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年环保教育

2024-07-11

中学生年环保教育(共8篇)

中学生年环保教育 篇1

“北京市第三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注意,亲人两行泪。”这句话来自我印象最深的科幻片《流浪地球》。不过我最感动的是电影传递出来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

电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们躲进地下城,用行星发动机迫使地球停止自转,然后用一个空间站领航,准备拖走它;第二部分是韩子昂等人到地面上,见到满目疮痍的地球之后的震惊和难以置信;第三部分是人们想用土星的引力向前,反而被土星吸住了,刘培强舍身解救。三个部分相辅相成,互相联系。

其中,科幻部分最多的是在电影的前中段。它讲述了太阳急剧老化,即将吞噬地球,人们在亚欧大陆上建造了行星发动机,准备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到新的星系上去。我认为这里有一个细节很好,符合实际情况。你想,为什么行星发动机要装在亚欧大陆上?因为这块大陆的板块足够大,可以承受足够大的推力。

不过构思行星发动机就有点反物理了。太阳的引力为3.56×1022N。而地球的承载力仅有1.5×1010N,所以地球可能会被压碎的。不过吴京说得很好:“科幻就是科技结合想象而成的。” 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像后面还有点燃木星的片段一样。其实我更在意的是电影所传播出来的价值观,能否引起我们的共鸣。

这个电影很符合我们中国人的想法:什么都能散,但是家不能散。就算走也要拉着地球。电影里有两个很感人的情节。一个是韩朵朵呼吁大家来帮忙;第二个是刘培强英勇就义。看到这里,观影的人几乎都落泪了,各个人物的性格也在这里突现出来。性格不一的人物造就了一个个别样的情节,很能打动人。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我很喜欢,这也是我印象比较深的科幻大片。我相信中国能拍出更多更好的硬核科幻电影。

中学生年环保教育 篇2

一、对学生加强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能源结构的变化, 化学工业的发展, 工业三废的排放, 化肥、农药的不合理利用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不断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 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问题。“八五”期间报道: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燃煤和机动车辆尾气对大气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污染, 收获季节浓烟滚滚, 温室效应加剧。一些化工产品的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 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保护环境是一项基本国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环保教育必须从他们抓起.

二、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环保教育的优势

1. 生活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自然学科, 最终目的是创造新物质, 改造自然环境, 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它同其他许多学科都有密切联系, 特别是物理、生物、医学医药卫生、环境地理, 可以说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一些药物的禁用 (如, 含PPA的感冒药) 、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地沟油事件、皮革胶囊事件等无不充分说明这一点。

2. 中学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教育的因素很多

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某些情况下, 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造成的, 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化学的方法, 化学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很直接的环保教育基地。当讲到涉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时, 可结合课程内容适当补充一些环境污染的实例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例如, 讲到“空气”时, 让学生收集本地的空气质量日报, 初步了解空气污染;学习“二氧化碳”时, 向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及消除措施……这样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既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 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 通过课堂教育可把环保作为自觉行动

我国公民环保意识普遍较差, 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 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就要从学生抓起, 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CO、SO2、H2S等气体实验时, 应强调气密性检查、药品用量 (尽量采用微量, 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 以及尾气处理的装置等。每次实验完成后, 应将废液集中处理, 可回收的尽量回收, 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4. 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

中学化学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 在教学中涉及环保问题的知识时, 应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 找出原因, 设计改进措施, 将危害降到最低。在讲“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石油”等内容时, 就应适度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 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 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废气, 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去, 你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最后归纳为:对于酸性物质, 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 (如SO2、NO2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 。某些有毒物可使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 (如H2S可通入CuSO4溶液中, 转化为CuS沉淀) 等等。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之外, 还可以结合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 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 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 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 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三、理论联系实际, 促进学生学习环保知识

1. 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环境问题

引导分析“温室效应”, 使学生了解到由于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 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 因而造成“温室效应”, 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 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 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 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2. 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 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 利用植树节、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 设计生态环境教育的主题活动。如, 结合“限塑令”讨论:为什么要禁止使用塑料袋?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在使用?当你看到你的家人还在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时进行劝解了吗?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提倡低碳生活。针对这些话题, 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的支持, 让学生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 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反思, 想想自己和家人低碳的生活习惯, 还有哪些需要改进。

3. 结合第二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外科技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内容丰富多彩,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投身生态环保实践的自觉性, 维护和提升生态环境教育的信度。利用节假日、夏令营, 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实地考察, 使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现场对比, 结合已学的知识, 开展环保护知识问答。例如, 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有哪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 结合有关时事生态信息, 升华环保意识。比如, 日本福岛核污染事件及我国出现的“碘盐荒”, 帮助学生分析事件的原因、机理及危害, 填补知识空白,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 不盲从。

四、通过学生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 促进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由于缺乏环境意识, 全国各地滥用剧毒化学农药的现象相当普遍。这极大地危害了我们的健康。通过学生向亲人、朋友及社会各界宣传环保知识, 不仅可以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做起, 而且可以促进当地环保工作的开展, 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而且还可以推动无公害生物农药的研究和使用。

综上所述, 我们应该把环境保护教育贯穿中学化学教学始终, 多途径多角度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使每一位社会成员从小就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 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 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球。

摘要: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 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使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破坏自然环境的隐患。只有当人们普遍树立起环保意识, 才能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 共同保护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 造福子孙后代。

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初探 篇3

历史学科的研究领域,不仅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要方面,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当今社会三大问题。历史教育又具有研究过去,指导今天,反思历史,端正现实的功能,这决定了历史学科在环保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中能够发挥独特的优势。因此我们应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环保素材,渗透环保意识

历史教材中涉及环保教育的内容非常多,但教材并未深入分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努力挖掘、整理,以便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

1.通过讲述历史上的环保意识和环保实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战国时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剩用也。”他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古代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一切人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人类对自然不能只讲索取与征服,必须把自然看作人类的朋友,像爱护朋友一样爱护自然。

中国古代统治者经常封山育林,这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如在2000多年前的《秦律》中,统治者对滥捕野生动物行为就有明文规定予以查禁,即使是猎狩活动也有一定的区域和范围的限定。

2.通过讲述历史上环境破坏的事例及后果,增强环保意识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大自然不断的索取上的。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不断破坏着自然。恩格斯指出:“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地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一位哲人曾说:“人类切莫过早陶醉于战胜自然的祝贺中,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往往是残酷而成倍增长的”。由于人类对自然界过分索取,已频频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许多著名的古代文明,就是由于过度开发土地,导致自然环境迅速恶化,文明随之衰落并最终毁灭的。

昔日丝绸之路上充满生机的楼兰古国,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地方之一。“朝贡不绝,商旅相继”,“沃野千里,仓稼殷积,人民炽盛,牛马千里”。后来由于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再加上人类无休止的战争,把原本就脆弱的生态彻底破坏,终被埋入漫漫黄沙。

先秦时黄河流域环境状况良好,但从秦汉开始,大规模的垦荒及国家的大兴土木,使这一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河水泥沙含量日益增多。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如今已成为“地上河”,孕育了华夏文明的黄河流域,如今却千疮百孔,处处千沟万壑、茫茫荒原,水土继续流失,被视为今日“中国的忧患”!

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运动时,大片森林被砍;60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毁林毁草开荒种地,水土流失严重;80年代,大小工厂遍地开花,乱采滥挖,大肆排放废水、废气、废渣……这些活动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黄河在断流、淮河被污染、长江发大水、北方沙尘暴、西北森林锐减、西南藏羚羊哀鸣。

历史上频繁的战争也使环境、生态系统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如二战中首次使用原子弹,留下了核辐射造成的巨大的生态灾难。

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是轰隆隆的机器声打破了大自然的静谧、祥和,高耸的烟囱,如山的矿渣,飞扬的粉尘,如墨的污水接踵而来,天空污浊,鱼鸟远逝,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遭到灭顶之灾!

教师不仅要挖掘、讲述这些环保教育的素材,更重要的是要去引导学生反思人类过去的行为及其影响,总结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上的经验教训,从而树立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二、结合现实,结合国情,强化环保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结合现实、结合国情,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体会到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从而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保护环境。

我向学生讲述了触目惊心的现实环境状况:全国沙漠化面积153万平方公里,超过耕地总面积,土地沙化仍在扩大;工业三废污染不断恶化;受污染农田面积逐年增加,每年损失粮食120亿公斤;大气污染、水污染严重;物种丧失加剧……现实中的环境危机深深地震撼了学生们,他们认识到绝不能急功近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上的一时发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必须禁止乱砍滥伐,努力植树造林;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保护环境,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天蓝地绿、山川秀美、鸟语花香。

三、改革教法,提高环保教育实效和学生的环保能力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行民主的开放式教学,变“说教式”为“讨论式”,变“教师讲”为“学生说”,诱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其次,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如调查当地的文物古迹的保护情况,参观访问工厂治污情况,研究当地的气候、植被、水源,开展办环保类的黑板报、手抄报、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增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能力,从而自觉地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保护全球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关注环境问题,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能够借鉴经验、汲取教训、增长智慧,从而指导现在,展望未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伊犁将军金顺生年考 篇4

关键词:金顺,新疆,生年

一、金顺生平

金顺,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常年驻防吉林[1]4365。金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由继母抚养成人,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被派往山东追剿太平军,在领催的举荐下获得骁骑校衔。咸丰六年(1856),金顺跟随晚清名将多隆阿,出战湖北、湖南、河南,因“勇往冠群”升至协领。同治元年(1862),金顺随多隆阿入陕。同治三年(1864)西安被围,金顺以少胜多,击败号称有十万大军的蓝二顺,得到西安巡抚刘蓉“忠勇有谋,不避艰险,每战必先”的盛赞[2]。 在多隆阿和刘蓉的共同保举下,金顺获得镶黄旗汉军副都统衔, 并时任西安副都统一职,两年后又被晋升为署理宁夏将军,同治九年(1870),金顺率其弟连顺、富顺攻克了回民起义军最后一个据点王家疃,斩杀回民起义领袖梅照喜,金顺及其统领的金家军从此声威大震,升任乌里雅苏台将军。后因擅自进军镇番被褫职。 为戴罪立功,金顺请求留在甘肃军前继续效力。同治十一年(1873) 他配合左宗棠攻克肃州,重新获得都统衔。同治十二年(1874),金顺接替景廉出任帮办新疆军务大臣,主政新疆军务,在突袭黄田、收复玛纳斯、乌鲁木齐等攻坚战役中,均表现不俗。光绪二年(1876),金顺出任伊犁将军,出色完成了伊犁接收及战后重建的重任,但因处置军中哗变不当,引发伊犁社会的动荡,光绪十一年(1885)被调回京师,途中在甘肃病逝。光绪帝追加他太子太保衔,赐谥号忠介,并亲自为他撰写墓志铭1。

金顺虽然有八旗身份,但却来自八旗社会的最底层———披甲人,是凭借战功才成为与胡林翼、曾国藩等齐名的中兴重臣,“与胡文忠、曾文正、左文襄共济中兴,宣威华外”[3]474。不仅如此,其妻托莫洛氏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其弟连顺官至乌里雅苏台将军; 二弟春顺官至九江道道员;三弟富顺官至吉林将军,这在晚清八旗全面走向衰落的大势中并不多见,正所谓“咸同军兴,将帅多汉人,与乾嘉以前廟谟异矣,金顺为左宗棠所称举,故河陇西域之绩,满洲无与举者”[4]774。但遗憾的是,学术界对这位中兴名将及其家族的研究十分薄弱,关于金顺的生年至今未有定论。

二、金顺生年的不同记述

笔者通过爬梳文献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金顺生年四种不同的说法如下。

1.出生年代不详说。金顺是晚清著名的实力派战将,在《光绪朝朱批奏折》、《宫中档光绪朝朱批奏折》、《清穆宗实录》、《清德宗实录》、同治和光绪朝《东华续录》、《清朝续文献通考》、《左文襄公奏疏》、《刘襄勤公奏稿》等重要史籍中保存了与其相关的大量一手史料,详细地记载了他参与军政事务的情况,但没有留下能直接反映其具体生年的信息。虽然,《清史稿》、《清史列传》、(光绪) 《吉林通志》、《新疆图志》中的《名宦志》、《武功志》均有金顺传记, 但对其具体生年均未提及[5]。宣统二年(1910)成书的《续碑传集》, 是除《清史列传》外最具权威性的清代人物资料汇编,其中卷52 《武臣》收录了金顺的传记,内容是转录《吉林通志》而来[6]35。秦国经先生根据清代官员55883件履历整理而成的《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每件履历都清晰地记录了官员的籍贯、年龄、何时做官及其在任表现,是具体了解清代官员升降转迁不可多得的一手档案材料汇编,但没有收录金顺的履历档案,仅有其弟连顺、富顺的履历可查[7]。

基础文献对金顺生年记载的缺失,导致后人在记述金顺生平时,多采取不标生年的办法。钱实甫编纂的《清代职官年表》,是研究清代官制史的权威工具书,对金顺的记述为“光绪二年,伊犁, (满)金顺,十,乙卯,乌鲁木齐都统改”[8]2349。《新疆通志·人物志》收录了各个时期对新疆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生平,对金顺生年记述为“金顺(?—1886),字和甫……”[9]266,与《新疆历史词典》的记述相同[10]424。阿拉腾奥其尔所著《清代伊犁将军论稿》、《清代新疆军府制职官传略》,是目前研究伊犁将军群体的重要著作,均列有金顺的专篇,对金顺生年的记载都为“金顺(?—1886),字和甫,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11]。戴良佐的《迪化都统金顺》是笔者所见学界最早介绍金顺的学术论文,对其生年的描述明确为 “出生年代不详”[12]17。舒锦华探讨金顺收复伊犁的善后措施一文, 对金顺生年也是一笔带过:“金顺(?—1886)。”[13]88

2.道光十二年(1832)说。作为地方名流,金顺的生平事迹在其家乡吉林的方志中多有记述,为确切考订其生年提供了重要线索。清光绪至民国时期成书的吉林地方权威资料,以“吉林三杰”徐鼐霖1928年主持修纂的《永吉县志》最为全面翔实[4]。 其《人物志》中列有金顺的传记,文中提到“咸丰三年(1853),年二十二岁,征赴山东剿匪授骁骑校衔”,这是除下文提到的“王大臣年岁生日单”外,笔者查询到的有关金顺生年最明确的记载。 满人有记虚岁的习惯,也就是出生之日就计为1岁,年满1周岁计为2岁。按照上述记载推算,金顺应当生于道光十二年即1832年。若按照现代计算年龄的方式,咸丰三年(1853)金顺应当只有21岁,这与史料中“逾冠从戎”的记载相吻合。《永吉县志》成书于1931年,此后吉林地方出版物中涉及金顺生年的记载都沿用了1832年的说法。伪满时期成书的《永吉县乡土资料》,金顺词条的记述中有一句“咸丰三年,年二十二岁,征赴山东剿匪授骁骑校衔”[14]52,与《永吉县志》的记载一字不差。现代编修的《吉林市志· 人物志》 提到1963年曾从金顺后裔手中购得 《金顺将军征战图》,在介绍金顺生年时也与《永吉县志》一致,“金顺……道光十二年(1832)生于吉林乌拉城,咸丰三年(1853)时年21岁”[15]345。 董学增、王大可的《清金顺将军征战图介绍》及百度百科收录的 《金顺将军征战图》词条,对金顺生年标注亦为1832年[16]。此外 《吉林市市区文物志》、《吉林市风物志》、《吉林市志·军事志》以及吉林市档案馆的官方网站上刊载题为“金顺将军住宅”的小文,标注金顺的生年均为1832年[17]。

《永吉县志》中曾注明《金顺传》资料来源为《清史稿》、《吉林通志》、《光绪朝东华录》。笔者一一核对了提及的文献,《清史稿》 为“初从征山东授骁骑校,嗣从多隆阿援湖北”[18];《吉林通志》中为 “逾冠从戎,崎岖三十余年,入死出生与军事相始终”[2];《光绪朝东华录》中有数百处提到金顺,没有一处涉及金顺生年或类似《永吉县志》中与其生年的确切信息。《永吉县志》关于金顺生年的资料从何而来尚需考证。

3.道光十一年(1831)说。金顺生于1831年的说法,主要来自两篇论文,一为张晓光的《光绪御赐‘金忠介公之墓志’小笺》[19];一为戴良佐的《伊犁将军金顺述评》[20]。

张晓光一文中,开篇语即为“金顺(1831—1886)字和甫,为吉林镶蓝旗,满洲伊尔根觉罗氏”,并注明引自章伯锋的《清代各地将军都统大臣等年表(1796—1911)》第245页。笔者查阅章伯锋一书原文如下:“金顺伊根觉罗氏,字和甫。满镶蓝(满镶黄)。同三,西安副。同五,宁夏副。乌将。光二,伊军。光十一,卒。谥忠介”[21]245,并未提及金顺的生年日期。按图索骥,查阅此书中其他十一处提及金顺的地方,均未提及金顺的生年。

戴良佐一文开篇即云“金顺(1831—1886)……”,但没有标注出处。在文章第六部分专门列出一节探讨金顺生卒年份,提出: “关于生年,各书都缺乏,至今成谜……迄今为止,笔者所见,仅有张晓光《光绪御赐‘金忠介公之墓志’小笺》一文记为‘1831,即道光十一年’的观点”[20]39,显然戴文采用的是张晓光一文的观点。百度百科中金顺词条也将金顺的生年记为1831[22]。此外张安福《西域屯垦人物论稿》一书中记录其生卒年代亦为(1831—1886)[23]223。

根据上述考辨,张晓光对金顺生年的记述并非采自章伯锋一书。笔者推测“1831年说”,很有可能是引用了《永吉县志》“咸丰三年(1853),年二十二岁”的记载,但在计算金顺年龄时没有考虑清人有计虚岁的习惯,遂将“年二十二岁”理解为满22周岁,这样金顺的生年就被提前了1年,故有1831年之说。

4.道光十年(1830)说。《同治朝上谕档》和《光绪朝上谕档》中收录的“遵旨查开王大臣年岁生日单”和“王大臣年岁生日单”[24], 是佐证金顺生于1830年的重要依据2。

同治十一年(1872),金顺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王大臣年岁生日单”中,但直至同治十三年(1874)生日单中的对金顺生年的记载均为“年岁生日未据查复”[25]。从光绪元年(1875)起,生日单中对金顺年龄和生辰开始有极为确切的记录。以下为光绪元年正月初四上陈的“王大臣年岁生日单”中的部分内容:

大学士

李鸿章年五十三岁正月初五生日

文祥年五十八岁九月十七生日

左宗棠年六十四岁十月初七生日

都统

……

金顺年四十六岁二月二十五生日

到光绪十二年(1886)金顺的名字最后一次出现在生日单中, 随着年份的增加,金顺的年龄逐年递增,但均以光绪元年生日单中所载四十六岁为基准。

根据生日单所记光绪元年“金顺四十六岁二月二十五生日”, 可以推算出金顺应当生于道光十年(1830)二月二十五日。台湾学者魏秀梅《清季职官表》乙编人物录中有金顺的词条,注明金顺的生年亦为1830年。魏秀梅所依据的材料为《清史列传》、《清史稿列传》、《续碑传全集》和光绪十二年七月“外纪档”[26]878。笔者已经核实过前三种文献,均没有记载金顺生年的信息,而“外纪档”因条件所限尚未核对。周学军的《清代嘉庆朝以降伊犁将军出生日期考》一文,根据“生日单”推算金顺生年也是1830年,但作者没有对史料作进一步的辨析,只是详细地列出了历年“生日单”中对金顺生辰记载的具体情况[27]38。

为进一步判断生日清单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笔者核对了光绪元年生日单中与金顺同时提到的后世存有年谱的文祥、左宗棠、 李鸿章三人的生年。文祥,晚清自强运动的最要领导人之一,盛京正红旗人,其自订年谱中记载“嘉庆二十三年戊寅九月十七戌时生于辽阳任所……二十四年己卯二岁……光绪元年乙亥五十八岁”[28]。出生即为1岁,也佐证清人有计虚岁的习惯。生日单上陈的日期是正月初四,离文祥58岁生日实际还有八月有余,依此推断,生日单中上报年龄遵循的原则是只计年份不计具体的生辰日期。《左文襄公年谱》记“嘉庆十七年壬申公一岁,十月初七日寅时公生于湘阴东乡左家塅………光绪元年乙亥公年六十四岁”[29]。与生日单所载相符。查阅李鸿章的年谱“道光三年(清宣宗) 癸未一八二三(西历) 正月初五日公生于安徽合肥县东乡之大兴集……道光四年甲申一八二四公一岁……光绪元年乙亥公五十二岁”[30]。与生日单记载的年龄相差一岁,是因李书春在编写年谱时,已是民国年间,故将出生定为零岁,而不是一岁。由此可见生日单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而且军机处汉文上谕档是军机处汇抄皇帝谕旨而成的综合性的档册集合,是研究清史的一手材料, 可作为推算金顺生年的确切依据。

综上所述,依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笔者认为金顺生年的四种说法中,“1830年说”最为准确,可信度最高,但要最终确定金顺的生年还需要新的旁证或新的史料作补充。

三、关于金顺生年余论

中学生年环保教育 篇5

关键词:环保意识 化学教学 课堂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

环境污染是当今一个全球性问题,环境保护也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热点,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及至一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新世纪的化学教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呢?下面浅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一、寓环保教育于化学教学中

1.挖掘课堂教材、增强环保意识

怎样结合现行教材挖掘环境教育内容呢?做法是:如在初中学习空气一章时,应告诉学生这个维系人类生存一刻也不可缺少的物质,近年来已遭受了严重的污染。据监测统计,全国目前每年向大气中排尘多达2300多万吨,许多城市交通干道两侧的氮氧化合物含量普遍超标,一些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的肺癌死亡率比其它城市要高出50%左右。在学习一氧化碳时,当知道一氧化碳是无色有剧毒的气体后,就要明确指出它是大气的污染物,由于其性质稳定,一旦生成就不易消失,从而强调环境一旦受到破坏、就很难将其恢复过来。为此,我们要立足“防重于治”的原则,决不能做贻害子孙后代的事。

环保意识还包括掌握保护环境、改进生态环境的技术,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这就必须了解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因素——水、大气、土壤及其总体构成的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教学方法上,精选发生在中学生身边的,对他们具有现实环保教育意义的教材内容。例如,在“保护水源”的教学中,列举1972年日本水俣湾含汞的废水排入河海,汞如何以食物链逐级从浮游生物→鱼→人的逐级富集,引起有机甲基汞化合物导致中枢神经损伤为主的中毒,导致中毒者达283人,死亡60人的悲剧。这样,学生们不仅从书本知识知道淡水的宝贵,还从水质污染事例的水质、水源情况,更明确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重要性。

2.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中,紧扣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渗透、联贯各化学知识点与环保知识。例如讲到“硫”这一章的二氧化硫被氧化为三氧化硫时,在学生已具备了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酸雨的PH值、二氧化硫的危害以及控制排放、用碱液吸收SO2等知识的基础上,生动地列举震惊世界的几起烟雾事件: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日本的四日市哮喘事件,说明这些事件都是由于高浓度积聚的SO2与经久不散的烟尘协同作用的结果,以致造成数以千计的人的死亡。并使学生从环境教育中认识了金属氧化物烟尘可对SO2的氧化起催化作用。

二、环保教育应与化学实验有机结合

化學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科学的发展给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带来巨大推动作用。化学科学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危害,化工工业是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如何在发展化工产品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环境保护科学的重点课题。笔者认为主要通过以下教学步骤实施:

1.实验操作规范化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保证

中学生实验,要求学生做到基本操作正确而且规范化,但是,大部分实验的药品用量在教材中都未明确给出限量。若将药品规定了用量和浓度,既方便施教,又方便操作,更易让学生接受,观察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同时节省药品,减少污染。如:制氯气时,每产生250ml Cl2,约需MnO2 1g,所以,根据需要Cl2的量来控制MnO2的用量,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所以将定性实验中的药品定量化,既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又为实验操作规范化奠定了基础,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保证。

2.改进实验内容及仪器装置,向无污染方向发展。

化学实验总是伴随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生成,这些产物绝大多数是有毒或有害物质。产生的有毒气体直接影响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散发到空中的毒物对大气造成污染。所以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内容及仪器装置,尽量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如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实验中,通过改进实验装置,有效防止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气体的泄漏,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和对师生身体的伤害。

3.妥善处理实验的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实验要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意排放,久而久之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淡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不良的习惯,化学实验废弃物一般由较纯净的酸、碱、盐以及金属单质组成,在实验课教学中应把实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样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环保意识。

熊希龄幽生年考辨 篇6

关于熊希龄出生于1869年应予确认。过

去有些史料记载有误,误以为是1870年,应予

更正。1990年8月15日在湖南省凤凰县召开

“纪念熊希龄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时,熊夫人毛彦文对出生年即有异议,北京香

山慈幼院校友中也有疑问,都因手头缺少历史

证物,不便正式提出,以免影响学术研讨会活

动进行。后经北京香山慈幼院校友会依据《双

清集》记载考证,确定为1869年,并已将熊希

龄墓志铭重新镌刻予以更正。《双清集》是一本

熊希龄诗词集。由北京香山慈幼院1929年印

刷出版,由蒙养生廖盛慈题写书名,熊芷作跋,

第四校学生金如意楷书石印,是一部为庆祝熊

希龄六十诞辰而出版的熊希龄诗词集,是熊希

龄出生年月日的亲证。这一考证,得到熊夫人

毛彦文的充分的肯定。

这个备注说明所提到的“过去有些史料记载有误”,我不知道指的是过去的哪些史料记载有误?但所称“误以为是1870年,应予更正”,则显然是针对我了,至少也是包括我在内的了。那么我到底有没有“误以为”呢?要不要被“更正”呢?看来这已经不是小问题了。它关系到我这个写《熊希龄传》的,如果连熊希龄的出生年都没弄清楚,那我写的《熊希龄传》还可信吗?因此我必须要站出来说话了。不仅仅是为学术,也是为了自己!正好今年7月23日是我认定的熊希龄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说他1869年出生的人也许去年就已经纪念过了),前不久我在湖南省图书馆作了一场《走近熊希龄——兼谈我与熊希龄研究》的公益专题讲座,含有缅怀之意;今天再写这篇订正他生年的文字,就权当是纪念文字了!

其实关于熊希龄1869年出生之说,早在我的《熊希龄传》出版之前,即1995年12月11日,就有北京香山慈幼院校友会的肖岳岚先生向我写信提出。我找到这封十四年前的信,发现那时候肖先生所说与上述备注说明所透露的信息大致相同。爰将此信转录如下:

秋光教授我兄如握:前接手书,得知阁下正忙于编写《熊传》,我们盼能早日出版,非常感谢!兹有一事相商请考虑予以改正,即熊希龄先生的出生年。根据我们掌握的几件资料,应为同治八年己巳(1869):一、1929年为了庆祝(纪念)熊院长六十诞辰曾出版《双清集》一册。二、香山慈幼院文牍课主任贺槐青(秉钧)曾在《双清集》之扉页上作有批注:“熊公生于同治八年己巳,公元一八六九年也。”而熊公长女熊芷也在《双清集》之尾页作有一篇“跋”,明确记述着:“己巳六月二十五日为家君诞辰。”三、熊希龄先生与王在湘(梅村,为王春宜之父)同庚,交谊甚笃,互称兄弟,辅助熊公建立和主持香山慈幼院,直至1933年王在湘先生病逝,享年六十四岁。熊公将自备楠木棺送给王在湘享用。四、1990年熊希龄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时毛彦文夫人曾提出过熊公是1869年生,我会因考虑大会的成效问题而未正武提出此事。基于上述各点,我们希望您在《熊传》出版之前,提请您考虑更正,以符合事实。现检附有关资料复印件二份,请察收,并祈见复为祷。顺颂撰安。肖岳岚上。1995-12-11。

再查《双清集》第八页熊公题的一首诗“戊午己未两夏余夫妇避暑香山,骊儿自南方放假来此,追随朝夕,至可乐也。今夏六月二十五日余五十生辰,儿香儿共拍照于双清别墅,特题此赠之。”己未与己已正相差五十年,您手头有《双清集》可以对照一下。岳岚又及。

比较如上备注说明和肖先生来信,我感觉到现今所流布的有关熊希龄1869年出生之说,其根源还是在肖先生这里。肖先生是我敬重的长者。他与北京香山慈幼院校友会的诸多长者,如张立志、杨永欣、鲍熙年、王春宜等,对我研究熊希龄和出版《熊希龄集》、《熊希龄传》关怀备至,助力甚多,令我一直心存感念。但肖先生要我将熊希龄的出生年由我过去所认定的1870年“更正”为1869年。我却碍难照办。因为这是学术问题。我不认为熊希龄1870年出生说有误,何来“更正”之必要?记得我当时给肖先生复信解释甚详。我提出了我认为熊希龄1870年出生的四个方面的理由和依据。信是同时寄给肖先生和杨永欣先生二人的(可惜当时未留底稿)。没想到事隔十余年,才发现肖先生并没有接受我当时的解释,他仍然坚持熊希龄1869年出生之说。并且见我不予“更正”,便影响了相关的人出书加以“更正”(如前面备注说明所称)。而且还就近影响了北京香山熊希龄墓园,将墓园中熊希龄的碑文和生平事迹展览陈列都统统加以“更正”了!这不禁让我感到十分吃惊!

质之如上备注说明和肖先生信中关于熊希龄1869年出生之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取证:一是熊芷为其父所编《双清集》中的一些说法;二是相关几个人士的认定。关于第一个方面:《双清集》是1929年熊芷为其父熊希龄所编辑的一部诗词集。熊芷在该集的《跋》中云:“己巳六月二十五日为家君六秩诞辰……特与外子君复搜集家君所著诗词若干篇,付之枣梨,分赠亲友。”肖先生仅以此一句中“己巳六月二十五日为家君六秩诞辰”为据,就试图证明熊希龄是1869年出生,这是不确切的。肖先生大概忘记了我们中国民间做生辰寿庆,有所谓“男进女满”的习俗(现今湖南仍然流行这样的习俗),“男进”指的是男人是做虚岁,“女满”指的是女人是做实岁。按照这种习俗,1870年出生的熊希龄,1929年正好是虚岁六十,符合湖南人做寿的习俗。如果熊是1869年出生,那么1929年他就是实岁六十虚岁六十一了,那就是做实而不是做虚了。做实一般是故去的男人才做的,谓之冥龄多少或诞辰多少周年,在生的男人是不做的。只有在生的女人才做实,谓之“女满”。如1926年熊希龄夫人朱其慧五十寿庆,就是做实而不是做虚。朱其慧1896年出生,1926年是实岁五十。当然,有身份地位的女性长者也可以做虚而不做实。如1917年熊希龄为其母在北京做八十寿庆就是做虚。熊母是1838年出生,1917年是虚岁八十。我们在《双清集》中,也还能找到另外一些关于熊希龄寿庆是做虚而不做

实的例证。如肖先生信中所列举的“戊午已未两夏余夫妇避暑香山,……今夏六月二十五日余五十生辰”一句,句中的今夏指的是农历己未年即1919年夏季。这一年正好是熊希龄五十虚岁。又《双清集》中有“丙寅六月二十五日为余五七生辰”一句,丙寅为1926年,这一年也正好是熊希龄五十七虚岁。可见《双清集》这部被前文备注说明称作“熊希龄出生年月日的亲证”的书,恰恰是亲证了熊希龄是出生于1870年而不是1869年,他的所有生辰寿庆都是做的虚岁而不是做的实岁!关于第二个方面:肖先生在信中提出有熊希龄夫人毛彦文和熊的同事朋友贺槐青(秉钧)与王在湘(梅村)等人也认为熊希龄是1869年出生。但肖先生信中没有举出这些人所提供的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故也只能是存疑而已。其实我与熊夫人毛彦文先生书信往来有十五年,从未听她就熊希龄的出生年问题向我提出过讨论和质询。我对肖先生说1990年熊希龄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时毛彦文曾提出过熊公是1869年生持怀疑态度,除非毛彦文晚年记忆模糊了。否则她不应该产生这样的错觉。下面的解说将会证实这一点。上述表明,熊希龄1869年出生之说是受到质疑的,其证据不足,理由不充分,结论是难以成立的。

我认为熊希龄出生于1870年之说主要有如下依据:

其一,叶景葵为熊希龄所作《凤凰熊君秉三家传》称熊1937年“患脑溢血逝世,距生于同治庚午六月二十五日,享年六十有八”(见顾廷龙编《叶景葵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月版,第二百七十八页)。这里明文指出熊的出生年是“同治庚午”,而这一年只能是1870年!那么叶的说法可信度有多高?请注意,叶与熊生前为知交好友。1944年,毛彦文将熊的全部遗稿托付给了叶景葵,请叶为熊写家传和编集。据叶景葵1944年12月22日为《熊云卿先生法石涛山水卷》题识所记:“秉三没已七年,彦文夫人属余编次家传。先后求得光绪辛卯乡试壬辰会试朱卷齿录,又得其外甥田君手抄熊氏家谱,参互考证。”(见《双清遗珍》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8年4月版,第21页。)可见,叶是查阅过由熊希龄的外甥田学曾(按田为沈从文的姐夫)提传给他的熊氏家谱的,而所写的又是熊的家传,他不会而且也不应该将熊希龄的出生年弄错。

其二,1937年12月25日熊希龄在香港逝世后,湖南省政府曾呈中央予以公葬。以湖南各界熊希龄先生追悼会名义所撰的《熊秉三先生传略》,即谓“先生生于清同治庚午六月二十五日,年六十有八。”(见周秋光编《熊希龄:从国务总理到爱国慈善家》,岳麓书社1996年9月版,第四百六十八页)。又1938年4月3日熊秉三先生追悼会筹备处编印的《熊秉三先生事略》也谓熊1937年12月25日“卒旅次,享年六十有把”(见《熊秉三先生遗像遗墨事略》。湖南图书馆藏件)。1948年1月3日,胡适在《华北日报》撰《纪念熊秉三先生》一文,谓“秉三先生死在民国二十六年的年底,还不满六十八岁”。(见周秋光编《熊希龄:从国务总理到爱国慈善家》,岳麓书社1996年9月版,第三十四页)。这几处熊希龄享年或还不满六十八岁的记载,都只能表明熊希龄是1870年出生。如果他是1869年出生,那他享年就应是六十九而不是六十八岁了。

其三,熊希龄1926年为夫人朱其慧所作《丙寅十月二十九日为淑雅夫人五十初度赋赠》一长篇叙事诗中,有“己丑我方冠”一句(见《双清集》第三十二页)。己丑年为1889年,时熊希龄年方二十,故可称“方冠”。如果是1869年岁出生,虚岁已二十一,就不适合用“方冠”这样的词了。又叶景葵在前述《熊云卿先生法石涛山水卷》题识中,称“此卷作于辛巳,秉三方十二岁,尚未入泮”(见《双清遗珍》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8年4月版,第二十一页)。辛已为1881年,1870年出生的熊希龄到这一年是十二岁。如果1869年出生,那就是十三岁了。

浅析中学生环保意识与行为 篇7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之一, 而中学生是2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 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管理者。因此, 培养在校学生的环保意识对未来的环保事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对于环保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独对环保意识进行分析讨论, 如:白丽娟等指出要让地理课堂走进自然, 走进社会, 让同学们切身参与环保;包文华强调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多的穿插环保知等。而就中学生环保意识与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的较少。因此, 本文从环保认知水平、环保行为、环保意识的培养三个维度对中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 希望其结果和结论能够为环保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研究思路

1、调查问卷设计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自编了“中学生环保意识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 每个维度设计5道选择题:三个维度分别是:第一、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 意在了解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环保意识与行为, 主要了解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参与环保的实际行动;第三、环保知识的获得及对环保教育的态度, 主要了解学生获得环保知识的途径和自觉程度、对环保教育的态度等。

2、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以湘钢一中、湘钢二中等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 在学业层次上, 分高中、初中两个大层次。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30份, 回收416份, 其中有效问卷406份, 在有效问卷中, 初中学生205名, 高中学生201名, 各占约50%。

三、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环保认知水平分析

环保认知是指个体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或判断以及个体对环保与个人相互关系的评价。本部分的调查总分为5分, 0到5分分别表示个体在环保认知水平方面的差异, 得分越高, 表示环保认知水平越高。通过问卷统计, 可以得出中学生环保知识认知水平情况一览表:

调查结果表明, 总体来看, 中学生环保意识水平整体较高, 对环保知识掌握较好。而高中生的环保认知水平又要高于初中生, 这是由于高中生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 各个科目的知识都必须涉猎, 而初中学生由于知识储备的局限, 以及社会实践的缺乏, 环保认知水平较低。

另外, 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 人口对环保的态度与环保的关系密切, 选择“人口对环保的态度”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密切的学生占到了近90%。可见, 环保教育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2、中学生环保行为分析

环保行为是指个体在实践过程中, 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举止行动, 环保行为是环保意识的具体体现。调查结果表明:在环保思想觉悟方面, 绝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学生对环保问题比较有责任感, 其中有约80% 的人认为环自己对环保有兴趣, 愿意为环境保护作出努力。但是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 高中学生经常绕行以避免践踏草坪或绿地的仅有22%, 明显低于初中学生平均65% 的比例;而经常重复使用塑料袋的比例只有40%, 也低于初中中学生的平均水平63%。 (具体情况参见下图1)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在环境保护行为方面对自己并不是十分严格, 因此, 在加强环保教育的同时, 还应该采取措施强化环保行为。

3、学生环保知识的获得及其对环保教育的态度

调查发现, 中学生对于环保教育有着极高的热情, 在调查中有94% 的学生, 表示会积极响应或参与学校、社会组织的环境保护活动;在谈到自己如何获得环保知识的时候, 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的环保知识首先来自于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 其次才是通过学校课程获得;而中学生则表示自己的环保知识主要来自于学校课程, 其次是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中学生主要的时间都用在了课程学习上, 用闲余时间通过其他途径去了解环保知识的机会较少。

然而, 环保教育单独依靠学校课程是行不通的,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只有很少的学生乐意接受书籍传授或者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环保知识。大部分学生乐意接受活动参与式环保教育, 并认为环保公益活动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四、建议

为了更好的开展中学生的环保教育, 我们提出以下4点建议:

第一, 明确中学环保教育目的。中学阶段环保教育以扩大学生的环保知识面, 构建合理的环保认知结构为目的。只有拥有丰富的环保知识、正确的环保态度, 中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好的保护环境。

第二, 强化环保行为的引导。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中学阶段主要通过树立环保标兵等, 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同时开展广泛的环保教育宣传, 使环保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 探索更加积极有效的环保教育模式。只有学生乐意接受, 环保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书本教育, 创新环保教育模式。如中学生环保教育可以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可以与春游相结合, 可以开设环保主题班会等等, 丰富中学阶段环保教育方式。

中学生年环保教育 篇8

一、吃透教材, 加强环保知识的学习, 渗透环保教育

如讲到二氧化碳时, 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碳的来源、温室效应的形成, 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大量排放尾气, 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 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 对红外线进行反射, 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 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地球气温的升高, 如果继续下去将使海平面上升, 纽约、天津、上海、东京等繁华城市就将不再存在, 冰川将融化, 森林将退化, 物种将灭绝。教会学生知道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 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 少开汽车;保护好森林和海洋, 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 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 节约纸张等等行动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讲到S和SO2时, 介绍酸雨的危害:使土壤酸化, 直接危害植物, 破坏水环境。酸雨对河湖、植物、土壤等均有影响, 破坏了自然生态, 势必危及野生动物的生存, 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了解二氧化硫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美国测定的酸雨成分中, 硫酸占60%, 硝酸占32%, 盐酸占6%, 其余是碳酸和少量有机酸。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天然气的燃烧, 它们在空气中缓慢氧化, 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让学生在学到化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到酸雨的形成和危害。

讲氮和氮的化合物时, 介绍二氧化氮的毒性, 对大气的严重污染。列举发生在世界上的几起严重烟雾事件, 如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美国多罗拉镇烟雾, 英国伦敦烟雾等实例, 让学生深刻认识其危害。

氧族元素一章中涉及O3层的破坏问题, 臭氧层被破坏会使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量辐射到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 对人类及其生存的环境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后果。有人估计, 如果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减少10%, 地面不同地区的紫外线辐射将增加19%~22%, 由此皮肤癌发病率将增加15%~25%。另据美国环境局估计, 大气层中臭氧含量每减少1%, 皮肤癌患者就会增加10万人, 患白内障和呼吸道疾病的人也将增多。紫外线辐射增强, 对其他生物产生的影响和危害也令人不安。有人认为, 臭氧层被破坏, 将打乱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 导致一些主要生物物种灭绝。臭氧层的破坏, 将使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农作物减产, 导致粮食危机。紫外线辐射增强, 还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要保护臭氧层就应控制氟利昂的生产, 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在电池一章中, 近两年, 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国内媒体热门话题之一。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 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 汞具有强烈的毒性, 对人体中枢神经的破坏力很大, 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中外的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铅能造成神经紊乱、肾炎等;镉在人体内极易引起慢性中毒, 主要病症是肺气肿、骨质软化、贫血, 很可能使人体瘫痪;而铅进入人体后最难排泄, 它干扰肾功能、生殖功能。若把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中一起填埋, 久而久之, 惨出的重金属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 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 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电池在我们生活中的使用量正在迅速增加, 已深入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 目前年产量达140亿枚, 占世界产量1/3。如果以全国约3.6亿个家庭, 每户每年用10枚计, 消费量已是36亿。若加上集团消费, 每年会“涌现”上百亿枚废旧电池。这些电池若未得到妥善处理, 将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实施并倡导废旧电池分类收集活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教会学生从我做起, 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 关爱身边环境, 参与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利用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在有机化学中也有许多环保知识, 如白色污染。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为了顺应这种需求, 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筷子、水杯等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 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 造成“白色污染”, 形成环境危害, 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只要老师去加以提取, 提供有价值的环境保护内容在课堂上加以渗透, 一定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加强实验, 在实验实践中增强安全和环保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在实验中涉及很多环保的问题。如在做制备Cl2的实验时, 尾气必须用碱性的物质氢氧化钠来处理后才能排放到空气中, 因为其有毒会污染环境。同时归纳出相关气体的制备实验中的尾气处理, 让有毒气体通过吸收装置以减少和防止对空气的污染。此外, 还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甲烷等的尾气, 它们的排放也会产生污染。另外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要严格按实验要求规范操作, 注意实验后废液的处理。废液要按要求倒入相应的废液缸里, 不能随便倒入水池中, 以免腐蚀管道, 污染水源。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设计环保装置, 培养它们的环保意识。

三、加强实践,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增强环保意识

举行环保专题讲座是增强学生环保知识的重要一环。在课外可请环保工作者给学生作专题讲座。讲座中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向学生介绍当前国内外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 给学生看环境污染的专题资料, 展示环保图片, 列举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就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使学生了解当前的环保形势和环保的紧迫性。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去, 参观工厂和农村。分析工厂附近的水污染情况、空气污染的情况、农村垃圾乱扔的现象等等, 再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加以分析, 总结这些污染的危害, 提出处理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办环保黑板报、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看环保电视电影、组织学生在植树节里去植树、在世界环境日举办环保小报、戒烟日组织学生进行戒烟宣传等活动,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又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使学生从小养成环保的习惯。

上一篇:关于开封名人的作文:胡诗俊下一篇: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