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半生缘语录

2024-07-10

张爱玲半生缘语录(精选12篇)

张爱玲半生缘语录 篇1

张爱玲在给朋友宋淇的一封信中,提到《半生缘》其实是根据美国作家马宽德(J.P.Marquand)的小说《普汉先生》改写的。时至今日,在国内各个版本的美国文学史上,我们很少能看到马宽德这个作家的介绍,但他作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普利策文学奖的得主之一,的的确确风光过。马宽德又译作马昆德,是当时美国很有名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波士顿故事》(The Late George Apley)和《普汉先生》(H.M.Pulham,Esquire),后来改写侦探小说,今天看来他已经不再是美国一流的小说家了

《普汉先生》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主人公亨利的婚恋故事。亨利生长于波士顿,在哈佛大学上学时,认识了比尔,两人成为好友。毕业后,并非上流社会出身的比尔说服亨利放弃去父亲创办的金融公司上班的机会,留在纽约创业。亨利结识了在同一公司上班的玛文,两人相爱,并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亨利的父亲突然去世,他只能回乡奔丧。介于长子的身份和家庭的重担,亨利留在了波士顿,没有再回纽约。比尔造访波士顿的时候结识了亨利幼年的伙伴凯,两人暗生情愫,但比尔终究只是个过客。不久,凯便在家人的安排下与亨利结婚。婚后,她还一直忘不了比尔……二十五年后,哈佛同学会上,亨利和玛文再次相遇,亨利再次对玛文动心,可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凯的身边。

不难看出,张爱玲《半生缘》的基本框架和人物设置都和这部《普汉先生》惊人地相似,世钧对应亨利,玛文对应曼桢,比尔对应叔惠,凯对应翠芝。上海和南京的双城设置,也同波士顿和纽约相仿。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据有关人士考证,《半生缘》中不少经典的细节和句子,也均是纹丝不动地从《普汉先生》搬过来的。比如世钧在他和翠芝家总是闻到煤气的味道,翠芝总是让世钧去遛狗;又比如那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和“世钧”。这样明火执仗地挪用,竟然在这么多年轻轻巧巧地掩过了众多张研究者的耳目,略加点染,理直气壮地成就了一部经典,张爱玲当真是有一双魔术手。这样的事实,一下子让众多死忠的张迷不能接受,抄袭别人作品嫌疑,在他们看来,绝对不能加在张爱玲身上。可实际上,正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如果得法,那叫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张爱玲算是一位很会偷艺的作家。

自晚清以来,我国的翻译小说蔚为大观,跟那些文学大家孜孜于翻译名着不同,张爱玲所做的“翻译”,更多是借鉴故事的结构和人物,她的翻译是潜在的,不为人知的,基本上等于私底下的来料加工,是把一个半成品,装点成精品的成品推给大家。这样的工作,翻译家林纾等人也做过。林纾翻译外国作品的时候,不但全用文言,而且往往根据需要窜改作品,人物情节结局常常跟原着有不小的出入,这一路数的“翻译”,跟张爱玲《半生缘》之借鉴《普汉先生》很类似,只是林纾的翻译明说是翻译,而张爱玲则更多的是不点名地私自再创作。

在《半生缘》中,张爱玲改《普汉先生》中的第一人称叙事为第三人称叙事,从而获得了更高叙述视角,能够俯瞰故事中的人物;同时她还极大的充实了曼桢的戏分,让读者更关注曼桢的命运。因为《半生缘》最初是在上海的小报《亦报》上连载的,可能是从市场方面考虑,当然也可能是张爱玲还是想突破《普汉先生》原有的情节格局(张爱玲连载时用了梁京这个笔名,一方面可能是从政治方面考虑,另一方面她可能也对自己是借鉴别人的作品有所顾及),她在原来的故事上加了一段味道浓重的祝鸿才性侵犯曼桢的通俗桥段,翻手为云复手雨般地模糊了原本那个故事里西方味道,成功地拿为己用,缔造出一部清淡而有富有浓重中国味的小说,同时也成功地娱乐大众这么多年。

张爱玲半生缘语录 篇2

在《半生缘》中,顾家是一个男家长空白的家庭,但这并不代表着顾家的男权势力也为空白。顾老太太和顾太太长期受男性中心论和父权文化的主导影响,认为这个没有掌舵男人杀死提伯尔特后不得不说:“我是受命运玩弄的人。”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所谓的悲剧实际是性格悲剧。

而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自由爱情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活的:梁祝的自由爱情和当时整个社会制度格格不入,祝家牢固的封建家长专制和封建婚姻思想,马家财大气粗,甚至是祝英台和梁山伯的言行也可以说是始终在肯定着传统的以媒妁之言和父母包办为主要特征的封建婚姻制度。比如祝英台女扮男装进学堂,对同是寒窗苦读的梁山伯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是她却一直羞于直接表白。正是封建礼教中的“男女授受不亲”观念,使得青年男女们的爱情表达方式特别委婉,要么眉目传情,要么语言暗示,要么自己苦苦地忍受单相思之苦。一旦双方明了彼此的心意,往往要用私奔的方式来成全自己的爱情。祝英台一定要回家等梁山伯来提亲,而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身并已许嫁马家之后,他也只能回家患相思。两个人的自由爱情在人间没有结果,最终也只能通过以死“化蝶”的浪漫色彩来作收尾。在典型的封建社会背景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死已经成为一对代表思想和社会传统背道而驰的小人物同整个具有根深蒂固封建意识的社会集体之间的较量,并且以小人物的失败而形成结局,是一种社会悲剧。(智量,1985:25-28)

(3)东西方伦理观念的差异

身处东西方不同的社会背景,使得两部作品的爱情也深深地烙上了各自独特的伦理印痕。

《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很多地方都折射了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影子和那时作者的情感和心态。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已经崛起,但封建势力仍然固守着统治地位,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追求个人的自由爱情与封建家族发生的冲突,其实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新思想的代表,处处充满了青春和活力。他们的爱情纯真自然,毫不顾及结果:为了爱情,罗密欧“见异思迁”放弃了罗瑟琳,朱丽叶“移情别恋”放弃了帕里斯。而莎翁的爱情观还让爱的光芒化解了罗朱两家的家庭迫切需要一个人来维系父亲制度,长女曼璐便充当了这个反叛性别的角色。暂且不谈她所从事的职业,最初曼璐的内心是有女性传统恐惧与冲突的,这源于长期的父权影响。但后来,她意识到曾经压制她的宗法父权而今却赋予她强大的权力和责任,于是女性的男化特征在她身上逐渐显现出来,也正因如此,曼璐才会有后来徘徊于女性的犹豫和男性的跋扈的畸形性格(当然,长期压抑而残酷的舞女生活也是形成她性格的重要因素)。悬殊的地位改变使她在一定程度上也歪曲了男性化特征本质,而曼璐把这种进步视为自己巨大付出的补偿,这注定是不会有“质”的进步的。

曼璐为了养家而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使她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甚至是绝对的优越感。顾家女性族群的权力关系和地位竞争所体现的闺阁政治[1],就是张爱玲在《半生缘》中欲表现的女性冲突主题,而这种冲突是紧密围绕男性化特征的,以曼璐和曼桢的冲突最为激烈,竞争的主要侧重点就是谁的父权能力更强大,即谁的男性特征在家中更为明显。这其实是相互矛盾的,女性的独立本来是要脱离父权的压制,而在这一问题上又结合在一起了,所以再一次说明了人在这一时代的思想基础没改变。

正是曼璐和曼桢姐妹两个都有向往男性地位的思想,导的世仇,让莎翁这部年轻时的作品充满了青春乐观的气息。

《梁山伯与祝英台》发生在封建制度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的中国,东方人的矜持和保守让人感觉到了与西方爱情奔放的不同。梁祝都出身地主阶级,他们深受儒家思想的束缚,两人的爱情最扣人心弦的就在于它激烈而有节制,愤怒而不粗暴,失败但却有成功的希望。祝英台爱上梁山伯后虽“同床而睡,结脚而眠”却不敢“把生米做成熟饭”;十八相送中祝英台的感情是含而不露、欲说还休。而作为一部集体创作的作品也屈就于民众的封建思维,更显得作品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真实。作品除了“化蝶”这一高潮,其它情节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都始终给人一种涓涓细流的舒心,符合中国民众“发乎情,止乎礼”的“礼法常规”。

三、结语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非常感人的爱情悲剧。它们流芳百世的真正价值除了爱情悲剧的共性,还有其独特民族文学色彩的个性与特色。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人们都有着同样的“爱”的诠释。就像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广大读者奉为西方的《梁祝》,所以说,这两部爱情悲剧有着它们同样的内涵。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伦理的差异,作品人物性格和作品创作者思想的不同,也让这两部经典的爱情故事各具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2]蒋前.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镇江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3]智量.外国文学名家论名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85年版.

[4]朱生豪.莎士比亚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论爱伦·坡文学理论中“美”的概念

(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

摘要:本文以“美”这一概念作为论述的中心,重点对爱伦·坡对诗歌理想长度的界定,对诗歌最佳基调的陈述,对诗歌音乐性的钟爱,以及对统一效果的执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从中得出结论,爱伦·坡所谓的“美”并不是一种属性,而其实是一种效果,即作品对读者所产生的一种影响力。

关键词:美诗歌长度诗歌基调效果统一论

一、引言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是一位公认的世界文坛怪杰,在文学理论的探索上,他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事实上,“爱致了姐妹情谊的反动。闺阁情谊的解体是由地位的改变而引起的。曼璐已经具备了坚实的男性化能力特征(虽然畸形),财力和见多识广就是一方面的表现。在顾家替亡父持家,她的主体意识的阐发暗示了她的地位,在文本中有着重描写,尤其是在曼璐与顾母的对话中,通过顾母的懦弱更为突出地显现出曼璐的强硬(后面提到);而曼桢,张爱玲有意把设置成不同于曼璐的命运和性格特点,受过教育又身为职业女性,温文尔雅又知书达理,在经济和性格上较为自主,所以她对女性男性化的特征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正确的实践,她正努力地想替代姐姐,做家里的父权人物,承担家里的责任,并为妈妈和奶奶分忧。从原来靠姐姐曼璐做舞女卖笑挣的钱读大学,到现在替代姐姐做家里的父权人物,曼桢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小说中,虽未浓墨重彩地写曼璐和曼桢姐妹二人在争做家里的父权人物方面的正面冲突,以及曼璐心理的不平衡,但顾曼璐曾经对顾母说:“曼桢现在能挣钱了,你们现在嫌弃我丢人了,好盼着我早点嫁出去……”这里暗示出曼璐已经感到自己在顾家的地位岌岌可危了,这同时也为后文情节作了铺垫———她要保全她的父权地位而做出不择手段的挣扎努力。而最后,曼桢成了曼璐婚姻的贡品的畸形结局便说明了二人竞争的两败俱伤。文本中的“你们”有着深层的含义:

首先,曼璐养活的是一家人,有很重的家庭负担,这体现了曾经的辛酸和她痛苦的前半生;其次,她代表父权,居高临下地看家中的其他人,而潜台词就是“你们”必须要服从“我”的决议;最后,“你们”把“我”孤立了,一方面,“你们”背叛了我,另一方面,我要报复“你们”。所以,一句“你们”体现了曼璐张狂和跋扈下浓重的悲剧色彩。

顾家的顾太太和顾老太太的特殊而鲜明的性格特点为曼璐和曼桢各自的男性化特征的形成营造了相当重要的环境,提供了条件。顾老太太时时刻刻铭记着顾家祖上是书香门第,她的身上也带有一定的男性化特征,为了使家道中落的顾家维持住最为基本的尊严和礼教,她更情愿让曼桢接管曼璐的责任,成为顾家新的健康的领导统治者,因为她认为一个正直的领导者是让家道复兴的希望。顾老太太耿直坚强的性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曼桢在外艰苦求职养家的动力和后盾,也是顾家女性男性化的源头,曼桢坚信奶奶是她的支持者。而顾太太性格软弱,无知而且无主见,是中国旧时代传统家庭妇女的典型代表,她的无能为曼璐的张狂和跋扈提供了直接的便利条件,尤其后来被祝鸿才窜谋,对曼桢逼奸成子[2]。曼璐逐渐感到年老色衰,红粉骷髅的降临使自己日益孤立,内心的恐惧和无助诱导她劝诱母亲成为她与妹妹曼桢闺阁大战的“自己

伦·坡是第一位有意识的文学理论家”,他大力提倡文学作品的内容应保持一种“统一的效果”。他还认为文学是一个思想的世界,不必与现实相连———呈现出一种唯美主义者“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本文旨在对爱伦·坡文学理论中的“美”的概念作概述性的阐释,以期对其理论中“美”的本质进行初步探讨。

二、爱伦·坡文学理论中的“美”

按照爱伦·坡对诗歌理论的阐述,自然将诗情赋予每一个人。这里的诗情指的是爱伦·坡对“美”的渴望。正如爱伦·坡在《诗歌原理》中所述:“远方依然有某种东西还没有实现。我们人”,随后的竞争演变成了女人之间的纠葛。

而如果两姐妹的男性化特征都得到满足与实现的话,小说的矛盾是无法完成和发展的。张爱玲选择让前半生受尽苦痛的曼璐的男性化权力得到增强,而让曼桢无力施展她的男性化特征,由此可见,张爱玲是以现代都市小市民的一分子来对待都市现代化的,很现实地剖析了社会文化,她已经将结局预示出来。我认为《半生缘》浓重的悲剧色彩不是主要体现在曼桢身上,而是在曼璐身上。表面上曼璐婚后帮助丈夫发迹,在顾家继续着统治地位,风光无限,但她最终仍逃不过被男权压迫,被视为生儿育女的工具,等于说她多年来惨淡经营的“男权地位”崩溃殆尽,这种外在貌似光鲜亮丽而内心却酸苦的悲剧比曼桢那种可以看到悲剧更令人心酸。曼璐虽然对糟蹋她身心的男性社会表达了不满,但同时却又恐惧被丈夫休掉而顺从了他欲染指曼桢的野心。面对父权文化,她既是改造的主体,又是承受的客体。而在对待曼桢的态度上更说明了她根本没有游离出父权文化,只是角色的代替,曼璐同时也是男性主流文化的同谋者,但最终落回女性传统恐惧和顺从。

曼桢在受奸生产后不愿继续受制于祝家,意与顾家和祝家断绝关系,这基本上是曼桢摆脱铁闺政治作出的最大抗争,她向主流文化提出了抗衡的讯息,但日后对儿子的眷恋迫使她重回祝鸿才身边,母爱的爆发毁了她之前的一切努力。她细致地想到了荣宝的饮食、住行、教育和心理,这说明曼桢已经不自觉地回归了母性。可是重回祝鸿才身边,痛苦、屈辱、禁锢、折磨和挣扎是曼桢所不能逃避的,曼桢照顾儿子就意味接纳了曾强奸她的祝鸿才,母爱的回归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曾经的男性化特征是无力的,曼桢的离去和归来暗示了男性中心法则的短暂失效和回归。

总的来说,《半生缘》中女性的潦倒颓废的男性化特征被男性的经济、性欲、语言、权力的优势所瓦解,在宗法父权为女性设置的铁闺阁世界中,社会文化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使女性的权力处于一个半上不下的悬空状态,思想没有根基,所以无法摆脱男权的地心引力,所以结果是畸形的。

参考文献

[1]林幸谦.《半生缘》再解读:姐妹情谊的反动与女性冲突主题[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13卷(总47期):72-80.

论张爱玲《半生缘》的悲剧美 篇3

关键词:《半生缘》;悲剧美悲剧氛围

张爱玲的《半生缘》是一部有关爱情婚姻的悲剧。在这部小说中,多数人物都是不幸的。作品中的沈世钧和顾曼桢、许叔惠和石翠芝,以及最初的顾曼璐和张豫谨,他们是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悲剧:世钧的大嫂是青年丧夫的悲剧:张豫谨对曼贞是单恋者的悲剧:世钧的母亲是旧式婚姻的悲剧和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等。鲁迅曾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激起哀怜和恐瞑,从而使压抑情绪得到疏通”。悲剧能净化人的心灵,给人们持久的影响。张爱玲的《半生缘》作为一部经典的悲剧作品,其贯穿于整部作品的悲剧意识和悲剧氛围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强烈的藝术震撼,越是经过时间淘洗就越显示出它无穷的艺术魅力。

一、《半生缘》开头结尾分析

《半生缘》的开头给读者印象很深,使人看完整部小说后仍不能忘记故事是怎样开始的:“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四年了

真吓人一跳!马上使他连带着觉得自己老了许多……他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功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小说采用零聚焦叙述,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将故事的悲情结局先行告知读者,充分调动起读者的好奇心。“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颐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人世沧桑,何尝不是如此呢?这句话如当头棒喝,一语晾醒梦中人,使读者瞬间浸入到小说中人物对时光流逝和命运无常的感伤中,一开篇就奠定了悲情的基调。小说结尾两对恋人的久别重逢给整部悲剧的暗色调中调和上了一点亮色,给读者以稍稍的希望,其实看似开放的结局中,作者毫不留情地暗示了一个不可更改的前途,那就是依然没有前途。宴席散去,各回各家门,各走各自的路,没有什么重新开始的可能。曼桢终于可以向世钧倾诉这许多年来的遭遇,真相大白,他却救不了她,字字血声声泪,一言一语句句都在指向最终的诀别:叔惠与翠芝在相互调侃与自嘲的谈笑中敞开心扉畅谈过往与未来,凄凉的谈笑间折射着人生的荒诞与讽刺性。小说在有情人爱而不得的遗憾与无奈中结束,却使读者在惋惜的情绪中掩卷,留下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美感。

二、《半生缘》的唯美悲剧氛围

在作品中,作者精心营造了一个冷清的背景来配合情节的发展,使得整个故事自始至终都笼罩在浓郁的悲剧氛围中,极富感染力。故事一开始,就是发生在接近阴历年的时节。世钧的父亲住在小公馆里常年不归,每当过年的时候家里都是吵吵闹闹,哭哭啼啼的,所以新年的炮竹声没有丝毫的喜气洋洋的感觉,却是缠绕着许多的哀愁。大年初,街道上大多数的饭馆都没有开始营业,三个年轻人凑巧在一个脏兮兮的小饭馆里碰见,世钧和曼桢也是在这时候认识的。早已立过春了,却是春寒料峭,曼桢似乎总穿着那件淡灰色的旧羊皮大衣,他们的工厂坐落在郊区,附近是几条破烂的街道,不远处就是田野,一开篇就是一种冷色调。他们去郊外拍照片时,阳光很稀薄,天空飘着“霏霏的春雪,下着下着又变成了雨,”世钧在五点钟天色昏黑后冒着雨,一步一滑地去郊外为曼桢找丢失的手套。“停棺材的小瓦屋,像狗屋似的,低低的伏在田垄里……昏黄的雨夜里,四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那皇皇的犬吠声。一路上就没有碰见一个人,只有一次,他远远看见有人打着灯笼,撑着杏黄色的大伞,在河滨对岸经过。”这时候世钧是带着几分期盼与尝试的心情去做一件事情的,没有任何高兴或者难过的情绪,但是作者也将这背景色涂抹的这样清冷,一方面是充分显示了世钧对曼贞的好感,有心想去为她做一些事情,不惜这样的麻烦;但另一方面也预示了他们这段感隋注定是不易的,就如同那天的傍晚的阴雨天气和泥泞难行的小路。世钧送曼桢去做家教,“道旁的洋梧桐上飘落一片大叶子,像一只鸟似的……这条马路是相当荒凉的……月亮渐渐高了,月光照在地上。远处有一辆黄包车经过,摇曳的车灯吱吱轧轧响着,使人想起深夜静的时候,风吹着秋千索的幽冷的声音。”这一段描写是在曼桢答应世钧,两人刚成为恋人时世钧眼中的风景。作品中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环境描写,即便最欢乐的时候,也是这样一种冷清安静的气氛,给人一种宁静安然的感觉,使读者在阅读时,很容易走入作者创设的氛围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后来世钧得知曼桢结婚的消息从曼璐的家里出来,到十四年后,在叔惠家门口见到曼桢,一个人或者两个人走在同样的上海胡同那一条条幽暗冷寂的小路上,昏沉沉的街灯照着,照的人也昏沉沉的,故事中主人公的失落、惆怅、痛苦、绝望的心绪感染着读者,不禁使人感喟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但是这种悲剧的氛围没有给人以窒息的压迫感,反倒会有尝遍人生百味,由此产生顿晤的大境界的美感。

总结:张爱玲的《半生缘》是一部典型的悲剧作品,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展现了人世的沧桑和世事无常。悲剧本身不是目的,张爱玲曾说:“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故事在打动读者的同时,引起读者的深思,显示出作品极高的审美价值。这种悲剧的美本身就有一种洗涤人心,净化心灵的作用,使读者在极富感染力的悲剧情境中,审视自我,思考人生,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产生强烈的共鸣。

张爱玲 半生缘 篇4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结稿,后来张爱玲旅美期间,进行改写,删掉了一些略带政治色彩的结尾,易名为《半生缘》。

几个平凡的众生男女,世钧曼桢叔惠翠芝,一群随处可见的都市年青人,把那一点点并不离奇的痴爱怨情,缠来绞去地在一张翻不出去的网里演了那么多年,也就不年青了。而同时翻天覆地的中国近代社会种种变事:九·一八、一二·八、抗战胜利、反动派接管、上海解放、支持东北,只是作了他们的背景,隐隐约约给他们的故事刷上一笔**的底色。让读者荡气回肠为之嗟叹的,只是乱世里这几个男女的故事,一点点的痴,一缕缕的怨,脆弱的爱,捂住面孔的无奈。

《半生缘》把张爱玲那种精妙绝伦,回味无穷的语言表露无疑,就像一窗精巧细致的窗棂格纹,少了每一格都不成,只是放在眼里便透着美,但到底美在哪里却又一时道不明。洗尽铅华、略带感伤的笔调,正好用来缓缓叙述这一段漫长的不了情。曼桢与世均注定的情深缘浅,世均与翠芝两个不相爱的人结了婚。叔惠去了后方,翠芝对叔惠情深几许,却是“汉之广矣,谁可泳之?”曼桢怀着自杀般的心情嫁了祝鸿才……流年似水滔滔逝去,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慢慢淡去;那些曾经撕心裂肺的痛,已然远去;而那些曾经摧肝裂胆的恨,也变得轻如飞絮……

张爱玲的小说总是从各个角度述说着别人无法看到的真实,她站在文字的背后

用看似平淡的心和清冷的眼光在看透这一切,这些简单的文字构成了最宏大的场景,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过去和现在,恍然一回头,感觉自己好像也走过了一遭似的,从心底渗出一丝悲哀,年轻的时候总是会把爱情,把人生规划得太过完美,以为遇见了就不会分开了,以为相爱了就会在一起了,以为缘份来了就已是注定的了。可我们总是单纯的忘记了现实,忘记了那些我们不曾看到和体会过人生的突变,没有什么是可以天长地久的,缘份也是有半份的,前半份用来回忆,后半份用来感叹。

曼桢和世钧就是这样的.,他们深深相爱了,却又在现实中无奈地分开了,十八年后的再次重逢,早已物是人非,即使再相爱又能如何,又或许真的是相见不如怀念,因为看着岁月在对方身上刻下的印痕,思念的容颜早已苍老,看着一年又一年季节无情地走过,却再也无法回到十八年前的那一天,看着因为曾经的年少轻狂要面对的现状,内心的痛苦与后悔是最折磨人的,就连仅存的那一点希望和梦想也无情地被毁灭,我们不过是一颗无能为力的砝码,所有心碎和遗憾都不过如此,终究是敌不过现实的惨烈与人性的黑暗,宿命面前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苍白而又无力,只能让心麻木,强颜欢笑,把眼泪和心碎留给别人看不到的自己,用所有爱的回忆去祭奠这一场爱的盛宴!

小说中的曼桢她是那么的坚强,贫困的家庭,失意的爱情,姐姐的陷害,母亲的不解,姐夫的残害,命运的安排,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无情打击着她,我难以想象那么单纯柔弱的她是如何在面对,在小说的最后她应该是心凉了,为了生活她只能选择和祝鸿才这个毁了她所有幸福的恶人在一起,就是这样的选择才让人看了更心痛,事情的结局越出了人们的可以想象的范围,而张爱玲的目的也就在于此,用最冷静的文字告诉人们,这才是现实和生活的本质。

所有华美与热烈的场景到最后也不过都是这样,全是失望和失意者的身影,小说中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得到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包括翠芝,包括慕瑾,也包括叔惠,所有人离自己的幸福都差了那么一点,可能这个距离只是很短,可是却成了一生的无法改变的命运,一颗棋子又怎么能挣脱宿命应有的安排呢?

犹记得《红楼梦》里,宝玉曾说,女儿家是水做的,男儿是泥做的,所以他看了女儿便觉得清爽。未出嫁的女儿是颗珠子,一旦出阁,便沾染了男人的浊气。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黯淡无华,到最后——就变成了鱼眼睛了。

再回味一下曼桢那封未完的情书吧,“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每当看到这短短的几十个字,总认为有似曾相识之感。世界的纷乱复杂,不过只会改变了我们的容貌而已,内心的坚持和执着会永存。即便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但是,就如世钧在与曼桢决绝地永别时所说,“我只要你幸福。”

张爱玲的半生缘感想 篇5

可能是到了年纪,开始读一些与爱情婚姻有关的书,开始产生一些莫名的感触并且深信不疑。是浪漫抑或是现实?我不知道,只是一味的摸索,祈求以此为宝典可以让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中少走些弯路。这样的自己,是幼稚的吧。幼稚也好,但求心安。

张爱玲的《半生缘》,故事依旧是发生在那个色彩惨淡的上海。我没有到过上海,也不知道那里的色调,但在她的笔下永远是那样晦暗的,带着些命运弄人的嘲讽。上海给了她太多的爱、恨以及伤害,所以也就很难将它描绘成万紫千红的斑斓。曼桢与世钧的相识和太多寻常男女的相似,没有太多的机缘巧合亦没有什么的命中注定,只是很理所应当的聚到了一起,理所应当的我喜欢的人恰巧也喜欢我。世钧曾经感慨,这是自己第一次喜欢一个人,而自己喜欢的这个人偏又喜欢着自己,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一件事。诚然,无论是在外观、能力还是家庭方面,豫瑾抑或是叔惠都更适合曼桢。可爱情就是这样,从来不是外在条件可以说得清楚的,两个人的心都用千千万万的轻纱隔着却还是小心翼翼地走在了一起。是爱情的力量吧,那种心意相通的喜悦不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随处可寻的,因而格外觉得珍贵,格外小心。

太多的因素阻碍了他们的命运。首先是自身原因,两个人都是闷葫芦,心里纵使有话也不愿表露出来,在猜疑中误解了对方的意思。曼桢的执拗与世钧的软弱,曼桢为了能够不让世钧分担她照顾家庭的重担坚持要等弟弟长大之后再结婚,三番两次对世钧冷淡,让世钧误

以为她爱上了豫瑾。世钧的懦弱,懦弱到了简直丧失男子汉气概,纵使曼桢被别人抢去他连探求事实真相的勇气都没有,只是伤心的离去,实在伤人心。这样的男子,不要也罢。家庭原因,曼桢的姐夫祝鸿才对她垂涎若渴,姐姐曼露因为自己曾经的爱人、曾经的爱情为曼桢所毁灭而对妹妹怀恨在心,母亲委曲求全、曼露曾经的职业以及众多的弟弟等着她去抚养都是组织她走向幸福婚姻生活的障碍。而世钧家里则完全是内地大家庭的做派,自然瞧不起像她们这样的上海小人家。况且世钧的父亲又与曼露曾有瓜葛,家庭的阻挠也会让懦弱的世钧不敢反抗。最让人痛心的便是世钧去曼露家里找曼桢时,还没等曼露说什么,他自己就主动猜想曼桢已经和豫瑾在一起了,真是气死戏外之人。我若是曼桢,知道此时世钧的表现定会气个半死。可曼桢却又是善良的,她理解世钧是那种即使看着她和别人结婚而自己只会无声离开伤心的人。可错过终究是错过了,他们曾经有太多的机会可以在一起都没有珍惜,又怎会察觉的到这一次错过。

《半生缘》像是一部节奏缓慢的电影,张爱玲似乎在讲述着一个旁人的故事,不急不慢,娓娓道来,在字里行间透露着点点温情。可以看出,曾经的她对于胡兰成也是固执的偏爱的,如同书中的曼桢一样,纵使不是最好的,但若曾经属于过自己便会格外珍贵。世钧其实在很多方面连祝鸿才都不如,可她的眼里却始终全是他的优点,可见张爱玲纵使在塑造这个无能的角色的同时也是给了他一丝爱的。曼桢在她的笔下总是那么坚韧的,从她坚强有力的脚踝或者她笔直的后背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很独立且有主见的女子,识大体又敢于承担家

庭的重担,和电视剧里塑造的那个娇小姐相比,我更爱书里的那个她。而曼露却是一种悲剧的典型,一种一旦选择便无法回头,只能看着自己一点点堕落而无法自拔的悲剧。在看待这个角色时我总是抱着很大的同情心的,毕竟曾经的她也是如同曼桢般美好的女子,有着自己的爱情和梦想,在介绍自己未来的丈夫时也会露出羞愧之色。在她和豫瑾散步的那些夜晚也曾有过关于未来无数美好的幻想,但最终也都只是停留在了幻想的层面。这也正是一个沦入生活的悲剧中的无法自救的女子的典型。石翠芝也是幻想着爱情的,在她见到叔惠的第一面开始她就幻想着爱情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所以她才三番两次的写信给他,退除了自己的婚约,打算逃跑到上海去,这样的女子虽然不招人爱却也是惹人怜的。她是被困在内地大家庭中的金丝雀,虽然倔强高贵却始终没有掌控自己命运的权利。她爱叔惠,可叔惠的家庭条件却是为她的父母所鄙视的,所以他们的结合必定会成为她无力挣扎中的一个泡沫,破了便没有了。翠芝与世钧的结合无关对错,毕竟是在家庭与个人的双重妥协下最好的选择,太过认真反而没有办法将生活继续下去。

爱情不会走远,它会在人们的心里凝固成那么小小的一块,也许你在生活的洗刷中将它忘却了,可在碰到曾经爱的人的霎那还是可以天光破晓,心房融化。故事的最后曼桢和世钧、翠芝和叔惠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见面,虽温暖却始终要面临着一个无法扭转的结局。《半生缘》是苦涩的,纵使是爱情也苦涩的让人落泪,在字里行间留下淡淡阴暗的影子,婚姻更是让人连喜爱的勇气都没有。写书的人想必是落

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 篇6

《半生缘》中不乏名门贵族,然而给我的感觉却远远不止富丽堂皇,更多的是那隐藏在金灿灿的名利下的一股子莫大的悲哀。

曼璐这女子,便正是如此。起初我对她颇感同情与崇敬,为了家庭,才做了舞女,放弃了尊严,娇艳做作,只为讨那千万男人欢心,捞了他们钞票好维持全家生济,她为全家付出太多,最终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幸福为代价。我的确欣赏曼桢的高雅天真自尊自爱,也为曼璐的擦脂抹粉,疯疯颠颠的行为感到不适,但一开始我始终觉得她虽会与鸿才撕打,会艳妆浓抹企图遮掩渐苍老的容颜,却仍是美丽而伟大的,她宁愿付出自己的幸福,来换取全家的幸福,那时,曼桢世钧甚至还不及她给我的印象深刻。

但当她嫁进了鸿才家,在华丽的房子里,独自忍受病痛,没有丈夫的疼爱,甚至还要拖着病体与醉酒的丈夫撕打吵闹一番,这日子里满满地尽量悲凉,虽有再多的财产名利,生活却徒有止不尽的空虚,甚至受尽了侮辱,又同谋害惨自己的亲生妹妹,也难怪最终年纪尚轻便郁郁而终,虽然越到后来,越厌恶她,最终她死去了,也隐隐地有些同情这女子了,她也曾有过青春,有过豫瑾,但最后却成了凄凉虚弱狠毒的女人,以病死退出了舞台。

仔细回味,仿佛结婚什么的也不再重要了,曼桢把事实告诉世钧,虽然回不去了,其实说不定也是可以回去的,但这样便够了,不需再结婚,在一起白头偕老,那个时刻,只要说出这经历,解开了心结,便知足了,将一辈子恋着对方,再没有遗憾,曼桢曾想着出去以后一定要把这一切都告诉世钧,可真正面对面坐着,诉说了,却仿佛在说一件很远很远的别人的事,平静得让人心疼,世钧知道了这一切,就足矣。

这样的结局,的确掺着丝丝的苦意,但更多的让人回味,让人留恋这份感觉,或者说,正是这丝丝苦意,让人不禁含泪微笑,享受着苦尽后的涩涩的甜意。

在都市中,豪宅里,却住着无人理解的悲伤孤独的人,人前像小丑强装欢笑,背地里暗自抚弄伤痕累累的心。

半生缘,仅仅只半生而已,缘份至半生便已尽矣......

张爱玲《半生缘》读后感 篇7

可能这周工作太紧张了,从上班到下班都必须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所以天天晚上睡很少的觉,竟然也不觉得犯困。终于昨天晚上看到12点多,把张爱玲的《半生缘》看完了。

以前没怎么看过张爱玲的书——虽然她是个名家,也有很多人追捧她的文字。可是我一直觉得她的`文字有点消沉阴暗,所以一直也没看过。大概是两年前借过她写的书,但是那时侯还是和同事住一个宿舍,是一边跟同事聊天,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了几篇。基本上没有印象,只是觉得她的文字很晦涩。就没再看过。前几天,我弟过来,带了本《张爱玲文集》放在了我这,因为这几天没好电视看,又是一个人闲着,就看起来。没想到这一次心态竟然是完全的不同,看起来也是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所以常常是晚上看到半夜。或许她的书就该一个人静下心来仔细的读。也可能是因为现在的我比较成熟些了,能看懂她的内心了。

《半生缘》虽然书没读过,却也看过电视剧。所以对于故事情节也大体知道一些。可是再读书,确是一点不感到厌烦,相反看了后才发现电视剧真是太肤浅了。张爱玲那细腻的描写电视剧又怎么能够诠释的了呢!不得不说张爱玲的文字真的是太细腻了。表面上看似很平静,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大的矛盾,可是在这平静下面却早已是惊涛骇浪,紧紧的抓住你的心。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大作家不是靠华丽的文字来征服读者的,当然文字和故事性是一方面,这一点张爱玲也做到了。还有一点重要的是他们能在故事里讲述一些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的哲理——或者说轨迹更确切些,这才能显示出作家的智慧。张爱玲就是有着这样智慧的才女。她的思想是独特的,看问题也那么深刻,又能用一种很准确的文字把它表达出来。我真遗憾现在才读她的书,但是不管怎样总还是看了。

关于《半生缘》张爱玲小说观后感 篇8

大学时期当时的我是十分可惜顾曼桢与沈世钧错过彼此的遗憾,想着爱情究竟是无法企及的虚幻梦境,会让很多人迷失在其中,或许年轻的我不能明白。这次的重新阅读,依然还是十八春,不是特别想看半生缘,单纯觉得张爱玲在美国为了迎合海外读者,重新修订的版本,改变了很多,心境也已不是当初和胡兰成决裂时期的那般无助。所以初版十八春仍是首选。

顾曼璐,不想去多评价这个角色的好与坏,只是在那样的环境下,牺牲自我成全家人的做法,是无奈,也是最终;许叔惠这个配角,确实不能少,他和翠芝就是彼此有好感,只是出身差距、确实是没法在一起的无奈,或许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其实我确实不太喜欢沈世钧,向来就不待见优柔寡断的男子。倘若当时能够仔细查看曼桢姐姐丢给他的戒指,发现上面的血迹,是不是结局会不一样呢?估计也是一样的结局吧,只能说是造化弄人,抑或还是爱得不够深沉?想来最后和翠芝结婚生子,倒也未尝不是太坏的结局。所以说人到底还是只能向现实妥协的命,无力去挣扎,也只能慢慢去让自己麻木,变得不堪一击的柔弱。

结局也是有点带有半开放式的,可以想象在之后,曼桢大概会和慕瑾在一起,或许没有爱情也能相伴一生。不过根据曼桢的性格,是否一定在一起,也很难说。所以结局这样写道,也是相当的妙笔生辉。

是啊,十八春,十八年,人的一生又有几个十八年呢?无论世钧和曼桢他们是否真的放下了彼此,至少那曾经的过去记忆会一直存在,这样就足够了。逝去的东西不再回来,就让它慢慢离开吧。

张爱玲半生缘语录 篇9

本来在图书馆想找本《红楼梦》看的,扫了半天,愣是找不着。后来竟然发现了这本《张爱玲小说精选集》,眼睛一亮,立马抓住不放了。张爱玲,这个传奇式的乱世才女,早先我是从《百里挑一》里的谢梦口中略闻一二,当时便颇有好感,现在又让我喜得其精选集,难道不是一种缘分吗?我向来觉得书是有灵性的,先是用“狗鼻子”嗅出你的喜好,再用可爱的猫爪子骚扰你的魂,在你转身的一瞬间便以孔雀开屏般的娇美姿态呈现眼前,让你萌发如获至宝的喜悦。

都说文如其人,我从张爱玲的几篇文章里总感觉到她的.残忍。《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王娇蕊 ,《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半生缘》里的顾曼桢,同为女同胞,张爱玲却硬是让她们受尽苦痛,又总被感情所纠葛烦扰。可是,她又总是在最后貌似仁慈一下,就如波涛汹涌了一夜的大海忽然平静,海平面上亮光乍现。而她又就此打住了,让人不禁遐想。或许,就这么戛然而止,全然不顾读者产生搔不着痒之感也是种残忍吧!

貌似大家都推荐《倾城之恋》,而我这鉴赏力有限的眼光唯独偏爱《半生缘》。从文首的“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的哀乐都经历到了。”我便感觉到这是个跌宕起伏,颇有看头的故事。后来从我妈口中得知,它曾经被拍成电视剧,也叫《半生缘》,我当即感叹怪不得。可是我妈又说看起来差不多,我立马忿忿不平。当她说女主角由林心如扮演时,我又一次感叹怪不得。在我的想象中,女主角顾曼桢绝不是林心如那种脸上带点婴儿肥的,应该从头至尾都是矫健的瘦,是那种不服输,铁骨铮铮的神气。而林心如因为演过紫薇,总给人温柔柔弱之感。在我看来,孙俪或许是不错的人选。说到底,电视剧当然没有书本好看。

《半生缘》是围绕沈世钧与顾曼桢两人的恋情展开的。反派角色是曼桢的姐姐曼璐和姐夫祝鸿才。曼璐原本是个良家少女,因为父亲死的早,家里只剩外祖母,母亲和一大堆弟妹,又因为是最大的孩子,她便被生活逼迫着做了小姐。虽是做小姐,但心地也还善良,总是盼望着完成她那崇高的使命——供出弟弟妹妹。后来,她嫁给了穷嫖客祝鸿才。或是曼璐的帮夫运起了作用,祝鸿才大发。顾家稍许好了些,曼桢也在工作了,和世钧也开始谈婚论嫁了,只需等到供出弟弟,家里便一切安好了。

一切都是充满希望的,怎料那只是在为悲剧铺垫,或是说暴风雨前的平静。祝鸿才靠钱壮胆在外花天酒地,曼璐被气的身体总不好,又因先前堕过两次胎,也没个儿子拴住他的人。又祝鸿才曾经向她坦白对她妹妹颇有好感,最终曼璐产生了荒唐的想法——让祝鸿才如愿以偿。“他倒也许从此好了,不出去胡闹了,他虽喜新厌旧,对妹妹倒好像是一片痴心。”虽然当时曼璐是一个劲地骂自己神经病,但“她知道它(荒唐的想法)还是要回来的,像一个黑影,一只野兽的黑影,它来过一次就认识路了,咻咻地嗅着认着路,又要找到她这儿来了。”

不久,她便采取行动了。她先假装弥留之际,骗她妹妹来,把她安置在一个房间睡觉,然后大晚上放祝鸿才进房。曼桢当然是殊死抵抗的,却被敲昏了,然后祝“玩了个够,恨不得死在她身上”。曼桢醒后只想着出去再说,她狠心的姐姐却硬是把她关了一年,把儿子都生下来了。因为曼桢难产不得不进医院,才给她找着了机会只身逃了出来。

至于沈世钧,先前在要人时,曼璐和她说曼桢结婚了,和豫瑾结的婚,世钧和曼桢曾因为豫瑾有过芥蒂,当时又因为曼璐的小姐身份在吵架,更巧的是,世钧听说豫瑾真的结了婚(真是无巧不成书啊),他便心灰意冷,信以为真,不久就娶了并不喜欢的翠芝。曼桢逃出来后听说他结婚了,便不去找他了。后来因为祝鸿才在曼璐病死后又衰败了,曼桢的儿子病急无人照料才嫁给了祝。这是曼桢一直后悔做的事。不久,祝鸿才在战时发了不义之财,又开始乱搞时,曼桢借机离了婚,还如愿抢回了儿子.......

就这么一晃过去了,多少风风雨雨都这么过去了,曼桢和世钧心底还是念叨着对方,但世钧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纵然那样怀念,终究还是无法。后来命运又安排他们重逢了,可是,这样的重逢又有什么意思呢?“两人就这么站着,对看着......他眼睛里一阵刺痛,是有眼泪,喉咙也堵住了........曼桢半晌方道:‘世钧,我们回不去了。’他知道这是真话,听见了也还是震动。她的头已经在他肩膀上,他抱着她。她终于往后让了让,好看得见他,看了一会又吻他的脸,吻他耳朵底下那点暖意......又半晌方道:‘世钧,你幸福吗?’........世钧说:‘我只要你幸福。’.......他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今天老是那么迷惘,他是在跟时间在挣扎。从前最后一次见面,至少是突如其来的,没有诀别。今天从这里走出去,却是永别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一样。”

看到这里,我一阵心痛。相爱本是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搁在这,却只剩无奈与怅惘。现实总是要令人叹息,人的思想总是要与之不一致,或许这才是生活的真相吧。有句话说的好,路是大地一道难愈的伤痕,因此人生每一步都是隐隐的痛......

亦舒《我的前半生》经典语录 篇10

世事往往如此,想回头也已经来不及,即使你肯沦为劣马,不一定有回头草在等着你。

有很多事想来无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结婚与恋爱毫无关系,人们老以为恋爱成熟后便会自然而然地结婚,却不知结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人可以结婚,简单得很。爱情・・・・・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美则美矣,毫无灵魂。

无论什么人,在环境困难的时候,都会想到死。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不应长久持续,死是很浪漫的,故此有点吸引力,然而我是一个很踏实的人,我只想如何改良环境。

我的兴趣有明显得转变,阅读及美术成为新嗜好。

我的归宿就是健康与才干,一个人终究可以信赖的,不过是他自己,能够为他扬眉吐气的也是他自己,我要什么归宿?

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归宿。

最佳的报复不是仇恨,而是打心底发出的冷淡。

我之所以容光焕发,由一种胜利的快乐感觉所引起:仍然有人欣赏我,我不寂寞,我有了寄托。

自嘲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法之一。

她开始领略到阳光后的阴影,或是黑云后的金边,人生无常,那又怎么办?

1.《我的前半生》亦舒经典语录

2.亦舒经典语录

3.亦舒经典语录大全

4.佛学经典语录

5.经典语录

6.落落的经典语录

7.经典语录

9.情感经典语录

张爱玲语录 篇11

2、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一天,胡兰成向张爱玲提起刊登在《天地》上的照片,张爱玲便取出来送给他,还在后面题上几句话.3、我自将萎谢了。——张爱玲在写给胡兰成的诀别信中说

4、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爱》

5、“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象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倾城之恋》(范柳原对白流苏说的)

6、一个女人,倘若得不到异性的爱,就也得不到同性的尊重,女人就是这点贱。——《倾城之恋》

7、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这里最不缺青春了。——《倾城之恋》

8、无用的女人是最最厉害的女人。——《倾城之恋》

9、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藉口——出自《张爱玲语录》

10、回忆永远是惆怅的。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出自《张爱玲语录》

11、书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使我近视加深,但还是值得的——出自《张爱玲语录》

12、笑全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独自哭。——出自张爱玲的小说《花凋》

13、照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惟有那狼籍的黑白的瓜子壳。——《连环套》

14、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半生缘》

15、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半生缘》

16、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半生缘》

17、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半生缘》

18、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半生缘》最中心,最感人,最无奈的一句话)

19、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块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更衣记》

20、生于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出自短篇小说《留情》

21、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22、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23、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言,随身带着的袖珍戏剧——出自张爱玲的散文《更衣记》

24、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出自张爱玲的《传奇》再版序

25、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26、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27、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红玫瑰与白玫瑰》

28、楼下公鸡啼,我便睡。像陈白露。像鬼――鬼还舒服,白天不用做事。按:陈白露是<日出>里的交际花。她有一句出名的对白:“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29、我们下一代同我们比较起来,损失的比获得的多。例如:他们不能欣赏<红楼梦>。

30、“人性”是最有趣的书,一生一世看不完。

31、最可厌的人,如果你细加研究,结果总发现他不过是个可怜人。

32、不知听多少胖人说过,她从前像我那年纪的时候比我还要瘦――似乎预言将来我一定比她们还要胖。按:爱玲不食人间烟火,从前瘦,现在苗条,将来也没有发胖的危险。

33、“才”、“貌”、“德”都差不多一样短暂。像xx,“娶妻娶德”,但妻子越来越唠叨,烦得他走投无路。

34、有些书喜欢看,有些书不喜欢看――像奥亨利的作品――正如食物味道恰巧不合胃口。喜欢看张恨水的书,因为不高不低。高如<红楼梦>、<海上花>,看了我不敢写。低如“xx”、“xx”看了起反感。也喜欢看<歇浦潮>这种小说。不过社会小说之间分别很大。不喜欢看王小逸的书,因为没有真实感,虽然写得相当流利,倒情愿看“闲草野花”之类的小说。

35、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藉口。

36、回忆永远是惆怅的。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最可喜莫如“克服困难”,每次想起来都重新庆幸。

37、一个知已就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来。

38、一个人在恋爱时最能表现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质。这就是为什么爱情小说永远受人欢迎――不论古今中外都一样。

39、我有一阵子不同别人接触,看见人就不知道说什么好。如果出外事,或者时常遇到陌生人,慢慢会好一点,可是又妨碍写作。

张爱玲语录 篇12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最后自己想来想去,竟然也搞不清楚当初是什么原因把彼此分开的。然后,你忽然醒悟,感情原来是这么脆弱的。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

若只是喜欢,何必夸张成爱。若只是多心,何苦虚张成情。若只是微凉,何必虚夸成殇。 若只是微苦,何必虚说成殇。若只是多情,何苦句句是恋。若只是心痛,何必说成心碎。若只是神伤,何必虚说成怨。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都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练出钢筋铁骨,又怎能长大呢?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

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象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以年轻的名义,奢侈地干够这几桩桩坏事,然后在三十岁之前,及时回头,改正。从此褪下幼稚的外衣,将智慧带走。然后,要做一个合格的人,开始担负,开始顽强地爱着生活,爱着世界。

“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差,总会有个人在爱你。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好 ,也总有个人不爱你”――对不爱你的人,要懂得放手,对爱你的人,要懂得感激,不需过于自卑,无谓过于自信。

有两种女人很可爱,一种是妈妈型的,很体贴,很会照顾人,会把男人照顾的非常周到。和这样的女人在一起,会感觉到强烈得被爱。还有一种是妹妹型的。很胆小,很害羞,非常的依赖男人,和这样地 女人在一起,会激发自己男人的个性的显现。比如打老鼠扛重物什么的。会常常想到去保护自己的小女人。还有一种女人既不知道关心体贴人,又从不向男人低头示弱,这样的女人最让男人无可奈何。

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或许不在我身边。在我想要依靠的时候,你也不会适时地出现。在我需要安慰的时候,你的声音只能在电话里边。在我孤独无助的时候,你的身影只会出现在天边……

照片这种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知道,留给大家看的唯有那狼藉的黑白的瓜子壳。

我愿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为一种警告,设法除去一般知书识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积习,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中去找寻实际的人生。

这样看起来,反而是朝生暮死的蝴蝶为可羡了。它们在短短的一春里尽情地酣足地在花间飞舞,一旦春尽花残,便爽爽快快地殉着春光化去,好像它们一生只是为了酣舞与享乐而来的,倒要痛快些。

爱着的并不一定拥有。拥有的并不一定爱着。也许你很幸福,因为找到另一个适合自己的人。也许你不幸福,因为可能你这一生就只有那个人真正用心在你身上。很久很久,没有对方的消息,也不再想起这个人,也是不想再想起。

有些人很多机会相见的,却总找借口推脱,想见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有些话有很多机会说的,却想着以后再说,要说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有些事有很多机会做的,却一天一天推迟,想做的时候却发现没机会了。有些爱给了你很多机会,却不在意没在乎,想重视的时候已经没机会爱了

彼此都有意而不说出来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因为这个时候两人都在尽情享受媚眼,尽情的享受目光相对时的火热心理,尽情的享受手指相碰时的惊心动魄。一旦说出来,味道会淡许。

上一篇:七月的寂静是甜的诗歌下一篇:创说会流程与注意事项