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行政复议应诉制度

2024-06-18

建立行政复议应诉制度(通用8篇)

建立行政复议应诉制度 篇1

行政复议、应诉制度

第一条为确保动物卫生监督兽药饲料监察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维护畜牧兽医活动主体各方的合法权益,根据《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要求,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对本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市人民政府或张掖市畜牧兽医所申请行政复议,本所作为被申请人参加行政复议的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应诉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对本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本所依法参加行政诉讼的活动。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赔偿是指因本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当,给行政管理相对人造成财产损失,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向本所要求赔偿,本所依法给予赔偿的过程。

第五条行政复议、应诉和赔偿工作,在所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领导下,由法制科统一扎口,有关职能科室具体负责实施。

第六条收到市政府或张掖市畜牧兽医局行政复议机构《复议案件受理通知书》后,在收到之日起10日内,向市政府或张掖市畜牧兽医局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并依法履行行政复议决定。

第七条收到人民法院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由所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参加诉讼,并执行法院判决。如对法院裁定不服,应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执行终审判决。

第八条所行政主要负责人应代表本所参加或书面委托代理人参加应诉。

第九条行政复议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的行政赔偿请求,对符合国家赔偿法规定的,本所应依法受理,并依照法律规定对被申请人给予赔偿。对本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经复议被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本所将在两个月内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给予赔偿,如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赔偿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所应参加诉讼,并执行法院终审裁决。

第十条赔偿结束后,对于造成行政执法过错的责任人,所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将根据《张掖市畜牧兽医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进行查处。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建立行政复议应诉制度 篇2

值此之际, 笔者欲跟随诸多前辈的脚步, 从该制度已有的实践经验、存在意义及阻碍因素等方面入手, 对其在我国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些许意见或建议。

一、国内有关的立法现状

( 一) 国家层面的规定

除《行政诉讼法》外, 关于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规定主要体现在:

根据2008 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的规定, 要鼓励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在其2010年公布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中提到, 对于行政案件, 行政机关应当积极应诉, 并向法院提交相关的依据或其他材料。

( 二) 地方层面的规定

根据2012 年的有关学者的调查收集显示, 关于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规范文本中, 地方层面的共有152 个之多。具体来看, 省一级有6 个, 市一级有68 个等。

最早的要属陕西省合阳县法院曾颁布的《关于贯彻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实施意见》, 其中规定, 对于机关成为被告的案件, 该机关行政首长须应诉。

具有代表性的还有: 《重庆市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办法》、《杭州市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工作暂行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舟山市行政机关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暂行办法》、《江苏新闻出版 ( 版权) 局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工作暂行办法》以及《南阳市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暂行规定》等等。

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 一) 理论基础

就其本质而言, 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理论基础是宪法所确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章志远认为, 之所以将首长负责制作为其出庭应诉的理论基础, 主要因为:①

第一, 是具体行政行为的“知情者”。一般而言, 机关负责人的批准都是行政行为做出的必要程序。即行政机关在做出具体的行政行为时, 行政首长对其事实、法律依据是知情的。同时, 也有学者认为, 行政首长不可能对行政行为的每个细节都非常清楚, 更多的执法行为是由其普通工作人员进行的。②

第二, 是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的“决断者”。由于行政首长对于行政机关公共资源的掌握, 其对于由行政行为所引起的行政纠纷的解决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 行政争议源头性预防的“责任者”。通过在法庭之上与行政相对人的辩论, 有利于全面掌握该纠纷发生的原因。

( 二) 现实意义

1. 行政首长出庭应诉, 能够及时发现被诉行政行为的违法之处并作出更正, 避免了汇报、请示和研究的过程, 更有效、及时地解决了民众的诉求, 化解了民众和政府间的矛盾, 有利于行政纠纷的实质性解决。

2. 该制度的实行能够促进行政审判的完善。行政首长出庭应诉, 表明了行政权对司法权的尊重, 更有力的体现了法院在行政案件审判当中应有的地位和权威, 为行政审判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司法权威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条件。

三、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保障

( 一) 出庭的行政首长

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中并没有对“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明确的界定, 而各地现行的规定又较为混乱, 如“行政机关的法定代表人”、“行政正职与分管副职”等等。

在行政诉讼当中, 章志远教授认为: “从理想角度看, 行政机关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出庭, 只有其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出庭的, 才由副职代为出庭。”③对此, 也有学者认为在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正职和副职分工上, 应具体视案件影响的大小, 或者其他具体情况来确定。④

( 二) 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情形

在现行行政体制下, 行政首长需全面领导其管辖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由此, 行政案件的数量必将越来越多, 如果要求其对于每一次案件审理都到庭应诉, 显然是不合理, 也是无法实现的。

根据重庆市的有关规定, 只有对于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或负责人出庭有利于查清案件事实的。除此之外, 有学者认为应包括“行政机关本年度的第一起行政诉讼案件”等。对于“第一起案件”的说法, 笔者认为这显然是受到“开门红”思想的影响, 为何要选择年度第一起案件呢? 难道之后的第二起或最后一起案件就不重要了吗? 所以这种说法或规定是不尽合理的。

( 三) 不出庭的法律责任

虽然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被告拒不到庭时的责任追究机制⑤, 但“予以公告”和“司法建议”的做法并未真正赋予司法机关足够的追究责任的权力; 而“向监察机关或者被告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更是变相地削弱了法院作为裁判机关的威慑力。笔者认为值得借鉴的地方立法有, 铜陵市规定, 行政首长确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应当向人民法院说明情况; 舟山市规定, 无法出庭的, 在事先向法院说明并得到同意的, 可委托其副职出庭。

( 四) 建立科学的监督和考核制度

将该制度纳入考核体系, 对于考核不合格的, 应取消该机关评优的资格。运用奖励方式提倡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同时, 还应建立行政首长不能出庭应诉的应急机制。在其确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时, 应事先向法院或有关部门提出申请, 经同意后方可委托副职。

四、余论

我们应当知道的是, 行政首长的出庭应诉并不是最重要的, 在现行《行政诉讼法》中已有明确规定的前提下, 如何将出庭应诉落到实处, 让被诉行政机关的负责人真正认识到依法行政重要性, 及时有效的解决民众诉求的重要性, 才是这一项制度建立的终极目标。笔者认为, 行政诉讼的主要功能在于校正诉讼双方在行政管理中官强民弱的格局, 在诉讼中把行政机关置于与普通公民、组织平等的地位, 通过法院监督审查以实现司法正义, 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正是现阶段下我国实现此种正义的重要手段与方式。

参考文献

[1]杨建顺.行政首长出庭应诉不宜强制[N].检察日报, 2014-05-28007.

[2]刘永荣.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由行政主导变为司法主导[N].人民法院报, 2014-07-23006.

[3]林劲标.为何行政首长“敢出庭不发声”?[N].人民法院报, 2014-07-20002.

[4]张玉胜.“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入法只是第一步[N].检察日报, 2014-09-03006.

建立行政复议应诉制度 篇3

关键词:行政机关;出庭应诉;主导

一、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特点

首先,委托出庭的情况较多,大多行政机关负责人以公务繁忙为由委派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应诉。其次,行政机关负责人大多出庭胜诉把握大的案件。“官本位”的思想还存在于行政机关人员心中,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认为自己出庭输了官司“丢了面子”。最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大都不发言。行政机关负责人由于没有直接参与案件的办理、相关人员沒有及时汇报,其不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这都可能造成行政机关负责人“只出庭不出声”的现象。

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存在的问题

1.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规定过于宽泛。新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因特殊情况不能应诉的,也应当指派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应诉。但实践中对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的案件,仍旧为行政机关负责人提供了不出庭的可能性。

2.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监督制度不健全。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很多地区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纳入了年度评定的范围。但对“遇到官司就委派”的行政机关负责人没有相应的惩戒措施或惩罚力度还不够,难以充分发挥应诉制度的作用,另外法院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评价体系尚不健全。

3.行政机关过分强调“效率”,不重视依法行政,在与公民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缺乏交流。特别是遇到拆迁、征地等与公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公民往往情绪比较激动,加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公民对行政机关负责人意见比较大,见到行政机关负责人情绪较激动,影响庭审秩序,导致政机关负责人不愿出庭应诉。

三、完善我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1.完善法律及相关制度的建设。可以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案件范围进行划分,特别是对上访、涉访的案件,规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可以将行政机关负责人需要出庭的案件划分为必须出庭和可以出庭两个类别,对于必须出庭的案件类型行政机关负责人必须出庭,否则将会受到处罚;对于可以出庭的案件如果因公务繁忙可以委派出庭。

2.健全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监督机制。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情况可以纳入行政机关的年度考核,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进行评价,并定期向同级政府、人大报告;对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情况法院也应予以说明,必要时可以进行做笔录或其他形式记录,使法院也成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监督主体。

3.行政机关加强依法行政的理念。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依法行政,避免在行使权力时出现不合理行政的现象。只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身正”行政机关负责人才不怕出庭应诉时遭遇公民的激烈情绪。

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意义

(一)符合行政机关负责人负责制的原旨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负责人负责制,即行政首长全面领导本机关的工作,拥有最高决定权,也代表行政机关承担相应的责任。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出现在法庭上具有公权力的属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是代表行政机关出庭应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首先是行政机关负责人的义务,是其代表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义务;其次也是行政机关负责人的权力,这符合行政机关负责人负责制的原旨;最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对日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有警示作用,同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对依法行政有带头作用,这利于提升执法水平,减少纷争。

(二)符合法律保留原则

在公法领域出台某项制度,首先要对其合法性、合宪性进行审查,法律绝对保留原则作为公法的原则之一对法律正当性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作为绝对保留事项,在新行诉法第三条第三款中作了明确规定,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提供了立法支撑,从而实现了此项制度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三)满足司法实践的需求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由“合理”转向“合法”。国家致力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追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提高国家行政水平;地方政府想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减少官民矛盾,减少上访案件数量,化解官民矛盾;公民想与“官”平等的沟通交流,解决问题。这些需求和愿望都促使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产生,新行政诉讼法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写进法律满足了司法实践的需求。

(四)由行政主导向司法主导转变

新行诉法出台之前,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主要靠行政机关负责人自觉行动,全靠负责人对工作的责任感,这都是行政主导的体现。新行诉法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制在第三条第三款进行了较详尽的规定,其中第三条第三款的但书部分规定了“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我认为可以将“不能出庭”的情况详细说明、分类或向政府、法院提出申请。此外,新行诉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针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出庭而不出庭”情形,赋予法院提出给予行政机关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处分的司法建议权,也体现了该制度的司法主导特性。(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章志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法制意义解读[J].中国法律评论.2014(12).

建立行政复议应诉制度 篇4

(湘司发[2007]76号 2007年6月20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湖南省司法行政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应诉案件程序,保障和监督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提高办案质量,根据《行政复议法》、《司法部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规定》和《湖南省实施〈行政复议法〉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司法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司法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或者应诉,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司法行政机关办理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实行业务工作部门和法制工作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的工作机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实行统一受理、专人承办、集体研究、领导负责的工作制度。

第四条 司法行政机关法制工作部门具体负责承办本机关的行政复议和应诉事项,履行下列职权:

(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二)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三)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定行政复议决定;

(四)处理或者转送对司法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

(五)对司法行政机关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本规定的行为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处理建议;

(六)组织办理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

(七)指导下级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

(八)培训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人员,组织交流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经验;

(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司法行政机关法制工作部门组织协调相关业务工作部门共同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相关业务工作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应当确定熟悉业务、责任心强、能胜任此项工作的专人负责案件调查工作;

(二)收集证据材料;

(三)制定实施方案,提出初步决定意见或答辩意见;

(四)协助法制工作部门的应诉工作,派人出庭参与应诉。

相关业务工作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迟、拒绝履行上述职责。

第六条 行政复议、应诉工作遵循合法、公开、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

第二章 行政复议范围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司法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一)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司法行政机关办理颁发资格证、执业证、许可证手续,司法行政机关拒绝办理或者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依法办理的;

(二)对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三)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司法行政机关办理审批、审核、公告、登记的有关事项,司法行政机关不予上报申办材料、拒绝办理或者在法定期限内未办理的;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司法行政机关办理注册执业证,司法行政机关未通知说明理由,注册执业证期满六个月仍不予注册的;

(五)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资格考试等,司法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六)认为司法行政机关违法收费或者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七)对司法行政机关授权作出的延长劳动教养期限的决定不服的;

(八)对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赔偿、刑事赔偿决定不服的;

(九)认为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第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不合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文件除外),可以一并向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第九条 下列事项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一)执行刑罚的行为;

(二)执行劳动教养决定的行为;

(三)司法助理员对民间纠纷所作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

(四)各类资格考试成绩的评判行为;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行为。

第三章 行政复议受理

第十条 当事人对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申请行政复议的,可以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行政机关同级人民政府或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如果同时向两个以上有权受理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的,由最先收到的行政复议机关受理。

当事人对省直属监狱、劳教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申请行政复议的,由司法厅受理;对市(州)监狱、劳教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申请行政复议的,由市(州)司法局受理。

两个以上申请人就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向两个以上有权受理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的,以最先提出复议申请的申请人选择的行政复议机关为复议机关。

第十一条 司法行政机关任何部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即时转交本机关法制工作部门处理。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由法制工作部门工作人员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并由申请人签字或盖章。

对属于司法行政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范围,但被申请人不符合规定的资格条件的,法制工作部门应当及时告知申请人变更被申请人,变更被申请人之日为行政复议受理之日。申请人申请内容如不符合前款规定或材料不齐全的,法制工作部门可以自收到该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5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补正。补正申请材料的时间不计入行政复议审理期限。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制工作部门可以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一)申请人不是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被申请人不明确,或者告知变更被申请人而不同意变更的;

(三)没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的;

(四)不属于行政复议受理范围,或者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

(五)无正当理由超过行政复议申请时效;

(六)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被人民法院受理的;

(七)重复申请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予受理的情形。

第十三条 司法行政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书的5个工作日内,法制工作部门对行政复议申请分别作出下列处理:

(一)登记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书的时间、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及申请事项;

(二)申请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应予受理,并在收到复议申请书后填写复议立案审批表,由法制工作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审批;法制工作部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即为受理日期;

(三)复议申请具有本规定第十二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决定不予受理,并填写不予受理审批表,拟制不予受理决定书,报本机关负责人审批。不予受理通知书加盖本机关印章后向申请人发出;

(四)申请符合法定受理条件,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第十四条 法制工作部门受理申请人的复议申请后,应在7个工作日内向被申请人发送行政复议答复通知书和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申请笔录复印件。被申请人应在10日内将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提交法制工作部门。

被申请人书面答复的内容应当包括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事实和证据,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实施的程序,对行政复议申请的答复意见和本机关对行政复议案件的请求。

第十五条 司法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不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申请人可以向该机关所在地人民政府或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申诉。受理申诉机关发出责令受理通知书的,法制工作部门应当自收到该通知书之日起五日内予以受理,并将受理情况报告责令其受理的人民政府或上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四章 行政复议决定

第十六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如因下列特殊情况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适当延长,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延长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十日。

(一)因不可抗力延误文书送达的;

(二)有重大疑难情况的;

(三)需要与其他机关协调的;

(四)需要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规定进行审查的;

(五)其他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需要延长复议期限的。

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规定的审查申请无权处理的,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按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国家机关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第十七条 行政复议案件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法制工作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进行调查。

法制工作部门在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的3个工作日内,应与相关业务工作部门共同研究,就各自的任务进行分工,并提出时间要求。有关业务工作部门应当确定专人负责案件调查、协助收集证据,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迟或拒绝。

第十八条 申请人、第三人及其代理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被申请人可以查阅申请人、第三人提出的其他有关材料。

第十九条 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被申请人变更或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应当说明理由,经法制工作部门审查同意后准予撤回。申请人在撤回行政复议申请后又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申请行政复议的,不予受理;但申请人能够证明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准予撤回行政复议申请:

(一)受被申请人胁迫、欺骗的;

(二)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串通规避法律的;

(三)申请人不能说明撤回理由或理由不充分的;

(四)其他可能影响申请人、第三人合法权益或公共利益的。

第二十一条 法制工作部门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本机关负责人同意后,分别不同情况作出下列行政复议决定:

(一)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二)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2、适用依据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

被申请人如不在规定期限内按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第二十二条 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行政复议机关印章。

行政复议决定书应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基本情况;

(二)行政复议请求与理由;

(三)复议机关认定的事实、理由,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等依据;

(四)复议结论;

(五)告知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救济权利;

(六)作出复议决定的时间。

第五章 行政应诉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行政机关应诉。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行政机关应诉;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复议机关应诉。

第二十四条 法制工作部门接到人民法院转送的行政起诉状副本5日内,应当组织协调有关业务工作部门共同制定行政应诉方案,确定出庭应诉人员。

业务工作部门应当指派专人负责案件调查、收集证据材料,提出初步答辩意见,协助法制工作部门的应诉工作,并派人出庭参与应诉。

司法行政机关应按时向法院递交答辩状和出庭应诉。

第二十五条 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委托律师担任行政诉讼代理人出庭应诉。

第二十六条 接到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书或者裁定书后,法制工作部门应即刻组织相关业务工作部门,提出是否上诉的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审批。

决定上诉的,由法制工作部门组织相关业务工作部门和人员拟定上诉状,报本机关负责人审批后,在法定期限内递交二审人民法院。

第二十七条 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法制工作部门应当组织相关业务工作部门向本机关负责人提出是否申诉的意见。决定申诉的,业务工作部门提出初步意见,法制工作部门拟定申诉书报本机关负责人审批后,向人民法院提出。

第二十八条 下级司法行政机关接到人民法院转送的行政起诉状副本后,应即刻向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法制工作部门报告。必要时上级法制工作部门可以派员指导。

行政应诉案件办结后5日内,法制工作部门应写出案件办理情况报告,并将判决书或者裁定书的复印件报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法制工作部门备案。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活动所需经费列入本机关经费预算,必要的办公设施、交通工具等应当予以保障。

第三十条 司法行政机关办理行政复议和应诉案件使用的文书,按司法部印发的格式制作,由办公室统一编号。

第三十一条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收到复议申请不及时转交致使延误行政复议、应诉时效的,或者具有违反行政复议、应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为的,依照《行政复议法》和其他法律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业务工作部门包括监狱管理、劳教管理、律师管理、公证管理、基层法律服务管理、司法鉴定管理、国家司法考试管理等工作部门。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湖南省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2007年06月20日 实施日期:2007年06月20日

行政诉讼案,行政首长应出庭应诉 篇5

9月13日,因一起非法营运行政处罚案,广州市海珠区交通局正副局长双双出庭应诉,面对不服该局处罚的原告准备充分的庭审发问,官员一度无言以对。庭审结束后,第一次当被告的两位局领导坦承“心里不舒服,压力大”,“很紧张”。

这是今年《广州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暂行规定》发布后,该市第一起行政机关首长亲自出庭应诉的案件。照此规定,广州市、区政府相关部门,本如遇需开庭审理的第一件一审行政诉讼案,主要负责人需出庭应诉。规定还要求,行政机关涉及其它行政诉讼,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次数将按比例计算。

对此规定,当地法院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认为诉讼是个专业活,应交给更专业的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因为法院在没有足够能力抵御行政干预的情况下,可能会面临更大压力。

笔者支持广州市的规定,并倡导全国各地的行政机关负责人改变观念,积极应诉。而担心“行政干预”则是多余的,因为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并不排斥同时有专业的法律顾问或其他专业人士一同应诉,倘若行政机关想干预司法,也不是行政首长在庭上干预,而是庭外的干预。如果法官把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视为对自己更大的压力,恰恰说明法官的心态还未调整好——他们把行政首长当成了官而不是当成平等的诉讼当事人。

行政首长通常是行政机关的法定代表人,他代表本机关出庭应诉,是理所当然之事。广州市之所以强制负责人应诉,或出于三方面考虑:

一是让各级行政首长接受司法的洗礼,接受更多教育;

二是督促行政首长放下身段,在行政诉讼中自觉把自己置于与原告平等的地位;

三是通过亲身体验庭审,深刻体会到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过去多年间,我国行政诉讼被告机关负责人出庭率低,很多行政机关负责人甚至从不出庭应诉,体现了对民众的傲慢态度,这不利于培养行政机关的法治意识。

从这次广州市海珠区交通局长出庭应诉的感受也可看出,行政首长出庭应诉,会促使其在庭前庭后认真把握案情,分析理由,寻找法律依据,这种情况,对行政首长和行政官员是最好的普法教育。

早在2008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就曾明确提出,“要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鼓励、倡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2010年,国务院又在《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对重大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要主动出庭应诉。”这些意见,正是最高行政机关对行政首长亲自应诉的倾向性态度。

事实上,这些年,重庆、江苏、浙江等多地均出台了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制度,这有效改善了当地行政诉讼态势,促进了官员的依法行政意识。有官员甚至喊出了“出庭就是最重要的公务”。的确,对于每个行政机关的负责人来说,出庭应诉和平时的依法行政一样,都是以自己的态度和作为,去尊重法律、尊重民众、尊重司法。这种公务,也是当前行政官员最需要履行的职责。

来源:中国新闻网-羊城晚报

建立行政复议应诉制度 篇6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近几年,我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数量逐年上升,行政机关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具体行政行为被依法撤销、变更、确认违法和责令限期履行的比例一直较高。由于行政机关一般是委托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活动,行政首长对案件的审理以及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导致有些行政违法现象重复发生。为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现对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行政复议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度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纠正错误的一种监督制度,也是行政机关依法维护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有效实施行政救济的重要法律制度。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对加强行政系统的层级监督、规范行政行为、及时化解行政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行政首长要把做好行政复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严格依照《行政复议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无论本机关作为行政复议机关还是作为被申请人,行政首长都应亲自听取汇报、研究案情、审查把关,对涉及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和有重大影响行政复议案件,要亲自督办和处理。对行政机关确有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该撤销的坚决撤销,该纠正的坚决纠正,决不搞官官相护;要研究推行行政复议听证制度,提高案件的审理质量,增强行政复议制度的公信力;要认真研究行政案件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探索解决行政争议的新机制,实现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为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工作由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承担。对于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复议案件,由政府法制部门领导集体讨论,向政府领导汇报案情,提出意见,行政复议决定书由政府主要领导审签;对维持的行政复议案件,报政府分管领导审签;其他的行政复议文书,由政府法制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审签。

政府工作部门作为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工作由法制工作机构承担。行政复议决定应经本部门领导集体研究决定,行政复议决定书由行政首长审签;其他行政复议文书,由分管负责人审签。对社会关注或有重大影响以及疑难行政复议案件,行政首长应亲自听取申请人的诉求,必要时召集和主持听证会。

以政府作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案件,由政府法制部门负责承办。对于一般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复议答复书由政府法制部门集体研究,报政府秘书长审签(县级人民政府报分管领导审签);重大行政复议案件的答复书,报政府主要领导审签。

以政府工作部门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案件,分管负责人要认真研究行政复议申请书,听取有关行政执法情况的汇报,研究起草答复书。行政首长和授权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应召集办公会集体讨论案情,审签行政复议答复书。具体行政行为被复议机关变更的,行政首长要按行政复议决定抓好落实,及时向复议机关反馈落实情况。

二、切实加强行政诉讼案件的应诉工作

行政诉讼是法律赋予行政管理相对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救济制度,也是防止和制约行政权力滥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监督制度。行政机关参加行政诉讼,执行生效的法院判决,是维护法律尊严,接受司法监督的体现,也是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行政首长要高度重视行政应诉工作,亲自研究案情,积极出庭应诉,逐步建立我省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应诉制度。

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行政首长一般应当出庭应诉,确因特殊事由无法出庭的,分管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以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州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被告的一般行政诉讼案件,分管负责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出庭应诉;重大复杂行政诉讼、集团行政诉讼案件,行政首长应出庭应诉,因特殊事由无法出庭的,必须委托分管负责人出庭应诉。以市、州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被告的重大复杂行政诉讼、集团行政诉讼案件,行政首长或分管负责人一般应出庭应诉。以省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由省长决定出庭应诉的参加人。

以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由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依法律法规规章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由委托机关行政首长和被委托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共同出庭应诉;委托机关的行政首长因特殊事由不能出庭的,分管负责人应出庭应诉。

三、建立行政机关与审判机关联系制度

政府对行政执法的层级监督和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司法监督关系密切,加强政府法制部门和人民法院的联系,建立起经常化、制度化的联系制度,有利于及时协商解决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更好地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与法院建立必要的联系制度,共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每年一次,由政府法制部门商请人民法院共同召集。联席会议主要通报行政诉讼情况,剖析典型案件,分析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在执行与适用法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联席会议议定的事项应编发会议纪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应当出席联席会议,会后应对本地区和本单位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抓好落实。

日常工作联系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与人民法院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制度,及时了解阶段性行政审判工作情况和已结典型案件审理情况,着重分析审理中发现的行政执法的主要问题,向人民法院通报行政复议等政府法制工作情况和行政执法动态。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应与法院之间不定期地组织行政审判和行政执法方面的研讨会,定期交换统计资料、典型的裁判文书、文件汇编等,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实行资源互通与共享。

庭审旁听制度。对人民法院进行公开审判的行政案件,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每年应当选择1—3起典型案件,有计划地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到法庭旁听,并可在法庭宣判后,组织有关人员与法院的审判人员对案件进行交流讨论,从中总结行政执法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

四、健全和完善错案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个案分析和案情通报制度。行政机关对每一起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都应当进行认真分析,查找依法行政工作中是否存在薄弱环节,对依法被撤销、变更、确认违法和责令履行的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要深刻剖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写出专题分析报告,报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复议机关在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时,对行政机关存在的问题,应当制发行政复议建议书,提出整改建议。行政机关对复议机关的复议建议书,要认真研究整改,并于30日内将整改情况专题报告复议机关。行政机关对行政复议中典型违法案件,应在所属单位予以通报。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将各类典型案例汇编成册,印发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进行警示教育,防止同类错案重复发生。

建立执法情况定期分析制度。各地、各部门每年要结合工作总结,对本地、本部门发生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进行一次综合分析,总结行政执法中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的措施。

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相结合,完善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机关应与政府法制及监察、人事等部门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及时通报情况,把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被撤销、变更、确认违法和责令履行的数量,作为衡量执法水平的量化指标和公务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对直接责任人员,应当责令其写出深刻检查,并记录在案,对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直接责任人员,应当通过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责令作出检查、责令公开道歉、责令辞职、建议免职等方式追究相应的责任。

建立行政复议应诉制度 篇7

一、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为建立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 宪法确立的检察机关法律地位为建立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

我国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宪法这一规定从客观上确立了检察机关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地位。检察机关以行使法律监督权, 对行政权和审判权进行制约。但是司法实践中, 由于长期以来受“唯刑事论”思想的影响, 把宪法关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质的定位片面地理解为刑事诉讼监督, 而对于行政权尤其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并没有明确检察机关的监督权。这与宪法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立法本意是不相符的。国家性质决定检察职权的内涵, 检察职权的优劣又反过来从另一方面反映国家的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将公诉权介入到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中, 既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自我完善, 也是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要途径。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检察机关的职责范围不应仅仅局限于刑事诉讼监督, 应扩展到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赋予检察机关行政公益权。

(二) 刑事公诉工作的实践为建立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制度基础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 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 可以附带民事诉讼。”这一规定表明, 我国法律已确认检察机关有权代表国家或集体提起公益诉讼, 同时表明,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 能够启动法院的审判程序, 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而且, 从这个意义上看, 该制度从性质上看就是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可以认为法律赋予了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和公共利益的代表以民事公诉权。只不过履行这一权利的前提条件是有犯罪发生, 而且给国家、集体财产造成损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公益”性为建立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制度的事实前提。

(三) 行政诉讼法确立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为建立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法律基础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一条确立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行政公益诉讼就是涉及公共利益的行政诉讼, 与实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立法目的是相一致的。《行政诉讼法》第十条确立的行政诉讼基本原则之一是: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这一原则也为检察机关行使行政公益诉讼权提供了法律支持。

二、建立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体现了检察工作的客观规律

作为国家实行管理的不可或缺因素、工具, 无论是权力还是法律, 都必须仰仗特定的人以国家的名义执掌和执行。而基于人所固有的劣根性, 任何权力, 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任何法律, 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 都有被滥用、被践踏的可能。不论国家性质和历史传统的差异, 近现代国家法治建设的共同目的, 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防止滥用权力, 防止权力自身对法律的背叛。检察制度就是国家为了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制约警察权和审判权的肆意而创设的, 检察机关、检察官肩负着制约行政权、审判权以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尊严的责任。作为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救济的重要形式, 行政诉讼制度具有权力监督和权力制约的属性, 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对权力监督、制约的共同特性。从各国检察制度发展进程看, 尽管各自参与行政诉讼的情况不尽相同, 但仍存在一个共同点或者基本相同的价值取向, 就是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益代表参与行政诉讼活动。这种诉讼活动既有利于防止审判权的懈怠、不作为和行政权的肆意作为, 也有利于防止审判权与行政权的媾和, 以及行政权对审判权的侵害, 从而保障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人权, 维护国家法律的全面、统一、正确实施。

现实中, 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实施法律监督活动, 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 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有利于在行使行政公益诉讼权时彰显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不可侵犯性。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地位, 上级领导下级的工作机制, 专业化的检察官队伍, 决定了检察机关地位比较超脱, 有利于抵御地方保护主义的不良因素影响和克服部门利益, 并能获得受害人、控告人以及社会公众的理解和信任。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具体职能都与诉讼有关, 具有强大的诉讼资源和丰富的诉讼经验, 有利于行政公益诉讼工作的有效开展。检察权运行的程序、手段均由法律明确规定, 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检察权正当行使。因此, 检察权独特的运行机制决定了检察机关适合对行政公益诉讼提起公诉。

三、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法律监督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

检察机关开展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有20年的经历。虽然由于立法的滞后及种种原因, 使得这项工作的推进一直举步维艰, 但是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开创了检察机关实行法律监督的新局面。检察机关开展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主要通过抗诉和再审建议的方式开展, 其中检察机关提出抗诉而引起的再审程序, 其操作程序与一审程序中宣读起诉书、支持起诉并监督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是完全相同的, 在举证、是否决定上诉 (抗诉) 等方面也有相同的权利义务。可见,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开展, 为行政公益诉讼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丰富的实践基础。近年来, 各地检察机关为推进对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改革, 陆续开始提起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工作, 不仅得到了社会上以及学界一些人的认可, 也为检察机关行使行政公益诉讼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与此同时, 我国检察机关的专业能力也能够胜任行政公益诉讼工作。多年来, 我国检察机关在民事行政检察领域勇于探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能够有效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 检察机关有责任, 也有能力承担起行政公益诉讼的重任。

四、国外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有益经验

由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检察机关以国家和公共利益代表人的身份参与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已在各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普遍确立, 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 检察机关对涉及公共利益的案件都有权提起行政诉讼。大陆法系国家具有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和较为完善的行政诉讼制度, 检察官可以作为行政审判组织的组成部分, 代表政府或公共利益参与行政诉讼活动。根据法国《联邦行政法》规定, 联邦最高检察官、州立高等检察官和地方检察官分别作为联邦、州和地方的公共利益代表人, 参与三级法院的行政诉讼, 捍卫公共利益。按照英国法律规定, 检察总长代表国家, 有权阻止一切违法行为, 代表公共利益可以主动请求对

[上接第75页]

具体的应用规则进行规定。

2.品格证据存在关联性障碍。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证据应当合法、客观并具有关联性。由于品格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符合刑事诉讼证据相关性的本质要求。并不是品格好的人就不会犯罪, 品格差的人就当然会犯罪。许多具有良好品格的人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也有可能表现出不冷静, 发生激情犯罪。而具有暴力倾向性等不良品格的人有时也会表现出平和而理智的心态。

3.不良品格证据容易引起司法人员偏见和司法不公。当不良的品格证据被提出, 不论是案件的侦查人员, 还是检察官和法官都容易在判决前就对有前科或不良品格的被告人产生了“有罪”的推理性偏见和情绪性偏见。而法官在审理中, 由于带有偏见, 会对客观事实的认定产生障碍, 容易忽略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 影响司法公正。

4.容易产生证据失衡问题。司法实践中, 对犯罪嫌疑人不利的品格证据除法定的累犯证据材料外, 一般不会被提出。通常情况下, 只是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品格证据被提出, 用于证明其人身危害性较少, 从而争取对其适用宽缓的刑罚措施。也就是说, 有利证据能正常使用, 负面证据往往被限制使用, 这就容易产生证据失衡问题, 是证据规则不完善的一个表现。

5.外地犯罪嫌疑人的品格证据难以调查收集。社会调查对常住在本地的犯罪嫌疑人来说是比较容易成功获取他们的品格证据的。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流动人口越来越多, 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 有些地方甚至流动人口超过了常住人口。对于流动人口来说, 有关部门到外地去收集其品格证据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必将极大地提高司法成本。如果只对本地犯罪嫌疑人进行品格证据的收集, 尤其是收集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品格证据, 而不对外地犯罪嫌疑人的品格证据进行收集, 这显然是“区别对待”, 是司法不公的一种表现。

行政行为实施司法审查, 还可以在私人没有起诉资格时帮助私人申请司法审查, 即检察长是原告, 公民为告发人。美国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依据是“私人检察总长”理论, 亦即检察官拥有“主张他人利益的起诉资格。”按照该理论规定, 国会为了保护公共利益, 可以授权检察总长对行政机关的行为申请司法审查, 国会也有权以法律指定其他当事人作为私人检察总长, 主张公共利益。

此外, 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 检察官是国家法律监督者, 在维护公共利益和监督政府合法行政方面有着更为全面的规定, 如前南斯拉夫1976年通过的《行政诉讼法》第2条第4款规定, “如果行政机关制定的违法行政文件有利于个人、联合劳动组织、其他自治组织或共同体, 具有管辖权的检察员或法律授权的其他机关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比较研究国外上述制度不难看出, 各国检察机关介入行政诉讼活动的模式和性质以及方式、范围、程序等各不相同, 然而, 各个模式却存在着许多共同点, 即依法赋予了检察机关及其检察官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的职责和使命, 都蕴含并体现了检察权对审判权、行政权的制约理念, 都强调检察机关及其检察官作为政府或公共利益的代表在参与诉讼, 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中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 对于检察机关是否应当行使行政公益诉讼权这一问题, 成为法律界学者、实务人员争论的热点之一。笔者认为, 建立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 对于完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 发挥检察机关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中的积极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具有良好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建立行政复议应诉制度 篇8

一、2013年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处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的基本情况

(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为行政复议机关处理行政复议案件的情况

1.案件总量。2013年,全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11件,其中受理86件,不予受理及依法作其他处理的25件,已结案件75件。

2013年全区行政复议案件申请事项仍然集中在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两大类,其中工伤保险类总量比2012年下降18.18%,养老保险类总量比2012年上升66.67%,这两类占全区申请复议案件总数的72.07%。此外,行政复议案件事项申请出现了新变化。如行政不作为案件申请从2012年零件猛增到2013年的8件;劳动监察案件申请从2012年2件增加到2013年7件;人事行政案件申请从2012年6件降到2013年3件。

3.处理情况。在2013年已审结的75件案件中,复议决定维持55件,占73.33%;撤销和责令履行6件,占8.0%;作其他处理14件,占18.67%。

表3 2013年、2012年全区行政复议案件处理情况表(单位:件)

[年度\&已审结总数\&维持\&撤销和责令履行\&其他处理\&2013年\&75\&55\&6\&14\&2012年\&60\&54\&5\&1\&]

2013年全区已审结行政复议案件中,复议决定维持、撤销和责令履行的分别比2012年下降了16.67个百分点、0.33个百分点,作其他处理的上升了17.0个百分点。

(二)被复议的情况

2013年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参加复议,作出复议答复并提交有关证据依据材料,履行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被申请人参加行政复议的职责。全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被复议158件,比去年同期增加39件,增幅为32.77%。

(三)行政应诉情况

1.案件总量。2013年,全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处理行政应诉案件216件,比去年同期增加32件,增幅为17.39%。

2.应诉事项。2013年行政应诉案件主要集中在工伤保险、养老保险、行政审批等事项。其中工伤保险158件,占73.15%;养老保险24件,占11.11%;行政审批11件,占5.09%;劳动监察9件,占4.17%;行政不作为3件,占1.39%;其他11件,占5.09%。

2013年全区行政应诉案件中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占全区行政应诉案件总数的84.26%,工伤保险比2012年上升1.41个百分点,养老保险比2012年下降8.46个百分点。此外,行政审批类案件明显增多,比2012年上升4.55个百分点。

3.处理情况。2013年已审结175件,未结41件。已审结的案件中,判决维持126件,占72.0%;撤销和限期履行职责18件,占10.29%;作其他处理的31件,占17.71%。

表5 2013年、2012年全区行政应诉案件处理情况表(单位:件)

[年度\&已审结总数\&维持\&撤销和限期履行职责\&其他处理\&2013年\&175\&126\&18\&31\&2012年\&140\&103\&14\&23\&]

2013年全区已审结的行政应诉案件中,判决维持的比2012年下降1.57个百分点;撤销和限期履行职责、作其他处理的分别比2012年上升0.29个百分点、1.28个百分点。

二、主要特点

(一)各类案件数量均有所增加

与2012年相比,2013年全区行政复议案件、被复议案件数量和行政应诉案件数量均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13.27%、32.77%和17.39%。主要原因:一是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人社法律、法规、规章的颁布实施和普法宣传的深入,社会各界特别是用人单位和职工依法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普遍增强。二是人社领域特别是就业、社会保障、人才、工资和劳动关系等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人社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数量仍将呈上升趋势。三是通过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体现了行政复议“居中裁决”和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特点,行政复议作为解决行政争议主渠道的影响力增强。

(二)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行政争议案件所占比例仍居首位

工伤保险类案件以工伤认定为主,养老保险类案件以视同缴费年限核定及特殊工种退休审批为主。2013年,工伤保险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案件总数中占40.54%,在行政应诉案件总数中占73.15%;养老保险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案件总数中占31.53%,在行政应诉案件总数中占11.11%。主要原因:一是大部分工伤认定争议仍是因用人单位未依法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而引发。二是《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后,因国家相关的配套规定尚未完善,相关规定无法执行而引发争议。三是《工伤保险条例》修订后,对工伤认定不服,行政复议不再是前置程序,部分用人单位或劳动者选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此,工伤认定占行政应诉案件的比例相对行政复议案件更高。四是人社部门在作出关于视同缴费年限核定或特殊工种退休审批时未告知申请人相关的依据,申请事项未得到支持的原因不明而导致行政争议产生。

nlc202309040912

(三)行政不作为行政争议案件数量增加

与2012年相比,因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人社部门行政不作为而引发的行政复议案件数量从0件增加到8件,行政应诉从2件增加到3件。主要原因:一是申请人以举报投诉的形式要求对其认为的违法行政行为进行查处,人社行政部门不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职责,而简单地将其作为信访件处理,造成超出法定期限,申请人以此为理由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二是申请人向行政机关申请信息公开或行政审批,个别人社行政机关认为申请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事项不属于其公开范围或其不符合批准条件,未予以任何回复或只是简单口头告知后不再作出处理而造成的行政不作为。三是人社行政部门在行政处罚中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引起行政争议。

(四)行政复议综合纠错率和间接纠错率较高

2013年,行政复议维持率为73.33%,直接纠错率(通过撤销和限期责令履行等处理方式)为8%,间接纠错率(行政机关自行纠错后通过调解、和解以终止方式结案)占18.67%,综合纠错率(直接纠错率和间接纠错率相加)达26.67%。2012年的直接纠错率为8.33%,间接纠错率为1.67%,综合纠错率为10%。间接纠错率的提高,说明行政复议机关更注重以调解、和解方式处理行政争议,多起行政争议案件在行政复议阶段得到了妥善处理,提升了案件处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也大大减轻了行政诉讼和信访的压力。同时,综合纠错率较高,也说明广西基层人社干部队伍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三、存在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规定亟待完善

如《社会保险法》规定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家属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但至今仍未规定具体的支付标准。

(二)在行政执法存在问题

如调查取证不够,适用政策法规依据错误,不依法作出书面意见,未依法告知理由和依据等,导致了具体行政行为事实不清或者行政不作为等问题。

四、对策及建议

(一)积极推进立法工作,不断完善广西人社法规体系

对于工作急需、条件成熟的,人社部门积极协调立法部门纳入立法计划并推动做好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的起草、修改工作。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防止和化解行政争议。

(二)严格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

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的关键在于各级行政机关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行为,切实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是作出重大行政决策时,坚持征求意见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确保行政决策程序规范,防止因具体决策不当而引发行政争议。二是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要注意根据法定权利和程序,为实施具体的行政管理活动提供合法依据。三是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要注意按照依法、公开、公正的要求,保证具体行政行为合法、适当。四是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价工作,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减少行政争议。

(三)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2〕297号)要求,狠抓行政复议案件的受理、审理、调解、决定、履行等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畅通复议渠道,把符合行政复议受理范围的事项引导到行政复议渠道解决。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调解,以有效化解行政争议为目标,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行政复议环节,实现“案结事了”。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决定,确保法律适用正确和程序公正,对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该撤销的坚决予以撤销,该确认违法的坚决确认违法。健全行政复议决定执行问责等监督机制,切实纠正拒绝履行、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等行为。健全行政复议机构,加强人员力量的配备,确保复议案件依法由2名以上复议人员办理。加强对复议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解决争议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策法规处)

上一篇:年中学生军训工作计划下一篇:企业绩效考核的思路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