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思想近十年发展总结
诗言志思想近十年发展总结 篇1
诗言志思想近十年发展总结
[摘要]“诗言志”是中国最古老的诗论命题。“志”的训诂及“诗言志”产生的时代确认是学者们绕不开的问题。此两者也是大部分学者展开不同阐释的依据。同时,由于汉学的国际化,“诗言志”渐成为研究中国诗歌的元问题,许多外国学者也提出了观点鲜明的见解。
[关键词]诗言志 亚洲 北美
一、亚洲文化圈关于“诗言志”的理解
(一)文化空间说
李春青在其著作《诗与意识形态》中提出,诗的产生与发展,特别是诗学观念的形成与演变是独特的文化空间之“结构性因果关系”的产物。诗能够成为普遍性的言说方式需要有言说者、听者、传播方式与渠道及评价系统等,需要形成一种以诗为核心的特殊文化空间或者特殊“场域”。
基于此,他提出了“诗言志”的含义不应一概而定,而应根据时代不同有具体的含义:一是“诗”与“志”或“识”通,是指“记忆”或“记录”。如果“诗言志”之说产生于西周之初甚至更早就只能是这种含义。二是“赋诗”意义上的“诗以言志”之义。如果“诗言志”之说产生于春秋战国之时,就极有可能是这种含义。三是后人通常的理解。如果此说产生于西周后期到春秋赋诗普遍出现之前,则可能是这种含义。
无论“诗言志”产生于何时,至此到了战国中叶这种说法已经被
普遍理解为我们所理解的那种含义,即诗是用来表达思想或抒发感情的。
(二)以情补志说
詹福瑞先生在考察“诗言志”思想时分析了先秦到两汉“诗言志”的发展流脉,最后将“诗言志”这一特定话语定格在汉代《毛诗序》中。他认为,《毛诗序》的“诗言志”的话语与先秦“诗言志”相比有了许多新的内容。
首先,“诗言志”的话题性质不再是对诗的应用属性的认识,而是对诗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其重要依据是“诗言志”主要是指诗人言己之志。其次,从人的情感的心理欲求去认识诗的言志抒情的本质,揭示了诗的创作中情和志不可划然分开的浑融特点。在《毛诗序》作者的心中,志中是含情的成分的,志并不完全排斥情,言志亦有抒情之意,这与后人把情志判然分为两个概念是不同的。在汉代,情、志并举,“吟咏性情”就是“言志”的同义语,此种情况很普遍。《毛诗序》把情引入诗论,以情补志,揭示了诗歌的抒情性质以及诗作用读者的情感特征,无疑丰富和深化了“诗言志”的理论内涵。
(三)“情”为基础说
孙秋克在其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新体系教程》中提到,无“情”就无从“言志”,也无从进行政治教化。我们之所以把“诗言志”归于文学的情感属性而不是社会属性,即着眼于“情”为“志”的基础,二者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方面,在文学创作中“情”和“志”不仅不可能判然分明,而且以“情”的感发为基础。另一方面,虽然“诗言志”的确以感性的“情”为基础,但不能把“情”“志”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这种“志”带有伦理和群体的一面,不同于表现个人情感的“情”。
(四)文学表达说
蔡先金在其著作《孔子诗学研究》中提出,“诗”与“志”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诗”“志”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诗”是“志”的外在表现形式,“志”则是“诗”所蕴含的具体内容。可以说,“诗”是诗人内心之志的外化,而“志”则是诗人存在于内心深处的原始之诗。在“诗”与“志”之间用“言”连接,“言”是诗用以表现内容的手段,意味着光有“志”还不能称之为“诗”,还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诗言志”就是说诗歌可以表达诗人的内心之志,或诗歌是一种表达诗人内心之志的文学样式。
(五)“物我交融”产生论
韩国岭南大学教授洪瑀钦认为,诗是由“物我交感”而产生的语言艺术。并将诗的产生要素分为(1)诗人之心性;(2)对象之形象;(3)诗人之心性和对象之交感;(4)诗人和对象交感而成立的意象;(5)表现其意象之言语等五个范畴而已。通过这五个层面的分析,他指出非“物我交融”则不可能产生“志”的道理。对物象的关照和作者的心理是产生不同“志”的条件。因此,要想在“物我交融”的过程中产生伟大的“志”,就必须先涵养最伟大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网络期刊电子资源关于“诗言志”的资料比较丰富,但是鉴于多是单篇论文,多数并未成书结集,可能有些思想未必成熟。所以只选摘了笔者认为有价值的观点罗列于此,不辨稂莠之处也不可避免。
(六)工具说
北京大学美学访问学者杨慧芳在总结“诗言志”阐释时提出两种解释。其中一种说法就是工具论。她认为,《诗三百》产生以后的“诗言志”或被赋予某一时代士大夫的政治理念,或被赋予儒家的伦理之意,甚至就是一个时期统治者的统治意志的代称等等不一而足。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时代都会重新诠释过去时代传给他们的文学,那么作为“诗言志”的诗学理论在不同时期遭遇不同解读也是必然。
(七)“功成作乐”说
中南民族大学赵辉教授认为诗是周代乐制中乐的表现形态,属于乐的范畴,故所谓先秦诗论都是乐论。“诗言志”原本是西周礼乐理论形态中乐论的一个命题,是“功成作乐”的乐学观在“论乐及诗”时的不同表述。“功成作乐”表现的是乐以功德为价值取向,“乐以道志”即乐以功德为表现内涵。“诗言志”即“乐以道志”,与“功成作乐”的核心内涵一致。作乐以功德为基础,故诗也以歌功颂德为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决定着诗只能言“志”。言“志”于主体来说,表现为美、刺两个方面,即对功德的歌颂和对违德的讽刺,以保证和维护功德的实现。孔子的诗论,包括他的“兴观群怨”说,孟子“王者迹息而诗亡”,还有《毛诗序》亦都是从“功成作乐”的理论发展而来的。
二、北美汉学家对“诗言志”的理解
北美汉学家们探讨“言志”问题,并不是像中国历代文论学家那样,主要去探讨“志”的道德、政治教化的意义内涵,而重点在从中国文化和民族特性的角度讨论“诗何以言志”,以及从作家个性情怀角度讨论“诗言何志”。
(一)言意关系说
冯若春在其著作《〈他者〉的眼光——论北美汉学家关于“诗言志”、“言意关系”的研究》中根据分析指出,“诗言志”可以理解为一个符号学的问题,即符号(言)与意义(志)的关系,用中国传统话语来说就是“言意关系”问题。北美汉学家高辛勇在《修辞学与文学阅读》一书中提出中国文学里对语言功用的看法基本上是“言志”与“表意”的看法,这与西方的“模拟”或“再现”的定向是不一样的。中国话语理论注意的是“言尽不尽意”而非“呈现”或“再现”与“现实”的关系。这就是说,关于“言尽意”和“言不尽意”的讨论是在“诗言志”的“言志”问题统辖之下思考和论说的。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说
北美汉学家普遍认为,音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语言形态的表达方式,“诗言志”的论述离不开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语境。只有在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状态下,诗才能充分言志。言志之诗,如果
离开了调式、旋律的低吟浅唱,则不能达到言志的目的。这就提出了“诗言志”最初含义是“何以言志”。
如杜志豪多次指出,在文学文本独立之前,诗歌、音乐与舞蹈合一的最为原始的艺术形态是能够充分表情达意(言志)的,而且,与诗歌相比,音乐更具有表情达意的潜能。中国早期音乐美学思想是中国一切艺术审美的基础。
高友工同样认识到了音乐在“诗言志”话语中的重要性。他说,在这个早期诗乐舞的艺术混合体结构中,或许音乐是惟一形式化和构成性的艺术品类,这就使它在中国抒情美学文本的谱系中,成为被关注的中心和可作为范本的媒介。
显然,这些学者都注意到了音乐在早期艺术中的核心地位,他们对于“诗言志”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1)从术语的意义诠释发掘音乐在构成“诗言志”审美内涵中的作用。(2)“诗”所言“志”的途径是听觉,听觉成为“志”的象征。(3)诗乐舞结合、特别是音乐的美感能够充分体现人的情志。
(三)心理学说
北美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考察从《尚书》“诗言志”到《诗大序》“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发展,发现二者的差异:“诗言志”是根据过程或活动下的定义,即诗就是其活动或过程。而“诗者,志之所之也”则是一个等式定义,该定义说的不是一种活动,它再次陈述了诗的本质,这个本质得之于是的本原。
这被解释成一种“运动”,也就是诗的进程的空间化,它与那个得到成分确立的内外范式相符。这成了诗的心理学理论根基。其中“之”创造了一个跨越内外的运动模式。宇文所安说,假定我们有了个“事物”x,它也许是“志”,也许是“诗”,是哪个取决于它在什么地方。当这个x从“志”的状态进入其“诗”的状态时,必然暗示着“志”被转移了,“志”所包含的张力被消耗了。我认为,“诗言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以及文论的滥觞,在后世的传播演变中逐渐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以及意义,对于它的阐释有来自文学方面的如情志关系、文学表达等,也有来自社会文化方面的讨论如功成作乐、伦理情感等。一些学者也引用了其他领域方法来重新审视“诗言志”如心理学角度、语言符号学角度。还有一些学者根据近年出土的文献重新梳理研究,引入“诗亡隐志”等课题来进一步阐释“诗言志”的发展流脉,如赵玉新、王国健等学者。这些都为近年来“诗言志”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将“诗言志”纳入文化角度审视,还原其产生时的语境状态。而“诗乐舞三位一体”“乐”为核心的思想无疑说明了“诗言志”的产生。中国远古时的艺术处于一种混合的状态,包括诗歌、音乐、舞蹈三种要素,当时的“乐”是三者合一的一种形态。通过诗舞乐合一的活动,先民以情绪的体验、宣泄这种最直接、最具本能行动的方式,完成了群体之间的心灵交流和个体内心完满的审美体验。【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3]蔡先金.孔子诗学研究.齐鲁书社.[4]吴建民.中国古代诗学原理.人民文学出版社.[5]詹福瑞.汉魏六朝文学论集.河北大学出版社.[6]孙秋克.中国古代文论新体系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7]中国诗经学会.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8]郭令原.先秦两汉文学流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冯若春.他者的眼光.四川出版集团.[10]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1]赵玉敏.孔子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2]王国健.世纪之交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问题聚焦.广东教育出版社.[13]张蓉.中国诗学史话——诗学义理识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4]陈桐生.礼化诗学——诗教理论的生成轨迹.学苑出版社.[15]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
【诗言志思想近十年发展总结】推荐阅读:
诗言志05-09
言志,言志文天祥,言志的意思,言志赏析05-29
诗言志,歌咏言高一抒情散文10-14
托物言志范文09-08
托物言志作文:梅花05-13
写作技巧之托物言志07-20
托物言志诗歌集锦09-05
梅竹言志美术教案10-06
柳树托物言志作文05-13
托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