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廉洁与腐败

2024-07-16

高校廉洁与腐败(精选8篇)

高校廉洁与腐败 篇1

【专题名称】中国共产党 【专 题 号】D2

【复印期号】2011年02期

【原文出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沙)2010年5期第103~105.118页

【作者简介】章怀云(1951-),男,湖南长沙人,博士生导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内容提要】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通过管理者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品格培养,形成完善的廉洁文化制度、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高尚的廉洁文化价值取向。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高校管理效能和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高校廉洁文化建设面临思想认识不到位、客观环境不乐观、自身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廉洁文化理论研究;加强制度反腐;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关 键 词】高校/廉洁文化/制度/教育EE365UU177207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272(2010)05-0103-04 廉洁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新内容,是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继承和超越,它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廉洁理念、廉洁精神、廉洁制度及廉洁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文化综合。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通过管理者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品格培养,形成完善的廉洁文化制度、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高尚的廉洁文化价值取向。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探讨和思考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高校管理效能和核心竞争力

风清气正的廉洁文化氛围、宽松向善的学术氛围、积极蓬勃的进取氛围、和谐舒畅的人文氛围是高校管理追求的目标所在,实现这些目标也就意味着提升了高校管理效能和核心竞争力。(1)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可以发挥廉洁文化的教育和导向功能,有助于增强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廉洁精神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精神理念、道德准则可以强烈影响师生;廉洁制度文化通过规范、制约、监督等方式,鼓励师生拒腐行廉;廉洁环境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思想和心灵。(2)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可以发挥廉洁文化的规范功能,规范高校管理者廉洁管理,规范高校教师廉洁科研和廉洁从教,规范高校学生廉洁竞争。(3)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可以发挥廉洁文化的监督和约束功能,有助于不断完善高校运行体制尤其是制约机制,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2.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1)和谐必然廉洁,廉洁体现和谐。腐败若进入高校就会在政风、教风、研风、学风上出问题,诸如基建腐败、以权谋私、科学越轨、学术失信、考试舞弊、论文抄袭等不良风气。如果这样,很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也办不出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更谈不上构建和谐校园。(2)廉洁、友爱是和谐校园的精神内核。高校教育事业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构建和谐校园造成了冲击;人与人之间因缺乏足够的沟通和过度竞争导致彼此关系的紧张和复杂。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能引导树立廉洁价值观,消除人际间的戒备心理,使师生员工在共同的理想追求中团结友爱。(3)校园文化作为和谐校园的上层建筑,核心是要建立一个符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诚信社会”,而当前社会上信用缺失正是腐败现象得以滋生的土壤,因此,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3.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品德。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对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抵制腐败思想的侵蚀。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最可宝贵的人才资源,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希望所在。廉洁文化建设可以帮助他们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帮助他们自觉养成倡廉、保廉、促廉的廉洁思想。(2)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品质。通过系统的廉洁理论和知识教育,组织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廉洁为国家、为人民所带来的利益,了解那些光辉的廉洁人物形象,如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必然对学生思想会有大触动,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3)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廉洁意识的培养。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价值所在就是使廉洁这一党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自觉要求,使其在学生时代逐步形成强烈的廉洁思想意识。

二、高校廉洁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观念的突破,便没有行动的自觉。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不少高校师生员工认为,廉洁文化建设是党政机关、企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2)部分高校管理人员认为,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高校所追求的目标是为国家、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只要搞好教学、科研,学校提升了办学水平,至于廉洁文化建设可有可无,是软指标,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种认识没有看到廉洁这种思想政治素质对人才培养和成长的重要性;(3)大多高校学生认为,廉洁文化建设那是走进社会后的事情,不是学生时代的议题。他们没能认识到,在学生时代培养良好的廉洁素养,对将来在社会上保持廉洁为人、干净做事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对拒绝腐败具有强大的抵制作用。对廉洁文化建设上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必须改变这些观念。2.客观环境不乐观

高校面临的客观环境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1)社会环境:市场经济的重“利”性、西方的腐朽价值观念、网络文化的某些负面影响、部分党政干部的消极腐败现象,这些不利因素对高校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容易造成不良影响,可能诱发一些缺乏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师生员工片面地追求金钱,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泛滥;追求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2)校园环境:校园内存在的部分学术腐败、招生腐败、基建腐败等现象,也很可能影响到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这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俗话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因为管理者和教师可以说是大学生的榜样,一旦出现这种个别现象,学生在心理上容易出现反感情绪,容易片面地否定整个学校的总体廉洁性,影响到廉洁文化建设。(3)大学生中抄袭课程作业、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考试作弊这些失信现象的出现,导致的是廉洁理念的损害,也都对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3.自身管理不规范

高校自身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高校管理者对自身的制度约束不够健全。虽然建立了学校管理相关制度,但大多是管理教师和学生的,对管理者自身的制度约束还不健全。(2)学术规范和奖励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个别教师不遵守学术研究规范,抄袭论文,剽窃科研成果,严重影响了科学研究所追求的高尚风范;学校对科研奖励制度的不健全,容易引发一些教师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崇高的师德的追求和示范。(3)高校现行的学生考核制度和评价奖励体系存在某些不合理的地方,使得一些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抵触情绪,影响了其对廉洁理念的认同。

三、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策略选择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促进高校廉洁文化建设

高校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提高对廉洁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利运行监控机制。”中央《建立健全惩防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要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法制教育,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各项廉洁文化建设举措,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廉洁文化建设。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从创建国内知名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目标出发,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和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由党委主管、校领导牵头,成立廉洁文化建设各专门机构,主要包括:宣传教育工作委员会、制度建设工作委员会、监督检查工作委员会。其中,宣传教育工作委员会成员由宣传部、团委、党校、机关党委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学校廉洁教育和廉洁文化宣传工作,将成员分派到学院(系)、机关部处、产业、后勤、直附属单位等,具体负责沟通、学习和指导基层单位廉洁文化建设工作。制度建设工作委员会负责研究廉洁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起草。监督检查工作委员会由纪检监察办公室、组织部、学工部、部分院(系)党委等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廉洁文化建设工作的实效进行检查监督。同时还可以推出相关举措:如每年年初召开一次廉洁文化建设干部大会、组织一期管理人员和学生廉洁培训、开展一次廉洁教育月活动、年终一次廉洁思想工作汇报、编印一册廉洁教育读本、组织一次廉洁工作调研、实施一年一度“七·一”勤廉示范评选活动。2.加强廉洁文化理论研究,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提供思想基础

廉洁文化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廉洁思想和廉洁文化问题的论述和研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缔造无产阶级政党和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了十分丰富的廉洁文化思想。这些廉洁文化思想仍然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要立足当今的时代特点以及我国的现实国情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二是充分利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廉洁文化成果。我们应该看到,传统廉洁文化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对于整合社会力量,纯化官风、民风,净化社会风气,发挥过重要的社会作用。但同时也应该深刻地意识到,中华传统廉洁文化总体上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具有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应该辩证把握、区别对待我国传统廉洁文化,吸收其精华,抵制其糟粕,以利在今天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作用。三是善于吸收和借鉴国外在廉洁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有益做法。国外很多国家在经历了严重贪污、腐败的阵痛后逐步、有效地建立起了整套反腐倡廉体系,同时也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廉洁文化,实事求是地说,他们在廉洁文化建设、实践、推广等方面还是卓有成效的。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应该探讨国外廉洁文化理论,分析其运行规律,不论是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在实践指导层面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必须要清醒认识到,国外的廉洁文化体系及其运作机制是在各国特定的社会政治、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同时与其国内经济、文化、法律密切相关,反映了他们的施政风格,既各有其长,也各有不足。我们应该根据我国政治历史文化等具体国情进行认真分析、理性思考、适当借鉴。3.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反腐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健全惩治与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坚持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看到惩治是为了反腐,预防也是为了反腐,惩治与预防在廉洁文化建设中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构建反腐倡廉的廉洁制度体系,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坚持制度性预防、程序性预防为前提,以制度创新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廉洁制度体系,积极有效地预防职务违规,切实推进学校廉洁制度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制度的贯彻落实,要探索确保制度执行的机制。必须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和统一要求,推进制度创新,开展调查研究,着力检查督促,积极推进和完善监督机制,切实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权力制约机制,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特别是要紧紧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加强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增强监督合力,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必须健全和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干部人事管理和改革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招生收费制度以及基建工程、大宗物资和图书采购招投标、财务公开、校务公开、院务公开、学术规范制度等,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4.注重融合渗透,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

根据文化学的研究成果,一种文化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长期性、持久性和稳定性,这种文化将会对人的思想、言行产生深远的影响。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它包含着一个学校特有的文化信息,会以一种熏陶和陶冶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校师生员工。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要旗帜鲜明地将廉洁理念和廉洁文化模式融合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在融合渗透的过程中,要注重尊重文化建设的规律,充分发挥出文化所具有的熏陶、感染和激励作用。一是积极主动构建廉洁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在校园繁华场所建造廉洁教育专栏,在师生经过频繁的地方张贴廉洁格言和警句,在学校校园网建设廉洁文化宣传专题网站,在学校校报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征文,在学校广播播放“廉洁从我做起”的师生稿件。二是广泛主办和开展以廉洁教育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我们可以邀请廉洁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座,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座谈研讨,举办打击腐败案例的模拟法庭,开展以廉洁思想、理论和榜样人物的知识竞赛,定期在周末播放反腐倡廉的优秀影片,举办以倡廉为主题的文艺汇演,通过这些活动,使广大师生员工沐浴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既接受了直观的教育,又激发了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热情。三是将廉洁理念和廉洁文化融入各学科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能够联系廉洁文化建设的地方适当予以扩充;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提出一些廉洁方面的认识,同学生一起讨论,但教师必须给出旗帜鲜明的廉洁内容总结。这样,既使学生接受了廉洁教育,也使教师感受了廉洁理念。

[收稿日期]2010-08-10

庞仲明

【专题名称】中国共产党 【专 题 号】D2

【复印期号】2010年04期

【原文出处】《中国监察》(京)2009年24期第50~52页

——浙江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夏金荣借工程致富梦的破灭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下沙区的浙江理工大学系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近年来一幢幢教学大楼拔地而起,一条条校区道路通连延展,更有那现代化的电信楼、图书馆以及新颖别致的田径场、体育馆,整个校园宛如一幅秀美、幽雅的崭新画卷。

然而,在这宏大基建工程的背后,腐败窝案也在这所百年高校里引发剧烈震荡。浙江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夏金荣利用职权在基建工程中收受贿赂的腐败案,就是其中一例。2009年1月13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夏金荣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夏金荣提出上诉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于3月12日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巡视“巡”出基建工程“猫腻”

2007年下半年,浙江省委第三巡视组在对浙江理工大学的巡视中发现,该校在基建工程方面存在一些违规问题。浙江省审计厅在对理工大学的审计中也发现,该校设计研究所的账务混乱、疑点丛生。研究所连年承接了本校的大量基建设计工程,有着2000余万元的经营额,却连续7年未向学校上缴过一分钱的利润。在审计中还发现,研究所所长沈丁(已判刑)涉嫌挪用公款65万元以他母亲和妻子的名义购买了杭州市武林巷易盛大厦的写字楼,用于营利活动。

沈丁为了掩盖挪用公款的犯罪事实,多方寻找熟悉法律和财务方面的专家“点拨”,试图逃避法纪处罚。通过朋友介绍,沈丁认识了某机关的钱小龙(已判刑),当天就将自己涉嫌挪用公款之事求计于他。钱小龙便给他出谋划策说,此事要想解套,只要把设计所的性质弄成是个人承包就好办,而且要有东西证明是个人承包的才行。随后,由沈丁牵线,夏金荣便与钱小龙在吴山广场边的一个包厢里见了面。于是,某审计事务所的一份关于研究所经营性质的征询函摆到了夏金荣的案头,夏心照不宣地在征询函上写了证明,说该研究所属于个人承包企业。

2007年12月中旬,浙江省纪委决定对省委巡视组转来的有关理工大学的案件线索进行核查,沈丁被叫到省纪委谈话。在事实面前,沈丁交代了一些经济问题,但辩称研究所是他个人承包的企业。

办案人员经过研究分析认为,如果研究所确实属于个人承包,沈丁的经济问题也许仅仅是偷漏税问题;如个人承包不成立,这份证明的背后就可能存在着重大职务犯罪问题。办案人员调阅了理工大学2000年以来的党委会会议记录及校长办公会会议记录,其中均没有关于研究所改制承包的定论。

在证据面前,沈丁只好承认“个人承包”之说是为了逃避处罚而编造的谎言,夏金荣的证明是为了开脱他的罪责。

那么,身为副校长的夏金荣为什么要冒“欺骗组织”的风险来给一个科级下属干部出具假证明呢?随着调查工作的深入,办案人员发现,近年来沈丁承接了理工大学大量的设计和装修工程,并由他联系学校校舍的搬迁事宜。针对学校搬迁校舍耗资十多亿元的可疑现象,办案人员顺藤摸瓜,终于抓住了夏金荣在基建工程中收受巨额贿赂的尾巴。

多方受贿犹如探囊取物

夏金荣曾任理工大学的前身——浙江丝绸工学院的宣传部副部长、染化系党总支书记等职。1994年1月,45岁的夏金荣提任为浙江丝绸工学院副院长。1999年,浙江丝绸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夏任副院长。2004年,浙江工程学院再更名为理工大学,夏任副校长。2001年至2005年,夏金荣一直分管基建工作,并兼任该校下沙新校区建设招投标工程领导小组组长。

浙江工程学院从2000年起开始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高教园建设新校区。分管基建工作的夏金荣手中握有基建工程的实权,一些建筑包工头便纷纷瞄准了这个手握实权的副校长。

夏金荣和包工头周某的“亲密关系”可谓源远流长。1992年至1994年,夏金荣下派浙江省诸暨市挂职市委副书记时就和周某认识了。2000年底,周某以老熟人的关系承接了浙江工程学院的经贸楼,工程造价为1100万元。为了承揽到更多的工程,2002年五六月份的一天晚上,周某携带一只装有10万元人民币的礼品袋来到夏金荣家中,把礼品袋放在客厅的冰箱旁边后便坐下来和夏金荣聊天,表示自己还想再接几个工程。夏金荣说,工程业务有的是,今后会帮忙的。周某一听自己的所托之事有了眉目,就起身告辞。离开之后,周某接到夏金荣装模作样的电话:“你有只袋子忘记了,来拿回去吧。”周某马上回说:“请你放心,我不会害你的!”就挂了电话。

有了金钱的交往,2002年10月至12月,周某又顺利地承接了浙江工程学院的学生活动中心和游泳馆的土建工程。

2003年3月,夏金荣准备购买杭州大华西溪风情水岸名苑的一套商品房,就打电话向周某“借款”30万元。周某答应后,夏金荣吩咐沈丁,让他找一个与学校没有业务来往的人,将周某的“借款”在那里“过渡”一下后再打到他妻子屠某的账户上。沈丁找到他的一个亲戚王某如法操作后,夏金荣又叫他的妻子屠某与王某签订了一份假借款协议,以掩盖向周某索贿的事实。

四十出头的沈丁是浙江省余姚市人,在浙江工程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时任浙江工程学院副院长的夏金荣把沈丁“挖”到了校办产业部门工作,并斥资20万元注册成立了浙江工程学院设计研究所(国有性质),由沈丁担任所长(正科级)和法定代表人。此后,在夏金荣的关照下,沈丁未经招投标就承接了学校的主大门广场、校园绿化工程、会议室装潢和剧院装修等工程,盈利十分可观。有了这层关系,沈丁对夏金荣感恩戴德,夏金荣把沈丁视作亲信,两人的关系日益密不可分。

2005年7月,一心想在自己退休后过上富翁生活的夏金荣又想购买杭州九堡绿苑晨光的一套商品房,便打电话向沈丁“借款”23万元。沈丁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按照夏金荣的吩咐将23万元打入了夏金荣妹妹夏某的账户。但是,夏金荣“借”了沈丁的23万元后,一直没有写张借条给他,也没有说起过什么时候归还。沈丁心里清楚,这23万元夏是不会还的,因为沈丁在学校做了一部分设计项目,却没有主动给过夏好处。

2006年下半年,浙江省审计厅对理工大学的基建工程进行审计,外面纷传夏金荣可能要“出事”。夏金荣慌了,一边急忙从银行取款委托沈丁按老办法操作退给周某30万元,一边又把沈丁约到杭州文二路一家工商支行,取出自己存折上的23万元存进了沈丁的工商卡里,并向他要了收据。大约过了一个星期,夏金荣为了把“借款”假戏真做,又把8000元利息打进了沈丁的银行卡里,弄得沈丁都有点不好意思。

除了赤裸裸地向有求于他的“至交故友”索取贿赂外,夏金荣还在基建工程招投标和施工过程中收受了其他包工头陆某、黄某所送的业务好处费各5万元,陈某所送的好处费10万元,芮某所送的好处费5万元和价值1万余元的松鼠图一幅。

与人共同索贿650万元

夏金荣利用主管理工大学基建工程的职权,多次向包工头索贿受贿轻易得手后,夏贪婪的胃口越来越大,敛财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他想在退休之前大捞一把,退休之后过上富裕的生活。

2002年9月,杭州市下沙经济开发区决定将杭州电子工学院对面的一块土地挂牌出让,用于房地产开发。浙江工程学院为了解决在校教职工的住房问题,决定寻找一家房地产公司前来竞拍这块土地,合作开发房产。工程学院和房地产公司合作的条件是,学校向房地产公司提供联建资金6000万元人民币,房地产公司向学校提供每平方米3300元价格的3万多平方米商品房。

夏金荣把这项任务交给了自己的亲信沈丁。沈丁便在老家余姚市找到了两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老板高某和滕某。高、滕两人听了沈丁的介绍后,认为这样的合作条件非常有利于房地产公司,既可以解决房地产公司资金方面的压力,又可以解决今后一半的房产销售问题,是一笔包赚不赔的生意。

沈丁一听对方愿意合作,便按夏金荣的旨意在合作开发中分占40%的干股。高、滕两人觉得这个数字太大,但又舍不得把快要到口的“肥肉”让给别人,便回说此事等土地拍下来之后再说。

2002年9月30日,高某和滕某的两家房地产公司在下沙区拍下土地后,与浙江工程学院签订了杭州下沙开发区一地块的合作开发协议。两家公司还在杭州成立了开发该项目的杭州大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在协议签订之前,夏金荣和沈丁专程赶到了余姚,借谈合作开发事宜之机,再次向高、滕两人提出要占百分之二十几的干股,并说要写入大都公司的章程。高、滕两人觉得这样的比例还是太高,推说“要是你们自己拿出一部分钱来投资,那么给予的股份可以写进公司章程,如果是干股,就难以操作了,出了事是要坐牢的。”夏金荣一脸没趣,只好指示沈丁“以后再说”。这样,自2002年9月至2004年底,沈丁一直在寻机和高、滕两人商谈拿多少干股或好处费的问题。沈丁一再说明,干股或好处费不是给学校“小金库”的,而是给他和夏金荣的。高、滕两人则坚持说好处费要等到房产销售的净利润统计出来后再给他们百分之十几的钱款。因为利益冲突,有时双方谈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2004年四五月间,大都公司开发的大都文苑风情房产开盘,销售形势很好。夏金荣担心高、滕两人卖完房子后“赖账”不给钱,便对沈丁说:“要抓紧商谈,有多少算多少,再不拿,房子都卖完了,公司拆了,人都走了,一分钱也拿不到。”他让沈丁向高、滕两人提出一次性给予1200万元至1300万元好处费。高、滕觉得这个数目还是太大,不肯答应。直至2005年初,在沈丁、夏金荣的多次讨价还价下,高、滕两人才答应一次性给予650万元好处费。

几经周折,这笔巨款到手后,夏金荣和沈丁约定,等他退休后予以瓜分。

炽烈贪欲铸就沉重枷锁

浙江省纪委通过调查沈丁等人取得夏金荣经济违纪违法问题的相关证据后,于2008年2月28日对夏金荣采取“停职审查,讲清问题”的组织措施。夏金荣拒不交代自己的严重经济问题,在办案人员的政策教育下,才避重就轻地交代了部分经济问题。同年4月16日,省纪委决定对夏金荣予以立案调查。2008年5月9日,夏金荣被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检察院依法逮捕。

2008年10月29日,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将夏金荣受贿案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在法庭上,夏金荣态度恶劣,多次翻供。

经审理,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夏金荣单独或参与共同受贿共计人民币772万元(其中703万元是索贿)及价值1万余元的松鼠图一幅。法院遂以受贿罪一审判处夏金荣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夏金荣从高校的一名副厅级领导干部堕落为人民的罪人,其间的原因和教训尤为深刻,值得广大干部引以为戒。

心态失衡,禁不住金钱的诱惑铤而走险。夏金荣自从1978年担任领导干部后,一直在高校的政工岗位工作,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然而,自从他分管学校的基建工作后,他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被铜臭所污染,正如他在悔过书上所说:“由于在工作中我经常接触到一些老板和包工头,与他们相比心理上感到失衡。从本人的智力、阅历、能力等方面来说都不比他们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自己的收入与他们无法相比。为了弥补这种失衡,我开始为自己创收。”在理工大学新校区的基建工作高潮迭起之际,夏金荣眼看着那些建筑包工头一个个赚得盆盈钵满,自己却没有捞到什么好处,情急之下,夏便趁去工地晃悠时“提醒”人家:“你能中标,我是帮了忙的。”如果对方没有动静,他就在施工中训斥包工头进度太慢、质量不好。受到暗示或刁难的包工头心中有数,只好趁夜登临夏府奉上一沓沓人民币。最终,这些高高堆起的钞票为夏金荣铸就了一副沉重的枷锁。

贪欲炽烈,为过上富翁生活大肆敛财。进入21世纪后,年已50多岁的夏金荣渐渐感到“船到码头车到站”,安排自己“今后主要把工作管牢,身体养好,创造条件在退休后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而新校区的大规模工程建设正好为填补他膨胀的私欲创造了条件。夏金荣利用分管基建工作的职权,贪婪地索贿受贿、聚敛钱财。据办案人员介绍和卷宗记载,夏金荣不仅贪欲炽烈,而且胆子很大。他收受的773万余元赃款中,有703万元为索贿所得。为了迅速暴富,他在敛财过程中甚至厚颜无耻、胆大妄为。例如,在向余姚市房产公司的老板高某、滕某索要好处费时,夏金荣竟然不顾自己身为高校副校长的身份和脸面,亲自和沈丁向房产老板讨价还价,赤裸裸地表露出敛财聚富的急迫心理和一副守财奴的贪婪相。聚敛了巨款,夏金荣就开始置买房产,除了自己原有的一套89平方米的住房外,他还在杭州市风光地段购买了大华西溪风情、九堡绿苑晨光、大都文苑风情三处房产,面积分别为243平方米、155平方米、147平方米。

可惜,夏金荣还没等到住进新房,就进了牢房。

高校廉洁与腐败 篇2

高校是传授知识、产生思想的地方, 学者也曾是令人景仰的对象。宋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应该也是今天学者的使命所在。然而, 无情的现实是, 如今高校学术造假层出不穷, 用来指称和涵盖这一现象的“学术腐败”一词也由此应运而生。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 抄袭剽窃; (2) 学术造假; (3) 学术泡沫; (4) 学术霸权; (5) 学术交易等。

高校学术腐败的泛滥对高校和社会的影响和毒害是深远的:

1.学术腐败使学术走向异化, 严重影响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及学术创新。学术研究须忠于真理, 探求真知, 须静心潜习, 不懈努力, 才能不断的突破创新, 才能铸就学术精品。然而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等等学术腐败行为败坏了学风, 玷污了学术, 只有数量上的增量却无质上的创新进步。长此以往, 任其荼毒蔓延, 学术研究必将走上异化的不归之路, 高校科研水平不但难以提高, 反会止步不前, 甚至整个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将受到妨害与阻碍。

2.学术腐败腐蚀学术队伍, 不利于高校学术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学术大师的产生。高校是立德育人的圣坛, 是学术人才培养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可是各种钱学交易, 权学交易, 关系学术, 却使正直学者的尊严和权益受到侵犯与挑战, 使学术公正不在;学术霸权使学术自由难存;抄袭剽窃, 学术造假, 学术泡沫等等使严谨学风, 刻苦求索, 潜心磨砺的学术精神尽失, 这种学术氛围不仅难以感染培育出创新进取的学术后继人才, 更不利于学术大师的产生。

3.学术腐败削减了高校对社会文明的辐射功能, 引发社会精神危机。高校作为国家思想教育与道德宣传的主阵地, 具有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和辐射功能, 对良好世风的引导和推进作用, 但是当前的学术腐败却玷污了作为象牙塔的高校, 败坏了高校学者的声誉和形象, 从而使社会民众逐渐丧失了对学界对学人甚至是对科学的信任。于是当民众对客观的科学已不再崇敬和信仰, 对充当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的道德沦丧感到失望痛心, 那么整个社会文明的进程必然受阻, 社会精神必然面临挑战与危机。

二、高校学术腐败产生的原因

(一) 学术腐败产生的制度原因分析

1. 学术评价与奖励机制缺乏科学性与公正性。

首先是学术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导向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职称评定, 岗位聘任, 各种奖金待遇, 甚至福利分房等等均与学术成果挂钩, 且是重数量轻质量, 评价学术水平亦是以成果数量衡量, 这样过于硬性、量化、单一的评价体制不但未达到激励学者刻苦钻研、求实创新的目的, 反而将其推向学术腐败的歧途。其次是学术评价制度设置缺乏科学性, 公正性。主要体现在项目立项、经费申请、成果鉴定以及各种评奖活动中回避制度、监督制度以及保密制度设置的缺失或者形同虚设, 以致关系评审甚至自评自的现象层出不穷。

2. 高校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异化。

在当今高校的管理体制中,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并存, 两者本应协调互补, 相互促进, 现实情形却是二者矛盾与冲突不断。表现在行政权力日益泛化, 日益向学术领域渗透, 使学术逐步丧失自主权。“博导院长”、“博士处长”行政骨干必是学术精英、学科带头人的现象即是很好的例证。其次因为管理和决策权力均是掌握在行政者手中, 于是高校教授不再安于学术研究, 学术权力开始寻求行政权力的依附, 甚至以学术成果去求取仕途。

3. 学术监督与惩处机制缺失。

中国目前现有的学术规范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 监督制度与惩戒措施严重缺位, 而真正有效制止学术腐败行为的法律制度依然薄弱, 如著作权立法与执法上, 制裁偏轻, 打击不力, 刑法对之尚未规定。

(二) 学术腐败产生的经济原因分析

1. 学术资源的有限性和分配中的利益失衡。

学术资源的有限性是中国当前高校学术研究面临的客观现实。鉴于学术资源的有限性和学术资源可带来的名利效应, 因此对有限学术资源的争夺成为必然。虽然资源配置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和效率原则, 但是现实中学术资源的配置却往往产生利益失衡, 如学术资源本已更多的集中于“211工程”、“九八五”重点高校, 而正是“211工程”“九八五”重点大学的资格声誉又使其更容易申请到更多的资源倾斜, 于是穷者愈穷, 富者愈富。同时学术机构内部在进行学术资源分配中同样是采取这样那样的“重点”资助课题和各种“倾斜”政策使学术领域利益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 于是为了争夺有限资源, 把握资源配置利益, 必然有人滑向学术的深渊。

2. 低投入高产出的利益驱动。

选择学术腐败需付出的成本首先是直接成本, 如若是抄袭剽窃, 弄虚作假, 低水平重复可谓信手拈来无须付出, 关系评审, 钱学交易中可能会有一些金钱投入。其次是受惩成本, 由上文分析可知现有的惩戒机制缺位, 选择学术腐败的后果仅仅是一些经济处罚或原有的荣誉取消、学术活动限制等, 尚无刑事惩罚之虞。再次是心理成本, 即内心的煎熬或害怕败露的担忧恐慌。而选择学术腐败所带来的收益却是丰厚诱人的, 名誉地位的提升, 接踵而来的奖金福利, 有形的经济利益等等。尤其在尊重知识, 鼓励科学发展的今天, 其收益更是不断递增的。

(三) 学术腐败产生的道德原因

1. 学术个人道德的缺失和迷离。

由上文的论述可知制度上确实存在亟待健全和完善之处, 经济上亦存在利益失衡和利益驱动的诱因, 但无论是制度层面还是经济因素都是学术腐败产生的客观诱因, 除却客观环境的因素, 学术主体对自身的叩问才是最为重要。在相同的学术环境里, 坚持道德操守严格自律者有之, 背弃道德底线, 选择抄袭剽窃, 弄虚作假等等学术腐败者亦有之, 由此可见学术腐败最深刻的根源在于有些学者道德修养的缺失, 为名利所惑, 放弃学术精神, 不顾学术尊严, 违背道德良知。

2. 整体学术精神的缺失。

学术精神包括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 刻苦求索, 静心研习的学术态度, 自由公正的学术风气, 正是由于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的缺乏才出现抄袭剽窃, 粗制滥造等等学术造假现象;正是刻苦求索, 静心研习的学术态度的缺失才出现急功近利, 学风浮躁, 在名利诱惑下寻求捷径, 剽窃盛行到法不责众的地步, 学术交易到明目张胆, 无孔不入的程度;正是自由公正的学风不存, 才出现学术霸权、成果发表评定中的不公等等学术腐败现象。由此可见, 整体学术精神的缺失也是学术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高校学术腐败的治理对策

1.推进体制改革, 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制度环境。首先, 要改革学术管理制度, 建立政校分开, 学术自治的管理模式;其次, 要改革学术评价制度, 建立科学、完整、严格的学术评价体系。学术评价制度对学术研究具有导向作用, 建立科学、完整、严格的学术评价体系是遏制学术腐败的重要方面。改革学术评价制度最重要的是要确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由只重形式和数量的评价标准转变为重质量和内涵, 由重名气和头衔转变为重视成果本身的学术性。第三应完善学术监督制度, 建立公正、有效、可行的学术监督机制。在这方面, 中国可以借鉴国外先进模式, 尝试考虑建立全国性独立的学术道德委员会和科研真实性稽查机构。各学术组织内部亦可以设立学术诚信监督机构但要确保其独立地位。同时要实现监督多渠道化。即除却专门的全国性的监督委员会外, 还可以利用媒体舆论监督的力量包括报纸、网络等更为便捷易行的监督举报渠道等等。

2.重塑学术精神, 共建高校良好学术道德环境。学术精神的重塑首要的是学术工作者自身的自律, 即学术工作者要立德修身, 坚守良知, 执著于内在的精神追求, 养成良好的道德自觉和价值理性。同时学术精神的重建还需要营造良好的道德舆论氛围, 强化道德的社会化教育功能。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公民教育,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推进学风树立。此外, 还应当支持鼓励科学伦理道德方面的学术研究, 从理论上指导学术德建设持续深入地发展下去。

3.完善相关立法, 创建严厉法律惩戒体系。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 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制度规范, 相较其他制度形式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力。在学术自律道德调整, 体制规范引导之外, 坚持法律对学术腐败受害人的有力保障, 对侵权人的严厉惩戒是极为重要的。为此必须完善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立法, 确保法律在惩治学术腐败、构建良好的校风学风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 高校学术腐败的治理是一项系统而持久的工程。只有掌握学术腐败发生的规律, 从具体政策、管理机制、监督机制上防止腐败的滋生, 高校学术腐败这颗“毒瘤”才有望逐步剔除。

摘要:近年来, 高校中的各种学术腐败现象呈燎原之势漫卷学术界, 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拟从高校学术腐败的表现与危害入手, 多角度考察学术腐败产生的成因, 并在此基础上对学术腐败的治理对策以及廉洁文化建设进行理性求索。

高校廉洁与腐败 篇3

大学腐败亚文化是相对于廉政亚文化而言的,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精神背道而驰的反“廉洁文化”、反主流校园文化。[1]在当今的大学校园,腐败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这种思想上的影响与导向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疏导,将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放弃信仰、漠视正义、缺乏人文关怀、鄙视知识等深层危机。因此,走入学生当中,了解大学生对于腐败问题的认识,对于廉洁与廉洁教育的看法,对于高校廉洁教育的意见,对高校更好的培养人才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与误差分析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本文对大学生腐败亚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用无记名随机抽样方式对山东理工大学一至四年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0份,有效回收率为90%。采用SPSS10.0 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分析。同时,访问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有关专家老师,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核实。

山东理工大学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调查对象来自全国各地,以山东籍学生居多,调查人群很有代表性。如果考虑误差,首先是学校地处鲁中工业城市,并非大都会;其次是被调查者的作答真实性影响。

三、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设计了9项20道题。问题包括对社会上的不廉洁现象的看法、对社会腐败问题的看法、对社会反腐败情况的认识、对廉洁的认识、对校园腐败亚文化的认识、对高校廉洁教育意义的评价、对身边“腐败现象”的认可程度等。

1.对社会上的不廉洁现象的看法。此项主要是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事业观的角度出发,考察大学生对个别社会问题的认识与态度。设计了两道题:“你如何看待收入悬殊、投机取巧、官僚主义等社会问题”,“廉洁对每个人发展的意义”。对于第一题,有13%的大学生认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1%的大学生认为是教育引导出的问题,66%的大学生认为是监督与惩罚的力度不到位。对于第二题,有68%的学生认为对人的发展很重要,22%的大学生认为不重要,10%的大学生认为在个别问题上重要。可见,多数大学生对以上社会问题的危害有深刻的认识,认为廉洁对个人发展有帮助,少数大学生对于腐败没有深刻的认识,不认同廉洁的作用。

2.对社会腐败问题的看法。出此题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对腐败的认识,对社会各种腐败的了解程度。设计了两道题:“你如何看待腐败问题”,“你认为最严重的腐败现象是哪种,其次是哪个领域”。对第一题,有30%的大学生选择了漠视的态度,5%的大学生表示理解与认同,65%的大学生表现出鄙视、痛恨与揭发的态度。对第二题,有9%的大学生选择了“首先是官场其次是教育”,15%的大学生选择了“首先是官场其次是建筑与房地产”,34%的学生选择了“官场、教育与建筑与房地产都一样存在腐败”,42%的大学生选择了“除了以上三类还有其他”。可见,多数学生不了解腐败的危害,同时有部分学生没有过多思考过腐败问题,认为离自己很遥远,采取漠视的态度。对于社会上的各类腐败现象,多数学生只知道官场腐败,对于其他腐败的了解很少,或者由权力腐败而推断出其他行业也有大量的腐败现象。

3.对社会反腐败情况的认识。设计此项的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对当前反腐败现状的认识。设计了两道题:第一道题是“你如何评价当前的反腐败情况”,第二道题是“你认为反腐败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对于第一题,有59%的大学生认为反腐败做的很好,41%的大学生认为反腐败不理想。对于第二题,有43%的大学生认为“关键在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自身修养”,33%的大学生认为“关键在于社会舆论的导向与反腐败氛围”,25%的大学生认为“关键在于杜绝产生腐败的机制与监督惩罚力度”。可见,大学生对当前的反腐败形势认识不清,对反腐败成绩不够了解,对反腐败的关键环节看法多样,不统一。

4.对廉洁的认识。出题目的是通过对比,了解廉洁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设计了两道题:“在廉洁、孝顺、义气、尊重别人中,你认为那一项最重要”,“你认为不廉洁是否就是腐败”。对于第一题,有6%的大学生认为廉洁最重要,54%的大学生认为孝顺最重要,27%的大学生认为义气最重要,12%的大学生认为尊重别人最重要。对于第二题,有35%的大学生认为等同于腐败,49%的大学生认为不是腐败,33%的大学生选择了不了解。可见,在廉洁、孝顺、义气与尊重别人四种道德品质中,大学生对于廉洁的排列最靠后,说明廉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5.大学生廉洁思想养成的关键阶段。此项的出题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对廉洁的“身体力行”情况,从大学生的角度看个人廉洁思想形成的关键阶段。设计了两个问题:“你有没有不廉洁现象”,“你认为哪个阶段对自己廉洁思想的养成最重要”。对于第一题,有6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过不廉洁现象,4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不廉洁现象。对于第二题,有15%的大学生认为在9岁之前最重要,32%的大学生认为在10~15岁最重要,28%的大学生认为是在16~20岁,25%的大学生认为在21~26岁之间最重要。经过走访调查,结合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廉洁知行不一,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廉洁的现象。对于廉洁思想养成的最佳教育阶段,大学生的认识不统一,对各年龄阶段的认可选择相似。

6.大学生对校园腐败亚文化的认识。此项的出题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对于校园腐败现象的认识,了解大学生对于腐败亚文化的看法。经过走访调查,此项设计了三道题:“你认为学校中有没有腐败现象”,“你赞同高校出现的学术造假、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吗”,“我们暂且这样形容校园腐败亚文化:大学腐败亚文化的本质是存有腐败的前兆,行为有腐败的影子,预期发展有腐败的苗头,如果不及时的引导与帮助,将导致大学生(或毕业后)认可腐败、参与腐败。你认为大学生中存在腐败亚文化吗”。对于第一题,有65%的大学生认为存在,23%的大学生认为是极个别现象,12%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对于第二题,有12%的大学生认为合理,34%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办法消除,54%的大学生认为可以消除。对于第三题,有67%的大学生认为存在腐败亚文化群体, 8%的大学生认为没有腐败亚文化群体,有15%的大学生不清楚。结合数据显示,大学生认为校园腐败现象不严重,但是却对于腐败亚文化有很深的担忧。对于高校出现的学术造假、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近一半大学生表现出了漠视、参与与认可的态度,值得关注。

7.对高校廉洁教育意义的认识与评价。此项的出题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对高校廉洁教育的评价。设计了三道题:“你对当前高校的廉洁教育评价如何”,“你认为高校的廉洁教育重要吗”,“你认为高校廉洁教育的哪种方式效果更好,课堂教学、课外实践、阅读报纸刊物和反腐败案例教育”。对于第一题,有22%的大学生认为很好,45%的大学生认为一般,33%的大学生认为很差。对于第二题,有91%的大学生认为重要,9%的大学生认为不重要。对于第三题,有12%的大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效果好,34%的大学生认为是课外实践活动效果好,21%的大学生认为阅读报纸刊物的效果好,33%的大学生认为反腐败案例教育效果好。调查显示,大学生对高校廉洁教育效果的认可度不高,大部分学生知道廉洁教育的重要意义。对于高校廉洁教育的组织方式,大学生的观点分散,意见不统一。

8.对身边“腐败现象”的认可程度。此项的出题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对于家庭腐败、同事腐败的态度,对诱发自我腐败的选择情况,从侧面了解大学生中腐败亚文化群体的比例。此项设计了三道题:“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父母、亲戚有腐败现象,会如何处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同事有腐败现象,会如何处理”,“如果你确定通过走关系、送礼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你会去走关系、送礼吗”。对于第一题,有2%的大学生选择揭发,56%的大学生选择劝解,42%的大学生选择漠视。对于第二题,有13%的大学生选择揭发,28%的大学生选择劝解,59%的大学生选择了漠视。对于第三题,有32%的大学生选择会走关系送礼,36%的大学生选择不会走关系送礼,32%的大学生选择不知道。经过调查走访与数据显示,大学生对家庭腐败、同事腐败的揭发不积极、不主动,大都采取漠视的态度,对腐败的关注度不高;对于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部分大学生认可腐败现象的发生。

9.对成才的认识,如何看待人际关系。此项的出题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对成才的认识,了解大学生对社会关系的认识。设计了一道题:“你认为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是什么”,有74%的大学生认为知识、能力与素质更重要,12%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关系更重要,14%的大学生认为机遇更重要。可见,大部分学生认可知识、能力与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要素,少数学生认为社会关系重要,说明部分大学生对于社会风气存在错误的判断,迷信关系,认为关系比知识、能力更重要。这种风气在大学校园里的蔓延,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腐败亚文化群体的形成。

四、调查结果反映的几个突出问题

1.大学生对于腐败现象的“知行不一”。从现实危害看,校园不良腐败亚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相背离,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的形成,影响到大学生对于自我事业的规划与定位;从长远危害看,受大学校园不良腐败亚文化影响的大学生,以后可能成为腐败分子。

2.大学生对于腐败现象的看法与态度,是社会环境对一个人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很大。社会上的腐败现象,父母、朋友、邻居中的一些领导者的特权与利益,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说明在一个青少年成长的各个阶段,廉洁教育都是十分必要的,哪个阶段没有抓好廉洁的养成教育,都可能使学生产生不廉洁思想。

3.在廉洁与成才的关系上,大学生表现出迷茫。大部分大学生承认成才的主要要素是知识、能力与素质,又有多数的大学生有过不廉洁现象,说明在大学生成才过程中,如果没有引导与教育,将使原有的12%“认为社会关系更重要”的大学生群体扩大,导致社会腐败几率扩大。

五、思考与建议

对大学校园腐败亚文化的引导与预防,就是积极的构建校园廉洁文化。构建大学廉洁亚文化,不是开展几个活动就可以立竿见影的,而是要遵循高校的教育规律与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在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进行引导教育,形成氛围与机制,把廉洁意识变成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在需求与指针。通过构筑大学校园的廉洁教育活动、风气、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廉洁意识,积极倡导廉政文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及其周围的人增强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第一,通过校内广播、电视台、宣传栏、班会等载体加强对廉洁文化的宣传力度,树立廉洁典型,把廉洁教育引入“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用生动形象的案例教育学生,以基层团组织为单位,组织大学生参加形势报告会、参观廉洁教育展览、举办专题座谈会、讨论会、开展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志愿宣讲活动等,[2]引导大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接受廉洁教育,树立廉洁观念。第二,高校可以建立健全针对腐败亚文化的规章制度,强化对校园腐败亚文化的惩戒,增强大学生对于腐败亚文化的免疫力。第三,高校要把廉洁教育融入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教育中,做到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另外,政府需要不断加强反腐败的惩治力度,中小学也要开展廉洁教育。

参考文献:

[1]潘国廷.高校不良亚文化现象探悉[N].山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6,(1).

廉洁自律、爱岗敬业、远离腐败 篇4

——安全环保部经理史连尧

廉洁自律与腐败是联系在一起的,做到廉洁自律也就没有腐败,产生腐败,必然没有廉洁自律。要做到廉洁自律,必须反腐败,廉洁自律和反腐败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在当前社会某些不正风气的影响下,更有着滋生腐败的土壤,容易产生腐败的人和事。作为一名普通的矿山管理人员,我深知廉洁从业的重要,廉洁从业关系自己所管工程的质量,关系企业的声誉及生存,更关系全矿安全生产。自己尽责就是对煤矿、对职工负责;自己渎职失职就是对企业犯罪。

通过企业组织开展的“廉洁示范点系列活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把好廉洁从业关:

一、创新载体,注重实效。充分运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覆盖面广、关注度高的内容和形式,传播廉洁文化,唱响了廉洁文化的主旋律;在公司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悬挂企业文化理念、廉言警句、廉政谚语等宣传标语,使公司员工时刻感受到企业和廉政文化的熏陶。

二、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紧紧抓住“认识是前提、领导是关键”这个重要环节,通过组织学习和广泛宣传,使部门领导和员工对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达成了共识。在推进廉洁文化建设中,公司党组注意研究员工的思想动态,了解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凝聚员工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广大员工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三、要加强学习。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思想作风。其次要加强学习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廉洁从业的规定,严格遵守国家和企业有关廉洁从业的各项规定,严格按规定从业。一个人如果平时不学习,放松了自我教育,久而久之就会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思想上就会慢慢放松警惕,贪欲的思想可能就会逐渐滋长。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和必要的,通过学习可不断提高人的思想境界,陶冶人的情操,也可经常用企业的规定给自己敲警钟。

四、要端正职业道德思想,增强道德观念。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不能干好本职工作,心思也不会放在本职工作上,而是会想方设法如何为自己捞好处,见利就图,有乐就亨,这种人最终会害了自己,也会害了企业。我作为一名矿山安全管理人员,不要把自己的岗位当作捞好处的本钱,为一时的贪欲而毁了自己。所以一定要端正好从业道德思想,要有道德廉耻观念,严守职业道德底线,在人生上要淡泊名利,淡定从容面对一切;在工作上要尽心尽力为企业发展干好本职工作。

五、要管住小节。古人云:“无以恶小而为之”,“祸患常积于忽微”。要守好自己的情操和品质。现在有的人认为这个年代吃吃喝喝不算啥,收点小礼没什么,生活作风随便

一点不要太认真。这些人正是平时在小事小节上放松了自我约束,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从很多反腐教育反面教育片和教材来看,许多人走上犯罪道路,正是从“小恩小惠”、小节开始,慢慢放松警惕,一步一步被拖下水,最后成为阶下囚。从这些人的身上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从这些反面教材跟吸取教训,并以此为戒,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因小节不保而酿成大错。

清除了腐败,做到廉洁自律,只是第一步。真正使部门高效运转,还必须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爱岗敬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我们每个干部职工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我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我们爱岗就是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敬业就是要用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就是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把工作做好。

我们要把爱岗敬业当成自己生命的最重要部分。爱岗敬业是衡量我们干部职工的首要标准。我们应该抱着“感恩”的态度去工作,既然国家给了我们工作的机会,给了我们发展的空间。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去做好每一项工作,每个职工都应该为自己的工作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时刻牢记:爱岗敬业不仅是一种美德,是自己对国家的忠诚,更是自己尊敬自己的一种表现。

爱岗敬业的关键是勇于承担责任,做好工作。我们干部职工不管自己的能力如何,岗位如何,工作环境如何,关键不能忘了自己的责任,要勇于承担责任。承担责任,最基本的要求是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责任,明白自己的工作范围。对自己工作责任内的任何事情,都要主动地去做,千万不要等领导来安排。

同时岗位责任心体现在技能精、作风硬、讲诚信、勤于钻研,团结合作,敢打硬仗,不计得失。只要人在岗位,事情就要做足到最后一分钟。我们干部职工履行职责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理念,讲求诚信,珍惜岗位,严守岗位纪律,能够立足本职,以远大的职业理想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在工作实践中,敢于承担工作风险和工作压力,具有长远眼光和吃苦耐劳精神。在工作岗位上必须具有“职业责任精神”和强烈的“责任角色意识”,尽心尽职,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爱岗敬业归根结底是为了奉献,我们要把奉献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当作自己的毕生追求,也是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我们干部职工就是要为国家、人民奉献自己,感到最美丽,最光彩的是奉献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国家,奉献给国家壮丽灿烂的建设发展事业。

高校廉洁与腐败 篇5

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

刘春

一、廉洁政治反对腐败的原因

(一)党的使命与腐败格格不入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生活应是风清气正,是坚决不能受到腐败污染的,这是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目标、党的使命和任务决定的。

(二)现实的冲击和挑战

手握权力的执政党处在经济形势、社会利益结构变化的复杂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中腐败、贪污、不正之风的影响和威胁。对此,要正面面对,采取有效措施,战胜考验,应对挑战。

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讲到党风、廉政、政治生态建设的时候,都要讲到经受、应对四大考验,克服、防范四种危险的问题。战胜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就是坚定不移地反腐败。

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四种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二、廉洁政治反对腐败的任务

(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制度防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第一步不敢,通过加大腐败风险,加大处罚的力度,产生震慑作用。第二步不能,消除权力寻租的机会,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

(二)健全反腐反贪责任制

建立完善反腐反贪责任制,加大对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的问责力度。

(三)构建廉洁文化

六中全会提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

(四)反腐反贪抓“关键少数”

共产党人的工作必须是全局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结合,在反腐工作中要着眼全局,抓住重点。

高校腐败问题及其控制对策范文 篇6

20世纪90年代以来,腐败成为全世界最为瞩目的焦点问题之一。在中国,腐败也已成为最大的社会污染。作为十分复杂和极其敏感的政治问题和社会现象,它不仅造成各种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而且构成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严重挑战,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注和忧虑。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同样存在着消极腐败现象。特别是近十年来,高等教育在步入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改革之路后,高校消极腐败现象在数量上和程度上、范围上呈现上升、扩大的趋势。腐败现象在高校虽属极少数,但社会影响十分恶劣,对高校肩负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高度重视高校腐败问题及其预防、治理等问题研究,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课题和迫切任务。

一、高校腐败问题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高校腐败问题主要是指高校中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的行为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高校的公共权力包括高校依法享有的普通行政管理权(即作为事业组织所拥有的内部行政管理权)和办学自主权。而办学自主权是高校特有的基本权力,也是高校成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它主要是指高校在法律上享有的,为实现其办学宗旨,独立自主地进行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格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享有七项明确的办学自主权,具体包括招生权、学科和专业设置与调整权、教学权、科研与社会服务权、开展对外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权、人事权、财产的管理使用权。办学自主权在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权力,即高校行使此种权力时,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和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制条件与程序,不得以主观性任意行使,也不得放弃和转让。参见高云华、叶宏开主编《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

(三)》,第163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否则,高校办学自主权就会失去其合法性基础。

从近几年高校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分析来看,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部分,其腐败问题的表现形式与社会上腐败问题的表现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数量、范围、程度、严重性相对要小一些。但高校腐败问题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失范和滥用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比较突出的表现有:

(一)招生及教学管理方面。

招生权和教学权是高校享有的最具教育行业特点的办学自主权之一。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考试制度与招生运作规则的改革趋于加大高校招生自主权;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也在不断的改革以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对于提高高校办学积极性和办学水平而言十分有利,但同时社会上的消极影响时刻在撞击着招生考试工作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价交换原则一旦渗入招生、教学管理领域则必然产生腐败。其具体表现为:

第一,招生方面。高校个别招生工作人员在招生工作中存在滥用职权、违规招生、收受贿赂(现金、礼品等)甚至索贿和借机敲诈勒索、接受可能妨害招生公正性和规范性的宴请、徇私舞弊等种种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尤其是在单独招收保送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等工作领域,由于涉及到高校、中学、各地方招生主管部门、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关系等多个环节、多种关系,最容易发生暗箱操作、弄虚作假和金钱交易等违法乱纪行为。而由于这方面的违法违纪行为带有较强的交易隐蔽性,难以及时发现和查处,成为高校腐败问题的一大难点。

第二,学生收费方面。1997年,全国完成了高校招生、收费的“并轨”工作。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国家批准的高校收费项目只有学费和住宿费。但实际上有的高校在具体操作中仍然存在变相的“双轨收费”。如在1999年高校扩招过程中,绝大多数地方和高校都能正确理解、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决策,实行适当的并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收费标准,但是,在少数地方和高校则出现了高收费、乱收费、“双轨”收费现象。这种现象虽然经过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监察部的共同努力,基本得到了纠正,但招生中“分不够,钱来凑”,以“计划外扩招”高收费,“赞助”与录取名义上不挂钩而实际上挂钩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第三,教学管理方面。极少数主管领导及其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任课教师,借为学生转系、转专业、专科升本科、推荐免试读研究生、评奖学金及各种奖励或表彰、考试阅卷等各种机会搞权钱交易、“分数卖钱”等,严重侵蚀和败坏校风和学风。

(二)经济活动方面。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年来高校进一步加快了自身改革和建设发展的步伐。高校的经济活动大大增加,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日益广泛,而且越来越紧密。由经济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为高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注入了生机。同时,经济活动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使得高校的经济活动中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漏洞。这些薄弱环节和漏洞使得一些人有机可乘,导致了腐败问题的产生。高校在经济活动中的腐败现象主要表现为:

第一,基本建设方面。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校硬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本建设是近年来高校经费支出最大的项目,不少高校年年都有多个大的或较大的基建工程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维修工程等)开工上马。基建工作专业性很强,与社会的联系紧密而又广泛,涉及工程的勘探、设计、招投标、监理、验收等诸多环节。在基建工程招投标、承发包和验收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个别干部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索要贿赂,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取私利的腐败问题。在某些高校,“基建部门已成为干部违纪的多发点和纪检监察工作最棘手最艰难的监督范围”。

第二,大宗物资采购方面。高校为了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大宗物资采购活动,包括大型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各类教材、基建维修材料、取暖用煤、学生食堂的膳食、校医院所需药品药材的采购等。大宗物资采购与商品市场联系紧密,市场经济的千变万化和复杂性使采购面临诸如购货渠道复杂、价格差异较大、质量良莠不分以及厂商形形色色的促销手段等因素,个别当事人在大宗物资采购过程中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拿“回扣”,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三,在自筹办学经费方面。少数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借筹资办学、办班创收、引入科研经费等工作之便,私设“小金库”,贪污、挪用公款、转移支付致使公款外逃、公款私存侵吞利息、集体截留私分、购买物资占为己有、私订合同逃避财务监督等各种财经违法违纪活动。

第四,校办产业方面。高校校办产业是指由学校创办或参与创办并出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各类经济实体的总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中已办成了一批具有自己特色和一定规模的校办产业。据有关统计,全国高校校办产业2000年的总产值为300亿元人民币。校办产业为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改善办学条件,增强了高校综合实力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缺乏经验、管理不善的原因,确有少数人借机贪污挪用、逃税漏税、监守自盗,从中大发横财;也有一些人在校办产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渎职失职、乱拍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最终导致国有、集体资产大量流失。

二、高校腐败问题之原因分析

应该看到,在我国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社会协调进步、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也明显存在着社会不正之风、腐败问题等不和谐因素,这些负面影响使得高校不可能成为不受污染的“世外桃源”。而且,随着高校推倒“围墙”、开放办学的力度加大,社会腐败现象的影响使得高校腐败问题的滋生蔓延有了客观条件,同样存在易发多发的可能性。为减少、遏制高校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我们必须对当前高校腐败问题的成因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以对症下药、正本清源。除了社会大环境与大气候的负面影响外,高校产生腐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不适应。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教育人口,“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国情的最大特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已发展到关键时期,无论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还是实现经济腾飞,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都会需求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扩大,广大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非常高,终身受教育的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但是从经济发展需要和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看,应该说,还处在“英才教育”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使得人们希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与现有高校的有限接受能力形成强烈的反差现象;从国家和社会所能提供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与政策支持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物质条件和师资数量与质量均难以支持现有规模的高等教育继续发展。这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供求关系失衡,又加之市场经济交易原则负面性的必然作用,造成有些人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企图通过搞“钱权、权权”交易进入大学,获取文凭、学历,使得高校腐败问题的发生系数大为提高。

(二)思想认识方面的模糊性与松懈性使然。

高校作为神圣的知识殿堂,“象牙塔”内一度是人间净土。因此,在人们思想认识当中,缺乏对高校腐败问题的警惕性和预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腐败问题不断暴露,“净土论”已无基础,但认为高校同社会上比起来要干净得多的思想还相当普遍地存在。同时,“只要不把钱装进个人口袋就没问题”,“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就不能要那么多条条框框”等模糊认识也有相当大的市场。更有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造,背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滋生了拜金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等。这些思想认识的模糊性与松懈性,使高校当中少数人不能正确处理改革过程中的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滋生了腐败心理,助长了腐败行为。

(三)管理中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

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管理水平与教育改革和学校事业快速发展需要的严重不相适应。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验式管理以及管理不科学、不严密、不规范所导致的漏洞和缝隙,使腐败分子有可乘之机。体制原因与运行机制弊端,造成过度集权、缺乏透明度(暗箱操作)等等;加之制度性因素,如制度安排不合理、不健全;缺乏法制手段和配套措施,为高校腐败问题的形成与发展留出了“空间”。

(四)监督不到位,缺乏“发现”机制。

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高校的干部、教师和学生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民主监督的强烈愿望,也有进行民主监督的能力,民主监督的基础较好,高校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方式以及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党派、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种广泛的监督渠道基本能够发挥作用。但由于体制等方面原因,监督实际上的“缺位”、弱化的问题与责任主体不到位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因而缺乏有效的腐败“预警”和“发现”机制,腐败问题不能被发现,也就不能查处;价值对腐败问题的惩处也存在失之过宽、过松的问题,造成腐败成本较小,极少数人敢于挑战监督、铤而走险,结果又往往“有惊无险”。高校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高校腐败问题的控制对策

教育问题牵涉到千家万户,亿万人民普遍关注,高校腐败现象不消除,必将成为“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一大障碍。针对高校腐败问题,国家主管部门和高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大教育、管理、监督、惩处工作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为高校反腐倡廉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依然有一些根本性问题未能有效解决,需要进一步研究高校腐败问题的控制对策,以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高校的腐败问题。

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说明,反腐败不仅需要“扬汤止沸”,更需要“釜底抽薪”;只有突出治本,双管齐下,才能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彻底胜利。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应该逐步加大治本的工作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尉健行同志也指出,要在加大治标力度的同时适时地将反腐败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治本上,力求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工作力度,遏制高校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加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大力提高高校干部素质。

实践证明,通过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对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高校干部的文化层次和理论水平都比较高,自律意识也比较强,他们的素质总体上来说是比较好的。但许多高校干部中存在“重业务,轻政治”、“重才能,轻道德”的问题。当前,必须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三讲”教育和高校领导干部要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为指导,要求高校干部特别是各级党政一把手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中走出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素质,构筑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的防御能力。加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不仅要同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行为规范结合起来,还要同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同加强各项业务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结合起来。

(二)进一步深化改革力度,强化管理体制。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不仅要从思想道德教育入手,更要从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改革入手,以防范和约束滥用权力的行为发生。从近几年高校查办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大多涉及到人、财、物等关键部门,这与一些具体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和弊端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从源头抓起,大量的工作是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关键部门、关键部位的管理,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以减少钱权交易的机会。当前要做的是:在高校管理各环节上查漏补缺,强化、完善责任制,使责任主体到位,形成管理工作中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避免纪检监察与主管部门之间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的不良效应;同时,完善管理制度建设,使制度安排健全、规范与科学,避免给腐败分子“钻空子”、“打擦边球”,力图使制度建设成为腐败分子“无法为,不能为”的坚固堤防,减少腐败机会,抑制腐败发生率。

(三)发扬民主,不断完善监督机制。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说到底,就是要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而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一要靠机制,二要靠法制。当前,高校在监督机制方面,要在加强内部有效监督制约机制方面做文章。应结合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针对一些关键岗位(如招生、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组织、人事、资产管理等部门)权力过于集中、容易一个人说了算的弊端,对权力进行合理配置,并通过制定严密科学的程序,更好的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逐步建立一套有效制约滥用职权行为的制度体系。同时,要扩大民主监督的范围和渠道,积极推行校务公开等行之有效的群众监督制度,形成专门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协调机制,不断提高监督的力度和效果。

(四)建立高校腐败问题的“发现”机制和精确的预警系统。

高校反腐败应以预防、教育与挽救为主线来治理与控制,同时配套以有力的惩戒措施,用以激浊扬清。因此,建立有效的腐败“发现”机制和精确的预警系统十分重要。应在继续做好群众举报和信访工作以外,增设网上纪检监察信箱、干部作风与形象情况报告制度、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干部定期轮换交流制度,并把干部经济责任上的审计制度与行政责任上的效能监察制度日常化、规范化,使高校腐败问题能够及早发现并提出预警,将其扼杀在“苗头”状态和萌芽阶段。同时,要注意研究新情况、新动向,比如高校中科研经费管理失查、失范,开会与出国出访中的公费私用、公款旅游,技术成果转让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学术腐败行为等等虽然数量还较少,但对其发展趋势应有评估预测,以及时控制,早做防范。

(五)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学条件。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国际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有的人往往借口经费投入不足,为集体搞“创收”、筹措经费,以提高人员待遇和解决工作经费缺口为名而违法违纪。为此,要加大投入力度,包括正常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个人工资、收入水平的提高;改革福利制度,实行“货币化”福利方式。这样不仅会有众多优秀人才愿意从事教育,而且会在教育领域内部开展竞争,打破吃“大锅饭”、抱“铁饭碗”的秩序,促使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最终使“小金库”一类的问题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

高校廉洁与腐败 篇7

关键词:高校,廉洁文化教育,现状,问题,归因

一、高校廉洁文化教育的意义所在

廉洁文化教育在我国国民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而高校是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所, 高校廉洁文化教育是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高校廉洁文化教育是说施教者通过廉政文化, 向高校大学生施行正确引导和影响, 令高校学生提升其自身道德意识和拒腐防变的心理品质。

1、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高校大学生是一批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 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廉洁意识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高校开展廉洁文化教育, 打造一批有理想的清正廉洁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关系到我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国家未来的发展, 符合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需, 也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人才的现实选择。

2、是加强高校廉洁新风建设的根本途径

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廉洁文化教育活动, 令大学生深入理解我党关于反对腐败方面的相关理论和政策, 了解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 向学生灌输廉洁为荣的精神, 倡导学生自觉远离腐败。这样的活动将潜移默化的改造学生价值观念, 是树立校园廉洁新风的根本途径。

3、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大学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 也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 但同时此阶段学生习惯从个人角度思考社会问题, 一些大学生因自身有限的经历或认知, 对廉洁的重要性及反腐工作的复杂性认识较少, 甚至一些学生对此不屑一顾。因而在高校开展廉洁文化教育, 是培养学生廉洁自律品质, 引导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是其自身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二、当前高校廉洁文化教育的现状

为更好的探索当前大学生对于廉洁文化教育的看法及实际开展情况, 我们对本市几所大学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 我们选取了5 所大学发放调查问卷, 共分发1000 份, 回收有效问卷925 份,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对比研究和数据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1、大学生总体社会责任意识较强

调查显示, 当前我国大学生对于高校开展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表示高度认可, 多数学生表现出对当前社会“腐败问题”的深恶痛绝。对于问卷中设计的问题“您是否非常痛恨腐败行为, 并希望加大相关打击力度”中有93.2% 的学生选择了“深恶痛绝, 希望加大惩罚力度”;对于“您对学校定期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活动怎么看”的问题, 有75.4% 的学生认为“非常好”, 12.3% 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对于“如果您在生活中发现腐败现象会及时制止或举报吗?”的问题, 学生中有85.3% 选择了“我一定会制止或举报”, 有12.4% 的学生选择了“看情况再决定”, 以上数据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2、对腐败的认知不够明晰

大学生思想活跃、敢想敢说, 但是面对生活中的腐败行为你, 往往对其认知不清, 以致不能正确处理生活中的腐败问题。如在调查问卷中设计的问题“如果您家人因工作之故给领导送礼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其中有超过60% 的学生选择“我不赞同, 会反对”, 约有20% 的学生选择“不反对”, 20% 的学生选择“无可奈何”。这说明大学生虽然社会责任意识较强, 痛恨腐败, 但面对家人或朋友的腐败行为却不能及时制止, 这体现出大学生严人宽己, 对腐败问题认识和理解不清, 自律不足等问题。

3、对腐败的错误认知导致腐败行为倾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高校的“净土”也逐渐受到腐败思想和现象的侵蚀, 致使大学生物欲思想膨胀, 道德标准下降。如问卷中设计的问题“有同学为了评选优秀班干部或称为党员而请客吃饭、拉票, 您怎么看?”对此, 有58% 的学生选择“反对”, 但有42% 的学生选择了“赞同”,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说明腐败问题就在高校大学生身边, 但其本人可能意识不到, 一些腐败思想已经在大学生心里种下了腐败的种子。

三、高校廉洁文化教育问题的归因

1、对当前廉洁文化教育认知不足

调查显示, 当前多数高校大学生对反腐倡廉工作有一定的认识, 认为廉洁教育工作在高校开展非常必要, 但学生对廉洁教育工作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 不能深入了解其内容, 这也是高校宣传不到位的结果。

2、社会不良思想和现象的影响

当前, 信息传播媒介发展迅猛, 大学生可随时了解诸多社会现象, 面对社会中一些官僚主义、投机取巧等的不良行为, 如果没有很好的及时的引导, 容易对大学生思想产生冲击, 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选择。

3、高校缺乏正确廉洁文化教育的方式

一些高校虽然有采取廉洁文化教育, 但收效甚微, 主要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 手段相对落后。大学生是极具创造性的群体, 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应当从学生兴趣入手, 照本宣科的教育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4、高校后继教育力度不足

现实的教育行为往往比言辞更有说服性, 而当前高校的后续教育却不尽人意。由于各种监督机制不健全, 高校中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 导致廉洁文化教育的成果不能很好的巩固, 大学生即使接受了教育, 但看到这样那样的不廉洁现象亦会产生动摇, 给高校廉洁文化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带来阻碍。

四、高校有效开展廉洁文化教育的途径

1、建立领导机制, 加强宣传力度

首先, 要想顺利的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工作, 必要的领导机制非常重要, 能够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的保证。可以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 制定具体的工作规划和推进方案。同时要加强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媒介, 积极宣传廉洁文化教育工作, 扩大覆盖面, 引导师生积极参与校园廉洁文化建设。

2、建章立制, 形成长效机制

制度和规则是确保廉洁文化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高校要通过制度或机制方面的创新来形成长效的防腐机制, 具体说来, 高校应当从决策、执行、日常管理、监督等各环节入手, 将廉洁文化教育工作纳入到规范化管理中来, 做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3、丰富教育内容和方法, 增强实效性

高校应提升校园文化的廉洁品位, 积极创新方法手段, 令廉洁文化教育更具实效性。日常管理中。高校应将廉洁文化教育和师生的文化生活相结合,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如各种社团等载体, 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廉洁教育。对领导干部, 学校可以通过党校培训、专家报告等方式进行廉洁教育工作。还可组织师生共同学习廉政建设理论和相关的政策制度, 开展以廉洁为主题的党课、辩论会、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征稿等方式, 深入开展廉洁教育工作。

4、利用网络资源

高校开展廉洁文化建设, 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加强在互联网和学校内部网络上的廉洁教育, 通过网络具有的用户量大、信息传播速度快等方式, 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 针对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问题、敏感问题, 发挥校园文化宣导作用, 培养网络骨干, 适时的发布权威信息, 做好引导, 在高校内部建立起良好的廉洁文化氛围, 有效提升廉洁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贺国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取信于民[J].求是.2010 (06)

[2]董艳芳.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3]刘江伟.当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4]刘二荣.90后大学生的廉洁教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高校廉洁与腐败 篇8

大学生廉洁教育长效机制一、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

1.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渠道

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和连接文化理论教育是高雪进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措施,这也是高校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试点意见》)的要求。《试点意见》中对大学阶段的连接教育进行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大学阶段,主要安排学生学习我们党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政策法规以及我国古代廉政思想等。”在高校课堂中有效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概论》以及《邓小平理论概论》等课程的教学,能够在高校学生中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传播;在高校中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教学,能够充分的向大学生讲解党和国家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具体成就和对应的法律法规知识,并且可以充分的明确大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日常行为的标准;而在进行《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教学中,同样可以灵活穿插中国传统廉政思想和廉洁文化的具体内容。

2.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文化活动

在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时候,高校不应该仅仅将其固定在课堂教育当中,更应该努力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丰富的文化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校有效开展廉洁教育活动,需要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廉洁文化融入进去,通过开展例如模范报告会或者辩论赛等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导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

二、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问题

1.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不能贴近生活,缺乏时效性

目前,高校进行的廉洁教育非常的散乱,没有属于廉洁教育自身的完整体系,并且在进行廉洁教育的过程中,实际教学内容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并不密切,这就造成大学生对于相应的教学工作非常的抵触,教育效果不好。并且高校进行廉洁教育的内容非常的传统,和当今的社会形势相差很大,这就导致很多的内容和国家相关的方针政策并不适宜,教育内容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

2.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方法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高校在进行廉洁教育的时候主要是通过课堂理论讲解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仅仅停留在教师的语言上,在向学生传达廉洁教育的时候主要依靠的是课堂上教师的语言,高校在进行廉洁教育的时候忽视了很多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效果方面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非常的差。

三、构建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议

1.构建与大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廉洁教育机制

将廉洁教育渗透到各种校园实践活动当中能够有效实现廉洁教育的生活化,促进廉洁教育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在接受廉洁教育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理论知识,有效做到学以致用和融会贯通。

大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高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高校学生宿舍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个小社会,在其中有着很多互相攀比以及享乐主义,要想完全杜绝此类现象,学校需要提高高校宿舍的管理水平,通过切实完善高校宿舍的规章制度和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并最终形成廉洁公寓文化。

2.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学生廉洁教育长效机制

高校在进行廉洁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重视到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在进行廉洁教育的过程中切实把社会实践作为学校进行教学的重要活动之一;高校在进行廉洁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相应的考察作为学生学分的计入依据,在社会实践当中进行有效的廉洁教育,通过不断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如“勤工俭学”“大学生廉洁活动月”等将社会实践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良好的结合在一起。将廉洁教育融合进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这对于廉洁教育的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3.加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机制

第一,积极进行廉洁校园文化活动。我们通过积极的理论灌输和校园理论引导等进行学生廉洁教育校园文化的建设,依靠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將廉洁教育深入到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并且在各个院系鼓励各级学生机构进行廉洁教育活动的组建和开展。

第二,在学校的宣传平台上进行廉洁文化的宣传。学校再进行廉洁教育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廉洁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在学校的广播电台中通过各种有关廉洁教育的时事政事广播播放,在学校的报刊以及宣传栏中进行廉洁教育的人物故事的长期展播,在学校的客户端上进行廉洁教育优秀事迹的链接推广等等活动,这对于在学校建设反腐倡廉的校园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瑞生.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多维思考及实现路径\[J\].廉政文化研究,2013,(02).

上一篇:双音节词语下一篇:我学会了滑滑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