“乐”, 借酒抒怀时, 可以读得轻快些、平缓些;在劝“岑夫子”、“丹丘生”进酒时, 又转向高昂、狂欢, 节奏铿锵;继而借古喻今时, 又可稍平缓, 略低沉些;最后“借酒消愁”时, 再度昂奋、高扬, 有“言尽意犹”、“余音绕梁”之感。

参考文献

[1]、倪文锦主编《语文》 (基础版) 第一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顾黄初、谢海泉主编《语文》 (提高版) 第一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古诗教学乐在“读”中 篇8

关键词:以读促解;层次分明;形式多样

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读,能促进对古诗内容和意境的理解;读,能悟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读,能品出古诗的韵味。可见,读是学习古诗的有效途径,读是吸收古诗精髓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让读在古诗教学中发挥作用呢?

一、创设诗意课堂,让生想读

古诗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现代人有隔膜,在閱读理解上存在难度,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畏难心理。读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怎样让生攻破自身难关,愿意读?这需要老师去营造氛围,创设诗意课堂。具体方法很多,一是介绍作者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通过图片、录音、幻灯等手段,使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帮助理解诗文内容。

二、层次分明,形式多样,让生多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会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而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目标的排列其实已经指明了朗读训练的先后层次和三个目标,其一般流程是:(1)通读;(2)精读;(3)品读。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听录音跟读,师范读,齐读,小组合作读,个人读,接龙读,比赛读,表演读。一堂课,充分的读是学生理解诗、感悟诗的前提,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反复地读、忘情地读,心无旁骛,专心投入,学生才能体会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三、发展个性,多维评价,让学生敢读

我认为朗读要以个别读、自由读为主,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在齐读前要先让生自由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反应是多元化的,每个学生都是各自不同的个别体,他们的学习极具个性,在自主学习中,对内容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对诗句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教师应当承认并尊重学生对诗的独特体验。不同的诗要因“材”而读,朗读评价要因人而评,有些学生能读连贯就要好好表扬他,有一些则要提高要求,评价的内容、方式也不一样,特别要抓住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敢于放声展示。

总之,在一首诗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朗读是相互依存的,读要以理解为基础,读又可以促进对诗的感悟、品味,它们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最美唯有读书声,只有让生读出乐趣,读出味道,才能让心灵自由飞翔在诗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杨小稀.浅析小学语文中古诗教学方法[J].快乐阅读,2013(1).

(作者单位 江西省德兴市李宅中心小学)

读重温最美古诗词有感 篇9

于丹说“我一直深深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中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不要对此不屑,不要认为这些风花雪月知识少年痴谈。”我认为想唤醒中国人心中那份诗意是很难得,至少在现在这个时代是很难得。虽说现在的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看得出作者的那份渴望。

爱学习的你们,我想很多人都有每天背单词的习惯吧,那要不要考虑下每天背上一首诗词呢?为了不再 “难过”,我更乐意每天来上一首。希望等到读完部分唐诗宋词后再来读这本书,我想那时我会是幸福的。

其 实,诗意一直都在,只不过我们的忙碌把它遮蔽了;诗意随时会醒来,但在它醒来的时候,我要准备好一颗中国人的“诗心”来迎接它。

多读古诗古文 丰富文化底蕴 篇10

关键词:古诗;古文;丰富;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19-01

古诗文体现了中国古文化的深厚积淀,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教育的最经典的素材,学习古诗文是学生提高文化修养的需要,更是传承古典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量大面广,要求学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能是考什么教什么,急功近利,取法乎中,打个比方,这就如同我们站在大地上,表面上看承受重量的是双脚那一块,但事实上负载你的却是周围的大地,但怎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呢?我认为多读脍炙人口的古诗文及名家名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这学期我在一年级两个班开展古诗文课前诵读分析活动。这次活动的宗旨是:(1)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更多地让学生接触一些经典作家,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识。(2)在诵读与分析中使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3)适当地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这次活动遵循一个由基础到能力,由普及到提高的原则。“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教师的所知,也是有限的,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从这学期学生所讲的内容中撷取几个例子:

(1)袁枚的《善学者犹如海》中写到:“学者之病,最忌自高自狭,自高者,如峭壁,时雨过之,须臾溜散,不能分润;自狭者,如瓮盎,受水容担容斗,过其量则溢矣;善学者,其如海乎,旱九年而不枯,受八洲而不满,无他,善为之而已矣!” (译文:做学问的人,最忌讳的就是自高自大和见识浅薄。自高者如峭璧,时雨过之,雨水从峭壁表面流散,不能浸透滋润到内里;自狭者像大腹小口的陶器盛水一样,容担容斗,过其量则溢矣;善学的人,像大海一样,遭受多年干旱也不枯竭,吸纳整个大地的流水也不满足,没有其他奥秘,只因为他们善于广泛深入地学习罢了)。比喻贴切,说理透辟,容易被人接受。使学生明白了一个为学的道理:虚心好学,有思想,有见地,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同时还了解了袁枚及他的《随园诗话》。

(2)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乱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随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这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另外整句的运用,语言的凝练,也是我们写作中要学的好方法。

(3)狄仁杰与娄师德。“狄与娄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如(了解)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为尝有矜色”(译文: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作相国,狄仁杰一直排斥娄师德,武则天问他说:“朕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过了一会,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不了解你,你得到重用,全仗娄师德提拔。”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 “我没想到竟一直被娄大人容忍!”而娄公从来没有骄矜的表现。确实,不仅是当时的狄仁杰为此而感慨万分,就是今天的人们也会由衷地赞赏娄师德的宽厚与大度,并为此肃然起敬。了解“为人宽厚,善待别人”的好处。

(4)《晏子春秋》中的《烛邹主鸟》。“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矣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王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主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译文:景公喜欢捕鸟。让烛邹饲养鸟,但他却把鸟饲养死了。景公生气了,下诏令官吏杀了他。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一一数说,再按罪杀他。”景公说:“行。”因此召来烛邹在景公面前数说他的罪状,说:“烛邹!你为君王饲养鸟,而把鸟都饲养死了,是第一条罪状;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鸟的原因而杀人,是第二条罪状;使诸侯听说,认为我们的国君重鸟轻人,是第三条罪状。”数说完烛邹之罪,请求景公杀了他。景公说:“不杀了,我听从先生的教诲。”)善于进谏是晏子的一大特点,语言的艺术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以上是古文的几个例子。实际上古诗,学生更喜欢诵读,读来朗朗上口,意蕴含蓄,颇有品读的韵味。杜牧的一首《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一首咏古抒情诗,择取历史上有趣味、有风韵的典故,运用艺术手法,对所描述的对象加以渲染点缀,表达了诗人对古事的追忆和看法,一二句写得深情关注,三四两句倒有些诙谐,似在贬低周瑜,说他不过是侥幸取胜而已。其实不然,诗人在此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建立一番事业,是需要有一定的条件的。倘若无这些条件,就是英雄人物,也同样无能为力。诗人是在婉转曲折地借咏怀古事,以寄托自己的抑郁心情。

杜秋娘的一首《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乐府曲子,全诗多用重复字,形成排比的效果,回环婉转,自然通畅,很有感染力。要人们不用怜惜金缕衣,因它终会破旧。应该珍惜那大有作为的青少年时代。但诗中有及时行乐的思想,可见,对于古诗的借鉴,应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

另外还有陶潜的《归田园居》、李白的《行路难》、柳永的《雨霖铃》、李煜的《乌夜啼》等名家名篇。

通过许多古诗文的诵读和分析,不但达到了我们上面所说的目的,更激发了学生爱好文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就是在这种文学氛围中潜移默化,慢慢提高的。

需要强调的是,每介绍一首诗或一篇文章,教师应适当的点拨补充,认识各个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古诗文对现代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同时还应补充介绍一些古文化、古汉语常识。这样,学生就能够比较顺利地读古诗文了。

古诗文教学要强调一个“读”字 篇11

怎么读?出声地读,朗读,诵读。

对此,语文教育家商友敬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退思录》中有专门论述。他说:“文章的精华全在字句之间。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都不会自动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纸上的铅字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读,让它先在你的嘴上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上活起来,并进而化为自己的语言。”

朗读《史记》能发现太史公的胸襟,朗读《论语》能领会孔夫子的性情,朗读韩文能学到韩愈的气势,朗读杜诗能感悟杜甫的心灵。要把朗读古诗文,看作是古人在说话,看作古人在借你的嘴来表情达意,那就好了。

为什么读书要讲究声和气?清代桐城派大师刘大櫆有独到的见解。他说:“凡行文多寡长短,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

所以前辈老先生教文章诗词,讲得少读得多,甚至……句不讲,全靠念,据说顾随先生和俞平伯先生都是如此。有人在回忆录中写自己在国外学莎士比亚的诗,老师也是一味地读,叫学生跟着读。

古诗文教学当然要讲字,讲词,还要讲文言句式,以及写作技巧、文章意蕴与作者情感等,但那都应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进行。而且“最好运用金圣叹式的点评,至于字词的解释应该让学生自己查工具书”。书都读不成,还讲什么字词句?书读通了,读熟了,即使你不讲,学生也会理解的。这就叫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实在读不懂的地方,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讨论与研究。如若还解决不了,再由教师讲解。这样,教师的教有了针对性,学生的听也就会很专心,教与学的效果会更好。

所以,我不赞成那种不让学生读,而由教师逐字逐句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辛辛苦苦地被动地听,被动地记(记听课笔记)的教学方法。我主张让学生放开声音,反复诵读———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边“读”边“悟”。———古人不是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吗?为什么我们要用自己的“讲”来代替学生的“读”,代替学生的“悟”呢?

实际上,凡是用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读”、学生的“悟”的课堂教学,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事倍而功半;与之相反,凡是以学生的“读”和学生的“悟”为主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事半而功倍。

所以,我主张古诗文教学要强调一个“读”字。

教学过程中,要有教师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解疑破难的“领读”,贯通文脉的“导读”,激励和引领学生们异口同声地“齐读”,诵、听轮换地“轮读”,辅之以提示的“背读”,分层逐段的“接读”,众声鼎沸的“速读”……

总之,要变着法儿地让学生“读”。要能够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此基础上积累文言词语、名篇佳句,悟得写作技巧、情感意蕴,培养文言语感,等等。这比起那种单纯地由教师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地讲解的做法,在效果上不知要好多少倍!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我们民族语言所特有的形象性、音乐性和对偶性的特点,指导学生在声、韵、调上下功夫。要让他们读得畅,读得美,于反复诵读中感悟它的声情气韵,从而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意境。如若学生能拖着腔、拉长声音地读,甚至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地读,那就更好了,那说明他已经在读中“悟”出佳境了。如此,还用得着我们当老师的像一个好心的老外婆似的絮絮叨叨地讲什么“狼来了”的故事吗?

以句式为抓手读懂古诗词 篇12

(一) 不完全句

“所谓不完全句, 一般指没有谓语, 或谓语不全的句子。”[1]最典型的是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构成的句子, 有人称为名词句。如李商隐《商山早行》中的一联:

(1)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这一联着眼六个意象, 描绘了一幅寒秋图, 烘托了早行的气氛。两句诗, 不用一个动词而诗意毕现:茅店上空, 一轮寒月吐露清辉, 四周的鸡鸣声此起彼伏, 我出发了, 行走在落满霜花的小桥上, 身后流下了一串清晰的脚印。又如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一联:

(2) 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该联是说李白的诗清新如同庾开府, 俊逸如同鲍参军。诗句中省略了“如”“似”之类动词, 但不妨碍理解。类似的名词句在古诗词中大量出现,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除了名词句外, 还有一些诗句, 有谓语, 但谓语不完整, 也属于不完全句。如崔颢《黄鹤楼》中的一联:

(3)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州。

“晴川历历”是一个表意清晰的句子, “汉阳树”则是一个名词, 第二句结构和第一句完全相同, 即“短句+ 名词”, 但“汉阳树”与“晴川”的关系, “鹦鹉州”与“芳草”的关系却是清晰的。因为晴川历历, 所以汉阳树清晰可见;因为芳草萋萋, 所以鹦鹉州更加美丽。

还有一类句子, 主谓宾看似完整, 稍加留意, 仍属不完全句。如李商隐《锦瑟》中的两句:

(4)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观察第二句, 句中有主语 (“一弦一柱”) 、谓语 (“思”) 、宾语 (“华年”) , 看似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实不是, “思”的行为不是“弦”“柱”发出的, 而是抒情主人公发出的, 此句的结构形式为“短语+ 短句”, 可见还是不完全句。请看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中的两句:

(5) 竹怜新雨后, 山爱夕阳时。

表面上两句都有主谓宾, 结构完整, 很容易理解为“竹喜爱新雨后的时光, 山喜爱夕阳下的情景”。错了, “新雨”、“夕阳”不是句子的宾语, 它是古汉语中的后置状语。正确的理解是:“新雨后的竹林青翠得惹人怜爱, 夕阳下的山峦更加妩媚。”[2]

(二) 压缩句

王维《山居秋暝》中有一联:

两句话共有四个句子形式, 即“竹喧”, “浣女归”, “莲动”, “渔舟下”。大意是竹林一片喧闹, 那是洗衣女子说笑地回来了;莲花摇动, 那是渔民驾着小船下到荷塘去捕鱼。把两句话压缩概括就变成眼前的诗句了, 这种句式有人称为压缩句。这种句式在古诗词中十分普遍, 如“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王维)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 下面句子和例 (6) 相比, 略有变化。如李商隐《筹笔驿》中的一联:

(7) 管乐有才真不忝, 关张无命欲何如。

“关张”句也有两个句子形式, “无”、“欲”是动词谓语。直译就是“关张死了又能怎样?”意思费解。联系“管乐”句, 这里用典, 赞扬孔明的才能堪比管仲乐毅, “关张”句则陡转, 意思是说无奈关羽张飞身死, 你独自一人又怎能挽救危局呢?可见“欲何如”的主语是“孔明”而非“关张”。对这类句子应多结合上下句或全篇来理解。

(三) 倒装句

古诗词中为了符合平仄、押韵等声律的要求, 有时也为了内容表达的需要, 诗人们对语序作了适当的调整, 由此产生的倒装句十分常见。现代的中学生由于不了解声律方面知识, 所以应更多地从语法结构和语义上去理解。现举例略作说明。

(8) “多情应笑我”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应为“应笑我多情”。

(9)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应为“千古江山, 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10) “环佩空归夜月魂” (杜甫《咏怀古迹》) 应为“环佩夜月魂空归”。

(11)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祖咏《望蓟门》) 应为“万里积雪生寒光, 三边曙色危旌动”。

(四) 炼字句

炼字句的关键在于炼字,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都是中学生耳熟能详的炼字佳话。不了解炼字的一些奥秘, 对诗词的理解终究是隔靴搔痒。动词是一个句子的核心, 古诗词中的炼字往往就是在动词的选择与比较上下功夫。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两句:

(12)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涌”是动词, 是炼字。“涌”是“涌动”、“奔涌”之意, 说“月涌”似乎不通, 该句其实描绘的是明月投射在奔腾的江面上的壮观景象, 月是静止的, 水是流动的, 月光因流水的衬托获得了动态生命, 月光照在水面上就象在水面上奔涌出没一样。“涌”字下得真妙, 让人不得不佩服杜甫天才般的表现力。

形容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时, 也可能是炼字。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一句:

(13) 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 名词活用为动词, “把……当作粪土”, 本句形象地表现了共产主义战士高洁的政治理想和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再看李清照《如梦令》中的一句:

(14)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肥”、“瘦”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属炼字的典范。理解本句, 除了解炼字, 还要了解“绿”“红”的借代特征, “绿”借代“叶”, “红”借代“花”。用“肥”修饰“叶”, 让人联想到“叶”的“肥大”、“繁茂”;用“瘦”描摹“花”, 让人联想到“花”的“瘦小”、“枯萎”。其实这句描写的就是枝叶繁茂, 花朵凋零的暮春景象。如不细心揣摩, 就不能准确理解词语背后的丰富含义。

副词虽不及实词重要, 有时候副词也是炼字。如“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中的“自”、“空”,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中的“又”,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中的“还”都是副词中的炼字的典范, 品味这些字词对于准确理解诗句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鉴赏古代诗歌, 读懂是前提, 是关键。我们不妨以句子为抓手, 了解一点古诗句式的特点, 串译梳理大意, 以达到对整首诗的准确理解。

参考文献

[1]王力.诗词格律[M].北京:中华书局, 2007:141.

怎样让小学生读懂古诗 篇13

首先,看诗人与时代。诗人写作一首诗歌,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与他本人所处的时代和他自身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的。在一定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时代,就会有什么样的诗人和什么样的诗歌。面对一首诗歌,我们切不可忽视对诗人与时代的了解。比如,教学王昌龄的《出塞》,如果学生知道诗人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又知道盛唐的社会气象和精神风貌,读懂该诗就没那么吃力了。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蓬勃向上。奋发进取,建功立业、追求自我实现就成了盛唐诗歌的主旋律。王昌龄和同时代很多诗人一样,青年时代就志存高远,漫游四方,西出陇西,远出玉门关。亲身体验了边塞军中生活。他的诗作多描写和抒发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与英雄气概。与高适、岑参等人成为边塞诗派的领军诗人。学生明乎此,阅读《出塞》一诗就很容易体会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所传达的情感了。

其次,看标题和注解。注解是对诗中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或典故做解释,我们当然要充分利用注解,这不必多说。而标题每每是诗歌内容或主题的概括与揭示,决不能等闲而视。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相信,学生还未具体阅读就知道该诗所写的内容了。教师在教学时只需提两个问题就能一下子激活学生的思维。其一,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其二,这个节日在我国民间有什么习俗?当学生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时,老师进一步提问:诗人在这一天登高忆起哪些人?这说明此时诗人身在何方?如此,学生对诗歌内容已经有了七成的了解。再如杜甫《春夜喜雨》,标题中的一个“喜”字透露出当时诗人的欣喜之情。诗中写夜、写雨、写花,无不渗透着喜悦的情绪。至于诗人为什么对夜雨如此欣喜,在进入具体阅读时,老师稍加点拔,学生就能心领神会。又如《游子吟》、《示儿》、《别董大》等诗作,标题都直接呈示诗歌的主题。

读古诗的趣事作文 篇14

那时,我刚进幼儿园,受到了爸爸的感染,我也很喜欢背古诗。为此,爸爸特地为我买了一本《儿童学古诗》。每天晚饭后,爸爸就教我背古诗,渐渐地我会背好几首了。

一天傍晚,我在门口乘凉,随手拿起放在椅子上的一本书,有声有色地读了起来。每读完一首就翻一页。“别路云出起,离亭叶正飞……”突然,我发现过路人都停住脚步,看着我。随着我又念了几首之后围观者越来越多。“你看,人家才上幼儿园就认识那么多字。”一位阿姨对她的孩子说。一位戴眼镜的叔叔听我念了好几首古诗后,愣住了,他对旁人说:“这孩子是天才,将来肯定有出息!”我得意极了,更加摇头晃脑的读了起来,谁知旁边一位大哥哥说:“咦?”他拿的不是数学书吗?”顿时,周围的人哄堂大笑。我赶快回家问爸爸:“这是《儿童学古诗》吗?”爸爸说:“这哪是什么古诗,是你哥哥的数学书呀!”我顿时羞得抬不起头……

古诗《观书有感》(推荐) 篇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泊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和意境美。

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教学用时:0.5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名言引入,初识作者

1.(朱熹)【板书,强调“熹”的写法】 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二. 初读诗歌,感受韵律美

(1)字正腔圆,本诗作者朱熹说过:“凡读书,需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谁能口齿清楚、准确地读?

(2)有感情,谁能达到第3个台阶?指名读,评价,师:到底什么是有感情?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在于读出诗的味儿。(点击,改成读出韵味)至于到底读出诗的韵味,学完这首你们自然就会了。

三. 抓住“诗眼”,理解诗意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到现在,你知道在这首诗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板书:方塘)。

(2)一个怎样的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板书:清)(3)浏览全诗,哪句诗描绘了池塘的“清”呢?(出示课件: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4)“鉴”是个生字,遇到生字,不理解,我们要查字典。出示字典中的字条:镜子(古代用铜制成)照仔细看。你认为应该哪条意思?为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字解)

理解“开”: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的帮助,还可以联系句子、观察图画。“开”字怎么理解?

(5)如果你是朱熹你会怎么赞美小池塘?指导书写。会有谁?请同学们闭上眼晴,听老师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描绘)

(6)同学们,虽只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很能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亮,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7)过渡:诗人好学善问,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疑问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8)结合图文,自读感悟后两诗的意思

“渠”是什么意思?(它,指方塘。古诗中的人称代词与现代文不一样,还记得《示儿》中的“家祭无忘告乃翁”,乃,你。)哪得,怎么会。如此,这样。清如许,这样的清澈。

“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e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板:活水】怎样的水才是活水民呢?(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师:如果没有活水呢?

(预设: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就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可见,源头活水对小池塘来说多么的重要啊!

上一篇:测试相关总结下一篇:爸爸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