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共9篇)
《佳人》 篇1
关键词:佳人,色彩,坚强,爱情
有这样一部小说叫做《飘》, 读过的人都感动不已。有这样一部电影叫做《乱世佳人》, 看过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 如此动荡的年代, 却孕育了一场伟大的爱情, 而这场爱情之所以伟大, 只因为它诞生在战争年代。
《飘》, 如此为这部畅销小说命名, 象征女主人公的命运也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 一切终将成为泡影, 随风而逝。早在几年前, 我就有幸拜读了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 但那时却无法体会出作者的深刻含义, 只是很喜欢《飘》这个名字, 她带着淡淡的哀伤和感怀, 似乎又带着对女主人公的命运的悲叹, 却不知所谓的“飘”并非指的单独的个体, 他 (她) 们是一群人。他 (她) 们自命不凡, 一切都相信自己, 虽然拥有强大的灵魂与躯体, 却无力抗争冥冥中命运之指的轻拨倩弄, 最终还是用一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他 (她) 们失败了, 却始终相信有明天, 这成为了他 (她) 们失败的主要原因。
几年后的今天, 在我第一次触碰到由《飘》改编的《乱世佳人》时便被那凄美的爱情深深吸引, 然而, 《乱世佳人》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永恒的爱情蕴于宏大的战争中”的主题, 还有它光显之后的深思。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奴隶主生活由骄奢淫逸到穷途末路、奴隶主阶级由疯狂挑起战争直至失败死亡、奴隶制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这一历史规律从《乱世佳人》中得到体现。从影片中, 我了解了玛格丽特·米切尔《飘》中真正所要传达的是:珍惜身边美好的,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争取。正是这样的主题带给人们的震撼, 造就了好莱坞电影史上最值得骄傲的旷世巨片, 奥斯卡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至高点”。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以起独特的女性视角在描述美国内战的作品中独树一帜, 备受读者青睐。
作品中虽也有对战争恢宏场面的描写, 如亚特兰大破城当日五角广场的遍地伤兵, 惊心动魄的逃难, 枪杀等等。但女作家始终是以细腻的人物心理性格刻画见长, 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文学人物在作者流畅的文字作用下, 跃然纸上, 栩栩如生。所以看《飘》, 就犹如走进原始森林, 越深越美。也许, 文学性格可以用现实颜色来描述, 来形容, 那么, 就赋予思嘉, 黑色的坚毅;瑞德, 冰蓝色的深邃;媚兰, 粉红色的善良;希礼, 青灰色的忧郁。
思嘉的坚毅一直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赋予其黑色, 因为黑色有纯粹的一面, 如思嘉对生活终极坚定的信仰;黑色还有模糊的一面, 如思嘉在夜雾中奔跑的迷茫, 因为她一直看不清真爱的对象。思嘉称不上是一位完美的女性。但她的魅力却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她坚强, 自信, 对生活充满激情, 却又吝啬, 迷信, 欺侮弱小, 还无意地把几个人送上西天。但就是这种褒贬不一的性格使她更为迷人。
现实中人无完人, 文学中也应如此。在那个风云突变的乱世中, 能够在备受创伤和打击之后, 不留恋以前豪华高雅的生活, 坚强地站起来, 下地摘棉花, 不惜让自己娇贵的双手长满老茧, 而目的只是为了让住在塔拉的人不在挨饿。她在塔拉红色的土地上得到了黑色的坚毅, 如她父亲郝嘉乐所说, 这个世界上, 只有土地与日月同在。这股强大的力量加之她固有的爱尔兰血统潜在的反叛思想, 使她我行我素, 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想, 不在乎道德的束缚, 公开在亚特兰大和摧毁他们家园的北方佬做生意, 而毫不在意作为丈夫的弗兰克会无地自容。所以思嘉是自私的, 但她的自私不仅仅建立在为己的基础之上, 她为了很多人, 为了塔拉十几张要吃饭的嘴, 为了她爱的人和他的妻儿, 为了白蝶姑妈, 远房的姨妈们, 甚至还包括塔拉以前的黑人, 思嘉的自私眷顾了很多人在挫折袭来之时, 她也曾无数次的失望过, 但从未绝望。
就像方丹老太太所说的, 她们是荠麦, 风一吹, 低头, 弯腰, 吹过之后, 又挺起腰板, 继续更好的接受阳光。始终有勇气站起来, 高昂着头, 接受风雨的洗礼。而支撑她这么做的只是一件金灿灿的光环下笼罩的完美礼服, 一个虚无的灵魂, 一个固执而倔强的信仰。思嘉对爱情的执著是她一生坚不可摧的信仰。为了实现对希礼的承诺, 她在亚特兰大成为一片火海之时, 坚持照顾她的情敌, 希礼的妻子, 一个即将临产的孕妇。她原本可以守在母亲的身边, 寻求呵护, 寻求安全, 可是她不, 她宁愿面对北方佬的铁蹄, 也要实现对爱情的许诺, 为了照顾虚弱的媚兰, 她把千方百计找来的食物给媚兰吃, 把家里唯一的一双鞋子给媚兰穿, 而自己则饿着肚子赤着脚下地摘棉花, 这绝不是一个自私狭隘的女人所能达到的境界。瑞德说思嘉像一个哭着要月亮的孩子, 恭手放弃手中的幸福, 且任性, 倔强地死不回头, 我想在黄道十二宫中, 她一定是狮子座的。只是思嘉在一味地追求那套“完美的礼服”时, 怎么也不会想到即便是瑞德周围的空气都潜藏着对她无边幸福的追求和热爱。所以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瑞德因为她的固执而筋疲力尽, 黯然离去。但她也终于成熟了, 懂得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而对于她来说, 她想要的, 就一定能得到。
“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我等待着思嘉能再一次从塔拉得到力量, 让瑞德再一次回到她身边。我喜欢这样的结局, 不是大团圆的, 带着点淡淡的悲哀, 但算不上是悲剧, 因为有希望存在, 在思嘉心里, 也在我们心里。对于思嘉来说, 其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在于有欲可求, 她从不懂得知足, 也不能知足。学会满足是对她生命的亵渎, 也预示着生命之花的枯萎。她只能够不停的追求, 猎取下一个目标, 最早是爱情, 守望希礼;然后是温饱, 守望金钱;接着又是希礼, 最后是瑞德, 她刚刚意识到的自己的真爱。所以思嘉注定不能提前知道自己的真爱是瑞德, 而一定要在爱女夭折之后, 媚兰去世之后, 瑞德因为彻底失望而要离开之后, 才能明白。
《佳人》 篇2
关键词: 近三十年 才子佳人小说 佳人形象
才子佳人小说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种重要文体,指的是明末清初产生于《金瓶梅》与《红楼梦》之间专门讲述才子佳人离合之情的一种小说类型。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才子佳人小说“至所叙述,则大率才子佳人之事,而以文雅风流缀其间,功名遇合为之主,始或乖违,终多如意,故当时或亦称为‘佳话”[1]。“一见钟情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是其固定的情节范式。20世纪80年代以前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比较寂寥,到了80年代以后才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作为小说主人公的才子和佳人,历来都是研究的重点。学者对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的研究主要从横向的“通”和纵向的“变”两个方面。“通”,指的是不同文本在特定历史形势下所塑造的佳人形象带有的规律性的特点;“变”即指文本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所呈现的佳人形象的演变。本文兼顾这两个方面,拟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对佳人形象进行梳理。
一、佳人形象的美学关照及其意义
学者从文本出发,通过综合和归纳法,结合时代因素,深入发掘佳人形象的“隐性”和“显性”的美学内涵,总结佳人形象所特有的美学特征。代表论著有刘坎龙《“佳人”形象之审美观照》、郭浩帆《才子佳人小说形象特征论》、冯汝常《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新解》、李鸿渊和张红的《论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的美学转型》、陶应昌《容貌、才情与心灵——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审美意义》、郭英德《至情人性的崇拜——明清文学佳人形象诠释》等。按照关照角度的不同,学者或从横向上进行宏观归纳,或从纵向历史发展的角度加以细分。
1.对佳人形象的横向宏观归纳
研究者主要将眼光放在对佳人群体形象的塑造上。作为在文学长廊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佳人,其形象自然有独特的美学内涵及价值。作家在塑造这些形象时既受传统的审美规范的影响又融入了新的时代风貌,这些形象集中体现了封建社会在男权眼光关照下的女性美的规定性,研究者大致有以下观点:
注重从才、情、识三个方面挖掘佳人形象的美学内涵。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定义是“真、善、美”三者的水乳交融,学者多从这三个方面论及。如刘坎龙在《“佳人”形象之审美观照》一文中认为,在明末清初个性解放及浪漫思潮的影响下,人的价值又重新被发现,作家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一批貌、才、情、识兼具的佳人形象。陶应昌《容貌、才情与心灵——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审美意义》一文中也持相同的观点。冯汝常在《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新解》一文中归纳出佳人的三个美学标准是:弘文奇才,才赢天下;胸怀胆略,淑女士心;慧眼识才,择婚以智[2]。李鸿渊、张红《论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的美学转型》认为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想女性形象。这些佳人兼具外在的容貌和内在的胆识、智慧之美。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作为明清文坛的一朵奇葩,佳人形象特征自然来自培养滋润她们的土壤——明末清初的社会。研究者从时代因素出发认为这些形象难免苍白、概念化之讥,但是她们确是中国小说人物画廊中女性形象的一大突破,没有这些略显平板的女子就不可能有《红楼梦》众艳群芳。即这些形象受社会审美观念变迁的影响,对旧有社会秩序的一种冲击,同时也为《红楼梦》里大观园女儿群体形象的塑造搭建起了一座桥梁,正如陶应昌所说:“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不是简单地由命运推着他们前进,而是有着明确的理性追求,而这种追求,则以《红楼梦》告一个段落。”[3]刘坎龙也持此看法:“才子佳人小说塑造出的貌、才、情、识兼具的佳人形象,是对封建礼教的反叛。才子佳人小说通过所塑造的佳人形象,还体现出一种不同于‘郎才女貌的婚姻观。”[4]李鸿渊、张红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佳人形象是封建社会后期女性美的高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女性形象美学风貌的转型。”[5]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学者注重佳人形象所体现的“通”的方面,同时也注意到“通”中有“变”。
2.以历史眼光对佳人形象的研究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正如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一样,文学的发展也不断经历继承和创新。一些学者以历史发展的眼光认识到佳人形象除了大家公认的共性之外,随着时代的变化,佳人形象也有很大变化。
郭浩帆《才子佳人小说形象特征论》引郭昌鹤观点,认为佳人需要具备的模范特征有:内在质素是貌美、博学、足智多谋、性情幽柔贞顺、不妒,外在出身多为江浙达官贵人的独养女。作者认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后期的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形象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内在方面性情豪爽,一些人还会武艺,具备奇特胆识。外在出身都比较高贵。通过考察前后期佳人形象特征的不同之处,郭浩帆认为前期产生的佳人形象多是标准的,而后期的形象在非模范的或非标准的方面有明显增加。这种成分增加的意义是深刻的,即作者展示出其妇女观的反传统特征,使读者明白佳人并非空泛的才情貌的简单叠加,她们更有值得尊重的奇才智慧、像男子一样的胆识与心志,同样也有以才智来自择婚姻的理想追求[6]。研究者通过对“变”的关注,对佳人形象有更完整的理解。
二、佳人形象的文化学关照
佳人形象作为文学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自然有产生的土壤——当代社会。一些学者重在发掘佳人形象产生的土壤即时代文化背景。这部分学者如金生奎、王青、董雁、苏建新、纪德君、马珏玶、李华、冯军等。他们的研究从佳人形象产生的当代文化背景论述。
1.佳人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金生奎在《才子佳人小说的文化精神——“佳人”形象之研究》中指出:“明代中期而后的女性,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妇女,自身参与了生产活动,创造社会财富,其于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得到较明显的提升。而女性地位的这种提高为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大量出现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事实基础。因为,文学作为对生活的一种反映,其反映的是生活中已存的形态。只有当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发言的权利大为增加时,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关注也才有可能大量增加。”同时提到这些形象的文化价值,他指出:“佳人形象的出现及其蕴涵的文化精神至少有着两个层次上的文学意味:一是爱情、婚姻题材代替伦理、政治内容,并得到正面、肯定性的描写。这样,女性人物终于第一次作为一种‘理想性的美好形象出现于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中,极大地拓宽了长篇小说女性是题的表述方式,丰富了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体以女性人物的视角;第二,自明代始,诗文等雅文学文体活力渐失,虽然人们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复古努力,以望其得以挽救颓势,但都并未见有大起色,以致诗文等正统的雅文学失去了对其时强烈、壮大的‘主情热潮的回应能力。而这时,才子佳人小说却适时地承担了这一责任。”[7]
2.佳人形象产生的文人心态
才子佳人小说的作者大都是男性作家,在塑造女性形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带有男权文化的痕迹,一些学者站在女性主义文化的角度对佳人形象的产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佳人的完美形象一方面是明代尚情思潮的体现,另一方面是对文人落寞孤寂心灵的慰藉。如王青《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形象及其文化背景分析》认为:“小说中的佳人形象具备超凡的才学和胆识,是对中国传统女性形象的颠覆和超越。这些全新女性形象,既反映了明代以来的尚情思潮,又承载着落寞文人对女性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寄托。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形象,集中反映了明末清初文人群体对女性的心理认同感,以及借此寻找精神慰藉的创作目的。改造后的佳人形象,承载的正是这些落魄文人张扬个体价值的功能,通过这些佳人形象,文人的人生失意和仕途坎坷得到了艺术补偿和心理安慰。”[8]纪德君《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佳人形象的文化解读》认为佳人形象本质上不过是落魄文人心造的幻影,是他们用以确证自我存在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艺术符号。佳人形象之所以能为广大读者接受,是因为作家们塑造佳人时借鉴了历史文化流程中为人们所广泛认同的才女名姝形象,并从当时赞美女性的进步思潮及现实中的贵族才女和风流才妓身上汲取了创作灵感,从而赋予了佳人形象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新鲜的时代气息。文章认为,尽管佳人形象有理想化、公式化的弊病,但其在文化史和文学史上仍然有着不容忽视的审美存在价值[9]。
马珏玶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认为作者在大力渲染佳人之才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男性中心意识,才女之才成为衬托男才子之才的坐标与参照系数”,进而认为才子佳人小说存在两个并行演进的传统,“一个代表自主、自立的觉醒的呼唤,一个专注于挑选、培育女性这一弱势群体中精致化、弱化的典型”[10]。在这一点上,董雁持相同观点:“受明清时代文化氛围与社会风尚的影响,才子佳人小说‘色、‘才、‘情三者合一的理想女性观体现的是时代的呼声和个性解放的要求,有其深层的‘至情人性的人文亮色;尤其是小说赋予了女性形象新的质素——才情,在女性观上较以往文学有所超越。”作者认识到男性视角在塑造这些形象中的影响,指出:“此类小说又是从男性视角出发进行创作的,其理想女性观仍是男性话语的产物,显示了男性文人在欲望、文化、情感和道德上对理想女性的全面诉求与文化书写,女性由此再一次被异化,沦为被‘凝视的对象和‘他者。小说作者们虽然在特定的时代文化氛围中极力显扬、夸饰女性‘才情,由于缺少新的思想资源作为支持体系,其理想女性观仍然未能脱出男性中心的价值关怀。充其量只不过是男性作者怀才不遇之情的一种外化,显示了男性对女性的全面‘凝视和文化书写,女性由此再一次被异化,沦为被‘凝视的‘对象和‘他者。”[11]冯军认为佳人形象实际从男权话语出发对女性形象进行设计[12]。郭英德也坚持了其他学者的观点,认为佳人形象是文人对理想的社会人生的心灵幻设,更映射出文人对理想的至情人性的精神崇拜。但是他们从中所获得的仅仅是一种虚幻的自我实现,一种浅薄的自我价值[13]。
李华《浅论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主人公的性别错置》认为其塑造的一批才子佳人形象虽然略嫌公式化,却带有一种独特的性别错置现象,表现为才子的女性化与佳人的男性化。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既是历史的,又是时代的,更对才子佳人小说以后的小说创作,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第一,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男性的欣赏品评就成为一种社会风尚。第二,时代文化氛围的影响。第三,文人心态的影响。小说家们将自己笔下的佳人描绘得完美无比,其实与他们的生存境遇有关[14]。
三、对佳人形象的对比关照
有一些学者认识到佳人形象与前代小说及同时代其他题材中女性想象的联系,在对比中,得出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形象的独特之处。如宋瑞彩《一种悬浮的生存状态——明末清初佳人形象的小说史定位》中指出:“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比唐传奇中的女性享有更多的权利,得到了男性更多的尊重,要幸运得多;与‘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相比,她离生动可感的现实生活更远了,内心的真实表达更少了;她摒除了《金瓶梅》女性的‘欲,却没有上升到红楼女儿的灵性。正好处于四类女性的中心——一种悬浮的状态,这是男性文人的自欺欺人的理想状态。佳人形象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女性的彻底翻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解放。”[15]张亚锋《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与李渔爱情婚恋小说的比较研究——以佳人形象为中心》则将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形象与李渔爱情婚恋小说中的佳人形象进行对比,并指出其中相异之处:“才子佳人小说创作者们是借助小说中佳人形象来表达自己的一种理想寄托,并在这种寄托中逃避着不得意的现实生活。而李渔则是通过所塑造的佳人形象对自己极力宣扬的封建道德观念进行着有意无意的解构,这其实反映了李渔对待女性观念的矛盾性和复杂性。”[16]王前程《梦幻中的才女与现实中的才女——才子佳人小说与<聊斋志异>才女形象之异同》一文,则将佳人形象与《聊斋志异》中的才女形象进行对比。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通过描写才女的违规行径和大力弘扬才女表达了对传统礼教的强烈不满之情,反映了明清女性要求解放的时代心声。”它们的差异性是:“才子佳人小说热衷描绘梦幻世界的才女,形象程式化,性格比较单一,缺乏坚实的生活基础;《聊斋志异》精心刻画现实世界的才女,形象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生动。”[17]
四、结语
学者对佳人形象有明确的美学、文化学定位,对其价值有详细的论述;注重联系佳人形象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发掘深刻的文化内涵;将佳人形象与其他题材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研究,凸显佳人形象的独特之处。以上这些研究都为我们深入理解佳人形象及准确定位才子佳人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我们发现在对佳人形象的对比研究中,还存在较大的空间,可将研究范围拓展至同题材和其他题材的对比研究,甚至与国外同类体裁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等,这些地方还有待我们继续深入。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冯汝常.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新解[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陶应昌.容貌、才情与心灵——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审美意义[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
[4]刘坎龙.“佳人”形象之审美观照[J].兵团职工大学学报,2000(2).
[5]李鸿渊,张红.论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的美学转型[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6]郭浩帆.才子佳人小说形象特征论[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2).
[7]金生奎.才子佳人小说的文化精神——“佳人”形象之研究[J].淮南师专学报,1999(4).
[8]王青.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形象及其文化背景分析[J].文教资料,2010(10).
[9]纪德君.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佳人形象的文化解读[J].明清小说研究,2003(1).
[10]马珏玶.知识、赋权与自由——论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知识女性[J].南京大学学报,2001(3).
[11]董雁.超越与异化——才子佳人小说理想女性观评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12]冯军.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以女性主义观照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女性性遭遇[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13]郭英德.至情人性的崇拜——明清文学佳人形象诠释[J].求是学刊,2001(2).
[14]李华.浅论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主人公的性别错置[J].2008(7).
[15]宋瑞彩.一种悬浮的生存状态——明末清初佳人形象的小说史定位[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2).
[16]张亚锋.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与李渔爱情婚恋小说的比较研究——以佳人形象为中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
乱世佳人 影评 篇3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是根据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畅销小说《飘》改编而成的,该影片时间长达近3个多小时,其场面恢宏,人物众多,情节复杂,但其线索很明确,主要就是围绕佐治亚州种植园主的大家闺秀斯嘉丽感情生活来和人生遭遇写的,是爱情片,却又反映当时政治、经济、道德等多方面的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历史画卷。
有人说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不管什么时候谈起都保持着它最初丰韵的颜色。所以爱情永远是人们谈论的经久不衰的话题,爱情题材的文艺作品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印记就会深刻的多。
《gone with the wind》(飘)是这样一部作品,不论何时谈起爱情人们都会先想起它。但它又不仅限于此,它所涵盖的主题要远比爱情宽广的多。这才是它长盛不衰的原因,它是一部史诗,把对一个民族的思考,把美国内战时期的南北的对抗,把尊严和人性,穿插在一段爱情的纠葛之中,让人看完之后不禁唏嘘不已,但同时也可以感到它内在的厚实的文化底蕴。
一部拥有神话一样地位的作品,从一个叫斯嘉丽的年轻的女孩的心路历程向我们娓娓道来。斯嘉丽是美丽而勇敢的,她的魅力让她对所有的男人充满了诱惑力和杀伤力,而这其中就包括瑞德。斯嘉丽从小便如此,她的性格里充盈的父亲一辈的南方的种植园主的那种大气和粗犷,她好像并没有遗传自己的母亲一点性格――一个典型的矜持的为家族操劳一生的女性。而在美国的那个时代,一个女人如果缺少了这些,就会被视为一个不合格的人,一个叛逆的人,一个为礼教不能容的人。但是,斯嘉丽恰恰如此。可是我一直不明白的是,她为什么会那样的不顾一切的爱上卫希礼-----让她一生都充满悲情的男人。
她的内心不能容忍一丝怀疑,她不能去刻意的掩饰内心任何真实的想法,因为那对她意味着莫大的痛苦。正是由于这一点,从她确信自己爱上了卫希礼之后,不管周遭出现了如何的困扰,不管他们隔了多远的距离,即使他已经娶她人为妻,她甚至都不曾想过就此妥协和放弃。这在她看来是背弃了自己,背弃了自己活着的理由。这是怎样的一种性格呢?这让我深思,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她的坚持了绝决仍会让大多数人汗颜,能够坚持自己内心的东西而不受外界的影响是件太难的事情,更多的人会在忙忙碌碌和昏昏噩噩中渐渐的迷失了最初的自我,甚至不会发觉。但是对于感情来说,这种绝决却不一定会带来最终的幸福,如果一味的勉强冲撞带来的伤寒就不会只是对于自己的了。斯嘉丽始终没有这个道理,她倔强的性格也不会想到这个高度,所以当她最终大彻大悟发现自己最爱的人其实就是一直陪在自己身边的丈夫瑞德的时候,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了。由于她的不肯妥协和顽固的坚持,他们之间的裂痕已经无法弥补。
瑞德,这个幽默,聪明,带点叛逆和愤世嫉俗的男人和斯嘉丽有着太多相似之处。正因为如此,他一直深爱着她。他爱她的与众不同,她的天真和她的叛逆。这些在旁人看来疯疯癫癫的性格在他看来简直可爱至极。他什么时候都显得那么的运筹帷幄,好像一切都可以在他的掌控之下,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斯嘉丽最心底里想着的那个人,他无法去强制把她的心扭转向自己,尤其对于这样真实的一个女子。所以即使他们已经结婚了,但他仍然觉得没有真正拥有她,他能做的,只有用加倍的物质和精神呵护对她好,希望她能够最终回心转意。瑞德最终还是走了,对他而言没有什么留恋的,甚至更多的只是伤痛,要知道他怎会容忍自己心爱的女人还那样爱着那个男人-----那个什么幸福也给不了她哪怕是一个小小承诺的卫希礼!于是最终只剩下黯然神伤的斯嘉丽,虽然她最终明白了瑞德才是真的爱她的,可是等到她看清了事实,却为时已晚,曾经的她为爱奋不顾身,可是最终她盲目的爱却葬送了她一直想要的幸福。拥有了自己深爱的人,却无法抓住她的心。与其承受这种折磨,他宁可选择不顾一切的离开,这同样是一种绝决,一种不能忍受一丝感情上瑕疵的绝决。
对于卫希礼,初次的登场,的确是一个谦谦君子,如果没有战争,他或许可以和梅兰一直在十二橡园厮守终生,他的富有可以让他雍容而高贵充满傲气,对整个未来都充满美好的希望,于是那时的他可以完全忽略掉斯嘉丽对她的爱,哪怕是在他和梅兰的结婚前就算斯嘉丽再勇敢的为爱争取也注定不会有结果。也许没有斯嘉丽没有后面的故事,卫希礼和梅兰会是才子佳人的一对。可是就因为他对斯嘉丽勇敢表达爱的忽视,让斯嘉丽出于对他的报复第一次而嫁给了她根本不爱的人。婚礼上斯嘉丽哭了,看着自己的爱人背他而去时她该是怎样的落寞的哀伤,而这却又仅仅是她悲剧的开始。
战争是残酷的,斯嘉丽因为战争成了年轻的寡妇,可是她根本不在乎,而在前方作战的艾希礼才真正成为了她和梅兰的牵挂。她只想穿漂亮的衣服,参加舞会,而不是穿着让人敬而远之的丧服,毕竟她完全没有理由悲伤,她甚至不想要那枚订婚戒指,而一切看在眼里的就是瑞德,只有瑞德才理解她。而斯嘉丽这时候被惊醒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是瑞德,可最终.......也许斯嘉丽的悲剧就是她错爱一生的结果。
本来可以幸福拥有彼此的两个人,却最终还是各分东西。正因为皆大欢喜的圆满总是人们期待的童话结尾,所以悲剧也总是让人唏嘘不已。但这个悲剧却让我们思考了更多的东西,看似只差了一步就能圆满的故事,其实早注定了悲剧。他们共同拥有的那种苛求完美的性格让他们看到了彼此太多的不完美,这样的积聚是无声无息的,但结果却是无法避免的。
爱情与战争,退缩与奋进,坚持与放弃,融合与抗争。纵横交错的脉络确实让人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这是一种厚实的沧桑和一种中立的慨叹。古人说:读史使人明智。这部史诗级的作品让我们在失望和希望之中反复,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徘徊。
有一种感情叫做爱情,横亘了时间,超越了空间,也跨越了俗世间的种种阻隔;有一种意志叫做坚强,承受了岁月,洗练了沧桑,亦抛却了陈腐的累累束缚;有一种心态叫做从容,化淡了苦痛,抚清了酸涩,只留下一颦一笑间的云淡风轻……
《佳人》杜甫 篇4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通过叙述一个流落异乡的女子的遭遇,寄寓了流离生活中的杜甫的感受与政治情怀。
这首诗每八句为一段,共有三段。
第一段写“ 丧乱”,揭示这位佳人一切不幸的根源。其中“幽居在空谷”一句统领全篇,为这首诗的中心所在。“自云”二字则让“佳人”的经历全由她自己口中说出,情调更加凄切、悲凉。“良家子”与“ 官高”相映衬;“遭杀戮”与“收骨肉”相照应,写出官宦人家的遭遇,为下文中女子被遗弃作铺垫。
九至十六句为第二段,记叙“佳人”因家境衰落被丈夫遗弃的过程, 诗句在愁苦中夹杂愤愤之语。
“世情”两句,写尽人间势利眼,可以说是杜甫借女子之口,抒发自己的感慨。“合昏”两句,以草木禽鸟与轻薄夫婿相对比,对不义之人作了有力的鞭挞和斥责。
十七至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女人在边地的.生活和思想,照应“零落依草木”句。这里的“在山”当指在家,“ 出山”当指被遗弃,因此这两句诗反映的是社会舆论对被遗弃者的看法,同时又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错误舆论的不满。
“侍婢”以下六句重点描写女子的贤贞清贫,颂扬她的节操,说明她并未因被遗弃而“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两句,是指卖掉珍藏的宝珠,才有力量修补茅屋,继续生活,这正是衰败以后,宦门小姐特殊生活的写照。“摘花不插发”,暗用《诗经·卫风·伯兮》中的“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意思,以不事打扮来衬托自己的操守。“采柏动盈掬”与“摘花”句形成对照,以柏象征女子的品性洁白、坚贞。最后两句总写女子的隐居生活,“ 翠袖”、“修竹”照应“佳人”,“天寒”、“日暮”照应“幽居”,更显出佳人的忠贞品格。
陈一玲:有位佳人,在福田南 篇5
当时我加入了一个物业人群,
在满是男人的群里面
发现了陈一玲的名字——
万绿从中看到了另一朵红花,
非常欣喜, 赶紧加了好友。
此后并没有聊过, 但一直在默默关注,
陈一玲微信空间中最打眼的
就是各种摄影图片了:
一只路过的小鸟停在大堂的蝴蝶兰上面、
大厦落地玻璃外一览无余的红树湾、
暴风雨来前黑云压城的深圳、
女子在海边被风吹起秀发的背影……
都是随手拍的, 但选景的角度、采光、色彩搭配、意境都很好、很美。
是的, 意境, 从这些不经意放在微信的图片中,
我觉得自己体会到了一个女子的
思想和生活的意境,
她的才情、风情,
她善感、多彩的内心世界,
她对工作、生活的热爱。
在爱中长大的孩子
“林中之邑”, 湖南郴州, 这里是陈一玲的故乡。
“一个很美的小城, 山山水水非常的秀气灵动, 有很多美得不得了的景区, 像莽山、苏仙岭、东江湖、万华岩……;还有超多美食, 比如栖凤渡鱼粉、子龙坛子肉、临武鸭……” 陈一玲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
八十年代初出生的陈一玲, 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第一批“独生子女”, 但因为在机关大院里长大, 有非常多的玩伴, 她并没有感觉到许多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孤独, 相反, 儿时在她记忆里满满的都是快乐, 她说自己:“是一个疯玩长大的孩子、是干过很多‘坏事’的小孩。”
向别人房顶上扔瓦片、偷摘邻家院里的果子、挖老乡地里的红薯、被人家看门的狗追得尖叫狂逃;少年叛逆时, 她还曾一度逃出家去住校, 周末都不愿回家……
面对这样性格的独生女儿, 陈爸爸自有一套教育方法, 用陈一玲的话是“严厉, 但陪伴非常多”。一方面, 陈爸爸给女儿制定了严格的教育计划, 从生活习惯到学习态度, 都要求她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另一方面, 他给了一玲许多传统父亲都不能给的耐心陪伴和细心关爱:他常给一玲读书、讲故事, 引导她看书, 并允许小小的一玲自由地翻看家中收藏的一整书柜的书;他还亲手给一玲做玩具、用品……
陈一玲说:“爸爸是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人。”
现在工作中, 陈一玲常被人们夸“沉稳、细致, 会创新、有创意”, 她觉得这些优点的基础都是儿时父亲为自己打下的。
生活中, 陈一玲对已经8 岁的儿子“小石头”, 就像父亲当年对她一样, 只要一有空, 就会陪儿子一起写作业、看书, 陪他玩玩具, 带他出去旅行……
陈一玲很喜欢这句话:“陪伴是最好的爱。”
因“爱”与物业“结缘”
陈一玲会来到深圳、会进入物业行业, 纯粹是因为“爱”和浪漫的少女情怀。
2000 年初, 她“因为爱上了某个人 (陈一玲自语) ”, 为了追随所爱的人, 放弃了自己在家乡稳定、让人羡慕的国企工作, 来到深圳。
繁华都市, 人海茫茫。“一开始, 我并不知道自己来深圳能做什么, 适合做什么”。陈一玲能做的只是在网上广撒简历, 但收到的面试通知也并不多。2000 年2 月14 日, 情人节那天, 她收到了一家物业公司的面试通知, 年轻浪漫的姑娘就把这个巧合当成了一种缘份。于是, 凭着在网上搜索得来的对物业行业最粗浅的了解, 她去参与了面试, 还真的通过了!就这样, 陈一玲进入了物业这个行业, 而且, 至今没有离开。
陈一玲加入的这家物业公司是房地产开发商自有的, 初入公司时, 她的职位是仓管员, 负责管理工程材料的进出。
第一天到仓库上班, 看见东西到处堆得乱糟糟的——自幼在生活习惯上被严格要求的陈一玲怎么能容忍呢?她挽起袖子就开始整理。正巧, 此时工程部新来的主管也有要整理仓库的想法, 于是两人合作, 制作各种物料架、物业盒, 将所有物品分类整理、摆放, 爱美的陈一玲还动心思在角落装饰了一些简易小绿植等。一天, 公司老总无意中经过仓库, 进来一看, 真是又惊又喜, 大大地表扬了陈一玲, 夸她将仓库简直“摆得像朵花一样”。
把细节做到最好就是专业。公司领导从此关注到了这个在地下室仓库里默默用心工作的女孩, 一个月后, 陈一玲就被调到了客服岗位, 从“地下”转到了“地上”, 在整洁、明亮的大堂工作了;三个月后, 她被升职为客服经理;两年后, 她成为了公司一个高端新楼盘的项目经理。
“哎——, 下班了, 回家啦!”每天下午时间一到, 陈一玲就收拾好东西, 和同事们打声招呼后下班了。回到家, 陪孩子、和家人一起吃饭、聊天;周末和朋友小聚;长的节假日出去旅游……
走了全国十几个省市, 还去周边数个国家游览过, 2014 年之前的七八年, 陈一玲的日子过得平稳而丰富, 让许多人“羡慕嫉妒恨”。
说起孩子老公家庭什么的, 有朋友想起她当初来深圳“是因为爱上某个人”, 便忍不住问一声“当初爱的那个人现在怎么样了?”
陈一玲笑说, “现在是我孩子他爸了呀!”
真是太好了!又相信爱情了!不是吗?
任性、折腾的“2014”
2014 年的陈一玲“很任性”“很折腾”:学习心理学、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又一次放弃安稳的生活, 从工作了十年的公司离职;找了一份“辛苦”的工作;还赶时髦和朋友们玩了把“众筹”……
2014 年12 月31 日, 陈一玲在QQ空间中以一篇长长的文章回忆了自己的这一年:
照惯例要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回顾一下全年, 今年却真心忙到几乎忘记了这个重要的时间点……这两天, 我在忙着做“导演+ 编剧+ 摄影师”, 元旦还打算加班做“后期”, 这么高大上的事情, 原本只是为了完成公司的一个任务:拍一个小视频总结项目全年工作。咨询了一大圈之后, 我们干脆把这个任务变成一个狂欢的运动, 人人都来拍一下, 居然越拍越觉得好玩, 很多隐藏的才华都被暴露出来了, 还仿佛拍出了一种相亲相爱的感觉……
所以总结这种事, 偶尔还是要来一下的。
我2014 年上半年基本延续了去年开始在做的事, 沉浸在心理学书籍当中, 然后就是照例的工作和会友, 玩IPAD和游戏, 看美剧和吐槽, 当然还有做孩子的三陪……最大的成绩就是通过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
6 月, 因为通过考试后自信心爆棚, 加上一下子闲下来实在有点无聊, 就在网上更新了一下自己的简历, 于是就被几家物业公司约去参加了几场面试, 谁能想到, 就这样没经住诱惑离开了工作了十年的地方呢?
今天回头来细想, 是什么让我离开明明不错的公司?想来想去, 最后依然落到自己内心的骚动上, 毛主席说“书读得越多越反动”, 也许真是这样, 当内心有些东西无法得到释放的时候, 就总会有那么一些不甘寂寞吧!
不过, 能从零开始, 组建自己的团队, 还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呢!带团队虽然也已多年, 但这种完全从零开始, 一支办公笔都是自己计划去买、一面员工宿舍墙都是自己带队去刷, 而且在选人、培训、提升、调动都有着较大自主权, 还真是第一次……整整六个月下来, 看到自己的团队从几个人变成几十个人, 并且像我所预期的那样, 一天天成长, 变得团结、积极、乐于分享, 活力四射……实在是一件让人骄傲的事情!有时发现自己在会议上都不怎么需要讲话的时候, 我就会在心中暗爽, ‘嗯, 看来很快我就可以轻松了!’——让自己在团队里变得一点都不重要, 而团队却能自动自觉地运作, 不正是我追求的最高目标吗?
今年还做了一件值得一提的事:和一群郴州的朋友一起在微信上卖“郴州橙”。在微信上卖东西这种事, 我一直是抗拒的, 这次因为是推广家乡的东西, 又是自己从小就熟悉和喜爱的, 加上“众筹”这个事情实在是很新鲜好玩……真的完全没有想到, 只有200 个微信好友的我, 在完全没有主动推销的情况下, 一个半月居然都有了80 多箱的业绩。真是很有成就感!
2014 年, 是折腾的一年, 离开呆了10 年的公司, 离开熟悉了的地方和熟悉的团队, 真是人生的一次重大决定。很庆幸自己依然受到老同事们的关照, 也很庆幸到了新公司后能与各方都很愉快地合作……
2014 年, 因为自己太折腾, 对小石头的关心减少了, 所以2015 年要更多地关心我的宝贝, 其实他才应该是我真正的百年大计……
做有品味的物业人
福田南、保税区, 高高矗立的办公大楼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下班后或工作累了时, 陈一玲总喜欢到落地玻璃前站一会儿。窗外, 南面是一片绿意盎然的香港山脉与湿地, 东面是美丽的红树湾、北面是深圳中心区林立的大厦和万家灯火……用陈一玲的话说——“这里每一个角度都有不同的美!深圳独有的美!”
“去年应聘来这里时, 我就是因为喜欢这栋楼才来的!”她半开玩笑地说。
从2014 年6 月进驻至今, 陈一玲为这栋大楼倾注了无数的汗水和心血。早期时, 每天跟工程人员一起去看施工情况, 检查、巡视, 看着它从绑满脚手架的工地变成现在高端大气的摩天大厦, 为它变得更完美向开发商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为它“度身订制”了与之配备的服务团队和服务方案;为了它, 陈一玲这一年多加班的时间几乎要赶上前面的七八年了;为了它, 她放弃了以往每年都要出去旅游的“原则”……
当然, 她在这里也收获了许多:客户的赞赏、公司的肯定、员工的爱戴、团队的成长、个人的进步, 等等。
“大楼将在今年的年底入伙, 我们提供的服务将让客户惊艳和感动!我们非常有信心!”陈一玲说这话时, 真是一副豪情万丈的模样。
入行十年有余了, 陈一玲对物业行业和工作有自己的见解。她说, 物业工作表面看来好像很简单, 好像谁都能做, 入行也非常容易, 但要懂行、懂得这个行业的内涵和价值, 却不那么容易。物业工作可以做得很基础, 也可以做得很精细、很贴心, 也可以做得很个性、很艺术, 甚至可以成为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体验的引领者。所以, 一个优秀的新时代物业人, 首先自己要是一个能与时代同步、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人。
所以, 陈一玲说, “我一直在努力地、全方位地提升自己, 要做一个有品味的物业人, 惟有如此, 我们才能给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后记:
记者家住福田保税区附近, 每天在家门口抬头就能看见陈一玲工作的大厦, 接着就会想起她, 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出现“有位佳人, 在福田南”……是的, 在记者心中, 陈一玲或者不是个“美人”, 但一定是位“佳人”, 一个内心美好的女子, 一个将自己对生活、人生的憧憬和热爱融进工作中的美丽物业人。
一代佳人——陆小曼 篇6
陆小曼可以说是当时真正的大家闺秀,优厚的家庭条件使她受到了那个时代最好的教育。她幼时在上海上幼稚园,两岁随父母迁居北京,6岁进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女子附属小学读书,13岁转入法国人办的贵族学校北京圣心学堂学习法文、舞蹈、绘画、钢琴、礼仪等。其父还聘请英籍女教师在家中为她补习英文。她自小聪颖过人,十五六岁时,从未踏出国门一步的她,已精通英、法两国文字,写英文论文、信札已能意到笔随。17岁时出落得亭亭玉立,仪态万方,能歌善舞,长于油画,同时还兼擅京昆两种唱腔,是当时交际场上一个聪明、漂亮、活泼、可爱的女子。顾维钧曾当着她父亲的面表扬她说:“陆建三(陆定)的面孔一点也不聪明,可是他女儿陆小曼小姐却那样漂亮、聪明。”她父亲听后,既啼笑皆非,又非常得意。
水与火的缠绵
陆小曼一生真正的凄苦是从她的婚姻生活开始的。
王赓,江苏无锡人,比陆小曼大7岁,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哲学,又转到西点军校攻军事,与美国名将艾森豪威尔是同学。1918年归国,供职于陆军部,旋又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上校武官,兼外交部外文翻译。经陆小曼的寄父母唐在礼夫妇介绍,前来议婚。陆定夫妇之前曾经婉拒了不知多少人家,不肯将自己的掌上明珠轻易许人。这次看到王赓年少英俊,又有成就,很快就答应了。王赓同陆小曼从订婚到结婚,还不到一个月,人称“闪电结婚”。1920年婚礼在海军联欢社举行,仪式之隆重,轰动京师。少女的情怀总是诗,年少的她满心欢喜地以为幸福的生活即将来临,却从没考虑过缺乏感情基础的婚姻所带来的危险。
婚后不久,他们的差异便在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上显现了出来。王赓办事认真负责,为准备授课经常埋头研究,而她生性风流,喜欢游乐,三天两头就往外跑;学军事出身的王赓为人刻板,不会取悦女人,对妻子也是“爱护有余,温情不足”,而她浪漫天真,富于幻想,渴望温存。于是王赓认为她没有尽到一个妻子的责任,也没有守住妇道人家的本分;而她则认为王赓不够体贴,出过国、留过学还如此古板。
就这样,长期的寂寞使她愈加苦闷。这时,徐志摩,犹如天外来客,闯入她那孤寂、平静的情感世界,荡起一湖久也平息不了的涟漪。
那是在一次舞会上,她与他共舞,充分领略了他的魅力;之后又与他长夜促膝谈心,倾诉了她的苦衷;随后还发现他与自己一样喜爱文艺、追求灵性,更加肯定他是自己所寻求的爱、美、自由的体现。她内心熊熊燃烧的激情,不由自主地就向外蔓延。“他那双放射神辉的眼睛照彻了我内心的肺腑,认明了我的隐痛,更用真挚的感情劝我不要再在骗人欺己中偷活,不要自己毁灭前程。他那种倾心相向的真情,才使我的生活转换了方向,同时也就跌入了恋爱的海洋。”当干柴遇上烈火,就像郁达夫说的那样,“志摩热情如火,小曼温柔如棉,两人碰在一起,自然会烧成一团,哪里还顾得了伦教纲常,更无视于宗法家风。”经过长达两年的努力与争取,1925年,陆小曼最终毅然决然地和王赓离了婚,为了一个疯子一样的书生徐志摩,为了爱情,抛弃一切,成就了中国现代文人情史上最轰动的一章。
1926年8月14日,即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陆小曼和徐志摩在北海公园举行订婚仪式。10月3日?穴即农历八月二十七?雪,孔诞日,两人在北海公园举行婚礼,当时陆小曼24岁,徐志摩31岁。
与徐志摩在北京完成了轰轰烈烈的热恋并再次结婚后,1927年,她回到上海的弄堂里开始了她的又一段婚姻生活。
从小的养尊处优使她过惯了豪华奢侈的生活。来到上海后,她在当时一个颇有名的弄堂里租下了一层楼,月租要100多块大洋,还雇了佣人,养了车。后来又搬到延安路上的四明村,也是上乘的房屋。她还渐渐爱上了上海的夜生活,每天总是跳舞、打牌、看戏或玩票,直到半夜三更,还频频光顾“大西洋”、“一品香”等地方吃大餐。她出手阔绰,热衷于结交名人、名伶,喜欢穿梭于各种社交场合,很快就成了上海社交界的中心人物。如此挥霍无度,自然使从事文学事业、没有过多财富的徐志摩窘迫不堪。他开始南北奔波,为多求一些收入,不得不到处兼课,课余还赶写诗文,赚取稿费。除此之外,他还转手古董字画、做房地产掮客,不顾疲惫地去赚每一分钱。但如此辛苦所得的收入仍不够满足她的奢靡生活,两个对金钱毫无概念的人最终被金钱所困。
陆小曼开始觉得徐志摩不如婚前对她好。她觉得婚后的徐志摩只是管她而不再爱她,她开始对他有些失望。随着蜜月的激情逐渐趋于平静,对现实过于理想化的想象使两个人性格志趣上的差异逐渐露出了端倪。
对于夫妻感情出现的裂痕,陆小曼毫不在乎,依然昏天黑地地玩着。此时,徐志摩已经辞去了上海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北上北大任教。他劝她随他北上,而她留恋上海的花花世界,执意不肯离开。无奈,徐志摩只得上海、北平两处跑。为此,他常常搭乘飞机,从而为他的英年早逝埋下了伏笔。
1931年11月17日,徐志摩从北平回到上海,晚上和几个朋友在家中聊天。陆小曼依然是很晚才回家,而且喝得醉眼朦胧。第二天,徐志摩耐心开导、劝说她,当时陆小曼正躺在烟榻上过鸦片烟瘾,突然发起小姐脾气,抓起烟灯就往徐志摩身上砸去。虽然没有砸中他的脑袋,却贴着额角飞过,打掉了他的眼镜。徐志摩彻底地绝望了,他悄然离家到了南京,准备19日搭乘飞机,飞往北平。后因故改乘邮政班机,结果飞机飞到济南附近的党家庄时,遇到漫天大雾,误触山头失事。一代风流才子就此逝世,死状极惨。
得知噩耗,陆小曼悲痛欲绝,立刻就昏厥了过去,醒来后更是痛哭流涕,气若游丝。她在给胡适的信中说:“我受此一击,脑子都有些麻木了,有时心痛起来眼前直是发黑,一生为人,到今天才知道人的心竟是真的会痛如刀绞,苍天凭空抢去了我惟一可爱的摩,想起他待我的柔情蜜意,叫我真不能一日独活。我的眼泪也已流干,这两日只是一阵阵干痛,哭笑不能。”
徐志摩与她结婚5年,想改造她的决心让她厌烦,直到他死后她才愧悔交加,哭倒灵堂,以此来表达迟来的爱意。
对于这场两个已婚男女的爱情悲剧,兴许还是她母亲的一句话表达得最为恰当也最为沉痛:“小曼害了志摩,志摩也害了小曼,两人是互为因果的。”
沉沦
翁瑞午是徐志摩的好友,会唱京戏,昆曲也很拿手,深得梅兰芳赏识,被胡适称为“自负风雅的俗子”。他是个世家子弟,曾任上海江南造船厂会计主任,做房地产生意,严格地说是个掮客,家中相当富有。徐志摩生前陆小曼经常请他帮助推拿以除病痛,而她吸食鸦片也是由他引起的。
也许对陆小曼来说被爱是她与生俱来的权利,接受别人的爱就好像接受别人的赞美一样自然;也许是翁瑞午只给不求的方式和徐志摩相比让她感到轻松愉快;也许是这种旧社会的男人才符合她对生活的期待,徐志摩死后,她一直同已有妻室的翁瑞午保持暧昧的关系。但她主动向翁瑞午约法三章:不许他抛弃发妻,也不和他结婚,宁愿保持不明不白的关系。事实上,她与翁瑞午的同居生活很是凄苦,到最后,他们把家中的古董卖的卖,当的当,几乎到了穷困潦倒的境地。当时许多朋友不赞成陆小曼与翁瑞午的这种关系,但无论怎样劝说,她都不为之所动。甚至胡适作为朋友提出,如果她不终止与翁瑞午的关系,就要与她绝交,她便真的听任胡适不再与之往来。
海一般的回忆
她悔恨自己过去因身体不好嗜抽鸦片,对徐志摩关心不够,她说她对不起他。她要用自己的后半生赎自己的罪。她不再去游宴场所,不再社交,闭门谢客。专心画画,编志摩文集,这是陆小曼后半生做的两件事。
徐志摩去世后的34年中,她为徐志摩编就的书籍有:《云游》、《爱眉小札》、《志摩日记》、《徐志摩诗选》、《志摩全集》。她用她的实际行动表达着自己对徐志摩的爱,表示自己真心的忏悔,证明自己做人的骨气。
陆小曼的晚年过着远远谈不上富裕但却足以称为悠悠然的日子。她与人来往,但与世隔绝。
1956年,当时的上海市市长陈毅在参观成都杜甫草堂后,看见她的一幅画,十分诧异于她的沉寂,于是安排她成为上海文史馆的馆员,每月有几十块钱可拿,生活总算有了最低限度的保障。之后,她还成了农工民主党徐汇区支部委员,被上海画院吸收为画师。1959年,她被选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常常为政府筹集书画,作为赠送给外国友人的礼品,还为陈毅画过扇面,给杜甫草堂补过壁。同年,她还被全国美协评为“三八”红旗手,身兼农工民主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美协会员数职。
烽火佳人经典台词 篇7
《烽火佳人》以风云变幻的大上海商界为背景,讲诉由舒畅饰演的传奇名媛佟毓婉,在历经动荡沉浮后,将家族企业振兴的故事。女主角佟毓婉与放荡不羁的富家公子杜允唐(陈键锋饰)、情深意重的军中勇士周霆琛(乔振宇饰)之间的恩怨纠葛,更是本剧的重中之重。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烽火佳人经典台词:
1、当鱼丸嫁去杜家的时候,琛子决定护送鱼丸出嫁,既然不能娶到她那就祝她幸福吧!
2、今生今世,这是我最快乐的时刻,我一定要把它永远记在心里。――黎绍峰
3、毓婉,如果时间能够倒回,你能不能等在紫薇花下,这一次,我永不失约。
4、只要我在杜家一天,就不会做出违背道德的事。
5、如果我当初靠近的不是青萍,如果当初给你考验的不是周霆琛,我们会不会比所有人都幸福?没有误会,没有伤害,没有嫉妒,你的初恋是无法抹灭,而我的心已经改变。我爱你!
6、只要你还没嫁进杜家,一切都不算晚。――周霆琛
7、我佟毓婉走出佟家大门,此生只能是杜允唐的妻子,你我之间只能等下辈子吧。――佟毓婉
8、你看着我,你摸着良心告诉我,你爱的是谁,我要你说个谎有多难啊。
9、以后我再也不提红羽,但我也不会放开你。
10、值得两个字,抵不过她的一滴眼泪。
11、我要你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要幸福。――青萍
12、我好像看到他了,他的心正在流血。
13、你只是青萍的影子,我深深爱着的是佟毓婉。
14、今日周霆琛护送佟毓婉出嫁,谁敢滋事为难,绝不姑息。
15、人生苦短,我不想在我死去之前没有尝到爱的滋味。
16、你爱的到底是我,还是周霆琛?
17、我相信,所有的苦难都是可以过去的,只要我们还在一起,一切都可以重新再来。
18、我不自由毋宁死。
19、鱼丸,哪怕我万劫不复,也要帮你东山再起!
20、佟毓婉,这辈子最后一次看你。――周霆琛
21、我要去东北,做杜允唐的耳朵。
22、倾入石川,覆水难收。你来晚了一步错过了我的一生。
23、原来我的心里一直住着她,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24、那佟家的颜面呢?我父母的名声信誉呢?你我做人的担当呢?――佟毓婉
25、只要活下去,最美的音乐会一直陪伴着你。
26、青萍:酒肉朋友不如言语知己,言语知己不如文字神交,文字神交,不如弦乐之音。
27、你可以骂我,可以吃我的醋,可以生我的气,可是你不许离开我,以前不许离开我,现在不许,以后也不许。
28、今天晚上佟家大门都不上锁,放我女儿自由。
才子佳人成语 篇8
【成语释义】才子:有文学才华的男人;佳人:容貌美丽的女子。有才学的男子和美貌的女子。旧时指才华杰出的男子与容貌秀美的女子。旧时多指有爱情关系或婚姻关系匹配相当的`男女。
【成语出处】宋 晁补之《鹧鸪天》词:“夕阳荒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感情色彩】中性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有才貌的夫妻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佳人才子成双作对
【近义词】棒打鸳鸯
成语例句
此番招赘进蘧公孙来,门户又相称,才貌又相当,真个是“才子佳人,一双两好”。(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英语释义
gifted scholars and beautiful ladies(in Chinese romances);
a handsome scholar and a pretty girl;
scholar and beauty;
Atrephon and Chole
网络英语释义
1. gifted scholars and beautiful ladies
2. AMORISM
3. handsome And Beauty
4. genius and beauty
双语例句
1. All the wits and beauties of the town were present at the party.
全城所有的才子佳人都出席了这次宴会.
来自《辞典例句》
2. These books are all about talented scholars and lovely ladies.
这些书都是写才子佳人的.
3. The party tonight was crowded with and beauties.
今晚的舞会才子佳人云集.
4. You want to find your perfect mate.
夏花绚烂,气质佳人 篇9
气质女人的婉约琴心
有气质的女人钟爱音乐,不是刻意去附庸风雅,而是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并且不可缺少。如果把听音乐比喻成吃饭,晚宴通常是郑重的:正餐是《图兰朵》,卡雷拉斯或波切利演唱的歌剧片段做背景音乐。如果要喝酒那就要《蝴蝶夫人》——浓烈的味道象一杯苦艾酒,虽说有点想落泪,但又让人心甘情愿地去感受。饭后甜点不妨来个格里格的钢琴小品,轻柔抒情的琴键敲遍全身,在每一处都印上静谧的音符。于是,女人——段婉约的乐章——华灯初上之时,演奏着幻想。如同花儿绽放。
稻香(周杰伦)
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为什么人要这么的脆弱、堕落,请你打开电视看看,多少人为生命在努力勇敢地走下去,我们是不是该知足。珍膳一切,就算没有拥有。
不要这么容易就想放弃,就像我说的,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为自己的人生鲜艳上色,先把爱涂上喜欢的颜色。笑个吧,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让自己快乐这才叫做意义。女人的眼中应该盛满美好,而不是太多的抱怨,美好的心境自然会催生出美丽的女人。置身纷纷扰扰的世界,面对林林种种的压力与挫折,女人要勇敢,要学会豁达地笑看人生。
A Day Without Rain(Enya)
听恩雅的歌,就像乘着一支轻帆在平静的海面上飘荡,那连绵起伏的浪花,那轻帆轻盈航行的潇洒,是心灵里一帆风顺、灵秀飘逸的梦想。站在人生的旷野里,让恩雅那纯净无染的歌声像蓝烟一样轻轻地在心头飘荡,像清水样静静地流淌,生命深处本质的纯净、本质的浩瀚、本质的深邃,轻轻将你环绕。原来真的是一花一世界,一沙天堂,原来,生命是那样的美好,像唯美的画面一样美好。
永远受欢迎的歌剧《波西米亚人》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给普契尼的一封信里写道:“人会死去,政权会更迭,而《波西米亚人》的歌将永远活着。”到今天,《波西米亚人》仍是最受欢迎的歌剧,是人们公认最值得欣赏的歌剧之。西班牙歌唱家卡雷拉斯说:“不懂歌剧的人听过《波西米亚人》就会领略歌剧的神奇魅力”。
曾经专属上流社会交际圈的歌剧,延续至今,仍旧是高端人士文化艺术品味的重要修成内容。流行的东西只占据人们一时的视听,那些永远受欢迎的艺术自有恒久的魅力,就如同流行服饰与气质之于女人。
气质女人的兰心慧质
有气质的女人爱看书,正是因为有书的浸染,才有温润、雅致的女人。举手投足间,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流动着书的气韵。书与女人相映成辉,盈满暗香的她,比唐诗浅,又深于传说。有气质的女人就是本好书,不用心阅读就读不懂。
《幸福就在你身边》(张晓菲)
懂得欣赏幸福的风景,宽容他人其实就是宽容自己,乐观就是一种精神财富……这本书汲取了哈佛大学“幸福课”的精华,结合中国人的生活,探讨身边切实可行的幸福方法,使你彻底摆脱不快乐的纠缠。无论我们正处于何种生命状态。也无论正经历何种人生困惑、求索或领悟,我们对生命都要负一个重要的责任——让自己幸福。
《会说话的女人最出色》(张笑恒)
语言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纽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进而会影响到事业的发展以及人生的幸福。尤其对于女人,卓越的口才、有技巧的说话方式,不仅是家庭幸福的法宝,更是事业披剂斩棘的利剑,增加自身个性魅力的法码。与美貌相比,良好的口才更是女人脱颖而出的资本!而且它比美貌更具优越性。美貌是有期限的,口才不仅没有期限,更可以靠后天修炼而成。女人的形象固然重要,但会说话的女人才是最出色的!
《月亮玄》(尹杨)
这是一部事关爱的书。这亦是每个人的玄学。如同主人公颜思宇的爱与人生,她平静如水的生活与精神世界,在命中注定的疾病面前重新开启,崭新的人生舞台上演绎似曾相识又十分模糊的剧目。悲伤与欢喜,深爱与背离,信任与怀疑,亲近与逃避,失去与获取,灾难与光明……一切搏弈的画卷徐徐展开。在矛盾中挣扎的结果,却是一个明朗的晴空。显然,这是个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永恒的哲学命题,在我们低头阅读本书与抬头仰望寂空清月之间,便可以感悟到“爱的圆缺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属于每个人的哲学,每一个人的断书。
《美的历程》(李泽厚)
【《佳人》】推荐阅读:
乱世佳人06-12
《佳人》五言古诗07-16
佳人曲歌词10-01
才子佳人小说09-17
佳人全诗翻译赏析07-03
《乱世佳人》欣赏10-03
杜甫《佳人》翻译赏析10-08
乱世佳人电影赏析09-08
乱世佳人读后感08-28
少儿唐诗及诗词鉴赏-《佳人》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