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2024-09-27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精选8篇)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篇1

社区网格化管理单位网格、居民区网格责任人工作职责 为适应城市管理及发展的需要,落实政府各项工作任务,为辖区驻地单位、居民提供更好的的公共服务,在市容环境卫生、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安全稳定等属地管理等社会事务上达到全覆盖、精细化管理的目的,特制定办事处对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驻地单位、居民小区责任人的工作职责作如下规定:

一、居民区网格责任人工作职责

1、负责网格责任区内楼幢内外及周边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对责任区内清扫保洁、卫生死角、乱张贴广告、流动摊点等市容环境卫生方面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检查、上报相关情况,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实。

2、负责网格责任区内常驻人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期内信息、户况信息、计生服务、履行合同等常规工作方面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检查、上报相关情况,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实。

3、负责网格责任区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稳定及小区内安全防范、防邪教、民事调解等工作方面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检查、上报相关情况,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实。

4、负责网格责任区内劳动就业、各类人员劳动技能培训、残疾人保障、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等民政、社会事务方面的工作及时上报掌握的相关情况、信息,配合街道相关科室及时落实好相关惠民政策。

5、负责网格责任区内各种经济、招商、统计信息,各种调查数据的整理、归档、上报工作。

6、遇重大活动,协助街道相关科室、部门落实好阶段性工作任务。

7、每天早晚两次到网格责任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篇2

关键词: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创新

一、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1.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部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源头治理,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 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 实现对居民服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 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服务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创新, 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 更是固本强基、夯实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根基的必要举措。

2.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破解社会管理难题的有益尝试

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同时也处于社会矛盾集中凸显期, 社会管理的结构和方式均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经济的转型、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 大量农民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告别农耕生活, 直接转变成新市民, 新环境、新生活与固有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发生碰撞, 村干部不认识“新居民”、找不到“老村民”, “新居民”不认识“新干部”、找不到“老干部”, 传统管理模式被逐渐打破, 基层组织管理乏力、服务弱化的问题日益显现, 相当一部分人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 迫切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3.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完善社区自治服务体制的必由之路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 通过建立基层网格管理人员的正常巡查制度, 可以主动、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的需求;通过建立网格服务团队, 推动政府部门向社区延伸服务职能, 可以让居民在社区内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通过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 可以形成服务合力, 有效提高服务效率, 把各种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

4.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

当前, 我国社会大局总体平稳可控, 但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仍然较多, 其中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 流动人口管控乏力, 居民对社区基层组织缺乏认同感、归属感等问题尤为突出。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 将社会服务管理向末端延伸, 可以及时了解社情民意, 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最大限度地把矛盾消除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可以全面掌握人口动态信息, 实现信息资源的联网互通, 达到底数清、情况明、控得住的目标;可以有效组合服务资源, 优化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水平。

二、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的领导与推进社区管理多元化相结合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要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充分挖掘和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党委领导重在科学统筹, 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合理配置党政部门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的职责权限, 引导各方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同时要发挥社区党组织、社区工作者、楼栋长、社区民警、物业服务人员、居民代表、志愿者、政府部门职能延伸人员力量的协同、配合作用, 有效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网格化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形成强大合力。

2. 创新思维方式, 突出“以人为本, 服务为先”的社区服务理念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须着眼于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使社区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统筹优化社区服务管理运行机制, 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 使城乡社区服务管理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 科学制定基本目标, 科学设定体制机制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由一整套机制组合而成, 即规范化的组织体系、人性化的管理体系、多样化的服务体系、一体化的信息体系和专业化的队伍体系协同发展, 并构成一项系统工程, 才能保证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沿着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

三、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 科学合理地设置社区网格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 网格的设置必须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网格区域、规模与数量的确定要坚持既尊重历史传统又着眼未来发展的原则, 在现有行政区划的前提下, 根据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小区楼幢分布和各类人群工作生活习惯、群众认可度等因素, 科学合理划定网格。总体要求是各级网格划分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不留空白、不留盲区, 不交叉不重叠, 把区域内所有主次干道、公共场所等全部纳入网格, 实现全面覆盖。

2. 规范组织结构、加强队伍建设

整合社区、企事业单位、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各类志愿者和政府部门延伸力量等人力资源, 构建起专群结合、条块结合的社会服务管理格局, 实行“组团式”服务。在每一个网格, 配置1名网格责任人 (网格长) , 第一级网格责任人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第二级网格, 住宅小区要明确社区“两委”工作人员挂钩负责, 担任网格责任长。住宅小区内三、四级网格, 根据服务范围, 由政府财政出资配备专门人员担任责任人 (居民小组长和楼栋长) , 对条件成熟的, 要通过公开竞争, 由网格内居民或居民代表选举产生。

3. 明确工作内容, 落实岗位职责

(1) 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围绕辖区居民广泛关注的医疗保险、计划生育、民政优抚等民生问题, 通过发布公告、现场咨询、发放传单等方式, 广泛宣传政策法规, 切实做到上情下达。 (2) 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员。通过经常与群众面对面交谈沟通, 认真听取民声、了解民意、汇聚民智, 把居民的意见及时整理上报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3) 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员。开展经常性的入户走访活动, 严格落实有纠纷报纠纷、无纠纷报平安的制度。 (4) 做好居民事务服务员。每个网格管理人员要把优化居住环境、促进邻里互助、关爱弱势群体、帮扶特困家庭等纳入日常服务管理范围, 配合做好低保、救助、老龄、就业和卫生计生工作。 (5) 做好社会安全防范员。协助社区民警、司法行政人员等抓好网格内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登记管理工作, 对群众反响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 配合抓好打击整治和群防群治措施落实。

4. 强化保障措施, 加大经费投入

推动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管理服务体制建设, 加快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根据“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 为社区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 在每个居民小组片区显要位置, 通过租赁或购买的方式, 为居民小组配备办公用房, 作为居民小组长和楼栋长议事的固定场所, 统一设置标识、配备办公设备、工作职责上墙, 方便群众办事。将专职社工、楼栋长、居民小组长等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足额保障到位。

5. 加强制度建设, 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信息采集制度。社区要对采集的各类基本信息, 建立信息档案。二是建立巡查走访制度。居民小组长、楼栋长每天要到网格进行巡查, 通过走访联系、写好民情日记、做好基础台账。三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小区要经常召集三级、四级网格长召开民情分析梳理会议。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也要经常召开二级网格长会议。四是建立信息联动制度。在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时, 要同步建立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将排查掌握的各类基础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系统, 与有关部门实行联网共享, 为实现部门联动、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智能化、信息化支撑。五是建立监督考核制度。将每一个网格的责任人和网格员姓名、职务、分工等基本信息在网格辖区内进行公示宣传, 每一名网格员都要着统一标识, 方便群众求助、接受群众监督。

参考文献

[1]库世昌.社会管理科学化视域下的社区网格化管理[J].学习论坛, 2012 (9) .

论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 篇3

[关键词] 社区管理模式;建设实体化;党建社会化;网格化管理;西格玛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195-1

一、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的发展现状

(一)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发展的基本情况。1.西格玛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概述。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是指依托统一的城镇社区管理数字化平台,将管理辖区内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通过以社区居民为中心,利用对事实和数据的分析,改进提升社区管理的业务流程能力,是一套灵活的、综合性的社区管理方法体系。2.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的发展情况。在网格化的探索过程中,A社区将街道作为网络运行的主体和信息化支撑的平台,按照“尊重传统、界线清晰、任务适当、便于管理、方便服务”的原则因地制宜,将X 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区域分为四个子网格,辖区6个居委会分别划入其中,整个辖区划分为四个子网格。

(二)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的优越性。1.工作效率高。问题从发现上报到结案仅用50分钟,从受理至派遣到位仅用10分钟左右,其它个案一般耗时最多也在20分钟左右。2.经济效益好。考虑监督员定期巡视、问题精确定位及快速传递,部件维修费用、部门处理成本及协调成本当有较大改善。3.服务效果佳。权责清晰化和流程规范化解决了社区管理职责不清、多头管理等冗杂问题,大大加快了问题处置速度和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

二、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社区管理法规的缺席问题。2.社区功能主体职责的不明确。3.社区组织活动缺乏经费。4.社区各类组织人员结构不合理。5.上情不下达的现象严重。上情不下达的问题主要是指由于网格之间在协调上断裂现象的存在,致使上一级层面的指令和意图下一级的工作人员并不能完全、准确地领悟。

三、完善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社区管理的法制建设,加快法制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西格玛管理模式建立的进程。要制定和完善西格玛网格化社区管理的法律体系,逐步建立起责任问责制、监督考核、问题处理和反馈制度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来填充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制度缺失,为西格玛管理社区打下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保障西格玛网格化管理的顺利推行;还必须以情感为纽带,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让社区成员充分感受到社区的温暖,自愿积极配合行政执法人员执法。

(二)多方筹集资金,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政府有责任加大财政的投入,全力支持社区的改革与发展。2.多方筹集专项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拓宽社区建设的资金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資金、土地、房产等多种形式投资社区建设,吸引和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捐赠赞助,共同推动西格玛网格化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建设。

(三)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素质。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岗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专业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应大力发展社区工作教育事业,解决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稀缺的问题;积极引导与鼓励社会组织致力于发展社区事业,让更多的组织能服务社区,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建立西格玛管理的激励机制,构建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友善、平等、诚信、合作等方面入手构建和谐的社区关系,塑造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社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要积极建立健全西格玛管理社区的激励机制,通过社区居民民主推荐,组成评选小组评定,民主评选出为社区建设作出贡献的社区成员,在社区总结大会上进行表彰、颁奖等奖励,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西格玛管理的最大效用,进而真正体现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最高目标的优越性,使得城镇社区能持续、健康、文明、和谐的发展。通过构建和谐的社区关系,加强社区外与社区内、社区内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解决上情不下达的信息断层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紧跟城镇化步伐,使社区管理能担当起重任,就必须提升社区管理水平,这既是对社区的考验,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现代社区管理主要以社区的基本信息化为基础,依靠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对社区运转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反馈、处置和解决,以维护和强化社区管理的功能。鉴于西格玛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系统的优点,对社区实行西格玛网格化的管理与服务,无疑是现代社区管理改革的方向,应当大力推广并加以发展和深化。

参考文献:

[1]陶铁胜.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0,(11).

[2]郑士源,徐辉,王浣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2005,(3).

[3]陈平.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韩正.考察长宁区后召开工作会议[N].浦东信息化政务公开,2006,(04).

[6]汪大海,魏娜,郇建立.社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06).

##社区网格化管理材料 篇4

##社区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创新社会化管理,以“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服务理念,以关爱于民,服务至上为服务宗旨,以居民自治为管理模式,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工作目标,大力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

一、“两化”措施实现社区管理网格化

(一)管理区域网格化。

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考虑居民的认同度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状况,依据片区人口和管辖面积,##社区划分成四个网格和十个责任区。网格设内置有“一长四员四组织”,“一长”即为网格组长,“四员”则为网格管理服务员、网格居民自管员、网格单位协作员、网格管理监督员,“四组织”分别是党员先锋组、管理服务组、居民自管组、单位协作组。每个网格里设有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的责任人是社区管片工作人员,要求一岗多责,一职多能,并在网格管理中建一档一册一网实现动态管理。社区管片工作人员是每个责任区的责任人,同时责任区内设网格管理中心户,也就是原来的单元组长,他们既是社区的信息员又是为民服务的督导员,他们能够及时的向上反馈信息,更好的协助社区社区把为民服务的工作落实到户、到人。为实现人到户、户到格、格到网的“一网到底”的管理模式奠定

基础。

(二)管理人员责任化。

办事处下派四名工作人员到##社区,对社区工作进行指导和协助,使工作中遇到的急、难、险、重问题都能及时的解决。同时在网格化管理中,社区工作人员,作为网格责任人,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一份“责任田”,工作内容涵盖了所有条线,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要求更全、更高、更细了,他们成为发现、受理、处理、协调、报告的第一人,因此需要网格责任人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工作中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嘴勤、笔勤,对于网格内出现的任何问题,都由责任人第一时间接受处理,对于能够现场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要与相关责任人、相关部门协调尽快解决,做到“去有目的,来有问题,后有反馈”。

在居民中根据社区所涉及的服务项目设立九大员,即:助残爱心员、助老服务员、就业预警员、社会保障协查员、计生监督员、文体员、安全防范员、环境考核员、民情调解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实现自主服务,精细化服务,真正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二、特色项目实现社区服务人性化

(一)居民参与有热情。在社区内组建“七星联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即:义务巡逻队、义务护绿队、义务保洁队、义务民调队、义务帮扶队、企业协作组、唱响艺术团。通

过居民自治组织的组建,真正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标。这些居民自治组织不计报酬、不计得失的奉献,使社区真正达到了“公众参与协调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局面。同时引导居民代表制定了《社区居民文明公约》号召居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使小区真正成为自已的家。此外,社区还协助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提升居民参与小区管理的热情。

(二)民意表达有渠道。在小区居民楼侧悬挂网格责任区公示板。明示了网格组长、责任人的姓名职务、电话、以及责任区的平面图和便民电话,使社区居民更直观的了解网格管理。同时在每个单元内悬挂了“有事您说话”便民公示板。使百姓的呼声能直接找到对接的出口,解决了居民有事不知找谁的问题。

(三)民生项目有落实。围绕居民关心的各种问题,社区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针对居民关心的健康问题,社区与医大四院,北塔社区医院、爱尔眼科医院等建立联系,为居民进行义诊和免费的体检活动,同时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社区志愿者和医生还自发的组成了“爱心团”为居民提供更贴心更专业的医疗服务,使预防保健进社区、进家庭。针对居民关心的就业问题,社区与辽宁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建立帮扶机制,由他们派工作人员为社区的失业人员进行计算机基础及编程的授课,使失业人员增强了就

业的技能,提高了就业的成功率。

(四)网格管理有步骤。在网格管理中要求工作人员做到“六步”即一步尊重、二步掌握、三步服务、四步落实、五步勤动、六步到户。把“创新社会化管理”与“星级社区创建”活动紧密结合,通过社区网格化建设,加强党组织核心作用,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实现社区管理的全方位、精细化、信息化,做到情况掌握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工作推动在网格、感情融洽在网格。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例会 篇5

2014年3月4日,三里店社区召开网格长例会,会议有湖东办事处网格办张家平、计生办雷捷、社保所唐锦、社区民警邢百录及24位网格长如数参加。会议由社区书记万峰同志主持,首先,办事处的各职能部门生动、详细的向大家讲述了本部门的办事章程及相关的政策法规,让各位网格长熟悉业务章程后能深入居民中,为群众排忧解难。其次,各位网格长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和介绍了本网格的一些事情。最后,由社区书记万峰总结2月份大家工作的成绩,并阐述了自己对网格长的要求和想法。

信息员:喻金鑫

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调研 篇6

1.社区管格化管理的现状;

社区网格划分的标准:上级没有具体的要求,只是各自按照自己的社区的实际情况划分的,我们长山花园社区是按楼和户数划格的。

网格人员配备情况:我们是社区主任、副主任、助理是网格的督导员,每名督导员负责2-3个网格。社区公益岗位作为网格的管理员,每人一格,社区居民志愿者为各项工作的信息员。

网格管理、运行、发挥作用情况:

制定了网格化管理信息单,党委2号决定出租房屋管理

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靠党员、群众的觉悟和面子进行监督。

2.社区管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区网格管理工作存在的障碍、需要解决的问题、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等。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篇7

关键词:社区网格化,可靠性,容错,创新

1创新平台

2015年初,岳阳楼区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岳阳楼区作为岳阳市的中心城区,如何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是岳阳楼区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瞄准先进地区标杆,分析我区管理需求,建立我区信息化创新平台,实现以人为本,通过政务服务公开化、网格管理精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监督考核常态化,全面开展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解决城管、民生、治安、人口等现代社会管理难题,势在必行。

区委、政府决定,建设“社区网格化管理与综合服务创新平台”,软件平台由社区网格管理、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居民自治3个大系统组成,同时还配套建设了数据中心、社区终端(含专线)等环境。依托“互联网+”,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社区(村)所辖范围为基础,综合地理布局、道路走向、无缝拼接、工作量等因素将全区划分为577个网格,按照“一格一员”配置网格员,实行综合服务,探索了一条创新管理与主动服务的新路径。

该工程作为岳阳市的桥头堡工程,岳阳楼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秧励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作为技术组专家,负责系统规划、安全防范、项目配置以及软件开发的指导工作,为确保该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多次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对该项目采取了接入层虚拟化冗余、软件容错技术、数据库双机容错与服务器虚拟化集群技术等多项容错技术。

2系统可靠性技术

容错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一定的软硬件故障时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能产生正确结果的一种措施。系统可靠性技术主要采用冗余方法来消除系统的故障。

2.1冗余方法

冗余是指在正常系统运行所需的基础上加上一定数量的资源,包括信息、时间、硬件和软件。冗余是容错技术的基础,通过冗余资源的加入,可以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大大的提高。主要的冗余技术有结构冗余、信息冗余、时间冗余和冗余附加4种。

(1)最常用的冗余技术是采用结构冗余,可以分为静态、动态和混合3种冗余。静态冗余(屏蔽冗余、被动冗余),通过表决和比较来屏蔽系统中出现的错误。动态冗余(主动冗余),通过故障检测、定位和恢复等手段来达到容错的目的。混合冗余将静态和动态冗余结合起来,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信息冗余是指系统在实现正常功能所需信息之外,多添加一些信息,以保证系统运行结果正确,通常采用编码和译码技术来提高信息冗余的效率。

(3)时间冗余。时间冗余是以时间(即降低系统运行速度)为代价以减少硬件冗余和信息冗余的开销来达到提高系统可靠性的目的。实现时间冗余的方法很多,其主要思想是对相同的计算任务重复执行多次,然后通过比较计算结果确定是否存在故障。

(4)冗余附加。冗余附加是指为为了实现以上冗余技术需要的程序、指令、数据,以及存放和调用它们的空间等资源。

2.2软件容错技术

软件容错的思想是从硬件容错中引申而来,利用软件设计的冗余和多样化来屏蔽信息错误、提高系统可用性。主要方法是提供足够的冗余信息和冗余程序,使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及时发现错误,并采取补救措施,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常见的软件容错技术有:

(1)N版本程序设计(静态的故障屏蔽技术),主要设计思想是用N个程序(功能相同,但由不同的人员、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方法、采用不同的开发环境)同时执行一项计算任务,通过多数表决来选择正确结果。

(2)恢复块方法(动态的故障屏蔽技术),采用1个主程序块加多个后备程序块(一个块就是一个执行完成的程序段,每个程序块具有相同功能),主块先运行后验证测试,如果验证测试没通过,系统就启用现场恢复机制,恢复后交由后备块1运行,后备块1运行结束后也进行验证测试,如果验证测试没有通过就再启用后备块2,如此重复,直到消耗尽所有的后备块,或者程序出现不可恢复的异常结果。

(3)防卫式程序设计。基本思想是通过在程序中包含错误检查代码和错误恢复代码,其实现策略包括错误检测、破坏估计和错误恢复3个方面。如下面的程序就是这种思想:

2.3双机容错

这是一种软硬件结合的容错方案,由两台服务器加一个外接共享磁盘阵列,并部署相应的双机软件。其中共享磁盘阵列是一个可选的部件,可以在两台服务器中采用RAID卡来取代。在容错系统中,两台服务器一般区分主系统和从系统(备用系统),两台服务器互为主从关系。每台服务器都有自己的系统盘,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每台服务器至少安装两块网卡,一块连接到网络,对外提供服务,另一块与另一台服务器相连,用以侦测对方的工作状态,并通过“心跳”方法保证主系统与备用系统的联系。同时,每台服务器都连接到共享磁盘阵列上,用户数据存储在共享磁盘阵列中。如果服务器1发生故障,则服务器2及时接管工作,保证网络服务不间断。双机容错系统有双机热备、双机互备和双机双工3种模式。

2.4集群技术

集群技术就是将多台计算机组织起来进行协同工作,是提高系统可用性和可靠性一种技术。在集群系统中,每台计算机均能承担部分计算任务和容错任务,当其中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系统使用集群软件将这台计算机从系统中隔离出去,通过各计算机之间的负载转嫁机制完成新的负载分担,同时向系统管理人员发出报警。集群系统通过功能整合和故障过渡,实现了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按照解决问题的不同,一般将集群系统分为高性能计算集群、负载均衡集群和高可用集群。

3具体做法

根据上述理论,采用了接入层虚拟化冗余、软件容错技术、服务器双机容错技术与服务器虚拟化集群技术等多项容错技术,来确保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

3.1接入层虚拟化冗余

在数据中心交换系统中分为两个部分:核心交换部分与服务器接入交换部分。配置了两台支持虚拟化的云架构模块化核心交换机,采用交换设备虚拟化冗余设计,实现网络层虚拟化,避免在发生单点故障时导致业务中断。核心交换部分与服务器接入交换部分,采用网闸隔离。还在核心交换机边界部署了入侵防护系统,在内网安全管理区部署了漏洞扫描等系统。

3.2软件容错技术

该系统基于J2EE开发平台和B/S架构,应用Spring MVC、Spring和Mybatis整合框架进行开发的,确保了平台架构的坚固性与稳定性。其中,Mybatis作为数据持久化层,主要处理对象数据表的添、删、改、查等操作;通过Spring将持久层、业务层、表现层等进行整合;Spring?MVC框架,通过实现MVC模式将数据、业务与展现进行分离。整合分3步:

(1)整合dao层。Mybatis和Spring整合,通过Spring管理mapper接口。使用mapper的扫描器自动扫描mapper接口在spring中进行注册。

(2)整合Service层。通过Spring管理Service接口。使用配置方式将Service接口配置在Spring配置文件中。实现事务控制。

(3)整合Spring MVC。由于Spring MVC是Spring的模块,不需要整合。

此外,系统采用中间件技术,将市局房产信息、3D地理信息等12个相关部门的信息与系统相连,确保了信息采集的可靠性。

3.3数据库服务器双机容错技术

数据库服务器(H3C R390)采用双机冗余容错技术,应用Oracle数据库的RAC(实时应用集群)技术提高系统的高可用性,系统基于Red Flag Linux平台。服务器双机热备为单工模式(Active/Standby)。其中,一台服务器运行数据库系统,另一台为数据库备份服务器,容错软件在服务器节点间保持着间歇的通信信号(心跳信号),相互监测对方的运行状况。当Server1宕机,Server2立即接管,保证工作不间断。本系统的数据存储采用宏衫MS3100磁盘阵列柜,使用RAID5技术。同时在两台服务器上安装双机容错软件(Data Ware),用以监视状态、协调工作、维护系统的可用性。

3.4服务器虚拟化集群技术

系统平台与政府其他信息系统,采用虚拟化集群技术。采用5台H3C UIS8000 R590部署虚拟化环境(每台配64G内存、双6核CPU,服务器下同),这5台服务器上都安装配置H3C CAS虚拟化软件,生成多个虚拟服务器,该网格化管理平台就安装在虚拟服务器上。同时,还采用1台服务器部署安装Virtual Center软件,对所有服务器(包括物理服务器以及及其上的虚拟服务器)进行统一的管理。采用两台服务器安装相关备份软件作为H3C CAS虚拟环境的备份服务器,对虚拟化环境进行统一的备份恢复管理。

4结语

系统采用了以上容错技术,确保了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经过UAT与初步应用,系统相关人员感知良好,对外服务稳定,极大提升了政府的形象,确保了网格化管理与综合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友生.系统分析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勇.Springmvc+Mybatis由浅入深全套视频教程[Z].北京:清华大学,2016.

“东城式”统计网格化管理 篇8

网格化管理进入统计的可行性

网格化管理具有诸多优势,将其引入统计工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笔者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管理范围的一致性。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范围是指在社区范围内,按照相应条件和规模进行一定的地域划分,笔者认为,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经济普查的地域划分一定程度上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范围是一致的。二者均以区域相连的管理单元或调查单元为管理对象,其不重不漏的登记特点既能满足经济统计的要求,又能满足社会统计的要求,可以说为统计系统的“应统尽统”提供了重要支撑。特别是日常统计单位名录库的维护工作,更可以融入到社区的网格化管理中。具体而言,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对象既有居民,又有单位,网格助理员作为网格工作的主体,其职责是落实网格内“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数据的收集以及各种协管类工作,每日对其进行网格巡查和对各项事务实行动态监测。这其实与统计单位名录库所涉及的动态维护是一致的,即网格员每日对网格内单位进行动态监控,完成对网格内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动态维护。

工作人员的稳定性。东城区网格管理员均为社会公开招聘人员,具有年龄小、学历高、专业知识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并且他们较为熟悉区域情况,易于同网格内单位和居民进行沟通,具有社会招聘临时调查员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一是结构化优势。以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社区工作者队伍为例(即网格力量),现有社区工作者129名,30岁以下40人,占31%;31岁到50岁之间的有71人,占55%;50岁以上的有18人,占14%。研究生学历的有7人,占5.43%;本科学历的有58人,占44.96%;大专学历的有53人,占41.09%;高中学历的有11人,占8.53%。此外,在129人中具有助理社工师职称的有19人,占14.70%;具有社工师职称的有6人,占4.3%。二是素质化强势,社区网格员在年龄和学历上的优势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接受新生事物较快,具备从事基层统计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笔者相信经过日常业务知识学习和专业调查培训,他们能够较快地胜任统计调查工作,从而保证统计调查质量。相关实践也表明,网格力量已经能够满足大型普查的需要。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例,东四街道共划分了8个普查区和145个普查小区,抽调85名普查员,抽调人数是社区工作者人数的65.9%,也就是说在人口普查这样大规模的调查工作中,依靠网格力量也是可以实现的。目前,社区规模虽已调整,但总的户籍数仍保持现有数量,从现有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数量来看,7个社区129名社区工作者,是能够保证大型普查任务需要的。

如何将网格化管理引入统计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网格化管理可以在统计工作的如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借助网格化管理维护统计单位名录库。一是明确工作思路。以全面核查社区内单位为切入点,通过网格员对网格内单位的动态监测,实现名录库的及时更新和维护。将全区统计单位名录库的信息,与网格员日常维护的单位名录信息、工商部门的个体商户和单位的基本信息、街道经济部门的税源单位名录信息进行整合、剔重,形成社区内全部法人、产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基本单位信息,为网格员实地踏查提供参考资料。并按照核实内容对网格员进行统计业务培训,掌握统计单位名录库核查的方法。二是开展单位核查。网格员结合日常工作,以基本单位信息为底册,逐一进行实地核查,对新增、迁出或注销未办理手续的单位进行确认,凡符合办理统计登记的单位,督促其办理相关手续,符合报送统计报表的单位及时纳入统计范围,确保统计单位无遗漏,提高统计数据的全面性。三是认真进行比对。将核查的单位与统计单位名录进行详细比对,通过核实结果,查找当前统计单位名录库信息与实际情况间存在的较大差异。

借助网格化管理开展人口抽样调查。人口抽样调查是以人口普查为基础进行的,二者间的调查区域划分、调查内容、方法、调查量度等基本相同,因此笔者认为也可以将网格化管理引入到人口抽样调查中。以东四八条社区为例,共有两个小区在人口抽样调查中被抽中,其小区规模为119户和126户,分布在两个网格中,网格区域均为住宅类型网格,每个网格约500户。按照调查中每50户配置一名调查员的配置标准来看,这意味着该社区需要配置4名调查员和2名指导员,合计6名调查员均由社区网格员来承担。值得一提的是,网格员充分发挥其“地熟人熟”的优势,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尤其在小区图绘制、建筑物核查方面的优势更为突出,入户阶段没有出现拒访现象。

借助网格化开展城镇住户调查。“入户难”是住户调查中遇到的难题,东城区利用网格员、网格助理员与居民间的良好关系,开展住户调查工作。目前,东四街道住户调查员分别由两个社区的网格员担任,他们承担了22户记账户的调查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网格化管理进入统计的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网格化管理已经在统计工作中初见成效,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创建了“网格”统计管理模式。统计工作采取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经济统计和社会统计的区域全覆盖和信息全覆盖,做到了应统尽统、不重不漏,实现了区、街、社区、网格“四级”统计工作的常态化管理,构建了区级的完整的统计管理体系,对加快建立现代统计体系,努力实现统计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建立了社区网格统计工作机制。实现了统计工作向社区的有效延伸,在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社区统计工作制度》、《社区网格调查队员工作职责》等制度,规范了社区的统计工作。将统计工作纳入到社区的工作范围,形成了良性的工作机制,使统计进社区更加有章可循。

促进统计服务水平步入新台阶。一方面,通过全面了解辖区单位情况,健全单位名录库,开展高质量的统计分析和监测,为街道提供了管理决策的依据,提出了培育产业发展的方向,增加了税源建设的重点等建议;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单位信息共享机制,避免了重复调查和数出多门,统一了调查口径,降低了工作成本,较好地发挥了统计数据的信息服务功能。

由于社会管理和创新网格化开展的地区并不普遍,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问题。首先是网格员依法开展调查的问题。网格员在调查中暂无合法的工作身份,因此可能会遭遇调查单位的拒绝。其次是社区单位信息与统计名录库有效衔接的问题。目前,网格员发现没有办理统计登记的单位,只能采取督促的方式,尚不能实地办理。再次是日常经费支持的问题。网格员主要承担社区服务管理以及城市管理工作,其任务较重,再承担统计工作任务,需要给予工作补贴,而这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目前,这类工作的财政预算还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需要进行主动沟通。

编辑:张雪威 / 邮箱:zxw@bjstats.gov.cn

上一篇:中职资助典型案例下一篇:巴拉河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