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考试知识点(共8篇)
小学教师考试知识点 篇1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专业知识考试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数学部分一般是由四部分组成的:高中数学、初中数学、初等数论与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高中数学这部分主要内容是:简易逻辑、数列、不等式、直线和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数学归纳法、概率与统计。初中数学部分主要包括数的分类、方程与不等式、简单函数、直线与圆、比例等等。初等数论:数的整除性、不定方程。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小学数学知识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小学数学教学法。
对于高等数学中的考试内容现在已经进入了现在高中数学的教材中,而且这部分的内容考试不难。因此我将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放到一块看看考试的大纲。首先是简易逻辑,简易逻辑主要是考的是四种命题、充分必要条件。接下来是数列,数列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成为了招教考试的必考的内容。数列这部分考试内容是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的公式,一般情况下会和函数以及不等式结合起来一块来考察。考试的方式基本上与高考的水平不相上下,但是考大题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不等式这部分,主要的考点是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掌握均值不等式的运用,掌握简单不等式的一般解法,这部分的内容是解决函数、数列等知识的基础。
解析几何部分主要包括:直线和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直线的要求是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倾斜率,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与一般式。掌握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以及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一般直线与圆一块来考,圆这部分的要求是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锥曲线主要是椭圆、双曲线与圆锥曲线的定义、圆锥曲线以及简单几何性质。除此之外,还有时候直线与圆锥曲线一块来考,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计算量比较大,在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出的可能性不大。立体几何中主要的考点是直线、平面与简单几何体。主要考察的是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多面体
柱、锥、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等等。概率与统计是现在教师招聘考试数学的必考环节,这部分主要的内容是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以及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统计方面主要的考点是会用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常用的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集合与函数一般是在一块考的,集合的考察主要是集合的运算也就是并集、交集、补集以及子集以及区间的运算。函数主要是函数的基本性质如: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以及周期性以及图像问题。函数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就是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考点是公式的运用,公式主要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正余弦定理。值得注意的是高中数学取消了的反三角函数,但是在招教考试中出现了,以及图像与性质。
极限、导数与积分,这部分主要的考点就是运算,极限主要是数列与函数,导数的四则运算以及简单的运用(单调性、极值)。常见积分的运算,以及利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计算定积分。
初中数学要考的内容是整除的整除性以及不定方程,这部分的内容的考点就是整除、约数、倍数、偶数、奇数、质数与合数。简单的不定方程的运算等。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几何部分,这部分有位置关系,比例等内容,基本上都是基本定理的运用,考察的知识不是太难。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部分,主要是案例分析,写教案以及教学设计。这部分要求考生对课本要做到基本熟悉,会写教案,也可以去网上当下一些来,但是有些不是很对,也希望大家能看我们华图招教网上的课程指导如何写教案。
最后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小学教师考试知识点 篇2
1 网络考试系统中的工作流程及角色分工
在教、学、练、考,四个教学环节中,考是一个最终评定学生学业情况的标准,因而根据课程的考核目标,它要求具备内容知识点的完整与专业性,考试组织管理的规范性,考试过程的严格、公正性,考试结果的客观与权威性。要保证以上四点,在网络考试系统设计时就得按照考试工作流程来设计程序,清楚教务、专家组、学生在考试中从事的角色,才能设计出一套符合考核目的的考试系统。
以课程知识点为核心的专家考试工作的流程大至如下:教务安排考试课程,通知专家组组题-->课程专家组划定课程知识点,确定试卷题型及每种题型分值(一般是标准化题)、考试总体时间及各知识点考题数量-->专家组以课程知识点为论据,对每一知识点指定相应专家出题,最后专家组审定整个题库,审核通过后通知教务部门-->教务输入核定考生人员名册-->教务根据机房情况设定网络考试考场、日期、时间及监考教师,生成学生准考证和学生考试登陆密码-->教务按每人每卷抽取每个考生的试卷-->到考试时间,监考教师根据学生有效身份证件和准考证核定学生进入考场资格,下发登陆密码-->学生进行考试,期间防止作弊等特殊情况发生及处理-->考试时间到自动收取未交卷学生试卷-->对学生试卷现场评分-->按班级、期次等条件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特殊情况对学生试卷进行复卷。
由上述流程说明,系统中总要涉及三个对象,即:教务机构--课程考试的组织者和核心管理者。课程专家组--课程考试内容专业性、公正性、权威性、合理性的保障者。考生--考试的考查对象。
三个对象中最复杂的是考生,它具有群体大、多班级、多专业、多批次、多年级等特点,即要能进行新班级的考试,还要保证旧班级的考试信息不丢失,不怕泄密,因此只有通过教务和课程专家组组合的工作方式,采取以下措施:1)试卷题目难度相近,数量、范围及用时相同,且每生独立随机抽取一卷,不怕泄题。2)考试时间必须有严格的控制,不是考生考试的时间不形成考生试卷,不开放网络考场,考试时间结束自动收取未交卷试卷,关闭相应考场。3)考试过程中必须有严格的防作弊的措施。4)没有人为因素的计算机评卷、评分、统计。5)当且仅当没有安排考试的时间,容许考生复卷,防止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假冒旧考生名复卷,翻阅以考卷有关的题目答案。方能最大限度的保障考试的严格、公正透明、客观、专业和权威性。
2 以课程知识点为基础的专家网络考试系统设计的总体解决方案
根据上述工作流程和设计中要满足的要求,考虑考试的易管理、通用和维护简单,在设计时采用目前流行的B/S设计模式,设计思路可分为四大子系统:教务课程考试安排系统、专家试题库组织系统、考生考试系统、试卷评分、统计及复卷系统。具体完成的任务如下:
教务课程考试安排系统:以教务管理为设计对象完成以下主要模块设计。
1)考试进程安排模块:系统设计考试进程安排界面和相关数据库,供教务根据教学计划设置好可进行计算机网络考试的课程和考试班级。
2)之后交由“专家试题库组织系统”按标准化题型进行题库建设,在专家组对课程的所有试题审订完成后,专家组负责人标定试题库就绪状态。
3)抽卷模块:教务在专家题库建设完成后,按课程专家组指定的知识点范围、题型、题量对考生进行每生每卷的抽题(即每个考生独立的出一份试卷),抽题后抽题表内只记录考生考题序号,并不形成试卷,从而避免教务、专家、考生中的任何人预先知道试卷,保证即使不同时段、不同场次的考试也不会泄露考题。
4)考场设定模块:根据学校机房情况设定考试的时间、考场等信息。
5)考生准考证信息产生模块:教务在完成上述过程后,生成考生登录库和登录密码,形成准考证通知学生具体的考试课程、时间和地点等信息。登录密码由监考教师在核定考生身份后,于考试开始后下发考生。
专家试题库组织系统:以专家组为设计对象完成以下主要模块设计。
1)课程知识点设计模块,根据专家组讨论设置课程的知识点、考试题型、每题分值、抽题量,考试用时进行设置。
2)专家出题模块:根据课程知识点指定专家负责对分配的知识点出题,最好一个专家一个知识点,避免试题出现重复现象。题目要求难度相等,出题量不小于对应抽题量的10倍。
3)专家组集体审题模块:专家组修订、审订试题库,对错误试题责令相关专家纠错,形成最终题库,由负责人标定题库就绪。
考生考试系统:以考生为设计对象完成以下主要模块设计。
1)考生身分核定与考场开改模块:按指的时间打开相应考场,核定本考场的考生信息,考生输入正确的登录密码方能进行考试。
2)试卷生成模块:按教务抽题表、课程题目表中的数据形成考生试卷,对选择题的多个备选答案进行乱序排列,使得试卷中即使出现同题,也不会出现同样的选择次序,降低考生作弊的可能性。
3)代考、作弊防范模块:防范考生在考试期间利用网络代考、互通答案等作弊行为。
4)试卷收取模块:考试结束时间到达,收取未交卷学生试卷,学生只有一次交卷资格,正式交卷后,不允许学生看到得分后再次考试交卷。
5)特殊情况处理模块:考试过程中因考试机故障引起的换机重考等特殊情况处理。
试卷评分、统计及复卷系统:以教务管理为设计对象完成以下主要模块设计。
1)试卷评分模块:对自己交卷或系统自动收取的试卷保留考生答题答案,进行系统评分,并当场公布学生考试成绩。
2)成绩统计模块:统计学生成绩排名及所在分数段,统计班级及本课程考试的平均分、及格率等并以图表进行表示。
3)复卷模块:增加考试的公平与透明性,在没有任何考试安排的时段,容许已考试结束的学生对自己的考卷进行复卷,消除考生对考试公平的疑问。
3 以课程知识点为基础的专家网络考试系统设计的数据组织方案与设计流程
根据上述的设计思想,考试系统流程分四个阶段设置,相应的数据库结构需求可如下设计:
3.1 课程考试计划阶段
本阶段由教务部门设定要考试的课程与班级,并通知成立课程专家组修订或建立与课程知识点为核心的题库。
相应的数据表包括:
以上六个表构成学院考生的基本身份信息,用于核定考生的合法资格。其中班级代码由:校名代码+系部+专业+年级+学历+班级信息组成,便于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考试及后期的考试统计。
考场设定表
用于设定每场考试的具体安排,其中每个考场一条记录,题库就绪状态状态由课程专家组负责人标定,未标定时教务部门不能设定后续考场信息;考场代码由在班级代码中插入课程代码形成,形式如:校名代码+课程代码+系部+专业+年级+学历+班级组成,用于按班级组织考试,核定考生资格及以部门为条件的考后分数统计工作。
3.2 以课程知识点为核心题库准备阶段
本阶段由课程专家组对课程按知识点进行划分,设定各知识点所占考试的题量和分值,设定考试所需时间,按考试系统提供的题型设计题目,一般要求各知识点题量不小于抽题数的十倍;之后修订旧题,审核新题,全部完成后,由专家组负责人标定题库就绪状态。
核心数据表如下:
设置课程专家组成员表:
本表用于核定专家资格,专家工作责任,相应登录密码,及要负责出题的课程知识点范围。
课程知识点与抽题量表:
本表用于设置课程的各知识点,各知识点出题类型及相应的试卷抽题数,题型代码要根据考试系统可评判的题型进行设置,一般有选择、判断、填空、多选等设置,各种题型独立成表,表名由课程名加题型代码组成,出题时要求难度基本相同,如:
《大学计算机基础》选择题表:
……
等等,具体有多少个表由系统设计时用户要求的类型及程序员具体的设计来确定。
在录入完题目后,通过审订程序,专家组集体阅题,标定审订标志。对错题目责令相应出题专家对题目进行修改或重新出题。直至题目数量、质量达到专家组要求为止。
之后,专家组负责人标定考场设定表中的“题库就绪状态”为就绪,设定考试用时。
4 考试安排阶段与抽题阶段。
在专家组出题完毕,教务方可进一步设置“考场设定表”中具体的考试时间、地点、主考教师等信息,并以“课程知识点与抽题量表”设置中的各知识点题型、抽题数进行每人每卷的抽题,以此保证每份试卷的知识点、各知识点出题数、难度均相同,只是题目不同。并形成考生的考试登录信息和抽题表。
考生登录表:
本表信息用于考生的考前资格的核定和生成准考证等证件,其中考场号、课程代码、考生姓名、班级代码由“考生档案表”和“考场设定表”中获取,准考证号由校名代码+课程代码+系部+专业+年级+学历+班级+学号信息组成,用于全面反映考生资格和考试信息,是系统中唯一识别考生的信息,抽卷状态反映是否已经对该考生抽卷,抽过为1(主要考虑已考过试的考生不需要再次抽卷,否则就无法为以前的考生进行复卷),否则为0;登录号、登录密码、登录号、登录状态、交卷状态则用于考试阶段的控制。
抽题表:
用于记录每个考生的抽题信息,其中抽题号由题型代码加不重复的随机数组成,再加上准考证号中的课程信息,即可指明使用的题目表和相应的题目位置。
5 考试阶段
本阶段主要通过考场设定表、考生登录表核定考生资格,防止考试作弊或特殊情况的处理。如:正常登录后标定考生登录表中的登录状态为1,同时记录一个考试机连接服务器的连接号,并将此号写入考生的考试机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考生与考试机进行绑定,其他人想用该考生的准考证及密码通过其它机器进行登录代考时,就会因缺乏上面两个信息而被判非法。
试卷形成,通过抽题表及课程题库表(以课程、题型为分类的多个表,如上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选择题表等)形成试卷。
对符合条件的考生以考场设定表为依据在指定的考试时间内进行考试,在考试时间结束时自动收取未交卷考生试卷,将考生答题答案记录入答题表。如下:
答题表:
6 试卷评分及统计阶段
本阶段通过抽题表、答题表及课程题库表(以课程、题型为分类的多个表)以准考证号为唯一认定条件,查找该生的抽题与答题信息,评定考生答题正误,接合课程知识点与抽题量表中的每题分值,计算出考生总成绩填入答题表的总成绩栏。(下转第1195页(上接第1189页)
根据准考证中的系部、班级等信息,以系部、班级统计为单位统计本课程的及格率、平均分、各分数段所占比率等情况。
7 疑问试卷复卷阶段(非必要)
本阶段通过抽题表、答题表及课程题库表(以课程、题型为分类的多个表)以准考证为唯一认定条件,查找该生的抽题与答题信息,重新形成考生试卷及考生选择答案,对有疑问的考生进行试卷复卷。
8 结束语
考试的目的是衡量学生对某种知识的掌握能力,特别是在高职高专教育中,专项、熟练的专业能力,标志着学生职业教育的成败,因而专业化的考试需求与专业化的教学一样重要,是培养和鉴定学生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依据。但目前的许多考试系统设计思想背离了考试为人才培养服务这一初衷,甚至只把它简单和当成一个教学过程,造成许多学生也只关心考试过不过,不在乎对课程专业基础的系统掌握。
以课程知识点为基础的专家网络考试系统设计目的就在于,对学生培养合格的界定也要专业化、权威化,使学生对课程能力要求有系统、完整的了解和掌握,全面反映教学中的不足,树立学生主动学习、严谨治学的风气,打击作弊、代考等歪风邪气。在我院的实际运用中这种教学改革思想对树立学院勤奋、严谨、干净的学风起了很大作用,对课程的专业化、规范化、精品化建设起了推动作用。
摘要:目前计算机网络考试系统已经成为各种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学业考核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组织方式大多存在自培自考,考试内容随意性大,管理松散。如何实现学院范围内,甚至是跨校选修课程在教务管理侧面的教考分离及统计管理,解决考试内容的专业性、公正公平性,解决由于考生众多,机房不足带来的考试多时段、多场次性及试卷保密性,防范考试过程中的作弊、代考及考试中特殊意外处理。通过课程专家组以课程知识点为基础的题库建设,以教务考试工作流程为核心管理,及以学生考试过程为核心控制的三方综合网络考试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课程知识点,专家,网络考试系统
参考文献
[1]哈振中.用ASP制作简单的网络考试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6).
[2]郭冠洲.基于ASP技术的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10(13).
[3]肖毅,聂笑一.网络考试系统安全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9).
[4]陈德录,刘锋.基于B/S的网络考试系统高并发性能优化研究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7).
[5]黄娜娜.浅谈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10(18).
[6]段海新,杨家海,吴建平.基于Web和数据库的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学报,2000(4).
[7]金澈清,钱卫宁,周傲英.流数据分析与管理综述[J].软件学报,2004,15(8).
“知识+技能”考试制度探索 篇3
一、中高职衔接的实践与问题
(一)中高职衔接的实践
本世纪初国家教育部为中职生(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简称“三校生”)解禁,使广大中职生通过单招单考升入大学成为可能。之后,各省市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探索多种渠道实施中高职衔接,旨在为中职毕业生构建四通八达的人才“立交桥”,使中职毕业生除了就业之外还有升学机会。概括起来,全国中高职衔接模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传统模式——高考衔接模式
中职与高职各自根据学制年限进行教育,完成三年中职学习的毕业生通过国家单独组织的升学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接受职业教育。中职毕业生自由选择报考高职院校,而高职院校同时面向中职和普通高中招生,中高职学校既无合作关系也无业务往来。
2.一贯制模式——“3 + 2” 统筹模式
中职与高职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所形成的一种学制结构及衔接模式,该模式一般采取“3 + 2”或五年一贯制。学生学习三年中职课程,获得中职毕业证书,再通过对口高职院校组织的入学考试,升入高校学习两年,获得高职毕业证书。与单考单招模式不同的是,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之间是对口关系,中高职共同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考试计划。
(二)当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
虽然有了国家政策关于构建中高职“立交桥”的支持,中高职间招生就业和人才培养制度均进行了灵活性的改革,但当前中高职的衔接关系并不乐观。
1.中高职“衔接不足”
调研表明,许多中职学校对学生实行“三三三制”,即1/3 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1/3 学生通过成人高考接受成人继续教育,1/3 学生直接就业。可见中高职衔接率大概只能达到33 %,但即使是这33 %也因各种原因很难实现。从中高职资源分配来看,中国现有高职资源对庞大的中职学生群体来说相对有限,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学习的机会其实是非常小的。政府或高职院校对中职学生的报考有一定的限制,使得有深造愿望的学生无法进入上升的渠道。
2.中高职“衔接不良”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因管理脱节、专业设置差异导致衔接不良。各种衔接模式的共同缺陷就是学校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管理脱节,各自为政。同时,由于近些年就业压力加大,中职教育大多采取就业导向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专业设置随市场需要变化频繁,而高职开设专业相对较窄,不能满足中职学生进入高职深造的愿望。调查表明,实行“3 + 2”五年一贯制的中职学校中,只有少数几个专业能够与高职衔接,占中职学校学生比例很少。即使是合作学校之间、合作专业之间也缺乏统筹兼顾的科学管理体系,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要么脱节,要么重复,要么难以体现层次性,造成衔接不良。第二,因课程设置脱节、重复而导致衔接不良。这是单考单招模式的主要缺陷。高职院校同时面向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普通高中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习程度较深,基本没有开设专业课。中职学校文化课要求较低,但开设的对口专业课占很大比重。两种不同程度的学生进入高职学习,使高职院校难以统一教学。于是,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学习,文化基础课学习比较困难,而专业课学习则重复现象严重,重复的内容估计占40 %以上,甚至不少专业中,中高职专业课采用的是同样的教材。第三,因专业技能实训“倒挂”现象导致衔接不良。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训方面并未有明显优势,甚至还不如一些中职学校,出现中高职技能训练“倒挂”现象。中职已有20 年的历史积累,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专业建设已初显成效,实训时无论是设备、师资还是训练方法、管理方法都有较强的实力。相反,高职院校近几年才得以快速发展,不少学校仓促上马,设备和师资经验均不足,造成了高职与中职实践技能教学的“倒挂”现象,有些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会有失落感。
二、建立“知识+技能”考试制度的探索
目前,教育部在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方面,已经出台了指导意见,大的方向原则已经确定,关键是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衔接、如何统筹。更深层次的改革,体现在制度层面,主要包括推动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办法等。
“知识+技能”的考试方法,应是今后高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点,也是未来高职考试招生制度的重要特色。相对于传统的文化知识考试,将在命题、考试形式、组织管理等方面带来全方位的变革,需要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持续探索。
(一)实施原则
1.坚持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
2.坚持统筹兼顾,充分考虑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兼顾各类考生利益的需求。
3.严格考试标准,坚持公平公正。知识考试要兼顾不同类型考生,专业技能考试重点考核考生的动手能力,要科学制定考试大纲和考核标准,完备试题命制,规范考试组织,确保考试工作公平公正。
(二)考试形式
1.“知识”部分由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和统分。
2.“技能”部分由具备相应专业优势和考试组织能力的高等职业院校或本科院校作为主考院校。主考院校由学校提出申请,通过专家评估提出意见,经省教育厅审核确定。各主考院校还要制定专业技能考试实施方案,报省招办审定后,具体负责专业技能考试的组织、评分和成绩上报工作。
(三)有关要求
1.各省(市)应根据本省产业发展要求,自主实施技能考试,制订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实施方案,建立符合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选拔机制。
2.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的技能考核、参加市级以上技能竞赛的成绩和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按照一定比例折合成综合成绩,作为升入高等职业教育的依据。
3.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应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互认、互换机制,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交桥。
三、建立“知识+技能”考试制度的政策措施
(一)中高职学校间学分要实现互认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对多所中高职学校实地调研后提出“学分互认”的衔接方法,这对当前各自为政的中高职学校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也是优化中高职资源配置的有效方法。当前职业院校都已经实行了学分制改革,但学分制的规定还都是各自设立的。随着中高职间的专业设置趋同、课程体系贯通,中高职间的学分制也应该统一规划,学生可以按学分制规定灵活组合选择课程模块,在中职修满的学分高职院校也予以承认,这就有效地解决了课程重复的问题,使中高职间的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充分利用。
(二)中高职的专业设置要保持一致
在专业方面,要根据区域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面向支柱产业和大型骨干企业,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实现中高职专业设置的趋同性。因此,要使中高职实现较好的衔接,就要拓宽专业衔接口径,提高中高职专业的对应性。
(三)中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层次
中高职在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既有一致性,又有着包含职业能力的综合职业素质方面的层次差异性。中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起基础性作用,目的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的是一技之长,而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起引领作用,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其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和应用型。因此中高职应分别根据区域产业链不同的职业岗位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实现培养目标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衔接。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建立在同类教育较低层次的基础之上,因此,中职教育既要考虑直接就业,还应重视学生升学和深造的走向,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四)中高职的课程体系要保持贯通
制订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教学大纲是国际上中高职衔接的先进经验,因为这两个职业教育阶段的专业教育面对的产业结构和培养方向是一致的。但中高职的教学内容不能重复,要符合知识与技能循序渐进的原则,这就必然要求中高职应有贯通的课程体系。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应以知识的逻辑关系构建,而应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主线而构建。因此,要系统分析区域产业链的特点,按照行业中初级技术岗位和高技能岗位的标准,按照实践教育规律设计课程体系,开发特色课程,科学地解决哪些知识在中职教育阶段完成、哪些技能应该在高职教育阶段中解决,最终使中高职专业教育形成完整结合且又相对独立的体系,实现产业所需初中级和高级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目标。
(五)中高职的师资培训要体现系统性
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贯通式的课程体系与各自的目标任务确定后,要完成一体化的教学任务,必须系统地培训师资力量。尤其是中高职自考衔接模式中,原有中职师资显然不能满足高职阶段的教学要求,因此中高职学校必须合作培养能够承担高职教学任务的师资力量,专业课教师都要成长为“双师型”教师。这不仅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可以提高整体师资水平,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可以实行“特聘”教师的办法,当中职学校教师通过培训进修达到相应水平后,高职院校可以“特聘”这些专业教师,从制度上解决中高职衔接中教师的衔接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 篇4
1、余数: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取余数运算:1。指整数除法中被除数未被除尽部分。
例如27除以6,商数为4,余数为3。
2、余数的性质:余数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a,b,c均为自然数)
(1)余数小于除数。
(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3、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通过平均分一些物体,有时有剩余,就出现了余数。
如: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
23÷5=4(组)……3(盆)
其中,被除数23,除数5,商4,余数3
4、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余数<除数)
如:23÷5=4……3,其中(余数3<除数4)
5、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小学教师考试知识点 篇5
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色、和声、调式、小调的音乐特征: ①多数为分节歌形式
②节奏规整,节奏型丰富多变 他的表演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即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代表作品有:《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等。曲式、织体等
节奏: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 节拍:强拍与弱拍的均匀交替叫节拍
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合唱、齐唱、轮唱、重唱、对唱、独唱 合唱:由多人演唱多声部歌曲的形式,按照声部组合的声区和音色的不同分为同声、混声两种
齐唱:多人按照同度或八度的音程关系演唱同一个曲调(即多人演唱同一旋律的形式)
轮唱:多个声部按一定的时距相互追逐,演唱同一旋律,交叠出现时构成良好的和声关系
重唱:两个以上的少数人同时演唱的形式,每人唱一个声部,各自独立而又相辅相成
对唱:两个人对答式的演唱单声部歌曲 独唱:由一个人独立演唱的形式
常见的器乐演奏形式:独奏、重奏、合奏、协奏 独奏:由一个人演奏一件乐器的表演形式
重奏:每个声部均由一个人演奏的多声部器乐曲或演奏形式 合奏:按乐器种类不同进行分组,各组分别担任某一声部,共同演奏同一首乐曲;同类乐器分组共同演奏同一首乐曲也叫做合 协奏: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
主调音乐:是以一个曲调为主,其余声部作为伴奏以陪衬或加强这一曲调的作品
复调音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曲调以对位法的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
奏鸣曲:是一种由三个或四个相互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器乐套曲 交响曲: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作成的一种管弦乐套曲 奏鸣曲式:是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大部分
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声乐套曲:由若干首内容上有些关联的声乐曲组成的套曲 练习曲: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术而创作的乐曲 音乐会练习曲:技术练习与艺术创作的结合,将技术练习融合于艺术构思中,成为音乐会上常见曲目的乐曲
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其他姊妹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综合性音乐形式。是一种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
交响诗: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
印象主义音乐:19C末20C初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的一种音乐风格。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感受,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流传的特点。一般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
民歌的音乐特征:
①音乐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 ②旋律与该民族或得去语言紧密结合
③民歌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表现出来 ④节奏、节拍形式丰富
⑤曲式结构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用同一旋律反复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①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限制,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创作 ②民歌歌词和旋律不是固定不变的,在长期流传中会不断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和变化
③民歌依靠于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借助记谱法或其它方式 ④民歌不体现作者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如陕北《黄河船夫曲》、四川《打夯歌》、《川江船夫号子》等 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 ①歌词多与劳动有关
②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限制,节奏鲜明,具有律动性 ③曲调多样,视工种而异
④歌唱形式视劳动者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为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和
⑤曲式结构受劳动过程和时间影响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劳作时即兴创作、用以抒发感情的民歌 山歌音乐特征: ①歌词具有即兴性
②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广泛应用自由演唱音和拖腔 ③歌唱形式多样,以独唱为主 ④曲式结构短小,呈多样化
小调:是人民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③歌唱形式以独唱为主 ④歌词格式多样
西北民歌特点:高亢、悠长,嘹亮,真假声相结合 陕北:《脚夫调》、《兰花花》 青海:《上去高山望平川》 山西:《绣荷包》、《刨洋芋》
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短调两种。长调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悠长舒缓起伏较大,结构也较长大,具有抒情性(牧歌、赞歌、思乡歌),如《牧歌》、《辽阔的草原》;短调音域较窄,节奏较规整,结构也较短小,具有叙述性,如《森吉德码》、《嘎达梅林》。
藏族民歌:藏族的民歌常与舞蹈密切结合,常见的歌舞有堆谢(《正月十五那一天》)、囊玛(《阿玛勒火》)。民歌主要有山歌、牧歌、情歌等。《宗巴朗松》(是一首囊玛音调)、《酒歌》等 维吾尔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风格浓郁,歌词多采用比兴的手法,寓意深刻,衬词有长有短,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牡丹汗》、《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等
少数民族代表乐器: 蒙古族:马头琴
新疆:冬不拉、弹布尔、手鼓、艾介克、热瓦普 藏族:扎木涅、根卡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抗日时期曾被填上《打黄沙会》的新词,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这首新民歌。这是一首带有明显山歌风格的小调。运用了“起承转合”、“鱼咬尾”的创作手法。(《相亲相爱》运用了《沂蒙山小调》和《谁不说俺家乡好》的素材)
《相亲相爱》《王大娘钉缸》:是流行于河南的地花鼓中的一个代表曲目,由一旦一丑两人表演。《孟姜女哭长城》:河北民歌
南方民歌特点:歌词比较含蓄、内在,善用比兴,旋律表现的婉转、流畅、细腻、抒情。云南:《小河淌水》、《弥渡山歌》
浙江:《对鸟》(采用吴地方言演唱,前两段徵调式,后两段羽调式)
湖北:《龙船调》、《幸福歌》(蒋桂英根据湖北天门的一首小调改编而成,采用领、合的演唱形式)四川:《康定情歌》
器乐(合奏包括锣鼓乐、弦索乐、丝竹乐、吹打乐等)江南丝竹:流行于山海、江浙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乐队有“丝竹板”、“清客串”两种。主奏乐器:二胡、笛,代表乐曲《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又名《薰风曲》)、《慢六板》
广东音乐:流行于广州、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主奏乐器:高胡、扬琴。乐曲短小精悍,音乐风格轻快活泼、缠绵细腻、流畅动听。代表人物:严老烈、何柳堂、吕文成等。代表乐曲:《娱乐升平》、《雨打芭蕉》 戏曲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 京剧
京剧是以皮黄腔为主的戏曲剧种,清朝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因此得名京剧。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进京,后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大约在1840年正式形成京剧。主要演员:
初期重要演员: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三位著名老生,称“三鼎甲”
谭鑫培(艺名“小叫天”)老生唱腔影响最大的“谭派” 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
京剧的声腔:西皮(快)、二黄(慢);唱腔:南梆子(西皮),四平调(二黄)
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京剧的板式:一眼板相当于2/4,三眼板相当于4/4,无眼板相当于1/4,散板,无板也无眼
京剧的伴奏:称“场面”,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为弦乐部分,主要过场音乐和为唱腔伴奏,三大件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武场为打击乐部分,配合身段表演
脸谱:即脸谱化妆,用于净、丑行当,脸谱的不同色彩象征不同性格
红色:忠贞、英勇 如关羽 黑色:正直、无私 如包公 白色:阴险、疑诈 如曹操 蓝色:刚强、有心机 如窦尔敦 绿色:顽强、暴躁 如程咬金 黄色:凶狠、残暴 典韦
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是将我国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梅兰芳对京剧的贡献:
①成功地突破了原来京剧旦角青衣与花旦的严格区分,实现了两者逐渐统一的改革主张
②创造了许多以旦角为主的“古装新戏”,如《黛玉葬花》、《嫦娥奔月》等
③在戏曲表演以及舞台装置、布景、服装上都进行了革新尝试 现代京剧:广义的现代京剧是指五四运动以后至今所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京剧。如梅兰芳的《抗金兵》、《郑霞姑》;狭义的现代京剧是指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戏曲改革创作的新京剧。如《海瑞罢官》、《红灯记》、《沙家浜》等。
《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生)《家住安源》(选自《杜鹃山》)柯湘(旦)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自《红灯记》)李铁梅(旦)《雄心壮志冲云天》(选自《红灯记》)李玉和(生)地方戏曲
吕剧 山东 《李二嫂改嫁》
豫剧 河南 《花木兰》《朝阳沟》《穆桂英挂帅》 越剧 浙江 《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 评剧 河北 《刘巧儿》《花为媒》
昆曲 江苏 《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西厢记》 川剧 四川 《玉簪记》《彩楼记》“变脸” 粤剧 广东 《紫钗记》
黄梅戏 安徽 《天仙配》《女驸马》 巴洛克时期音乐特征:以沉重复杂的复调音乐为主,宏伟壮观,充满活力。
巴赫: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作曲家,他的创作除歌剧外,各种声乐和器乐体裁无不涉猎。被称为“复调音乐大师”
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创作近300部教堂康塔塔现存195部(《宗教改革康塔塔》等),5部受难曲中完整保存2部《马太受难曲》(共78首分曲,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和《约翰受难曲》。
器乐作品: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用遍了24个大小调;《勃兰登堡协奏曲》,《戈登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是300年来复调技术的总结性作品,《G弦上的咏叹调》,《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艺术成就:
①《平均律钢琴曲集》首次将十二平均律全面系统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实践中,有力地证明了平均律的优越性
②把复调音乐技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总结了中世纪以来的复调音乐写作技术。
③高度的复调思维与新颖生动的主调手法并用,使巴赫成为音乐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 ④他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者 ⑤使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发展到巅峰
亨德尔: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在歌剧和清唱剧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巴洛克音乐向古典主义音乐过渡的重要音乐家。歌剧:《尤利乌斯·凯撒在埃及》、《塔梅》拉诺》、《罗德琳达》、《奥兰多》
清唱剧:23部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犹大·马加比》
器乐作品:两部乐队组曲《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 古典时期音乐特征:以简介、明快的主调音乐为主,崇尚理性、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形式严谨、含义深刻、语言通俗 海顿: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
作品:《G大调第94“惊愕”交响曲》、《D大调第104“伦敦”交响曲》等;《D大调第63“云雀”弦乐四重奏》;清唱剧:《四季》、《创世纪》。
创作成就:确立古典奏鸣套曲的基本创作规范;确立近代乐队编制;确立弦乐四重奏的基本结构;确立近代协奏曲的基本结构 莫扎特:音乐史上最具天赋的音乐“神童”、古典时期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在格鲁克的基础上,提出“音乐第一,戏剧第二”的创作原则,为浪漫时期德国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女人心》等;《g小调第40“戏剧”交响曲》、《d小调钢琴协奏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大型声乐套曲:《安魂曲》
创作成就:古典时期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德国歌剧的奠基人,对当时古典时期各种歌剧体裁进行创新:突破题材范围(现实性);打破了体裁界限;提高喜歌剧的艺术性(性格戏剧);加强乐队、重唱在歌剧中的戏剧性表现;歌剧序曲暗示剧情(《魔笛》);运用器乐原则(奏鸣曲式)加强歌剧结构的连贯性
奏鸣曲式的写法逐步成熟;在海顿风俗性舞蹈风格的基础上,在主部主题中加入歌唱性风格(源于歌剧);增强主付部主题的对比;调性布局的多样性;加强管乐音色的运用
风格特征:古典主义风格的典型体现,在作品中体现三大要素的平衡:通俗的音乐语言,严谨的音乐结构,深刻的音乐内容。
贝多芬:“乐圣”,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集大成者,创作晚期使浪漫乐派的奠基人
作品:歌剧《费得里奥》;交响曲9部:《降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等;钢琴奏鸣曲32部:《c小调第八“悲怆”钢琴奏鸣曲》、《升c小调第十四“月光”《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组成)。
勃拉姆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人们把勃拉姆斯、巴赫、贝多芬并列为“三B”。勃拉姆斯创作了除歌剧以外一切体裁的作品,常用无标题音乐形式,提倡音乐中的形式美,反对内容至上的原则,避免标题音乐形式。
格、贝尔格、韦伯恩,因他们的主要音乐活动都在维也纳,故被成为“新维亚纳 乐派”。
调性音乐:即有调性的音乐,调中的各音对主音有倾向性 无调性音乐:没有调性的音乐,代表作品勋伯格的《钢琴曲三首》、钢琴奏鸣曲》、《d小调第十七“暴风雨”钢琴奏鸣曲》、《f小调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等;钢琴协奏曲5部:《降E大调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等;小提琴协奏曲1部:《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序曲:《艾格蒙特》等;大型声乐套曲:《庄严弥撒》
创作成就:扩展和改变作品结构,增加音乐素材(内外)之间的对比冲突性;加强管乐音色的主要功能;标题交响曲的奠基人(贝六);创立声乐和器乐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贝九)
创作风格:英雄形象的多元体现,史诗性、戏剧性、悲剧性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征:
①反对崇拜理性,歌颂本能和情感
②从主观的角度去感受事物,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 ③注重不同艺术间的融合,追求更富想象力的表现
韦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歌剧《自由射手》,钢琴作品《降D大调华丽回旋曲“邀舞”》
舒伯特:浪漫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艺术歌曲之王”。他创作了600多首歌曲,叙事歌曲《魔王》(歌德),戏剧性歌曲《普罗米修斯》,《野玫瑰》,《鳟鱼》(舒巴尔特),《菩提树》(缪勒),《致音乐》,《小夜曲》等。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缪勒),《冬之旅》(缪勒),《钢琴五重奏“鳟鱼”》,《b小调第八“未完成”交响曲》(只有两个乐章),《C大调第九“伟大”交响曲》(《大交响曲》),钢琴曲《音乐瞬间》,《即兴曲》。
门德尔松: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首创无词歌体裁,把歌唱性旋律和钢琴织体结合成统一的整体,称为19世纪重要的器乐曲体裁。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莱比锡音乐学院”。使巴赫的《马太受难曲》重放光芒。
作品: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海涅词),《第三交响曲“苏格兰”》,《第四交响曲“意大利”》,序曲《芬格尔山洞》,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钢琴曲集48首《无词歌》
舒曼: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并向公众推荐了肖邦、勃拉姆斯等
作品:用歌德、拜伦等人的诗谱写的《桃金娘歌曲集》(《奉献》、《核桃树》等),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钢琴套曲:《蝴蝶》,《狂欢节》《童年情景》(分曲:“梦幻曲”)柏辽兹: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代表作曲家,著有《配器法与管弦乐队研究》(又称《配器法》)。他是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创导者,创作的所有交响曲和管弦乐序曲都是有标题的,某些作品还有具体情节和文字说明
作品:《幻想交响曲》被认为是音乐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的标题交响曲,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柏辽兹最大的交响乐作品,传奇剧《浮士德的沉沦》(歌德),《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取材于拜伦的长诗),序曲《罗马狂欢节》。
比才: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现实主义歌剧开创人,代表作品:《卡门》(《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或《哈巴涅拉舞曲》)、《阿莱城的姑娘》。《卡门》是法国及世界歌剧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也是西方音乐史中最突出的几部歌剧之一。
F.Chopin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他的音乐蕴含着波兰民族精神。舒曼曾说肖邦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他是唯一一位把主要创作精力集中在钢琴上的作曲家,把钢琴音乐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被人们誉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品:《降E大调夜曲》,27首练习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降G大调练习曲》(《黑键练习曲》),4首叙事曲《g小调叙事曲》,《降E大调华丽圆舞曲》、《葬礼进行曲》。
李斯特: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新德意志学派”的带头人,交响诗是他在音乐体裁方面对西方音乐最重要的贡献。创作重点为交响乐和钢琴音乐,被成为“钢琴之王”
作品:13首交响诗,《前奏曲》(拉马丁),《塔索》(拜伦),《英雄的葬礼》,两首带合唱的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和《浮士德交响曲》;13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超级练习曲》,以及钢琴小品《爱之梦》等。
艺术成就: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形式他创作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渗透了匈牙利民族的音乐特点,成为后来民族乐派的先声;他的超级练习曲创造了钢琴演奏领域的辉煌技巧,极大地丰富了钢琴教学与演奏;晚期作品中致力于探索新的技法,如运用全音音阶、五声音阶,对瓦格纳和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瓦格纳: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剧作家,浪漫主义歌剧的改革者,乐剧的倡导者。他把自己创作的歌剧成为乐剧,撰写理论著作《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品》、《歌剧与戏剧》等。歌剧创作:《汤豪瑟》和《罗恩格林》(《婚礼进行曲》)。这三部歌剧也反映了瓦格纳积极改革歌剧的意向,《汤豪瑟》开始使用分曲结构与“场”相结合的形式;《罗恩格林》用“场”代替了分曲结构。
乐剧创作:代表作品有:《尼伯龙根的指环》(由《莱茵的黄金》、作品:艺术歌曲《摇篮曲》,大型声乐套曲《德意志安魂曲》钢琴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圆舞曲之王”,他的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被称为“圆舞曲之父“。作品: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波尔卡《闲聊波尔卡》、《雷鸣电闪波尔卡》
罗西尼: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写了38部歌剧,被称为“美声歌剧”
作品:喜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威廉﹒退尔》等。他在遵循意大利传统歌剧创作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歌剧改革,缩小了宣叙调与咏叹调的区别,把歌剧中独立的分曲形式发展成“场”的结构,并在音乐高潮时创用了“罗西尼渐强”的表现方式。他复兴了意大利歌剧艺术,使它与德国歌剧、法国歌剧形成抗衡。威尔第: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作曲家。
作品:26部歌剧,《弄臣》、《茶花女》、《阿依达》、《奥赛罗》 普契尼:意大利作曲家,《波西米亚人》(《艺术家的生活》“多么冰凉的小手”,“人们叫我咪咪”)、《托斯卡》(“为艺术、为爱情”)、《蝴蝶夫人》(“晴朗的一天”)、《图兰朵》(“今夜无人入睡”)等。民族乐派音乐特征:
①以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生活为主体 ②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③大量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格林卡:俄国作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奠基人,被称为“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格林卡的创作有三种因素组成,即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因素,俄国城市音乐文化,以及西欧古典与浪漫主义音乐技法,这三种因素的综合,使格林卡的音乐形成自己的特有性格,并奠定了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基础。
代表作品有: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伊万﹒苏撒宁》,4部管弦乐《幻想圆舞曲》、《阿拉贡霍达》、《马德里之夜》、《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采用两手民歌做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管弦乐变奏曲
强力集团:又称“五人团”,是俄国民族解放运动中于19C60年代形成的一个音乐团体,中心人物是巴拉基列夫,其他作曲家有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鲍罗丁: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穆索尔斯基:管弦乐曲《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蚤之歌》
《荒山之夜》是一部富有俄罗斯民族色彩的交响音画,是一部标题性的单乐章乐曲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歌剧《金鸡》、《沙皇的新娘》,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西班牙随想曲》 柴可夫斯基:俄国作曲家
作品:歌剧《黑桃皇后》、《奥涅金》;3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6部交响曲,《b小调第六“悲怆”交响曲》;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12年庄严序曲》;钢琴曲《四季》;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
斯美塔那: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捷克音乐之父”。作品: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维谢格拉德》、《沃尔塔瓦河》、《沙尔卡》、《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塔波尔》、《勃兰尼克》),《e小调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来自我的故乡”》。
德沃夏克: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交响曲《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西贝柳斯:芬兰民族乐派重要作曲家,交响诗《芬兰颂》。格里格:挪威民族乐派作曲家,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第一组曲》和《培尔金特第二组曲》,其中的《索尔维格之歌》被誉为挪威的“第二国歌”。
马勒:奥地利作曲家,《第八“千人”交响曲》,第十部未完成)和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印象主义音乐特征:
①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感受 ②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 ③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德彪西:法国音乐家,首创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代表作品有:钢琴作品《版画集》、两集《前奏曲》、两集《意象集》,其中作品均有标题,如《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前奏曲《牧神午后》、交响素描《大海》(《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波浪的嬉戏》、《风和海的对话》三个乐章),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
他的创作特征有:旋律失去主导地位,强调和声的作用,追求音乐的色彩与朦胧感,大量采用全音音阶、五声音阶及中古调式,善于使用小型体裁描绘自然和生活,表达主观的瞬间感受和直觉印象,营造出朦胧的气氛
表现主义音乐:20c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德奥兴起的艺术流派,主张艺术要直接表现思想的本质,内在的灵魂,代表人物:勋伯
《五首管弦乐曲》、独唱套曲《月迷彼埃罗》
十二音音乐:20C作曲技术之一,是无调性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代表作品勋伯格的《第三弦乐四重奏》、《华沙幸存者》 爵士乐:19C末20C初兴起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黑人音乐,源自美国的黑人民歌布鲁斯和钢琴音乐拉格泰姆,是非洲黑人音乐与美国音乐的结合。
《南部之子》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爵士乐之父)创作并演唱演奏,乐曲表达了演奏者愉悦的心情。《不知为何》诺拉·琼斯(爵士乐公主)
格什温:20C美国作曲家,把爵士乐元素与音乐会结合,作品:《蓝色狂想曲》
中华民族音乐由宫廷音乐、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四部分组成
古琴:演奏形式有:琴歌(《阳关三叠))、独奏(《广陵散》、《流水》)
《流水》最早源于朱权《神奇密谱》,经清代琴家加工,刊于《天闻阁琴谱》
我国古代歌曲艺术的发展
①我国的歌曲艺术,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并发展,如神农氏时的《扶犁之歌》
②商周、春秋时期歌曲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诗经》中的《关雎》、《硕鼠》、《伐檀》等
③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经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阳关三叠》唐代名曲,歌词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因诗中“阳关”与“渭城”两个地名,又称《阳关曲》或《渭城曲》,又因其曲式有“三叠”(同一曲调作变化反复三次)的结构,又称《阳关三叠》。1954年,王震亚将词曲改编为合唱曲
《扬州慢》宋代姜夔所作词调歌曲。“慢”是词调歌曲的一种体裁,慢速抒情。十大古曲:
《高山流水》琴曲;《广陵散》琴曲;《平沙落雁》琴曲;《梅花三弄》琴曲;《胡笳十八拍》琴曲;《阳春白雪》琴曲;《十面埋伏》琵琶曲;《夕阳箫鼓》琵琶曲;《渔樵问答》版本较多;《汉宫秋月》筝曲、琵琶曲
学堂乐歌:中国清末民初新学堂唱歌课中教唱的歌曲。多数是填词歌曲,旋律大多采用西洋、特别是日本的歌曲曲调。沈心工:“学堂乐歌之父”,创办了音乐补习学校组织“音乐讲习会”,作品:《黄河》、《体操——兵操》(又叫《男儿第一志气高》)李叔同: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和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作品:《祖国歌》、《送别》;《春游》(我国第一部合唱曲)箫友梅:1927年在蔡元培支持下在上海创建了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被人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宗师”。
作品:《卿云歌》、《问》、《杨花》,合唱套曲《春江花月夜》、女声合唱《别校辞》;箫友梅在德国留学时期写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是我国作曲家第一首重奏曲;钢琴曲《哀悼进行曲》原名《哀悼引》,管弦乐作品《新霓裳羽衣舞》是我国第一部交响乐作品。
黄自:音乐会序曲《怀旧》、《都市风光》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美国交响乐团演奏的第一支中国作品);混声四部合唱《抗敌歌》(我国最早的抗日救亡歌曲);《旗正飘飘》;清唱剧:《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男声合唱),由韦翰章作词。此曲共是10乐章,但黄自只完成了七个乐章;《花非花》(唐·白居易)、《卜算子》(宋·苏轼)、《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踏雪寻梅》
教学理念:
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教材分析:
歌曲《雪绒花》是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真挚地倾吐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器乐曲《雪绒花》的配器较为丰富,有一定难度,但该曲目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认真的良好品质,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在器乐学习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建设音乐的耳朵,享受音乐学习的乐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1、学习用轻声唱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在合奏中培养认真的学习品质,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并享受合作成功的喜悦。
3、在综合表演中分享音乐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教具准备:
VCD光盘、竖笛、电子琴、各类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课前律动。演唱《青春舞曲》,用两种节奏做律动,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一、组织教学
多媒体播放网上音乐《哆来咪》,教师检查学生学具准备及座次、分组情况。
二、导入新课
刚才听的这首歌,你能说出它的名字么?(生答)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一首插曲,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哆来咪》更受瞩目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
讲故事:
三、欣赏歌曲
1、多媒体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片断――《雪绒花》的演唱。生初听,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师提示:当《雪绒花》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观看的听众非常激动,因为他们现在的祖国已经失去了往日幸福、安宁的生活。听众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齐高唱起来,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雪绒花》在影片中完整地出现了两次,第二次比第一次更激动人心。
生复听,感受音乐的意境美。
2、讨论:《雪绒花》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我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应该怎样来唱?
四、演唱歌曲
五、演奏乐曲
六、综合表演
七、总结下课
师:今天我们通过赏、唱、奏、演四个环节对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进行了学习,《音乐之声》的插曲除了课前同学们欣赏的《哆来咪》,我们今天学习的《雪绒花》之外,还有很多,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孤独的牧羊人》)这是一首很好听、很有生活情趣的歌曲,以后我们会学到,今天的课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总结 篇6
卓越品质
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过程中,题型主要以单选题、案例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为主。
考查的内容除了学科专业知识以外,还主要考查教材教法内容。在教材教法考查的内容部分,侧重对课标、设计的理解,教学实践能力的理解。
接下来就教材教法部分的考查进行一定的重点知识整理。
一、语文课程理念及课标
(一)语文课程的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解析:这一部分的知识重点考查对其关键字词意义的理解。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在做题的过程中关注“全面”“语文素养”这两个词。“全面”在出题的时候容易设误为“单个”“个别”这些知识,“语文素养”要特别理解其意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②“均衡而有个性”,作为高中的学生,对于学习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学习规律,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不是像小学生一样步步紧定,而是在让学生平衡发展的同时,尊重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应用、审美、探究能力。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③“开放、有序”看似矛盾,其实最能体现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开放”侧重讲课堂授课方式、课堂资源的开放,形成丰富的课堂教学方式,而“有序”也是对课堂进一步的要求,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结合一道例题来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的具体目标,下列要求不恰当的是()。
C.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解析:看题干“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所以结合考点分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将重点放在“思想情感、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的理解上,C项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恰当。
(二)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
1.积累·整合 2.感受·鉴赏
3.思考·领悟
4.应用·拓展
5.发现·创新
解析:这一部分的知识重点考查对于内容的记忆和理解。需要大家关注每一部分内容的具体信息。
1.积累·整合
加强语文积累,注重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2.感受·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3.思考·领悟
通过阅读和思考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4.应用·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5.发现·创新
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提高探究能力。
结合一道例题来看:
《普标(实验)》提出:“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能力发展要求侧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
D.发现·创新
解析:普通高中教育语文新课程目标语文课程总目标中关于“发现·创新”中指出,“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二、中学语文教材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一)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语文教材的系统)
范文系统
知识系统
作业系统
助读系统
解析:这一部分的知识重点考查对于内容的记忆和理解。重点考查“知识系统和助读系统”。
知识系统
关于读、写、听、说等语文能力培养的知识;关于语言的知识,如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关于文体的知识和文学知识等。
助读系统
五类:①注释类,包括注释、作者简介、选文出处、课文背景介绍等;②提示类,包括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助读提示等;③评点类,包括旁批、总批、题解等;④目标类,包括学习重点、难点,教材分配表等;⑤图像类,包括插图、图标、多媒体课件等。
某教材选编了柳宗元《渔翁》一诗,编者在其“学习提示”中提到“不少评家认为这首诗的最后一联可以删去。读后说说你的看法。”这段文字属于哪个教材系统?()
A.助读系统
解析:属于提示类,包括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助读提示等。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关于优路:优路教育品牌主要从事教师行业职业(执业)资格认证培训业务,包括:教师类执业资格考前培训,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特岗教师考试等认证培训。
公务员考试知识要点与训练 篇7
【例题1】
诱导运动是一种视错觉, 即观察者知觉到某个物体在运动, 而实际上该物体没有发生空间移动, 只是由于其他物体的运动使得被观察物体看起来好像在运动。
根据上述定义, 下列属于诱导运动的是:
A.在没有月光的夜晚仰望天空, 觉得星星好像在动
B.电影院里播放的精彩电影
C.月亮在云彩后面穿行
D.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 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方向运动
【作答精讲】
判断是否是诱导运动的关键有三点:一是视觉知觉到物体在运动;二是错觉, 知觉到的物体实质上没有运动;三是知觉物体运动是因为其他物体运动而造成的。这三个条件都得具备才是诱导运动。D选项中, 视觉感到树木在向相反方向运动, 实际上树木没有运动 (是错觉) , 感觉到树木运动的原因是火车飞速开过 (运动) , 完全符合定义, 因此本题选D。不选A, 是因为没有月光的夜晚, 天空只能看到星星, 没有其他物体, 更没有其他物体的运动。不选B, 是因为电影播的动作是真实的光线动作影像, 不是错觉。不选C, 是因为月亮确实在运动, 这是科学, 不符合定义中“实际上该物体没有发生空间移动”。此题C选项很有迷惑性, 但作答定义判断题, 一定要严格按照定义去分析, 不能掺杂一点主观意愿。
【例题2】
风险规避是指通过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 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 而是规避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 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根据上述定义, 下列不属于“风险规避”的是:
A.某外语培训机构近两年业务发展迅速。但缺乏配套的资金投入, 因此该机构选择通过上市发行股票这一渠道来筹集资金
B.某广告公司为减少员工流失, 实行了许多激励机制, 包括提供更多培训机会、加大奖金幅度, 增加保险等措施
C.小李业余时间喜欢理财, 他在银行的理财产品涉及很多类型, 有债券、基金, 有短期也有长期的, 他觉得这样理财更稳健
D.某购物网站有专门的储物仓库, 平时供货稳定, 但过节期间常供不应求, 为此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方案来控制货物储备和物流管理
【作答精讲】
风险规避的定义, 首先是存在风险, 其次是通过计划变更消除风险, 最后要使损失发生的几率降低。D选项中, 购物网站过节期间是供不应求, 所以购物网站的储物仓库在过节期间是不存在风险的, 更不是风险规避。因此本题选D。不选A, 是因为未来发展缺乏配套资金是存在的风险, 通过上市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是通过变更计划 (原来可能是仅靠收学费) , 来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 属于风险规避。不选B, 是因为广告公司员工流失是风险, 实行多项激励机制是变更原来的计划 (原来没有或较少) , 这样也能达到防止员工流失、降低风险损失的作用, 符合风险规避定义。不选C, 是因为小李理财是存在风险的, 他将理财产品分多个类型, 是变更了原来的投资理财方式, 也是降低风险发生几率的, 属于风险规避。此题, D选项的迷惑性在于给了一个不符合常理实际的情况, 供不应求的存在不会使仓库货物储备有风险, 反而还装不满, 更加够用。
(二) 行测月月练
1. 心理记账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分类、编码、估价和预算等的过程。消费者在决策时可能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相应的心理记账。
根据上述定义, 下列不属于心理记账的是:
A.损失10元钱给人心理带来的痛苦要比获得10元奖金带来的高兴更强烈
B.王某出差常选星级酒店, 因为它比旅馆更可能提供免费网络和自助早餐
C.相比丢了10元钱的人, 丢了电影票的人更不可能会挣钱买票去看电影
D.工会发放福利时, 不再发实物而改发购物卡以使职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
2. 潜伏需求是指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有强烈的需求, 而现有产品或服务又无法使之满足的一种需求状况。
根据上述定义, 以下最能体现潜伏需求的是:
A.某市所售楼盘多为三居室大户型, 让想在这里安家的工薪阶层望而却步
B.某药厂推出的中药降糖保健品在部分程度上可以取代药品, 常供不应求
C.目前市场上的防辐射孕妇装抵御电子产品辐射的有效率是多少尚不明确
D.新型的电动游戏机带有护眼功能, 想必可以说服一些学生家长前来购买
【答案与思路提示】
1.D。不发实物而改发购物卡, 没有让人们在心里上进行分类、编码、估价和预算。
BEC考试中的商务知识考点 篇8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对BEC考试的研究发现,BEC考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查和测试考生对商务英语的掌握情况:①对商务词汇的考查;②对商务背景知识的考查;③对商务思维的考查。下面笔者就来具体分析这三方面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备考方法。
商务词汇
从考试性质来看,BEC考试不仅要求考生掌握大量的常用词汇,还要求考生掌握一些常用词汇在商务语境下的特定含义。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BEC考试对商务词汇的考查形式以及考生如何备考商务词汇。
1. 对商务词汇的考查
笔者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了解到,很多参加BEC考试的考生都是英语专业,听说能力都不错,语法和词汇也都能过关,但在BEC考试中却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究其原因,大部分可归咎于不能准确理解词汇的商务含义。其实,很多大家平时常见的词汇,在BEC考试中都有其特定的商务含义。例如,在BEC阅读中有这样几个高频词汇:proof、books和range。这几个词的基本含义大家都很熟悉,但在商务语境下,proof不再表示“证据,证明”,而是表示“样本”;books并非“图书”之意,而是表示“公司账目”;range也不再表示“范围,射程”,而是表示“产品组合、产品系列”。此外,在BEC听力中也经常会考查常见词汇的特定商务含义。以BEC听力真题中的一句话为例:“I’m often charged 18% interest per month on my outstanding balance.”这句话的理解重点在于outstanding和balance两个词:outstanding是CET中的高频词汇,常表示“杰出、优秀”;balance常作“平衡”之意。但在这里,如果我们按照常用的含义来理解这两个词,“outstanding balance”就变成了“杰出的平衡”,这个意思是说不通的。其实,这句话中有三个词都具有商务英语的特征: interest在这里表示 “利息”;outstanding表示“未偿付的”;而balance表示“余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个月总是为了未偿还的余额而支付18%的利息。”由此看来,考生只有理解词汇在商务背景中的特定意思,才能准确解题。
2. 如何备考商务词汇
(1) 辨别日常英语词汇和商务英语词汇
对于BEC考生来说,要想突破词汇这一关,首先是要辨别某个词是日常英语词汇还是商务英语词汇。同一个词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含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discount一词在日常英语中的含义为“打折”,但它同时还是一个商务专用词,意为“贴现,贴现率”;再如,turnover一词的常用含义为“营业额”,但在商务英语中则表示“员工离职率”;又如,close一词在商务英语中不再表示“关闭”,而是指“股票收盘”。这些词汇的商务含义都是在平常的课程中学不到的,属于商务英语特有的表达,也是BEC考试的理解重点。所以,对于这些词汇,考生要首先理解其基本含义,然后要特别注意这些单词在商务环境中表达的特定含义。
(2) 注意积累商务短语
在商务英语中,有许多日常英语中的词汇通过搭配形成了具有商务英语特征的短语。例如,debit note (借项通知单)、credit note (贷项通知单) 、unsocial hours (非正常工作时间)、 flexitime system (弹性工作制度) 、living out of a suitcase (经常出差在外)等。对于这些常见的商务短语, BEC考生不仅要知其意,还要做到在听力题目中听到这些词汇时,能立刻反应出它们的含义,这就需要各位考生在平时多注意积累这类短语。
(3) 建立不同话题的词汇库
BEC考试常会涉及不同的话题,包括公司结构、商务环境、产品与服务、跨国交易、客户娱乐、旅游与会议、员工与客户的关系等。考生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针对不同的话题建立相应的词汇库。以跨国交易这一话题为例,考生可以积累一些主要港口和城市的名称以及一些常见的流通货币名称,如Won (圆,朝鲜和韩国的货币单位)、Rupiah (卢比,印度尼西亚的货币单位)、Baht (铢,泰国货币单位)、Peso (比索,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和菲律宾的货币单位)、Dong (盾,越南货币单位)等。这样进行归类记忆,有利于考生理清思路,缩小范围,方便记忆。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考生的词汇量就能不断扩大了。
商务背景知识
BEC考试是一种实用性非常强的考试,它注重考查考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会涉及一些对商务背景知识的考查。如果考生对商务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解题时就会更加顺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BEC考试对商务背景知识的考查形式以及考生增加商务背景知识的方法。
1. 对商务背景知识的考查
BEC考试对商务背景知识的考查在阅读和写作中都有所体现,但最明显的还是体现在口语上。以口语考试中的第二部分Mini-Presentation为例,该部分要求考生在给定的三个主题中任选一个主题,然后就此主题发表一分钟的演讲。而另一名考生则会聆听并记录该考生的演讲,然后针对他的演讲进行提问。假如考生抽到关于“公司结构”的话题,另一个考生可以针对此话题提问如下的问题:请说明你愿意为哪种结构的公司工作,并给出具体理由;具体的公司结构包括:hierarchical pyramid structure (层级制金字塔结构)、flat management structure (扁平化管理结构)、flexible company with project-based teams (由项目小组构成的灵活公司体系)。考生若想流畅地回答这道题目,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商务背景知识,对三种公司结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每种结构的优缺点,并能简洁明了地用英文陈述自己的观点。因此,对于这一考查方向而言,已经参加工作的考生占据一定的优势。但在中国,很大一部分参加BEC考试的考生都是未踏出校门的学生,对于他们而言,务必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增加自己的商务背景知识。
2. 如何增加商务背景知识
(1) 抓住重点,浅尝辄止
BEC考试是将商务英语与公共英语结合起来的一种考试形式,对于商务知识确有涵盖,但一般而言,涉及的考查点不会太过深入,所以考生在备考时切勿钻牛角尖,切忌去探究一些深入细致却和考试无关的主题,抓住重点、浅尝辄止即可。
以BEC教材《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同步辅导》(高级)中的第一单元为例。此单元分为两部分:公司职责与公司结构。考生在此单元需要了解的内容就是公司的基本经营模式、各部门的具体职责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文章中出现了公司各部门的名称,以财务部为例,文章在提到这个部门时提及了一些财务方面的词汇,例如purchasing ledger (购货分类账)、 sales ledger (销货账)等,考生只需在看到这些财务方面的基本词汇时,能知其意,并能根据这些词来判断这个人属于什么部门以及这个部门的职责是什么即可,无需了解所有的财务英语词汇和表达。
(2) 广泛阅读,扩展知识
在横向的广度上,考生要通过广泛阅读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考生在平时一定要多涉猎商务类文章,诸如金融、财务、商务接待、商务交际、商务管理等方面的文章,对一些重要的商务常识必须了解,例如The Nikkei 225 Stock Average (日经225平均指数,由日本《产经新闻》推出的东京证券交易所的225个品种的股价指数,是日本乃至全亚洲最重要的股市指标之一)、Goldman Sachs (高盛集团有限公司)等。这些常识都是商务英语中出现率极高的,打开任何一家外媒的商业版,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这些词,它们属于基本的商务知识范畴。此外,考生也要多关注国外金融类网站,诸如彭博社(Bloomberg)、《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经济学人》(Economists)等的官方网站,浏览一些原汁原味的商业报告,从中积累商务背景知识。
商务思维
BEC考试既是一门语言考试,同时又是一门商务思维考试。以BEC听力题为例,其中所选的听力材料一般都是真实的商务活动片断,如总经理给各部门经理开会,讨论公司发展前景;人事部经理给应聘者讲解应聘事项;销售部人员讨论下期的营销战略等。在这些特定的工作场景中,交流的主体都是商务人士,而商务人士的说话语气和交流思维和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是完全不同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BEC考试对商务思维的考查形式,并探讨考生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商务思维。
1. 对商务思维的考查
BEC考试对商务思维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口语和写作两大题型上。先以口语为例,BEC口语考查的是一些工作场合的基本常识。以商务人士出差住宿的这一话题为例,如果针对此话题考生只能想到省钱这一个方面,显然就不具备商务人士应该有的细致和严谨的思维。针对这一话题,考生还应根据商务需要考虑到酒店的位置、酒店附近的交通状况等。再以写作为例,假如BEC写作的话题是要求考生处理一位客户因被多收费而投诉的问题,那么应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写作内容呢?据笔者观察,基本所有的考生都能想到要向客户道歉,并且告知客户将退还多收的费用。但除此之外,拉开考生之间分数差距的关键却在于考生有没有展现出自己的商务思维,即进一步提出还款的方式以及还款的时间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考生严谨的商务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如何培养商务思维
(1) 学会从商务角度看问题
怎样才能从商务的角度看问题?以BEC中级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讲述各国不同的风俗、文化以及各国之间的商务沟通所产生的影响。课文中涉及这样一个问题:“Your first day at the office, what kind of face do you want to see?”很多同学在回答这一问题时,给出的答案是:“I would expect a beautiful face.”从这样的回答中就可以看出,考生并没有运用商务思维来解题。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大多数人在第一天参加工作时都会感觉紧张和陌生,在这种心情下,你一定期待看到一张乐于助人的友善脸庞,也就是“a helpful and friendly face”。答案就这么简单。其实,从商务角度看问题,就是要求考生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和思考,而非按照平常惯有的思维来解题。
(2) 通过泛读培养商务思维
【小学教师考试知识点】推荐阅读:
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公共知识试题08-30
教师招聘考试理论知识10-04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知识点概括10-09
小学美术教师考试06-05
小学数学教师考试08-02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05-15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考试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