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企业方案的心得

2024-05-23

转企业方案的心得(精选6篇)

转企业方案的心得 篇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生死存亡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使员工发扬团队精神,拼搏进取,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蒋经理的带领下,我们认真学习了《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宣传手册》的全部内容,作为一名电力企业员工来讲,从手册中基本了解了我们企业的一些基本价值理念、企业宗旨、企业发展战略、员工的一些基本要求和行为规范。通过学习手册,无论从那个角度和层面,都科学、合理、全面反映了我们的企业文化。

作为电力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国有大型企业,要服务好社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与国际接轨,首先要建设坚强的电网、世界一流电网,以国际先进水平为导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多种技术功能的智能电网。

一个企业的文化品牌,让社会认识和让社会接受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如果品牌亲近社会、亲近老百姓、亲近合理的价值取向,就充分说明我们的品牌成功了!国电通公司确立的品牌完全符合社会共同发展的基本前提,符合员工意愿,忠守了自己的职责。无论从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等等,既确立了员工立身的道德基石,又体现了员工勇挑重担、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既为企业发展有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又体现企业和员工爱国爱企、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企业追求卓越,努力超越,实现创新,勇攀高峰,永不停步,追求企业价值的精神境界,是我们国家电网人奋力拼搏、实现跨越和突破的崇高理念。

一个企业具有超前的发展战略是企业生存的必要前提。手册中的发展战略超前、可行、科学、支撑性强,及主调先进,智能化程度高。是符合公司在近期或中长期把公司建设成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的发展理念。从各个战略出发,着眼于标准,遵循了市场发展规律,创建了新机制,凝聚了发展合力,深化文化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国家电网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这些战略都基于加强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着力点,三个着力点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企业的财富是员工,员工是创造企业财富的源泉。从“创造财富”角色的角度,事前防范行为能力人的行为,至关重要。倡导员工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回报社会,维护企业形象和利益,从员工的角度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动员和号召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对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也进行约束,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员工在工作期间提出的“十个不准”,是员工在工作期间提出的基本底线要求,也就是说是员工不可逾越的“红线”。要求员工以企业利益为重,不谋个人私利,切切实实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把握好做人的底线,坚持做人标准,不断提升企业的外部整体形象。

无论我们处在什么职位上必须具备的就是一种责任意识。责任,就是能够敢于承担,不推诿,不拖拉;就是勇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就是努力专业技术,提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就是积极拓宽思路,努力创新工作方法;就是团结协作,不遗余力的支持他人的工作。马克思说过: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涵义。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对他的员工说:“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这句话很简单也很实在。确实,一个人只有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在执行中勇于负责,在每一个环节中力求完美有责任意识的人,无论处在什么职位,什么岗位,都能自觉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没有责任意识和不能承担责任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员工。责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结合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使我们明白优秀、先进、统一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企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征程中,必须下功夫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员工以弘扬企业文化为动力,努力营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发展壮大企业积极工作,为构建和谐企业贡献力量。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壮大的源泉和动力。我们的服务要创新,制度要创新,管理要创新,文化同样要创新。

着力营造一个文化环境,对于企业创新十分必要。环境决定人,但人也可以改造环境。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要鼓励创新,要有创新意识、要有创新举措,而且不要培养一批创新的个体和群体成员,使企业的文化环境与企业的创新文化相和谐。

要在平凡的工作中,转变传统的思维方法,改变习惯的传统做法。一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以求才、育才、励才、用才、留得住才的人才资源管理模式,要以“任人唯贤”正确的用人导向,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二是重视企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四个文明建设的协调有序发展;三是严格遵守企业文化“公转”不“自转”的原则;四是加强企业文化管理,通过不断创新,建立起既有自己企业文化特色又能被大家广泛认同的管理模式。

新的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企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一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充分认识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建设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靠短期突击不能奏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既需要全民动员,转变观念,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坚持“内强素质”(提高安全素质、质量素质、效益素质、科技素质和队伍素质),“外塑形象”(塑造认真负责的国企形象、真诚规范的服务形象、严格高效的管理形象、公平诚信的市场形象和团结进取的团队形象),用发展的眼光、实事求是的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讨新思路,坚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建设”,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转企业方案的心得 篇2

关键词:检查;机构;作风;研究;

中图分类号:D4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三转”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考验。特别是煤炭产业供需矛盾突出,价格下滑,企业亏损严重。越是在经济形势困难时期,员工群众关心的不仅是企业的经济指数,还有领导人员是否存在违法违纪现象,这是关系企业政治稳定,员工人心向背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各级领导人员高度重视,特别是企业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对加强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清醒地看到当前国有煤炭企业存在的现实问题,筑起防线。

第一,在职能转换方面,反腐倡廉建设机制制度建设与惩防体系建设不同步。从组织体系上看,同级监督力度偏“软”。从监督体系上看,上级对下级监督“脱节”。从保障体系上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老好人”现象严重。从制度体系上看,群众监督力道“弱”。

第二,在方式转换方面,领导人员的廉洁从业意识与员工群众的诉求不符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员工群众监督领导人员的手段和诉求也随之加强,呈现出了个别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意识与员工群众的诉求不相符的现象。“专制印象”员工不敢说。“言行不一”员工不屑说。“违法违纪”员工不能说。

第三,在作风转换方面,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与国有企业反腐倡廉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适应。受历史原因影响,有的煤炭企业资产庞大,员工数量多,管理人员、管理岗位无法及时监督到位,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任务显得愈发艰巨繁重。但受机构简编影响,有的单位纪检人员少,多数还不是专职,工作中顾此失彼,应付检查工作很多,加上人情世故的影响,能全心全意开展纪检工作那就难上加难。受自身素质影响,有的纪检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导致业务上不精通、不过硬,对案件定性不准,办案程序不熟,如何处理更是束手无策。受工作方式、方法举措相对滞后影响,工作模式陈旧,思维僵化,举措上无新意,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耐心批评教育。

二、加强国有企业“三转”的对策分析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为了加强监督力度,成立由监事会主席担任组长的监督小组,小组成员自觉学习理论知识,刻苦钻研监督业务,积极探索监督办法,有力地促进监督效率和质量,为保证各项检查取得成效打下了基础。

二是加强日常监督。认真列席公司会议,有效开展日常监督。通过公司各种会议,监事会成员深入了解公司重要提案和决策的形成过程,及时掌握公司生产经营当中的重大信息,提高日常监督能力,这种由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监督的做法,为全面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是加強重点项目监督。公司监事会积极开展定期检查,顺利完成重点监督项目。精心组织制定自查方案,抽调企业管理部、财务部和监察审计部3名业务骨干充实到了公司监事会检查小组,进一步明确了监督检查的任务和工作纪律。根据监督检查任务重、时间紧的要求,公司检查小组采取各种专项监督检查和年度审计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对公司和所属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财务账目、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人力资源管理和经营管理方面各项制度建立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并提出了各单位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公司领导进行认真梳理分析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

四是加强审计工作。公司监事会积极参与审计工作,全面掌握公司各项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公司监事会成员与审计工作人员一同,对公司和公司所属单位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对经济效益完成情况做了全面的审计。通过内部审计,监事会人员全面掌握各所属单位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进一步核实公司资产和效益的真实性,并全面分析公司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有利的条件,为监事会年度监督检查工作有目标、有重点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是加强监督资源整合。公司监事会充分运用公司纪委书记兼任监事会主席的优势,将监事会力量与各部门联合,有效开展专项检查。监事会与财务部、监察审计部、规划发展部、物资供应分公司联合开展“项目监督年”活动和生产矿井外包队核算的监督检查,尤其对财务核算、工程合同签证情况和预算情况做了详细的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领导,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浪费,充分发挥监督与帮助有机结合,为公司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如何将“三转”融入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实际

转企业方案的心得 篇3

一、弘扬“简短、务实、清新”文风。

严格控制文件、讲话、汇报篇幅,各类材料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直面问题,杜绝“成绩铺排”“数字罗列”“自我表扬”等现象。除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规划类文件外,市*局政策文件原则上不超过*字(*页),其他文件不超过*字(*页);向上级呈报的综合性报告、专项报告控制在*字、*字(*页)内。除*综合性会议外,系统、条线会议提供市领导讲话原则不超过*字。局系统、条线工作汇报、交流发言控制在*字(*页)内,汇报材料要直奔主题和实质内容,重点汇报需要关注和研究解决的具体事项,避免强调工作过程、文件起草过程。

二、坚持“精准、集约、规范”办文。

严格发文审批,减少临时性发文,可发可不发的一律不发,无实际内容的坚决不发,上级文件无具体贯彻意见的不以文件形式转发。发文不说空话、套话、与实际工作无关紧要的话,杜绝简单照搬照抄、以文件落实文件。从严控制发文规格,由市*局(市各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公室)发文或部门联合发文能解决的,不提交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或转发;发文须同时明确部门责任分工,不单独下发责任分工类文件。未经市政府批准,市*局(市各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公室)不得向县(市)区政府下发指示性公文,不得要求县(市)区政府报文。除市政府领导有明确要求外,一律不编印工作动态类、成绩类简报。相关工作信息、紧急信息按原渠道报送,重要事项以工作报告形式上报市政府。

三、推动“简约、高效、从严”办会。

坚持少开会、开短会、开解决问题的会,对时间、范围相近的合并或套开会议,原则上以视频方式召开。局系统会议需县(市)区*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会的要统筹议程安排,尽量减少参会时间。条线工作会议原则上不得要求县(市)区*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所有会议不安排材料包、水果、香烟、花草等物品,会议结束时主持人不作长篇贯彻讲话。除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举办的重大会议活动外,不制作背景板或视频背景等。严格按会议要求范围参会,因故不能参加须报请会议召集局领导审批,未经批准不得缺席或代会。会议期间须关闭通讯工具或调整静音状态,不准随意走动、交头接耳、接打电话、浏览手机,对违反会风会纪行为及时予以通报。

四、坚持“严控、有为、慎重”管群。

严格控制微信、QQ、钉钉等工作群数量,未备案的不得自行设置工作群、能合并的工作群尽量合并。按照“谁建群谁管理、谁发布谁负责”原则,不得发布与工作无关的信息(包括点赞、表情等信息);不得在未备案工作群发布工作任务,对违规建群、发布工作任务的由建群人、发布人承担责任。对领导安排部署工作后,无明确要求原则上不须回复“收到”等,相关落实情况一般不在群内回复。禁止通过工作群发涉密文件、敏感信息等,不得以简单群公告代替工作安排、以信息回复代替工作落实,杜绝“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五、开展“一线、利民、求实”调研。

各类调研要走村入户进机构,少查台账、少听汇报,面对面、心贴心,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发现和掌握的问题、线索、难点、诉求,杜绝作秀式、盆景式、旅游式、蜻蜓点水式调研。对调研发现问题,要按照“领导牵头、人人包挂、压茬推进、销号解决”原则,明确责任人、解决措施、解决时限,跟踪问效解决问题。市*局赴基层调研要坚持“四不两直”、轻车简从,严格控制陪同人员,不搞迎来送往、层层陪同,陪同人员一般不超过*人,不得要求属地政府分管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做到不扰民、不扰企,不得组织摆拍,不增加基层负担,不得要求不在本地的相关人员返回参加。

六、提升“落实、督办、纾困”效率。

按照“案无积卷、事不过夜”效率标准,对市领导或市委办、政府办转办的公文,属相关处室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事项需听取相关处室意见的,*个工作日内提出处室意见;需主办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办理的事项,主办部门抓紧会商,*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需调查论证的事项,原则上不超过*个工作日;特殊重大事项,以市明确要求的办理时限为准。按照“有部署、有督查、有反馈”的闭环管理要求,对党委会、办公会形成重要决策部署和局领导交办专项工作、批示意见,按办理时限落实,及时反馈结果,督查室重点督查督办并定期通报。督查室要及时将重大事项交办责任处室,明确工作办理时限和要求;处室要明确具体责任人按时、按要求办结。局领导和各处室(单位)要有“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对历史遗留问题、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重大改革事项要列出问题清单、明确节点,挂图作战、对账销号,动真碰硬加以解决,杜绝遇到矛盾绕着走、碰见困难就上交、发现问题不发声,切实解民忧、暖民心、惠*。

七、突出“依规、如实、严谨”请示。

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局机关及局属单位的重要政策的制定、重要工作的部署情况,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决策、实施及推进情况,重大舆情信息动态情况、重要信访情况须及时请示报告。请示报告要及时准确、实事求是、严格程序、逐级上报,要如实反映情况、分析问题,重大突发事件或事故应紧急报告须在第一时间报告有关领导,并及时进行后续请示报告。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等问题,坚决反对“数字游戏”“数据注水”等造假行为,对迟报、漏报、瞒报、不报或故意拖延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转作风学习心得 篇4

---师德师风学习

在“转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促发展”活动中,我校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拓宽师德建设渠道,为学校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有效推进了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感悟颇深!

一是以完善的制度约束人。学校以制度为先导,进一步规范师德建设,先后完善了《师德投诉制度》、《师德师风承诺制度》、《教职工违规违纪处理办法》、《中层以上干部及处室职员问责制》、《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细则》、《教职工师德情况调查制度》、《校级师德标兵评选表彰制度》、《领导干部日常守则》、《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工作规范》等制度,形成了较为严密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使全体教职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强化师德建设,规范师表行为,弘扬学校正气,倡树文明校风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是以严格的管理规范人。学校把师德教育融于日常管理之中,重视对职工日常行为的教育和管理,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全体教职工同学生一样整齐列队参加。升国旗仪式结束后进行宣誓仪式。对教师侯课、上课、服装、走路、接听电话等日常行为都有明确规定。为美化校园环境,学校还建立了职工宿舍区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在职工家庭中开展争当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在全校上下形成倡树文明新风的热潮,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是以丰富的活动教育人。学校不断创新师德建设活动载体,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动员会、事迹报告会、经验交流会、职工座谈会、师德论坛、师德建设专题研究等活动,坚持做到活动系列化,形式多样化,内容实际化。进一步调动教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广大教职工思想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净化,觉悟得到提高,为师德建设搭建了平台。

四是以身边的榜样带动人。学校积极开展感动一校人物评选活动,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评选感动一校人物时,都要经过自我申报,相互交流,小组推荐,师生评议,工会汇总,支部审定等程序严格筛选,学校每年都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和表彰。

人们常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人们也说:“教师这一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这是走上三尺讲台七年的我不断思考的问题。

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个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因些,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应该有良好的人格,道德。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对社会、对学生、对家长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应体现时代赋予教师的时代特征,不仅体现在教师自我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为,还包括先进的社会观、教育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

坐而言易,起而行难。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困难不少,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1、重教书,轻育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作为科任老师,平时上课,更多的是传授给学生知识,重视学生的成绩,但是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多,有时也忽然了学生的变化,就只做到了教书,忽略了育人。

2、心躁气急。由于学生的知识底子较差,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对于那些经常违犯纪律,又屡教不改的学生时,容易心躁气急,很多时候语气会不太好,不够尊重学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师生关系很尴尬。

3、引导缺失。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高速运转的社会,也是一个通迅发达的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很多的方法了解到外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学生对于这些信息的辨别能力不足,有时就会被误导,在这一过程中,有时因为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信息,不能对学生及时的加以引导。

既然工作当中遇到了这些问题,那么就要设法来解决。

(一)学生方面

1、对学生少一点斥责,少点失望,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关切,尤其关爱学困生,积极与他们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受到学生的喜欢,才能感化每位学生,学生就会信服于你的道理,学生才能在爱的海洋里吸取更丰富的知识。关爱每一个学生是一个教师的职责,应尽职尽责教育学生进步。

2、时刻要求自己“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3、以身作则,要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4、帮助学生检测和反思自我,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

5、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二)在自身修养方面

1、刻苦专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时刻牢记“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同事发生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与全体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相互配合,齐心协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同事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另外还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转变作风,积极工作。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教育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严格要求,自我加压,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讲价钱,不图虚名,不事张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教育、为人民服务。

4、加强语文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一是从实践中学,向广大的教职工学习,学习他们先进方法和思想,二是勤于从书上学,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业精于勤,信服于人。三是向挫折和教训学,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以致完善自我,丰富人生。

5、我还要继续正确地对待群众提出的各种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从群众意见中看清自己平常没有察觉或没有引起重视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好自己的师德问题。师德建设是与时俱进的,我会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坚持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自我,我会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功能和为人师表的作用,把师德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我会努力成为“信念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育、善于育人”的好教师。

“爱”是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真诚地热爱学生当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我们应该用先进的理念、恰当的方法带给学生鲜活的知识与技能,努力培养出具有世界胸怀、中国灵魂、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之才。教学,是一曲爱的奉献,我们的生命会因奉献而精彩,因开拓而闪亮,因耕耘而芬芳,因奋斗而更美丽。

关于开展“转作风 抓落实 促发展”活动学习心得

---师德师风学习

我的经济学学习经历和心得(转) 篇5

还是几天前,一个刚刚考取了外校法律系的小同学问我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因为她的学习热情,我一口应承下来。这几天,一直比较忙,只能在间歇中整理经济学的一些内容,也曾想过写一篇严肃的经济学学习方法的文字,来陈述自己对于经济学方法论的思考,可这毕竟是个大工程,一旦着手,似乎要牵扯进来太多关于哲学、社会学的内容,依照我目前的功力和精力,都是难以对付的,所以,为着省力的要求,我决定将自己的经济学学习的经历作一些回顾,现在想想,写经历类的文字,相对比较轻松,而且有着另外一个好处,那便是,经历中更多的是自身逐步成长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对于经济学的学生来讲,是一个普适的经验,可能更有针对性。至于在写完这些经历之后,什么时候来完成关于方法论的陈述,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一,我的大学经济学学习历程

我是1999年考入pku 经济学院的。记得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本心是准备填“政治学系”或者“中文系”作为第一志愿,但老师不怎么赞同,以为这些院系太偏,还是应该填点更好的专业,于是就填了“经济学”作为第一专业。当时,经济学类的文科专业有两个,一个是“经济学”,一个是“国际贸易”,我对国际贸易是要明白一点的,不过看“经济学”的全市投放名额只有一个,心中一横,就填了“经济学”这个我当时并不清楚地专业。也就是这一填,在若干天后的校园聚会里,一位分数超过我许多的“政治学系”同学不无遗憾的对我说,她其实很想学经济学的,不过因为只有一个名额,根本就不敢填,结果被我占了先,其实,那个时候我很希望告诉她我宁愿跟她换专业。

因为在那个时候开始,我已经开始有了不少困惑。从经济学开设的课程来看,进大学首先学的是经济学基础,包括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部分,会计学,还有经济史(注意,不是经济学说史),这个过程中,我在度过了最初一段的新奇之后,就开始迷惑于老师的授课和经济学学习的意义。我一直认为经济学是门实用科学,可在至少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没有感到经济学的实用性,举个简单的例子,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市场的完全竞争,按照这个要求,现实生活中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于是,所有根据此假设推导出的精美的结构,精美的理论都缺乏了现实的支持力,幸好那个时候还未曾敏锐到发现“信息是有成本”的,否则,我就会更加烦恼于开头所学经济学的问题无依托,无指向。但总之,大一时候得我,已经隐隐约约发现经济学学习中的一些不能被自己所能理解的地方。

至今想来,当时的自己太过年轻,是很严重的缺乏科学精神的。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却因为许多别的事情耽误了对经济学的思考,留恋于一些更浮华表面的事情之上。所以,长久积攒下来的问题一直被我搁置,有时候会天真的认为,这种困惑最终是会被老师水到渠成的给处理掉的,而且以自己的浅薄学识,来质疑经济学的教学尤其是一所名校老牌的院系的课程设置,这无疑是件可笑的事情。问题就这样一天天的搁浅,在经济学学习之路上,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我唯一作的事情就是按照老师的要求保质保量或者大打折扣的进行课程学习。那段时间,我记得自己学习了一些粗浅的经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也包括一些如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之类的东西。

大概是大学二年级的那个夏天,有一天在图书馆闲逛的时候,找到一部书,这部书的名字叫做《数学——确定性的丧失》,这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一套科学普及型读物中的一本,从借阅的记录来看,似乎并不大受人欢迎,而我也只是看到这个奇特的名字因为好奇借来一阅而已,根本没有想到,这本书从此开启了我日后整个思考的大门。那一个夏天,我坐在一座极破烂的教学楼里面读它,读数学的发展历史,伴随着我读这本书,不断思考的是经济学是不是也可以有质疑。终于有一天,因为数学史上那些质疑数学确定性的伟大数学家的鼓舞,我突然觉得,此前自己的想法并没有错,我应该去做一些属于自己的工作,即便做不出来,也应该去努力尝试一下。

怀着兴奋,我开始了一个漫长的经济学的再学习之旅。从2001年的秋天开始,我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来重新架构自己的经济学体系,与此同时,也在重新架构我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从经济学说史开始,我陆续读了一些重大的具有转折性意义的经济学读物,而且用了长达半年的时间仔细研读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我发现没有任何一个时期,能够像这段时间这样让我深味其中,尤其是熊彼特的专著,让我明确了一个异常广大的天地。在学习经济学说历史的同时,我开始借鉴大量的现代对于经济学的批判性文字,从另一个角度去反思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强化对于主流经济学的学习。不过,因为天资和学习能力不足的原因,这一段时间,我的思考仍然停留在表层,未能深入细化下去,不过,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梳理大学阶段所有与经济学相关的知识类别,按照理论演进的顺序,整理出一个庞大的经济学理论图表。那段时间,我反过来开始特别重视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部分,因为我发现,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大厦中,微观经济学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工具性价值。

这算是我经济学学习中的第一个转折点,从迷糊状态到逻辑清楚地状态,让我重新审视经济学的学习和经济学本身的发展。一年之后,即2002年的秋天,我迈入了经济学学习的第二个转折时期,这一年的新课程中有了一门叫做《信息经济学》的学科,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是当时学院的副院长,旅美回国不太长时间,对一些经济学前沿有着一定的认识,严格的说,这堂课所学的内容甚少,只讲解了几个特定的例子,而且因为数学的关系,我学的很不扎实。但这堂课却给了我一个新的思维视角,就是从信息的角度来重新演绎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而与之同时,在产业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之中,也有了部分制度经济学的内容,这也让我收获良多。

整个大学给我的第三个经济学转折,应该是一门叫做经济学方法论的课程,这门课是新开的一门选修,不过,我投入的精力却远超过必修的课程。这门课上,我开始有系统的整理之前学习经济学说史的基本内容,并将这些内容与经济学的其他理论相结合,也在这个过程中,我间接的涉猎了许多德意志民主社会主义学者的著作,终于在一定时段完成了我要的经济学大厦的基本建立。大学毕业论文我选作了一篇方法论的文章,大意是重新设定了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假设,以次谈到了经济学的革新与发展。

谈到这里,基本上也结束了我对大学经济学学习历程的回顾。值得谈到的一点,我的经济学各个学科的分值都不是很高,不过略为得意的一点是,毕业前夕,我问身边的同学对于经济学的理解的时候,许多同学的回答都是不甚了了,而那一时刻地我,似乎有着比他们更深的一些基础性认识,至于今后这种认识不断支持着做新的思考,直到今天,我完全用自己的理念系统在支持自己的事业,都与那一段学习历程密不可分。二,经济学学习的一点心得

严格来说,我不是什么经济学的好学生,分数从来都不是很好,在运用某些经济学模型上也不是很熟稔,尤其是国际贸易中的许多基本理论我至今几乎已经忘光。不过,略能为自己开脱的一点就是,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对我的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基本的作用。回想起大学期间最敬佩的一位老师(我们的班主任,一位年轻的人大博士,思维极其缜密敏锐)曾经说到的大学学习的目的,我也在此对自己的经济学学习略作一点心得整理。

1.立足方法论,做经济学底层学习

这里还是不准备做纯粹方法论的介绍。我在大学期间,感觉最大的收获就在于从方法论的角度,做了经济学底层的学习,比如经济学到底是什么一门科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该是什么,经济学跟其他学科、部类之间的关系如何,经济学内部的各个学科系统是什么,经济学同生活的关系是什么。其实,上述这些问题很难有确切的答案,基于不同的立场、态度会有不同的解答,不过尽管如此,研究这些问题可以帮我们清晰自己的思路,创建属于自己的系统。我在经济学学习过程中,特别反对把经济学当成一门严谨的需要大量数学的学科,我不认为任何一个经济问题都要用冗长的数学证明来取代,包括我认为经济学应该尽可能服务于现实,而不是表面化的处理等等,这些都是我在反复比较各个不同流派的经济学主张之后得出的属于自己的结论,至今还在指引我做现实的处理。

做经济学的底层学习,一个极大的感受就是,这本身已经超越了经济学的范畴,更多的涉足了哲学、社会学的领域,这个知识跨越很大,但是,给我们带来的思维训练却是令人震撼的。我一直在说,早年的经济学大家们,事实上都有很深的哲学背景,包括现在主流经济学的集大成者萨缪尔森,他甚至是哲学博士。我想,这种有哲学、社会学为基础的知识结构,能够给经济学的研究带来更多的更深的启发。事实上,也正是在做经济学底层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清晰了对于一个有张力的人才养成最有价值的知识结构体系。包括在今天,我基本上已经忘却了许多知识,但是大学的经济学方法论却帮助我贯穿了许多看似复杂艰深的内容。2.建立大视野,作经济学系统学习

经济学是一个系统结构,包含着广泛的内容,这个系统中有的内容相比较而存在,有的内容相延续而存在,有的内容相交叉而存在。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结构,但结构内部又有着很深的一根逻辑线条,抓住这根逻辑线条,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将所有与之相关的内容统摄于一处。这种学习,能够帮助我们厘清思路,明白要求,抓住条理,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对问题加以分析研究并加以处理。最近有一个很感的事情: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谈管理咨询的事情,谈到要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些内容同经典的管理学理论相结合,这个事情就是很典型的将经济学做成一个系统来看待的事情。在退出来做教育的这段时间,我思考经济学理论本身的问题确实少了许多,不过,能很快领会他的意图,依赖的不是我还有多少丰富的经济学知识,乃是至今还比较清晰的一个经济学的系统。

经济学是一个系统,需要系统学习,其实,其他的各个科学门类同样也是一个系统,也需要系统学习。现代科学中一直强调作为基础的三论,叫做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把经济学当成系统来学习,正是系统论的要求。经济科学是社会科学类学科,可在这个角度上,它同自然科学获得了统一。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自我要求并力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或者说,主张大学前两年是不要分文理科和分专业的,现在看来,这个想法也得到一定的印证。3.抓住联系点,做经济学细化学习

前述两点,从方法论的角度,从大系统的角度,给出了学经济学的一些要求,但经济学有着更深的要求,更具体的要求,这个时候,就要从宏观层面向具体层面过渡。过渡的方法就是利用经济学的方法论,在经济学系统的统领下,进入经济学部类的专题学习。这个过程中,就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并且善于将不同的部类结合起来做思考。这里举个例子,前面提到的信息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部类,不过这个经济学的内容又在若干的经济学部类中得到借鉴和发挥,比如说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有着本质上的共通性,在共同强调信息的成本这一核心概念上达成了一致,尽管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不同,但确实有着相当的联系。

在一个统一的结构指引下,将各个内容联系在一起,这个做法是一个聪明的做法,一方面,因为有着整体系统的统领,能够明确各个内容的自身定位,另一方面,将各个内容联系起来,又会更加明确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

这就是我在学经济学过程中的三个主要体会,其实,现在来看,这些体会事实上是哲学思想在具体学科上的发挥。所以,反过来还是验证了哲学对于经济学的影响,我也建议大家都能重视哲学,研究哲学,运用哲学。三,经济学新人的学习步骤

最后一个问题,我想来做个建议,以帮助经济学新人对于经济学能有步骤地进行。这个建议其实很粗浅,本意也不是让所有的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按照这个步骤来学习,我想,自己给的这个建议应该交给那些对经济学有想法,愿意投入时间去做研究的经济学新人们。

1.用经济学说史的专著来领路,尽可能熟悉经济学的演变发展历史,尤其是注意分析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基础、局限和演变发展,特别注意分析经济学分析的主要方法和优势劣势。

2.在经济学说史基础上,研读部分带有转折意义的经典经济学著作。

3.以经济学说史为基础,学习并熟悉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注意主流经济学嬗变而产生的流派。

4.以主流经济学为基础搭建经济学的宏观结构。

5.展开具体的学科的学习,并注意不断地总结。

上述步骤是一个整体学习步骤,不代表具体的学科的学习步骤,也不代表给出了具体的学习方法。但是,我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总结,争取拿出一套自己对于经济学的理解认识和学习方法系统。

写到这里,我想可以暂时停笔了。相对于许多的别的方法介绍,我这个应该是不怎么具体的,不过,这代表了一个宏观的认识,有了这个基础,再具体下去,对于个人来讲,也是有帮助,有意义的。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学习的心得体会不仅仅是我经济学学习的体会,也参与了大量的新的学科的学习心得。大学学习不会像高中初中那样,一本书会讲上很长时间,大学的学习内容更多,速度要求更快,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大学学习有新的认识,新的对应方式和方法,同时也获得新的成绩。

企业跟着工人转 篇6

安家立业?选自己中意的城市

对于从事人与电脑互动研究的专家乔那森·珂科来说,一个绝佳的工作与生活之地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山地车道和震撼人心的音乐场景。于是,今年底,他将会成为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市的新居民。

在美国,像珂科这样的新经济形势下的就业人员,在选择工作地的时候,表现出与他们前几代截然不同的标准:比起前辈,他们更多地会考虑生活方式等因素。就像珂科先生所说的那样:“这种选择,不光是去挑一个上班的地方,更多的是去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新经济下的新趋势:企业跟着工人转

过去几十年来形成的一条“就业人员围着公司转”的定律,即就业人员在供职公司的所在地安家落户,在新经济形势下,已发生了彻头彻尾的变化。现在,是就业人员的分布决定着公司的落脚点。

当前的经济繁荣造就了这种“就业人员驱动”的新现象。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事业发展和生活方式是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必须权衡的两个方面。当失业率较高,社会发展摇摆不定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首先选择事业。

而在今天,年轻的新经济下的就业人员们,面对盛世中的繁荣,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在决定在哪儿生活这个问题上,他们自己说了算。众多的公司会按照就业者的安居立业思想,来决定公司的地址。同时,新经济将那些拥有新技术的人,造就成新的业主,这些自己当自己老板的人,更是可以自由选择住处了。美国匹兹堡的一位经济学家说:“在美国,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价值迁徙。”

当然,人们在择业时所要面对的,除了事业发展前景和生活方式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经济因素,比如工资高低、上市公司的股票走势图,以及公司稳定与否。

城市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就业者

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重视,已经使得西雅图、旧金山、奥斯汀、波士顿和华盛顿这些城市成为吸引新经济工人的一块块磁铁。而作为高科技发源地的硅谷,至少到目前为止,也在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吸引着趋之若鹜的人们:比如充足阳光、临近海岸、还有那座被称为知识果汁的大学——斯坦福大学。

然而,专家们发现,与其他已经建成的科技中心一样,硅谷居高不下的房价、日渐拥挤的交通以及由于不断开发造成的空地减少,正在使它一点点失去昔日的魅力。另一个城市奥斯汀也是如此,由于新经济工人的不断涌入,越来越污浊的空气、阻塞不畅的交通,使得这里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专家们说,对于这些城市来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保持曾经让新经济下工人心仪并吸引他们纷纷前来的那种好的生活环境。

过去城市那种靠减免税率等吸引公司来落户的老办法,如今纷纷让位给了更新的做法:花更多的精力去添加城市设施,营造良好人文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因为,一个对就业者有吸引力的城市,才有可能迈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第一步。

以自由放任、商业意味浓闻名的休斯敦城,现在正做着如下的计划:提高空气质量、扩大绿地面积、重整被遗忘的公园以及扩建自行车道。这些举措,不仅使该城的长期居民受益无穷,更会因吸引了新潮之下的“知识工人”而在经济上获得巨大收益。

年轻的新经济就业人员崇尚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他们欣赏交响乐、戏剧和芭蕾舞,喜欢光顾票价不菲的体育比赛,他们生活随意而休闲,热衷参与有新鲜空气的户外活动,他们划船、骑单车,在露天咖啡厅享受黄昏的阳光。

专家们预测,正在流行的这种对生活方式的关注,会给那些没赶上新经济科技列车的城市带来一线新的希望:作为虽没有产业却适合居住的城市,它们可以迎接属于自己的春天了。(叶 磊编译)

上一篇:枣阳市环城西郊小学家访分析报告下一篇:【精品】讲党史党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