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教育与初中思品课统整的实践与研究(共4篇)
廉洁教育与初中思品课统整的实践与研究 篇1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研究性学习是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根据同学们的爱好,特长与志向,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取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综合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也势在必行。下面就我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点滴体会。
一、把指导型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
在研究过程中,我注重了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并与课外研究性学习紧密结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提出研究学习目标或题目,提供学生研究专题所需要的部分数据、素材和资料,介绍研究学习的基本方式、方法。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筛选整理材料,还可以加进自己收集的资料,从中概括出自己的几个新观点,通过交流、讨论,构建新知识。教师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起到“导师”的作用,先引导学生了解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这对于刚刚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学习探究要求不高,属于研究性学习的起始阶段。例如,在组织学习八年级《公民依法享有结婚自由》时,我们先让学生查阅《婚姻法》、收集不同时期的结婚证,调查本村(镇)的婚姻形式的实例,作为先期的研究。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展示研究题目,精心设计问题情景,然后让学生以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较深入的研讨,鼓励学生自己研究并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大胆质疑。学生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各抒己见。学生可自由发问,也可以向老师提问。最后,学生汇报研究成果。有的口述;有的以问答的方式来展示;有的以法庭辩论的形式来汇报;还有一个小组还表演了个小品,分四个情景来说明结婚的法定条件及法定手续。课堂真的“活”起来了,学生的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勇于探索。他们既学习、巩固了新知,又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实践能力。
二、把自主型研究性学习推向课外活动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老师提供的参考性课题,完全自主地选择课题,或根据兴趣与爱好自定课题,并根据需要邀请教师或校外有关人员作为自己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思想品德课主要是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从而坚定信念,更好服务社会。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对学生加强了向生活、向社会方面的引导。例如,我校思品课针对七年级有关心理品质教育的内容,设计了“初中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研究”的主课题,又设计了“初中生学习心理的调查与探究”、“优秀生与后进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初中生的人际关系对学习的影响”、“电子游戏(网吧)对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影响”等子课题。对九年级学生,结合教材“了解国情,立足国情”,重点对家乡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设计了“海安县土特产研究”、“海安县人口与经济的研究”、“海安县‘三废污染’的调查与研究――废渣、废气、废水”等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从选题、收集资料,到撰写报告、答辩、展示研究成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作出决断过程,教师只起指导和协作的作用。教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他们去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给予必要的解决与帮助。学生们通过合理分工,分头进行研究。他们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翻阅大量的的报刊、杂志,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访问有关人士,有的多次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资料。然后,他们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逐步提高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利用演绎法、归纳法、分析、综合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提炼出观点、总结出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写出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可以分层次进行,这就为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学习、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热情创造了条件。我们在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让他们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分工,这不仅有利于课题研究是开展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而且有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使学生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功的快乐。
通过这样的研究活动,增进了学生对社会的直接感受,锻炼了与他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起科学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自己的亲身实践,他们学到了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东西,这也正好弥补了课堂知识的不足。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时效性。
三、把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反思留给自己
思想品德课的研究性学习要求:第一,教师要更新观念,切实放正自己的位置,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与指导者”。第二,研究性学习注重研究过程以及学生在此过程中的体验,重在看学生能否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不要太看重结果。第三,研究性学习要注重层次性,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第四,要把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与课外紧密结合。
廉洁教育与初中思品课统整的实践与研究 篇2
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观点是一种“以生为本”的思想体现。学生是形形色色的, 教师应该用一颗宽容的心, 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相信他们个个都是可造之材, 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 而不能仅用学习成绩区分“好生”与“差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就像花瓣上的露珠, 它需要我们小心地呵护。”如果学生犯了错误, 我们不能以人为本, 宽容以待之, 那么教育的代价就是伤害学生的自尊。没有自尊的学生谈何“健康发展”, 所以教育应该以生为本, 以人的尊严为指向的关爱与服务。
新一轮课改启动至今, 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局面。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 把孩子看做孩子”。
这些闪光的观点, 昭示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坚决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生本教育”践行“以生为本”
“生本教育”是在教育教学中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一种方式和诠释。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强调人的起点非零, 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 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潜能无限, 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 可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生本教育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 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 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 创造最大的空间, 使学生积极学习。
三、“生本教育”在初中思品课中的实践与探索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 我非常认同郭教授的观点, 因此在他的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在初中思品课的教学中对生本教育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身
心发展特点及规律, 通过师与生、生与生、自我间的对话与交流达成理解, 促进学生更好成长的学科。所以我认为, 思品教师更应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 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养成, 既要把学生当成学生, 又要把学生当成朋友。教师尊重学生, 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 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一个大写的“人”字, 要求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特点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
发, 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基础, 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 因此在本学科的教学中更适合倡导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 过分注重接受学习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 抑制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 反而会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发现学习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探究式学习的模式需要教师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满激情, 通过情感的感染, 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就会乐于学习、乐于探究, 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主体, 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核心的教与学的较高境界。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教学环节灵活多样、形式多变的教学情境。如根据教学内容, 通过漫画、典故、名言、歌曲, 小故事、热点材料等导入教学,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体验、观察、研讨,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如在初一思品课《青少年应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这一课的学习中, 我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 让学生进行表演, 分别饰演不同的角色, 比如“用智慧成功脱险的学生毛毛”, 又如“盲目反抗不幸遇难的花季少女”, 再如“犹如沉默的羔羊的懦弱学生”, 等等, 让其他同学对这些角色的言行作出判断。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 其他同学感到新颖,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因势利导, 开展“情景表演”活动, 可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作业总是局限于书本, 局限于抄
抄写写, 既体现不了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教育性和人文性, 更适应不了知识技能、方法、情意多方面整合的教育发展趋势。因此, 必须对作业进行改革, 实现全面开放。
1.注重思想的交流, 使作业成为交流思想的殿堂。如设计一些感想体会型作业, 看法、建议型作业。我经常让学生就学校的各个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学校的环境问题, 学生的文明礼貌状况, 中学生形象, 师生关系, 同学关系, 等等。学生有话可说, 有感想产生, 最重要的是拥有独立的思考空间, 能够形成独立的见解。
2.注重实践导行。如要求学生在学习了环境保护法后, 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调查,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写出调查报告。组织学生对目前的学校周边社区的外来民工子弟入学状况进行初步的调查, 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撰写小论文。
以上的作业设计, 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四) 在评价学生的方式上采取知行结合的形成性评价等
综合评价机制, 打破“教师为中心, 知识为中心, 书本为中心, 应试为中心”的片面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由记忆评价转化为理解评价, 由知识评价转变为知能并重, 智德并重, 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全面素质评价;评价方法由终结性评价让位于形成性评价, 由单一的书面考试评价让位于考试、考核、考查相结合, 口试、笔试相结合, 开卷、闭卷相结合等全方位多形式并举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变分数制为等级制, 由只重视结果变为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 变重视答案的一致性为重视结论的创造性;评价主体由教师评价让位于师生民主式评价, 自评、互评、组评、师评综合评价相结合;评价观念变同步为异步评价、形成评价观念, 内容、主体、方法、标准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开放评价机制。
总而言之,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我们不应无视学生的个性, 粗暴地压抑其个性发展, 而应面向全体学生, 立足于每个人的教育, 对每个人负责。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 为其设置适应的学习环境, 让其各自通过努力获得相应的发展。酸甜苦辣都有营养, 成功失败都是收获, 我们应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 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 体验生活, 体验社会, 即使是失败, 也可能成为学生终生受益无穷的财富。
摘要:作者就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实践“生本教育”进行了探究, 从教学理念的转变, 自主学习的培养, 开放性作业的设置,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等角度进行了尝试,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以生为本,生本教育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廉洁教育与初中思品课统整的实践与研究 篇3
【引言】
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的三大目标任务是学文、明理、导行,我们很多教师都紧紧地围绕着这三大目标而努力地工作着,但学生厌说教,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不高。作为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老师没有几个不为此而感到痛苦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机智,因势利导,化“枯燥”为“神奇”,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给学生以想象思考的空间,开发他们的潜能,唤醒他们创造的天性,并给他们有充分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的灵感和不同的思维发生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让他们体验创造的快乐和学习成功的快乐。
【自述案例】
我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畅谈理想》时,课中组织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理想进行描绘,并让学生在自己创意的基础上分小组展开讨论交流。在走下讲台了解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女学生在专注地画着一棵棵草,还发现坐在墙角的一个男生在聚精会神地描绘着一个乌龟,我自认为他们在做与学习关联不大的事情,还善意地示意他们要参与小组活动。热烈的讨论结束后,学生们踊跃到讲台前展示自己的创意,有的学生说他的理想是做茫茫人海中的一棵树,为他人托起风雨,顶起霜雪;有的学生说他的理想是成为滚滚江河里的一滴水,载上航船,荡尽污垢;还有的学生说他的理想是成为浩瀚苍穹中的一颗星,缀于天幕,闪烁着光,虽说光很微弱,但能为他人照明;还有的学生说他想变为芸芸众生中的一条龙,力争上游,撑起一片晴空„„我被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吸引着,也被学生们的大同理想而感动着。这时,我看见刚才躲在墙角画乌龟的男同学的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要不要他起来展示他的理想,说实在的我有点犹豫,因为乌龟在我们乡村被成为“王八”,是无能的象征,难道他的理想就是做一只“缩头乌龟”吗?他的理想会不会与我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呢?他的回答会不会与我的导行目的发生遭遇战?但我又想因怀疑他与我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不给他发言的机会,那么就有可能抹杀学生的灵感,就会消灭掉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也许一个精彩的瞬间就会因为我的主观武断而错过„„经过一番思考我还是决定点他上了讲台。他把画好的乌龟放到展示台上,台下的学生在窃窃私语,有一个学生失声道:“啊哦,他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只乌龟!”有的学生大笑起来,我有些担心,心里暗暗后悔着喊他上台来。只见他红着脸、清了清嗓子,庄重地说:“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生物学家,专门研究乌龟,因为乌龟是长寿的、健康的,我希望我的研究能给人们带来健康,让天下的人都长寿”。听完他对理想的描述,同学们自发地鼓起掌来。我暗自庆幸:幸好给了他机会!
最后,我想到了那个画着一颗颗小草的女孩,她的未来蓝图和设想为什么不拿来展示呢?我点到了她。她有点局促不安地说:“我交给你描绘我理想的图画,您去领会吧,我怕理想太卑微,让大家笑话。”捧着她交到我手上的图画,我的心有点沉重,“卑微”一词激发了我的教学灵感,理想远大、做伟人是对的,当平凡人做普通事也应该是对的。不能让学生有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于是,我运用教学机智轻轻地问她:“能让大家对着你的图画说出你的理想吗?”得到她的肯定后我一边展示着她的图画,一边赞美着:“好有生命力的小草啊!”“大家能帮她说出她的理想吗?”有的同学看了图画说,她的理想也许是要像小草一样做平平凡凡的人;还有的同学说她也许要像小草一样坚忍不拔,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于是我引领大家思辩,让学生明白做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和做一个平凡人都是很不错的,只是不同的理想可以写就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才是七彩的人生嘛。
放学时,那个不愿意说出自己理想的小女孩给我送来了一张小卡片,卡片中这样写道:“老师,谢谢您!您让我这个自卑的学生觉得再不卑微,尽管我不是很行,但我也会放飞我的理想,像小草一样尽力长出真我的风采。”
【教学反思】
廉洁教育与初中思品课统整的实践与研究 篇4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校本教研;学期课程统整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学校层面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发挥和教师创造性地开掘和培养,在于如何将有关的课程理念物化,在具体的课堂中成为活性化了的教学资源。从我们近三年来进行的“实施学期课程统整,主动推进二期课改”的项目研究分析,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教师开展“学期课程统整”并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运行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这一境界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学期课程统整”的含义和功能
“学期课程统整”不是对现有学科加以归并,形成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它的含义是指“学校教师以(政府)的课程方案和标准为依据,把一个学期作为基本时间段,以指定的教科书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其他的多种相关的资源,根据科学性原理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进行系统与集约化设计,使之成为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并展开有效教学实践的过程”[1]。其中,多种相关的课程资源,可以是其他多种版本的教材、可供参考的教案、练习或习题等;所谓系统而集约化设计,就是对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通盘考虑,梳理出知识点和教学重点难点,以某一脉络或线索加以系统明确的呈现。因此,学期课程统整首先是对基本教学内容的统整,在此基础上再合理地进行学科内部的拓展性、探究性内容的统整,同时适度地进行跨学科的和课内外的统整。通俗地讲,这个过程是教师从课程开发的角度,在具体课时方案设计之前安排的先导性宏观教学设计活动。它让学校和教师站在比较高的层面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探索。
显然,实施“学期课程统整”具有多项功能:首先,促进教师树立起正确的课程角色,具有激活内需,开发潜能和提升思维境界的作用。其间,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克服课改中被动依赖的痼疾,进一步确立基层教师在课改中的主体地位,主动应对和推进课改;第二,进一步打通新课程实施的通道,促进新课程的推进落到实处;第三,驱动教师的有效学习和校本教研的展开,比较好地改善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不善质疑、不善表达、不愿自我揭短的现象,在探究多种课程元素,形成聚变式统整(多种课程资源,经中和性结合产生全新的教学资源)效应中能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此外,开展“学期课程统整”还有利于变革学校课程的管理方式,为形成新课程实施中有效的学校课程运行机制奠定基础。
二、学期课程统整的实施
学期课程统整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就一所学校而言,关键需要做好三个层面的操作,实现三者的整体互动。
(一)教师个体层面
学期课程统整的基本思想,使教师成为课程实施进程中的调控者和适度的创生者,它所衍生出来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问题,考验着教师学科和教学知识的`积淀以及系统思考能力,也关系到有关学科统整指南的科学性、实践指导性。因此对于教师个体而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求做到:
把握整体。就是深入理解课标精髓,分析自己学校和年级学生的现实状况,确立统整的基本操作线索。以教师对小学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把握为例,在编制“统整指南”过程中,以怎样的线索串联?初期教师一时比较模糊,往往纠缠于具体的教学内容,整个“指南”显得松散凌乱。为此,学校开展系列学习和讨论,引导教师回归学科本原,伴随着行动与反思,老师们渐渐摆脱了局部内容的羁绊,梳理出以数学基本思想方法为主线的编制策略,在不知不觉中使自己站在了学科核心思想的高度去分析教材及其教学。如今,老师们无论是备课、听课以及评课,首先考虑的是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和落实。
找准关键。就是搜集并分析课程资源,进行横向比较,概括抽取各自的长处,展开宏观性备课,优化现有指定教材,编写本学期的学科课程统整指南。“学期课程统整指南”一般包括“单元与进度”“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处理”“教学建议”“资源利用”和“实施效果评估”等栏目。
注重评估。学科课程统整是各种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孵化性的集成,其中大量隐含教师个体对学科及其教学的理解和处理,其在学生学习方面产生的效果离不开及时而有效的反馈评估。所以,教师必须设计评价工具,采取恰当的评价方式,监控教学质量,适时反馈调整。学期课程统整的基础和第一步是做好教学内容的统整,是对现有教材的深度再开发,与以往提倡的教材开发不同的是,它不仅仅停留于某一具体教材内容的加工,而是由微观(课时内容)、中观(单元或主题内容)、宏观(全册的内容架构与编排体系)逐层扩展提升的思辨取舍过程,立足教材,优化教材,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尽管有较大的难度,但是投身这种挑战性的教学,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素养才能获得质的改善。当然,也不可急于求成,不能搞统一行动一刀切,可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学科先行试点,做深做透,逐渐形成一门集教研、课堂教学、教学评估等于一体的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较为系统的强势学科,发挥试点个案的标杆作用。
(二)教研组层面
要建立高效的对话、反思、合作、探究的研修文化,因为学期课程统整一般采取组员分工的“切块拼接”式方法,即先由每位教师分别承担某一部分的统整,再在教研组中集体协商整体组合,这就需要教师团队的紧密协作、互助和学习,展开卓有成效的研修。聚焦于关键的生成问题,主要是指由学科课程统整带来的挑战,教师缺少必要的知识与思维方式上的准备,因而不断生成问题,形成问题堆,它涉及学科的性质与特点、核心知识的把握和关联性梳理、以及学生易于曲解或误解知识的系统化分析等等,都必须在教研组内通过有效的研修活动予以聚焦,进而形成问题链并加以解决。另外作为支撑相关的理论文献研读和课例的循环跟进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中对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将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版本教材等课程资源的批判性比较分析也成为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期课程统整实施的简约和有效。
另一方面,学科教研组长在学期课程统整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执行”中“创新”。作为教研组长,首先在学校课程统整的整体架构之下,要执行上级统一要求的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但是,又因为各种具体客观情况存在差异,因此,教研组长要学会根据具体实际开展工作,以课程标准作为依据,在创造性地执行和落实中展开基于课程统整的各项专题教学研究。
(三)学校层面
实施有效的课程领导,学校领导主要的任务就是规划和设计学校的课程,完善学校课程的实施,评估课程实施的效果。我们认为,学校的校长在开展学期课程统整实践中,不应简单满足于发号召、下任务、给好处,而应该深入到自己擅长的某一学科中,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从全局的角度正确把握改革的方向,目的是唤起教师的课程意识,最终构建起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运行机制。因此,校长除了要具有一定的课程和学科素养,对学校课程建设的战略思考也至关重要。
[ 参 考 文 献 ]
【廉洁教育与初中思品课统整的实践与研究】推荐阅读:
思品课情感教育09-07
书法教育实践与研究09-28
书法教育的实践与研究10-23
中学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08-13
实践与体验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应用与研究05-19
茶文化与廉洁教育08-11
略阳地税在实践中践行延安精神与廉洁从政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